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30 17:2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差异性;教学创新性;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298-01
现在高中各必修、选修模块在内容编排上,与初中历史课本的编排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初中历史还是按通史编排的,而高中历史则是按专题的形式编排的,有轻过程,重理论分析的特点,比较注重多层面地展开历史。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如此大的差异,以至于不少高一新生在高一新学期学习了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所以我觉得高中历史教学与初中相比,不仅是教科书的变化,更是课堂教学的更新。如果说初中教学是依据课本讲课,“照本宣科”, 那么高中教学则是依托课本讲课,能力拔高。从“据”到“托”,才能将高中历史教学的“高度”显示出来。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的培养。课本与讲课相对应,但不是同一的,用意在于变换观察历史的角度,引发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与评价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既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历史也由以前和语数英同等重要的学科“沦落”到二线学科了。虽然如此,但众多的历史教师仍然在认真教学,并对历史教学进行不断的探讨,当然也包括我。一谈到历史教学,我就会想起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郑天挺先生曾作过的一个对由小学至大学的历史教学该怎样提高的形象比喻,他说:“小学是个点,初中是一条线,高中是个面,大学则是立体的。”这里所谓的“面”,指的是对历史内在联系的揭示,有一定深度的分析与评价,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里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唯有如此,大学历史教学才有可能拓宽和加深。下面是我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十几年来得出的一些经验以及一些简单的思考。
一、要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像灯塔一样起着指引方向作用的教师在历史教学时,自己必须先要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给别人一滴水,你就要有一碗水;给别人一碗水,你就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必需知识丰富,思维有深度。而对于达到一定深度这一点的直观体现应该是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能力的过程。如在讲必修一第七专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时,就应先明确“西方民主政治”的概念,然后向学生指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主流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接着介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各国的不同表现,最后向学生讲向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共性。这样讲课会使学生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一种整体的概念,在把知识牢牢记在脑海里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用一种全局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能力。如果把上述内容向外作一些延伸的话,很容易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这很好理解,因为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能更好的获取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二、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抓住“线”与“面”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要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要抓住“线”,通过“线”来带动“面”,而在把“面”系统地学习完以后,往往又会促进学生对“线”的理解与记忆。这里所说的“线”,是指能够把一课、一个专题、甚至一本书都能“串”起来的东西,即线索,而“面”则是由这条“线”牵扯出来的一整套的知识。在平常的教学中,应抓住某一个线索,在先细致的作出说明的同时,不妨把思维扩大,把眼光放远,把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亦或是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事情结合起来,在比较中记忆,在记忆时又不忘作比较。如此以来,在达成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能力的培养。
篇2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解决对策
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关系到中学教育承上启下的过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许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形成了对高中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在这一现状下,关注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使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形成合力,对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必须。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
只有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大体说来,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教师教学取向差距较大
1、由于中高考的考察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差距
中考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体上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考试要求较低。而高考不仅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能力的掌握;重视“冷点”,关注“热点”和焦点;关注生活化素材。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考考察侧重点不同会造成教师教学侧重点的差距较大。
2、学生年龄特点造成的教法差距
由于初高中两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都会有所区别: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当体现历史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要尽量多提供形象的图画或视听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和历史氛围,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该体现历史的深刻性,重视历史的“明智”功能。学习方式应以探究式为主,教科书提供思维材料,提出问题或者给出不同观点,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达到“学史明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脱节现象
在课程内容上,初高中历史课程有所脱节。初中课程改革在“改变‘繁、难、偏、重’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绩,见到了效果。但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同时,初中对世界历史的要求大大降低,尤其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历史内容很少,导致学生对欧洲重要封建国家的产生缺乏了解,进而很难理解高中课程中这些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由来、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实际上现在高中教材涉及到从世界古代到当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都将成为高考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因此,新课程下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从教材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模块-专题”的编排方式宏观性强,便于对同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忽视了历史的时序性,难以反映历史的全貌,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而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结论也容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此外,与老教学大纲相比,初中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而高中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导致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形成了比较高的门槛。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存在差距
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学生的表现看,他们在初中形成的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与高中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反差。浙江省初中阶段是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来实施历史教学的,但中考是开卷笔试而且,历史和社会科目合计才100分,使不少学校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师资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简单,甚至简单到了一节课依次叫上几个学生来读上几段文字就算完事,在师生中形成“《历史与社会》是‘副课’”的观念,根深蒂固。实际上学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很容易养成对教师的过度依赖,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甚至连基本的记忆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进入高中后,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完全没有用”,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同时会考、高考都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在知识的深度与系统性上的要求要远远高于中考。这种差别严重的影响到了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解决对策
就高中教学而言,解决初高中历史脱节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升入高中后,学生要实现学习方法的转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知识的结构化,甚至适应、接受全新的教学风格。从新课程的实施环境来看,笔者认为应该从下列方面来探求解决对策。
(一)教师转变观念――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根本
从教学现状来看,我认为转变教师的观念是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根本。这种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角色和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定位。
1、角色观的转变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转变不仅意味着教师要以自己的角色作用来们实现新课程的有关要求,而且要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来更好地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问题。在新课程中,教师应实现以下角色观念的转换:
(1)由课堂控制者变为促进者。教师应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师生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感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是“跑道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
(2)由教学权威转化为组织者。即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课,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境,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在方式上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3)由教学实施者变为合作者。合作者角色是指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用合作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角色应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即当教师把某个问题变成了学生孜孜以求的要得到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互帮互助,互相鼓励与启发,最终求得问题解决。
2、教学观的转变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传统教学观是单向性的,包括“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新课程强调的是互动培育式的“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的教育观。教学观的转变,对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有现实意义。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历史的最大价值就是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教学作为中介,力图传达历史的人文内涵。教师应重视德育功能与教学的结合,明确历史教材、教学和考试只是认识历史的一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2)强化世界文明史观。高中新课程教材无疑是大大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但高中生世界历史知识基础的贫乏也是不争的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世界历史教学,正确看待世界文明中心的问题,要以世界为全局作综合安排,不能局于一隅,要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拓视野、补基础,提高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3)转变历史教法观。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放弃或否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影响、引导或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4)树立学习型、合作型的教学观。初高历史教学脱节,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了解,从宏观上认识与把握中学历史课程,并展开与初高中同行、伙伴乃至和学生的合作,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意识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孤军作战”的工作状态。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调动学生活动――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的程度如何,是实现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关键。为此,高中教师不仅要成为高中课程的开发者,还须要熟悉初中历史教学状况,能初步分析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思维品质,尤其是内在需求,进而合理的寻求教学衔接的切入口。这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前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参与上,我认为最好的实现途径是解决问题,即把教师设计的疑问成功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疑问,直至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以“问题解决”模式为例来探讨初高中教学中的衔接。
1、于看似无疑处设疑
这里的无疑,仅仅是指在浅层次理解与分析上的“无疑”。再往深处想,或者换个角度思考,新的问题就会出来,这就是于无疑处设疑的内涵。“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专题“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两课内容其实就是对初中教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内容的再现,主要强调知识和情感目标,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新意。教师在处理时可以合为一节课完成,以课后“自我测评”的三个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即可完成教学任务。一堂课就可以平淡无奇甚至沉闷的上完,学生也能按照预期的那样掌握结论。如果教师将初中教材课后“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一再失败?”这个开放性问题的引用到教学中,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去解决,势必会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个问题设置的意义在于: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兴趣,并主动进行串联、再加工,得出自己的结论,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三维目标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以整体性的体现、巩固。在讨论总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留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现在的中国也遭到侵略,遭遇会和近代中国一样吗?”
2、于枯燥乏味处引疑
在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材在编写上显得枯燥乏味,讲起来往往催人欲眠,使教学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于枯燥乏味处设疑,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高中教材“百家争鸣”一课是直接介绍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讲解,学生是很难适应的。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除了有“变革与争霸”作铺垫外,在“百家争鸣”目开始时也有这样的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士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相比而言,初中教材更能让学生接受。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学情,在导入时适当唤醒学生的初中知识记忆,强调“动荡与变革”这一社会特征,让学生按四大学派分组,对思想家、思想主张、影响分类归纳。对学生而言,这个环节必定是枯燥的,于是接着抛出现实问题“如果你是班干部,你如何对待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请每组派代表回答,学生的思维必定会活跃起来。在小结的基础上设计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思想流派呢?为什么能形成“百家争鸣”现象呢?学生会有短暂的沉思,教师再适时引导:同学们可以想想初中教材是怎么介绍“百家争鸣”的背景的?这样引导后,学生的答案会多种多样。这时教师不能急于表态,而应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说的都较好,但在深刻性与全面性上还欠下功夫,老师希望你们在认真思考后,以组为单位再交流与分享一下,然后把你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个问题解决后,马上再作进一步的提问:“百家争鸣”局面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这样就会既能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又能让学生探究、分析、评价、辨伪等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3、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问
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设问,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如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专题,虽然学生学习了三课知识,可如果没有比较,就不会对各国政治制度有准确的把握,整个专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就难以突破。初中教材的“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课后“自我测评”第1题就为这种比较提供了情境化、实例型的思路和样本。教师在借鉴的基础上,可设计此类问题:在近代,同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英王乔治二世否定内阁建议导致政治危机,而德皇威廉二世则成功罢免了第二帝国的缔造者、首相俾斯麦;同为共和制国家,美国总统由民选产生,而法国总统则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会议选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就会围绕各国代议制的确立和特点等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活跃。这是因为这些问题非常形象、具体,也问到了点子上,能激起思维的波澜,会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到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热爱历史学科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益高低。学生在回答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的较为开放的问题时,往往会偏离教师预期的思路与模式,如果教师坚持唯一的评价标准,那么评价的后果可能不仅无助于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还会对情感态度造成伤害。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出路就是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的评价,即首先从较大的范围内肯定学生的解答,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的引导,然后再根据问题本身的需要向学生提出期待性的目标。例如这类评价,“对于这个问题,你能站在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去思考,说明你是一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学生,老师相信这会推动你不断的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也会推动你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请你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还可以引起你怎样的思考?”,不仅是在范围上的多元,即在较大的范围内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多肯定学生,使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还是在评价构成上的多元,既有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角度的评价,还有对问题本身的评价与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收获知识与能力,更会获得对于这门学科的良好的情绪体验。实际上,初高中历史课程评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初中阶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而高中阶段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对初高中课程评价体系的连续性有充分的认识,才可能实现对学生的合理评价,达到评价目标。
总的说来,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转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在新课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下,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才能使历史学科不断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真正实现历史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一上、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12.
3、李丹.《新课程理论与实践》[M].青海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刘旭.《听课、说课、上课》[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
6、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刘向荣.《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12.
8、陈其.《高中历史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J].《历史教学》,2004,12.
篇3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运用
从先秦时期宗法制起源,家国情怀就一直延续至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实写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历史课程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社会问题,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一、家国情怀教育
“家,居也”,“国,邦也”,“情怀”则指情感、认同感、归属感等。从字面意思来看,家国情怀则主要是指个人对家、对国的基本情感和思想心境。作为思想领域的“家国情怀”,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而最终形成的。首先,家国情怀萌芽于士大夫阶层的自我优越感的沉淀。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但“士”却为人推崇。“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赢、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最早家国情怀的直接反映。其次,魏晋时期,士大夫的共同意识逐渐上升,孤芳自赏现象较为突出,传统立德、立功、立言无法施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下营造出远离自现实,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最后,政治变迁和王朝更迭使得诸多遗民旧臣不忘古国,“家国情怀”逐渐成为某个阶层乃至民族的共同意识。例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诸多文人墨客的思国、忧国心绪逐渐被沉淀起来。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则使得国内割地赔款、国破家亡,文人志士在救亡图存过程中不断自省,最终形成“家国情怀”。可以说,“家国情怀”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至今的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在近代特殊社会形成的思想产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家国情怀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家国情怀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培养个人追求家庭幸福、国家富强;理解国与家的相互关系,培养个人的爱国情感;树立个人高度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落实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豪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国荣一体意识层面,责任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居安思危意识层面。
二、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策
1.教学设计层面
首先,创新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评价主体。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历史设计基本思路,明确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历史教师应该配套相关学术论文以及相关专著,以确保课程设计更加科学。除此之外,“一标多本”的教材制度为历史教师备课提供众多的教学资源。以近代史为例,人民版偏向于专题式,人教版则注重时序性。且两个版本提供材料同样有所区别,这都为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奠定重要基础。
其次,“因材施教”永远是教师恒古不变的话题。学情调查是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学情调查可以从学生身心特征、知识储备、班级纪律、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特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以任务评价课程为例,高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评价标准,历史教师课程讲授应该以基本事实阐述为主;高三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全面,价值观较为成熟,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和人物评价。
最后,创新自我教学理念。历史教师不断更新自我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理论,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再以近代人物李鸿章为例,传统定位下主要为“卖国贼”,但如今社会整体层面认为其在引领中国近代化方面,功不可没。教材具备滞后性,但考试内容、学生知识却并不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历史看待问题”,需要历史教师较为深厚的功底。
2.教学方法层面
历史课程通常由讲述法、图示法、视频解读法、课堂活动法等。
讲述法是历史教学主要方式。历史讲述法必须要注意顺序、目标,且具备感染力,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利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就可以引入林觉民的《与妻书》,将情感带入,渲染课堂气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情感。除此之外,讲述法对历史细节处理同样具备良好的促进作用,以《》为例,突出中外国力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条约对中国的破坏性,最终达到细化课程内容。
图表示法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方法,简洁明了,以较为直观历史数据来展现历史场景。例如涉及到家国情怀教育时,就可以以圆明园事件前后照片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深思,不断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学生情感。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解读法同样被引入现代历史课堂。例如以都江堰文化遗产解读为例,对其构建结构、运作效能的解读,单穿的讲述法则难以理解,但短视频的解读就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节约课堂时间。历史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教师专业特点和教学基本内容而定,不断推动课堂改革实施。
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尚需要时日,希望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吴晓棠.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情境课程资源
子曰:学贵有疑。疑惑是学习的前提,疑惑也是问题的开始。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主动探究;没有问题,学生思维就会僵化,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没有问题,要求学生体验、感悟就是空话。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的过去性,历史的过去性为我们了解和学习历史蒙上了一层时空隔膜。学习历史必定是在各种历史问题的相继提出和解决中得以实现的。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之前还是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都是极其重视的。而从新课改的理念来看,则更为关注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则更显得弥足珍贵。而提高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历史学习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基于问题的产生而创设的,历史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结合了历史学科自身的学科特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等综合因素。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具体把握:一个是历史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它是教材编写者在对历史教材的综合处理后而进行的一种预设。另一个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它是教师依据具体的客观教学条件而进行的一种研究。
一、历史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文本,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文本之一。在以往的历史教育教学中教科书被视为教师教学的“掌中宝”,历史教育的权威教本。而新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理念,把历史教科书的权威地位作了下移,明确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教学和学习的课程资源之一,除此之外,一切有利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因素都是可以用来为历史教学服务。教科书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实现了教学资源观平等性的转变。虽然教科书不再像以往那样被束之高堂,但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仍不能等闲视之,它依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资源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科书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大致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把握:在课文导言中创设,在课文正文中创设,在课后练习中创设。从新课改后使用的四个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蛛丝马迹。而本文选用岳麓版教材为依据。
(一)在课文导言中创设问题情境。
课文导言是对一节课新内容的简要提示,是引导学生自学的重要文本。导言中提出了学生学习中应探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开篇就营造了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境。如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一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导言中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古希腊的民主制究竟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对当时和后世来说,它有什么利弊得失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导言中接连给出了三个问题,三个问题之间都是有紧密的逻辑关系,问题的提出在于提示学生本课要具体了解的内容有哪些。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预习前能够结合给定的问题,带着问题自习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新问题的产生。实现了在学习新内容的开始,就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二)在课文正文中创设问题情境。
正文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文本内容,是历史知识的核心部分,在正文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重点内容的有效途径。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正文中在不同的知识点创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在讲到“权利法案”的内容时教科书中先是给出了一段材料,提供了《权利法案》中的几大条款,进而提出一个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的什么思想?而在讲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内容时,文中也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权利法案》确立的产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就是责任内阁制。由此可见,两个思考题都是围绕本课重要知识点而创设的。其目的在于要求学生重视该部分内容并重点掌握其核心知识。
在课文正文中创设的问题,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学思结合,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思维从认识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三)在课后练习中创设问题情境。
课后练习是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检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考查的形式有诸多种,主要以简答题和材料解析题的形式为主。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析与探究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材料引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然后提出思考: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识。材料解析题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惯用方式,通过引用原始材料来创造历史时空感,引发学生的历史感,再通过相应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历史思维。
与以往教科书不同,新版教科书在课后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重视知识和结论,对问题探究的过程同样重要,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素材,符合高中课程设置的特点。
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科书编写者在历史课程标准的把握和解读后对历史知识的一种处理和预设,其问题设计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和典型性,但并非具有普遍可行性。检验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与否还需要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设计必须与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相匹配。问题难度设计过高会直接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难度过低则对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帮助不大,如何把握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则需要教师在教科书外的其它课程资源中积极寻找途径。
二、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后对课程资源的定位有了新的提法。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创设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息,开发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地方资源,创设相宜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土历史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同时也可加深对本土历史的了解和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
爱。如在讲述文化史部分中宋明理学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莆仙地区盛行的民间宗教——三一教来帮助理解。明朝嘉靖年间的儒生林兆恩在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会贯通和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在自己的家乡莆田地区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教派——三一教。三一便是三教归一的由来,它是宋明理学的一种间接产物。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寻找附近的三一教堂,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全面来了解三一教的由来和历史沿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三一教信仰为何会在除莆仙地区之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不断蔓延?三一教信仰和妈祖信仰之间有何区别?三一教的不断发展是否预示着它会成为新的世界宗教的可能?
(二)开发校本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课程的界定包括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的编制则需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校本资源。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校本资源的开发也是为实现课程目标,为课程目标服务。因此,校本资源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资源,有利于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如在讲述中国古代文艺——戏曲时,教师可以结合学校音乐学科编写的校本课程来进行讲解。通过对莆仙戏和十音八番等乐器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并进一步加深对家乡戏曲的认识和热爱。
(三)开发人力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人力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它在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主导和权威,但教师的重要地位依然无法忽视。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高素养的教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面对的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提高教师素质,开发教师这一人力资源,有利于创设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思维是认知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而要了解这些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学的学习。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创设出与其认知相应的问题,学生的历史思维才有提高的可能。因此,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师技能,除了要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博学多闻、熟练处理历史线索、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外,还要不断提高史学能力,不断关注历史研究新动态,引进新的学术观点。最重要的还要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养成。一个温和、民主、开朗型的教师会创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他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容易受到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 朱汉国.王斯德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梁励.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关于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历史教学,2005,(6)53-56
[4]鲍学红.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篇5
关键词:岳飞;民族英雄;评价标准;民族史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64-02
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旧观念长期仍存在,往往给少数民族政权贴上野蛮、落后的标签,忽视或抹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过程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的特点。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偏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有学者提出,历史是多文本,多声音、多范式的。深化历史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秉承正确的民族史观。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话题,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教学改革中一个可以进行多维度认识和讨论的范例。本文试以此为实例,对高校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与民族史观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一、由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的讨论讲起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千百年来为大多数国人敬仰。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近数十年来在史学界争论不断,范文澜、、邓广铭等学者的观点也不甚相同。但在史学界内外被广泛讨论,始于2002年的,被多家媒体披露的新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提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这种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睨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在是非问题上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一概说成是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也不可把少数民族对汉族地区的进攻统称为掠夺和破坏,评价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也一样。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那些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称之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教育部随即声明:“媒体所传与事实不符,在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从官方来说, 这一声明已澄清是非。然而此事件引发的史学界内外的讨论没有停止。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我们从岳飞身上能够得到的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坚决抵抗外族的侵略。然而我们必须同时指出的是,女真族也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民族,尽管在当时宋朝与金邦是两个独立的政权,但是金邦并不是外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代表了部分学人的观点。
二、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讲授
有别于中学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基本史实和方法,高校历史教学重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教材束缚,不再把教材看成教学的法定依据,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开放的教学意识,注意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鼓励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专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教学中适时、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背后,存在着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什么是民族英雄?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一)“什么是民族英雄?”关于此问题的讲授
民族英雄,是指代表全民族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是为了拯救全民族的生存和文明,与外族或外国进行不屈斗争的英雄人物。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在向学生讲授民族英雄的基本定义后,还可以介绍学界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式,适时启发学生:
第一,引导学生弄明白岳飞所处的时代和宋金战争的性质。向学生介绍主流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如邓广铭先生认为“宋王朝统治区域内的军民们抗击女真铁骑的斗争,从政治意义上讲,乃是属于用反抗的手段以解除外来的民族压迫的,亦即自卫性的战争,从而也就是正义性的战争!从经济意义上讲,则更是为了保障一种进步的生产方式,要尽量使其免受破坏以致更向后逆转,自然也是属于进步性和正义性的战争”。
第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岳飞代表的民族英雄。作为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既向学生介绍邓先生的观点:岳飞“始终笃实英勇地置身于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尽最大的努力以抵御女真兵马的南进,及其在进军过程中的掠夺和屠杀,以求使东南半壁的各族人民尽可能免遭蹂躏和涂炭。这说明,岳飞对于保卫高度发展的封建的生产方式,封建的精神文明和文化,都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这种种,固然符合了广大汉族人民的利益,……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确实提供了大量的积极因素,把他称作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的确确是当之无愧的。”也不回避部分学者认为的岳飞是“部分民族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抗金是为了捍卫汉民族和南方各族人民的利益,可以看成是汉民族和南方各民族的民族英雄”的观点。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可在教学环节设置交流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历史知识,提高交流技能,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如果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活跃,效果较理想,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讨论延伸至“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定义认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范畴认识”和“中华民族的忠与奸是非标准认识”等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从而提高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关于此问题的讲授
“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讨论,引出的新问题――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观点也不同:张子侠认为品评人物重在辨别是非得失,评断善恶功过,而要衡量是非功过,就必须确立正确的评判标准。这一标准有四点“立德、立功、立言和合其志功而观”。王沛林认为对岳飞的历史评价认识,有三个基准点:一是放在什么范围内;二是放在什么位置上;三是以爱国主义为价值坐标。因此,评价岳飞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应将其放到宋代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分析,不能因为其历史局限性而否定其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展现历史人物的原貌,提供历史评价的多样尺度,组织轻松、活跃、自由的课堂讨论,避免简单、片面、毋庸置疑的历史评价结论等原则,丰富教与学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品评历史人物的标准。通过对岳飞的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岳飞“行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活动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岳飞的评价,肯定的声音如前所述,邓广铭先生《岳飞传》已有精辟论述。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岳飞的抗金战争,只是维护了南宋统治阶级利益,并未代表人民的利益;岳飞是统治阶级内部“和”“战”两派斗争的牺牲品,而不是为中华民族英勇献身;岳飞的全部作为都是为了维护一个腐朽的即将灭亡的旧制度,他没有也不可能将历史推向前进。
另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教育学生用气节观品评历史人物虽不是唯一标准,但却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历史传承给我们的,大多是封建社会的气节观,而这种气节观又往往和一种被认为是高尚的道德观捆绑在一起,即诸如忠君爱国等等。”这也是史学界对于岳飞评价讨论的一个重点,即岳飞表现出的气节观究竟是“精忠” 还是“愚忠”,是不是爱国主义。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递对岳飞评价中的不同声音,而且要组织教学中的自由、民主、平等的讨论,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锻炼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历史教学中民族史观问题的讲授
通过讲授对于岳飞评价问题的争论,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等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本质是我们作为历史学人应采取什么样的民族史观。
所谓民族史观,简单地说,就是在史学活动、史学思潮及史家思想中存在的民族观念;具体地说,指史学中关于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属于历史观中民族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民族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古代中国史家的民族史观,包涵族类、文化、政治三方面的思想要素。文化是古代史家民族史观的最高价值判断标准,文化主义是这一史观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形式即中国中心观念;族类思想主要表现为“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的观念。同时,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又是两种政治诉求,即“正闰”观和“大一统”观。这一民族史观深刻影响了古代史学的发展。刘浦江先生认为通过辽金王朝的正统性之争,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于岳飞评价问题的讨论,在此环节可进一步升华到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民族史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在评价岳飞时,要认识到中国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从岳飞所处的时代出发,具体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宋金民族关系的本质:宋金是并立的国家,岳飞的抗金斗争,是被压迫民族反抗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正义性的;要认识到宋金民族关系的主流:统一和融合;不能割裂个人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关系,“在文化认同这种强力精神黏和剂的作用下,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民族的归属感和个人的献身精神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联合系统”;尊重历史事实,还要认识到岳飞的历史局限性,且不能因其局限性而随意贬低。
最后,让学生通过反思对岳飞评价问题的讨论,深刻理解“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命题背后隐藏的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最本质的是坚持何种民族史观和历史观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岳飞评价问题的背后,折射的是我国史学界是否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而对这一问题,只有在辩证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民族史观和方法论,才能最大程度上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这场讨论中,双方都坚称是在遵循马克思唯物论的基础上得到的看法。如何正确运用辩证唯物历史观,则是留给高校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4,(2).
[2]龚延明.岳飞是“精忠”还是“愚忠”辨析[J].学术月刊,2002,(4).
[3]李珍.民族融合与民族史观[J].史学月刊,2004,(9).
[4]张子侠.品评历史人物的理论与方法[J].史学月刊,2004,(9).
[5]李松茂.历史研究中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原则[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2,(3).
- 上一篇:网络安全攻击应急预案
- 下一篇: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