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特质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思维的特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 洋葱理论 素质模型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区域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取得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处于经济发展前沿的城市,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是其必然的选择。而科学的引进和培养一支强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有赖于依托科学的人才素质模型,对人才素质进行正确分析。
目前,对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探究,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诸多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观点。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不难发现,对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研究,视角大都集中于分析科技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其内在人格特质及潜能的评价;另一方面,很少将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看成一个统一整体,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层次性,及它们如何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潜能的发挥。因此,构建科学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
对科技创新人才概念的理解,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诠释,但学术界仍未达成概念层面的共识。美国《创新杂志》从工业创新的角度,提出“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国外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关注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个性品质,在强调人的个性综合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动机和创新潜能的培养。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人才由以下十个要素构成: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科学家共同的人格特质是:一是高度的自我力量和情绪的稳定性;二是独立自主的强烈需要;三是控制冲动的高水平;四是在人际交往中喜欢独处;五是对矛盾和障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美国工程院预测,2020年或更远的未来,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才最需要具有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商业管理能力、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终身学习能力等素质。
国内对创新人才素质构成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强调创新型人才的一般特质。这些特质包括以下六点:广博的知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诚实、责任感和自信心。二是强调创新人才的某一个特质。有学者认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坚强的创新能力、自觉的创新意识和缜密的创新思维。三是强调创新人才的综合特质。综合特质由一般特质和创[]新特质共同构成,一般特质包括自然特质、心理特征和社会特质,创新特质是指为创造新知识和新物质或精神财富的品质及能力。因此,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具有较高科技创新能力,长期从事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创新活动,并产出创新成果,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较大贡献的科学技术主体。他们的基本特质包括:创新智能、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
二、洋葱理论
素质模型理论最早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发表题为《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的文章,首次提出“素质”的概念,即把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素质。他在文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麦克利兰在素质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技术,即能力素质模型,该模型提炼了绩效优秀人员具备的核心素质与能力,以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此后素质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引起不同领域学者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1[].常用的素质模型
在人力资源管理论中,常用的素质模型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冰山模型将素质分为冰山水面下的隐性素质和水面上的显性素质,显性素质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而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是任职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隐性素质是指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态度、价值观、动机及自我意识等特质,它们是个人驱动力的主要部分,也是人格的中心能力,能够预测个人工作的长期潜能。
洋葱模型与冰山模型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洋葱模型对胜任力素质的描述更具层次性。在这个模型中最外层的是知识和技能,由表及里,越来越深入,最里层是个人核心动机和特质,是最深层次的特征,也是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的。
2.素质洋葱模型
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在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素质要素的特点及关系。该模型如图1所示。
易于培养和评价的潜能
难以培养和评价的潜能
图1 素质洋葱模型
该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由内至外逐渐可被观察、被衡量的特点。洋葱模型中各素质要素由内至外依次是动机和个性,态度、价值观、自我形象和社会角色,知识和技能等。
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它引导个人行为方式朝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方向前进,防止行为偏离。动机的强烈与否影响行为过程的效率和结果。同样情况下,具有强烈成功动机的人会为自己设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它,并积极听取意见,争取做到最好。
个性品质是个体通过对待现实事物的态度及具体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经常性和稳定性的人格特质。它是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统一体。
态度是指某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它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认知因素:即个人对客观对象具有评价意义的叙述;情感因素:即个人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因素: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实际反应或行动态度。
价值观是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自我形象是个人对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是个人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自我形象一经形成,有拒绝改变的倾向。自我形象作为动机的反应,可预测短期内的个人行为方式。
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建立在个人动机、个性和自我形象的基础上,表现为个人一贯的行为方式和风格。
知识是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是人们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胜任素质。
技能是个人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生理或心智能力,技能能否产生绩效受动机、特质和价值观等胜任力要素的影响。
在洋葱素质模型中,知识和技能等表象素质是易于培养和评价的;个性和动机、态度与价值观等潜在素质是难以评价的需要后天习得。表象素质是潜在素质的外化,潜在素质是表象素质的基础;潜在素质的数量、质量和性质都对表象素质的获得和发挥起着巨大的影响。各个层次的素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动态的复杂统一体,共同作用于人们潜能的发挥。
三、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
1.模型的构建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探索未知、开辟新领域的复杂活动,具有开放性、可变性、曲折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主体的素质构成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既包括了科技创新主体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等表象素质,又与其品质、个性等隐性要素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依据洋葱理论,可以构建出由创新智能、创新思维、创新品质三个维度构成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如图2所示。
动力素质
核心素质
基础素质
图2 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
2.模型中各维度的内涵
在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中,创新智能属于显性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属于隐性素质。
(1)创新智能是创新实现的基础素质,属于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
创新智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系统的知识结构。主要指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活动,所要掌握的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相关的方法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体系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基本要求,为创新意识提供原料和智力支持。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构成个体积极的价值理念和人文情怀的知识要素。学科前沿知识是科技创新的最高层次的知识,是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科技活动最直接的知识准备。相关的方法论知识是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专业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基础。科技创新需要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做支撑,它是形成创造力的前提,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头之水”。
第二,必要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借助创新主体所具有的一系列能力要素综合参与,这些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主体自主获取与创新目标有关的知识的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可不断增加创新主体的知识储备量,改善其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自主的学习能力要求创新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能够质疑、提出和探究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能够把所学新知识整合到原有知识体系中,具有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能力是创新主体运用知识实现创新目标的能力,它是一种外显的能力,使创新活动得以落实的保证,包括创新经验、创新思维、创新规划和创新运作能力四个方面。
人际交往能力是科技创新成功的剂。科技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团队创新上,因此,要求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包括人际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在团体创新活动中,人们之间亲密的情感距离,能消除彼此之间的紧张、消极和敌对的人际关系,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对科技创新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述三种能力对科技创新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行动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高低,是创新过程有效进行的必备素质条件。
(2)创新思维是实现创新的核心素质
多元的思维结构主要包括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及元认知思维。理性思维有类比思维、逆向思维、集合思维等,可使思维保持良好的逻辑性、深刻性和流畅性,理性思维能力越强,对复杂抽象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也越强;非理性思维包括灵感、直觉等,可以挖掘人们庞大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经验,可以发挥强大的创造力;元认知思维是主体对自我思维的认识和调控能力,可以通过改善认知心理和认知结构来改善思维,形成整合思维的机制。多元的思维结构可以大大加强思维的整合性、有效性和灵活性,是科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3)创新品质是实现创新的动力素质
创新品质方面的素质反映了科技主体在好奇心态度、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隐特质。在科技创新人才的个性品质中,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创新意识,兴趣和成就感引发创新动机,探索精神是创新的精神力量,坚强执着的意志使保持创新一贯性与专注性的重要基础;勇于变革的创新倾向和自信心是保持良好创新精神的重要内驱力。除此之外,还有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的心态、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等。这些个性品质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个体的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坚定不移的进行科技探索,最终实现突破。这些蕴含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个性品质是科技创新人才实现科技创新的人格动力因素,它体现了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内在兴趣为基础的内部动机与以理想为驱动的外部动机相统一的人格特征。
在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模型中,创新智能是创新主体实现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实现的必要个人条件。创新思维能够激活和运用创新智能素质,是个体能够创新成功的核心素质。创新品质是创新活动持续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动力机制,对创新的速度、强度和效能提供保证。创新品质不仅是科技创新人才与非科技创新人才得以区别的标志,同时也是影响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潜能发挥的关键性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但对主体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对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模型中各素质模块既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创新功能,又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并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中的要素相互协同发生作用。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包括:结构合理的综合性创新智能;灵活流畅且系统深刻的创新思维风格;蕴含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个性品质。依据洋葱理论,可以从创新智能、创新思维、创新品质三个维度构建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基于此,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应与其素质模型的要求相适应,不能局限于对知识和技能等表面素质的评价,还应对创新思维、创新品质等隐性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志广,刘效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4):10-13
[2]塞尔希奥,齐曼.先革新再谈创新[M].单敏,丛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0
篇3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14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需求,这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政治教学却一直采取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与时代的特征是完全不符的。而且,在新形势下,中职政治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
创新思维指的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学会对事物融会贯通,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新的思考。通过这些新的思考,进而让问题的解决的方式有了新的方向。创新思维是现如今中职学生特别需要的一个特质,具备了创新思维能够让很多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轻松。与其他思维方式不同,创新思维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其中,发散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就是其明显的特征。具备了思维的创新性,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独辟蹊径,并对自己的结构体系进行一个重新整合发展。
二、中职政治教学的主要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行,在中职院校中,传统的中职政治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传统的中职政治教育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往往都以“说教”为主,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情绪完全不能被调动起来。加之政治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又较弱。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并对政治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根据相关调查,在中职院校中,学生逃课率较高的课程便是思想政治课程。即便不逃课,很多学生在课上也是“人在心不在”的状态,要么是悄悄玩手机,要么就是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课的学生数量屈指可数。
三、在中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变得日益完善。而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培养双向人才的重要使命和作用。目前,很多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就更别提所谓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了。而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局限性也让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真正适应时展的需求,并与时展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在中职的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学习,学生有了更为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并逐步形成独特的个性和思考方式。这些都能成为学生未来成功进入职场的有用筹码。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中职院校都调整了自己的招生人数。大量的扩招让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可避免的大幅度下滑。现在的中职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弱,对于政治学习缺乏基本的兴趣。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渐渐忽略了。而此时再提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利用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四、中职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职的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基本前提。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根本无从体现,学生仅仅进行着单调的机械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明显行不通的。新形势下,课堂不应该仅仅是课堂而已,教师也不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导师。在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模式下,课堂应该是学生和教师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而教师也应该只是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引导者。在思想政治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始终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例如,当教师就一问题要求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给出的答案给出过于果断的正误判断。即便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一定出入,教师也应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学生积极发言的行为,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供有力的氛围。又如,对于在政治课堂上存在分歧的问题,教师不应该“一竿子打死”,而是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进行头脑风暴。这样的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让学生之间的思维形成相互的碰撞,有助于创新思维模式的形成。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中职政治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也十分重要。正确的角色定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思维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养成向权威发出挑战和质疑的学习精神。在挑战和质疑中,学生学会了不盲从,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自然而然也就逐步形成了开放的思想和新颖的思维方式。其次,政治教师也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认真提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互相促进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融会贯通,并在课堂上变得更加自信。这些角色定位的转变都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
(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就业,而很多中职学生虽然理论学习能力较弱,但是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政治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质,让学生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政治课上一些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科技活动或技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思考,勇于动手,在实践中体会创新思维带来的快乐。
五、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目的,对于中职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让学生的未来发展变得更加顺利。
[1] 林胜德.中职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1(28):125-126.
[2] 胡金胜.创新思维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
究,2015(16):62.
[3] 傅小青.浅谈中职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学时代,2012(12):15.
Discussion on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Dong-mei
(Dingxi Industry Trad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Dingxi Gansu, 748000, China)
篇4
一、在英语班级课程授教中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能力便是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学生主动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处理新难题的思维能力,它并非少数人的特殊天才,而是每个人所具有的特质和内在潜在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关键是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突破(意为打开缺口突破难关)思维定势的思维能力。所以,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学生步入竞争社会的生存之道。面对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经济时代的挑战,近几年来各国教育界都倡导(率先提议)创新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初中英语课程应根据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必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本领的并且,着重提升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研究和处理难题的本领;逐步教育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本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就为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让广大英语老师明白了教学方针,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本领新世纪合格人才。
二、合作互动,活化课文插图,拓展创新思维
新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学中的插图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即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幻灯片显示,课堂也会有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笔者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进行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在合作制图中,笔者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制作并组合插图部件,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制作插图时,要求:
1.制作灵活。插图的再创,既要忠实于教材的原有设计,又不能受其束缚,内容可以合理取舍或增删,以服务于教材为宗旨。
2.美育教育。画面之间比例要求协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3.广泛教育。让学生参与插图再创造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教师的指令摆放小拼图到指定位置。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对文章进行介绍,师生就画面进行问答,自然地引入新课,使文章内容清楚明了地显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课堂中精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能力,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我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前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想法、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改变以前单一的填鸭式做法,突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以发散思维为突破口,激励学生的求知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上新课前笔者在班上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班上许多学生的家长吸烟,问题相当严重。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讨论题:What can you do to persuade your family members to give up smoking?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发状态,做到了语言的活学活用,达到了英语教学的交流目的。同时,若能长期坚持下去,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及探索创新精神的树立,特别是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
五、积极评价,体验成功喜悦,强化创新思维意识
篇5
关键词:电视栏目编导;创新思维;前瞻意识
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116-02
作为一名普通的电视观众,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能完整的观看一个30分钟左右的栏目,通常都会是被它表现出的创新的视角所吸引。在电视栏目的创作中,能够让它发挥无限魅力,并牢牢控制住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最核心的人物就是编导。一个成功的栏目,它的编导要具有创新的思维及对传媒行业发展的前瞻意识,在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与前瞻意识对节目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对促进电视传媒的长足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成功栏目的共同特质
创新是对现实的超越,对传统的革新。前瞻性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着眼未来,准确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纵观那些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栏目,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看点和特色,不同的栏目定位和收视群体,但是这些栏目都是围绕着四个字来吸引观众的眼球,那就是“创新”与“前瞻”。而时代性、包容性和独特性正是这些具有“创新”“前瞻”特色栏目的本质特征。
(一)时代性
电视栏目编导在策划栏目时要把握时代的主题,对受众的收视进行积极的引导,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的很多栏目都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生活服务类栏目《交换空间》,这个栏目就是将时代的经济进步与文化变迁折射到参与者个体对居住格调改变的要求上面,同时,通过“交换”理念,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新时代下,业主与业主之间,业主与设计师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故事与情感,因此节目开播之后,就大受欢迎,《交换空间》的成功与其“时代性”的特质息息相关。
(二)包容性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栏目包容性是对各地文化的包容也是对艺术的包容。很多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栏目在内容及风格的设置上都不拘一格,对流行的电视元素兼收并蓄,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五个快乐家族成员各有不同的主持风格,来自东北的两个主持人的北派幽默确实也赢得了不少北方城市观众的收视好感,除了主持人地域的包容性,在栏目内容的设置上,《快乐大本营》也有着不一般的“包容”,无论是游戏环节、表演环节还是观众互动性、参与感强的“草根”环节,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似乎照顾到了观众所有的娱乐需求,偶像明星、演艺圈焦点、民间达人、部落文化等等包罗娱乐万象,让人目不暇接,尽享这份欢快的娱乐大餐。
(三)独特性
不难理解,独特的栏目,绝对会吸引受众的目光,2010年最火的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最高收视率达到4.227%,《非诚勿扰》之所以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视成绩,跟栏目本身独特的设计和巧妙的板块编排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栏目里,男女嘉宾数量极为不对等是最大的特色,他们之间的犀利甚至一剑封喉式的问答,让观众充满着要看结局的渴望,栏目的编导在环节的设置上颇具匠心,递进式的结构使得节目层次更加突出,也正是这样独特的编排使得这档节目在众多婚恋交友节目中异军突起,成为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典范。
二、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
从上述这些成功的栏目所具有的特质来看,栏目的编导的创新思维和前瞻意识是栏目是否能取得成绩,获得观众青睐的关键。正如开篇所言,栏目的核心是编导,栏目的创新力与前瞻性实际上就是编导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编导创新思维如何激发?我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整理
在这个方面,栏目编导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做电视的编导如果不看电视、不研究电视是很可怕的,同样,要做出精品栏目,就要善于学习和研究,对一切事物保持一颗好奇之心,通过学习国内外优秀的电视栏目先进的策划思想、理念、技术,领会其精髓,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做能够使栏目与时俱进,常变常新。另外,包容的过程也是一个对知识梳理的过程。电视编导要博闻强记,可是如果只是“知之”而不“理之”,那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对观察到的新兴的电视元素进行集中整理,在整体上把握发展的新趋势,才能从根本上分析出受众的收视取向,提炼出自己的结论和策划创意,从而最终达到创新的目标。
(二)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并将思路能及时转换和变通。它是对思维速度的一种评价,能在短时间内有更多的“思维成果产出”。这对电视栏目的不断更新改版至关重要,思维的流畅性主要表现在:1.思维的主体性。能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2.思路的变通性。当某一思路行不通时,能及时放弃旧的思路,转向新的思路。3.方法的的多样性。不仅善于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而且能主动放弃无效的方法而采取新的方法。思维的流畅性是一种极宝贵的思维品质,它常常直接影响编导在电视工作中的效率、速度和节目质量。
(三)注重工作的细节
注重工作的细节,不要贪大求全,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必须加强对细节的关注,如果说创新是一种质变,那么这个质变必须经过“量变”的积累,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编导,时时注意工作的细节,关心电视发展趋势的细微变化,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往往会造就创新的灵感,从而能让一件简单的事物产生一次超常规的突破。重视细节,是要提倡电视编导在工作中的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工作进程中并不能保证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到位,在任何一点上都不出错。因为,做好细节不仅需要认真的态度,还需要一种功力,如果善于抓住工作细节中的蛛丝马迹,往往能够在大家熟视无睹的现象中灵光一闪找到创新的路径,寻找到还不为别人察觉的经典细节,往往能够出奇制胜,让荧屏更加丰富多彩。
三、电视栏目编导前瞻意识的培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前瞻意识”是开启思想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具备前瞻意识是栏目发展的灵魂所在,创新思维与前瞻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从策划的角度讲,一个有智慧的电视栏目编导在从事策划活动时,就应该有这样的胆略:不为前人所限,敢于预测事物的发展走向,策划编辑出引导观众、引导市场、具有开拓性的电视节目。电视编导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培养前瞻性的眼光或能力。
(一)善于总结,勤于计划
我们常说谋定后动,其实是在节目策划之前,把所有的问题细节都想到,考虑的尽量细致,这时,最该做的就是把促成该节目的关键点一件件地罗列出来,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用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标等等,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做好了,就有了成功的开头。接下来,就该进入工作流程了,在电视节目的拍摄、制作中可能会有一些变数,那么根据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进行具体的灵活调整。要确保我们的工作按照计划执行。下一次,新的任务到来的时候,我们有了上一次经验的积淀,工作起来就会思路清晰,结果也会比以前更好。
(二)将思考作为一种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作为电视编导,要把思考作为一种习惯,只有常常动脑思考,才能对未来的电视走势及节目发展有一个前瞻性的预判,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如果脑海里经常有一两个问题在盘旋,在萦绕,甚至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如此一段时间,一旦领悟,必定会对整个工作构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整合。在进行栏目创作工作时,只有真正的构思一些自己独立思想的策划,才能让自己的节目闪耀出智慧的火花,也只有不断的思考,思想才不会像一潭死水,只有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不断的尝试,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电视节目才会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新意。
(三)要常做趋势分析
电视媒体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编导,要善于做趋势分析,趋势分析不宜期限太长,可以以一年作为分析期限,分析趋势时可以与其他编导一同讨论,大家一起来分析、预测节目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电视元素可能会在未来成为主导,同时可以讨论各自的分析都有些什么支持的理由。分析的时候结合相关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这样才能策划编辑出既切合实际又具超前性的选题。
总之,在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力与前瞻性是一个节目生存发展的根本。对一名电视栏目编导而言,其所承担的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作实践之中,想在业务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将创新思维与前瞻意识落实在每一期节目之中。也只有把其作为自发要求,电视栏目编导才能在看似繁琐的日常工作中不断获得让自己乐在其中的兴奋点,也使自身能在流水性生产之中不被淹没、永葆自己的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创新型领导;内涵;运行机制;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9-0062-06
领导学需要及时地对时代背景做出反应以适应实践的需要,并受其内在演化规律的制约,因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领导学理论范式。激荡变革的时代中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迫切性使创新型领导成为新时代领导理论与领导实践的大势所趋,同时这一领导观也与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国大背景相契合。立足于与创新有关的各领导理论的反思与批判,本文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尝试建构一个系统、完整的创新型领导理论。从概念界定、运行机制及实现方式三个方面对创新型领导进行研究,使创新从领导者的一种能动活动,提升到主客观互动的一种创新型领导理论,将创新从领导理论研究中的诸多层面之一推移到领导探询、讨论和实践的中心地带。
一、创新型领导的时代诉求及其内涵界定
领导活动作为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高级主观能力的反应,受到特殊社会环境与具体情景的多种外部因素制约,也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规定。当今社会风起云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与人们的需求都处于激荡的变革之中,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这一情况更为复杂;领导活动作为一种与环境互动的人类行为,其本身也内含着变革与创新之要义,在工业化之后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内在规定更为突出,成为领导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创新型领导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领导观念、领导方式而不是一种单纯的传统创新活动,之所以能够在现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时代诉求。
第一,激荡变革的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增加了领导活动的复杂性,给领导创新提出新的要求,由“领导创新”转向“创新型领导”是对时代变迁的理性回应。变迁社会中的不确定性给组织造成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都给领导者提出了严俊的挑战和暂新的课题。仅凭以往的思维模式、领导方法、领导作风和领导方式,仅仅停留在以往的实践层面的“领导创新”,而不系统反思整个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根本无法应对这些挑战,实施有效领导,也就无法完成时代交付的课题和任务。第二,动荡时代的组织变革呼吁创新型领导。组织是领导活动的载体,是人类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克服困难,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基本活动场所。创新型的领导可以提高组织效率、速度和效能。如Kotter(1990)所说,领导者是组织创新与变革的人,无论是渐进性创新,还是革命性(Revolutionary)创新,领导者一般都被认为是推动创新,领导变革的关键因素,如果他们迷失了方向,则创新不可能发生[1]。组织变革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其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变革的方向和定位是否准确。领导者的特定涵义决定了领导者的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建立目标和方向。因此,创新型领导是组织变革的重要动力和决定性力量之一。第三,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型领导更是一个迫切课题。转型时期的巨变环境给领导者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速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今天适用的领导方式明天不一定适用;此地适用的领导方式彼地不一定适用。领导者必须迎难而上,全方位、多角度地主动进行创新型领导,以应对时代提出的挑战和问题。
创新型领导不同于传统领导理念中的领导创新。创新领导是把领导者作为客体,领导创新是把领导者作为主体。领导创新是一种领导者的单向活动或能力,侧重领导者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创新领导则是一种有着特定目标指向的客体存在,但这种客体存在远非领导者这一因素,而是领导者、制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我们认为,创新型领导是一种领导观念,一种领导方式或风格,一种有特定指向和互动过程的领导者、领导活动、领导体制的综合统一体。在各种相关理论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结合领导实践,我们认为,创新型领导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激发,突破习惯势力与旧有思维的限制,以创新思维对各种相关领导因素进行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式进行重新想像,对组织的文化、制度与技术进行全方位改造,以实现组织持续发展与超越式发展的新型领导观。
二、创新型领导的运行机制
按照系统反思、协同互动、重新想像和持续发展四个基本内涵,结合组织内外的各种创新主体和影响要素,以制度与文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软权力与硬权力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此尝试构建创新型领导的运行机制和得以实现的可能性途径。如前所述,既然我们所建构的创新型领导是多层次、全方位覆盖面极广的领导方式,我们就有必要理清创新型领导在实践运行中所关涉的层次,以不同层次及其机构搭建运行机制。我们认为,创新型领导在内涵上具有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三个层面,在实践运行中此三个层面的创新落实到四个层次的创新影响主体上:个体、组织、关系与文化。此四者各自代表运行领导创新的不同层面的因素,并在实践中交错互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创新型领导有机整体。如图1所示:
第一,创新型领导者。创新型领导的运行首要具备的条件是必须有创新型领导者的发动和维持。创新型领导对领导者来说是一种内在个人过程,即创新必须由外在的功利性追去内化为一种内在品格,凝结在其思维模式之中。这涉及到领导者心理学、伦理学和个体禀赋的某些东西:个人特质、个人决策、创新素质、先天性格、认知模式和思想品格等个体因素。创新型领导者必须要有特殊的创造能力以及突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每个领导者都具备各自不同的领导优势和领导劣势,这也是其个人特征所决定的领导风格之不同的根源之一。根据费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工作环境、领导风格以及领导者的个人素质要实现恰当的匹配,这样的领导才可能成功。创新型领导需要具备高超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的领导者与之匹配。作为组织的领头羊,创新型领导者的存在的整个创新型领导得以实施的推动者和维系者,其能力大小和性格特征直接关系到创新型领导的成败。
第二,创新型领导关系。在此层面,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支撑创新的互动关系成为关注的关键点。只有研究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才能够分析下属是如何发挥出创造力的。领导的效能即取决于领导者的魅力、智慧等个人领导力,同时也取决于下属对领导者及其政策的接受程度,更取决于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形成支撑领导目标的良性循环。因此,创新型领导的实施需要领导者与下属的双向激发和互动。
第三,创新型组织。组织是领导者及其下属实施创新的基本载体,组织的结构和制度安排是否保持对环境的高度敏感,以及能否及时地做出反映都直接影响创新型领导的效能。这种支撑创新的组织应该是一种各项制度高度耦合的学习型组织。在当代社会,学习型组织成为企业做好知识管理工作和提高竞争能力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和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早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两大主题。对于学习型组织,圣吉认为 “在这种组织里,你不可能不学习,因为学习已经完全成了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型组织是“一群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力的人组成的集合或团队”。他还强调“组织的学习水平、能力的高低可能是组织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2]。这种激发所有人自觉进行学习和创造的组织及其制度安排才是创新型领导持续运行的长效机制。
第四,创新型领导文化。文化是深入到组织每个角落及其人员内心深处的价值、意义系统。创新型领导的最深层的东西是创新型领导文化的存在和维系。真正持续并形成一种独特风格的创新型领导必然有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支撑。对于企业文化,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迪尔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习俗和仪式、文化网络五个因素所组成[3]。企业文化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创新及其生存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彼得斯和沃特曼通过案例分析,在《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一书中提出革新性文化的根本标志,并得出结论:出色公司都是以企业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4]。创新型领导最深层次根源同样也来自于创新型企业文化,没有这种文化层面的支撑、维持、催化和促进,创新型领导便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创新型领导的实现途径
围绕创新型领导运行机制的四个层面,我们可以尝试建构其实现途径。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层面在实践中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四者是一个整体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完全不可分割;如果单单强调某一个方面,创新型领导可能启动,但不会持久运行。第二,四者之间是一种协同关系,即在运行中四个层面的领导者、领导关系、组织及文化具有共存性,并相互影响,领导者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发挥必然要反应到上下级关系、组织设计以及组织的文化之中。第三,四者共存并不意味着其发生也是共时的,在领导实践中,创新型领导的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可能具有某种先后次序,有诱发因素,也有次生因素。具有创新能力和革新魄力的创新型领导者往往是创新型领导实施的力量之源,只有在领导者的倡议和强力推行下,创新型上下关系才会出现,创新型组织才能建立,创新型文化才能生成,进而影响领导者创新行为的实施。
(一)个体层面:领导者创新特质培养与创新能力训练
在个体层面,领导者的创新特质和思维是创新型领导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首要条件。因为,在同样的内、外部环境之中,能够启动创新型领导关键在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和品格。上下级关系、组织形态和组织文化都可以由领导者推动和塑造。领导特质理论认为,人的某些天生的特质和禀赋很难改变,这是他能否成为领导者以及成为领导者的重要决定因素。现代领导特质理论则充分说明领导者的特质并不完全是天生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炼,完全可以培养领导者所需要的某些特质。
1.创新型领导者的特质
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和当今时代特征,我们认为创新型领导者的特质应该包括创新信念、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第一,内在的创新信念。一个创新领导者必须具有强烈推进社会或组织整体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努力谋求组织整体发展目标,绝不是只关心个人的名誉、权力、前途;必须关心组织整体的业绩和整体竞争力,而不是一味追求个人的“政绩”;必须树立整体价值观,关注组织、社会的利益以及生态效益,尤其要把广大民众或组织员工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一个没有整体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民众和下属的切身利益漠不关心的人,一个凡事只考虑个人得失与荣辱的人,一个胸无大志、无所作为、安于现状、不图进取的人,一个畏缩不前、抵制变化、害怕批评、不敢冒险的人,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有所作为的创新型领导者[5]。第二,独特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运用新的认识手段、方法以及特有的思维视角,开拓新的认知对象和范围,取得特殊的不同常人的认识成果的思维。领导者的创新思维是领导者凭借新的理念和以往的实践经验,超常而首创性地对事物进行由旧质形态向新质形态转化的活动。它往往表现为形成新的观念,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或是面对同一问题作出独特的判断和决策,创建新的理论或形成新的局面。对领导活动而言,具有创新思维的领导者能够敢于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取得创造性好突破性的成就。第三,卓越的创新能力。创新型领导者应该有四种重要的能力特质:把握问题关键与本质的能力、超强的社会认知能力、百折不挠的进取能力、强烈的求知能力。这些领导特质基本上是从领导力的角度概括的,对创新型领导者的特质是一种独特展现。
2.创新型领导者的修炼
创新型领导者具备某些天生的禀赋,如性格、气质、形象、情感和爱好。但对于领导活动来说,创新型领导者的思维、能力和信念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逐步来塑造或提高的。现实中大多数的创新型领导者是在领导创新实践中,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经过反复的试错,付出艰辛的努力修炼而成。领导者创新特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内外两种途径实现。
一是领导者的内在自我修炼。这要求领导者通过修炼“四力”提高创新特质。所谓“四力”即前瞻力、亲和力、决断力和意志力[6]。前瞻力,与领导者的智商相关,要求领导需要进行长期的知识积累,提高自己的整体理论水平和训练高瞻远瞩的预测力。亲和力,与领导者的情商相关,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领导者在创新实践中要通过与员工、客户专家沟通,集思广益,尊重别人的见解,接受别人的批判,在沟通过程中包容不同人的不同个性,以打开自己的创新思维空间。决断力,与领导者的胆商相关。决断力就是在创新决策时对愿景、战略和方案进行选择时取舍的能力。创新型领导者需要在各种舍、得、利、害之间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和决定。意志力,是指贯穿领导活动始终的一种对目标和远景的向往、执着的心态。主要表现在意志的独立性、坚持性、自觉性和自制力上。毅力及恒心是创新型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因为它们决定创新激情的持久性和创新能力的韧性。在实施创新型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者必然遭致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失败和反复在所难免,这必然需要领导者意志力的支撑。
二是领导者外在的创新激励。除了加强领导者自我修养、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外,创新型领导者的培养还需要外部环境与制度的激发和训练。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加强领导者创新行为的整体道德评价。首先,要在全社会范围内为领导者的创新活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舆论环境,倡导创新、宣传创新、鼓励创新。其次,要为领导者的整体创新行为的道德评价确定一个正确标准。只要这样领导者的创新才能有效地被激发。第二,培养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能力。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和承担的责任,要求他必须养成宏观思维和战略思维的习惯。尤其是创新领导者更应该关注组织全局和整体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组织的盛衰兴亡有着重大影响。第三,建立领导者创新行为的激励导向。激励是行为导向的基本动力,实施什么样的激励,就会引导什么样的行为,进而塑造什么样的人格。因此,要培养领导者的系统整合力创新特质,就应该把整体政绩观和创新能力作为衡量领导者业绩的科学尺度,努力建立、健全领导者的整体创新激励导向,使领导者更多地关心整体创新问题、采取领导创新行动。
(二)关系层面:共同远景下的员工自我控制与自主创新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创新型领导运行机制的重要部分。在此层面,创新型领导行为需要一种创新型领导关系。而结合国内外前沿领导理论和当代领导实践,所谓创新型领导关系,是一种促使领导者与追随者共同支撑创新,互相鼓励和自主创新的互动关系。在此关系中,领导者不是高高在上,通过命令来规定员工的具体行为必须服从创新领导的实施,而是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和情感、伦理、人格等非权力影响力来感化下属,使其自觉配合、支持创新型领导的运行,并主动进行自我创新,创新型领导无限放大。任何优秀的创新型领导者但靠个人的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也总是有限的。为此,领导者就可以通过营造一种共同愿景,将组织的价值与使命融入其中,引导追随者自我控制,将一切一个的行为凝聚在组织愿景之中,实施每个人的自主创新。这样既避免了领导关系双方的对立,减少了对领导创新的阻力,同时也调动了下属的创造力,无限扩大了领导创新的支撑力量。
德鲁克曾认为,“有可能扩大的资源,只能是人的资源。……在所有的资源中,人是惟一能增长和发展的资源。人之所以是能扩大、增长或发展的资源,就是人的创造力”[7]。毫无疑问,这种创造力存在于组织的每一个人身上,创新型领导者的创造力本身有限,同时需要他者的激发,更重要的是它需要激发他者。因为,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只有与群体的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领导者的创新特质是在与被领导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实现的。追随者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开发既是领导者创新实践的基础,也是领导创新事业成功的关键。而激发被领导者创新的关键是使其成为自我领导者,实施自主创新。自我领导是与知识经济时代最为契合和支撑创新的新型领导理念。创新型领导培养被领导者的目标是,使被领导者愿意并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领导,即促使下属发挥其潜在的自我领导能力。一个人潜力的真正激发不是更多地受上级的控制,而是自我领导和自我激励。德鲁克《新型组织的来临》一文中指出,在以知识员工为主的后现代组织里,知识主要存在与基层,存在组织每一个员工的头脑里,知识型员工在基层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不断地进行着自我管理和自主决策[8]。理查德・J.里德在《最终的领导目标――自我领导》中认为,培育自我领导是领导活动的精髓。他指出,能否培育更多的自我领导者是对领导者的终极挑战,而且这是一种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能否长期保持优势的关键技能。在此书中,他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所有的变化都源自于自我改变,而且所有的变化都是选择;第二,随着自我改变,内心才会充满激情;第三,变化需要自我领导[9]。自我领导实施,一方面需要领导者建立共同愿景,强化工作中的价值理想,形成领导--下属的和谐的互动关系,并将组织目标细化;另一方面,需要被领导者进行自我目标定位,并发展出一系列自我技术,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
(三)组织层面:学习型组织及其制度协同
创新型领导的实现还必须要具体的物质载体和制度设计,这是其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制度比人可靠,好的制度自然激发出好的领导者和员工。“当人们处于从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之下,要劝人从善是徒劳的。”[10]同样,在一个金字塔型的等级组织中,其信息传输自上而下流经很长的渠道,而且在每一层级都发生不同的扭曲与失真,这种的机械式结构对环境反应十分迟钝,适应能力也很差,其各项制度安排也都趋向保守,在这样的组织中实施创新型领导几乎是不可能。为此,领导者就需要与员工一道共同建设学习型组织并进行相关制度设计。
彼得・圣洁在《第五项修炼》一书里,详细地描述了组织和个人如何通过五项基本修炼,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五项修练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11]。第一,自我超越。这项修炼要求组织的领导者及其员工学习如何认清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景。此修炼目的是在每一个人心中产生一种“创造性张力”,即想要把“愿景”和“现况景象”合而为一的力量。自我超越的精神便是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以实现突破极限的自我,这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第二,改变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根深蒂固于人的心中,它影响组织员工如何认识和观察外部世界并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创新型领导者带领员工学习如何改变自己的已有的心智模式,并不断地加以反省和改善,有助于提高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这是进行持续创新的思维前提。第三,团体学习。团体学习是组织整体的创新能力,及在互动与沟通中,组织的所有人员上下同心为领导目标共同思考和行动。第四,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能鼓舞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愿望和远景。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共同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共同远景为学习提供了焦点和方向。创新型领导者要结合组织的性质和工作任务,努力寻找一个能在组织中鼓舞人心、凝聚组织所有力量、汇聚员工分散的个体目标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的建立,能够帮助组织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第五,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也是五项修炼的基石。系统思考引导员工运用新的思路,建立新的价值观,使之由看片段到看整体,掌握动态的均衡搭配。组织的这五种修炼是一个有机统一体,领导者需要为之建构相关的制度,并使之相互协同,一种制度导向一种修炼,同时也诱发其他制度效用的发挥,增进另一种修炼的功效。
(四)文化层面:路径依赖的突破与文化创新
在领导文化层面,领导者需要将创新理念与创新精神深深铸入组织文化之中,从而形成一个健康的创新场域,吸引并诱发领导者及其员工的创新行为。制约领导者创新行为的一种重要因素的作为非正式规则的文化对其进行锁定,从而是领导行为陷入路径依赖状态,只能被动地由组织惯性而决定。所谓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诺斯的一条最简单的解释是,当一种社会制度演进到一定的阶段,总是要受既存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等因素的制约,即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路径依赖是指一种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被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产生了锁定效应”[12]。即,系统发展不能摆脱历史事件的影响。组织文化作为组织历史事件积淀的产物,往往对领导创新有极强的锁定作用。支撑创新型领导的组织文化应该是:支持并奖励学习和创新;提倡探索、切磋、冒险和试验;允许犯错,并将错误视为学习的良机;关注全体员工的福利[2]。创新型领导文化与历史积淀的旧有组织文化必然发生冲突,这就需要领导者突破原有组织文化的路径依赖,进行领导文化创新,寻求并建立支撑领导创新的新型组织文化。
建构创新型组织文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制定反应创新精神的规范、徽章、信条等,但最关键的是要将组织文化置于一种开放系统之中并尝试进行制度设计。路径依赖的产生是基于一种正反馈机制,而正反馈的前提的封闭系统,即组织越是封闭就容易发生路径依赖,也就越难以进行领导创新。另外,文化虽然是一种柔性力量,但单纯靠某些人的价值观、信念等隐性因素来支撑不可能真正实现文化方面的破旧立新,这一切都必须寻找制度依托。制度的长期运行及其内生的创新思想和价值才能逐渐积淀为组织文化。
从使组织真正成为一个创新性的开放系统出发,领导者及其员工可以通过以下具体途径来建构创新型组织文化。第一,持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与外界保持不断联系,这是为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促使组织突破路径依赖而发生变异与创新的力量之源。第二,建立信息共享与互动机制,文化的衰落和兴起都要通过信息的形式来传达,组织只有及时处理和分享各种内外信息,才能多各种环境变化做出及时反应,避免文化惰性的消极作用。第三,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激励手段对于鼓励人们分享各自的创意十分必要。第四,建构各种创意收集渠道。领导者个人的创新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必须善于鼓动员工自主创新。相关的做法可以有,定期召集思想交流会,领导员工互动会,通过网络进行创意收集,设立创意征求信箱等。最后,创造宽容的组织氛围,容忍创新失败和失误。宽松与宽容的组织氛围是创新型领导的基本保障。任何创新都有风险或失败的可能,只有遭到失败的创意也能得到组织文化的鼓励,员工才可能真正勇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坚持自己的合理意见。
[参考文献]
Kotter J. P. A Force for Change: How Leadership Differs from Mana-
gement [M]. New York:London: Collier Macmillan,1990.
仇 明.学习型组织及其创建途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2(1):116-119.
特雷斯 E.迪尔阿伦,A.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托马斯 J.彼得斯,小罗伯特 H.沃特曼.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薛 明.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者系统整合力创新特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5):78-81.
吴新华.创新型领导的修炼[J].决策,2006(11):50-51.
孙钱章.现代领导方法与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Peter F.Drucker.The Coming of New Organiz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66(1/2):45-55.
陈尤文.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3.
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84.
彭 赓,李敏强,寇纪淞.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12):117-120.
韵 江.战略演化:组织内透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97.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Its Realization of Innovative Leadership
Hu Guodong 1, Wei Yihan 2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116025,China;
2.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 China)
篇7
关键词:知识类影视;编导;创新思维;核心
近年来,信息传播形象化已经逐渐成为新兴社会的潮流趋势,影视中的科学文化节目显示出了特有的大众化特色、信息化、创新化以及个性化也是层出不穷。我们不难发现,知识类的影视创作从最初的单一拘谨,逐渐演变为多样活跃,这便是知识类影视创作主脑——编导的创新思维。同样,也正是因为这样,社会也因此变得多元化,信息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才能更加地丰富多彩。
一、 知识类影视的新兴思潮
社会初期,新兴的知识类影视形势拘谨呆板,结构单一抽象,并不能让广大群众吸收接纳,但是信息传播与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这是一种信息知识的普及,观众不再通过多个途径才能获取知识丰富自己,完全可以借助电视媒介不出门却知天下事,这样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于信息化社会的塑造。
但是,现如今有很多知识类影视为了取悦于观众,开始逐渐私有化、娱乐化,使原有的知识内涵匮乏缺失。致使观众逐渐对于知识出现了歧义,无法辨知该影视作品的真实性,由于此类作品的呈现无法承担起传播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技术和个人素质的责任。因此,知识类影视作品需要与时俱进,为广大观众提供真实、明确、鲜明、丰富的信息资讯,满足时代的需求。
社会中期,逐渐开始涌现出大批的知识类影视创作的领导核心——编导,他们根据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考加工与创作,呈现出很多优秀作品。能够使知识类影视作品常拍常新,不断提供新鲜血液供给于社会需求。
二、 知识类影视领导核心——编导
伴随着电视机这种传媒的快速发展,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编导迅速的崛起,与此同时并成为了知识类影视作品的领导核心。编导必须具备专业素质,对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拓展理解,对于未来信息传媒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想法和规划,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创作表达能力等,只有这样的影视编导才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类影视作品,简单化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直观表达,从而迅速提高知识类影视作品被广大观众所熟识和接受。在这一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编导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影视编导除了需要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生活和扑捉社会发展走向的能力,以及用广播电视手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必须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广播电视的理论前沿的技术发展的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这样才能借助媒体的作用引领社会的良好风气向前发展。
但是,往往影视编导的构思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会受制于传统的表现模式和科学知识的严谨性的局限,往往容易按部就班依旧老一套的传媒传播方式走老路,导致观众的新鲜感缺失。同样,因为系统化的思维模式,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习惯模式化,致使信息化社会演变停滞不前,所以影视编导自我定位和未来行业规划很重要,他们需要打破传统模式的普遍性逻辑思维,开拓创新,才能使未来的影视业更上一层楼。
三、 影视编导的主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创新思维是在人的智能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创新思维应具备鲜明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哲理性等等。因此影视编导在知识类影视的创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方向、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从质疑中求异出新,创新思维内涵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聚合思维和辩证思维对于未来影视创作和信息传播拓展起到至关重要。
如果影视类编导往往拘泥于形式,不进行深刻的开拓创新,那么,所谓的信息时代便不会到来,我在电视上所看见的知识类的影视作品将系统化抽象化,观众没有办法吸收和兼容,影视编导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把创作建立在科学性、艺术性和大众化的坚实基础上,才能够使未来的影视作品不断的创新。编导正式依靠长期的职业素质、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积淀,从新的角度发现生活、提炼形象、调动语言,在自己的头脑中预先把人类纷繁的理性智慧转化为生动的大众影视形象,最后实现物化只是的梦想。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拥有创新性的思维一直是编导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的重要精神源泉,很多优秀作品的诞生都是与创新性思维紧密相连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依赖于创新性思维为其提供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并要将这种全新的创作过程贯穿于作品创作的始终,这就有赖于编导要具备很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从宏观上把握信息传播的本质与便捷方式,例如可以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上着手,读懂哲学的经典著作《易经》、《道德经》等,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维与想像的疆域,在思维中凸显出时间与空间的特质,对任何问题都要采取辩证的认识方式,从对立中把握统一,在冲突中找到和谐存在的途径,这是创新性思维运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突破口。
四、总结:
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传播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影视传媒对知识传播竞争的激烈性。在当前的背景下,知识类影视作品对社会风气的改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众也需要大量优秀的知识类影视作品,因而对影视编导的素质要求更高,这样才能日益满足大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东.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贝蒂塔·范·斯塔姆.创新力[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颜晓峰.创新论[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 中职英语 学校教学 英语创新
爱因斯坦说:“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具有创新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学习占据主要地位是我们每一个职教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挖掘教材的创新教育素材
中职学校英语教材中具有非常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我们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要抓住有利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开拓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下册Unit 4中READING 部分有个关于讨论电视和互联网利弊的问题:“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TV and the Internet?”《教学参考书》提供了部分参考答案,但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积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把所有可能的答案一一列举出来,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挖掘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2.1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存同”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思维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子里。进而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言别人所不言,敢做别人所不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组织学生以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独特的见解结合身边的实际生活知识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中职英语 (基础模块)下册Unit 7的Reading部分 Smoking are not allowed here时,提出了“What would you say to a person who smokes?”的问题,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然后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对部分不能完全使用英语正确表达的学生我也及时肯定,并鼓励学生要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2挖掘课堂中巧设疑问,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在课文教学中,也要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巧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再挖掘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思维。
2.3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以教学创新来启发学习创新
我们面对的中职学生相当一部分英语基础差,有时需要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和职业生活的所需,打破一般的英语教学常规,合理处理教材,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并多为他们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Grammar The Attributive Clause时,因其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所以我先对其基本概念、可使用的引导词及其特殊用法和分类做一简单介绍,然后由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出选择。这样,他们便会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接受课堂内容,在师生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让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4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中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更是容易受到这样的困扰和干扰,但这恰是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语言学习规律,创造性地学习语言的最佳契机。例如,学生在用词造句的过程中,往往习惯用英语生硬地逐词套在句子上,这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类似结构的例句,并让他们分类罗列。这个过程,正是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总结归纳出很多对他们适用的经验和方法,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本中的大量实例和特例逐一验证他们的学习成效,启发他们对语言现象进行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及时肯定,鼓励创新
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差,是一个常常被各科任课老师忽视和冷落的群体,所以他们更需要肯定、表扬和认可,更需要尝试成功的喜悦。在英语课堂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他们求识欲的产生,会影响到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产生。他们在尝试使用新学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结构时,往往需要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吹毛求疵地纠正他们的发音和用词是否准确。因此,教师应该极力地表扬和鼓励学生,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来帮助学生使用新词新句。只有在这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十足发展,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王志勇. 英语写作中的修改技巧[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篇9
一、服装设计教育现状
我国服装高等教育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走过30多年的艰苦历程,服装教育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进步而前进,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与国外教育相比较,我国服装教育还存在诸多客观问题,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授课方法传统、课题体系设置不合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薄弱等。部分地方高校虽然与地方服装产业相结合,不仅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和品德的培养,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教育能力的培养,并且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设计赛事,也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在国际服装舞台上仍然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在出口创汇的服装中,没有原创产品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低,产品缺少高附加值,因此价格低廉。服装优秀人才能否脱颖而出,不仅课程设置要合理化、加强校企结合,更要注重将创新思维模式需注入学生的课内外教育生涯中。
二、服装设计创新思维的启发培养
创意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以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发散思维、聚敛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的辩证统一,是创造想象和现实定向的有机结合,是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通过创新思维,不仅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客观性,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意的、有现实意义、社会价值思维成果,促进社会的发展与革新。在设计中要求学生全方面打开思维,展开想象,思路遇阻,“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不拘泥一种思维模式,灵活变化,调整思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的直觉、想象、联想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在生活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和启发教育,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与培养。
(一)课堂上创新思维的启迪培养。
1.知识汇总、引发创新。服装设计中学生的创意思维不局限于简单的形象思维,不仅来源于视觉和直觉、在设计外轮廓中进行仿生模拟、内部结构中简单地将领子、袖子、门襟等零部件拼凑组合,而是知识综合的完整性接受与整合再设计过程。一是古今中外,融汇贯通,将中国五千多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层层拨开,了解每个时期服饰文化生成的政治、文化、艺术背景,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该时期的服饰形式、色彩、面料以及制作工艺、染整技术等特点,把握内外文化的源泉,将感受最深的知识点结合时下流行元素进行合理的形式美结合,生发具有视知觉、合理性、美感一体的新式作品。二是将中国与世界各个有代表性服饰文化国家的服装同时性对比研究,从国家地理环境、文化底蕴、风土民情等背景逐渐深入,探索产生服装服饰特色的原因,选择与中国同时期相关联的服装形态进行打散,遵循形式美法则重新组合安装,寻求创新思维完善作品。三是可以将历史性和辐射性的两种思维同时开启,遵循中外历史文化的客观性、结合流行的前瞻性、合理使用设计法则进行立体式创新思维的培养。
2.引导探究、培养创新。人们经常把创新想象想得太高深、太神秘、太高大、甚至难以捉摸、无从着手,因此阻碍了人类的创新。如第一次把电梯装在室外就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家老牌饭店一位清洁工的创意,这是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新。创新是人类生理和心理潜伏的一种特质,在特定的环境下,定会开花结果。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教师不容忽视的使命。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沿着不同路径,突破惯有的思维方式,进行标新立异思维革新,必须有意识、多角度、多维度地开启学生思维操作,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逆向思维的设计应用,设计者往往习惯使用正向思维,说到“红色”,想到太阳、献血,“绿色”想到希望、生命及和平,而逆向思维是指与一般思维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也称反向思维或求异思维,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引导启发思维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服装设计中“内衣外穿”这种现象是明显的逆向思维应用模式。
(二)生活状态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1.拓展兴趣、激发创新。创新思维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展开,生活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提高学生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竞争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自信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发展积极有益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体味科学文明、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大学生们不单单只着眼于毕业之后出去找工作这一条发展道路了,一些大学生更热衷于走出校园去创造自己的事业。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了比较普遍的现象了。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的特征,从三个方面鼓励学生进行创业。第一,创业领域集中在所学专业,学生往往选择成立服装高级定制,如手工艺皮革、手工染织技艺工作室、时装摄影社团等。将课堂知识通过实践、婚纱设计、珠宝首饰设计等工作室。究其原因,一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手工作品市场化。第二,以同学共同创业为主,志趣相同的学生合伙创建团队,专业相同,便于沟通。以工作室为主,许多创业团队的学生毕业之后仍继续合作。第三,投入小,见效快,设计类学生创业的选题创意新颖鲜明,以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客户提供智力服务。基本可以采用电脑设计图纸,直接传送给客户,制作周期短,人工成本低,价格便宜。以上几种创业方式皆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通过努力创造丰厚的利润,为学弟学妹树立好的标榜,且更好更快与社会接轨,提升就业率。
2.关注时尚、引领创新。服装设计与时尚紧密相关,洞察时尚能力成为企业选择优秀设计类毕业生的刚性要求。以前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教材、教参、网络信息、时尚杂志、时装会等成为获取时尚资讯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量,大众可以世界性地追寻最新流行趋势,因此,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参与讯息的扑捉。二是一年一度的北上广服装会资讯层出不穷,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实习采风的机会参与服装专业活动,一方面搭建学生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时尚能力的洞察机会。三是与学生探讨时尚杂志、时装电影、电视、娱乐节目以及时尚节目,通过影视明星的服装特色感知时尚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时尚的敏感度,紧跟流行步伐,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这也是更新启发知识的一种方式。
三、结语
本文探索了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从学生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领域分别进行探索分析,总结诸多创意思维的开启与培养方法,能够确保创意思维有效长存,避免思维定势局限了创意灵感的迸发。在瞬息变化的新形势下,能够强有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对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皆具有现实价值。
作者:徐云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翔.服装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教学研究[J].高教研究,2014,9
[2]吉萍.服装设计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探究[J].素质教育,2010,9
篇10
1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内涵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效补充,使得高等教育更具鲜活力和多样化。在新时代下,创新创业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增强了新的动力。
1.1 基础层面的理论知识
创业理论水平扎实的创业者,其创业获得成功的概率要比创业理论水平不扎实的创业者要更高,从这一点来看创业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它是创业开始的基础。
1.2 操作层面的实践能力
正在社会上实施创业实践,实践能否成功受很多的因素影响,通常用其最终的创业业绩和取得的社会评价来确定,具体的操作比理论知识的评价难度更高。
1.3 核心层面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创业的灵感,在各种各样的创业活动中,经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状况发生,这时往往可以通过利用思维的创新,用崭新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并最终获得创业的成功。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系统的心理学上的心理技术和心理暗示,用于培?B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1.4 心理层面的创业能动性
做事情有热情很重要,但能否成功关键看是否坚持,只有保持着一贯的热情并持之以恒就能成功。创业能动性是指对创业有着强烈而持久的冲动,保持着不变的热情,即使遇到任何阻碍和困难,也不会就此放弃,能够坚持到最终成功而不会轻易放弃的主观能动性。
2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建设的综合需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相协调,与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在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考量要素,优化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妥善融入到民办高校素质教育中,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
2.1 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加以科学定位,在扮演知识继承者的同时,应当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来培养应用性复合型创新创业实践人才,以更好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第一,培养创新思维。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与传统思维模式相比,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特殊性,其直接决定着整个创业活动能否成功,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应当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激发其潜能,为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培养创新人格。人格的内涵丰富,包含了一个人的多种内在特质,体现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的明确,应当以创新人格培养为基础,在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情感教育、意志教育、自我教育等,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综合素质的不断优化。
第三,培养创新意识。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应当将创新意识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树立以创新为荣的理念和意识,产生强烈的创新冬季,从而不断发挥自身创新潜力,实现创业成功。
第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条件下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终身教育和个性教育等新兴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强化其创业人格。
2.2 人才培养措施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全面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应当积极调整民办高校办学思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准确把握民办高校培养目标、服务对象以及生源状况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准瞄准市场需求定位,坚持走应用性实用型人才培养道路,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优质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教师的培训可以主要采取在职学习的方式,通过在职攻读学位、委托培养、到相关单位实习的方式,一方面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另一方面增加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学院在这方面应该给予教师一定的支持,可以采取减少教师工作量、报销学费的方式来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民办高校应该健全相应人事制度,健全聘任制,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对于考核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列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管理、风险投资、经济法、管理学等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以培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具备较强团队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对口人才为目标,灵活设置专业和相关课程,以此体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特色。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