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并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输出、分析、预测、决策等,它是一门容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过去60多年了,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也随之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由国外引入会计电算化理念,1998年以后,财政部了多部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政策法规,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有了规范和发展依据,会计电算化技术得到了迅速普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和自主开发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缺乏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专门人员,只是由会计人员和计算机人员组成研发小组进行研发。研发出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也多数只是应用于个别的企业或团体。
第二阶段:通用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适用于各个企业或团体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但是软件主要是围绕着会计电算化的最基本功能即核算来进行,所以也称为核算型会计电算化软件,软件对企业的综合管理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阶段:会计电算化面向全面企业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会计电算化得到了全面发展,不仅只是用于简单的会计核算,而且扩大到了企业管理层面,实现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集成化管理。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普及范围较广,大多数的企业或团体都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来代替以前的手工记账,既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为企业或团体的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总体而言,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
很多单位片面认为会计电算化仅仅是手工记账的代替,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更重要的分析、决策、管理功能,而且在硬件软件上的投入力度也不够。
2、缺乏复合型人才
会计及管理人员只是懂会计及企业管理的知识,而对计算机技术比较缺乏。当出现计算机硬件或软件方面的问题时,多数求教于软件的售后服务人员。
3、各种会计电算化软件兼容性不佳
目前,由于会计电算化市场较大,会计电算化软件较多。各种会计电算化软件之间竞争相对激烈,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不能进行数据在各种软件之间的转移,给数据的应用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4、数据保密性、安全性不尽理想
现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多数已经不再单纯是单机版的软件,软件的网络化非常普及。由于网络的安全性不佳常常造成数据外泄。而且一旦计算机遇到病毒侵袭或意外断电等情况,往往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5、未考虑国际化进程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当然不会例外。我国的很多企业或团体正在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向国际化进程迈进。但纵观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还是主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和政策法规开发,很难做到与国际接轨。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经历了30年的发展,应用规模逐步加大,核算模式基本成型,会计电算化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和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尤其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后。近几年来,外国的多家企业进入中国,同样我国的很多企业走出国门,我国正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我国的会计市场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而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也将逐步发展和完善。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会计电算化将有以下发展趋势:
1、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将大大提高
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很大普及,但是仍然有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小企业还没有采用。随着金税工程等的实施,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要求进一步增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计电算化将完全替代手工记账,成为我国会计领域的里程碑式的标志。
2、会计电算化将向全面管理发展
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主要以会计核算职能为主,多数只是对手工记账的代替。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计电算化将突破仅仅会计核算的职能,还将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企业的预测、决策等做出积极贡献。
3、会计电算化软件标准将逐步统一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开发商众多,各种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等标准不统一,不能实现相互输送,造成了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便。今后,为了会计信息的兼容性,相信国家将对这些标准进行统一。
4、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化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
最初的会计电算化是单机版,只能在一台计算机上使用,即使以后出现了局域网共享的电算化软件,但仍然不能满足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要求。今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互联网对远在千里之外的部门进行管理将会成为现实。
5、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未来的会计人员将会成为会计业务熟悉、计算机技术熟练、管理水平极高的人员。
6、会计政策法规将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完善和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将进一步融合,这就要求我国在会计政策、会计法规等方面做出调整,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转变;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一、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原因分析
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来说,目前国外的发展速度很快,多数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已经从最初的数据处理阶段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向高级决策系统转变,完成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而对于我国的会计行业来讲,会计电算化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我国的多数企业而言,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仅仅是对手工的机械模仿,并没有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流程与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相融合。所以,我们要想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就要使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积极转变。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原因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更高阶段
在当前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中,会计电算化仅仅是将传统的记账方式和会计管理由人工变成了计算机录入,实现了简单的人工会计系统模拟功能,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却没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真正发展。通过国外的经验来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会计电算化的更高阶段,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有利。
2.会计信息化可以弥补会计电算化的缺点
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实现会计流程与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相融合的过程。所以会计信息化更多的是体现了企业对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管理的特点。从实际作用来看,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中,可以弥补会计电算化功能单一的缺点。
3.会计信息化更符合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最终发展趋势,只有应用了会计信息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才能取得积极的促进效果,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更符合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具体措施分析
无论是从国外发展趋势,还是从国内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看,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想加快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企业领导要对会计信息化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讲非常重要,完成这一转变过程,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经营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必须对此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企业中形成自上而下管理机制,推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积极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目标。
2.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作为技术支持
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仅有领导的重视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作为技术支持。由于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要求较高,不但需要接入硬件管理系统,还需要接入企业的软件管理流程,例如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所以,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作为基石支持和保障。
3.企业要做好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软件配套工作
(1)财务职能的转变。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账务工作中摆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浅析和利用、预测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管理者,这也是未来会计的主要责任。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尽快适应这一角色转换。
(2)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部的其他业务系统相连,使信息可以共享,加快数据的交流与浅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强化资金管理与财务管理等至关重要的目标。
三、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原因和措施。对于企业而言,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化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会计信息化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功能,引导财务职能的转变,进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在财务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网络化进程的进展和融合,以往耗费时间的交易记录将大为减少,作为这一转变过程的结果,财务资源会被重新配置,成本也会降低。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2.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如果中小企业无视现有的进展需求,那么企业的会计系统就只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最终导致企业无法进一步进展,而被市场所淘汰。随着管理技术、信息处理能力的进展,各种信息职能之间的统一使信息职能与决策职能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使得会计人员参加管理和决策成为可能。所以在企业中,会计电算化必然会朝着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使会计信息化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必要手段。
3.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效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所以,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企业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周永群.社会信息化形势下的金融创新[J].华南金融电脑,2010(07).
[2]沈泉璇.社会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3).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应用;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顾名思义,就是将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信息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传统会计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会计工作的要求,逐渐被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会计电算化所取代。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会计工作模式一方面无法及时捕捉企业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另一方面也无法与诸多科学管理方法相契合。同时,还存在会计数据利用率低、不易开展事后分析、影响企业融资等问题。所以,会计电算化潮流的到来是大势所趋。
1、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概述
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特征。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狭义角度来说,其主要强调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工作相互融合的应用。从广义角度来说,其主要强调与电算化具有关联性的一系列工作,主要有软件的开发与运用、电算化人才的培训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蜕变,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众多企业都开始尝试利用各种财务软件来开展会计处理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方向发展,企业就势必要以自身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选择最适宜的会计软件,完成好基础会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会计人员素质培训活动,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此外,开展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也是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1.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纵观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电算化;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平稳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决策支持计算机化。在过去,我国企业开展会计工作主要以手工或者半手工为主,会计人员基本上所有的工作时间都用在繁琐的核算工作上,呈现出效率低,出错率高等特点,这显然与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相背离。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企业和理论界都在努力尝试、探索和研究。
2、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意义
2.1加强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有机结合。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一方面会减轻会计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让其能够以足够的精神来开展会计工作,另一方面有效确保了会计核算的精准性和可靠性。透过现象看本质,会计电算化并非单纯是一种具有高效率性的核算工具或方法,其更突出的表现是能够改变会计工作组织,协调会计人员的分工,进而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概而言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既能够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又能够使与会计工作相关一系列工作得以改观,其作用之大不言而喻。
2.2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改革。会计电算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促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能够促使会计核算方法、数据存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改变;其次,还极大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性和可靠性;最后,使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方法和技术得以改变,进而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推陈出新。
2.3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主要涵盖了创建账套、日常财务处理等,与传统会计工作模式相比,在灵活性、易操作性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运行结果上,会计电算化具有操作简洁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创建账套之后,仅需要开展初始化工作,便可以完成填写会计凭证、复核会计凭证等一系列工作。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还可以开展利润、资金等项目的计划落实、结构比重的分析等工作,进而有效实现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无缝链接,最终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大幅提升。
3、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下会计基础工作的变化
3.1会计核算形式发展的变化。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会计人员在开展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要将记账凭证依照会计科目记录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中。会计核算形式众多,主要有五种,即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以及日记账、总账核算形式。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来对凭证文件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能够以设定的条件为依据,或以总账的形式输出,亦可以日记账和明细账的形式输出,进而使工作量得以大幅下降。
3.2数据储存形式发展的变化。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当新凭证产生以后,其上的数据会被按照科目、金额和方向记录到相应的日记账和分类账中,提供的数据局限性过高。而在电算化会计工作模式下,首先,账目的概念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会计账簿仅仅是以记账凭证依照会计科目而开展整合统计的中间结果,在电算系统中,传统会计模式下的一系列账簿根本就不存在。其次,会计账簿只有两个账簿,即日记账和总账,剔除了明细账,这样一来,会计人员在系统中选定某个科目时,系统会自动将所有的相关业务筛选出来,整合到一个账目中,只要点击按照时间排序,就可以将筛选出的结果以日记账的形式输出。
3.3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发展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的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等内部控制制度措施可以剔除。会计电算化应用以后,传统单纯依靠人工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模式已经不复存在,由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取而代之。应用程序的出错率与控制的有效性紧密相连,程序一旦出错或者失灵,人工再出现懈怠的情况,那么控制有效性缺失的现象就会长期存在。所以,制定相应的控制配套措施非常必要.
3.4安全问题发展的变化。会计电算化模式存在会计数据很容易被窥探,安全度非常低,电子数据还容易被窃取、肆意篡改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好电子数据安全保护、备份等工作。因此,电算化模式下,应实施诸多配套安全措施。首先,要做好会计人员职责明确工作;其次,要想确保内部监控的有效性,就势必要创建良好的操作环境,安装安全性高的软件系统;最后,倘若会计数据丢失是因软件管理不合理所致,那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第一,要做好会计数据保护工作,在录入原始数据时,要做到精准无误;第二,要做好权限设置工作,利用设置用户口令、指纹密码等来提升系统安全性。第三,要秉承一人一机的原则,并在一段时间对数据进行手工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对于操作人员,在上机之前,要给定操作内容和权限,同时,操作密码不能固定不变,使用一段时间就要进行重置。
4、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会计电算化未得到充分发挥。纵观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在发展初期,更倾向于核算,在高速发展时期,更加倾向于管理和决策,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迈向了平稳发展阶段,其更侧重于整体决策支持系统与ERP。从实际来说,我国企业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侧重于使用管理和决策的相关财务软件,而使用ERP的更是凤毛麟角。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电算化走向成熟还任重道远。所以要想使会计电算化走向成熟,还需要做好以下努力:首先,要做好记账、算账等基本工作,其次,要不断注重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最后,要引导企业管理者运用好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的财务数据,进而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4.2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缺失。会计电算化之所以被运用的频率较低,与电算化人员素质低下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技能强的电算化人员是现阶段企业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透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电算化实际情况:(1)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正统的培训,仅仅是经过短暂的培训就上岗工作,虽然对会计相关知识了然于胸,但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却了解甚少,更不用说上手操作了。上岗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以便让电算化人才能够巩固好知识,唯有电算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了,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才能得以大幅提升。(2)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企业没有定期对财务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这样一来,财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常会因为知识储备不足或操作不当而导致错误,进而使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因此,企业要根据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计算机知识良好的财务人员,要重点培训会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而对于那些计算机知识欠缺的工作人员,要重点传授其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提升其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以便减少出错率,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4.3企业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淡薄。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在记账上有了十足的转变,均已经实现了电算化记账,但在对电算化的认识上却还远远不够,具体表现有:第一,企业虽然将计算机运用到了会计工作中,但仅仅是用其开展记账、算账等简单会计处理工作,并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第二,企业在使用会计软件的过程中,对会计软件的认识不够,在甄选会计软件的过程中,普遍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使得会计软件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企业要对电算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以自身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选择适宜的会计软件来开展会计工作。
5、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发展趋势分析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并非是偶然,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结出的果实,电算化的应用,使传统会计工作发生了诸多变化,极大提升了会计工作效率,接下来,笔者着重对电算化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5.1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加大推广和促进普遍使用。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深入度也在不断提升,再加上企业财务工作质量也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所以,部分大企业开始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来抓,不断积极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企业和理论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会计电算化逐渐向成熟化迈进,普及率也在不断提升。
5.2会计电算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在信息化潮流汹涌澎湃的大环境下,企业也紧跟潮流,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产品研发、产品生产等关节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信息流通的高效性和实时性,进而促进企业效益全面提升。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取得生存之机,就势必要掌握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因为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对口的人才又凤毛麟角,所以,企业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兼顾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个方面的培训,这里所说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是包含两个方面的,一个是会计方面,另一个是计算机方面。唯有将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会计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完全掌握,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电算化人才。
5.3提高软件标准的成熟度。在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方面,我国企业和理论界均作出了诸多努力,对其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在不断加深的同时,企业对电算化管理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会计软件的应用,不仅极大缓解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还大大提升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会计软件负载的多种功能,还能够有效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精准性。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不得不说,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使用核算类的会计软件,该类会计软件具有易操作性、通用性强、执行期短等优点,但其类型较少,很难满足多种企业的需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点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以便使会计软件更具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蒋祎迪.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7(01)
[2]闫蕾.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现状与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6(34)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ERP;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系统被定义为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递,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用的辅助信息的人机系统。由此可见,其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会计信息的处理,以完成核算任务;二是提供协助管理、决策的辅助信息。纵观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我认为应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即数据处理阶段,本质上属于会计电算化的阶段,会计信息系统成型阶段以及基于ERP管理思想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同时我认为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这4个阶段不能分割与其有密切关系的财务软件的发展历程,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下文将详细阐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这阶段主要是用机帮助进行会计数据的计算,数据不能独立,不能离开相应的程序而被其他程序调用,数据库存技术尚未出现,仅是代替人工进行给定一组数据的计算而已。这一阶段应算是会计电算化的雏形,只能说明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处理中的初步涉入而已。
二、会计电算化阶段
会计电算化产生于1979年,使用会计电算化主要将它解释为会计工作的计算机化,主要指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而管理会计的电算化,决策会计的电算化等尚未涉及。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主要解决的是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和用账。经过20年来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我国财务会计事业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财务软件也正处于起步阶段,此时的财务软件属非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体制下,国内大多财务软件都是在借鉴国外产品下基于DOS平台的核算型单机用户软件,面向单一会计专用领域,代替手工会计记账。尔后又发展至商品化财务软件阶段,此时的财务软件向商品化和基于NET-WARE等平台的局域网软件方向发展,应用由单项核算向多项会计核算子系统发展。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现代、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企业已不再是单纯的生产经营单位,投融资和资本运作,以及集团的内部财务资金管理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提出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协同尚未集中管理模式,认为应着重于设计应用解决方案。因此,有人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名词。比较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不难看出,会计信息系统实质上是会计电算化基于当今信息的易名,当然伴随其的肯定是功能、定位、理念上的巨大差异。为了着重突出“信息系统”并显示与传统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不同,所以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由上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将被会计信息化取代,随着会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会计信息化更能体现出会计的改革发展的结果。1999年4月在深圳召开的“会计信息化专家座谈会”上,王景新教授指出:“……会计是否应该顺应趋势改叫‘会计信息化’,对此问题我认为可以研究采用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有利于国际接轨,有利于同国内其他领域进行交流,有利于研究和发展。”
三、会计信息系统成型阶段
先来看财务软件的发展,财务软件此阶段已发展至核算型商品化财务软件研究开发阶段。随着网络的出现,企业内部局域网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财务软件产业进入了面向文件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的计算模式,应用范围从单机模式扩展到具有一定数据共享能力的小型局域网应用,并提出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是仅仅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一系列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会计信息系统包含了会计电算化,但会计电算化不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全部。会计信息系统还包括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过程,以及与财务信息系统,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和融合过程。以下我们通过对比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来理解此阶段的会计信息系统。首先,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表现在所处环境上,由于互联网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可归纳为网络化、即时化、无纸化、信息集成化、管理一体化。客观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需求,也提供了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条件,没有信息化的环境,会计也只能搞“电算化”。其次,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表现在其内涵上,在当时的环境下,“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围绕记账凭证、账本和报表进行设计和开发,处于一种单纯模拟手工会计账表的状态,而且自成体系,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处于被割裂的状态,出现“孤岛现象”。而此时的会计信息系统单独孤立地收集财会数据,加工处理,重点是代替人工计算,也是局限在会计核算上,而轻视财会管理、信息的利用。
四、基于ERP管理思想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从1998年至今可以说都属于此阶段。财务软件此时也进入了管理型财务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趋向电子化、自动化,企业间信息交换逐渐增多,网络系统管理被提到最高优先级,网络财务概念应运而生。管理型财务软件的出现,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上、物理层面的保证。有了实体层面的技术支持只是前提条件,而关键是影响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理念的、精神层面的理念——ERP管理思想的出现。
传统企业管理按职能部门划分的“企业内部横向型管理”与外部客户、供应商之间除了业务往来外,无更多的信息交流或经营运作上的协同。在当今电子商务环境下,为适应市场全球化要求,企业不仅需要合理规划,运用自身内部资源,还应将外部经营环境中的各方面整合、集成,准确反映各种动态信息,而ERP正是契合了这一管理要求而产生的。ERP概念从管理思想角度来看,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它是在MRP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高度集成的管理思想,是跨地区、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思想。实务宗旨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这一系统化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强调的是将企业内部价值链上所有功能活动加以整合,ERP旨在整合内部功能活动以及实现对企业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从管理系统角度来看,它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财力、计算机软硬件及通讯、网络技术在内的一体化的企业管理系统,而会计信息系统(AlS)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子系
统。ERP最核心的理念是面向供应链,面向供应链是指不仅考虑到本企业,而且考虑到与本企业业务密切有关的上游企业(供应企业)和下游企业(销售客户),通过与企业上下游企业信息的高度整合,不仅集成企业内部的所有流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流程管理、信息共享,而且集成上下游的供应商和销售客户的信息,有助于及时掌握供应链的动态变化和企业信息的实时响应的需求,保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以企业有限的资源来应对市场竞争和机遇,做到以最短的生产周期、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来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而这一点正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和AlS比较表
(引自《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信息化定位》)
在传统管理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被定位于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即便是将机引入会计领域之后,“会计电算化”也仅被表述为会计核算的计算机化,大量数据未被进一步利用,管理控制与决策挥的作用甚弱,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会计“信息孤岛”。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间的无缝集成,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了信息的高度共享,进一步提升至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与管理”。
了解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后,让我们看看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趋势。纵观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每一次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信息环境的重大改变都会引起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及运作形式的变化,ERP环境的引入也不例外,并且ERP代表了新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其对会计信息系统发展趋势的将更大。
1.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的融合。现在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物理上独立于其他部门,虽然有联机系统的支持,但由于逻辑设计不一致,业务部门提供的只是影响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据,而市场、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方面的信息很少提供,大大限制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扩展,无法进行有效的事前和事中控制。ERP系统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全面地改造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整合为一体,实现了业务处理和财务处理在逻辑上的统一,因此作为其物理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也不可避免地要与ERP系统融合,作为ERP系统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由部门级信息系统上升为企业级的信息系统。
2.采用开放式架构,全面支持商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开展了网上交易,但大多数只是实现前端交易的化,而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与前端系统是脱节的,因此,前端的电子订单无法直接进入后端的会计信息系统,也就不能及时对经济业务进行反映。面向ERP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应充分考虑到企业间的交流和,在系统的开放性方面给予全面考虑。通过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ERP系统,新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企业的传统业务与电子商务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整个交易链的中枢。
3.满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企业可能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进行投资或经营,这就要求ERP管理模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投资者和客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平台,具有多语言、多币种会计处理能力,支持各种币种间的转换和多国会计实体的财务报表合并,提供具有国际可比的财务信息,满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4.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将以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为主,通过Inter-net/Extranet/Intranet实现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的无缝连接,在供应链上实现包括财务计划在内的协同计划,进一步加强财务预测、决策的准确性,并使系统的适应性更好、集成度更高,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系统的功能更为全面,信息输出形式更加丰富。
5.进一步加强财务决策支持功能。传统的财务软件中利用财务指标和财会数据能进行简单的财务决策,但其重点是为决策提供基础信息,而不是支持决策的全过程。ERP的环境实现了企业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集成,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企业内的“信息孤岛”,作为ERP环境中的核心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应能提供充分的决策支持,不仅能预测风险,还能提出适应不同环境的风险解决方案,实现财务系统智能化。
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看,其更多的是渗透、延伸到了财务领域,尤其是对财务决策支持功能的加强。财务部门日常大量的编制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某些与业务密切相关的财务会计报表工作将会彻底消失,那么从这个角度看,会计信息化是否会自我消亡呢?我们知道,会计信息系统是提供企业整个供应链的连续的、系统的、综合的信息,反映与控制的是整个供应链的资金的信息流。我认为要想解释会计信息系统向决策支持方面扩展,又不可能自我消亡,关键是要区别开“财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关系,即通常说的“大财务,会计”观点。
财务信息化是指法人或人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其合法拥有或依法控制的经济资源的价值运动过程进行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核算、分析的一项管理活动。其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手段基础上融进了现代的信息管理技术和手段。会计信息化是指法人或自然人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其合法拥有或依法控制的经济资源的价值运动过程进行科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项管理活动。财务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有不同的管理目标、管理范围、管理技术、管理能动性。为了清楚地分析二者的区别,看以下两图:
图1会计信息系统
图2财务信息系统
由上可知,我们应注重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的融合,即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企业内的“信息孤岛”,而应是基于整个业务流程的会计流程的再造,保证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实时性,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控制决策。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是企业高层直接依据进行决策的决策支持,图2清楚地说明会计信息系统仅构成了决策的一个子系统,从而证明了财务信息系统包含了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从属于财务信息系统的观点。
主要
[1]白仲林.会计信息系统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瑞君.E财务管理——管理信息化与实践的探索[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5
互联网的发展给市场经济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使得各行业的财管与会计核算更加精准,避免了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比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更加高端复杂,对技术性的要求更高,更有可能产生贪污、盗窃、欺诈、腐败等行为或者出现无意的差错。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参考文献,分析总结我国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风险和影响,探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够更加适应各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
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广义的会计电算化包括所有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的工作,如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宏观工作、建设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制度、培育和发展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等。会计电算化是人机结合的系统,由会计从业人员、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和信息资源等要素构成的,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是核心与关键的部分。我国的会计会计电算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普及了会计电算化的专业知识,涌现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熟悉财务知识的维护和开发人才,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
2.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着手研究内部控制。财政部在2001年~2006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用于指导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我国证监会在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方面,要么局限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类上市公司,要么局限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就目前的内部控制相关政策中,对于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规性要求,我国至今尚未出台具有操作性的强制性文件。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经济数据及其他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度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手段和技巧,是经济数据处理质量的基础保证,也是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前提。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数据在进行处理之后所具有的安全性、精确性,务必针对标准来制定和执行更加完善的系统开发、管理和完善的规程,以此来避免舞弊的可能性。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包括输入、输出和处理三大控制板块确保接触人员必须是经过授权,以达到权限制衡的效果。会计电算化简化了传统会计的内部控制作用,处理系统在自身的工作运行中存在的复杂性的特征,同时加大了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控制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的环境分析
会计电算化后的主要风险包括原始数据所带来的风险、操作人员的舞弊风险和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更高。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内部控制是由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共同发挥作用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系列应用程序都包含有内部控制的功能,这些应用程序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如果程序出现失误或无效,由于会计工作者的依赖性和程序运动的重复性,就可能难以发现这些问题,从而加大了系统在某些部分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步入会计电算化时代后,基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自动化、控制的程序化,每一项手续都由计算机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自动化处理,这使得会计工作的分工、职责和权限都与手工会计时代大不相同,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业务处理程序,会计人员不可以直接参与和控制,一些内部控制措施执行不了,削弱了稽核机制。原始数据的输入、会计信息的输出、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成了内部控制的重点方面。
四、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篇6
[摘要]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成为时展的必然产物。尽管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界算不上一个新鲜事物,但就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来看,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期望能够对目前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业企业 会计电算化 建议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结账,以及分析会计信息,做出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将近几百万的企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约占全部企事业单位的26%,而且这个数据每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建立了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能够完全依靠计算机的有效运行来完成本单位的会计记账、报账等基本会计核算任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综合掌握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一系列会计工作方面的有利变化。但是在充分享受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在各企事业单位应用会计电算化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将以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为例,围绕如何解决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2.1未能设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很少能够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有的企业虽然也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系统建立的基础是满足个别职能部门的要求,几乎没有企业能够从企业整体的流程再造的角度出发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统。上述问题造成的后果是,在只有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仅仅依靠会计信息是难以确保做出合理决策的;而在建立了不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中,忽略了整个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共享,经常存在负责成本的人员若是想要了解价格信息和税务信息、负责价格的人员若想要了解成本信息时,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查阅资料或者相互询问的方式,显然削弱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2.2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的问题目前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主要分为两种: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通用软件指的是使用范围较广的软件,具有大众性、普遍性的特点。通用软件的优势在于使用成本低、安全性好、稳定性较高、准确性强,但是由于通用软件的普遍适用性,在其设计时存在难以兼顾具体企业细节的问题;专用软件是指适用于专门企业的软件,在设计的时候往往是针对具体的企业设计的,因此专业软件的研究开发成本较高、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因此,专业软件只有实力强大的企业才有能力使用,中小企业一般只能选择通用软件。
2.3网络化会计存在的问题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之后,企业的财务信息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递,网页上的数据等信息成为企业的主要会计数据。网络化会计带来的现象就是传统会计流程中各个审核过程的迷失以及相关监控确认手段的消失,信息在网络中主要是传递没有确保信息真实性的保障措施。此外,随着企业的发展,在网络中流动的数据也在增加,大量的数据流动极易引发数据泄漏、篡改等问题。最后,整个网络中的信息是共享的,因此在企业进行相关的网上交易时,极易受到来自于网络的威胁,例如:商业机密泄漏、黑客攻击等。
三、完善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建议
3.1在企业内部引入“企业erp系统”要解决当前工业企业内部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问题,当前最为可行的办法即为在企业内部引入“企业erp系统”,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简称。当今社会的会计电算化是一个涉及通信学、管理学、运筹学等等学科的综合性技术。要应用会计电算化,必须引入先进的企业整体资源管理计划,这里的erp系统无疑是最有选择。通过引入erp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对于企业业务活动较大的部门如:财务部、物资管理部等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理息子网。
3.2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当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国外研发后汉化的软件,这种会计软件的缺点在于与我国的国情不适应;另一种则是国内研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但是这种软件的价格相对昂贵一些并且维护比较麻烦。但是对于没有软件研发实力的企业采用这种商品化的软件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解决会计软件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试图通过整个行业的联合开发出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具体由行业内选择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丰富的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和维护团队,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而且在整个行业内部形成一个信息网,有助于解决行业会计资料集中汇总的问题。
3.3加强对会计数据的管理首先,数据采用时要严格遵循以下步骤:1)各会计子系统处理数据2)将各子系统处理的数据进行序时排列,输入数据处理服务器。需要注意的是数据输入之前要严把数据校验关,保证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其次,借助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构造局域网防火墙。再次,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机密泄漏。最后,对现有的软件进行升级或者考虑引入诸如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四、结束语
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解决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相关人士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5
篇7
一、会计电算化概念解析
会计电算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甚至审计工作都交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是会计实务通过电子计算机操作化的简称。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计算机代替人工运算,还将数据保存与信息共享等功能发挥到极致,是企业提高财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应该说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我国自来水安装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部分偏远地区由于给水难度大,在房屋建造后依然还需要后期定制安装自来水,但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自来水安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其中自来水安装企业的会计工作已经逐渐从70-80年代的人工作业逐渐向电算化开始过渡,虽然在技术应急处理以及系统安全性等方面还有欠缺,但是会计电算化的主流趋势已悄然形成。
三、会计电算化的主要优势
(一)有效降低会计工作强度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重复性工作的繁琐问题,降低了员工反复计算和多次核对的工作强度,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渐摒弃传统的手工作业。企业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发展不仅有效降低了会计人员,由于计算失误所导致的工作错误,还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极大地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增进财务管理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与大量普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一般来讲企业重大决策往往受制于财务管理水平的限制,其会计人员整体水平决定了企业资金流的合理走向,资金流的走向是否合理是企业决策的关键环节,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非常清晰的察觉到企业发展的健康程度,而且还能将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
(三)提高审计透明度
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财务审计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制于虚假财务票据和数据信息的制约,如今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信息化数据代替了手写数据,这对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也逐渐向更严密的程序设计、更便捷审计方向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一)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由于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强大,会计电算化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传统意义上讲,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是第一代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功劳;当第二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信息化的时代后,会计电算化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计算机代替人工作业的层面上,其强大的运算功能和信息交互技术在大幅降低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基础上,还有效地提高了数据的整合能力,保证了会计核算工作的高质量,应该说会计电算化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领导更快速地作出决策的必然要求,为企业日常管理提供更多便利。
(二)企业规范化、流程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500强企业纷纷采用规范化、流程化的办公模式,其中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可以较好地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提高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以及资源共享,促进了企业各部门之间彼此合作。
(三)统筹兼顾提高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打破垄断、改变观念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常态,企业逐渐意识到强化自身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及时了解企业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得到改善,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实行会计电算化,不仅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还能进一步合理调配资源,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的作用。
五、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还存在认识偏差
一直以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饱受争议,在电算化的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偏差,其中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了解程度较低
目前,企业发展会计电算化还需要加强对电算化本质的认识,不能简单地将会计电算化错误地理解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工具而已,或者是简单地将会计电算化理解运用计算机运算来代替人工操作的过程,磁盘存储记忆代替了账本记录等。这些片面的认识都是对会计电算化基本职能以及企业管理方法的蔑视。
2、企业领导低估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部门之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一直都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电算化的出现,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还没有全面了解电算化的特点,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准备不足,严重低估了它的应有价值。
3、企业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存在抵制情绪
企业部分财务人员由于年龄过大,或是对计算机接触较少,进而对会计电算化存在一定抵制,在情感的角度上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而且错误的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种工作方式的转换,并没有产生实际的变化,依然还是倾向于传统的手工作业,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潜在价值,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完全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进而导致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顺利。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安全性与保密性问题
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不仅关乎到企业隐私问题,更关乎到企业的未来发展问题,目前市面上的财务管理软件普遍将会计数据的录入与核算功能放在首位,严重忽略了财务系统内部安全和信息保护问题,对财务的数据保密明显缺失,除此之外系统一旦瘫痪,后果不堪想象。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缺失
财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仅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样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鉴于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应该将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一些地方为了应付检查,会计电算化培训经常以突击的方式完成,没有对电算化更深层的功能进行挖掘,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应该说专业人才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
六、实行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建议
(一)提高认识和更新观念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在我国已经进入发展成熟阶段,企业高层领导应该从提高认识、加强重视的角度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基层单位的领导更新观念,对会计电算化给予扶持,因为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程序、数据储存形式,还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会计内部控制等,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这样反应敏捷的系统,它使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二)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
企业应按照会计电算化的要求,防止有财务数据丢,应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整套财务管理信息保护制度,在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进行两层加密,以确保会计信息的传输安全。积极采用防火墙技术和反病毒技术,在业务系统严禁使用游戏软件,及时做好备份工作。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还需不断地培养优秀人才,以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培养优秀会计电算化人才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招聘专业的电算化会计人员前需认真筛选,尽量选择专业对口,且熟悉电算化流程的会计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第一时间得到有力的支持。
企业还需不断培养现有会计员工,以适应最新的电算化技术和配套软件,建立起一支强而有力的后援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问题;对策
会计电算化,顾名思义就是电子计算机的技术在会计工作、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在计算机设备上安装某一种软件,通过该软件来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别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演变,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信息共享。濮阳市会计电算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历经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具有了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有目共睹。但是基于各类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自身的特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迅猛兴起和发展以及现阶段国家层面对会计电算化规划、引导和组织协调的力度不够,濮阳市会计电算化在有些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濮阳市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河南省濮阳市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经历了自发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直至目前的创新提高阶段,经历了由单位自制软件逐步转向专业化、商品化软件的过程。1.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总体不高,且分布不均。濮阳市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总体不高,仅占30%左右,而且分布极其不均。行政机关、财政全供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最高,国有大中型企业普及率相对低一些,民营企业普及率最低。市城区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普及率相对乡镇企业普及率高一些。2.会计电算化使用层次不高,软件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企事业单位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工作自身的特点,即便已经使用了会计电算化,也多是使用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利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而忽视了会计的“管理职能”。个别已经启用“管理型”财务软件的大中型企业单位,由于企业负责人重视程度不够、财务软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也仅仅应用了财务软件的一小部分功能,应用水平还较低,信息化系统更多的功能还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3.会计电算化软件兼容性差,标准不统一。目前,濮阳市企事业单位所使用的各类财务软件种类繁多,不能相互兼容,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共享、数据的交换和控制管理以及软件的更换,同时重复开发软件,也是对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会计电算化软件标准不统一,不便于会计数据信息的横向、纵向分析与比较,不利于当前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共享利用。
二、濮阳市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有力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从濮阳市各单位财务部门来看,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一些单位负责人,特别是中小型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负责人,在思想上对会计电算化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意识到在财务部门实施会计电算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对会计电算化产生抵触情绪,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准确性、保密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产生质疑,从而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在濮阳市的普及和推广。还有一些财务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财务人员,长期以来养成手工记账的习惯,很难接受科技含量较高的电算化。2.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缺乏。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必然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这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具有会计工作经验,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比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等,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但是,目前濮阳市的会计人员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一些年轻的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如指掌,但对会计业务不甚熟悉;而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精通,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多。3.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保密性不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不仅在濮阳市,就是在全国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众所周知,财务数据、财务报表,是一个企事业单位的高度机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对其软件的加密,仅仅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护数据的作用,一旦计算机被盗,或是遭到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的侵扰,将对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产生巨大威胁,后果难以想象。另外,市场上的多数软件缺乏日志记录功能,难以留下操作痕迹,出现问题不便于责任追究。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濮阳市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问题,建议如下:1.提高单位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领导重视,是一个单位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要想推广和普及会计电算化,必须得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使之清楚地认识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巨大作用。一方面,通过电算化,提高了统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会计核算的质量,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劳动效率;另一方面,电算化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更好地体现,便于对重大事项的事先预测。实施会计电算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的管理部门也应该制定一些政策,引导单位管理者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重视会计电算化。2.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高等院校财会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财会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初级会计电算化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主要是理论方面的,应该增设一些会计工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门槛,把具备一定的会计电算化能力纳入到准入资格。对于在职人员,特别是那些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要加强电算化知识培训,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培训和指导,切实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软件开发公司、售后部门,也应把软件的使用方法讲解和维护服务作为重中之重,与财务人员共同确保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3.推行标准化的会计电算化版本。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标准,指导软件生产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财务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配合,开发出兼容性、通用性较好的软件系统,使各子系统之间能够有机衔接,方便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以保证数据的共享利用,并对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在软件设计和开发时,还要账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并重,不仅要体现出会计核算的方便快捷,也要具备财务指标分析体系、资金供求预测等功能模块,便于更好地服务企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4.增强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目前,信息安全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成为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们要从计算机系统本身、单位内部控制和人为三个方面来管理和控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使之高效平稳的运行。对于安装会计软件的计算机,单位要通过正规渠道采购品牌计算机,安装正版软件,安装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专人专机。单位应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分级授权,确保会计信息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转。纵向比较,濮阳市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地区横向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清醒地认识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认识,培养人才,完善软件系统等策略来发展会计电算化,使之更好地为濮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樊亚波.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提升[J].经济师,2012(02)
[2]杨丽.会计电算化的系统安全性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0)
[3]辛鑫.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5(01)
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影响;问题;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信息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作为经济发展反光镜的会计将发生重大变化,会计观念、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会计操作手段、会计教育和会计监督都在朝着适应新型网络经济的方向变革和发展。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应运而生。21世纪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实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展演变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会计电算化有了单项业务的处理。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原始凭证输入、编制记账凭证、审核、登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系统。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功能智能化模块和局域、广域网络的出现,会计方面的电子数据处理,有了决策与控制的支持系统,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强化了企业经济核算和企业管理。如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那么管理所需的大量会计信息就需手工操作,降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实行会计电算化,大量的会计信息无需手工操作,有利于推动各单位管理手段的进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程度,已达20%以上。
二.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产生了影响
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产生了影响,引起会计实务中人事安排、岗位责任、组织机构、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变化。
(一)内部控制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手工核算形式下会计人员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组织会计工作的运转。而电算化会计中的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等,按新的分工形式完成会计工作的运作。其次,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系统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不相容的职务互相分离的基础上。最后,内部控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的重点将放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几方面。
(二)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
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第一个层次,主要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进行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核算系统,一方面仍然遵循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以会计科目为核算依据,用会计账薄及会计报表作为提供信息的方式,保留了传统核算模式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在总账核算、序时核算、明细核算和会计报表方面大大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主要体现在:1.会计电算化与手工方式下会计核算的不同;2. 电算化后的会计账簿的改变;3. 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方式。
(三)会计管理发生了变化
会计管理电算化是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借助计算机会计管理软件提供的功能和信息,帮助财会人员合理地筹措和运用资金、节约生产成本和经费开支、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会计控制,主要通过预算控制软件和责任会计软件来实现,这两个软件是会计管理软件的两个部分,都需要会计核算软件提供详细的数据;开展会计分析,采用会计管理软件分析和评价计划的完成情况,找出差异和努力的方向。
(四)会计决策发生了变化
会计决策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会计辅助决策支持软件来完成决策工作。该软件根据会计预测的结果,电脑系统将对产品销售和定价、生产、成本、资金和企业经营方向等内容进行决策,并输出决策结果。
(五)审计内容发生了改变
电算化以后,同样需要审计的监督职能,所不同的只是审计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计算机只会无条件地按给定的错误程序和方法处理有关会计事项,而这些则是肉眼不可见的,这就增加了审计风险和审计难度。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三.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
(一)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许多人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甚至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2.政策与法规滞后。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
3.会计基础工作不符合电算化的要求。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
4.目前,一些单位上的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素质较差,会计人员必须拥有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网络知识,而且还应具有接受创新知识的能力。
5.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较差。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和本身的资源缺乏,从而使会计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
(二)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增强企业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2.要做好管理基础工作,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
3.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必要的内部控制: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第四,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第五,强化审计线索制。第六,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四.结论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使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处理,还包括分析、预测、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 21世纪的会计也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的会计,我们仍应继续对会计电算化进行探索和研究,加强和改进其优缺点,加快会计现代化步伐,发挥会计信息作用,使其完全融入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秀梅.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5,(19) .
[2]刘红. 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的思考[J].现代会计,2003,(2).
篇10
一、目前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规范滞后
目前法律上规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主要针对一般的工商企业,银行这样的特殊企业在实际应用中会使业务处理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适应本身特殊业务的需要,商业银行普遍在实践中灵活应用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方法和程序,尽管这种行为以不违反《会计法》以及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有关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制度为前提,但由于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如果出现差错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内部控制系统薄弱
商业银行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改变了原来传统手工记账的环境,原有的内控制度在电算化的环境当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会计管理的需要,由于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银行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纯粹地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致使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实行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在业务拓展当中,经常出现只注重业绩而忽视内部控制的情况,在内控制度执行过程当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利于内部控制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内部软件系统交互性差
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商业银行可将会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不仅在银行内部,甚至跨行都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但实际上,很多银行内部往往根据自己业务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电算化软件系统,缺乏统一标准。即使是银行内部也存在着各系统数据自成一套的情况,比如建设银行,在有关牌价、利率、费率、科目、机构、柜员、会计报表等公共信息往往是一个系统一套,各成体系,不能合理有效利用,造成信息共享性差,数据重复性输入,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的要求。
(四)软件开发滞后
大多数银行软件的开发都是自主研发,未考虑联合同业共同开发,致使开发出来的软件整体质量不高,应用上存在漏洞,维护也比较麻烦;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对业务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的需要,往往有一些软件刚开发出来,就因为业务的变化而无用,导致重复建设;软件开发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要开发商业银行的电算化软件,开发人员既要具备电子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又要具备高级财务能力,并且熟知金融业务的具体流程,但目前这样的人才很少,各个银行、各个系统之间往往缺乏交流和沟通,相互合作的机会较少,致使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软件普遍发展得较缓慢。
(五)操作风险与网络风险较高
由于会计电算化软件上存在的漏洞和内部控制上的不完善,致使操作人员违法行为,越权操作的金融犯罪案例不断出现。网络风险主要指电脑设备功能老化,银行本身出于成本考虑,未能及时更换最新的电脑设备,致使银行人员在业务操作过程当中有时会出现故障,再加上会计电算化软件本身存在的缺陷,方便了黑客对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漏洞攻击,使得黑客轻易就窃取了银行大量资料,对银行的业务经营构成巨大威胁。
二、解决商业银行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电算化法律环境,加快银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为了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向纵深发展,必须制定相应具体的银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法律规范,保护银行和计算机用户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严惩金融犯罪分子。在制定法律规范的过程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为依据,并结合当前我国的各项相关法律以及我国银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同时吸取国外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在信息传递和财务管理当中的经验、立法原则和具体规范作为参考,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完善以《商业银行法》为主体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体制上的创新,迎合当前银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求。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金融风险
会计电算化之后,银行的业务流程被大大缩短和改造,这就需要合理、准确地把会计人员的具体职能和岗位进行重新的定位与分类,比如对不相容职位的分离和监督,在会计电算化人员授权方面,应当对会计电算化操作的相关人员的职能权限作出明确清晰的规定,一些重要岗位可实行轮换制,防止事件的发生;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档案的保管,由原来的纸质档案变成现在的电子档案,必须严格规范商业银行会计档案的备份流程,加强会计档案的磁介质的内部控制,保证磁介质的保存环境。商业银行实行内部控制应该从风险管理与控制入手,要培养银行会计人员主动识别会计风险的能力,在组织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中,采取从上往下的方式,严格执行风险控制程序,使银行的内部控制发挥最大的功效;由于会计电算化使银行管理发生技术性的改变,以计算机和数据库处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在提高银行业务效能的同时,却又让银行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金融安全防范的课题,所以银行各相关部门要从软件的开发,硬件管理和维护,系统操作与环境管理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相应解决措施等方面,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运行。
(三)制定会计电算化行业标准,加强软件开发
可由人民银行牵头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标准大纲,各商业银行根据实际经济业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会计电算化标准,在执行时,设立专门负责机构监督标准的落实,执行,从而确保银行业会计电算化标准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在软件开发方面,银行应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配备高素质、专业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和充足的资金进行银行软件的统一开发、测试工作。也可联合其他软件开发专业机构或是联合其他商业银行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开发团队,共同研发高新技术的会计软件,在从事软件开发的同时也培养高级的复合型人才,实现资源共享;软件的开发应注意将业务处理与监督稽查同步,变事后监督为事中监督,还可引入外部审计,内外结合,使会计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及时发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防范操作风险和网络风险能力
防范操作风险要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稳健原则》和银监会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为指导,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系统的应用的多种防范措施,如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严肃风险问责制度,明确授权制,在重要的会计岗位实行轮岗制和互相制衡机制,软件开发与应用相分离,做好会计上机记录,制订具体的操作规程,同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引入外部审计,必要时设立独立风险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方法和流程来识别、评估、监督、严密控制会计操作风险;在网络风险管理中,要利用银行培养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针对计算机设备,银行会计软件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进行设备和软件的升级,同时引进国内外高素质的黑客精英人才,专门负责网络风险管理与维护,不让网络黑客轻易入侵并盗取银行客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