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9 18:0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美学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计美学特征

篇1

伴随着美学设计发展,一些学者对美学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由于美学评价的主观性及不确定性,使得设计者很难得到客观评价结果,因此研究美学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人工神经网络由于其具有自适应性、并行处理、非线性、容错性和推理能力等美学评价中所需的良好特性,非常适合处理美学评价这类涉及因果关系、数据中可能存在矛盾和错误的不精确知识.

本文以工业缝纫机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美学特征的参数化产品外形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形态要素与外形模型特征参数之间关系,运用特征参数表达美学形态要素,实现了产品的参数化外形设计.以100种外形模型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美学评价结果,将模型特征参数与对应美学评价结果作为训练样本,构造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美学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基于该系统的产品最佳外形设计模型.

1.基于美学特征的参数化产品外形设计

产品外观主要受其关键形态要素控制,通过形态要素的放大、缩小、变形及组合,可获得不同的外观创意设计效果,形态要素与产品外形特征控制参数存在关联.以工业缝纫机为例,假设其美学形态要素总共有m个,决定其三维外形的主要特征参数有n个,则形态要素与特征参数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

1.1形态要素的提取

工业缝纫机芙学形态要素主要集中在形状、表面特征和各部分比例关系等方面.本文以不同品牌的37种工业缝纫机作为样本,从整体与局部对其形态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1) 比例形态要素.如图1所示,基于实验样本研究,总结归纳出工业缝纫机各部分之间关键出例关系如下:a.总长度与总高度之比;b.机头长度与总体长度之比;c.机尾长度与总体长度之比;d,中部主轴高度与总高度之比;e.顶部宽度与底部宽度之比.

2) 机头形态要素.从主视和侧视2个方向研究得到表1所示的机头形态要素.

3) 中部主轴形态要素,中部主轴形态从长度与横截面2个方向研究.研究其截面方向时,假定侧表面为2个垂直平面,则中部主轴横截面主要由其底部特性决定,表2给出了中部主轴形态要素.

4)机尾形态要素.机尾两侧表面形状基本确定了机身侧表面形状,其形态要素主要考虑形状及顶部与底部宽度比例.沿机尾右视图方向对其进行分析,形态要素归纳为表3所示的6种类型.

    5)内轮廓曲面形态要素.内轮廓曲面形态从截面和长度2个方向进行研究.截面形态同中部主轴截面形态要素;长度方向形态主要为直角过渡型和抛物线型2种风格,如图2所示.

    1.2基于美学特征的参数化产品外形设计

    1.2.1外形特征参数与美学形态要素间的关系

    基于形态要素分析,将工业缝纫机归纳为表4第1列所示共12个主要形态要素,表中“〇”表示形态要素与特征参数之间存在关联.针对这些形态要素,利用UG软件,基于参数化建模思想,将工业缝纫机的12个美学形态要素与三维参数化模型的特征参数建立联系,完成基于美学形态要素的参数化三维模型的建立.

图3所示为参数化模型关键特征参数作用位置示意图,图中&~巧7含义与表4中相同.模型共有17个关键特征参数控制缝纫机12个美学形态要素,表4所示为缝纫机12个美学形态要素与模型17个关键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某些形态要素是由多个模型特征参数控制的,反之,一个模型特征参数又可能影响多个形态要素.

现以机尾为例说明特征参数如何控制对应的形态要素.机尾右视图轮廊形状由图3所示特征参数Pg.P,及P1()控制,其中,P?)和分别为机尾顶部和底部宽度,改变这2个参数可实现缝纫机机尾顶部与底部的宽度尺寸及二者比例关系变化.Pj机尾右视图轮廓线中两侧曲线的形状控制参数,侧曲线通过构造规律曲线方程实现.两曲线方程分别为

现以机尾为例说明特征参数如何控制对应的形态要素.机尾右视图轮廊形状由图3所示特征参数Pg.P,及P1()控制,其中,P?)和分别为机尾顶部和底部宽度,改变这2个参数可实现缝纫机机尾顶部与底部的宽度尺寸及二者比例关系变化.Pj机尾右视图轮廓线中两侧曲线的形状控制参数,侧曲线通过构造规律曲线方程实现.两曲线方程分别为应用UG草图功能及控制曲线,分别在如图4a所示的基准平面1和基准平面2内构造了2组封闭曲线.平面1内构造的第1组封闭曲线由Linel,Line2,Line3,LawCurve1和控制曲线LawCurve2构成;平面2内构造的第2组封闭曲线由Line4,Line5,LawCurve3及控制曲线LawCurve4构成.

第1组封闭曲线中Line1,Line2和Line3全部在草图中完成,并对其施加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尺寸约束如图4b所示.其中,Wup为机尾上表面宽度,H为机尾髙度,为机尾下表面宽度;改变这3个参数,可驱动工业缝纫机主表面发生改变.

几何约束保证封闭曲线各连接关系不变.控制曲线LawCurve1与LawCurve2为外形变化控制规律曲线,其参数方程表达式如式(1),(2)所示,2条控制曲线均以图4中Line1的中点A作为参考点.基准平面2内封闭曲线组构造方法与基准平面1内封闭曲线构造方法类似,本文不再详述.

基于上述工作,以图4a所示基准平面1内的Line1,Line3及控制曲线LawCurve1与LawCurve2组成的封闭曲线作为截面线,利用UG实体造型中的拉伸(Ejanjde〉功能,沿Line5方向拉伸形成实体SolidA;然后再利用自由曲面造型功能中的StudioSurface1乂1,分别选择LawCurve1和LawCurve3形成自由曲面,如图4a所7P;同样,选择LawCurve2和LawCurve4形成另一自由曲面_最后,用这2个自由曲面剪切前面通过拉伸生成的实体SolidA,郎得到工业缝纫机侧表面.

1.2.3外形设计实例

为使工业缝纫机外形模型符合实际,模型对应的17个特征参数必须在一合理范围之内取值.根据对现有各种缝纫机产品尺寸、比例等形态要素的取值进行测量J3纳,本文确定了17个特征参数的扱大值和极小值,并且对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

图5所示为4个缝纫机模型,分别对应4组不同特征参数(主要区别为特征参数尸^尸卜戶⑴值).

2.基于BP网络的工业缝纫机美学评价系统

2.1 调査样本的生成

本文的调查样本数目为100个,通过给定100组不同的工业缝纫机模型特征参数生成.从中随机选择80个模型样本作为BP网络评价系统的学习集,其余20组作为测试集以测量评价系统的泛化误差.

本文将100个调查样本分为和J4类,H类体现在缝纫机模型机头、机身的不同形态;C类体现缝纫机内曲线、机头主视图和机尾主视图的不同形态;B类体现在缝纫机比例形态变化;J类体现缝纫机中部主轴截面、机尾截面的不同形态.

2.2调査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结果的处理

产品使用者是产品市场要素的关键环节,是创造新产品的主要依据.设计新产品的目的即为使用者、消费者服务,因此选择美学评价指标时,应尽量选用消费者常用评价用语.本文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5个评价指标描述工业缝纫机美学:1)独特的-大众化的;2)协调的-怪异的;3)小巧的-粗大的;4)圆滑的-棱角的;5)满意的-不满意的.每组评价用语评价尺度分5个等级.

通过对50位客户调查获得了上述100个调查样本的调研数据.对于任一调查样本,其调研数据可表示为矩阵%(矩阵V,的列数为美学评价指标数,行数为被访者数目

    2.3美学评价网络的构造

    

    2.3.1神经网络的选择

   本文选择BP神经网络构造美学评价系统.网络输入向量对应缝纫机外形模型17个特征参数值,期望输出向量对应该模型的5个美学评价指标值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

2.3.2BP神经网络层数选择及各层节点确定

    工业缝纫机美学评价系统采用3层BP网络结构.输人节点为控制工业缝纫机外形的17个特征参数,输出节点为对应该模型的5个美学评价指标值,故网络输入节点数为17,输出节点数为5.采用实验尝试方法确定隐层节点数为15.隐层采用双曲S型传递函数,输出层采用对数S型传递函数.

    2.3.3算法流程

工业缝纫机美学评价系统算法流程如图6所示,

输出向量对应该模型的5个美学评价指标值V=[0[%,处,…,火5]d=l,2,一,80.以80对学习样本(&,17)对网络进行训练.对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应用剩余20组样本作为测试集对其测试,得到误差平方和为0.687263.美学评价指标两相邻判定尺度间的取值相差为1,考虑到美学特性的人为主观因素等影响,该误差是可接受的,从而证明该美学评价体系能够作出合理评价,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本评价程序建立在Matlab软件平台,使得程序易于移植和扩充,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

3.基于美学评价系统的最佳缝纫机外形样例

5个美学评价指标中,满意度指标表明顾客的综合满意程度,其他指标分别侧重于缝纫机美学的不同侧面.本文以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利用上述神经网络评价系统,获得了满意度值最大的一组工业缝纫机模型特征参数值,如表5所示.该组特征参数在评价指标丨独特性,协调性,小巧性,圆滑性,满意度丨下的评价分值为I_1.4005,1.9339,0.7413,1.1033,1,7291丨.图7给出了对应不同视图方向的三维参数化模型.

篇2

一、标志设计中对书法字体美学“形”的借鉴

我们一般将书法艺术所要表达的汉字外形以及结构统称为“形”。书法艺术在通常情况下更多关注的是形与形之间的相互呼应或者穿插的关系,所以在借鉴书法的“形”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它的结构。对于线条,我们要讲究它的美学,有方有圆、有曲有直、有肥有瘦、有黑有白。在对称的结构章法中也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审美空间。书法的章法结构具体指的是笔画位置、疏密得当、变换交错以及是否相互衔接呼应。书法艺术的笔墨美以及结构美表达出汉字的生命力,一般来说,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显示出不同的意境,从而彰显不同的文化精神。我们可以在笔墨上做出适当的调整,有淡有浓、有方有圆、有直有弯、有枯有润。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主体图案为“心”字,但是又很像英文字母“V”,有着胜利的意思。标志的整体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又很像一根迎风飘舞的彩带,体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书法的“心”字线条流畅而又富有感情,在变化中统一,整个标志饱含汉字的魅力,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标志设计中对书法字体美学“意境”的延伸

书法艺术不单单是供我们阅读识别的文字,它更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在书法的背后蕴藏着人类的思想情感、信仰和希望。在书写汉字的时候注入情感便会使字体有血有肉,更能够传达出意境。通常,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价值观。对于一个蕴含着意境的标志来说,它也能够清楚地彰显设计者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想。如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它是用中国书法的笔墨描绘一轮圆月,月亮上有脚印,月亮的起笔之处有点睛的作用,使标志主体线条似一条腾飞的巨龙,象征着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上升,有着巨龙升天的气势。标志采用写意的手法,用简单的几笔勾画出令人遐想的画面,也表达出人们对于探月的向往。

三、标志设计中对书法字体美学“气势”的传承

“气势”指的是世间万物显示出的力量。简单来说,书法可以看做人心的外化,很多书法家通常借助书法表达人和世间万物的沟通、交流和活力,从而传达出情感。在书法艺术中,“气势”能够很好地表达书法艺术的精神,也能够体现出创作者的心境。只有当我们理解了书法艺术中的气韵以后,再反过来整理标志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融会贯通以后才能找到现代和传统的契合点,创造出具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化作品。北京申奥标志就很好地采用了书法的“气势”。标志是由红、蓝、绿、黄、黑五色线条勾勒,犹如一个打太极的姿势,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线条饱含无限的力量,线条的弧度勾显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彰显了书法的灵魂。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江南古桥;桥梁选址;地方化;环境特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31

一座桥梁的设计建造,最首要的就是选址,只有确定了架设地址,才能依此去考量其他因素,因此,选址是桥梁设计建造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江南古桥设计选址除了要符合风水、宗教、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等因素外,江南古桥的架设地在水文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岩石土壤植被环境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均有其独到的特征及规律。

一、水文环境特征与古桥设计选址

江南水资源总量庞大,江河湖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支流庞杂,水文环境既特殊又复杂。桥梁既是架设于水面之上,那最先考虑研究的就是当地的水文环境。当今的水文环境是指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等自然界水体的时空分布、走向流量、深浅变化、水体构造以及与水体密切相连的周边环境和对其的影响,对它的研究现已成为一门学科。而在古代,虽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但古代设计师和能工巧匠在设计江南古桥时对水文环境的理解与把握丝毫不亚于现代。

限于古代的技术设备条件,江南地区真正横跨于大江大河之上的古桥为数不多,又由于江南河网水系、支流沟溪遍及大地,因此在江南地区的古桥大多架设于溪流河塘,规模气势虽不甚大,但设计科学、构造精美、富于变化,并与周边环境,尤其是水文环境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江南地区古人对桥与水、水与桥的融会贯通[1]。

结合江南地区具体的水文环境,江南古桥设址与水文环境的相联性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设址并不局限于中下游地带,架设于溪流上游的古桥为数众多。按照通常的桥梁设计原则,桥梁的架设地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段,因为中下段地势平坦,水流平缓,固体漂浮物较易通过,对桥体的冲击和损伤会较少,然而江南地区大部属于平原地区,很多河流溪道上游地区并不像山地高原地带那样地势陡峭,水流湍急,上游植被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固体漂浮物较多,而是兼具了中下游的优点,并且水量小,水较浅,河面窄,故而架桥成本、难度及工期都会大幅减少,这是江南古桥设址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征,是完全得益于江南地区水文环境这一独特优势的。如浙江嵊州玉成桥,该桥位于谷来镇砩头村北小舜江上游,建于1836年,桥长12.15米,宽4.7米,拱高5.7米。该桥所在地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更重要的是建于小舜江上游,此处河段河水流量极小,其宽度和深度犹如溪流,故而仅12.15米长的小桥即可横跨于“江”上,这在中下游河道是无法实现的。而且该桥桥拱十分平坦,也充分说明了此处江水流量常年较小,要不然,也不会历经170多年屹立至今而不倒。同时,其桥拱的平坦也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各项成本,这些都是由于当地的水文环境所带来的便利。江南地区建于江河上游的古桥,还有位于义乌浦阳江上游的通济桥,浙江武义县熟溪河(婺江上游)上具有千年历史的熟溪桥,金华东溪上游的普安桥、咸赞桥、中正桥,浙东鄞州鄞江上游小溪江上的百梁桥等等。

其二,按河道水系布局选址。江南地区大部分都称为水乡泽国,千湖之地,其河道水系遍及乡村市镇,河流交叉纵横,环绕相连,“十字型”、“丁字型”、“井字型”河道众多,因此在河道交叉口设址或是多桥相连设址是江南古桥有别于其它地区的重要特征,这样设址的好处是可以使桥梁发挥最大的使用功能,使一桥可以横贯两条或是多条贯穿交互的河流,或是相连造多桥,形成现代立交桥式的功能便利的双桥或三桥[2]。如上海嘉定区有横沥河与练祁河,二河交叉相连,其上宝庆济川两桥可谓是双桥,而德富桥又与济川桥极其相近,可说是形成了“三桥”,三桥婉转曲折,既富有意境,又全方位地连接了河道,给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又如苏州甪直,其地名甪直来源于“六直”。所谓“六直”,是指古镇东边的大直、小直、直上泾三条河道环绕的泽国典型。在古镇上有多处“双桥”,即建在河道交汇处,呈“L”形连在一起的两座桥,如同古代的钥匙,故人们称其钥匙桥,因为其连接紧密,小巧精致,又称“三步二桥”,即三步能跨两桥的意思,主要有位于镇中心的三元桥和万安桥,万盛米行南的南昌桥和永福桥,东市头的中美桥和交会桥,西市中的环璧桥和金巷桥等等。还有绍兴八字桥,架于三河四路交叉口,有如现在的立交桥,所以有人称其为古代立交桥,这些都是因为江南地区水网纵横,水系发达的水文环境所造成的独特现象。

其三,选址考究水体构造及水生物环境。江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潮湿,由于位于长江中下段,上游带来的杂质较多,水体构造较为复杂,而且由于常年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气温又较为温暖,为水生动植物,尤其是水生植物的生长蔓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因此在江南地区设计桥梁建造选址,必须考虑到水体构造及水生物环境是否适合架设桥梁,应该避开水体环境复杂,水生动植物繁芜之地,选择水流速度稍快,水体流畅、环境洁净的地方建造桥梁,因为水生动植物的迅速繁殖蔓延,会对建造的桥体久而久之产生腐化侵蚀,导致腐蚀、损坏甚至是坍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考究水体构造及水生物环境是江南地区选择桥梁建设地的独特前提。如苏州吴江盛泽镇白龙桥,其东为蚬子墩,西为小牛荡,由地名可知,所在地区芦荡丛生,水草繁杂,但该桥所跨河面开阔,水流通畅,环境优美,水体清洁,历经百年风雨迄今仍坚固耐用,这就是古代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当地水体环境而设计选址的结果。

其它的诸如考究河床顺直、水位变化、河道深浅、设计线路的优化、避开激流弯道、河水冲刷等等因素与其它地区类似,这是就不展开叙述了。

二、地形地貌及气候环境特征与古桥设计选址

江南地区总于中国中东部,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具体来分,江南西部、西南部地区山地、丘陵地带较多,江南东部地区多平原,基本上由西自东地势逐级递减。而江南的气候环境大致相当,基本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大,主要气候特点是春雨、梅雨、伏旱,以及夏季的闷热潮湿和冬季的阴冷细雨。江南古代匠人在架设古桥之初,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江南特定的环境背景和因素,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是古桥的选址架设要勘察江南的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因地制宜。江南地区多属冲积平原,并不处于地壳断裂带和板块活动频繁地区,因此,其地质构造相对来说并不复杂,但地表土层厚,地基条件不甚理想,在江南地区,古人一般把桥址放到岩石上或采用深基础,很少有过水桥梁采用浅基础,这是因为江南地区地基较为疏松且容易发生沉降,如果选址地地基较浅较软,一方面不能满足承载要求,较易变形,另一方面也不能抗冲刷,如果找不到坚硬合适的地基,江南古人还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打木桩、建桥台等以加固地基。如苏州宝带桥,该桥建于澹台湖口,此处河床土质软弱,为了使桥梁安全稳定,防止下沉,古人便采取了打杉木桩来挤密加固墩台的软土地基,这些木桩直径约15至20厘米,每座墩基60根,分5排,每排12根,桩长120厘米左右,排列紧密,桩顶间嵌有嵌桩石,其上砌筑墩身[3]。这种做法,不仅施工简便,而且密打的木桩长年置于水下,不易腐朽,起着挤密土体的效果,而且与桩本身的桩尖阻力一起可共同起到承载作用,从而减少墩身基础沉陷的可能。

对于江南部分山地丘陵地区来说,江南古人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多把桥梁设在并不是很高且较为平缓的河谷、沟谷等地[4],因为这些地形一般较为狭窄,而且地势也较为平缓,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样一来借助地势,建造成本就会大为缩减,桥梁使用寿命也会大为增加,充分体现了江南古人的聪明才智。如温州泰顺廊桥,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山高路远,群峰叠翠,其境内存有古代廊桥数量较多,为勾连交通,古代设计师充分参考当地地形地貌,将桥梁选择建设在当地地势相对较为平缓狭窄的河谷。

二是桥梁架设兼顾考虑地形走向和河道流向。江南地区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递减,但总体上东西差别不大,海拔不高,所以就造成了江南地区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而支流沟渠交叉纵横,四通八达的独特地域环境。因此,桥梁选址在参照地形地貌的同时,更要兼顾考虑这一其它地区鲜有的地域特征。

三是江南古桥设址地应受风力和季节雨量等气候性因素影响小。江南部分地区临海靠江,常发季节性台风,且风力强劲,多达8级以上,有时甚至发生龙卷风,台风常常造成江南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古代尤其严重,而且台风多伴随强降雨,在夏季尤为明显,江南地区常有雷雨大风,短时降雨量惊人,城中多为雨水积浸,乡村田野河水暴涨,地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古代江南人民在饱受台风、洪涝灾害后,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充分考虑和利用这些江南地区典型的气候特征,在桥梁设址时尽可能地选择受风力和降雨等气候性因素影响小的坚固稳定之地,以保证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施工安全。

三、岩石土壤植被环境特征与古桥设计选址

江南地区大部分是冲积平原,地表土层厚,坚硬砂岩层、花岗岩等位于地表深处;江南丘陵地带基本上为红岩红壤,即这一地带实际上属于红层盆地,红盆地是指四周由高山包围着,而中部为红色砂页岩所成的丘陵区,红层是白垩纪到第三纪初的砂岩和页岩层所成,岩性软弱;江南山地虽由泥盆纪坚硬砂岩层、花岗岩等所构成,但江南季风盛行,气候比较湿热,经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这些高耸而又坚硬的岩石,在中生代以来,即被侵蚀。故而整个江南地区总体而言,岩石质软,土壤质松,对于包括桥梁等建筑物来说其建造环境不利,而且江南地区土壤较为贫瘠,洪涝灾害频发,植被根基不牢,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江南古人建桥必须要克服这些由岩石、土壤和植被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选择合适地点进行设计建造。

其一,按架设地稳固坚硬选址。这点与前文所提到的按地质条件选址基本类似,但更注重的是当地的岩石土质以及植被环境。江南古代桥梁设计师和建筑师不仅要多方位考虑地形地貌,更要深层次地勘察当地的石质、土质和周边植被环境,尽可能把桥墩建在岩石上,这里指的岩石不能是质地脆软的红岩,而是坚硬的花岗岩等,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选取根系深广牢固、植被茂密繁盛,不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的周边植被环境。福建晋江安海镇安平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1 138年,全长2 255米,桥面宽 3至3.8米,其361个桥墩全部用坚硬的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的为长方形,有的为单边船形或双边船形,功能形式各有不同,但总体基石牢固异常,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且周边绿树丛生,植被繁茂,古代设计师将桥梁选此建造,既中意于其优美的环境,又充分考量和依托利用了当地的岩石土壤及植被环境,才形成了留存至今的这一古代桥梁奇观。

其二,按材料用地就近选取桥梁地址。古代桥梁的建造材料主要是土石竹木等基本材质,由于江南地区独特的岩石土壤环境,使得适合建造桥梁的土石材质较少,或是较远,不像中国东北部或是西南部地区,土石桩木较易寻求,而古代的交通运输能力及条件又十分有限,所以江南地区桥梁选址在符合其他条件的基础上,最好要接近材料用地,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降低工程预算,又可以大大地缩短工期,可谓是益处颇多。如浙江宁波地区古桥所用材料大多以条石、乱石及卵石为主,正是古代造桥工匠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就近取材的结果。如宁海万年桥,横跨于大松溪上,净跨达18米,系以沟谷深处天然基岩为桥基,采用附近山涧沟谷之卵石砌筑而成;又如象山欧阳桥,为三孔乱石拱桥,横跨于溪流之上,桥身用乱石修筑,桥面用鹅卵石铺砌,所用石料也都是采自当地的溪流河谷中[5]。

四、人文环境特征与古桥设计选址

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一系列的周围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6],包涵面相当广泛。桥梁作为人类的建造物和使用物,其本身就涵盖于人文环境之中,因此,它的设计建造与人文环境有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而江南地区自古以来繁荣富庶,人类活动频繁密集,历史文化精深博大,其人文环境更是繁复深远[7],江南古桥的建造选址势必会考虑和体现出江南独特的人文环境。

一是按生产生活习惯选址。江南地区民风淳朴,而且江南人民勤劳简朴,江南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富庶,不仅与地理条件、政治因素等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江南百姓的辛勤劳作息息相关。江南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是早睡早起,不单单是老年人如此,青壮年亦如此,由于他们天不亮就外出务农,在池湖密布的江南地区建造桥梁就应当考虑到视线问题,尤其在古代江南农村的夜晚,几乎没有公用照明设施,因此,江南古桥,特别是江南农村田间地头的古桥选址多设在视野开阔处或采光效果好的地段,这就是充分考虑到江南人的生活习惯,以尽量避免因天黑看不见路而落水。另外,江南河网稠密,沟渠纵横,四通八达,水运便捷,家家户户均有船舶,舟楫一直是当地人民最主要的交通及运输工具,只要是天气状况良好,江南人民平时上街赶集,走亲访友,甚至是田间做活等都习惯于使用舟船,根据这一日常出行习惯,在江南架设桥梁就要寻找人群密集地、商业交易地或是因地形地势、水流速度、水面宽阔等情况不便于使用舟楫的场地,这样才能使桥梁的使用功能发挥到最大。此外,江南地区是有名的水稻生长地和丝绸之乡,江南各地的稻作习俗和蚕桑习俗最为普遍且最具特色,江南绝大多数农户均以种植水稻、桑树,饲养蚕虫为生,这种生产习惯使得江南古代桥梁建筑师在建筑桥梁选择地址、规划路线时尽量便利于与这些相关的田地、作坊或加工场所。

二是按人口分布选址。江南地区因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经济水平较高,自古以来就人口稠密,人烟繁盛,村落繁多[8],因此,江南古桥选址多考虑人口分布,除少数人烟稀少地区,桥梁选取地力求一主桥能辐射几个村落外,在大多数人口密集地,不仅桥梁众多,而且有一个在江南地区很常见但在其他地区很罕见的现象,就是在同一河段相隔不远就架设有几座桥梁,为什么古人将几座桥梁的架设地选择相隔如此之近?就是因为当地人口密集,活动频繁,必须要有几座桥梁来满足人们日常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最为典型的是湖州双林三桥,位于湖州市双林镇的双林塘上,万元、化成、万魁三座石拱桥架在相距不到400米的河面上,有如三姐妹,所以俗称“姐妹桥”[9]。化成桥居中,东距万元桥225米,西去万魁桥122米,三桥造型相似,极为壮观。此三桥并不是建于同一年代,万元桥始建年代虽失考,但据史料记载,明嘉靖间遭倭寇破坏,说明该桥建造年代至少在明代,化成桥系元延祐年间(1314-1320)始建,后几经重修,万魁桥初为木桥,几经塌倒,清康熙元年(1662)砌石,不同年代的桥梁建筑者在架设之初,会将建造地选择相隔如此之近,这既不是为了讲求壮观,也不是炫耀财力,而是因为当地人口从元代至清代不断膨胀,一座桥梁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所以三座桥梁才共建一地,形成了在江南地区才能看见的独特景象。又如安徽祁门阊江上的平政桥和仁济桥也是相距不足200米等等,诸如此类,江南多有所见。

此外,江南古桥设址的重要参考因素还涉及到江南的民风习俗、历史文化等等更为宏观性的人文环境,有的更是与风水宗教联系紧密[10],这里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叙述了。

综上所述,江南古桥的设计选址十分注重和讲究与江南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以及与江南人文环境的结合,从而突显出鲜明的地方环境美学特征,也正是如此,江南古桥方能历千年风雨仍风采依旧,经世纪沧桑而鲜活如初,不仅名扬天下,更是永驻人间。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67-72.

[2] Meidw.同里:喜气洋洋走“三桥”[N].中国妇女报,2009-02-18(8).

[3] 梁百顺.苏州古桥[J].景原学刊,2007(4):79-81.

[4] 王其明.中国古桥艺术评述[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1):68-76.

[5] 施小蓓.宁波地区古代桥梁类型与特点探析[J].南方文物,2007(1):22-29.

[6] 鲁枢元.自然与人文[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5-39.

[7] 萧然狂客.萧山历史文化与名人[EB/OL].( 2010-08-03)[2011-04-28]http:∥/f?kz=848041386.

[8] 张 松.历史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研究[J].城市建筑,2009(8):94-96.

[9] 彭 靖.江南水乡古镇的桥文化解读[J].科教文汇,2006(1):100-101.

[10] 吴 卓.不行桥[N].池州日报,2008-11-15(4).

Local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Features Studies on Selecting the Site of Jiangnan Ancient Bridges

ZHU Tie-jun

(Art College,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Anhui,China)

篇4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特征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为人们创作出具有科学的生存环境的一种艺术活动。它的美学内涵蕴藏在整个设计过程和设计空间之中。一个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适应人的行为需求、具有独特风格的空间特征和文化意蕴的和谐统一的空间艺术整体,可见环境艺术设计是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综合体。环境艺术设计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我们在旅游时看到的许多风景,大部分是经过设计师在原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而得来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系统的艺术设计来增加场景空间的美感。不管是室内设计还是室外设计,努力地使空间环境具有美的时代感是环境艺术设计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人们运用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设计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来愉悦身心、美化生活。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体现是设计作品成功的重要标志。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主要通过色彩、景物造型、特定的装饰等来体现环艺设计中的美感;通过不同颜色的相互融合、相互排斥、相互混合或者相互反射,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色彩引起人们的联想,使环境艺术设计达到有效、积极的心理审美反应。例如,绿色让人感觉清新,红色让人感觉热情,灰色让人感觉忧郁,橙色让人感觉明媚等等。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增加了更多的人文色彩。不同的装饰能够突出不同的景物特点,增强设计的表现力,不管哪一种形式都能够表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不同的美学特征。只有充分地理解和把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征,才能够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完整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表现具有完整性。“美者,合异类共成一体也。”环艺设计的重要核心理念就是环境整体意识的确立,通过整体意识的综合表现来展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诸如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绿化设计、城市雕塑、商业用地环境规划等都是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我们要求的美感是能突出各类空间的艺术特征,又能将其统一于环境艺术空间的整体之中。此处的“完整性”不但是指单个设计的完整性,还要求它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达到高度的协调,每个设计构成建筑组群,同时又是作为该组群的一部分而存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体总是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从美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整体的美感大于各个部分之和。因此,只有从完整性的角度来对美学特征进行全面把握,才能够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体现出它的美学特征。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生态美

生态美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征之一。因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我们现代生活的现实环境空间,所以随着我们周围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美的体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要求。在自然生态美的视角下,美学观是科学的生态观,是普遍的伦理观和美学观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共同体现。体现这种美学观的设计可以称为“绿色生态环境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这种生态美体现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上,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通过自然环境来增强人工环境的美感。随着人们生态环保观念的不断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美越来越有突出的体现。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展现出自然而然的生态美的美学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要求。

四、环艺设计中的美学特征的特色美

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还包括特色美。设计是环境艺术中的重要一环,极具特色的设计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增加整个设计的感染力。在城市风景设计中,每个风景都代表着城市的特殊韵味,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它原来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表现元素。对于一个城市的设计改造也要遵循该城市的特色,从而显示出设计的特色美。可以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体现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建筑群的构造体现城市的现代美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市的美感和魅力。

五、结语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整体美、生态美、特色美等都是设计的美学特征的具体表现。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美,缺少了美的展现,设计也会失去它的价值。总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地展示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努力提高设计的审美情趣。(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大鹏.《环境艺术浅谈》[J].《东方艺术》2014年5期

篇5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共生美学

自动画诞生以来,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动画角色,它们热情、有爱、聪明、勇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成功的角色,笔者认为除了要具有吸引人的角色外形,还要有深厚的内涵、一定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观众能为他们的一举一动而动情。如何做到以上两点?共生美学能为角色创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共生美学是指为了共同的利益运用美的理念和形式组合到一起,进而产生具有美感的新事物。动画角色是动画艺术创造的演员,它包含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既然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而审美意识是以审美愉悦为目的的,那么通过共生美学引导人们以美的思维方式创作美的动画角色就成为文章讨论的重点。

一、共生美学创新客体存在的形式

共生美学虽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但共生美学的运用很早以前就已存在。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为人头、狮身、鹫翅合体,象征权力和武力;服装设计师从昆虫、花卉、鸟类等形方面汲取设计灵感,设计的常见的喇叭裙、蝙蝠衫等都是运用共生美学的典型案例。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为当代艺术家的创新提供可能。数字艺术家李小镜运用数码摄影技术不断放大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兽性”,用计算机技术拼贴了一些半人半兽的人物。李小镜在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奇的同时,也在传递出自己对艺术、生活的思考。共生美学和艺术息息相关,它在幻想性、科学性以及对美的追求方面,决定了动画设计者对角色设计创造的渴望和热情,这源于人类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当人们对某一体验有了感触,并想与其他人分享时,那就是艺术创作的开始之时。对艺术的理解越深入,得到的感悟也就越丰富,共生美学思想正是推动动画角色设计发展的动力。

二、共生美学创新性认识——动画角色特征

运用共生美学的目的在于设计具有独特行为、语言、鲜明个性的动画角色形象,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基于对共生美学的理解,将共生美学思想下优秀动画角色设计具备的特征概述如下:其一,本体与外在的共生。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设计师根据自己的感情、审美经验赋予作品相应的形式。其二,历史与现在的共生。历史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任何一种新的艺术的产生都要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动画角色设计也不例外,没有历史的积淀是不行的。其三,科学与艺术的共生。艺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不可分割的。动画可以说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其四,传统与创新的共生。传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继承和发扬传统观念是创新的奠基石。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是动画艺术永恒的研究方向。其五,人类与自然的共生。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阅历,艺术又有千差万别的表现。艺术的存在依赖于物质(自然),而物质(自然)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其六,不同文化的共生。不论世界上的哪个国家、地区、民族,都不断对艺术进行革新、创造,力求处于不败之地,能够独树一帜。由于各国频繁的商业往来,在交流中相互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国动画艺术水平的提高。

三、共生美学下动画角色形象内涵

一个成熟的角色不仅要有视觉效果,角色内涵设计同样十分重要。动画角色形象运用共生美学能够传达感情和意义,是艺术家主观创造的产物。如,机器猫、机器人瓦力等动画形象,都属于共生美学形象,而这些形象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其行为具有人格性。在设计一个角色之前,设计师首先拿到角色的文字描述,通过了解剧情,确认动画的风格,进而确定动画角色是人物还是动物,是写实还是夸张……之后,设计师根据导演的要求和自身的文化底蕴,对角色进行设计、修改、再设计,直到满意为止。角色的内涵包括角色的性格、日常行为、语言以和习惯动作等,通过塑造角色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特征,可以达到与观者的心灵共鸣。中国动画角色设计师大都出自美术院校,美术功底深厚,但通过设计挖掘人物心理是美术设计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些动画角色往往披着一件华丽的外衣,内容表述与时代不符、与民族文化不符,这就是角色内涵不足所致。共生美学蕴含的互惠理念不仅可以促进动画角色设计,也能丰富角色文化内涵,强化角色特征。共生美学与角色设计渊源甚深。角色设计体现了文化的积淀,角色设计艺术是人与自然、社会、生活在多层次上的矛盾对立与统一。动画角色设计只有和共生美学相融合,才能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贤浩.动画角色设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湖北社会科学,2009(2).

篇6

道家的美学色彩观。众所周知,道家强调“淡泊无为”“清心寡欲”的人生观和处世观,认为“有无相生”“知白守黑”,一切事物的兴盛衰落、发展变化都是在“有”与“无”之间交替演变的,这是世界万物发展规律的两个极端,因此,在色彩观上也认为世界可以分为“黑”“白”两色。与处于主流地位的五色观相比,“白”表示无色、无形,追求的是“无色,而五色成焉”的表现效果;“黑”则是世界色彩体系的另一主体,表示有色、有形。最后,我国佛教文化具有不同的产生根源,在与中原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表现出迥异的用色特征,比如盛唐时期的佛教大量使用朱砂、青绿来强化冷暖色的对比,使整个绘画作品显得绚丽而辉煌。到了中唐时期,诸多佛教壁画开始使用土色、土红、赤石等色彩,使画面显得更加温和平静。佛教文化虽然在各个时期的色彩应用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色彩观上都明显地体现出“和”的观念,追求“无、空、化、和”的理想境界。唐朝著名画家李思训绘画时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便是受佛教色彩观的影响而形成的。

一、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设计性特征

设计性特征即符合设计性需求、满足设计标准的一系列特征。传统美学色彩是在中华民族区域环境中形成并成长起来的一种色彩认知与审美体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使其具有装饰性、主观性、象征性等特征,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深刻印象,这恰恰满足了包装设计的需求。具体来说,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设计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美学色彩的观念性与视认性

我国传统美学色彩是审美精神与文化观念的结合体,是意念造型的自由理想色。正如上面所说,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具有认识、审美色彩的冲动和本能,从而展示着人类定位色彩美学内涵可能性的所有方向。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观念、艺术创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美学色彩观念和表达方式。比如红色在中国被普遍看做喜庆纳福之意,几乎在所有喜庆节日里,红色都会遍布于各个角落;而黄色在古代社会则是帝王御用之色,象征着皇权尊严,表示着高贵的身份地位。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色彩所代表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以及不同学派思想观念的意义在逐渐淡化,甚至所具有的浓厚民俗色彩韵味也已经消退,但千百年来人们对特定色彩所形成的观念固化和视认习惯却无法改变。因此,这促使诸多美学色彩成为认知性极强的造型语言,其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民族观念与视认特征要远远大于色彩本身的视觉吸引力,与平面造型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实现“以色达意”的良好设计效果。

(二)传统美学色彩的装饰性与诱目性

我国传统美学色彩除了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性、视认性、文化性特征之外,还具有明显的装饰性与诱目性特征。比如中国先民在新石器时期制造出来的彩陶就已经具有了运用色彩装饰器物的观念。秦汉之后,不仅色彩日趋精美完善,应用范围和装饰技巧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色彩装饰也明显地突破了五色的限制。至唐朝时,织锦色彩高雅富丽、唐三彩华贵斑斓,甚至是宫殿装饰也具有了重彩装饰的效果。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我国常采用色相对比、补色的方式来实现装饰性效果。比如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采用对比色的方式实现了饱满并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美学色彩在进行装饰的同时还常遵循“红配绿,明黄配暗紫”以及“人的色彩本质要求补齐原色”的规律。整个调子鲜明醒目,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从而形成了我国传统美术、服饰设计、建筑装饰独具魅力的色彩装饰效果。事实上,强烈装饰性效果的“诱目性”特征,正是当前平面设计所追求的视觉效果,与其配色原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与寓意性

《中西色彩比较》中曾明确提出:“色彩象征是古代东西方各民族运用色彩的主要精神内容和依据,象征色彩的形式特征主要是使用颜色单纯、色彩对比鲜明并且具有明显的自发精神的启示性。色彩普遍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表面上看,远古民族做出自律性的色彩象征选择时,主要是取该民族特定环境内恒定的色彩信息影响,却没有一个民族的象征色彩离开人类原始色彩的本性。”②简而言之,色彩已经突破了装饰性、诱视性、文化性的内涵意义,而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中国作为世界上运用象征色彩最早的国家之一,其色彩的象征性与寓意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色彩象征着明显的阶级等级观,尤其是在服饰色彩设置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同颜色代表着高低贵贱的等级思想,比如《唐书•车服制》中规定:“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深绯、浅绯,六品、七品服深绿、浅绿,八品、九品服深青、浅青。”除服饰之外,建筑用色也存在着明显的色彩等级规范。其次,色彩还象征着一定的吉凶观。民间生活中,人们常依据自身的愿望去理解和使用色彩,使其被赋予一层带有浓厚世界观的象征意义,比如黄色代表着权威、地位和尊严;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白色则代表着哀伤;黑色代表着沉重等。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师能充分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并结合产品的使用环境、使用对象,进行有效的设计融合,必能设计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传统美学色彩在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应用

诸多传统美学色彩是对自然界事物的一种表象描述,因其特殊视觉效果给观赏者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被赋予人类多样化的精神情感和象征意义,约定俗成地成为象征性的符号和图式。无论是古代的艺术创作,还是现代的平面设计,这种象征性意义都是相通的。比如上文所提到的色彩象征着人们的身份地位、品质、性格等,在平面设计中,如果设计师能根据作品欣赏者的信息需求、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生活品位、欣赏水平等方面的信息,有效地选择与其身份地位、品质、性格相符的色彩作为平面作品的主体色,必然能大大提升作品的吸引力和信息传播力度。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还需要对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内涵进行深入的文化分析,结合作品欣赏者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设计,从而实现传统美学色彩的现代化。

(二)传统美学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应用

传统美学色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规律化、秩序化、理想化、程式化的装饰规范或标准。体现在具体的美术作品中即是色彩关系要适宜、形式化,既符合设计主体或图形样式的形象特征,同时也符合社会大众的主观意念和审美喜好。因此,将传统色彩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既能在色彩上体现出装饰性的效果,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比如日本著名设计师杉浦康平设计的京剧表演海报,以孙悟空形象作为画面的造型原本,采用摄影的艺术感染力和直观形象性,再现孙悟空生动的造型特征,既激发了观众的视觉兴趣,同时又传达出京剧的表演范式和艺术魅力。从传统美学色彩应用的角度来说,京剧明亮的黄色服饰与黑色背景的搭配,对比强烈而醒目,使人联想到民间对联中的色彩应用方式,极大延伸了传统美学色彩的应用范围和表现力,突出宣传主题,同时在社会大众心里产生形象认同感和文化亲和力。

(三)传统美学色彩的程式化应用

篇7

1.1外表层:形的展现外表层是服装的视觉形式的展现,即色彩、造型、材质、图案、装饰等造型要素的效果。外表层是产品美学最直接的表达,服装美学通常以外在的视觉形式和装饰来体现。中国美学在造物领域创造了丰富而精彩的元素,其独具特色的线条、色彩、构图对服装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整体和造型的对称与均衡、长短比例关系的协调、节奏和韵律的范式、色彩的意义和组合规律、图案构成的尺度与组织等具有中国美学特色的形式法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总结,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在服装设计中,常常将选择的设计元素套用在产品表面,或者通过对图案、色彩直接利用,或者通过拼贴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运用这种方法,关键是在造型上确定好恰当的位置和所要表现的部位,并要考虑图案或纹样与其它各部分的比例和呼应关系,使图案、色彩与服装达到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1.2中间层:符号的转换符号作为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志物,是表述、传递信息的关键。符号是能够被感知的客观形式,是精神外化的呈现,符号的应用是对原有抽象事物进行解读和分析,进而建立知觉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联系,并呈现在人们的视觉、触觉之中。在服装设计中产品如同语言一样,具有符号的特性,用来传达意义。服装的产品语义学就是将产品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外在形式传达产品的意味,将产品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同等重视起来,强调意义的传达,并将文化、心理、象征等信息的包容作为评价产品的重要标准。形式元素和处理手法通常被看作语义传达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在服装设计中,可以采用拆解、指代、简化、借用等符号转换方法表现中国美学的精神和意境。拆解是将整体分割或打散为多个不同部分或单位,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分解成单形、元素等。在服装中,可以将具有一定含义的纹样进行拆分再重新组合,以新的组成形式运用在设计中。指代是运用抽象的表现形式来象征具体事物,例如在礼服设计中常运用大红色,以“中国红”传达吉祥寓意。简化是将传统的形象或元素进行提炼,通过设计元素单纯化、组成形式简约化来适应当代生活节奏,删繁就简使设计表达更精准、明确。在服装设计中,常常对繁复的传统图案进行简化,保持其神韵和意义的同时增加现代感,契合当下的审美与需求。借用是在传统中寻求与产品的外在特征和表现手法相似的部分,以此作为参照进行变化和创造。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借鉴具有特定意义的传统服饰的形制、结构以及工艺的创作手法,通过适度的改造运用在现代服饰中。中国美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其在表现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设计和转换手法,通过将中国元素进行再加工,或创造相关符号,使其具有高度概括性和适用性。

1.3内核层:意境的表达“意境”是中国美学和艺术创作有的核心概念,历来被视为最高的美学追求。意境是展开丰富想象创造出的艺术形象,是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是人与物之间情景交融的感受,是造物艺术的灵魂。意境的营造是服装设计的难点所在。服装设计师通过对社会文化的观察和感悟,凭借着艺术修养,在头脑中形成所要表达的精神意蕴,进而通过服装的外在要素及穿着服装时的状态体现出来,这种动与静、形与神的结合是对服装意境和着装气质的全面表达,带给人想象的空间。服装设计的意境需要通过“动”与“静”的协调来实现。孟浩然曾写道:“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生动描述了服装在动态与静态中表达的意境。中国美学注重服装的造型与人体的关系,服装以人体为依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预留空间和独立结构,在人的行走活动中,服装自然产生褶皱、垂坠和波荡,随着人体的动态而变化无穷,具有独特的律动之美。服装设计的意境还需要通过“形”与“神”的统一来表现。“形”是指面料、色彩和形态所构成的服装形象,给人以直观的美感认识;“神”指服装形象创构的风格、氛围,给人以深度的审美体验和想象空间。“形神统一”和“去形留神”是服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形神统一”要求服装的设计要素和构成方法符合意境表达的需要,具备特定的秩序,各部分之间和谐统一,设计素材的加工、提炼和重组与所要表达的意境成为有机整体,通过富有象征性的艺术语言拓展艺术想象,以有限的形象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去形留神”要求服装设计做到恰如其分,设计元素的取舍应根据所要表现的意境而具有特定的规则,在设计中只有去掉多余的内容,才能突出其精髓和特征,传递服装的内在美感。

2基于中国美学的服装设计方法

基于中国美学的服装设计可以从核心层次、中间层次、外表层次出发,从不同的层次展开美学表达。即可以从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中寻求,确定造物追求的精神核心;也可以从典型的中国美学意境中寻找方向,通过合理选择和组织设计元素“传情表意”;还可以在服装的材料、造型、色彩等外在形式中直接采用中国特色元素,体现鲜明的中国传统特征。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把握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象征内涵,以点、线、面、体等要素塑造服装形态,以均衡、对比、韵律等形式法则传达特定的意义,展现特定的审美特征。

2.1精神内涵和诉求美学是哲学的一部分,中国美学潜藏于儒家、道家、禅宗以及楚骚的思想智慧之中,构成了中国美学的四大体系。不同的美学有着各不相同的核心观念,为艺术创作和造物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2.2美学风格的传达风格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独特表现,是具有概括性的整体特点。美学风格的传达是将内在的精神意蕴赋予表象,是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的结合。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对诗歌艺术创作进行了总结,将典型风格分为雄浑、冲淡、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等二十四种,对相应的美学意境进行了分析,形象地概括了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清代黄钺仿司空图所做的《二十四画品》将中国画的风格分为沉雄、冲和、淡远、朴拙、超脱、荒寒、清旷、圆浑、幽邃、明净、简洁、精谨、空灵等二十四种,将视觉艺术的抽象情态进行了归纳,分析了画艺创造的典型境界。这些中国美学的典型对服装产品设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在表达中国美学时可以选取这些典型风格进行展开。服装美学风格是通过设计元素及其组织关系形成的,风格是主观性的感受,并具一定的特点、共性和稳定性。在服装中,儒家美学注重端庄、含蓄的文质彬彬,道家美学强调自然、不事雕琢的洒脱,禅宗美学追求质朴、简约的自由自在,楚骚美学充满神秘、浪漫的绚丽姿彩。中国美学的多样化造就了服装风格的不同特征,有着重体现“天人合一”的古朴、自然之美,也有注重洒脱、灵动的超越之风,有注重表现“出水芙蓉”般典雅、内敛的含蓄之美,还有奢华、繁复的华丽之风,其风格的迥异也正体现了中国美学独特的包容性。

2.3外在形式的表现服装外在形式是人们所能看到和感受的客观存在,其形式要素包括材料、造型、色彩、图案、工艺等,这些要素是服装设计的基本内容。材料是表现产品造型的媒介,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性和语言,材料通过自身的质感、触感以及加工性能、成型性能传达出独特的美感。基于中国美学的服装设计首先应该从面料的选择入手,以天然材质为主,或是运用一定的手法对面料进行加工再造。中国特有的材质更适合作为表达中国美学的设计语言,例如中国本土原创品牌“天意”就以莨绸为面料,推动相关传统织造工艺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天意”品牌也由此成为传承中国纺织文化的代表,莨绸服装成为其品牌的显著标识。造型是最重要的外在表现要素,体现了产品的外形轮廓和内在结构。西方服装的造型立体,突出人体特征,甚至使用裙撑、肩垫等附加物改造人体,夸张地表达人体造型。而中国传统服装多采用平面剪裁的方式,结构平直,服装造型柔和,具有较多的自由松量,随着人体的活动呈现出轻松飘逸、随形而变的特点。人类对于色彩的感觉是最为强烈和直接的,色彩的美感来自于鲜明的视觉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丰富联想。中国的五色观体现了“阴阳五行”的宇宙观,其色彩理论影响了人们的造物设计和生活礼仪,支配了各领域的艺术风格,形成了中国色彩美学体系。作为色彩本源的青、赤、黄、白、黑具有丰富的意义,代表着方位、季节、相生相克等观念。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色彩的偏好又在不断变化,中国奢侈品牌NE.TIGER总结了华夏数千年服饰文明的色彩脉络,提出以黑、红、蓝、绿、黄作为华夏礼服的基色,使色彩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美学符号。图案是表达中国美学的一种直观形式,同时也深赋象征意义,是心灵世界的外现化和抽象化。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相对的独立性使其可以方便地运用在服装中,通过面料织造、色彩变化、刺绣装饰等方式体现出来。服装上的图案是民族符号的标识,包括了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多种形式,涉及花卉虫鸟、山峦亭阁、几何纹样等多种题材。在现代服装中,常常对中国传统纹样进行简化和整合,在保留美学风格的前提下符合当代审美。基于中国美学的服装设计还常常体现在所采用的工艺上。中国传统服饰工艺造诣高超,刺绣、织锦、盘结等都是被广泛应用的特色技艺。镶、嵌、盘、滚等在领口、袖口、门襟、裤脚、下摆等位置的装饰手法给设计带来丰富的变化,也是表情达意、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借鉴传统工艺,采用特有的装饰手法既有助于表现中国美学的意蕴,丰富了现代服装设计的语言。立领、盘扣、偏襟等特色局部设计是传达中国传统服装精粹的重要内容,传统服饰中的云肩、水田衣、马蹄袖等在现代服装中的改造和应用,或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服饰品种,例如肚兜、霞帔的再现,都是表现中国美学的重要元素。在设计中,应该将中国传统服装中具有代表性的局部提取出来,巧妙地与现代服装结合,以呈现中国风格的典型特征。

3结语

篇8

【关键词】社会公共系统;空间展示艺术;技术美学;公共空间

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美学应用学科,在作品设计过程中常常被忽视。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设计作品的实用价值而忽视了它的审美功能,使得作品无法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提出社会公共系统——空间展示艺术与技术美学的研究课题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空间展示艺术和技术美学,不仅能够提高空间、展示、建筑和环境设计的美学水准,也有助于提升人塑造美的能力,为社会公共系统设计更多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作品。可见,对空间展示艺术与技术美学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促进人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艺术设计的又一次质的飞跃,进一步推动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发展。

1 相关概念表述

1.1 社会公共系统

“社会公共系统”这个术语在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及文学艺术领域广泛存在,而本文中的社会公共系统特指社会学中狭义的“公共领域”。所谓公共领域,在行政学和政治学中是指那些与市民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内容,是围绕公共部分的核心而展开的公共生活形态。著名学者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中指出,公共领域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力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实际上就是现代普遍认为的公共空间。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公共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的公共性表述,分别导向不同类型的社会公共活动,使公共领域具有了鲜明的社会属性,即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等特征。

1.2 空间展示艺术

基于本文的研究论题,文中的空间展示艺术将是建立在社会公共系统之上的、具有社会公共性属性的一种空间展示艺术,就是公共领域中的社会公共空间。从社会公共系统角度考虑,空间展示艺术已经成为公众活动的一部分,影响着公共领域中各系统结构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公共活动呈现出不同的公共性表述。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中研究的空间展示艺术主要包括公共领域的公共空间形态、公共元素体系及各系统要素的设计研究,强调的是空间展示艺术设计不再一味追求形态艺术的感性倾向,更加注重各项性能的理性设计。

1.3 技术美学

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美学应用学科,不仅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领域,也涉及文化学、符号学及各种技术科学领域的内容。在经济社会如此进步的今天,人们对公共领域中的作品设计不仅在技术、材料和功能等方面有着要求,也提高了“美”的需求,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空间展示艺术设计已从感性审美上升理性审美,主要以技术美为主来设计作品。因此,在空间展示艺术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技术与材料等的运用,还要将技术美学引入其中,满足人们及社会对公共空间展示作品的审美需求,创造出更具时代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2 基于技术美学的空间展示艺术的特征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空间的展示艺术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提升社会空间文化品位的主要途径之一。将技术美学引入空间展示设计能够更加满足社会的发展诉求,有利于促进社会长久、和谐与稳定的发展。可见,基于技术美学的空间展品艺术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和谐。

2.1 人与自然

空间展示设计是一个整体的、综合的有机概念,尤其强调人的主体性和环境的整体性。从艺术学和历史角度出发,空间展示艺术已经进入具有较高程度的共享时代,使得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自然环境”形成了最佳状态,使其在更高地层次上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

2.2 人与社会

基于社会公共系统角度,空间展示艺术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公共空间形态、轮廓及各个系统环境的框架设计。从宏观角度出发,空间展示艺术存在社会的整体性、区域性和机能性;从微观角度出发,空间展示艺术中存在的各个元素具有具体性,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感知到的实物。因此,在经济社会的各种活动中,无论是经济、政治、教育、自然等方面的活动都存在空间展示艺术,且都是围绕一定主题展开的。

发展到现今,空间展示艺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反映着社会活动或环境所特有的面貌与特征,表现出极高的主体空间展示的审美功能和风格,代表着一个国家社会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的诉求,技术美学被应用于空间展示设计之中,使得社会活动和环境的形象得到升华。技术美学的应用,改变了人们以往只重视形态艺术感性倾向的设计观念,在作品设计过程中更加重视各项性能的实现,真正实现了艺术设计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成为艺术设计进步与发展的里程碑,十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3 人与文化

社会公共系统中的空间展示活动所展现出来的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实质上就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它以功能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再现现今人类生活的环境,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人类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而,空间展示艺术就是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综合展示。而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美学应用学科,正是人类智慧、情感等各个方面的结晶,更是文化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基于技术美学的空间展示艺术具有了人与文化和谐发展的特征。具有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展示艺术特别注重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例如晨练场地、休闲广场、公园等。因为这样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与场所,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

例如,2010年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就是一次规模庞大的展览活动。上海世博会是由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参和国际组织参与,在一个固定的公共场所和时间展示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展示活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主题活动向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成果。而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活动主题,更是紧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观念,完全体现出空间展示设计与技术美学是一个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3 结束语

社会公共系统的健全,不仅彰显着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体现,而公共空间展示艺术的发展也充分显示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体现了艺术设计在某段特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在空间展示艺术中引入技术美学,使得社会公共空的艺术设计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形态艺术设计的感性追求上升到理性的设计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雯. 展示设计与空间的关系[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 (10).

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 实践性 多学科性 系统性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15-02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范畴,是指“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艺术设计是与大工业的社会基本实践相关联的,艺术设计还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电脑网络系统,设计理论综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其中不仅包括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还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在方法论层次上,不仅运用传统的哲学理论,还引进系统科学的最新成果,这一切都使艺术设计理论作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代表了美学发展的方向,对美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艺术设计理论的实践性对美学的意义

艺术设计因为与大工业相联系,使其理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现代艺术设计的诞生就表现出强烈的干预社会生活的愿望。其最早的理论代表人物英国的艺术理论家、画家、诗人和政论家罗斯金,就密切关注艺术和技术相互作用的伦理方面,从道德主义立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罗斯金在牛津宣称,在各种艺术领域中,从高级的艺术到低级的艺术(指衣服、器皿、家具等产品的制造),艺术的健康方向首先取决于它在工业中的应用。他认为,工业艺术、日用艺术是艺术大厦的基石,而这些艺术的基础是天赋、美和效用三位一体。罗斯金的这些想法和做法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罗斯金的观点涉及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美学、艺术和生活三者关系。传统的美学基本上是建立在纯艺术上的,由于在文明社会,社会的分工决定艺术与其他社会实践的距离和艺术家与其他社会成员的角色的不同,就使得传统美学非常强调审美意识的“非功利性”,康德对美学定义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点,“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或不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的对象就是美的。”康德美学的定义在美学史上往往被当作经典而制约着美学的发展,尤其对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影响更大。西方分析思维的特征决定其思想家相互之间各执行一端相互补充,因此,康德的理论受到后世的不断置疑和否定。而国内理论界由于特定的学术背景,对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过分重视德国古代哲学,对康德美学的部分结论过分重视。

艺术设计理论与传统的艺术理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种理论直接和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相结合。艺术设计理论的核心是明确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强调艺术的功能性特点,完全否认康德美学的“非功利性”原则。美学理论是对审美经验的总结,是对各种艺术理论的概括,但在特定的时期,往往以某一种艺术美类为基础,问题是这样以某一种艺术美类为基础的理论是否与其他艺术门类相矛盾,是否揭示美的本质,有没有普遍意义。从当代文化的角度看,康德美学的理论不仅内部结构不完整,甚至在阐释纯艺术时都不完全适合,更与艺术设计等当代审美经验相矛盾。而以明确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为本质特征的艺术设计理论却能够揭示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历史和逻辑是统一的,事物的本质在历史的过程中展开。

艺术设计的历史经历了一个形式附丽于功能到形式追随功能到形式和功能的内在统一的过程。功能并不是人类文化要排斥的属性,而是人类文化要加强的属性,对功能的深入研究表明,功能也是审美文化的核心。产品的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核心,在艺术设计中,无论是材料的利用、结构形式的选择、造型形态以及功利的处理,都不能离开产品的功能这一核心。它可以体现社会生产的目的性,即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但产品的功能是多样化的,不仅包括产品的物质实体功能,而且包括产品的形式特征所具有的美感特点所具有的精神功能,以及产品与环境的协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工业设计的实践表明,艺术的形式不是从外面加到产品中的,而必须从产品本身的功能中引申出来。如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设计,就模仿了自然界的有机形态,利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艺术形式和功能的有机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形式内涵。现代美术的诸多流派有些是和艺术设计相关的,如风格主义的简单而富有感染力几何形式、未来主义的动感形式造型等。

艺术设计理论中功能和形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促进这一基本观点对美学具有普遍意义,把这一基本观点加以引申,说明审美意识没必要排斥功利性,而是要扩张功利性,就是扩张审美意识在整合人类心理、协同人类关系中的社会文化功能,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特定社会文化功能,在形式和功能的辨证关系中,各种艺术理论都可以统一起来,给美学理论奠定基础,使得美学理论可以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深刻揭示审美意识的实践性本质。

二 艺术设计理论的多学科性对美学的意义

艺术设计理论具有多学科的支撑,这是其优越性所在。在美学理论的大框架中,艺术设计理论作为形而下的艺术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具有鲜明的现代特点,在各门艺术理论中,艺术设计理论所涉及的学科面最广。在乌尔姆高等造型学校1966年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已经涉及众多的学科,如人体工程学、20世纪文化史、控制论、方法论、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艺术设计理论、结构几何、设计技术、技术物理、视觉交际学等等。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使得艺术设计理论能够超越任何一门科学的局限性,更深入地揭示审美意识的本质和揭示艺术活动的规律。

艺术设计理论体现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从来没有一门科学像艺术设计理论这样有如此多的学科在统一研究对象中协同起来,有如此大的学科跨度。艺术设计产品要具有物质实用性,技术、工艺、经济的可行性,形象的美观性,环境的协调性,真正实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合目的性的统一。仅仅在造型规律上,如在数学上就不仅运用到传统的几何学,还运用到现代模糊数学、突变数学、拓扑学等等,在物理学上运用到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等;在技术上运用到仿生学,在美学上运用到各种理论,这种多学科的写作,可以揭示艺术思维的规律性。通过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协同,使个体的多样化精神追求与社会的规律能够统一起来,使得非理性的本能、直觉、情感、意志与社会的理性和普遍性的文化统一起来,体现审美意识的文化整合功能。

三 艺术设计理论的系统性对美学的意义

艺术设计理论的最大特点是系统性。在乌尔姆高等造型学校1966年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就把当时刚兴起的控制论理论作为方法论基础。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关于“质料、形式、动力、目的”的四因说就说明了以目的为指向的事物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过程,由此形成具有普遍性的有机结构的形式特征,这也是美的特征。这是那个时代的天才思想,与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系统科学有着内在一致性。系统科学认为说明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系统内部不同层次、要素发生非线性的相干作用,随机涨落,各自的自由度受到整体的约束机制的控制,发生自组织的协同效应,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艺术设计理论本身是多学科构成的系统,其内部形成多层次的结构,形成形而上的理论与形而下的理论的协同;高层次的方法论与具体操作的实体性学科的协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艺术设计的对象是要(人)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内部要素构成的有机结构与外在形式的协同;艺术设计的核心功能是一个以主体(人)的多层次需要为价值指向的有机系统;艺术设计的语言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社会文化媒介,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系统;艺术设计的最终产品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同。

总之,艺术设计理论揭示了自然结构、人的生理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一致性,使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达到高度的一致性,揭示了美的内在本质是实现和谐性社会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美学;室内设计;艺术

人们越来越清楚装饰空间的布局,纹理,颜色,家具布局,设备安装,通讯网络建设不再是简单结合的时尚体现,而应该升级到个性化和个性化实现文化,技术,h境和效率的有机整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身体,心理和其他需求,需要全面处理人与环境,人际关系和许多其他关系,在人性化服务的需要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功能,经济,舒适和美丽的环境各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起着指导作用。

1 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室内设计由各种不同的视觉元素和三维空间,这是一种造型艺术,而其他纯粹的艺术形式是不同的,室内设计的实际动能表现创意的活动。从形态上看,室内设计美学元素和任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空间元素

空间合理化和赋权人们感觉美国是设计的基本任务,设计师不能坚持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探索空间的时空技术和美学特征给了一个新的画面。

1.2 美学装饰要素

内部柱子等建筑构件在整体空间,以及墙壁,屋顶等界面,满足装修的功能要求,构成室内室内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利用不同的装饰材料,纹理和各种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内部不断变化的艺术美学效果,也反映了该地区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1.3 美学颜色要求

室内色彩除对环境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对人的情绪有直接影响,心理上的。科学色彩的运用,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颜色处理以满足功能要求也可以达到美国的效果。除了室内色彩设计必须符合一般的颜色规律,还要与时代的美学变化。

审美元素,虽然相对独立的价值,不能孤立地对待,从形态上看,整体应该比所有个体的总和,整体的整体部分无法解释。因此,室内设计的整体美学价值,导致整合框架的美学元素的整合。在所有艺术相关设计中,形式提供形式的基本组件并将它们放在一起,包括连接到规则组合的美学元素的设计。形态理论也用于识别艺术和设计的类型,并研究艺术设计的特点。室内设计过程中,首先是如何在救援设计的“总压迫”个性化,差异性和异质性的充分发展。其实,这个大叙事,小叙事相互矛盾的,对立的整体性质和差异,反对派身份和异质性,非全面,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思维和调整自我创造的思维特性,只有现场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也是当代艺术和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也创造了一个现代的室内设计带来的积极和丰硕的成果。

2 整体语境的功能和美学意义的表达概念

在社会变革和当代室内设计或室内设计发展的背景下,应建立环境的总体设计概念。“环境”是指建筑物实体的周围环境,包括室内空间的形状,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的环境中,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形成;包括建筑物的外观,包括园林,广场,乃至整个社会,城市与自然,人文景观理念的区域。一面水和土壤支撑一个人,一个是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等因素在不同时间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美学取向和理想,所有这一切历史积累和继承与个体形成的差异,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景观,物种,气候,交织一起构成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人为本的内饰设计不仅从功能上的考虑,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各种实际需要生存,而且从心理方面的文化需求出发,根据人们对不同文化需求的需要,满足人们的欲望以接近自然的欲望。作为文化的物化创作活动,室内设计应被视为一个象征性的系统,从整个环境的高度,使用符号学理论和方法。设计符号的符号和隐喻功能被完全用于反映区域文化内涵和室内设计的时间特征,以及通过符号处理的方式表达美学情感和反映美学的意义和价值设计元素的组合。

3 科学与艺术美学的结合

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该设计的科学性,使空间环境功能合理,舒适,高效,安全。与此同时,它的结构,材料和技术与艺术美和艺术美,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美学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