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学科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

篇1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 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着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 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转贴于

4.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篇2

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孕育了具有英国鲜明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虽然国情,体制不同,但了解、学习和研究英国新闻传播学的教育机制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有着可借鉴之处。本文主要探讨了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层面,认为英国传播学教育在强调实践性、丰富教学手段,注重评估及反馈、强调复合性师资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渊源

英国的新闻媒介发展较早。如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路透社成立于185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以民营形式组建于1922年。如今,路透社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通讯社之一,bbc制作的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在全球已拥有了1.2亿的受众。在印刷媒体方面,英国现有各种类型的报纸1400余种,其全国性的报纸12家;另有7000余种杂志,2400家出版社。正是媒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孕育成长,同时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大众传播学教育在英国一般被称为“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最初是从英文和文学批评专业发展而来的①。英国的传播学研究在上世纪30年代便初见端倪,相对而言,其新闻学专业的教育起步较晚。传播学研究起源于一些社会科学家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了兴趣,于是创办了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旨在培养传媒批评者与分析者。而作为培养职业新闻记者的新闻院系,则是90年代后才在英国产生②。伦敦大学曾于1919——1939年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但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一度中断,直到1971年卡迪夫(cardiff)大学开始开办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此后各英国高校才陆续开办了相关的传媒院系和专业。如今,英国大量高校都设立了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领域的学位点。据学者统计,大约有70家英国高校开设了传播学和新闻学教育或进行媒介研究,其中还包括爱丁堡大学、拉夫堡大学、莱切斯特大学等许多综合性大学③。

二、部分英国知名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

总体而言,英国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较为明显。传播学领域的覆盖范围较为宽广,包括文化、广告等各方面的理论性知识;而新闻专业的教学特点则趋于实践,在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大量的实训课程和实训内容。英国的各个高校在各个专业领域侧重不同,同时在不同领域中又各有自己的特色。

1、谢菲尔德大学新闻本文由收集整理传播学院

谢菲尔德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英国传播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的顶尖学院。该学院的专业齐全,与英国传媒业联系紧密。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是唯一个获得英国三个新闻行业机构:bjtc(英国记者培训协会),ntcj(全国记者培训委员会),ptc(期刊培训委员会)认可的证书。目前,该学院在本科生阶段不分专业,只开设了新闻学学士一个专业。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则进行了细分,包括:新闻出版学(ma print journalism),广播新闻学,杂志新闻学,网络新闻学,国际传播等④。

该学院的特色之一就是侧重实际业务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教学目标就是以培养实践人才为基础。除了一些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课程外,专业课程更侧重技能和实用性,包括了大量的实践,如新闻采访、出镜、新闻写作和报道等。在本科的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训练扎实的速记等基本功,学院也注重学生从全方位的了解新闻产业,包括各个媒介机构中,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和杂志的运行,学习如何做新闻,正视新闻和新闻产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此外,其多媒体应用课程教学设备齐全、精良,配备了各种采访仪器、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及软件等,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

莱斯特大学的大众传播研究中心在英国的媒介和传播的教学和科研中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研究中心认为对大众传播的学习就是了解在复杂宏大的社会下传媒的作用及进程。因此该中心的新闻传播教育主张在广泛的社会学科中汲取养份,比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等⑤。

目前,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设置了两个本科专业:通讯、媒体及社会理学士(bsc 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society)及传媒、社会学学士(ba media and sociology)。其硕士提供的专业有大众传播、全球化与传播、新媒体与社会等。总体而言,莱斯特大学的传媒偏向传播学研究,在最近的几年中,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包括媒介研究、电视和道德、广播剧和健康教育、国际新闻、东欧电影、国际流行音乐工业、媒介和体育、编辑出版等等,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从课程内容看,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的研究政策是以基本的传播理论为起点,辅助于比较、分析及调查等定量性研究方式,从而探讨各项大众传播媒体的运作过程、传播效果以及和社会文化的关系。⑥近年来,研究范围已扩张至全球及传播多元化领域。其传播学教育希望学生不仅对媒体研究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分析和研究,并且还能掌握在当今信息和媒介充斥的时代生活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与特点

1、教学注重实用性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英国新闻学课程最成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用性强。这主要是因为在英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就业导向一直很明显,大多数新闻专业都宣称他们与业界联系密切,致力于培养满足业界需要的毕业生。而掌握实用的新闻技能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因此各个院校都不断强调其专业的实践性。

新闻学教育的实践性从英国各传媒院系的专业设置就已能窥其一二。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教育就按媒介细分了专业方向,如广播新闻学、杂志新闻学、网络新闻学等,然后再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实训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数字技术的来临使得英国新闻的教育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英国大多数新闻专业课上,学生们除了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编辑报纸杂志外,还要学习制作网页。这些实践课程使大多数英国新闻学学生毕业后都能自信地走上新闻岗位,胜任自己的工作。

转贴于

不过,也有许多大学认为,仅有新闻实践或是新闻教育对于本科阶段的的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有些大学开设了双学位课程,使学生在学新闻的同时,可以同时学习另一个专业如现代史、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2、教学手段丰富多样

英国高校的上课形式除了最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讲座外,还包括了许多特色的教学方式,如研讨会(workshop)、团队合作(teamwork)、讲习班、小组辅导、个人辅导等各种形式。

课堂讲座和国内大学上课形式基本相近。但英国的教育体系非常严谨,课程安排,课前需了解的资料,学校会预先通知学生让学生准备。在学期开始前,授课老师通常会发一份课程说明,上面有详细的课程计划,上课内容,考核评估方式等内容,而且每单元的课程后会附一份详尽的阅读书单,包括书、期刊、网络资讯等。由于每堂课的信息量大,因此学生通常需要课前做大量阅读功课。

英国的教学非常重视小班教学,在课堂上也多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由老师提出主题,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大家轮番发表意见,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从谢菲尔德大学传媒专业的讨论议题中可以看出,议题更多的涉及到传媒、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民族等多个领域,通过不断跟进和讨论,学生得以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小班教学保障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同时也利于开阔思路,集思广益。

3、师资构成呈复合性

由于英国各传媒院系都积极的与媒体产业保持联系,因此经常有媒介机构、企业、政府和国际组织任职的高管们来为学生开讲座或者授课。他们讲座内容经常涉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亟待解决的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等,很受学生欢迎。同时各学校也常邀请一些产业实践者和在各媒体工作的校友回母校与学生交流,这对学生了解媒体工作的方式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颇有裨益。

普遍而言,英国高校在引进教师时会采用“双轨制”,也就是招聘具有博士学位、以理论研究见长的教师,同时也招聘具有多年从业经验、以实务见长的教师,并且对两类教师采取不同的考核和评估标准。这种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能有效的减轻困扰传播学教育业界和学界难融合的现象。另外,英国的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对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而言这一特征也成为了一定的优势,一方面,学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增加了彼此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科本身具有非常鲜明的跨学科性质,而国际化的趋势更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4、评估反馈体系较为完善

在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中,考核评估体系较为多样化,通常不以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估标准。学生每修完一门课,老师都会给出评定成绩。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并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论文(多为理论课)、作品(多为实践课)等做出综合评价,而且多为复合式成绩,也就是由几种成绩所占的百分比算出最后的结果。

在实践课上,老师会根据实际操作,作品,个人和团体设计方案和工作日记等综合起来评定成绩。而理论课则常常结合主题演讲、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出一部分成绩,最后再加上论文的成绩来作为评定理论课的成绩。期末时,英国高校的学生一般会收到各个课程的评估问卷,用以调查每一教学模块(model)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意见、建议。这份问卷设计得较为详细,不仅涉及课程安排,授课质量,而且还会涉及到教学设备、试验设备、图书馆资料、学习场所等内容。学生的反馈意见将由学院再组织讨论,被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则在下一学年执行,由此不断促进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质量。

篇3

传媒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发端于17世纪近代报纸的诞生地德国,但现代传媒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则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8年,世界第一个新闻学院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正式创立,开创了传统新闻教育模式。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成立,创设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媒教育传统。这两个大学一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传媒教育的典范,也是我国传媒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参考。如今,美国传媒人才的教育是以社会科学为主要基础,由此开创了跨学科多元化发展的潮流。同时,他们在培养传媒人才时还与先进的传媒技术相结合,顺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潮流,从而保持在传媒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而日本先是师承于英国的学徒制,后来又受美国影响,开创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在职教育和大众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发达的传媒教育体制。在面临传媒竞争全球化和传媒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改革传媒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你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有什么特点呢?

陈兵教授(以下简称“陈教授”):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成立报学科是我国高等学校正规传媒教育的开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进入了繁荣时期。进入繁荣时期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有三个特点:

一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

国内绝大部分传媒院系根据传媒业的发展设置了新的专业或者方向,特别是关于新媒体、物联网、动漫游戏、手机游戏、三网融合、文化创意策划、数字出版等方面的内容,使得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宽口径化,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是传媒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

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1.传统名牌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大多具有较长的历史、较雄厚的师资、较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并在传媒业界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威望。2.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大、浙大、川大、南大等一批综合性大学的传媒院系为代表,呈现出鲜明的综合优势。3.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模式。以北大与清华为代表,新闻传播学院成立时间都不长,但是名校效应非常明显。4.专业院校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师范、体育、财经、理工、政法甚至农业类院校近年来创办的传媒专业,以学科交叉、文理渗透、追求特色的新型办学思路引人注意。5.民办大学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北京吉利大学、北京人文大学等多所民办高校创办了传媒专业,以重视市场需求、办学机制灵活为特色。6.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

三是积极进行办学方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

比如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实践单位共建蔚然成风。这种联合办学可以使传媒学科在政治、经济、技术的新变动和新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遇。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湖南大学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创办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由浙江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建共管。请业界专家任院长也比较常见。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出任首届院长。同时,与学科专业调整相配合,国内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也在不断的深化当中。

记者:你认为传媒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

陈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绩:传媒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传媒学科地位显著提高,传媒学科教学与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传媒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基本满足了传媒发展的需要等。但是,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超常规发展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我国传媒教育的发展,总体上适应了经济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传媒业迅速扩张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高校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超过800个,这些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分布于全国300多家高校之中。实际上,从总体上看,传媒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看好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当前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扩招与很多其他专业一样,已带来了严重的教育质量下降问题。

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传媒院系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人才高校又培养不了。课程设置急功近利,教学只满足于对操作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基本理念和基本观念的传授,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淀,忽视现代人文素养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培育。背离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

尽管近五年我国自己培养的传媒类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中有一批人走上了教学岗位,但师资不足和专业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从全国传媒院系的情况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传媒院系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稳定师资队伍成为一个共同性的难题。年轻教师中不少人缺乏教学经验和新闻实践,亟待进一步培训。

四是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还有待完善

传媒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于现代社会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比如传媒实务类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方法不当。课程设置得不够完善,使得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区分。

五是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不太重视学生个性培养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简单重复。教学内容滞后于传媒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教学中很难有反映新的传媒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尤其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师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

记者:那么针对这些问题,你认为我国的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陈教授:面对目前我国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在一种危机感的感召下,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振兴传媒教育事业。特别是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为传媒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了良机。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对策。

一是确立内涵式为主的发展思路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拓展传媒教育的思路,将传媒人才培养放到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背景下和传媒事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定位,全方位地推进传媒人才培养内涵式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的改革,即通过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传媒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

二是探索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传媒学科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传媒实践的经验。因此,在传媒人才培养中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传媒人才培养条件。如学院联合、联办媒体、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多渠道办学等。

三是大力进行课程改革

传媒人才培养需要确立科学的专业课程结构。通过设计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实现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目标。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这几年来推广的“飞鹰计划”和倡导的“阶梯式”教育就是一些尝试。我们抓住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整合浙江省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的区位优势和管理学院在省内率先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先发优势,确立了“宽口径视角、服务区域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专业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风和学风,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机制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并增强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一是选派教师到重点的新闻院校进修学习。二是教师要走出校园,到传媒实践单位去学习锻炼。三是结合专业进行学术研究,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充实革新教学内容。同时,动真格狠抓教风和学风。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的机制,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真正做到分类管理。

五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实践能力,推广信任教育

传媒专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创新,必须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并且也需要在实践中创新提高。在教学中需要克服让学生被动实践的倾向。师生信任教育也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教师对于所谓的“差生”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一直认为,学生犯了再大的错可能也是有原因的,教师再有洞察力,也是有局限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六是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篇4

周明伟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如何向世界说明—个快速发展、复杂多元的中国,塑造和传播真实的中国形象,是广大对外传播工作者要面对的长期挑战。

他指出,清华大学拥有我国高水准的研究队伍和学术资源,外文局在对外出版、国际舆情和传播实践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此次战略合作是双方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一次强强联合,也是对外传播实践工作部门与高校教学科研机构密切合作的有益尝试。

他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研究当前国际传播体系和文化软实力建设中面临的战略性、基础性问题,联合打造凝聚各方优质资源、优秀成果和高端人才的国家级专业智库,努力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姜加林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中国外文局与清华大学结成“对外传播研究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

按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互聘对方的研究人员担任特聘研究员,合作开展对外传播案例研究和课题研究,合作出版对外传播相关专著和教材,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合作编辑《对外传播》杂志,并将该杂志打造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

此外,双方还将联合设立“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基金”,用于资助及奖励清华大学青年学者、硕士博士研究生开展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致力于外传播、全球传播、国际新闻、跨文化传播、公共外交、危机传播、新闻制度和国家品牌行销等前沿学科的研究工作,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研究项目,与国务院新闻办等部门合作开展新闻发言人和外宣人才的培训工作,同时着手进行爱泼斯坦新闻思想和实践的研究及相关图书文献的编纂整理等工作。

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文素养;素质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素质培育课程;课程规划模式

一、引言

早在十九世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就曾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应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在追求职业需求、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志向的同时,高等教育还应该为国家培养服务型人才、促进学生人性和理性方面的健康发展。担任耶鲁大学二十年校长的里察•拉维因(RichardCharlesLevin)认为,拥有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他倡导的教育是追求自由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威大校长和耶大校长的高等教育理念都在强调,作为负责任的公民应该为社会的需要服务。当今美国的高等教育,不论是理工科或文科专业均特别重视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平衡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大众传播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的问题。曾经开创大学培养职业技能性新闻记者的密苏里大学,也终于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培养具备高人文素质、广博知识,但仍具备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步入大众化也迫使当今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作为一所应用型的高等学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本论文是以目前美国与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为参考基础,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提出一个课程规划模式方案,并为大陆培养应用型新闻学专业人才,规划一个为期四年的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案例。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判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才”。高等教育担负的职责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精英教育,更大的使命应该是为国家培养社会建设与改革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专业实践经验与技能,并且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其专业知识。但同时也必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素养与深厚的知识积累,以及具备独立思考与批判的精神。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职业院校教育人才的培养有基本理念上的差异: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目标,是培养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未来的领导阶层的人才;而职业学院教育则为各行业培养基层的技术性专业人才,这种人才发展的潜力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成为未来的“工程师”。那么目前海峡两岸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具有何种发展方向上的特征?目前海峡两岸的高等教育多往实用性、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现今两岸许多大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开设大量专业性、实践性的课程,传授狭窄的专业理论知识,两岸的高等教育机构已逐渐成为职业培训的场所[1]。在课程规划方面也呈现出缺乏培养人才理念的办学现象。开设课程往往不是以培养现代专业人才的目标为导向,而是以任课教师的个人能力或兴趣开设课程,其结果是规划出的大学四年课程如同一个“大杂盘”,缺乏教育的方向感。那么,新闻传播学课程规划的理念应以什么为建构的依据?我们应该培养具备哪些方面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人的素质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来确定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二)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规划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而课程的规划与设置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要求,课程设置的理念必须同时代的发展步调相一致。当今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专业人才。智慧是人的综合知识和判断事物的集中体现。自然科学向我们提供知识,但是它无法为我们提供智慧,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智慧的养分。因此我们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中获取智慧。人文素质的养分主要取自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的肥沃土壤。文、史、哲知识不仅可以培养我们全方位的、广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我们独立判断与批判能力提供条件。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为宽广的视野,培育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学生好学善思的素质提供养份。通过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通过广博的知识文化积累,和高雅的文化环境氛围的熏陶,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其知识面,还能在思想、道德、文化、审美、身体等多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也为培养人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提供条件。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训练开发出来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锻炼获得的[2]。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融会贯通的能力就强。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指人们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的新形象[3]。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人文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学、社会学等课程为培养人的文化素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素质教育的培育需要整合学习专业化和学习职业化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两者间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素质教育是学生技能培养的延伸和提升,它不应局限于教授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问题。对素质教育与实践性课程的授课比例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均衡的发展。在规划课程时需要了解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考虑课程与课程间相互渗透的设计。开设每一课程应明确认识该课程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每门课程的安排必须能充分体现出应用型的教育理念。在撰写教学计划时需要明确说明开设每一门课程预计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设计每一门课的具体内容和撰写课程大纲。此外,需要具体说明学生学习某一专业课程后应该“掌握”、“具备”何种能力。例如,具备独立进行创作的能力等,并且说明在技能的训练上要达到何种程度。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间关系的问题。基于上述理念,本论文以莆田学院新闻学专业四年本科修读172总学分,设计以修读83学分的专业课程为案例,提出一份“新闻学专业四年学习课程规划表”(见表—)。此表根据学生对不同传播媒体的兴趣,区分为A、B两个专业轨,供学生选读。不论选择A轨或B轨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均须修读至少47学分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必须修读至少36学分A、B两专业轨共同选修的专业性课程。此项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规划可大致归纳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和“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三类。

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教育是一种系统性、专门化的知识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专业范围内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分析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4]为满足传播业界对于人才技能之要求,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原理等知识,并掌握对该专业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此类课程包含所有专业所需修读的基础理论,或专业技术原理性课程。为满足新闻传播业界对人才技能方面的要求,课程规划方案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性训练课程:专业必修学分:47学分(包括实习学分)专业选修学分:36学分(可选择修读的学分为68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综合素质培育课程:必修学分57学分新闻专业本科四年必须修读总学分:172学分1.专业素质培养课程:此方向着重传授传播学理论性与原理性、传播史、传播法规等课程。此课程也包含专业实践性的基础课程。此类课程均为必修课程。2.专业技能性课程:此类课程以实践为导向,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影视媒体器材与相关设备的能力。

三、专业拓展(延伸)课程

新闻媒体报导所呈现出内容的质量与媒体工作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品德、和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修读上述83个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外,我们进一步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自行选择修读拓展其志趣的“专业拓展课程”。这是属于专业知识培养性质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科学、或某一个领域,并且具备该领域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在进行采访时能够提出具有专业性、深入性的采访问题,并能做出具有深度的新闻报导。例如,对未来有意在体育方面发展的新闻专业学生可到体育学院修读相关的课程,以培育学生在此领域的专长。学生亦可在其他领域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医疗、自然科学、环境科学、艺术、地质学、海洋学、生理学、人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拓展其专业知识。此课程要求学生在其兴趣拓展的领域至少修读两个专业领域,且每一领域修读不得少于12个学分的课程,修读拓展性课程的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

四、综合素质培育课程

此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开拓其视野,使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基本的了解。课程内容也应包括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并培养他们分析事物和创新的能力。此类课程包含工具性知识的培养,如外语、基础研究方法等。这一模块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课程至少57学分,其中修读文学、历史、哲学,每一类不得少于12学分的课程。根据上述理念,本论文更进一步提出由三个模块组成的“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见表二)。

五、结语

以应用型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培养专业人才的理念为基础,本论文提出一个“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的案例。形成此模式的概念亦可运用到其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其他专业领域。此模式的有效执行,除了需要学校各院系彼此共同配合方可达成外,也需整合如中文、历史及目前开设的公共课程等,并须重新规划设置如目前台湾各院校普遍设置的“通识教育中心”。此中心的设置可向全校所有科系学生提供各类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读。

参考文献:

1.北航高研院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较、评估与展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候定凯,粱爽,陈琼琼,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岂之.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黄达人.大学的观念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田建国,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7.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8.房剑森,薛天祥.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0.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2.张力.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网络传播学 教学 思考

课程《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崭新研究空间。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 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思考

该课程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为辅,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辅以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方式。课程应该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使用PPT课件、电子书、音像数据库、课程案例库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案例、多媒体内容来直观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该课程的教学空间应该装备电脑、投影仪、录像机、影碟机、网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保障本课程现代化教学的进行。该课程需要建设专门网站,它是“网络传播”课程的教学辅助网站,与日常课堂教学相呼应,与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在线资源部分组成严密的教学体系。

同时,为了保证授课效果,尽量以自然班级(一般为50人)作为授课规模的标准;在必须合班授课时,为每个班设置了课程辅导员帮助学习;在实践性教学时,指定了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考试以平时课程讨论、研究、实习成绩为基础,结合期末开卷考试。开卷考试,除考察知识点掌握程度外,加大对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实践问题能力的考察。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学生感到课程内容生动活泼,直观易学。

(2)案例教学。对于抽象的网络传播理论,结合了大量最新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使得理论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对话教学,课程大量设置对话讨论教学,既能使学生深刻领会专业知识,也能沟通师生之间的见解。

(4)愉快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结合幽默的课堂叙事和音视频手段,以此增强教学效果。

(5)专题讲座辅助教学。针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传播实践,课程每年都会邀请学者和学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以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

(6)网络教学。本课程建立了内容丰富、页面美观、形式灵活的教学网站,除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机会。根据教务处的历年评估和学生的反馈,这些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创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条件的思考

(1)教材与扩充阅读。本课程目前主要使用的教材为杜骏飞教授主编《网络传播概论》该教材系全国多所院校联编教材,体例清晰,内容丰富,在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该教材目前已经出版第四版,堪称国内最具有生命力的教材之一。

其次,作为辅助教材,老师们又必要选择国内外知名的相关传播书籍,作为本课程学习必读的教学参考书,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课件。网络传播学课程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教师需要使用PPT课件、电子书、音像数据库、课程案例库来进行教学。教师需要通过使用大量的案例、多媒体内容来直观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3)网络课程。本课程需要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学习网站作为“网络传播”课程的教学辅助网站,与日常课堂教学相呼应,与教材以及其他相关在线资源部分组成严密的教学体系。它内容丰富,页面美观,界面友好,适合教学,已经成为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平台。

三、教学内容的思考

(一)构建课程在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为:为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基础性理论课程。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前沿性与基础性于一体的传播学基础课程。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网络传播素养。正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本课程希望能建设成一门与时俱进、贴近社会需求、同时又能为学生带来创新思想的精品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尤其是有关网络传播的原理、应用和基本规律的知识;②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网络传播现象和发展趋势;③培养学生分析网络传播现象的能力,掌握解决网络传播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提供思维准备。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在于讲解网络传播在新闻、出版、广告、社会等领域的基本应用,并且由此形成对网络传播学的各种基础理论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传播观念和先进的传播思维,掌握对网络传播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当前的网络热点传播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

(2)难点首先在于本课程既要操作性地介绍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信息使用方法,又要从人文理论层面阐释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学的革新意义。

(3)解决的办法:①“一课多人穿插制”。课程尝试采取“一课多人,相互穿插”方式授课,尽量展现各位任课教师的学术优势与教学特长。②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理论;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降低课程的难度。③研究性教学。带领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或独立展开科学研究,发表科学论文。④加强课后的练习、作业和相应的辅导;注重科研和教学相结合,随时加入最新的理论发展内容。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传播学原理;支架式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81-03

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传媒、公关、宣传等领域从业者的任务。《传播学原理》是新闻传播学科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就课程性质而言,是本学科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学习传播学基本理论;深刻理解社会传播作为一种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内在规律;学会运用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当代社会的传播现象,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它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核心性、高度的抽象性特点

但是在该课当下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效果很不理想,并且仅在方法上的简单改变业已证明是不够的,需要根本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传播学原理》教学的难点

目前《传播学原理》教学实践中的最大问题,就是课程具有自身特点和相当的难度,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之道。

作为理论课,《传播学原理》的抽象性的确高于目前中学课程的内容水平,当《传播学原理》的教学时间设置在大学一年级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进入大学之前,由于应试教育的现状,学生在理论书籍的阅读量和理性思辨方面的水平不一,大多数人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在大学理论课的学习中出现完全找不到方向的感觉。

根据笔者去年六月对某省属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大一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针对《传播学原理》学习的最大困难这一提问,69%的学生选择的选项均为“内容太抽象”。这些已经接触了传播学课程大半学期的学生最主要的抱怨就是:太抽象导致难以理解。同时,80%以上的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理论书籍的习惯。考虑到这种状况在九后大学生中并不鲜见,因此本课目标与目前学生能力、状况和特点之间存在一定冲突是必然的。教师如果仍依照传统的教学思路,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活动的框架,希望学生能够自动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肯定会感觉效果不如人意。

事实上,教师亦普遍认为本课的施教难度相对而言比较大。总结原因时,人们往往归咎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实用主义思潮,认为重应用而轻理论的趋向使得学生缺乏耐心投入学习。这样的看法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特定时期某些思潮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一种起宏观作用的背景因素,就课程改革而言,需要找到具体问题的直接原因并提出可操作的解决之道。

二、《传播学原理》教学与支架式教学理论

既然问题在于学生固有的学习模式和能力落后,那么教师宜考虑尝试教学模式的转换,把辅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并最终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作为教学目标。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理论,学生的能力状况有所谓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亦即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显示的能力水平;第二个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亦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同伴合作条件下最终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最高水平。在这两个发展水平之间即“最近发展区”,是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这是可由教学施展作用的空间。教学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发展的已有水平,也不应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断地把学生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由此,维果斯基提出了辅助学习的理念,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技能,如对注意的调节以及符号思维等,最初往往受外在因素的调节、辅助,而后才逐渐内化为学习者的心理工具。合适的教学应该因循从外部辅导到学生内化这一顺序进行。换言之,教师首先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然后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最后再逐步撤除支架,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调节。[1]

简言之,教学就是在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伴合作,提升学生至目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根据调查的实际状况,可以看出在《传播学原理》这门课的学习中,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即抽象性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与课程目标之间存在差距,教师应该考虑从学生这一实际水平出发设计教学方式,而非因循从教学目标出发的旧有思路。教师最应发挥的作用是通过建立提升抽象思维能力的支架,帮助学生从现有水平向学习目标进发。人的思维活动可以分为三种:动作思维,也称实践思维,在思维过程中依赖实际动作;形象思维,用已有的直观形象来解决任务;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当然并非完全不起作用,但是抽象思维的运用毫无疑问是主要的活动,这决定了理论学习活动的高度概括性和深刻性。

思维能力的核心要素是解决问题,这是因为“问题解决是人的思维活动的最一般的形式”,[2]《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指出:“思维活动可由外部事物的知觉所激活,也可由记忆中的事物所引起。一般来说,当人需要完成某种任务而又缺少手段时,思维活动便被触发,并沿着任务所指引的方向进行。这就是说,思维活动常是由一定的问题引起的,并指向问题的解决。”[2]所以,训练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向对象提出问题,并使得对象在解决过程中提高水平,教师应把引导学生学习“问题解决”作为搭建支架的中心。

所以《传播学原理》这门课教学支架的搭建,要以分析和解决传播学问题为中心,提高学生进行抽象思辨活动的能力。

三、《传播学原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那么,如果在《传播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解决目前学生在传播理论学习方面的问题,又该如何在上课的时候贯彻执行,采用怎样具体的教学手段呢?

由于计划搭建的支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在具体上课过程中学生必然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认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应通过这几个阶段学会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领会和解答传播学领域的问题。教师则要通过一些典型性环节进行安排,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包括:引入问题情境――示范解决思路――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学生进行自行学习――对结果进行评价。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些环节,教师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1.从教学内容来看

依赖教材内容设计课程结构显然无法完成任务,宜转为结合教材和大纲,挑选现实生活中的传播现象和事件作为核心内容来讲授,从具体事件出发,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让学生从实例入手,切实体会抽象的理论,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在讲解“议程设置”一课时,因这部分内容本身是一个相对庞杂的知识体系,可结合美国历年总统选举期间媒体策略发挥作用的过程,介绍大众传媒在一定条件下是如何影响舆论议程的,会使得相关问题的介绍具体化。

2.从教学方法来看

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足够的实践练习活动。因此必须考虑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练习过程,而不是教师讲授的过程。

(1)体验教学。体验教学强调情境的创设与亲历过程,指的是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通过录像、演示、音乐等方法全方位地模拟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帮助他们通过领会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学习。《传播学原理》某些课程内容用非语言方式解释具有更佳效果,情境创设方法的运用正好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例如,传播技巧中“诉诸恐惧的方法”,需要说明采用使得受众恐惧的方法说服对象是否越恐怖越好,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说服力不够强,这时以诉诸恐惧的戒烟广告为例辅助说明,学生的记忆将会更为深刻。

(2)安排分组活动。分组学习是安排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学习,这种学习并非简单的共同上课,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明确的学习任务。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学中,即以问题为目标,从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到小组研讨,再到协商进行解决任务的分工,最后归纳得出结论。分组学习的活动既包含了课下大量的活动,也可以延伸到课上,进行课堂的讨论、演示和讲评。例如,关于大一新生的网络交友问题,围绕它进行的小组工作既包括课下的资料收集和报告撰写,也包括课上的成果汇报和研讨。这一形式有助于促使学生自觉地、多渠道地收集资讯,思考问题,互相学习。

(3)布置课外调研。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传播,举凡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现象,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得以全面观察和研究,这种内容的学习仅凭课堂演示和纸面阅读很难完成,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在课外实践中学习理论,运用理论。前述关于大一新生网络交友问题的作业,很显然必须经由问卷调查和访谈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这将促使学生将课上学到的知识立刻投入实践,在使用中熟悉、理解、深入体会。

3.从考核方式来看

本着辅助“问题解决”这个目标实现的原则,《传播学原理》的成绩考核应促进学生努力提高认识和分析能力。这种能力的达成不可能单纯地依赖记忆和书面的重复,所以原有的以书面考试决定成绩的做法必须改革,代之以:

(1)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最后的书面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即不以单纯以最后的一次书面考试定优劣,尽量调整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理论课的习惯。

(2)课堂发言成绩计入总成绩。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前做好准备,预习内容,深入钻研问题。

(3)要求学生至期末须完成一定的课外工作,包括调研、小组讨论和读书报告等。可以考虑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结合不同形式的课外作业进行考核,这对巩固课堂所学,加深印象,发展学生自己的兴趣能力,延伸思考,都会很有帮助。

四、《传播学原理》支架式教学模式需要重视与强化的典型环节

当然,目前人们习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采用以上教学要素,支架式教学模式与之相区别的地方,是它系统地运用这些方法形成完整的模式,教师应特别注意在以下几个典型环节方面予以重视,有意识地加以强化:

一是教师课题预热:围绕具体教学任务,调整教材,提供理论工具,提供明确的课题任务,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二是教师提示和示范:教师并非完全放手,而是需要在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或演示独立探索类似问题的过程和意义,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讨论。

三是互动:在认识――分析――解决的过程中,保证交流必不可少且应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四是学生独立完成:支架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学生协作学习,不断交流,达成对所学知识的比较全面的理解,最终学会独立探索和思考,将这一趋势延续下去。

五是教师效果评估:教师一定要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方面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特别是:知识的自主学习,协作的情况和能力的提升,以便保证每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得以保质保量的完成。

总之,支架式教学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其兴趣和潜能,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的。采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较好地使得学生认识到学习是通过活动参与而实现的内化过程,教师只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支架”的辅助者,亦可有望在实质上加强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今天其它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可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篇8

当前,我国的舆情调查机构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政府型”。是指政府部门下设的调查单位,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信息的一个直接渠道。1987年国家体改委成立了中国社会调查系统,为制定中央改革的方针进行事先探测和事后效果评估。两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有关决议,国家统计局组织在全国统计系统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截至2006年8月,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及副省级城市统计局成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不少都配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累计完成调查项目近1000项。③

二、“商业型”。是指走市场化道路、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市场调查和研究公司。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他们的调查方法日益科学,其业务范围已从起步时单一的数据采集扩展到营销和咨询服务。尽管他们以服务于特定客户的市场调查为主业,但也会适时组织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民意调查,以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商业型调查机构又包括本土和涉外(合资与外资)两种情况。本土调查公司中比较典型的是创建于1985年的中国大陆首家社会调查机构―――中国社会调查所。涉外调查机构中让人耳熟能详的无疑是最早抢滩中国的国际知名品牌―――盖洛普和尼尔森。

三、“媒体自办型”。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媒体自办的受众调查和研究部门,目的是了解受众需求、把握传播效果,帮助媒体自身改善内容制作的质量,同时为广告主提供广告投放的依据。但是这类机构中有不少已与所属媒体脱钩,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比较典型的是成立于1995年、以收视率调查起家的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另一类是媒体自办的社会调查机构,是与精确新闻学和民意调查报道的兴起相伴而生的。1993年,《中国青年报》率先成立了“社会调查中心”,开展广泛的读者调查和民意调查,并在该报上开设调查专版。时至今日,国内数十家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五花八门的各类民意调查报道,其中固然有不少调查是委托专业公司做的,但媒体自行组织的调查最为多见。

四、“学院型”。即高校或科研院所成立的研究性的舆情调查机构。其中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等是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同类研究机构。2006年9月,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正式成立。10月11日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消息刚刚,该中心连夜对上海市民进行了一项电话调查,了解市民对全会的认识和看法。中心负责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介绍,中心的建设主要服务于两个目的:一是测定新闻传播效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二是把握社情民意,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综观我国各类调查机构的发展和竞争态势,笔者认为“学院型”舆情调查机构存在着诸多优势,主要体现为:一、品牌美誉度高。从事社会调查的人都知道,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是决定调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公众心理来说,人们对于不同类型的调查机构的信任度是不同的,对于知名与信用良好的品牌有更高的配合度。在美国,有些公民以被盖洛普抽中访问为荣幸。美国著名的全国民意研究中心(Nat ionalOpinion ResearchCenter)本是一个独立的社团法人组织,却将总部设在芝加哥大学,该中心后来成为高质量调查和公信力的代名词,恐怕与芝大的品牌效应不无关系。在我国,高校在公众心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少有政治或商业色彩,因而更容易获得公众的好感和信任。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所做的关于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电话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不少上海市民在受访时坦言,正因为访员在电话中自报家门是“复旦”的,他们才没有立即挂断电话,对调查的内容也表示欢迎。

二、人才集中。舆情调查,说到底是一种社会科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传播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关系紧密,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实证、量化的研究方法,因而从事舆情调查的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绝非人人都能胜任。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2004年底,湖南省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成立时,给中心揭牌的不是政府要员,而是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柯惠新教授。另外,当前各类调查机构的访问人员主要由大学生来担任,这在高校也是现成的资源。不少大学生还来自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科系,修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富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热情。

三、客观中立。舆情调查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特色,对公共决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负责调查的机构必须确保调查是在理性和客观的情况下进行,反映普罗大众对重要事件或政策的真实意见和感受。众所周知,高校组织的调查研究少了一份功利心,而多了一份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会把自己主持的“五大城市非典舆情调查”称作“一种历史的记录”。④政府统计部门自办舆情调查,其用心固然是良好的,但毕竟有“一手调查、一手决策、缺乏监督”⑤之嫌。新闻媒体在进行舆情调查报道时,偶尔也难免受利益驱动。商业性的市场调查公司更加鱼龙混杂,借舆情调查之名行商业推销之实者不在少数。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相比其他调查机构,高校的舆情调查机构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我国尚有相当的发展空间。

同时又要看到,舆情调查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基本是从西方特别是美国引进来的,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避免走一些弯路。

第一,打破学科界限,建成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国外的同类研究机构中,以问题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是被普遍采用的研究方式,因为学术界普遍认识到,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出现的许多复杂紧迫的现实问题,无法通过任何单一的学科得到解决。在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设有一个面向全校的跨学科调查研究中心(Surv eyRese archCenter),绝大多数是独立的,不从属于任何学院,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调查研究中心直接受该校分管研究的副校长领导,斯坦福大学的定量社会研究所直接向该校研究与研究生政策办公室(Of ficeofRese archandGraduatePol icy)负责。这些中心利用所在的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背景,召集和聘请来自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教师和研究生担任兼职研究人员。不同学科的人相聚一地,刺激了新的调查方法的产生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提高中心设备的利用率,拓展服务范围。舆情调查中心建设是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光是调查设备和软件就需要几十万的经费投入,因而不管最初由哪个学科发起成立或者挂靠哪个院系,都不应该成为该学科的专有领地,而应该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资源,以便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也是国外同类机构的普遍做法。在美国,一般每所大学都设有一至两个调查研究中心,这些中心除了自身承接和实施研究项目外,还面向全校和其他研究机构开放,协助各学科的教师和学生设计和实施他们的调查研究计划,鼓励他们使用中心的设施,并在研究设计、抽样、工具开发、数据汇集和数据处理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指导,且对以上服务仅收取一点成本费用。在我国,定量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但苦于设备的落后和方法的粗糙,很多研究计划无法真正地施展。不少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时需要通过调查收集数据,但因为个人力量的单薄和对定量研究的不擅长,最终不了了之。高校的舆情调查中心可以尝试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填补这方面需求的空缺,同时开展定期的教学和培训,推动实证的、量化的研究方法在我国学术界的应用。

第三,重视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创新,将调查方法论本身作为一门研究领域进行研究和推进。起源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舆情调查从调查方式上经历了面对面调查―电话调查―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的发展过程。如今这4种调查方法同时并存,而尤以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最为实用和流行。随着我国电话、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单就调查的技术而言,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太大,国际上广为流行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也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而我们的薄弱之处恰恰在于对调查方法论(surv ey methodolo gy)本身的研究。调查方法论是指探究调查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研究领域,国外的同类研究机构在这方面着力最多,研究成果也可谓多如牛毛。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柯惠新教授在十多年前访问美国时就发现他们对调查中每个步骤、每一细节的研究都做得十分深入,特别是一些现代统计方法的应用。我国高校舆情调查机构要与国际同行开展对话和交流,必须把调查方法的运用和创新摆到战略的高度,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参与跨国比较调查项目,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调查。

第四,树立品牌性调查项目,寻求基金会等外部支持。相比校外的同类机构,我国高校的舆情调查中心如果说有什么明显的弱势,那应该就是经费来源的问题。舆情调查的成本一般都比较高,做一次普通的调查,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况且那些最有价值、能够树立起品牌的调查项目往往是大型的长期跟踪调查项目,由于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也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获得资金资助尤其困难。再加上舆情调查机构不同于大学的院系,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需要通过承接各类项目自筹经费。在美国,各类基金会是大学研究机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费来源。成立于1992年的普林斯顿大学调查研究中心(SRC)长期得到安德鲁•W•梅隆基金会的资助,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所开展的“综合社会调查(General Social Survey)”则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迄今为止所支持的最大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本论文得到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注释:①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第9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寻找与媒介和市场的最佳接合点―――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载袁军、龙耘、韩运荣:《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第175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③国家统计局:《我局对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有关提案进行答复》,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年10月26日

篇9

[关键词] 广告学 学分制 课程体系 改革

广告学是一门由传播学、市场营销学、文学、艺术、心理学、信息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应用型新学科专业。针对广告学专业自身的特质,成都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依托学校理、工、文、经交融的办学优势,以建立新型学分制教学计划体系为契机,对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以及新媒介技术运用、国际化背景下的营销策划、广告信息传播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学活动的中心,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使之掌握广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的方法与技能,掌握广告公司的经营管理、广告运作的程序和方法;以确保其成为具有一定广告策划、制作与广告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改革总体思路

1.以传播为主,文化、经济、艺术、计算机应用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广告人才

我国广告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广告业的迅猛发展而兴起的新兴专业,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均应由广告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所决定。经过对各类广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的调研,我们将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以传播为主,文化、经济、艺术、计算机应用多学科交叉,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广,具有较强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市场分析、营销与广告策划、广告制作与诸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良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培养目标,确定了课程设置总体思路: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经济类、文化艺术类、广告类、传播类和计算机科学类五大模块。专业方向课程则向广告文化类和广告技术类两个方向延伸,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向广告文化传播与研究或广告技术传播方面发展。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创新能力

广告产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求从业人员既要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能够准确地分析市场和受众,又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以“三性一量”为标准(知识性、逻辑性、生动性和信息量)授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上作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同时,充分利用教学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力改革教学方式

扬弃传统理论讲授法,依靠丰富的声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大量应用案例教学法。作为广告学专业教师,从备课方式到讲授方式都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要更多地收集、整理最新的素材,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

二、新学分制课程体系实践

1.适度增大学生课程选择的自

随着广告行业中分工不断细化,要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更多地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就必须给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上的自主选择空间,帮助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去发展。因此,在新学分制教学计划体系编制中,我们将专业选修课程增至17门,总学分50分,与专业必修课程门数、学分值比均达到1∶1,占总学分的27.7%。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对17门专业选修课程自主选择学习,修满42学分为合格。这样也能推动学生去思考、安排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促进其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转变。

2.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加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入世”后更加广泛的对外开放,外资背景的广告企业日益增多,广告企业为外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业快速增长。面对巨变,我们认为,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使学生熟悉跨国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能适应外资广告企业的人才需求,能为外企提供广告服务。为此,我们进行了改革尝试:在课程设置上,适度增大了双语教学的力度,开设了《广告学概论》、《英文广告》两门双语课,是专业课程中学分值最高的课程(共7.5学分);并率先引进美国工商管理名典系列原版专业教材《Advertising Principles & Practice》,将世界广告学最新研究成果、最新案例等及时纳入教学,使学生能及时掌握世界广告业的最新发展状况。

广告学是一门应用型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保障,因此我们更加重视实践课程的科学安排。在深入广告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就实践课程设置制定了三项原则:一是基本保证每学期都有实践课;二是实践课程的安排与专业理论教学“节奏”保持一致,力求二者相辅相成;三是加重实践课程的比重。据此,我们将实践教学分为8门课程(共32.5分,占总学分值的17%。),且全部为必修课。课程设置从第一学期的市场调查这一基础实践训练入手,直至到各广告企业进行完整的毕业实习,采用递进式课程安排,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程设置遵循多学科交叉的特质

广告学是由传播学、营销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学科,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必须充分考虑其专业的学科特点,从“现代广告人”应具备的知识面和专业素养入手。由此,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安排了中国语言文学类课程4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外文学等),经济学类课程6门(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消费者行为学、广告经营与管理等),新闻传播类课程3门(传播学概论、新闻学等),艺术修养类课程10门(艺术欣赏、艺术导论、音乐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等),实用美术类课程5门(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美术、广告摄影等),广告业务类课程10门(广告学概论•双语课、广告史、广告与文化、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调查与效果评估、英文广告•双语课、广告案例分析等)以及公共关系学、心理学、广告法规等课程,做到了各学科课程的合理搭配。

篇10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新闻教育 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实践性教学课程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育课程的设置理念、管理实施、效果评估等,攸关新闻教育的成败。目前中国大陆新闻标的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在媒介找不到工作,而业界需要的人才学校又不能提供,产销严重不对路。这表现了新闻教育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学界、业界缺乏沟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

台湾地区的新闻教育比较先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地位。新闻实践性教育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学界与业界,检验学校教育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环节。新闻传播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不同,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本文着重考察台湾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与特点,以期大陆高校新闻教改可以有所参考与借鉴。

一、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各阶段的实践性教育

根据郑贞铭教授的观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可分为教育的奠基时期(1949年――1970年);发展时期(1971――1990)与蓬勃时期(1991――至今)。

在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也就是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初步获得发展,社会对专业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间,台湾成立了政治作战学校新闻系、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政治大学新闻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新闻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新闻系等系、所。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写作能力、文、史、哲素养的培训,强调学界与业界的合作交流。各校都注重实习制度,比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将实习分为一般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实习包括:创办中英文报刊供学生校内实习使用。中文为《学生新闻》周刊,由三年级学生轮流负责采、写、编、校、广告、发行等工作,每人实习两个月,每周出版一期。英文月刊为《政治前锋报》,由四年级英文组学生担任采、编、校、发行等工作,配合新闻英文课程的教学。政大创办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台供广电组学生实习使用,学生制作的电台节目每日中午二时至四时向外播出,闭路电视则仅在摄影棚操作,不对外播放。选修新闻摄影的学生可使用摄影部的设备。政大还与中央日报开展合作,中央日报木栅与景美两个地区的采访工作,交给政大四年级学生负责,采访新闻报送中央日报采访组使用,每人实习两个月。政大的毕业实习从1960年起改在寒假期间进行,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可供实习的二十五家传播机构中进行选择,为期一个月。这些机构包括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联合报、台湾广告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中国电视公司等等,这些台湾知名的媒体和公司,均愿免费为政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新闻事业机构与新闻界人士还为政大捐赠十三种奖学金,显示出当时学界与业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他以培养“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新闻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除讲授理论外,特别重视实习。将实习制度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的具体做法是,各专业的学生逐年有实习课程。三年制学生(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从二年级开始实习,五年制学生(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从四年级开始实习。报业行政、编辑采访、印刷摄影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印刷实习工厂编印《小世界》周报。《小世界》周报每期出版4开1张,经费由学校负责,参与实际工作的人员大都由该校学生参加,完全是义务性质,包括评论、编辑、采访、副刊,绝大部分是同学执笔,老师只从旁辅导。其他如发行、广告、印刷、校对,也都由同学负责。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则在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电影电视摄影棚和小剧场做节且,这在当时的台湾是一个创举。图书资料专业的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实习。而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则经常举办民意测验及市场调查,理论结合实际。校外实习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根据专业到各机构实习。世新学校的培养方式在当时颇有影响,成舍我先生以私人力量投巨资兴办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摄影棚等,购买最新设备供学生使用,使该校学生以动手能力强而著称,在台湾的广电专业、电影制作专业中脱颖而出。这也映证了郑贞铭先生说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如医学院的教育,需要第一流的设备,第一流的仪器。学习者必须在学习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干,才能赶上时代潮流,培养出第一流人才。廉价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这是我们探信不疑的”。

1971――1990年是台湾新闻教育的发展时期。这段时期,台湾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新闻事业的规模与技术都有较大提高。十一年间成立了辅仁大学日间和夜间部大众传播学系、中华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政治大学广告系和广播电视系,铭传大学大众传播系等十七所院系。政治大学先后招收新闻学硕士与博士,标志着台湾新闻教育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的一套完整体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除重视实习之外,各学校都积极筹资购买最新的广电节目制作设备和电脑排版系统投入使用。为解决实务性教学人才短缺的问题,各校纷纷聘请在媒介有实践经验的本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压力。此外,台湾的新闻界学者也积极担负起对媒介监督、建言的角色,和业界人士合作,积极推动了台湾公共电视的建立与有线电视法的制定。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蓬勃时期。自从在80年代末解除与开放报禁之后,报业、电视、电台均对社会开放,台湾新闻媒介数量激增,对新闻人才需求殷切。台湾同时鼓励私立大学的建设。到2001底,台湾共有24校70个传播相关系所(公立26个,私立44个),其中大学部40个,硕士班28个,博士班2个。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教育显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随着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台湾新闻院校及时开设了电脑排版与设计、电子媒介原理与制作、多影像媒体和电脑多媒体制作等课程,并积极改进教学实习设备,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建成了编采自动化实验室、世新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制版、电子分色、电脑排版、印刷机械等一系列先进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较好的体会了传播科技带来的革命,不至于和现实脱节。

对于当前的实践性教学,笔者咨询了历任台湾世界新闻大学校长和朝阳科技大学教务长、人文学院院长、传播艺术系主任的林念声教授与原铭传大学教师、现任台湾《旺报》驻厦门记者张彦清博士,了解到目前大致情况:台湾新闻院系平时十分注重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学校有专人负责联络各类传播机构。在实习之前,教学负责人员必须落实每家单

位能接纳几位实习学生,最后作出统计,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到广电媒体、网络、报社、广告公关公司等去做各项工作,不会浪费名额。实习过程中,学生每天都要求写实习日志,记录当天所做事项。学校负责实习的教师要与每个单位的带实习的人士取得联系,并寄出一份实习鉴定表请其填写打分。当然成绩与评语都承诺保密,以保证不以面子、人情打分,具有一定真实性。如果实习单位对某一学生的评语和分数过差,学校老师会与实习单位联系。并调查实际情况,因为有时不排除会因一些主观原因导致不公正的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写作实习报告,归纳经验与教训。一些学校会召开实习成果汇报会,对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一些学校会把实习成绩计人某一科的成绩,比如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等。以鼓励学生抓住实习机会,多出成绩。当然,随着学校的扩招,媒介公司有时也无法容纳过多的实习生,一些学生只能到台北以外、或是一些小型的私营公司去做实习。

台湾目前也存在新闻实务师资缺乏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具有广播、影视学专业博士级的实务人才。由于新闻传播实务界中经验丰富的人士不见得具备台湾教育部规定的大学师资聘用标准,很多实务性课程都只能聘请媒介人员担任。但这些人士因为业务繁忙,不一定能很好地承担课程任务,而且课后也没有时间与学生充分交流并给予辅导。为解决这个矛盾,一些学校采用了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方式,选拔硕士阶段已经具有良好动手能力(能独立制作广电节目、纪录片等)的优秀青年,送他们到国外攻读博士,然后回校任教。教育界人士也时常呼吁业界能更多反哺学界,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交流机会。

二、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明亮启示

综上所述,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台湾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创办初期,各校就形成了校内实习、毕业实习或校外实习的传统。各新闻院系均设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实验室供学生实习使用。高年级学生协助教师进行管理。政大新闻提出的“在做中学”已成为新闻界教育的共识。各高校在实习管理、评估方面的制度方面已较为成熟。

其次,台湾各校均重视新闻实习的硬件建设,不论是创办初期开设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展时期购买先进的广播电视、电影制作设备,还是繁荣时期更新数字设备、搭建网络平台等等,各校始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充实教学,跟随时代进步,使学生保持较好的竞争力,不至于落伍。这也充分说明了新闻传播专业不是普通的文科专业,有心办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须在财务上给予保障,因陋就简式的教育。培育不出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也不符合现代化的新闻传播事业的要求。

第三,台湾的新闻学界与业界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台湾各校十分重视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除有专人定期与媒体保持联络之外,学界成立协会或举办学术研讨会时。都会积极邀请业界代表参加。积极参与业界的新闻在职培训,并对节目进行监督与建议。从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开始,一些新闻业界的人士就积极参与教育并提供奖学金资助,知名媒介愿意免费为新闻院系师生提供实习场所与机会,借机扩大影响或培养自己所需人才。比如近来一些报纸在大、中学生中开展“校园记者”行动。资助学生采访并拿出一定版面刊载其作品。一些电视台开展“校园征才”活动。选拔优秀学生进电视台,先做助理记者、编辑。并灌输公司的价值观,使之与公司更容易融合,自己也可培养所需人才。这样的合作,于双方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