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篇1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广大农村欣欣向荣,百业俱兴,农村文化事业也在重建、巩固、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方式单一,文化需求难以满足

目前,农村可供居民进行文化活动的途径、渠道都非常有限、形式也很单调,在我国农村许多地方,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另外,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乡镇行政区划撤并和城镇规划过程中,文化站的设备、物资、人员等一直在变动着,文化设施被随意挤占、挪用,致使正常的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

(二)文化需求旺盛,农村居民普遍期待健康的文化生活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负担减轻了、再加上现代传媒的影响,使农民能够广泛地接触各类文化信息,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其二,文化观念发生变化,文化娱乐消费比重增加。其三,农村居民对文化载体的运用、文化内容的选择上也呈现多样化。由于经济发展,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民文化视野扩大,在文化载体的选择上也开始追求中、高档商品。

(三)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依然存在

在执政为民理念的指导下,党委和政府对农民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他们解决了许多生活、生产上的困难,如村村通公路、最低生活保障、进城农民工培训工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等等,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关注和救助主要是物质上的,而对农民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关注则相对不够。一些基层领导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让农民增收,生活富裕就行了,至于文化发展好坏与否关系不大,认为这既不影响农民致富奔小康,又不影响干部的政绩。于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追求GDP的增长上,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基层文化的发展问题。对文化经费的投入也远远没有达到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投入的1%”的规定,导致农村文化建设严重“贫血”,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

文化建设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文化建设能否取得成绩,除了其它方面的条件以外,各级领导的认识水平、决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为某乡某镇办几件好事,不能当成临时性的社会文化福利活动,不能为文化而文化等错误观点。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文化工作摆在战略的高度予以充分的重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同时,把文化建设工作列入领导的责任目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重视人才培养,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首先,要继续落实好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人员在编在岗,尽可能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专职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其次,要建立健全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激发自身的活力和动力。要真正做到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切实增强文化事业的内部活力。

(三)要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缺少资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他们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解决文化发展经费问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要调整资金投向,用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一是政府从财政收入中划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文化建设资金。文化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的建设,使之能正常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也可以集中使用,搞一些规模较大的文化设施建设或其他文化项目建设。二是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增强农村文化事业自身发展的活力。市场机制的渗入,既使文化事业不能完全依靠国家投入,又为文化和经济的联姻提供了契机。让市场机制尽快进入到文化领域中去,强化文化系统人员的商品经济意识,使文化活动既创造社会效益也创造经济效益,

(四)要建好文化队伍。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保证是要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一要提高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素质。要经常组织文化工作者、文艺专职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积累生活、激发灵感,为广大农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二要发挥好“文化协管员”的作用。村级文化协管员是最基层的专门从事文化管理的队伍,要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辅导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三要培养一批农民文化骨干。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注意发现、培育农民文化骨干和带头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特别是要发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活跃在农村文化事业中的“乡土艺术家”的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总之,农村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前沿阵地和发展基础。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千方百计地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文化面貌,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尤其是文化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篇2

    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虽已经基本建成,但普遍存在设施已陈旧、卫生差、维修难、更新慢的问题。大部分已建成的文化设施没有很好使用,无形中成了为一些政府部门增加政绩的工具,根本未起到大力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作用。比如,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图书种类少,多是市民自愿捐助的旧书,村民真正感兴趣的书寥寥无几;文化站的电脑不能进行定期维护,功能落后,村文化活动室的房屋也多有待维修。并且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数量少,十个文化站只有一个专职人员,最多的也只有三个,且往往身兼数职,工作量偏大;农村文化站馆“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部分文化工作人员不善于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缺少新意,难以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各乡镇之间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不均衡

    河北省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均衡。较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齐全,如定州市拨专款为新农村书屋购置了书架、桌椅、电视机等设备,配置了种植养殖、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农村适用型书籍15万多册及科技光盘,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大餐”;有部分偏远落后乡镇仅配备了图书和桌椅,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此外,河北省农村有线电视实际使用用户只占到了70%,仍有30%的村民因为经济条件差而使用简易天线或卫星电视接收锅,这部分主要集中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乡镇。

    (三)资金投入不足

    从全部投入资金来看,2008年河北省农村财政支出用于文化建设的仅占总金额的9.6%。税费改革后,文化事业费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而且主要投入县(市、区)级以上的文化事业,用于农村的比例相当低。这就导致农村文化阵地丧失,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要。目前,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主要是实行“一事一议”的制度,以1∶1的比例,即村民自筹款和财政补贴各占一半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对于省级工业区所在地的乡镇,则完全靠村民委员会自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小;对于无建设资金的贫困村,河北省政府采取统一安排,实行了国企资金扶持及政府摊派的政策,但设施建设情况至今仍不乐观。

篇3

关键词:农村文化机制改革;文化队伍建设;文化服务机制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精神基础。只有建设好农村文化,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地方政府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地方政府如何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在以前的农村文化建设和现在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和形式都发生哪些根本性的显著变化,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急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科学发展观”,再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等“三农”问题始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志着农村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提高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性,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步伐。实践证明,许多地方通过镇街基层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等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并掌握了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实用新技术,增强了致富本领。先进文化扎根农村更有利于繁荣农村文化建设,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带来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并进一步激发创新精神,对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弊病,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为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开展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为农民群众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内容

文化不仅与经济、政治共同构成综合国力的三大支柱,而且文化建设又是保持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新农村文化建设还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密切相关。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文化建设的智力支撑与可靠保证,也就是说,只有文化建设搞好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才有可能。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因此要充分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它关系到新农村和整个国家未来的兴衰存亡的大业。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具体而言,新农村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大主要内容:1.思想文化建设。要发展先进文化,应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并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先进地区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特别是注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2.道德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又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新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必须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广大农民加强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3.科学文化建设。坚持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大力发展文化科学技术,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采用先进的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增强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强化科技培训,增强科学技术知识。4.艺术和体育文化建设。要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例如演小戏、唱歌、跳舞、扭秧歌等艺术活动和各种体育活动,使人们从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中陶冶情操。

三、高密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高密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农村文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开展了各种农村文化活动,培育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是很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很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很相适应。在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

高密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镇街没有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个别的镇领导认为农村文化工作可有可无,抓与不抓一个样,或者只停留在口头上吆喝,没有进入真正的行动中,还有部分镇街由于镇村村经济困难,需要支出的地方太多,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与经济发展不相对称

近几年,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却落后

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农民用于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偏低。农闲季节,农民大多都在家里看电视、站街串门闲聊、聚在一起打牌。据调查,在家中看电视的比例高达80%,串门聊天的比例达10%,而参加文体活动队等文体活动的比例只有5%。其中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最为贫乏,农村老年人群体成为特别需要文化关怀的群体。

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还不能够满足农民需求

近几年来,高密市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滞后于城市文化建设的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根据调查发现,高密市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尤其是农村图书阅览室,在农村普及率不够高,图书的配置针对性差,满足不了农村群众阅读的需求,看书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时,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不能得到满足,从而使得“不良文化”乘虚而入。

4.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

2010年,高密市地方财政地方达到18.4亿元,但是与农村目前文化设施及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相比,农村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仍然不足,影响了镇街文化设施建设,从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5.农村基层文化队伍不够稳定

由于乡镇待遇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文化专业人才难以留住,部分现有较高素质的文化专业人才流失,造成现有文化站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很难适应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要求。

四、高密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高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同时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科学文明风气的形成,以及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就要紧紧抓住时代的机遇,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快构建完善的、符合高密市实际的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

1.推进新农村文化投入机制建设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要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增长机制。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对农业文化事业进行投资或捐助,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2.推进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市、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全面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文化站(室)、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镇街文化机构要努力面向农村广大群众、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建立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

3.推进新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保障机制,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开放型的农村文化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分配保障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一批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服务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篇4

关键词:农村建设;产业连锁经营;农村流通

一、我国农村连锁化经营的SWOT分析

(一)农村连锁化经营发展的优势分析

在政策上对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给予大力支持。根据商务部建设司官员介绍,政府着重引导城市连锁向农村伸展,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让农民在家门口购买到商品,同时农产品又能能通过“绿色通道”走向市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相应的物质保证。

连锁企业具有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的积极性。一方面,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集中且购买力较强,国内实力较强的零售企业大多聚集于此,并且伴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的落户,我国城市流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连锁企业具有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的积极性。

(二)农村连锁化经营发展的劣势分析

农村连锁经营企业水土不服现象严重。我国农村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连锁企业进军农村市场的难度,一项调研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多数连锁企业缺乏对农村市场的深入调查,只是简单克隆城市连锁经营的模式,以致于在开拓农村市场方面举步维艰。

连锁经营企业管理滞后,人才匡乏。连锁经营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需要拥有专业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策略的人才,但由于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很多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去进行经营管理。而当地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民也比较少,这使得农村连锁经营的人才缺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三)农村连锁化经营面临的发展机遇

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涉及农村商品流通的政策越来越多,例如商务部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遴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构建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并为发展农家店提供政策性贴息贷款。随后商务部又开启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即在农村逐步推行连锁经营,从而直接推动了连锁企业进人农村市场。

(四)农村连锁化经营发展面临的威胁

1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开展农村连锁经营需要进行店面布置、配送中心建设等多项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目前在农村缺乏相应有实力的投资机构,特别是相对贫困地区,连锁经营面临着资金回收缓慢的突出问题。

2 农村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集中统一配送是连锁经营销量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的核心,能否进行有效配送是连锁经营成败的关键。然而,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加上人口分散、店铺经营规模小等因素,配送成本很高,经营风险也就加大。显然,在城市适用的配送模式,在交通落后的农村地区则行不通。

3 农村居民购买力较低和农民消费特点的制约。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强,导致农村购买力较低。加上部分地区农民的消费观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只追求价格便宜,不顾商品质量,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很有市场,对从正规渠道进货的连锁店、超市经营带来很大的冲击。“知假买假”这一独特现象,根本上还是农村购买力低造成的。

二、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连锁化经营的建议

(一)深入调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做好农村连锁化经营的先行工作

合理选择连锁经营店的布点位置。合理布局经营网点,是走好连锁经营的第一步。在网点布局上进行充分论证,将网点设在综合效益较高的地区争取开一家,赢一家然后有步骤、有计划地布局连锁门店,最终形成合理完善的连锁经营网点布局。

确定连锁经营的开店方式。连锁经营有多种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连锁形式。与此同时,要对农村目前一些资金相对雄厚、基础网点较多、运作机制较完善的供销社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强强联合等多种手段,进行经营资源的优化重组,逐步形成跨地区、跨部门的新型商业集团和流通网络。

(二)加强连锁经营店的内部管理,优化商品结构

加强农村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农村连锁经营的规范化运作和快速发展,关键是人才。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连锁经营企业可采用企业下派与就地招聘相结合的模式。一些大型流通企业,企业可进行统一招聘再在企业内部进行分配对基层工作人员可实施员工本地化策略,采用就地招聘、就地培养的方式获得。

迎合农民消费心理,优化商品服务结构农村居民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企业发展农村连锁经营需要根据各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在销售商品时可以提供一些延伸服务,发展农村连锁经营一定要符合农民的消费习惯,优化商品结构、突出经营特色,真正做到服务三农。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连锁经营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建设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由手工操作到机械化操作,带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减轻了劳动者的生产强度,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还需要我们各级农机部门的不断努力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及社会化服务建设的作用

1.1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机作业、油料供应、农机整机和配件销售、农机修理、新技术推广、科技培训。

1.2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的作用。一是提升了我国农机化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强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推进了农业的科技进步。三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一四是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拉动了农机工业的快速增长。

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2.1组织形式多样化。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与市场运行机制,尊重农民、农机户的意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和规模相适应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大力发展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中介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

2.2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逐步形成以国家扶持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

2.3服务形式多样化。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围绕农机推广和维修,农作物机播、机收,开展不拘于形式的服务,实现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双赢”。

2.4服务质量标准化。建立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体系,注重农机农艺结合,依托服务组织推行标准化作业,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对农机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三、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农机基层体系脆弱。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 组织专业大户三个层次构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遥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少力量单薄农机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3.2农机服务组织缺乏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油料供应机具销售农机修理在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小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一些农机服务组织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机制不灵活,缺乏竞争力。总体来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不强,带动作用弱。

3.3农机服务信息缺失。农机社会化服务需要强大的市场信息服务作后盾,而当前农机信息服务队伍与信息服务工作的缺失不利于农机作业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3.4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如:乡村动力机械虽多,却缺少配套农机具;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求,服务单一,范围较窄;服务资金不足,技术人员缺乏,农机专管员多数未接受系统培训;农机维修网点设备简陋,无法满足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3.5扶持政策难以配套。农机作业服务主要是农田作业和农用物资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精、深加工)所占比例很少。农机作业队和大户想拓展服务领域或扩大生产、添置先进的机具设备,都受到资金牵制。而政府的购置补贴对机具类别与补贴度比例,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他们向银行借贷也有重重困难。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4.1坚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过程中,始终维护“民办、民管、民受益”这一基本原则,坚持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始终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作。

4.2发展各类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组织。(1)大力发展各类形式的农机作业服务队,以承包服务形式投入机耕、机插、植保、排灌、机收等农机作业市场,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自身服务功能与实力。(2)扶持股份制、合作制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成长壮大。对这些新兴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要给予政策扶植,尤其要注重发挥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进程。(3)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打破地域、行业及经济所有制性质的限制,使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三农”出力。

4.3建立健全农机信息化服务网络。信息是领导进行决策的依据,也是各种资源技术有效配置及利用的途径。建立健全农机信息化服务网络,宣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农机化生产、农机管理、新技术推广、农机具供求、跨区作业等各个生产环节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传媒,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服务窗口,体现服务的层次性、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为访问对象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一条快捷的路径。

4.4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的步伐。科学技术及人才是提高农机服务整体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加大农机化技术的科研开发力度,抓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开展关键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研制,为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和适用机型。

4.5搞好农机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围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训体系,为农机服务组织从业人员提供相关政策、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等内容的培训,培养和发挥农机实用技术人才。农机服务体系的关键在于发展和培养来自农民、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是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4.6拓展和调整农机服务领域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领域和区域,按照当地产业的优势,着力于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布局和农机科技水平的创新,组织好机械化生产作业和加工。搞好农业机械的选型、配套和组合,走量效并重,协调发展的路子,推动农、林、牧、副、渔业机械的全面发展。

4.7建立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强农机配套法规建设,研究制定农业机械管理办法和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积极争取和完善购机补贴、安居工程、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深松整地补贴等扶持发展政策,强化政策法规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护,形成农机化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

篇6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形成的经济实体;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r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和成熟,并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使其在农村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诸多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

1.建社初期运转困难

多数合作社处于初创阶段,由于业务量少,社员收入不多,有的合作社从事的产业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销售未能实现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合作社没有收来源,合作基础薄弱,缺乏资金,运转困难,带动能力不强。多数合作社为民服务的方式多数是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开展一些农业技术培训之类的服务,少量合作社提供了一些生产资料供应及农机化服务,多数合作社不能开展为社员服务项目。

2.缺乏资金保障

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资金保障是主要问题之一。因为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大多来源于社员以及本社的资金积累。而这两个主要的资金来源数额有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为服务型的组织,且很多组织的发展起步较晚,时间较短,资金的积累相对有限,资金来源渠道少,加上政府的扶持资金少或缺乏,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艰难。

3.合作社贷款难

发展后续资金短缺 从运行的合作社看,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还缺乏外部资金的支持,各大银行贷款都要求抵押,合作社的大部分资金都用于经营,租赁的土地又不能作抵押,因此各大银行的信贷资金难以贷到,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4.存在信任缺失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多种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信任缺失造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的小农经济模式,使农民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小农经济意识。导致农民对于集体经济缺乏必要的信任感,自私自利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运营效率降低。

5.宣传力度不够

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登记管理条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国家赋予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以法人资格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对合作社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够了解,有种种疑问和顾虑;偏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合作经营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加之受我省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时间短的影响,示范引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二、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目前来说,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距离转化为规范化、市场化的公司都还有一段发展道路,为加快这一进程,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议供各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考。

1.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格局

“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素质问题,必须形成宣传教育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气候和氛围,同步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服务。抓好宣传教育。政府要创新工作思路,作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引导农民打消各种不应有的顾虑,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中来。抓好培训和管理。

2.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业是基础产业,是事关农民富裕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合作社的融资问题,尤其是金融部门应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探索小额贷款捆绑使用,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积极发放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利率。财政、工商、税务、计划、国土、交通、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出台扶持政策,制定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为合作社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制度

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必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政府应该积极搞好引导、管理和服务。首先要成立明确的主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部门,具体负责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注册登记、指导协调和服务管理工作。其次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本区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还应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纳入农业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对运作规范、绩效优良、发展潜力巨大的合作经济组织,要适当的给予表彰鼓励,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7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 信息化建设 对策研究

【分类号】F323.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农村适龄儿童逐渐减少,为优化教学资源,各地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撤并建”的布局调整,较好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贵州为例,全省现有教学点3400多所,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22.8%。但是,这些教学点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缺乏,师资老化,信息闭塞,严重影响到教学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1、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仍然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设备十分落后,现状令人堪忧。比如贵州,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在全省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学校仅占60%左右,还有相当部分教学点因缺乏硬件设备而无法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

1.2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地处偏远山区的教学点师资力量短缺、教师信息化素养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点教师老龄化较重。比如贵州省六枝特区朗岱镇石糯尾教学点,全校7个班近170名学生,仅7名教师,且年龄都在45岁以上,其中1名已70多岁;二是教师流动性大。经调查发现,目前教学点教师大多由代课教师和特岗教师担任,工资低、待遇差。教师每月工资1000至2000元,加之农村条件艰苦、基础设施差,大多老师不愿留在基层。三是教育信息化观念落后。在一些具备信息技术条件的学校,一些教师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当成一种负担,不敢用、不会用现代教学设备。

1.3农村教学点接触教学新信息不够

由于农村教学点大都还没有开通互联网,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受限,课堂教学大多局限于传统教材。比如贵州省六枝特区朗岱镇上寨教学点,全校仅有的一台电脑也用在了学校日常办公上,因而教师获取新的教学信息较难。通过调研还发现,即使一些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教学点教师能够接触到的也大多是面对城市教育的教学资源,适合农村本土化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

2、对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困难的原因分析

2.1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建设,特别是对于贫困边远的省份来说,由于经济比较薄弱,财力有限,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贵州为例,全省依托“薄改”项目和“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推进乡镇以上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乡镇以上中小学宽带接入和多媒体终端建设超过60%,而对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多还停留在口头上。

2.2农村教学点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不够

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是制约现代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又一重要瓶颈问题。目前,伴随“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各地以县域为单位开展教学点骨干教师培训。但是,通过近两年培训的实际情况看,参加培训的大都是一些年轻教师。大多数老教师由于不懂电脑知识,即使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效果也不明显,所以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较难。

2.3农村教学点优质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由于教学点大多地处偏远山区,教育资源严格匮乏。 一方面,一些学校因缺乏现代教学设备,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再加之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重,一些国家规定学科如英语、美术、体育课因缺乏专业老师而无法开足开齐;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一些具备教育信息化条件的学校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有限,教育信息化设备闲置、使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3、推进农村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3.1加大对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因此,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来源,首先要依托财政投入。其次,采取“政企合作”模式进行。通过市场运作,让企业先行垫资,后政府分期偿还,切实解决财政资金缺口问题。再次,获取社会资助。加大对教育信息建设的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吸引社会各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或捐助。

3.2注重对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培训

提升教学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要结合农村教育、学校信息化设施和教师队伍的特征,选择适合于教学点教师需要的方式开展培训。一是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培训。在已开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的学校,可以利用卫星传播系统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具备网络设备的学校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提升素质。此外,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做成光盘,让教师通过观摩学习提高能力。二是开展集中教育培训。让教师带着“教学任务”参加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学用结合,通过“互动式”培训, 便于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教师感受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优势,迅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三是开展校本培训。各地要根据本地教育信息化的实际,组织学科经验丰富、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和专家,通过专题讲座、案例选讲等方式开展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

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关系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工程,笔者认为,要从根本解决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除了要增加投外,还应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考核机制, 要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认证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有机结合起来,在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等方面优先考虑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二是建立教育信息化教育培训工作机制。要注重整合资源,加强对省、市、县三级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的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指导各地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建立教学点教师待遇增长机制。要进一步改善教学点教师待遇,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情感留人,逐步改变教学点教师因待遇过低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从而为全面推进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

篇8

关键词:两湖地区 民间体育 新农村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76-04

1 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概述

1.1民间体育文化的相关概念

“民间体育”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于广大民众中间的体育活动,它的外延非常广泛,内容丰富。我们所认为的民间体育概念的界定是从民众的概念出发,民众外延的宽广决定民间体育也是一个外延极其宽广的概念,目前,关于民间之“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已普遍认同“民”的概念不再局限于非官方或中、下层民众,取而代之的是“全民”、“一切民众”,如邓迪斯说的民众是社会群体,钟敬文说的民众就是人民大众的提法。在钟敬文和邓迪斯的启发下,高丙中把“民”定义为具有模式化的日常生活与日常文化的任何社会群体。综上,民间的外延非常宽广,任何社会群体都可以构成民间,这就意味着民间具有明显的大众性(民间性)的特征,这也应该是民间的本体属性。从民间的主体外延的广泛性出发,我们认为民间体育是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多数项目不受时间、地点、器材的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娱自乐。民间的体育行为没有固定的组织模式,规模限制、时间限制和主体限制。比如人们偶然组织开展的一次集体性的拔河比赛,或者一两个人进行的跳绳、以及机关、单位、学校体育之间开展的职工运动会、学校运动会等都属于民间体育的范围和内容。再比如每年端午节在全国各地举行的龙舟竞渡体育活动,因为是发生在民间大众中间,它也属于民间体育,另外这种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和民族性,它又属于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的范畴。

界定民间体育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本体属性,而民间体育的本体属性在于其大众性,这进一步可以引申为民间体育的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的特征。由此,本文认为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尚未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民间体育由于其主体的广泛性和开展形式民间体育文化具有文化传承性、实用性、地域差异性、表演趣味性、民间制约性等特点。中国民间体育文化像一个文化意识板块,它和远古的竞技、娱乐、传说、游戏、戏曲融为一体,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1.2两湖地区民间体育的特点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民间体育文化具备文化的传播性、历史性,并具备服务于民间大众这一主体的体育文化。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是生发于民间的非组织化、非制度化、非专业化的体育文化形式,与竞技体育文化、军事体育文化区分开来。湖北、湖南两省自春秋战国以来,经过相对漫长而持续的文化交流、融合过程,逐渐形成荆楚文化区。它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居住着50余个民族,除汉族外,人口较多的几个少数民族如苗族、土家族、瑶族和侗族大都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地区。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两湖地区相近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的的作用下,它形成了自成体系、带有特殊烙印和风韵的民间体育文化。与其它地区相比,两湖地区具有明显相似的文化属性和心理归宿,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有着自己稳定的文化特质,也有自己的时空范围。从空间上说,它是指湖南省区域范围内的地域文化;从时间上说,它是两宋以后建构起来并延续到近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形态,一种文化形成与发展是多重因素推动的。

两湖地区的民间体育文化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体育文化,从近代的军事活动和文化观念可以反观其体育相似的体育精神。在文化观念方面,两湖地区学子“喜言兵事”“宁为百户长,胜做一书生”,与多数地区“好男不当兵”相反,两湖地区的习俗是“好男何不去当兵,好女不捏绣花针”。黄埔军校地近两湖地区,长沙和武汉设有黄埔军校,为两湖地区青年投笔从戎创造了便利条件。组建48个军,有16位军长是湖南人。20世纪30年代,湖南和湖北两省人口占全国9.8%,而所出将领占全国22.4%。20世纪60年代的全国将领中,两湖地区占全国47.8%。两湖地区的民间体育文化是一种自信的体育文化,是一种超脱的兼容并蓄的民间体育文化。

2 发展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

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坚实的承载基础,它的形成既受传统的影响,也受地域的影响。当今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挖掘和整理两湖地区的民间体育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利于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这与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举的路径是一致的。将民间体育活动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是两湖地区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1促进农民的现代化转型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也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仅可以增强农民的体质,通过参加比赛还可以使人获得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平等的价值观念。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交流方式。通过参加体育可以使农民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使农民形成开放的心理品质,从而使传统的农民向现代的农民转变。

2.2推动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

农村农业生产的效率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中动力因素。开展民间体育文化建设,创建农村体育开展体育活动的环境,能够全面增强农民的体质,改变过去把劳作的方式当作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农民健身养生的能力,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保障农民的身心健康。使农民以良好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复杂繁重的农业生产中。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形式多样,有的起源于民间,为广大农村的广大民众所享用,发展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与农民的生产紧密联系起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2.3促进乡村文化的重建

湖北、湖南两省白春秋战国以来,经过相对漫长而持续的文化交流、融合过程,逐渐形成荆楚文化区。与其他地区相比,两湖地区具有明显相似的文化属性和心理归宿。文化是具备历史性、传承性与流变性的特点,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的变化,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力必将发生变化。体育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形成起到一种制约和平衡,是新农村乡村文化重构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探究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延续和繁荣的机制,发展民间体育文化,有利于新农村民风、民俗、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的形成,通过对民间体育文化制度要素的提炼和整理,培养新时期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的社会氛围,坚守和巩固当地民族习俗、礼仪以及传统道德文化,与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且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

3 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开展现状

3.1新兴的体育文化形式开始引入

两湖农村地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资源流通速度的加快,农民的视野更加开阔,接受的文化形式越来越丰富。尤其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城市的一些新兴的体育文化形式和一些时尚且具现代化的体育文化现象开始被带入到农村的文化建设当中,并在一定范围有组织有规模的开展起来,如有些村镇乡县组织的一村一个舞蹈队,将在城市市民中流行的广场舞引入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中,这些体育形式的开展和推广,有些是有组织的,有些是自发的。并且参与这些新兴的现代化的体育形式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中,这些中青年人群多在城市中生活过,比较推崇和认同城市的娱乐健身方式和体育文化的价值,而大部分常年生活在农村以及一些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还是认同生发于民间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和民俗体育形式。

3.2农民的体育文化意识薄弱

农村体育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闲暇时间增多,对体育文化娱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旧的生活陋习,致使赌博、宗教迷信等活动大规模盛行。另外两湖地区大部分农村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与外部的联系较少,形成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意识。因重视农业生产,轻视体育锻炼,大部分农民认为自己已经在劳动生产中锻炼了身体,根本没有必要参加体育活动。很多农民认为无病即健康,没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

3.3开展民间体育文化的组织功能缺乏

乡、村委员会是农村体育文化管理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农村居民体育工作的重任。而在实际调查中,农村体育无组织、缺管理、少协调状态,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对农民体育指导不够,不能使农民的体育活动健康、正常开展。现今,除了省、市、县具有较为固定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外,乡、村级群众性的体育组织还是凤毛麟角。一些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文化建设呈现出“无专管、无人管”的局面。高一级的体育管理部门与下一级乡镇村的体育组织不能有效的协调和上传下达,主要原因是高一级的政策落实到基层,缺乏技术和物质资金的保障和支撑。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两湖地区不少县(区)乡(镇)撤消了体育部门,并将体育置于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合并重组,原乡镇文体中心都不复存在,基层政府中体育工作开始游离于政府职能之外,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基层体育主管部门的权限,使基层体育事业,包括农村体育的政府管理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在没有构建履行体育管理职能的两湖农村地区,要深入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显然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在基层公共体育事业仍需要以国家和政府投入为主的今天,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将直接导致对包括农村在内的公共体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减弱,使其制约着新农村政策监督问题。

3.4民间体育文化的资源配置不齐全

改革开放以来,两湖地区很多农村地区摆脱了贫困,农民逐渐过上了富裕生活。但是,绝大部分农村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缺乏,建“一片球场,少十个赌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的普查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拥有符合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馆850080个,但乡镇村只有66466个,仅占总数的7.82%。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村健身文化赖以形成的条件和载体,因此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与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不协调因素,是影响和制约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在缺乏相应的配套的专门性的体育设施与环境的同时,缺乏组织开展民间体育文化的专门性人才和专门性机构也是两湖地区农村面临的资源配置不齐全的问题。

4 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展望

4.1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丰富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内容

发展两湖地区民间体育文化,我们既要从传统体育中吸取养分,又要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接纳现代体育文化。将城市体育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促进城乡一体化。建立新农村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应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农村学校的基础性和导向作用,将在城市中开展广泛的民间体育结合当地特色和需要应用到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中。对两湖地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民来说,农村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逐渐从“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思维观念开始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并开始向周边城市倾斜。城市体育的形式更加开放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发挥农村周围城市的辐射功能,将城市中群众接受度较高、易于开展的体育形式引入到广大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资源共享,丰富农民的娱乐活动,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要,依托文化的力量,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要充分发挥城市体育文化的功能,依托城市体育文化的优势,带动乡(镇)、村体育文化建设,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为农民创造在农闲时间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以农村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为构建目标,从体育文化不断缩小城乡体育教育的差别,保障和维护农民体育人权的公平实现。

4.2转变原有的体育观念,提高体育文化修养

民间体育组织是基础,政府文化组织是政策导向,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而且具有左右民众舆论的潜力。随着两湖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大众媒体要把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宣传同农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通过对传播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引导广大农民认清体育锻炼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与节约开支与增加家庭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关系,使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认同的一致性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积极推广正确、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对体育价值的基本认识,提高农民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农村体育的社会地位,促进新农村和谐建设。对于农民体育文化修养的提高,首先基于农民的心理感受,从传统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出发,加强对农民内在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健康意识,树立“花钱买健康”、“少吃药、多流汗”的新型体育观,积极纠正农民的错误认识。在外界条件基本成熟的环境下,农村居民自身应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积极学习,摒弃“以劳动代替体育锻炼”的错误观念。

4.3提高民间组织和政府的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

将两湖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到政府工作计划之中,政府要依托民间组织开展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加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农村体育法制建设,尽快建立和建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如: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农村体育骨干的培训与管理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立法,使农村体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农村体育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促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乡(镇)体育组织建设,根据上级管理部门要求,乡(镇)应成立农村体育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出具体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形成以乡(镇)体育社团为主线,以各基层体育指导站(点)为重点,线、点结合,覆盖面广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为新农村体育发展搭建平台,切实避免体育在农村管理工作中的边缘化,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

4.4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为农民建设良好的健身环境

体育活动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保障和软件技术作为支持,体育的场地设施与器材是体育实践的前提条件,它不但是体育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起着决定作用。两湖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民间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要解决体育组织无专管、无人管的局面,需要高一级体育管理部门有效协调,当基层组织开展某些体育比赛或文化活动时,应及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对基层体育文化开展提供资金和人力援助。以解决基层体育工作需要体育人才,但专业体育人才不愿意到农村这种困境。要么优化政策,吸引体育人才到农村来,要么临时指导体育工作,这些协调工作都要有政府部门有效协调,才能切实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既要有对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的投入,还要有对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技术支持,如专门性人才的输送和培养,信息网络的宣传,从硬件和软件上双管齐下,全面优化两湖地区农村的体育健身环境,使农民们乐于进行体育活动,也使体育专业人才愿意服务于农村的体育文化事业。

篇9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079 ― 02

一、引言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产品产地,也是我国绿色食品的主产区,享有“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齐齐哈尔市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齐齐哈尔市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科技化、规模化、组织化的发展要求,要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目标,必须不断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替代落后的农业生产要素。现代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以有效连接农业技术研究领域与农业生产领域,使最新的农业技术快速转变为农业生产力,齐齐哈尔市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找到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齐齐哈尔市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相关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齐齐哈尔市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支持不够

首先,齐齐哈尔市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是按照齐齐哈尔市的行政区划,分行业设立的。在这种落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影响下,造成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区域分割现象严重。农业推广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地方之间、各部门之间出现了抢占资金和项目等问题。齐齐哈尔市基层单位往往按照自己的特色产业和地方需求,确定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缺乏统一的协同与配合,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率较低。其次,齐齐哈尔市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项农业技术推广都带有浓烈的政府背景,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对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了解不够,往往根据相关各部门上报的资料确定相关政策,加上政府本身对农产品市场缺乏足够了解,造成农产品产销衔接不畅。政府在推广农业技术时又会人为设定一些强制性指标,有些不切实际的指标会带来资源的浪费。最后,齐齐哈尔市县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不同,农业技术推广不仅具有行政管理性质,又带有经营创收性质,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相关职能机构出现职能错位,弱化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地位。

(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较低

首先,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存在知识结构落后、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优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短缺。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较为短缺,不能为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较多的学习与培训机会,无法及时将最新的农业生产新技术传授给农民,仍然将已经落后的农业技术向农民传播,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工资收入较低,与经济、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农业专业的大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基于工资、福利等经济条件考虑,大多数农业相关人才更愿意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不愿意去工作条件较差的基层地区工作。其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较低,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应该具有较为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而农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多在齐齐哈尔市从业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并不是农业专业人员,其他工作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就开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三)农业技术科研单位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首先,农业技术科研单位是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创新源头,但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带有浓厚的政府背景,农业技术科研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政府重视,造成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缺乏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这就造成了齐齐哈尔农业技术科研单位重视农业技术理论研究,对农业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不高,大量农业技术科研人员脱离农业生产实际,导致农业新技术转化率不高。很多农业技术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拥有丰富的农业知识,进行了大量的农业新技术研发,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这些很有市场前景的农业新技术没有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开来,不能及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其次,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科研单位与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属于不同的部门,两者缺乏有效地沟通,协作能力较差,农业技术科研单位的农业新技术无法及时推广。最后,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效手段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齐齐哈尔市发展较慢,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不能帮助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完成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四)农业推广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农业生产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新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齐齐哈尔市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加上农村地区面积广大,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受资金、技术等问题限制,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首先,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较差,农户互联网接入率较低,加上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认识不够,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对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了解不多,导致齐齐哈尔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水平较低。其次,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网络不够健全,乡镇与农村农业技术信息化服务结构较少,很少有农村设立农业技术信息推广服务机构。

三、相关对策

(一)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首先,齐齐哈尔市政府要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质,完善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职能,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应该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企业力量,扩大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范围,政府还要制定适应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证。其次,要建立顺畅的农民反馈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不是简单的技术传输,更要保证农业技术供求双方的切实利益,因此要建立顺畅的农民反馈机制,根据农业实际需要的变化,及时改变农业技术推广内容与方式,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和方案,良好的农民反馈机制也可以及时反映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实现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和发展。最后,要不断改进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由于齐齐哈尔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特点。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适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发挥农民使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

(二)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

齐齐哈尔市没有为建设现代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必要的保障制度。齐齐哈尔市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应该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相应的支持。首先,政府应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地区差异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应的法规,当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问题,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也离不开资金支持,而农业技术推广又带有公益性质,必须由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顺利展开,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技术研发单位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农业新技术的转化效率。此外,政府还应该及时发现农业技术推广中出现的新问题,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寻找合作机构,解决相关问题。

(三)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化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应在齐齐哈尔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服务体系及时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建立统一的农业推广信息平台,农民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准确的掌握自己需要的农业技术信息。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平台除了提供相关农业技术信息外,还应该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等内容,开阔农民视野。齐齐哈尔市政府还应该投入专项资金提高乡、村的信息化水平,购置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设备,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化水平。

(四)推进农业推广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当前,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方向较为单一,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即农业技术推广相关部门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农业生产相关的农产品流通、农业发展金融支持等介绍较少。此外,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较为单一,往往是政府指定农业技术部门对农民进行技术传播,农业技术科研单位,农业相关高校等单位,没能在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较大作用。而且齐齐哈尔市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也较为单一,现在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是普通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应大力发展商品化、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项目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培训与走访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祖培.推广信息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J〕.广西农学报,2003,(06):55-59.

〔2〕宋秀琚.国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模式及借鉴〔J〕.社会主义研究,2006,(06):118-120.

篇10

关键词:文化下乡;文化传播;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

一、“文化下乡”现象与影响

1.“文化下乡”及存在的问题

“文化下乡”活动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行的一个组织项目,推行者为中央政府,执行者为各级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推行此项目的目的在于达到“惠民”即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社会效益。

“文化下乡”活动,内容包括电影电视下乡、戏剧艺术下乡、图书报刊下乡等。各级政府都会组织艺术团、戏剧团在地方农村巡回演出,电影巡回播放、以及在农村设立图书室等。这些做法看起来都是很好的,实施过程中的花费也是很多的,然而收效如何,就不能仅从表面上来看了。就拿剧团下乡演出来说,一般情况下,省政府组织省剧团、到某一个县演出,名曰“送戏剧下乡”。出发的排场都会很大,名号很响。到达目的地后,周围乡镇很多人都会聚集到这个地方观看节目,轰动几天,人群爆满,座无虚席,场周边也会有很多人聚集观看,人们的兴致一般情况下都会很好,互动故障很卖力。当节目表演完后,剧团就出发到另一个地方或回去了。当剧团走后,村民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茶余饭后,将看到的演出或演出的人员作为一种谈资闲聊。这种“送”的文化并不会在农村得到更持久的存在。

2.“文化下乡”存在问题的相关原因

从前面所述之中可以看到,“文化下乡”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城乡差距是事实。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差距很大,这是当今社会诸多问题之中的一个,是无可避免的,人们必须去面对。城乡差距,在医疗、卫生、教育、保障等等诸方面都有表现。在文化方面,“文化下乡”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因为农村文化水平不高,这是由教育资源、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次,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欣赏水平有限。当雅文化与俗文化相撞时,表面上会出现排斥的现象,这是“送”的文化与农民“要”文化之间的冲突。客观的说,农村的文化环境与城市是不同的,当文化从作为“文明中心”的城市扩散到作为“文化边缘”的城市时,它所传达的价值不同于农村原有的价值。农村的原有生活结构不会因为一次两次文艺演出而发生根本上的变化。所谓的文化也不会真正的被人们接受,那些并不适用于农村生活。

再次,农村的本土文化与城市的大众文化有差别。农村有其独特的本土文化形式和文化体系,称之为俗文化也好,民间文化也罢。相较于城市外显的文化形式,它的存在大多是隐性的,并且需要发掘的。农村的思想观念仍较多的保存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成分,较为保守。当一种外来文化侵入时,大多选择排斥。“文化下乡”所送的更多的是带有城市的价值观念,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矛盾就存在了。

3.影响

“文化下乡”活动由政府组织,其影响自然是巨大的。该活动的范围波及全国各个地市,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各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实际上,各地的文化活动还是比较能够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的。如,河南地区主要以豫剧团下乡演出为主。然而具体到地方以后,这种文化的波及程度就大大降低,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文化下乡带给农村的除了新鲜之外,也是城乡差距的真实体现。人们可以亲眼看见其中的不同所在。文化下乡活动是一种文明普及的方式,它能够将城市中的好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笔者认为,如今农村向城镇移民趋势的加剧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文化下乡并不能在农村将文化持久的传播下去,它是具有暂时性的和间歇性的,没有可以根植文化的机制。

二、农村城镇化与文化建设的对策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进步,如前所述,“文化下乡”和活动对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单纯的文化下乡活动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城镇规划过程中,综合文化站的设备、物资、人员等变动频繁,文化设施和物资被随意挪用;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年龄较大,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没有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居民参加文化生活的方式单一,可供农村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途径、渠道十分有限、形式也很单调,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文化下乡”的作用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当下的文化需求。文化下乡活动在近年来不断出现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状况,然而国家政策还在提倡这种做法。虽然文化下乡的作用不能完全抹灭,但是,以目前的方式发展下去,前途是十分渺茫的。近两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由“文化下乡”到“文化进城”,由“送”文化到“种”文化,这是文化推广的一种新的思路。从目前一些地方的发展效果来看,还是很有前景的。

文化的认同问题是一种身份形象的生产,在原本的“文化下乡”的模式中,文化被标以“城市”的标签,它融入农村群体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在农村发掘和发展当地文化体系,塑造出当地的文化形象,才能将文化植根于民众之中,通过这种内生机制,村民能够很好的接纳这一文化体系,并且融入其中,发明再创造。这样,在有意无意间,现代社会的元素就会被融入其中,被人们接受。当一个地方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之后,人们的观念自然就可以提升,能够更好的接受外来的文化价值。此外,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需要得到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地方教育部门和文化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渠道,多形式的文化建设机制和文化参与模式。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同时也可以加大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通过政府建立群众文化场所以及对文化志愿者的奖励机制,成立文化志愿者的服务队伍,整合多种文化资源,拓宽公共服务的渠道,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 邢红梅,谢士法,于彩辉.城市化视域中的农村文化建设[J].河北学刊.2009(7).

[2] 张志坚.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35).

[3] 田红兵.浅谈着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J].价值工程.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