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时间:2023-11-29 18:0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践
技师学院一直以来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宗旨,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我们也将贯彻落实这一宗旨[1]。现如今,电气自动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各个机械工程相关的行业,可以说小到一个螺丝钉的制造,大到航空母舰、宇宙飞船的开发,都有电气制动化的存在,社会对技术过硬、实践能力强的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一、校企结合,优化课程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特点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强,概念抽象[2]。由于技师学院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落榜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上大专、大本就读于技术学院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以实际的就业需要为基础,让自动化课程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践,为学习提高今后在企业中的竞争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电动机、输送器、自动装置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设计组装传送带,首先我们将组成传动带的模拟装置为学生准备好,给出单台机组织控制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参数,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最后让简易的传送带能够运作起来,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实际化,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实践教学,优化教师队伍
技师学院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大多数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教师都是“双师型”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由同一个教师完成[3]。教学中可用于学生动手操作的机械设备较少,学生对于电气自动化机械的了解也仅局限于书面。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案,让学生走出课堂,丰富学生的视野,积极的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电气自动化博览会,或者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了解电气自动化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实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例如:教师应该积极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毕竟在电气自动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新型的机电系统不断问世,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参加电气自动化博览会,熟悉SCADA\EMS等系统的应用原理,让学生见识更多的新型设备,丰富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在技师学院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习,提高电气自动化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工学结合,优化教学过程
学生在技师学院的学习都是为了今后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那么,要如何工学结合,优化教学过程呢?一方面,我们必须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将课堂教学搬到实习实训色基地中,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发挥教师的督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将“教”与“学”相结合,在实习的基地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体验电气自动化机械的操作流程,学会总结错误,探究解决方法,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4]。例如:在学生掌握的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后,我们就带领学生到实习的基地进行实际的操作,在保证学生不耽误生产的前提下,尽力让学生自己练习安装、操作、维修机器,让学生明白电气自动化在实际的企业生产中发挥出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自己探究解决的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引入技师学院的教学中,对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师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教学的时候,要不断的归纳总结,优化课程,让自动化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要立足实践、开发创新,努力的提升教师的自身教学素质,提高自动化教学质量,探讨出符合技师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技师学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
作者:周业春 单位:东营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刚.浅谈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机械工程(自动化教育).2015年11期
[2]曹春霞.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机电工程.2014年08期
篇2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就针对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各行各业全面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这对在一线工作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为此,改革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动态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就针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来说,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考核,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技能专业,应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高职院校教师往往缺少对实践教学理念的认识。
(二)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
要想确保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就需要依托于完善的实践教学设备,部分高职院校往往出于建校成本的考虑,在购买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设备时,往往选购价格低廉、技术落后的设备,购买数量较少,种类比较单一,而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涉及到的设备种类较多,因此,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1]。
(三)缺乏优质的教师队伍
从本质上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师进入高职院校的门槛不高,许多资历尚浅、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也融入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2]。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且应有相关的电气自动化实践经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避免对知识的误导。
(四)缺乏创新的实习模式
陈旧实习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然而,高职院校的实习模式过于陈旧,只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做过多的要求,往往导致学生在规定的实习期间不进行专业的实践,编造虚假的实习报告,应付老师,没有对实习期进行合理利用。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深入实践教学理念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校长作为整个高职院校的带头人,在办学理念上,应从传统的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才的长远发展为办学理念;教师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各课程教师要密切配合,深入实践教学理念,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各科之间的知识紧密衔接,加强实践操作,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便采用更合理建立实践模式。
(二)优化实践教学设备
实践教学设备是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节约成本,高职院校可在基本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减少其它方面不必要的投资,将节约的资金用来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尽量购买技术先进、学生易操作的电气设备,在种类上要满足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设备完善的基础上,对教学设备进行有效利用,将课堂大部分时间转移到实践操作上。实验实训室是多课程知识系统化的纽带,理论与工程实践联系的桥梁。实践教学条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建设:一个是校内实验实训室,一个是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拥有的校内实训环境有: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维修电工实训室、PLC可编程控制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工厂供电实训室、电力电子及电机拖动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及实训室,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颇具规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训环境。今年学院又新增加了过程控制与集散控制设备,将原有的传感器实验、过程控制实验和PLC实验相结合,模仿工厂的生产线,将传感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PLC等相关课程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实训对象形象逼真,接近工业现场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除深入实践教学理念外,高校要从根本上优化教师资源。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资历尚浅,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要对教师资源进行优化,如,将理论知识功底较强的教师安排在理论教学课堂上,在进行实践教学时,由于对设备的操作原理及水平要求较高,要尽量安排有实践经历、资质较高的教师进行授课。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为此,学院着力开展教师五项能力建设,搭建教师自我提升平台,提升教师执教能力[2]。通过对教师资源的合理优化安排,使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创新改革实习模式
为加强学生对实习的认识,提高实习的有效性,应改变陈旧的实习模式。在实习之前,教师将实习的具体内容落实给学生,如,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所应用的变频器工作原理以及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画出机械构造图,实习结束后要将图纸展示给教师并口述其工作原理,通过此种实习模式,使实习的目的更加明确,不会造成学生的盲目实习,避免了蒙混过关的现象。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把职业岗位技能素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企业和学院”两个办学主体作用,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性的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实现第一年专业基本能力训练,第二年专项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第三年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把职业岗位技能素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中,使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达到“双证就业”。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依托学校公共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加强自动化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如: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能训练、电机及控制技术技能训练、电气工程制图训练、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电子产品设计与装配实训、EDA技术技能训练、认识实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掌握自动化技术、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一项重要的任务。针对这一情况,根据自动化专业学科特点,急需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建立健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与企业工作现场接近的实训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14-03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第一线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参加生产运行及全方位的基层管理,这就要求在生产一线造就一批懂技术、通晓一般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市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的教育也逐步适应这些变化着的需求。在此谈一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与实践。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的确定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和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转型的若干意见通知》的精神,我们走访相关企业,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反复研究社会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规格、知识和能力结构。从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入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结合本专业特点,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拘泥于技术能力取向层面,还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在制订教学改革的目标、方案和措施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获得从事电气自动化这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未来从事工作的职业素质给予相当的重视,如团队合作精神、敬业品质、一定的心理素质,尤其本职业特有的职业道德意识等。
二、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实践操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但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不同于职业培训,而是突出岗位技能的培养过程,怎样把必需的理论知识快速有效的溶入实践当中去,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思考的问题。电气自动化专业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发现应该从教学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模式的改革。①“现场”教学模式,所谓“现场”教学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打破原来实验室和教室场地分开教学的模式,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教学基地的仪器设备进行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减少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但能学到必需的专业知识,还能深刻理解每个项目中对应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②“情景”教学模式,“情景”教学即为实践演示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模式,大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原则,加强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教学,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和现场进行教学,通过理论知识与现场生产相结合来使学生达到技能和知识的应用。比如:我们在进行“LED屏的组装与调试”项目教学中,利用包头和中控制有限责任公司承揽学校LED屏制作的机会,学生全程参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重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结合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特点进行了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把必须讲授的理论知识完全融合到实训过程中去。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掌握电气应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能从事生产技术操作、生产管理、企业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专业教学内容分成《维修电工模块》、《电子产品组装与维修模块》、《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模块》、《工厂供配电模块》四个模块来进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的原则。教育学生热爱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新教学观念,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完全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播者的主动地位,由知识的垄断者、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建议者和资源开发者。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下面以上学期进行的《维修电工模块》为例说明课程的实施过程:①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我们始终把安全用电放在首位,把安全用电与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将安全教育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安全与教学溶于一体;同时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如:工作中保持工作台的整洁、穿平底胶鞋、女同学要把头发扎起来、节约耗材等,加强操作规范的训练(硬线连接、拉闸、合闸的动作要求等);使整个模块的教学任务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养成这条主线进行,使安全意识深深扎根在学生脑海中,使之逐步形成一种习惯。②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基本具备国家职业资格维修电工(中级)理论知识的要求、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维修电工(中级)实操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采取上,我们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维修电工(中级)实操技能鉴定的要求为依据,科学合理的选择设计教学任务,重在培养技能。在课时分配上,也以实操为主,保证学生的有足够动手练习的时间。③以知识教育为支撑,加强三生教育。教学中理论知识是不可缺少的支撑,作为老师必须清楚那些理论知识是必要的,而哪些又是可以舍弃的,所以针对理论知识部分我们以“有用、适用、管用、够用”为度。同时我们还开设人文素养类课程和素质拓展类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的相关知识外,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④注重过程考核、鼓励学生注重过程学习,本课程的考核是多种考核方式并存,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理论考核通常采用口试、笔试、汇报等方式;实操考核大多采用随机抽取题目测试来进行。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考核。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任务)要进行项目(任务)考核,每一个阶段完成要进行阶段考核,学期末要进行期末考核,通过不断的考核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在考核中不能按要求完成考核内容的学生,教师另安排时间补课以及补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通过考核教师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工作。
三、教学改革的成果
1.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使专业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合理可行,教学组织形式由集体教学、小组学习、单独辅导等多种方法并行组成,灵活多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逐步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与实际产品的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教师的素质全面提高。教改班授课的教师实行周例会制度,团队负责人利用例会活动组织学习交流,总结本周任务的进行情况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改进方法措施,安排下周教学工作,完成集体备课。教改班还定期召开实施情况调研会,讨论改革中的问题。通过例会期间的沟通交流,教师之间优势互补、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理论知识的讲解更加凝练。通过互相的学习,年轻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同时掌控不同事件的能力,对教学活动进行掌控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如在教学中关注PPT内容的同时,还能注意学生的反应,不会因为出现干扰就打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环节,对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良好专业知识,还要关注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
3.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教学改革的模式,使学生越来越贴近教师,学生由于喜欢教师而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教师由于学生认真学习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了“以教促学,以学促教”,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四、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学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对专业教师的任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改革对实践教学基地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建设高质量实用的实践教学基地将成为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两年的教改教学实践,为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结果表明:
1.“现场”教学与“情景”教学模式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符合高职学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特点。
2.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两个方面入手。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玉斌.基于高职教育特点的新型人才观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9).
篇4
关键词:电气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探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041
目前,企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习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其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经济性,提高劳动生产力,能够提升劳动的可靠性,为企业带来很多方便之处。我国现在正在步入新的发展时代,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实现高科技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让社会在稳定中求得发展,也能够极大地提高现代化生产效率。所以,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并对其进行长期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本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或者新兴企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工作由机器来完成,大量的劳动由机械完成,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运行的经济性,同时由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机械进行操作也降低了人为操作带来的失误,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现代企业为了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将自动化设备应用于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指标之一。很多高校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专业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培养出了很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人才,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高新技术行业中应用广泛,发展的比较快,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控制机械设备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是在人类不能工作的恶劣环境中进行工作,避免对人类的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相对于其他的高新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有其独特的特点,比如说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分析数据信息给设备下达指令,并且指令能够及时传递给设备,而且能够分辨不同的设备,保证指令传达的准确性,降低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还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保证控制中心和设备之间的良好的信息交互,保证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电气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对象少,信息交互量小,操作频率低,所以控制的速度和嗜沸员冉细摺5缙系统中的电气设备要有较高的可靠性,还要有一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所以必须要有连锁保护,保证控制的稳定性。
近些年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有了很好的发展,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在集成电路出现之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速度更快。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核心技术,能够基本满足生产需求,使用的领域很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变革的机遇,推动企业发展。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有三种设计方式,分别是集中监控、远程控制和现场总线监控。集中监控方式通过一个处理器进行集中处理,设计简单,要求比较低,但是建设成本比较高。远程监控方式组态灵活、可靠性高、建设成本不高,但是总线通讯速度不高,控制的时效性受到影响。
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会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技术在近几年有飞快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极大的便利了工业生产,所以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会大大提升控制的质量,也能够实现工业生产的高效性。
第二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会逐渐向集成化技术发展。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集成化能够减少工业生产的成本和空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性。
第三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会向着高速化的方向发展。高速化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速度的要求,能够和不断发展的信息处理技术相匹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必将实现高速化。
3 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不断更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专业。科技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和新兴技术在不断涌现,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将会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完善趋于成熟。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努力去解决,共同推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秀娜.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76.
[2]王浩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9352-9353.
[3]墨英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1791-1791.
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应用水处理
引言:
工业自动化是现代先进工业科学的核心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石,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上对自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大部分的工业技术都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地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向着更加智能化,更加人性化方向发展。
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介绍
1.1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项涉及面很广,应用也比较广泛的技术。它涵盖了
电力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多学科的技术。电气自动化这个专业从5O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发展,名称为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虽然国家对该专业做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但由于其专业面宽,适用性广,一直到现在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1_。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它属于工科电气信息类,新名称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自动化。现代工业电气自动化在我国各个生产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1.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具有以下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1)技术涵盖面宽。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也很普遍的技术,大部分的工业生产部门都会多少涉及到电气自动化技术,同时,因为其技术含量较高,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中,既需要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还要进行系统的软件设计,同时.还要根据应用行业、场合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案,这些都需要很宽的知识面。
(2)对电子技术依赖性强。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一个典型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从采集信号的传感器到进行信号处理运算的控制器,再到执行运算结果的执行机构,都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技术的进步。
二.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多种行业应用概述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十分普及。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该技术的用武之地。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逐渐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从最初的工厂生产自动化到现在的自动化集中管理系统。从最初的供配电技术到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智能楼字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刻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向着分布式、网络化、开放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会被应用到更多的行业中。
三.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跟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面以电气自动化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为例,详细讨论该技术。
3.1水处理
自来水厂是城市重要的服务性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和社会各个方面。虽然臭氧消毒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艺,但从经济技术比较,加氯在中国仍然得到广泛应用。当然,不当加氯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亦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因此在水处理工艺中,如何处理好前加氯、后加氯或补氯的投加剂量,以及考虑用氯氨消毒来避免投氯之负面影响是水处理中的重要问题[2]。人工操作,很容易造成误差,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则可以尽量减小误差,提高投加剂量的精度。采用PLC作为控制器,进行系统设计,可以方便地实现控制和通讯功能。
我水厂水处理控制系统共由7台PLC组成,其中流量、电量采集PLC一台、加氯系统PLC一台、加氨系统PLc一台、加药系统PLC两台、加药配料PLC两台。采用网络结构,现场PLC与上位机通过光缆通讯。
3.2加氯控制
分为过滤前加氯(ifi除藻类)和过滤后加氯(消毒)。过滤前加氯采用的是用流量比例投加的方式,即PLC根据原水流量和投加设定率进行比例调节。发出控制信号给加氯器,这是一种开环控制的方式。过滤后加氯采用复合环路投加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相对于过滤前加氯的控制方式比较复杂,是一种闭环控制,即通过滤后流量进行比例投加,经过一段管道混合后,在充分混合处将取样水送至余氯分析仪测量余氯值,并将余氯值信号反馈到加氯机PLC。加氯机PLC根据该值计算出与设定余氯值(根据出厂水余氯标准设定)的差值,对该差值进行PID运算后,得出相应控制增量去控制加氯器投加装置,使余氯值始终向设定值逼近[zl。
3.3加氨和加药控制
加氨的控制方法与过滤前加氯的控制方法基本一样,加药的控制方法与过滤后加氯的控制方法基本一致。
3.4系统运行
该水处理系统通过PLC采集流量、浓度等信息,与设定的值进行对比,将偏差通过运算得出控制参数,控制执行机构动作,达到控制的目标。由于PLC处理速度较快,可靠性好,因此,整个系统的快速性和精确性都可以得到保障。
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红利的不断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必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生产部门,电气自动化设备将代替更多的人来完成生产任务。
参考文献: .
[1] 毕克伟.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篇6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水利工程;实践探究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其运行管理的具体需求,想要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优势,加强其技术性能。想要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就要考虑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入电气自动化方案。这一类技术的加入,可以使工程管理效果更佳显著,增强水利工程设备运行管理的技术优势与其技术含金量,将水利工程的建筑与时代前沿的技术紧密结合更能够体现出水利工程顺应时展的需要,在增强自身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故障发生率,从而给予水利工程建设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发展空间的可塑性。在将电气自动化系统融入到水利工程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技术层次的考虑,实施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实施有效的管理计划,确保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不佳,导致应用价值与实际不符产生损失。
1.电气自动化概述及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1.1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自动化就是电力网以及控制理论共同支持下形成的技术,为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保障。从而能够使电气设备可以拥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发挥其潜在的应用价值。电气自动化实际作用的发挥能够为设备运行提供控制模式的支持,保证生产活动可以高效快速的展开,满足工程进程的需要,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的如期完成。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企业的顺利发展,以及设备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1.2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探索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当中,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切实应用,保证其科学性的展开,就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价值进行充分的了解。电气自动化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两点:一是根据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自身定义对电气自动化科学应用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利用水利工程现阶段拥有的设备运行管理系统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判断,可以更加明显的体现出设备管理的效果,有利于丰富设备管理中的技术内涵表现,从而不断优化自身的安全性能,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如期完成。二是在电气自动化的支持之下,有利于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以及设备运行过程当中的科学控制,及时消除设备工作过程当中形成的安全隐患,实现工程的科学建设目标,为水利工程基础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水利工程当中的主要应用体现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对其应用价值以及功能特性进行了解之后就要对其水利工程当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从而能够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切实发挥自身的优点,体现其系统带来的优势避免因工程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2.1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
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对其进行远程的管理操作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工作性能。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对水利工程设备管理进行质量升级优化技术本身,要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融入进行更加符合实际运行需要的考虑,在此过程当中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给予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与具体应用足够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在水利工程生产设备的运行当中起到控制作用,不断对其进行系统性能上的优化处理,不断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使其工程管理得到升级。从而满足水利工程的工作进程需要,为水利工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其次,还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支持下的水利工程设备运转控制方式进行优化处理,在控制系统计划实施过程当中满足技术本身的内涵需要,高效率完成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时的预备方案,保证水利工程实际运转过程当中的科学建设要求,实现自动化控制的高效利用。
2.2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应用要点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控制中技术含量增加方面的应用。想要增加水利工程作业计划实施当中的技术含量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就要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支持,需要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强化控制系统以及技术的支持力度,在控制方面进行技术优化,形成良好的控制模式,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所需的技术手段,帮助水利工程的顺利推进。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当中的运用,实现该技术对工程以及设备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其次,工作人员应当注意水利工程的日常检查工作,保证工程安全管理的如期进行,并设定基本的防汛抗旱措施。注重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作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尽可能提升水利工程的相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准。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对水利工程的潜在价值造成影响,从而对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不仅如此,技术人员还应当对水利工程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够在工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完善命令步骤的传达,更加高效的完成工程设备巡视记录以及机组运行记录工作的督查。达到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顺利运行。实现电气化自动控制设备的管理价值以及其科学应用。
3.提升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效果的具体措施
(1)注重电气自动化设备自身的应用效果评估。根据水利工程自身管理需要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积极发现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及时的评估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下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计划预期内的标准,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科学应用。(2)重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与运行。为了提升电气自动化管理的应用水平优化器控制方式,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控制要素的整合利用,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应当给予电气自动化系统足够的重视,通过高效展开控制指导促进电气自动化的水平升级,拓展其管理方面的思路。
篇7
关键词:电气 自动化 技术 机械
中图分类号:U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005-02
随着我国的建设速度日趋加快,生产的高效高产、稳定安全需得到保障。机械模式也需随之改变,对工业发展、国家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机械设备向智能化、专业化、节约化过渡和转变,自动化技术也逐步向功能多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带动新技术的发展,现代网络已经与自动化技术紧密相连。与此同时,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人力劳动。
1 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显著,我国机械行业面临着十分关键的机遇期。对工业生产进行优化检测与调度控制,继而促进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尽快实现标准化应用。机械电气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τ呕工作环境、减小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电气自动化是在工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辅助实现主要控制参数的设定。通过理论控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术,获得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1)机械电气自动化主要由自动化软件、硬件以及系统3个板块构成,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其具有自身设计新理念和新思路。在自动化系统中,设计人员需要树立创新思维的理念。在增强生产效率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例如现场总线通过一连串的自动化系统以及智能设施生成通讯总线。注重提升其自动化调试与升级功能,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减少整机的成本,促进我国现代机械设计发展。发展先进、可靠的硬件设施,运用各种创造性的方法和手段减小企业目标和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实现优秀软件的国产化,对优化工作环境、减小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现代机械设计离不开创新思维,同时这也是现代技术创造的优点。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具有简单、方便、易于维护和集成等优点。使接口越来越标准,逐渐成为工业使用的统一平台、语言与规范。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是现代机械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中展示了重要的作用。需大力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让产品接口统一化。以先进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工具为依托,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保障生产量和安全的综合性设施,将大容量的信息集中到中央控制器上。在机械性能的稳定性以及测验等方面,让产品被更多地应用和接受。大大节省了时间,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3)自动化技术作为科技进步、生产发展的结晶,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机械设备具有重要作用,运用自动化技术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现代机械能够利用计算机完成工作的模拟和再现。随着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发达,这种操作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工作的结果并保证质量水平。从目前的发展进程来看,还能够节约预备和其他相关细节工作的时间。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已经向智能化精度化方向发展,使得工作的合理性和速度都得到提升。计算机、现代控制、通信技术以及传感技术作为当代自动化技术的中流砥柱,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2 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应用
随着新型电子设施被广泛应用,对设计的模型进行修改与合理性评价也变得尤为重要。高效率、高斩波率的斩波器进入运营状态,有利于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以及推理。提高行程控制并逐渐让产品得到统一,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增强自动化进程,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为了保障生产效率与安全,每个环节都要及时地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仔细分析。在电机驱动的同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让电机以横向布置的形式呈现并增加装机容量,为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工作提供保障。控制技术以计算机作为核心技术,要求设计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用户需求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发展,因此多以交流提升为主,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以及推理。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引进SCR-D数字型控制机,采用简化系统和结构。当信息技术穿透到执行器、传感器、仪表与控制器中后,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针对多种故障进行诊断以及工况监测,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2)目前电气自动化正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裕度设计和可维修设计也变得尤为重要。很多企业应用计算机对工作状况进行监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益。在机械电气自动化中,满足自动化程度高等基本要求。在高可靠性、大功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让生产更加集中,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根据养护方案进行维护,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加强对配网工程设计环节的质量管理,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步。进而让单产转变成高效高产,从而更好地了解工作状态。保障维护工作,是实现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整体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3)从我国目前的机械设备应用状况来看,不同的自动化技术模式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自动化技术是一门涉及学科多、复杂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具有投资少且费用低的特点。人类对机械电气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用户需求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发展。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学、系统工程等密切相关,所涉及的面广且施工环境复杂。在机械设施投入运营后,还需加强对工程施工区域的调查、勘察、勘测。在计算机网络普遍应用的同时,工程还需要依据工作进程进行设计。在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中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正在被更多的用户使用,进一步促进我国机械装备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瑛.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3):137.
篇8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
一、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采用具备自动化检测、决策控制等功能的相关装置,利用数据传输系统与信号系统对电力系统实施自动监控以及协调控制的科学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安全性、稳定性的保障,确保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智能化方面的一个重要部分,利于更精确地开展电力系统运行设计与故障分析等工作,是一种智能化控制技术。同时,电力自动化技术为同步实验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不仅能够实现实时仿真技术,创造仿真环境,还能够利用更多电力装置测试,有效促进电力企业科研工作开展。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技术表现
(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中,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方面。智能电网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电力系统中的输配电和供变电等内容都是应用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表现;其次,对电网调动自动化的使用。计算机技术控制着整个电力的调动,通过不同级别电网的控制和使用,可以使我国所有区域的电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最后,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其具有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特点,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的信息集成效率,从而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监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监控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现场监控、集中式监控以及远程性监控方面。1、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现场监控这一环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2、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集中式监控这一环节,可以通过简化操作流程减少各个电力系统之间的影响,并提高监控的灵活程度和独立程度;3、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远程监控这一环节,可以通过电力企业运行模式的优化和改进,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使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幅降低。
(三)PLC控制技术运用
PLC 控制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指令进行自动编程,自动记录信息与预算,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耗能。具体而言,PLC 控制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该技术对数据采集、分析、整合、转换和数据传递等都有较高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一些柔性操作智能化控制;2、该技术可以控制系统的单独模块相关信息,并对信息总线现通信连接,进而做到电力系统运行的顺序控制,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协调化;3、该技术能够实现模拟闭环控制功能,对系统各个环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调节。同时,还能进行数字量与模拟量的转换(D/A 转换、A/D 转换),持续控制系统的压力、温度以及流量;4、该技术可以实现输入与输出信号的通电,也可以进行断开控制,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自动化,其中机床电气控制与电梯运行控制也是这一技术的运用结果。
(四)其它技术运用
dfacts技术和facts技术对于供电质量和稳定性的保证具有重要作用。dfacts技术为配电系统中的灵活交流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运行的全过程监控,及时解决供电质量问题;而facts技术是柔流输电系统技术,能够在输电系统的某些关键部位应用综合功能或者单独功能的电子装置,实现电抗或者电压这些输电参数的有效控制,保障输电高效性与可靠性。
三、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一)控制、测量与保护的一体化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运行机制、人员配置以及专业分工上的一体化发展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了扩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要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测量、控制和保护工作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结合。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我国经济正保持高速的发展,经济发展形势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要想在电力系统中更好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就必须要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特别要重视核心技术环节的创新与改进,这能够更好地促进电气自动化相关机制的完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与创新将会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全面发展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
就目前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未来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走向。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在整个电力行业的全面实施和应用,必须加大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实现国内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工作。
总之,伴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也获得了长远的进步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发展趋势日益全面化与多样化,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依然要坚持创新拓展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9
【关键词】自动化;电气工程;融合运用;技术
1 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概述
1.1 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前景
电气自动化的适用领域非常多,比较常用的有自动化经济管理、自动检测、自动调节系统生产、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传输网络信息、自动安全保护原件以及自动安全保护系统等。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SCADA系统、在线潮流监视、发电的自动化控制、鼓掌模拟系统以及电力的自动化调控。目前我国的空调设备和建筑行业是电气自动化中发展的比较完美,电气自动化在空调设备的应用表现在室内温度的控制和内室湿度的控制上,而电气自动化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表现在通信的自动化、楼宇的自动化、布线系统的自动化、火灾报警的联动控制、闭路电视自动化以及消防联动控制,除了这些电气自动化还进行了合理利用建筑物内的设备,使得原本杂乱无章的摆放现在变得安全、合理,节省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电气自动化的产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它能最大程度的用现场总线、集中式或者远程式的监控方式实现电器工艺和生产机械。
1.2 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行业是由水利部、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管理的,属于多部委进行管理,而我国只有一部建筑管理行为的法律约束,还是在1997年颁布的,这不能很好的约束住各行业,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而执法部门在进行检查时会出现法规太落伍的现象,使得一些建筑商钻法规的漏洞,最终造成建筑整体的不达标。此外,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还存在着组织机构、法规制度、执法行为、设置机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促使着我国尽快完整法规的修订。
2 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2.1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是指由计算机网络、电网调度大屏幕、电网调度服务器以及电网调度工作站等设备所共同组成的一种系统,自动化是利用发电厂、控制设备以及电网调度中心等设备在电力系统内部使用的调度范围局域网中终端系统进行的有效连接。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如果电气的自动互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仅能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评估,还能集中收集以前的数据信息和运行经验来进行电力负荷评估,所以电气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的相融合就是经济调度自动化和发电控制自动化相融合,但是这种融合方式需要非常专业的设备、知识、人才等要求,非专业的电力系统是没有操作能力的,所以就只有经过电力企业的省级以上同意才能进行。此外电力系统运行时还需要对数据信息实现实时的处理和采集,以及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还需要在数据信息支持的情况下掌握电网安全和电网运行状况,保证电气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的相融合能够比较好的适应我国现代化运营需求。
2.2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是由分布结构、分层结构的高速数据通讯网、远行人员工作站、以太网以及过程控制单元等方面组成,其中输出模块和输入模块相结合再加上可冗余配件里的主控模件所共同组成的控制单元称之为远程控制单元,它的通讯方式是利用主控模件把信息传送到可冗余上,再传送到智能输出模块和输入模块上,最后在和总线上的输出模块和输入模块进行通讯,这个过程中唯一既可以在进行信号接收时能直接承受现场变送器、热电偶、开关量以及热电阻等设备,还可以在全部都运行完成后进行信号的输出、实时的显示以及实时的打印时能传送设备的参数、设备的运行状况,并用这种传送方式直接对执行机构进行驱动,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的相融合所运行过程的联锁检测、联锁控制以及联锁保护等功能。
2.3 变电站的自动化
变电站的自动化不仅促进了变电站监控能力的增强,还实现了自动化监视和自动化操作,免去了繁琐的人工化监视、人工化操作,此外它还能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提升变电站的运行水平。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变电站的自动化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控作用,可以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状况的监视,从而实现了有效控制。传统的变电站的自动化是采用电磁装置来进行监视,而现在则都采用全微机化设备进行监视,这种设备成功对计算机屏幕化进行监视和操作,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应该尽量用计算机电缆,而不是原来的电力信号电缆,这是因为计算机电缆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统计记录和运行管理。经过近几年的电力发展,变电站自动化已经成电力企业和电网调度最重要的部分。
3 结束语
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运用分成三个方面,分别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变电站的自动化。其中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是指由计算机网络、电网调度大屏幕、电网调度服务器以及电网调度工作站等设备所共同组成的一种系统;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是由分布结构、分层结构的高速数据通讯网、远行人员工作站、以太网以及过程控制单元等方面组成;变电站的自动化不仅促进了变电站监控能力的增强,还实现了自动化监视和自动化操作,免去了繁琐的人工化监视、人工化操作,此外它还能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提升变电站的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楚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力建设.2012(07).
[2]马学娟.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民营科技.2012(04)
篇1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2-0090-02
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建设10 kV电气自动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过程,需要施工人员互相配合,协调合作,在施工中落实每个环节,对每道工序都进行专业的操作和检查,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最终达到电气化设备的安全、高质量运行。电气自动化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也方便电气工程后期的维修工作和改造升级。因此应积极的探讨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有效的推动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
1 电气自动化概述
1.1 电气自动化的原理
在设计电气自动化的过程中,其原理应是产品、工艺应与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相匹配,同时自动化技术需要满足产品、工艺的要求,这也是电气自动化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保证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工艺的契合之后,应考虑简单高效、经济环保的基本要求,处理好设计与电气设备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应用中,民用的普通技术产品和高科技的产业都需要电气自动化,需要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达到产品、工艺的要求。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成本核算、施工、维修改进的过程中都需要联接自动化技术,筛选出合格、合适的电气零件,保证生产出的产品外观达标、工艺合格,同时也保证安全质量、使用质量和操作质量。
1.2 电气自动化的施工设计
电气自动化的施工需要有专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理。在以往的电气工程中,制造产品的操控、计算和保护都需要由相互独立的元件来完成,产品功能由元件的简单联系和简单综合来实现,这只能实现元器件的简单合作,并不能完成电气工程的自动化[1]。随着电脑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引入计算机技术,可以将软件、硬件和电气工程的相关程序和元件结合起来,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满足了用户对产品功能的需求。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初期,设备的管理和控制互相之间是没有联系的独立情况,在引入新的技术之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指挥、调度,运用标准管理模式来进行电气自动化设计工作。
2 10 kV电气自动化的的施工技术思路
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效的将软件、硬件和电气程序、电气元件结合起来,应用于10 kV电气工程中。从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时就应当注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并且一直应用于主体施工、设备安装和技术测试工作当中。10 kV电气工程存在着不同,电气自动化施工的技术也具有差距性,一般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保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3 10 kV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
3.1 基础施工技术
10 kV配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运行的合理顺畅直接影响到群众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基础施工技术是
10 kV电气自动化施工中的基础运用技术,需要根据电气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应用。比如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弱电进户电缆工作,需要穿墙或再止水挡板处施工作业,这些都是基础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做好穿墙、挡板的预留工作,以保护墙体防水层不会在10 kV电气工程施工时遭受破坏,也为10 kV电气工程之后的施工开展提供基础。实施基础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精确的计算出应预留的尺寸大小和高度,利用自动化的设备来对轴线规格进行检查,需要与10 kV电气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相符,穿墙的管道和入户电缆一旦实施无法返工,因此一定要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做好基础的施工工作,保证10 kV电气工程的顺利施工,具体如图1所示。
3.2 主体施工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应该进行监督,使施工流程和工艺流程做到相互配合,保证10 kV电气工程可以顺利施工。10 kV电缆应逐层的进行铺设,有效的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在10 kV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环节会应用到混凝土,因此应借枪施工看护,防止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配管、开关盒造成影响,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安装数据采集设备的工作,这是电气自动化施工中的重要设备,应当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可有效的保证10 kV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后期稳定运行。
3.3 设备安装技术
10 kV电气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电气设备安装,例如断电器、继电保护装置、变电设备、计量设备等,这些电气设备是配电网运行当中的关键设备,保证了配电网的安全顺畅运行。因此在10 kV电气自动化的施工当中应重视电气设备的安装,根据设备的不同运行特点和安装的要求来实施安装技术,保证10 kV电气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可靠性。具体的施工工艺如图2所示。
例如配电箱的安装,配电箱是输配电设备和电缆的重要保护设备,具有接收电能、储存电能的作用,并且有效的输送和分配电能。配电箱的安装工艺流程为设备进场检验、定位弹线、明装配电箱螺栓固定、盘面组装、绝缘测试,最后进行送电试运行。配电箱的型号多样,并且会受到建筑物的影响,一些工作人员会在安装时出现操作失误。并且在实际的施工中,受到设计方案不断修改完善的影响,配电箱的元件和线路也会经常变动,工作人员也就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及时的对配电箱进行改变。
在安装配电箱之前需要提前考虑到设计变动的问题,以适应后期的施工变化,在安装时首先应对配电箱的安装进行合理的选址,应选择在通风干燥或常温场所,此外需要严格根据配电箱的安装要求来进行施工,保证变电箱设备与电气自动化的要求相匹配。配电箱应根据预留的孔洞尺寸找好水平、标高,量好配电箱尺寸用膨胀螺栓固定;保证箱内的刀闸、开关等电气设备紧固安装、接触良好;保证箱内的导线排列整齐,绝缘良好,导线的断头应用螺栓压接;保证箱内保持干净,不得堆放杂物,为配电线缆、计量装置等电气设备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
在配电柜安装时需按图纸平稳放置,先找好正两端的柜,之后在柜高的三分之二处蹦线找正,使用0.5 mm的铁片调整,最后使用M12镀锌螺栓来固定住,每台配电柜应单独和接地干线相连接。配电柜的设备计划表,见表1。
3.4 交错工程施工技术
不同施工内容的工程施工需要进行区别的对待,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的稳定进行,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3]。例如电磁屏蔽工程在挂网施工当中,需要与土建建设部门配合,同时还需要协调水利工程和电能部门。电气自动化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到各个部门和环节的相互配合,如果只是注重电气方面会使其他项目也受到影响。
因此电磁屏蔽工程首先应当监督水利工程、风能工程和电气的配合施工建设。其次在屏蔽电磁之前需要对各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工作,召集相关的负责人会议协商,配合整体的施工方案来制定出实际的施工计划。
4 结 语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支持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电气工程,有效的推动国家工业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现代化发展,对电气自动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施工技术也运用到了更多的领域。
10 kV电气自动化施工在电气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在施工中切实有效的安排每一道工序,对每一个阶段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指导电气自动化施工,可有效的保证电气施工品质得到完善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向振涛.关于10 kV电气自动化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15):111-112.
[2] 刘柱文.10 kV配网自动化设计和施工的要点分析[J].科技传播,2016,8
(7):188-18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