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惩戒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惩戒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声乐教学;秤与砣

一、“秤与砣”概念的解读

“秤与砣”这一名称源自古代,最初是叫“权衡”。《汉书》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权”实际上说的就是秤砣;“衡”说的是秤杆。如果在杠杆上安装一根吊绳作为支点,一端挂上被称的重物,另一端挂上重量已知的砝码或秤锤,当两边的力臂相等,即杠杆平衡时物体的重量就等于砝码的重量,这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天平。我国古人使用这个方法称重量,并把它称为“权衡”或“衡器”。那时就有“权其轻重”或是“衡其轻重”的说法,由于称重量时,秤锤和秤杆要配合在一起使用,所以,人们习惯性称作“权衡”。笔者在这里讲的“秤和砣”的概念,是以秤和砣的原理来借喻歌唱时声音状态平衡的调节问题。这里的“秤”是用以比喻通道,通道是具有通畅性混合声的关键;这里的“砣”用来比喻支点,支点是在通道中调节声音色彩的着力点。歌者演唱时通过调整通道的大小长短和支点的大小、虚实、明暗、位置的关系,获得身体的协调与理想的声音效果。在课堂上,我们强调“哼与叹一条线,哼在头顶,叹在脚后跟,两个点连接形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我们把它比做秤杆,这个秤杆好比一个人的立场,这个立场树立在后脊梁骨处,要使其成为一个柱状直线的形态,立场越是坚定,哼与叹之间的这条线就越垂直,声音才能稳定。”这“秤杆”有了,“枰砣”自然是不能缺少的。歌唱的支点就好比秤砣,它起到调节平衡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秤杆”是一个立体框架的作用,它的意义在于建立声音的通畅性。声音有了通透感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使声音具备一定的色彩,这个支点起到调节声音并为声音润色的作用。关于支点的运用问题,声乐界早期一致认为,美声唱法的支点在中山装第二颗纽扣处,民族唱法的支点在中山装第一颗纽扣处。这种固定支点的提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声乐演唱中音色多样化的需求。这种音色多样化的需求实际上来源于现代创作中作品类型的多样化。随着声乐演唱技术的发展,支点的选择和应用越来越灵活多样,这就如同秤与砣的关系。秤是直的,但是砣的位置却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砣的作用是保持平衡,因此当秤两端的重量不同,砣的位置就要相应改变,只有灵活定位“砣”,才能始终保持住声音的平衡,这也是声乐教学研究深入发展的一种体现。歌唱时,支点一定要在通道内,但并不是说只有在通道的正中央时声音才是正确的或色彩才是美妙的,而是要根据作品的要求来润色。支点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在秤杆上的支点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多变。当然,无论怎么调节,都一定是在通道内调节,离开通道的支点便毫无意义可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道中歌唱的支点无处不在”的真正含义。

二、“秤与砣”在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一)“秤”是通道,是“砣”在“秤”上定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我们所说的通道存在于歌唱的身体里,其实质是一条垂直的管子,它是要求全身歌唱和腔体打开的形象比喻。在“秤与砣”的概念中,我们首先要有“秤”的概念,并且要始终想象声音、气息在我们身体的“通道”里流动。想象一个挂在树梢上的苹果,树梢是挂住哼鸣的位置,起音时气息就像苹果落地,“嗵”的一声落到地上的感觉,想象着地球的吸引力,使气息上下通畅,从而使声音产生并传递出来。

(二)“砣”是支点,是歌唱时声音的着力点,是调整音色和整体平衡的关键

“秤杆”是我们的歌唱通道,“秤砣”是我们歌唱通道中的支点。“秤杆”这个基础有了,“秤砣”的平衡作用就应该发挥出来。“秤砣”其实就是歌唱的支点,也就是歌唱时声音的着力点。它好似身体的重心,对身体起着控制和平衡的作用,失去重心,身体就会失去平衡。支点又好像一个磁场,使歌唱的气息、声音的发力、吐字的转换等都集中在这一点。“砣”(即支点)的位置有前、后、上、中、下的区分,其大小也各不相同,演唱时要因人而异。总之,在声音教学中,以“秤杆”与“秤砣”的比喻阐明了声乐演唱的声音位置和建立风格特色的方法,让学生仿佛有了可以触摸到声音的感觉,使声音有了真实感,从而很好地记住声音的正确位置,找到自己最好的音色。

参考文献:

[1]罗依琪.声乐艺术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篇2

一、课堂教学改革要回归教育的本质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城乡结合部的很多学生家长除了种田之外,大多数在城里打工,疏于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和思想教育。所以,城乡结合部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但是,现在的很多课堂教学改革出发点依然是提高学生成绩,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当然,这不仅是城乡结合部学校存在的问题,很多高考名校也并未真正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依然仅以高考成绩作为自己学校发展的唯一招牌。就人的一生而言,决定一个人最终“胜负”的,绝不仅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还有人的社会适应性和人的综合素质等因素。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发个言那么简单,而是要走出升学教育与育人为本相对立的陈旧思维模式,去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这个问题从课堂教学改革来看,在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必须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实施,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只有把人培养好了,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也才是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本意。所以,作为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肩上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育人功能。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上有效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感悟知识的美、感悟人性的美、体验进步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有同情心和爱心,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会逐步提高,也就越来越有教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既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公民,也有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让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在遨游知识的海洋中把握做人的正确航向。

二、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第一个方面的“静”指农村孩子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相对较弱。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能力。然而,在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村学生多,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掌握知识的狭窄,大多数农村孩子在众人面前显得腼腆、拘束,好像大方不起来,学习时表现在课堂上不善于沟通交流和积极发言;同时,一部分农村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导致班级两级分化严重,上课常会出现“冷场”现象,致使合作探究等环节组织难度比较大,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反思,想办法让这些农村孩子找到自信,让他们敢于交流发言、善于合作沟通,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学校和教师要有正确的出发点,农村的孩子有发言的权利,也能够培养出较高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而不能一味地抱怨。这就一方面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另一方面设置的讨论问题要合理,既不能太难,也要有一定的高度;同时,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要有意识地创造让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

第二个方面的“静”指课堂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现在的很多课堂都提倡让教师静下来、让学生动起来。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教育也是如此。一节常态课既要有动,也要有静。课堂中如果少了思考就等于人没有了灵魂,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脑力劳动的快乐、体验智慧的神奇力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及教育资源的不足,在思维方面更需要加大培养和提高。

三、转变观念,加强软件建设

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就具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反之,学生就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城乡结合部学校由于相对地处偏远,师资力量较弱,信息比较闭塞,教师接受新鲜事物慢,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观念的转变就较难也较为迟缓。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教师们对课改的主要精神还没有完全理解,大多数教师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自己的“教”上,对学生的“学”依然重视不够,“满堂灌”现象到处可见。所谓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也更多地表现在一些公开课上,目前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篇3

关键词:教育惩戒 困境 中外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22-02

1 惩戒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1.1 惩戒的历史性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和惩戒自古以来就密不可分。我国古代教育名篇《学记》中有记载:“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这“夏”、“楚”就是古代用以惩戒学生的的树条。在《易经》中“蒙”卦初六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中体现的“小惩大戒”思想,也肯定了教育中惩戒的积极意义。不仅在国内,国外亦有相关思想体现,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的”,“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马卡连柯也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而且也是必要的”。 由此可见,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惩戒的意味。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教育不仅意味着要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按照社会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显然,“教育”之舞,是戴着“惩戒”的“镣铐”跳的。

1.2 惩戒的时代性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到近些年的“赏识教育”、“情感教育”、“爱心教育”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国遍地开花,原本的惩戒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质疑。“教育”的“舞姿”越来越丰富,“舞艺”也越来越高,“镣铐”却越来越跟不上改革的“舞步”,显得力不从心。原本的惩戒观已成桎梏,有些教育从事者要么觉得无法把握好新形势下教育惩戒的内涵,消极放弃惩戒,抛弃“镣铐”,要么错误的理解了教育惩戒的外延,奇舞飞扬,最终找不到北,对社会和自身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镣铐”坏了,舞还能跳多久呢?由此,我们更应理清教育惩戒的内涵与外延,否则会对我们教育管理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会产生很大的阻碍。

2 惩戒的概念辨析

“惩”即惩处、惩罚,是其手段。“戒”即戒除、防止,是其目的。惩戒体现的是手段和目的统一,是以惩促戒。惩戒不同于惩罚,惩戒强调教育效果与目的的达成,而惩罚往往只注意负性强化的取得本身。惩戒也与体罚不同,体罚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服从管理而采取的、用强力征服或强制手段迫使学生服从管理的行为,或者教师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采取的惩罚措施,其程度超出了法律所能接受的界限,给学生的合法权利造成侵害的行为”。[1]体罚是惩戒中最极端的一种,既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又严重违背教育人道主义根本原则,因而是违法行为。

“惩戒”的教育性目的更强,更易于被人们理解和付诸实践,因而也更符合当前教育环境下倡导的教育制裁的实质目的。[2]我国实行教育惩戒的前提是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劳凯声等认为,教育领域内的惩戒即“通过对不合范行为施予否定性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其中的“否定性制裁”是指“通过给学生的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可以看出,惩戒是一种教育方式,它本质上同期望、激励、表扬等方式一样,指向学生的进步。

3 惩戒的实施困境

3.1 教育惩戒权与教师惩戒权

从法律关系上分析,教育惩戒权,是指法律主体基于特别身份关系,为维持纪律与秩序,对于违反一定义务者所进行的管教措施的权力。[3]惩戒权属于委托权,是一种公权力。教育中的惩戒权,当执行者为教师时,便是教师惩戒权。劳凯声多次对惩戒权的性质与来源进行论述,“惩戒权是教师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惩戒权是教师依法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教师的一种权利。作为教师,有权对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施加某种影响和控制,有权做出职责范围内的专业。这是教师的职业性权利之一,也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必要的权力之一,是随着教师这一专业身份的获得而取得的。”[4]教师理应拥有惩戒权。

3.2 法律依据与实施困境

目前,与教师惩戒权相关的法律条文有《教育法》中规定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教师要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在陈词中只是给予学校、教师以一定内容的“权利”、“义务”,并没有赋予其职业特点应有的“权力”。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并未明确授予教师惩戒权,教师惩戒权的法律依据不够坚实。[5]

另外,在1991年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1992年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指出:“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在法律层面上并未对“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概念进行必要的阐释与界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被迫随意推定、个性化理解那些法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至于造成相关法律法规的实践指导意义的丧失。这样一来,老师面对屡教不改的犯错学生有心却无力,情感和爱心不但不能感化学生,而学生却越来越猖狂。正如行走学校的创办人徐向洋校长说的那样:“因为我们太爱他们,而使他们变得瞧不起我们;因为我们太爱孩子,而使孩子无动于衷。”

惩戒的无力或者缺失,导致许多不良后果。犯错的学生得不到相应的惩戒,会让他们难以树立规则意识,我们培养学生有道德、有纪律的教育也就无从实现,这些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将来会对社会产生潜在的危害。惩戒缺失让某些违规学生无所畏惧,动不动就冲击学校的正常管理与教学,也让教师失去了教育得而权威感,难以保障自己正常的上课和活动组织,教师在心理上受挫,久而久之会增强其职业倦怠感。如果犯错学生得不到相应的处理,有可能会导致其他学生的权利遭到进一步的侵害。[6]

教师惩戒权有理可循,但是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没有法律保障的教育惩戒,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存在隐患。

4 惩戒的中外差异

美国非常主张尊重人权,号称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但是有半数左右州的法律明确规定学校可以对学生实施体罚,诸如口头训诫、惩罚性转学、长短期停学、退学等。英国从2006年4月开始,在《2006教育与督学法》中新增了教师惩戒权。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公布的《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不仅规定教师可以对违纪学生做出体罚,而且规定了实施体罚的程序。在日本,体罚是法令所禁止的,但教育实践中体罚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德国,教师的惩戒权是被承认的,但是不能体罚学生。在澳大利亚,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有专门的教师依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惩戒。新加坡家长和公众对学校惩戒孩子是认可的,其教育部制定的《处理学生纪律问题的指导原则》指出,新加坡所有中小学可以处罚学生,其中包括鞭笞学生,不过也对学校提出了具体要求。

由此可见,不管体罚的允许与否,惩戒依旧是有所保留的。惩戒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明确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应的惩戒方式和方法,且力求法律法规的具体性。正是由于国外教育中存在对惩戒的具体操作性标准,所以当我们批判甚至抛弃惩戒教育的时候,其他国家依旧可以去强化惩戒教育的积极意义。

5 当前形势下关于惩戒的建议

5.1 教育实践层面―― 镣铐要合适

5.1.1 教育要落实科学性与人文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质是要求对学生教育要从发展的角度和眼光出发,发掘学生的潜质,以人文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使之将来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种理念无疑是先进的、正确的,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但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惩戒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惩戒应以关爱为前提,不是简单的“体罚”或者“心罚”。在教育实践中,不能重惩而轻戒,应以教育为主。“所有惩罚一经应用,就会由此丧失部分的影响力”。“只有一个人尚未受到处罚时,处罚才会保持其全部的力量,既然一个人面临着过快地遭受处罚的风险,那么处罚的威胁值也可能很快耗尽”。[7]

5.1.2 教师方面

应提高教师职业素质,防止过于依赖惩戒。如果一定需要实施惩戒,那么需注意:要注意场合,相同的惩戒在不同的场合所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要因人而异,教育心理学上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要把握好度,切莫小题大做,也不能对大错太过纵容;要及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犯错误时会产生一种甘愿受罚的心态,这往往是实施惩戒教育的绝好时机;要注重与学生的说话技巧,著名社会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另外85%靠人际关系与处世技巧,而人际关系如何,则主要取决于他的说话能力与说话艺术。好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听起来更愿意接受,反之收效甚微,甚至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要善于和家长沟通,有效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但是不要动不动就喊家长,要喊家长最好是在自己心里有了办法,需要家长协助时。绝不能遇到孩子的问题就把球踢给家长,自己则甩手不管了,并且在心里还对家长充满了责怨。

5.1.3 学生方面

惩是为了不惩。我们更应该从源头上想办法,尽可能地让学生不去触碰“警戒线”。学习上的问题不适合采取教育惩戒的方式来解决,正如夸美纽斯所说,“不应当在跟学习或学术练习有关的事情方面”采用惩戒,而只能在有“道德方面的过失”时才能采用惩戒。这就要求学生有某种内在动力,因为建立在外部动机基础上的学习行为常常难以坚持,有一则叫做“孩子在为谁而玩”的故事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张万祥创建了“绿色教育惩戒制度”,所谓“绿色教育惩戒”就是对学生实施一种无暴力、副作用小、有教育性和弹性、被学生认可的教育惩戒方式。实践证明,该制度颇具现实意义。

5.2 社会舆论层面―― 镣铐要美观

5.2.1 媒体要有公正性

某些媒体为了追求新闻效果,对教育惩戒的反应过激,混淆了合理的教育惩戒和体罚的概念,造成社会公众对惩戒教育的不信任与排斥,同时滋生对教师的职业偏见。媒体从事者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有公正性。

5.2.2 社会大众须理性

马卡连柯指出:“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无权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尊严感,能磨练学生的意志,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8] 合理的教育惩戒是爱与责任的体现,社会大众尤其是学生家长要对教育惩戒有个客观的认识,保持应有的理性。

5.3 国家政策层面―― 镣铐要坚实

5.3.1 教师惩戒权须有合法性

参考国外教育惩戒,立法等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法规授予教师合法的惩戒权力,使人们全面了解教师惩戒权。同时需要注意到,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应当有其相应的监督机制,否则容易导致权力滥用甚至造成侵权。[9] 在现实中,有效监控的缺失常导致权力滥用和扩张,而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出现的监督盲区,也无形中纵容教师主动放弃教育惩戒权。教师惩戒的失范,会不同程度地损害教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因而国家应完善教育惩戒相关的法律制度,且要有细密性,具体性,准确性,防止对教育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

5.3.2 师生侵权救济要有合理性

根据英美法系的古老法则“有权利必有救济”,但国内教师惩戒权相关的救济机制依旧不健全。结合中国国情,学校隶属教育行政部门,有时候出于对学校大局考虑,让教师处于劣势,使得某些教师消极放弃惩戒权,这样以来便难以很好的维护师生的权利。因此师生侵权救济要有合理性。

师者,岂止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之舞,不能没有惩戒的镣铐。镣铐坏了,舞还能跳多久?我们要做的,只是选择合适的、美观的、坚实的镣铐。带着镣铐跳舞,舞台依旧很大!

参考文献

[1] 张静.学生权利及其司法保护[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23.

[2] 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5.

[3] 张益刚.教育惩戒权的起因与属性分析[J].齐鲁学刊,2005(4):125.

[4] 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 钟勇为.栾海滢.我国教师惩戒权的法律困境及其成因[J].教学与管理,2011(12):37.

[6] 郑立平.张乐华.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惩戒艺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5):28.

[7] [法]涂尔干・爱弥儿.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l:192.

篇4

先来看“惩戒”的字面意思,以惩罚来警戒,“惩”是过程,“戒”是目的,通过“惩”来达到“戒”。很明显,“惩戒”是为了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正常学习和成长,是着眼于儿童终身发展的重要举措――敢冒当前沸沸扬扬的反“体罚”舆论浪潮,这无疑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一种明智的别样之爱!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批评和惩罚作为一种有效教育手段,古已有之,并不是我们今天的发明创造,毕竟这是几千年的教育实践出来的、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育手段。近些年,受赏识教育的影响,我们渐渐弱化了批评惩罚的使用,相关法律法规也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失去了“惩”当然就谈不上“戒”了,没有“戒”的孩子能健康发展么?没有“戒”的爱是溺爱,溺爱中的孩子是不能健康成长的。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这句老话深得一线老师的认可。其中“巴掌”是惩戒,“甜枣”就是表扬,“巴掌”和“甜枣”互相配合、合并使用时往往会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甜枣”是爱,“巴掌”也是爱,形式不同,目的却是一样的。缺少“甜枣”的爱不快乐,缺少“巴掌”的爱不健康,“甜枣”“巴掌”相结合才是完整的爱。

篇5

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认为,惩戒是通过对不规范行为施予否定性制裁,从而避免此行为再次发生,进而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否定性制裁主要指通过给学生身心施以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羞耻或痛苦,激发其悔改意识,最终达到矫正的目的。在教育领域中,惩戒权有三个特点,其一,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定的错误行为的后果,其二,必须对违规的学生施以某种痛苦,其三,必须以教育学生,让其悔改为目的。因此,教育领域的惩戒应该是教师依据校规校纪,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否定性制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产生内疚情绪,避免其行为再次发生,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惩戒与惩罚是有区别的,从词源上看,"戒"有防备、戒除、警告、禁止等含义,"罚"可解释为处罚,组成口罚、体罚、罚站之类的词;从实施过程来看,惩戒是的过程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否定性制裁,也包括学生规范行为的养成,是双向的,而惩罚主要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制裁,而对该行为在学生身上所达到的效果极少关注。因此,惩戒与惩罚是有区别的,惩戒符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环境下倡导的教育制裁的实质目的。

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是有较大区别的。体罚主要是用有损身体健康与侮辱人格的方式来惩罚学生,例如罚站、罚跑步、罚跪、打手心、拧耳朵等;变相体罚是使学生心理受到折磨、额外增加劳动负担以及剥夺学生某种权利的惩罚,如罚写作业、罚劳动、语言侮辱等,虽肉体没有受损,但产生的后果与体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 中小学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发展

惩戒是通过外力作用,对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习惯进行抑制,有教育和警戒功能。首先,惩戒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品德主要涵盖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在社会角色中不断形成的,教师通过对学生不合范行为的惩戒,让学生意识到角色要求,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重要意义;集体意识是倡导团队精神时代的必要品质,个别学生违反纪律时往往会影响集体目标的实现,同时给其他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在接受惩戒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 教师在实施惩戒的时候,除了按照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进行外,还可以广泛征求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民主意识。

(二)维护教学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种种教育现象显示,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离不开惩戒。中小学基本上都是未成年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明辨是非能力较差,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教师若对违规学生不管不理,放弃惩戒权,就使学生丧失了做错事后的羞耻感,让其他同学也失去了对规章制度的敬畏之心,争相模仿,造成不可挽回后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放任不管,结果班级逐渐成为一盘散沙,教学秩序混乱,失去了向心力与凝聚力,就连原本品德与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

(三)促进社会进步

中小学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提高公民素质的历史使命,以其特有的方式引领者社会的发展。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育方法上,过多采用奖赏教育,而惩戒教育却较少采用;教育内容上,反映真善美等较为理想化的内容偏多,而反映假恶丑的现实性内容较少。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学校自身也是一个较小的社会,因此学校应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社会上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在学校中,学生的错误行为也必须受到教师的惩戒,必须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后果。如果当前中小学在校园中,形成有错必惩的风气,那么未来社会违法犯罪的行为将会越来越少。从这点来看,教师行使惩戒权对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积极作用。

(四)顺应国际教育大发展的需求

篇6

【关键词】惩戒 教育 策略 班级管理

引言

在弘扬赏识教育的今天,在此提出惩戒教育好像与社会格格不入,但过分表扬或批评、滥用奖励、过分民主、从来不惩罚孩子、对正在做错事的孩子讲话过于温和等这些方法对待有些学生或是有些现象,有时候也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一、“惩戒教育”的定义

惩戒,是指教育机构、教师依法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惩戒,它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戒的行为为结果;而体罚是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的肉体和精神施加直接侵害,通常伴有损伤学生身体和侮辱学生人格的言行,它以惩罚为手段,以侮辱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结果。二者的性质截然不同,我们应坚决摒弃体罚,这毋庸置疑;但适度的教育惩罚在教育活动中是必要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马卡连柯明确指出: “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惩戒有惩罚、警戒之意,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犯过失的责任追究,是让学生去承担错误引起的后果,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坎坷坷,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此时,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戒学生的任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必须有违背规矩后的惩戒,就要让学生为违规付出代价。由于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极强,必须让学生从小明白:每个人获得的自由应该是相对的,当你侵害到别人的自由时,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为惩戒条件,每个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惩戒是一种针对个体某种特定行为施以痛苦刺激或剥夺,要以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的一种管理方法。惩戒的两大功能是矫正功能和威慑功能。

二、实施“惩戒教育”的必要性

惩戒的前提是尊重。一个人犯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才是不正常的。一个人犯了错误就要受到相应的惩戒,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人,都会有承担责任、接受惩戒的心理准备,以求得心理平衡,不进行适当的惩戒不符合科学原则。所谓惩戒教育实际是通过批评、责罚、处分等手段使犯错误的人产生相应的紧张、焦虑、畏惧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自律内驱力的一种手段。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人内驱力的一个源泉,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树木如果不常加修剪,它们便会恢复到它们的野生状态。”学生就像生长中的小树平时要注意修剪和浇水养护,光浇水施肥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修剪。

美国教育家和儿童学家詹姆斯・多布森说道: “许多人犯罪,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生控制自己冲动的结果,而且这些学生一部分也正是出自娇生惯养的家庭。” 必须看到,确实有的学生自小养处优,缺少约束,在家当惯了“小皇帝”,事事都要别人顺从自己。这种以自己为核心的学生在行为上容易自我放纵,缺乏受惩罚的体验和错误行为造成后果的害怕感受。假若在学校犯了错,教师讲理他们不一定愿意听,也不一定能理解,所以老师的话常常为耳边风。甚至还有极个别学生认为是老师嗦,认为老师与自己过不去,不满情绪浓重。结果,态度稍好的学生当面承认错误,但下次依然我行我素;态度差的当场便对教师表现出不服与蛮横,顶撞老师,辱骂老师的事件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作为校方,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有许多是不到位的。校方要考虑它的声誉和社会影响,要受制于鼓励、引导为主的潮流教思想,对有较严重问题的学生仍仅采用说理式教育,说教之便大事化小,最后不了了之,起不到威慑作用。而后,这些学生的行为会更加有恃无恐,教师对他们管理将日益困难。

所以,惩戒教育是必要的,是有它必然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总之,在教学中的多数情况,实施惩戒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其错误行为。事实也证明,恰当的惩戒教育能起到积极效用。

三、实施“惩戒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策略

(一)“惩戒教育”的前提和目的

惩戒教育的前提之一,是学生的行为触犯了应共同遵守的规则,而必须受到相应处理。所以事先必须让全体学生对应该遵守的规则熟知,最好是学生参与,自主建立起相应规则。

惩罚的另一个前提是要能矫正学生的错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现矫正和威慑功能的同时一定要保障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实施惩戒的同时教师要耐心地跟踪观察,并及时正确引导、疏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怀,认识到错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逃避责任,自愿并愉快地接受惩罚,决心不再犯同样错误。

(二)“惩戒教育”的目的

惩戒的使用既不能是一种肉体摧残,也不能是一种人格侮辱、精神虐待,更不同于社会管理中强制性的惩治处罚,惩戒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外部力量作用下警醒、反思,并为之忏悔,进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因此可以说,教育学生既是惩戒的出发点,也是惩戒的归宿,具有教育性是惩戒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惩戒教育的策略

一般而言,惩戒在改变行为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然它也可能会有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在实施惩戒前要经过成熟思考,权衡利弊,注意对象,根据对象特点,因人而异,把握好度。具体而言, 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惩戒的适用性。注意年龄的差异,惩戒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年龄差异会使学生对惩戒概念的理解不同,具体表现在对惩戒方式、惩戒的必要性和惩戒的动机及效果的评价方面;注意性格的差异,性格差异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性格相对开朗,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对他们使用惩罚手段会收到一定效果且不易产生心理上的“后遗症”,教师运用惩罚手段应该能抓住其弱点,力争一次性产生威慑。而如果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特别爱面子的学生,使用惩戒前就一定要再三斟酌。

其次,惩戒教育是必要的,但要掌握个“度”,惩戒要适度,凡事都有度,把握好惩戒的度很重要。轻了不行:过轻的惩戒不痛不痒,不能引起学生对所犯错误造成影响的应有认知。重了也不行,过重的惩戒会使学生只想到怎样逃避惩戒,而不去正视自己的行为;同时过重的惩戒也会提高学生的感受阈限,反应变迟钝,下次要再惩戒时须加重力度并可能逐渐失去作用;惩戒的次数要适量,俗话说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该惩戒的时候要不手软,做到位,让学生认识到哪些错误的行为是一定会受到惩戒的,从而有所顾忌。而惩戒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次数太多,事事靠惩戒,其结果要么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要么引起学生长期的心理负担,凡事缩手缩脚,生怕不小心做错了事,这对发展他们的健康身心,发展创造性思维有着极大威胁。

第三,惩戒教育的原则。惩戒教育要爱心第一,当然惩戒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手段,它定有可取之处,理应成为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只要使用艺术,惩戒教育是会收到预期好效果的。此外,对违规学生实施惩戒教育还能够让他人有观察学习的机会,具有警示意义。如果一味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惩戒,寄希望于教师耐心开导,苦口婆心地说教,显然忽视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忽视了教师的能动性以及说服教育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想象只有说教和鼓励,没有惩戒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难能解决所有的学生违规行为问题。

最后,还需要特别指出,对针对班主任老师犯了严重错误的学生处理不到位,是把问题简单化,把包袱推向其他教师的不负责任表现。某种意义上,教师群体也属弱势群体,在强调人格平等、师生都是主体的今天,教师的人格尊严、合法权利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和维护。作为一种外部诱因,惩戒可以激发学生对错误行为的羞耻感和负罪感,把惩戒作是前进的鞭策力和进步的新起点。

四、结束语

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当然也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同时它也绝不是孤立的。我们不能把教育手段单一化、机械化。要明确惩戒学生的目的是教育引导学生,实现教育的积极价值。在惩戒时应适时地帮扶、开导,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将教育影响深入到人心。只有把惩戒融入多元化的大教育之中,将说理、交流、倾听、表扬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多种教育手段与之结合使用,巧妙相融,我们的教育才是科学的、人性化的,才能培养出期望的、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张凤军. 论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时代教育,2010(05).

[2]孙云晓,弓立新. 挫折教育.

篇7

[关键词]惩戒教育;体罚;道德教育;教育境界;反教育行为

道德教育有个惩戒传统,是将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能力综合起来的一种特殊践行,它从行为习惯的层面规范行为,使道德行为逐步由他律转向自律,最后变为无律,无需道德判断和思考,凭借着直觉就导出向善的行为。这是德育的一个境界,但却是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因为操作不好就容易“过”,特别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容易形成仇怨与对立。

一、惩戒:古老的德育方式消融在现代文明中

惩戒这种古老的德育方式,在中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它往往借助规则或规则的象征物,如教鞭、戒尺等惩戒孩子,使之对规则产生敬畏感,道德的他律对道德行为产生作用,内化到他的生活中,规则逐渐同化为他的行为习惯,与个人融为一体,分不出哪些是外在规则要求哪些是自身固有的行为习惯,进入到这种境界后,道德自律的能力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甚至无需道德认知主观判断,良好的道德行为已经在不思量中产生。反过来,不断出现的良好的道德行为,又进一步促进和强化了道德认知的发展。据报道,英国和新加坡等国,仍保留着鞭笞孩子的惩戒教育方式。惩戒作为社会赋予学校的一项管理职能是有法律依据的,这种职能对于学校的道德教育收效甚为显著,只是今天我们不能很有分寸地把握它罢了。

从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看,道德的发展与智慧和认识的发展一样,呈现阶段性特征。在儿童道德发展的早期,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甚至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是幼稚的,不能准确地借助于假设进行道德判断,当然也就不能准确地定位他的道德行为。在这种状况下,惩戒教育有助于孩子认识规范,在规则下行事。澳大利亚有一家私立学校实行惩戒教育,该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早晨按规定时间起床,一定要把被子叠好,然后进行检查。一个孩子如果三次没有叠好被子,周六就没有假日了,要到农场劳动去。这就是一种惩戒。

惩戒并不必然等同于打骂或体罚。很多人往往把惩戒与体罚混同起来,事实上它们不是一回事。体罚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好体罚的度,它常常会伤及孩子心灵,表面上虽然规范了行为,一旦没有了戒律,坏的行为会变本加厉地出现。尤其是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推理判断能力,已经能从道德动机的层面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罚这种简单的办法已经不能使其充分地发展道德认知能力。而惩戒作为一种教育职能,可以使孩子认同规范、融入规范,在规范允许下行使自己的自由,在儿童的道德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到相应阶段的时候,道德行为已经超前发展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向善行为的自然导出,有时甚至不需要通过艰难的道德抉择,最终在一定的年龄,内心的良善与人外在的品格和行为互为表里,把内心的良善和人生意欲以及行动统一起来,发挥人内在的自我道德意识的力量。

教育并不总是和煦的春风,甚至教育本身就具有惩罚的意思。汉字中教育的“教”字的甲骨文,由三部分构成:左边的“孝”实际上是由上半部分的“爻”和下半部分的“子”构成,右边的“文”实际上是一个人手执棍棒的形象。“爻”一般认为与八卦有关,即与教育的内容和宗教有关,“子”无疑是教育的对象-儿童或者下一代,“手执棍棒”无疑是教育的手段-惩罚。《学记》所谓“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在教育的新时代下,应该将“手执棍棒”“怒吼”变成师生和亲子之间亲切的“对话”。

二、无所畏惧:德育永远的隐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牵着母亲的手,来到百货商场的玩具部,看到了陈列于商店里的木马,便跃身而上。可木马只用于商店陈列,不提供给孩子游戏。店员们叫孩子下来,孩子赖在木马上,装着没听见。店员叫来了他的母亲,让他母亲劝说他下来,他还是无动于衷,怎么哄他都无济于事。在大家都没办法的时候,店员说:“我们商店特聘的儿童心理学家正好在,我们让他来想想办法吧?”心理学家问清楚情况后,走到孩子身边,悄悄地说了一句话,孩子一溜烟地下了木马,拉着母亲的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心理学家到底和孩子说了什么话呢?他说:“你要是不下马,我打碎你的脑壳!”

当然,这样的故事在教育上到底可取到什么程度,或者,我们从这样的故事之中,到底取其什么样的教育意义是大可讨论的。这里取一点,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之中的畏惧感。我国目前的幼儿,说得夸张一点,就是想要天上的星星,祖父两代人都想爬到天上给他们摘下来,还有什么能让他们产生畏惧感呢?孩子犯了错误,不会遭到惩罚,甚至会得到“有本事”的赞许。孩子的一切行为后果都有家长负责,家长去收拾残局,给人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孩子无知无畏,没有什么能令他们敬畏;有些孩子在学校称王称霸,在社会上逞凶斗狠,学校和教师都对他们毫无办法,只能说教,而那些说教就连教师自己也很难信服。

这是一个教育反传统的时代。大学教师上课得听凭学生“点戏”,大学课堂都快成为“学生老爷”家的“堂会”了,因为“我们是花了钱进来的,我叫你怎么讲你就得怎么讲,我要哪个老师上课就得哪个老师来上课”;中学教师在课堂上批评了学生,学生竟然说:“你现在批评我,放学以后我收拾你!”无论大学生还是中学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敬畏的,他们没有公共的法则概念和道德律令,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偏执的要求,而这种偏执的要求是不能把他们带到“值得的生活”中去的。在他们的意识和经验中没有道德的原则,他们不知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生命和生活就无从圆融发展,在他们的意欲中当然也就无从形成向善的欲念。没有对规则的敬畏,怎么会有道德呢?

学校商业化的色彩越来越重,使教育本身变成了反教育的勾当,什么“家长是学校的上帝”,又什么“学生是真正的主人”。现如今没有哪个老师敢去管学生,因为没有老师敢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学校为了好的生源,取媚于家长;遇到纠纷,学校先拿教师开刀;对问题学生,教师和学校最常用的办法是谈话,谈话无效就交给家长带回家教育。孩子在学校真的成了上帝,随心所欲,上课吵闹、下课打架、放学斗殴,都习以为常。学校的德育功能渐渐丧失,教育残缺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没有了德育,家庭和社会教育又不能对此项功能加以代偿,“无所畏”的心态在这一代孩子中不断蔓延。人一旦失去了道德底线,纵使他的道德认知再好,他的道德行为依然会不断悖逆规则,尽管他知道规则的存在,也知道悖逆规则的后果,因为他已经“无所畏”了,所以仍然会旁若无人地逞凶作恶。他的心中已经没有了道德感。

三、小惩大戒:德育不可回避的责任

在江苏淮安,徐向阳创办了一所不良少年教育工作室-“行走学校”。学校专门招收全国各地的不良少年,这些孩子有的有暴力倾向,有的沉迷于网络,有的有不良习惯。他们在这所特殊的学校中接受管带(类似于教官)全方位的生活训练,学会遵守各种规则。如果违反规则,第一次黄牌警告,第二次红牌警告,没有第三次,再犯就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每一个高级管带手中都有竹片做的戒尺,对无视规则的孩子,采用打手心的办法,强化其对规则的服从和理解。这些孩子回归社会以后对人生有了迥然不同的理解,用一个曾经在行走学校接受训练的孩子的话说:“你在青少年时期,犯了错误,不接受惩戒教育,那么你成人后,犯了错误,就会接受牢狱教育。”

这样的“学会人生行走”或“学会行走人生”的学校的教育,确实已经不是一般的学校教育了,而带有强迫矫正的色彩,类似于“少管所”,所以,仅仅对其进行教育评价是不充分的。这所学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兴趣,别的地方也有一些类似的学校,如“西安朗意教育”。对此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们对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或社会道德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已经有另外的想法了,对学校德育的无奈甚至无能已经忍无可忍了。既然“公家学校”不行,“私家学校”耸立也就不足为怪了。仔细想一下,学校里那么多的专业教育工作者为什么就“不行”呢?现在的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学校也是衙门,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人的地方。学校教师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行事,那么多的教师是以“教课”为业的,教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完全由教师决定。

“行走学校”一类的“私学”,正是发挥了一般学校不敢也不能发挥的惩戒权力,以一长补百短,它的教育具有强烈的“唯一性”-你到我这里来就是为了接受惩戒,你情我愿。这样的“教育”在法律上另有说法。所以,“行走学校”一类的“私学”,可以认为是学校教育的极端延伸,就其一般意思-“在惩戒和牢狱之间,没有人选择接受牢狱教育”来说,未尝没有道理。

小惩大戒是德育不可回避的责任,防微杜渐,从源头上加强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和认同,通过惩戒让其认识到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是在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如若超越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以及规章制度,必须无条件地绝对服从现有律令。学校生活也同样如此。不遵从社会道德,不遵守学校制度,不服从国家法律,必然会受到应有的惩戒。而现如今,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犯错误的孩子惩戒措施无力甚至根本就没有,无疑是现今德育的软肋。一味地强调道德认知能力,忽视惩戒这种特殊的道德践行在德育中的作用,难免会出现孩子胆大妄为和无所惧怕的局面。在这种状况下,孩子还可能出现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严重偏离,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如果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错过了纠小错的机会,一旦发展到孩子“无所畏”的地步,德育也真的是无能为力了。惩戒自古以来就是德育的重要职能,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小惩大戒是德育不可回避的责任。

四、戒律:找回德育的“法门”

“如何惩戒”,面对具体悖逆道德的行为,用怎样的惩戒方式与程度才算是“适度”,对惩戒过程和结果如何监控,这些问题很难具体操作,因此,具体可行性的法规和操作条例是必要的,我们暂且把它看成戒律。事实上,在国外已经有了相应的戒律,如,英国一些地方教育当局规定了学校及教师体罚学生的八点要求。用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必须备有惩罚记录簿,列明体罚原因及处理过程,经过校长签署核准许可,并接受查验;实习教师、代课教师、临时聘用教师等均不得施行体罚,具有至少三年以上教师资格者才能实行体罚;年龄在八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体罚;绝对禁止在班上或众人面前施行体罚;施用打手心的体罚,每双手不得超过二下;女学生只限于打手心,而且只能由女教师来执行,如果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过六下;对患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学生,必须事先获得医护人员许可才能实行体罚。

篇8

实行个性教育,给学生注入自信的活力

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各人的志趣、爱好、性格、才能不同,遗传特征、生长环境、家庭背景也有异。班主任要承认个性,正视个性。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和处理诸种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背景和成长背景,而不可用模式化和“一刀切”的方式,以免使人的个性被压抑与扭曲。个性教育,更需要班主任有一颗宽容的心。这种宽容,不仅是要宽容学生个性上的缺陷和性情上的偏狭,也要宽容因此而闯下的微过和小祸。此类情况在高职学生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本科生。因此,要及时而耐心地予以教育和引导,并对其每一点进步与成绩予以肯定和强化。

对于高职学生中的部分人来说,未能考进大学而读了大专,有着一种人生的失意感和受挫感。他们的心境时常会被这层灰色所笼罩,外在环境稍有不顺或不如意时,便很容易产生低落甚至是抱怨、抵触的情绪,特别是初入学的新生。班主任在开展个性教育的同时,不仅要成为人师,还要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关心学生人格发展,帮助其正确对待情绪、压力和挫折,适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应该看到,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崇尚个性,张扬个性。班主任的工作应该充满人性化,要给每个人的个性以和谐发展的宽松空间,让每个学生相对于他自己尽其所能地发展得更好。还要在学生中提倡宽容,使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来应对诸种挫折与竞争的挑战。

日常管理寓治于教,培养自律意识

高职学生大部分自我管理和自控制能力较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服从意识相对较差,对抗情绪较强,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对于班级的日常管理寓治于教。教即教化,意思是教育、疏导、感化人的思想,继而影响其行为,使之与管理者的要求和期望相符合。较之行为命令和处罚,教化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非强制性。它靠着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靠着细雨润物般的潜移默化来达到治人之目的。人的思想、观念和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改变之绝非易事。所以,寓治于教化之中,应循序渐进,如钟摆轻挪,切记“改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自律是指个体的人依靠理性、信念和伦理,靠内心的自省和自慎、自觉和自为来调节自己,以及丰富、发展和圆满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现实环境中,主体利益、自我意识、自我修养、参与、选择和竞争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概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双方选择方式更直接、全面地传递到高职学生身上―― 这些都需要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班主任的教育要充分融合于学生的内心生活,启发学生的内在自觉性。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设计人生、经营人生,努力去进行道德实践,追求德性的圆满和自我的完善。内省慎独,以达到内在的自律。以理性的说服、关爱为切入点,以管理民主化、相关主题讨论、组织助学活动、郊游联谊等活动为具体手段,培植和提高学生自理自治、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自律精神。

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涯管理

从专业培养和就业需求的视角来看,高职学生与本科生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即对本科生的要求是以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学术研究能力为重,对高职生的要求则是以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职业操作能力为重。因此,班主任在新生入学之初就要尽早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以生涯管理引导学生。所谓生涯管理,是指对自己一生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班主任通过倡导和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使其追求自身的生涯目标与班级日常管理所倡导的要求相协调一致。鼓励学生从提高自身诸种职业能力的目标着眼,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自治自理和各项校园社团活动以及各类文体竞赛。如此,学生便可以在几年的高职学习生活中,过得忙碌而充实,自治而自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工作,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拓展、能力获得提高、自信得以提升。同时,日常班级管理中需做的许多工作和校内活动,就无须逐项逐个地摊派任务似地去动员学生参与和完成了。因为这些均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追求,成为其生涯管理的一部分,班级的管理则可不管而自理了。

重视和适当发挥累进惩戒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个时期以来,在学生的管理中,一般都提倡以表扬为主的方法。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独特的魅力,但也不是表扬越多就越好。因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于某些屡教不改或错误严重的学生,一味地只看闪光点和进行表扬鼓励也不尽合理,同学们心中不服,也不利于班级管理。所以,还应当重视和适当发挥惩戒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累进式的惩戒,就是对屡次或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记录并一次次地累加,当累加到一定次数或程度时,再对其实施惩戒(处分)。

篇9

关键词:未成年学生;虐待;法律保护与救济;专项立法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19-1

2012年经网络曝光而闹得沸沸扬扬的“温岭教师虐童案”,将如何保护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不受虐待这一问题摆到了公众面前,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于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教师虐待的问题,笔者将从法律保护与救济的角度展开论述,同时提出避免、预防的建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范畴

在我国,对于未成年的保护主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学校保护部分第21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六章法律责任部分第63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修改后,将幼儿园纳入了学校的范围,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给予了更大的保护。需要指出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些方面没有涉及,或语意不详。例如第二章第21条中用了“体罚、变相体罚”这一概念,这里所指的概念与其他部门法中的“虐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未做出解释,给出概念之间的明确界定,在法律适用时会出现问题。又如第六章63条中所提及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所包含的范围,该法没有做出具体的说明,增加了法律适用时的不确定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范畴

在我国,对于教师行为的约束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规定予以实现。在《教师法》第37条中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第37条中只对教师行为做出了处罚,而没有明确对于受体罚学生应该采取何种的保护,未成年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自身权益进行保护也没有提及,这些都是立法上存在的空白。

三、《行政处罚法》范畴

《行政处罚法》主要针对的是行政违法行为。教师的一般违法行为,大都会采依据《行政处罚法》来进行处理。因为缺少了《刑法》中明确的罪名和强制约束,而为了保证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从而对教师予以惩戒,对未成年学生予以保护,采用《行政处罚法》来进行处理,更具有说服力。在“温岭虐童案件”的处罚中,当地公安机关就是依据《治安管理条例》予以涉案教师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针对教师虐待未成年学生,《行政处罚法》范畴内可行的处罚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1.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从现今曝光的几起教师虐待未成年学生的案例来看,最终都采取了行政拘留的措施。笔者认为行政拘留的措施虽然对教师有一定的惩戒作用,但是是否起到了严厉的惩戒作用,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根据现行的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行政拘留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而受到虐待的未成年学生心理上的创伤,是很难弥补的。这种处罚的力度与造成的伤害不对等,也是饱受学界诟病的一部分。所以,《行政处罚法》中应该按照违反治安管理的严重程度,适当加大行政拘留的期限。

2.吊销教师资格证。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在未成年学生中还有儿童,像虐待儿童的行为,属于严重触犯法律的行为,但是我国刑法中暂时没有关于虐待儿童罪的法律规定。虽然“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但是虐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是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的。所以,吊销施虐教师的从业资格证,使得教师队伍更加纯洁,更加有利于对于未成年学生的培养。

3.罚款。罚款也是一种常见的行政处罚方式。近期曝光的几起幼儿教师虐待未成年学生的案件,施虐教师被处以行政罚款基本上是数千元的水平,这种惩罚对于施虐教师来说未免有些过于宽松,没有体现法律的权威和严厉,对于施虐教师的惩戒教育作用也显得不足。教师虐待未成年学生的恶劣行径,对未成年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仅仅是千元的罚款,并不足以惩罚施虐人。

四、《刑法》范畴

篇10

关键词:职业道德 会计 教育 途径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促使会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职能,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的活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和引导会计人员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目前,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涉及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时,常见的是“两难”问题。当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有些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影响而出现严重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沦丧,违法犯罪;多数会计人员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出具失真的会计信息”。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能力正常发挥的保障,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从业者维护其职业威信和正直观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质量,重塑会计职业道德形象是会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膨胀,会计职业道德沦丧,如故意伪造、变造会计凭证;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串通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等。因此,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我国的会计环境与会计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形势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当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于会计职业活动之中,引导会计人员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促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会计目标是指为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背离了会计目标,而且会造成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规范约束会计人员职业行为,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会计目标。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教育

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涉及内容广泛,覆盖面广,包括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会计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国际会计职业道德的比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相关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会计职业道德监督和建设等方面。多途径、多形式地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会计人员基本专业素质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步。

(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通过学习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树立“会计人才不仅是技术专家还应是道德专家”的观念,道德比技巧或知识更重要,特别是会计人员在遇到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技巧或知识都无法给出结论,唯有道德才是解决冲突的选择。《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应广泛宣传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常识,使广大会计人员懂得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它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有哪些重要影响;要把观念教育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采取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介普及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形成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光荣,不遵守职业道德可耻的社会氛围。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开展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能力、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核心内容,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以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四)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是指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违反会计行为的典型案例,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和剖析,给会计人员以启发和警示,以达到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会计人员辨别是非能力的目的。

三、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职会计人员主要包括会计从业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两大类。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注册会计师是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监督者,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目前,一些会计从业人员不重视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考核时弄虚作假,使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加强在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力争使在岗会计人员每年参加一次培训;将职业道德列入会计职称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内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和规划;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会计职业道德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树立诚实守信的会计新风尚,利用反面典型进行具体的警示教育;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研讨和宣传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积极参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还不够完善,使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与惩戒遇到很多困难。我国针对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分别出台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只是职业道德准则体系的总纲,是关于会计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和职业责任的一般要求和基本规范,而对会计信息失真及会计师事务所的“低价竞争”、“支付佣金”等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失信行为,缺乏处罚的可操作性。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提高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首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根据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执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其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结构应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规范等。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它主要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循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方法等;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规范是有效实施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重要保证,它主要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估与考核,对失范者进行惩戒。

(三)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评价就是人们或组织根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所做的善恶判断,表明褒贬的态度,这是一种十分有效和可行的方式。通过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衡量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并把衡量的结果反馈给行为人本身,使其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新时期会计人员应该满足的基本道德素质,从而促使会计人员养成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调整会计工作者的职业行为,改善行业作风。

(四)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我国《会计法》第六条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通过监督和检查、规范化验收、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对检查中发现的自觉遵守会计行业道德规范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会计人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具体可以采用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晋升工资、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为了解决物质奖励的资金问题,应探索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补偿基金。通过对优秀的会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营造抑恶扬善的道德环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惩戒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将会计职业道德惩戒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全国从业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第二,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加大道德的谴责力度、不予办理或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行业禁入等。第三,对于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课不及格者暂缓发放毕业证书,待成绩考评合格后才可颁发毕业证书。第四,将会计专业教师职业道德考评不合格者调离教师岗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