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体育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儿童体育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就关于当前学前教育提出了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因此应将学前教育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在其发展过程中坚持公益性及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具有质量的基础学前教育[1]。”由此可见目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据统计目前残疾儿童数量大约在900万人(0~14岁儿童)其数量占儿童总数的2.66%,残疾儿童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多;(2)农村多于城市;(3)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多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4)教育条件普遍低于正常儿童;(5)家庭对其关注度少等。这样的现状就迫切要求将关于残疾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紧抓主要矛盾,从学前教育开始做起,以学前体育为其一基点,更好的构建全纳教育体系。
1 特殊儿童学前体育教育现状
1.1 学前教育仍以慈善型教育为主
对于残疾儿童而言,仍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行走在阳光下,由于自身的一些缺陷,使其在内心形成了高高的心墙,父母、家庭、社会的一些区别对待使他们幼小的心灵特别敏感,以至于躲避与外界交流,因此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行走于阳关下。很多残疾儿童被父母放弃,福利院、孤儿院似乎成了他们一生的命运所在,而这就使慈善型教育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教育变成了社会有钱人,有地位人给予的施舍和福利,在教育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学前体育教育就成了天方夜谭的奢望。
1.2 权益型教育虽被普及但程度范围仍很小
我国颁布了《特殊教育法》等法律及文件,使特殊教育发展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果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殊教育虽取得了进步,但特殊儿童教育仍存在缺失,教育虽有政府法律保障,但是落实效果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权益型教育模式成为特殊教育的福音,但覆盖面小,效果明显差与普通教育,地区差异存在,城乡差异存在等系列问题在不断的提醒着权益性型教育的低普及程度。
1.3 融合体育教育模式虽被推广,但特殊体育教育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据调查统计,我国有部分特殊儿童在普通的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接受学前教育,融合体育教育模式也在此得到推广,特殊儿童在配有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医务人员及心理辅导师等组成的专业人员教育下,教育康复工作专业性强,效果也更为理想
1.4 教育思想内化程度差
残疾儿童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家庭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在大多数人心中总是会认为他们只要能够自理,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了,因此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特殊群体也应该要去接受教育,更不用说是学前体育教育了。从众多表现中可以清晰可见,特殊儿童学前体育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固有观念,内化程度低。
1.5 教学环境并未得到相应保障
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教育师资不足,教师队伍专业性相对低,教学相关的一些硬件条件不达标,康复中心并未被及时配备,体育教学场所、设施不齐全,体育用品数量不足等问题参差不齐,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
2 特殊儿童学前体育教育现状整改措施
2.1 大力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保障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安置
1997年,“托幼一体化”被最早提出,主要是针对正常儿童0~6岁学前整体性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儿童逐渐成为应被重视的一个重要群体。“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的发展是同化和顺化之间的平衡,是一??逐渐在量变中发生质变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而儿童的思维发展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2]”。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实现更应注意整体性,连续性及前瞻性。托幼一体化模式不仅要在普通学前教育中开展,还应在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体系中推行,以整体性,规范性及科学性为主导,合理引导特殊儿童进行早期治疗及培训与学习,做到专业性康复。以量变引发质变,使特殊儿童发展过程能在合理、科学的情况中开展。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可以使学前体育得到更好的开展,而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可以有效促进身体机能的强化,增强新陈代谢等,使特殊儿童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托幼一体化”的推动可以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安置提供保障,整体性、规范性及科学性的教育方式将会给特殊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合理引导他们成长。
2.2 形成“特殊-融合-针对”教育模式,将特殊教育大众化
特殊儿童因为身心方面的某些缺陷,使其有些方面异于正常儿童,这就要求教育应该首先考虑其特殊性,先进行特殊性教育,针对其各自特点,进行阶段性的特殊培训康复教学,这里就需要学前体育教育要单独适应个体发展,形成一对一的特殊学前体育教学,通过阶段性的特殊性养成后,接着要进行融合性学前体育教学,就是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教育,众所周知,体育可以拉近彼此间的关系,合理的学前体育的教学,可以使特殊儿童更好的融入普通儿童,例如分组试体育游戏教学,可以使具有相同特殊性的儿童与正常儿童一组,组织不同的游戏,发挥特殊儿童优点,扬长避短,使儿童在游戏中建立自信心。在融合中有针对性,使特殊儿童适应相对的正常学习生活状态,然后根据其各自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特殊教育之所以特殊是由于主体的特殊,而使主体更好的适应正常生活,树立正确的心态对待自己是教育的重点,形成这样的模式教学更好地将特殊教育大众化。
2.3 加大政策投入,合理优化学前体育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学前体育教育之所以推进困难主要是因为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据调查显示,全国除了少数特殊教育机构具备完整的教育体系及教学环境,大多数特殊教学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环境都相对有欠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投入较少等系列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政策倾向将有效的引导教育的发展,提高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企业进行特殊教育投资,杜绝利用特殊事业作秀的行为等。
篇2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体育课程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发展上有缺陷或残疾的少年儿童。与普通教育一样,特殊教育也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不待言,体育也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也异常活跃。特别是小学、中学体 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是,相对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的学校体育有些滞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理论研究不够,特教学校体育实践缺乏理论支持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特点缺乏认识,实践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等等,照搬普通学校,甚至以普通教育来代替特殊教育。其结果,违背了特殊教育的规律,阻碍了特教学校体育的发展。 为此,本文以普通学校体育为参照系,从教育对象、学校体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体育师资、场地设备等分析了特教学校体育特点。目的在于科学地认识特殊教育的学校体育,为特教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一、特殊教学学校的体育目标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目标在我国,特殊教育按其学段属义务教育阶段。特 殊教育学校体育目标与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学校体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教学校体育目标又有别于普通教育,突出表现在特殊教育学校把功能缺陷补偿与康复作为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 特殊教育学校要培养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补偿自身 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
二、特殊教学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校体育课程更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普通学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更要体现残疾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 第一,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在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等需求的同时,更追求其缺陷补偿与康复的功能,使教学过程与缺陷补偿相统一。第二,特教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针对性更强。同是特教学校,盲生、聋生、智力落后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差别也非常大。在保证残疾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科 学文化知识、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同时,对盲生,应突出培养正确的定向和运动能力、坐立行走正确姿势的课程内容;对聋生,锻炼其视觉、触觉、运动觉和 残余听觉能力,集音乐、舞蹈、体操、游戏等为一体的律动内容的比重要大;对智力落后的学生,则要发展其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反应能力的协调平衡能力,自然,与这方面相关的课程内容相对要多。
三、特殊教学学校的体育教学方法
对竞技项目进行“教材化”加工时也应该充分体现上述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教学组织与教法目前,基础教育正面临着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就差异性教育而言,特教学校较之普通学校更为突出。如智力落后儿童既有智力落后程度和性质的差异、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同时又有需要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和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的差异。即便是智力缺陷程度完全一样,也可能由于不同原因而表现出对体育的不同需求。而对视觉和听觉缺陷的学生,除了有低视力和全盲的差异, 重听与聋生的差异外,还都交织着其它身体与心理的差异。因此,实施个别指导是特教学校体育教学组织教法运用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四、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师资配备
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师资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师从事的是一般体育教育工 作,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从事的是特殊体育教育工作。面对特殊的学生、实施特殊的体育课程、采用特殊的体育教学组织与方法,为实现特殊的学校体育目标,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仅具备普通学校体育教师所具备的体育专业素质,还要掌握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际技能。如学习和掌握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教育学、有关盲、聋、哑残疾儿童的病理学基础、康复医学基础,特殊体育教育教学组织与方法,以及盲文、手语等。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满足残疾儿童的特殊体育教育需求。
五、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
篇3
关键词:多元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特殊教育(体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57-03
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1]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科学研究的助力器,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的科学开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增长学生的实际才干,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间架起桥梁。[2]
特殊教育(体育)专业作为体育与特殊教育的交叉学科,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特殊人群及所学知识的理解,熟悉和掌握教育策略与康复技能。而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实践性课程设置少,质量有待提升,实践机会少,实习时间短等。
广州体育学院(下简称广体)特殊教育专业自2008年开办以来,基于对专业特性及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一直在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的修订,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与作用,特别强调专业教师科学研究活动为学生创设实践机会,提升实践能力,加深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整个专业成长的背景带动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如学生社团的活动组织,及引入学生管理员实施社会服务项目等;另外加强与国际特殊人群相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志愿服务,建立校内实践基地等,丰富传统以实习、实训为主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通过多元实践教学的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特殊教育师资的需求。
一、广体特教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实用型人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3]广州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虽2008年才开始招生,但华南地区目前尚无其他高校开办此专业,近年来广东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要增大,且本专业立足体育学院的优势,根据特教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了“理论+技能+实践”“三板块、两结合、一坚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专业情感的培养,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始终坚持立足服务地方、彰显社会效益的办学方针,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走医教结合道路、以特殊体育教育为主,兼顾运动康复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具体表现为:
1.“三板块”主要涵盖体育教育、康复和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板块。体育院校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一定要与师范院校有所不同,要有自身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体育院校该专业的特点与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应突出特殊体育教育和训练,立足于培养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兼顾运动康复,这是本专业主要的办学方向。这也是与其他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区别所在。
2.“两结合”就是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把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因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以本专业的开办不能脱离特殊人群而只进行空洞的理论学习。所以本专业特别强调学生的教学实习与实践,积累与特殊人群接触的经验,培养对待特殊人士的专业情感,所以实践教学可以说是本专业办学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学院也专门筹措资金在校内建起实习基地,以符合专业办学的需要。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三实践、一实习”制度。即大一至大三分别进行校内外的专业实践教学,大四进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成为既熟悉运动康复业务,又掌握特殊人群康复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达到了学界与业界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实践和就业奠定了基础。
3.“一坚持”就是指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服务社会方向放在首位。在教学中,本专业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展开,因而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夯实特殊教育和运动康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特殊体育教育为主,兼顾残疾人运动康复的专业特色。
二、多元化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广体特教专业从多元化实践教学的层面,不断探索新形式,探讨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影响。经过不断尝试,总结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即适应社会需求、政府支持引导、以科研促教学、加强国际交流相结合为主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
1.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Halliwick技术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为依托开展特殊儿童水中运动疗法的研究,将特教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实践纳入其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带动和促进水中运动疗法的教学及学生技能的培养。随后凭着此科研课题的带动及研究成果,又陆续于暑假持续做特殊儿童水中运动康复的实践与尝试,并与学生暑期实践队结合,为学生暑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2.以国际残疾人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项目促进实践教学。在学院的支持下,引入了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大学计划,定期与特殊学校、机构开展特奥大学活动日,参与特奥会创始人尤尼斯.肯尼迪.施莱佛纪念日(EKS Day)活动,参与由国际特奥东亚地区及中国特奥委员会主办的特奥融合计划。
与美国移动无国界组织(MIUSA)建立了密切地联系,参与“中美残疾青年融合运动”,共同推动中国特殊人群融合运动的发展;申报了中美合作项目“加强适应性水中运动在融合社区的开展”,得到项目组织对适应性水中运动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导。该项目是美国国务院及MIUSA面向全世界20个国家开展的“加强伙伴合作社区融合计划”中国获批的唯一项目。
3.以社会活动促进实践教学。以校内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于暑期及周末开展“星星少儿运动营”的活动,进行对外社会服务,实施各类特殊儿童体育教学与运动康复的尝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教学实践对象与机会,积累学习经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围绕学生教学和教师科研来服务。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熟悉对特殊儿童教育评估、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一系列流程的掌握。逐步引入学生管理员,整合教师资源实施有效指导,拓展此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为专业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参与机会,做到科学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时时总结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4.重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与使用。学院和系部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挂牌成立“特殊儿童心智体能促进中心”,下设感觉动作训练室和音乐治疗室。感觉动作训练室中设置了攀岩区,配置了感觉统合训练器材,脑瘫康复器材等;音乐治疗室主要引入的是奥尔夫音乐器具与教学。另外配套购置了相关评估仪器与工具,可用于特殊人群运动功能与体育教学评估。本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教学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实践需求,为学生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且全部(100%)对学生开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分别与广州康复实验学校、越秀启智学校、广州市聋校、中山特殊教育学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达成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事项。为本专业学生搭建了很好的教学实践与就业平台。
三、多元化实践教学的成效与经验
1.积累了与特殊人群接触的经验,培养了对待特殊人士的专业情感。通过多元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提升了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增强了社会服务观念;更坚定了从事特殊教育的决心,肯定专业价值,更热爱自己的专业;彰显了特殊教育的奉献精神;更关爱特殊人群。
2.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通过社会实践,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于儿童动作发展、运动功能评定、运动治疗与康复等本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促进了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为特殊体育教学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3.完善了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实践教学环节的修订。通过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结,不断修订广州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规定,合理设置实践性课程及教学,使实践教学内容、时数要求、质量评估等方面的要求科学化、规范化,真正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表现在:
课程方案突出实践课、实验课教学环节。在本专业所开设的60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限选课中,有实践或实验教学环节的课达42门,占所开课程总数的70%。同时在限选课中设置3个模块,即特殊教育方向、康复方向和体育教育方向,这3个模块强调实践技能的提高,每门课都安排了实践或实验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教学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除系统、科学、全面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外,我们还有意识地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如脑瘫游泳康复训练、自闭症运动康复等课外教学活动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坚持“一调查三实习”的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本专业教学一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实践,“一调查三实习”正是这一“双实践”教学特色的体现。一调查是指本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的寒暑假期间要做一次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本专业的实习分为专题实习、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简称“三实习”。
4.建立了相应实践教学的评估体系,评估学生在多元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在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监督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评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效果,组织编写了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手册,完善对教学实践活动的规范管理和对学生参与状况的全面评价。
5.推动了实践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儿童心智、体能促进中心”的运作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残疾人运动与健康促进实验室(中心)”,拟将其建成残疾人生理机能与运动功能评定研究平台、残疾人运动技能分析研究平台、残疾人体育康复研究平台、残疾人运动心理研究平台。强化科研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积累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素材以便可持续性指导各届学生的教学。注重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结工作,可使宝贵经验得以传承。总结编写了《水中运动疗法实用指导手册》,制作水中运动教学光盘,并将建立适应性水中运动指导网站。所有这些成果来源于实践,也将持续性地应用于对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08):34-36.
[2]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02).
篇4
1.1、改革落后
根据中国残疾人教育的条例规定,对于残疾儿童、少年,其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计划、大纲、教材等都要是符合残疾儿童与少年的特点。当前很多特殊学校的体育在进行相应教学时,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学校的体育教材及大纲,只是在这些教材上做一些微小的改动。而且这些多数是九十年代所编写的教材,内容落后、陈旧,直接让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过于盲目、随意、刻板。同时,学校领导一般只重视文化课教学,对体育教学的检查非常少。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不利于特殊学校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残疾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成长。
1.2、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基本都不高,这也是制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原因。第一,体育教师人数不足,特殊教育学校中其兼职体育教师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有的地区甚至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因此教师数量的不足会造成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教学效果下降。第二,体育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业素质基本不高。从体育教师学历层面分析,我们国家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不高,研究生学历更是非常少,而且基本都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关于特殊儿童的相关专业知识,工作中难免会用衡量正常孩子的标准来衡量特殊的儿童,许多教师欠缺从事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素质,从事特殊教育的素质不高使得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第三,对教师的培训不足。多数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也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从上述原因可以看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们国家特殊教育体育的发展,和全球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国内基础教育及总体推动和适龄残疾儿童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构成了很大的矛盾。
1.3、体育设备不足,资金严重匮乏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都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必要物质条件。根据国家教育部所拟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相关标准以及场地器材配备要求可以看出,多数城市的特殊学校拥有四百米的标准田径场的只有极少数,就连特殊学校所必须要有的康复训练室的学校也只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多数特殊学校是有体育器材室,但室内过小且器材数量品种不足,一般只有少量的篮球、跳绳而已。部分学校体育器材只能满足体育课堂教学需求,供残疾学生康复运动器材则更少,这让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据相关统计,特殊学校的体育经费每一年的投入由500-7000元不等,经费的不足无法购买大型体育活动器材和用于体育场馆的改造。为特殊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2.1、对象特殊
特殊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不完善的少年、儿童,即是在肢体、语言、听力等有缺陷的孩子。所以有不少特殊教育学校根据不同对象分成盲人学校、启智学校等。特殊教育对象和普通教育对象相比,在身体及心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以听力残疾的学生为例,他们主要是根据触、味、视等其他的途径来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知觉活动的范围。他们的世界是无声的世界,很多信息无法了解,而且感知活动没有语言的支持,让客观事物以及语言出现相分离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学生,要以触觉为主,根据他们的客观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育教学。
2.2、目标特殊
在我们国家,特殊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目标一致,但是因为其对象的特殊性,特校内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普通学校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特殊教育学校把功能缺陷补偿和康复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之一。特殊教育的学校目标应该是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有所提升,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并且掌握一定日常生活、生产的技能,让身体与心理缺陷可得到一定程度康复。第二,特殊学校体育更要突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特殊教育理论认为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是第一大问题,体育要用其特别的功能来优化及矫正残疾学生心理问题。体育可培养学生勇敢、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残疾学生在未来可以有所成就,提升社会的适应力。
2.3、课程特殊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符合以下原则:第一,补偿性原则,多数残疾儿童的智障、哑等为第一特性缺陷,而这些缺陷造成认识活动及情感意志等第二特性的缺陷。因此在学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缺陷的学生,其体育的教学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在确保残疾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对于盲生要培养正确的定向运动能力,对于智力落后的学生则要发展他们的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等。第二,社会性原则。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让残疾学生有一天可以走出校门并走向社会,与普通人一样生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生活及社会化,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例如,可以把体育游戏和基本身体技术的学习有机结合,根据游戏的特点设置不同的生活运动情景,以基本身体技术作为基础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第三,科学性原则。残疾儿童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在心理方面有较大区别,因此在教学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聋哑学生,可以根据其听力的损失程度分成几个等级,因此要为学生进行诊断,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3、优化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
3.1、加快改革速度
在根据普通教育学校新课标的基础上,尽快拟定适合残疾人身体、心理特点的义务教育标准,同时根据残疾类别、体质情况等优化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更加多元,突出其核心价值。并且还要注意,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体质水平、兴趣等开发适应学生生活的体育课程。对教学内容,如身体素质训练、田径等内容进行优化,让教学可以更有趣、实用,同时还要构建起多样性的评价内容与方法,突出身体参于程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的培养。国家也要给予相应的重视,要组织人类学、心理学、运动康复学等方面的专家及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一起拟定并编写适合残疾学生需求的特殊教育体育教材。
3.2、优化师资队伍
第一,加大对当前体育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的相关特殊教育体育课程的培训力度,让他们的特殊教学专业知识可以满足特殊教育的需求;第二,各大体育院校要增设特殊教育体育的课程,大力培养特殊教育体育人才;第三,加大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培养,并落实好特殊岗位的补贴政策;第四,鼓励教师自己学习、进修,构建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还可以构建特殊教育的教师培训基地,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3.3、增加投资
国家要合理、科学明确各类残疾人教育经费标准,明确残疾人教育经费及随班就读经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让特殊教育可以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并拟定相关法律,确保各项经费均可落实。还有地方财政也要构建起特殊教育的专项补贴资金,运用固定及灵活调整有机结合的方法,明确特殊教育办学经费制度。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等出台适合本地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标准。
4、结束语
篇5
体育运动心理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分析和评价
关于中职生钳工实训教学的几点改革建议
浅议加强单位公务车辆管理
叙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资源的整合
浅谈《幼儿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
探析装潢美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浅析高职院校中基于班级的人文素养提升途径
提高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质量方法浅谈
中职photoshop课堂,如何给学生“心理断乳”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习模式探究
加强学籍电子注册深化学籍管理模式
谈我校数学教学改革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成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猜词技巧
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浅谈如何对聋儿进行美育
职业学校阳光体育推广现状与推进策略
关于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思考
试论中职英语教学中双向反馈教学模式的策略
浅析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的必要性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装潢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化工原理》课堂有效教学之探析
浅谈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形势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现状存在的矛盾及对策
关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几点思考
寻找学习的催化剂——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激励教学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措施
校企合作模式下沈阳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初探
阅读学分制——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管理新模式
提高学生党性修养打造精神文明宿舍——党建工作进寝室工作浅谈
职业教学课堂改革初探
小议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翻译
高职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项目化教学法的实践
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浅谈提高记忆英语单词的有效途径
浅谈“90后”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积极性的培养
县域职业中等教育发展中的困惑及采取的对策
中职计算机专业模块式教学的研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校企调研,促课改适应教育和谐发展
项目化教学改革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浅析定语从句及其几个注意点
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作法——基于厦门高职毕业生就业的若干途径
探讨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在乐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特殊儿童学前人生教育的规划
浅析如何提高智障学生点心制作实效
注入新鲜活力,激活英语课堂
初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现状浅析
浅析鼓励性评价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堂;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6-0054-06
Explo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cul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TANG Yan1,2,ZHOU Deng-song3
(1.Postdoctoral St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Shanghai 200438,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 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3.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dea of “researcher on site” kept in mind,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type and ope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cul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culture refers to conceptions and behavio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eaching, having such 5 major characteristics as “intermediate”, “expressive”, “scene involved”, “aggregative” and “civilized”. The “game rul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s embody the specific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normative culture, and increase th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carry out social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The social root for the excessive existence of competitive culture is tha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ultivation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sports playground and equipment providing mechanism have some problems. The defec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structural network result in the dissolution of entertai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sexual culture embodies in two aspects: sexual difference in a positive sense, and sexual bias in a negative sense.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ways to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cultures: 1) “concern recognizeinternalize”; 2) “concernobeyinternalize”. In terms of integration effect, the former is better than the latter. The “recognize” and “obey” links on these two ways are reciprocally transformable, and the direction of transformation mainly depends on methods used by teachers to show the content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lass;class culture
“课堂”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教室”,但本文所使用的“体育课堂”则是与“教室”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活动空间,而是特指在“操场”上,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体育教学活动。至于在“教室”中进行的以体育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则不在本研究之列。对于“体育课堂”这样一种鲜活、常见且具体的体育实践形态,从“文化”角度对其进行社会学的研究,运用文献中已有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固然重要,但研究者亲临现场的切身体会与感悟更不可或缺,在反复的理论预判和修订中逐渐形成了本文中对体育课堂的有关认识。
1体育课堂文化界定
体育课堂文化是什么的问题是研究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社会学的研究指出,尽管有关文化概念的界定多达数百
种,但所有关于“文化是什么”的认识都可归于两种取向:一种是泰勒式的大而全的文化定义。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志(ethnography)意义而言,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所具有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1]50在后来的研究中,又有学者对泰勒的文化定义进行了扩充,把物质对象本身也纳入文化的范畴[2],进而使得文化几乎无所不包。另一种是格尔茨主张的“狭义”的文化定义。格尔茨主张放弃泰勒式的大而全的文化定义,认为要使对文化的探讨在理论上更具力度,应当在具体的研究领域中对文化作狭义、特殊的理解。后来的社会学者在对这两种文化定义取向评述时认为:第1种取向对于全面理解文化的涵义有帮助;第2种取向尽管失之片面,但在挖掘文化定义的深度上具有优势,并且能够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提供新的内容[1]58。
在探讨体育课堂文化时,第2种取向更值得选择。其原因在于,不仅体育课堂本身是具体的微观社会系统,即使从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其所蕴涵的文化也只不过是社会文化的微小部分;而且,文中的“体育课堂文化”被看作体育课堂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而提出,如果再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它,势必与教育学意义的课堂系统在结构上发生重叠,进而出现逻辑混乱。基于这种认识,这里参照教育文化学关于狭义文化的观点,将体育课堂文化定义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念和行为”[3]。
2体育课堂文化特征
1)中间性。从“文化知识”的角度进行区分,体育文化大致有3种表现形态,一是作为精英体育文化代表的竞技体育文化,二是作为大众体育文化代表的余暇(群众)体育文化,如果我们把从事体育看作一种社会职业,这两种体育文化分别处于该种社会职业的两极。而体育课堂文化正是处于两极之间的第3种体育文化。原因在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由于育人目标及其时空条件的限制,我们反对“运动训练式”的教学,反对把体育教学过程等同于运动训练过程;另一方面,由于课堂又是相对严肃的传递社会文化的专门场所,我们也反对把它等同于学生随意玩耍嬉戏的场所。
2)外显性。从体育课堂文化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体育课堂文化具有显而易见的外显性。在体育课堂中,像在文化课堂上那种教师“动口不动手”、“学生动脑不动身”的主体行为是不被期望的。因为体育知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操作性知识[4],这种知识的获得与展现都必须通过外显的身体动作来完成。失去外显的身体动作,仅依靠内隐的头脑认知,尽管学生可以“懂”得某种体育动作,但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该种体育动作。追求对体育知识的“懂”与“会”,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的目标希求。这种目标的实现,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在教学中使体育课堂文化的“外显性”得以充分展现。
3)情景性。从体育课堂文化展现的时空背景来看,它具有鲜明的情景性特征。体育课堂文化主要发生在操场这一特定空间和一节课这一特定的时间里,因此,它必然受一定的时空影响。而且,操场还有与文化课教室明显不同的特征,那就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操场的空间特征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这不仅发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而且发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学段的时间里。从一个学段的时间来看,体育课堂的这种空间变换更是明显。不同的时空特征决定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行为特征和交往方式的不同,体现出的文化意蕴也会有所不同。换言之,随着课堂时空转换带来的课堂情景变化,课堂文化也在发生变化。
4)聚合性。从体育课堂文化不同成分之间的联系来看,它具有多元聚合的特征。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是有明确目标指向的活动,出现在体育课堂中的各种文化形态,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性别文化等,尽管它们之间可能有交叉、冲突,但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多时候它们表现出一种融合和认同。体育课堂文化的这一特征,使得它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具备了其他文化课堂很难企及的独特教育价值。
5)文明性。“文明与文化都是人类创造所获得的结果,但文明只反映人类创造的进步的、有积极意义的成果,而文化则反映这些成果的一切方面,不论是进步的、积极的,还是落后的、消极的”[5]。
说体育课堂文化具有“文明”性,一是体育课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地方,它要求所传递的体育文化必须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因此,体现社会文化成果的体育课程内容必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二是体育课堂是相对严肃的传递体育知识的场所,它要求文化主体的课堂行为必须具有文明的特征,诸如竞技赛场上观众及队员的“不文明”行为,以及运动训练中一些教练员的“粗暴”行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是明令禁止的。
3体育课堂文化类型
这里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选取“体育课堂文化的社会取向”、“体育课堂文化的知识特性”和“体育课堂文化的性别特征”3个维度对体育课堂文化进行区分。从“社会取向”看,体育课堂文化中既含有规范性文化,又含有偏离性文化;从“知识特性”看,体育课堂文化包含了竞技性文化和娱乐性文化;从“性别特征”看,体育课堂文化又可区分为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
1)规范性文化与偏离性文化。
(1)规范性文化与偏离性文化的界定。体育课堂规范性文化是指体育课堂中所具有的与社会统治阶层价值取向相吻合的观念与行为。它是社会对体育课堂文化正式要求的体现,表明了体育课堂作为一种传递体育知识之场所的严肃性。体育课堂偏离性文化是指体育课堂文化中的那些在社会价值取向之外的部分。这部分文化既可能含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相抵触的成分,也可能含有价值取向的成分。偏离性文化在体育课堂中的存在,表明了体育课堂虽然是一个严肃的体育知识传递场所,但如果“操作”不当,它仍然可能被不良文化“入侵”而变得不那么纯洁。
(2)规范性文化与偏离性文化的表现形态。在体育课堂中,规范性文化的表现形态大致有两种:一是关于课堂行为的规范;二是关于课程内容的规范。前者主要表现为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常规、课堂纪律和教师的管理行为;后者主要表现为社会统治阶级对课程内容的限制以及课程内容本身的“游戏规则”。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其规范性文化的特殊性,学习者时时都在接受着社会性的学习。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不仅关乎自身在体育方面的学业成就,也关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偏离性文化的表现形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其一,体育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出现的背离社会价值取向的管理行为。如对学生的讽刺、打骂和体罚以及对“特殊儿童”的偏见等。尽管社会对教师的这些行为严令禁止,但现实中,一些体育教师总会在有意无意间使用这些与社会价值取向相偏离的管理方式。
其二,体育课堂教学中与素质教育理念偏离的应试教育行为。客观来讲,应试教育并不是完全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相背离的文化现象,因为,作为教育评价手段,“应试”是一种合理的存在。说它是体育课堂中的偏离性文化,在于我们在对待“应试”的观念上出现了“手段”和“目的”的错位,把本应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应试”当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体现在体育课堂中(主要是初高中体育课堂)就是课课都围绕考试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而把学生的体育兴趣、情感体验和社会适应等发展性目标搁置一边,致使体育课失去活力,其教育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其三,课程内容传授过程中的偏离。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是“万金油”,什么体育项目都得会一点,什么体育项目都得教一下。然而,包罗万象的体育教材内容,一个体育教师哪里能够都全部掌握。事实上,体育课堂教学中诸多与社会价值取向相背离或偏离的文化现象的产生,或多或少都与外部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关。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如果只注重内部改革,而不注重外部环境的“治理”,很难做到标本兼治。当前体育新课程改革推进中所遭遇的困难在较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6]。
2)竞技性文化与娱乐性文化。
(1)竞技性文化。竞技性文化也称竞技体育文化。由于它在国家、社会、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它成为体育文化系统中规范程度最高、最富代表性、最有感染力的一种文化形态。正是由于竞技体育在体育文化系统中的独特地位,使得它不可避免地与学校体育课堂发生着种种联系,进而使体育课堂在文化特质上显现出较强竞技性。在此,我们把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着明显竞技性特征,即与竞技体育的观念和行为相吻合的文化形态称之为竞技性体育课堂文化。竞技体育文化有3种形态,一是竞技体育项目本身的技术知识体系,二是为传授技术知识而逐渐形成的运动训练方法体系,三是为展示训练成果而逐步规范的竞赛活动体系。在体育课堂中,竞技体育文化的3种形态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是,体现得最集中并对体育课堂教学产生着重要影响的主要还是前两种。第1种竞技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教材)之中。自建国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竞技性内容逐步增多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根据毛振明[7]的研究,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体育教学内容中,无论是用语还是运动的规格都有接近竞技运动项目的趋势。在2001年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趋势有所减弱,但竞技性体育内容在教材中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对于体育课堂中的这种竞技性文化,学界普遍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过多的存在阻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一定程度上赞同学界的这一普遍态度,但同时认为,体育课堂文化的“竞技化倾向”问题主要源于第2种竞技性文化在体育课堂中的体现。第2种竞技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表现为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技术时,对动作要求精雕细刻,过于注重技术细节,过于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以成人化的技术标准来规范学生的技术掌握等。
(2)娱乐性文化。
体育课堂娱乐性文化是指在体育课堂中带有明显娱乐性特征,即与娱乐的观念和行为相吻合的体育文化形态。必须指出的是,体育文化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娱乐性侧重于体育文化主体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竞技性侧重于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体育课堂娱乐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之一的游戏活动,以及教育者为促进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而专门设计的趣味性练习。前者在普通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极为常见,而且年级越低,所占课堂教学内容的比重愈大;而后者在平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并不常见,倒是常出现在“示范观摩课”、“评优评奖课”中。然而,就两者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价值贡献而言,后者比前者要大。体育课堂绝不仅仅是供学生通过玩耍来获得快乐的场所,除了学生快乐的情感体验目标之外,还有发展学生认知、促进技能掌握目标。理想的体育课堂是在教学过程中将这3个目标进行完美的结合,也就是毛振明[8]教授所说的“体育教学中的‘懂、会、乐’的融合”。
3)体育课堂中的性别文化。
(1)性别文化的界定。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广义文化视角对“性别文化”所做的定义。即认为性别文化是指“作为文化形态存在着的男女两性生存方式及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它包括迄今为止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性别意识、道德观念、理想追求、价值标准、审美情趣、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等”[9]。很显然,这一定义与本文所确立的从狭义文化角度来探讨体育课堂文化的原则相悖。因此,为了使在问题探讨逻辑一致,这里将体育课堂中的性别文化定义为存在于体育课堂中的关于不同性别群体的观念和行为。
(2)性别文化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形态。
性别文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在积极意义上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另一种是在消极意义上表现出来的性别偏见。
体育课堂中的性别差异在许多方面都有表现,如外部社会提供给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差异;不同性别学生在班级队列中的位置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不同性别学生采用的交往方式的差异;不同性别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的行为方式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言语行为使用上的差异等。但是,在所有的性别差异中,最能体现出体育课堂特色的是对不同性别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的差异。在学校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学校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在评价时采用双重标准,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这种双重标准不仅存在,而且被制度化。
体育课堂中的性别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在班级体育委员的任命上,女性学生几乎无缘。在走访调查中,除了发现极少数小学班级的体育委员是女性之外,其余皆为男性。其二,在教材的插图上,男女学生公用教材技能部分的插图基本上以男性面孔出现。特别是竞技性、对抗性比较强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则几乎全部为男性插图。其三,在体育教学器材的取放上,很多时候都是由男性同学来承担。体育课堂教学中这些看似“正常”的事件背后,折射出了我们深埋于思想深处的一些关于男女性别的固有偏见。
4体育课堂文化的运作
所谓体育课堂的文化运作,实质上就是指体育课堂文化从离散或冲突走向整合的过程。从体育课堂中不同文化主体的角度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的文化呈现。
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内容包括不同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行为等,它是体育课堂文化整合的第一个环节。从体育课堂中不同文化主体所占有的“法定文化”资源及各自在课堂权力结构中的等级序列来看,体育教师无疑是体育课堂文化呈现的主导者。尽管学生在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中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无论是从呈现内容还是从呈现方式来看,都不可避免地要受教师文化的影响。因此,这里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
从教师的角度看,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影响教师对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这一点可以从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关于选择课程内容的要求上看出。我国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对此有专门要求。在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都是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限制的原则性要求。事实上,这种原则性的要求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课程内容中都有体现。
其次,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程度也影响其对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越强,心里需要的满足层次就越高,就会以比较积极、主动、愉悦的心态投入这项职业,化解各种压力和矛盾,并从心里上爱上这一职业,甚至在思想上进一步升华,把从事教师职业当作一种幸福和崇高的事业,反之,则可能停留在一些基本的需要层次[10]。因此,在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过程中,职业认同感较强的体育教师通常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学生主体的需要,其主导的课堂文化更趋于生动与和谐。相反,职业认同感较低的体育教师,在呈现体育课堂文化时则趋于机械和呆板。
再次,学生的群体力量也影响教师对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什么样的文化,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文化,这不仅要受制于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和自身的职业认同,也还要受制于课堂中学生的群体力量。因为体育教师在呈现课堂文化时,他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体,而且也是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由于这个群体本身并不是被动的容器,他们有着家庭、社区、同伴群体等多重文化背景,因此,他们持有的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并不一定与作为社会代言人的教师想要呈现的文化同构。在课堂中,他们总是想对课堂文化有“发言权”和“自”,如建议教师教什么样的内容,建议教师在讲授的时间上留有余地等等。
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迫于学生群体力量的压力,有时还会出现体育教师在文化呈现过程中的“失语”现象。因此,体育教师在呈现课堂文化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群体力量,否则,自己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难以有效地发挥。
最后,学校的体育物资环境也影响教师对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体育物资影响着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类型。例如在偏远的山区学校,由于物资条件的匮乏,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呈现的文化表现出较浓厚的乡土气息;而在体育物资丰富的城市学校,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呈现的文化则表现出较强的现代气息。其二,体育物资影响着体育课堂文化的呈现效果。一般来说,对于那些物资条件完善的体育项目,教师呈现起来更清晰、更完善;而对那些物资条件匮乏的体育项目,教师纵有万贯知识,也无从谈起。
2)学生的文化内化。
学生对体育教师呈现的文化进行内化是体育课堂文化走向整合的标志。从学生的角度看,路径有两条:一条是沿着“关注――认同――内化”的轨迹运行,另一条是沿着“关注――遵从――内化”的轨迹运行。两条路径均始自于学生的关注,为什么在后来出现了分化呢?原因在于教师所呈现的课堂文化唤起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所呈现的文化保持的关注程度越高,表明该种文化对他的吸引力越大,在后续的接触中,他更倾向于认同这种文化,并主动去实践之,进而使该种文化内化于自己已有的经验体系中。相反,学生对教师所呈现的文化保持的关注程度越低,表明该种文化对他的吸引力越小,在后续的接触中,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行为表现,一是对该种文化产生背离行为,另一种是迫于外界压力而在行为上遵从该种文化,进而在一定的时空内内化该种文化。就两条路径的整合效果来说,第1条路径的整合度较高,更具有长远效益,而第2条路径的整合度较低,通常只有短期效益。但就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的现实来说,第2种整合路径更为普遍。体育课堂教学中长期而普遍存在的“身顺心违”现象就是一个明证[11]。以上分析表明,要实现体育课堂文化较高程度的整合,关键在于让学生对教师所呈现的文化保持较高程度的关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呈现特定的文化之前,应当首先考虑学生的关注兴趣所在。由于体育学科在社会选拔功能上不如文化学科那样强大,因此,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首先关注的不是教师用什么方法来讲授内容,而是关注教师将要讲授什么内容。换句说,学生首先关注的是学习内容本身,而不是学习内容的讲授方法。一旦教师呈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愿望相契合,学生就会表现出较高程度的关注兴趣。相反,学生则表现出较低程度的关注兴趣。当然,这里的“首先关注”是就学生关注发生的时间序列而言的,而不是指内容本身比方法更重要。事实上,光有内容本身还不足以保证学生关注兴趣的持续。如果教师对呈现方法运用不当,那么,即使内容本身对学生来说有较高程度的关注兴趣,但这种关注兴趣也不能得到较好的持续。例如,许多中学生对篮球有浓厚的兴趣,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中总是让学生进行传球、投篮等基本技术的练习,结果学生的练习激情遭到压抑,早先的关注兴趣也随之降低。相反,即使有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只有较低程度的关注兴趣,但如果教师的方法运用得当,那么,学生的关注兴趣便会得到提高。
因此,辩证地看,体育课堂文化整合的两条路径在“认同”和“遵从”两个环节上可以进行相互转化,转化的方向更多地取决于教师呈现内容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近年来学界提出的“竞技运动教材化”理论对我们有启发意义。同时,在当前的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中加强“体育教师执教能力”的课程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童星. 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波普诺[美]. 社会学[M]. 李强,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3.
[3] 郑金洲. 教育文化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4] 张洪潭. 技术健身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3.
[5] 卢元镇. 体育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8.
[6] 唐炎,郭礼,李翠兰,等. 从事实出发:运用黑箱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0):58-61.
[7] 毛振明. 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J].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47-48.
[8] 毛振明. 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 魏国英. 性别文化的理念构建与本土特征[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35(4):35-40.
- 上一篇:关于创新的问题
- 下一篇:农贸市场安全保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