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重要性;措施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逐渐进入了重视知识、提倡科技创新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林业技术革新是发展国家及民众经济的手段,按照当前形势,林业想要发展,则必须依靠技术革新,才能够不断进步,从而使得国民经济稳步提升。可以说,林业技术的创新和现代林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创新,林业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

1现代林业发展中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1林业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先进林业产业体系的建立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而传统林业经营模式一直都是粗放型,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存在问题,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林业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通过建设林业产业系统,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改变产业结构,完善制度,依靠林业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以便更好推动现代林业发展。

1.2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引入科学的管理模式,解决林业产品不易存活、花期受到损害、光合作用减少等缺点。科学、准确地调整林业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光、水分、肥料等,也使得管理人员更加轻松地进行管理。同时,也推动林业产品可持续发展。新型技术包括生态环境重建、防沙漠化技术等,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环境友好相处。

1.3加大林业教育的投入,能够更好地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高质量的人才为林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保证。林业人才为实现林业现代化提供了人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林业技术创新。通过林业技术创新,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林业人力整体开发水平。

1.4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传统的林产品种植模式一直是我国林业产业结构模式,但是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林产品种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林产品种进行更新换代。林业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保证了林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了林业经济效率整体水平的提高。

1.5减少人力浪M

林业是规模化产业,林业企业所经营的面积一般都较大,因此,林业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重复性高。但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各种精密仪器的应用,可大大降低各种重复性的劳动,减少人工的浪费。另外,林业从业人员一般文化水平不高,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来从事林业相关工作。但是要提高林业技术的创新性,势必要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人才,他们在利用其专业的技术水平促进林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改善林业从业人员的结构。

1.6引领市场走向

下游产业的发展,对于上游产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品种,不断提供具有特殊性能特点或者高质量水平的产品,当这些具备特殊性能或者高质量水平的产品供应不足时,将会引起下游的蜂拥而至,从而设计出合适的产品来适应原料,达到引领市场发展的目的。如果这一过程持续进行,将会带动林业的下游产业跟随前行,一方面带动整个林业行业发展,同时也避免了林业市场受市场盲目性与滞后性带来的危害,在一定的情况下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赢得发展主动权,有助于林业物价的稳定和林业大环境的良性发展。

2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展策略研究

2.1逐渐完善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

首先,提高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加大在该领域的资金使用数额,与此同时,政府林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与企业之间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林业技术创新环节资金不足所导致的后续问题。其次,林业相关部门必须颁布降低税务的方针政策,因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实质是确保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所以通过减少林业发展的相关税务,能够为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带来便利,该环节也是完善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的重要途径。我国林业领域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全面贯彻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发展理念,可以通过开展有关林业技术创新沟通活动来加以实现。政府需要规范与林业相关的企业的行为准则,并要求其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条规,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发挥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使企业的先进技术与林业领域有效结合,进而推动林业的发展速度。

2.2林业科技创新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的重视

林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所以林业科技创新需要培养更多高知识、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为林业科技创打下良好基础。林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素质教育,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课程结构上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为林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保障。

2.3多方面拓展资金来源,加大对林业技术支持。

资金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只有持续的资金投入,林业技术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拓宽资金渠道,除了政府的资金投入之外,林业部门也可以采取如贷款、风险投资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解决实际需要解决的资金短缺的问题。此外,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应该体现出其带头导向作用,针对林业企业给予更多地政策扶持与帮助,这不仅可以提高林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的发展。

结语

我国林业技术创新工作涉及到诸多知识领域,政府以及相关林业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不但要保证林业企业具有充足的资金,还要使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始终处于完善的体制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问题,实现林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本篇论文主要从林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现阶段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林业技术创新问题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新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lso get the continuously development, many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idely quoted to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of development have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introduction, then, talk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new technology innovation, finally, the new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you to building the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paper.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crete; New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新的施工技术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建筑施工新技术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提升,由原来单一的技术发展成多元化的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水平。尤其是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施工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出来,使原来很多存在的难题都迎刃而解,破除了很多限制技术发展方面的瓶颈。新的施工技术的不断引导和推广,大大改变过去施工效率低下的现状,使施工效率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是新的施工技术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增加了单位时间能够完成的工作量;二是使工程施工的安全度大大提升,将施工风险降低了更低的程度。目前建设部推广的的一些新技术,如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运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运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运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运用和管理技术。

二、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析

任何新技术的诞生、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时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施工技术创新有其自身的重要性,也要一定必要性和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得越快,社会进步就越快,反之,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的发展也将受到一定的制约。生产力不仅仅指某一种生产效率,还包括该行业具有怎样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地创新,新的技术大量的涌现出来,但是,这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来看,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故此,作为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新施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用,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以促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

(二)经济时代的要求

我国正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个方面和谐、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经济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基本要求。从经济时代的发展来看,必须原有的、与经济时代不相符合的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淘汰落后的施工技术,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生产效率,以促使建筑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更好更快地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行业的必经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的竞争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从建筑行业的竞争来看,大有愈演愈烈的之势,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物竞天择的竞争机制下,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比别的企具有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才能抢占建筑市场制高点,才能突破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瓶颈。当然,竞争机制的构建,不单单是某一两个施工企业之间的事情,而是整个行业应该在主管部门的引导和监管之下,积极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整个行业发展的竞争机制。众所周知,技术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根本,技术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创新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使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吸纳大量的优秀人才,能够留住人才,为施工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强大的、源源不断地人力资源支撑。同时加大对施工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研发,促使建筑施工企业走上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防水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防水技术的根本实质就是指防水渗漏和有害性裂缝的防控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兼顾经济”的设计原则,选择最佳的防水材料,采用最合适的防水施工工艺。一是从屋面防水工程来看,可以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技术。采用此新技术必须做好基层处、板缝处和节点处的处理。二是在塔楼及裙楼屋面进行施工的时候,应该采用分遍涂布的方式进行涂膜。待第一次涂抹的涂料完全干燥变成膜之后,在进行第二遍涂料的涂布施工。涂料的铺设方向应该是互相垂直的,在最上面涂层进行施工时,应该严格控制涂层的厚度,其厚度必须大于1mm。在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处,必须多涂抹几遍,以防止发生流淌、堆积等问题。三是在进行外墙防水施工时,为了严防抹灰层出现开裂和空鼓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加气砼砖墙的优势,在抹灰之前。可以用钢丝网将两种材料隔离起来。在固定好钢丝网之后,再处理好基面,将108胶水(20%)与水泥(15%)掺合起来,调配成浆体进行涂刷,待处理好基面后,再做好抹灰层的施工。在进行砌筑时,不可直接将干砖或含水过多的砖投入使用,不得采用随浇随砌的方式。

(二)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地应用。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其中的水泥用量比较多,因此,其水化热作用十分强烈,混凝土土内部温度会急剧升高。当温度应力超过极限时,就会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浇筑的块体大小进行严格控制,切实有效地控制水化热而导致的温升问题,尽可能缩小混凝土块体里面与外面的温度差距。在具体施工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再考虑采用整浇或是分段浇筑。然后,做好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机械及劳动力相关方面的计算。

(三)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梁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

四、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是关系着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益的关键因素,是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影响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但助推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引进施工新技术,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颜世伟.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6)

[2]宫立君,侯杰.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篇3

关键词:水利技术;水利管理;RTK技术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o goo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in function is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nd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water demand. With the social competition is ceaseless aggravate, to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lso presents better requirements, therefore, water conservancy departments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we must accelerate the renewal of knowledge, improv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means of management,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 technical cont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ology in 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and focuses on the RTK technology.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water management; RTK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5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他为我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提供用水。鉴于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水利管理也迈上了新的台阶,要求水利管理必须与时俱进,这就给我们的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做到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汲取新的科技,并把他们有效地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努力提高我们管理的科技含量。

1 提高水利管理的技术含量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就使得相关的部门忽略了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农村污染比较严重,污染源较为复杂,基于此水利科技的创新可以运用到改善农村环境上去。同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个别企业以及群众忽略了对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加上没有合理的污水管网,以及没有有效地生态监管体制等导致了很多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不能合理排放,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水资源。我们应该通过技术管理等管理方法来有效地保证我们的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投资。加强执法力度,依据现有的法规,认真执法,切实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合理有序的的进行。同时我们还应该开展有效地经营管理模式,利用水利资源的优势,积极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尽最大的提高我们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水利工程在更广的层面上服务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 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提供防汛预案。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他的这一信息化不能够有效地帮助决策者制定决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在信息系统中添加防汛预案的方法来际高我们对洪水的预警机制。比如,当洪水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系统就会自动的列出预警方案,决策者们就能够以方案为依据来制定最终的解决办法。此系统还能够很好的掌握水利信息。为了让用户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信息情况并作出相应举措,“掌上GIS资讯系统”是重要的支撑。“掌上GIS资讯系统”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之上,智能手机提供无线电话、短信、电话簿等功能,“掌上GIS资讯系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行业资料查阅、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实时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两者有机结合,基于“掌上GIS资讯系统”提供的及时、充分的水利信息,项目领导、相关负责人可以快速地进行决策。

3RTK技术的应用

RTK技术如何应用在水利中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各种控制测量 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施测,不仅费工费时,要求点间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且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还必须返测,而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3.1 RTK(Real-timekinematic)指的是实时动态测量,RTK与GPS技术存在相同点,他们都是差分解算,但是不同的是前者是实时的解算。RTK技术以及电脑的普及在很大的程度上改革了我们的传统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3.2 RTK是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他比以往的事后解算高超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做到实时解算技术。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的重大改革。它的应用极大地帮助了我们的工程放样以及地形测绘等工作,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RTK技术比GPS技术的优势明显。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有效的定位三位坐标,并将数值精确到厘米。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足1s。

3.3 RTK技术到底是怎样运用到水利建设中的呢?过去我们传统的测量方法一般是使用三角网等来进行,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人力物力,他一般对点间的通视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它测量的精度不均,而且不能实时的了解测量的质量,常规的静态测量等方法在外不能得到精准的数据,,当测量完成,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现精度不够,往往需要重新测量。然而RTK测量就能够精准的定位,当精度复合要求时,就可结束测量,而且他还能及时的反映测量质量,这样大大的缩短了时间,节省了人力。

3.4 RTK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到地形测图。在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等,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貌等碎部点,这些碎部点都与测站通视,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如果拼图时发现精度不合适还要重新测量。而RTK技术,大大的节省了人力,他只需要一个人带着相关的设备到需要测量的地点带一两秒钟即可。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手簿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把一个区域测完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通过这种方法大大的节省了人力,因为全程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同时他对点间通视没有具体的要求,这样就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这种方法比以往的方法更加灵活,不受气候以及地势等外在条件的影响。而且操作很简单,这样就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带动了水利管理的发展,在新时代下,水利管理要结合经济发展,运用新技术,实现科学管理。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发展自己。我们应该不断的调高水利管理的水平,切实把水利做到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不断研究技术创新,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水利管理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工程,他比较的系统复杂。只有做好了水利管理工作才能使我们的水利工程产生更大的效益。水利管理是整个水利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我们只有认真的研究新科技,并把他们有效的用到我们的管理工作中去,我们才能够使我们的管理工作做到更加有效合理,使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阳吉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08)

[2] 王琳琳.试述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若干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3)

[3] 韩冬.浅谈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 科技传播. 2010(22)

篇4

一、创新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知识较多,包括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立体几何等,整个学习过程中,采用创新学习方法,能让学习过程变得直观和形象,方便学生理解相关内容,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作用。

1. 创新学习能激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高中数学知识包括很多内容,组成复杂,学习难度大,三角函数、圆锥曲线、不等式等,都是重点和难点。调查显示,高中学生普遍感到这些内容较难,甚至存在畏难情绪,难以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知识的自信心。而采用创新学习方式,联系日常生活,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知识的学习,仔细分析解题的过程,能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更好投入知识的学习中。

2. 创新学习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高中数学学习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进而可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深化对这些内容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具体情境中利用所学公式和理论解决问题,对增强高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创新学习能促进高中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提升。为提高学习效率,高中数学学习中,应该合理利用各种策略。例如,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创设学习情境,重视微课在学习中的辅助作用等。这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有效融入学习活动具有积极作用,进而能够提升学习效率。

二、创新学习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对策

1. 高中学生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应该明确目标,丰富数学知识储备。例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习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解题能力,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第一,基础知识方面,包括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夹角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第二,基本能力方面,数形转换能力和简化运算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熟练利用计算公式解答问题,提高知识应用技能。第三,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学生能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调动对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好数学知识的毅力,克服障碍,取得进步和提高。通过这样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将基础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技能提升、情感态度培养等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之后,学生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习能力,发展智力,将知识、能力、思想感情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2. 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工作。高中学生课前要进行预习,明确重点,标记难点,为学习活动有效开展提供指引。同时还要明确学习要求,对课堂讨论的具体内容、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的检测和评价等,对这些内容都有基本的认识,进而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开展下去。

3. 有效融入各种学习方法之中。根据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并且学生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知识学习时,当老师对知识点进行仔细讲解,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时,学生应该仔细听老师的讲解。例如,立体几何学习时,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注重演示法的应用,根据几何模型对几何结论进行验证,让学习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和接受知识。

例如,立体几何学习前,学生先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几何模型,观察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观察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侧面对角线之间形成的角度。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各数量间的位置关系有深入细致了解。从而在学习各直线、平面位置关系时能充分发挥几何模型的作用,对所学内容有直观、形象的了解,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此外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图像、视频、音频信息资料,让抽象、复杂的概念学习变得直观形象,获取丰富的教学信息,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投影功能,直观、形象展示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让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直观形象,有效掌握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加深记忆,促进学习效率提高。

4. 有效完成高中数学的练习任务。学生之间应该注重相互交流,明确学习中存在的疑难。对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本人要善于归纳和汇总,然后向老师请教,接受指导和点拨。

例如,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学习时,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 定义理解不到位,对线线垂直到线面垂直的转化认识不清楚。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重点学习线面垂直的定义,仔细观察教室的墙角,竖直墙线与地面任意直线都垂直,并概括定义。然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所学概念。复习线面垂直判断定理,学生用三角形纸片ABC 过点A 翻折,让BD、DC 与桌面接触,并思考怎样让AD 与桌面垂直。经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发现只有AD 与BC 垂直时,才能达到该目的。然后通过问题的适当引导: 翻折后AD 垂直BD,AD 垂直CD 的关系发生怎样改变? 可以总结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引导,能对所学内容有详细的认识,突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5. 注重利用微课辅助高中数学学习。概念是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在全面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学习计算公式,对学习内容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学生要善于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在微课的辅助下,对基本概念有形象和直观的了解,进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排列组合学习时,学生要想对概念有全面认识,先利用微课演示五色球的排列和组合情况,学生会被其中千变万化的情境所吸引,然后引入排列组合的概念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演示福利彩票的相关内容,对数字千变万化的排列和组合进行介绍,让学生设置悬念,为什么这些数字会千变万化? 其中有哪些奥秘? 再引入概念的学习。通过微课的辅助,不仅让学习内容更为直观形象,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更好学习计算公式。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微课复习典型例题,高中数学离不开典型案例的学习,通过案例引入能明晰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微课在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二次函数学习时,利用微课的演示功能,展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了解表达式、单调性、顶点坐标、所在象限等内容。然后展示具体的例题,学生会对解题方法有详细认识。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明白不同数量间的关系,有效掌握解题方法,拓展思维。在典型例题的指引下,学生可以更好接受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篇5

关键词:隐性技术知识 技术创新 功用

隐性技术知识的内涵及构成

技术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是指已经被获取并被编成手册、程序和规则的,易于传播和沟通的知识;隐性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被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包括个体拥有与组织拥有两种。分四个层次,见表1。

隐性技术知识的一般功用

隐性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对载体的依附性、亲身体验性、经验性、垄断性与文化性等特点,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直觉洞察力,深藏于个体的价值观念和心智模式之中,植根于行为本身,附着在经验化的技能之中。显性知识决定组织现有资源组合、配置、开发及利用能力,隐性知识则决定着这些能力的持续。显性知识易于模仿,不能持久保持竞争优势,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模仿,可以保持持久竞争优势。隐性知识占知识总量的大部分,而显性知识只占隐性知识的一小部分。因此,隐性技术知识对组织创新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具体体现在:

隐性技术知识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支撑作用。隐性技术知识难以模仿获得,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参与这个过程,很难体验到它的存在;显性知识是与隐性技术知识是共同发挥作用的,模仿者只获得显性知识是不完整的知识,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某种结果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隐性技术知识常常起关键的作用,而模仿者却常忽略它,导致模仿失败。

隐性技术知识可以促使组织知识总量增加。隐性技术知识贯穿于知识积累的整个过程。缺乏相关的隐性技术知识,无法获得和吸收其它的知识。而知识总量的增加,将使组织保持已有的竞争优势。

隐性技术知识是组织认知学习的基础。组织的认知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策略或行为意义上的学习,即组织从经验中的学习,目的是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策略或管理方式;二是组织对某种专门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吸收。这两种学习都以组织的隐性技术知识为基础。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开拓新的竞争优势的根本。组织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决定着他们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吸收能力的不同。

隐性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的功用

技术创新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从过程上看,它包括创新决策、技术成果开发、中间试验、生产、销售等阶段;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方面;从类型上看,它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几种形式。

隐性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的一般功用是靠直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包含着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预期和“正确的”技术创新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持续发现和解决,预先定向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反过来又融入个人或企业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累积性增长。专家们把经验模式铭刻在心中,可快速地发现某一个特殊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隐性技术为个人有意识的探索提供了可预测和期望的空间。

(一)隐性技术知识对于技术创新各阶段的重要性

隐性技术知识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在新技术领域的开创阶段,重要性较高;在生长、成熟和理性化的过程中,重要性逐渐下降。根据威廉·埃伯纳西和詹姆斯·厄特巴克A-U模型所揭示的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技术创新的发展经历流动性转换专业化新一轮循环各阶段,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呈现出此起彼伏的交互关系。

在流动阶段,各竞争者对产品设计和使用特征进行大量的实验,新产品技术在这一阶段非常粗糙、昂贵和不可靠,只能在某些方面满足市场需要。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方面,隐性技术知识对产品创新的重要性较高,对工艺创新的重要性较低。

随着竞争的展开,产品的主导设计逐渐趋向明朗,重大产品创新率下降,重大工艺创新率上升,技术创新进入转换阶段。产品多样性开始让位于主导设计。当产业进入这一阶段时,价格与产品性能成为竞争的焦点,而成本的竞争则会导致生产工艺创新步伐的加快。隐性技术知识对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下降,对工艺创新的重要性提升。

当某个行业以及它的市场成熟度和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时,为了生产出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生产流程会越来越自动化、集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技术创新进入专业化阶段。产品与工艺创新的根本创新会逐渐下降。这一时期的产业极其重视成本、产量和生产能力,产品和工艺创新以小的渐进方式进行。隐性技术知识对产品与工艺创新的重要性双双下降。

隐性技术知识在技术创新中重要性的周期性变化在技术复杂领域体现的尤其明显。如航空工程:开始,飞机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匠式的尝试;晚期则出现了一个交织着理论、实验技巧和数据的知识库,完善为一个系统的知识整体,完全脱离了对工匠式的隐性技术知识的依赖。

(二)隐性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研发的功用

技术创新研发指通过开发、设计、研制,把知识形态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样机或新工艺模型,并经中间试验变成可进入生产领域的产品或工艺的创造性过程。

1.隐性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中技术概念形成的功用。在技术概念形成阶段,主要是技术理念的创新,属于创造性工作。研究人员和顾客的密切交往,使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顾客的需求,提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理念。理念的形成往往是一种直觉思维过程。研究人员能直观感觉到企业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要,但却对生产的原因说不清楚,这种知道如何去做而无法言说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工作氛围最有利于创造性的工作。在良好的氛围里, 研发人员通过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有助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利用和作用发挥。

2.隐性技术知识对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功用。产品设计阶段,是研发人员将隐性知识显性化阶段,是如何将头脑中模糊的知识清晰化成产品的阶段,也是在决策方案的总体框架内把应用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具体化,根据不同功能和用户需求,确定产品的结构、材料、造型、色彩、工艺等的形式、规律,使其转变为适应特定社会经济目的的技术经济可能性分析报告以及相应的图纸、资料等的过程。在这个阶段,隐性技术知识的功用体现在:

新产品开发需要主体对市场需求的敏感能力。新产品开发是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的,要求开发主体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需求出发,对市场需求特别敏感,有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能力。顾客对需求问题的界定往往是非常简洁或不完备的,没有确切的问题陈述,目标模糊,不知道约束条件和标准,问题的情境也比较复杂。因此,开发主体不具备对顾客需求问题的敏感能力,就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顾客需求,就不能开发新产品,更无后续技术创新。

新产品的设计需要设计主体的经验。新产品的设计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其根本是对物品先进行描述,然后设计成一定的形式。它通常被认为是最迷人、最富创新的部分。因为对于顾客的简洁需求,设计者往往要设计出多个方案对将要生产的物品作最终描述,还要做到设计方案易于理解。易于理解的最广泛形式是设计图纸,被设计的物品往往同以前曾设计过的有某些相似之处,设计者便可将先前设计稍加修改利用,这样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经验类隐性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新产品的设计需要主体的联想思维能力。在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史上,曾有这样一个因类比联想导致设计创新的经典:一位美国制瓶工人偶然看到其女友穿一条膝盖上面部分比较窄的裙子,由此,他联想到玻璃瓶子,从而设计出了别开生面的可口可乐瓶。

新产品开发设计需要主体之间的协作能力。现代新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团队工作,需要多个专家的合作设计与相互协调。现代制造业多由机器完成,这样设计可能是一串数字的形式或计算机程序,这就要求一般设计人员与电脑设计人员间相互沟通、协调。新产品的设计是设计主体创造性地把应用研究的一般成果同技术创新的特殊目标需要及具体情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创新出一种可以在小范围内直接操作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要融合设计主体、市场销售主体和决策主体的共同参与与协作。

新产品开发设计需要企业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就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深植于企业员工内心,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使员工紧紧地联结起来,使不同的活动融会起来。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研究开发人员会充分发挥创造思维,不断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三)隐性技术知识对新产品试制的功用

新产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把知识形态的技术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新产品开发设计活动结果还只是一种认识成果,它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还需经过试制阶段才能得到检验和证实。由于试制在规模上比实验室大得多,需要有扩大规模的设备及相应的人、财、物力的投入,客观上又存在技术、生产、市场以及收益等风险,试制主体的经验、方法、有效的生产经营技巧等隐性知识尤其重要。可从三个方面看:

1.样品试制。它是产品由潜在技术形态向现实技术形态转化的决定性飞跃。一般来说,样品试制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较为纯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怎样控制生产条件,如何纯化,在这一阶段起着关键作用,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根据研究技术人员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决定的。样品试制主体凭借其经验,总能判断出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总能抓住那些关键因素予以重点考虑,简化或忽略那些无关因素。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长期的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是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

2.中间试验。样品从实验室规模发展到工业规模,一般都要经过一个中间试验步骤,它要在放大率适当的条件下进行,但如何选择放大率就涉及到许多经验和技巧。例如在化工领域,确定放大率的一个重点就是在相互比较的试验规模间有足够大的差别,其差异应大到足以暴露出效果的变化,即希望中间试验的结果与最终工业设备上的结果相对应,但中间试验的规模太大,又会造成浪费。有经验的试验开发人员总结出的典型放大路线就是方法与技巧的完满结合。

3.生产试制。生产试制是把中试产品推广到生产过程前的过渡阶段。因为对于中试产品人们常常不考虑成本如何,而生产试制是把中试产品与生产过程中的规模大、生产成本降低和便于用户使用等结合起来,在近似于生产的环境中进行的试验研究。在新产品试制阶段,如何选择试制方法,如何运用仪器,怎样处理误差,对结果如何解释或鉴定等,都离不开试制主体的经验积累,离不开其洞察能力。此外,新产品试制有时是试制主体在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某种原型为样板进行的,也就是在保留原型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进和创新,从而制造出与原产品不同的产品。这在模仿技术创新中体现得尤为充分,许多重大技术创新在开始时往往都是模仿,模仿中得到教益,进行改进。

另外,无论是在样品试制、中间试验,还是生产试制阶段中,总要不停地对样机进行调试,对产品进行修改。这样,创新主体的安装调试方面的隐性知识就非常重要。由此可见,新产品试制与开发设计同样依重于主体的隐性技术知识。

(四)隐性技术知识对装配生产阶段的功用

装配生产阶段的隐性知识主要是生产装配操作类技巧和内化在员工头脑中的生产管理类知识,是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在生产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它依赖于经验积累,具有“经验积累依赖性”,如果不通过掌握它的人对未掌握者进行“师徒式传帮带”,很难显性化。即使通过自身的生产实践和管理经验积累逐步显性化,时间也比较长,而且效率低。

掌握装配生产阶段隐性知识的人与新装配生产对象之间存在着技术势,即相关实践经验与新装配生产所附载的隐性知识的关连程度差异。隐性知识在此阶段的重要性主要看这种差异的程度大小。如果差异程度小,则装配者可借助自己积累的隐性知识比较顺利地完成装配生产调试,发挥工艺设备的生产效力,否则,即使技术文件中的生产操作指导书再详细,产品或零部件的装配知识、机器设备的操作维修知识再完备也难以使装配生产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

(五)隐性技术知识对消化吸收和改造阶段的功用

消化吸收和改造是对隐性技术知识的深层次挖掘,该阶段的隐性知识大部分以产品设计类方法和技巧等形式存在于研发人员的头脑中、隐含在技术产品图纸和设备中;说明书中未说明的零部件、关键工艺设备的设计试制原理等。研发人员的再创新必须靠对它们的消化吸收和改造,这比其它阶段更需要相关的隐性技术知识。原研发人员在特定的研发环境中,在他们个人主体或成员之间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对所有有用的知识存量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反复提炼、创造逐渐形成了主体特有的未编码化知识,如果消化吸收和改造阶段的研发人员未有多年学习工作实践的隐性知识积累是很难消化和吸收的。这是因为双方存在技术势的势差,势差取决于对该领域前沿显性知识积累的广度、深度、关联度以及长期的思维模式、经验积累所形成的个人独特的隐性技术知识,它决定了技术吸收者能否身临其境地领悟隐性知识。

篇6

关键词:AHP法,建筑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世界各个国家对技术创新的理念要求越来越强烈,中国建筑企业的创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建筑企业在重重压力下迫切需要技术创新,以应对国际和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近年来,国家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并且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引导建筑企业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新技术,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由此,技术创新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是企业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采用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强调产品和工艺被引入市场或应用于生产并产生效益。

当前,对技术创新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大部分的研究没有从建筑业这一具体方向着手,而一小部分对建筑业的技术创新研究也只停留在定性阶段,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2技术创新视角下建筑企业特性剖析

过去的建筑企业是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进行生产,各个部门比较分散﹑施工工艺落后﹑效率十分低下且生态破坏严重。建筑技术单纯依靠技术员的个人经验施工和低效率陈旧的施工机械施工。建筑产品则外观设计呆板﹑无创新意识。因此,建筑领域的两个急需解决的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和建筑产品创新。建筑企业应当重视并积极投入人力﹑财力﹑物力来对其进行科研创新,以期在于其他建筑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占得先机。

2.1 建筑产品特性

与以往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下的笨重的﹑呆板的﹑新技术使用率低的建筑产品相比,技术创新发展形势下的建筑产品应该是科技含量高﹑结构复杂﹑设计理念超前,建筑外观新颖与时代最前沿接轨。同时,建筑产品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建造出能被市场接受的创新产品。

2.2 建筑业生产技术特性

与以往的依靠技术员个人经验技术﹑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和落后的施工技术水平相比,技术创新下建筑技术应该更为先进﹑成熟与适用。技术创新可以充分提高建筑企业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装备率,提高企业管理力度,减少建造资源浪费,降低碳排放量,提升企业整体效益。也可以促进从业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以之能掌握高新技术。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3技术创新的新途径

建筑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增强竞争力,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能力。因此,建筑企业要想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就必须要从创新的全过程把握,从构思能力,研发能力,投入能力,制造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五个方面研究,才能全面的﹑直观的分析技术创新指标,真正的做到技术创新。

3.1 技术创新的构思能力

拥有创新构思是建筑企业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新技术研发的首个环节。拥有强烈的创新想法,建筑企业才会积极地获得新机会,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技术创新的想法必须满足市场的需求,要切合实际,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

3.2 技术创新的研发能力

研发过程是技术创新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一项新技术的研发,要有大量的科研人才,科研知识作为保障。因此,建筑企业要有自主创新意识,要重视人才培养,还要与高校﹑科研单位结合,加强人才培训工作,使这些人才优势﹑信息优势﹑科研优势为技术创新服务。同时,高校和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需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也必须有施工单位的支持和配合。

3.3 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

投入能力是技术创新的中间环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有效的科技投入才能保证创新工作的成效。加大自身技术创新研究的经费投入,在生产成本上要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创新研究。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中国的建筑新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我国要引进别国的先进技术,来增强自身实力。

3.4 技术创新的制造能力

制造能力是新技术从生产到使用的过渡环节。制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新技术运用的好坏。因此,在这一环节上,建筑企业要加强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要全面提高建筑设备自动化率,缩短工期,同时需要对技术创新的质量标准化,保证工程质量。

3.5 技术创新的管理能力

对于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建筑业而言,技术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运用管理的科学职能和科学方法,保证建筑业有关技术指标合理组织各项技术工作有序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和设备的潜力,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四 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献,依据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客观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综合了技术创新的途径,并结合专家意见,运用AHP法对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进行构建,其结构如下表:

本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成,从构思能力﹑研发能力﹑投入能力﹑制造能力﹑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全面考察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

5实证研究

现在以青岛市建筑业总体概况为例,从青岛科技局获悉,该市共有科研机构近500家,其中重点实验室15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企业技术中心252家;科技孵化器25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家,先后引进中科院系统6个研发机构,同时通过在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推动科研基础设施、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等公共科技资源。通过分析该市的实际并结合专家的打分记录,得出该市建筑业的技术创权重值,如下表:

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A=。

各目标层判断矩阵B1=,B2=,B3=,B4=,B5=。

经过计算,得出目标层和准则层的权值(一致性通过检验),如下:

WBJ=(C1 ,C2 ,C3 ,C4 ,C5 ) =(0.130 ,0.510 ,0.264 ,0.064 ,0.032)

WB1j=(B11 ,B12 ,B13)=(0.279 ,0.649 ,0.072)

WB2j=(B21 ,B22 ,B23)=(0.625 ,0.239 ,0.136)

WB3j=(B31 ,B32 ,B33)=(0.258 ,0.105 ,0.637)

WB4j=(B41 ,B42 ,B43)=(0.105 ,0.258 ,0.637)

WB5j=(B51 ,B52 ,B53)=(0.110 ,0.581 ,0.309)

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层次总排序:

从层次总排序结果可以看出,该市的建筑企技术创新的研发能力和投入能力较强,同时该市建筑业创新的管理能力得分较低,说明建筑企业的管理能力仍存在较大问题,会影响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实现。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该市应在保持研发投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管理制度的改革,为技术创新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

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AHP法对建筑业的技术创新的各个要素进行重要性分析,得出准则层中技术创新的研发能力的创新重要性系数最大,这表明在今后的创新道路上政府和企业应重点关注技术研发的创新,但同时要注意技术创新的管理能力得分较低,因此要加强管理的创新。在方案层中,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排序前三名为:产学研相结合程度,更新技术装备加大技术引进力度,研发与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由此可知,建筑企业要想在企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首先要借助高校的人才和科研科研能力,与高校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与此同时,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快速更新技术装备,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只要这样,我国建筑业才能逐步摆脱技术落后﹑工艺底下﹑效率不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不利影响,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和环境污染小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在看到本文结论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本文在指标选择和专家选择上确实稍有不足,单纯运用AHP方法的方案排序较为粗略,因此对建筑业的技术创新仍然有许多工作要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产率;系统GMM

中图分类号F424;F270;F604.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生产率的提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自2008年以来,一系列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本文尝试将国企和民企放在同一背景中,对技术创新投入在影响生产率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改善民营企业的资金状况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能较好地解决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困境.

技术创新由于其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特点,其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具有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上的双重重要性.作为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的上市公司,公司层面的、能全面客观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一直是一大难点.以往的研究多采用R&D支出、技术人员人数、专利数等作为评价指标,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邓可斌等(2010)\[1\]在Roll(1988)\[2\]的基础上,将CAPM回归中的R2作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公司特质信息的替代变量,是技术创新度量的一个突破.此外,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的生产率受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也可能不同(Zhang等,2003;池仁勇,2003;戴西超等,2006)\[3~5\].

基于技术创新与企业生产率关联的重要性、公司层面技术创新投入计量的可行性,本文从企业生产率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依赖关系这一角度,以2007~2011年中国工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附加技术创新变量的增广生产函数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即技术创新投入能否显著地影响企业的生产率.

2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产力所在,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存在着重要的联系.Schumpeter(1912)提出的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只有持续技术创新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因此技术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Griffith(2004)\[6\]基于12个经合组织国家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于创新和技术赶超有着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上的双重重要性;黄静波(2008)\[7\]认为通过技术创新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张诚等(2012)\[8\]利用行业面板数据发现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以及人力资本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源泉,其中技术引进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生产率存在重要联系,Griliches(1979)\[9\]开启了关于技术创新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之后的研究多建立在生产函数及其增广形式的基础上.Jaffe(1989)\[10\]在Griliches(1979)\[9\]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发现大学学术研究对公司专利数增加有着显著作用;Wakelin(2001)\[11\]运用附加研发强度变量的生产函数对生产率增长与研发支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后者对前者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Bresson等(2011)\[12\]采用可行性GLS方法和分级Bayes估计研究了研发资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国内方面,郭国锋(2007)\[13\]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知识生产函数发现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后者是推动区域技术进步的主体;张宗和等(2009)\[14\]运用引入市场化因素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指出R&D配置和制度性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

技术创新评价指标的选取一直是一大难题,之前学者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如吴运建等(1995)\[15\]总结并分析了R&D经费和技术人员投入、新产品的实现利润与开发周期、专利数、创新商业成功率等技术创新的测度指标;王莲花(2003)\[16\]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意识、技术进步能力、研发能力、投入能力、财务能力、生产能力、产出能力、营销能力八个方面,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张宗和等(2009)\[14\]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有潜在、流动,凝结和实现四种形态,后三种分别可以用R&D,专利数和新产品的商业价值近似测度.

近年来一个突破性的方法是通过计量公司的特质信息来间接反映对于技术创新投入测度.Chun(2008)\[17\]对美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显示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可反映为公司特质信息,具体表现为在公司股价波动过程中R2的下降;Pastor等(2009)\[18\]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在其发生过程中能否成功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期间技术创新及其所带来的风险均可视为公司特质.国内方面,游家兴等(2006)\[19\]和孔东民等(2008)\[20\]关于中国市场的研究证实了R2的确蕴含了公司的特质信息.此外,CAMP回归中较低的R2也能反映公司的特质信息.邓可斌等(2010)\[1\]通过将CAPM回归中得到的R2作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公司特质信息的替代变量,发现我国主导技术创新的是大型企业,但其创新效率低下.具体传导关系是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应该会使公司的部分风险降低,进而使公司特质信息在总信息中的占比降低,由此使R2的上升,反之亦成立.

其他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显示企业规模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企业规模越大,其产出也相应的越高.被解释变量产出的一期滞后项仍只在国有企业情况下显著为正,意味着国有企业的当期产出显著依赖于前期产出.而民营企业的产出与前期的产出无显著关系,企业的产出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劳动投入方面,三种样本仍显著为正,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估计系数相当;资本投入方面,全部样本与民营企业的估计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为正,国有企业的资本投入与生产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原因可能是前期的产出与资本投入有关,从而影响了其系数.

6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2007~2011年工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矩估计方法,从企业生产率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依赖关系的视角,用CAPM回归中的R2作为技术创新的替代变量,就技术创新变量对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上市公司的生产率受制于技术创新投入,存在一定的技术创新困境;但是如果将全部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则发现国有企业的生产率与技术创新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而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显著受制于技术创新投入.上述结论并不因模型是否控制了企业规模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产出的滞后一期而改变,进而证实了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这些结论为认识和把握我国工业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经营状况以及研发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国有企业不存在技术创新困境,但其技术创新状况直接影响工业技术创新水平与效率.由于不完全资本市场产生约束应适用于所有企业,因而这种差别不能归咎于国内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享有资金和政策方面的优势,且在数量上占多数,必然影响到工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若低效率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将产生极大的资源浪费.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一方面应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政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应探索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民营企业存在技术创新困境,企业生产率显著受制于技术创新投入.在资金获取和政策扶持存在难度的情况下,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企业的生产率必然受到技术创新的拖累,进而影响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发展.上市公司尚且受制于技术创新,非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所面对的技术创新困境将更为严峻,企业的生产力因此受到影响.因此应该首先尽快完善政府政策环境,通过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工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实现自我累积,另一方面以资本市场为融资主渠道,并增加风险投资;最后应营造尊重人才的企业氛围,不仅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而且可以考虑对创新收益分成.

参考文献

[1]邓可斌,丁重.中国为什么缺乏创造性破坏?——基于上市公司特质信息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6):66-79.

[2]R RICHARD. R2\[J\].Journal of Finance,1988,43(5):41-66.

[3]A M ZHANG,Y M ZHANG,Z RONALD. A study of the R&D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firm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3,31(3):444-464.

[4]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05-108.

[5]戴西超,谢守祥,丁玉梅.企业规模、所有制与技术创新——来自江苏省工业企业的调查与实证\[J\].软科学,2006,20(6):114-117.

[6]G RACHEL,R STEPHEN,R J VAN. Mapping the two faces of R&D:Productivity growth in a panel of OECD industri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4,86(4):883-895.

[7]黄静波.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J\].中山大学学报,2008(3):168-176.

[8]张诚,蒙大斌.技术创新、行业特征与生产率绩效——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34(4):49-56.

[9]G ZVI. 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D to productivity\[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92-116.

[10]J ADAM. Real effects of academic researc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5):957-970.

[11]W KATHARINE.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R&D expenditure in UK manufacturing firms\[J\].Research Policy,2001,30(7):1079-1090.

[12]B GEORGES,H CHENG,P ALAIN. Assessing the R&D t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 Bayesian Approach to Account for Heterogeneity and Heterroskedasticity\[J\].Advanced Statistics Analysis,2011,95(4):435-452.

[13]郭国锋,温军伟,孙保营.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134-143.

[14]张宗和,彭昌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35-44.

[15]吴运建,吴建中,周良翼.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6(10):13-15.

[16]王莲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经纬,2003(1):43-45.

[17]C HYUNBAE,K J WOOK,M RANDALL,et al. 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firmspecific performance hetergene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9(1):109-135.

[18]P LUBOS,V PIETRO.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stock pric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9,99(4):1451-1483.

篇8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科技中介组织 作用机理

科技中介组织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以及创新资源配置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是市场经济中联系科技与经济的重要纽带,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科技中介组织作用机理不是很清楚的条件下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中介组织难以发挥其功能。基于此,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科技中介组织作用机理研究,这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

1.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外在科技中介组织相关研究中,Levy等(2009)调查了1990年到2002年间1000多家欧洲企业和LouisPasteur大学的合作经历,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形成途径。Gonzalez和Pazo借助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科技中介组织可以影响到制造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国内在科技中介组织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中,一方面,主要围绕科技中介组织的重要性以及科技中介组织与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等展开。在相关的系列研究中,简兆权、刘荣(2010)从科技中介组织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定位出发,遵循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的过程,探讨了科技中介在不同知识转移路径的作用机理及各路径的运行机制。王庆金、周雪(2010)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科技中介组织与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孙庆(2012)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演进过程,研究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机制和建设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目前国内外对科技中介组织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形式以及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与创新主体合作的重要性等展开,对科技中介组织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因此,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科技中介组织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科技中介组织作用过程

根据当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形式,科技中介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用逻辑图形来表示,在这里利用椭圆图形的大小表示某产业发展的周期过程。如下图所示:

A图:

在某产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初期,通常是组织内部的创新,不与外界相联系。从A图可以看出,进行内部创新的产业会取得一定的成就,产业有所壮大。但是逐渐地随着外部环境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内部由于缺少知识资源的有效支持,产业逐渐萎缩,最终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B图:

从B图我们可以看出,某产业和科研机构、高校以及政府联合起来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因为科研机构和高校是产生科研成果的主要地方,而这些科研机构并不能把专利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某产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以及政府联合起来,通过政府有效地支持政策,转化其成果,因此整个产业会不断地到壮大发展。但是,由于在产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政府之间缺乏一个稳定的协调组织,无法将三者的合作政策有效贯彻下去,因此从长远来看,逐渐壮大的产业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还是避免不了走下坡路的命运。

C图:

从C图我们可以看出某产业与科研机构、高校、政府通过科技中介组织联合起来进行创新活动。通过科技中介组织,产业可以得到科研机构、高校的成果支持,得到政府的政策、资金帮助,整个产业不断的壮大起来。科技中介组织充当的就是一个协调的组织,使得某产业能够得到科研机构、高校、政府稳定且源源不断的支持,因此整个产业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科技中介组织的作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3.科技中介组织参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议

3.1 高度重视科技中介组织参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科技中介组织应当与政府积极沟通,参与管理创新。科研机构和高校应积极向科技中介组织提供技术信息、可转让的科技成果,企业要向科技中介积极提供需求信息。大学及科研机构要向科技中介组织进行技术传播以及转让,科技中介组织向企业提供孵化服务、信息咨询以及技术创新服务,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要根据不同产业的性质,制定科技中介组织参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激励政策,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范围。

3.2 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完善科技中介组织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制度安排,开放和共享联盟成员单位的仪器设备科技、数据等科技资源,实现资源整合。要从保护知识产权、企业技术秘密、无形资产、技术成果入股分红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科技中介组织参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相协调,建立良好的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

3.3 建立信息网络发展的激励机制

加快建立公共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激励机制,加强科技中介组织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主体信息交流与合作。建立科技中介组织与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等联盟主体协同发展的网络体系,建立广泛协作模式。在公共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上,及时了解并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科技信息,同时也将本土的相关信息对外公布,从而使产业联盟主体及时了解科技创新动态。

篇9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05

[HJ0.7mm]

1引言

自中国加入WTO经济走向全球化以来,我国企业不断受到国外企业的冲击,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原来企业依靠的资源以及低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弱,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供应链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任何单一的供应链企业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都无法从自身获得企业生产所需的全部的资源。供应链企业必须通过实施供应链协同创新来获取外部有效的资源,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完善供应链体系,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2文献综述

2.1协同创新理论

哈佛大学教授Schumpeter(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对“创新”一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指出创新主要作用是把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引入到之前的生产体系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Peter Gloor首次对协同创新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协同创新就是由一些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组成的组织借助网络平台,交流思想和交换信息,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这一活动。而后学者Veronica Serrano对协同创新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他指出协同创新就是不同的组织或者个人在共同的组织目标下合作进行创新。2003年美国Chesbrough教授首次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不同于国外学者对协同创新的认识,我国学者陈劲、阳银娟(2012)提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他们从协同创造和开放式创新来个方面对协同创新进行了阐述。何郁冰(2012)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三个层次设计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陈光(2008)从创新的要素互动和能力两方面,探讨了企业在协同创新中演进的过程和变化规律,并从我国企业自身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建立适合国情的企业发展的协同创新理论与管理模式,为我国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

2.2供应链协同创新理论

在供应链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论证。

Sawhney提出了从构建互联网平台的角度,促进顾客参与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产品开发不同阶段的协同创新,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调整顾客的参与度。Wynstra提出在供应商的企业战略中强调创新产生的作用时,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创新绩效更好。Amara和Landry从企业的历史与过去的经验角度来论证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因此供应链伙伴间协作的持续性对于协同创新的成功非常重要。Samaddar和Kadiyala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知识分享决策对供应链协同创新的影响。我国学者吴冰(2007)以知识创新对供应链生存和发展重要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价值链理论以及供应链中知识创新的基本概念。何勇(2007)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由单供应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模式,进一步说明供应链协作的重要性。周水银(2015)从供应链协同、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构建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龙勇和周晶(2015)从供应链协同技术创新中的协作能力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并且论证了环境动态性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

3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Freeman(1982)从新工艺技术和产品设备的相关技术、设计、制造、管理和商业活动五个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它包括了产品创新、过程创新、扩散这三个方面。Rosanna Garcia和Roger Calantone根据创新强度的不同将创新分为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和渐进型创新。我国学者何传启将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和革命性创新三类。周水银(2015)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三个方面论证了供应链协同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因素给出分析:(1)技术创新;(2)产品创新;(3)管理创新。

3.1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在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技术创新在企业绩效中起着关键决定因素。Bayus等(2003)提出了技术创新可以给企业提升竞争力,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收入以及获得更高的利润率。Cho和Pucik(2005)通过对《财富声誉调查》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自身成长和企业利润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Hult(2004)等从对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美国工业企业研究中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利润的提升、销售额的增长以及市场份额的提高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周水银(2015)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自身的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自身利润率和营销收入,最终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1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篇10

关键词: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路径设计;路径选择;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423.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status of manufacturing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by questionnaire to 550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article understands the situation of the degree of emphasis on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the purpose and motivation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the investment of personnel and funds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the cost and benefit, the difficulties and measures, etc.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the article designs the paths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from the dimensions that are the degree of innovation, the resources and capacity of innovation, the guide bodies of the innovat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designs the radical innovation paths that are radical and cumulative innovation path, independent, imitative and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ath, employee-led, entrepreneur-led and government-led innovation path. At last, the article presents advices about the innovation paths selection.

Key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Design of path; Choice of path; Questionnaires

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促进制造业发展和保障产业提升的基石。自中国加入WTO后,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根本障碍。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创造大量财富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工艺创新尤其是绿色工艺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业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了解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现状,总结、设计绿色工艺创新路径是加快培育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创新体系重构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

1 文献综述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是由参与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活动的各主体通过主体间的互动学习和信息交流促使制造企业在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改良活动[1]。Utterback和Abernathy(1978)设计“A-U”模型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层面[2]。Thomas Cless和Klaus Rennings(1999)提出绿色工艺创新的决定因素包括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管制[3]。Urmila Diwekar(2005)和Urmila M.Diwekar等(2010)认为绿色工艺设计包括化学和材料选择时期的决策和后期管理的决策[4、5]。毕克新和冯英浚(2002)提出绿色工艺创新是解决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有效方法[6]。

目前学术界对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主要从宏观(国家)、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内涵、类型、模式、选择和评价等角度开展研究。Dosi(1982)从技术轨道的角度解释了技术创新路径,认为这是企业经过经济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权衡折衷[7]。Linsu Kim(1997)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径进行技术创新[8]。吴晓波和许庆瑞(1995)通过对二次创新动态模型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路径的发展经历模仿创新、创作型模仿创新和改进型创新[9]。顾晓燕(2014)提出进行科技再创新的前提是具备较强的自主能力[10]。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Hobday(1995)观察到对于新出现的技术经济范式而言每个国家都是初学者,发展中国家可能跳过过时的技术赶上发达国家[11]。杨志刚和吴贵生(2003)从路径依赖角度对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业分析,认为保持技术能力提高途径的多样性是促进产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最好选择[12]。王卫红(2010)根据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具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方案[13]。姜红和陆晓芳(2010)测度技术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以此为标准将我国42个产业分为四种类型,提出相应的产业创新模式[14]。

综上,作为技术创新组成部分的工艺创新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从影响因素、重要性和时机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范畴涵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中宏观和微观内容较多,而中观层面较少。近年来学者们对部分地区某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将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和模式通常作为同一问题分析和处理,并未进行严格区分。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基础,有文献认为取决于技术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产业创新规模和发展阶段等[14],尚没有文献根据行业创新特征对制造业创新路径选择进行研究。总之,尽管国内外已从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路径展开研究,但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研究相对匮乏,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路径的研究更是基本空白。本研究拟调查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现状,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设计绿色工艺创新路径,并提出路径选择的建议。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现状

本研究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四川、贵州、湖北、天津、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制造业共550家大中型企业的研发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以面谈、电话访谈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从创新意识、成本、效益和困境等角度,设计了创新重视程度、目的、动机、人员和经费投入、成本和效益、困境和措施等共39道题,其中主观题8道、客观题31道,共128个选项。回收问卷中有效173份、无效21份,回收率为35.27%,涉及的行业有:医药制造、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造纸及纸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品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和汽车制造。

2.1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视程度

这部分调查包括企业是否重视绿色工艺创新以及重视到何种程度,结果见图1。调查中所有大型企业和75.5%的中型制造企业均设有独立的研发部门,有专门人员从事绿色工艺研发。

2.2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和动机

本研究将创新动机分为被动和主动,将创新途径分为内部和外部。调查显示51.5%的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是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积极主动创新,48.5%是被动创新。73.34%的领先者进行创新的目的是保持市场地位,26.67%的领先者是被动创新;86.67%的追逐者进行创新的目的是在市场中跨越式前进,10.15%的追逐者是被动创新,3.33%的追逐者是避免市场淘汰。关于绿色工艺创新的开发方式和调查结果见图2。

2.3绿色工艺创新的人员投入

人员投入调查包括企业看法、数量和质量三方面。企业看法通过“企业认为技术人员能力开发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性”体现,如图3所示。数量方面通过各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人员占职工比重体现,如图4所示。质量方面通过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要求体现,调查发现80%的企业要求绿色工艺创新人员为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由上述可知我国制造企业对技术人员能力开发比较重视,且绿色工艺创新的人力资源质量状况良好。

2.4绿色工艺创新的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的调查主要包含企业对经费投入的看法、投入比重、投入方向和地区差异四方面。看法方面现状如图5所示。投入比重方面,43.3%的企业对绿色工艺创新的经费投入占总收入的20%以下,30.4%占总收入的20%-40%,剩余26.3%占总收入的40%以上。投入方向的结果如图6所示。地区方面的调查发现在黑龙江省的制造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比重较小,而河北省以南(包括河北省)制造企业的投入占企业每年总收入的10%以上。

2.5绿色工艺创新的成本和效益

关于绿色工艺创新成本,调查发现59.8%的企业认为创新增加了企业成本,其余40.2%则认为降低了企业成本。绿色工艺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关于其对企业发展重要性,调查发现50.2%认为非常重要,21.2%认为重要,11.5%认为不重要。本问卷利用“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三个指标反映绿色工艺创新为企业提高整体收益,体现其经济效益;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指标反映创新使企业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体现其社会和环境效益;利用“降低废品率和节约资源”两个指标体现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调查状况如图7所示。

2.6绿色工艺创新的困境和措施

问卷了解到我国制造业在绿色工艺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如图8所示,其中较高风险、经费和人员短缺是创新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问题企业的主要措施如图9所示,其中最主要是对员工奖励,它对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发现目前制造业对绿色工艺创新缺乏系统认识,由于短期看不到显著效益故缺乏全面开展的动机和积极性,尽管部分企业意识到绿色工艺创新重要性,但活动大多是零星、分散的。制造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比较明确,但企业所选择的创新开发方式均较为传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制造业已认识到技术人员能力开发对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性,目前创新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良好,但能力有待提高。经费投入有待于提高,且大多集中在技术和设备购买、对人员培训投入偏低;河北省以南地区投入较多。绿色工艺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并存,在环境改善方面仍需格外重视。

总之,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在实践方面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的途径和模式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仍需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制造业产业创新特征的创新路径。

3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基本路径设计

本文在调查中发现各制造企业的绿色工艺创新现状重点表征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三个方面的情况: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动机和重视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以及创新引导主体。而现有绿色工艺创新的途径和模式(即创新路径)主要取决于企业在这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而本文根据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这三个维度,总结归纳并设计出不同情景下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八种基本路径。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0所示。

3.1基于创新程度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本研究调查发现制造企业会根据自身状况选用不同创新程度的创新方式――局部累积型或者突破型,据此本文提出基于创新程度的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和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

(1)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根据Hermosila(2010)对渐进式创新的界定[15],本文认为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是从制造工艺流程的局部入手,细化到每一个小的生产环节,持久地对工艺进行改进、完善,有利于降低创新难度和成本。它需要全员参与并且高度配合,使整个组织适应高频率的动态变化,不断累积创新成果。

(2)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相对于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本文认为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是创造全新的工艺流程、技术或设备,摆脱过去的工艺模仿或全部引进,在若干领域实现工艺水平的突破。该路径的特点为:首先,它多由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研究所合作开发,缩减了企业研发的时间和压力,提高工艺创新的整体效率;其次,它的研发人员对创新产生的商业价值不做单独考虑,从而降低了研发人员的工作难度;最后,它的创新程度较大,其突破性成果有助于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3.2基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根据傅家骥(1998)对技术创新的分类:自主、模仿和合作三种模式[16],本研究在问卷调查中发现11.2%的制造企业选择了自主创新模式;31.1%的制造企业选择合作创新模式;37.7%的制造企业选择模仿创

新模式;20%的制造企业选择了其他的创新模式。因而本文总结提出基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自主型、模仿型和合作型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1)自主型绿色工艺创新。这是指企业在响应国家绿色生态的号召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的工艺研发活动,摆脱从外部引进核心工艺技术和设备等的创新活动方式。进行自主型绿色工艺创新的企业具备雄厚的创新实力与充分的资源和信息,具有大规模的研发团队,对团队中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技能要求高,能够对市场环境进行精准的分析和预测,在绿色战略制定方面具有前瞻性。

(2)模仿型绿色工艺创新。根据施培公(1999)对模仿创新的界定[17],本文认为模仿型绿色工艺创新是企业通过模仿他人的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或流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完全模仿或者二次改良的创新活动。其中,完全模仿是对先进绿色工艺的仿造,而二次改良是在引入绿色工艺后,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之符合企业特点。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专利制度的完善,要获得效益显著的模仿结果就很不容易。因此,该路径在运作时需有良好的研发团队,并积极与最早创新者进行沟通。

(3)合作型绿色工艺创新。这是指企业为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规避创新风险,联合同类型的制造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等进行绿色工艺研发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达到共赢的创新活动。问卷中对“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主要是通过内部研究还是依靠外部合作”的调查结果显示31.1%的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认为合作研究开发非常重要的企业达40%,重要的33.3%,一般重要的13.3%。可见该路径在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具有重要意义。该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竞争和创新压力、节约时间,迅速获取更多创新资源,激发企业创新人员灵感。

3.3基于创新引导主体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研究调查发现绿色工艺创新的引导主体有三类:员工、企业家和政府,本文据此设计以下路径。

(1)员工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Shalley和Gilson(2004)提出员工创新是员工针对组织的产品、实践、服务或程序产生新颖、有用的想法[18]。员工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是指员工作为创新主体参与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制造企业以提高技术人员研发能力为主、开发其他员工的创新能力为辅,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实现全员协同创新[19]。该路径的成本较低,可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同成长。

(2)企业家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该路径强调企业家在创新战略制定中的强势地位,发挥企业家精神,由企业家决定绿色工艺创新的决策、方向和定位[20]。该路径对企业家的素质能力要求较高,它具有冒险性,风险大小取决于企业家制订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合理性及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制度。因此,“绿色战略”和“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制度”可以是该创新路径的重要体现。本次问卷调查了这两个因素对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性,43.3%的企业认为绿色战略非常重要,33.3%的企业认为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可见该路径已得到部分企业注意。

(3)政府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绿色工艺创新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创新效益未必马上出现,这就需要制造业外部“动力场”中的政府发挥动力机制[21]。调查发现51.5%的企业认为“国家政策支持”非常重要,充分印证了政府在绿色工艺创新中的重要性。该路径是指政府运用制度、政策调控、引导、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具体包括资金动力型支持,如拨款、专项贷款、减免税政策等;引导型支持,分为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保护型支持,分为知识产权保护和关税保护政策。与员工和企业家主导的创新不同,该路径对员工的创新意识要求不高,企业风险相对较小。

4 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历时半年通过问卷调查我国13个省、市制造行业的绿色工艺创新现状,根据现状从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三个维度,总结并设计出基于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的八种基本创新路径,针对各路径的选择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基于创新程度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从前文阐述中发现,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适合于相对复杂、成本较高的工艺创新。而对于时间和压力较大、创新产生的商业价值不做单独考虑的工艺创新,适合选择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路径,便于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2)基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当企业创新资源较少、筹资较困难、技术人员短缺时,可选择模仿型创新路径,以节省创新时间和成本。当企业实力薄弱,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和获得技术和市场信息较困难,可选择合作型创新路径,与外部机构建立信息技术沟通平台,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当制造企业实力较强,拥有优秀研发团队和充分资源、信息时,可选择自主型创新路径。

(3)基于创新引导主体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对创新人员投入相对较大或者员工创新能力较高的企业,适合选择员工主导的创新路径,通过各部门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共同实现组织目标。当企业领导具有很强的冒险和企业家精神、能够对市场进行精准预测,或者企业拥有良好绿色战略、绿色创新管理制度完备,可选择企业家主导的创新路径。对创新资金匮乏的中、小规模企业,或常常被动创新的企业,可依靠政府支持,选择政府主导的创新路径,为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开拓新的发展契机。

本文仍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由于工艺创新是制造企业的敏感话题,多涉及企业机密,加之对“绿色工艺创新”这一研究意义不甚了解,许多企业对调查持排斥态度,调研阻力异常巨大,导致问卷的低回收率,进而约束了研究理论的实用范围。第二,不同行业由于其发展背景、产品特点、工艺特征等决定其创新方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绿色工艺创新的路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各制造行业创新方式的侧重点对制造业分类并研究其路径选择是我们后续研究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田红娜, 毕克新. 基于自组织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系统演化[J]. 科研管理, 2012, 33(2): 19-22.

[2]Abernathy, W. J., & Utterback, J. M.. 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view. Ariel[J], 1978, 64: 254-28.

[3]Cleff, T, & Rennings, K..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European Environment[J], 1999, 9(5): 191-201.

[4]Diwekar, U. . Green process design, industrial ec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A systems analysis perspectiv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J], 2005, 44(3): 215-235.

[5]Diwekar, U. M., & Shastri, Y. N.. Green process design, green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A systems analysis perspective.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J], 2010, 34(9): 1348-1355.

[6]毕克新, 冯英浚. 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测度评价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综述[J]. 科研管理, 2002, 23(6): 125-133.

[7]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 Research policy[J], 1982, 11(3): 147-162.

[8]Kim, L.. 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 Organization science[J], 1998, 9(4): 506-521.

[9]吴晓波, 许庆瑞. 二次创新竞争模型与后发优势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1995, 9(1): 7-15.

[10]顾晓燕. 自主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影响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 2014, 28(1): 11-14.

[11]Hobday.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Singapore: A test case of leap frogging[J]. World Development, 1994, (30):123-134.

[12]杨志刚, 吴贵生. 复杂产品技术能力成长的路径依赖――以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 科研管理, 2003, (6):31-34.

[13]王卫红.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基于索洛剩余法的实证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10, 26(5):20-25.

[14]姜红, 陆晓芳.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视角的产业分类与选择模型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9): 47-56.

[15]Carrillo-Hermosilla, J., Del Río, P., & K?nn?l?, T.. Diversity of eco-innovations: Reflections from selected case studi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0, 18(10), 1073-1083.

[16]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17]施培公. 后发优势[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18]Shalley, C. E., Zhou, J., & Oldham, G. R..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on creativity: Where should we go from her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4, 30(6), 933-958.

[19]谢章澍, 杨志蓉, 许庆瑞. 企业全员创新及其组织机制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17(5):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