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生态性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08-01
一、环境艺术设计相关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与设计三个方面的概念,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综合三部分课程内容,才能充分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所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正确理解其相关概念。
(一)环境基本概念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环境是一个具大的空间,包括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以及空气、水等各种因素。人需要依靠空间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必须物,与具体物质等因素相比,环境空间属于无形因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生活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在人类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发展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除了自然环境,还有人工环境,通过合理开发环境,可以更好满足人类发展需要,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的人工环境将不可避免地被破坏,现在能做的就是利用生态概念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艺术基本概念
环境发展作为一种艺术,对于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具有一定的意义,环境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类型,包含了艺术审美观念,在具体实施中,根据资料的性质,通过开发、转化、利用等手段,科学合理改造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与非物质的需要,并能保证人们享受优美的环境,进而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是尊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工和自然元素相互补充。
(三)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指在一定环境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环境设计和开发。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布局、建筑、雕塑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成本、材料、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因素,结合各类影响因素,需要对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不仅需要设计美观,而且还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按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形态科学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
二、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的措施
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断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精神需求,环境设计标准应同步甚至超前公众的观念,同时,也要关心那些特殊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残疾人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确保美观,而且还需要健康安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氛围,才能充分实现环境设计的功能。依据经济和其他因素的设计原则,通过利用各种设计技术,合理选择材料,形成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构,坚持愉快、高效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现代人对自然回归的期望,以便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同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知识储备的增加,人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生态理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生态哲学意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已成为公众的共识。但近年来所实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有一些国际流行范式,但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受到人文生态和市场缺陷方面的影响,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吸收先进设计理念,努力创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艺术设计,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
(二)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环境特点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充分使用天然材料是加强环境生态性的重要举措。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对自然材料有充分的认识,清楚地知道每种材料的特点,了解材料的加工工艺,才能更好的进行环境设计。比如通过使用棕色天然木材纹理可以创造一个安静和平静的气氛,而使用大理石,因为其硬度对应用领域具有不同性质的变化,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应用范围。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考虑当地环境特点,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尊重当地的环境,也就是说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充分尊重当地环境发展要求,必须考虑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更好有利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根据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加强生态环境设计,可以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尊重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存环境质量,同时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通过设计方法提高自然与环境的协调性,促进能源和物质循环,进而将可持续处理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满足生态发展要求与环境设计理念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应加强节能规划,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合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根据当地地质特征,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满足复杂环境并适应环境发展形势,可以将生态设计转变成艺术个和独特的建筑风景线,更有利于促进环境设计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树木、花草、河流等自然景观,让自然风光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支撑,进而烘托主题风格。
(三)环境艺术设计使用新型能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通过使用高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来增加相关材料的循环使用,通过使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现代生活环境的质量,通过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服务,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任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发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提供能源化石燃料,在对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化学物质进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会产生固体废物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环境噪声污染,这些问题需要解决,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利用新能源来替代高污染的材料,避免使用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可以更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对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追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重视,生态哲学已日益形成共识,这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逐步建立生态理念,可以更进一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而且要尊重自然发展和艺术设计原则,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新能源,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应坚持生态环境的角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当地的环境特征进行准确理解,进而实现对环境的生态性设计。
参考文献
[1]蒋明.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8).
[2]李煜.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观[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3]宋妮,潘磊.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4(05).
[4]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05).
篇2
鉴于“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因此,对这一概念的涵义界定至今尚不能说是十分肯定或完美无缺。这里就借用郑曙阳(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代表人物)提出的概念。他曾经在《环境艺术设计辩义》一文中写到:“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如同一把大伞,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主要指以建筑和室内为代表的空间设计。其中以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前者可称为景观设计,后者可称为室内设计[5]。在艺术类考研参考书目《艺术基础知识》中,也是借用的这一概念。
2理论研究成果代表
自从张绮曼教授1986年从东京艺术大学留学归来后,根据中国建设发展的需要向高教部提出建立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申请。1988年获正式批准,在中国高校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至今,环境艺术设计已走过了25个年头。其中以郑曙阳、鲍诗度等大师为代表,产生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见表2。
3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如今,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它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一出现便红遍中国各大高校,成为美术类中最热门的专业。据2007年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909所高校中,有1259所大学设置有艺术设计类专业,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6%[6]。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学科下最重要的专业方向之一,意味着反是开了艺术设计类学科的学校都会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即已经形成无环境艺术设计就无艺术设计的教育现象。因此,总结后发现我国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一般分布在三类校院:一是综合性大学和其他专业大学中近年成立的艺术设计院(系),其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总的艺术设计系,其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三是专业艺术院校如各大美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其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建立在其自身的审美体验为基础之上,发挥其专业院校的特色,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艺术创作和设计环境。
4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纵观现状,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成为高校中最热门的艺术专业,同时也成为美术类考生首选的专业,也成为市场上最热门的招聘岗位。学生、学校、市场三者相互作用,在促使环境艺术设计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一些问题:一是美术类考生中真正喜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很少。因此,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很难为了理想而努力储备以后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从而导致艺术修养很低;二是学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法太模式化。通用的公共课+绘画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思维单一,专业自信度弱,无地域个性,在工作中轻易沉迷具有浓郁商业气息的设计市场,不能和谐境艺术设计太过快餐化。现代的人因工作、家庭、经济压力、文化修养差异等因素难得都像古代的文人雅士自己创造雅致的环境,大多数只能出有限的钱请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公司来打造。快餐式的环境艺术产品就产生了,相互乐此不疲,成为设计行业最普遍的现象;四是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太少。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是一个行业良性发展最有效的武器。可观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进展,除了张绮曼、郑曙阳、鲍诗度等这几位元老人物的理论成果外,还出现了多少具有强大争议性、影响力的新人和理论实践成果?
5关于环境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鉴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已成为学生、高校、市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未来发展形势将继续迅猛。因此,为了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良性发展,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有以下一些建议:一是教育者需正确引导美术类考生的择专业观,择就业观。只有当学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专业时,他才会为成为一名合格地环境设计师自发主动地去学习、探索;二是高校应结合地域特色加强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设计自信、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市场需要优秀、负责的青年设计师,而学校是培养这些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有义务结合地域性培养出个性的环境设计师;三是市场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者应结合地域文化、生态性、人性化进行最小化的环境设计。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舒适、自然、生态地生活空间,而世上最美的空间就是自然。
6总结
篇3
>>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探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 武汉的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与历史 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国化情结 对现阶段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探讨 浅析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的思考 刍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对当下设计教育的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贵在没有“创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思考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再思考 对高职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3DMAX课程的教学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研究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的应用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7.
[3] 杨瑛.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D].重庆: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4-04-20 .
[4] 杨江云.创意定价与创意产业发展――基于经济学原理视角的思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2-17.
篇4
关键词:环境设计;民居装饰;艺术审美;视觉感受
1 传统民居装饰的概念
中国古代的传统民居装饰主要是指屋脊、屋身、门窗、门槛等部分结构铸件。中国民居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主要类型,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和劳动中的智慧,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建筑领域上直观地表达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政治思想和审美观点,可以说,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古代人民房屋建筑构件相对于相待比较单一、纯粹,但是一般都是经过人们的发散思维和象征寓意来建造,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和内涵寓意。下面我们将从屋脊、屋身、门窗三个主要方面来讲解我国传统居民装饰风格。第一,屋脊,传统建筑中屋顶两面相交,形成脊背一样的造型,我们称之为屋脊,屋脊作为一个房屋建筑的最高面,屋脊是屋顶上最容易漏雨的地方,在结构上加以覆盖是完全必要的。古代建筑的能工巧匠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它的艺术处理,由简单的样式逐渐演变发展成一定规模化、标准化的屋脊装饰,人们根据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或所感来雕刻一些特殊寓意图案来作装饰,一般以龙、瑞兽或者花鸟为主,在彰显社会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希望驱灾避祸,逢凶化吉等美好愿望。第二,屋身又称墙面,在我国古代民居装饰中,墙面因其用途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墙面装饰风格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通常在整体墙面上,主要以壁画瑞兽浮雕最为通用,既体现了居住着独特的审美爱好和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木板隔墙上则以镂空雕纹为主,展示了人们当时的文化思想。第三,门窗,古代门窗一般为木头门窗,古代建筑大门上的门环,一般以金、银、铁器为主,而作为使用最广的隔扇门,不仅起到普通门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在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利用隔扇门的造型特点,将木头雕刻成不同的花纹组成一体,起到装饰的作用,并且隔扇门的纹路装饰样式丰富,图案和雕刻在阳光的照耀下,产生的韵律感和朦胧的光影效果,为建筑添加了无限的魅力和趣味,建筑的隔扇门通常也彰显着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品味,所以在我国古代隔扇门的装饰很受重视。而窗在中国建筑装饰文化史上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在古人眼里,窗户作为一个建筑的眼睛,具有很高的装饰价值,中国古代窗户的文化内涵是由其纹饰与图案表现的,古代窗户一般用上好的楠木、柏木雕成,历经上百年一点都不变形。在雕刻手法上也颇为繁复,门、窗、隔断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象征瑞兽和牡丹、兰花等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民居装饰作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向不断扩大,我们在传承古老文化的同时也要将其中优秀的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既能给予我们以审美上的享受,也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对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融合。
2 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它基本上包含了现代的所有设计思想。但是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则是指建筑内和室外公共场所环境为主的空间设计。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通过家具、陈设、照明等为主的环境设计,而室外空间则是以空间形态、绿化、设施、陈设等为主题的设计,已达到艺术审美和环境友好的目的。这两者是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核心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两个分支,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大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到如今已经发展超过30年,随着改革开放带给整个国家的影响,可以说每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速度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所以环境设计和城市规划成了一个核心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起步相对于其他国家相对较晚,但是从高校出发,开办环境艺术专业,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都使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在快速提高,但是总体来说,近些年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不可否认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依然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艺术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在我国依然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执行标准、行业规范,更没有进行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相当于环境艺术设计依然处于一种只是单纯的为设计而设计,当成一个吃饭的行业,而没有真正地去思考这个行业该具备的条件。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完全不考虑建筑材料、结构、寓意等,只是单纯的建设楼房然后辅以树木相结合,完全与环境艺术设计不搭边,而同时在此过程中,规划者、建筑师和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完全占据主导作用,由于没有行业标准的约束,导致大家只是单出的图方便图省事,致使这些项目完成得不够好,这是令人遗憾的。 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大多数设计师都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概念,更不谈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之类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所处环境的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虽然我们一直在说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不够,行业标准不完善,但是正是这样的处境才给我们环境艺术设计者带来了机遇,也是挑战,虽有不足,但潜力无限。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围绕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人为本,随着行业的发展,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也开始进入设计师的视野,传统的民居装饰设计理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所以,如何将传统民居装饰融入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以达到完美和谐的目的成了今后设计师的主要方向之一。
3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民居装饰的应用除了主要体现在自然性和人文性还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对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融合。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上我们主要有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两大方面,第一,人文价值,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将艺术与生活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给人们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审美体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常常会将传统民居装饰元素融入其中,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直接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独有的文化气息和韵味。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对传统的文化也一直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和情感追求,例如,我国著名的鸟巢体育馆设计就是以冰裂纹陶瓷为创作灵感设计并改造的,融合运用使得鸟巢体育馆充满了艺术魅力,而且还能给人庄重、简约大方以及浑厚的感觉。另外我国很多室内环境设计也有很多门窗之类的制造理念也是由古代传统民居装饰过来的,不仅给室内空间增加了很强的艺术文(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化感,还能体现居住着的身份地位和品味格调。第二,社会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不再只是追求物质和金钱,反而开始怀念往昔质朴、平和的生活。当然,由于很多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但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了传统民居装饰元素,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情感诉求,使人们能在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传统民居装饰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了丰富的视觉语言不仅体现出了人文精神,现代环境设计对传统民居装饰的运用也分为直接运用和引用改造利用来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在直接运用上,因为我国很多传统民居装饰元素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元素,并且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表达着人们美好生活的期望。例如,传统民居中的门窗、桌椅等都雕刻有花鸟图案,还有祥云纹路的运用,因为造型简单,并且寓意直接明朗,一般在引用这些装饰时我们就不会进行在改造而是直接使用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去,这样就能更加原汁原味的复原古老文化的艺术气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香山饭店的设计,设计师巧妙地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白墙的传统民族装饰特点进行设计,使得香山饭店具有了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韵味,实现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人文情怀的共鸣。而在民居元素重新改造再使用上则具有较大的开放性,首先,由于现代建筑结构和空间设计毕竟与古代相差过大,所以很多元素我们并不能直接拿过来使用,而是要进行简化、重新创造才能运用到现代建筑空间中去,使其既能够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也能使其能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4 结语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我们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利用好我国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并且将这些多元化、多样性传统民居装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视觉体验与审美要求,促进了民居装饰的传统风格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统一,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俐.中国传统建筑物语素与现代环境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3.
[2] 刘冠.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形式内涵分析[D].清华大学,2004.
篇5
随着我国现代国民的基本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其在物质生活欲求与精神生态建设结构之间的矛盾特征呈现了不断凸显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在改善城市国民精神生态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本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问题展开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精神生态
在现代国人面对较为严重精神生态畛域失衡现象的背景之下,当代生态学领域基本理论的研究触角已经逐步延伸到精神生态的学理层面。精神生态学是以人类个体的精神性存在属性为研究基点,重点关注作为独立生产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与现实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将这一门全新学科中涉及的具体理论研究内容引入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版图中,给我国艺术设计工作者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鉴于此,本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问题展开了简要论述。
一、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分析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
1.环境艺术的基本概念界定
环境艺术概念本身具备着极为宽广的内涵指涉,包含“偶发艺术”、“地景艺术”以及“景观艺术”等建筑装饰工程领域的艺术设计工作实务形态。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环境存在和分布的形态各异的建筑物、城市市政建设工程装饰设施、城市路灯或者是商业网点外部分布的内容各异的动态或者是静态广告版,以及人类在基本日常化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接触和展现的服饰搭配、和购物、休闲、运动等基本活动行为,都纳入到环境艺术构成效果的表意元素体系之中。从这种界定研究模式之下,可以真切感知到环境艺术概念在内涵界定以及指涉层次方面的宽广性特征,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实际承载的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2.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目的在于为城市国民基本日常生活,工作任务达成,以及基本社会交际实践活动的顺畅有序开展,构筑和提供具备合情性、合理性、舒适性、美观性以及有效性属性特征的空间性活动场地,从学科门类划分以及学科知识体系构成状态的视角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实现了对多个具体学科涉及内容的综合性整合与应用。要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重点关注自身设计创作方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对实际自然社会环境的生态性考量特征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以做好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基点的,具备充分的可持续性,以及延续性发展特征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观念。
3.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基本实践特征
缘于“环境”概念本身具备着多个方面的学理解析内涵,并且在基于“宏观”学理解析视角,以及“微观”学理解析视角对其展开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获取彼此截然不同的解析认知结论,直接引致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在内容对象构成体系层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可以是城市市政建设装饰工程的综合性设计规划,也可能是建筑物室内局部使用结构的指向装饰规划。
(二)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
1.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界定
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就是要在传统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开展背景之下,实现人类个体生存实践发展,与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客观物质存在对象之间的整体化发展和谐状态,尽可能地减少相互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竞争,以及斗争精神,最大限度地引导和诱发独立化的人类个体之间形成和发挥合作化的实践行为品质。生态性环境艺术的产生以及普及发展,使得传统发展背景之下,自然化人类本性实现稳定顺畅的相互结合,有效改善了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形态,以及城市商业文明演进形态给人类所造成的精神扭曲以及桎梏,提升了人类在基本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幸福感强度。
2.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实践原则
第一,人本性原则。人是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基本主体,所以在开展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原则,通过不断满足人类在物质性和精神性层面的基本需求,助力人类基本生存实践环境优化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人类在应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度”的把握,在有效维护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促进人类生存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第二,整体性原则。从“环境”概念基本内涵指涉的丰富性角度出发,客观上要求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在实际开展设计实践工作的过程中,扎实秉持整体性的设计认知理念以及设计工作开展原则,要将实际设计的对象区域内已经存在的一切形式的自然性,以及社会性物品对象表意关照元素,都纳入到实际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形成方案的表意构成元素体系之中,确保实际形成的设计方案,能够切实做好针对对象设计区位的,在自然性、生物性以及社会文化性表意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以及整体一致的建设发展目标。
二、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基本支持技术
要切实减缓现代环境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过程给开放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强度,有效减缓人类社会化生产生活实践行为所引致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因此,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节约淡水资源消耗规模,以及做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版图中重点关注的技术目标,围绕这一技术目标,世界范围内致力于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目标实现的技术工作者,接连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支持技术形态的探索应用活动,以下选取其中部分具备代表性的技术形态展开具体的介绍分析。
(一)能量活性建筑基础技术系统
能量活性建筑基础技术,其基本的技术构成原理就是要在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完成对上程塑料管技术构件的地下埋入技术处理目标,并通过这一技术操作实施手段,完成对闭式循环系统结构系统的建设工作目标,在循环结构系统中以淡水资源作为热量交换目标的实现介质。能量活性建筑基础技术最早于1980年年初诞生于欧洲,在其产生和发展演化的初始阶断,多被应用于居住性使用功能建筑之中,而经过长达三十余年的技术发展演进过程之后,这一技术在今天多被应用于商业性或者是工业性建筑实体之中。从技术实现难度角度分析,这一技术的最鲜明优点在于能够在不使用专门钻井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对地下热量交换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切实依照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建设地点所具备的基本土质结构特征,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处理环节,诸如能量活性基础桩、基础墙,以及基础板等建筑工程技术结构的建设处理工作等,这里展现了这一技术形态在具体应用范围层次的灵活性特征,给这一技术在现代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创造了充分的实践可能性。
(二)置换式空调设备新风技术系统
建筑物内部安装使用的空调设备主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第一,调节建筑物室内使用空间的温度状态,在冬季完成供暖任务,在夏季完成制冷任务。第二,为建筑物的内部使用空间提供完成过滤除尘环节的新鲜富氧空气。第三,针对建筑物内部使用空间的空气温度以及流通速率实施调节,避免建筑内外可能出现的噪声现象给使用者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现阶段,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的新一代空调新风技术系统,其基本的技术特点体现在实现了空调设备内部的供暖(或者是制冷)系统与新风系统之间的相互分离。在空调设备实施制冷过程时,需要使用低温水(16℃-20℃),而在实施供暖过程时,需要使用高温水(25℃-40℃)。源于标准办公室本身具备较低水平的设计荷载参数,直接保证了商业写字楼可以引入并运用置换式空调设备新风技术系统,在持续全面开展新风输送技术指标的背景之下,舍弃交叉混合回风系统导致的空调设备分散布置的空间结构特点,扎实满足办公室空间使用者对温度、湿度等环境状态参数的动态需求特征。
(三)双层架空地面建筑系统
双层架空地面建筑技术系统是现代办公建筑的标准化配置要素,它是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形态,以及TIA空调技术良好发展条件下衍生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资料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当代建筑物中建设应用的双层架空地面结构,通常都会将其高度参数的取值范围控制在80mm-300mm,并且在这一建筑结构的内部空间之内,实际可以进行几乎所有类型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以及通信技术电缆线路的布置和敷设工作。其地面结构通常由模数600mm×600mm的建筑结构板块构成,并且在初步性的敷设工作完成后,可以随时开展通信电缆线路的检修和增补处理工作。
结语
篇6
1 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在抽象图纸中的存在感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大众的存在感和对设计的感知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根本上决定了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现在的技术而言都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门槛”,大众不能明白设计的蓝图,设计人员的艺术敏感度差,这些都成为阻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主要问题。
2 ?h境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
2.1 精细化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的必要准备就是环境艺术设计内容不断地精细化,设计能力不断提升。由于时代的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精密计算都由计算机控制,对于图纸的精密性越来准确。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向着精细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图纸的设计以及微缩模型技术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向着精细化发展,手绘形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精细化程度越高,设计效果的严密性就越强,整体艺术形式的观赏性。可靠性得到保障,设计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设计的精度准度直接影响到整体方案的实施状况和日后的日常完善工作。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地精细化可以加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对原材料不必要的浪费,与生态化发展相辅相成,这也有助于扩宽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力。所以不断地研发创新,改进技术,加强与高科技公司水平的交流合作是精细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好更快完善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促使环境艺术设计有效发展。
2.2 智能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专业人才不断增加,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智能化环境艺术设计在国际设计的发展中有着不可逆转的趋势。智能化环境艺术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高新科技水平,采用三维立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通过信息化系统计算机平台等新媒体通讯技术综对建筑工程内的连接处,安全防范系统,测试系统等内部结构进行精密的仪器计算,实现智能化建筑工程系统性、自动化管理,熟练掌握利用科学仪器严密的控制测试分析出建筑工程设施的实际情况,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的现代化操作,可以避免传统中人力测试计算导致的误差,有效避免了不必要事故的发生,减小误差,杜绝错误,更好的监察建筑工程的遗漏。控制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危险性,提高安全性能。将建筑工程技术信息化,电脑统一控制,提高科技水平,提升建筑工程技术自动化能力,人工智能代替人力劳动,不仅有效的节约了劳动力,还能够有效的实时监控建筑工程设施情况,发现错误,统一指挥,减轻人力资源压力。
2.3 生态化发展
在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们往往忽略保护生态的概念,在材料的运用中采用了大量的不环保油漆、涂料等有害物质,这种传统方式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导致空气中二氧化塘含量增多,破坏大气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加快。秉承着绿色环保理念,生态环保的环境艺术设计逐步的深入大众的生活,生态化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典型的现代设计理念,利用新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技术,采用生态环保材料,调研生态环境中的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采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进行设计,减少不必要的生态污染,抛弃传统劣质原材料的使用,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发展自然中可再生的绿色资源。生态环保环境艺术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减少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生态的环境艺术设计使设计图纸不单单是一个理念,它是环保理念的继承,采用生态环保的方式,利用绿色设计促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保艺术设计不仅仅保护生态环境,相比之下生态材质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足,无污染等优势也可以给大众带来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3 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
科技要立足于生活,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才是将科技能够运用到实处的具体措施,这样环境艺术设计才可以真正的融合科技,智能化发展,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人体对外界的感官,采用高新科技将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传导到计算机中,计算机统一集成,投射出一个三维立体的表象,这是环境艺术设计图纸中所缺少的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加强环境设计中的相似度十分逼近,并且利用人体对外界的感官,进行模拟现实中的触感,将大众带入一个更真实的环境,更贴切的呈现出自己的设计意图。另外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宽视野的立体显示技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广角镜头和鱼嘴镜头,将图形不再局限在日常人眼中看到的范围,形式如同鸟瞰图一般,这样环境艺术设计就可以用一种更广泛的角度去了解设计的整体布局,将整个设计布局、设计蓝图展现在眼前,并且可以随着视觉的改变而环绕,较多的观测,立体显示,更好的发现环境设计中的不足。
3.2 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的能力
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人员的素质离不开对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也同时离不开员工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并且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仅是提高专业的科学理论知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人员的审美水平和大局意识,在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对手绘形式的表现力,增强艺术的敏感度,并且在设计大纲完成的时候及时对环境设计图纸作出正确的预览、评估。全面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文化素养和设计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艺术表现力,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顺应时展的潮流,创新新观念,不断优化设计方式,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科技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篇7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统一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存在着某种辩证关系,在环境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发挥着指导性的意义,好的环境设计能够使人们改善环境观念和设计观念,使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增强人们的环保观念,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理念和设计形态离不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情况各不相同,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设计水平也各不相同,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也得到了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环境艺术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系统工程学科。阿纳森认为“环境艺术”是与环境相关的绘画、雕塑等艺术设计,这种理解方式无法真正体现环境艺术的本质,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体现在不同的层次上。环境艺术包含了城市和地区规划、建筑设计等公共空间设计,以及景观设计、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设计和室内设计等。它涵盖了人类环境从宏观到微观的设计过程,也是一种人们生活的协调设计方式,对社会行为和人类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可以看成一门回归人类生存环境的综合艺术。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式,它追求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审美需求的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和谐性、整体性和特色性的艺术美,注重个体在整体中的核心地位,将环境因素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条件,追求艺术设计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设计出不同效果的艺术作品。现代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艺术形式,在其具备服务的同时,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人文性,以通过作品体现人的根本利益。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设计材料的多样化,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艺术设计应该体现整体性的特点,具备科学、合理、统一的设计理念。
二、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的影响因素
环境艺术设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地理,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其中社会生产力是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低下,不但制约作品的完成,同时也影响设计师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也将不断提高。但是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如何降低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环境设计要以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制度等因素作为参考,尊重环境的基本特征,防止不必要的环境破坏。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易出现洪灾的地区进行环境景观设计时,要注意防治水患这一功能。地理因素对环境艺术的影响深远,往往影响环境设计的设计效果。总之,环境艺术设计过程要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体现艺术设计美感的同时要尊重自然。
三、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一)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设计也逐渐地转变,慢慢地进入到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当中。对于人性化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社会需求而设计,以尊重历史文化和习俗为前提,使环境设计更好地贴近人们的生活和自然,而不是仅凭设计师本人的思想和理念进行设计。
(二)体现社会文化的载体
文化建筑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背景,在文化建筑这种公共服务设施中,其表达的理想与信念是具体的某种主题。在现代社会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建筑建设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民族自豪感,也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繁荣发展的最终目标。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文化建筑教育功能的不断增强,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中,文化建筑是教育功能极强的手段,可以组织开展艺术欣赏活动、专家专题讲座等,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文化建筑不仅是人们终身教育的场所,更是辅助学校进行课外教育的重要课堂。同时,随着环境艺术领域的发展,以及社会精致文化的推进,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建筑不仅要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更要成为一个吸引人们的开放性论坛。
(三)环境规划需要多方参与
环境设计包含了多种专业和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一起完成。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将多方的工作在环境设计上有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避免相关的各行业人员各行其是,造成环境设计中的漏洞和缺陷。
(四)交流公共文化的场所
现代文化建筑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增进感情的桥梁,文化建筑体现的是物体实体,同时结合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表达方式。而且,世界上大多数文化建筑采用的都是本土化设计方式,注意引进一些国际上其他文化内容的临时性设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拓宽社会群众的视野,深入促进国家与国家质检的文化交流。甚至很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也建成了能代表自身文化的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扮演的角色包括社区交流中心、信息交流站等,已充分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复杂性
环境设计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其涉及学科众多且具有多层次性。在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者掌握建筑、园林、装饰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环境设计首先应具有实用性,既为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提供方便,包括室内景观和室外景观的设计,又应满足人们的欣赏、使用等需求。这是环境艺术设计复杂性的体现,同时也要求环境设计要从整体风格和具体设计细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对业主视觉喜好的掌握,装饰材料的选择等。环境设计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其空间设计上,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尽量增大居住环境的视觉空间,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最后,环境设计要具有多功能性,除了一些实用的功能,还应具有调节心情、陶冶情操的作用。总之,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复杂性,对环境艺术设计者具有较高的要求。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美
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都蕴含着设计者的思想,所以可以说每一个环境艺术作品都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在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明显特色的有雅典、威尼斯、罗马、巴黎等,中国有北京、西安、青岛等,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之美是需要人们对历史遗产进行继承、保护、发扬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些特色由于富含了许多的人文内涵而成为不可复制的存在。在一座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中,任何一个建筑或者一个广场的加入都可能对城市原有的特色造成打破或者是增强的作用,这需要设计者能够在设计中重视与环境的统一与和谐。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动态美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的,用更通俗的话讲,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从这方面讲,它要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同时能够反映出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特点。环境艺术是静止的,它无法主动和人产生沟通,但是,人们的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根据相对论的说法,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审美风格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不同的人在审视同一设计艺术作品时的看法不一,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动态美。
结束语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大众的审美需求和认同,考虑到本土文化的植入,考虑到民族精神特征,考虑到未来发展和规划等问题,从而使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随着文化发展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董周.浅析环境艺术设计及其审美的特征[J].商,2014,02.
[2]乔峰.浅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J].现代园艺,2012,20.
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符号学 文化表征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0058-002
从世界著名的环境设计案例来看,在人类社会的人文环境设计中,符号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天坛建筑,还是欧洲哥特式风格建筑,无不融入了特殊的文化符号。环境中的符号既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化和理念的重要媒介。在此情况下,为了进一步认识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解读和阐述,希望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 符号学拓展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空间
自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开始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的两个基本要求:实用和审美。在我们的生活中,符号无处不在,和人类的基本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一直倾向于利用符号来作象征表现,利用某些符号来表达和象征某一特定的文化,符号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典型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文化,围绕,符号文化的传统艺术造型极为丰富,这也给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例如,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将符号学纳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记载。由此可以说,人类文明之始就是开始运用符号来表达特定文化。一方面,符号本身带有特殊的含义,将其纳入环境艺术设计之中,能够让艺术设计更具有活力,艺术色彩更加浓厚,在表达和阐述文化时更加鲜活、生动。另外一方面,人类早已经有了符号运用历史,因而符号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载体,能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表达出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环境富有文化底蕴。
符号学大概形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是对符号系统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符号来自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之中,符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符号。人们的劳动过程就是在进行某种符号的设计过程,(如结绳记事、部落图腾、踏歌伴舞等)。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自觉和不自觉之中创造了符号,并且在对符号进行审美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由于人类在无限的大自然中是以社会群体而存在的,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符号是在发展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完善的,并将符号作为某种传递信息进行相互之间交流的文化载体。所以说,符号的形成大大地拓展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空间,符号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另一方面,由于符号的自身是一种概念,它具有着无限扩展的外延和丰富的深刻内涵,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符号的美学意义的影响下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再一方面,由于符号具有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通常来说,符号的外延能够反映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价值,而符号的内涵能够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深刻的美学意义,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并且前者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而,与符号的外延意义相比,其内涵意义显得更加深刻、包容和开放,而且也更加复杂。以宫殿的柱子为例,在国内外的符号史上,其外延意义是为建筑物中能够起到支撑作用,而它的内涵意义还具还包含了艺术审美价值和宫廷文化的各种信息。通过符号整合、加工等一系列过程,我们能够借助符号系统来传递特殊的信息,并且表达某种理念。因此,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完全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境界来传达相应的各种信息,从而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了无限发展的艺术空间,大大增强了环境艺术设计审美价值。总之,符号就如同一味活化剂,为环境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极大地拓展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空间。
二 符号是艺术设计理念表达不可缺少的载体
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灵活运用符号学能够凸显环境的意义和价值,并且还可以简化环境的形式,避免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出现设计理念与实际设计作品不一致现象。比如,设计师在设计图书馆时,因为图书馆是一个求知的场所,为了体现图书馆的基本文化内涵,很多图书馆的设计经常会借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孔子”等雕像符号,来诠释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及其文化内涵。因而,通过借用这些符号,能够进一步凸显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理念,发挥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的美学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功底。
进入18世纪以后,出现了使用简洁的符号作为艺术设计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的艺术形式,这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一改过去传统的语言符号在设计中应用的机械性,而是将语言符号有机地结合在设计之中,与无声符号相融合,共同承担起表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心思想的重任。如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符号作为切入点的,能够在表现人们对环境艺术审美观念的同时,将人们的文化理念和人文态度充分地表达出来,而符号已经成为设计的载体,因此,人们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处理符号的过程。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作为载体的符号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功能:一是符号外形对艺术设计所蕴藏的主题思想有着承载的功能;二是符号对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有着表现的功能;三是符号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自身有着驱动的功能。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是用来传达艺术设计的信息与价值的,符号的美学意义一般情况下都是融入于艺术设计技术的作品之中,不同环境艺术设计所体现的美学意义往往可以通过不同设计手法的运用以及不同材料的应用过程中得到充分表现。(图1)
环境部艺术设计当中符号的具体使用情况还是设计师艺术设计能力、设计功底的表现。尽管符号的表现物多种多样,但如何正确、有效地创造和使用这些符号,使其能够和其他造型因素相互融合,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问题却与设计师的艺术功底紧密相关。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符号,能够营造特定的艺术氛围,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但是这种创造过程是有其特定规律的,一味生搬硬套往往会使艺术设计的价值大打折扣。
三 环境艺术中符号的文化表现
探析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文化符号,并非只是关注符号本身的形式,从更深层次讲,只有把握住符号所具有的深刻内涵,才能准确地将符号有机地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环境艺术中符号的文化表现形式具体的有下面几种方式:一是本着设计的过程就是选择符合的过程这样的原理,将具有实际意义的实物图形作为设计的符号元素。如十字架代表上帝信仰和教堂领地,人们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构成元素,使得上帝教信徒们在身临建筑物时,产生了一种与上帝接近的感觉。再如红十字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医疗机构等。二是设计作品中包含的符号是约定俗成的,基本上为符号的直接运用。例如著名的圣瓦西里教堂,该建筑物的穹顶设计有跳动的火焰图案,就属于直接运用传统图案符号的实例。三是设计作品中大多使用某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来应用符号。例如: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采用的大型贝壳作为空间环境的设计符号。中国传统文化十分讲究含蓄美,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也或多或少都能够体现出设计符号的含蓄美,其含蓄的意味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从符号表现形式的特点来看,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符号学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认知性特点:人们赏析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时,能够借助符号来辨析设计的涵义。如我国多个银行的标识基本上都是以古代钱币作为形象设计基础,从而传达出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信息和内容。
二是普遍性性特点: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只有获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同并且能够在大众中广泛传播,才能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价值。因此,使用了符号的艺术设计作品往往具有普遍性特点。(图2)
三是特殊性特点:对于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需要采取不同的设计形式才能体现设计的特殊性。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设计符号具有的特性,当同一个符号出现在主体设计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时,其表达的作品内涵也会明显不同,因此上述内容也可以看作是符号学的特点。(图3)
篇9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分析;未来展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58-02
一、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而诞生的新新专业。多博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博对环境艺术的定义,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具有权威性、比较全面、比较准确的定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一)发展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张绮曼教授是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建人及学术带头人。自1986年从东京艺术大学留学归来后,根据中国建设发展的需要向高教部提出建立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申请。1988年获正式批准,在中国高校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同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将室内设计专业改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将室内设计专业内容扩展至室外环境艺术设计,随之,全国高校纷纷设立该专业。
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指以建筑及其内外环境为主体的空间设计。其中,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以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绿化、水体、铺装、环境小品与设施等为设计主体,也可称为景观设计;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则以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照明等为设计主体,也可称为室内设计。这两者是当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两个分支。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分为两大类,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但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类,诸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
(二)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三十年的发展现状
中国当代环境艺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现已进入“而立之年”。近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和规模空前地加速加大,环境设计与施工队伍急剧膨胀,环艺成为现代社会急需的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可是目前我国环境艺术处于“正在上路”的阶段。并且“中国的现代环境艺术既不局限在建筑界的环境设计,又有别于国外的‘环境艺术’,它是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雕塑、室内设计等的系统整合艺术,它蕴涵着生活的丰富意义。”因此,虽然近年来,我国有大量环境艺术的实践,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门内涵丰富、范围如此之广的学科,还远远没有完善的学科理论建设。与此同时,这一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又成为许多高校办学的热点。如何办好本专业,完善学科建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业内人士关注和思考的重点内容。
(三)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已有大量环境艺术的实践,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在我国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更没有进行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环境艺术处于“有行无思”、“有行无业”、尚未成熟的状态。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特殊性,其主角是建筑,是城市空间,是构成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材料、结构骨架、立意等。所以,规划师、建筑师和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现在有些重要的环境艺术项目,因为对规划师、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作用认识不够,致使这些项目完成得不够好,这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专业人才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导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所处环境的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发展情况就是有机遇、有挑战,虽有不足,但潜力无限。目前,尚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问题,主要是围绕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及注重历史的传承等问题。主要问题有:
一方面,从城市监管机制上看,它限制了环境设计的发展。环境设计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的现状是建筑设计由城建、规划部门管理,城市绿化由园林部门管理,道路交通由市政部管理,环境场所的日常维护由环卫部门管理等等。这种纵向的管理模式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从设计到日常管理都难以做到统一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城市环境的艺术品质不高,缺乏整体性,不能反映出一定的艺术品位与水准。
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力度欠缺,导致环境艺术设计缺乏人文关怀。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无论是建筑设计、景观绿化设计、公共室内设计、雕塑展示设计等,都是由个人或单位来设计施工,在征求人民的意见与想法方面有一定的欠缺。但是环境艺术的整体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必然要进行多方协调、共同参与。还有就是,自然因素关照的不够,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尽管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一贯崇尚自然,但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功能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大课题。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西方的设计模式左右了中国设计界,似的中国的设计缺乏历史的传承。现代中国认为传统的风水学是迷信的,予以否定,导致中国在此领域理论呈现空白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引入成为了必然。在文化艺术的角度,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于当代却少有属于自身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建筑环境概念和形式。
再次,教育师资缺乏及专业设置混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专业,需要不同的专业同步协调和密切合作。现在国内大多数院校是把室内设计专业改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专业内容更本没有改变。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和一批更优秀的师资队伍,而这恰恰是许多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80年代,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围绕以人们需要怎样的“现代设计”和以怎样的方式去理解“设计”而展开。而进入21世纪,关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认知问题关键在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进程中不是对“西方设计风格的模仿”,也不是按照西方的模式在进行“实体操作”,而是大众基于全民族“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历史情结考虑,去选择怎样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道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更加广阔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范围,以整个人居环境为设计的中心,更加注重环境生态、人居质量、艺术风格、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其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加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显著,人设计创造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指导人的行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原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探索如何让人的设计与创造、环境的影响都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我们不但要尊重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发展,同时更要尊重与人有关的因素。
(二)尊重自然、生态优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的内涵,这一内涵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枷锁,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建立新的环境设计理念,充分整合资源,使新时期的规划和设计从传统的粗放型转向高效的集约型。生态和谐是永和不变的主题,人类的生活无法离开自然环境,所以保护自然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停止、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注重生态化环境设计的发展是必然的。
(三)更强调便捷化,走向科技智能趋势
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各种新的设计形式和风格也随之产生。科技的发展使智能化渐入设计理念之中,丰富了环境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设计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较高的设计质量。作为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多的科学技术融入其中是自然的,新的科学技术会让设计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新的科学技术能够拓宽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领域,为其带来多变的设计形式、设计方向与设计方法。
(四)深入挖掘地域特征,凸显本土文化特色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发展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城市都在追求和国际接轨、发展世界性,却往往会忽视民族性。我国的设计者们为了能够快速的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对国外的优秀设计进行积极的研究与学习,对国外的优秀经验进行吸收,这种做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如发展了现代化设计,但是也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汇总失去了传统。所以我们在发展本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时,走出一条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设计之路。在坚持属于我们自己特色的同时,我们的设计水平也会更加成熟,更加具有民族化。相信在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将是民族化设计的天下。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我们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大时代下,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致力于对东西方的精神与物质进行融合,汲取各家之所长,实现涉及环境设计各学科之间交融,以及建筑师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努力发展好我们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因为只有在这种互动整合的基础上才能使可见的物质环境体现不可见的设计意向,进而达到美化、净化人们生活空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长积,傅娜,张洁.试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J].美术界,2011(12).
[2]李海.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及流派倾向[J].才智,2010(13).
[3]郑炜.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研究,2012(03).
[4]赵宇.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研究[J].华章,2011(30).
[5]赵晓霞.浅谈现代设计与艺术、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J].大理学院学报,2004.2.
[6]仲岩.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J].艺术广角,2009.6.
[7]左小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况探析[J].大众文艺,2013.7.
[8]李海.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及流派倾向[J].才智,2010.5.
[9]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3.
篇10
我国大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开始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进行引进工作。通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我国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环境艺术教学从创立至今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很多相关理论都被引入了具体实践当中。由此可见,环境艺术教育有了明显的成效。这样的进步和成效不是空穴来风,是时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对生活更高层次追求的迫切需求所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有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自然会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同时去追寻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说是应时而生也是应势而生。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面貌和格局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相关资料显示,城市环境空间三十年来不断进行大的迁移和置换,更多的规划和景观建筑以及园林景观层出不穷,而且这都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民生活的一大重要标志所在。在这种形式下,环境艺术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不断加快,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专业人才也有了更好的标准和质量乃数量的需求。
二、现阶段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体制尚不完善与迫切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引发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改变。当人们的环境意识改变了,那么我们这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内涵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具有时代属性。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种计划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时代属性,直接导致我们教学的东西往往是濒临淘汰的内容。
(二)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性质特点相互冲突。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来看,该学科的三个特点分别是:1、综合性;2、整体性;3、更新性。这是三大特点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社会对该项专业人才的基本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出大学生拥有出色综合素质和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所要探讨一大重要课题。但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的培养。要知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实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了文科、理科、艺术科等众多科目的知识和理念。然而,在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下,我们很难对这种较差学科进行必要的学科管理,这样发展的后果就是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难以规范,特别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开展,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会是畸形的人才,这决不利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三)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认识不足导致的教育理念和定位都不恰当。最近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环境艺术专业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化现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现今的热门导致了我国很多高等院校丝毫不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开设条件就大量涌入并开放了这门学科教育。更有甚者,高校领导层甚至对这门学科的内涵都不是很清楚,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是杂乱无章。这样下去会导致我国社会上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认识发生混乱,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四不像人才。
三、新时期我国环境艺术教学完善性策略分析
(一)以时代为旗帜,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逐步建立完善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三十年的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然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性强烈要求我们必须要尽快完善并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性特点使得我们要敢于创新,突破文理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融合文科、理科、艺术类学科的特色和教学理念,逐步开辟具有时代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理念。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建立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打造我国的高标准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
(二)以实践为目标,建立符合时代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是实践性极强的综合型学科,如果不按实践应用型进行施教,改变传统单一教室授课模式,是难以达到培养顶极实用人才的教学目的的。在人才培养中应坚持贯彻始终的介入社会,参与设计实践,在实际设计中了解应掌握的专业技术与知识理论增强综合能力的观点。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有用的相关科目和必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应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和奠定理论基础的过程,在实践中探索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发展理论知识。整合课程设置,统一完善学科内容与概念,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建立教学、研究、创造、考核四位一体的环艺教育模式。
(三)提升必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设施建设,打造专业高素质教学队伍。教学的核心力量是教师,“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大楼,但不能没有大师”。高校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近几年来的艺术设计教育畸形发展,同时也给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师资紧缺,素质下降等现象。致使一些高学历、高学位、低水平的“骄骄者”进入高教行列,现在多数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师正是一批高教“新人才”在执鞭。为防止教育退化,目前设计教育首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特别是这批“新人才”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与更新以及资深教师的创名,尽快使这批教育者改良优化,达到高等设计教育要求。此外,专业人才招聘应以学位与职称的名副其实为重。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