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信息素质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概念。这一概念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来的。最早将信息素质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后又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质是人类在长期的信息活动中,尤其是近几十年的信息化过程中,由各种基本素质发展并优化出来的一种新品质;是在信息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中获得的稳定的,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和人们获取、评价、使用和创造信息的智力性技能。美国国家信息论坛在1990年年度报告中对信息素质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们认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是指能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承认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具有识别潜在信息的能力;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利用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检索信息源;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能对信息进行组织并运用到实际中;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已有知识体系中的能力;能采用创造性的思维,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尽管目前对信息素质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对信息素质的内涵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其中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道德是准则。
二、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1.充分的理论研究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对信息素质内涵所达成的共识,我国高校在信息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展较大。据统计,近几年来国内刊物上发表的关于信息素质及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文章有300余篇,并且还有相关的专著和译著出版,研究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信息素质的概念、性质、特点,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意义、实施的措施和途径以及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许多图书馆专业杂志也开辟了专题论坛。2002年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黑龙江大学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教育部相关机构和高校教学管理机构以及图书馆的180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并出版了会议论文集《21世纪创新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经过数年来的理论研究,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已达成了共识:所谓信息素质,是指有关个人能意识到信息需要并有效地定位、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应该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四个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信息能力教育。信息理论、方法与技术技能教育,培养面对和应付信息化社会的能力。(2)信息意识教育。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知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守法意识、信息更新意识。核心是倡导与培养信息活动中信息行为的自主性、独立性及其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3)信息观念教育。核心是信息价值观教育,对信息来源、价值的认识、信息认识与信息态度。(4)信息道德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树立信息道德规范。
2.单一的教学方式、陈旧的教材、落后的师资制约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在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一方面正逢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形式开展。而文检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教育部高教司曾在1984年和1986年两次以文件形式强调和指导文献课教学。1996年成立了文献课教学指导小组。最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质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但是,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文检课的地位。许多高校开设了多年的文献检索课名存实亡,有的则根本没有纳入教学计划。而且,在原有的文献课的《教学基本要求》([92]44号文件)中,涉及计算机检索技术的才一条,而且只要求“初步掌握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包括选择数据库、制订检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在当今高新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领域的环境下,这要求显然偏低,与对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教材方面,20年来,我国出版的文献检索课教材虽然多达600余种,但内容陈旧、缺乏“纲领”性,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些学校至今没有专职文献检索课教师。大多高校图书馆对文献检索课教师既不关心,也不培训、进修,人员流失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文检课教师对计算机检索知识并不非常了解,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检索结果与检索策略能够进行评述的更少。师资队伍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已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
3.权威部门与教育机构对信息素质教育缺乏统一规划,没有适用的评估标准。信息素质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未起成为美国大学图书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对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质作了详细的说明,并作为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信息素质教育在美国的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和相关的协会组织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出面牵头,负责相关事宜。这很容易使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的低水平的状态。要保证信息素质教育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必须有相关的评估标准和准则。虽然有不少学者就这一方面作过相关研讨,但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标准。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4.当代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2003年,我馆曾就馆藏文献利用情况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中从未翻阅过百科全书、科学年鉴和本专业核心期刊的人大有人在。他们的科研意识淡薄,信息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和理解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虽然有部分学生有科研的要求,但对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缺乏认识,对图书馆计算机检索功能不甚熟悉,更谈不上对信息检索技能的深入掌握。
5.信息资源开发手段落后。高校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科技信息,不管是从信息的拥有量,还是信息的载体类型以及收藏质量等方面堪称一流。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加工、服务手段仍以手工为主,90%以上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极大的局限。
6.信息资源的开发人员素质偏低。信息资源的开发人员信息素质低,缺乏竞争意识,服务方式被动、服务面窄。计算机知识水平低,即使有些馆使用了计算机,引进了先进的管理软件,但由于开发人员自动化水平的限制,影响了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影响了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
三、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1.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制定统一标准。通过努力,争取高教司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并联合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出适合于我国高校实情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准则和方案,为高校推行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促使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施。作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主干机构的图书馆,要争取学校主管领导的支持,注意加强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教学机构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制定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教育评价体系,把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并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学的良好局面。
篇2
关键词: 高中地理概念 分类 方法 问题
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推进素质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流和方向。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成败,且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探究地理概念教学的作用
1.1地理基础知识体系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按照认知层次,地理基础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如表1)。地理理性知识由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四个部分组成。高中地理知识点以理性知识居多,几乎是感性知识的两倍。而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通过对地理概念体系的教学,可以把那些相对孤立、分散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有机地纳入完整的科学体系之中,使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网络。可以说地理概念是构建地理学科体系的基石。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训练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到充分落实。
1.2新课标的要求
自2004年实施新课标以来,高考地理试题在学科能力考查上继续加强,特别突出了对地理概念理解能力的考查,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制定的地理科高考考试说明中考试能力要求:“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而学生在这类题目上的得分率却比较低。长期以来,许多中学地理教师认为,对于一些名词概念只要背下来就行了,用不着作深层次的分析,照样能对付高考,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如果对地理概念没有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全面比较、系统综合、灵活运用,单靠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名词概念是难以达到高考要求的。
2.地理概念及其分类
地理概念是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地理概念和地理表象不同,地理表象反映的只是地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地理概念则是把许多地理事物的具体特征加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因而反映的是同类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地理概念按其外延范围划分,可分为单独地理概念和一般地理概念;按其内涵性质划分,又可分为具体地理概念和抽象地理概念。
3.地理概念教学的方法
地理概念源于地理事物,掌握地理概念是理解地理原理的基本条件。但只记住一些杂乱无章的地理概念,而不真正理解它,就不能说真正形成了地理体系。因为概念这种东西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要真正掌握地理概念,准确无误地解答问题,仅仅靠机械记忆是不行的,必须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及时把感知到的地理表象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形成地理概念。地理概念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方法,如何挖掘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是我们教学训练中的重点。
3.1运用概念地图
概念地图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能够表示、检查、修正、完善知识的认知工具,它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但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而形成的关于该主题的概念网络,这种形象化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促进地理概念的学习。
概念地图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通过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的案例而提出的。初级的概念地图包括节点、连线、层级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节点表示概念,是指感知到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同而形成的意义关系;层级表示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的层次关系、概念地图研究的倡导者诺瓦克,开发了一种典型的概念图模型。例如,有关风这一主题的概念可用以下概念地图进行关系区别(图1)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风”属于上位概念,“局地风”、“全球风”和“季风”是并列概念;“季风”属于“风”的下位概念,但却是“冬季风”、“夏季风”的上位概念,概念地图不仅能对同一主题的相关概念进行区别,而且能显示学生对不同概念领域之间关系的理解。
3.2启发讲授法
教师生动形象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是学生感知地理现象和理解地理本质形成地理概念的主要方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把地理事物表现出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讲得愈生动,学生对地理表象的感知就愈深,就愈容易形成地理概念。启发讲授法就是教师围绕某一地理概念事先设计好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边问一边讲,把学生的地理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直达地理概念的内核。
3.3比较法
比较法在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地理事物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同时因受一定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有各自的特殊性。用比较法可以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及发展规律,在比较中形成地理概念。
如学习内、外力地质作用的概念时,指导学生阅读两个概念的教材叙述,并找出表面文字差异(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通过思考教师的提问,学生找到了由于表面差异造成的本质差异――外力在环境中的改造作用显示出极强地带性的规律;而内力则显示出极强的非地带性地质规律。为两种规律的出现打下了物质基础。引导学生找出同时性、矛盾性、共同作用于地表等表象联系,进一步剖析出两者的本质联系――内力决定着海陆分布的大势及地表起伏的格局,而外力则是在内力的基础上,对地表进行雕塑和改造作用(主次分明)。再回到各自的定义中,把握其内涵,强调学法的应用与能力形成的关系。运用比较法应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切忌简单类比或者为比较而比较。
3.4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也叫综合分析法。所谓分析,就是通过对构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背景、因素、过程、结果、作用和影响等各个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弄清楚各个部分在整体概念中的地位,然后综合,即把诸要素的分析结果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地理概念。
比如学习自然带的概念。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自然带概念的综述,并回忆前五章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找出与分析下列要点:自然带的出现是以纬度位置和海陆质量差异、分别有一定热量与水分组合为前提条件的;占有一定空间的大陆带状形式;是地表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气候为主导,植被、动物及土壤为标志,地形为基础;带内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带间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理论。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各要点在概念中的作用,给出概念,并在后面的分布规律与成因中巩固概念,提出学法与能力的要求。
3.5诗词法
我国的古今诗词歌本身包含有大量的地理知识,而且生动形象直观,课堂吟诵起来朗朗上口,如果教师平时稍稍留心搜集这方面的材料,适当地运用于课堂上,学生爱听爱学,课堂的上的气氛会立即活跃起来,而且让学生经久勿忘。特别是在地理课堂的新课导入时,引经据典,教学效果则另当别论。比如我们在讲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概念时,如若生搬硬套地将其定义让学生死记硬背,或略加讲解,相信其教学效果十分欠佳。倘若我们借用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显然无须多费口舌,“水热组合状况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植被呈相应垂直变化”的地理规律会进入学生的脑海,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概念学生便深深地理解了。
3.6歌诀法
比如在讲世界气候类型时,教师如果把每一种气候类型都板书出来,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则学生有如背起石板听戏,既难听又吃力,这样教师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反而不愿听,也不愿意记,教与学双边脱节,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如果运用《世界气候歌》,则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听得舒畅,愉快地记住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判断。
4.加强地理概念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4.1要注意地理概念教学的动态性
地理概念反映的是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学习地理的整个思维过程都是以概念的运用为主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各种基本的地理概念,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地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反映地理现象的地理概念,也具有动态性。为适应地理概念内涵的变化,地理概念教学也应具有动态性。教师要注意及时导学点拨,积累概念,建立地理概念体系,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地理概念。
4.2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概念化”教学
重视和加强地理概念教学是完全必要的,但必须注意防止和克服“概念化”教学。所谓“概念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把生动有趣、个性鲜明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只作简单化的介绍,不认真研究它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忽视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孤立地、片面地对待地理概念或以抽象的概念代替或削弱生动具体的地理现象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兴润.浅谈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地理天地网,2008-6-17.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许国响.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吉林教育信息网.
[4]孙景沂.地理教学中如何区别易于混淆的地理概念问题.地理教学参考,2002,(4).
[5]侯立欣.地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概念地图.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5):35-36.
[6]高晓华.比较法在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当代教育论坛,2005,(14).
[7]王旭.浅谈地理概念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03).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改革;文化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内涵包括多方面,同时在作用形式上也较多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整合,对于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国民精神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对于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在根本上促进了时代教育本质上的变革,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及时代变革
1.通识教育模式全面开启,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了通识教育模式的全面开启。在新型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加大了对于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地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能力并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及素质,成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学生不仅仅要能够掌握专业化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形成个人理论体系,不断地强化创新素质和实践精神;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强化人格的培育和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厚德载物、高瞻远瞩。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为他们的长远进步创造有效条件。
2.素质教育开始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知识型社会的到来,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被进一步地强化,其辐射领域越来越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突出社会责任感、教育时代性和创新精神,彻底打破传统学校专属教育方式,将教育的本质融会到社会发展中,实现教育渠道的拓宽。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这一时代变革方式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与其初衷和本质有着至为紧密的关联性,从而不断地提升其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
二、素质教育对大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1.素质教育为教育改革提供思想基础。素质教育为高校大学生教育实践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思想基础和理论积淀。广义的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以上这些素质基本上强调了当今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应该是高校大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动力。
2.为高校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化的规划和指导,从而帮助教育者有效地规划教育内容和学科体系,顺利达到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必须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体系、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来进行提升和规划,从而有目标、有次序地完成大学教育,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总之,必须要构建完善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塑造实践教学体系、加速教学评价机制构建等,实现整个高校教育活动的完整性和系统化,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效果,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与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达成一致。
3.促进时代教育变革与升级。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在素质教育内涵的指引下,必须要实现高校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过渡和转化,促进时代教育变革与升级。不断地延伸高校教育的内容和辐射面积,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为他们人生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和内涵的不断延伸,时代高校教育的特征更加明显,实现了这两者的完美接轨。因此,应该善于借助于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积极促进高校教育的转型和进步,从而不断地促进时代教育回归本质,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素质教育视角下大学教育改革实践路径
1.将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为高校教学进步提供有效的基础。第一,打造更加系统而全面的课程体系,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加专业选修课、实践课、校选课等多方面课程的开设,以此来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个人知识、人格、情感、品德的塑造和完善。同时还要增设教学实践课程,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开设相关的应用课程,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此来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奠定基础。此外,还应该不断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积极利用社团建设、科研小组等团体来组织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真正以素质教育理念来施展高校教育,以学生为核心打造高效教学课程,从教学、管理、实践等诸多环节加以重视,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2.打通大学教育与社会现实的通道,促进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从而不断地增加素质教育的影响力和延伸效果。对于高校大学教育来说,应该给学生开辟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和情感发育,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地鼓励学生个性的施展。在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指引下,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走出课堂,去社会中磨炼自我,以此不断地提升自我价值和自我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构建开放性的教育系统,才能够从根本上达到这一目标。
3.人本导航,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为根本。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渗透,应该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及核心要素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其人本地位的重视和强化。以学生为本来进行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需求,为之提供更加全面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此外,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注重培育自己的德行和行为习惯,学会宽以待人、厚德载物,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奉献,更好地为社会、为他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初衷。
四、结语
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核,不断地强化素质教育在大学教育改革中的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大学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思想意识、人生态度等多方面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综合实力提升。具体到实践中去,应该以素质教育本质为核心进行大学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打通大学教育与社会现实的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作者:王淼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郇秀红.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5,(09):73-78.
篇4
关键词:中医院校;素质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4-0842-02
收稿日期:2009-11-28
基金项目:河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2008.JKGHA2D-092),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杨丽萍(1966-),女,河南新蔡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年龄谱、疾病谱及医学模式等一系列的转变将对医学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显趋向复合型,对人才的选择更看重的是是否具备迅速适应复杂工作环境和及时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关系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责任更加重大。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迎接21 世纪的挑战,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已成为摆在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为此我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并实施了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途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1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 也是教师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爱学、会学、乐学,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及其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把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辩证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就业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将其培养成为科学人文素养高、适应能力强、发展潜能大的复合型人才。
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顺应素质教育要求
2.1 强化实验教学课程建设 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打破传统的按理论课安排实验教学的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别单列,自成体系,独立考核,使实验教学具有主动性、高效性和科学性;根据需要及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与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完善实验教学资料,以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系统编写实验教学教材、大纲、指导书、报告书,加强对实验教学的指导;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构建现实和虚拟并存的实验教学环境;制定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制定核心能力考核标准,严格现场考核制度,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2.2 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除传统的考试课、限选课外,还大量增设了任意选修课,如前沿课程、边缘课程和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的课程。这些课程选择在周末和晚间进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补充专业知识的局限,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利用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分组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一方面师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科研,探究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师生也可以把科研中发现地新问题转化成待研究内容和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
3 改革教学模式 倡导多策略并举
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是建立在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下对疾病的认识。基于目前中医院校是文理兼收院校,学生都来自于国内,汉语功底深厚,能独立阅读和分析现代文和文言文,但理性思维能力较差,对现代技术概念及思路不易接纳。因此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中医相关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方剂、中医诊断学、医史文献等,主张自学为主,开展讨论式、PBL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摄取知识的方法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之间互相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而对现代医学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学生自学有难度的课程,则采用传统课堂精讲为主,专题讲座及专题讨论为辅。为帮助学生理解,强调西医基础课程必须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视频等)并用,理论内容必需配备一定比例的实验课。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丰富的优势,广泛学习、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对于临床课,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科学等则推广案例式教学法,模拟临床实战情景,将各课程的知识全部覆盖,促进临床思维形成,发挥医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学习在复杂的临床问题处理过程中怎样有效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快速评判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及早消除学生对病人的陌生感、恐惧感,提高其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真正树立起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确保医学生在实习时能快速适应临床角色。
4 改革传统考评体系 创建综合评价模式
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过多,评价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主要途径是考试。但传统的考试方法单一,多数课程采取一卷定成败,很难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为此我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创建对各专业课程综合评价系统。考试形式多样,如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实验操作现场考核、课堂抢答、讨论、小论文写作等,评分形式灵活,平时成绩占30% (实验、小论文、讨论和考勤等) ;期末成绩占70% (开卷、闭卷)。增加任课教师考核自,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选取几种形式的组合,考试时间也可不限定在期末进行。同时可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期末闭卷考试只占总成绩的50%,此部分主要考查概念及理论的掌握情况。平时的开卷考试占20%,该部分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将各章节的内容综合到一起,尽量联系临床实际进行出题,让学生综合应用多章甚至多门知识,经过认真分析、综合、归纳才能作答。这样不但增加同学们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灵活性,而且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责任感。此部分考试随堂进行,避免在期末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实验成绩占20%,实行现场考核,基本操作技能放在平时实验中进行,在实验课最后一节进行创新实验能力考核,确保考试成绩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出真正“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高等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使培养人才的理念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推动中医院校教育改革和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顺民.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弘扬中医人文精神[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3):196-198.
篇5
论文关键词:文科物理;素质教育;教学举措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无论是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还是近代高新技术与产品如激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都是以物理学的成果为基础的。不仅如此,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了其他各个学科领域,甚至应用到了经济学中。20世纪末,继生物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之后,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研究的前沿,一门由物理学向经济学中渗透、交融而产生的新学科——“经济物理学”问世。由此可见,物理学是非常适合对大学文科学生进行科学素养通识教育的学科。
一、文科物理的含义
为高等院校文史、经管、外语、艺术等文科类专业学生所开设的物理学课程,一般我们通称为文科物理。文科物理在培养目标、内容体系以及内容处理三个方面区别于理工科物理教育。所以,文科物理不是简单地为文科学生讲授物理课程,文科物理课程更加侧重体现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交融,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学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因此文科物理无需过多地涉及繁琐复杂的理论公式推导。通过讲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及在发现过程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与创新思维,使学生从物理学的科学思想与研究方法中获益,使其感受到自然的美和自然科学的美,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二、文科物理教育的意义
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1995年高校“基础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科学素质的培养”这一议题被明确提出并获得了广泛认同。物理学兼有哲学的概括性、抽象性,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实验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即使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运用仍然卓有成效。所以说物理是非常适合对文科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学科,而文科物理课程的开设是对文科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文科类专业中开展物理教育,对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有机融合,特别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科学生在学习物理学过程中,将会领略到物理知识与物理思想的奥妙,不断吸收其中的精华,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文科物理在构建文科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探索科学先进的新型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开设文科物理也是物理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开设文科物理课程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三、文科物理的教学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增多,各类文理交叉专业大量涌现,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怎样完成理工科与文科教育的交叉渗透,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首开先河,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即文科物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也带动了全国各个高校为文科类专业开展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其中,浙江大学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已经创办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文科物理蓬勃开展之时,我们也看到,很多高校对文科物理的课程定位、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等问题认识存在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高校开设的文科物理课程,没能做到区分生源,因材施教。选课人数众多,基础参差不齐,众口难调,严重影响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的甄选,未能解决文科物理课时压缩与知识增多之间的矛盾,缺乏对文科学生这一特殊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3)部分授课教师忽视了文科物理与理工物理的差异,不能摆脱传统的理工科物理的羁绊,课程的传授严重依赖高等数学等工具,这样数理基础较差的文科学生容易产生畏难与厌学情绪。
四、文科物理的教学举措
目前看来,文科物理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文科生对物理的认识比较迷茫,或不理解、或怀疑、或否定,这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根据一项调查显示,43.3%的文科生认为文科物理课程的改革重点在教学内容,36.7%认为改革重点在授课方式,13.3%认为在授课教师。因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拟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文科物理教学展开探讨。
1.合理的教学内容
物理学内容包罗万象,知识点浩如烟海,同时文科物理课时有限,比如淮南师范学院在教育系开设的文科物理只有54学时。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甄选,并有所取舍。
文科物理课有别于理工科物理课而具有其自身特色,故在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选取与设计上,应当充分考虑到文科物理作为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的特点。文科物理教学内容总体而言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理学基本概念,并结合物理史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扩大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面,掌握物理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二是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臭氧枯竭、全球变暖、技术风险、能源、核动力、核武器、伪科学等,努力地使文科学生感到物理是鲜活的,是具有哲学意义和社会影响的。三是日常生活中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物理学,通过介绍能源、材料、医学、航天、激光等领域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融课本中的物理内容和现实中的前沿应用为一体。
开设物理实验课也是对文科物理教学的有益补充。物理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每定义一个概念、发现一个定律,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之上的。比起抽象的理论学习,物理实验更加直观具体。通过物理理论与实验结合的教学体系,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以及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物理实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促进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另外,笔者认为在文科物理教学中应该适时穿插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引起社会反响的事件,讲授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以神州系列飞船为例,我们可以讲述第一宇宙速度、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宇宙射线等,还可以谈论飞船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光伏效应。这样,根据合理构建文科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为他们量身定做、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丰富的教学手段
由于文科学生数学根基不深,物理知识也比较生疏,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哪怕是简单的微积分运算、公式推导,都会产生一种害怕学不好的畏难心理,从而对物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多种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则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较强,通过直观性教学手段,如实物演示、幻灯片、科教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定律等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还可以尝试专题和讲座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地讲授纳米技术、磁悬浮等高新科技。
再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阐述自己感兴趣的物理话题,笔者曾组织过此类活动,话题涉及广泛,一些学生讲述了冰箱、微波炉、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更有学生选择时光旅行作为话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寓教于乐,学生很容易接受。
3.文理贯通的教师队伍
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提升文科物理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语言生动、板书合理、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灵活运用是从事教学工作教师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文科物理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担任文科物理教学任务的一般是从事理工科物理教学的教师,他们专业知识雄厚而扎实,面向理工科学生授课游刃有余。但文理科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数理基础也有显著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正视文科物理与理工物理的差异,不断充实人文知识,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做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会贯通;另外,文科物理有可能涉及到学科前沿以及当前热门的科学话题,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关注科技进展,了解当前科技动态,并在课堂中能够将复杂的物理问题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传授给学生。简而言之,鉴于文科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要求教师知识渊博、文理兼备,并能够与学生充分交流,根据反馈意见,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个问题:教师能力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通。笔者认为,可以将物理课程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由不同的教师担任,这样就组成了一支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的教学团队。一方面,每个教师都可以讲授自己擅长的内容,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备课时间更加充裕,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挖掘与优化;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不同教师的授课风采与思维方式。
篇6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43-03
21世纪的高等医药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大学生。一方面是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无论哪一方面而言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今天,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但它所引发的社会、伦理、法律、心理、经济、美学等一系列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问题,给医学带来困惑与两难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学的本质属性,重新认识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重新确立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针和教学改革目标,进而在医学院校的各类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凸现医学人文底蕴。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医学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医学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医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科学和医学职业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医学的双重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医学是科学,为人类的生命延续与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学科体系,具备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医学是人学,它以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为目的,医学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是人。它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还是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本质和价值的体现。医学的人性化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属性。[1]医学的双重属性揭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医学自身都过于强调医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自身的人文性,忽视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疗服务的实际效果,造成医患之间的隔阂,也使医学教育偏离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价值的轨道。
2.医学的目的要求突出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从医学职业产生之日起,就以救死扶伤、治疗疾病作为医学的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认为医学不再以单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为目的,而是扩展到维护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医学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这样描述医学的目的:“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做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医学目的新变化和健康的新定义要求全体医务工作者树立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理念,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
3.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唤。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的理解局限于医学单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功能,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治疗原则是以生物医学标准来体现的,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记载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救助;总是,去安慰”,[3]医疗服务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在于治愈疾病、缓解症状、解除痛苦、给予安慰、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人文关怀。这种医学模式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理念、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也向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亟待解决的新命题: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以期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4.我国医学教育的标准包含医学人文素质教育。200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以此为据,2008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批准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依照《标准》的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一项是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要求。第二项是知识目标,包括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第三项是技能目标,包括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中提出的教育计划,包括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上所涉及的标准直接说明在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仅限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等有限的几门课程,因此,在医学专业课和其他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大力渗透医学人文思想。
医学人文素质主要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具体指人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知识,及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医学人文素质结构一般分为:品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首先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严密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综合性与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相互交融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宏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及人生价值要求;另一方面,医学人文素质是对医学生思想性、政治性、道德观、价值观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在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中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逻辑相关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教书育人的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
三、整体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
下面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介绍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为背景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指导思想与宗旨: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相互交融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改革中辅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实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达到专业与课程相辅相成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整合。在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更新的今天,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都是围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未来的医学工作者这一中心来展开。而目前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有限,需要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大力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新生入校,正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形成确立阶段,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部分章节,加入国家医改大背景、医学发展前景、中医药在国家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界的重要贡献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章节,例举古今中外的著名医家致力于维护人类健康、献身医学事业的感人事迹,增强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奉献医学事业的人生价值观。在道德观部分章节,加入医学职业道德内容,讲清人文性是医学的固有属性,有助于学生们从根本上认识医学,认识自己未来职业的特点,树立“医乃仁医”、“医乃仁术”的道德理念。在法律观部分,讲清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医的理念,履行自己执业的义务,捍卫自己执业的权利。
3.教学方法的改革。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整体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其主导思想在于把知识学习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变更为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为外化为目标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具体说来,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课堂授课环节方面运用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大力倡导的“启发式、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师生良好互动,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新思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这一部分,围绕“我的中国梦”、“我的中医(药)梦”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的课前演讲,把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把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献身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结合起来。
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更新的内容、更广的内涵。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过程中,有限的课堂教学在课下有了延伸,教师借助BB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展,从课程简介、课程沿革、教学参考书、拓展阅读到课程教学大纲、思考题、练习题到相关网站链接,这种在线交流有着即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交互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新资源的应用,还有待师生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4.社会实践环节的总体设置。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5]这是因为实践环节能很充分的体现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遵循知识积累、情感融入、意志及信念养成、行为体现这一系列规律,经历了“内化”、“外化”两个重要阶段,而且这两个阶段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具体说来,基于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下的思想道德的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参观生命意义展室并随后进行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病患、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调研与讨论。例如,在参观生命意义展室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被映入眼帘的一份份遗体捐赠者的遗书所打动,再进一步了解捐赠者的事迹,留下了感动的热泪,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造福同胞,献身医学事业。这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理念非常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评定体系的构建应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衔接。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体系应体现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这一指导宗旨。全程化考核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不仅仅是课程结束时的结课考核,更应包括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成绩,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核、记忆性、概念性的文字考核,还应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行为及态度的体现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获取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评价。经过精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结课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在课堂理论讲授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参与度、小测验、课下作业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讨论及演讲成绩。期末结课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试卷中主观题及客观题成绩。平时成绩体现了日常表现,占主要部分。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题,侧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题着重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程度。期末试卷体现出题型的多样化和科学性的特点,有利于从整体上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与实践性与医学人文课程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创新课程改革、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养成医学人文素质,使学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从而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医学人文情怀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何伦,王小玲.医学人文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曹永福.柳叶刀的伦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4]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9.
[5]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增2).
篇7
关键词: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教育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加强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研究》(课题编号:S0913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2006年我国制定并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清晰界定了科学素质的内涵: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应用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有利于满足公民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和公民真正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科学素质一直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在高等教育中更多地关注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而对文科生科学素质不高的状况并未给予充分关注,为此有效提高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状况调查
我们对河北省部分高校(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廊坊师范学院、石家庄学院)的文科生科学素质状况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包括大学一到四年级的学生,被调查学生性别比例基本持平。问卷主要涉及对科学技术的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提升科学素质途径的看法五个方面的内容。在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座谈会、访谈法等形式对部分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素质状况如下:
(一)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较低。被调查学生中70%以上不关注科技机构以及科技机构的活动,但存在性别差异,关注这些机构及其活动的学生80%以上是男生。不足40%的学生对科技类新闻及信息感兴趣,被调查学生更关注政治、经济和娱乐类信息。对于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动态的途径,83%以上学生都选择网络,其次才是电视、广播、书籍以及报纸,不足5%的学生选择“学校开设的课程”。被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主要集中于健康和卫生保健、环境治理和医学科技进展、体育和娱乐三方面,对科学新发现类的科技信息感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足30%。对于“最近一年内参与的科技活动”这个问题,被调查学生通过浏览网络上科技信息的占63%,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中的科技类节目、阅读科普书籍的占28%,约9%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及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及参观科技展览等。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对科技的关注度普遍较低,但男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普通高校学生的关注度高于高职院校学生,理工及农业院校的文科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高于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文科生,被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网络、电视是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对一些基本科学概念、术语,学生普遍能够了解,对于涉及“基因”、“大陆漂移”、“放射性”、“抗生素”、“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基本概念及术语的问题,70%以上学生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但通过座谈对部分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上述概念和术语的了解仅仅处于一个比较浅层的状态,不能深度理解和应用。
但对于当前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人类基因组、纳米技术、基本粒子、燃料电池、空间技术、量子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广义进化论等)的知晓程度,约44%学生的回答是“知道少部分”,39%学生的回答是“一知半解”,仅有4%的学生选择“熟悉”,13.3%的学生选择“知道大部分”。同样,对于科技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及其主要科技贡献,回答“非常熟悉”和“知道大部分”的不足40%,60%以上的学生选择“知道少部分”和“一知半解”。
被调查学生对于基本科学概念有所了解,但缺乏深度理解,对当前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及重要问题了解程度很低,对科学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及其科技贡献的了解也处于较低水平。
(三)不能熟练掌握科学方法,未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精神。对于涉及科学方法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学生能够基本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对“科学家判断一种新药的疗效时使用的方法”一题,99%以上学生做出正确选择;“科学研究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问题,82%学生“赞同”,17%学生“比较赞同”,近1%学生选择“不能确定”;“科学家的研究会受他以往经验和既有知识的影响,即‘观察渗透理论’”这一问题,54%学生“赞同”,44%学生“比较赞同”,近2%学生选择“不能确定”和“不太赞同”;85%以上学生“不太赞同”和“反对”科学模型是实物的复制品。但被调查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方法的深入理解与判断,如“科学不仅能戳穿‘’的谎言,还能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竟然有38%的学生选择“赞同”,47%的学生选择“比较赞同”,选择“反对”与“不太赞同”的不足15%。对“科学研究中的演绎法比归纳法更重要”这个问题,超过70%的学生认为“赞同”和“比较赞同”。
多数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精神的实质,但缺乏对科学真理追求、捍卫的勇气和决心,不是真生崇尚科学精神。如对于科学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这个问题,74.8%的学生回答是“求真”,15.7%的学生选择“务实”,5.2%的学生选择“臻美”,4.3%的学生选择“向善”。对于“如何看待布鲁诺为坚持自己的科学立场而遭受火刑的行为”这一问题“97%以上学生都选择了“敬佩”,不足3%的学生选择“不欣赏”,个别学生选择“敬佩并效仿”。
(四)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有待深入。被调查学生几乎都认为和谐社会建设依赖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理解科学,也认识到自身的科学素质对于生存、就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持乐观肯定态度的同时也能理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但对于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区分多数学生事实上并不清楚,对于“下列哪一种是伪科学(选择项包括把水稻由水植改为旱栽、用魔术方法演示“灵异现象”、炼金术、对未经证实的现象给出科学解释)这一问题,学生的错选率高达73%。对我国应优先发展的领域,多数学生选择应用技术,基本忽略了基础科学研究。对我国的高技术研究计划,5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明知道“电脑算命、星座预测、求签和周公解梦”等方式不是科学,但将近40%的学生选择“偶尔”求助于这些方式。
二、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不高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可看出,目前河北省内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整体上亟待提高,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使得文科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人文社科知识存量相对较高,而科技知识存量极低,对科学技术缺乏兴趣、关注度不高。先生早在1918年就指出中学分科破坏了普通教育的原则,在今天的高校文科生身上这一点体现极为明显。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国民科学素质的背景下,缺乏对科技知识的关注,自然不能很好地掌握科技概念与术语及其应用,不能理解和有效运用科学方法,不能真正崇尚科学精神,也不能很好地参与公共事务。
(二)大学期间科技教育不足未能很好地弥补已有的知识缺陷。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更应担此使命。高等教育是专业化教育的阶段,但日益细分的专业化却如一道藩篱阻隔了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全面综合认知。这个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弥补高中阶段知识结构缺陷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此期间加强科技教育,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大有助益。
但实际情况是,河北省内高校对文科生的科技教育明显不足。虽然所有学校的文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有一定量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但有些学校并未开设,一些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有学校开设科技创新与开发课程,但事实上并未有效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的大学物理课程并不适合文科生,学生倍觉枯燥而且收获寥寥。同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也未能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素质的渗透,这些都导致文科生在中学文理分科的基础上对科技领域的关注每况愈下,科学素质普遍偏低。
(三)可参与的科技活动少,导致学生不能在实践中认识科学技术。实践活动是能够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有效手段。但实际中学校针对文科生的科学讲座及科普等活动比较少,被调查绝大学生提到这一点。另外,目前高校中学生社团数量大,涉及范围也很广,但科技类社团的数量却很少,学生不能在校内有效参与科技活动。同时,学生忙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不能参与社会上的科技活动(实习、参观科研院所、参加社区科普等)这就大大减少了文科生参与科学实践、真正走进科学的机会,不能在实践中理解科学技术,无法真正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
三、加强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对于高校文科生,提升科学素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对于如何加强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增设以科学史为中心的科学课程。中学的文理分科、大学中普遍的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缺失,影响了文科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科学素质最重要、最直接、最奏效的途径就是在文科生的课程体系中,增设相关的科学课程,如目前部分学校开设的“科学史”、“科学文化史”、“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科学史的范畴。科学史具有强大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尤其适合文科生。
国外学者也研究过科学史对科学教育的贡献,马修斯将其归纳为:“激发动机吸引学生投入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知识的不定性与可变性、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本质等”。英国科学促进会认为“科学史是一种‘溶剂’,能溶解由学校课程表带来的文学和科学之间认为的壁垒”。我国台湾的林焕祥教授也总结了马修斯的观点,并强调了科学史课程对于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
国内部分大学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素质教育,得到学生好评,得到同行认可,也被其他学校所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可以把课程范围继续拓宽,比如推行STS教育,开设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选修课程,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在日常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渗透科学内容。今天是专业教育盛行的时代,专业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学科的知识,但却不断强化着学科间的界限,不利于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自然与社会。高等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在高校文科生的专业教学中,进行科学教育的渗透极为必要。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弱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认识科学的统一性,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的训练。这样就在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同时能将人文与科学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起来。
(三)丰富学生课余科学活动。可以通过课余活动中丰富科技类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科学文化环境。比如,开办文科生能够理解和参与的科技讲座,并注重选择他们关心和能够接受的内容,从能够接受和关注的内容出发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倡导科学精神;要鼓励校园内学生科技社团的建设,多方合作组织学生参观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使他们了解到科研开发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兵,.科学史与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彭利荣.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篇8
一、积极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教师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入分析连接体问题。
二、积极拓延,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发展历史和物理学家探索物理问题时的成功和失败,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素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在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学生很容易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而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
2.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如在讲动量定理时,教师可先提出“人从高处跳下来时为什么要蹲下来,而不是直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情况下动量的变化量是一定的,而缓慢蹲下来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长,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小。通过这个实例使学生很容易得出,在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就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人为地控制卫星的运动速度将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人们可通过卫星探测地下资源,进行军事侦察,传送无线电波。
3.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如讲牛顿是怎样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工作、为人类做出非凡成就的;伽利略是怎样为追求真理与教会作斗争的;法拉第是怎样把人类带入电的世界的。通过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渗透物理知识。教师在学习每一章后都安排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是非,从而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讨论上,学生对波明显衍射的条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论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还是小,只要二者相差越小,衍射现象就越明显。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的情况下,二者之差越大,衍射越明显,波长比障碍的尺寸小的情况下,二者之差越小,衍射越明显。此时教师从中引导,把波长看作人,把障碍物看作墙,把衍射看作人翻墙,从而很容易断定后一部分学生对波衍射条件的理解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还通过阅读科普读物、编制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等扩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三、精心备课,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教师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静力学中的合成和分解、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动量和冲量、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等,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次,教师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像、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学生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上课时学生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边听边想,边听边忆;要注意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的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篇9
(一)到了20世纪80年代,“generaleducation”在我国港、台地区得到广泛关注。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己,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才次之。”[5]P99-102当时的清华大学,第一年不分科系,所有学生一律实施通识教育,第二年起进人专业领域,各学科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通识课程,规定各系学生第一年必修国文和英文各6学分,选修自然科学1门(物理、化学、生物)8学分及社会科学1门(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现代文化)6~8学分。另有体育每周2小时,每年2学分,大学四年,每年均修。通识教育首先强调“人是第一重要的”;其次追求人的理性与智慧,强调对算术、修辞等这些“共同学科”的研修。1909年,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谈到通识教育主要是作为专业化前期的知识准备。通识教育则更多地是作为大学教育或课程结构的一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Education)。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侧重在社会功用方面的。一般而言,现在所谓通识教育,就是大学教育本科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集中的综合素质教育,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倾向于向模式化发展,它与专业教育相对应。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专业教育之外的人文科学教育(文、史、哲知识)和艺术教育。关于通识教育概念的界定问题,至今为止仍未形成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借助于国内学者李曼丽采用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理想类型”(IdealType)法研究通识教育的概念,她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6]关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早在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得到了全面地体现。报告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出适当明确判断的能力;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报告认为通识教育的课程应该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通识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教育,而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
(二)通识教育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启发通识教育对完善艺术设计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美国高校将“专与博”的关系通常定位为“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和“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关系,其课程设置主要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去构架,而且他们有愈来愈重视“通识教育”的趋势。“通识教育”犹如奠基,专业教育好似建楼;“通识教育”让人有灵魂、有眼光,专业教育使人有能力、会动手。“通识教育”课程在美国又称文理教育课程,类似于我国的公共基础课。从通识课程的学分要求看,一般是占总学分的1/4到1/2之间。如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通识学分要求为8,占总学分的22%;斯坦福大学本科生通识学分要求为60,占总学分的47%。一般而言,美国不少大学新生入校后前两年都在文理学院(CollegeofArtsandSciences一个直接隶属于学校的公共教学部门)接受通识教育,在人文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学习,然后再回到各系接受专业教育。其结果是使学生具有比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强的适应新事物的能力。通识教育有其不同于一般课程的特色内涵。采用李曼丽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方式,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也可以从如下四个角度理解:其一,通识教育课程的性质是有着育人的目的的明确指向性、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其二,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是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是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具有基础性、通识性和广博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其三,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来看,呈现出知识的领域综合性、系统性和人文经验的体验性特征,使课程成为学校环境及多种教育活动发挥教育作用的媒体,增强整个教育环境的可控性及影响的一致性;[7]其四,把握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特点:“通”。很久以来,人的文化过程被“专业化知识”所主宰,植根于自然的灵性不断被人为的知识分割所消解,难以触摸到整体关联的真实世界的脉络。事实上,表面看来极为不同的事物之间皆存在意义关联,它们有着依自相似法则构造的结构与秩序,这是世界之所以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关键所在。
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
篇10
摘要: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以及成因;其次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充分表明,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将会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预,将经济职能更多转向为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企业公平、公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然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必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
1.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集中表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2.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及成因
1.财务风险的概念
(1)财务风险和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广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包括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各方面所具有的风险。将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限定为由于使用负债筹资而带来的风险,而对于经营风险,则定义为由于使用经营杠杆而导致的公司息税前收益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结合以上理论,将本文中谈及的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公司在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生背离,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实际上应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和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客观存在性与不确定性。
(2)财务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财务风险防控管理过程应包括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从防控管理内容上讲,则应包括单位预算风险防控管理、财务收支风险防控管理、资产运营风险防控管理、采购风险防控管理、发展风险防控管理和操作风险防控管理这六大类别的风险防控管理。只有对这些环节的风险从严强化管理,坚持制度创新,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力争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2.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财务预算风险。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带来的风险。通常体现对单位相关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经费没有进行深入审核,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密。二是对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则主要是指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造成预算资金分配不均衡、被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在预算资金支出环节,因财务人员对具体项目的不了解,信息交流的不畅,容易造成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的顺利进展。
(2)财务收支风险点。一是收入不按照合同约定,不入账、少入账。如没有定期核对往来账目,欠款长期不能回收,也不做帐务处理;又如当期的生产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在收入确认原则方面,有的单位财务甚至通过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来改变企业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的数据。此外,有些企业还存在虚构收入的现象,如通过对开发票,确认收入等。这些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债权债务统计不实,而财务统计的不真实又为企业在运营中作出的决策埋下了风险隐患。
(3)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严格,企业管理不善,账实不符。如有的单位不顾生产实际用量而大批采购、重复采购的现象依旧存在,物资过分积压浪费,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且对企业的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占用。此外,对材料出入库管理不够严格,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的现象也颇为多见。
(4)成本费用管理不严,对成本乱挤乱摊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资本性支出挤占收益性支出。如将应列入资本性支出的固定资产列入当期生产成本等;二是收益性支出挤占资本性支出。如将机器维修等费用列入资本性支出。这种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乱摊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制度创新
首先应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为准绳,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往来账项管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如在预算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从完善预算组织程序着手,建立预算评审项目库,坚持按程序办事。此外,企业亦应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使之能够为预算的执行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建立集预算、核算、决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减低企业财务预算方面的风险。
2.落实管理责任,强化财务核算监督
落实管理责任,就是要责任到人,以资金管理业务为例,其存在着资金控制人员违反规定支付资金的风险,那么资金控制人员就是这个风险点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在强化财务核算监督方面,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要实行由经办、审核、部门负责人、稽核四人负责的业务流转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对财务流程的重重把控,才能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财务风险指数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树立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忠诚度,使财务人员清楚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财务工作无小事,任何麻痹大意的行为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唯如此,才可将企业的运营风险减到最低,为财务工作理顺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06):86.
- 上一篇:婚庆公司策划营销方案
- 下一篇:农村工作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