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篇1

[关键词] 常见病虫害 预防为主 农业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66-01

一、前言

近年来,通过中国宏观调控对中国种植结构的调整,位于河南东南部的周口市商水县,旱季的农作物大多都为玉米,而作为玉米灾害鼻祖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丰收。商水县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县区,大量的优良农田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不断推动着商水县农业的高速发展。玉米种植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略显劣势,商水县的其它农业结构掩盖了它的存在,使得玉米病虫害不能得到良好的重视和积极的解决。

二、对商水县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1.玉米病虫害随生长期的防治

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根据玉米的生长期有不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1.1玉米播种至幼苗期

在此时期,玉米主要的威胁来源于地底,地底的众多害虫给玉米的成长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对于此种境况,有几种解决办法。首先,在播种前对空地进行玉米秸秆腐化,降低害虫的成活率。播种时,根据农田土壤的肥力不同,选用适宜的包衣种子,在预防害虫的同时,提高玉米产量。其次,在玉米出苗期进行合理的施肥和除草。在此时刻,玉米周围的害虫将会有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对受虫害较轻的玉米苗,进行喷洒植病灵等抗毒性药剂;对于受虫害非常严重的玉米苗直接拔除;对未出现虫害的玉米苗喷洒呲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进行预防和控制。

1.2玉米生长至中后期

在此时期,玉米主要的威胁来源于自身。幼苗期的玉米防治主要为虫,而到了此时期,玉米防治的主要侧重点则为病。在此时期,玉米的病害主要以红蜘蛛、玉米螟、玉米粘虫和叶斑病为主。在此阶段要及时清理杂草,灌溉和施肥,以增强玉米的病虫害抵抗力;在玉米的心叶期至接穗期时巡视力度加大,及时摘除病叶、枯叶,拔除遭受严重病害的玉米株,最大限度的保持土壤肥力。

2.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2.1大斑病的综合防治

大斑病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都有几率出现,根据发病的严重性表现不一,主要从玉米下部开始向上发展,由小的病斑开始向上扩大,堆积以后形成了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斑点,严重时直接导致玉米枯萎。

大斑病的出现和当地的气候以及玉米的受感染程度有很大的关联,空气湿润是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根据大斑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主要的防治措施为选取抗病性强的玉米种子;在玉米收获以后,将土地翻新,有效的遏制大斑病毒的生长,为来年的玉米生长做好铺垫;在玉米得病时及时的进行喷洒药物,抑制病毒的扩散。

2.2小斑病的综合防治

小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的抽雄和灌浆阶段,它主要依附在玉米秸秆上,在温度上升以后进入活跃期,对玉米造成危害。

小斑病的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和大斑病基本一致,生长和传输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不同的是,小斑病需要更高的稳定才能进去活跃期。根据小斑病的发病时间,防治的措施除了与大斑病相同的措施以外还最需要在玉米抽穗期间,对玉米喷洒药物,预防小斑病对玉米籽和玉米穗的毒害。

2.3黑粉病的综合防治

黑粉病又称为黑穗病,在玉米的生长周期中的任意时刻均可能发生,但在玉米抽穗时表现最为明显。黑粉病的生长大小不一,潜藏在玉米的叶片和玉米穗中,外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里面则是黑色的颗粒,等到孢体干裂以后形成黑色的粉状物。

黑粉病多发生在温度较高且田地中比较干燥的时候,但如果田间施肥过多,氮气剩余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刺激黑粉病病原体的生长。且黑粉病的病原体生命力极其顽强,在任何恶劣的条件下都有很大几率存活。由于黑粉病的特殊性,所以有其特殊的防治方法:黑粉病病原体较长的潜伏周期决定了要对受到病原体侵袭的区域加强防治,及时对病原体进行翻耕或者深埋处理;合理施肥,在田间种植其他作物用来吸收氮气;在玉米接穗前期,对玉米喷洒特定的药物,用来除去玉米穗上可能出现的黑粉病病原体等。

3.对玉米病虫害防治的总结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根据其种类大体可以分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等,这几种方法都能在上述文段中找到其影子。对于种植农作物的人来说,清楚的知晓玉米病虫害的原因,合理利用每一种方法,才是重中之重。每一种方法都有别的方法不能代替的优势和自身不可避免的劣势,种植员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怎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玉米的病虫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清醒的头脑去判断,没有足够的重视去照看玉米,没有系统的处理方案来就解决玉米的病虫害。

三、结束语

玉米在我国北方是重要的粮食来源,而商水县位于中国的近北方,玉米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商水县的科技发展,务农的人将会越来越少,而每个种植员所要管理的区域将会更大,这对玉米的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具体的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将会不断的变迁,新的玉米病虫害防治的科技产物也将会来临。在这个不断变迁的社会里,作为一个种植员,想要很好的防治玉米病虫害,就要合理的利用手中的药物,整理出一个系统的玉米防治方案,才能在玉米病虫害防治的道路上平坦疾驰。

参考文献

[1]许志军 北方玉米病虫防治网络专家咨询系统的研制 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7月.

[2]范昭能 自贡市玉米病虫害发生防治现状及防治技术规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3月.

[3]张社梅 我国玉米病虫害防治与转基因玉米的应用前景 玉米科学-2009年6月第八期.

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集成组装技术,抓好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栽培,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农机与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推广成熟技术模式,全面提升我镇玉米生产能力和水平。

(二)任务目标

(1)面积指标:在金龙、符台队创建玉米高产高效面积1.2万亩,其中在金龙村建设核心示范区1000亩。

(2)产量指标:1.2万亩示范片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其中1000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

(3)技术指标:示范片内95%以上田块要达到目标产量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

二、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原则

(一)二级联创,以镇村为主

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分管农业副书记任组长,农业、财政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成立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

(二)突出优势,科学选点

示范片的选择依据是,村干部重视、产业体系健全、农民热情高、种植粮食面积大、产业化带动能力强、地理位置适中、水源条件比较好的金龙、符台村为创建单位,玉米高产示范片的面积为1.2万亩。

(三)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严格按照《省玉米丰产工程高产创建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标准与操作规程,从田块选择、创建标准、技术方案等方面制定创建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要求。明确组织管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督查制度、考核细则、奖励办法等具体要求,促进玉米高产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玉米高产创建实施内容

(一)示范优良品种

玉米品种主要推广高产优质、抗高温耐渍涝、抗倒伏耐病虫的郑单958,通过统一供种,使我镇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集成高产技术

根据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的原则,因地制宜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益。2014年玉米集成以下重点技术:选择优良品种实行药剂种、适时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病虫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械耕整、播种、施肥、植保、收割、烘干)统一防灾抗灾减灾技术。

(三)关键技术措施

1、培肥地力。通过秸秆还田、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缓控释肥等途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蓄肥水能力。

2、选择最佳播期播种。示范片玉米在5月25日-6月5日最佳播期内完成。

3、精量播种。每亩播种量为6-7斤。

4、测土配方施肥。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片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底肥一般每亩施玉米专用配方肥40-50公斤,拔节期亩追施尿素20-30斤。

5、防治病虫草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做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重点做好玉米纹枯病、大小班病,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积极抗御旱、涝灾害,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

四、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分管农业副书记为组长,农业、财政、各实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玉米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玉米高产创建资金与工作经费以及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农业服务中心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利用广播、板报、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高产创建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达到万亩片有技术专家、百亩方有技术骨干,十亩田有技术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创建点,开展玉米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项目区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三)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

积极整合良种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农业产业化、新型农民培训、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重点向示范区倾斜。为玉米高产创建提供保障。

(四)搞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

农技服务中心要加强材料收集,建立活动档案,做好工作记录,抓好总结交流,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于9月下旬,对玉米产量进行初步测产。根据测产情况,在玉米收获后写出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

五、具体工作进度安排

1-3月,制定方案,落实项目实施地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检查机械或维修机械等。

3-4月,落实主推品种,技术培训。

5-6月,种子处理,肥料运筹等,开展适时抢墒播种,化学除草等。

7-8月,加强以水、肥、病、虫、草等为主的田间管理,开展入户指导、跟踪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加强减灾避灾措施的落实。。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为目标,以推广优良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为措施,实现园区小麦产量持续增长。

二、加强秋种技术培训,推广关键技术

秋种之前邀请县秋种技术培训组对园区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部分村民代表进行统一培训。同时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要进村入户发放秋种技术明白纸及入村开展技术培训,一定要做到家有一张明白纸,户有一个明白人。大力推广关键技术。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投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

2、科学播种技术:推行宽行播种(行距在20-23厘米)和半精量播种(亩播量控制在10公斤以内)。

3、秸秆还田技术:进行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示范,从而辐射带动推广秸秆还田和土壤深耕,提高土壤肥力。

4、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小麦药剂拌种技术,加强小麦地下害虫、纹枯病、赤霉病、吸浆虫、麦蜘蛛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推行统防统治。

三、狠抓落实,强化督查

1、园区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要分片包干,深入到村,面向广大农户开展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播种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机械化作业技术,发放秋种明白纸6000份,通过层层培训,把技术宣传到户到人,落实到田间地头。

篇4

关键词 粮食增产;集成技术;安徽涡阳

中图分类号 S512.1;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074-01

为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发展,农业部决定继续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组织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涡阳县被列为试点县之一。为确保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有力有序推进,早出成果,取得实效,根据农业部办公厅《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方案》精神,结合涡阳县的实际特点、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重点抓好以下小麦、玉米成熟技术模式的推广[1]。

1 小麦集成技术模式

(1)推广高产半冬性品种。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涡阳县作为淮北地区小麦主产区,推广高产、多抗半冬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结合实际要重点推广烟农19、济麦22、良星66等,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2)推广土壤深耕深松技术。目前无论是旧式耕作方式还是机械翻地,普遍存在耕层偏浅的问题,一般为14~16 cm。对高产小麦而言,耕作深度一般应大于20 cm,否则会制约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要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将耕层加深到20~25 cm,提高土壤理化性状和保水保肥能力。

(3)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增加了土地肥力,保护了环境,因此要推广大型农机具作业,粉碎秸秆,实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生产水平。

(4)推广科学播种技术。做到适墒、适期、适量、适深播种。半冬性品种播期控制在10月5—15日,基本苗控制在270万株/hm2左右,播种深度3~5 cm,行距20 cm左右,实现一播全苗。

(5)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测土结果,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基施与追施相结合的施肥原则,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小麦产量、品质。在增施土杂肥的基础上,化肥施纯N 240~255 kg/hm2、P2O5 105~135 kg/hm2、K2O 75~90 kg/hm2,ZnSO4 15~30 kg/hm2;氮素化肥60%基施,40%拔节期追施。

(6)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技术,防治苗期病虫害,确保一播全苗。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蜘蛛、穗蚜等病虫害,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危害。

(7)推广化除化控技术。小麦越冬前或返青至拔节前开展化学除草,对以色拉秧(猪秧秧)为主的地块可用5.8%麦喜225 mL/hm2对水450 kg/hm2进行均匀喷雾;对以播娘蒿(迷迷蒿)为主地块可用5.8%麦喜225 g/hm2+56%二甲四氯375 g/hm2对水450 kg/hm2进行均匀喷雾;对以泽漆为主地块可用36%奔腾112.5 g/hm2,或20%使它隆(氯氟比氧乙酸)600~750 mL/hm2对水450 kg/hm2进行均匀喷雾。小麦拔节前,对长势旺、密度大、肥劲足的、秸秆较高的品种,适时进行化控,用10%国光矮丰750 g/hm2对水450 kg/hm2进行喷雾,控制1、2节长度,防止后期倒伏。

(8)推广科学灌水技术。根据小麦需水特点及天气情况,合理运筹底墒水、分蘖越冬水、拔节孕穗水和灌浆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9)推广避灾减灾技术。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提前制定预案,采取应变措施,防倒伏、防冻害、防早衰,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0)推广后期保健技术。小麦生育后期推广应用叶面喷肥和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保根护叶,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防止叶片早衰。

2 玉米集成技术模式

(1)推广高产品种。重点推广先玉335、登海605、隆平206等。

(2)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采取免耕机械直播,等行距种植,行距60 cm,6月15—20日播种,中高密度留苗,栽植6.00万~6.75万株/hm2。

(3)推广缓释﹙控释﹚肥技术。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缓慢,释放期比较长,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生长需的肥料,通过各种机制措施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基本同步,从而达到提高肥效目的的一类肥料[3-4]。特别是针对玉米生产,要推广施用缓释﹙控释﹚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5-6]。

(4)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推广新型植保机械,成立植保专业服务队,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重点防治大小斑病、粗缩病、弯孢霉叶斑病、褐斑病、玉米螟、蚜虫、棉铃虫、二点委夜蛾、地老虎等。

(5)推广适时延迟收获技术。玉米的产量、质量与收获有很大的关系。当籽粒没有达到生理成熟以前,灌浆还在继续,干物质还在积累,过早收获必然会降低粒重和减少产量。但收获时间延迟,产量同样会受到损失,部分原因是由于籽粒含水量下降。因为当籽粒生理成熟后,干物质积累减少并相对停止,但种子呼吸作用还在继续,要消耗一部分干物质。因此,适时收获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获得玉米的产量[7-8]。在不影响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适时迟收,改变习惯上的玉米授粉后40~50 d收获为授粉后55 d收获,充分发挥玉米粒重增产潜力[9]。

(6)推广机械化作业。集成统一行距种植、机械中耕施肥、机械喷药、机械收获等技术,全面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7-8]。

3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开展粮食增产模式重点科技攻关[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1):3.

[2] 张文玉.涡阳县小麦高产攻关机制创新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345-346.

[3] 王恩飞,崔智多,何璐,等.我国缓/控释肥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1(21):12762-12764,12767.

[4] 粟晓万,杜建军,贾振宇,等.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J].中国农学通报,2007(12):234-238.

[5] 黄永兰,罗奇祥,刘秀梅,等.包膜型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3):55-59,63.

[6] 王亮,秦玉波,于阁杰,等.新型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吉林农业科学,2008(4):38-42.

[7] 王玉倩.我国缓控释肥行业现状分析[J].化学工业,2013(6):34-36.

篇5

小麦秋播品种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高产稳产抗病品种为主导,以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在品种布局上,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

二、精细整地,提高整地质量

按照“秸秆还田的必须深耕,旋耕播种的必须耙实”的要求,提高整地质量,打好播种基础。一是扩大机械深耕面积。二是针对旋耕田块容易造成深播弱苗、缺苗断垄和冬春易旱易冻等问题,旋耕后一定要耙实。三是实施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充分粉碎切细秸秆,结合深耕,掩埋秸秆,耙耱压实,使土壤达到松紧适宜,以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下扎。

三、测土配方施肥,做到科学用肥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坚持以有机肥为基础,有机无机相结合,用地养地相结合,在深耕的基础上,玉米秸秆全部还田;化肥施用上继续控氮肥、测土确定磷、钾肥用量,适当调整氮肥基追比例。高产麦田氮肥50%~60%底施、50%~40%起身至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中低产麦田氮肥60%~70%底施、40%~30%返青至起身期追施;旱地麦田应重施底肥,春季视麦田墒情和苗情趁雨适当追施氮肥。做到氮肥深施,磷钾肥全部作基肥分层施用,2/3掩底、1/3撒垡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四、确定适宜播期,足墒精量匀播

足墒适期精量播种是培育小麦冬前壮苗、防止旺长冻害、构建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为提高麦播质量,要狠抓播种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一要适期播种。二要足墒播种。三要精量匀播。近年来,我区大多麦田播量偏大,易造成冬前和春季旺长,冻害、倒伏、早衰和病虫害发生严重,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此,要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匀播技术,构建高质量群体,实现小麦高产。要依据品种特性、子粒大小、播期早晚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合理确定播量。

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播期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策略为:强化“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强化农业防治措施,大力推广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积极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综合预防措施,大大减少病害早期侵染量和越冬害虫数量,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为实现全程控制奠定基础。根据近年我区小麦病虫害发生消长动态和变化趋势,今年我区麦播期病虫害主要防治对象是:全蚀病、纹枯病、孢囊线虫病、黑穗病、根腐病等土传种传病害,以及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小麦吸浆虫等。

1.全蚀病发生较普遍地区,推荐使用125克/升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种衣剂20毫升、或30克/升苯醚甲环唑(敌萎丹)悬浮种衣剂60毫升、或30克/升苯醚甲环唑40毫升+25克/升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毫升处理麦种10公斤。也可在播种前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具体方法:每667平方米使用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2~3千克,或50%福美双3~5千克加细土20~30千克,犁后撒施并耙匀。从病区调往无病区的种子,播种前必须进行药剂处理,每10千克种子使用30克/升苯醚甲环唑40毫升或25克/升咯菌腈10毫升进行包衣。

2.我区大部分地区应以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等为主要预防对象,兼治秋苗期锈病和白粉病,可选择使用戊唑醇(立克秀)2%湿拌剂或60克/升悬浮种衣剂、30克/升苯醚甲环唑、25克/升咯菌腈、0.8%腈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等按推荐剂量进行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

篇6

1.项目基本情况

1.1实施地点与规模 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10051亩,落实在东山、东明等6村,涉及农户196户。

1.2品种与目标产量 根据玉米高产创建总体要求,结合汪县玉米生产实际,全县今年玉米高产创建主导品种为吉单519、吉农大517 。

1.3玉米高产创建目标产量 800 公斤/亩。

2.主要措施

2.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玉米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对玉米示范区工作进行协调部署。县领导非常重视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县政府主管农业副县长多次深入玉米示范区检查、指导工作。县农业局成立了技术专家组,为保证高产创建工作科学、顺利实施,县农业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论证、安排部署,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

2.2大力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抓服务工作到位 针对农业技术服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农技人员包村服务制,促进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解决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2.3提高宣传力度 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层层技术培训、及时就位配套农资、集中防治病虫、入户下田指导,玉米示范区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完成了各项指标,提高了汪清县玉米种植水平,使全县形成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玉米增产、增收,提高品质的新局面。

篇7

一、项目落实基本概况

我市创建了X个玉米高产万亩示范片,示范片分布于X村和X村,万亩示范区面积X亩,千亩展示田面积X亩,百亩攻关点面积X亩,总涉及农户X。示范区主要种植品种XX。千亩展示区全部配套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百亩攻关点做到了集中连片,集中安排品种展示、高密度栽培模式、超高产攻关、宽窄普通地膜对比等试验和示范。

二、实施成效

(一)科技抗灾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今年,玉米生产期间虽然分别遭受了今春持续低温、夏季连晴高温、少雨、干旱等自然灾害,但通过X局积极做好全年全程科技服务工作,技术启动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落实抗灾减灾应对措施,通过全体技术服务人员的努力,粮油高产创建抗灾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百亩攻关田实施面积X亩,平均亩穗数X穗,平均穗粒数X粒,平均理论亩产量X公斤,测产产量X公斤,同今年产量目标X公斤/亩相比增产X公斤/亩,增幅X%。

千亩展示田实施面积X亩。平均亩穗数X穗,平均穗粒数X粒,平均理论亩产量X公斤,测产亩产量X公斤,同今年产量目标X公斤/亩相比增产X公斤/亩,增幅X%。

万亩示范田实施面积X亩,平均亩穗数X穗,平均穗粒数X粒,平均理论亩产量X公斤,测产亩产量X公斤,同今年产量目标X公斤/亩相比增产X公斤/亩,增幅X%。

对照田平均亩穗数X穗,平均穗粒数X粒,平均理论亩产量X公斤,测产亩产量X公斤。

   (二)经济效益显著

20XX年我市实施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面积X亩,平均单产X公斤,总产X万公斤,每公斤按X元计算,总产值X万元。最重要的是通过万亩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X万亩玉米平均产量X公斤,总产量达X万公斤,与去年总产量X万公斤相比增加X万公斤,增收X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社会效益增强

通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一是使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玉米产业合作社组织收购、运销,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推广,提高了项目区劳动者的素质,各项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四是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主要做法

(一)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措施得力,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工作顺利实施,保障制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政府牵头,X局组织实施,成立了“玉米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产创建指导专家组”和“高产创建技术服务小组”,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的组织管理体系,至上而下层层管理、自下而上层层负责的有效运行机制,为全面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是及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促进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序开展,今年年初我局召开高产创建工作会,确定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以高效规范种植为技术路线,按照“扩规模、强科技、转方式、提效益”的总体要求,着力加快玉米产业体系建设,集成推广先进技术。会上下发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实施区域,下发了技术规范,出台了补贴奖励政策和考核办法。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细化职责,任务到人,分工明确。针对生产实际,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技术、物资、资金及时到位。

三是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关键技术落实。按照主推“选用优质品种、密植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统防统治”五大技术的工作思路,于20XX年X月初至中旬,各级各部门早谋划、早动手,将玉米种子、配方肥等物资配送到项目区农户,确保了生产资料及时到位。实现良种推广、密植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统防统治“五个百分之百”,关键技术推广率达到X%以上,专业化技术服务覆盖面达到X%以上。

四是夯实创建任务,强化考核考评。X局和X局签订粮油高产创建项目责任书,加强考核和评比,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督促创建工作的落实和技术到位率。全年共组织相关农业领导、技术人员、村组干部、种植示范户等有关人员到项目实施区进行观摩X次,并发通报X期,有力地促进了此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开展试验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区实施各项技术组装配套,积极实施“五统一”关键技术,实施统一提供优良品种、统一地膜覆盖、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统防统治、统一田间管理的“五统一”技术。其一、推广优质高产耐密品种。良种是作物高产最基础、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根据项目实施区的气候类型和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采用耐密型高产品种XX等。其二、推广宽覆膜栽培技术。两个项目实施村均处于井灌区,有利于此项技术推广。其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配方施肥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正对示范区农户盲目施肥现象,通过采土取样化验分析,专家技术论证,提出合理的施肥配方,为示范区农户发放施肥建议卡,建议采用玉米专用肥,为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打下良好基础。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XX%。其四、积极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播前统一进行土壤处理,每亩施底肥XX公斤,完成地下害虫防治面积XX万亩。生长期间,安排技术人员密切监测玉米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进行防治。累计投放四螨嗪、阿维菌素等防治用药XX吨。采取集中防治与群众自防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病虫防治工作。其五、推广统一田间管理制度,在生长关键季节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密切了解作物长势情况。

(三)强化宣传,扩大示范效果。

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高产创建活动,我们通过各种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加大高产创建活动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道实施高产创建活动,先进经验和实施后将会产生的成效,全方位营造高产创建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高产创建活动,从而吸引和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强化工作规范,狠抓高产创建项目管理。

高产创建档案资料的完备程度,是该项目实施工作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它决定着整个项目实施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也是检验我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在整个高层创建活动中,我们收集整理了自治区、市、旗高产创建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乡镇、村社示范户培训、物化补贴发放册、田间管理记载表、技术培训指导宣传材料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报道的影视资料、测产结果、实收产量、工作总结等。力求做到内容详实、记载准确,数据有效。

(五)强化技术指导,确保技术到位。

建立了“自治区专家-市级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工作体系和“专家+种植大户+农户”培训模式,充分利用XX信息网络、农业科技网络书屋、XX旗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宣传以及大田生产关键季节举办现场观摩培训等手段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做好示范样板,指导核心示范户,展示科技成果应用效果,带动农户积极采用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技术。在各个生长期间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收获等生产关键季节,采用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科技入户率,促进各项高产栽培技术的全面到位。    

四、主要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

高产创建活动得到了XX部门高度重视,在创建活动期间,各级领导、专家多次到示范区,到田间地头检查指导创建工作。我旗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保障了玉米高产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部门协作。

高产创建涉及财政、水利、气象、农综、防汛抗旱、农技、种子、植保、土肥、农机等多个部门,规模大、影响深,“市、旗、镇、村”四级联创、以旗为主的工作机制,其核心是“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四级联创中的旗级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加强了高产创建的工作力度,保证了多个涉农部门协同推进,确保了资金、技术、政策等各项措施迅速落实到位,从而实现丰产丰收。

(三)动员群众参与。

高产创建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今年将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扶农政策优先在高产创建示范片实施。今后还要在示范片建设上推行“五个一”,即“选出一个带头人、培育一批种粮大户、建立一个农牧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支专业服务队、引入一个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高产创建,争取使高产创建成为示范片农户的自觉行为。

(四)着力机制创新。

通过分级建立技术领导负责,即自治区、市级高产创建专家服务团队驻我旗技术培训,旗级专家负责镇,业务骨干负责村,技术人员对接入户指导等责任制度,创新技术服务方式,促进技术到位。通过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督导和测产验收、绩效考评机制,完善项目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实行优胜劣汰,促进高产创建工作落实。我旗将培植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关键生产环节实行专业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推进标准化生产、机械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积极引入加工企业,优质优价订单收购粮油产品,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通过拓展产业功能,带动生产发展,促进农业增效。

 (五)加强科技支撑。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通过加强主导品种和轻简化、机械化、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的应用,形成与良种、良法相适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农业生产过程需要加强实施“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机械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管理,实现技术推广的傻瓜化、轻简化,确保高产创建取得良好成效。

篇8

[关键词] 鲜玉米 生产技术 华坪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168-02

华坪县冬季气温较高,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9.8℃;最热为5月,平均气温25.7 ℃;最冷为12月,平均气温为12.8℃,极端最高温度41.8℃,极端最低气温-2.1℃,降雨量1043毫米,无霜期304天,对提高鲜玉米品质,特别是玉米含糖量十分有利。耕地集中于海拔1500米以下河谷地带,农业基础条件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交通便利,为鲜玉米的生产销售带来极大便利。

1 鲜玉米生产概述

华坪县鲜玉米生产工作始于2000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县农业局将发展鲜玉米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为鲜玉米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现已初步形成公司+政府+农户的模式。鲜食玉米(经济价值)子粒含淀粉72%、蛋白质9.8%、脂肪4.9%和丰富的维生素,具有较高的一样价值,既可作蔬菜、水果食用,也可制成膨化食品,经济价值极高。

鲜玉米生产现状

目前在华坪县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有超甜28、超甜金银傈、白甜糯三个。其中大面积生产的理想品种是白甜糯,它表现生长强势、抗病性好、大穗大粒、籽粒金黄色,光泽好,排列整齐,耐贮藏,食味浓甜;超甜金银傈是作为优质品种推广示范,其特点是:食味品质极好,味清甜,皮薄,独具蜂蜜清香味、籽粒黄白相间、穗大、植株较高、叶片半直立,抗倒伏能力强。就现在看来,我县鲜玉米生产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科技含量不高,鲜玉米产量、品质不好。不具备标准化生产水平。华坪县06年种植优质鲜玉米5800余亩,亩产一千斤左右,其在农业中所占比重次于水稻,为农民增收达200万以上,经济价值明显。

2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2.1 播种前准备

2.1.1 整地

前作收货后立即灭茬,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早秋耕,目前中耕深度一般为16-20厘米,同时每667平方米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千克。碳酸氢铵25-30千克,过磷酸钙40-50千克,耕后立即靶耢,起垄,镇压。便于抗旱保墒防风,同时注意捡净残茬杂草,以防病虫在土壤中滋生,减轻病虫害。一个生长季节有机肥(草木灰、厩肥、粪肥)667O用量应不少于1000K,施有效氮(14--16)K,施有效钾(6--9)K,施有效磷(6―7.2)K。有机肥、磷肥、钾肥宜一次性用作基肥,集中施于畦中沟内,施后覆土。氮肥的施用一般是基肥占30,苗肥占20,穗肥占50;苗肥(4--5)叶时施用,穗肥(10--12)叶时施用,地膜覆盖的田块施肥时,在株间打洞,施肥后覆土。

2.1.2 品种选择

目前,鲜玉米品种繁多且不同气侯、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有不同的产量,因此选择推广优良品种有重要作用,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长整齐的品种,做到因地制宜。

2.1.3 种子处理

种子精选

玉米种子千粒重与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苗高、苗重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鲜玉米种子通过筛选和粒选,除去瘦粒、霉粒、破碎粒、混杂粒及虫咬粒,可以大大提高种子质量。

晒种

选晴天晒种2―3天,对增加种皮透性和吸水力,提高酶活性,促进呼吸作用和营养物质转化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太阳中紫外线能杀灭种子表面细菌,降低种子含水量,促进种子后热。日晒后出苗率提高13--28,早出苗1―2天,增产抗病。

浸种

浸种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吸水萌动,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浸种方法有两种:一是冷水浸种12―24小时;二是用两开一凉的温水(50―55℃)浸泡6―12小时,兼有杀死附在种子上的黑粉病作用。

药剂拌种

为了防病害,浸种后可以用0.5的硫酸铜拌种,可以防玉米黑穗病。

2.2 播N

2.2.1 播种方式

我县主要采用点播的方法。甜玉米每667平方米基本苗应保持在3000―3500株范围内,即行距65厘米,株距30厘米,下种量3千克左右;糯玉米每667平方米基本苗应保持在4000株左右,即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下种量4千克左右。要求播种深度适宜,覆土薄厚均匀。甜玉米种子皱缩干瘪,顶土能力差,在底墒好的情况下尽量播浅覆土,一般播种的沟深3厘米,覆土2厘米为宜。为了大幅度提高产量,增温保墒,改善田间小气候和土壤理化因素,抑制杂草及病虫害,选取地膜覆盖的方式。

2.2.2 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是现在鲜食玉米提早上市的主要栽培方式。特点是上市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地面覆盖一般比裸地栽培鲜穗上市提前10d以上。地面覆盖还可结合其它技术提前上市和增加效益,如营养钵育苗加地面覆盖可比地膜直播早7―10d。地面覆盖早熟育苗还可以在垄沟套种早熟叶菜。生育期75d以下的品种上茬地面覆盖,下茬还可以复种一茬生育期85d左右的品种,如垦糯1号、沈甜2号等。

2.3 田间管理

2.3.1 间苗、定苗、除蘖

适时间、定苗。间定苗时间宜早,在胚乳已耗尽的三叶期进行,鲜玉米间苗最好在晴天下午进行,凡病株、虫株、弱株、杂株都应去掉。早 间苗可以增产5--10.调整鲜玉米营养生长面积和光照条件,达到苗匀、苗齐、苗壮。鲜玉米具有多分蘖的特征,玉米分蘖不能成穗,消耗营养,影响主茎生长。所以需经常检查,人工出去分蘖,保证主茎生长正常。

2.3.2 合理施肥

实行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的合理配方施用。测土配方是农业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根据化验结果,确定施肥配方,采取增施有机肥,减少氮肥,增施钾肥,补施锌肥方案,保证产品产量和质量。

底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千克,配合过磷酸钙30千克,全田撒施后翻犁混匀或者作盖塘肥施用。

提苗肥:鲜玉米苗期长势较强,应早施提苗肥,培育壮苗,在幼苗四叶期,用碳酸氢铵每亩25千克追施,或者浇施清粪水。

攻杆肥:攻杆肥是鲜玉米最重要的一次追肥,追肥时间在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苗弱要早施多施,苗壮要少施晚施。每亩用碳酸氢氨40―50千克和钾肥10千克混合施用。

2.3.3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调节土壤温度、水分。起到保墒作用,释放土壤养分,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达到除草目的,利于根系生长,幼苗健壮。苗期中耕进行2―3次,要掌握第一次浅(3―5厘米),第二次深,第三次浅。

2.4 栽培技术

鲜玉米的种植与普通玉米的种植大致相同,但由于品种特征与栽培目的的不同,生产措施也存在差异。

2.4.1 隔离种植

鲜食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品种串粉后,在当代即会使鲜品种特征改变,混杂严重时,会使鲜食种失去经济价值,一般空间隔离200米以上,时间隔离播种期相差20天左右。

2.4.2 合理密植

为了保证果穗的商品品质,鲜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宜采取宽行种植。有利于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大行距80―90M,小行距50―60M,塘距50M,每塘留两株。

2.4.3 合理施肥

有机肥对提高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种植鲜玉米的田块应施足优质有机肥,实行氮磷钾肥及微肥的合理配合使用。

2.5 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措施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通过对肥、水的合理促控,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减轻病虫害,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必须用药时,选择无残留,无公害农药,减少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2.5.1 小地老虎

在幼苗期咬断幼苗,造成缺塘,地膜覆盖栽培应在播种后盖膜前喷施药剂杀虫,药剂可以选用敌杀死、灭扫利等。

2.5.2 玉米螟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主要病害,也是鲜玉米的主要病害,玉米螟在苗期会造成主茎枯心、死亡。玉米抽穗前幼虫主要集中在1.5叶内危害嫩叶、心叶被害,叶片抽完后有横排穿孔,抽雄后,蛀食雌穗或茎部。生物防治:可以采用杀螟杆菌、白僵菌等灌心,可利用赤眼蜂防治。药剂防治:心叶期花叶率达10时,用50辛硫磷乳剂100倍稀释液或者90的晶体敌百虫200倍液或25嗅氢菌酯乳油100倍液灌心或喷雾防治。

2.5.3 粘虫

苗期咬食心叶,后期蛀食穗顶部,影响外观品质。苗期用呋喃丹两粒放于心叶中,后期应在授粉结束后,用敌敌畏稀释1000倍喷散花丝及果穗。

2.5.4 蚜虫

一般在抽穗初期开始发生,并逐渐加重,严重时影响灌浆成熟,应及时喷药防治,药剂一般可以用氧化乐果、抗蚜威等。

2.5.5 大小叶斑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染叶鞘、苞叶,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玉米抽穗后发病严重,在发育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退菌特100倍喷雾防治。

2.5.6 玉米纹枯病

农业防治:进行人工壅土防倒,抑制菌丝生长,摘除茎部病老叶,切断蔓延途径,疏通田间沟系,降低温度,能起到很好的防效。

2.6 采收

鲜玉米采收过早,甜味不足,采收过晚,籽粒皮厚,最适宜采收期只有3―5天。应在籽粒饱满、食味最佳时及时采收。对于加工籽粒的甜玉米品种,若鲜穗采收过早造成籽粒灌浆不足,它的出籽率明显下降,甜玉米适时采收极为重要,一般在授粉20―23天左右,含糖量较高,水分含量适宜,果皮鲜嫩,色泽亮丽为最佳收获期。鲜玉米采收不一定要像收获普通玉米那样一次性收获干净,要分期分批采收,采收后的鲜穗要轻拿轻放,以免鲜籽压破,确保收获质量。

目前,我县的鲜玉米主要作为蔬菜销售到市场。品质较好的鲜玉米销往四川省攀枝花市及丽江市,平均价格在2-3元/市斤;品质稍差的鲜玉米主要在县内销售,平均价格在2--2.5元/市斤;亩产鲜玉米可获3000--6000元,比同类经济作物的收入大得多,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好途径,总之,鲜玉米作为一种新型食品,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县鲜玉米的生产存在众多的问题:第一、农户田间管理不足,认识不够,在生产过程中把鲜玉米生产与普通玉米等同起来,在病虫害防治中,施用了大量高毒农药,使鲜玉米品质大大下降;第二、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户的指导不足,存在着问题,导致农户鲜玉米销售自产自销的状态;第三、鲜玉米的销售还局限在传统的销售理念中,都只是作为一般的蔬菜进入市场,价格不是太好,鲜玉米的营养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鉴于以上问题,要做好我县鲜玉米生产,必须从农户、政府、公司的认识上做起。首先,作为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户的支持力度,对农民进行指导,讲先进的科技传入农民手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其次作为农户,要提高认识,明确鲜玉米生产时属于绿色、无公害食品,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施用高毒、农药残留大的农药,保证鲜玉米的清洁与绿色;最后,作为公司,应该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起鲜玉米的深度加工及鲜玉米贮藏保鲜场所,是鲜玉米的产品、品质得以提高,从而更好的发挥它的经济价值。

⒖嘉南

[1][丽江发展研究] 丽江发展研究所 2001.2

[2][华坪县土壤调查报告] 华坪县土壤普查办公室 2000.3

[3][华坪县鲜玉米生产技术] 华坪县农科所 2004.5

[4][华坪县生产优质鲜玉米技术研究项目报告] 华坪县农科所 2004.5

[5]石建尧,胡伟民. 鲜食玉米规范化生产和管理.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5

[6]李振陆. 作物栽培.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

[7]吴国宜. 植物生长与环境.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

[8]植物保护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9]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0]王小光. 玉米栽培技术. 东北大学出版社

[11]周波,胡学安. 优质特用玉米栽培技术. 中原农民出版社

[12]楼辰军.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100问.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3]乔艳辉. 甜糯玉米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三峡出版社

篇9

关键词:玉米,玉米“一增四改”技术中国人多地少,保证粮食安全,靠的是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单产,靠的是提高科技含量。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单产,是现在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之一。而玉米“一增四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单产。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1技术要点

1.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攻关田每亩实收5500--6500株。高产示范田每亩实收4500--4800株。玉米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并且随产量的提高相应增加。

1.2改种耐密型品种。高产攻关以耐密植、生育期较长、高产潜力大的品种为主。要选择登海605、郑单958等密度适应范围大、施肥响应能力强、抗倒伏、空杆少、果穗匀、耐荫性好、灌浆结实好、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大面积种植以耐密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的高产稳产品种为主。郑单958、登海3622、连胜15、浚单20、聊玉18、鲁单818、天泰55等品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稳产性好,适合大面积种植。

1.3改套种为直播。加快推广夏玉米抢茬直播技术,推广免耕直播、及时播种、足墒播种、适量播种。

1.4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进行过土壤化验的地块要搞好配方施肥。一般地块要做到氮、磷、钾等平衡施肥。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

1.5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玉米播种实现机械化,大力推广联合收割机收获。积极推广机械施药、施肥技术,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1.6其他配套技术。包括适当晚收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免耕或少耕栽培及秸杆还田技术,病虫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化控技术(如玉米抗逆抗倒增产剂应用)、灾情应对技术等。

2栽培技术

2. 1种子准备

2.1.1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纯度96%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9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

2.1.2种子处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2.1.3播种机具的调试:一般选用精小量播种机,按照精准播种的要求调试好播种机具的传动、排种、追肥等部件。

2.2播种量: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3播种深度: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4~6cm为宜。

2.4播种质量要求:按精准播种技术要求,达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适墒播种,遇旱要造墒;施足种肥,严防种、肥混合,一般亩施氮肥(尿素)10kg左右,复合肥40kg左右,注意种肥隔离,严防烧种;喷好除草剂,防治杂草。

2.5适期播种

2.51春播。根据今年气候特点,春玉米播种时间应在4月底5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后方可进行。

2.52夏直播。应抢茬播种,越早越好。

2.6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生产实践中,玉米通过增加种植密度,确保收获穗数达到高产,随着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紧凑耐密的高产、抗倒玉米杂交种的推广,使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这些品种适宜密植,只有在较高密度下,才能发挥出优良品种的丰产潜力,达到增产的目的。若种植的棵数不够,不仅不能增产,反而要减产。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已被大量的生产实践所充分证实。

玉米产量由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者构成,三者的乘积就是亩产量,它们的乘积越大,产量就越高。生产中总是希望穗多、穗大(粒多)、粒重。然而在玉米群体内穗数与粒数、粒重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制约,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内个体间的矛盾逐渐加大,密度越大,这种矛盾和制约的作用就越大。

根据玉米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合理种植密度。

2.61根据品种株型确定密度:一般选择适应性强,株型紧凑,但密度范围我们掌握在3800―4800株/亩。

2.62根据土壤肥力、质地:土壤肥力高的地宜密植,土壤肥力低宜稀植;土壤质地轻、通透性好的土壤宜密,土壤质地粘重、透气透水差的粘土地宜稀。

2.63根据管理水平、水肥投入确定:管理水平高、水肥投入多的地宜密植;反之,管理水平较低,水肥投入达不到的地宜稀植。

2.7化控技术

在玉米常规技术生产条件下,不增加肥力和密度就难以达到生产目的,而增肥增密,又容易招致倒伏,带来空杆,穗小秃尖和贪青晚熟。为了使玉米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防止倒伏,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控技术已成为玉米中普遍应用的新技术, 如“金得乐”玉米抗倒抗逆增产剂,具有促根、壮苗、提高光合效率、抗倒、抗逆、双向调控、增产、提高品质等功效。

“金得乐”玉米抗倒抗逆增产剂使用方法:玉米可见风7-11片叶时(株高0.6-1.2m为最佳喷施期),每亩用本品30ml(一袋),兑水15-20kg,叶片均匀喷施一次即可,也可与中性或酸性农药微肥同时施用。

2.8施肥技术

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玉米施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基肥最好是优质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依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以及品种和密度等综合运用。

需肥规律:玉米一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料、气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根据试验测定,平均每生产100kg籽粒平均需吸收氮素2.6kg,磷1.21kg,钾2.18kg。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1:0.46:0.84,这一数量和比例可供制订施肥方案时参考。

2.9田间管理

玉米的田间管理是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做好田间定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工作,对保证玉米健壮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是玉米高产、稳产、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措施。

玉米的田间管理,主要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虽然各个生育阶段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解决玉米生长与环境条件的矛盾途径也有不同,但在整个田间管理中,前后措施要衔接、配套,注意整体性效益。

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可用40%乙・阿合剂200―250毫升/亩对水50kg进行封闭式喷雾。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可喷施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隆)100毫升/亩,也可在玉米7―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定向喷雾处理。

2.91苗期管理(出苗~拔节)

2.911生育特点:这个阶段是生长分化根、茎、叶的时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以根系建成为中心,各项措施为保苗、促根、促壮苗服务。

2.912主攻目标: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根多、根深。

2.913丰产长相:出苗整齐,均匀,无空行,无断条。幼苗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植株墩实,生长整齐一致。

2.914管理措施:保证全苗、适时定苗、蹲苗促壮。

防治病虫害:玉米苗期主要有地下害虫、蓟马、蚜虫、红蜘蛛、叶蝉等,我们及进行防治,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喷雾,防治蓟马;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粘虫。

2.92穗期管理(拔节~抽雄)

2.921生育特点:穗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中心由根系转向茎叶,雄穗、雌穗已先后开始分化,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这个阶段根、茎、叶的生长与穗分化之间争夺养分、水分的矛盾突出,正是追肥灌水的关键时期。

2.922主攻目标:控秆、促穗、植株健壮,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

2.923丰产长相:植株墩实粗壮,根系发达,气生根多,基部节间短,叶片宽厚、叶色浓绿,上部叶片生长集中,迅速形成大喇叭口,雌雄穗发育良好。

2.924管理措施:去除分蘖、开沟培土、适期追肥、灌水。

防止病虫害: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是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叶蝉、叶斑病、茎基腐病、锈病等。采取的措施是在玉米心叶期和穗期两个关键时期,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50g,或BT乳剂100―150ml,加细砂5kg撒入心叶或叶腋、雄穗包、果穗上。防治弯抱菌叶斑病可用50%百菌清、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大斑病可用40%克瘟散、50%多菌灵、75%代森锰锌等药剂500―800倍液喷雾;褐斑病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在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75―100ml喷雾防治。

2.93花粒期管理(抽穗开花~成熟)

2.931生育特点:玉米抽穗开花时,根、茎、叶生长基本结束,植株进入以开花授粉,受精结实和籽粒生长建成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

2.932主攻目标:防止茎叶早衰,保持秆青叶绿,促进籽粒灌浆,争取粒多粒重。

2.933丰产长相:单株健壮,群体整齐,植株青绿,穗大粒多,籽粒饱满,后期叶片保绿好。成熟中后期叶面积系数应维持在3~4左右。

2.94适期收获:玉米按最佳收获期适当晚收,可以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是一项不需要增加成本的重要增产措施。当玉米果穗下部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最高,是适宜的收获期。

参考文献:

[1]《作物栽培学》

[2]《2011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玉米品种

[3]《2012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玉米品种,玉米“一增四改”技术

篇10

关键词:配方肥;玉米;对比试验;利辛县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42-03

1 试验来源和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 试验时间和地点

2013年6~9月,在利辛县永兴镇法堂村、永兴镇褚王村、马店镇姜郢村、望疃镇西许村、马店镇苏店村(5个点)安排玉米作物对比示范试验。供试地块的前茬作物均为小麦,产量500kg/667m2左右,施肥量50kg/667m2复合肥等。供试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旱能灌涝能排。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土壤 试验用地均为一年二熟制,属于小麦-大豆/玉米轮流耕作。土壤类型为利辛县的砂姜黑土,也是该县的主要土壤类型,其质地为粘壤土,耕层厚度约15~18cm,通常地下水位1.8~2.5m。各试验地土壤理化性状见表1。

3.2 供试肥料 在大田对比示范试验中,推荐配方肥氮肥品种为尿素,含纯氮(N)量为46.0%,产地为安徽省阜阳市;试验用的磷肥品种为过磷酸钙,含磷(P2O5)量为12%,产地为安徽铜陵;试验用钾肥为氯化钾,含钾(K2O)量60%,产地为俄罗斯。农民习惯施用的复合肥45%(28-8-9),生产企业安徽省司尔特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3.3 供试作物 夏玉米品种为弘大8号。品种特性:中棒、中熟、抗倒伏、耐密植,种植密度4 000株/667m2左右,常年产量500kg/667m2。

4 对比试验实施

4.1 处理设置 对比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I:完全不施肥的处理(对照;60m2);II:配方施肥处理(600m2),基肥按推荐配方45%(17-13-15)施,氮磷钾由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现配,追肥于大喇叭口期施尿素20kg/667m2,III农民习惯施肥处理(900m2),基施复合肥45%(28-8-9)40kg/667m2,追肥于大喇叭口期施尿素15kg/667m2。本试验不设重复,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根据当地农民施肥现状调查研究结果综合进行施肥管理;配方施肥处理只是按照示范要求改变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其它栽培管理同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处理一样。

4.2 播种密度与防治病虫害 对比示范地采用穴播方式,行距60,株距30,种植密度按照农民习惯的4 000株/667m2左右,每穴2粒,3叶期间苗,5叶定苗,定苗后每穴1株,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适时喷施除草剂和其它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收获前1~2d,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点进行测产。收获前取代表性的10株玉米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考种。

4.3 田间管理 各个试验点农事活动一致,于2013年6月10日整地,各处理小区在整地后人工耕翻施入基肥。6月13日播种,采用人工点播方式,每穴2~3粒,行距60cm,株距30cm,每小区8行,每行15株,每小区120株。播后及时喷施乙草胺除草剂1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按方案追肥1次。玉米生长期间,及时进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共3次,化控1次,灌溉2次。2013年8月15日追肥。收获前,每处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相邻10株测量株高、穗位叶高,再从每处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穗,采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考种,如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各试验点玉米于2013年10月3日收获。收获时,每处理进行人工收获,单收、单脱粒、单晒,实收计产。

5 试验结果与分析

5.1 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田间观察和考种结果表明,不施肥对照区,玉米生长发育缓慢,植株矮小、细弱,叶色发黄,后期出现脱肥早衰现象,棒穗细小,仅有一部分籽粒灌浆充满,百粒重低。习惯施肥处理区玉米追肥前生长缓慢,追肥后生长迅速,茎秆较高,容易倒伏,成熟期棒穗秃尖较长,籽粒饱满程度低。配方施肥处理区,玉米前期生长旺盛,茎秆健壮,根系发达,叶色油绿,叶片功能期普遍延长;后期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明显提高,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穗形匀称、秃尖少,空穗率低,产量高。

5.2 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看出,配方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分别:穗长增长5.1cm、3.4cm;穗周长增加2.2cm、0.9cm;行数增加2.2行、1.1行;每穗粒数增多197.1粒、183.4粒,百粒重增加3.4g、1.8g。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配方施肥的增产幅度最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78.3%,农民习惯施肥的效果相对较差,增产率为65.2%。配方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产率7.9%。

5.3 玉米施肥的经济效益分析 对比试验示范点玉米籽粒产量、产值、肥料投入、投产比、经济收益见表3,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收618.9元/667m2、515.3元/667m2,施肥投产比分别达1∶3.87、1∶3.6,施肥处理配方施肥的效果较好,农民习惯施肥的经济收益较低,配方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收103元/667m2。

6 小结

由本次试验得知,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配方施肥处理区,玉米前期生长旺盛、健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后期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明显提高,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穗形匀称,产量高;习惯施肥处理区玉米追肥前生长缓慢,追肥后生长迅速,茎秆较高,容易倒伏,成熟期棒穗秃尖较长,秃顶率高,籽粒不饱满;不施肥区生长发育迟缓,植株矮小细弱,叶色发黄,后期表现出明显的脱肥早衰现象,籽粒少而小。

施肥能有效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其中以配方施肥的效果最好,农民习惯施肥的效果较差,较不施肥的空白对照分别增产78.3%、65.2%,配方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产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