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的作用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心理学 问题及对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普遍缺乏有意识地向系统化、理论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而是较侧重于经验的总结,教育内容往往脱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容易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在于借助心理学的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者缺乏专业教育心理学知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心理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如果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缺乏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自身素质低、业务能力差,基至于由一些从来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知识系统训练的其他专业的人员来替代,这些都必然会导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效率不高。

2.技术与信息缺乏

目前,我国尚未普及在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与工具,具体表现:在心理咨询方面缺少所必要的技术设备;在测量方面,缺乏测量工具和手段以及科学化量表。在信息方面,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国外学校心理教育方面的新资迅、新信息较难获取,且国内同行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相互联系,从而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和经验交流。

3.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缺乏理论充分整合

人的心理和思想的相通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但如何将两者进行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理论体系及实践运用,仍有一些难点问题。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把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缺乏对二者内在联系的阐述以及方法、技术的调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还没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4.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不显著

党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高校德育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高校德育的实际状况,多次下发专门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理论界发表、出版了无数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论文和著作,提出了无数的方案、经验和建议,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出,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总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没得到根本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大量实践难题却依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地位在当前高校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智实、德虚、空洞”仍是很多高校工作的真实写照。

二、对策

为了加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高校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并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建设与发展。

1.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课程化在实践上能保证一定的实施效果,课程化比较适宜解决知识范围内的问题,课程化适宜解决学生普遍共同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通过讲座、活动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针对我国学生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教师少的特点,许多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讲座、活动课程来解决。

2.高校应充当运粮官的角色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如果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其建设和发展肯定不能落到实处。因此,高校领导应充分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致力于加大在财政和物质上的扶持,增加必要的技术设备,解决师生的后顾之忧。

3.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目标的定位,是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本身的逻辑性所决定的。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自身的逻辑规定性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本质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受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及高尚人格。以培养社会化人格来定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才不会被受工作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会视为一种解放的力量、一种创造的力量。如果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本质意义出发来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就会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性、愿望的尊重结合起来,调动他们作为道德参与者的积极性;就会激发他们完善自我、改造社会的热情;就会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欲求;就会鼓励他们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者、接受者,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4.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人们行为的导向,去协调他们的行为,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构建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主导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核心,不至于在多元价值选择中产生迷失。因此,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来构建体现时代精神的主导价值体系。

5.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道德教育试图仅以讲解、说服、灌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灌输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大学生的道德活动,总是碰到“应该如何做”或“选择什么样的行为”两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同于以求真为目的的认知发展,也不同于以获得情感愉悦为目的的审美的发展,而表现为在特定的道德情况下做出“应该如何做”的选择能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必须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去促进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如采取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问卷法以及测验法等多种教育工具的综合应用。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教育心理学,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命令和制裁,通过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思想教育的艺术,可以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马运军,刘春田.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条件.党政干部论坛,2004,(1).

篇2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38―01

古人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获得老师肯定、赞美、赏识,学生便感觉获得了老师的尊重,从而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老师的期待。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做一名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坚持赏识学生。

一、在发现中反思

“老师,老师还有我!”教室里传来同学们兴奋、喜悦的叫喊声。咦,这是在干什么呀?带着好奇我走进了课间休息的四年级教室。同学们立刻将我包围,“李老师,你也和我们照一张吧?”原来是热情的马老师拿着相机和孩子们拍照,顿时我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时代。之后,那天的情景在我内心久久徘徊,重重疑问包围着我:从教仅两个月马老师为什么能和孩子相处得如此融洽,马老师施了什么魔法让学生和他如此亲近。

带着这些疑问,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了多年前,那时年仅十九岁的我是一名实习老师,两星期实习结束,当我要离开时,孩子们泪眼朦胧,有的直接哭成了泪人儿。我的内心被这样的送别情景所震撼,离别的双脚迟迟无法迈开。此后,孩子们时常来看我,和我无话不谈。

那时的我和今天的马老师多么相似啊,年轻、充满活力,不会厉声呵斥孩子,更不会体罚孩子。有的只是除专业知识外的对孩子的爱。原来是爱让年轻的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亲密无间。我反复地提醒自己,此时赞科夫的话语萦绕耳际:“当教师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如今我的爱呢,难道被职业倦怠消磨了吗,难道被工作、生活的压力扭曲了吗?总之,爱已从我的身上悄然滑落。现在的我成了一位教书匠,教学中急功近利,总将不足归咎于学生,批评指责成了家常便饭。

二、在反思中醒悟

当把失落的爱重新找回时,我的心态也变了,教学中少了指责,多了欣赏;少了焦躁;多了耐心;少了批评,多了表扬;教学中遗留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在学习古诗单元时,我指定部分课外诗歌让孩子背诵。当时他们信心满怀,可是眼看规定的检查时间就要到了,还是没几个孩子来背。如果是以往,我会大发雷霆,严厉训斥他们,说他们言而无信,怪他们懒惰。而此时的我,处事冷静了,告诫自己,肯定是自己方法欠妥,没有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如何才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呢。上课时,我挑了几个能力强的同学背诵,当堂公布成绩,并对他们的出色表现大加赞扬,其他孩子也羡慕不已。我迅速指定完成背诵的时间,交待了检查的方式及计算成绩的办法。最后以成绩为标准,奖励前10名同学。具体的要求,动情的讲解,奖品的诱惑,使得孩子们兴趣陡增,暗下决心要取得一个优异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于是我巧搭平台,开设了“今日背诵”环节,满足孩子们展示自我风采的欲望,培养孩子的荣誉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中获得自信。很多的同学不仅完成了指定篇目的背诵,还把目标锁定在初中古诗文的背诵上。

我欣喜地看着孩子们的转变,心中泛起了久违的感动。转眼,一单元的学习将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为表扬孩子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按时完成背诵作业的优秀表现,更为激发孩子们自信拼搏的学习劲头,我为每位同学买了一个笔记本。当孩子们看到奖品时,欢呼声一片,颁奖时却发现有几个同学陷入沉思之中。颁发完了奖品,我的目光又投向了刚才表情异样的同学,只见他用手轻轻地摩挲着笔记本,终于在犹豫中站了起来,双手拿着笔记本步伐坚定地向我走来,最终鼓足勇气说:“老师,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好,请您收回奖品吧,我虽然顺利完成了背诵作业,但上英语课时我玩玩具了,违反了课堂纪律。不过,请老师相信我,我一定会改正的。”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听着他的肺腑之言,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孩子,你能主动反省就是好样的。我带头为他的诚实上进鼓起了掌,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双手接回了刚才颁发给他的奖品,说:“好,我相信你,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用行动赢得这份奖品。”

三、在醒悟中前行

篇3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中学生 心理健康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上越来越需要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人的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例如孤独、焦虑、愤怒、失望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当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学校适当的医疗监督、恰当的思想教育和有效的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改善和解决。其中,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方法手段不能代替和无法比拟的。

2.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有时又称精神健康,指的是人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包括自身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况稳定、行为适度、人格完整与协调,能顺应社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与社会保持同步,是一种适应良好的状态。

2.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国内外众多心理学专家、学者根据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和研究成果,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普查的结果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如下:(1)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2)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4)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的人格;(5)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我们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扰,改变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4.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德国学者施特劳岑贝格认为:“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能培养人的勇敢精神、毅力、纪律性、自我批评和克制自己的能力,能激励人们向往美好的东西,他们是同不诚实和卑鄙龌龊势不两立的。”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指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情绪;每天坚持参加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学生身心愉快,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提高,自信心加强,并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从体育教育的特点与功能分析,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与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使人的感知觉敏锐,观察力增强,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方向的教育,使练习者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在运动的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因此,学校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实践能力。

4.2培养愉快、乐观的情绪。

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会遇到不如意的事,长期闷在心里,会对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可以通过适当合理的方法宣泄掉,再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和保持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体育教育就有这种功能。如在投中练习中,让学生把靶子看成是自己憎恨的“事或物”,投中、打倒,尽情发泄,可以消除敌对、偏执、强迫等心理,排遣不良的情绪。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在运动中寻求最佳心境,感受运动的快乐,陶冶情操、开阔心胸,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心境。

4.3培养机智、灵活、果断、顽强的意志和竞争意识,体验挫折感和成功感。

现在一些中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等原因,抗挫折能力差,竞争能力差,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自己什么都是对的。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将来在社会立足,很难适应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有竞争就有失败,要竞争就要有抗挫折能力,中学生在竞争中认识自己到底有多少潜能,进而才能增强能力。体育教学能帮助他们适应竞争的环境。如通过一些教学比赛和小型的竞赛,使他们在一次次比赛的失败中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为一点点小挫折而失望、悲观,甚至消沉,使他们在一次次比赛的失败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再通过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4.4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体育锻炼来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许多人都能达成共识。因为参加体育锻炼本身就必须克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的某些不利于竞赛的因素。人们通过运动方式来表达团结、友爱、和平、进步等先进思想。体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豁达大方。

4.5让自信扎根学生的心灵。

尊重学生是培养自信心的良策。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当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人格,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们自己寻找改正缺点的方法,并尊重他们的见解,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有一种“我是一个独立的人”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组织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5.结语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到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特别是体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与其他教育活动不完全相同的。学校应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特有的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克服一些心理障碍,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中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贤峰.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7.

[2]马启伟主编.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1.

篇4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一、蒙语授课大学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

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无法十分准确地统计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失业人数。既然这样,从蒙古族聚居区老百姓生活当中能感受到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了困难问题。随着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增多,蒙语授课大学生失业风险也加大,相应的就业形势也严峻。

近几年,因扩招等原因,蒙语授课毕业生每年都增加。在招聘会上,往往是几百个大学生竞争一个岗位,出现了不要工资的无偿的工作者。在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蒙语授课毕业生不得以走上了考研之路,掀起持续升温的考研热。有专家明确表示,所谓的报考热,只是就业难的尴尬侧影。“双向选择”已经退化为“单向选择”。

现实问题是蒙语授课大学生,他们不签假用工合同不行,不然连毕业证也拿不到,没毕业证又如何找工作?他们一般都经济困难,精神压抑,情绪躁动。他们又不敢或不愿向家伸手要钱,生活比较痛苦和艰苦,有一些蒙语授课毕业生因就业问题甚至走向犯罪的路子,又有很多蒙语授课毕业生成为城市流动人口“漂族”。

“教育改变命运”。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首要渠道,所以这跟“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道理。但在当代转型的中国,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阶层背景、家庭背景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智力和努力。而且,当今的民族教育体制里毕竟还有教学的环境、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等很多东西不够完善,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蒙语授课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同时,应试教育现象也十分严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几乎成了衡量学生、衡量教师、衡量学校的唯一尺度。蒙古族教育只适应着普通教育,没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出了一大帮有解题能力的人才。浮躁、投机取巧的文化体制,使蒙古族大学生的素质大不如从前,再加上扩招,本来该成为农牧民的学生也都考上了大学。结果,带来了就业难问题。虽说社会制约着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但分析就业难现象的原因时不能不考虑内因,也就是蒙语授课大学生的自身问题。当蒙语授课大学生不能学有所用的时候,心理调节能力差的人也许会堕落下去,甚至会放弃自己的理想,被社会淘汰。毕竟岗位还是择优录取,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蒙语授课大学的自身问题。

二、影响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的自身问题

蒙语授课大学生存在很多影响其就业的自身问题。首先,是蒙语授课学生期望过高,主要表现在行业要求、职位要求、薪酬、专业对口、地域、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原本以为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原本以为大学毕业可以养活自己,原本以为找个好工作赚钱可以孝敬父母。没想到毕业后还没上岗就下岗,没想到本应自力更生却还要父母牵肠挂肚,这些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不可谓不大。

其次,因蒙语授课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和缺乏求职技巧而严重影响就业。大多数蒙语授课大学生不仅求职技巧能力差,还心态不正,放不下面子而不愿意在基层工作。用人单位表示,部分蒙语授课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再次,蒙语授课大学生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缺乏诚信。我们经常看到找工作的蒙语授课大学生后面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可以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为了能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引起用人单位的关注和重视,就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大致表现为四种情况:一是编造学生干部履历,出现一个班几个班长的现象;二是伪造各类等级证书;三是虚构荣誉;四是拔高自己的专长。诚信的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最后,蒙语授课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假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具体的实践能力。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和网络聊天、玩游戏上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和求职方式相对模糊。

三、心理教育是解决蒙语授课大学生自身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社会发展,环境剧变,使蒙语授课大学生不得不紧跟时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生存。通过分析自身原因,让蒙语授课大学生更好的认清就业形势和趋势,对于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途径得到修正和改善。要实现这种情况,人必须有健康人格,心理为首要。有了健康心理,便有了健康的人际关系。

健康人格应该是一种更有概括性的个人素养,它不仅包括了一个人成才所需要的德识才学,包括了对自身的深刻认识与了解,而且包括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使命时所需要的意志品质与情绪调节力,更重要的是,包括了对成才与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健康态度,为生活而成才,而非为成才而生活。

我们在几十节课的教育中实证了教育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我们有恰当的工作目标,并不奢望通过几十节课就让学生的人格发生永久的积极变化,只希望学生从此重视心理健康并懂得如何使自己心理健康,以健康人格做基石,不论一个人追求什么,都可以进入“随心所欲,不逾距”的境界,并且会有平和宁静超然物外的心态。

这些年,蒙语授课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应该说是基本良好的,民族院校应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从积极面看,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把握,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从消极面看,则可以对心理疾病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心理障碍、生理疾患、经济压力、情感挫折、学习和就业压力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及时帮助处于心理危机境遇的学生恢复心理平衡,使他们认清现实,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提高就业率。

民族院校要开设蒙语授课大学生心理品质训练课,让他们在训练中把握自我,磨练其顽强的意志品质。

目前,部分民族院校不太重视心理教育,给蒙语授课大学生开设的心理教育课太少了,有些学校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只学一门心理学的课程。有些学校开展的时间较短或刚刚开始,因此,必须根据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交友恋爱、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通过心理指导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技能。让他们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不是环境上,要对问题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情绪的稳定,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懂得寻求社会支持,借助于他人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使自己走出困境。

有些学生总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心情郁闷,对自己不满,产生自我怀疑,对学习充满敌意,厌倦学习,对亲友的关系减少,人际关系也出现问题。有些学生工作目标太高,生活压力太大,缺乏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太苛求自己。所以通过心理教育,必须使学生在忍受现实的情况下,学会处理衰竭。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确定工作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建立恰当的工作目标。

生活永远是变化的。因此,掌握问题解决技巧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驾驭生活中的一切,而仅仅意味着增加了一种适应生活的能力。一题往往有多解,面临问题时,要尽可能地多想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无论什么事都会有得有失,不可能只得不失。因此,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权衡与取舍的过程。所以,教育者应根据蒙语授课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情感以及个性特点等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调整、制定出一些有利于民族教育的方针与策略来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刘如君.中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题和抉择.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庄子》;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3-0204-04

道家文化蕴涵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心理健康思想和智慧,以《庄子》“和”思想为中心,探究其内涵并结合实际加以转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对构建“本土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庄子》之“和”

“‘和’是标志天、地、人的和协(谐)状态及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哲学范畴。”(葛荣晋,2001)道家之著《庄子》认为大生命宇宙中的“和”原理也存在于人类个体生命小宇宙之中,从而将“和”引向生命个体心理或精神层面,倡导效法自然,崇尚自然本身的和谐,并作为处理人与自然、人际、自我等关系的楷模,旨在主张自觉地应对心理“不和”以通达“和”之境。

道家老子将宇宙本体“道”视为“和”之本源,且“和”由“气”而产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庄子》在此基础上发挥并形成了“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原理:“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庄子·田子方》)(陈鼓应注译,1983,2009)和谐秩序的前提是阴阳二气“交通”,万物由此产生,体现了“和”之存在价值。生成后的万物又处在“盛衰”等阴阳相交而又不断“调和”之中:“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庄子·天运》)阴阳二气“通”则和,不通则不和,“不和”则不生物,甚至“伤物”,生命体就会解体,“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父》)但经“调和”,消解对立又形成新的和谐体。人体的健康也受制于阴阳,“和”则康,“不和”则伤,“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庄子·在宥》)

(2)“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和内在于生命个体

“和”内在于生命个体,说明人生来心理就是和谐的。不仅大宇宙下“万物”禀受阴阳和气而生,人作为万物之一(可称为小宇宙)亦如此,“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庄子·知北游》)天地与阴阳,二者都具有自然的共性,“天地之和”就是“阴阳之和”或自然之和。“天地委和”表明,天地、阴阳赋予了人之生命内在之和,且体现为存在之和,从而构成了人与天、地为一体之和。另,人生来就具“和”,意蕴着个体调适“不和”状态具有可能性。

(3)“和之以天倪”:和是调和情绪的方法

《庄子·齐物论》篇说:“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此“和”为动词,“和之以天倪”即效法自然之和谐而不断地协调整合,形成新的和谐体。“不和”之因主要是在于个体喜怒哀乐好恶之情的偏失、不真所致,如“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渔父》)《庄子》以“朝三暮四”为例:猕猴在饲养人的食物分配上发生了情绪波动,因“朝三暮四”而怒,又因“朝四暮三”而喜,说明世俗的喜怒以及多少、是非的争夺的结果没有意义。然只要顺性情便可左右“猴子”的喜怒之情,这又表明“圣人”是能够调和对立的,“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庄子·齐物论》)这样是非并行却不冲突,维系了自然秩序。引向个体心理层面,如《庄子·天运》篇云:“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汝故惧也。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奏和”即调和心理存在的对立关系,使之相互转化,形成新的和谐秩序。

(4) “天和”、“人和”、“心和”:和是多元的和谐体

《庄子》把“与天和”、“与人和”视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与天和”即人合于自然的状态,“与人和”指人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要包括家庭、群体、社会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心莫若和”、“和不欲出”(《 庄子·人间世》)是指“心和”,为心理的理想存在状态。“乐”是“和”的体现或象征,指无为逍遥自由之乐(如“鱼之乐”),而非囿于有限、依托外物之乐(如“埳井之乐”)(《庄子·秋水》)。“天和”、“人和”、“心和”是建立在“和”基础上的多元的和谐体,为心或精神所追求的理想目的。

2 《庄子》获得心理和谐的途径

“德者,成和之修也。”(《庄子·德充符》)“夫德,和也。”(《庄子·缮性》)是说德性之人具有生成“和”的修养,“和”是有德性之人的重要标志,也是道的完全体现,所谓“夫道,渊乎其居也,……此谓王德之人。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庄子·天地》)此表面言闻到和谐之声,实际上喻指体验到了和谐之道境,“闻和”就是“得道”,它表明人类经过努力、修养是能够获得“和”的。因此,重建“和”之秩序需要一番“修”的功夫,“修”是获得“和”的途径,目的是生成“和”。依据“交通成和而物生”原理,生成“和”的前提是“交通”,故“修”的核心落实在求“交通”上,即阴阳二气往来之道相通,调和平衡相对立的面而达到统一。具体途径如下:

(1)“壹性”、“养气”。《 庄子·达生》篇说:“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要做到心性纯一、保养平和之气,进而合于德,通于道(“物之所造”即“道”)。

(2)“虚静”。“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感,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庄子·天道》)以虚静之心推广于天地之间,这与“虚而待物”,“心斋”意义相近,如是与万物相通,此为“天乐”。“天乐”之人就是“与天和”之人,所谓“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同上)“天和者”能超越世俗情感,平和心境:“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庚桑楚》)

(3)“坐忘”。《庄子·大宗师》篇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忘”主要是忘掉外在是非、喜怒、哀乐、贵贱、得失、成败等之别,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使形合于气,气合于神,如是便相通,“大通”指生命体内之“气”的完全畅通,生成心理和谐秩序。

3 《庄子》“和”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作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教社政\[2005\]1号)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一系列急需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承受压力过多,如学业、就业、应试、情感等巨大心理压力;消费、挫折、沉迷网络、贫富区域差异、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心理压力;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压力等等。这些心理压力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自卑、孤独、忧虑、困惑、冷漠、坠落、退学、暴力冲突、刑事犯罪、自杀等等。借鉴《庄子》“和”思想并加以转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认识能力。人有认知的需要。健康专家万承奎指出:“认识很重要,一切情绪、一切行动都来自于认识,集中表现在怎样认识自己,怎样认识别人、怎样认识社会。这三条做到了你心理就是健康的。”(万承奎,2003,p.35)当下一些大学生缺乏这种认识,如:顺境时自娱自乐,逆境时意志消沉;刻薄待人;只看到社会灰色的一面,而不见其阳光的一面(如正义对邪恶的惩罚),这些都是自我心理上不平衡、不和谐的表现。《庄子》告诉我们,只有相对面“交通成和”,才能构成和谐状态,和谐是有条件的,需要化解对立面的各种矛盾。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都处在一个网络之中,相互激荡,这是客观存在的。承认这一点,就能清醒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秩序的过程,就是不断处理和化解诸多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就能坦然地、自觉地、积极地应对和处理诸多不和谐因素。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健康的心理。

(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健康,而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乐观情绪是身心健康活动和谐的象征。”(万承奎,2003,p.107)中医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即“七情”)任何一种情绪都不能过度,否则有害健康。耶鲁大学教授彼德·沙洛维曾说:“决定人的一生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引自万承奎,2003,p.37)当代一些大学生缺失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突出表现就是一方面情绪的过度膨胀,另一方面又缺乏接纳和调控自我情绪能力。《庄子》“朝三暮四”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大学生都要作出某种选择、判断和争取,但正如先三后四与先四后三一样,往往其总量、结果是不变的。因此,认识这一点,从积极意义上看,我们的愿望、理想和目标的实现或许只是时间的早晚、先后问题,那就看如何选择了。另,人的一生,或先喜后悲,或先悲后喜,这种情绪往往受外物等左右和干扰而引发的,也与个体没有节度有关。只有破除内心的物质贪求及自我偏执,才不会因暂时的得失、成败等而产生种种不必要的不良情绪,才不会心为形役而失去自我等。古人所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属此理,我们应该保持这么一种乐观情绪。

(3)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最高层次,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适应的一生。”(万承奎,2003,p.42)适应社会的关键要自信与战胜孤独,没有自信的人不敢接触社会,一个孤独的人不愿融入社会。一些大学生因遗传、生理、财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而丧失自信,出现自卑、孤独、忧虑、悲伤、压抑等症状。《庄子》“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告诉我们:首先,美与丑、高与矮、胖与瘦等都不是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而存在,家庭物质的贫富、地位的高低、区域的优劣等也都不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决定而存在。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因外在差异的影响而丧失自信;另,“和”内在于生命个体,说明我们每个人天生心理是和谐的,这是人类的共性、通约性,它表明个体都具有适应社会的潜能,都能找到自己适应群体、适应社会的共同处和结合点。认识到这一点,就易战胜孤独,就不会因众人表面与“我”不同而排斥他们,也不会因“我”与众人表面不同而脱离他们。吴骋骋(2009)曾采访过留学在异国的90后学生,大家对初来者说得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战胜了孤独,就没有不能克服的。”这对刚步入大学校园和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也不无启迪。

(4)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其关键因素是共同的利益和利益满足的程度。”(万承奎,2003,p.46)《庄子》“和”不是“小和”,而是“人和”、“天和”和“天人之和”相统一的和谐共同体。“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及“与人和者,谓之人乐”提醒我们,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作为和谐象征的乐观情绪,其建立和发展必须以个体均衡、调和“天下”为前提,从而把人际和谐与自然、心理和谐结合起来。人是宝贵的,但相对于无限宇宙而言又是渺小的、有限的。因此,将人际关系置于大宇宙中,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共同和谐统一体,那样的和谐人际关系才是广泛的、稳定的、持久的、无限的。反之,若以自我为中心,把人际关系限于自我设定的小圈子里在那自喜、自美、自娱、自乐(如像“河伯”之“自喜”、“自美”,“井蛙”之“自乐”),甚至寻欢作乐、滋长怠惰等,这样的“乐观”情绪无非是狭隘的、短暂的、有限的、相对的,无非是个体局限于现有的有限性认识而反映出的乐观,无非是依托于外在物质东西而表现出的乐感,而一旦外在物质东西丧失,那么自我乐感也就迷失或不在,自身和谐也就不存。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自我的有限性,自觉地破除这种有限性,进而把视野投向更开阔的领域。

(5)有助于健全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因素亦可称人格因素,“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张厚粲,2001)每位大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但又生活在群体中。“王德之人”是《庄子》“和”思想提倡的理想人格,启示我们要树立“和”观念,效法自然,健全自己的个性。每位大学生要进步、发展、完善,《庄子》“成和之修”是说,通过修养,使心性纯一、平和,处虚守静,物我两忘,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等,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学会自我维护、自我管理心理健康,克服心理失衡和焦虑,进而集中精力学习,提高效率,提升能力。

同时应看到,我们在追求进步、发展、完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各种变故、苦难、挫折、困惑,甚至不幸的遭遇和事件等等,我们不可缠绕其中不能自拔,而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及时“调和”,从中超脱出来,让心灵得以安慰,使情感得以慰藉,否则会伤身伤心,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调经论》)另外,“天地之委和”原理说明了个体具有“调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必然性,这就意味我们要不断地、长期地“调和”,一旦放弃努力和修养,心理和谐就会失去。因此,要重视后天的修养和维系,增强“调和”的自觉性,这也是一种能力,是个性健全的一种体现。“个性决定命运”,拥有健全的个性,就能完善自己的一生。

参考文献

陈鼓应注译.(1983,2009).庄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重排本).北京:中华书局.

葛荣晋.(2001).中国哲学范畴通论(p.728).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社政(\[2005\]1号).(2009).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9-09-13取自http://

万承奎.(2003).首席专家万承奎谈健康自我管理(pp.35-10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是伴随个人一生的教育形式,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关系更加亲密且比较牢靠,家庭成员之间的这种微妙的关系特点使其在情感上有着强大的感化作用,对于教育有着出其不意的效果。我们就应该针对大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已经出现的问题,运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深入分析,才能够提出建设性方案和意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从而可以成为为国家和社会所用的栋梁之材,成为对社会发展进步起着促进作用之人。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是各种教育形式的基础,家庭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后天行为和思想观念都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力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没有统一的规则和方法,家庭教育也讲究因材施教,依据不同的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表现对其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家长要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社会生活实践,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施加一定的影响,以期望子女能朝着他们的预期目标去发展。要想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家长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对其进行全面的教育,促进家庭教育积极作用的良好发挥。

二、大学生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特点

大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相对于小学、初中、高中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阶段之后就会自觉弱化家庭教育的功能以及作用,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相对于学生以前所受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功利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家庭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过分关注结果,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家长一味地追求子女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家庭教育的形式上,只注重家长教给子女的东西,忽视了家长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更忽视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迅猛,仅仅只重视家长对其辅导,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子女的教育需求,家长更应该关注子女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其学习的方向,避免其误入歧途。其次,家庭结构组织日益复杂的特点。独生子女是大学生家庭结构的一种普遍现象,单亲家庭的家长自身由于离婚造成心理失衡,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父亲或者母亲可能会施加给孩子更大的压力,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亲或者母亲的唯一,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单亲家庭的父母往往身兼多职,在照顾子女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精力不足、时间不够、力不从心的现象,家庭教育就会在总量上出现缺口,家庭教育思想方法上容易造成偏差。第三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威型关系被平等交流沟通和民主商议所取代,这种新型的亲子关系对于家庭关系的调和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学生主体,二胎政策也是近年来才实施的,家长往往会以一个孩子为中心,容易出现过分保护与溺爱,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性。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在成长环境中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无法体会到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及相互间的交流与分享,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和同学们沟通交流,不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可能就会造成其自私的性格特点。多子女家庭,会出现的问题就会是偏向其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孩子,而使得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孩子备受冷落,导致子女感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这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妒忌和甚至仇视心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如果不注重及时地对孩子心理状态积极指导,帮助其调整心态的话,子女机会产生很强的嫉妒心。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绪就会被放大,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重组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篇7

关键词: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心理素质

随着当今护理模式的转变,人文精神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文素质教育已经由单一学科变成了医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综合教育模式。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人文素质教育能够磨炼学生坚定的意志品格,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职业情感、专业素质、人文素养和人格特征的和谐发展,为其今后护理职业生涯的开启创造必要条件。我院尝试对教学思路进行调整,适当改革护理专业人才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该教学方法的变革对其心理素质的提升作用。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全体学生

2.抽样方法:用普查的方法调查三年制大专班级的全部大一学生。

3.分组方法:将抽中的调查对象按照班级分为实验组(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教学)两组。

4.调查工具:在李秋萍《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改革实践》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共包含两个部分。

(1)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主要用于人群心理健康检测。标准化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问题越严重。

5.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8.0进行数据录入,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

二、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实验组4个班,共206名学生,平均年龄(17.25±3.56)岁,男性6人(占2.9%),女性200人(占97.1%)。对照组4个班,共198名学生,平均年龄(17.65±2.41)岁,男性4人(占2.0%),女性194人(占98.0%)。

2.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心理素质前测、后测的比较。实验组前测SCL-90得分(63.21±5.63),后测(89.32±6.89),前后比较得分差异显著(t=18.56,P=0.00)。对照组前测和后测得分差异不显著(t=2.13,P=0.68)。

3.学生SCL-90得分提高的比较:实验前后心理素质得分的比较,实验组得分提高(25.26±3.56),对照组得分提高(2.15±1.45)。两组得分提高程度差异显著(t=25.68,P=0.00)。

三、讨论

医护人员担负着人类健康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是一门富有人文关怀的职业。它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护理教育必须突出人文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才能培养出适应医学模式发展变化需要的护理人员。我校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设置文理交融渗透的新型课程和学科,使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通过该种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较强的社交能力、亲和力、协作精神、心理调适能力等人格品质的护理人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护理专业学习的过程更具有人性化、艺术化、道德化。

参考文献:

[1]连斌,孙亚林.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初探[J].医院管理杂志,2012,9(6):587-588.

[2] Aufseeser Weiss MR,Ondeck DA.Medication use risk manage

ment:Hospital meets home care[J].Journal of Nursing Care Quality,2011,15(2):50-57.

[3]程红群,陈国良,蔡忠军,等.医疗风险管理的探讨[J].医院管理杂志,2013,10(1):94-95.

[4]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39(12):918-920.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支撑;实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0-0011-03

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亦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体现。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学校教育必须达成的基础目标之一。当前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基本秉承了我国传统德育的做法,由学校或教师依据育人目标对学生提出要求,进行系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种外加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教育,确实能让学生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不过这样的教育过程很长且有反复,还会让学生反感甚至痛苦。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要认同教育要求,有主动接受的需求。当学生对行为规范有正确的认知,且在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中有内心体验时,学生才有可能实现行为规范要求的内化和自律,行为规范教育的目标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主体的认同,增强学生在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中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才是提高行为规范教育实效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

一、优化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接受度

教师在行为规范教育中可以运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念,理解和尊重学生,随时关注教育过程中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研究并体验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理解和接受度,从而提升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效。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行的教育,大多是“我要求你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你应该这样做!你就要这样做!”不可违背、不可抗拒。常年来,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已习惯以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严厉的高压政策和违反教育规律的手段使学生更加逆反对抗,如果教育对象有阻抗、不接受,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实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建立理解、平等、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能够缓解学生的逆反阻抗,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行其德”,“接受”是教师有效实施行为规范教育的前提。在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前,教师需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缩短情感距离,运用“爱屋及乌”的情感心理效应,增强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可和接受,提高行为规范教育的接受度。

2.悦纳学生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学生有形无形地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他们的行为也因此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差,在矫正和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这时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积极的信念,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内心都蕴藏着道德良知和是非的价值判断,一旦他们认同教育要求,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正能量。所以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学生的行为表现,理解学生的认识,包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通过说理、示范、榜样、模拟、辨析、比较等方式,走近学生,感化学生,树立规范形象,体验积极情绪,建设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礼仪、公共规范方面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3.观察与倾听学生

“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技术。在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全面地观察学生的行为,认真地倾听了解学生的各种认识和需求,真诚地理解学生出现的各种行为偏差及其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在制定共性教育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认识和行为的差异,运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对自己良好的或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在具体的、真实的学习活动中,感悟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规范的行为。当教师看到学生任何细小的改变时,要及时“夸张地”给予肯定,对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纠偏并给以具体的行为指导,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自觉养成。

4.促进教师自身身心健康

教师既是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主导,又是行为规范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行为偏差既有道德认识问题,还有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除了要不断提高教师师德,还要想方设法促进、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的人格不健康,受害的不仅是教师本身,学生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应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学校要尊重教师的职业期待和心理需求,给予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以积极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完善人格,让教师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积极的情绪对学生开展行为规范教育。

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行为规范教育实效

高中生自我意识强烈,对行为习惯、人际礼仪、学校规章制度、社会公共规范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他们的理解和评价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可能有偏差,但对成人感的渴望、强烈的自尊和自主意识,使高中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变得困难。因此,在具体的行为规范教育中,在保留原有的有效的共性教育方法的同时,可以借鉴、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尤其是通过活动、讨论、游戏和训练的形式,注重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验行为规范对于自己、群体乃至社会的意义,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能够站在自己和他人的双重立场上看行为规范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规范,促进行为规范教育工作。

1.认同和接受

学生认同和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这是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行为规范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为人处事、社会活动都有规范和底线,作为学生,这个底线是遵守其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准则。

比如,高一新生因为其所在初中的行为规范要求各有不同,同时,初中的行为规范要求与高中的行为规范要求在内容上、深度上、要求上也不完全一致。随着环境的变化,如果学生不能尽快接受和形成符合其当前所在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和行为习惯,则可能会造成对校园生活的不适应,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进而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增进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认同和接受学校行为规范要求,笔者所在学校抓住高一新生军训和进校之初的良好教育契机,在专题教育、班会教育、课堂教育等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通过讨论、游戏活动、团体训练等辅导,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切实体验到规则对个人、集体、学校乃至社会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公共道德规范是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和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是美好校园生活的保障。对教育的认同可以软化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阻抗和排斥,从情感和理性上都愿意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进而达成共识: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坚持和自纠

学生在执行新的行为规范要求、养成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原有的习惯还是会不断地、顽固地表现出来,影响新行为的养成。教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学生对学校现有行为规范要求的对抗,而是在接受和认同的过程中,在新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学生对其原有的、非理性的认知作出价值判断时所必然存在的冲突。发生这种现象,教师要能够理解、接受,这种行为偏差是接受教育的开始。

在行为养成的自我坚持和自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认知干预,只有当学生接受教师理性的认知后,才可能逐步改变自己原有的非理性认知,逐步矫正由此而形成的偏差行为。对于学生偏差行为的矫正,教师可采取提醒、启示、正强化和行为消退等行为矫正技术,让学生不断地在新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自我坚持和自我修正。如运用鼓励表扬等正强化行为改变技术,使一些学生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和维持;运用消退技术,通过不去关注而减少学生不合乎规范的行为等。这样的养成教育方法科学有效,也蕴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过去以外力强加的教育方式,通过引导、启示、鼓励,激发学生自我坚持纠偏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个过程既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新的行为习惯,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

3.自律和示范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自律性强,能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有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运用强化和榜样示范的方法,鼓励、表彰做得好的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带动其他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可通过树立校级的、班级的行为规范标兵,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以此来激励全校学生,提高学生行为规范的水准。

教师在工作中尤其要关心在行为规范方面经常出问题的学生,要随时发现他们为改变行为所作出的努力,通过及时肯定、强化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做法,激励学生用潜在的正能量来维持已有的良好行为习惯,获得继续改变不良行为的动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自我矫正,并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形成自我行为规范的自觉性,由他律转向自律。

三、组织心理辅导活动,丰富行为规范教育形式,促进良好行为规范养成

1.注重参与性和活动性

积极心理学主张在教育活动中,启发学生主体参与的自主性,以积极正面的活动来强化正确的和规范的行为方式,自觉抵制与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对“爱护校园环境”的行为规范教育,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寻找学校的美”活动,让学生自发自主寻找自己眼中校园最美的人、事、物,并拍成照片,做成PPT,在课堂上演讲和交流。以此来增加学生对于校园的认识和喜爱,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联结,让学生接受学校、喜欢学校,进而融入学校、融入集体。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了,就会自觉地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秩序,避免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如对“交往礼仪”的行为规范教育,可组织一系列的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异往的辅导活动,通过丰富的、具有特定场景的、符合学生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人际交往的礼仪情况,学习正确对待异往的方式,努力完善自我修养,提高审美能力,间接减少人际关系矛盾和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个人对团队的作用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以生涯发展辅导引领学生深刻理解行为规范教育

生涯发展辅导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贯穿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涯发展蓝图,制定各个阶段的努力目标,逐步以生涯发展规划来要求自己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清楚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的学习意识、和谐的人际沟通能力、文明得体的行为礼仪、对集体的热爱、对集体规章制度的遵守、对公共规范的维护和遵守以及环保意识的树立和执行,不只是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学生在规划自己生涯的过程中,意识到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所应该具有和必须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己未来的职业与生活、目标与理想、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对自身的终身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习惯与未来的职业、社会适应、生活状态紧密相连时,学生自身强烈的自我发展期望就会使得他们对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意义理解得更为丰富和深刻,也就更容易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自主养成和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9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情景模式融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的学科。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老师在教与学生在学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情景似的心理过程。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高职院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教育心理学与学生的德育教学的融合,突出学校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德育教育是一个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未来的发展快慢和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因此,学校必须要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有机的结合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最终达到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目的,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其次,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管理中,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其水平的高低在某方面是对所在院校综合实力考量的一种依据。因此,需关注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在教学管理中应当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德育教学和素质教学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心理成熟期,以德育教育为导向,加强心理辅导作用,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基本做人的道理,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心理学与教师队伍的管理,是借助于教育的教学本质和心理学的相关特点,教师不断将其进行再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这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水平,这也是对所在的高职院校的一种肯定。最后,将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各个层次有机结合。教育心理学对推进高职院校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上。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还是侧重于对专业化知识的教学上。教师教学成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心理学一种实践的体现。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很多院校都在思考如何有效地将这门课程讲好,这就需要将心理教育学融入到教学中来,要对听、说、读、写、练进行创新,可以通过做游戏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来练习英语,真正将英语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愿性的行为,真正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同时,在英语教学中真正解决学生不敢说的恐惧心理,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疏导和沟通。通过心理学理论,能够把英语中很多内在的语法特点及其相互之间普遍的规律和内在联系揭示出来,这也为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的语言技巧。平时的训练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非智力方面的训练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学中,就能轻松地教学,实现预期教学成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栋梁。

2提升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水平的措施

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升。教育心理学既注重理论知识也注重实践运用,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无形地将教育心理学贯穿其中。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心理学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升其水平至关重要。第一,要着眼于理论指导实践,提升高职教学水平。教育心理学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源于教学实践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当今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最主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而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实训课,它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品学兼优、专业性突出的学生,真正才能提高高职教学的水平。第二,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提升教学质量。现在很多的院校都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因为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育心理学在大家心理的认知程度。课堂仍旧是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当代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自我认知的积极性有关,因此,越积极自我认知的人,其专业水平就越高,而教师仅仅只是给予指导作用。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来。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一举一动都与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是道德的楷模,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变得更加有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真正提升教学队伍水平。

3结束语

篇10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师范教育性质,国内大多数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都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虽然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具有师范教育的性质,但是在其课程设置中,和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相比,其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像其他师范类专业那样学习教育心理学就会存在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能将这门课程的内容和其他语言类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必须学科化,即从教育心理学转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本文试图从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探讨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以期抛砖引玉。

 

一、学科取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探索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与发展趋势

 

每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都会给教育心理下一个定义,无疑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笔者对教育心理学给予的定义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这里对这一定义中的核心词“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做一说明。首先,这一核心词包含了教学中涉及的两大因素,即学习的因素和教学的因素。其中,学习的因素包括学生、学习内容等方面,教学的因素即教师教学这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学效果或学习效果的达成并不是由学习因素或教学因素单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这两者共同决定的。其次,这一核心词中的“相互作用”说明了这两个因素起作用的方式不是简单相加的方式,而是相互匹配的方式。当学习因素和教学因素相互匹配时,学习效果或教学效果最好;当学习因素和教学因素不匹配时,学习效果或教学效果较差。换句话说,当学习因素改变时,教学因素必须随之改变,以达到学习因素与教学因素的最佳匹配。也可以说,教育心理学就是探讨因材施教的问题,但它又不局限于此,因为学习因素包括学生特点,也包括学习内容等方面。就教育心理学的上述定义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必须探讨如何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和学习内容(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展开教学的心理学规律。由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开设教育心理学课,单纯讲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学内容是不够的,必须从教育心理学走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

 

上面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的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应转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下面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为这一观点提供支持。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ichard Mayer)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在其所撰写的著作名称中得以鲜明体现。梅耶1999年出版的一本非常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的名称是The promis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learning in the content areas,国内版本的中文译名为《教育心理学的生机——学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这本书中,梅耶指明了教育心理学从一般教育心理学走向学科教育心理学的趋势,整本书涵盖了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教育心理学规律。这本书虽然没有涵盖外语学习的教育心理学规律,但它的意涵却是清晰明了的。

 

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和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教育心理学必须是学科取向的。

 

(二)从教育心理学到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

 

综上分析,教育心理学要发挥其作用,必然要从一般教育心理学走向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课来说,就是要建构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般来说,教育心理学应该涵盖学生发展、学生差异、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学业评估这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那么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就要在此基础上将与专业有关的内容纳入其中。在学生发展部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二语获得的心理学规律,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的国外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差异部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除探索一般的学生差异对教学策略的影响外,还要探索不同母语学习者的汉语教学策略,如我们教授韩国、日本等国的汉语学习者时,教学策略、教材编写都应有针对性的变化。在学习心理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该着重探讨的是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等方面的心理学规律,这些心理学规律和学习数学、学习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心理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的是外国学生的课堂管理问题以及汉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问题。在学业评估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的是如何通过考核促进外国学习者掌握相应的汉语知识和技能。如果脱离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这些独特的内容讲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教育心理学无用的认知,导致学生在将来的教学中不重视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二、整合取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专业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的结合

 

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要将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在讲授其他专业课(主要是教学类专业课)的时候要探寻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在讲授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时候要探寻其中的心理学理论可为哪些专业课中强调的教学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当学生能够将其他专业课的知识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时,学生便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了深层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培根倡导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整合起来的知识才能运用,才是力量。

 

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课包括语言类的专业课,也包括教学类的专业课,上面所提到的专业学习主要是指教学类的专业课,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等,这些课程中罗列了诸多对应的教学策略,而这些教学策略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往往来自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因此,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应从这些课程中汲取所需要的教学材料、教学案例,分析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具体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在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授课中使用它们,并逐渐积累,形成专业学习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双向表格,如表1所示。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应该在空白处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教育心理学还可为其他教学类专业课程提供什么教学策略。

 

(二)教学方法的整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教学内容上的建构决定了教学方法上的建构。其他专业课的教师并未完全清晰教育心理学理论,而教育心理学教师在其他专业课方面可能有知识上的欠缺。此时,这种看似有局限性的学生培养模式,却恰恰为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了机会。虽然教育心理学教师可能对其他教学类专业课程不是十分熟悉,但是只要明晰教育心理学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就足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育心理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将两类课程进行整合,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教师一样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类专业课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双向表格”中的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将使学生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生涯都会有所受益。当然,每个单一的学生是无法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类专业课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课的学习的整合的,此时,合作学习就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教育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进行整合的研究主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这些主题,教师再提供平台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收获将达到最大化,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会实现教学相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应从一般的教育心理学走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寻求与其他专业课内容的整合,而在教学内容上要实现教育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内容的整合,在教学方法上就必须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

 

要实现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的学科取向和教学模式的整合取向,教育心理学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以及学生的三方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三方的合作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这三方合作,共同挖掘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案例,不断分享、建构,使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逐渐清晰,对其他专业课教师教授他们的课程也会有所帮助,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内涵。最后,通过合作,共同完成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或各种教学文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发展将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