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育训练学就业方向

篇1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我国体育教学中开始最早的一门专业学科。在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中,体育教育训练学要符合我国体育战略与时代体育发展的要求,以良好健康、可持续为方向发展,进行体育学科的改进改良,完善自身的学科规划体系建设,实现学科内部以及外部的糅合。除此之外,体育教育训练学也要维护学科自身的独立性,把体育运动的特点渗透于整个体育学科之中。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并分析了其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科特点;训练学;研究发展

针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口号的提出,中国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增加学生体育的宣传力度,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对运动健康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据调查,现在中国的体育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整个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大学更注重体育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注重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训练强度。另一方面,一些学校重视体育训练,加强学生的运动强度,但缺乏专业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最后,体育训练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很不协调,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训练学是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整个体育训练培训计划进行优化,培养出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丰富,又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寻求。

1.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1.1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内容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这门学科在2003年提出并应用到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但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传统理论对体育教学指导和运动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活力学术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二级学科,它与体育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有显著的区别,它更注重体育训练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的精神培养,更是体育科学的精髓。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保留了传统体育教育学学科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重视,也注重运动实践训练,研究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而去发掘训练和运动中的一些规律,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种综合科学与实践的体育教育学科,在社会的应用中非常实用。

1.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体育教育训练学最初出现的时候,被定义针对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训练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学科,换句话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包含:“体育”、“教育”以及“训练”,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应该是体育学、教育学与运动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研究教育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伴随着教育和研究的深入,教育学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吸收各个方面的自然科学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使教育更实际、更全面、更明显。高校体育学是研究体育项目、体育科学体系、体育教育以及体育发展的方向的学科,体育学非常注重体育的推广,完善体育科学体系,优化体育学科结构。综合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更侧重于教育学。通过体育等手段达到学生教育组织的目的,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专业课程指导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增强学生对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目的。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具体内容就是把体育学、教育学和运动学的理论知识和规律运用到体育训练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和偏好,设置适当的训练方案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的运动,以此达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培养目标。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高校体育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包含体育的本质。

2.中国体育教育训练的研究发展趋势

2.1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服务

自从中国的运动员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获取成功以后,国家教育部门和广大观众回顾了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机制,更提出了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从“精英”向“大众”转变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体育教育训练的机制、体育训练具体办法以及体育部门组织形式的改革。世界首号体育强国———美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奖牌很大一部分由大学生获得。这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在国家体育战略调整中,需要为高校运动员提供辅助训练服务和发展模式的一些学科,改变其服务功能是体育教育训练的主体。传统来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总体是为培养日常体育教学训练人员提供服务。但是伴随着国家对高校培育高水平运动员要求的提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研究发展将往辅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方向靠拢。纵观世界上的一些体育强国,比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他们在高校中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业,主要是为了本国或者本校运动员服务,这些专业为体育训练提供了必要的科研支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美国春田学院以及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等,它们都发挥了本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优势,充分地为竞技体育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随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逐步转型,中国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也将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从以前的单一培养体育训练员逐步转变体育科学和技术支持。体育教育与训练课程在转化过程中,首先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提高运动员水平。体育可以转化为真正的表现,实现生产的同时。运用体能训练的各个环节对高校运动员进行学科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高校运动员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平台,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真正把体育训练学和教育学联系到一起。

2.2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性

作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大趋势以及科学进步的重要表现,教育学科的综合化性越来越强。这种大环境对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是由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自身优化和社会环境需求共同决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可以与心理学、生物学等其它相关的学科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它的研究发展将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其包含内容非常广泛,是其他体育教育学科不能比拟的。在中国各个领域全面发展、与国际紧密交流的今天,体育教育训练学必须要扩大自己覆盖的领域。综合延展的方法是强化学科竞争力非常有用的手段,对于本来就是综合其他学科而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要进行更多方面以及更深层次的学科综合,以增加自己的活力。

2.3强化关于生源选拔制度研究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均具有直接影响。在各高校均积极扩招的环境下,想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则需要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冷静面对扩招问题,学校在对自身师资力量以及就业需求等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切合实际制定相应招生计划,真正做到重质不重量。同时学校在关于学生入学选拔过程中,也需要提高选拔自由度,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将其作为是我国体育教学训练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学生选拔过程中如果单纯的依照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入选标准,那么并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成才及就业。在目前招生考试过程中存在重文轻武问题,则需要结合考生及社会实际需求,对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选拔力度,在进行生源选拔过程中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选拔,同时也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免出现“纸上谈兵”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实践能力中,运动技能则最重要,属于基础技能,不管是教学还是健身均属于是技能知识经验的传授,强化训练主要目的也就是提高竞技运动成绩,教学、训练以及指导均能够促进促进运动技能发展。所以在生源选拔过程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制度,以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满足运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均具有真才实学。同时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也能够为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招生考试制度设计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真正做好学生质量控制,选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样突出的学生,提高生源质量,促进体育教育学的健康发展。

2.4强化培训方案研究

学校在进行人才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以能够为国家及社会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则需要对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及学分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免出现课程重复开设问题,合理提高选修课课程数量,以能够为学生选择提供更大自由度,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加大一些实践课程或实践培训课程,以促进理论结合实际,对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业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观念。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但要增加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程,同时也需要基于专业训练课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现代技术和比赛实践经验结合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技术训练课程,不但要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水平,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他相关专业的技能水平。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其中需要加大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学习,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3.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对运动健康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体育运动也逐渐成为社会的潮流,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我国高校体育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培养方向以及学科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所以要不断加快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优化,进而推动中国的体育事业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才华.河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李连伟.2003-2007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现状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程庆山.上海市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四项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篇2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特别是当前高校不断涌现出各类新专业,各类型的高校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管理人才是高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制胜的关键。2000年以前,辽宁省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部分高校深化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包括体育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和细分专业培养方向来实现的。目前,辽宁省尚未专门开设培养体育管理人才的专业。截止到目前,辽宁省体育管理人才培养涉及到11所院校、6个细分专业。

1 辽宁省高校体育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情况

首先,辽宁省高校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均有所侧重,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或复合型中高等人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学术型或研究创新型人才。其次,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表达得不很具体,培养目标基本趋同,尚未形成自身的专业办学特色和人才目标培养体系。从具体的培养方向来看,这些细分专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培养体育管理人才,但各专业有所侧重,如东北大学、沈阳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鞍山师范大学和沈阳体育学院9所院校均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强调社会体育组织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大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渤海大学四所大学开设的运动训练专业和大连大学、鞍山师范大学两所大学开设的体育教育专业分别培养高层次的竞赛组织管理、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经营开发与管理的人才。沈阳体育学院是辽宁省唯一家专门培养体育管理人才的体育院校,其专业细化,分别培养了不同方向的体育管理人才。社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趋向于高层次组织策划与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导向高层次体育俱乐部经管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旅游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四个专业实现了不同方向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

2 辽宁省高校开设体育管理类课程情况

11所高校课程设置基本上分为公共必修课(通识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模块课或课程群)、实习课四个部分。比较典型的如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经济管理学院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采取的是模块课的形式;东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采取的是课程群形式。11所高校公共基础课基本相同,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的内容略有差异,但多数院校开设了体育管理类课程,如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但是这些课程在综合性院校开设与体育院校开设差别较大,综合性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师多数是由体育专项出身,其中一些体育专业课程是由部分外聘教师或一些非体专业教师进行授课,这就有非体知识与体育专业知识融合的问题。同一门课程在不同院校表述不同,如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概论等不同说法,体育产业学、体育产业管理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学、体育产业概论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尚未形成严谨的体系化,如一些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力求实现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目的,但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或通过设置非体育方向课程来替代,如体育管理学课程与管理学课程;经济学与体育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与体育市场营销学等。

辽宁省高校各专业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在下列的11家高校中开设体育社会学课程的有东北大学社体专业、大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沈阳大学社体专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社体专业、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和社体专业、鞍山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沈阳体育学院社体专业和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8家13个专业。开设体育管理学的有东北大学社体专业、大连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沈阳大学社体专业、沈阳化工大学社体专业、辽宁师范大学社体专业、沈阳体育学院社体专业和休闲体育专业8家9个专业。开设体育产业概论的有东北大学社体专业、沈阳大学社体专业(体育产业概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社体专业、沈阳化工大学社体专业(体育产业经济学)4家4个专业。开设体育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有沈阳大学社体专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社体专业、沈阳化工大学社体专业、沈阳体育学院社体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体育市场营销方向)4家6个专业。

3 辽宁省高校开设体育管理类专业的时间及规模情况

篇3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引言

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就业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据江西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在2009年5月5日公布的全省最新大中专毕业生签约信息中得知,体育专科的就业难度位于全省最难就业的五个专业之一。特别是近两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面临严重的进口型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更可怕的是,人民币汇率增值幅度虽然不足以阻绝国外进口通货膨胀,但对中国的出口制造业造成严重的打击;受出口制造业的影响,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人数量锐减等诸因素造成职场的瞬息万变,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尤其是体育专业毕业生。为能针对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提供理论参考。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其基本着眼点,都集中在通过学科建设和调整,加强“宽基础、厚知识、高素质”的复合型通才培养,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高等院校体育师范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有高等教育的一般职能,又发挥着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体育高等教育长期维系着一种以机械灌输式传播竞技体育项目理论和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单向度教育模式,严重地妨碍了学生自身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挥,忽视了应用人才、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目前,江西省有普通高等学校66所;综合性大学22所;师范类院校5所。其中,开设有体育专业教育教学的院校有近20所。如何改进和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本、专毕业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是各大高校都在着力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高校重视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高校重视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学科建设和调整,加强“宽基础、厚知识、高素质”的复合型通才培养,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的指导思想;研究方向和出发点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一致;为有效改进和提高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本、专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提高就业率服务;通过本课题研究,了解学生就业状况,明确教育目的及课程、专业设置方向,拓宽学生的能力培养渠道;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全面、稳定、快速的发展。

本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依据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就业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日趋下降的现状。面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完成对江西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趋势的调查研究和江西省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研究,找出影响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内在与外部因素,分析其关联性。在课外教学及运动队训练;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方面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为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体育高等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服务。

二、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成功与优异的学习成绩的关联性;就业成功与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关联性;就业成功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的关联性;就业成功与担任学生干部获得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关联性。并提出体育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定、教材内容选择、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配备、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建议,为培养出真正“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就业率打下良好基础。

1.影响因素一,体育高等教育在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配备、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等方面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和改革措施和建议;

2.影响因素二,培养出真正“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就业率打下良好基础;

3.影响因素三,本课题从对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经验,拓展到面向全体体育专业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为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4.影响因素四,本课题通过对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及培养方案。从中积累经验及成果,并加以推广和普及,为体育高等教育的培养,从学生的就业角度找到切入点。

三、培养和提高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完成对江西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趋势的调查研究和江西省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研究,找出影响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内在与外部因素,分析其关联性。在课外教学及运动队训练;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方面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为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体育高等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服务。

1.将影响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效促进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2.开发和研究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协作与合作,将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通过研究影响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学校和家长必须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专业技能,集体主义和爱国精神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岗位的需求;

4.在对影响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突出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打破以往研究过于单一的局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阐明影响江西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关联性因素与分析对策,为高校教育研究者和我省高教行政管理部门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此研究基础上将继续深入研究江西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趋势的有关问题,呼吁社会及管理部门重视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体育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模式、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逐步得到完善,培养出真正“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满足社会需要,逐步实现就业率的提高。

篇4

1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1.1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历与专业分布情况截至2011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统计公布江苏省有体育专业的学校21所,2012年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共计22所.这22所院校中,本科学校15所(其中3所独立学院),专科7所.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③五个体育专业均有招生.体育学特设专业运动康复(2012年目录)和工商管理类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2年目录)由南京体育学院开设.招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2012年目录)的学校有11所,招收社会体育专科专业的学校有1所.招收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2所,招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的学校有3所.招收运动训练本科专业的学校有3所.招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学校有11所,招收体育教育专科专业的学校4所.其中拥有体育硕士学位点的高校9所,共18个点,设体育教育训练学学位点的高校8所[1],拥有博士授予权单位2个.

1.2江苏省高校三届体育专业学生毕业与就业综上统计,江苏省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招生涵盖了教育部公布的所有体育专业本科目录,且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多达9个,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个.无论是区域布点,还是学历培养层次都极为丰富,堪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大省.某届毕业生人数是该届学生入学招生人数的直接体现.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研究生、本科生每年江苏省的体育专业招生均持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截至目前基本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总量.体育专业专科生招生人数持续下降,这与江苏体育专业办学单位的办学层次和社会需求情况大致相当.从就业情况看,本科生的就业率最高.各学历层次的就业率基本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但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专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2江苏省008、2010、2011三届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去向本文采取几个大的职业范围,设定为机关、事业单位④、企业⑤和其他⑥.

2.1江苏省2008、2010、2011三届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总的就业职业情况从图1反映出一个总的趋势:即学历层次低的毕业生企业就业人数越来越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重要集中在事业单位(第1)和企业(第2),机关就业人数极少(三届共37人,占总毕业人数的4.5%);本科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企业(第1)和事业单位(第2),机关就业人数微乎其微(三届41人,占总毕业人数的0.8%);专科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为企业(第1)和事业单位(第2),机关就业三届只有1人.

2.1.1三届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职业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研究生逐年的就业趋势:机关就业人数越来越少;事业单位就业人数逐年下降;企业就业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他类的就业也呈上升态势.从就业的主要去向来说,研究生的就业重点仍然在事业单位,但企业就业也逐渐成为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就业去向.

2.1.2三届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职业情况从图3中反映出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趋势: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为主体,其他类型的就业为辅助,机关就业微乎其微;本科生事业单位就业呈逐年下降,企业和其他类型就业成逐年上升态势;企业就业成为本科生就业的主要就业去向,占到每年毕业就业人数的50%左右.

2.1.3三届体育专业专科生就业职业情况由图4中可以看出专科生的就业去向:企业就业占到每年毕业就业的50%以上,并有逐年上升势;事业单位就业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总的就业人数所占比率也在逐年下降;其他类型的就业所占比例极小,且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3江苏省2008、2010、2011三届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各就业职业分布

3.1三届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事业单位就业情况

3.1.1三届研究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在所有研究生就业的事业单位中(图5),高等教育单位就业逐年下降,中初教育事业单位逐年上升,其中县以下行政区域就业人数甚少,但有增加趋势.2011届研究生毕业生中初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超过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达到事业单位就业半数以上,成为事业单位就业主要去向.

3.1.2三届本科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本科生的事业单位就业情况(图6)为:中初教育事业单位一直是该学历层次就业的主要去向,且占每年总的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有逐年降低趋势,但均占到当年事业单位就业的70%以上.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一直维持在一定人数,所占事业单位就业比例5~10%之间.其中在县以下区域就业的人数和就业比例均成逐年缓慢增加,近两年一直保持在20%以上.

3.1.3三届专科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体育专业专科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为:中初教育事业单位为该学历层次重要的就业去向,但所占当年事业单位就业比例均在20%左右.其中2011届毕业生在事业单位总的就业人数为58人,其中中初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为52人,考虑到此点因素,实际的事业单位就业专科生还是下降的.县以下行政区域就业人数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且占事业单位就业比例的50%以上.

3.2三届体育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情况

3.2.1三届研究生企业就业情况图8显示:研究生企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例逐年增加,且企业就业人数中80%以上在中小企业就业.

3.2.2三届本科生企业就业情况图9显示:本科生企业就业无论是人数还是占总就业的比例均逐年增加,其中中小企业就业占企业就业人数的94%以上.

3.2.3三届专科生企业就业情况图10显示:专科生企业就业所占总就业的例逐年增加,但这其中中小企业就业占企业就业比例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这是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4分析

4.1江苏省三届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通过以上相关数据分析,可以总结这样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总的去向:以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为主,学历层次越高事业单位就业占该学历层次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学历越低企业就业占该学历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即学历与事业单位就业呈正比,与企业就业呈反比;在事业单位就业中,中初教育成为主要的就业去向,且越来越趋向于县域以下就业;企业就业中,中小企业成为主要的工作就业去向.

4.2事业单位就业分析

从现有数据看体育各专业、各学历培养的毕业生毕业后首先选择的就业取向为事业单位,而且是教育部门.这种情况与我们现行的培养体制和施行培养方案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单一,就职领域表述较为模糊,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相互混肴的现象,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未能充分体现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职业发展变化的特点.这是其一.其二,随着高校扩招、合并、升格等发展之后,带来的就是教育学历的不断攀升,毕业生人数年年猛增,就业压力陡然增加.然而各类教育单位招聘职员受到体制约束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地、持续地招收新的教育工作人员,于是各个单位就设立招聘的学历门槛,学历高的毕业生也就开始由高向低地由高校流向中初教育单位就业.作为本、专科毕业生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压力增大.之所以现在江苏省专科生有一部分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是因为各地出台相应的地方保护政策:招聘条件中就规定了本地籍专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部分岗位.

4.3企业就业分析

体育专业毕业生无论学历高低中小企业就业均成为主流的就业去向.这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就业取向开始灵活,不再集中于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就业.另一方面也说明体育专业毕业生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太适合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专业能力不太符合这些企业的要求.同时也可以这样分析,我国的体育产业尚不完善,可供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并不多,特别是成熟的大中型体育企业在社会中还是极少,所以体育专业毕业生只能就业于中小型企业,当然包括一部分小微型体育企业.除了上述分析以外,我们还从数据中看出每年无论哪个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均只有个位数的自主创业人数,这也说明体育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能力较差.

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取向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或某些岗位,而是更多地谋求个人的生存,不再以专业对口作为就业衡量标准.但也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初教育岗位将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重点取向,而且学历层次越高此类取向越明显.对于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是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尽管2012年麦可思研究显示:“就业满意度最低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本科为33%,高职高专为28%)”,不论愿意与否,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本专业毕业生的现实问题.这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人才培养问题,到底体育专业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从2008届、2010届、2011届江苏省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情况分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为:以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为主,学历层次越高事业单位就业占该学历层次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学历越低企业就业占该学历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即学历与事业单位就业呈正比,与企业就业呈反比;在事业单位就业中,中初教育成为主要的就业去向,且越来越趋向于县域以下就业;企业就业中,中小企业成为主要的工作就业去向.而今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就业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或某些岗位,而是更多地谋求个人的生存,不再以专业对口作为就业衡量标准.但也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初教育岗位将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重点取向,而且学历层次越高此类取向越明显.对于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将是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2建议

2.1教育管理部门合理布控各体育专业,调控学历层次对于江苏这样的教育大省,体育教育专业更应适时调控专业布点和区域布点,减少招生人数,以本科及以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主.

2.2各校应根据学生就业现状,研讨社会人才需求,突出办学特色现在的高校体育专业,特别是江苏各校举办的体育专业基本相同,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取向相同,就业压力增大.因而各校应该根据区域、学校、师资等特点,研讨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举办特色的体育专业教育.

篇5

摘要本研究从江苏省业余训练“体教结合”新模式的构建指导思想、构建的原则等方面研究,构建江苏省业余训练“体教结合”新模式既“一般混合型”模式,即学校自主办运动队和体育部门联合办队相结合的模式,此模式将是江苏省业余训练“体教结合”的具佳模式。

关键词业余训练体教结合新模式

“体教结合”是指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相结合,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既遵循训练规律,又遵循教育规律的一种新型的业余训练体制。同样业余训练体教结合也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把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和学校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整合体育与教育的双重资源,通过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共同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优秀运动员和体育后备人才。同样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顺应我国目前竞技体育发展的热切需要,也更体现了体育与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江苏省是我国的体育大省,现行业余训练“体教结合”模式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与矛盾,本研究从江苏省业余训练“体教结合”新模式的构建指导思想、构建的原则等方面研究,构建江苏省业余训练“体教结合”新模式,为进一步推动江苏省业余训练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构建新模式的指导思想

构建“体教结合”新体系的指导思想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首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体教结合”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应放在“以从事竞技体育训练的人为本”,树立体育发展的是为了大多数体育人的方向,竞技体育发展要依靠大多数体育人,坚持由大多数体育人共享的发展观。其次,注重协调、全面与可持续的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遵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普通人塑造成体育人教育规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目标体系、竞赛体系与训练体系,确保运动员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接受专业人士的训练指导,努力形成各部门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加强“体教结合”的管理体制创新,将两个轨道上的分置力量有机整合为一体,合力形成统一的目标,在尽可能损害及对方利益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机构调整,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完善的法规制度框架内,履行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形成相互间合作共处的体教联合体,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构造普通学校、体育技术学校、体育院校、体育俱乐部等多单位协调互助的多元化运动员成才体系。

二、新模式构建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体教结合新模式应综合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沿革与趋势,整体把握体育、教育两部门的共同利益,协调好教育训练系统与体育竞赛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和谐性原则。在建立公正平衡的机制下,找寻相互间和睦共处、互惠互利的平衡点,避免体育教育联合体中的对立与冲突,达到减少摩擦,和平共处,各类培养模式和谐并存、协调发展的目的。

协同性原则。体教结合新模式构建中体教联合体的各单位必须明确在结构、功能和效益上的一体化目标。在体育与教育领导机构的统一部署下,有机地调配运动训练队建制,发挥高水平专业教练员的作用,加强学校人才培养实力,科学组织运动竞赛,分工负责、各尽其职,协同完成工作。

多元化原则。体教结合新模式构建中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快慢与地理环境的不同,训练条件的好坏,运动员能力的高低,设计多条人才培养路径,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择最适合自身个性发展的成才轨迹。

三、“体教结合”新模式构建

体教结合新模式构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建立目标体系,运用资源整合方式进行“体教结合”的结构调整,统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全局,对体育和教育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构筑“体教联合体”管理体制,以体教联合自治的方式进行“体教结合”的管理,整合各方优势,构建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训练体制,加强非营利性社区单项体育俱乐部建设,完善和谐的竞赛体制,同时加强网络建设,确保“体教结合”后,两部门能够和谐共存,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促进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体系的良性循环。

模式是指事物的结构或样式、事物运行的方式和作法。模式中包含了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客观信息,也包含模式构建者的主观意图和运行理念。任何模式中都蕴涵着一定的文化观念,而文化观念的先进正确与否,决定着一种模式的存在状态、发展走向和生命力的旺衰。因此,构建我国业余训练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必须以先进的文化观念为指导,既要考虑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现实,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将处于一个比较长的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是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提出了要求并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发展方略,而且也为社会各项大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启迪与指南。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要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体育与教育的发展规律,根据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并结合江苏省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和体教结合的现状,笔者认为,“一般混合型”模式将是江苏省业余训练体教结合的具佳模式,即学校自主办运动队和体育部门联合办队相结合的模式,主要表现为:

第一,直接与中小学联办体育运动学校,这种模式就是说在当地选择教育体育条件好、知名度高的中小学作为依托兴办体育运动学校,进行业余训练。就近从当地各个中小学中选拔具有培养潜力的少年成立专项运动队或体育特长班,进行集中管理和训练。也在当地可以选择一所师资力量雄厚、体育设施条件完善良好的中学,业余体校把所有训练项目的学生集中到这一个学校,进行统一的训练和管理。也可以把训练项目分配到当地的各个学校,每个学校成立一个专项运动训练队,每个学校主抓一项训练。这些专项运动队或体育特长班在当地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领导、共同管理的前提下,实行体育部门主管,教育部门监管,或教育部门主管,体育部门监管等形式,统一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训练和管理。这样以来既是体育系统的体育运动学校,又是教育系统的中小学校,两所学校的校长由一人担任,但需要配备一名熟悉体育训练业务主管体育的的负责人协助校长工作。

在教练员的配备上,也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体育行政和教育部门共同聘请业务能力强并且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担任业余教练;二是可以由体育部门提供专职教练员担任教练。另外,学校应设立运动员食堂保证运动员的营养搭配;为了吸引有运动潜力的学生积极参加训练,调动在训运动员的积极性,学校也依据运动员的运动竞赛成绩给予训练队员一定的伙食补助。体育与教育两个部门应协调配合,加强各学校之间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在遵循教育规律与体育训练规律基础上,完善学校竞赛办法,创造良好的竞赛环境,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能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非常有推广价值的体教结合模式。

第二,一校多制,开放多元。是指业余体校以体育中专为主,可以有多种教学训练建制,实行开放式、多元化办学即体育运动学校在校内以中专班教学训练为主,可以设立体育中学建制,把本地市区接受义务教育并在运动训练方面潜能和优势明显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系统的训练,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并发给初中毕业证书。也可以和当地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教学与训练业务合作关系,中职学校热爱体育训练的学生可以到体校训练,体校中热衷某个职业技能的学生可以到中职学校申请选修课程。师资力量厚实的体育运动学校,还可以与体育类高等院校或普通高校的体育院系联合开办体育教育大专班,提高学生学历层次,满足社会对高学历的需求,为学生就业夯实基础。另外,各中学和中职学校也可以建立业余训练队,广泛培育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体育运动学校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拔和重点的系统训练。

以上两种模式,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两种模式兼顾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运动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培养,兼顾了眼前和长远、国家和个人的利益。现阶段,体育运动学校以这样的模式发展,以这样的模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既有利于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促进人、竞技、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通过“体教结合”,从而使体育与教育资源得到优势互补,能够高质量的培养出既具有一定运动技能、又具有系统的文化知识或实用职业技能的运动员,进而使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在后备人才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也为我国迈进体育大国奠定了基础。

建议新模式下要以完善机制为重点,纵深推进体教结合,进一步加强业余训练教练员队伍建设;要以文化教育为重点,努力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要从严治理运动员资格问题;各级部门要奖罚分明,定期交流;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一般混合型” 体教结合模式,端正指导思想,不遗余力地贯彻业余训练的发展方针,为我省业余训练体教结合的进一步加强做出指导,为构建体育强省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江苏省体育局局管科研课题(TY8413)。

参考文献:

[1]杜伟.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以江苏省调查为例[J].体育与科学.2006(27)2:75-78.

[25]张义亮."体教结合"―探索中小学体育人才的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1.1(64).

篇6

一、我国娱乐产业体育舞蹈市场的现状

娱乐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为消费者提供娱乐所需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相关的组织管理服务等,进而满足消费者对娱乐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关系。现阶段,我国娱乐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1)规模小,目前在我国约有3000万爱好者,其中约5万人经常参加各级各类娱乐项目比赛,更多的人仅停留在爱好上。(2)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较慢,在南方发展相对较快。娱乐产业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较快。(3)消费层次较低,根据参与者的需求和购买力娱乐市场可划分为基础、低端、中端和高端4部分,目前低端市场占据的份额最大。(4)相关产业发展缓慢。娱乐活动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因此伴随娱乐的开展相关配套产业往往能获得发展机遇,但目前我国娱乐市场以技术传授为主,其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缓慢且不成规模。

二、经济危机对娱乐产业体育舞蹈市场的影响

经济危机使娱乐产业体育舞蹈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在:(1)资金短缺:第一,经济危机中金融企业运转困难、接连破产,因此娱乐企业经营商和经营实体在融资和保持流动资金方面面临困难;第二,娱乐活动赞助商大量减少、赞助额度大幅下降,以往在娱乐活动赞助领域中担当主力的金融、汽车、保险等企业在经济危机中自身难保,已无暇顾及赞助娱乐活动,而一些有能力的赞助商都在“待价而沽”,等着赞助费降价;第三,随着收视率下降和广告数量减少,一些电视广播经营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因此削减与娱乐性节目和活动主办方的收入分成不可避免,以上这些因素会使娱乐项目在发展中出现资金链困难甚至断裂的可能;(2)消费市场萎缩:经济危机中,以金融、投资为代表的高端市场企业大面积倒闭使更多的白领失业,而以往他们正是娱乐产业的消费主力群体,同时经济原因也使娱乐活动的目标人群减少了消费次数,降低了其在购买娱乐物品、参与娱乐活动和享受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这一切将直接导致消费市场萎缩;(3)关注度下降:晚会、演唱会、选秀、娱乐性电视节目等在以往备受关注的娱乐活动因为没有赞助而缩减规模,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移至金融方面,娱乐作为影响力较小的活动项目,目前社会关注程度更低,将进一步失去赞助商的青睐,这将成为娱乐产业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三、对发展我国娱乐产业体育舞蹈市场的建议

(1)多渠道筹措经费。资金是限制一切项目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娱乐产业要发展必须提高市场化运作。(2)提高娱乐活动的普及程度。关注度高才能吸引更多资金和人员盘活娱乐市场,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关注娱乐项目,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娱乐活动策划人和执行人,同时在各级各类高校中推广适合大学生的娱乐活动。(3)分层次发展娱乐市场。由于消费是刺激和拉动市场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因此未来在继续鼓励低端市场发展的同时,加强和促进中、高端市场发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并扩大中、高端消费人群是促进娱乐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良策。(4)提高竞技水平,培养代言人,打造经典娱乐活动。我国娱乐活动水平较低,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从近几年的娱乐活动的策划与筹办情况来看,我国娱乐活动在创新方面一直未突破固有的层面,跟风现象严重,将韩国、美国、英国的娱乐活动理念移植,甚至直接照搬,没有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我国娱乐活动参与消费群体的接受能力,导致一部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娱乐活动参与者产生抵制情绪,因此而选择不参与或者不消费。因此娱乐活动要通过自我创新来提高竞争水平、培养出本土娱乐项目,打造娱乐活动群众中的明星,并借助“明星效应”打造经典娱乐节目、扩大影响、推动项目的发展是现实可行的。(5)加强娱乐产业队伍建设,提高娱乐的“就业”功能。娱乐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批既懂娱乐,又善经营的产业队伍。让娱乐产业化进程加快,通过娱乐市场来扩大社会的就业机会。

篇7

【关键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

【作者简介】宋博(1989~),男,山东德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近几年,我国不仅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而且接连承办了多起体育性盛会包括奥运会、亚运会并于2015年7月底成功申办了2022年的冬奥会。同时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全民健身热潮席卷了全中国,体育市场发展势头强盛。无论是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还是社会体育市场的发展都呼唤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落后、教育目标定位不准、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重点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标定位不准。新世纪体育事业和产业的新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然而许多高校固守传统理念,一方面对体育教育的发展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仍以培养体育教师为主要人才目标,忽视了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市场的繁荣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仍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忽视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进入社会接受市场规律的检验,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综合性大学需要加以注意的。试想如果培养的人才就业困难,久而久之学习该门学科的学生就会减少,长此以往必然会带来学科教育的萎缩。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的设置关系到学生所接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认知还停留在专业人才培养阶段,课程设计存在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重竞技轻娱乐等弊病。课堂教学仍以教师单向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关注,因而缺乏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仍以基础理论课、竞技类体育项目为主,一些真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民间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当前学术界就究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是通识型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统一意见,其根源就是忽视了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优势。面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旅游的兴起以及社会新兴体育职业的不断开拓这一新情况,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正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都离不开人才支撑,所以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符合国情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是制胜的法宝。高校必须深刻研究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发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重视通识型人才的培养。

(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大学教师一人同时扮演多重角色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他们一方面是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大学教师,另一方面又是活跃于各种论坛讲座的资深学者甚至在企业中担任咨询、管理类的职务。多重职务傍身必然导致教师们精力的分散,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热情和教学质量。此外,教师队伍中也存在一些教师忽视专业前沿的发展动向,自身知识储备本就落后的现象,所教授的学生自然也就很难接触到最新思想和科技。

二、创新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时代在进步发展,高校教育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综合性大学必须明确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研究型大学应以培养体育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而应用型大学则应注重拓宽体育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出更多的通识型、社会应用型人才。但由于社会需求的日新月异,更多新兴体育职业的涌现,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素质的通识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并打开了庞大的市场缺口。诚然,需要一定的专业人才继续体育领域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但更多的则要进入市场就业,所以大学教育要打破专业壁垒,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

(二)创新课程内容和体系构建。一是要理清混乱的课程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规范包括课程学时、具体内容、选修与必修等;二是要根据重质不重量的原则整合必修课,适当减少必修课比例,增设富有趣味性、内容多元化的选修课,采取学分制验收学习情况;课程内容上要注重人文教育,增加娱乐性民间或新兴活动项目,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授课方式上,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通过项目参与、论文写作等方式弥补理论考试的不足。

(三)密切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培养模式。当前学术界提出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分别是以专业领域知识研究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两者结合的通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不应盲目选取培养方向,而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偏向研究性的大学则可选择培养学术性专业人才,利用自身办学优势,为国家发展输送更多学科知识雄厚的研究人才和体育教师资源;偏向应用性的大学则可以选择培养职业技能较强的体育行业管理者、从业者,也可以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素质比较高的通识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视自身能力而定。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一是要树立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是自己的主要任务的观念,扮演好大学体育教师的职责,适当卸掉一部分社会职务;二是体育教师还要秉承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密切关注本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求用前沿知识武装学生们的大脑,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

三、结语

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教育的支撑,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的综合性大学,其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在体育教育方面也不例外。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大学体育教育要注意不要固步自封,与社会实践脱节。在当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严重的不足,高校教育管理者应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多元化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云,马静.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

[2]叶蓁,张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出发点分析及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5

[3]叶蓁,张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困境解析及对策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

[4]刘延淼.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5

篇8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5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提出浙江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一些改革建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浙江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浙江省;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要求它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反映的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把课程设置好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适应新的体育需求人才的根本动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以浙江省5所高等院校(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查阅近十年与本论文相关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文章,以及收集整理5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实习基地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浙江省4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所反映出来综合能力素质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1.2.3访谈法

对所抽取院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课程设置现状,获取相关信息。

1.2.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三大模块,同时,这三大模块反映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考察专业培养目标可了解其课程设置目标。

2.1.1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指南,它贯穿于专业的培养方案,反应办学单位对专业人才的系统认识,反映了办学单位的办学层次和特色。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组织起有效的教育活动。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体现本单位特色的重要标志。本研究搜集的五所院校有2所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几所高校的培养目标都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发展并重的思路,培养在体育教育领域具有广泛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实用的运动技术与技能、谨慎求真的科研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发展视野,适应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都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但落脚点都是“专门人才”的培养。

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带动社会的变革,新时期社会对体育人才质量的要求在提高,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社会需求是前提,它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并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教育人才。为此,必须与时俱进,设置起点高、体系新、少而精的课程,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未来新型体育师资。

2.1.2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分析

调查资料显示,浙江省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表现形式,课程设置结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分为三个层次组成: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和任意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约占60%选修课约占40%。

2.2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2.2.1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三部分组成。专业课程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实际需求,比较有针对性。对新教师的培养以学校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国外的一些体育院校开设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以及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养模式。

2.2.2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学生的通才。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各个国家对此类课程设置的门数比例有所不同。

2.2.3国外的课程设置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开设,比较个性化。各国不仅开设一些常规的运动项目,还开设民族传统项目,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娱乐健身休闲医疗等课程。

2.2.4国外的课程设置比较重视文理科的相互渗透,以及综合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2.5国外选修课程多,必修课程少,能充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特长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学习内容,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个性化的人才。

2.2.6国外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实践,实践课程分散在平时的课程里,分多次进行。

2.3实习学校的教师对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评价

在访谈过程中实习学校的教师指出:实习生在早操、课间操组织、课堂的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做的较好,同时他们也指出:学生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实习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比较好,教案编写也规范,但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十分的准确,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多数实习生讲解不能做到简明、扼要和充分运用术语,动作示范不能作到干净利索、示范的位置和角度把握得不好等,学生的讲解不能配合动作的示范,在教学中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实习生在指导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组织体育竞赛、裁判工作的能力方面都受到了一致好评。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普遍指出,实习生的基本功一年不如一年,体操田径项目中最基本的示范要求都达不到,不太符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特色。

2.4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2.4.1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表现在重难点把握,科研能力,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的应变能力。这都是由于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对这些课程不够重视,所以高校课程设置中要增加教师教育课程和科研环节的比重,以此来提高学生所缺少的能力。

2.4.2专业基础课的课目不宜过多,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进行整合,构建学科群,删除一些无重复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使新旧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篇9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质 养成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企事业单位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教育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探索技工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据笔者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90%以上的企、事业用人第一位要求并非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包含劳动观念、责任感、诚信、合作精神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通过学习、实践和培训得来的,其表现的优劣是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法宝。

技工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紧贴市场办学,要为用人单位培养管理、服务、生产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在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职业素质是可以训练的。职业素质可以通过意识形态的树立、常规思维方式的建立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三种形式进行教育,达到训练养成的效果。

如何构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体系?笔者认为,可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以“论坛―活动―训练”为重点的多体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来实现。

一、开设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课程

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大政治思想理论课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讲授方法的改革力度,对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职业素质课程可贯穿于各个学期,分步骤、有重心地实施。针对学院所处区域和生源情况,结合市场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满足学校的素质教育要求,笔者学院组织编写了《素质教育读本》。本书紧扣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技校生必备的素质,分法律常识、公民道德、文明礼仪、择业教育和行为规范五个部分编写。每一个部分又由主题介绍、聆听箴言、理论导航、典型案例、阅读分析和学习园地六个模块组成。入学第一学期由班主任老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每周进行课程讲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道德法治等素质培育系统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法治观,形成遵纪守法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

二、坚持养成教育制度,培养学生行为素养

升旗仪式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笔者学院坚持升国旗制度,每周一早晨举行一次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实施例会制度,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可强化计划的落实,解决学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每周的劳动课,通过全校性参与的卫生大扫除,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素养。

三、通过“三自教育”发挥学生自我能动性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即“三自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校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作用的重要手段;是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工作责任心的有效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笔者学院探索和实施这种新型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三自教育”活动以班为单位参加,活动设保卫、校园卫生、学生宿舍管理、图书阅览室、科室内务、校园巡查等岗位。分组进行校园环境打扫,检查规范行为秩序等活动,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在每周“三自教育”班级活动结束时,由各小组的指导老师根据该周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工作表现、团结协助、工作效果,工作总结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举办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论坛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论坛,对意识形态的树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观念有着极大的作用。聘请企业界知名人士以及专家、学者,针对学生思想动态,就业择业观念,从业所需具备的职业素等热点问题,定期为学生举办职业素质主题讲座和素质养成教育论坛。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和自己,正视现实,树立优良的职业素质和观念。

针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解读专业领域中相关专业知识,聘请业内专家、技能精英、社会成功人士等举办专业技能论坛、科技论坛、企业家论坛。让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和前景,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修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社会竞争意识。

针对当前国内外最新时事动态、社会热点和社会思潮,聘请权威专家举办思潮论坛,对时事动态、社会热点进行详细讲解。正确地分析学生普遍关心的各种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技工院校学生存在的不良情绪、逆反心理问题、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聘请心理专家组织进行健康论坛,答疑解惑、疏导治疗。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启发他们从自身的愿望和特点出发,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

五、开展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开展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系列活动,包括思想素质系列活动、科技文化素质系列活动、职业道德素养系列活动、身心健康素质系列活动、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系列活动。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开展演讲、知识竞赛、体育竞赛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如:举办学生文化艺术节、运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到学校举办各类讲座和文化学术交流;与企事业单位、武警部队、社区居委会进行联谊活动。以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队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质服务的意识和方法,逐步增长才干。通过活动,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社会认知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六、校企合作进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训练

1.技能训练中心训练

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组织学生实施各种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科技发明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并做好技能训练活动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总结性报告。

2.素质拓展训练中心训练

篇10

[关键词]安徽省体育院校;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

[DOI]10.13939/ki.zgsc.2016.05.092

手球裁判员作为场上的“法官”,是竞赛规则的具体执行者,是手球运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手球运动更好地开展,需要不断的培养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手球裁判员。手球裁判员判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影响球队良好作风的形成以及手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手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手球运动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体育院校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安徽师范大学)。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文章的研究需要,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索了2005―2012年有关手球裁判员等研究相关文章,在网络上查找我国手球裁判员的相关信息,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手球专业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2013年1月,发放问卷70份,回收63份,回收率90%,有效问卷63份,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软件对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体育院校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级别基本信息分析

通过对63名学生裁判的调查发现,安徽师范大学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中,省二级裁判达到90%,省一级裁判员占2%,国家级的学生裁判员暂时没有。由此表明手球学生裁判队伍以二级裁判员为主。进入大学前获得裁判员资格的学生只有15%,均为二级裁判员。进校后85%的学生能获得裁判员资格,表明安徽师范大学的裁判员工作是有一定成效的。不过在日后的工作中应该更多投入对高级别学生裁判员的培养。对于不同需求的学生而言,学校可以合理引导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裁判培训,以提升更高级别裁判员的比例。

2.2 安徽省体育院校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获取裁判员资格的动机

动机是一个人参与某种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它是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调查表明,安徽省体育院校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获取裁判员资格的动机依次为:为了多学知识增加就业的砝码,占35%;多一项业余爱好,占总人数23%;13%的学生还认为参加手球裁判员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群体,扩大交往面,认为通过对手球裁判的学习可以认识更多专家,向他们借鉴和学习;为了经济利益,也占总人数的13%;仅仅8%学生手球裁判员取得裁判员资格的动机来源于热爱手球工作,为手球运动发展做贡献。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对取得裁判员资格的动机概括起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将来工作的需要,同时能够满足一定的个人需求,这属于外部动机的范畴。二是部分学生对裁判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这属于内部动机的范畴。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正是在内外两种动机的推动下自觉积极地参加裁判工作的,这对于他们裁判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3 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临场裁判相关能力现状的分析

(1)规则裁判法等相关理论掌握情况。数据显示,19%的学生裁判员表示对裁判法很熟悉,81%的学生对裁判法熟悉程度一般。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手球专项学生的裁判规则理论知识掌握还不够熟练,更不用说精通比赛规则了。一名合格的手球裁判员应精通规则,要从理论上对规则进行研究,不仅要熟悉和精通规则条文,而且要从更高的角度去进行理解。规则理论的掌握情况对手球临场执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手球裁判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如果对规则的规定概念不清,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定。教师应对学生裁判知识掌握较弱的部分进行针对性教学,还可模拟比赛现场,故意设置各种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强化教学。学生裁判员更应认真钻研规则,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弄清概念,抓住规则的精神实质。只有熟悉规则才能在执裁中处于主动地位,临场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就能及时正确处理。为提高规则理论知识,学生裁判员之间应该经常采用讨论式的方法,互相学习,必要时展开以理服人的争论,以利于弄清问题,加深对规则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2)裁判实践能力状况。数据表明,首先,由于有30%的学生裁判员没有过执裁的经历,45%的学生裁判员在判罚尺度拿捏不准的主压迫问题,该问题也是学生裁判员常见问题,在违例和犯规上判罚尺度拿捏不准,需要大量实践积累才能加以克服。其次,23%的学生出现了哨音与手势的问题,14%的学生存在跑动与选位问题,18%的学生在执裁中出现紧张情绪,出现怯场的心理状态,容易受到运动员和观众的影响。

根据调查后的数据可以看出,安徽省体育院校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实践场次在10场以下的比例高达65%,大二学生裁判员没有过执裁经历的达58%,表明学生裁判员裁判实践次数偏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手球运动开展的局限性,比赛的场次相对较少,制约了学生裁判员的实践机会;二是手球专项课程就有关裁判教学学时每学期平均为4学时,对于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的实践来说,课程安排的比例略显不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安徽省体育院校手球专业学生手球裁判员队伍以二级裁判员为主,主要通过在校期间获得裁判员资格,说明学校在培养裁判员工作方面有一定的成效。

(2)安徽省体育院校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有较强的参加裁判工作的动机,这种动机概括起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将来工作的需要,同时能够满足一定的个人需求;二是部分学生对裁判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

(3)81%的学生裁判员对裁判法熟悉程度表示一般,表明当前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尚需进一步强化裁判规则理论知识。

(4)安徽省体育院校手球专项学生裁判员实践机会少,经验不足,在执法过程中手势、移动、哨音、判罚尺度等方面出现失误较多,表现出基本功不扎实,裁判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3.2 建议

(1)加强学生手球裁判员理论基础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规则及精神的理解,通过比赛录像观摩、场外见习等方法学习优秀裁判员的执法技巧,积累经验,这样才能使学生裁判员遇到各种犯规、违例,做到心中有数,判罚自如。

(2)注重临场实践积累经验,利用课余时间多在一些非正式的比赛中进行锻炼,教师应该给学生裁判员提供实践机会,并指导学生。在每次结束后总结不足,发扬优点。

(3)加强裁判员的基本功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习,尽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练习、多请教,同时指导学生互相观察,相互纠正,使其熟练、规范、正确地运用裁判手势逐渐形成定型。参考文献:

[1]毛伟民.影响篮球裁判员执裁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