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概念界定范文

时间:2023-11-29 18:0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概念界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

篇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由各个学校进行选择。这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的地域差异较大,这就给了体育校本课程发展的空间。但由于人们对于校本课程的界定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对于体育校本课程概念界定也存在不同观点,笔者比较赞同董翠香和周登高的观点即:“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方案。”此体育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为系统的阐述体育校本课程提出的缘由和必要性,说明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性,提出了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

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观和学生观。

(1)课程观。

由于长期接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存在着偏颇,课程即学科总合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其课程的涵盖范围极为广泛,它包括学生的学习进程,学校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与劳动,个体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的一系列经验,生活周围所有具有教育价值的人或事物都应该纳入课程的范畴。抛弃“课程即书本”的片面认识,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开发出不同的课程以促进其成才,课程开发不再是课程专家的权利,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不同人士均要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课程开发可以成为一项全民性的社会活动。

(2)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成果的体现者,只有树立起新型的学生观,使教育活动与学生有目的学习活动配合起来才能实现成功的教育。传统教育多关注于有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现行教育侧重培养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和平等化。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获得认知结构上的调整,更多的是为终身教育和未来生活作准备,要求学生认知的同时“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3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体育校本课程的健康第一原则。

新体育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理念就是要突出健康第一课程思想,因此在体育校本课程中要围绕这一课程理念做文章,选择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都要体现体育课程的主要教育思想,不仅体现身体健康。更要使学生身心融和,使学生全面发展。当前一些学校对一些运动项目的改造,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学生的身体感受,使体育课堂出现一玩到底,学生没有感到丝毫生理上的刺激,达不到锻炼体质的要求,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在注重兴趣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的目的性和传授体育文化的知识性。

(2)体育校本课程要突出学校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根据本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方向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学校为本,它解决的课程问题要反映出学校的体育特点和实践情况,它所贯彻的是本学校的体育教学的特色和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一旦脱离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就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这对体育校本课程而言同样尤为重要。

(3)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原则。

应当根据学校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每一件设施都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格,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体育活动,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惯。在实际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应突出特点,贯彻体育课程的教学思想,注重体育的教育本质。不能本末倒置,使体育课失去原有的教育意义。

篇2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开发 注意问题

校本课程即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教育部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目前校本课程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和人们的口中,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如果要很好地贯彻新课程的实行,就必须对校本课程究竟是什么、如何开发、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校本课程的涵义

“校本课程”从字面上可以分为“校本”和“课程”两部分。所谓“校本”就是以校为本,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课程是一个争议很多的概念,不同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作了界定,课程概念的多样性同时也带来了校本课程概念的多样性。

校本课程应该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概念,它要求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我们不可固守某一种概念而以词害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局限于任何一种定义,那反而会阻碍思路。

如果从一个较为宽泛的角度来理解校本课程,可以认为校本课程是根据社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由课程专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能够反映多种需求的、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包括改变、拓展或重新开发等方式开发适应某种特殊环境的课程。

校本课程产生和使用确实意味着课程权力的下移,它的出现使得学校、教师在课程的选择、实施、评价等方面有了相当的自,这可以说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特点。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实施、评价各个环节都要能体现出一种民主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使得教师得到成长,使得学校成为一个更为和谐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它主要强调以校为本,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条件来进行课程开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

1.以学校为基地。课程开发的全部活动要素,从计划的制定、内容的设计到相应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在实际的教育现场――学校中发生并一步步展开的。

2.以学校为基础。学校是否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幅度和范围、开发的方式和策略等都必须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为依据。

3.以学校为主体。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主动的开发行为,是学校在领会国家课程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或整合的校本化的过程。学校是真正的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成员,特别是广大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人。

4.以学校为整体。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到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整体学习需要,要充分依托并最大程度地调动校内相关人员和校外课程专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临近社区、学生家庭等学校办学因素的功能。

5.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校本课程开发要遵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更要着力于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课程对策。

虽然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但是在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接受中央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不能随心所欲。如果一味强调以校为本而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也不允许脱离国家的指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体现出的是不同的学术理念,两者在课程目标、教师观、学生观、课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三、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列工程,从西方引入中国存在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我们要特别注意。

1.不可把校本课程当作“救命稻草”。目前一提到一种新的思想或理念,都会被用来试图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如果我们以这种态度来对待校本课程,以为只要实施了校本课程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那恐怕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选错了目标,而且还可能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引向歧途。如果过于追求功利的目的,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需要一系列的辅助措施和环境,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积淀和酝酿。

2.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其理念上,而非技术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其背后有民主的观念在支撑,可以说它是民主观念进入到学校的一种形式,如果我们只是把它的操作层面的东西拿来使用而忽视或无视其背后的民主理念,则可以说是买椟还珠,与校本课程之所以产生背道而驰。

篇3

关键词:农村学校;摔跤;校本课程尝试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改革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又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应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在政策上得以确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要求“各校应结合当地课程资源,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编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以及体群字(2000)086号《体育传统项目管理办法》在总则第三条中规定:“体传校应在广泛普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开展特色项目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将摔跤这一竟技体育运动项目纳入体育课之中,使课内与课外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势在必行。萍乡市麻田中心学校是江西省境内最边远的一所山区农村学校,江西省优秀传统学校、江西省摔跤后备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2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拥有摔跤训练馆、体能训练室、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齐备。现有体育教师及摔跤教育员5人,其中省级学术带头人1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省级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先进个人1人。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理念,确定了“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环境优美”的办学目标,以开发摔跤校本课程为特色。实施“科研兴校、特色亮校”发展战略,坚持科研与特色相互促进。高举教育科研大旗,高奏特色学校建设主旋律。自2007年至今,6年来麻田中心学校的摔跤运动在新课程理念下,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理论基础,不断进行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旨在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体育课程体系,形成麻田中心学校的特色。

二、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概述

1.对体育课程概念的认识。什么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什么是体育课程?我国学者毛振明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知识、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基于上述概念的认识,我们认为从现代社会对学校课程的要求来分析,从教育科学的规律来考察,必须明确以下几点:①体育课程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内所规定的各门学科,还应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应当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不能仅理解为传统教材中的知识技能体系,还应包括技能体系和情感,行动上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③体育课程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等。④体育课程应当提出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

2.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摔跤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受世界各民族的喜爱。它是绅士、勇者、智慧的象征。摔跤是一项伟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开始逢勃发展,并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在学习训练摔跤的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志品质,树立学生自信心、竞争意识,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分析能力、抗挫折能力的过程。通过6年的实践尝试,我们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上,引入摔跤这一体育传统项目,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摔跤运动在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普及与发展。基于这种思考,我们把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国家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在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体育传统项目管理办法》实施体育后务人才工程下,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教育资源,由学校内部展开的旨在增进学生健康,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摔跤后备人才,使他们全面展、学有特长,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体育课程改造的过程。

三、摔跤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四、体会与问题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尝试,我们的体会如下:

1.在农村学校开设摔跤校本课程开发是可行的,但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如何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体育教育特色,形成教育合力,减少冲突,使其利于课程开发。②如何使学校体育教师及教练员增强课程意识,转变课观念,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③如何在制度上保障摔跤课程的正常实施。

2.开展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突出了学校的个性特征。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中我们在正确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通过抓住摔跤这一独特性、使学校获得了可持性发展、学生得到了和偕发展。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 校本课程 评价机制

一、化学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确立了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力图做到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又能造就出一批专家型教师,把学校建设成研究型学校。《走进化学诺贝尔》校本课程,是我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改变课程单一的结构模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我校教师不断学习、进一步提升化学素养和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施《走进化学诺贝尔》校本课程开发对我校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教学的技艺和能力,学会研究并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学会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走进化学诺贝尔》校本课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策略,学会求知;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学会发展;有利于学生加强人际交往,学会合作。

二、校本课程的界定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刘旭东、张宁娟和马丽等人编著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是从校本课程的思想产生来看的);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这是以校本课程概念的出现为依据的 )。

三、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展

1. 校本教材《走进化学诺贝尔》的课程目标

高二年级实施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达到这样几个目标:1. 丰富学生的化学课外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3. 使学生合作完成化学趣味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4. 在话题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5. 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 校本教材《走进化学诺贝尔》的教材内容

本书共分为七章,从诺贝尔的传奇一生引入了诺贝尔奖的百年辉煌,讲述了化学发展史的过程,将诺贝尔奖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元素、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的化学平衡、实验、能源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自己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价值与乐趣。最后,引入话题中国人从来没有得到诺贝尔化学奖,让学生了解实情,认真思考我们到底缺少的是什么。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该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别注意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每节课相应的以PPT的形式呈现,这是该校本教材的一个亮点。

3. 校本教材《走进化学诺贝尔》的课程实施

高二年级理科班8个班在高二下学期进行学习,每周一节课,因清明节、端午节、五一、期中考和期末考等重要活动停课5次,实际上课14次。第一节课向学生说明了诺贝尔奖的内容和由来,并向学生介绍了搞笑诺贝尔化学奖引发学生对该校本课程的兴趣。后面又通过播放化学史视频、趣味化学实验视频、讲述小故事、演讲、学生辩论会、分组合作阐述小论文等进行学习。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1.多元化评价内容

评价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考勤;学习态度;动手与探究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质疑的能力。

2.多样化评价方法

通常采取以下评价方法:①学生自评。学生要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学习态度,审视自己的学习,反思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②合作评价。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其他小组同学的论述方法,接触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从而扩展自己的视野和胸怀,提高认识水平,营造一种互帮互学、轻松愉快、和睦相处的氛围。③教师评价。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并加以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根据上述三种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教师制作相应的评价量化表,给予学生多次的评价机会,并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最终做好评分认定。教师在评价中以鼓励为原则,使学生不仅敢想,而且敢说敢做,逐步提高会想、会说、会做的能力,进而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五、校本课程教学中的收获

1. 学生的收获

极大调动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教师的收获

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与水平,也调动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教师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新的工作方式,加强了与同伴的合作,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了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课程体系根据目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所作出的调整与重构的结果,是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1.调查研究

在开发数学校本课程前,我们对学生做了这样一个问卷调查:“你认为数学是什么?”80%的学生认为“数学是运算”、“数学就是数字”、“数学是+-×÷”。这样的结论反映出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还是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把学生束缚在了一个有限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数学就成了一门僵死的学问,一串没有感情的数字。这样的认识忽视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本质,使数学教学变得生硬而毫无趣味,致使不少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畏惧心理。这显然和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相悖的,因此,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试图通过开发和实施多元化的数学校本课程,让数学学习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接纳数学,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2.基本模式

(1)序幕。故事引入。从调查资料的分析上看,由于受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冲击,有20的小学生在低年级对数学有一种害怕心理,总认为学习起来不那么有趣,不像寓言故事那么吸引人。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上网查找改编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数学王国选国王》、《神奇的小数点》,还有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故事等等,并以科学家的故事勉励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以此作为孩子启蒙教育中重要的一课。这样也使孩子在数学课上同样感受到学习起来有“故事”,这样的设伏,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事先预设的“圈套”,便于校本课程的实施,也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

(2)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指出: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数理逻辑的运算需借助具体的实物来表现。也就是说,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应在大量具体的操作性活动和趣味游戏的基础上逐步向抽象的符号运算过渡。为此,通过研讨,我们制定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学习实践模式,即“问题情景――动手操作――拓展与应用”,并让其尽量符合学生相应阶段层次数学知识和认知上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游戏中学数学,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反思,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3)尾声。写日记。要求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收获自己的甜蜜,发现和积累新知,分享活动的成果,并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

二、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

1.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广泛参与,教师只交给学生基本的方法,但是学生年级低,不一定理解,也不懂得怎么办,只有借助于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才易于理解。如在教学生理解“一定”、“可能”、“不大可能”、“不可能”这些术语时,可通过反复变换红球和白球的数量的方法来现场给同学们演示,演示完后,再让学生亲自试验来印证,使其真正理解这几个概念的差别,而后教师关键处的几句讲解表明结论;再如在教学生认识周长和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我找来一根铁丝,通过变换各种不同的图形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周长,这样几次三番学生就会形象地得出周长就是一个图形当中最外沿的部分,它是长度。这样通过演示和学生反复的动手操作,学生就能很容易明白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学习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2.游戏

鲁迅曾说过一句话“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运用玩具和游戏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对有关平移知识的学习,可以依托游戏――俄罗斯方块来进行,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从而在玩游戏中知道了平移的知识和技巧。

3.交流

萧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就都拥有了两个思想。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时,学生是最有效的资源,因此,多给学生说话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的思想在相互的碰撞中产生火花,这样得到的将会是更多的思想的精华,也会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4.拓展

教材是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走出课堂走出课本,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实践舞台,也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如: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我们进行了《制作年历送老师》的校本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年历卡,不仅巩固了年月日知识,也知道了年历的编排和与星期、月份等的关系。同时在进行了调查访问、网络搜索后,获得了丰富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

都说是万事开头难,其实不然,一开始,我们的校本课程进展顺利,但是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越到后期开展起来就越难,以至于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不解决,课程开发就很难继续推进。

1.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变革现有的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件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而一般中小学又没有过多的剩余人员,广大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师本身就人员相对短缺,这些教师担任的课节又多,如果再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必增加他们的负担,易造成过度疲劳,因此,课程开发要求变革原有的考核机制,它要求重新合理计算教师的工作量,定期的开展阶段性成果小结并采取鼓励性措施持久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赶急图快,急于呈现教材

由于对课程理念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到位,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师们看来,编写出教材来,研究才算取得了成果,课程开发也就宣告结束了。于是,一时间东拼西凑者有之,依葫芦画瓢者有之。其实,教材只是课程最终呈现形态的一个方面,真正的课程是需要建立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体系来支撑的,诸如时间的分配和课时安排,学生的人员分流,场地安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教师工作量的界定,进行的课题研究等等都是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篇6

摘 要 学校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项目传承的重要场所,体育校本课程是传承的主要途径。从少数民族体育和学校体育教学系统自身条件两个方面来讨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以求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与功能上的传承价值。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校本课程 传承

一、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是在1973年由菲吕马克(Furumark)和麦克米伦(Macmillan)等人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并加以阐述的[1]。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设计课程方案[2],把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整合和引入教学之中,成为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有机合下,实效的解决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从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进行有效的结合看;少数民族体育进学校,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民族传统活动引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中体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将民族体育活动引入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行学习、探究、思考、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比如大学体育教研室的雷巍、尼玛欧珠在中学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对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引进体育课堂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健康个性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功能价值。

三、利用体育校本课程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体育

(一)学校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中介

现代体育的摇篮是学校,篮球、排球的发展,足球到橄榄球的流行,柔道、跆拳道的武术改良都是以过学校作为主要渠道进行推广,而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们都经过了以学校为中介,使得原始形态的体育从文化、技术通过课程实践传承、发展并走向了世界体育的舞台。学校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学校传授少数民族体育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拓展学校体育教材,使民族体育全面地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二)少数民族体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1.少数民族体育的挖掘及改造

少数民族体育与少数民族自身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许多项目是在特殊的历史形态和文化背景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在挖掘它的时候不仅仅去挖掘它外在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民族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我们在选择流传在不同民族中的、优秀的传统体育资源时要进行适时的收集、整理、筛选和实验,整合成适合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教材。将多种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补充到现行教材中去,构建一个具有中国化特色的学校体育教材精品[3]。将适应学校发展及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在校本课程挖掘、改造过程中,将带有民族宗教色彩,农闲的娱乐游戏活动中动作技能不够科学及其运动场地器材比较粗糙的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改造时要细化动作,规范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并吸纳利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还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更重要的是将民族体育活动引入学校,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民族体育的教学体系建设

民族体育教学体系建设中教师是主体,教师既是教材的学习者、开发者、实施者其主体地位显而易见。加强民族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也就显的尤为重要。在民族体育实施过程中是课程与教学包含着三个基本环节:即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现代体育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技能的选择、整合与改造,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学校实际情况、地方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介入,在种种因素的相互融合下从而产生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义。课程实施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技能的传递,课程评价是在客观的基础上,定性或定量地对课程实施进行科学的理性评判,看课程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和达到了教育目标,并依此来改进课程决策而不断完善课程,能为课程进一步产生新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提供依据。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核心是吸纳本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他们成为了课程所承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凝聚物”、“文化源”,通过学生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技能扩散或辐射社会,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振兴,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传播。

(三)民族体育的教学层次

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我国55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676项[4]。从传统民族体育的性质和作用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竞技类、游戏类、健身类。竞技类项目比较明确的规则以及较强的对抗性。游戏类项目有着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不受年龄、性别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健身类项目在健身养生方面有着专门的理论和实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为了长寿和健康而创造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数武术了。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或生活实践中运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把不符合学科要求的内容要做一些相应的改进和再处理,在应用到教学中去,在教学层次上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教学条件进行选择,把一些项目的精髓、思想、套路、内核总结出来,进行重新创新编排、变通、组合,为民族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支撑。

四、小结

学校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结构和形式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技艺传递过程的最佳场所之一,学校要依据各个地方资源优势树立充分了解其地方民族体育的实际作用,用科学的、辨证的观念来合理的运用,将优秀的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挖掘、改造,逐步建立适合现代学校体育发展要求的少数民族体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确立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成为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嘉育.学校本位课程发展[M].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9.

[2] 董翠香,周登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51-53.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 区域 灾害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13-02

目前,国际灾害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很多国家致力于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而我国对灾害教育重视不够,学生的防灾减灾素养较差。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亚热带中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地貌类型复杂,河网密度大,常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台风、旱涝、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尤为突出。由于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区域灾害教育应成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课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提供了优势和可行性,而结合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渗透教学、开发本地区的区域灾害教育校本课程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地区常面临的自然灾害,增强本区域灾害意识和防灾素养,体现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只有少数文献中有提到区域性灾害教育、乡土灾害教育等说法,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概念。

(一)区域。区域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地理学,指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学科领域的拓展,区域的概念和意义也在不断变化。

1.地理区域。地理学家哈特向认为,“区域”客观存在的实体。他提出,一个“区域”是一个具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刘俊杰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地理位置、各要素间内在本质联系、外部形态特征相似且具备一定功能的可度量实体。盛叙功认为区域是包括自然和人文在一定地域上相结合的表现,即地域性或地区性。

2.经济区域。经济学家熊义杰将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的定义为:“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文化的积累和居民机器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美国区域经济学家Hoover E M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察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中国经济学家程必定认为,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政治区域。政治学家崔功豪认为区域是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即地球表面上任何按照行政标准划分的地区,它既包括一个国家或国家之下的行政单元,也包括几个国家组成的地区范围。政治区域是有政治组织、一定数量的人口和地理区域三个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综上,笔者认为区域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可以是有明确的边界,如行政区;也可以是过渡性的边界,如干湿区。本文界定的区域主要为有明确边界的行政区域,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灾害教育。

(二)区域灾害教育。结合上述界定的区域和灾害教育概念,笔者尝试提出:区域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培养公民具有区域灾害意识、区域防灾素养为核心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正确看待本区域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掌握一定关于灾害本身及防灾、减灾、救灾和备灾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正确地进行相应防灾、减灾、救灾和备灾活动。

二、高中地理区域灾害教育研究现状

研究者谭秀华、王民、张英通过对国外地理课程中学习的灾害类型进行比较后指出,各国要求学习的灾害类型中,根据其本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对灾害类型的选择有不同的侧重,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李景霞、张英指出,实施灾害教育应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将研究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把感情转变为学习动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丁运超认为区域性灾害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他指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进行区域性灾害教育能较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包括选择性地选取本地区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用本区域典型案例组织教学;并且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区域性灾害教育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终极目标最好诠释。

综上可以看出,高中地理区域灾害教育是灾害教育的有效补充,结合乡土地理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地区常面临的自然灾害,增强本区域灾害意识和防灾素养。

三、高中地理如何落实区域灾害教育

由于灾害教育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各个方面还有待完善,无相应的课程和课程标准,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更是让教师力不从心。以下提出三点建议,希望能给广大一线教师些许启发。

(一)运用渗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选用渗透式教学法来落实区域灾害教育,既能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新课标理念,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

例如,在讲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时,可结合2014年7月18日9号台风“威马逊”的案例进行渗透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乡土案例了解台风“威马逊”使广西332.9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6.46亿元,共有11市52个县(市、区)出现严重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201.64千公顷,倒塌农房2388间,农业损失达33.59亿元。通过这些数据资料,学生深刻体会台风对广西的影响,加深了对台风的认识,引发学生对区域灾害的重视。又如,在解释“风暴潮”这一水文灾害时,由于学生较少接触而难以理解和重视。但广西属沿海省份,风暴潮灾害对广西沿海地区破坏巨大,仅2005年至2007 年风暴潮就造成受灾人口为116.59万,农作物受灾面积 2.08 万公顷,海水养殖受灾面积7.66 万公顷,损毁房屋2260间,损毁海塘、海堤为 75.5千米,直接经济损失为 8.17 亿元。运用乡土案例能更为直观让学生理解这一水文灾害,同时能让学生对本区域常发生的灾害给予重视。

(二)开发校本课程。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堂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地理课程中如何把握课程标准与充分挖掘灾害教育内容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而地理课程改革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鼓励地方及学校开发适合本地区或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包括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积极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不仅能丰富课程资源,更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知识,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广西是全国自然灾害比较多的省区之一,其自然灾害特点包括类型多、分布广、频率高,且常出现几种灾害同步迭加、连续重复发生的情况。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最为显著,这里笔者尝试以广西气象灾害为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广西气象灾害校本课程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广西台风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极端天气(热浪、寒潮)、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和高科技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3S”技术、自然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其中每部分内容分别从灾害的特点、灾害的影响和危害、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进行补充,使该校本课程更为系统化。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区域灾害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

例如,开展“拿什么来应对你:区域气象灾害――南宁市气象灾害教育科技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南宁市气象局,围绕着南宁市洪涝灾害和寒潮灾害的主要成因、南宁市洪涝灾害和寒潮灾害的发展历史、时空分布规律及特点、在农业方面和经济方面对人类造成的影响、防洪涝和防寒潮的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防御工作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收集相应数据和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讨论,最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自己对家乡防灾减灾的观点和看法,提出相应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建议,通过班会、海报、黑板报、演讲等形式展示成果,同时向其他学生和教师科普区域灾害知识,达到提高学生和教师防灾减灾意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08-144

[2]刘俊杰.区域地理学学科价值与体系建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3]盛叙功.泛论区域地理学的复兴与改造[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2)

[4]熊义杰.区域经济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5-17

[5] Hoover E M.区域经济学导论[M].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0:220-226

[6]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7]崔功豪.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3

[8]谭秀华,王民,张英. 国外中学地理课程中灾害教育目标浅析[J]. 地理教育,2013(S2)

[9]李景霞,张英. 中学的灾害教育[J]. 城市与减灾,2008(2)

[10]丁运超. 区域性灾害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J]. 教学与管理,2009(1)

[11]陈宪云,刘晖,董德信,等. 广西主要海洋灾害风险分析[J]. 广西科学,2013(3)

篇8

12年的联合办学,双方交流、合作、互让、互谅,学校受益师生,企业普惠民众,达到共赢,为兰州地区乃至西北地区学校与社区联合办学探索了一个成功可行的共建模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新途径;探究了普通高色办学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探究了学校和社区共享资源,联合办学的可行模式;探究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模式,开创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教育的新途径;开创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师生有效交流的新途径,为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和谐体系做了创新性的实践与研究。

1 兰大附中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背景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为学校游泳课程的开设提出新的要求。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实施课程改革,在教育界掀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2001年,课改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更深层次地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健康的三位观在体育与健康学科的5个领域目标中进一步明晰界定,特别强调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999年,高中逐年扩招,人数多、场地小、教材单一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校师生体育教学活动,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等重要的素质逐年衰退。面对学生体质状况的逐步衰退和中小学办学条件亟待改善的尴尬局面,国家先后出台支持学校有效利用周边社区资源进行办学的政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抓住此次契机,在办学过程尝试开设一定的校本课程,构建并补充学校课程,拓展延伸国家课程。兰大附中的领导和教师基于这种课改的历史背景,积极思考论证,利用毗邻的兰海游泳馆开设游泳校本课程。2000年商讨合作开课事宜,经过一年的考察、计划与学习论证,2001年秋季在兰大附中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尝试开设游泳课。至今12年,在西北特殊的地理与经济背景下,6000多名学生接受了游泳基础教学,50%以上的学生学会了游泳,涌现出侯蓉、叶孟来等一批达到国家二级、一级标准的游泳运动员,举办了7届师生游泳运动会。

2 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的目标

游泳校本课是响应国家课程地方化与校本化的教育改革政策,是学校课程体系的补充与完善,在实现国家课程规定水平之外,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既有能力上升的空间,也有广泛的兴趣得以满足的空间[1]。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在西北城市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的实践研究。

2.1 探究西北城市地区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

兰州地处甘肃省中心地,在西北属于较发达城市。北上广等发达的一线大都市的中小学大多没有开设游泳课,在兰州这样一个不算发达的城市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如何,是不是能被广大的师生和家长接受,是第一个难题。

2.2 游泳校本课在西北地区开设的必要性

在有条件的西北城市地区开设游泳课的必要性,这一研究目标是课程开设实施的重点。

2.3 探索利用学校周边社会资源办学的模式

教育资源在学校与社区的共享共建,既是国家所倡导,也是学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兰海游泳馆距兰大附中300米,学生整队到馆内更衣需20分钟。课时的设置,场内教学用地的保有量,出行往返及教学过程中的安全等,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是这一办学模式能否延续的关键所在。兰大附中与兰海游泳馆能不能合作、发展、共赢,是课程开始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课程开设的第一个目标。

2.4 游泳课程的开设对家庭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影响与帮助

西北地区民族较多,很多信仰伊斯兰教义,开设游泳课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家长的认同、社会的支持。游泳课的开设究竟能获得家长的支持,能不能带动家庭体育理念的转变,能不能为社区体育带来帮助,能不能为兰州地区市民的终身体育理念给予影响,也是课程开设的一项研究课题与目标。

2.5 游泳校本课程目标的研究与构建

游泳校本课程的开设,在课程构架上能不能完成课程的整体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体育课教学目标,在课外体育活动目标和课外体育业余训练目标上能不能齐头并进,整体推进,也是开设游泳校本课程的研究目标之一。

2.6 探索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教育教学,教学相长。这一教育原则与教育规律,能不能在兰大附中很好地实施,兰大附中的体育教师能不能统一思想、静心修业,接受并胜任这一专业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对兰大附中的体育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也是一项课题。

3 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调查问卷法

按照研究目标中的假设,通过对在校和毕业的学生和家长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析、归纳、总结课题实践的过程,

3.2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课题建设与研究的重点方法,预诊课程开设的诸多问题;计划课程实施所需的支撑;实施课程的过程,在过程中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考察学习优化行动方案与计划;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为下一次的行动提供有利的保障。

3.3 实践研究法

重点研究游泳校本课程学生的实践活动,坚持实践第一、感受第一和体验第一的原则。

3.4 文献研究法

利用图书室、资料室收集本课题的资料,对近年来出版的课改理论书籍和杂志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作比较研究,在对这些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可借鉴的经验,以课题实验行动加以验证,并补充完善,形成合理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

4 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的内容及过程

4.1 开设游泳校本课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北家庭逐渐富足,家庭教育的观念也在逐步变化,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希望大学教育能接受异地教育,希望接受南方与沿海人文地理环境的熏陶与教育的观念逐步增强。兰大附中是首批省属重点高中,很多的学生有到南方和沿海城市读书的愿望,而游泳是南方和沿海发达城市的优势项目,在南方大学均有普修和选修课。面对课改的需要,面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面对学校发展的需要,游泳校本课的开设很有必要。历届抽样调查,学生和家长的认同达的90%以上。

4.2 游泳校本课程目标

1)体育教学目标: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弥补校内场地器材的限制,拓展延伸国家课程;游泳课特殊的技能教学和场景与情境对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校内和其他内容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着装,社区游泳馆面向大众的场地场景,面对同学和社会的直观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从容、坦诚、大方得体的品质与素养,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与行为,培养学生坚毅、顽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2)课外活动目标:课内学习知识与技能,课外出成绩与能力,校本的开设既优化校内的课程建设,又为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与平台。课余时间,兰海游泳馆为师生的优惠照顾,使师生能积极利用业余时间修炼游泳技能。调查结果显示,20%以上的学生和家长因课程的开设一起游泳,为家庭亲子活动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3)业余训练目标:课程的开设也促进了游泳业余训练的建设,学校成立的游泳代表队利用兰海游泳馆有利资源进行日常训练,先后培养出侯蓉和叶孟来等优秀游泳运动员。其中,叶孟来于2008年代表兰州在唐山参加全国少儿游泳冠军赛,在100米蝶泳比赛中破赛会记录,以58.68秒的优异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被广西大学特招。

4)游泳运动会——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2001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7届师生游泳运动会,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组织,既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又促进师生交流,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4.3 在实践中研究适合兰州地区的初级游泳校本课程设置

1)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会一种基础泳姿——蛙泳。

2)教学对象:2001年至今的在校学生,经过12年的组织调整,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在2004年以后趋于稳定。

3)教学时间:2005年以前每周一节,2005年以后每周0.5节即两周1节课,每节课时间1.5~2小时。

4)教学方法:在探索中不断修正提炼。首先,为学生解读游泳课的锻炼价值与锻炼效果;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反复播放蛙泳的基础知识与练习内容;第三,进入泳池男女分组学习,由分解练习——整体练习,每节课留出0.5小时自由讲练,针对个体错误动作因材施教,教授个别学生参加比赛时的跳水技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平时在校内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做一些蛙泳技术的分解练习,为学生进入泳池做好准备。

5)教学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综合出勤、学习态度和学习的过程,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价,计入年度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成绩。在2012年甘肃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将游泳课纳入体育教学的模块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评价。

6)校本教材:游泳课程的学习价值;熟悉水性的练习方法;蛙泳的基本教法与学法;自由泳、仰泳和蝶泳的简单介绍;游泳比赛跳水动作与练习方法;游泳运动会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4.4 实施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相长”,是一种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行为,是一种确立目标——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展现提升——归纳总结——达标测评的教学理念。兰大附中的体育教师均是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在专业生涯里没有游泳专业的学习经历,兰海游泳馆37米的长度都不能一次游至终点,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棘手的课程建设问题。

1)统一思想,与时俱进,不耻下问,以生为师,教学相长。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谁能与时俱进,谁能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谁就能担当胜任新课程改革的舵手,被学校、学生和家长认同与尊重。面对游泳校本课程开设的机遇与挑战,校领导协同6名体育教师统一思想,厘清目标,共同探索。6名体育教师敬业好学,勤学苦练,闭门造车,应用图书、视频等多种教学设备在学校进行专项游泳课的教研活动;不耻下问,以生为师,边学边教;学校聘请省队退役的游泳运动员为6名教师教授游泳的基本技能。2002年,6名体育教师全部学会并掌握了蛙、自、蝶、仰4种泳姿,重点研究游泳的基础泳姿——蛙泳的教学方法,突破游泳比赛跳水的技能方法。

2)学以致用,成就个人,受益师生。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2001—2002年前后的孙奕和侯蓉等学生是双重角色,课上是学生,课下成为教师游泳项目的指导教师。经过一年的辛苦修学,附中体育教师的游泳专业自修得到社会的称赞与认同。2002年6月,兰州市教科文卫工会举办全市游泳比赛,6名体育教师在蛙泳和自由泳项目中均闯进前5名。附中教师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4.5 学校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办学的模式探究

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从学校所在社区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注重课程的科学性、可学性和有效性。此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想象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学校通过对学生发展需求的满足,逐渐发现办学的突破口,进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形成办学特色[2]。基于此种开放、合作、发展、共赢的教育理念,附中与兰海游泳馆联手开设游泳校本课12年,这12年的游泳课已经成为附中办学的亮点和特色,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最主要的原则是安全、共赢,并能彰显游泳教材的教育价值与魅力。

4.6 游泳课程的开设对终身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影响

游泳是人类生存生活的一项特殊技能,因为水的特殊性,游泳的锻炼价值优于其他体育项目。游泳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肺机能提高、形体塑造和情感意志培养均有特殊的锻炼效果和价值。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一项特殊技能,青少年时期学习掌握游泳之后,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也为家庭教育的传承做了有益的铺垫,一个家庭体育习惯会逐渐渗透影响到社区体育。

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朗格朗竭力提倡的终身教育思想演化而来的。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立法高度把构建和完善符合基本国情和时代需要的终身体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有关终身体育的概念认识是指人生在各个时期不间断地接受体育,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从现实意义看,它能引领体育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校期间增强体育意识,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培养健身的能力、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牢固的基础[3]。

5 兰大附中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的结果与建议

兰大附中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至今已12年,用12年的实践研究游泳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兰州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课程建设与研究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建议。

5.1 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的结果

1)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育的教育价值主要是教导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和发展人际关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价值;体育的精神价值主要是体育的思想文化、体育的思想道德方面的价值和体育对人的价值[4]。利用社区资源的场景与特殊的情境教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表3的统计可以看出,游泳校本课对学生的游泳技能、合作精神、社会公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帮助都很大,尤其已毕业的学生对游泳校本课的认同度更高(注:毕业的学生均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

2)探究了普通高色办学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2003年,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评选首批全国100所体育特色传统项目学校,兰州大学附属中学是其中一所;2009年,中央教科所评选全国首批100所普通高色学校建设,甘肃省仅2所,兰大附中是其中一所;2012年,兰大附中被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为甘肃省课改样本校。其中,游泳校本课的开设与坚持是学校的特色和亮点,也是附中的一项课题研究,受到专家学者的赞誉和认同。

3)实践研究了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程的途径,探究了学校和社区共享资源、联合办学的可行模式。通过12年的课程体系的实践与建设,使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游泳校本课程开设的目标、课时、内容与方法,课外活动、业余训练和活动的开设与实施等方面,体系健全,可操作性强。12年的联合办学,双方交流、合作、互让、互谅。学校受益师生,企业普惠民众,达到共赢,为兰州地区乃至西北地区学校与社区联合办学探索了一个成功可行的共建模式。

4)探究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模式,开创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教育的新途径。每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附中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游泳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和纽带,促进家庭体育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带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有益的研究与尝试。

表4统计数据说明,游泳校本课的开设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又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对家庭进行体育活动的影响很大。一项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使社区、家庭乃至社会体育教育相互影响,为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教育体系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5)开创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师生有效交流的新途径。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均是在师生的有效交流中完成的。兰大附中利用社区特殊的资源进行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使师生和家庭在游泳这一特殊的运动项目搭建的平台上,增进了师生的交流和沟通,改变了部分家庭的体育习惯,培养了教师、学生乃至家庭的体育教育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师生互动与交流探索了一种新的途径,开创了新局面。

6)开展阳关体育的新途径。游泳课的开设使学生、教师和家长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和社会去学习与实践,为进一步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广大师生和家长全面参与,开创了新途径。

5.2 兰大附中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课的反思与建议

1)实践反思:师资的专业培训与梯队建设,尤其女教师的培养与成长亟待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更新需要继续求索;利用社区资源办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课程评价需要进一步细化。

2)研究建议:学校和社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放办学,联合办学,普惠大众;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在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下,学校借助社区教育资源进行课程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特色是可行的;12年的课程开设与研究,值得兰州乃至西北有条件的城镇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华.校本课程:亟待厘清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管理,2011(11):4-6.

[2]龚冬梅.利用社区资源开发需求主导型校本课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58.

[3]王燕妮.游泳运动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20):34.

篇9

【关键词】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背景;国内现状;建设路径

1.概念界定

1.1高职英语

本文所说的高职英语课程不包括高职院校中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或者以英语运用为必须能力之一的旅游、国贸专业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是针对建筑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等开设的高职英语课程建设中的重心——高职英语教材建设。

1.2校本教材建设

校本教材建设这一概念来源于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校本课程开发指学校和教师为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已有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或者自主开发设计的多样化可供选择的新课程。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心,亦是建设者在尊重和满足学校、老师、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选编、改编或新编适合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富有学院办学特色的教学材料。

2.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背景

全球背景: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不断探索、主动建构的,教师是研究者、课程发展者。而西方一些国家的教材都是由经过遴选的专家学者按照自身研究意图而编写的,学校的教师则只能实施他们原本没有参加编制的课程,而评价课程评价者又是外界的评价人员或督导人员。如此的工作脱节产生并不断暴露出种种弊端,“由上而下”的教学材料取向渐渐被改变,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

国内背景:2007年起,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温总理曾经指出,职业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高等职业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与终身学习观念,树立开放、灵活、互通、多样选择的多样化人才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提出了新要求: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修订后的《教学要求》主要内容除了原有的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外,还应该包括交际技能(语用)、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跨文化交际、职业技能。在此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如潮,各大高职院校陆续开展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职业项目化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正在实践中。

学院背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政策,与时代同步,积极建设院级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非英语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专业教学与就业服务作为课程建设的方向。古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校本教材建设成为校本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几年来,课程组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教学现状、走访历届实习生、与毕业生进行座谈等手段对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1)非英语专业高职英语学时少、学生多层次、对2007年自编的《高职英语》教材或是2008年以来选用的《走出牛津综合实用英语》教材的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差;(2)浙江省虽为经济出口大省,而我院以建筑技术操作类、工程造价预算类、机电一体化等手工制造类专业为办学重点,以旅游、经贸类专业为辅,可参考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建设资源极少。新一轮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成为必然。

3.国内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现状分析

姚嘉五在《论基于职业工作任务的高职英语教材开发》一文中构思的新教材蓝图拟依据“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模式,具有以工作任务或职业项目为载体、以职业工作岗位技能为内容主线、以英语综合技能为训练途径的鲜明特点[3]。在外研社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研讨会上,马俊波教授指出,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以略带一些职场英语的基础英语为基本阶段之一,以工作流程为基本组织方式。宏观上,他提出了职场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的阶梯式课程体系以及必修+指定选修+任意选修的课程设置方式。微观上,他认为授课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经验和策略知识为主,以事实、概念和论证的知识为辅;内容排序应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构成要素;关注知识的运用,而不是知识的储存。如此最新的高职英语教材建设必然需要首先分析特定院校特定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岗位需求。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外研社的协助策划下开发了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其中的基础篇——《职业综合英语》以职场泛商务知识为导向,以常规工作岗位和流程为线索,八个模块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形成一个完整的任务环,从而实现语言应用能力、职场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步提高的最终目标。《艺术设计英语》是新职业英语系列行业篇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分册,以设计接洽、设计准备、设计创意等工作流程为主线,流程中融入相关行业背景,八个单元涵盖了艺术设计类职业最典型的工作过程,非常适合没有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英语老师教授。

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带动下,国内已有十多种高职英语校本教材。除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外目前被各大高职院校较为普遍使用的教材有《新视野英语教程》、《致用综合英语教程》、《希望英语》、《走出牛津大学实用综合英语》。这些教材体系完整,注重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短小有趣,但与非英语专业斜接不够紧密;而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能够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开放、灵活、互通、多样选择的多样化人才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是众多已建设教材中比较适用于旅游、经贸类等服务类非英语专业的行业英语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土建类、机械类等制造类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材在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影响下更多的是以专业文献阅读为主的专业英语教材而不是行业英语教材。专业英语教材对于专业知识体系或是英语知识体系并不健全的高职学生而言涵盖面广泛并且难度较大,这样一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无条件选用的情况下需要改编、新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编写符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指的是两方面:一是英语教材要选用学生熟悉的主要专业科目的英文类读写资料,激发自主学习意识;二是深入今后工作岗位,编写现场工程英语的交流训练作为课堂活动素材[2]。

4.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路径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要明确为专业服务、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完善分层分类的课程设置,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选编、改编或新编适用的情景主题,有力衔接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做到教材设计与教学计划同步,单元设计坚持先阅读输入后说写训练输出。对于高职学生,行业英语比基础综合英语更实用。但基于我院学生入学英语水平一届不如一届的实况,我们在校本教材建设中仍然不能放松基础英语教材的建设,要以主题为轴有力地衔接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使学生能有效运用已知自主学习未知。校本教材编写体例要遵循由简入难、由基础到行业的原则。第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应编排在第一单元中,每单元的导入内容应为教学导入而借助多媒体技术有趣地设计,每单元的说写训练应为课堂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单元的自主阅读材料应为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而编写。

从学校实际出发的高职英语教材建设方向科学,但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而教材编写与评价能力匮乏使得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困难重重。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经济、科技支持,高职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微型课程 开发 实施

[作者简介]李立新(1966- ),男,河北南宫人,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兼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师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22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学前英语教育微型课程的构建和实施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4032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48-03

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以国家课程为主,在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性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性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职业定向性,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高职院校广泛思考的课题。校本课程开发是作为国家级课程和地方性课程的补充存在的,通过校本课程的构建,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整体提升课程的适应性是一个有效的思路。微型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深化的一个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更合理地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这为以微型课程为突破口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土壤。

一、微型课程的界定

微型课程由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开创,又称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与传统的长期课程相对应,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这个概念得到国内外认可并一直延续使用。我国学者在实践中又对其赋予了新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三个流派:生态化含义、信息化含义、实践化含义。生态化含义从生态学意义的视角挖掘微型课程的潜力,强调微型课程内容灵活、富有弹性,具有一种开放有序、发展变化的特性,此内涵源于美国微型课程理念,是微型课程的最初本意。信息化含义强调在日趋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下,将信息技术高度应用并融合于微型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此内涵源于新加坡1998年的微型课程实践与理论,是新加坡针对信息化教育条件对美国微型课程理念的拓宽与发展。实践化含义特指办学单位围绕育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开发并有效实施微型课程的系统。高职微型课程是把微型课程的生态化含义和实践化含义结合起来,强调高职院校为了增加课程的适应性,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对微型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实施,并获得相应的课程资源。

二、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实践的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落实以生为本、提高课程职业定向性的需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三大问题:课程指导思想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模式刻板封闭、缺乏弹性,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途径单一。这三大问题都是课程问题,导致学生不能有效接受社会环境的有效信息,从而限制了高职学生观察力、求知欲、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使他们难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空间,难以形成职业适应能力,难以有效获得生存、发展及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变革,出现了课程内容从学科体系转向职业岗位的基本走向。高职院校课程相对于本科高校课程,根本区别应该是其职业定向性。尽管本科高校也具有一定的职业性,但这种职业性是基础性的,毕业生就业面较宽,知识往往限定在某个职业领域,而非具体的岗位,因此本科院校是“专业”教育而非“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则不同,必须紧密联系具体的岗位实践,强化岗位工作能力的训练,高职院校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需借鉴微型课程理念与方法,通过系统开发开设大量模块类、主题性微型课程,弥补传统学科必修、选修课程的不足,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有效策略,也是现阶段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诉求。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更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强势席卷的世纪。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大变革,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高端化成为中国经济必然的发展特征,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词。这种形势使人们的职业岗位流动和变更频率日益加快。但很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相应专业的教学内容却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要求做出快速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不断增加课程的弹性和开放度,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气息和前沿品质,使课程内容始终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微型课程本身具有的弹性与开放性的生态化特点,正好满足了高职院校课程根据社会工作任务而变化发展的生态特征需要。

3.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有效利用社会人力资源的需要。受时间和经费的制约,高职院校在传统的长期性课程中吸引企业精英建构和实施课程,往往困难较大。但如果采用灵活弹性的微型课程的方式,既可以在校园课堂中,也可以在企业情景下,把更多的岗位精英请到微型课程的课堂上,以“短、平、快”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开发社会企业人力资源,使其参与到微型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来,建立流动师资库,形成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合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凸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真正落到实处。

4.高职院校调动二级学院或系部的办学积极性、唤醒课程意识的需要。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类院校的二级学院或系部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自和能力较弱,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有时意识到传统课程的弊端,意识到不进行课程改革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但又无从改革。微型课程的加入改变了这种被动状况,提高了二级学院和系部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唤醒了二级学院或系部的课程意识,促使他们对人才培养进行整体思考,使微型课程成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试验,并形成课程超市,二级学院或系部成为微型课程开发或实施的主体,可以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更自由、合理地进行微型课程开发与组合,功能上可以是新生的系列入学教育,可以是毕业前的定向训练;可以是吸收最新技术的课程模块,可以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的诊断和补救;可以是讲座、阅读、合作、讨论,可以是参观、调查、见习、实习或实践。二级学院或系部课程意识的觉醒与课程开发积极性的提高为微型课程在高校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5.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享有专业的自。刘良华说:“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传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精英化、大型化倾向却使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开发面前望而却步。微型课程的开发无疑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载体。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具备双师型素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良好的微型课程开发素质。微型课程的开发能促使这些教师结合实践经验反思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教师参与微型课程开发的活动,是弥漫于教师日常专业生活中的,是在接近于其教学实践的层面上发挥作用的,因此这种课程开发与实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有利于课程本身的成长,对教师的专业精神的培养、课程设计能力的提升也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

三、微型课程开发的路径

微型课程开发一般根据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泰勒的课程编制经典理论。泰勒的课程目标原理认为,课程的研制是教育者、学习者及社会需求三因素互动的过程。泰勒认为课程开发围绕着“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四个问题来展开,即按照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步骤进行开发设计。

1.课程目标。即微型课程实施目的或意图的陈述。课程目标不能过多,一般不要超过三个,在陈述时要注意陈述得清晰、详尽,注意叙述的行为主体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应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哪种行为。

2.课程设计。即运用好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根据微型课程确立的目标,选择的内容应该是与学校、学生、教师经验密切相连的内容,要少而精,应在教师能力范围内,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的职业需要。

3.课程实施。即怎样组织微型课程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及怎样安排活动。微型课程实施时,要注意突出微型课程的弹性,注意微型课程与长期课程的不同,注意课程实施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问题。

4.课程评价。即运用好微型课程评价的技术。微型课程评价是一种多元的过程性评价,主要应从微型课程方案、微型课程实施、学生微型课程学业成绩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学生微型课程学业成绩的评价应该是微型课程评价的关键。微型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可以采用积点式学分的评价方式。学分是目前较普遍地被我国高校采用的一种学业成绩考核方式,一般18课时记1学分,计算公式为:学分=实际课时/18课时。积点式学分就是把学生所选修的各门微型课程的考试成绩折换为积点,不以分数而是以课程积点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方式。考试成绩与积点换算的标准一般为90~100分积点为4,80~89分积点为3,70~79分积点为2,60~69分积点为1,60分以下积点为0。计算方法是微型课程积点数=微型课程的课时/18×课程积点。积点式学分的评价方式,既考虑了学生学习量的积累,又考查了其质的掌握情况,是一种比较有操作性的评价方式。

四、对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开发的思考

1.准确定位课程地位。微型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微型的校本、院本或系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长期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新的增长点,为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的进一步结构化提供了可能性的空间。长期课程在系统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保守性和封闭性等特点,使得长期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固有的功能。微型课程可弥补长期课程的不足。因此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应该以中长期课程为主,把微型课程作为中长期课程的重要补充,通过两者结合充分体现高职课程的本质,发挥高职课程的功能。高职院校在微型课程开发特别是实施方面,要注意微型课程的质与量,不能加重学生负担,违背课程初衷。

2.注意微型课程的整体性,并把微型课程纳入整个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开发的各门微型课程一般呈现出散在性存在的状态,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中要注意通过各门微型课程的松散重构,实现微型课程间结构化的系统联结,从而有利于高职学生对现有各个微型主题内容之间纵横两个向度的连贯与整合,使高职院校的微型课程既体现出灵活性与变化性,又能保持住相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使微型课程同必修课、选修课等中长期课程一起构成课程体系,发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功能。

3.解决微型课程的管理问题。首先,要明确二级学院或系部是微型课程的管理主体,提升系部及二级学院管理微型课程的责任与积极性。其次,要大力提升课程管理主体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的基本内涵是课程实施主体构建课程愿景和进行课程民主决策的能力,是在学校课程构建与实施中表现出来的对学校课程问题和教学管理的引领与指导,是教育哲学和管理权威的一种外隐表现。课程领导力表现为课程价值思想的引导力、课程教学的指导力、课程资源整合力三个维度。有专家说学校课程领导的真正要义在于鼓励教师觉醒其课程意识。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使微型课程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微型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应由二级学院或系部负责。微型课程课时可以利用现有的选修课或活动课的课时。管理部门应该着手建立关于微型课程的开发申报、审核立项、评价激励、教学管理等相关制度,保障课程具有一定的计划、实施和结果水准,使之成为对高职学生的健全发展施加正向影响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4.科学构建课程开发团体。微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关键在于人力资源。高职院校必须着力打造一支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及课程专家构成的微型课程开发团队,使其具有共同的愿景和伙伴式的团队合作文化,具有先进的课程意识和完善的课程开发技能,能够有效沟通与协作,诊断学生的课程需要,挖掘与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合理构建与有效实施微型课程,在共同的行动、及时的反思和反复研究中,不断实现课程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双向提升。

5.加强微型课程理论研究。在我国,微型课程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大多集中于概念辨析和中小学的应用研究,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还很少。高职院校在开发与实施微型课程的实践中,必须加强微型课程的理论研究,对微型课程的概念、特征、原则、途径、开发技术进行研究,对微型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从而使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实践始终沿着一个理性的轨道运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Z]. 2006-11-20.

[2]刘良华.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