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与行为科学

篇1

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对文中的小动物图片进行资源重新组合,把课件制作成一幅美丽的情境图: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猴子正爬到一棵桃树上摘桃子,还扔下几个桃子给站在树下的小兔子;一只美丽的孔雀正在河边散步,展开五彩的尾巴,欣赏自己在河水里的倒影;鸭妈妈带着几只鸭宝宝在一条清清的小河里欢快地游着;神采奕奕的公鸡站在一块石头上伸着脖子打鸣;不远处有几座漂亮的小木屋,木屋前有一位小姑娘在唱歌,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听到了这么美妙的歌声正翩翩起舞……

课堂开始,我给孩子们读一封动物王国寄来的信: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森林王国里的广播员百灵鸟,今天我们森里王国要召开一次大赛,听说你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所以,森林王国想邀请你们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且请你们当播音员、裁判员、评委。”

请学生当当播音员,宣布这次比赛的内容,指导“比尾巴”三个生字的读音,特别是“巴”在这儿要读轻声。

比赛要开始了,到底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呢?请学生先在课文中圈出小动物的名字。提问:谁愿意来试一试当一名“小播音员”,响亮地把参赛选手的名字报一报。

当“播音员”宣布小动物的名字时,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和名字卡片,让“播音员”带着大家读一读,读完后打乱图片顺序,让学生把小动物和名字卡片对应起来。

动物们都到齐了,它们太兴奋了。个个都高高翘起了尾巴,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评委了,下面我宣布—比尾巴大赛开始了,到底比些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一找。谁来当当裁判宣布一下比些什么?学生争着发言:“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句子后面都有一个什么标点?生答:问号。然后指导学生怎样念问句。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识记“弯”“把” “扁”等生字,比如:

报这个项目:“谁的尾巴弯?”提问:还有什么是弯的?生答:月儿弯弯,眉毛弯弯,小船弯弯的?

报“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时,提问:还可以说一把什么?生答:一把尺,一把刀。

报“谁的尾巴扁”时,告诉学生如果这个字连续出现两次就是“扁扁”,你们还知道扁扁的什么?生答:鸭嘴扁扁的。

比赛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用“——”画出来。请小评委来宣布一下。

学生朗读宣布。

比赛的结果出来了,老师把它们一一请到前面来,让评委们一同来欣赏冠军的风采吧!为它们颁奖吧。请小评委颁奖,然后带领同学再念一遍。

最后是拓展延伸环节:(一)那你们知道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吗?

生:我知道猴子的尾巴是帮助他在树上跳来跳去和挂在树上的。

生:我知道开屏的孔雀是雄孔雀,它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

生:松鼠的尾巴是降落伞,还可以当被子和枕头。

师:那么其他三种小动物的尾巴又有什么用呢?

生:不知道。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公鸡和鸭子的尾巴是帮助它们保持身体平衡的,兔子的短尾巴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自己逃命。当兔子被猛兽咬住时,它立刻使用“脱皮计”,将尾巴的“皮套”脱下,这样就赢得了逃命的时间。

生……

(二)谁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来编一句儿歌呢?比如说:“谁的尾巴粗?老虎的尾巴粗。”也可以把你在幼儿园学到的背一背。

生1: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最好看?老虎的尾巴粗,老鼠的尾巴细,金鱼的尾巴最好看。

生2:谁的尾巴软?谁的尾巴硬?谁的尾巴长钩子?猫的尾巴软,恐龙的尾巴硬,蝎子的尾巴长钩子。

生3:谁的脖子长?谁的脖子短?……

我(愣了愣)大家不要笑,请让他说完。

生3:谁的脖子短?谁的脖子最好看?长颈鹿的脖子长,猪的脖子短,丹顶鹤的脖子最好看。

我(竖起大拇指)你说得真好,不光尾巴可以比,脖子、眼睛、耳朵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比,谁还能再来比一比?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烈讨论起来。)

生1: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像扇子?猫的耳朵尖,熊猫的耳朵圆,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生2:谁的嘴巴长?谁的嘴巴短?谁的嘴巴长钩子?啄木鸟的嘴巴长,小鸡的嘴巴短,老鹰的嘴巴长钩子……

这堂课的教学,引起我深深地思考。“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爱因斯坦认为:“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这就是讲假如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变为“给学生赠礼物的过程”,那么学生更乐于接受。尤其对刚跨入校门的学生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大家都知道他们上课时有效注意时间仅有十几分钟,怎样才能使学生坚持上好每一堂课,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了。在本案例中我设计了用报比赛项目的方式来学习朗读课文,通过学生当评委,当小播音员,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去看、去读、去听,他们在轻松、愉悦,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接受新知识,并且调动他们的情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产生朗读的内驱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篇2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02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0-01

长期以来,科学事业单位都承担着国家科研的重要职责,负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等许多重要项目,拥有大量的专有技术及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不仅是科学事业单位的重要智力资源和智力创造源泉,更是科学事业单位的宝贵经济资源。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单位也逐渐认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因此,科学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理顺产权关系,改变核算模式,加强无形资产的价值发掘和开发利用,切实保护自身财产权利,保障我国的社会效益服务和国民经济效益。

1 科学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

科学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管理对科技水平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科技水平,转化生产力,形资产大多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资产,因此,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有利于对知识性劳动成果的保护,促进科学事业单位技术能力的提高,为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做出重大贡献;二是能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资产流失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科学事业单位中无形资产的流失更为严重,妨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与经济运营。因此,科学事业单位需要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无形资产保护制度,防止资产流失。

2 科学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

近几年,我国陆续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法》《商标法》及《专利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作用,然而由于这些法规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过于谨慎,法规与制度的制定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这些法律法规仍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产生了巨大阻碍。

2.2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不科学

目前,国内有许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这些方法计算口径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往往会导致不同评估方法对同一对象的审核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限制了科学事业单位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资产评估体系,保证无形资产评估的准确性。

3 科学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改进对策

3.1 提高无形资产管理保护意识

想要提高科学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核算与管理能力,就要先提高无形资产管理保护意识。因此,科学单位各级领导要大力宣传无形资产的相关知识,使科技人员和各个部门都能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无形资产价值观。其次,科学事业单位要提高单位内教职人员对无形资产的保护能力。对科技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对各种非专利技术的保护,建立“人人关注、保护无形资产”的氛围,提高无形资产管理保护意识,加大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

3.2 规范涉及无形资产的相关经济行为

科学事业单位要规范涉及无形资产的有关经济行为,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参照企业管理模式,规范计量研发成本。科学事业单位对科技成果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而这些资源都是国家无偿性的投入,然而这也导致科学事业单位对成本不加计量,浪费严重。因此,科学事业单位要参考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分阶段计量研发成本。另外,科学事业单位要在净资产中设立临时基金,在资产账户中对临时资产进行借贷反映,使得资本化支出的临时基金和资产可以转到无形资产中入账,使无形资产的处置更加规范。二是引入竞价机制,建立竞价平台。对于科学事业单位而言,无形资产评估作价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此,科学事业单位要自创无形资产的合作与竞价平台,让研究人员以竞价方式来确定合适的价格,这种做法有利于资产权益单位维护资产的收益权,促进科学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价值发现。

3.3 提高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科学事业单位想要提高无形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能力,还要提高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科学事业单位首先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现代管理制度,对有关单位的无形资产形成激励和保护机制。同时,科学事业单位还要建立专职的无形资产管理部门,结合科学事业单位的特点,强化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工作,为组织机构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保证。

4 结 语

科学事业单位需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科学事业单位财富最大化,推动单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徐耀星.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及管理[J].财政监督,2015(3).

篇3

中职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继续发展和趋向成熟的时期。心理学家认为在此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发生急剧变化,将出现体力、智力、社会需求、创造、超常行为的高峰,对应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胜、好动、好疑”。在这一时期,他们希望受人尊重,把他们看成大人,但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却又是一个谜。他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故意违背家长、老师的意志行事。中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如不能及时的纠正,就会滑向行为偏差生行列。行为偏差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等)较差的学生,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我们除了面对一般群体外,还要面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在这些行为偏差生中,要让他们接受美育,健康快乐地成长,心理因素占据了很大比例,这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帮助他们,在心理上给予健康指导?答案是要解决行为偏差生的心理障碍。

1 行为偏差生有哪些不良的心理特征

作为行为偏差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听课习惯和效果不佳。那么美术行为偏差生是指:在学习美术这门学科上没有兴趣、没有动力,缺乏审美情趣和体验;学习态度不端正、美术成绩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完成或应付了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行为偏差生给班级带来了负面影响,使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其形成原因大多数都是由心理方面原因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心理:

1.1 心理滞后型

这是行为偏差生的普遍心理。现在普遍中职学生认为比起普中的学生低人一等,智力比不上他们。而对美术基础学科,认为学了对以后就业也没什么大帮助,也就对美术基础抱着“冷漠”态度,得过且过。他们由于听不懂课,成绩差,害怕被同学嘲笑,所以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有的对作业拖拖拉拉,乱画一气,从未获得过成功,导致后来讨厌学习,甚至干脆就不学了。

1.2 意志薄弱型

行为偏差生对美术有学习兴趣和热情,但一旦遇到困难(比如画面内容复杂多变)就以“麻烦、太累、学不好”作为借口和推托。往往学习时间持续不长,意志比较薄弱;对一切活动都缺乏兴趣,个人极端懒散。

1.3 动机缺乏型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但偏差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动机不明确,把学习的目的归因为为“父母学、为老师学”。他们认为自己画画不好是由于客观如材料不好、发挥失利等,并把今后学习希望寄托于此。

2 根据上述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拨正教育

2.1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美术的心理意义

美术基础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学好美术对于训练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还可以提高自己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能力。通过绘画可以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工艺制作,如制作贺卡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协作精神;通过校徽设计体验自己设计的成就感。

2.2 教师要有有教无类的博爱心理

教师要做到博爱,承认学生在认知、理解、能力及在创新思维中所反映出的差异程度,并针对不同的条件和智力实施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特别是行为偏差生有了问题,老师要做认真分析正确引导,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指责。“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对行为偏差生,教师应热情地伸出双手,及时鼓励、评价,使他们在教师和同学们的面前都能获得尊重和信任。

2.3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学生对美术学习感兴趣时,在学习中就较为主动,反之就会产生烦闷,从而放弃学美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该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色彩《感受春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走入校园,用欣赏的眼光体验校园的春天美景,绘画春天的色彩;如手工《剪纸》教学中,我们可以请学生自己做模特,剪出人物肖像图样。通过有针对性地融入美术学习环境中,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就油然而生了。

2.4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美术学习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是意志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视觉的观察、判断,应用形象思维并动手去解决问题,最后产生视觉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学好美术要有学习的顽强毅力。

2.4.1 树立自信,形成“我也行!”的观念。对于行为偏差生在学习中的不足,教师应予以帮助,一般先选择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完成,然后再一点点地增加难度,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心和期望,他们更需要成功。信心和期望能激励孩子更快的进步,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2.4.2 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坚强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逐渐形成的。老师可以在学习中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完成,对行为偏差生要给以更多的锻炼机会。比如学习了素描《艺术造型语言的表达》,可以选择相对有趣而简练的静物来完成作业,老师要不断地鼓励,让他们一步步提高难度去继续探究。又如学习《策划一次画展活动》,学生往往会觉得那么多策划内容要做多久?其实,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组内人员可以根据能力或特长分工完成策划内容,这样人人都有任务,最后由老师作整体和合作效果评价。结果不重要,在整个过程中同学间互动合作有趣,面对合作成功的喜悦便油然而生。

篇4

一、学生实验不良学习心理

1.依赖心理导致自我忽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亦不能外,而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总是忽视了自我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简单地等待教师灌输知识和方法,这个跟长期传统教学模式下灌输式教学方法有关,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扼杀了,到了实验教学中,学生也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动手探究,而更习惯于被老师领着走,围着老师转,在实验课上,学生像一个个正张着嘴巴嗷嗷待哺的小鸟,这种以来心理势必导致实验过程死搬硬套,潜能和身心发展被禁锢于狭小的空间,更谈不上创新了.

2.速成心理导致过程轻视很多学生对实验的目的没有准确的理解,急于想知道实验的结果,这样一种速成的心理势必导致对实验过程的淡化与轻视,其结果必然是对化学现象的认识肤浅化,下课后,实验过程变成了过眼云烟,对知识的本质、实验的注意点理解的深度不够,更谈不上创新,导致在考试时,实验题成为了我们同学的软肋.实践经验表明,“欲速而不达”,学生的速成心理是导致学生“消化不良”,所以学习和复习不断在炒冷饭,感觉课业负担较重.

3.观望心理导致体验缺失有很多学生到了实验室,由于是分组的,小组内部有“高手”,所以自己自愿成为观众,导致虽然小组完成了实验探究和观察的任务,但是个别组员由于处于观望的视角学习,导致实验方法和操作体验缺失,真正要自己独立动手实验或是实验考试时,“南郭先生”就露陷了.

4.畏惧心理导致创新缺失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力在学生的个体行为动机中并非起到主要作用,其主要作用的是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探究的过程、摸索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会试图拖延等其他同学成功了依葫芦画瓢,或是试图回避实验.尤其是在自主设计实验或是改进实验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想法,不过当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好学生”)有差异时,总觉自己错的,于是担心被其他同学笑话,所以不敢将自己的创新做法说出来,总认为自己旁观比较“安全”.还有些女生担心化学实验带有危险性,如氢气爆炸实验、浓硫酸稀释实验等等,对自己的操作的信心不足,所以不敢靠近观察实验,更加不敢自己动手实验,由于没有主动参与,自然也就无法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更谈不上创新了.

二、以生为本的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管理策略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虽说初中学生存在着上述几种不利于实验能力提升的心理,但是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也有积极的一面,从初三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形象性思维还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虽然不成熟,但也开始有所活跃.学生在初二学习了物理学科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而且好奇心较强,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以生为本、扬长避短,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化学学习正情绪,提高探究的效果,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具体管理策略上有如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主动性

(1)设计真实的情景.真实的、熟悉的情景最能拨动学生思维的撞针,生成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将生产、生活中实际的素材转化为化学实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例如,在和学生一起探究“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教学时,我们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抛出问题:“如何对头发进行护理呢?”学生有生活经验,很自然会联想到用了洗发剂洗头发后再使用护发剂.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为什么用洗发剂洗发后还要使用护发剂呢?想知道为什么吗?怎么进行探究呢?通过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用pH试纸测定洗发剂和护发剂的pH,然后通过实践总结出“pH可以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在此基础上,再抛出实验情景:生活中的食醋、矿泉水、雨水、肥皂水和鲜牛奶等等液体的酸碱度是多少呢?透过这些问题,将学生的探究兴趣导向课外,同时学生也在实践中意识到化学问题就在身边,体验到学习的价值性.

(2)设计“新”、“奇”的情景.当前的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学生的好奇心不是那么容易被激发,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关注最新的化学研究成果和社会上与化学有关的新闻,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情境的设置应该多元化发展,出奇制胜.例如,我在一起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首先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意大利“屠狗洞”的故事.设问:“你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将教学导向“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和探究中来.

2.丰富实验的多样化,维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1)趣味性实验演示.有趣的实验现象,能够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我在教学中时常给学生表演并揭秘“魔术”,例如,将手帕用75%的酒精浸湿后,点燃,手帕“烧不坏”;借助于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给学生表演“魔棒点灯”;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给学生表演“清水变牛奶”等等,通过这些奇幻的现象,激发学生自己尝试进行实验探究的欲望.

篇5

论文摘要:英语教师是英语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是英语课程实施的活水和助力,决定着英语课程实施的方向和水平,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养。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所发生的新的变化不仅给英语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促使他们要对本身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积极的探索,以便更好地面对外语专业教育改革的挑战和需求。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的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也已全面启动。高师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都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如:由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由“传承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由“单纯的技术教育”转向“全面教育”;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转化为“重过程”。然而,在欣喜之余,冷静思考之后,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有些体现出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课程本质的变化,有些却与新课程理念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师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有些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过于强调所谓知识的实用性,过于注重课堂讲授的内容与基础教育教学内容靠近,固而不仅浪费了有效的学习时间,而且也失去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

现在有些毕业生,当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新课程实施的基础教育学校以后,总会发出一些感叹,认为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用。于是有的教师就开始过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在课堂上讲的对学生有用。他们主张在课堂上更多地以基础教育教材中英语课本中文本出现的内容作为授课的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能够一走出校门就能学以致用。其实,这种教学行为使高师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走上了一个偏颇:在课堂上以“快餐式”的形式对学生加以训练,并将对其能力的培养视为一种召之即来的、短期即成的行为。从近期目标上看,学生的施教能力似乎得到了提高,而事实上,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新课程理念下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即所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应着眼于促进大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所谓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解决劣构问题或复杂任务的心理特征。具体而言,是指问题求解、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习高深知识、发展复杂性思维和实现知识远迁移的能力。高校毕业生施教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知识远迁移的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用什么教什么的做法,只能导致学生疏于思考、疏于探究、疏于勤奋,其能力之根难于向纵深处延伸。其实,目前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并非是真的学无所用,而是所学不知所用,他们缺少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从事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而忽略了自己作为教师的有价值的引导作用,使得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的行为的关系出现失调,这也使得高师英语专业课堂教学行为走进了一个误区。

目前,有些师范院校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应顺应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于是,他们一改以往的“权威式”课堂教学方式,目的是想实现自身角色和自身作用的根本改变。诚然,大学课堂教学行为,不是教师的单向劳作,它应是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互动或交往的活动。以此为基础,有些教师就开始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化发展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一味强调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其实,这种做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分强调个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学生进行意义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师的有效途径。

最后,在教学手段上,有些英语专业的教师不分学科过于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目前师范院校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出来的又一问题。

二、主要应对策略及措施

1.更新理念,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认识问题,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就无法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转变育人观。表现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上,因为英语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英语专业知识的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似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知识引进课堂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把握“量”上的“度”,关键是应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保证英语课堂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有利于促进知识由学术型形态向教育型形态的转化;有利于英语课堂内容整合与贯通;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英语素养的发展与养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化智为能的方法,引导他们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基础教育的施教能力。

2.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意义创造。在高师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课程资源,加强教师的指导和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给在校生以自由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条件,使他们在独立思考中体验英语学习的本质,在自主探索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创新的过程。

另外,高师学生可以各种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英语的平台。例如,他们可以自己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内容,探索研究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且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问题,从而增加“做英语”的学习机会。目前看来,在高师英语教育中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学生参与开展课题研究的力度,让他们在课题研究中实践新的学习方式,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

3.转变教学方式并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英语观认为,英语教育应该重结果更重过程,同时还要重视应用和学习者个人的发展。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观从传统封闭性、传授性的教学观向现代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观转变。即,让英语教学走出单一的“讲授、练习加考试”的模式,让学习者在开放的、广阔的环境中去体验英语和英语教育。

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许多有效的方法正是直接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转化而来的。师范生在校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经历“大学教法-学法-中学教法”的转化过程,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这是高师院校教学所特有的规律。因此,为使高师学生适应基础教育新英语课程的教学,就必须改变高师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新的英语教育观指导下,从“满堂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模式中解脱出来,实行多元化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手段的特征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有量有度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实,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应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为一切再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都只能是对教学起辅的作用。

篇6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路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高职教育规模高速扩张。仅以安徽省为例,截至2011年初,高职生规模占全省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超过60%。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平衡、不完善,特别是涉及高职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成长环境、个人理想实现的难度等等因素,使他们的心理承载着各种压力和烦恼。如何帮助高职生认清存在的压力、化压力为成长的动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适能力,促进自身成长成才,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引发的定位思考

自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以后,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010年上半年,深圳富士康公司员工坠楼案连续发生十余起,再一次激起全社会对民众心理健康的关注。作为国家未来建设重要力量的高职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迫切要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据《中国青年报》2010年10月11日报道,安徽某职业技术学院在2007~2010年连续3年采用UPI量表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结果显示,属于A类(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持续心理咨询)的学生占接受测量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5.56%、16.22%和19.75%;属于B类(疑似心理问题,需加以关注)的学生分别占22.87%、19.99%和17.80%;属于C类(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分别占63.57%、63.79%和62.44%。四个关键项的调查结果分别为: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11.05%、9.52%和7.48%;表示“常常失眠”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12.09%、10.15%和10.44%;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89%、2.33%和2.08%;感到“对任何事都没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8.87%、4.53%和7.4%。上述数据与我院2008~2010年连续3年对新生进行UPI心理普测的结果相近。可见,许多高职生存在“先天性”的心理问题。

经过对在校高职生调查问卷和心理咨询归类统计发现,高职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考挫折感和厌学情绪较大。许多学生的个人愿望在高考中被击碎,无奈之下只好就读高职院校。而如今的高职教育学制短,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对知识基础较差、学习方法又不能适应高职特点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是很大的;高职招生时,许多专业均为文理兼收,文科学生学习理工科类的一些科目难度较大,有的学生所学专业是父母决定报考的专业,并非自己所爱,也就谈不上什么学习兴趣;有的高职院校教学实训条件较差,学生的技能得不到充分的训练提高,产生失望情绪。上述种种原因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较弱,导致自卑和人际恐惧。高职生的人际关系紧张主要来源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特别是同舍之间的关系紧张易导致长期焦虑;在评先评优、入党、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及其他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中,同学间的相互竞争构成的微妙“相斥关系”,使双方的担忧、焦虑持续存在;家庭地位、财富状况和社会观念也往往导致不同群体学生的优越感、自卑感及敌视情绪。

三是情感危机引起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失恋、情感波动、同学情谊破裂等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发生时间短,情绪波动强度大,行为易失控,后果也较难控制和预测,许多学生因此长期精神萎靡、行为失常。

四是就业焦虑十分普遍。据《中国青年报》2010年10月11日报道,2007~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74万人、559万人、619万人,预计今后3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增长。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部分高职生产生应聘焦虑、恐惧、应聘退缩等心理问题。

高职生存在的上述心理问题充分说明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深化定位

部分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 许多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安全稳定和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的层面上,并没有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认识到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从而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效果不到位 高职院校基本上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能开展系统性的教学。由于课时的制约及开设心理学的软性要求,高职院校基本都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能够设立选修课程的不多,学生缺乏系统性的理解,难以体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适自己情绪的机理。二是民众和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氛围较差。三是对心理健康普测筛选出的、并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跟踪、帮助不够。四是许多高职院校只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但对活动的效果评估和策划基本缺失。

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定位,采取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具体措施。

转变观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新定位

在教育理念上,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是高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之一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承受和排解各种挫折和压力的良方,是拥有自立自强、积极进取、正确行为的前提,是应对学习、就业、经济、人际方面的压力和挫折的有效素质。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既是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使高职生符合我们所期望的成长成才标准的需要。

从校园安全稳定上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保持校园稳定、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前述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可见,心理问题达到A类的学生比例占15%以上,这类学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很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神经症及精神障碍,将会带来难以预测的行为后果,可能对校园稳定和教学秩序形成严重的冲击和影响,甚至影响到学院的招生和就业。反之,如果能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配以适当的各类活动,学生的心理素质就会有效地增强,心理健康的分级占比就会良性地回归,属于A类的学生就可能弱化、调适成B类甚至C类;属于B类的学生就会回归到心理健康的学生群体中。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构上,要多方协调,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人格基本建立、认知结构基本形成的心理完善的阶段,社会、家庭、中小学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已经过去。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预防为主,以咨询为辅”的原则,对诱发心理问题的因素应予以及时排除。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短期、狭隘的,而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承载祖国未来、能否保持教学秩序稳定的重要环节,必须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多方协作,整体推进,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根据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心理工作只有形成教育、宣传、咨询、活动、干预、机制保障、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职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才有生命力 由于高职总学时数的局限,心理知识的教育宜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采用梯队的形式开展,即每学年重点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心理课。在层次上,应分为普及性心理知识教育、专题教育、学生自我教育三个层次;在形式上,可采取入学教育、讲座、选修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在教材和内容上,要采用适合高职生特点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最好能够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形成系统和板块,这样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讲座和自学;在师资要求上,最好是“双师型”教师,既是心理学理论教师,又是国家心理咨询师,最好能具备丰富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在教学方式上,要提高互动、案例、咨询等方面的比重,使学生在学习心理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如何应对各种情绪的影响,学会针对不同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在选修课考核上,试卷内容应以案例分析、自我调适方法、一般心理问题的处理、应激性事件的援助等为主。

多平台宣传,多途径影响,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多平台宣传就是充分利用校园内与学生相接触的舆论平台,将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工作的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心理知识。一般高职院校可用于心理知识宣传的平台主要有院报、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班级黑板报等,其中,校园网、班级黑板报的针对性最强,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学生也最易阅览,更换也比较方便。多途径影响是基于心理健康的来源而设定的,主要有校园文化(包括校风、学风、班风、文明操守、价值取向、人生导向等)、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等,这些途径能使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情感,提高集体荣誉感和乐群性,培养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学生的情绪处于乐观、积极、舒畅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在处理各类直接涉及学生利益的问题,如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特别是吃住行的服务质量、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如评先评优、入党、竞选、奖助学金的评比、就业工作、各种具体服务等)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运用各种咨询平台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心理咨询的实质就是通过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专题心理辅导的过程。求助学生主要是那些在人际、生活、情感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而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学生。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平台主要有心理咨询室、网络咨询平台等。咨询方式主要有当面咨询、QQ咨询、电子邮件咨询、电话咨询等。当面咨询比较直观,易于理解,易于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和治疗方法,其缺点是许多学生不敢去心理咨询室,怕被误解、被别人议论。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青年学生普遍采用的一种便捷的通讯联络方式,这为网上在线心理咨询提供了方便。由于网络的虚拟隐蔽性,需要心理求助的学生可在相对宽松又无需担心戒备的交流环境中,毫无顾虑地将自己的心理压抑、困惑和烦恼倾诉出来,甚至许多隐私、敏感的问题也能直接向教师叙述。因此,设立在线咨询热线是一种与时俱进、便捷有效的好形式。

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关注心理工作的显性价值 心理危机是指人们在面临长期不利处境或极端事件时,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之时所产生的无助、恐惧、极度失望的心理状态。心理危机可由突发事件引起,也可以由长期的心理压力所致。如果危机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或化解,就会引发心理疾患和过激行为,产生难以预测的破坏性后果。心理危机的产生是应激源和个体易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对象的确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心理普测结果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二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和心理咨询中发现的行为异常的学生;三是应激事件当事人。前两种学生受到长期静态压力,可主要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和辅导员进行跟踪观察,并通过心理辅导,促使他们恢复正常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应激事件当事人必须高度重视,这类危机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往往在短时间内爆发,且易造成情绪失控。学生遇到的应激事件主要有补考、作弊被抓、留级、受处分、突患严重疾病、环境严重适应不良、竞选失败、奖助学金竞争失败、入党未如愿、就业应聘受挫、失恋、遭遇暴力等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紧密而重要的事件,一旦有类似事件发生,同学、教师应及时予以援助,防止事件诱发心理危机。一旦心理危机发生,应当先控制局面,待当事人情绪恢复正常后再予以干预治疗。

篇7

论文摘要:在职业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效果“所学未用”和“所学无用”的问题,进行符合“职业性”、“技能性”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通过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教师应依托教材这一平台,构建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自身的“会用”、“能用”,并协助学生形成以外贸综合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外贸英语函电》(以下简称《函电》)是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一门融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英语写作相结合的高层次应用语言课程,是建立在进出口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专业技能课。它旨在使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来表达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过程,并最终有助于形成整体外贸业务能力。2005年全国职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引着《函电》课程改革的实践。但由于一些教学认识上误区的存在和措施的偏差,导致目前《函电》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所学无用“和“所学未用”的问题。

“所学无用”与“所学未用”,即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的一些理论、专业技能与技巧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遇到实际问题不能派上用场。笔者认为,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追求“全、难、繁”,把涉及的进出口业务知识过于具体化、细节化,把涉及到的英语应用技能的表达“考试化”,加大了语言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一味追求英语语言知识的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模式化,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要,降低了与实际工作要求的联系,为了训练而训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进校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尚未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对专业课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满足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范围”的学习状态。至于真正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他们并不太清楚,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孤立、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商务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架构和外贸思维能力。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函电》课上不能把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他们对进出口业务知识虽然能“背”会“写”,但用英语来进行表达与思考却难上加难;他们虽然会模仿教师的案例编写相应的函电,却不能独立进行与业务相关的往来函电的操作,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推进《函电》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基本融合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技能,会用、能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于实践,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外贸英语思维能力和业务综合运用能力。笔者认为,这应是当前《函电》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函电》课堂教学要构建体现“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课程特性的、以业务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块化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自身“会用”、“能用”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根据这一原则,《函电》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将教材、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构建以教材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帮助学生形成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函电)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

1.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与根本,但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就《函电》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来说,以“询盘”( enquiry)为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综合考虑进出口业务中“询盘”需要经历的一系列步骤,比如确定贸易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寻找产品业务单位、请求建立业务关系、发函询盘,等等。但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讲授两个部分:一是实践业务中典型的询盘信(Enquiry Letter)的英语表达范例与书写要求,二是综合性地从寻找贸易项目到写询盘信件的思路与思维步骤。这两个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书写外贸英语函电的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它的内容则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形式和生生互动形式,结合《进出口实务》和《国贸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复习与提炼。教师负责过程的指导、引导,英语固定句型与习惯用语的介绍与总结,解疑答问和必要的帮助。要通过教材内容的取舍,让学生学到基础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必需”的理论和“够用”、“实用”的案例,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

2.课堂教学策略。在《函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情景学习”和“学科知识融合渗透”策略的运用。“情景学习”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典型特征,它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学习情境的创建要尽可能地与以后的应用情景相接近,使二者能高度一致。情景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向真实生活运用转化。学科知识融合与渗透,就是把与《函电》相关的课程知识比如《国贸基础知识》、《进出口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和商务英语语言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专业技能理论复习+英语知识应用”的“二合一”课堂教学氛围。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真正在一种模拟真实业务环境的状态下,投人专业技能理论的复习与英语表达运用的操练,能使其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通过“模拟岗位”的角色扮演来模仿、纠错、反思与掌握。

篇8

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所隐含的前提是学生具有主体性,可以说学生具有主体性是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基础川。因此,为了全而了解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观需求,笔者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情况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客观情况和真实想法开展了问卷调查,以期为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活动情况的评价提供参考指标,从而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笔者针对本科生参与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设计了“本科生开展科研项目/活动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包括调查对象所在年级和学院、参与科研项目的类别、在科研活动中个人所承担的角色任务等4个方而的问题;第二部分共设计了36个问题,对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活动的意愿和前期准备工作、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情况、本科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获得的支持情况以及进行交流和取得收获的情况、本科生对科研项目实施的建议等进行了调研。

问卷调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依托学校的科研海报大赛进行;发放调查问卷前,就相关问题向学生进行了详细说明;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份。参与调查的学生主要来自创新实验学院,共计108人,所占比例为79. 4 %;来自其他学院的为28人,所占比例为20.6%。

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参与问卷调查的以大学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为主(如图1所示),大学一至四年级的本科生数量分布分别为10,48,62,16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4%、35.3%、45.5%、,11. 8%。这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的“大创项目”而向大学二年级及其以上学生的情况相吻合。同时,从调查对象参与科研项目的情况看(详见图2),参与国家级、校级和院级科研项目的学生分别为12,54,52人,所占比例分别为8.8%、39.8%、,38. 2%;其中,作为科研项目主持人的有38人,占32. 2%,作为科研项目参加人的有80人,占67. 8%。此外,有18人未参与正式立项的科研项目,所占比例为13.2%。

 

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本科生对科研项目的了解及参与意愿情况

1.本科生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5. 3%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同学间相互传递信息对“大创项目”有所了解的,有32. 4%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学院网站了解的,有29. 4%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教务处网站了解的,只有2. 9%的被调查者是由教师告知的;同时,对“大创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和验收等相关管理规定,有45. 6%的被调查者了解得“非常清楚”,有50. 0%的被调查者只“了解一些”,有4. 4%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而在“了解一些”的学生中,作为科研项目参加人的学生(占72. 4%)明显多于作为科研项目主持人的学生(占27.6%)。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本科生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情况并不理想,对“大创项目”各项管理规定了解得非常清楚的学生尚不到一半,有一半的学生仅仅了解一些,而且其中一些学生是在申报“大创项目”时才通过其他同学的口口相传了解一些相关信息,甚至有少数学生完全不清楚。这说明高校对所制订的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宣传不到位,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认真的解读。因此,高校今后应在本科生入学教育或其他教育活动中加强对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宣传力度,同时引导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养成关注学院、教务处、学校网站的各类通知并认真解读通知要求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对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立项要求、申报流程和管理办法等有全而、准确的了解。

2.本科生对科研项目的参与意愿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参与调查的学生都表示对“大创项目”有兴趣,其中,选择“兴趣强烈,非常想参与”的被调查者占60. 3%、,选择“有一定兴趣”的占39.7%、;同时,在参加“大创项目”的动机方面(如图3所示),有79. 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自己的科研兴趣”,有30. 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学院的教学要求”,有14. 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可以获得创新素质方面的学分”,有4. 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教师的要求”,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可以参加相关的评奖”。这表明大部分本科生对科研是有兴趣的,同时也说明学校采取的一些激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措施,如“可以获得创新素质方面的学分”,以及学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增加的一些激发科研兴趣的环节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高校应继续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二)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前期准备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在本科生参与“大创项目”前的科研准备方面,被调查者中有42. 6%的学生在参与“大创项目”之前己经参加过教师的科研项目,其中80%的学生来自创新实验学院;有47. 1%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己经有了一定的科研训练;有10. 3%的学生完全没有科研经验。②在本科生“大创项目”的科研选题方面,有68. 2%被调查者的选题来自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最高;有27. 3%被调查者的选题是自己想出来的;选题来自同学提供的选题和学术前沿问题的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3%和1.5%。但是,在“大创项目”科研选题的酝酿时间方面,被调查者中有54. 0%的学生是在“大创项目”申报通知出来之后才开始酝酿选题的,有39. 7%的学生是在申报通知出来前一学期开始酝酿选题的,而提早1学期以上时间开始酝酿选题的学生只占6.3%、0③在本科生“大创项目”科研团队的组成方面,同年级但不同班级学生组队的最多,占比为42. 9 %;其次是同班同学组队的,占比为36.5%;跨学院或跨年级组队的较少,占比分别为11. 1%和9.5%、0①在本科生“大创项目”申报之前阅读相关科研文献方面,被调查者中有43.5%的学生读了10篇以上文献资料,有53. 2%的学生读了1-10篇,有3. 2%的学生基本没有阅读文献资料。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来自创新学院的学生大多在参加“大创项目”之前己经参加了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科研训练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科研活动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但是,本科生在科研项目的前期准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近70%被调查者的“大创项目”科研选题不是出自自身的兴趣或自己发现的问题,而是出自教师的科研项目。这说明大部分本科生只是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选取一个部分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而指导教师出于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的目的也赞成学生这样选择,却忽视了对学生个人兴趣和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②超过50%的被调查者用于酝酿“大创项目”科研选题的时间较短,而且在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积累方面也准备得不够充分。因此,高校应从管理的角度,在制定“大创项目”的立项要求时,引导和鼓励本科生和指导教师尽量在学生自己酝酿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学生个人兴趣的选题,而非指导教师指定的选题。

 (三)本科生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见反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在本科生“大创项目”立项准备的预期方面,被调查者普遍反映立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中认为项目立项很难、需要认真准备的学生占60.9%、,认为项目立项不太难、稍微准备即可的学生占39.1%、,而没有学生认为项目立项不难、随便准备一下就行的。②在对本科生“大创项目”立项管理的评价方面,被调查者中有79. 0%的学生认为项目立项很公正和公平,而认为不公正或不清楚的学生只分别占到12. 9%和8.1%、0③在对本科生“大创项目”中期检查的评价方面,被调查者中有82.5%的学生认为检查很严格、需要认真准备,只有17. 5%的学生认为检查不太严格、稍微准备即可。①在对本科生“大创项目”结题验收的评价方面,被调查者中有86. 7%的学生认为验收很严格、需要认真准备,只有13. 3%的学生认为验收不太严格、稍微准备即可。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在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3个环节,学生普遍认为总体上是严格、公正的,需要做认真的准备。但是,相对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很严格、需要认真准备而言,立项环节比较薄弱。因此,高校应在以后的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中更加严把立项关,早做动员,提示学生早着手、早准备,以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科研项目的质量。

(四)本科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获得支持的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在指导教师提供的实验室支持方面,被调查者中有57. 1%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提供的实验室条件能够完全满足科研项目研究的需求,有41. 3%的学生认为能够基本满足需求,只有1. 6%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需求。②在学校提供的实验设备和场所支持方面,被调查者中有51. 6%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实验设备和场所随时能用、很方便,有45. 3%的学生认为预约后能用、比较方便,只有3. 1%的学生反映使用困难、不方便。③在“大创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群体帮助方而,被调查者认为能从指导教师本人、师兄师姐、指导教师科研团队中的其他教师处获得帮助的比例分别为36.5%、,31.7%、,31.8%、;认为指导教师本人能全程指导科研项目的完成、提供阶段性支持的比例分别为34. 9 0 060. 3 0 0,只有4. 8%的学生反映指导教师很少予以指导。①在“大创项目”的经费支持和使用方面,被调查者认为指导教师能够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的比例高达96.8%、,包括认为需要多少经费指导教师就支持多少的比例为49.2%、认为能够提供部分经费支持的比例为47. 6 %;同时,被调查者中认为经费够用或基本够用的比例分别为54.8%、,37. 1 %,只有8. 1%的学生反映由于没有计划好经费不够用。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本科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获得的硬件支持基本能够保证,无论是指导教师和学校提供的实验室、实验设备,还是科研经费方面的支持,都可以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但是,获得的软件支持则相对较为欠缺,主要是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直接指导较少,能够从指导教师处获得最大帮助的学生在被调查者中仅占36.5%,在科研项目完成过程中能够全程得到指导教师本人指导的学生在被调查者中仅占34. 9%,而大多数本科生科研项目是由指导教师科研团队中的其他教师或指导教师的研究生指导完成的。因此,高校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管理中,除了要通过制度建设尽量保证指导教师在本科生科研项目指导上的精力分配,还要注重引导本科生尽量选择个人科研项目较少、科研工作压力较轻、时间较充裕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五)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在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方面,被调查者中有57. 1%的学生认为能基本满足项目研究的需要,但是需要不断学习;有 25. 4%的学生认为能满足科研项目的实验要求;有17. 5%的学生认为与项目研究的需要相差较远,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②在科研项目组内部人员的分工和管理方面,被调查者中有79. 3%的学生认为能够做到分工明确且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有17. 5%的学生认为科研项目的任务是由项目主持人和部分项目组成员承担的,有3. 2%的学生认为科研项目的任务仅由项目主持人承担;同时,有69. 8%的学生表示项目组人员稳定、没有变化,有25. 4%的学生表示项目组个别成员会中途退出,有4. 8%的学生表示个别学生会中途加入项目组。③在科研项目按计划完成情况方面,被调查者中有66. 6%的学生表示能够按计划完成,有28. 6%的学生表示能够提前完成,有4. 8%的学生表示不能按计划完成或在结题时忙乱完成;同时,有36.5%的学生表示项目进展很顺利,有58. 7%的学生表示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可以解决,有4. 8%的学生表示项目进展不顺利、变更过项目内容。①在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方面,被调查者中有82. 7%的学生表示了解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只有17. 3%的学生表示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不了解;对项目经费的支配,有72. 4%的学生表示是由项目组全体成员共同决定的,有20. 7%的学生表示是由项目的指导教师决定的,有6. 9%的学生表示是由项目主持人决定的;在项目经费的使用习惯上,有39. 4%的学生表示能够随用随报销,有34. 4%的学生表示需积累1个月以上的票据再报销,还有26. 2%的学生表示需在中期检查或项目验收后才能报销。⑤在相关文献阅读、实验记录和开展科研交流等方面,被调查者中有25.2%的学生表示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及论文写作过程中大量阅读了相关的科研文献,有68. 7%的学生表示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阅读,只有6. 1%的学生表示没有阅读文献;对实验日志,有56. 2%的学生表示能够随做随记,有36. 8%的学生表示存在部分漏记或补记的情况,有7.0%的学生表示平时不记、到中期检查或项目验收前再补记;有45.2%的学生表示能定期参加指导教师实验室的科研活动,有40. 3%的学生表示较少参加,有14. 5%的学生表示从不参加;同时,有28. 4%的学生表示在科研交流活动中作过3次以上项目进展报告,有41. 3%的学生表示作过1 ^-3次项目进展报告,有30. 3%的学生表示没有作过项目进展报告。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在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平时和实验过程中学习与积累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够满足项目研究的需要;科研项目小组的分工比较明确,基本能够保证每个成员都得到应有的锻炼;学生能够阅读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比较认真地完成实验日志记录;大部分科研项目整体进展比较顺利,能够按时完成;项目经费的使用比较有计划,且公开透明。但是,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也存在不足之处,即学生参与指导教师实验室开展的科研交流活动较少,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科研交流活动中没有作过项目进展报告。因此,高校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管理中,应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从而使学生的科研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

 (六)本科生在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的交流和收获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有35. 0%的学生表示“大创项目”的各项目组及其成员之间会就科研思路和项目进展进行经常性的交流,有53. 3%的学生表示会进行偶尔的交流,有11. 7%的学生表示没有进行过交流;同时,在参与“大创项目”取得的收获方面,有73. 3%的学生认为增强了自己的科研意识,有56. 7%的学生认为受到了较为规范的科研训练,有35. U%的学生认为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31. 7%的学生认为促进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有30%的学生认为促进了自己与教师的交流。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本科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收获很多,不仅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培养了科研意识、加强了科研训练、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增进了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但是,从总体上看,学生间的交流还不够充分。因此,高校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管理中,应重视为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建设有效的交流机制和平台。

 (七)本科生对科研项目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对科研项目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学校应根据本科生的实际情况设立科研项目或活动主题,以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对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环节严格管理,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二是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科研项目或活动的指导要注重平时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全而了解项目或活动的进展。三是学校应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建立QQ群等形式,促进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同时,通过组织一些跨学校、跨项目的学术交流会议以及定期互作报告、互相参观实验室等,促进各科研项目组及其成员之间的日常交流与互动,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而和研究视野。四是增设与科研项目或活动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培训等,加强学生科研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从以上意见建议可以看出,本科生在加强科研交流方面有较强的意愿,希望通过不同科研项目间的交流丰富科研创新知识;同时,也反映出高校有关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宣传、管理等工作还不够完善,有关科研创新活动基本思路、方法和技能的培训课程还较为欠缺。

三、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本科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学生对科研项目认识不足

虽然每次“大创项目”立项之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和相关学院的网站都会关于项目申报的通知和相关文件等,而且学校还出台了完备的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但是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对这一信息传播渠道显然并不认同。因此,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前期宣传教育存在不到位、效果不好、学生对科研项目认识不足的问题。

2.学生个人兴趣的引导以及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较欠缺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本科生“大创项目”的选题有将近70%来自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而不是出自学生自己的兴趣或自己发现的问题。这不仅说明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缺乏对学生个人兴趣的引导,而且势必导致学生不用在科研选题上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选题酝酿时间短、相关文献的阅读不足”等问题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在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虽然在科研基本技能方面得到了训练,但是在科研兴趣的激发、发现问题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培养等方面则是欠缺的。   

3.指导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不足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对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指导,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指导教师能够做到直接指导和全程指导,而大多数项目都是由指导教师团队的其他教师或研究生负责指导的。这主要是由于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比较繁重,难以在本科生的科研指导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4.对交流平台的搭建重视不够,学生的交流愿望难以满足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希望在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能够与指导教师及其团队其他成员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而且希望在各个项目组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从而促进科研创新知识的拓展。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校对搭建学生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视不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推动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建议

1.做好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整体宣传工作

高校应根据本科生对信息获取渠道的偏好,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等途径做好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整体宣传和动员工作,使学生全而、准确了解科研项目的实施目的和要求,激发学生自主科研的主动,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兴趣出发并以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为目标独立酝酿科研项目选题。

2.开设与科研项目相关的课程或讲座

高校应通过增设与科研项目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使学生有准备、有想法、有能力自主进行科研探索。此外,高校还应打破各学院和各专业之间的壁垒,鼓励本科生跨学院、跨学科专业组队申请和实施科研项目,从而为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创造广阔的空间。

3.构建多层次的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交流平台

针对本科生科研项目较为分散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单一、交流范围受限等实际情况,高校可以按照各学科专业的特点,构建包括单一学科的、跨学科的、学校层而的3个层次的本科生科研创新交流平台;同时,聘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深入学生的互动交流空间进行实时指导。此外,所有承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应联合建立本科生学术交流共享制度和平台,例如,共同出版本科生学术论文专辑,联合举办学术交流会议或校内研讨会等,使本科生科研项目或活动的管理者、指导教师和参与的学生既有章可循,又可以相互借鉴,从而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4.加强本科生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

高校应改变以往只注重成果评价的科研项目管理形式,对本科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即从项目立项到学生在科研项目完成过程中承担的具体任务、开展的科研实践,再到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进行全程的督促、监控和参与性评价,从而切实提高本科生科研项目或活动管理的有效性。

5.加强教师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指导

高校应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指导。例如,要求指导教师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科研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监督,对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沟通,与学生形成学术共同体,师生共同发现和研究科学问题,并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此外,高校应通过对优秀指导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引导指导教师重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工作。

篇9

关键词:行为科学管理会计管理体制

时代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席卷着经济生活每个角落,其对我们的冲击不亚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种以低资源消耗,高技术附加的新产品,新服务充斥着市场,产品的个性化特征愈来愈明显。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兴起。把知识作为企业最关键的资源,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值。管理的重心由内转向外,由物、财转向知识进而转向人。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人员组成以高智力员工为主体,资产组成以人才和知识物化的无形资产为主体。企业围绕产品、服务信息一体化展开竞争,市场的边界日益全球化,竞争日趋剧烈,合作和竞争成为企业新的价值取向。过去在工业经济上创造的金字塔组织模式逐渐向扁平化的分布集中模式转变,传统的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专一化战略逐渐失去了先进性,创新成为时代新的主题。经营理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新思路。传统的一味向内挖潜,转向向外增收为主。更注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制定,强调企业与个人全面协调发展,既充分授权,又注重实效,注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协调,培养员工的参与意识。同时新的知识经济为我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也带来后发优势,但也带来极大的风险,笔者深深的觉得管理会计必须迎合这一创新时代的主题,融合吸收多交叉学科的理论成果。特别是行为科学的理论成果,以新的思维、新的角度去改造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我们必须努力地从战略会计的层面去考虑问题。从“全息”会计的理念去提练、优化我们的会计信息系统,充分注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相关性,以行为科学的理念去解决管理会计遇到的难题,相信管理会计一定会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21世纪的新模式。

一、传统管理会计的缺陷

(一)价值链太短。传统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作业。采用的是价值增值的观点,重点分析的范围从支付供应商货款开始,到收取客户的价款为止。最终目的是谋求两者之差最大化。传统管理会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的收益进行了预测与分析,但对风险的估计与评价不够充分。而且传统管理会计并没有注意到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对原料的获取可能有更大的价值,对其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可能会得到更大回报,即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会对企业的生产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零存货思想中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同时传统管理会计还存在价值链结束太早的缺点。没有意识到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仍有很大的价值,仅仅分析到销售为止是不够的。

(二)缺乏注重外部环境的战略观念。成功的企业管理战略就是要创造和支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应当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企业针对竞争进行战略调整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例如从市场占有额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市场占有额等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供管理会计的相关性,使企业在决策之前有针对性,有充分地预防。超越传统管理会计的范围,进一步联系同行者,分析研究企业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研究本企业本量利和长短期决策相对变化,这对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来说更有意义,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和解释这些信息。

(三)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传统的管理会计特别重视用数学模型来讨论预测、决策的行为,很少考虑人的因素。众周所知,一个企业的组织管理,是由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即财力、物力、人力等,如何有效地运用以上几个因素,也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使用者、继承者、发展者,成为组织关键性的战略资源,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只有有效运用人力资源,才能创造企业的辉煌。但传统管理会计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二、完善管理会计的措施

(一)延伸价值链。价值链不能局限在购买材料到销售产品阶段,应对消费者产品的使用、保养、维修、处置给于充分的关注,并定期定时对消费者使用产品进行普查,吸收消费者的意见。著名的战略管理家波特将价值链描成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这就是说,企业的价值链并不是内部封闭的,而是一个两端开放的系统。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活力和竞争力。反之,企业就难以把握和降低顾客的成本和满足市场的需求,竞争优势就很难建立。

(二)改变评价企业业绩的尺度。传统管理会计只注重财务指标分析,一般以投资报酬率来评价企业业绩,忽略了非财务指标分析,如创新和质量、市场需求、工作能力的提高、市场占有率。随着信息时代扑面而来,使得有些非财务指标反而成为影响企业长期竞争地位地重要因素。企业利润是否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为此,战略管理会计将战略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的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对采用不同的战略行为进行比较企业的竞争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报酬变化,从而对新的战略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战略管理会计应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正是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运用货币的和非货币的指标,借助战略性业绩取得整体目标的一致性,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的一个特征就是以智力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投资对象。坚持人以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在一个企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人来完成,而人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一种复合体,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通过人来实现的,而人们的工作态度对于实现一个组织目标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激励人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改变泰罗时代的“经济人”为“社会人”,克服以往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重视人力资源的急功近利行为,实现管理方法论的根本转向。即由“以生产为中心”到“以人的行为中心”的转变,由以物质利益的刺激和以强迫监制为主要手段的管理转变为按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的管理。对每一位有创新、有发明的员工都给予奖励,尽可能把员工的潜力挖掘出来。

三、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关系

对于什么是行为科学,目前国内外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理解,把行为科学解释为包括研究人的行为以至动物的行为在内的多种学科,是一个学科群而不是一门学科。得到公认的行为科学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在观点和方法与之类似的其他学科部分。狭义的理解则把行为科学解释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

其他与研究人的行为有关学科的理论。1980年出版的英文版《国际管理词典》将其定义为“行为科学主要是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体和群体行为进行分析和理解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说。其应用包括信息交流、创新、变革、管理风格、培训和评析等领域”。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出一个最优工作环境,以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作出贡献。同时从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去理解人、诱导人、激励人。因此,有人通俗地把它叫做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科学。迄今为止,人们对怎样给管理会计下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多数学者认为管理会计是相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而存在的概念。它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众周所知,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其奋斗目标是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其手段是对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其职能必须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其本质既是一种侧重于在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会计。那么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又存在着何种关系呢?

(一)行为科学影响着管理会计。在任何一个单位和企业,人是起重要和决定作用的因素。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与企业的行为科学是分不开的,企业的行为科学可分为集体行为科学(全体员工)、个人行为科学(法人)。作为管理会计实践的理论总结和知识体系,管理会计学的形成与现代行为科学的完善过程密切相关,现代行为科学不仅奠定了管理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不断为充实其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管理会计学逐步成为一门较为科学的学问,能够更好地用于指导管理会计的实体,使人按照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行动,更好地促进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实现企业最优化。巨人集团的成功与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有过多的个人行为,缺少团体行为,较多的个人行为盲目追求速度、盲目扩张搞多元化,在一些不是自己优势的领域铺很大的摊子,最后在财务上陷入困境。如今的巨人集团,更注重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团体精神,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的想象力、独创力和创造力,实现自我指挥、自我控制,促进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二)管理会计发展决定了行为科学模式。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会计与当时以经验和直觉为核心的传统管理方式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和控制,尽管后来人们充实了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以及变动成本法等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但在实践中管理会计行为还始终停留在个别或分散的水平上,着眼点仅限于既定决策方案的落实和经营计划的执行上,其职能只体现在“控制”方面。也就是美国泰勒倡导科学管理,把它称为“泰勒制”。它的核心是标准化,它首先要按科学方向制定生产标准;然后根据生产标准由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工具。最后,通过管理人员对工人的严格监督和控制加以实施。“泰勒制”强调了管理的科学性、精密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是当时的管理者对人的认识是片面的,他们把工人当作机器的附属品,认为工人做工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工资,只要给他们钱就可以刺激工人的积极性。行为科学建立在“经济人”这个假设基础上的,企业投资者作为“经济人”,其目标函数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工人作为“经济人”其目标函数是工资收入最大化。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经济进入战后发展,技术革命的浪潮日益高涨,迅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表现在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广泛采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普遍缩短,新兴产品部门层出不穷,资本集中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大批涌现,迫使人们必须考虑如何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将过去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型管理模式调整转变为以开发市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也就是当时美国的管理学家梅奥得出的结论,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管理学角度对人际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物质利益要求已经不是工人的第一需要,经济刺激作用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工人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即社会因素,从而创造了人际关系学说。以上两阶段说明了不同的会计发展阶段也决定了这一阶段所适应的行为科学的规律。

(三)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行为科学是行为科学的一般理论在各个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在会计当中,应该与管理会计有机的结合。90年代以来,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转轨变型,会计界开始走上国际惯例接轨的正确道路,为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新契机,管理会计应适应现代经济管理要求,不仅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逐步充实了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依据的预测决策会计和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思想的责任会计。实践证明,只有把两者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它更加完善。

四、管理会计的未来展望

(一)管理会计的环境不断地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经营战略、信息加工技术的社会环境变化,将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也相应变化,企业管理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市场占有率、竞争能力分析,改变传统管理会计那种静态分析研究而用动态及不确定性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二)管理会计信息多元化。以人为本的时代,不仅要求企业重视人的行为激励机制,而且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机制。作为以企业进行预测、决策、实施决策和达成决策目标提供有用信息为其基本职能的管理会计,就必须提供灵活、多样的涉及到物质和精神多层面的多元化信息。物质层面信息要求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和业绩考核方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积极性,使人在开始行动之前就有积极的行为意识,在行为过程中能做到有意识的自觉控制,是企业有关人员为达成各项目标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精神层面的信息包括企业职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工作热情、团队精神、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性、整体环境、文化氛围等。新的管理会计将通过信息系统所产生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执行者,在参与决策、参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直接作用。

(三)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管理会计研究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过去单一的数学模型讨论企业经营决策变为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并结合非财务指标来分析企业实现的目标。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因时、因事、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建立符合实际较高层次数学模型。改变事后控制与监督为事前控制,将短期行为(短平快行为)变为长期行为。多学科互相渗透,多种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把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群体动态学、供理理论等有关知识导人其中,使研究结果具有更为广泛的应变能力。

篇10

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意识支配的,行为安全涉及行为科学的范畴,而行为科学是应用心理学强调从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去理解人、诱导人、激励人。人的行为分为安全和不安全两种,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就是危险行为,不安全行为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切可能导致受伤或死亡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具体包含人复杂多样的行为活动。对人的行为已经有很多研究,研究如何保证人不产生危险行为是人因工程和心理学领域应该考虑的。一般对人的行为研究基于安全行为观察法,人的行为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而心理活动是难以直接反映出来的,只有通过安全观察才能做到控制和改变不安全心理过程,例如基于BBS的管理工具。众所周知,影响人行为的因素主要分为心理和社会因素,大体上看有能力、性别、种族和文化、归因、认知和态度等等,推动行为的有3种诱因:本能反应,人理性认为正确的做法和人们认为如何做才会被别人认同。人做出某种行为是这3种诱因也就是身体的力量、大脑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之间平衡较量的结果。根据村上春树名言:“无论何等意志坚强的人,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做到了,也对身体不利”。这就解释了人大脑的力量控制身体和社会力量,没有安全意识且危险心理占主导的人无论如何是不能在社会或者外界干预下自我安全的。    

事故的发生与人的行为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进而出现什么样的安全工作状态。在职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也是不安全行为的部分内容。工作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分为十三大类,其中大部分都是违章操作或错误行为,很少涉及到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说明对于人的生理心理关注不够,人的某些心理因素会对人造成负面影响,如: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人的四肢协调能力下降,平衡感、反应速度和判断力均会减弱,进而诱发事故。人的安全行为受制于心理作用,如果人处于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就会控制行为、消除隐患、杜绝违章和尽职尽责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前文分析了心理因素下行为的产生机制,在积极心理因素下人就会产生安全需要,激发正确的动机,表现出安全行为,进而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相反,处于被动消极心理之下人的行为表现就会适得其反。

2 不安全的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