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类型范文

时间:2023-11-29 18:0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的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的类型

篇1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翻转课堂;价值;可行性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改研究项目、2014年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翻转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SUJGA04)

【分类号】G729.2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体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繁多复杂,应用性强,需要紧密联系实际,将知识学以致用。体育专业学生的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但文化课基础较差,重术科轻理论。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用”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常常出现教学主导、教学主体、教育资源“被分离的”的状态[1],“缺席的在场”是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之常态[2]。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共享与应用。2011年翻转课堂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目前未见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探索和可行性分析。

1 翻转课堂的内涵、应用与研究现状

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前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知识传授,课内以师生、生生之间协作方式完成练习或家庭作业的学习任务,完成知识内化。传统课堂则相反。二者各要素的对比见表1。

2007年,美国柯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提出翻转课堂理念并实施,发现教学效果较传统方式好得多。2011年“传统教育的颠覆者”萨尔曼・可汗创办了可汗学院,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堂“翻转”成为可能。随着可汗学院视频课程风靡全球,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了主流的教育思想,被北美很多国家和地区采用,快速并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和成人教育。

目前,国内许多机构和学者也相继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谌晓安,等基于中国特定的国情(如班级人数、国内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和教师的教学思维习惯的改变等),采用SWOT分析法对翻转课堂应用在我国教学改革发展中拥有的内部优势因素与劣势因素、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与威胁因素加以分析,目的是充分发挥、利用其有利条件,控制、化解不利因素,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和学习效果[3]。张金磊等基于Robert Talbert教授的翻转课堂模式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了以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杠杆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定位于课前与课中两个重要的时间段,并对每个时间段提出模块化任务设计,尝试以技术的介入、活动为引领,建构有利于学习效果提升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协作学习环境[4]。曾明星等将翻转课堂与研讨式教学有机结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克服二者弊端,大力提升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质量[5]。汪磊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压力的产生及其管理》专题为例,从四个方面重点(制作教学视频、指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教师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与考核等)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策略[6]。南京大学梁乐明等教授借鉴可汗学院的特色与成功,应用“教学微视频”和相应的新型组织管理模式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学体系,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与效率[7]。

上述研究结果为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实践上的借鉴价值。

2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探索

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达到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沉闷、枯燥、机械化、形式化的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自由的”“人本的”“灵动的”新型课堂,可达到“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的目的。

2.1 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旨在揭示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及传授体育保健康复的相关技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指导教学、训练和科研。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把讲解与示范采用文本或在线虚拟课堂完成,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与技能的时间相应增加,加上学生课后的总结反思与巩固练习,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

2.2 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翻转课堂从微观层面来看,具体实施步骤可用“流程说”来解释,即学生先观看教学视频,再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萨尔曼・可汗);宏观层面上则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8]。由此可见,翻转课堂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学习速度和进度方面,未掌握知识和机能的学生可反复观看相关资料(如文本、在线平台上的视频、音频等),已经掌握的学生可深入学习;教学方法方面,广泛采用的研讨式、项目驱动式学习教学模式;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学生完成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后,根据在线测试的效果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小组成员和体育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客观评价。通过教学流程和方法的改变,实现了时空限制、思维限制和教师角色改变,缩短了师生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构造学习者新的认知方式,让学生可以自控式地深度学习,满足其学习需求,体验到学习的愉悦,获得个性化和人性化教育体验。

2.3 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

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场所,教育的本质首先应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上,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在线教学环境营造、学习成果展示、情境设置以及师生的交流、生生的合作等手段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育贤ā⒆橹、协作、创新、团队协作精神等,体现了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学对“人文性”的重视和以学生为本的特点,而不能像传统课堂教学一样把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看成教学的全部。

3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3.1 课程特点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重理论,强实践,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更好地为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服务。翻转课堂把学生掌握知识的作业过程转变为课内和课余交流学习成果、从事科学实验、项目协作探究的过程,符合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特点。

3.2 学生特点

体育专业学生的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善于表现,肯吃苦耐劳,但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重术科轻理论、“学”“用”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则仅能完成知识的传授,而知识的内化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3.3 教学资源与学习条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学生们获取信息渠道增多,所能接触到的知识域更为广阔,方式也更为灵活,参与信息互动的平台与互动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校教师能够胜任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软件开发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与等任务,具备开发教学资源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

[2] 荆雯,池静莲.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15,38(7):98-104.

[3] 谌晓安.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应用翻转教学模式的SWOT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125.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2012(11):46-52.

篇2

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4号)两个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贯彻现代大学教育的社会轴心观、多元素质量观、开放办学观指导下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观念,突出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外向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要求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深入贯彻落实学院的办学理念,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强”“外语听说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注重因材施教;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产学研用合作教育;调整现有课程体系,规范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精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加强调研论证环节,要有校内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参与论证。

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要求原则

树立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平台课程为基础,按照应用型人才不同发展目标规格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才的需求。

2突出实践能力、就业导向原则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体现国家、社会、企业和行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制定“有用、有效、先进”的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强化外语能力培养原则

从听说入手,以听说见长,开展课程学习和语言能力训练。外语类专业要体现国家及国外共同语言参考标准的外语能力目标要求,同时要扩展学生外语应用领域。外语类(含大外)课程考核都要考查听说能力。非外语专业要深度融合专业能力与外语能力培养,实现专业与外语的融合。

4外语、专业(专长)互补原则

积极探索语言类专业“外语+专长”,经管类、理工类和艺术类专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外语为工具,以专业(专长)为载体,进行开放式教育,分级教学,因材施教,使毕业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巧,又有较强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

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优化

1公共基础平台

为顺应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在确保公共平台课程中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对学生在语言能力、身体心理健康、信息获取与处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前提下,增加公共加选课栏,重点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利于分层教学、个性化培养,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外语、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深入学习需求,充分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2专业基础平台与专业选修平台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为学生奠定比较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科教育特点,将相同、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打通,注重内容的拓展性、延展性、实用性,搭建厚实的统一平台,以此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专业限选、任选课程是指某类专业学生应修读的非主干学科专业课,主要面向相关科技、产业领域、学科领域,传授较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课程,每一专业可根据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适当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应用性和创新性,此类课程遵循教学内容精简优化原则,体现岗位性、职业性特点,适当设置体现专业前沿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选修课程。

为体现语言类院校办学特色,实施“外语+专长”、“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外向型人才,特要求涉外类专业,应将英语知识与应用能力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范围;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小语种方向专业,应将对应语种的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范围;艺术类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学生外语水平要求,以培养实际交往能力为主;其他各专业,也应考虑学院外语传统特色与本专业的有机结合。

3模块课程

(1)公共选修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

专业选修课是为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满足学生的专业爱好,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而开设的。为了增强专业选修课的指导性和实用性,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传统的专业选修课按课程性质及其社会功用进行有机组合,形成若干专业方向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公共选修课模块嵌入公共平台之中,学校组织开设一定数量的全校性公选课,理科类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文史类和艺术类课程,文科类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类和艺术类课程,艺术类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文史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开设公共任选课是为了探索学科交叉,实现文理融通,加强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

篇3

关键词:开放教育;高职教育;共享性资源;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开放大学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己任。开放教育的开放性有利于高职教育的社会化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一对一和一对多并存的课程论坛也是高职学员喜欢的一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高职教育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建设有利于开放教育的职业性发展。许多省市开放大学已经进行了资源重组,将高职教育和开放教育组合,并从教学模式、技术支持、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确定了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以下简称两类教育)合作共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两类教育协同发展的办学思路。

二、概念界定

(一)共享性资源

共享性资源即能够拿出来与他人分享的资源,包括分享资源的使用权和知情权。界定在教育范畴内的共享性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共享性资源包括人才资源的共享、物质资源的共享、人才和物质资源的综合共享;狭义的共享性资源主要指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的共享。

(二)网络资源

课程资源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有各种类型和表现形式。这里将课程资源划分为两类:指定的文本教材和辅助资源。文本教材指的是结构完整、核心知识具体的编著,属于是静态资源。辅助资源是链接在网络平台或形成资源包的数字资料,对学员自主学习有辅导作用,也称网络资源,属于动态资源,随着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环境变化进行更新。文中论述的对象主要指狭义角度的共享性资源中的网络资源。

三、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的迫切性

(一)是开放大学两类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知识共享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军远程教育领域,导致该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开放大学是基于资源教育的大学,拥有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提供及时、便捷、有效的支持服务是开放大学参与知识共享运动的核心竞争优势。加强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是开放大学两类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开放、整合、共建、共享是开放大学很长时间内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使命。

(二)是完善开放教育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体系的需求

开放教育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体系是有层次性和侧重性的,高一蛹兜闹饕进行教材编著、科学研讨等;低一级主要侧重教学设计、撰写学习指导、编制习题库等。但实际执行情况是资源重复开发严重,内容滞后,资源形式单一且更新缓慢,这对学员自主学习积极性会产生不利影响。据有关研究者调查,面授学习仍然是开放教育学习者最偏好的学习形式,但突出的工学矛盾、家学矛盾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所以基于网络的课程平台上提供的授课视频成为学员最偏好的学习内容呈现形式。但“大头像”式的授课视频让学生很是生厌,学员更讨厌照本宣科读教材,他们希望能看到生动的课堂直播。这会让他们在看授课视频时产生身在现场的感觉,消除网络学习的孤独感。将生动的高职教育课堂进行有效编辑、加工,将其做成微视频,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提升高职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需求

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高职学员职业生涯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而目前以精品课程带动的高职课程资源建设现状是课程资源过于繁杂,不方便学员选择;资源内容面面俱到,使得学员依赖性增强,不利于引导学员自主学习,无法激发学员思考。高职学员日常学习中接触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于授课教师,类型以课件、教学大纲、习题、复习资料为主。资源形式陈旧,缺乏吸引力,如若不是学习任务需要,根本不会促进学员学习这些资料。高职学员因学习需要收集相关课程资源时主要依赖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犹如大海捞针。开放教育是基于导学――自学――助学的教学模式来建设教学资源。通过导学引导学员自主学习,通过助学帮助学员自主学习。调查发现开放学员对这种教学模式对自身学习能力提升的帮助是比较认可的。加强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是提升高职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

(四)是避免资源浪费的需求

因为教学目标的差异,绝大多数开放大学虽然确立了两类教育协同发展的思路,但实际教学时依然保留着“一国两制”的运作模式。两类教育各专业、各课程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拟定教学大纲,打造教学模块,建设教学资源。在开放大学一位老师同时担任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相同专业的相同课程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因为开放大学“一国两制”的运作模式,这些老师需要按照各自的教学要求把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因资源重复开发造成的浪费不仅仅体现在种类繁多的各种重复资源上(形式不同,内容相同),还表现在因其低有效性而导致学员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一直以来,课程实践实训都是开放教育的软肋,也是开放学员学习过程中迫切需要获得的资源和技能。高职教育基于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构置的软硬件条件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空缺。

建设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调查结果显示开放教育灵活的学习方式、先进的教育设施、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对高职学员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规律的面授辅导、丰富的实验实训软硬件对开放学员的学习也是很好的补充和促进。为有效促进两类教育更快更好得协调发展,打破课程资源建设壁垒,开展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迫在眉睫。

四、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的ACTIONS原则

英国开放大学创始人之一的托尼?贝茨博士在代表著《技术、开放学习和远程教育》一书中曾提出了著名的ACTIONS模型。该模型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如何在教学中选择技术等远程教育界非常关注的课题,对远程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也可以总结为ACTIONS原则,只是这里的ACTIONS原则和托尼?贝茨博士的ACTIONS模型有本质的区别。

(一)A(Access-易接近的,可理解的)

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也是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应遵循的首要原则。立足学员实际,建设的资源应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内容上应符合学员的知识基础和认知习惯,由易入难,增加学员课程学习的接收度。尤其是各类拓展性资源,比如一些网络链接的视频或案例、对应的习题等,应对其内容进行适当剪辑,对其表现形式或呈现方式进行再造,增加学员学习的针对性,从而激发学员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课程共享性资源还应方便学员获取即学员不需要经过专门的技术指导,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重复使用共享的资源。

(二)C(Choice-被选择的东西、精华)

可汗学院的成功首先源于其共享在YouTube网站上的教学视频。每段教学视频不超过十分钟,且讲解得简单、明确。正因为选择了最精华的内容又采用了最直接的呈现方式,让其视频资源获得众多学习者的追捧。据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开放教育学员还是高职学员,他们对任何形式内容冗长的的资源都很排斥。在使用资源时,他们希望标题明确,内容精练。至于这个资源上涉及内容的前因后果以及这个资源和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学员并不在意。所以,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应遵循拿来主义的原则,去其糟粕(主要指对学员没有直接帮助的内容和信息)留其精华。不管是自建创新资源还是链接的资源都应该抓住核心,适当瘦身,将最关键的内容采用最适合的方式呈现给学员。

(三)T(Teaching and Learning-教学活动资源)

重视教学活动资源建设应是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在调查中发现,开放教育学员和高职学员都倾向于合作式学习方式。开放学员是基于网络学习的孤独感,高职学员是基于自由的学习环境(相同的身份、平等的地位、相对私密的成员关系让他们更能畅所欲言)。可以通过加强教学活动资源建设来提高合作式学习效果。比如典型的教学活动――案例讨论。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给出案例背景,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开放教育是网络讨论,高职教育是课堂讨论。在建设这种类型的教学活动资源时,可以将案例背景简化,强化合作式学习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协作,设置“我补充”“我提问”“我回答”等多个角色,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跟踪和指导,学员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和展示,这样会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合作式学习效果。

(四)I(Interesting-有趣)

这是一个让资源建设者非常头疼但又必须注意的原则。开放大学面对的学员很少是具备良好的认知结构和很强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接受性学习类型的学员占绝大多数。根据奥苏伯尔的研究成果,接受性学习在适当的条件下也能产生有意义的过程和结果。这就需要资源建设者在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员学习所需资源时增加资源的有趣性以提升接受性学习者的兴趣。这对开放大学师资建设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为这个原则不仅需要资源建设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资源收集和整理上,而且资源建设者需要触类旁通掌握和课程资源建设相关的信息化技术,资源的内容固然要有趣,形式也要生动活泼。

(五)O(Organization-团体、组织)

资源是一个系统,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就是要对这个系统的各要素进行加工和重组。根据麻省理工开放课件项目的启示: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两类:文本教材和辅助材料。文本教材往往是国家开放大学课程组编制,结构完整、核心知识具体便于阅读思考,属于是静态资源,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辅助材料是链接在网络平台的对学员自主学习有辅导作用的教学资源,具体有参考书目、对应的期刊杂志、视频材料、网络资源等,属于动态资源。辅助材料随着每一学期的教学进度和环境变化进行更新,是导学助学的重要工具。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仅仅依靠一两个人员根本无法完成的。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必须根据课程资源开发需要组建专门的团队,有明确的团队负责人和分工,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经费支持。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团队成员构成强调一线教师的参与,这也是国际上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

(六)N(Novelty-新奇的事物、新颖)

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是立体的、多元的和开放的。有数字显示我国早在2012年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就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各种便捷的沟通、传播工具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所以,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资源建设中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新颖,加快更新速度。行业发展是课程资源建设要关注的永久性话题,不断将最新的行业发展资讯添加在网络资源上,能很大程度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在调查中也发现,学员对微视频、微课件、用微电影制作的案例还有微信课程接收度较高,他们最喜欢的沟通工具是微信和QQ。所有这些都需要资源建设者把最新内容的资源用最新的表现形式呈现给学员。

(七)S(Spread and Sharing-传播和分享)

开放与共享是开放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课程共享性资源必须能促进传播和分享。上海开放大学用“最好用、最管用”来评价课程资源的好坏。“最好用”针对操作层面,侧重于资源的使用;“最管用”针对应用层面,侧重于资源的内容,双管齐下,通过多种表述方式让学生能有效掌握知识体系,达到资源传播和分享的目的。吸引社会各界精英交流的盛会――T E D大会,产生了大量演讲视频。TED将那些主题新颖、风格生动、场面热烈的演讲,剪辑成20分钟左右的视频上传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截至2015年,已经有上亿网民观看了TED演讲视频,信息传播效果极佳。是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参考的榜样。

五、结语

开放大学以搭建终身W习立交桥为己任,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协同发展是其重要发展举措,两类教育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迫在眉睫。在知识共享运动中,学习者参与的活跃性和传播分享程度是开放大学显示优势的根本原因。课程共享性资源建设应构建团队,以学员需求为中心,强化资源内容,以促进传播和分享。

参考文献

[1]德斯蒙德?基更编,丁新等译.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严育洪.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冠凤.开放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机制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6).

[4]余平,祝智庭.开放教育资源的内容可共享性相关标准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2).

[5]韩西娜.陈为.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初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6]孙爱萍.对我国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9).

篇4

[关键词] 大学体育 课程模式 多元化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第九批教改课题(课题号:JG1105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本研究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结构进行研究找出共性与个性,为陕西省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议。

陕西省大学体育课程结构及类型

表1 陕西省部分高校大学课程结构及类型

从表1中看出,各高校课程类型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保健课、公选课四个部分。高校的课程结构主要是分为三部分:一年级必修课(基础课),从二年级开始实行选修课或者选项课满足学生兴趣需要,在大三、大四实施了公共选修课。部分高校把课堂教学、课余锻炼和课外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形成了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西安理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针对部分病残学生开设了保健班。在选项课方面都在选修课班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可见,各高校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各高校在课内外一体化程度、保健课程、高水平训练课程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陕西省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分析

表2 陕西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情况一览表

从表2中看出,陕西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可以分为体育知识类、技能训练类、竞技类、休闲娱乐类、素质类、保健类6类课程,其中延安大学开设26门课程,西安理工大学21门,西安交通大学25门,西北大学13门,宝鸡文理学院11门,安康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门,但是各高校对轮滑、瑜伽、体育舞蹈等新兴的课程开设较少,身体素质类、球类项目、武术项目等项目几乎在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所开设的项目主要有短跑、长跑、跳远、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与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程度的重复。这些项目的单调与重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兴趣,资料表明:清华大学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田径类、球类、武术、操类、民族体育、民间体育、各式新兴的项目以及体育健康理论等,其中选修项目达到了54种,极大地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之相比,陕西省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需要继续丰富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结论与建议

陕西省大学体育课程类型可以分为体育知识类、技能训练类、竞技类、休闲娱乐类、素质类、保健类6类课程,各高校新兴的课程开发不够,在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方面开发不足,课内外与校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不完善。

各高校应根据师资、场地器材条件以及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设立多样化的课程模式。

各高校应逐渐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应多样化,应该把生活、生态、生存、时尚类项目纳入体育课程范围。课程评价的内容应多元化,淡化竞技性内容,应重视终结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把学生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内容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于奎龙.我国部分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C].第22届泛亚洲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2011,(7):250.

[2]隋晓航.中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8,(3):61-63.

[3]周树林.2009年最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学科建设与体育科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

篇5

大学体育课程是按照大学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公共体育学科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为学生安排学习体育、锻炼身体的文化过程,旨在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发展体育能力、培养社会情感、完善个体人格等。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多方面来源的客观现象,作为一种学校借以实现其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①。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是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文化模式和文化生态影响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文化交流和变迁导致大学体育课程的变革,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着大学体育课程的现代化进程,社会文化是大学体育课程的不竭之源。另一方面是大学体育课程对社会文化进行的选择、平衡与提升,促进社会文化的传递和传播。在本质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不仅只是表现为大学体育课程意识、大学体育课程思想、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等内隐性文化,而且也表现为人类在大学体育课程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制度、大学体育课程政策、大学体育课程管理等的外显性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大学体育课程,这是大学体育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一,因为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一方面是文化造就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母体决定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大学体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脱离文化,大学体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是大学体育课程又精炼、形成着文化,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或媒体,为文化的增值与创新提供了核心机制,离开大学体育课程,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就会受到阻隔。从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体育课程自形成之初就是体育文化传承的工具,也就是说,传承体育文化是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逻辑前提,这就形成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功能。其二,大学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体育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这不仅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集萃”,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

1.文化传统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

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某一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所生成、积累起来的稳定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特征。文化传统主要包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我国文化传统博大精深,以儒家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人文传统占主导地位,崇尚“中庸和平”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西方文化传统同样深厚久远,以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为核心,倡导“开拓创新”和“崇力尚争”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人们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选择,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如我国的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泛道德主义”倾向,从中华武术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竞技比赛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丰富生活、社会交往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传统情怀。而西方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竞争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具体体现为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

2.文化交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的活力之源

文化交流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它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②。文化交流是一种横向上的文化流动,既包括一国之内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也包括国际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不仅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赖以进步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途径,更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力量。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交流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既丰富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涵,也激活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活力。尤其是我国当代大学构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教育模式,大大增强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在活力;CUBA更是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加之世界名校(如中国的北大和清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美国的哈佛和耶鲁等)之间开展的传统赛艇比赛,无疑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整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拓展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国际视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就是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体育文化类型加以协调、平衡,形成一种新的有机统一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21世纪的体育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融合性倾向,这就必然要求各国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领域的开放与对话,树立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形成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视野,构建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融为一体。

3.文化变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动力之源

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③。文化变迁实质上是一个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过程,文化变迁是文化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之源。社会文化的每一次变迁,都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主要动力。大学兴起于中世纪的西方国家,中世纪西方文化的主宰力量是宗教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无疑受到宗教文化的钳制。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复兴运动,宗教文化和封建文化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取代,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备受关注,“抑神扬人”的文化之风吹拂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人文精神勃然兴起;17世纪的经验主义和18世纪的理性主义带来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科学化运动,科学精神显露于西方大学体育课程之中;19至20世纪是西方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自动化生产代替了机械化生产,社会发展速度倍增,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社会变迁必然导致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变迁,由此形成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竞争精神;步入后现代文化的西方社会,竞争依然存在,甚至更为激烈,竞争形成了异化。为此,当代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正在着力从东方体育课程文化中寻觅解药,以缓解其自身竞争文化的冲突。我国古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文化;以及以“武术、导引、气功”为主的养生保健体育课程文化;近代时期,随着西方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的传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明显西化,“中体西用”文化观主导下的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表现出一种折衷立场;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促动下,日益西方化成为主导趋势: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终身体育、全人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内容(球类、田径、体操),再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无不是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再现。可见,文化变迁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要保持和谐健康发展,就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变革自身,主动适应并适度超越社会文化变迁,更好地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能力。

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逻辑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基于对人类原始文化的考察和对现代文明的认识,把世界上已有的文化传统划分为三大类型:前喻型文化、互喻文化和后喻型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其主要特征是未来重复过去,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后喻文化条件下的教育任务是复制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那种长者不得不向孩子们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文化类型。互喻文化是年轻一代注重从同代人那里交流感受、获取经验的文化类型,其主要特征为现在是未来的指导。米德进一步指出,过去人类为了保证文化传播的连续性,靠的是儿童的依赖性学习,现在我们必须培养这一系统中最灵活、最复杂的部分即是成年人的学习,我们必须教会自己如何改变成年人的行为,如此我们便能放弃后喻文化中的文化复制方法及其中的互喻文化成分,去寻找前喻文化中的方法。我们必须为成年人创造新的模式,使成年人不是教孩子们学什么,而是怎么学;不是教孩子们对什么应该承担义务,而是使他们懂得义务的价值④。从米德的文化分类来看,文化发展的机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统一,后喻型文化强调传承,前喻型与互喻型文化推崇创新,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逻辑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逻辑根据,因为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文化传承是河之源,文化创新是河之流。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也正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传承之源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之流的合一。

1.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

大学体育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大学体育课程的职责首先是要传递对社会具有价值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传承体育文化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从大学体育课程的起源,到至今的发展历程,大学体育课程无不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的,历史演绎出了大学体育课程传承文化的逻辑机制,大学体育课程实践赋予了文化传承工具的角色,于是,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便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命题。从逻辑上来看,将大学体育课程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脱离其文化母体,成为一种纯然的工具,导致大学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成为一个虚概念,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品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使命无涉,大学体育课程所传承的文化就是体育原文化。即使在大学体育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纯粹是出于技术理性之故,丝毫不能改变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这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线性制约机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造成体育课程自身的文化缺失。此外,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工具角色把实证化和效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科学化标准的核心指标⑤,也就是说,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践中,效率化和实证化基准是以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为其逻辑前提的,于是,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价值和评价等无疑都一致地趋向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这与传统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发起的科学化运动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大学体育课程完全受技术理性的主宰而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主体,其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也随之荡然无存。秉承文化传承旨趣的工具性品性,使得有史以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呈现出毫无二致的文化驱控与锁定机制,由此造成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盲点,消解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意识,进而使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始终循着原文化的理路和节律,镂刻着文化的原始印记,倾心于认同已有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仅仅局限于社会文化的事实判断,大学体育课程在实践中只能趋于和适应社会文化,而不能创造和创新社会文化,这一适应性文化将大学体育课程变成了一种茧式课程。茧式体育课程在文化上体现为接受和认同品性,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强调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无视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和社会意识的形成。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赋予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复制功能,而非文化生成功能,文化传承的逻辑机制不仅不能使学生生发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而且还钳制着学生的思想,淡化了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的生活世界变得肃然无味。虽然这种以技术理性主导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也赋予人们一定的信念和价值,如“知识就是力量”,“技术造福人类”等,但是,它们却使人感到束缚和压抑,甚至成为人类的一种异化力量,大学体育课程的这种文化传承工具逻辑必然会走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境界。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缘于历史性依据本然无可厚非,但是在今日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价值无涉的认同性大学体育课程,无论是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中,都已缺乏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大学体育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要经历一场深刻的文化洗礼,超越其自身的文化传承之囿而走向文化创新之境。

2.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创新逻辑机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⑥。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培育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逻辑工具,使学校体育教育只能依据制度化的文化去训练人,塑造“知识人”、“技术人”,而不是真正的“文化人”,导致不能实现培育人的历史使命。传承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看似有文化,其实它是拿了“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如此,大学体育课程在教育文化语境中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话语权”,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困境和扭曲等,均缘于此。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进行扬弃,还原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使体育课程文化由“虚无”变为“实在”。首先,就是要把大学体育课程视为一种文化,即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作为工具的体育课程,承载的只是体育知识和技术而已,本身毫无文化可言。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培养人和造就人的重要手段,它绝不应该仅限于机械地复制、认同和传承社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大学体育课程应有自己的文化品位、理想和旨趣。从逻辑上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必然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必然是一种自主性的文化现象,必然具有自主性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无疑,大学体育课程是作为体育教育活动的媒介物而存在于学校教育文化之中,教育化标准应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依据,教育化标准包括学生、社会和知识三个方面文化因素。体育知识和技术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本源,但体育知识和技术并非等同于体育课程文化,体育知识和技术成为教育内容,就在于其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体育知识和技术是价值中立的,而体育课程文化则是一种强烈的价值涉入文化。知识本位体育课程观将体育课程知识视为教育的全部,体育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要学生实现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满足并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同样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使命,但是社会本位体育课程观把体育课程完全视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产物和附庸,把体育课程视为社会制度化文化的辩护和维护工具,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逻辑就缘于此。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学生理所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教育性指标。然而,学生本位论却无视社会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影响,把学校体育教育从社会中剥离出去,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文化标准是一个复合化的因素系统,单项式的教育性因素只能阐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教育价值。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使人成为人,这就要求将大学体育课程转变为自主性的文化存在。大学体育课程通过传递和积淀文化,并积极创造文化,实现自身的文化增值和创新,体育教育过程不仅是获得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更是文化的过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既是一种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表现或实现体育课程独特而崇高的超越性文化旨趣。超越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变形虫的本性与逻辑仅在于适应而已,所以“变形虫将抱着它自己的理论、它自己的信念和它自己的习惯死去”⑦。有超越才会有进步,“自我超越是一切生命和一切进化尤其是人类进化中最惊人和最重要的事实”,如果大学体育课程只具有适应性的话,传承社会为其制定的文化,服务并服从于社会现实的政治文化或经济文化,那么,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就只能适应而不能超越,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一种指向人之生成的体育课程文化不能在文化传承逻辑机制中适应社会文化,而应超越社会文化。贝塔朗菲认为“如果人类的生命在于适应,那它永远不比变形虫进步,因为变形虫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东西,它从原始海洋到今天已经存活了几十亿年,如果教育只是适应环境,那么教育和培养目标就是变形虫了”。

三、结语

篇6

一、其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拓展了我院体育课程的内涵,将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体育、学会体育”教学任务从课堂内拓展到了课堂外。

(二)延伸了我院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将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纳入体育教学内容,突出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特色,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延伸到了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实用性。

(三)促进了我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体育锻炼和育人环境,积极地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服务。

二、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要求,高职院校积极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大趋势,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的改革。从2006年筹建高职院校以来,在体育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为全面建设全国水利“示范性”高职院校,努力实现精心打造“特色同科、活力同科、品牌同科”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和谐团队建设》被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评选为“首届职业院校体育工作特色成果”建设工作优秀奖。学院体育课程大二年级教学项目七个项目,教学内容丰富、可选择性更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受到学生的欢迎。

篇7

摘 要 高校的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一直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体育课程的设置是学生身体素质达标的保证,是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平台,是关系学生一生的大事。所以,本文以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分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公共体育课程设置 现状及对策

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可供选择的课程项目比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目前,国内一些有条件的高校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置公共体育课程。本文通过调查、走访全省的高校发现,这些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项目极为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项目集中在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上,这些课程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都已经学习过,不再具有新鲜感。而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泳、轮滑、台球等项目,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多数大学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课,这就使得学生的选择范围偏小,难以满足多方面的运动兴趣。

(二)体育课程的内容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些高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内容偏少,除了硬性规定的内容之外,缺乏校本体育课程和特色体育课程,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有的学生明明对体育课程的内容不感兴趣,但是为了获得学分,不得不花费时间去学习。而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及内容,一些高校由于场地、师资等各方面的原因,未能开设,这就压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由表二我们可以看出,有34.7%的学生是出于应付考试和打发时间的目的来参加体育锻炼的,这就充分说明了体育课程的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策略。

(一)转变思想,设置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体育教学思想是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指挥棒。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已经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将终身体育作为高校公共体育改革的目的,真正关注到了学生的需求,形成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观念。普通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多样化的体育课程项目,如游泳、轮滑、太极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体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现实生活和未来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例如网球、健身、健美操等知识内容都是学生走出大学后能够用到的。

(二)创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传统的体育课是以班级为单位而进行的。这种形式不利于学生体育特长的发挥和体育兴趣的培养。所以,根据新《纲要》的规定,普通高校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和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形式,以满足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素质、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的需要。所以,有的高校就形成了以系别为单位,男女分别选课、上课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然后进行统一分班,由专业的教师进行统一授课。这种形式能够照顾到学生的性别差异和爱好差异, 方便教学的组织管理。

(三)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目前,现存于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类型主要有两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后者比较注重考试成绩、出勤率等客观因素,而前者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提升幅度等等。很多高校采用的是二者结合的综合性评价体系,从运动技能、学习行为、技术技能、认知水平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在这四个方面中,过程性评价只占到了总分的10%,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事实上,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先天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在学习某些体育项目的时候,基本上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有些学生则不同,即使他们努力练习也不能及格,这种评价体系就剥夺这些同学的体育锻炼的权利,所以,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要优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在总分中的比例,既便于体育老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训练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学习的乐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篇8

关键词:体育课 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文化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290-02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接各专业特色,组织实施体育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结合专业教学安排的特点,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在如此形势和要求下,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应该推倒旧思想,打破原来的“竞技运动”的授课模式。

1 体育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体育教育作为职业给以的必要构成部分,明确其地位和作用是推进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发展的基础。体育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必要模块之一。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能够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身心发展平衡,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有充沛的精力从事工职业劳动,并且避免各种职业病所带来的危害。

体育教育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必然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变化趋势,各国都将教育战略放在重要地位,然而提升全面的身体素质使其如何更好地学习工作是确保自身竞争力基础。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在该社会背景下有了更为严格的目标。职业教育的终期目标是为职业岗位需求输送一线人才,因此其在社会的职业岗位中饰演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好职业教育体育课为学生培养一个终身体育的爱好和习惯,从而必须高度的引起职业院校的重视。

现代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已经不再只是为学生传授各类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不再是单纯的只为学生提供强生健体的作用,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发挥其应该有的其他教育功能,如:德育、意志品质、职业竞争意识、美育、心理调节等作用。

2 中职学校体育现状

2.1 教师对体育课的认识

目前在中职学校中,更多的老师对体育课的认识便是:公共基础课,是让学生开心,让学生玩,让学生自由的学科课程。在职业学校体育课多包涵其他功能和使命上,许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也包含了我们体育老师本身。更多的把体育教学的安排偏向于技能化,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多的把强身健体、发展运动技能和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而忽略了职业学校中,体育课是可以给予学生未来职业生活中所必须的身体素养的培养。

2.2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做为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之一――体育课,在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意识上,体育课,无非就是一个给他们放空的机会,一个给予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而更多的学生都会认为,体育课就是为了增强体质、提升运动技能和丰富第二课堂等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门基础课课程,学生却往往会将更重要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终身体育的培养,甚至是自身职业发展的作用等功能丢弃。其实,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必修基础课程,更重要的是着重于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精神层面的一种升华。

在中职学校,体育课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被抢课的危机,本是一个能给予健康发展的好温床。但是,由于专业发展才是中职学校的发展命脉,很多时候,体育课程的投入,无论在资金、场地还是师资及培训上,都难以得到满足,甚至更多的时候只能是达到维持一个课堂正常开展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时候,学校也只是把体育当成是一门普通基础课程。没有真正的把体育课的功能性作用放大,更忽视了体育课能为其他专业服务重要作用。

3 中职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设想

3.1 理念

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最终更多的是毕业即刻融入社会,就业参加职业劳动。针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的发展现状,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性质特点要求,如果作为职业学校基础课程之一的体育课程能够结合各专业特点来展开教学,这样能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学的又一功能,从而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后能得到一个健康的体魄以及能预防职业病发生的体育项目,为成为职业人后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

3.2 课程目标

3.2.1知识目标

能将运动理论和技能与身体健康知识和锻炼方法的结合,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作为体育锻炼的第一目标,同时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融汇到体育锻炼中以及体育课程教学中,认识到职业劳动带来的职业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2.2 技能目标

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对参加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增进学生运动化水平,使其的文化素养及终身体育发展上得到增长;加强从事的专业所需要的特殊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奠定良好的身体条件。

3.2.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弘扬体育精神,逐步构建向上、开朗、果敢和坚韧的态度;具备较好的心理抗压力、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提高对个人与群体健康的平衡感与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3.2.4 最终目标

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中职学校的学习将是他们学生生涯结束的最后一站,我们除了应该要给他们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和掌握生产活动技能外,还必须结合不同专业或工种进行职业身体训练。因此,必须要在三年的职中求学中教授一到两项热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目标。

3.3 体育课程融入专业文化的设计思路

3.3.1 课程必修是支撑

中职体育为必修课程,体现该课程对所有W生对体育锻炼和健身的普遍指导作用,即为体育的一般性、共同性和普及性。中职体育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具有强制性特点,它表明了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态度,体现了国家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人才规格方面的要求。体育课程和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是由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它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作为一些文化和技能课程提供身体的要求的支撑,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3.3.2 课程结构设计是关键

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指根据中职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课时、结构、模式、评价等展开整合优化的过程或组织行为。与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指导思想――职业活动为导向;

(2)课程教学目标――重点突显能力为目标;

(3)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

(4)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5)课程实施与内容――坚持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1]。

3.3.3 专业分类落重点

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职业岗位教育,学校根据社会发展所需而设立专业、调整岗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让学生具备毕业就能顶岗的能力。首先,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目录(试行)》,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对的分类,共分四类:

静态坐姿类――会计、商务助理、电脑行业等岗位;

静态站姿类――营售员、酒店前台接待等岗位;

流动变姿类――营销类、导游、快递员等岗位;

工厂操作姿态类――机械、生产线操作工等岗位[2]。

其次,针对不同的专业类型,分析该类型的职业特点,研究该职业对人体的影响,推断出该职业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职业素养和职业保健,最后再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操作流程为,首先通过专业类型来确定职业特征,分析其对人体的影响,从而确立该职业岗位对身体素质所对应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在了解该职业所带来的职业病危害及预防后,选择选择一项适合的运动项目,最终来确定实际教学内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下,中职学校进行“体育课程与职业融合相结合”具有重要可行性和迫切性。

按照学生专业特性,为学生职业所需技能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构造和教学信念不一,影响改革的步法。

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等课程资源的局限性,限制了体育课程改革的进度。

4.2 建议

紧跟市场变化,调整地区辐射的须要,通过“体育课程与职业融合”提高供给侧的职业体能、核心素养、增强体质等能力。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生专业特点相关的锻炼项目,满足学生职业要求。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唯有对在职教师的再培训,不断开拓教师知识结构和见识。

改善课程资源。根据课程开况,加大对场地和器械的投入,为“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体育课程”的开展提供基本的条件。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体育;中职;教学;趣味;方法针对文化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加强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体育课是学生喜爱的科目,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其看到学习的希望,从而帮助学生学习与增强技能。但如何加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笔者结合当前中学体育现状,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以“学生训练”为主,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练”就是让学生“活”起来,不让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动中体现乐趣。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通过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具备参与和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或某一个项目)产生了兴趣,表现出了一种求知欲望,这对体育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应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课一般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和考核课四种类型。新授课是学习的新教材,授课方式是以“练”为主,任何一项教材学生要掌握它都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其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课的类型只是体现了本节课的授课方式,并不能体现教材内容。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会,更要激发学生们对它的兴趣,锻炼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艰难的道德品质。

第二、注重体育需要,激发学生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了,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针对体育课而言,兴趣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这种间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说服教育下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学生平时的努力,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比如中长跑课,又单调又累,大多数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可是中长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学生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情愿克服困难,进行中长跑锻炼,这样的体育需要就是一种间接的需要,因此说需要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第三、精减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在新的课改之下,体育课程也必须围绕终身体育这一中心目标进行改革。体育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体能和技能的发展过程,对体育教育多方面功能的认识,必须指导着我们体育课的改革。在终生体育理论认识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不妨将终身目标按照各个教学时期的特点化分为一个有序的、递进的目标体系,在制定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等相关的因素,在不断增进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着重考虑在现有的文化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强体育文化教育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使体育课程在学生提高兴趣中进行锻炼成长。

体育课看似学生喜欢的课程,但也有老师上得呆板无力,整堂课显得死灰无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将体育课放在眼里,认为学生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创天下”,体育教师自身就有问题,没有对体育课定好位,这样是误人子弟的。因此,我们只有站在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的高度,立足学生实际和社会的需要,深挖校本教材,注重学生兴趣培养,体育教育教学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 边疆综合性大学 体育教学 改革研究

边疆综合性大学则是边疆地区集中建设的高等学府,具有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文化背景,而且处在现代与传统的交汇点上,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突显出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底蕴。边疆综合性大学的体育教学需要秉承学校的独特文化和办学思想,更需要立足本地,创新改革,探索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模式和实践途径。本文着眼于边疆地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校的独特位势,将体育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求自身的教学特色,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

1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1.1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是:立足本地、素质唯上、个性发展、传统兼顾、终身练达、服务社会。即以学校综合实力和独特位势为依托,按照素质教育和三生教育的理念,通过体育教学,启迪生命、生存、生活观念,掌握基本的健身技能,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培养创新意识,开发个性潜质,自主锻炼、自主探究,并参与服务社会体育与文化建设,引导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1.2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应为夯实学生锻炼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并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空间里提高体育学习效率,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具体改革目标如下:

完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建设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既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又提高教学效益。

建成多元教学平台:除了规范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针对教学目标,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空间。

形成地域文化氛围:在课内外广泛开展区域体育文化活动,增进学生情感体验,增强互动交流,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2 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边疆综合性大学作为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体育始终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目标要求,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创新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等几个方面。

2.1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课程结构改革就是完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使之有利于培养优质人才、对外开放交流,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图在整个体育课程结构体系中,总体上体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拓展的特点。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着眼于结构的质性、量性及类别的合理搭配。质性结构中注重课程结构与理念、目标的一致性;量性结构注重课时、强度的分布规律;而类型结构则注重各个课程系列的完善与互补。

体育课程的类型结构在横向上由“必修系列”、“校选系列”和“俱乐部系列”构成,而在纵向上“特色课程”贯穿于“必修系列”、“校选系列”、“俱乐部系列”三大课程模块,形成独立的一个课程系列。

其中,“必修系列”将在原有普通选项课的基础上,应在体育理论课教学、基础体能训练、新兴时尚选项课等方面有所突破,并且对选项课采取“逐级分流”的方法,通过“理论课”让学生在树立健身的意识,保健的常识、欣赏的方法,通过“基础体能课”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夯实身体锻炼的体能基础,通过“选项课”逐步提高运动参与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校选系列”将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重点开设体育技能提高类、体育人文类和体育保健类的课程,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技能水平。

“俱乐部系列”在内容上将有所扩展,并进一步加强管理,在专门教师指导下,免费向学生开放场馆进行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课外体育文化生活。

“特色课程系列”由以上三大系列中具有民族区域特点、现代时尚特点、方法创新特点的课程组成,并且跨越校内和校外空间,课内与课外空间的立体化课程形式,最终形成云南大学多元体育文化一体的氛围。

2.2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体育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实效性强的体育教学方法体系。

其中,在组织形式上,“必修系列”中的选项课将尽量采取“小班教学”形式,体育理论课采取“专家讲座”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校选系列”和“俱乐部系列”则由课堂教学向课外、校外拓展,增强师生互动、社会互动环节。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发挥教研室的作用,针对不同系列、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集体备课,探索创新,提高实效。特别是体育理论课教学、基础体能教学、以及其它特色课程,将给予更多的自主创新的空间,通过开展教学实验的行动研究,运用多种手段探索、整理、完善新型的教学方法。

2.3质量监控改革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对体育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监控。学校将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的改善程度、运动技能的掌握的熟练程度,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程度,运动参与意识的改变等方面的评价与监控。在质量监控的方法上,将注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形成特有的评价机制。

3 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措施

3.1加快学科建设,促进科研反哺

边疆综合性大学应紧紧围绕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快体育学科建设,深入探索大学体育的教学规律,在健康、体育、文化、社会等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将特别关注大学体育理念和目标体系、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基本规律、体育健康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大学体育教材建设等基本问题的研究,科学、合理地将学科建设的成果应用于体育教学改革,以此推动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3.2完善课程结构,开发特色课程

体育课程结构的拓展和延伸,将社会需求、体育知识技能体系特点、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三者统筹考虑,体现现代化、传统化和多元化。在空间上实现由课堂教学到课外锻炼到社会服务拓展,在时间上现实由健身效应到终生体育的延伸,最终将课内学习、课外群体活动、大学竞技运动、终生体育、社会服务一并融入完整的体育课程设计之中,发挥体育课程内部联动的整体功能效应。

在内容结构调整中,突出把握特色课程的开发。特色体育课程是大学个性的体现,选择一些地域特色的体育项目,引入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内容体系,挖掘项目潜在的健身功能、文化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为学生学习和锻炼提供多种选择。

3.3优化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

边疆综合性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规划,采取以体育教研项目、特色课程开发、体育俱乐部为载体,围绕目标进行整体设计,集合体育课程教学研究专家、体质与健康研究专家、大学体育课教师,将其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整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异质性知识技能的交叉融合,实现自我发展。

建立高效优质的体育教学团队,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体育教学团队将积极投入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项工作,一是将“体育教学设计能力”作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自我锻炼、健康测评和监控、组织体育活动、服务社区社会体育、传播传承体育文化、示范体育生活方式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整体化的设计;二是以教研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围绕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工作。

3.4扶持体育社团,增强社会互动

扶持学校体育社团,规范俱乐部体制,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发掘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纳入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以“武术俱乐部”、“少数民族体育协会”为试点,成立课外俱乐部,制定俱乐部管理方案,并采取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规定时间,统一由专项教师对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组织、管理和指导。

边疆综合性大学为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社会互动,应进一步丰富阳光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提供有文化内涵的、新颖的、多元化的健身手段,比如组织体育俱乐部活动、校外体育交流、野外生态体育体验、传统体育文化考察等,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与个性完善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5推广教研成果,强化监控机制

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来源于体育教学实践,同时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理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围绕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确立体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组织科研核心力量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路径和特色进行研究,形成教研与教学改革双项拉动的机制,培育系列教学成果。

巩固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有必要加强学习监控机制,更加突出和强化身体素质评价。第一学期专门开设基础体能训练课;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日常锻炼,并将其贯穿大学4年学程。另外,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监控作用,将测试结果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依据。

4 结语

边疆综合性大学鲜明的办学思路对体育教学改革,往往具有指导作用。边疆综合性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但只要立足边疆地区,抓住体育本质,挖掘自身潜力,凝练区域特色,不断拓展和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体育的多元功能,在边疆地区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中取得硕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