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课程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游戏课程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游戏课程方案

篇1

一、 幼儿教师在执行课程方案时存在的问题

(一) 对课程方案实施的基本要素理解不到位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实施是幼儿教师在正确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班幼儿与现有的资源条件,对已有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与规划,形成适合的书面课程计划并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充分重视课程方案实施的重要性,同时要积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全身心地思考与认真地参与。

然而,在现实中,笔者却发现很多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最基本问题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例如,有的教师将课程与教材这两个概念等同,认为手里边有了教师参考用书,就无需再写课程方案,无需再花功夫备课了;有的教师完全不理解幼儿经验和现有知识的差别,认为把教材里的知识点给小朋友们念一遍,幼儿就学习了,并获得了知识经验了;还有的教师将教学和活动混为一谈,认为自己给幼儿上课了,活动方案就彻底落实了等等。这些最基本的概念是幼儿教师实施课程方案的基础,如果连关于课程最基本的概念都是错的,又如何来谈有效地实施课程方案呢。

(二) 抓不住教材的价值点和挑战点

高品质的教材是幼儿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晶,它既能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又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在教材背后,还蕴含着“真”“善”“美”的情感,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需要教师的理解与转换,需要教师将教材中的适宜点和挑战点转换成为幼儿的经验点,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教材和幼儿直接联系的过程。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出现了不会分析教材,不能合理确定教材的经验点,甚至有的教师还出现了歪曲教材内容的现象,对幼儿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现象。

笔者曾经观摩一节中班语言活动“闻来闻去”,故事的内容主要围绕小女孩和小狗的本领闻来闻去展开,刚开始女孩不喜欢小狗闻来闻去,当小狗通过闻来闻去的本领帮助她找到心爱的玩具时,小女孩从心里喜欢小狗了。故事的价值点在于幼儿通过故事,改善看待事情的思维方式。而这位教师在演绎故事时却仅仅围绕小狗“闻来闻去”这个本领,甚至当幼儿提出小狗还有其他的本领时,都被老师否定掉。这个活动非但没有对幼儿产生任何积极的影响,还阻碍了幼儿思维的发散。

(三) 教学过程低效

教学过程是实施课程方案的基本过程,这项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反映出课程实施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部分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幼儿的兴趣、需要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由于一些固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导致很多教学过程低效、无意义,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不明显等等。例如,不经过思考机械地对现有的课程方案照搬照抄,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活脱离;不考虑本班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教学过程中完全以教师为主;教学过程呆板,环节设计单一,走过场等等。

由于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策略,又缺少对课程方案实施的重视程度,导致教师很难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而这些低效的教学过程累积在一起,使得课程方案的实施难以进行,幼儿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四) 难以把握课程的长期效益

课程对于幼儿的影响是一个漫长、潜在的过程,课程方案的实施也不是一个活动结束后,就告一段落的事情。相反,它需要所有实施课程方案的教师共同倾注热情,贡献智慧,在不断感悟、实践、反思、提升的过程中,形成教育智慧,发挥课程对幼儿的长期效益。

反思当前一些幼儿教师在实施课程方案的做法,不难发现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系统观念,将整个课程方案割裂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缺乏反思观念,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大目标,较少地深入思考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问题;缺乏长远观念,较少地将目光关注到课程方案对幼儿情感体验和可持续发展品质的培养上面等等。有的教师在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而忽略了课程方案对于幼儿长远发展的价值,将课程方案的设计初衷大打折扣。

二、 幼儿教师执行课程方案的策略分析

(一) 尊重与理解课程方案是执行方案的前提

课程方案是专家们精心筛选出来的典型的学习材料和资源。对于幼儿来说,这些资源是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发展的助推器,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这些资源是工作中的行为指南。因此,幼儿教师在执行课程方案的前提是尊重和理解课程方案。尊重与理解意味着教师以科学、认真的精神和态度对待课程方案。用心地去品读教材,以专业的视角发现教材的编排意图,不盲目地否定与窜改;同时,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科学把握课程所呈现的基本特点和关键经验;另外,教师还要认真地去领悟课程的价值和精神,体验方案所传达的精神,切实把握课程实施的基本要素。

当教师在执行课程方案之前,可以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以检验自己对课程的熟悉程度:自己看方案了么,自己看懂方案了么,方案中要教给幼儿价值点,为什么要给幼儿这些内容,采用了哪些教学形式和方法呢等等。只有正确地理解课程方案的内容,认真地进行课前的准备,才能创造性使用教材,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学习的内容和适宜的教学方法。

(二) 对课程方案进行二度开发是执行方案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幼儿教师依据本地、本园的条件,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即使已有的课程方案再精彩,但未必所有情况都适合本班幼儿。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即“同课异构”。

首先,判断课程方案情境与本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否相关,如果不相关,及时改进。例如,某位中部城市的幼儿教师把方案中幼儿在户外体验下雪,改成在室内观看下雪的视频。其次,判断课程内容是否与本班幼儿认知基础相适应。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建立课程内容与幼儿经验水平之间的联系。即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价值点的挑战程度,难度适宜。再次,判断是否具备实施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和物质资源。如果能达到方案的要求,要认真准备齐全;如果不具备要选择合适的替代品。例如,在分类为主题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在维度不变的基础上,可以替换一下身边易获取的材料组织教学等等。对课程的二次开发,要求幼儿教师务必依据自身的现实条件,重新撰写活动方案,活动目标、准备、过程等,一定要满足本班幼儿的实际需求。

(三) 将方案内容转换成幼儿经验是执行方案的关键

判断课程方案是否有效实施的最重要标准,在于幼儿是否将课程的内容变成自身的经验,而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教师能把预设的课程方案准确地转化成师幼互动的现场过程,在互动的基础上,帮助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具体的、是受情境影响的,而教师要克服一切影响教育活动实施的各种因素,保证活动的可行和有效。

兴趣是幼儿活动的出发点,只有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其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将方案内容转换成幼儿的经验。如何将幼儿与课程紧密结合呢?以社会情感课程《我不生气了》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确定新经验的切入点。例如,围绕“生气”的主题与幼儿谈话,在谈话中抓住幼儿的经验点。其次,结合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幼儿新经验。通过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对于新经验的关注,如给幼儿讲解故事主体内容,与幼儿探讨如何让自己不生气。在教师和幼儿一来一往地“抛球”过程中,幼儿接触了一些新经验。再次,通过强化巩固和提升幼儿的新经验,使其有效地纳入到幼儿已有经验中去。如故事主旨探讨结束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语言整理归纳好生气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调节,同时运用表演的方法强化新经验。

(四) 形成课程实施的实践策略是执行方案的保障

课程对于幼儿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保证活动方案能成功的实施,才能保证课程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有价值的,是长远的。因此,教师要具备专业发展的眼光,通过一次次课程实施的实践活动,渐渐形成课程实施的实践策略,形成教育实践性智慧,并运用它去解决幼儿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点需要幼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

篇2

关键词:中职;培养;学前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14502

学前儿童体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前儿童集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前儿童体能、提高其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健康被列为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之首,对学前体育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特点进行了规定。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加速发展,学前体育活动备受重视的同时,培养具有幼儿教学能力、幼儿常规管理能力、幼儿体育活动指导能力的应用型学前体育教育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正确的特色培养目标定位,科学设置学前体育课程,加强对学生体育游戏创编能力的指导,努力培养更多的学前体育教育人才。

1学前体育教师培养问题的提出

1.1社会对学前体育的认知

据调查统计显示,幼儿园里绝大部分老师对学前体育的认知上都表现出积极地一面,认为适量的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身体发育、社会情感、智力发展、语言表达、意志品质都有促进作用。家长的育儿视角和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很多家长认为,平时因工作忙及场地的限制,和孩子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很有限,所以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接受更多的体育活锻炼,在活动中发展身体,体验快乐,培养良好品质,促进孩子的个性养成。

1.2国家对学前体育的要求

2010年6月29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被列为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之首,对学前体育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特点进行了规定。学前体育主要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园的体育工作的“育体”任务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完成的:一是体育活动(包括早操、户外体育活动等常规锻炼方式);二是体育游戏。《纲要》中还明确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时。”

1.3幼儿园学前体育教师的紧缺和需求

现实中,很多幼儿园因为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对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指导,而变相压缩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幼儿教师的学前体育知识的匮乏,也导致早操、户外活动或体育游戏的设计、组织、开展都比较笼统、粗糙,缺乏趣味性、教育性和发展性等。所以,社会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幼儿园园长普遍的新期待是:幼儿园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学前专业教学技能,还急需提高体育教学能力,包括选择、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设计、实施体育活动方案的能力;创编幼儿体操、舞蹈及体育游戏的能力;幼儿安全保育能力以及运动创伤紧急处理能力等。

2中职学前体育教师的培养策略和形式

2.1特色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国家教育部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规定,报考者学历要求大专及以上。只有中专学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和更高学历的同行比较,少了幼师资格证这个重量级的就业“敲门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特色培养方向上,除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双语教育,中职学前专业还把学前体育教师的培养列入主要培养方向,是树立良好的社会效应,打响专业品牌的前瞻性培养目标定位。

中职学前专业学前体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积极适应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性和专业性,培养具有幼儿教学能力、幼儿常规管理能力、幼儿体育活动指导能力的应用型学前体育教育人才。

2.2课程设置的研究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平衡考虑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内容;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在理论和技能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非常重要。

学前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美术、舞蹈、语言和认知、行为纠正等课程;专业技能包括幼儿舞蹈、幼儿体育游戏、幼儿武术、幼儿体操、球类技能等;对学前体育教师的能力要求包括设计实施体育活动方案能力、创编体育游戏能力、创编幼儿体操、幼儿舞蹈能力、选择和组织体育教学内容的能力、动作技能讲解能力。

但纵观之前的学前教育的专项技能课程设置,大多倾向于唱歌、画画、手工制作、弹琴等艺术类专项技能的培养,而体育类的专业技能培养几乎是空白。因此,中职学前体育教育方向学生经过两年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学习基础后,在第五个学期要集中进行选修幼儿体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强化体育类专业技能训练而有目的地突出特长。到第六学期,一定要跟随老师到幼儿园或教育基地实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操练,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能力,让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实践能力达到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基于体育游戏在学前体育中的重要性和幼儿园对幼儿体育活动指导能力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笔者将深入探究幼儿体育游戏创编能力的培养问题。

2.3学前体育游戏创编的指导

幼儿园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基本体育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增强幼儿体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在幼儿园,教师每天都要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在开展幼儿体育活动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编和指导幼儿体育游戏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因而教师具有体育游戏创编和指导能力能更好发挥体育游戏的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学前体育游戏创编有六原则:锻炼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智慧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笔者以“小蚂蚁运粮”为例,指导学前体育教师根据创编原则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体育游戏的创编。

(1)锻炼性原则。幼儿体育活动中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包括走、跑、跳、爬、投等基本动作,体育器材有球、绳、圈、棍、沙包、钻架等。为体现锻炼性原则,创编时应考虑到游戏环节中必须有1-2个基本体育动作的渗透,1-2件运动器材的选用,以保证运动负荷量。在“小蚂蚁运粮”游戏中,就是让幼儿扮演小蚂蚁,背驮沙袋从场地的一端爬到另一端。

(2)趣味性原则。趣味性是体育游戏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根据幼儿爱模仿的特点,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为题材,从角色、情节入手对体育游戏进行设计,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在“小蚂蚁运粮”游戏中,设计工蚁、蚂蚁小宝宝、蚂蚁指挥员等不同蚂蚁角色让幼儿扮演,并加入一些有趣的过河、下雨等情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更多的乐趣。

(3)智慧性原则。体育游戏除了担负“育体”的任务,还要包含“育智”的成分。为了更好地体现智慧型原则,教师在创编过程中,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故意创设多种方法进行游戏的选择余地,不断拓展促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这也是优秀体育游戏的价值体现。在“小蚂蚁运粮”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对“下雨了,怎么才能安全过河运送粮食”问题思考,鼓励幼儿运用多种途径完成成功运粮的游戏,通过体育游戏的智慧型体现更多的趣味性。

(4)教育性原则。体育游戏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自信、自强品质、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道德风貌的塑造上。一个好的体育游戏应该既体现个人价值又能体现集体力量。在“小蚂蚁运粮”游戏中,教师可通过分组竞技运粮的方式和运量路线环境的创编,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或失败、欢乐或痛苦,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成熟与适时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5)安全性原则。由于体育游戏具有竞争、竞技和趣味性情的特点,幼儿在“忘乎所以”的参与过程中有可能会制造出一些意外,所以体育游戏的设计、组织过程更应强化安全第一的观念。整个游戏应在草坪、木地板或毛毯覆盖的平面上进行;游戏道具质地要轻柔、无毒、无尖锐棱角;游戏器材的放置不能太高,坡度不能太陡。在“小蚂蚁运粮”游戏中,摆放小蚂蚁运粮道路障碍器材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性原则。

(6)发展性原则。由于3-6岁不同年龄段在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创编体育游戏时要参考《不同年龄育儿体育游戏的基本要求》里的各项内容,从内容动作、情节、角色、规则和要求、结果和游戏方式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考虑。例如“小蚂蚁运粮”游戏,如果是小班玩,教师创编的游戏内容动作、情节和规则都要简单化,所有幼儿都做同样的“运粮”动作,共同完成任务;如果是中班玩,教师创编的游戏要采用分组的形式来完成运粮的任务,通过你追我赶增加更多的追逐动作,规定背上的沙包掉了要回到起点重新“运粮”的规则,增加游戏的限制性;如果是大班玩,教师创编的游戏增加体力和智力的结合点,创设恶劣的天气和道路条件,让大班的“小蚂蚁”开动脑筋,通过尝试多种克服困难的方法完成运粮任务,体验合作的乐趣。

此外,为做好学前体育游戏的指导工作,学前体育教师除了做好体育游戏前的各项准备,在游戏的开始、过程中及结束三个阶段中都要进行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有效指导。

3结语

职业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学前体育教师既要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灵活运用学前体育教育的教学方法,这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让中职学前体育教育方向学生在两年半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体育教学知识和方法,中职学校还需在如何提高体育、艺术、健康类、游戏设计等课程学科老师的整合意识,加快整合的行动,以形成专业教学的合力,在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上凸显体育技能的特色方面注入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井卫英,徐会昌.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2]韦凌云.目前幼儿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2,(5).

篇3

关键词:民间游戏;体育课程;学生素质:改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22-03

一、背景

1. 当前社会群体活动发展的需要

在全民热衷于体育锻炼的当下,我们看到了如此别样的画面和场景:中国大妈广场舞风靡全球,“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几乎人人能够哼唱,人人能够随着节奏摇摆;清晨,龙山公园幽静的小道上有健步如飞的跑步一族,有嗡嗡作响的抖空竹一族,有挥舞宝剑打太极一族;傍晚茶余饭后则是走路一族,十八里景观带、龙山公园、小区周边都成为了大叔大妈们的锻炼场所,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健身馆、游泳馆……整个中华大地呈现一派蒸蒸日上、全民健身的场景。

在如此汹涌澎湃的体育热浪下,孩子们在做什么,他们在哪里呢?教师看到了更多的是挥笔疾书的场景,兴趣班、补习班正在渐渐掠夺属于孩子们快乐的童年……这样的反差让教师不仅反思当前的教育现状,而且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让学生们喜欢体育锻炼,如何让学生们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如何掌握至少一种体育技能并具有自觉地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农村学校、农村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可以有哪些变化……这些都需要教师静下心来思考,大胆创新大课间活动内容和素材、方式和方法,结合地域优势和农村学校特点,利用有限的在校时间让学生们喜欢操场,喜欢走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走进体育锻炼中来。

2.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首先,当前学校体育课教学模式陈旧和单一,重竞技,强调技术动作和专项素质,其趣味性和娱乐性已经大打折扣。其次,大课间活动乏味可陈,学生们都已经知道今天、明天、后天的大课间活动我该做什么或该怎么做,一切犹如按照预定的轨道准确设定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这种低效、无味的大课间活动直接影响了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兴趣。

随着我区2010年起开展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近四年来的体质测试成绩反映出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显著提高,特别反映在肺功能的肺活量和耐力素质出现巨大的滑坡,柔韧性方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依托学生百玩不厌、简便易行的民间体育游戏,如翻筋斗、丢沙包、抽陀螺、跳房子等一系列游戏里面包含着爬行、翻滚、追逐、奔跑等动作,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认识和想象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使脑潜能得到开发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体质情况。

3. 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动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落实,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有了很大的选择性,但同时教师面对体育活动时缺乏生动的内容资源,更缺乏独立处理教材内容的能力。同时,体育课仍旧以“跑跳投”为主,缺少一定量的体育游戏活动,更加使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目前,一些农村小学缺少专职的体育教师且老龄化情况严重,兼课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乡镇下面的小学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规模小、师资匮乏、理念陈旧,使创新课堂教学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学生排斥体育课,造成学生兴趣下降。集趣味性、益智性、技巧性等于一身的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简单易学,形象生动。因此,教师有必要改变学校体育活动内容单一的弊端,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课程研究领域激活并凸现出来。这是因为新的课程观和教育价值观需要人们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符合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需要,是落实新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4. 创建学校特色体育活动的需要

站在学校校本课程改革的角度看,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从学校环境、条件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地方体育课程,对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和学校教育改革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学校、教师的体育课程设计忽视民间文化的教育价值,同样在大课间活动和课间游戏活动方面的指导也少之又少。因此,重视和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当前本校发展并形成教育亮点的需要。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发和利用,构建新课程水平目标下的民间体育游戏框架,全面将民间体育游戏引入体育课堂、植入大课间活动和课间游戏活动中,继承弘扬民间体育文化,将形成本校体育的特色。

二、实施措施

1. 民间体育游戏植入,拉伸宽度显特点

(1)民间体育游戏的最早产生于原始人教育下一代的需要,人们直接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进行游戏,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如竹竿舞、斗鸡、跳房子、跳皮筋等)。民间体游戏大多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这些儿歌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韵律优美。例如,学生爱玩的“炒黄豆”,可边说边跳,节奏感强,他们百玩不厌。

(2)集趣味性、益智性、技巧性等于一身的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曾被千万的少年儿童所喜欢。如翻筋斗、丢沙包、抽陀螺、跳房子等一系列游戏包含着爬行、翻滚、追逐、奔跑等动作,不仅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认识和想象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使脑潜能得到开发并极大地提升了他们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身心健康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们的体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民间体育游戏基本上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简单易学,形象生动,既没有过多场地条件的限制,几乎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度组织活动,而且对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来说也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几乎人人都能掌握,可以有效地解决场地少、管理难的大问题。

(3)保证活动时间的完整。教师将大课间活动时间大胆提前,从原来的第一节课之后改成第一节之前,活动时间改为8:20~8:50,这样不仅扼杀了因课业问题压榨时间的可能性,同时也解决了被教师拖堂、考试、讲评作业等问题,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在民间游戏的活动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因此,教师大胆直接地将民间体育游戏植入到学校大课间活动之中,采取先做广播体操后游戏活动的模式,解决原有大课间活动内容单一的弊端,能让学生在轻快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活动能力,为接下来的体质检测项目的有效开展“热好身”“打好基”。

2. 体质检测项目互动,提升强度展特性

(1)设立学生体质测试项目和民间游戏活动互动的菜单式活动模式,既激发了体育活动的兴趣,又丰富了大课间的活动内容,还提升了大课间活动的强度,从趣味性巧妙地转入到竞技层面,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

(2)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和学生体质状况等因素,在民间游戏之后安排了跟体质检测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锻炼项目,如接力跑、往返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跳绳、50米跑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锻炼项目,每班每周一活动,每周一轮换,每月一测试,将活动内容和活动质量完美结合。而大课间锻炼活动安排表和具体的操作方法说明,会让学生们知道每一周的活动内容和每一个游戏活动的方法。同时,还有各项素质练习的强度和时间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既规范简单又操作性强。

3. 地方特色游戏开发,增加广度彰特质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由民间创编,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它不仅能锻炼身体,发展基本技能,而且能开发智力和陶冶情操。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丰富课外知识,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为此,教师根据不同年段(低段、中段、高段)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特点,确定不同年段的游戏项目,努力体现实现优化课间游戏的目标,从而改善他们的大课间状况。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大课间30分钟,让学生得到科学的休息,享受活动的快乐,并能在游戏中得到有益的发展。

(1)开展“寻找那些年,父辈、祖辈曾玩耍过的游戏”活动,充实学生的课间游戏内容。要让学生课间有东西可玩,首先得了解适合学生玩的游戏有哪些?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查阅书籍、日常摘抄等形式,广泛收集大量的课间游戏和童谣。

(2)按照不同年级特点推介不同游戏项目是优化课间游戏的必要前提在游戏推广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段(低段、中段、高段)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特点,确定不同年段的游戏项目,努力实现优化大课间游戏的目标。

4. 活动载体形式丰富,挖掘深度扬特色

(1)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为广大乡村学校量身定制的学生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已成为学校的突破性工作。学校要依托阳光社团建设这个有力活动载体,将每周一至周五课后1小时作为少年宫常规活动时间,充分保障了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同时,学校要通过乡村少年宫这一有力载体,改变农村没有体育活动场地的现状,将校园阳光体育延伸到校外,校园体育设施场地在每周六、周日以及其他节假日全面向社会开放场地和设施,充分保障学生在校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和时间,实现活动质量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针对每年一次全区的学生体质测试,学校在每年的上半年定期举行全体学生参与的阳光体育体康测试运动会。在运动会上,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确定一二年级为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踢毽,三四年级为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五六年级为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400米跑,从而保证体质抽测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3)每天布置体育回家作业,早准备,勤落实。通过对学生布置回家作业,让每位学生每天回家完成半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主要测试内容就是体康针对性项目,跳绳、踢毽、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米跑、400米跑等,每周一个内容,每周轮换。并且要求学生对自己练习的内容及时记录到体育回家作业记载本上,把每天的练习成绩进行对比。班主任则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成长记录,从而确保回家体育活动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畸形的健康观和教育观,引导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补充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衍生对学生身体机能的检测。

三、实施效果

从2015年8月以来,民间体育游戏融合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取得了扎实、有效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一套以大课间活动为主体、结合民间体育游戏和体质测试内容为框架的活动模式,并尝试着开展更多的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在传承和创新中教师不断摸索,以培养学生参与民间体育游戏兴趣为第一要素,以继承民间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从小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为着力点,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了学校的活动资源。

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改观,体质测试成绩飞速提升。2014年本校在全区33所学校参加的体质测试中仅位列29位,2015年则上升到全区第7位。2016年4月,本校在区第四十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历史性的获得小学B圈竞赛总分和团体总分双第一的优异成绩。

2016年6月,校本教材“上浦镇小大课间活动教案集”开始使用。

2015年12月25日,本校撰写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建设规范方案》荣获上虞区一等奖。

2015年11月19日,《关于农村学校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体质健康测试”互动式大课间活动的调查研究》教育专项论文选送绍兴市参评,获得二等奖。

2015年10月27日,“依托民间体育游戏开发体育活动资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在区级立项并开展研究。

2015年4月4日,《体育大课间 欢乐满校园》活动报道在上虞日报中刊登。

教师获奖情况:郑杰老师获得绍兴市基本功比武一等奖,许锋老师获得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微课二等奖、教学基本功比武二等奖,论文多篇获奖。

四、结束语

任何体育锻炼项目都是贵在坚持,都必须经历兴趣―内化―发展―形成机能的规律过程。也正因为体育锻炼活动的长期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探寻并力求形成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结合农村学校优势大力开发民间游戏资源。而教师只有将民间游戏和体质测试项目互动衔接的活动模式开展好了,才能实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基”这一终极目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蔡锡元,李淑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篇4

体育游戏学龄前儿童社交退缩行为学龄前儿童的社交退缩是指学龄前儿童对与人交往感到恐惧,不适应陌生的环境,他们通常行为孤独、害羞、怯懦,通常被排斥在大团体以外。尽管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短暂的,伴随他们年龄的成长这种行为会逐渐消失;然而假如无法及时矫正,就会对学龄前儿童的身心造成伤害,进而影响到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状态,严重时会影响家庭的幸福、团体的谐和,并成为社会的危害。体育游戏有助于矫正学龄前儿童的社交退缩行为。

一、体育游戏矫正学龄前学生社交退缩行为简述

通常情况下,学龄前学生产生社交退缩行为是由于首次进入集体的排斥感和防卫心理,环境的变更使其不知所措。透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可以协助学龄前学生建立信心,利用体育游戏这类大众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行为的矫正,就会创设出愉悦、谐和、公平的环境。

依据每个学龄前学生的爱好与认知水平,快速让学生融入体育游戏之中,能够让学龄前学生实现自我认可。透过该种矫正手段,能够使有社交退缩行为的学生渐渐回归正常状态,并变得积极乐观,对以后三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助益,也能逐渐体会到体育游戏的乐趣,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

二、学龄前儿童社交退缩行为矫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调查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问题形成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之中包含环境、教育陶冶、遗传、社会交往等多类元素。同时,在诸多元素中,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中国,因为要落实计划生育的策略,很多儿童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这也是社交退缩现象多发的原因。

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幼儿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乎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质量,假如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上不去,那么学龄前儿童就会逐渐养成社交退缩行为。例如:焦躁、好动、形成攻击意识等。因此,幼师和家长应矫正学龄前儿童的社交退缩行为,进而培育其优良的心理质素。

三、体育游戏对矫正学龄前儿童社交退缩行为的功效

近些年来说,体育游戏对矫正学龄前儿童的社交退缩行为的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成为教育界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在进行体育游戏时,学龄前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游戏是矫正其社交退缩行为的基础方式。透过体育游戏这类较为大众化的、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让学龄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社会交往与互动沟通的趣味;与此同时,学龄前学生会自认而然地修正自身的行为举止,最终达成矫正学龄前学生社交退缩行为的目标。

贪玩是学龄前学生的本性,学龄前学生对于体育游戏是持欢迎态度的。他们在体育游戏中通常会非常活跃。体育游戏可以塑造其积极向上的个性,拉近学生间的距离,也培育了其互动沟通的技能。

四、体育游戏矫正学龄前学生社交退缩行为的试验

(一)试验测试的量表采取的是CBCL,这是由于与它类的量表比较而言,它具备更高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

在国外,该量表被普遍用于学龄前学生的心理试验中。例如:假如试验受体是一个5岁的孩子,平日里不喜欢讲话、不与人沟通,在与其它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显得怯懦、害怕,她的CBCL在社交退缩的测试分数为7分,但是同年龄的学生的测试平均成绩为1.02分,这位学龄前学生的测试分数高出平均水准太多,隶属社交退缩行为。

(二)试验的程序

试验的程序十分简易,采取的是ABAB试验,又称为倒反试验。第一步,应观察一个时间段内试验受体的举止;第二步,对试验内容进行记载和处置;第三步,调整到前面的状况,重复测试和记载试验受体的举止,以此类推。在该过程中,实验者应明确的是:体育游戏的目标是让学龄前学生踊跃参加游戏,从而提升学龄前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获得的信心和沟通技能,让试验受体感受到游戏带去的欢乐。

游戏应分为三个时段,实际操作的时候,试验人员应依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分为相异的时段,每个星期定时用体育游戏来矫正学龄前学生的社交退缩行为,但应注意变通,不可墨守成规。

(三)试验人员应在预设的单位时间内观测学龄前学生在该时段内与人沟通时间的长度,透过观测并详实记录

为了保障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试验人员应利用预设的计算算式估测结果。通过实践的检验,该试验的可靠度超过90%,CBCL的分数应历经多次检测,之后再取平均值。

五、体育游戏矫正学龄前学生的社交退缩行为的结果

经过大量检测,试验操作人员对结果应展开深度解析。在矫正前,学龄前学生不与人沟通或极少与人沟通,且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显现出紧张、焦躁、怯懦、语言表述能力较弱等社交退缩行为;在矫正时,学龄前学生与人沟通的时间明显增长,并在体育游戏矫正的最终时段到达巅峰。

除开它类元素的原因,试验实践表明:体育游戏对矫正学龄前学生的社交退缩行为有着极其显著的功效,这对突破学龄前学生的沟通困境,转换自卑、怯懦的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疗效。

学龄前学生在体育游戏的矫正下,能够正常、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而通过CBCL测验,其社交退缩得分回归正常水准。透过长时间的体育游戏进行后续矫正,其成效亦十分显著。

六、结束语

要想矫正学龄前学生的社交退缩行为就需要了解其心理特征,让其从体育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并开始改变对自己和周遭世界的态度,树立信心。老师在体育游戏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在以后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姚建军.体育游戏于矫正学龄前儿童社交退缩行为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136-137.

[2]杨川川,吴冰,陆静萍等.体育游戏对大学生社交障碍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1):135-137.

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技能;培养内容;培养途径;考核方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9-0027-03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活动内容,对幼儿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组织好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技能培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体育技能是指人们通过体育训练而获得的控制动作、顺利进行特定活动的能力。教学技能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相应策略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能力。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技能则是指教师采取相应策略,以达成幼儿园体育教学目标的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的体育活动通常都是由带班教师自己组织的。因此,教师自身对体育的爱好程度以及自身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将直接影响班级幼儿体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然而,目前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体育技能,导致他们的体育教学技能也相对较弱。张智颖(2007)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不足。季卫霞(2009)则发现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不高。刘美奋(2009)指出,高质量的幼儿园体育教育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保证,因此,有必要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及体育教学能力。然而,吕伟丽(2008)研究发现,当前大多数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很少涉及幼儿园体育教育内容,专业的体育院校一般也不会开设专门的幼儿园体育教育课程。孟云萍(2006)调查发现,因为在职前培养中基本没有接受过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相关训练,所以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入职后组织的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于是,为满足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需要,很多幼儿园选择聘请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负责幼儿园的体育教育工作。然而,这些专业的体育教师虽然有较强的体育教学技能,但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往往知之甚少,他们所组织的体育活动很难与幼儿园的其他活动相整合。可见,要实现幼儿园体育教育目标。切实帮助幼儿提高体育运动技能,有必要努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

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就意味着要在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虽然许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会开设幼儿健康教育课程,但有关幼儿体育知识和幼儿园体育教学技能的内容通常不多。也很少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大部分院校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仅仅是让学生完成自身的锻炼任务,基本不涉及幼儿园体育教育内容。学前教育专业对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忽视必然导致毕业生入职后体育教学技能的偏弱。要改变这一现状,学前教育专业有必要把体育课与幼儿健康教育课密切结合起来,并完善考核机制,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培养内容

体育教学技能培养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幼儿体育知识,提高五方面技能,即观察、指导、帮助,口令,做操、领操、编操,游戏组织,动手技能。观察、指导与帮助技能是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幼儿因材施教的能力。口令技能即指挥调整队伍的能力。做操、领操、编操技能是指设计和指导幼儿做体操动作的能力。游戏组织技能是指设计、实施、评价体育游戏的能力。动手技能是指创造性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掌握体育游戏组织技能尤为重要。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培养途径

1、体育课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满足学生自身体育锻炼的需要,二是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能力。如前所述,幼儿健康教育课对幼儿体育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的内容涉及较少,因此体育课可有意识地担当起培养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责任。培养重点是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有关幼儿体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可有意识地将之与幼儿健康教育课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指导、帮助技能,口令技能,做操、领操、编操技能和游戏组织技能,并与动手技能培养有机融合。可通过单项体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全面掌握体育教学技能。例如,在掌握口令、做操、领操、游戏组织技能等单项技能的基础上,学习组织大型广播体操、大型幼儿体育活动、社团体育活动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技能。

教师可以在本、专科的第一学期体育课上组织学生轮流进行队列和基本体操训练,第二学期组织学生轮流开展体育游戏训练,第三学期组织学生集中练习体育活动的组织技能,第四学期则由学生轮流组织本班同学开展体育活动,每次的活动时间可控制在15-20分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对同学们轮流组织的活动要加以记录和反思,从而在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技能。专科的第三学期可进行体育口令、基本体操、体育游戏的考核。本科的第三学期可进行体育口令和体育游戏的考核,第四学期可进行基本体操的考核。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的开始或结束时段分散考核,也可以集中时间考核。

2、课外和竞赛活动

课外和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体育教学技能的实践机会。

晨跑、做操(幼儿广播体操或第八套广播体操)等可成为学生的常规课外活动。还可以成立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体育社团可由学生自己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教师可给予适当指导。

体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借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例如,组织基本体操或健美操比赛,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学生做操和领操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学生创编体操的能力。又如,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创编比赛,既可以借此锻炼学生组织游戏的能力,又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见习和实习

见习和实习是学生了解幼儿园体育活动特点、场地设施情况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实践证明,加强见习和实习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见习、实习活动可以保证学生以一种相对连续的方式得到锻炼。教师在制订见习、实习计划时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通过认真的听、看、

记录、比较、分析、参与等,有效掌握体育教学技能。

4、体育特色课或选修课

开设体育特色课或选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提高体育教学技能的机会。例如,体操和游戏创编课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组织幼儿做操和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技能的同时进行创编设计。又如,学前儿童体育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幼儿体育活动知识和技能。轮滑、瑜伽、游泳、跆拳道等课程也对学生今后组织幼儿园体育活动有促进作用。

此外,学生还可以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电视、书籍等进行自主学习,以掌握更多幼儿体育活动知识,提高体育教学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邀请专家为学生开设有关幼儿健康知识、幼儿体育特色活动等内容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幼儿健康和体育教育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观摩幼儿园体育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考核方案

考核时重点放在体育口令、基本体操、体育游戏三项技能上。三项技能的考核得分均为60-84分,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若有一项技能的考核得分低于60分,则为不合格。

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毕业生入职后胜任幼儿园体育教学工作,提高幼儿园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15.

[2]张智颖.新世纪幼儿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2):80-83.

[3]季卫霞.济南幼儿体育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4):95-96.

[4]刘美奋.山东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5):83-86.

[5]吕伟丽.对新时期幼儿体育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16):106-107.

[6]孟云萍.太原市幼儿园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6.

篇6

一、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融入壮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1.传承壮族体育文化。对壮族文化的传承,政府做了大量的挖掘和宣传工作,如地处桂西北的河池市每年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到现在已举办了四届,深受群众欢迎,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此艺术节偏重于刘三姐文化,对于壮族体育活动来说也仅仅是展示或表演,是因为许多壮族体育技巧没能普及,以至于广大老百姓没能充分参与其中,失去了民族体育应有的作用和魅力。在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前教育健康教学中对壮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及实施,毫无疑问在传承壮族体育文化起着一举两得的作用。

2.壮族体育资源可丰富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的内容。作为壮族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河池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例如抛绣球、抢花炮、舞龙狮、打棍、打陀螺、跳桌、射击、打磨秋等。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开放式的信息,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提供了设计的素材。幼儿体育游戏,即以游戏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投、钻爬和攀登等基本活动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强调游戏的趣味性。壮族体育活动很多是由民间游戏演变而来的,两者很容易衔接在一起。教师遵循游戏的特点,对民俗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利用这些游戏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必然会受到幼儿的喜爱,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民族性、地方性,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例如打陀螺,陀螺用坚硬的木头做成,像倒放的玻璃瓶,有圆柱形的,有球形的。玩的时候,用一根一米多长、头大尾小的绳子依次从腿上绕起,绕到陀螺中部,手夹绳头,用力摔出去,陀螺即在地上旋转。谁转的时间长,就可以获得先打权。打陀螺是农闲时节农村青年在田间地头玩的游戏。

3.成本低,易于实施,学以致用。农村职业学校,体育器材严重不足,更不用说配备幼儿活动器材来辅助幼儿健康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的教学。即使有这些器材辅助教学,将来大多数学生到村镇幼儿园工作也没机会用上,因为农村幼儿园无法满足幼儿活动所需的大量器材。那么开展民族体育游戏是一种成本低,且最接地气的教学活动。几乎所有壮族体育活动的器材教师都可以找到或者废物利用创新制作。例如“跳桌”,可以用包装箱当桌;抛绣球的圈可以用呼啦圈代替,呼啦圈可以用竹篾来编。民族体育来自民间,在广大的农村土地上说不定还能找到最原始的游戏器材。将来能让学前教育学生直接应用到农村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中。

4.提高教学水平,突出地方办学特色。农村职校在办学条件上肯定比不上其他的城市学校,要在竞争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就要办出特色。利用壮族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既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又突出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在加工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开发优势,既充实课堂内容,又传承了民族体育文化。有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师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升华。由于有了教师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和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支持,便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吐故纳新,从而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中融合壮族民间体育项目

根据幼儿活动特点,选择壮族民间体育项(下转263页)(上接236页)目。幼儿体育游戏分为行走类、跑类、跳跃类、投掷类和钻爬类等活动游戏。适合走步与跑步活动游戏的壮族体育活动有打猎、抢电;适合跳跃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跳桌、跳大海;适合投掷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抛绣球、桐子镖;适合钻爬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上刀山下火海等。适合综合性活动游戏的壮族体育活动有舞龙、舞狮等。

以“抛绣球”为例,尝试把“抛绣球”融入投掷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中。

第一课时:

1.用讲解、示范的方法学习教材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年龄阶段幼儿投掷动作发展特点及发展要求,以及常开展的几种投掷游戏活动的方法、规则。

2.让学生了解“抛绣球”的民族民俗以及现代抛绣球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法。抛绣球在宋代叫作飞砣。那时候还不是真正的绣球,是一个五彩新囊,里面装上豆粟之类。到明代便有抛彩色头巾的记载,叫投帕或抛帕。绣球是用五色绸布做的带有飘带的圆球,用五色丝线精心绣制,直径2~3寸,十分精致。玩的时候,男一堆,女一堆,相隔若干距离,互相对唱山歌。双方发生感情,女方便用球带捆些礼物抛给小伙子,男方接到绣球后,如果他也爱女方,就把礼物收下,绑上自己的礼物,抛还女方,两人便成为初交的情侣了。

第二课时:

1.准备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抛绣球”比赛。

2.根据幼儿游戏构成的几个要素:游戏的任务(或游戏的目的);游戏的内容;游戏的角色、情节和规则;游戏的条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组织幼儿“抛绣球”游戏。

3.各组分别展示幼儿“抛绣球”游戏活动的组织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做出评价。

篇7

1.课题名称(略)

2.课题组人员组成(略)

3.课题计划研究步骤及实施时间安排

(1)2011年3月初论证、申报本课题。

(2)2011年3月中旬:①文献资料准备。②制定实施方案。③确定研究对象。④确定指导、实践练习方案。⑤课题开题及行动。

(3)2011年3月下旬——2011年6月:①实施指导、比赛促进法②进行实践练习③实验、研究、总结,形成阶段成果报告。

(4)2011年6月——2011年9月:形成课题主要研究成果及报告,申请评估验收。

4.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金川集团公司总校第一高级中学2010级高二学生。

(2)文献资料法、授课指导法,比赛促进法、实践练习法。

5.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体育游戏是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活跃课堂氛围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虽然在运用体育游戏,但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开发研究,为了使体育游戏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提出在体育课中拓展游戏进行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6.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

提高体育课的效率,切实做好体育课工作成效,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是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总结。研究游戏活动实效性,使学生能在体育课中更好的学习和锻炼,使一些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愿望的体育活动内容远离体育课,让“游戏活动”的开发成为体育课这一舞台的亮点。

二、本课题实践的重要意义

本课题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游戏其本身的功能就有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特别是竞争性,只要有游戏的开展就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体育游戏来自生活,更能反映人们生活中的影子,体育游戏再现了生活中的趣味,所以使学生乐于参与,全身心投入。

2.中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启发调动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根据每次教学活动的内容,贯穿带有比赛性的游戏项目来配合,就可以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他们在紧张活跃的竞赛中得到锻炼。由于贯穿了游戏教学,使学生的练习有较大的提高。

3.学生在集体的配合下,共同前进,共同完成游戏活动,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

4.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派生和发展而来的,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良好的娱乐氛围。通过游戏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增长学生的运动知识。

三、课题所依据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师生观、课程观的束缚下,教师强行教、学生勉强练的教学方法给上体育课的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出现了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升高出现了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趋势和现象。不少学生喜欢以自主性的方式玩,而在体育课练习方面消极怠工、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完成任务勉强等等的情况。

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这并不是说他们对体育课没有兴趣,而是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简单缺乏新意,所以学生渐渐对体育课的感受性降低,慢慢失去了兴趣,最后还可能对体育课产生一种厌恶心理。

四、课题组织实施的过程

1.提出课题

体育游戏是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活跃课堂氛围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虽然在运用体育游戏,但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开发研究,为了使体育游戏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提出在体育课中拓展游戏进行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2.准备阶段

(1)组织学习阶段: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有关体育游戏创编和拓展方面的理论和相关知识,强化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水平。

(2)开题及宣传

经过教研组成员的酝酿,参与了年级部组织的开题仪式。

课题开题之后,课题组又充分利用学校课外体育竞赛的优势条件,多次动用学生会、班干部、班会等形式,宣传组织学生游戏比赛,为进一步促进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确定拟拓展的游戏项目。

(4)研究游戏拓展的方式方法

五、课题的实施阶段

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进入了课题的正式实施——

1.依次确定拓展的游戏

2.在体育课上进行练习

3.体育课游戏及其拓展示意图

①开火车:纵跳——纵队、横队、前行、后退;蹲跳——纵队、横队、前行、后退;单腿跳——纵队、横队、前行、后退。

②打电话:单手拨;双手拨。

③黄河长江:单纯角色;角色转化一次;角色转化两次。

④抢占位置:单纯比速度;比速度也比反应;反复假动作

⑤贴膏药:圆圈;方阵;可移动队形

⑥蛇形绕杆接力:男生对男生;女生对女生;男生对女生;男女生混合对抗。

⑦瞎子摸鱼:单摸;双摸;多摸

⑧叼小鸡:单鹰叼;双鹰叼;多鹰叼

⑨赶猪:单手赶一只;双手赶两只;接力棒赶

⑩多人组合篮球对抗赛:双人一背一组合;三人抬轿组合;自由人+双人一背一组合;自由人+三人抬轿组合。

六、课题研究的方向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 游戏教学 作用 策略

体育游戏是游戏内涵的拓展和派生,将体育游戏引入到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过多地强调对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的锻炼,缺乏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而体育游戏集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度,提升了教学效果。

一、初中体育游戏的特征

1.教育性。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应该体现教育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在体现教育游戏性、娱乐性的同时,更应该强调教育的规则性和约束性,保证体育教学效果。

2.游戏性。实现体育游戏教学,符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体育游戏的设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学训练与游戏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3.体力和智力性。体育游戏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在提升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二、体育游戏之于初中体育授课的价值

(一)游戏教学特征提升受教者参与积极性

体育教学中的游戏设置,彰显着一种独特的娱乐魅力,因此,可以将中学生的参与授课的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由此,作为体育课堂主体的学生便会积极投入其中。借助游戏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游戏练习中,将单一,甚至略显枯燥的体育内容传输给中学生,令其在体育游戏课堂中收获愉悦,产生乐学的感受。

(二)游戏教学温暖中学生身心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容易对之产生各类抗拒心理。例如,害怕心理、反感心理、焦虑心理等,这些心理的形成从根本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的实现,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体育游戏引入到教学中去,能够有效地调解学生身心平衡发展,实现体能和智力的共同进步。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降低其恐惧心理和胆怯心理,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总之,善于将体育游戏引入到教学中,集教育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提升了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游戏教学利于团队意识培养

体育游戏的规则灵活又丰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定各种各样的规定,提升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培养团队意识是提升体育游戏教学效果、维持课堂纪律的关键,在具体的比赛或者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不想因个人原因来影响团队的成绩,那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以便于帮助班里纪律性较差的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巩固教学秩序。总之,体育游戏的开展,对于培养团队意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三、游戏之于初中体育授课中的实施措施

(一)依据受教者身心特征,巧设游戏方案

在体育游戏的选择时,应该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识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相适应, 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合理选择情景和场地,保证教学的顺利实现。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活泼爱动喜欢模仿,那么就可以选择模仿性强的游戏, 如老鹰抓小鸡等来实现教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心理, 合理选择体育游戏和体育内容,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此外,还应该结合季节因素来进行体育游戏的选择,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一般在春秋两季,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延长游戏活动时间。在夏季,则要减少运动量,缩短活动时间,起到调节学生身心的作用。

(二)以课型结构为依据,实施有效游戏

在教学的开始部分应该选取富有吸引力的游戏,从而提升他们的兴趣。如“反口令”“单数和双数报数”等列队游戏的选择,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从而提升他们的体育参与性,以便于能够较快地引领他们到教学环节,这从根本上保证了体育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以游戏作为教学导入十分必要,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来合理地组织游戏形式,以便于与教材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还能够提升大脑活跃度,实现思维的高效运转,提升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授课环节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令初中生参与其中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氛围,带着乐学的情绪,和体育教师产生有效的互动。体育游戏应当依据授课内容巧妙地设置多种游戏形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明岩,项前,李晓玲.体育游戏特点及在教学中的运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1):61-63.

篇9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教学过程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身体素质情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时刻注意的一个方面。面对近些年来小学生身体素质偏低的情况,我们更要对小学生的体质教育提高重视,也对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故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小学体育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意义

1.体育游戏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趋势

儿童期处于人的初步发育阶段,这个阶段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发生变形,但是这个时期的骨骼韧性是最强的,是发展柔韧性的最佳时期。体育游戏能够寓教于乐,在愉快活动中求发展,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

2.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竞争力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成长期,他们的思维、创造力都有很大的培养空间,而体育游戏以其多样的方式易被儿童接受,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未来成就事业的基础。

3.体育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由于我们这里讲的体育游戏主要是应用于体育教学,所以多数情况下都是团体性活动,这也就强调了团队的作用,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很深刻地让学生领悟到与他人协作的重要性,更懂得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增强大局观。

4.体育游戏通过它特有的内容、情节、形式、规则及要求,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遵守纪律、不畏艰难、诚实自制、拼搏奋进等优良品德。

5.能在师生的双边关系中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课堂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适应周围世界,养成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以及遵守制度规则的观念。

二、体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1.体育游戏的选择

(1)根据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游戏的种类

体育游戏的作用和特点决定了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分布情况不同和发挥的作用不同。一般课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或者四个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课堂教学的不同部分,都可以采取不同特点的游戏加以串联或者练习。以三部分为例,开始时可以做些热身运动以使处于休眠的身体,受到轻微刺激,准备运动,同时使心脏的收缩加速,提高搏血量,加速血液循环工作,为肌肉工作做好准备,避免意外的受伤情况发生。基本部分的游戏一般要考虑与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相结合,选择教材教学任务的体育游戏。结束部分主要是使学生平静下来,可以做些轻缓的运动,如原地踏步等。

(2)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变化因素选择

在不同的场地、器材或者季节气候的影响下,我们选择的游戏类型也应有所变化。以季节气候因素为例,夏天天气热,空气干燥,应减少学生的运动量,避免学生出现中暑等现象,可以选择一些室内运动,如乒乓球;冬天则应做一些运动量大的运动以达到顺气活血的功效,如长跑。

2.体育游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我们这里主要是就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开展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小学生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体育游戏的强度要适中,不可以让学生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出现伤病情况。

(2)体育游戏要尊重小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的自身发展包括身体生长发育特点、心理生长特点,这些特点的发展在少年儿童时期是和年龄的大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出不同的安排,要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做好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学生往往不注重个人卫生,玩沙子、玩水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无意的不卫生习惯都要做及时的教育,讲清道理,明确不讲卫生的危害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与卫生习惯。

3.经典体育游戏方案介绍

(1)立棍不倒:提高反应、起动及跑动速度

准备:在体育场地上画一大圆圈,准备一个木棍。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排头按时针方向报数,然后全体蹲下;裁判员(老师)指定1号游戏者到圆心,手持木棍在圆心准备。

方法:游戏开始,1号游戏者手持木棍呼叫同学的号码,呼叫后立即撒开木棍,被呼叫的游戏者马上站起来,跑向圆心接住木棍,1号游戏者跑到被呼叫号码位置蹲下,如此往复,没有接住木棍者受罚。

(2)传接乒乓球:锻炼反应速度,记忆力及团队意识

准备:把班级学生平均分为两组,然后每组选出一个队长,由裁判员(老师)给每队发一个乒乓球,每队围成一个圆圈准备。

方法:游戏开始,由每队队长执球,然后抛给对面的队友,然后再由这名同学传给另一个同学(注意:不能是相邻的),如此往复,直到每位同学都接到球并且只接到一次为止,如果出现有人没接到球或接球重复则重新开始,由裁判员在一旁监督并计时,完成时间少的一组获胜,完成时间长的一方受罚。

篇10

提供了有效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既要有陕西的民族文化特色,又不能盲目照搬民间艺术形式和内容。教师要根据幼儿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不同阶段的幼儿特征,挖掘民间艺术中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与安全需要之后,才会有社会需要,包括对家(国家、集体)的归属感、家乡的自豪感和文化的认同感,而恰恰民间艺术能够很好支撑这种情感。通过对幼儿的渗透教育,使幼儿在学前阶段、在与玩伴的交往中,取得他人的尊重,使其更产生自信心,形成积极的人生观,获得社会需求。学前阶段是幼儿感官功能的发育期,在此期间,对幼儿进行不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训练和教育渗透,可以有效的完善感知觉的发育。陕西民间艺术的形式多样,有的具有强烈的视觉观赏性、有的具有悦耳的听觉悠扬性,有的具有趣味的把玩性。让幼儿在感官发育期接触陕西民间艺术,不仅吸引其对教育内容的注意力,也能锻炼其观察力、联想力、表达力的协调发展。

二、陕西民间艺术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遵循幼教规律,结合当前阶段的幼儿特点,选取适宜的民间艺术形式,设置切合实际的教育目标,设计具备操作性的教学方案和内容。

(一)创设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可依据幼儿园教师空间布局,选取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创设。例如,可将不同楼层布置成不同艺术形式的室外环境,将一层走廊布置成色彩斑斓的农民画展示区,将二层布置成巧夺天工的剪纸展示区,将三层布置成展示民间泥塑的特色区等等。让每层的每个艺术主角自己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自己讲述自己的艺术魅力,展示自己的艺术形象。让孩子们生活在传统民间艺术的视觉海洋中,处处离不开艺术的提示,萌发对美的初步感受。

(二)设计特色的教学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设计可利用陕西地域的民族文化资源,对现有的教学活动做有效的改编和合理的拓展,使其更能传达陕西地域美的特色。如在美术教学活动《认识颜色》这一章节中,活动巧妙通过对陕西民间艺术-马勺的绘制,对原有的教学活动做了合理改编,让幼儿绘制了《家乡的马勺》,增进了幼儿对马勺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孩子们的绘画的兴趣和对家乡文化自豪感,完成了预定的活动目标的同时,大大提升了自己绘画的自信心,修改后的活动设计也更加传达陕西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如在《吼秦腔》单元时,教师边播放秦腔艺术家表演秦腔的视频资料,变示范唱秦腔,同时孩子们学会秦腔个别名段的唱词,并试着用“吼”的方式唱出个别词句,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秦腔,同时也认识了自己家乡的国粹;如在《玩泥巴》活动中带领孩子们捏制兵马俑、在“艺术展演”活动中播放皮影戏、在《我是小导游》活动中让孩子介绍钟楼、大雁塔等。在活动过程中,应建立师幼的互动关系。教师应把幼儿的需要放在首位,密切关注他们的对该活动的反应和态度。教师和幼儿之间应是相互支持和合作的关系,教师引导,幼儿配合;教师正确示范,幼儿积极展示自我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教师之间应开放互评,积极听取不同意见,反复研讨每一项活动的意义和过程,明确该课程的优缺点、教育价值和内涵。

(三)举办特色的艺术主题月活动为能更集中的开展陕西民间艺术教育,园本课程可开设主题教育月活动。通过组织幼儿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环大雁塔一日游、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听“青曲社”讲陕西方言相声;举办摄影展活动《我的家乡-陕西》;文艺表演《舞蹈—陕西娃娃》、《兵马战阵》;亲子活动《我们一家在钟楼》等活动,让孩子们“看”“听”“游”中,认识陕西和陕西的地域特色文化,促进了幼儿整体和谐的发展。

(四)开设特色的户外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是在以前民间流传的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传统少儿活动,及趣味性和健身性与一体。孩子们经常参加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及意志品质形成,培养其民间体育活动兴趣。幼儿园园本课程可以把陕西民间游戏“丢沙包”、“跳房子”、“抓子”“滚铁环”、“跳皮筋”等民间艺术活动经过优化,有机地融入晨区活动、户外活动里。通过过对民间体育游戏的适当改编、形式创新、内容整合,创设幼儿园传统游戏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可以丰富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也极大的丰富了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