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篇1

辛静(1991-),女,河北省承德人,沈阳师范大学学院2011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民道德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界定孝文化及“421”家庭模式,从孝文化现象缺失的现象入手,积极探索孝文化在建设“421”和谐家庭的指导作用,将二者相契合,为孝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寻找出路。

关键词:孝文化;421家庭;现实意义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孝文化也在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发生震荡,具体表现为连续性和更新性。

一、孝文化及“421”家庭模式界定

(一)孝文化的界定

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晚辈对于长辈的赡养、遵从和敬重。这种伦理关系是年低者对于年长者的遵从,由卑致尊,老者居上。孝作为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我国的孝文化自父系氏族时代产生,发展于奴隶社会,于封建社会成熟。它作为中华民族核心,渗透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社会是奠定在孝文化基础之上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人生之道。

(二)“421”家庭模式界定

“421”家庭模式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后,所组成的家庭结构模式:独生子女双方父母、独生子女所结成的夫妇,夫妇所生下的下一代独生子女。也就是说由两个青年人承担起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的生活压力。这种家庭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模式引发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影响最大的就是养老问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的平均寿命上升。面对养老问题,提倡养老社会化,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孝文化相悖,“养儿防老”,“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理论受到冲击,加之医疗保险的不完备,许多老年患病者不敢轻易治疗。

二、“421”家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部分青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颇大,传统的孝文化被拒之门外,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间的冲突加剧了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代际关系的变化凸显了“421”家庭的稳定

代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家长同子女间,婆媳间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关系,房子和车子以及款子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尤其是房屋产权私有化后,和谐家庭的规则被打破。这就成为年轻人的主要精神负担。城乡二元社会化的模式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队伍之一,而老年人则留守在原地,这一批年轻人无法解决老年人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造成了空间上的“老无所养”。青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与父母产生很大分歧,代际矛盾严重,多元的社会价值冲突使三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差异。“421”家庭的主体是80后,父母将全部心血灌注在儿女身上,希望子女将自己年轻时缺失的东西全部补回来,并延续自己的生命,因此很多80后被希望化了,家长的牺牲与慈爱,甚至现代存在的特殊群体”啃老族”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重要关系。青年一代则希望活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事业,追求爱情,追求幸福。面对年迈的父母,年轻人无力顾及,被父母视为不孝冷漠,甚至歧视。另一部分现象则表现出年轻人弃老现象,认为老人是家庭的包袱,不愿意侍奉老人。养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强化家庭养老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所在,是依靠传统的伦理关系维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渠道之一。

(二)众多角色的冲突加剧了行孝方式的偏差

“421”家庭模式既要求儿女在精神物质双方面对老人进行供养,又在赡养的过程中要加入与老人的交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年轻的父母们既要拼杀于事业当中,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寻找立足之地,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整合人际关系,利用闲暇时间充实自我,老人与子女间角色的冲突,使他们不得不背负起核心家庭的负担,同时要应对外界关系的疲惫,还要尽赡养老人的义务,由于身心疲惫,年轻人往往忽视了尽孝而只能选择事业。当然,也有的年轻人对于尽孝的行为方式出现偏差,在经济社会的影响下,认为尽孝就是用金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将父母请入豪宅,托付给保姆,来去匆匆,忽视了老人的心理和渴求。年轻人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征,结合自己父母的实际,在征得父母谅解的同时,常回家看看,按照父母的实际需要表达尽孝方式,报答养育之恩。

三、孝文化在“421”家庭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孝文化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化了的心理情感,熔铸于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主体之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只有最基础的伦理结构和谐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和谐,因此“421”家庭的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将传统孝文化纳入建设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使孝文化的精华为建设和谐“421”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服务,实现孝文化的价值,并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一)创造道德环境,实现代际和谐

传统文化中的孝以“爱”为核心,注重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之谓“亲亲”。传统的孝文化强调赡养之道,然而,当前的“421”家庭中,年轻人面对赡养和事业进退两难。“父母在,不远游”古训很难实现。我们必须要照顾到老年人的心理,在空巢家庭父母备受孤单之时,常回家看看,哪怕是一句问候,也会填补老人家内心的孤寂。和谐社会的孝体现到的风貌和规范,是和谐人际的重要体现,只有代际之间和谐了,才能使子女亲密无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面对身后的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给子女做样板,子女将从年轻一代父母身上学习,并付诸实践。

(二)尊重奉养传统,兼顾多样方式

儒家提倡的孝要先敬。敬老爱老作为当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然有时代意义,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爱父母要发自肺腑,是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真诚的爱,这种爱不受社会舆论,经济环境的制约,是亲缘间最朴实无私的爱。古代奉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养儿防老”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特色产物。养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而非是敬,非爱。止养不敬视为不孝。国家和政府部门积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多样化养老方式,结合城市和社区发展,将养老体系纳入到城区规划之中,建立社区养老机构,建立社会养老基金,培训陪护人员上岗,建立老年游乐场馆,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现代家居养老方式,通过社会化的服务,将老人的奉养以雇佣钟点工或者短期工的方式进行,配合医疗和保健等必要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社会养老不仅可以拓宽养老空间,合理分配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敬老院,托老所等方式,让老人在社会中仍然可以享受关爱。这种多元化养老的探索,解放了“421”家庭中的年轻夫妇的劳动力,缓解了他们的压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从家庭的孝开始,爱父母,爱子女,爱家人推及至爱他人,爱国家,兼济天下。(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2

一、高校食堂文化及现状

(一)高校食堂文化的含义

高效的食堂建设包括管理、服务、育人、经营四大功能,因此高校食堂不仅仅是一所高校的后勤服务部门,也是一所高校校园文化成熟与否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地域的限制,一所高校生源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都有,所以高校食堂文化既要融合高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民族文化,更需融合校园文化的精华,因为它的服务主体毕竟是在校园。高校食堂必须考虑其企业文化本性能否被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而要被他们认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造。这就造成了高校食堂文化鲜明的特殊性。

(二)高校食堂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食堂管理比较混乱。目前大部分的食堂都由个人承包经营,每个窗口之间的竞争都很激烈,为了赢利,业主问各显神通,在竞争中往往不顾及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争取客源。给学生、老师的感觉就好像是到了菜市场一样,试问高校的食堂管理者这样的就餐环境不会影响您的心情吗?

2.食堂的卫生存在一定的隐患。食堂的餐具一般都是放在学生和老师容易拿到的地方,但上面很少有遮盖物,这样就会容易落灰尘,而且食堂用的筷子大部分都是家用的那种竹子筷子,很少有卫生筷子,在取筷子的时候大家都是直接用手去挑筷子,你来挑一双,他来挑一双,这样就很不卫生,容易导致病菌的传播,增大了传染病菌在学生、老师之间的传播机率,严重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有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不佩戴工作帽、手套等,在用餐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毛发等杂物出现在食物中,更有甚者,有的工作人员在盛菜饭的时候会经常把手指伸到饭菜中,相信当您看到这样的服务,您的心情一定也好不到哪去。

3.如何解决食堂的剩饭剩菜?有的高校食堂为了节约开资,经常将中午剩下的饭菜,在晚饭中继续提供给师生用餐,在夏天的时候由于天气比较炎热,有些饭菜就会变质,影响师生的健康饮食,有的饭菜不用去品尝,直接通过肉眼就能看出来,剩饭剩菜的颜色就比较淡,新鲜的饭菜颜色比较明显。有的食堂将剩下米饭直接做粥,在食用的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出与新米做出来的粥的差别,而且价格还是不变。这样又直接导致的师生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将陈年的大米、糙米提供给师生,这样都会使学生、老师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达不到正常的营养需求。

4.食堂在配餐中存在隐患。我们都知道有些食物如果共同食用,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例如炖豆腐,其豆腐中还有葱叶,葱叶与豆腐一起炖,会使葱叶中的草酸与豆腐中的钙合成草酸钙,不但影响钙的吸收,还不利于肠胃的营养吸收,而且还容易形成结石,在这个方面存在健康问题。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还有许多,这样的学校食堂你敢长期去吃吗?

5.营养师的配备。目前很少有食堂能够配各一名专业的营养师,甚至有的食堂老板根本就不知道高校食堂应该配备营养师。这样的食堂所提供的饭菜营养搭配能否达到国家所规定的营养要求吗?这样的食堂充其量也就是能给学生、老师解决温饱,至于营养的合理搭配就更无从考究了。

6.校外用餐。相信大家都知道,高校的周围都有很多的露天小商贩、小饭店、快餐厅等等,他们的生意要远远的好于食堂,这种现象在全国是非常普遍的,也许这些小商贩、小饭店、快餐厅的存在的确在某些方面减轻了高校食堂的工作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们的卫生条件是否能够完全达标,能够保证学生的健康,目前已经曝光的“地沟油”相信已经给了大家一个震惊,难道是食堂就没有责任把学生从这些露天小商贩、小饭店、快楼厅手中在抢回来吗?不知道高校食堂的管理者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们为什么要到校外去用餐?

二、高校食堂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高校食堂文化是指高校食堂在“三服务、三育人”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高校食堂也是高校育人的另一主战场,一个良好的食堂文化对一名学生的人格修养也会起到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因此。我们不应当把食堂仅仅的认为是一个简单的就餐场所。

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不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还会使用餐人感到身心愉悦,食堂是高校学生“三点一线”生活方式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们在结束紧张的学习后,带着饥饿的肚子来到食堂就餐,如果食堂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家一般的就餐环境,将会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旺盛的精力,反之,对于学生来说食堂将会变成另一个“受难所”,使学生对大学的生活产生失望、绝望的心态,这样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高校的发展与生存,学生们的口碑对一所高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高校食堂既要为学生提供营养可口的美餐,也要为学生提供精神文化的“盛宴”。食堂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是否建立健全的服务育人机制,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设施设备能否满足师生员工的就餐需求,以及是否有整洁的就餐环境和和谐的文化氛围。

高校的食堂文化建设对一所高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老师吃不好,其他的教学活动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学校在社会的声誉,影响高校的招生,如果一所高校的招生出现了问题,那么发展还从何谈起?

篇3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科学发展 员工素质 创新能力 员工素质 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习惯等等。这一名词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迅速传播、广为流传,对企业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既包括清晰可见的企业的规定、行为,又包括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恰如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的决策、行动,进而深切地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一个企业在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在和风细雨中顺畅航行。因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

科学发展观强调“绿色GDP”,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坚持提高职工素质、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些综合目标,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根基,难免顾此失彼,陷入盲目与混乱,并因此丧失良好的企业形象,降低企业的社会声誉。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和源泉,是企业穿云破雾、基业常青的前提和保证。在变化万端的市场上,一个企业创新才能持久,超越才能发展。世界五百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公司的企业文化与普通公司不同,他们凭借“团体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注重激励和创新”,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得以长盛不衰。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工作幸福感。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企业既是职工奉献社会、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和场所。又是职工体验工作幸福感、提升自己水平境界并学习相关技能本领的阵地和舞台。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可以增强职工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在实际工作中,使员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并从中受益。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组成的有机的系统,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

只有三个层面全面发展、协调运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灌输、提炼先进理念的同时,制度和物质层面的建设必须跟上,使理念上的提升、制度化的约束、人性化的关怀共同作用于企业、作用于员工。当企业的价值观逐步得到接受、认同、内化,从而转变为企业、职工的自然流露的时候,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达到了一个自主管理、“无为而治”的境界。

(二)企业文化建设应重视理念层面的建设,并以此为重点,带动企业文化的整体建设。

华为公司指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化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为物质的,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知识和智慧深藏于人的头脑之中。“每个人都拥有一些特殊的信息,每个人只有在愿意主动合作时,才会应用这些信息。”强迫与压制是没用的。员工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才可以获得持久的推动力,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条件、挖掘潜力,变不可能为可能。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弥补个体理性不足,贯彻和谐优质理念,进而转化为实际行为的有效武器。

(三)企业文化建设应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

企业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深藏海中的企业文化的冰山可以见到的一角,是实现物质文化和理念文化有机结合的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健康的制度将削弱或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公司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将公司的主要价值观念通过规则制度加以规范,可以使企业文化得到保证和强化,逐渐渗透扎根在企业这肥沃的土壤之中。

(四)建设企业行为文化时需要明确规范、易于操作,以便在塑造品牌、服务社会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电力客户服务电话95598对服务人员接听电话时的服务有求,在这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例如:(1)保持电话畅通,电话铃响4声内接听,超过4声应道歉。应答时要首先问候,然后报出单位名称和工号。(2)接听电话时,应做到语言亲切、语气诚恳、语音清晰、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言简意赅。(3)受理客户咨询时,应耐心、细致,尽量少用生僻的电力专业术语。(4)核对客户资料时(姓名、地址等),对于多音字应选择中性词或褒义词,避免使用贬义词或反面人物名字。(5)接到客户报修时,应详细询问故障情况。(6)因输配电设备事故、检修引起停电,客户询问时,应告知客户停电原因,并主动致歉。(7)客户打错电话时,应礼貌地说明情况。(8)客户来电话发泄怒气时,应仔细倾听并做好记录,对客户讲话应有所反应,并表示体谅对方的情绪。(9)建立客户回访制度。这些规定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几乎是面面俱到,切实可行,极具规范。

(五)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充分重视其实际效果和作用程度。

企业文化的贯彻和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各个环节都需要斟酌考虑、确保扎实可行。企业文化的提炼和保持需要全员参与、全面渗透,长期贯彻、不懈坚持。无论企业文化的形成方式和过程如何,也无论企业文化的强弱程度怎样,如果不转化为现实的东西、内化成员工的意识和行动,都只能是虚假的、无用的、华而不实的,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一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方便而使用,例如: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将《企业文化手册》分解成每位员工乐意参加的具体活动,坚持企业培训,进行每月一题的讲座,组织员工进行定期演讲和讨论、举办相关的课程班等。在举办各项活动时,以“微笑”、“您好”为起点、以“感恩”、“爱心”为红线、以“国家”、“责任”为高度,可以起到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企业文化的作用。在这些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需要坚持几个原则。即:对领导,应以坚持为先;对干部,应以灌输为主;对员工,应以参与为要。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深入人心,收到深远而长久的效果。

(六)企业文化的灌输需要直观明确、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引发员工的兴趣,便于消化吸收,并内化迁移到现实的行动。座右铭、《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内刊都是易于接受、便于传播的有效形式。海尔的“真诚到永远”,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沈阳香雪面粉公司挂面车间“条条出精品,袋袋送温情”,检斤工“斤斤计较、两两不差”的格言,朴素生动,易于传播。北京科瑞集团把企业经常遇到的上百个问题编在一起,配以漫画和作者评论,深刻透彻,广为流传。只有便于传播,才能广泛吸收。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方便使用。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将潜在的文化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七)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言行一致、注重细节。

如果一个企业希望创造民主氛围,减少等级观念。开会时取消按职务等级安排座位,不在桌子上放置名牌,都是从细节开始淡化等级观念的有效措施。否则,一方面将“打破等级森严”写入企业文化的范本。一方面,在开会、服装等方面严格执行等级规定。说和做两张皮,理念细节相脱节。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又怎么能够使企业文化理念得到有效贯彻和准确实施呢?在这种文化下的职工或者会效仿追逐、丧失诚信,或者会愤愤不平,离心离德,又何谈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呢?

(八)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与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不断创新与发展。

在初创期,企业实力弱小,羽翼尚未丰满,适宜采用提倡谨慎的资本管理和大胆开拓的竞争策略的探索型文化,以灵活的方式应对市场风险。在成长期,企业实力获得了增长,市场份额得以增加。迅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成为当务之急。管理水平不足会导致错误决策。多元化发展和盲目扩张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陷阱与深渊。这一时期宜采取进攻性文化。进攻型文化一方面强调拼搏进取、以变制变,提倡“简单至上”、以速制胜。另一方面也提倡稳健,强调有序,反对盲目。在成熟期,企业资金充裕,运转自如。但容易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这一时期,小富即安、保守僵化等思想易侵蚀企业,使企业的创新精神逐渐丧失殆尽。此时,变革型文化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选择。变革型文化提倡打破现有格局,推崇技术创新和思想革命。通过改革原有制度和等级观念等一系列整合,常常可以使企业重现生机和活力。在衰退期,企业管理僵化,产品和技术过时,失去了竞争力。面临生死抉择的严峻现实。此时。可以大刀阔斧地对企业精神层、制度行为层和物质层进行全面优化整合,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通过剔除企业旧的躯体上的弊端,保留合理先进的成分,塑造一个全新的企业,使企业重获活力,再度升腾。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活的灵魂。一切情况都需要“有的放矢”,从实际出发,以求得理论和现实的最佳结合。

(九)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与内外环境相适应,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是个动态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的同时,需要随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在企业文化体系中,企业的价值观、愿景、使命等核心理念是相对稳定的。无论企业如何发展,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核心理念都基本不会变化。而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相对于核心理念而言,则属于,是会变化的。可以根据企业的战略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坚持动态管理。在这方面存在一些负面的例子。例如:苹果电脑的理念“我就是与众不同”,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促进了创新,使公司得以较快发展,但后来,它却滋生并助长了员工的“我行我素”思想和企业产品的不兼容风格,使企业内部沟通困难,外部出现了产销脱节的局面。内外交困之下,它又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适时调整,最终导致了失败的命运。在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四十年前,大庆石油提出了著名的“四个一样”,即“黑天和白天工作一个样、晴天和雨天工作一个样、领导在场和不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四十年后,它又提出了“四个不一样”,即“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奉献大小薪酬不一样”。这些一样和不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同样强化了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起到了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作用。

如上所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企业文化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不足以自立,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不足以自强。当形形的企业文化五彩缤纷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企业文化的森林将会漫山碧透,四季常青。

参考文献

[1]高立胜.科学发展观为企业文化建设开辟了新路径,省略

篇4

[关键词] 财务审计信息化;审计软件;数据采集;会计核算模型;会计信息失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09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15- 03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致使财务审计信息化成为现代财务审计的必然趋势。财务审计信息化是指在审计过程中使用审计软件和计算机技术,从确定审计目标,制订审计计划,收集、整理、分析审计证据,到出具审计报告以及审计过程综合管理整个流程都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可见,计算机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技术的拓展性应用,是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故而,本文针对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分析财务审计信息化的优势以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思路。

1 财务审计信息化的主要技术优势分析

财务审计信息化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审计软件的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两个方面。

1.1 运用审计软件模拟手工审计流程,可大量节省人力资本,提高审计的效率与质量

具体表现在:①自动测试账目是否平衡。采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审计人员进入审计工作场地后首先需要核对账目,按照会计核算规则要求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账账、账表是否平衡。采用计算机审计后,审计软件会自动检测账目是否平衡,并自动生成会计报表,从而免去了传统人工审核平衡账目这一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快速准确地处理大量信息。高校经费的核算与管理由学校财务部门对各院系与行政单位按经费预算指标控制,有的实行总额控制,有的按项目管理,但不论采用哪种经费管理方式,在传统的手工审计环境下,按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分析都是一项繁琐耗时的工作,工作量大、易出错,效率低。但在采用审计软件的情况下则变得轻而易举。审计人员通过设定条件,利用软件对海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筛选、统计、对比、分析,从而快速得出正确数据,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③多种方式查询账目。审计软件最主要的功能是完成审计查账任务,软件可提供多种查账方法,如按借方发生额、按贷方发生额、按制单日期、按会计科目、按项目、按部门等,同时又可按多种条件复合查账,并且通过账目直接追踪会计凭证,即查账时可随时访问该记录的记账凭证,会计分录一目了然。特别是按部门查账法,将部门经费按项目归集在一起,可避免审计查账时出现项目遗漏。④审计抽样快捷客观科学。在审计实践中,按照审计工作程序需进行凭证抽样审计,在样本的选择上审计软件可提供快捷、客观、科学的方法,使样本更具代表性。在样本选择上,审计软件的自动抽样程序可按照审计人员设定的抽样条件,自动生成样本库。同时,软件的自主抽样方式在需要选取某一特定项目的样本时,可快速、准确地搜集到所需样本。例如,抽样一定金额之上的办公用品支出,软件可将账目按发生额大小自动排序,同时,利用“摘要”筛选功能进行归集,这样审计关注的样本就形成了。然后,审计人员按照系统提供的样本审查纸制的原始凭证,并根据抽样审计的实际情况调整样本量。[1]可见,审计软件的应用可提供快捷、科学、客观的抽样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2 计算机电子表格及文字处理软件进一步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目前的审计软件具有将查账结果输出,并以Excel电子表格形式独立保存的功能,而且输出的格式与系统中显示账目的格式完全一致。所以,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可针对输出的账目,利用Excel电子表格提供的各种功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分析、复核计算。特别是当Excel表与表之间的数据相关联时,通过设定函数关系,表与表之间可自动取数、计算,效率高,差错少。对涉及文字方面的工作,既可以借签审计软件提供的模板,同样可以应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应用其强大的文字编辑功能制定审计目标,编制审计计划,出具审计报告,管理审计档案等。可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准确、灵活、快捷的工作方式。

2 数据采集壁垒的形成原因与解决办法

采用审计软件辅助审计,首先要将财务软件中的数据导入审计软件,即采集数据。采集数据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①行政障碍。单位行政领导是否授权审计部门采集数据,这直接涉及能否使用审计软件。由于财务数据的保密性,以及考虑到软件信息系统及电子数据安全性等因素,单位行政领导对审计采集财务电子数据大都十分谨慎。②技术障碍。会计软件、审计软件是专业性很强的信息系统,基于成本、技术等多方面原因,我国高校使用的会计软件、审计软件大多是商业软件。目前会计软件版本较多,使得审计软件在采集财务数据时要面对多种会计软件,而每种会计软件都有各自的数据接口,由于软件生产商出于商业利益以及为保护会计系统、财务数据安全等因素,将数据隐藏起来,由此给采集数据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审计软件使用初期,由于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偏低等因素,采集数据时遇到的困难更大。即使是相同的会计软件,软件升级改版后,其数据接口亦发生改变,如果审计软件经销商后续服务跟不上,未及时更新采集工具,审计人员则将无法采集数据,导致无法继续使用软件审计。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很多层面都应用计算机管理,采集这些系统的数据仍然面临着数据接口不匹配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采集数据的难度。

多年来,国家从制度层面上在不断地规范与完善数据接口标准。2005年1月1日起实施了《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19581-2004)国家标准,这是由审计署、财政部牵头编制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版《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技术更新,由审计署牵头组织起草了《财经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 24589-2010),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并于2010年12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2012年3月,有12家企业24个产品通过GB/T 24589-2010标准符合性认证[3],至此,对使用已经通过符合性认证会计软件的单位,其软件数据接口按标准设计,审计等职能部门要快速准确获取相关数据成为可能。但在审计实践中,由于软件接口标准的制定滞后于软件的开发与使用,目前正在使用的部分会计软件未完全遵循软件接口标准,软件接口标准不匹配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应积极地解决数据问题。

(1)如果审计软件一时无法采集到有效的财务数据,又未能与会计软件经销商直接沟通,在审计实践中,可借助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软件的用户试用版或使用正式版建立临时账套。我们知道,软件经销商销售软件通常提供2套软件,1套用户试用版,用于使用单位的人员培训;1套正式版,用于使用单位的财务核算与管理。在借助试用版或使用正式版建立临时账套时,临时账套须完全遵循财务在用账套设计规则,并输入几十条非真实会计数据,记账后再采集此数据,审计软件经销商的技术人员据此可破解会计软件接口并制作采集工具,由此可成功地采集到财务数据。目前,高校内审部门这两种办法均采用。

(2)高校内审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软件接口问题,应建立会计与审计软件共享平台。笔者认为,内审不同于外审,高校的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只是分工不同,都在为其共同的管理者服务,目标都是管理好学校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高校财务的核算与管理与高校内审的服务与管理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可建立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的共享平台[4],即在高校会计软件模块中给审计留一个出口,或者说在会计软件中嵌入审计模块。这样内审就可以绕开采集数据过程中的种种壁垒,而直接使用数据,真正实现对学校资金的即时性管理,将服务、监督、管理同步进行。当然这仍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借鉴审计署“金审工程”运行的办法,建议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措施促使相关部门规范软件设计,使得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合二为一,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数据采集壁垒。

3 完善会计软件基础工作的两项主要内容

审计软件的数据来自于会计软件,所以,在实现财务审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会计软件中系统自动汇总凭证、登记结转账目并生成报表,需由会计人员输入的工作主要是建立会计核算模型与编制记账凭证,这两部分工作做得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审计软件使用的效果。

(1)建立会计核算模型是使用会计软件的第一步。此模型限定会计核算明细级别,决定是否设置辅助核算,并规定辅助核算项目与会计科目关联范围等。如果会计核算软件未设置辅助核算项目,审计软件则将无法按项目查账。所以,建立实用的会计核算模型,是审计软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2)编制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常规工作。会计人员需要依据业务单据编制记账凭证并将其输入计算机,此时最常见的差错是会计摘要的误输入和错误地使用会计核算的借方和贷方。软件设计者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手工重复劳动,在凭证输入方式中设置了摘要复制功能。即当一张记账凭证有多条会计分录时,如果摘要内容相同仅输入第一条即可,下一条分录的摘要系统将自动复制。但如果摘要内容发生变化,会计人员又未相应输入正确内容,系统会误将上一条摘要复制到下一条,这样将造成账目中记载的内容与实际发生的业务不相符。此时审计查账,通过摘要筛选出来的数据将会出现错误。而错误地使用核算的借方和贷方主要发生在财务调账时。例如,按照会计核算规则,支出类科目发生额应在借方核算,需要调减支出也应是借方发生额负数,如果错用贷方发生额来调账,统计支出时借方发生额就会大于实际支出金额;特别是当启用会计软件中预算管理模块时,由于此模块要求经费预算指标在贷方核算,这样错误地调减支出金额与经费预算指标都在贷方反映,不符合会计核算规则,同时也增加了审计统计与分析的工作量。

所以,为了使账目能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内容,满足学校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必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针对会计电算化环境,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①建立科学实用的会计核算模型。会计模型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内容,所以,建立模型时要统筹考虑以何种方式核算管理学校经费,要既能按会计科目核算,又能按项目核算。特别是按项目核算,合理限定项目与会计科目关联的范围,满足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要求。②建立岗位责任制,减少工作差错。输入凭证是会计的日常工作,工作量大,重复率高,出现差错概率大。所以,在提高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与责任心的同时,要建立岗位责任制,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既满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亦保证审计结论真实可信。

4 会计信息失真的审计

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体现在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的局限性以及管理体制所限等因素。例如,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所以,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仅按原值计价,不计提折旧,导致高校固定资产账目计量与实际不相符,资产虚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种由会计核算制度产生的信息失真问题软件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主要体现为故意失真和过失失真两种情况。按照会计核算程序,会计软件将输入的记账凭证自动汇总、记账、生成报表,但编制会计分录所依据的原始凭证是否真实以及会计分录是否正确,会计软件无法判断,审计软件自身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需由审计人员追踪原始票据做出判断。目前,高校财会人员审核单据时,更多地关注单据自身是否符合规定,如发票版权是否在使用时间范围内,票据开票日期、单位名称、数量、单价等是否齐全,金额大、小写是否一致,经手、验收、审批人签章是否齐全等。至于发票用途中填写的内容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合审查的较少。在审计实务中曾发现一个十几人的单位,一年中用于购置办公用品的经费达10余万元,经抽凭审查,支出多用于购置计算机耗材。如此多耗材已经超出实际工作的正常用量,经咨询当事人,部分支出是变通的。这是故意失真造成会计信息与实际不相符。同时,在对原始凭证审查时,亦能发现会计分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会计人员用错科目以及误操作而导致会计信息过失失真。

由此可见,抽样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利用审计软件辅助审计的同时,要重视对原始凭证的审查。前面提到,审计软件使得审计抽样样本更为科学、客观,但审计软件自身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抽样凭证确定后,对每张凭证的审查则要凭借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审计经验以及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的了解程度。为使审计结果反映客观实际,采用计算机财务审计时,需重视审计抽样环节,重视对原始凭证的审查。

5 完善审计软件的办法和方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会计软件的应用基本普及。但审计软件的应用起步较晚,相对说来尚处于滞后状态,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至今仍处于浅层次运用上,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版审计软件功能尚不完善。导致这种状况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审计软件未能充分利用会计软件中的资源,这是高校计算机财务审计滞后的主要技术原因。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多采用在企业版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商业审计软件,这种软件不是针对高校财务与审计的特点而设计,一些功能高校内审用不上,如“审计专家系统”模块,基本针对企业财务特点而设,设计了如税种查账及测算分析,企业财务指标(涉税指标等)总体分析等,高校自身没有这些经济业务,这些功能对高校内审不适用。相反,高校内审需要的部分功能软件又不能实现,如审计查账时未能将查账结果模拟手工三栏账、多栏账方式进行归集。例如,现行高校版的会计软件采用编码方式建立会计核算与管理模型,即“会计科目编码”加“项目编码”加“部门编码”,每组编码作用不同。①会计科目编码,依据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编制,负责核算高校全部经费。会计科目编码不区分部门或项目,即经费内容相同,会计科目编码相同。比如研究生经费,其收入的会计科目编码全校通用一个,支出的会计科目编码全校亦相同,若需区分经费属于哪个院、系的,用项目编码来限定。②项目编码,归集项目经费的所有收入(预算)与支出。如前所述,为区分不同院、系研究生经费的收入与支出,通过项目编码来确定。③部门编码,归集一个部门所有的经费项目。三组编码之间的关系是:查询任何账目均需通过会计科目编码来实现,项目编码与会计科目编码组合后可实现按项目查账,部门编码可查询到该部门所有的项目编码,避免审计时遗漏项目。但是,现行的审计软件未能充分利用会计软件编码管理账目的优势,如按项目查账,未能模拟手工将项目经费按要求归集。前面列举的研究生经费,一次查询就未能得出研究生经费收入、支出、结余情况,而需要分别查询研究生经费项目的收入、支出,然后再人工汇集在一起,费时费力,浪费资源。

基于上述分析可见,实现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的技术关键在于必须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审计软件技术功能。首先,增加复合条件查账功能,实现灵活地按项目查账。按项目查账一次可查询多个会计科目,而且将查账结果模拟手工三栏账、多栏账方式予以归集,即按会计科目明细显示账目明细。如上所述的研究生经费,一次查账可完整地查询到研究生经费的收入与支出,如果支出项目有明细核算,亦可将支出内容模拟手工多栏账方式显示账目明细。其次,增加软件操作的灵活性。如对经常采用复合条件查询的账目,可以将查询条件以某种形式保存下来,避免下次查询时重复输入,提高工作效率。再次,针对高校财务核算与管理的特点设计“审计专家功能”,使得计算机能更好地实现审计思路。

6 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思路

与会计电算化相比,审计信息化起步较晚,对计算机审计的研究相对滞后,审计人员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水平偏低,至使审计软件已有的功能尚未充分利用,对Excel电子表格以及Word文字处理软件运用得也不够灵活。信息化时代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同时要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使计算机技术能力与审计专业能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在信息化的大潮中做好审计工作。

根据笔者的经验和体会,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技能水平。或有计划地引进既懂审计专业又精通计算机使用的复合型人才,或立足现有审计人员重点培养,干中学,学中干,不断解决在财务审计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使审计人员计算机整体水平在实践中逐渐提高。②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审计软件操作方法。审计软件功能强大,遇到问题要多与软件技术服务人员沟通,或借助审计软件的“在线帮助系统”,软件设计者在此系统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各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③熟悉了解会计软件功能。审计软件所有的数据来源于会计软件,了解会计软件功能,有助于使用软件审计时找到查账切入点,特别是掌握会计核算模型设计的思路后,理清财务是如何通过会计软件核算与管理资金的,对设计审计查账方式很有帮助。④审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定期组织高校审计人员研讨交流,借鉴其他院校的有益经验,也更具有实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颖.现场审计软件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内部审计,2012(2).

[2]李春友,苏红丹.审计取证数据接口的功能布局与实现方法[J].财会月刊,2012(13).

篇5

【关键词】数字艺术教育 文化 价值

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使数字艺术成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成为引领当代艺术教育领域发展的主力军。当前,高校数字艺术教育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传统文化艺术和数字艺术和谐共荣的生态发展局面,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升高校数字艺术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彰显其魅力。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数字艺术教育的文化价值

(一)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对文化发展的正向价值

1.数字艺术颠覆了传统的审美标准

事实上,由于数字艺术作品特有的审美的分时性、复制的无差别性、交互的便捷性、创作的开放性等特点,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的同时,也彻底变革了学生对传统艺术审美的标准,导致了学生审美意识的深刻变革,给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带来深远的影响。数字艺术作品的发展超越了传统的审美概念,传统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唯一性与真实性,都将被重新定位和思考,数字艺术作品已然成为一种先进理念、一种前卫精神的象征。

2.数字艺术开辟了全新的文化传播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艺术的兴起,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保存发生质的改变。普通大众从事艺术创作变得“易如反掌”,创作者只需发挥想象,运用电脑,通过简单的拼贴复制或局部修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色彩、构图和造型都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自由、开放的表达和宣泄被推崇,释放自我,追求个性占据文化发展的主流,学生的创作热情、表现欲望得到空前的释放。

3.数字技术为艺术开辟了全新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

数字技术的虚拟性为艺术作品实现空间与时间的跳跃,为艺术家开辟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挖掘了艺术创作者创意的潜能,实现了艺术创作在手法和思维上的变革。其特殊之处在于使一切艺术创作都虚拟化了,却提供了一个如身临其境的真实世界体验,其将人们的双手从繁重、缓慢的艺术创作周期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创作效率,缩短了构思和成品的周期。

(二)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对文化发展的消解作用

艺术的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其为学生的艺术创作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布下了形形的文化陷阱。

以往的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追求的是经典和永恒,往往对作品精雕细琢,为了完成一件旷世作品,创作周期达到几个月、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后,客观上造成了艺术创作周期是短暂而劣质的,铺天盖地的“快餐式”作品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人们陷入了疯狂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忽略艺术品质的怪圈中。

而主观上,学生易浮躁,追求捷径,对作品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不能准确驾驭,没有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自身的艺术能力没有得到释放和发挥,使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很难与观赏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还有一些作品过分地追求数字技术,热衷于种种特效,过多地追求新奇效应,仅仅停留在外在的艺术形式,忽视了作品深意的赋予,缺乏人文张力,使其走向了一个极端的反向。同时,还引发了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问题,如艺术道德的开放性缺失、艺术人格的自由性失度、艺术文化的传统性断裂、艺术形式的怪异性恶搞、艺术规范的随意性扭曲等都使学生开始对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文化冲击。①使学生在感受数字艺术的新优势之时,也在不断承受着它所带来的令人疑惑的文化冲击甚至是心理伤害,对文化发展起到了反向的消解作用,抑制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高校数字艺术教育文化价值实践研究

高校数字艺术教育专业发展要想在绿色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得以提升和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蕴含的文化脉络和体系中。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的深层次支持,任何学科发展和教育革新都将是缺乏文化底蕴的短视行为。因此,务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辞,维持文化发展的生态平衡,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使数字技术真正服务于艺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学生。

(一)促进数字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和谐发展

由于数字艺术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不像传统艺术那样拥有明确的风格、体系、特点和艺术内涵。所以数字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水准,难以与传统形态的艺术作品比肩,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机械复制的艺术导致传统艺术韵味的散失,缺乏强烈的个性和艺术内涵;失去存在的物质本原和现实依托,艺术在过度虚拟幻想中迷失了创作方向;艺术娱乐功能泛化等等。②

如何将传统文化艺术与数字艺术教育模式接轨,实现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机传承,也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与核心。因此,在数字艺术发展过程中,必须延伸传统艺术的历史脉络,打造多民族、多学科、多知识层面融合的数字艺术作品,以满足学生人文关怀和文化意识的需要,提炼出有数字化时代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审美风尚。在数字艺术作品创造过程中,要以民族传统艺术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为平台,与数字艺术的创意、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并被多元世界文化所认可的艺术形式,将濒临断裂的文化链条重新连接,努力建设传统艺术与数字艺术和谐共荣的艺术生态发展新格局。

(二)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化修养的夯实

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数字艺术教育提供了重要源泉。因此,要引导学生尊重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梳理,深入发掘其永恒的内在价值,同时注重以虚静空明的心境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抛开现实中的各种功利计较,消除内心的各种思虑和纷扰,逐步将所修所学积淀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人格境界的重塑。

具体可通过史论课和鉴赏课,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艺术的发展历史,熟悉各个时期的经典艺术作品,进而深入认识历代杰出艺术家所涵具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人格境界。③特别是对传统人文思想、经典艺术论著、典型符号图案等,从“科学――艺术”角度对其进行全新的学习和诠释,在潜移默化中修得的文化底蕴必然赋予数字艺术教育新的爆发力和创造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以数字技术为辅助手段,结合展览、交流、社会实践、参赛等方式实现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创作出真正的艺术精品。

(三)构建学生科学合理的文化价值观,使其具有文化批判意识

数字技术的介入,势必影响学生对主流文化艺术价值的思考和定位。学生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群体,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时尚”“前沿”的外来文化,这些多元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势必对学生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产生一定冲击和影响。不加选择地吸收会导致部分学生人文精神匮乏,艺术价值取向扭曲,还有极个别学生把一些庸俗、恶搞的艺术作品视为新潮 ,或盲目嫁接,或潜心模仿。这种不加批判、鉴别地接受往往制约了学生自身艺术能力的提高,也与全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念背道而驰。

高校艺术教育中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促进整个社会与个人全面协调发展。要突出文化批判意识,具备辨别文化优劣的能力,在各种外来文化面前懂得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④社会、学校以及教师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文化鉴别力和判断力,在各个环节、通过各种途径教育、教导学生自觉抵制消极文化,拒斥文化糟粕,加强文化价值观选择能力意识,净化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免疫力”。通过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文化价值观念辨别能力的提高,促进专业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现实,数字艺术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在进行主流价值观引导的同时,如何教育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价值观和具有文化批判意识已经成为数字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⑤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B050;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XP2012-12)。

注释:

①卢新亮.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塑造与价值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0.

②卢昕昕.论数字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

③晏莹.传统文化精神熔铸下的艺术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④张宝生.艺术教育的文化诉求与文化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9).

篇6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社会逐渐向现代性转向,日益制度化的高校管理方式正迫使高校学子成为单向度的唯理性人。高校应采取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加通识教育内容、塑造人性化的校园文化以及采用人性化的学生评价策略等措施,来加强对高校学子的人文关怀,引导其全面发展。

一、现代性的转向与高校管理方式的日益制度化

    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长久以来都依靠农耕为生。这种地理环境和小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孕育出了以血缘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这种意义上,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实际上便是家族制度。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这一本质,造成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秩序主要是基于血缘、学缘和地缘等各种非合同关系而建立的,不是依靠成文的制度来维系的,这种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必然具有重人情、轻利益的显著特征。这种社会管理模式具有相当大的保守性和落后的一面,但也正是这种以血缘为心理基础的温情脉脉的管理方式,使得长久生活于窘迫的物质条件下的中国人能够保持一定的心理决乐。

    随着1978年党的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在神州大地全面展开,对外开放的国策也逐步由点到面不断深化。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指向长期以来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模式,希望用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建国后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依循着这种指向的现代化建设逐渐使得我国传统的小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被侵蚀和动摇。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外众多思潮和“主义”被中国人所接触、认识甚至接纳,这就使得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并发生了重要变化。在这两者的合力之下,曾经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桎梏的中国社会,终于步入了向现代性挺进的轨道。

    现代性是指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于17世纪出现于欧洲,并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大根本特点,是它建构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说之上。这种人性假说把人看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完全理性的最大利益者。按照这种逻辑建构的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在价值取向上必然是推崇利益和效率的。为了追求利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各种组织在管理方式上纷纷采用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方式”的着眼点就是在强化专业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工人的操作动作和操作程序的制度化来提高生产效率。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现代性必然是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或组织模式。

    现代性的制度化取向相当具有侵略性。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最具革命胜的基层实体,各类企业就自然充当了管理手段及方式制度化的先锋。但管理方式制度化趋势并没有就此止步,随之而来的是事业单位和政府组织也出现了企业化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把企业经营管理逻辑推广到政府和事业单位。在我国事业单位群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高等学校是这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镇之一。它们普遍以表面上的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积极主动地按照这一逻辑对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的方式实施了制度化过程,并据此进行制度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有着浓厚的人清味的中国传统管理方式被挤退出了高等校园,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日益制度化的学校管理方式。

二、高校学子“制度化哟存在状态与虚无感

    随着高等学校管理制度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学子的存在状态也日益变得“制度化”起来。作为对校内各种关系和行为进行一定约束的高校管理制度,首先指向的约束对象就是在校的学生。当萃萃学子经历了高考的涅巢而迈入高等学校之际,他们与所在学校的法人之间就变成了一种明白无误的制度化合同关系,比如得和学校签订培养合同之类的一系列协议书,包括在校期间应学习哪些课程,都被学分制度规定得详详细细,而诸如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评定方法和程序也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总之,高校学子在校期间应该做哪些事情,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都会找到相应的制度规定。可见,这些遵循着功利取向逻辑而制定的制度在高校校园所有领域里把学子的行为都给安排好了,学子们只需按部就班地去落实就行,其青春年华的存在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制度化”了。

    这导致今天处在现代社会的高校学子由衷生发出某种“虚无感”,理性的制度和文化对学子生活实行全面的控制和操纵,固然带来了学校管理效益和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但也伴随着学子们同自然、社会、自我的疏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在现实里,高校学子的社会关系已经被极大地简单化了,变成了人和管理制度的关系。用存在主义哲学来阐释这个问题,就是学子们作为非理性的人的一面,被理性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排挤出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他们的自然存在本身。这就逼使那些有着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抽象人、片面人、理性人,变成了利益最大化者和没有感情的人。总之,现代性笼罩之下的高校学子几乎变成了存在于制度、规则、标准之中的一堆抽象符号。

三、加强人文关怀,消减高校学子的虚无感

    针对高校学子在学校管理方式日益制度化的重压之下变身为片面人的普遍现实情况,高校应进行理性的反思,把以往教学和管理上所遵循的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模式,转变到以“人文关怀”为取向的新思路上来。所谓人文关怀,笔者认为就是着眼于理想人格全面发展的一种育人价值取向。依据此价值取向,应采取多种积极可行的措施,提升学子们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消减他们的虚无感,使被现代性所异化掉的人格回归到具有更加丰富内容的“现实人”上来。

    首先,要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关爱学子的良好形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深刻的教育观念、抽象的知识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使教育富有形象性、感染性,能极大地强化教育效果。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强调教育者的榜样作用,《史记》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制转轨时期,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下降的趋势,网络上经常出现贬损教师形象的报道,可见教师的形象正受到国民的质疑。因此高校有关部门应转变在高校教师评价问题上所一贯秉持的功利取向,更加注重师德的建设和考评,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让学子们能感受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

    其次,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丰富人文通识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应更多地引导学子们对《论语》、《老子》、《中庸》等经典书籍进行研读,使他们有机会穿越时空,与古代圣贤们进行对话,从中感受深邃的思想魅力。这些经典作为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瑰宝能起到“修身养性”、提升个体幸福感的作用—不单单增进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正面的知识,而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心灵,修炼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培育一种对自我心境起调节作用的人文素养。

篇7

【论文关键词】孝孝慈孝道孝道文化

在慈、孝、友、恭之中,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重视孝,将其看作为“百行之先”。孝是做儿女的义务,其根本要求是敬,即对父母发自内心地敬爱和依恋,表现于外就是温和、愉悦、恭敬的态度,尽心尽力的侍奉.力求给父母带来更多的幸福、欢乐以至荣耀。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丰记·祭仪》)“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动天地,感鬼神。”(袁采:《袁乐世范》卷一《睦亲》)孝慈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十分重要的规范,在所有的传统德目和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儒家视孝慈为仁、义的根本,“人伦之公理”,许多思想家和历代统治者也把它当做维护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把孝慈与“忠君”、“爱国”相联系,以孝慈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使孝慈这种调节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上升扩展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

一、“孝”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基础

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末期,即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期。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并为男性家长所支配,子女可以直接从先人那里继承财产,为了表达对家长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日久天长便产生了孝的观念。孝最早是作为家庭伦理规范出现的,它的功能是调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当初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远在西周社会,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已见著于文字。《尚书·酒诰》说:“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尔雅·释训》有“善父母为孝”的说法,意思都是敬爱、奉养父母。

孝的观念的产生基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两个最根本的事实。第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的存在,构成了中国占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天然”形式。基于血缘而产生的“亲亲”关系,这是人类古老的感情,氏族社会就是依靠它来维系的;在西周奴隶制社会,体现为自周天子至诸侯、卿大夫、士的垂直金字塔形式,经过春秋战国的变革,在秦以后的封建制社会.则体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横向的网络形式。第二,作为社会存在基础的自然经济的高度分散与作为国家整体的君主专制统治的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基本结构。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家庭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出现,使得氏族社会里抚养老人是全体氏族成员的事,子女对父母无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奴求社会出现了个体家庭后,夫妻及其子女构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并有要求子女奉养的权利,子女则负有照顾父母的义务。与此相联系,作为家长的父母享有绝对权威,有权支配子女,子女则有尊敬与服从的义务。“孝”的观念便由此产生。

“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要求子对父的奉养、尊敬和服从。它虽体现了父子血缘“亲亲”之情,但本质上是父子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反映。因此,“孝”不是自有人类社会就有的,只有到了私有制财产出现、“一夫一妻制使父子关系确实可靠,而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的社会属性,主要是用其维系宗法制。一方面宣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把同一“族类”作为同心同德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又以宗室血缘的亲疏远近确定内部的等级秩序。这样由家族到国家,达到了伦理与政治的统一。因此,西周对“孝”非常重视,把“有孝有德”作为“君子”的主要政治标准的道德要求。“孝”作为宗法道德规范获得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维护奴隶主统治的有力工具。它集中反映了氏族成员必须服从氏族整体利益(既个体依附群体)的伦理实质。正因为如此,“孝”在诸宗法道德规范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特别为周统治者所重视。周人关于“孝”的思想,一直为后世所承袭,在儒家和封建统治者那里,得到了不断的升华和发展,与“忠”相并列,成为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孝经》的德育思想

《孝经》论孝,概括起来,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

(一)“孝”为“至德要道”

《孝经》开卷即伪托孔子表明了“孝”在诸德中的地位:“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先王“以顺天下”,使“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至德要道。”关于“孝”的内容,《孝经》作了如下的概括:“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中于立身。”“事亲”也即“爱亲”、“敬亲”,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并要求做到“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众人)不争”否则,“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此外《孝经》又把“不敢毁”自己的身体作为事亲的一项重要规定,并视之为“孝之始也”。再有把“事君”尽忠纳入“孝”的规范,这是《孝经》对先秦儒家关于“孝”、“忠”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二)“以孝治天下”

《孝经》宣扬孝道的唯一宗旨,是实行“孝治”。“孝治天下”、“孝顺天下”,是贯穿在《孝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孝经》说:“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孝治》)天子以孝治天下,对诸侯和小国之臣接之以礼,即得万国之欢心。很明显,所谓“以孝治天下”,体现为使万国“事其先王”、百姓“事其先君”、家人“事其亲”,其实质是使天下都心悦诚服(“欢心”)地服从统治者.“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帮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孝治》)“以孝治天下”还包括以教化民。“教”,《广至德》说:“君子之教以孝也。”

《孝经》认为:“亲生之膝下”,人在孩提时就产生亲爱父母之心,及长则日增尊严父母之德,而这正是的教之所“本”。

总之,《孝经》把“孝”抬高到“至德要道”的高度,主张“以孝治天下”,适应了封建家长和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而始终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它首先为统治者所推崇,用以作为推行“孝悌力田”的选士标准和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工具。以后,唐玄宗又亲自为之作注,从而更为《孝经》所论之封建“孝”道增添了帝王的至上权威。

三、“孝”的现实意义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笔者认为,孝是封建道德,但绝不认为孝仅仅是封建道德。孝具有阶级性,但也有广泛的社会性,即全民性。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种道德范畴,都是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准则的提出,都有它的阶级利益基础。在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对协调君主、父子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力,培养人对国家、社会、家庭的义务感、责任心方面,都有着某种程度的进步作用。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研究和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来审视孝道文化,确实认识到孝道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纯朴破产,人心堕落,社会倒退。

其次,古人将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古代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

篇8

关键词:独生子女;孝亲观念;“式微化”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039-02

一、弘扬传统孝亲观念的必要性

孝亲观念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基于对孝亲观念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孝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当今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孝亲观念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孝亲的原始本义是善事父母。“孝”字,像一个长发的老人用手抚摸一个孩子的头,表示扶持老人行走以及“老”“子”之间的亲爱关系,指出了伦理孝道的发生空间和主体组成。因此,从孝字本义来看,我们可以明确:孝的发生,是在“老”“子”两个主体之间的。孝的内容,是“善事父母者”,一方面要好好照顾父母,另一方面要善于照顾父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丰富,孝亲的含义也随之扩大泛化包括: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其具体表现有:第一,以爱敬存于心去孝顺父母,和颜悦色,怡声下气,使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第二,有孝心者,必然懂得自律,不做有辱于父母、门庭之事;第三,将孝行行于身,德性化于心,进而推及于天下人的父母身上,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境界。

(二)弘扬孝亲观念的当代价值

积极弘扬传统孝亲观念并将其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对实践者个人、其家庭、整个社会以及整个中华民族都有非常深远的积极影响。首先,就个人而言,认真学习并实践传统孝亲文化利于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完善,提高思想品质,进一步深化对家人的爱与责任的权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会督促其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任,在承担自己相应责任的基础上,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我们的民族。于社会和国家而言,当社会中每一个实践主体都能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善事自己的父母长辈并且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时,养老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每个小家庭中的亲子以及代际关系也会更加和谐,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二、新时代下独生子女的孝亲现状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80后、90后大多都成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中国特定时代下实施特殊政策的产物。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独生子女在身体成长状况和智力发展水平方面稍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在个人思想品质和实践方式方面却逊色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独生子女与父母存在的矛盾也高于非独生子女,因此,对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以及受教育因素的研究,对独生子女孝亲观念发展规律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独生子女的特殊性

1.亲子之间相处的时间量明显增加。在一般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中,由于孩子少,家庭成员关系简单,父母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相对比较多,因而会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并与孩子进行沟通,进而改进教育方式和策略。

2.亲子之间的互动频率更为密切。一般而言,在典型的以独生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中,父母亲与孩子的互动只能针对一个固定不变的对象,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和集中性,因此也会影响独生子女的成长。

3.父母亲对独生子女寄予了更高的成才期望。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不同的子女可以满足父母亲不同方面的心理需求,因此,父母亲不会完全将精力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而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是父母唯一的精神寄托。因此,独生子女的父母会不自觉地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进而产生过多的关心和干预,甚至可能影响亲子之间正常的交流并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矛盾。

4.亲子相互之间的依赖性更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相互依赖,作为彼此唯一的亲情寄托和交流对象。一方面,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到全家人事无巨细的照顾,其自理和自立能力相对较弱,在生活琐事和情感上都会过分依赖于父母。另一方面,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中,其父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全部的期望和情感,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因此其父母也会过多依赖孩子。由此可见,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亲子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远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

(二)独生子女孝亲的具体表现

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以及特殊的历史使命,其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亲交流过程中,以及在学校和社会中与别人相处过程中都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

1.对孝亲观念的“知”与“行”的脱节,由于独生子女从小“独养”的封闭式的成长环境,与外界的接触甚少,在其生活环境中缺少伙伴之间的互惠或者竞争关系,所以导致其性情较为封闭,不愿意过多地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对待父母也是同样如此,他们会在父母生日或者节日的时候为父母亲准备礼物,却很少直接当面向父母亲表达爱意和感恩之情,更不会主动去做为父母洗脚或者拥抱父母之类的事情。

篇9

【论文关键词】 《论语》 孝道 孔子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 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 范体系的最重要 的内容之一 ,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 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 ,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 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子日:“(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不但重视对父母的养、敬、安和终生尽孝,还特别重视对父母的丧葬极其礼记。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但他又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这在《论语·八佾》中体现出来,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指出,就一般礼节仪式而言,与其过分奢侈,宁可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孝道问题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曾经写过《孝经》。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主张父母的葬礼要谨慎对待,祭奠祖先要敬重、真诚,这样做就能够使社会道德风尚日渐淳厚。曾子将孝道与社会的道德风尚结合起来,高瞻远瞩,把对孝道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那么《论语》是如何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尽孝道的问题呢? 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孔子说道,《尚书》上说“孝呀!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只要把这种品德应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只有做官才算参与了政治呢?看来孔子认为不一定只有做官才算是参与了政治,将孝的品德应用到政治也是参与了政治。孔子以德治国的主张从这里也可略见一斑。

尽管孔子认为将孝的品德运用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但是现实社会中必有很多人是在朝廷做官的,就不能日夜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了。那么怎样处理这个忠和孝的关系问题呢?古人眼里的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听取父母的心声,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在朝廷里忠于君主,没有贰心,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以小孝和大孝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

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认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一点给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以很充分的理论根据,孝道在政治范围的延伸就是忠君爱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在孝道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为广阔的延伸,“父父子子”最终演变成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统治阶级要求臣下忠于君主的目的在倡导孝道的光鲜外表下达到了。不过作为迎合统治阶级统治的孝道也是得到了提倡的,孝道在主观意愿之外开花结果,枝繁叶茂起来。

篇10

1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的最高原则。正是具有“和谐”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历久不衰,并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超越民族界限的世界价值。充满了大智大慧的“和谐”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与和谐统一;“中和”思想指社会整体的协调与融洽,是“和而不同”,是求大同存小异,甚至于是求大同存大异;“民贵君轻”思想是中国历史上“仁政”说的立足点,这一思想,对于今天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具有可借鉴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 传统文化教育在计划生育创建和谐幸福家庭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

2.1 结合传统“仁爱”文化教育,提升“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多年来,成绩斐然,不足也有很多。如不少地方工作简单粗暴,把人当作完成任务指标和数据的工具冷漠对待,前段时间陕西西安强制堕胎事件、网上暴光的内容“恶狠狠”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该扎不扎,见了就抓”、“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等,反映出一些地方计划生育工作严重脱离群众,不顾群众利益。传统儒家思想中主张以“仁爱”去融洽人际关系,强调“恻隐之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种宽泛的仁爱思想对今天计划生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正如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 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新时期计划生育队伍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的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己正人”的思想,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 儒家在“如何做人”的理论主线上,强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完善,成为理想健全的人。孔子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为仁之方,讲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就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讲的正是领导者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的人格魅力,以及这种魅力所蕴涵的无限感召力和引导力。在组织生活中,领导者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对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干部日常行为的养成也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精忠报国”思想的继承,有利于增强干部的忠诚意识

“精忠报国”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德治国的今天,科学的反思“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对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心系群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队伍的道德精神 重义轻利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孔子宣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价值取向上肯定了义重于利。孟子更是把“舍身取义”看作是事之当然。儒家的重“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我们民族成员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和处世准则。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使干部队伍在日常工作中以法律、道德等“义”之标准为重,以自身的价值思想防线抵御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自我的冲击,有利于干部队伍的道德价值建设和廉政建设,解决计划生育乱罚款、收取红包、现象。通过引导队伍自觉养成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在潜移默化中让正气在每一个干部的心中扎根。

2.3 结合传统“孝悌”文化教育,促进奖扶政策落实。 “百善孝为先”、提倡“孝亲”从道德功能上看,对协调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培养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义务感、责任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社会怎样变化,家庭仍然是社会的基础,国家的细胞。而“孝悌”文化也仍然是维系家庭正常运转、化解压力的重要元素。因为孝可以使家庭亲密和谐,可以使家庭温馨幸福。

当前,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解决“老有所养”成为家庭及社会的主要问题。所以,我们在幸福家庭服务队进社区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时,如果再结合传统“孝悌”文化教育,宣传敬老,孝老,养老,对群众的宣传效果会更好,对树立计划生育良好形象和计划生育未来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是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