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教学的弊端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对一教学的弊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完不成课件设计的教学内容
教者在下载课件时,往往觉得这个内容也好,那张幻灯片也不错,既想做到大容量,又要面面俱到,盲目加大了学习内容。比如,有一些课件内容,对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无多大用处只是可以让课显得更细腻些,这些内容对于那些数学素养好的班级学生来说也许能快速轻易完成,但授课教师忽视了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学情分析,在处理这些内容时,不得不花费较长时间去解释讲述,从而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二、图片、视屏、动画效果过多过花哨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追求课堂的艺术性、可观赏性,使用了许多与授课内容关系不太紧密的图片、视屏。在语文教学中,优美的风光、悠扬的音乐,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文章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问题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规律性、概念性的知识体系。而这种不分学科特点,舍本求末的教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学习方向,降低了课堂效率。
三、课件使用太频繁,挤占了学生思考的时间
由于制作课件需要有许多的电脑专业知识,大部分老师不具备,而电脑精通者又不一定掌握教育原则、教学规律,从而产生了将教材、例题的列式及计算过程、板书都搬到电脑上的课件。这种数学课,从开始到结束,每个环节都使用多媒体,以屏幕代替黑板,上课变成看电影,教师成了讲解员,搞得学生眼花缭乱,老师也手忙脚乱。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失去了动脑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惰性和依赖性,不愿动脑思考,一切只等电脑演示。
四、以课件为中心,缺乏驾驭课件的能力
由于课件提前设计的教学各环节及各部分的教学思路,使执教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顺序,增减内容,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围绕课件按部就班的进行,无法灵活地处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得课堂缺少了最为精彩的生成。如有一位老师在上《有余数除法》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六一儿童节,五个小朋友到小敏家,小敏为招待客人,买了十个苹果,十五个桔子,三十个糖果,五十个草莓。列表供学生讨论。
反馈时,有位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用列竖式的方法算出平均每人多少,剩下的数叫余数。这位学生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重点上来,但按照课件的编排顺序,这个环节在教学的后面。于是,这位老师只能“牵”着学生围绕课件转,等到教学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时,学生已经疲惫,失去了兴趣,教学也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像这样,以课件为中心,学生的思维成了多媒体的牺牲品。
要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切实用好课件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第一,课件的选择上,以实用、简洁为原则,做到少而精,只保留那些能引入教学主题的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演示,以及一些有层次、符合本班级学生能力的精选练习题。
篇2
关键词:启蒙教育;倾听;教育
一、幼儿教育在我国的现状
幼儿教育模式在我国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还没有大规模地运用幼儿园教育这种模式,至今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幼儿园这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是没有被运用起来的。适龄儿童直接是从学前班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的。这种模式其实很明显是忽视了学前教育,这种状况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另外一种模式也是很常见的,这种模式就是很多城市常见的早教机构,这种机构一般是民间机构或者是个人组织的幼儿教学机构,由于注重儿童的启蒙教育,这几年在一些城市发展得非常快,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和一些家长的素质以及对于社会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所决定的。幼儿教育的重视不仅和家长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关联。另外,国家的发展以及政府的重视也占到很大的因素,以上两种模式也是当今社会对于幼儿教学的培养方式,第一种模式一般是群体教育,弊端主要是没有关注到幼儿的个人发展。而早教的模式一般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三这样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其实强调重视幼儿的个人全面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和欣赏,其实幼儿的倾听教育只适合一对一的教育模式。我们知道,倾听需要安静的教育方式,诸如音乐的倾听就是需要一对一的信息传递。显而易见,在我国的幼儿教学中,家长最为青睐的模式其实是前面讲到的第二种早教模式。
二、倾听模式的现实意义
在前面讲到的早教模式,主要是考虑到倾听教学对于幼儿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去改善幼儿园教学的固有弊端。倾听教学对于幼儿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音乐的倾听是对幼儿心理的启蒙,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能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很好的基础,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其对于新鲜事物的热爱,直接决定了倾听所具有的优势。我国很多城市的早教很好地运用了倾听习惯,这种运用主要是在对于幼儿自身心理特点的提前预判。找到这种方式也是在强调幼儿自身行为的掌控,那么作为幼儿教学工作者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对于倾听教学的不断完善以及分工模式的确立。
参考文献:
[1]周桃珍.一幅特殊的画[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6).
篇3
北师大附中毕业生小陈让老师和同学惊讶不已:原来考大学无望的他高考成绩比平时高出200多分,最终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处于班级后列的成绩曾一度让小陈失去自信和学习兴趣,通过两个多月的“一对一辅导”后,他一改以往破罐子破摔的状态,重新激发了习兴趣和自信心。最终的成绩不仅让他妈妈热泪盈眶,也改变了其命运。“以前上大学对我来说仅仅是个梦想。”小陈说。
是“一对一辅导”改变了小陈的命运。小陈所参加的“一对一辅导”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其全称是“全程个性化课外辅导体系(PPTS)”,这是一种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四年前,学大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学大教育)研发并推广该体系。按照该体系要求,小陈要先接受全方位的测试,包括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接着由辅导教师为其制订个人的专门课程方案和辅导计划,然后由专职教师为其一对一授课。整个过程下来,小陈要分别接受学习管理师、教师、助教和心理专家等多人的专门辅导。
学大教育创始人兼总裁李如彬在接受《经济》专访时说,PPTS来源于两千多年前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我们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对传统的家教进行改造升级,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课外个性化教育体系。”
到去年年底,学大教育在全国19个城市设立了51家学习中心,数千名专职教师为数万名中小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辅导。李如彬的计划是今年扩展到50个城市,拥有100家学习中心。
开创新模式
七年前,李如彬还是一名清华同方的网络架构师,当他完成一个名为中华医疗网的项目后,很快得到了40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这对李如彬的触动很大,最终促使其辞职创业。
大学做过家教的李如彬很快找到了创业机会。他发现家长对家教的需求很旺,但以大学生和教师为主的家教市场又太过零散,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进行比较和相互选择。李如彬和两个伙伴在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开发出了一个师资匹配系统的网站。大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网站把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这样,家长就可以快速地上网寻找符合孩子需求的家庭老师。
此时,网站充当的是家教中介的角色,学大教育从中收取信息费。到2004年,学大教育很快占领了北京很大一部分的家教中介市场份额,注册师资达30万人次。此时,单纯靠收取信息费的模式让学大教育一年有几百万元的收入,但李如彬并不满意。在他看来,作为信息平台仍然无法去除传统家教的弊端,只有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才能在课外辅导的巨大商机中赢得更大的机会。
家长找一个好家教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如果遇到好的家教,可能会有好效果,也可能不好。如果找了不好的老师,那就更差了。李如彬表示,传统家教是廉价、随机的,最大弊端是缺乏效果评价机制。“完全依赖于个人,没有一个科学体系。”
怎样保证家教的效果?这个是创新的难题。“幸运的是我们创新出来了,就是把这种个人的行为变成机构的行为。”李如彬介绍,除了开发出PPTS,学大教育聘用了大量经验丰富的专职和兼职教师,建立起学习中心,让老师对学生进行集中式的一对一辅导。
在北京的一家学习中心,上千平方米的办公区被隔离布置成独特的一对一教室,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格子间接受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而课目设置、上课时间等都可以在电子信息机上随时查询。
学大教育对整个辅导过程进行控制,包括课程设置、授课时间和考试。除了辅导老师外,还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师和学习管理师,后者负责协调老师和家长学生,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辅导情况。最后,由学大教育来考核效果,这些将决定老师的薪水和晋职。
这种机制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据学大教育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士介绍,一部分骨干教师月薪超过1万元。
IT行业出身的李如彬当然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如今正逐渐引入互动在线教学的思想。像一些记忆本、错题本等传统的自主学习辅助工具已经应用到网络上,网络还会自动提醒学生什么时候该巩固记忆哪些知识等。
李如彬希望,学生能通过网站自主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线上互动和线下的个性化教学体系充分结合起来,最终建立一个大型的互动学习社区。
学大教育引入了ERP系统来管理教学团队和教学过程。管理层和教师对公司情况和教学安排一目了然,如签约合同、教学团队发展情况、各教师的教学安排、学生成绩记录等,家长也可以通过系统详细了解孩子学习内容和成绩。
像传统家教一样,学大教育按照课时收费,标准跟普通家教一样,但不会根据效果进行差别收费。李如彬认为,课外辅导的教学效果,就像医生治病一样,痊愈是他们最大的目标。”李如彬说,学大教育的目标是保证效果更好。
谨慎扩张
或许李如彬现在已不再羡慕当年那笔风险投资了。去年10月,走过六年多的学大教育终于迎来了首笔融资,鼎晖投资向其注资近2000万美元。鼎晖是一家管理着20亿美元的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学大教育是其在教育领域中投资的第一家企业。
目前,全国在校中小学生总数超过2亿,如果按每个孩子月消费额的30%用于教育消费计算,中小学培训市场的前景高达数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这一巨大的市场,风险投资看好。
在鼎晖助理副总裁王钧看来,除了教育行业的前景,学大教育的团队值得其信赖。比如整个创业团队不过30岁出头,创业精神十足,七年多的历程充分表现了团队的毅力和恒心,对公司发展思路清晰等。“他们对教育产业的认识和鼎晖高度一致,我们当时确实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如今,手握巨额资金的李如彬并没有打算全部用在扩大规模上,他计划只用10%扩大店面数量,其余主要用在教科研开发上。这种谨慎或许源于其在四年前的教训上。2004年,学大教育一下子在全国扩了三个分公司,但由于资金、管理和人才未能及时跟上,运营出现了很大困难,最终只能舍弃其他地方全力保存北京市场才存活下来。“当时管理构架不够强大,人员不能分散到当地。”李如彬说,那是一种非理性的扩张。
当初为了迅速扩大规模,学大教育曾尝试过加盟模式,李如彬发现控制不了教育质量,带来了很多弊端。因此,这次融资后,李如彬表示仍然会继续坚持直营模式,加盟和收购都不会考虑。“个性化教育属于全新的商业模式,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类似机构都是模仿我们,基本上没有收购价值。”
篇4
关键词:生理学;微信互动式教学;教学改革
教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是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创新型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的桥梁课程。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生理学教师的重点目标。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面研究可行性落地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并将其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相互交融,以期创立一个符合新时代的具有延续性、传承性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模式。立足于网络、通信快速发展的时代,医学教学作为科技前沿教育领域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搭乘科技的这趟快车,将现代科技的优势有效地融入传统教学中。微信作为时下国内移动终端的主流实时交流软件,拥有丰富的功能模块及数以亿计的庞大用户群,早已在其他领域发挥着超乎本身的现实意义。如何有效地将其优势与传统的LBL+PBL+CBL三轨式教学有机结合,构建基于微信这一平台的生理学教学虚拟社区及生理学教学资源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生理学教学质量,是我们当代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全新课题。
1微信概述
1.1微信简介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可以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微信朋友圈。微信自2011年1月推出后,用户数量增长非常迅速。据《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9月,微信官方宣布其用户数量已经突破6.5亿。
1.2微信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优势
1.2.1微信现有的6.5亿用户的规模,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应用平台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分享能力,将网络上的所有教学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二维码、推送等功能,学习者可以通过微信连接到互联网上的几乎所有学习资源,进而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微信本身并不是一个类似数据库一样的学习资源载体,而是一个可以快速整合网络学习资源的强大平台,激发学生有效利用休闲时间碎片化学习的积极性。1.2.2微信特别适用于互动式的学习考虑到现在的生活节奏较快,不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都无法抽出连续的时间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学习。而微信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适合学习者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以及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快速响应。教学双方在不断地留言交流中,可以实时地建立一对一的沟通环境,而无需专门的预约和安排。1.2.3微信平台提供朋友圈功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辅助任何一个在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班级学习组织,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的圈子在网上建立实时交流和分享的平台。通过班主任和教师发送推送消息,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快速分享。而不同兴趣爱好者之间通过搜索功能,可以在微信上建立虚拟班级和虚拟课堂。
2生理学LBL+PBL+CBL传统三轨教学模式分析
2.1LBL+PBL+CBL传统三轨教学模式简述
2.1.1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是目前我国医药学院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LBL即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挂图、标本、模型进行课堂讲授,学生以听课为主、记笔记为辅。通过教师详细地讲授,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对基本知识理解比较系统、全面、深刻[1]。但由于其固有的教学特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以教定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忠实地执行教材,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大胆创新的枷锁。2.1.2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是目前国际流行的主流教学法之一。PBL强调以主动学习为主,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目的在于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模式被认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座桥梁,其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虽然PBL法很受欢迎,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该教学法教学缺少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系统性,它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技巧和全面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都有很高要求,其成本高且在我国医学教育系统中发展还不够健全。2.1.3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案例教学法”是目前传统教学中最为注重学生个体思维技能及临床操作能力的教学法。CBL法是在PBL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借助案例把专业课学习中抽象的知识、概念等具体化,将其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概念在临床中的应用和表现,增加其学习兴趣和动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1]。该教学法虽然是目前传统教学中最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法,但是其基础依旧无法脱离大课堂本身,仍旧是基于大班式集体教育之上,缺乏真正的灵活性个体教育,且同时也具备PBL法的一些缺陷。如为了案例而案例,让其流于完成教学任务中,失去原有意义,并且要求教学对象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同时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也较高。2.2“微信+传统三轨教学”的互动式结合的必要性生理学是医学课程中概念抽象、原理复杂的一门实践性学科,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从各种维度进行深入的探索及研究,吃透这门医学基础课程的知识点,为各科的临床医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灵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学习自主性,我们的教师团队已经对各种传统教学进行了有效的结合,LBL+PBL+CBL的无缝结合已然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但即使是这样,三轨式教学依旧在科技迅猛的发展、个性化如此凸显的现代社会中,略显呆板。如何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大课堂式的笼统教育,将个性化极强的微信融入其中,创造出全新地适应现代学生的、接受度最高的个体化教学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重视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体发展,从根源处触发学生的本源性学习积极性,是目前我们新一代教师所需研究的全新教学课题。
3微信及其衍生功能与传统三轨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
3.1微信及其衍生功能在三轨教学法中的应用
3.1.1实时性一对一互动教学,弥补大课堂弊端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2]。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以及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心理压力限制等,不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都无法抽出连续的时间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学习。通过微信这一现今时代即时沟通的代表性APP,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微信所提供的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功能,学生可就大课堂上不明白的知识点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教师也能对学生的问题快速给予响应,做出回答。颠覆式地改变了传统LBL+PBL+CBL三轨教学中学生脱离课堂后疑难解答不及时的弊端,大大拓宽了师生之间的联系渠道,变相地满足了一对一的个体化教育需求。3.1.2搭建“随身课堂”,创新问题式教学在基于LBL+PBL+CBL三轨教学法的有限课堂时间,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难以完全消化吸收,课后又缺乏主观能动性,造成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窘境。通过微信可打破现实中的时空限制,改变走马灯式的教学弊端,弥补受课时所限的不足,克服面对面心里害羞的限制,将师生的互动拓展到课外。除了一对一单独的沟通交流之外,也可以通过微信的群聊功能搭建一个新型的移动学习课堂:“随身课堂”,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延续到课堂之外。针对生理学的生涩难点,可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讨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随身课堂”发出提问,解答者也不再以教师为主,学生之间可以掌握学习主动权,互相讨论,查阅资料,共同努力找出答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3.1.3虚拟临床平台,深化案例教学的个性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临床案例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及案例的途径增加,因此以往教师作为案例主要提供者的角色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分享能力,将网络上的所有案例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平台的多种功能,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动画或者图文结合、图文动画三结合的形式进行多样呈现,具有集成性,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同时由于画面生动有趣,可以刺激感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公众平台多样的呈现形式,可以将抽象的内容用形象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教师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就会更加轻松,而且节省时间,例如物质的跨膜转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眼的调节过程等,这些理论用语言文字解释,学生不易理解,而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表现,则变得简单明了、容易接受。同时也可配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定期、定向地发送给所有学生,打破课堂课时有限的案例学习的模式,弥补其不足,使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反复研究案例,专研细节,深入探索临床可行性方案。同时,学生也可通过平台上传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的资源共享不但为广大学生的共同进步提供了条件,而且众多的资源共享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临床案例的积累。将微信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法运用到生理学教学之中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手段,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以此获得更多的知识,突显教学效果,同时使教学过程中关于分析、实践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到创新与改变,最终推动生理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3.2微信及其衍生功能激活传统三轨式教学的意义
在以LBL为主线,PBL推进,CBL总结的三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微信,利用其自身及其衍生功能,激活传统教学模式,重组教学关系,打造全新教学环境,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instruction)到“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instruction)的真正转变,利用微信辅助学习的个性化方式,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有助于将难以理解的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增强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微信,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观点、经验等与他人分享,能凝聚更多人的智慧,获取相关专业的知识,达到一种更高的学术层次,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具备了综合知识、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学生、社会、时代的需要,成为合格的教师。
3.3微信及其衍生功能在传统三轨式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微信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手段,不能依靠微信解决所有问题,让它尽可能地发挥最大作用去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②使用微信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积极发挥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完成课程学习。③使用微信教学,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只要学生学习质量得以提高,占用教师的课余时间也是值得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就是有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3]。基于微信的网络辅助教学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以此为基础建设教学辅导环境目前还处于试验开创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或设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出适合我校师生的最佳创新性教育模式,并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探索生理学更为深远的医学深度,创造出符合当代,甚至于超越当代医学的全新高度。
作者:王长楠 李密 高路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唐晓露,朱晓燕,王长楠,等.医学生理学教学中LBL+PBL+CBL教学模式应用和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2):96-98.
篇5
关键词:课堂;结对逆向;实施
“结对逆向”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先讲后练、先教后学,从而进行单一的被动灌输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立足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合作学习、帮扶学习为目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力争使教师和学生真正回到“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中来,推进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我校在提出和实施“结对逆向”教学模式的课堂研究中,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化了实施阶段和步骤,并通过大量的听课评课,大部分教师学习接受了这种教学理念,在推广实施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普遍得到优化,学生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现就如何在课堂有效实施“结对逆向”教学模式,总结阐述如下:
一、充分认识学习“结对逆向”教学模式的理论意义
“结对逆向”教学模式实际上注重的是两个方面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结对”与“逆向”。“结对”是在立足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帮扶合作学习。由原来教师一个人辅导全班的所有学困生,变成由挑选出的多名“小老师”,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辅导学困生,实现了课堂和课外辅导的高效化。“逆向”就是要教师转变观念,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实现由传统的先讲后练到先学后讲的逆向转变。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调动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点拨和释疑。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更高效。在实施“结对逆向”模式之前,教师要充分认识“结对逆向”教学模式的理论意义,实现“一个落实”和“一个转变”。即“一对一”结对的落实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只有彻底地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为“结对逆向”教学模式在课堂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不断凸显“结对逆向”教学模式的长期效应。
二、实施“结对逆向”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一)准确掌握学生情况,切实做到有的放矢
1.充分了解学困生的知识结构及性格特点,选好结对的小老师并教给“小老师”辅导学困生的方法,做到“结对”的最佳组合。“结对”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对一的帮助、辅导,达到以优带差,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所带班级的学生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甚至性格特点都要了如指掌。2.培养鼓励“小老师”如何去帮扶自己的“学生”。由于学生以前没有做过小老师这样的工作,加上辅导这些学生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这些小老师中间有可能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搞形式等现象,时间一长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所以,教师要有一套管理机制,要培训好这些“小老师”,鼓励他们去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比、奖励。
(二)找准教材与“结对逆向”模式的切合点
1.找准教材与“结对”的切合点。在“结对逆向”模式的实施中,教师必须要充分钻研教材,在彻底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那些内容可以通过“结对”来解决,那些还需要教师精讲辅导。并且要针对掌握的学生情况,预先想到那些知识由学生自行解决可能有困难,如何调动结对学生的积极性,都是教师要面临的问题。所以,教师要找准教材与结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切入点,交给优秀学生去辅导学困生的知识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帮助教师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2.找准教学内容与“逆向”的切合点。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途中,教师切忌盲目进行,尤其在逆向即由自学后讲解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去自学,探究。看什么、学什么、讨论什么,达到怎样的目标,什么地方可以通过自学讨论来解决,什么地方学生自学肯定有困难,还要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去引导,学生才能顺利的完成自学,达到预期目的。
(三)精讲与辅导
教师做了学生的“结对”工作,也有了“逆向”即先自学探究的意图和习惯,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无事可做,坐享其成,从而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后,教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要进行必要的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惑。对结对的情况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总结,为今后的结对打下基础,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驾驭课堂,了解课堂,熟知教材,做到点面结合。
三、实施结对逆向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要立足学生实际
从某种角度出发,结对逆向教学模式可能更适合高年级课堂教学,因为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在结对过程中,他们更容易接受教师指令的方式,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的去帮助辅导自己的学生。相对而言,低年级同学就会困难一些,所以,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法,不能生搬硬套。
(二)要立足教材实际
篇6
关键词:微信;教学;信息;交流;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13-02
网络尤其是手机互联网具有的即时便捷性、交互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延伸大学课堂教学,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打通课堂内外,补充课堂教学相对有限的教学内容。微信以手机网络为载体,其显著的便捷性、交流的高时效性和推送内容的丰富性与高精确性对补充大学课堂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将对这一教学实践进行考察。
一、微信作为教学媒介的功能特点
微信作为近年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因其众多优势,如操作简单、方便灵活、交流快、普及率高、资费低廉以及较高的兼容性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群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利用它扩展教学内容,延伸教学过程的条件已经成熟。
1.微信具有的即时便捷性、交互方式的多样性、信息传递的精准性特点有利于教学的延伸。微信是一款借助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其信息发送兼有同时性与异时性特点,其信息的生成、传递和接受可以通过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来传播,它支持群聊与LBS功能,其高效和多元化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传递与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微信的课外教学延伸体现在移动学习上,即打破课堂教学对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微信的便捷性、移动性、高使用率以及信息互动多样化等特点,教师可以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通过微信平台发给学生,学生则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某一特定空闲的场合随时掌握自己想学的知识,使学习无时无处不在发生。
2.微信提供的通信功能、社交功能和平台化功能,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中师生交流不足的弊端。在通信功能上,微信提供了一个功能完善的信息交流渠道,它可以发送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信息。在社交功能上,微信支持的实时对讲、多人群聊、视频通讯提高了通信效率,降低了沟通成本;通过群聊功能可方便地构建学习小组,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而微信的语音信息支持功能更便于发挥朋友圈的交流功能。在平台功能上,微信提供的微信公众号便利了信息的大规模传递,微信平台已经具备了一个完整应用程序功能的运行机制。
微信提供的点对点和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既可以帮助师生选择一对一沟通,也可用群聊功能进行一对多的沟通。“现代教育交往的一个显著症候是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直接言语的交往在减少,而传输文字符号、图片、图表、图像信息等的间接交往形式在增加”,微信就是这种交往方式的体现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随时通过微信给教师以文本和语音形式留言提问,在师生问答中实现交流互动。而师生一对一的对话可确保私密性,使师生交流超越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精神情感层面的交流。微信的这两种沟通方式能够为教师与学生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
微信交流具有的便捷性、高时效性及内容推送的丰富性和消息推送的精准性使其在拓展教学上具备了技术条件。
二、微信用于教学的操作
1.根据需要建立以班、年级或社团为单位的微信群,同时群内学生与教师互为好友。组建微信群的目的之一是便于师生答疑解惑。微信答疑打破了传统课堂提问答疑的时间地点限制,大大增加了师生交流活动的方式和机会。利用微信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互功能,教师在答疑时既可以是非开放的,也可以是开放的。布置和开展问题讨论是组建微信群的另一重要目的。教师可以定期就课堂教学内容设立一些有难度的议题让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后在微信群中参与讨论。在讨论中,由于参与者需要事先查阅资料或临时补充新的信息,这样的讨论往往各方观点鲜明,信息得以充分交流,既提高了讨论水平,也使真理越辩越明。
期间教师一般不必频繁点评学生的发言,必要时适时引导和启发,讨论结束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总结。这种较深层次的讨论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了解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还可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结构。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纠正个别学生的语气、用语,掌控讨论的进程和气氛。一些复杂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有时也根据情况应学生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强调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表示一定正确,也不一定让学生必须接受。这种讨论增加了参与者的智慧,也增进了师生互动和感情交流,还能帮助教师深层次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还可以把微信发言讨论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参考。
同时,可利用微信上交作业。由于微信可以通过图片、语音传递信息,因而,学生还可以将作业拍照后以图片形式上交教师;口语类作业则可以录音形式上交。这种作业上交形式方便快捷,还节约了成本。
2.设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公号众汇集本学科一些经典文章向学生定期精心推送短小精悍的优秀论文。网络时代知识信息十分丰富,更新极快,各种资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低年级学生在如此丰富的资讯中容易迷失难于做出选择,教师在海量的信息中择取一些有价值的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荐给学生,将为他们搜寻、判断、选择信息节省大量时间。推荐文章可以本学科为主,但不局限于此,也可包括能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完善其知识结构的其他学科类文章。另外,收集并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如书籍、文章、媒体音像等实物文献资料,通过微信平台供学生查询。为了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可不时就推荐的一些重要文章组织讨论。为了鼓励学生写作,创立的公众号可以适当个别学生的优秀文章。
3.利用微信获取学生关于教学的反馈,进而实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获取信息反馈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师生及时调整教与学。获取反馈的方式可以通过微信以教师或学生的主动提问、或者教师布置讨论题浏览学生的微信发言来实现,从中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未达到学习目标的原因。为避免学生由于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丧失学习的热情,教师获取反馈信息后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利用微信延伸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强调微信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不以牺牲传统课堂教学质量为前提,仍应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把微信的讨论交流和信息推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不能以后者取代前者。
2.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微信讨论,当讨论在微信中难以进一步深入时,应适时在课堂上或另辟专门时间由教师予以补充和总结概括。
3.在公众号的信息与文章应以帮助学生能独立地选择和判断信息,有利于其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能够独立思考为最终目的。微信公众号提供的资讯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对信息的独立判断能力,因此,提供的文章与信息力求以多元、客观和全面为原则,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基本知识结构。
三、微信用于教学的意义
将微信作为教学媒介对于大学课堂教学有诸多意义。
1.微信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获取更全面的资讯和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微信实现了将网络资源适用于移动学习的整合,对现有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抽取、转码、整合,然后再推送到移动交互平台。由此,微信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网络资源,又解决了平台资源来源的问题,这种新的学习媒介向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有限,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的各类信息极大地补充和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资讯,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与开启智慧之门,一改以往单独依赖课堂教学由教师单方面灌输的不足。课堂之外学生通过微信的语音、视频群聊功能展开的交流,既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又可活跃人际关系,使用文本发送则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布置的正式讨论实现了信息的交流,思想的交锋,有助于得出理性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微信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教学模式,增加了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如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时,较多地忽略了对师生的课堂交流;课堂形式过于统一使差别教学不容易实施。这种“缺乏精神层面交往的教学方式”既影响了教学信息的传递,也影响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制约了教学效果。微信有助于实现师生间的混合式交互,通过其问题答疑与集体讨论增加了师生间的了解与联系,较好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交流之不足。密切交流互动的增加使得学习者能更多地参与教学环节,其学习动力明显增加。
3.微信有助于增加教师对学生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使因材施教有了切实可行性。教师通过微信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各自兴趣之所在,其优势与特长,并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个性教学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甚至对其学术兴趣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还有助于对学生的评价更立体、全面和客观,弥补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评价普遍单一化的弊端。
篇7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而这些孩子中的佼佼者走到了艺术专业升学的道路上来。面对日益增长的艺术生队伍,一些艺术特色中学都进行了扩大招生,增加艺术班级的数量,并扩充了班级容量。所有这些举动,给原来传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尤其是音乐生数量的增加和音乐专业种类的增多都给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改革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音乐专业教学是高成本的艺术教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如专业教室、排练厅、琴房以及各种价格不菲的乐器等;二是专业师资队伍配置的投入,因为音乐专业教学需要小班教学、小组教学甚至师生一对一授课,如果比照音乐大中专院校的师资设置和师生比例,需要增加很大数量而且是不同专业的音乐教师。但是,在现行教育收费制度下,中学的收费标准又远远低于大中专院校,学校难以承受大量的师资开支,这样以来,面对专业学生数量多和专业教师少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大帮哄,只管上课而不求效率的现象,很难保证学生在最关键的高中阶段专业学习的延续。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在课业负担较轻的情况下有时间和精力到校外进行专业课学习,并且以学习专项技能为主,专业学习相对轻松和单一。而升入高中后,他们不仅需要完成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还要抽出很多精力去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等专业科目,这就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以便能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与此同时,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校专业教师的作用,全面掌握学生专业学习的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使音乐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合理地安排学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并适当地调整其学习形式。针对大多数艺术特色高中音乐班的实际情况,应适当增加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并适量增加音乐理论课和音乐素养课教师的数量,使声乐、键盘和舞蹈等专业的教师从音乐理论课或音乐素养课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对以这三大专业为主的大部分音乐生进行小组课或一对一小课教学,使学生在本校正常的八小时时间里得到更多的免费指导。这不但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而且能有效避免学生在正常上学时间到校外上小课的现象,同时也方便学校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有条不紊地安排对音乐生的教育教学,改变原来教学模式下学生因在本学校得不到足够的专业小课指导,而主要依赖去校外学习的现象,改变原有专业活动大课形同虚设,秩序混乱的现状。
除了有效开发本校优势教师资源外,我认为,还应在教师聘用、专业课教学时间和地点上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比如,一所艺术特色高中在本校专业教师编制短缺的情况下,很难对音乐生到校外上专业课的现象进行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引进外援,变学生到校外找老师学习为请名师进校授课。学校可以在与家长沟通并得到认可的前提下,统一收取课时费,以此来聘请校外的资深专业教师到学校进行授课,利用每天的八小时时间为每个学生统筹安排专业小课的学习时间,使学生、教师、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都相对地固定下来,从而方便了学校对学生的文化和专业学习进行统一管理。
另外,扩大招生还造成了音乐班容量过大以及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这也给视唱练耳课和乐理课的教学带来了不利因素。针对这些教学弊端,应该把音乐大班分成两个快慢小班来进行教学,利用周六日的时间开设培优补差班,对尖子学生和差生进行单独辅导。这能使尖子生获得更多的营养,为他们考取名牌艺术院校增添成功的砝码,也使专业水准稍弱的学生能够迎头赶上,获得更多的自信。
篇8
内容三翻转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观察与分析,认为翻转课堂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翻转:
1.教育目的的翻转。“第十名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功,学习能力比分数更重要。通过翻转课堂实践,学生可以运用手中的平板电脑,观看由教师提供的许多相关知识,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既提高了成绩,同时还提高了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成绩与素质齐飞”。
2.教育理念的翻转。从以教师为中心翻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强调知识的传授翻转为强调学生的发展,从教教材翻转为用教材,从注重学习结果翻转为注重学习过程,从老师的以“教”定学翻转为强调学生的以“学”定教。“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
3.教学方式的翻转。从学生课堂学习翻转为学生课前预习、学习(观看教师的讲解视频),将学生的课后练习翻转为学生课堂练习,从教师“独唱” 翻转为师生“合唱”,从学生的单兵作战翻转为学生的互助共赢,从课堂教育到翻转为实践教育、信息网络化教育,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电脑操作能力、网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多元化评价。
课前四环节
1.制作导学案。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情况下,以备课组为团队,集体制作导学案。主备教师在该科集体备课会前备好下周的学案和PPT;下周在集体备课会上共同研讨、优化学案和PPT;学案由主备教师和备课组长签字后交油印室印刷,PPT和学案电子版交教科处备案;至少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学案要有发、有收、有评。
2.创建教学视频。首先,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呈现的内容;其次,收集资源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第四,教学视频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
3.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学生在独立预习教材的基础上,运用手中的平板电脑下载教师的教学视频和导学案,开始课前学习;登录平成预习自测题;组内互助解决个人独立学习时产生的学习问题;组内不能解决的学习问题由组长记录后交给科代表(学科班长),科代表整理好后上传至服务器。
4.教师了解预习、学习情况。教师通过软件平台及时了解学生预习、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进度、难度,制定个别辅导计划,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课堂五步骤
第一步,合作探究。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课堂上由组间互助合作解决。
第二步,释疑拓展。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学习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上解决;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进行适度拓展和延伸。
第三步,练习巩固。学生完成平台上或其他资料上的相关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自主纠错。对自己做错的题,学生通过观看答案详解或教师的习题评析视频,自主纠错。
第五步,反思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知识归纳或方法梳理。
六大优势
第一,少讲多学,合作共赢。我们认为,学生的学比老师的教更重要、更关键。传统课堂40分钟的讲解被浓缩为15分钟,老师少讲、精讲,节约群体授课平均化教学的时间,学生就有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
“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共赢”包括老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学生课前已经完成了对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先独立做作业,对于难题则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完成,组内不能解决的通过全班来解决,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由老师来解决。在学生独立或互助学习时,教师巡视课堂,给学生给以必要的个别指导。“翻转课堂”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忙起来,增加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第二,一对一的贴心辅导。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老师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可以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或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当教师更多地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也有机会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贴心辅导。
第三,即时掌握学情。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将一部分练习上传至服务器,学生在课前自学完后,马上在线完成相关练习,学习平台会立即反馈正误。学生根据作业反馈决定是否再次学习本课内容,错误的记忆和理解得到及时纠正。教师登录教学平台后立即知道这名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而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进度、难度,制定个别辅导计划。
第四,培优补差。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只能抓中间层级的学生,很难照顾到优等生和后进生。所以,在传统的课堂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优等生 “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现在,科技能解决班级教学弊端,帮助学校达成一对一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看不懂的反复看,并且可以随时暂停,有更充裕的时间做笔记和理解,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学生如因特殊原因请假缺课,也不必担心落下课业。由于教学内容得到永久存档,期末复习时,学生如要补漏,只需点击,教师的教学内容即可重现。
“翻转课堂”实验的理论设计是教师提前一学期录制好教学视频,而第一阶段我们只能做到提前一周。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学科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能得到个性化教育服务。在优势学科中,学生可以加快学习进度,做该科的“先遣部队”,而不必像传统课堂一样跟随大部队,从而更好地发展这一优势学科。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课 集体课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包括对钢琴演奏的方式方法和基本技能,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不同题材、风格的音乐都可以弹奏出独属于自己的对音乐的认知,还同时具备即兴演奏等技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当然,钢琴课的集体授课多多少少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以说,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扬其优势,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体,提出相应策略,为以后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程教学的展开提出理论性的依据。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集体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进,学琴教育专业钢琴课已经不在适用于小班化或是个体化教学,这样会要求更多的教学资源,更多的专业教师,也会相对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尽相同,但又没有参照物,无法做到更好的提升。相较于一对一的钢琴授课模式,集体课程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同时享受教育资源,节省了教学实践,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增强
集体化钢琴教学,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相互依存心理,同时还会形成集体共同感,这有利于学生之间对钢琴专业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取得共同进步。在大课堂的环境下,学生更有勇气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的提升会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就能够更好的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展开课程,教学质量也会大大提升。
(三)缓解课堂氛围
过却一对一的钢琴授课模式,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学生会相对压抑,虽然老师的注意力都在一个学生身上,但是反而会有反作用,学生在一种沉闷的氛围里,思想收到限制,渐渐也就不太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反而变成了对钢琴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但是,集体钢琴课程,学生与学生之间会有更多的话题,在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之后,更愿意与别人分享,也会使得钢琴教学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学生的大脑也会被带动起来。如果穿插一些钢琴相关的小游戏,会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钢琴是一种非常注重专业能力在现实生活得检验,纯粹的依靠教师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集体钢琴课,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可能,学生在自我思考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想法。而且,集体课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化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集体教学实施策略
(一)立足课堂,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打基础一必经阶段,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环节。集体钢琴课程更加需要基础知识的培养。因为,集体课是一个教师面对一群学生,教师不可能做到将每一个学生照顾到,但是仍旧要求学生加强对自己基础钢琴知识的提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也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以后钢琴课程深入学习和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良好课堂氛围的捕捉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可以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的。钢琴课在调动课堂氛围方面有着和好的先天优势。很多学生认为上集体课,可以趁机开小差而不被教师察觉,抱着这种侥幸心理,钢琴课程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起到教学的作用。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钢琴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如果一直沿用学院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是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学习。学前教育钢琴课又是很注重实践的一门课程,所以说教师要让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一来学生不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最终没有达到任何效果。比如说分组教学,因为在刚刚走入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在钢琴指法、手型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及时纠正。但是,教师有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这一环节,就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让一个钢琴综合素养好的学生当组长,监督小组成员的练习,还可以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等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互实现钢琴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
现在很多的高校虽然不能够做到,再进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授课时人手一台钢琴,但最起码应该让学生都有机会,进行钢琴训练,教师的选拔也应该是综合能力很强的人员,必要的时候还要借助多媒体配合教师的讲学,因为有的时候会涉及到很多音乐理论方面的内容,这样会让学生更直观立体的感受钢琴音乐的魅力,从而加强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还有就是,钢琴训练室应该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最大限度的,最长时间的开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也有练习钢琴的机会。
(五)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钢琴乐谱就像阅读文章一样,想要真正的了解作曲家通过乐谱表达的思想情感,就需要认真的阅读,指法、乐句、表情等都需要有很好的自我理解和拿捏。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当然,还有就是练琴的时候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注意完整性、连贯性,慢练、分手练习、分段练习、重难点练习等都要根据自身特点不断的进行,在这种良好习惯的推动下,让自己的钢琴手法更加娴熟和扎实。
(六)结合主观能动性,尊重差异化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钢琴方面有着很好的素养,但是,有的学生还需要勤加练习。这个时候的教师,不应该是只注重对优秀学生钢琴知识的培养,也要关心专业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擅长的点不一样,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运用在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七)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每一位教师都不仅仅拥有很高的钢琴专业知识,也应该具有很好的道德品质,能够真正的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内心想法,这样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才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如果,只是一味地在上课的时候出现,下课就找不到人,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脱节,那么教师课堂内容的制定,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存在差异,这样并不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学生也不会再这样的课堂有很大收获,所以说,师生之间应该存在平等的关系。
(八)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建立评价机制的时候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当然,评价不仅仅包括对钢琴弹奏等直观的考核,还应该包含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以及课下小组之间,成员之间的练习互动等方方面面都应该纳入评价机制。其中,钢琴专业能力的掌握是必不可少,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也给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总之,教师不应该建立唯期末考试是评价标准,这样容易产生临时抱佛脚的心态,专业知识不等牢固掌握。教师更不应该主观臆断,固定思维的给高专业水平学生高分,而忽视对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学生的正面评价。
三、结语
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钢琴技能的培养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已然无法适应社会对钢琴人才的大量需求,而钢琴集体化教学适应了这种需求,也被很多高校运用。虽然说,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能够有力的适应人才大量输送的要求,但是也为教师的教学课程带来了弊端。所以,本文就其课堂策略进行研究,找准钢琴课集体教学的方法,真正发挥钢琴集体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现实生活和工作的需求打下基础。
【注释参考】
[1].孙爽.试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
[2].闵胜林.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探索与研究[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S1).
篇10
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各个专业也随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改革成果,而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仍处在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时代的变化,音乐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钢琴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钢琴教学思想和内容,对应用技能的培养逐渐被忽视,脱离了社会实际的需求。本文针对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从“教”与“学”的角度论述了目前钢琴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及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关于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思考。
一、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
1.学生整体素质的变化
随着各高校对音乐专业的开设,钢琴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追捧,钢琴教育也逐渐普及起来。与传统的钢琴教学情况相比(过去的学生学习程度较低),目前钢琴教育的对象——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对钢琴的学习已经达到掌握了基本功能的程度。但是这种素质的提高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因为起点高,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要求的难度过大,忽视了对基本知识的加固,造成实际演奏水平达不到演奏的程度。
2.市场对钢琴专业需求的变化
随着国家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得音乐教育也面临社会变化的需要,对音乐教育水平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钢琴教学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上必将出现新的走势,更加注重学生基础水平的提高,强调掌握钢琴实用的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更高的独自演奏能力。
二、目前高校钢琴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钢琴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方式三个方面,下面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1.教师教学的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校音乐专业下的钢琴教育与专业的钢琴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在培养目标方面,音乐专业下的钢琴教育是一种教学型人才的培养,而专业的钢琴教育则是对演奏型人才的培养。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钢琴技能和音乐表达能力,通过钢琴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的综合能力。但是许多高校在钢琴教学中,没有突出这方面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上,没有侧重和赋予个性的差异,对教学的对象缺乏详细的了解,没有就共性问题制定出教学方案。
2.教学理念传统
目前,由于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短缺,音乐教师主要来自音乐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在教学方面本身就缺少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不具备教师所有的教育素养。因此,这些教师在钢琴教学中,仍旧沿袭他们所接受的教学理念,主要强调钢琴技能,培养钢琴人才。忽视了教育理念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致钢琴教学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3.教学内容和方式传统
正因为钢琴教育理念的传统才导致了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也出现传统的弊端,一味强调技能,只注重钢琴教育的深度和难度,根本没有区别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院校的不同。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不能解决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取“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方式,造成学生在钢琴方面的认识偏于狭隘。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对策
为解决目前高校钢琴教学的问题,需要从“教”与“学”的角度去思考,具体方法如下:
1.关于教师怎样“教”的问题
(1)明确“教”的目的
钢琴教学的目的为教学的过程指明了方向,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技能课,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性非常高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除了培养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之外,其教学的主要目标便是着眼培养业务素质更加全面的综合性钢琴人才,钢琴学习的学生在演奏、伴奏、教学等方面都应该达到一个基本要求,使学生在具备演奏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音乐的创造性能力。
(2)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模式可以针对性的教学,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发挥学生个性的特点。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师怎么教,学生便怎么学”的基础上实践完成的,没有突出教学的灵活性,因此,高校可以借鉴“以学代教”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通过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去发现他们的不足和问题并加以解决。平时可以采用集体分组的形式,将个性差异不大的学生分成一组,系统地讲授钢琴教学法。在“一对一”的教学基础上,实现共性的共同发展。
2.关于学生怎样“学”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便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先学,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点,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带着学习的疑惑去找寻解决疑惑的途径。
因此,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应该带着教师的指导和问题去学习,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课下进行课后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回忆教师对指法的指导,最重要的是体味钢琴作品中所蕴涵的表现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对此,学生可以对钢琴的学习可以通过边听边练相结合,感受钢琴的整体与细节特色,以听觉感应来监控自己的演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解决高校钢琴教学所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入手,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实行“先学后教,以学代教”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结合,不断提高音乐教育钢琴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领导者的创新思维
- 下一篇:做好防洪防汛安全预案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一对一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