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环境布置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室环境布置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室环境布置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六步”教学法;网络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高职英语更是顺应时代需求下的产物。但是当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水平仍然停留在教师一味灌输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方式不恰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层面上。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素质。高职英语研讨式“六步”教学法是对传统捆绑式教育的改革,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构建出全新的符合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课题教学模式。

1、高职英语研讨式“六步”教学法的概念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研讨式“六步”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等理论的基础上,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课程中将网络信息技术与研讨式教学法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通过协作主动开展创新型学习的行为。

网络技术作为新时代的高科技产物,可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为师生提供大量丰富、真切、生动、活泼的语言场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环境下的“六步”教学法主要由情景——探索——协作——评价——操练——运用等六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即情景,就是根据设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立出符合课设的场景,以便学生能够身入其境,真实感受直观且形象的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建立资料库,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第二步是探索过程。学生通过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任务进行分析后,进行小组分工,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可以是报刊杂志、书籍文献、图像资料等),并归纳总结,整理出课题汇报讲稿。在这一步骤进行过程中,讲究的是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教师主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督。

第三步即协作。解决教学任务或问题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获得的答案或许是片面不具体的,此时,小组成员在汇报前需要沟通,利用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通过辩论、合作、竞争以及角色扮演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最终获得属于小组本身的一个学习成果。

第四步则需要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理顺知识资料,深入了解教学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步是操练,即在教师安排的课程任务下,学生们根据大量的信息资料与网络上获取的材料进行总结,展开练习,以达到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项环节,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练习,达到层层深入,提高训练层次。

最后一步就是运用。一切知识的掌握都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能力。教师通过布置新的任务,安排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独立完成。

以上六步相互联系,共同实现英语的新式教学法。

2、“六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高职英语研讨式“六步”教学法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能动汲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去接触外界信息,而是主动地依靠别人的帮助,通过必需的资料以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这种建构是属于个人的,学习者通过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或经验教训,能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组建。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念认为情境、主体、协作以及资源是教学工程中的促进剂。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自身为中心,学习环境和现实情景相互结合,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协作精神,通过提供大量的丰富的资源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获取知识。首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其实是要求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发现和对知识理论的建构。在教育中,需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把握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对“六步”教学法的合理运用,通过学生的交流过程,使其展开生动有趣的学习。网络的运用综合了建构主义四大要素——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改变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模式,为高职英语教育提供更为先进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实现了建构主义的美好设想。

多媒体网络技术是实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有效工具。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话和协商对获取的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实现跨地域和时空的交流学习需要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语音功能作为支持,这便需要借助网络环境。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能够给学习者提供生动具体的学习环境,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加强交流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超文本的形式管理和编辑知识信息,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网络环境下英语研讨式“六步”教学法,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下,利用高科技网络手段,通过六步教学法实现反传统的教学理念,是现代化教育环境中的实践操作,更是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网络技术的逐步推进,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社会对于英语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研讨式“六步”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式教育体制,通过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技术手段着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独立性和积极性,给英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超越局限和时空的特有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造力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推进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善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研讨式“六步”教学法探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11:33-37.

[2]陈辉.网络环境下英语“六步”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管理观察,2009,10:181-182.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036―01

著名教育实践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荀子在《劝学》中也写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都鲜明地指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一个人若置身于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就会被这种文化同化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反之亦然。一个用心创造的整洁美观、优雅精致的教室环境,犹如细雨润物,既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又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方式。特色的教室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教育和熏陶功能。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特色教室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教室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关键部分,是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团结在一起的物化标识。这种文化是在一班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并最终升华为一个班集体的精神和特征。整洁、精致、温馨的教室文化可以陶冶师生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精致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环境的精心设计与布置。

二、特色教室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1. 确定目标,一条班训凝聚人心。班训是立班之本更是班级之魂,在教室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把班训作为一个班级精神的诠释和依托。精致教室文化建设只有明训为魂,践行为本,魂本相依,才能润物细无声。同时,班训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引航,一旦制定,就必须去践行,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提示和鞭策,否则便形同虚设。班训又是一个班级的奋斗目标。它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成长的路,指引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它像一位智者,引领学生享受成长的喜悦,见证成长的足迹,更启迪学生用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成功与失败。

2. 立足实际,教室布置彰显特色。教室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因为不同班级的奋斗目标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差异也不尽相同,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彰显每一个班级独一无二的鲜明特色。比如,对于九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而言,就应该体现出时间的珍贵,让他们感受到时间紧迫,珍惜时间以全力冲刺属当务之急。

3. 育人育德,教室文化的终极目标。教室文化建设应该由班主任和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片有生命感的天地。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主要负责总体设计和调控,并及时纠正偏差和解决新问题,确保主题不变形,特色不打折。同时,务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带领全班学生将各自的智慧和双手融入到教室文化建设当中,使他们在动手和动脑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实现人人参与,个个发挥才华,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既学会团队合作,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又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这就实现了班级文化建设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终极目标。

三、特色教室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忌只有外表的“美化”,缺乏内在的“文化”。在教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张扬青春和个性,但也并不只是一味追求外表的美化,而更重要的是用心营造内在的文化。在教室文化建设中,张贴名人的头像和字画是一种普遍的做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适合学生审美度,如果字画表达的意思达不到学生的文化程度,或者用篆书或草书字体,好多学生都不认识,那么就达不到教育人的效果,更不要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了。

篇3

关键词:幼儿;墙面;色彩

幼儿园班级墙面创设对幼儿的作用性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根据工作经验就班级墙面环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色彩搭配,统一和谐

协调统一的色彩环境会给幼儿以美的视觉享受,帮助幼儿精神放松、集中注意力。目前,幼儿园80%以上都是用红黄蓝绿。很多老师在环境布置中,哪怕一个小小的通知也会用红绿色。老师觉得幼儿就是喜欢五颜六色的,真的是这样吗?五颜六色是三岁前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尤其是出生前半年,四、五个月后的孩子需要色彩来刺激视觉神经,使视觉神经得到发展。三岁以后的孩子已经有性格了,对色调有偏向,要相对比较宁静的色彩,不仅是审美的需要,也是心理的需要。幼儿在儿童阶段接受的是一种审美教育,要给他们美的、协调的色彩。怎样打造一个和谐统一色彩的教室墙面环境呢?教师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基本色打底的原则

在教室墙面创设中,应该首先选用同一种颜色作为整个教室的基本色。如,想让教室体现蓝色的氛围,可以用同一种蓝色贯穿教室各个墙面。在我们幼儿园有教师以废旧纸箱作为各个墙面的衬底,由于纸箱的颜色是统一的,教室的整体颜色看来就比较协调,在此基础上再使用色彩对比、跳跃的颜色,教室既有整体协调感又有局部色彩的变化。

(二)两原色使用的原则

红黄蓝是三原色,在同一个环境下如果三原色同时使用,布置出来的墙面就会显得色彩杂乱,幼儿在这种环境下活动情绪易燥、易怒。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同一个环境下以两种原色为基础,从中找同色系的颜色进行搭配。如以红、蓝两种原色为主的色彩环境中,把大红、粉红、橘红、深蓝、浅蓝、深紫、浅紫等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出来的效果就会温柔和谐安宁舒适,能解决教室因颜色过多而产生的色彩污染。

(三)区域标记色彩统一的原则

班级环境墙面幼儿活动区域的名称或内容标志,把这些名称或内容标志用相同的色彩、相同的字体呈现出来。如:美术区、图书区、智力区等标题都用幼圆字体,字的颜色用黄色,为了使色彩丰满,衬字的底色用深蓝色,这样全部统一,在细节上也能体现出教室色彩的整体美。

二、墙面是幼儿的无声督导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班级墙面创设来给幼儿一些暗示,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提高各方面能力。如小班的主题墙“我真棒”,对幼儿自己会吃饭、会穿鞋、会穿衣服等自我服务能力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大中班“今天我值日”主题墙面是提醒通过图画直观地告诉幼儿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值日生,培养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全勤宝宝”督促幼儿每天按时来园,不会无故请假;卡通形象将洗手步骤张贴在镜子上方,幼儿洗手时可以根据图片提示完成洗手步骤等。

三、让墙面环境与幼儿“对话”

幼儿园班级墙面创设十分重要,是课程实施的一个有机部分。在布置班级墙面时,要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让墙面环境与幼儿“对话”。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有效发挥班级墙面的教育功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幼儿是墙面创设的主人

班级墙面创设内容要来自幼儿的生活,教师要多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坚持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共同设置布局,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如:大班幼儿参观动物园,回来后老师与幼儿共同开展主题活动:

1.谈话。我们到动物园的行走路线是什么样的?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都在干什么?请幼儿分别学他们的动作。

2.画参观动物园图。请幼儿分组分工绘画:有画路线的,画树的,画展馆的,有画各种动态猴子、斑马、孔雀的。

3.师生共同创设主题墙面。在共同商量布局的基础上,幼儿把画好的内容用剪刀剪好,再在墙上重新组合、粘贴。老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同时把全过程拍照并打印出来,再由幼儿设计装饰相框,布置其中。幼儿对于有自己参与创作的墙面很感兴趣,对有展示自己作品的墙面有特殊的感情。因为这样的墙面会引起幼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参与创设墙面环境的过程也使他们感到满足,感到有趣,对幼儿而言,这是一个游戏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幼儿始终在有序、投入的过程中进行,看到布置好的墙面,幼儿高兴地欢呼鼓掌。

(二)幼儿在布置墙面中成长

墙面创设的内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随季节、节日主题、安全主题、养成教育主题等活动的开展不断地进行更换。如:如“三八”节主题墙面布置,可以分三块来布置,第一块是幼儿与家长搜集“三八”节日资料;第二块是幼儿绘画“我要给妈妈(捶捶背、洗洗脚、端杯水……);第三块是用心形卡片记录下每位幼儿想对妈妈说的话。这些主题墙面的布置都能突出幼儿的个性化,积极引导幼儿以自己的语言来表现他们自身对世界、对自然的理解。通过创设一个墙面环境,让幼儿将心里想说的话,或者将良好的表现行为通过画画、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

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能发挥教育意义的班级墙面,使幼儿从中寻找快乐,得到情感体验,智慧启迪,这样的墙面布置才有意义!

篇4

关键词:空间组合;中小学校建筑;建筑设计;应用

前言

空间组合从广义角度理解,可理解成为若干独立空间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连接,使各分散的空间形成有序的序列空间,成为一个完整的单元体,狭义角度分析空间组合就是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整体结合方式,通过空间的调整,更加突出建筑设计自身的风格特色。

1、现代教育理念下中

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理念在素质教育时展形势之下,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环境的科学化构建,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教育环境。素质教育的发展促使现代教育向人本化方向转移,中小学校作为现代教育的前沿阵地,现代教育的有效开展除了认清楚教育者教育引导外,还需关注校园的内外环境建设作用[1]。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多维度的空间理念落实并贯彻于实际的校园建筑设计之中,通过极具个性、创新的设计手法,实现学校建筑设计效果的最大化。现代教育的特殊性对于中小学建筑设计提出了众多要求,中小学建筑设计应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并重点关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良性发展。中小学校是学生成长与发育的重要基地,因此,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要符合中小学生阶段的年龄特点,以保证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生理与心理需求。此外,在建设设计过程中,还应注重空间组合的重要影响作用,以整体思想探索学校校园整体空间,以建筑为主,配合周边环境设计,促使两者成为一整体,在设计中突显创新性,学校教育环境除了应充满书香气意外,还应结合现代教育特征,大胆改造,更好营造学生学习成长发育良好环境,突破传统学校空间组合传统方式,在建筑外形上进行创新,尽量突显当地学校自身教育特色。

2、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组合及应用

中小学校的建筑空间组成主要包括教学用房,行政用房,生活用房和活动操场等,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教学楼的空间组合以及教学用房、活动操场与其他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无疑是学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核心。(1)教室空间组合及应用教室是教学用房的主要空间,也是文教建筑的核心空间,同时还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场所。教室分为普通教室和功能教室,普通教室的形状多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少数功能教室是梯形和多边形,由于学生处于教室时间多于室外时间,因此,在进行教室空间组合设计时,可结合学生的班级人数设定,班级教学模式以及年级差别,结合不同要素进行考量,以此促使教室设计更加符合现代教育要求[2]。结合不同教室教学功能,在进行空间组合时,应尽量将同种功能性教室进行选择与安排,例如实验室与实践器材教室之间应尽量临近。多媒体教室建筑设计时,首先要满足教室空间的充足,而后考量到相关电器设备的装置,在进行教室空间组合时,尽量以实用性原则为出发点,而后满足现代教室的各个空间划分。以教学楼为例,所有的功能空间,包括教室的功能以及班级的分布等,分区要明确,在教室安排上,普通教室尽可能相对集中,功能教室、实验教室等也要相对集中,所有教学用房应与辅助空间有方便的联系。同时相近年级的宜邻近布置,不同年级的宜分开布置,或分层布置,这是因为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年龄以及社会认知不同,其教室如果安排在一起或同层,极有可能造成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的流线干扰,容易引发矛盾。因此,在设计组合应用中尽量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与考量。(2)半室外空间半室外空间是教室的延伸,更是学生转化学习与娱乐的场所,例如教学楼的露台、过廊等。通常这些地方与教室之间相互联系,半室外空间组合是现代教育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进行该空间地区设计时,可适当布置绿植,学生手工作品等,将半室外空间组合与班级文化建设之间相互关联,还可利用过廊、连廊等半室外空间,将学生作品展示在其中,一方面有助于美化校园整体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文化艺术氛围,开创班级文化建设新方式。(3)教室中的家具布置家具布置是教室空间组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室空间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在进行空间组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室中的各种家具布置,常见如学生课桌、座椅、教师讲台、黑板以及教室后面的板报栏、储物柜等,课桌布置,要充分考虑到课桌与课桌之间的间距,课桌宽度等应尽量满足实际需求[3]。例如小学生课桌长宽可设定为长为60厘米,款为40厘米要求,而中学生应适当增加,可设定课桌长为70厘米,宽为50厘米,这些小空间的设定与布置都将影响整体空间效果,故此应满足实际需求,保证课桌应用尺度。此外家具布置还包括班级中板报空间预留,班级饮水机,班级卫生用品摆放位置等。(4)教室环境空间组合教室环境空间组合设计主要是针对教室的物理空间环境的实际应用性布置,如窗户的位置,尺寸大小以及遮阳措施的设置等,因为光线过强、过暗和不良的采光方向都将影响到学生的视觉效果。教室中通风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空间要素,通风设计对于教室整体空间设计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设计时,应注重教室门窗的相对位置,选择合理的门窗尺寸和适宜窗台高度,确保教室的空气流通。(5)图书馆与教师办公区域划分图书馆空间应尽量处于校园的中心位置,方便学生进行书本借阅,以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图书馆还应尽量远离操场等嘈杂空间,以保证图书馆的优质的学习环境。但图书馆空间设计与教室空间设计的不同之处则在于玻璃大小与玻璃清晰度,图书馆尽量运用大玻璃设计方式,以便于学生可以观察到图书馆内部环境气氛,以此不仅可吸引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还可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4]。教师办公空间设计时,应注重尽量将教室与教师办公空间之间相互组合,防止教室过远而影响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教师办公空间不仅应具备基本办公功能,还应设置档案资料放置区域。在教师办公空间组合中,经常出现办公区域无法满足教师实际需求的现象,这就要求在进行空间组合前设定好其各空间的功能。(6)校园建筑环境营造校园环境营造不仅可起到衬托其他空间组合的作用,还有助于打造优质教学环境的作用。建筑环境营造可应用园林建筑和绿色空间,尽量保持学校自然绿植环境。在进行绿色空间布置时,可借助凉亭、花架、连廊等建筑的衬托,适当布置小游园、竹园、果园等,突显校园书香庭院气息,借助绿植环境的衬托,起到增加校园景观的效果。另外操场空间是校园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操场空间应用可借助草坪,让学生在绿意浓浓的环境中,进行运动活动,通过对校园建筑环境的营造,以此为学生打造最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

3、结论

综述,中小学校建设设计空间组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设计过程要坚持整体性的设计原则,注重空间组合的科学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教室空间组合、半室外空间组合、教室中的家具布置、校园和教室环境空间等相关空间之间的关系,将不同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并由此共同构成校园建筑统一体,提升建筑空间组合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彰显校园环境的人文性特征,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和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嵘,张会明.探究建筑空间组织方式——论单元空间的重复与组合[J].建筑学报,2014,06:35-37.

[2]吴爱文.校园建筑的空间组合及环境景观设计[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76-78.

[3]王兵.浅析大学公共教学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及其组织布局[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8:210+212.

篇5

【关键词】多维联系;开放;品德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3-0011-02

【作者简介】朱金娥,南京市上元小学(南京,211100),南京市江宁区德育带头人。

“一体化德育体系”是以小学品德课程及品德课堂为中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及优势的新型生态德育模式。随着研究实践的深入,我们的品德课堂与其他德育资源的联系更为密切,教学也更为开放。

2014年春天,正值学校开展“过有责任的生活”这一主题活动,在品德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们的责任感呢?与其对学生讲故事、说道理,不如就从他们身边的环境做起,引导他们去“感悟意义,增强责任”。教室,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地方,也是他们德性成长的重要场所。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有《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我们可以借助学校新型德育体系的大舞台进行一些尝试和改变。

一、课前活动,人人争做“教室美容师”

为了让学生懂得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也为了让他们在教室里更愉快地生活和成长,首先要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明白自身的责任所在。于是,我班结合学校近期的德育工作要求开展了以下课前活动。

1.小调查。

(1)你对班级目前的布置满意吗?有什么想法?

(2)针对你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2.我心中的教室。

完成调查表后,我班还要将学生的建议汇总成一份总表,然后选派学生代表在学校升旗仪式上介绍“我心中的教室”。

3.“美容师”在行动。

学生自由成立若干小组,如“勤劳小蜜蜂”“卫生小天使”等,并选举组长,组长带领小“美容师”开动脑筋,开展美化教室的活动,教师及时指导、拍照等。

这些前期活动是《我是教室美容师》课堂教学的铺垫,同时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紧密,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教室这一重要空间,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

二、课堂回顾,感悟“班级与我”的关系

有了前期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的教学便能更好地进行。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回顾美化教室行动中的一点一滴,发现教室里的美人美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并培养他们做教室“美容师”的责任感、自豪感。

1.新旧对照,激发自豪感。

师: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在当教室的美容师,这是我们原来的教室(出示旧照片)。大家用智慧与汗水把我们的教室变了样(出示新照片)。

师:说说看你喜欢现在的教室吗?

师:这么美的教室,是谁的功劳呀?你还发现了谁的功劳?有你的功劳吗?

2.师生互动,分享美好。

师:在美化教室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景,我拍了下来,你都看见了谁?你来夸夸他!(课件展示)

(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

师:听了他的介绍,我很感动,你们呢?为什么感动?

师(相机评价,引导感悟):

你们这么辛苦,美化教室的决心真大;

你学会了分享,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了大家的快乐;

三(4)班是个大家庭,团结合作力量大;

为了美化我们的教室,你花了好多心思,是个了不起的美容师;

可见你对班级这个大家庭充满爱……

师:有些细心的同学,还把这些令人感动的事情记在了我们的“美人美事”记录本里,下面请几位小组代表上来与大家分享。

(简要叙述事情并读“夸一夸”部分。)

3.让美永驻我“家”。

这么干净、整洁的教室,凝结着我们每一位“美容师”的劳动与智慧,那么,怎样让美永驻我“家”呢?

(1)小组讨论,交流分享

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班级与个人都要做到:由多打扫到多保洁、少打扫;养成抽屉干净的习惯;做好课前准备,桌面整洁清爽……

(2)寻找“金点子”

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你有什么金点子?其他班级中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3)教师小结,表彰促进

展示班级八个“美容师小组”的合影及组名。

让我们分享他们的美化感言(点击课件)。

(4)感谢每一位“美容师”的付出,下面请小组代表上台领奖,每人说一句获奖感受。

4.课堂总结(略)。

5.制作展板。

各小组将活动过程的资料、图片制作成展板,交由学校德育处进行橱窗展示。

班级就是师生共同的家,这节课通过对这个家多角度的回顾、赞美,让学生深深感悟到了良好的教室环境对自己成长的积极影响,每个人对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都负有责任,“班级对我有意义,我对班级有价值”,主人翁意识由此树立。

将课堂上呈现的“美容师”们的活动照片、感言及“金点子”等资料,以及课后学生们制作的展板,展示在学校橱窗中,这些做法也启发、教育着其他班级的学生。这样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段活动的总结,又是后段活动的起点。

三、课后延伸,认识“学校与我”的关系

我们的德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她是一个台阶,呼唤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生活。学生责任感的树立,也不应限于认识“教室与我”的关系,还应该推而广之,走出教室,引导其认识“学校与我”乃至更多的关系。

所以,在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延伸活动:

(1)班级是我们的家,学校更是我们的家,你对我们学校的环境布置满意吗?你发现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如果请你给校长写一封信,你准备怎么写?小组内讨论,集中组员建议,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写信,再交给校长。

(3)自愿组合,成立“上元小学美容小分队”,与学校大队部联系,配合大队部进行校园卫生维护、绿化保护、标语制作等工作。

篇6

当刚刚接手新班级时,我看到教室里有四面白乎乎、光秃秃、贴满瓷砖的墙壁,觉得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学生共同把教室四面墙上的方寸瓷砖变成一个五彩的大千世界,努力建设班级文化,为学生创造一方心灵的沃土,使教室成为孩子心灵栖息的地方。

一、以人为本,突出宣传功能

我从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因素出发,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精心设计一张小小的名片。这张独特的名片要让学生寻找自身的闪光点、特长、经历、爱好等,动手动脑,自主选择,自主思考,名片做成后要张贴在瓷砖上。当名片贴好后,教室顿时熠熠生辉、焕然一新。独特的瓷砖式名片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展示了学生的特长,同时也构建起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二、实用美观,提升激励功能

在瓷砖上张贴学生的作品、奋斗目标、个人小组得星情况、班级荣誉等,可以让学生产生归属感,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比一比,谁的小红花多”从纪律、作业、卫生、课堂参与等几方面进行比赛,所得的红花都张贴在学生小名片的旁边,这样的竞赛版面布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当得到一朵小红花时学生那小脸蛋异常兴奋,他们觉得学习生活是那么的有趣,这使得刚入学的孩子愿意、希望来到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瓷砖上还有一个醒目的光荣榜,上面有我们班的“五星计划”,就是让学生每月根据自己各方面的表现争评五星:“发言耀眼星”“作业规范星”“文明使者星”“健康引领星”“服务光荣星”;又如十项标兵的评比,每月通过评出“爱心”“劳动”“卫生”“节约”“纪律”“学习”“尊师”“特长”“进步”“礼仪”这十项标兵,以此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让学生在光荣榜上展示自我。

这样直观的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生机勃勃并成为了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也使得教师的期望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教育启迪,实施导向功能

对于学生而言,教室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在教室里布置一些恰当有益的内容,会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领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奋斗。

结合本班情况,我把“爱心伴我向上,知识助我成长”作为本班班训置于黑板上方的瓷砖上;在四周悬挂诺贝尔、富兰克林、鲁迅等在各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画像;在黑板右边的瓷砖公告栏里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的约定》《一日常规》《文明班级条件》等规范公约。

这样一来,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使学生时刻能够接受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学生纷纷以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在心中确立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产生了克服缺点、战胜困难的力量。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奋斗的暗示环境,不知不觉中对他们的行为也有了一定的约束力。

四、自主创新,发挥育人功能

篇7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布置;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89-1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环境是儿童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良好的环境布置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充分利用环境因素,给儿童打造新奇而舒适的环境,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让主题墙“活起来”,体现环境布置的趣味性

在幼儿活动空间中,主题墙的布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孩子对新奇的事物总会充满兴趣,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在与事物的接触中感知世界,认识社会。因此,在幼儿环境布置中定期更换主题,让主题墙“活起来”,营造具有趣味性的空间,可以避免幼儿所处环境单调现象。主题墙的布置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季节设计主题,如:“春天来了”“秋天的名片”,让幼儿身处主题鲜明的环境中,感受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领悟能力;主题墙的布置还可以以幼儿的成长阶段确定主题,如:“现在的我”“未来的我”,孩子们总是对未来充满向往,通过这样的主题设计在幼儿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再如设计《蚂蚁抬豆》的主题墙,一只蚂蚁垂头丧气,两只蚂蚁大汗淋漓,而一群蚂蚁喜气洋洋抬着豆回家,孩子们看到蚂蚁的神态都来了兴趣,从中还能学会“团结合作”。

二、让孩子们“动起来”,凸显环境布置的交互性

幼儿环境的创设和布置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以幼儿发展为核心,有效激发幼儿对新事物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的自主参与意识。因此,环境的布置不只是教师的事情,更应当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把布置的权利还给儿童,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发掘幼儿自身潜力。首先,让幼儿在布置中展示自身的才华,如元旦联欢会到了,为了营造温馨舒适的亲子环境,教师提出了设计制作“全家福”的活动,孩子们将画好的“我的一家”贴在教室墙上,家长在画的旁边写上最想对孩子说的话,没想到活动开展的异常热烈,孩子在动手操作中不仅收获了快乐与自信,亲子共同参与,孩子看到父母的“寄语”,受到鼓舞,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其次,让幼儿在布置中快乐成长,如让幼儿参与《大树与小鸟》主题环境布置中,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整个背景设计成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而大树上住着小鸟一家人,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激发了画画的欲望,提高了感受能力;同时孩子们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幸福感提升了。此刻环境布置不再是单向的教育,而是成为一种交互性多向交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让立意“新起来”,彰显环境布置的启发性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环境布置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要做到立意新颖,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启发性。而富有创意性的环境布置更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让幼儿沉浸在快乐与喜悦之中,增强幼儿自身体验。比如布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玩具、图片等,培养幼儿爱发现,善思考的能力;展示具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故事,“海底神秘之旅”、“太空新发现”这样的创意会吸引幼儿的兴趣;设置幼儿喜欢的“自然角”,即在幼儿园中开辟一块天地,饲养几只小动物,种植一些蔬菜、花草。这样提供给幼儿更多自主参与的机会,亲自喂喂乌龟,亲自养养兔子,亲自种出几棵胡萝卜,还可以收获几株向日葵。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把观察到的动植物的生长状态记录下来。这样的环境设置给幼儿提供了观察、体验的机会,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必须动脑思考,在思考中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的美好世界就这样丰富起来。

四、让形式“多起来”,实现环境布置的多样性

篇8

一、现在幼儿教育中的问题

分析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幼儿教育的理念上不够创新;二是幼儿教育的硬件设施不够齐全。从理念这个角度来看,大部分的幼儿教育成了知识的教育,很多只是一味地迎合家长的观念,变成了一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从专业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一味地追求显性价值却忽略了隐性价值。

(一)没有将智力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作为重点

虽然一些学者已经提出,隐性教育是指在学前的教育中大家并没有认识到的教育,是指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发挥着作用,进而表现在一些隐性的功能。婴幼儿学前教育的隐性教育,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大体分为这样三个方面:社会化、主体化、个性化。

(二)幼儿智力的开发不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们分析部分地区大部分的幼儿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由于免费义务教育的实行,现在幼儿园和小学争抢大班的学生源,甚至有许多小学规定,如果想要上本学校的一年级,条件是必须要上本学校的幼儿园,而这些所谓的幼儿园,一般是将一年级的课程提前进行教授。当真正进入一年级的时候,又会重新学习一年级的课程。这种成人化的教育,很容易让幼儿出现厌学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幼儿园,进而出现过早让幼儿认字、写字、学习拼音的现象。

(三)改革幼儿教育理念

想要改变上述的幼儿教育模式,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教育理念,这也是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分析我国为何学前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回顾在上个世纪末的现实状况,主要的原因是幼儿教育采取的是固定教室的办法,将幼儿的教育变得中学化。然而,幼儿教育应该是活动化的,教育的方式也应该是以活动为主的。

二、活动室常设在幼儿教育当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一)智能的启发性

幼儿的生命是充满着活动的,也就是说,幼儿在生命的过程当中是随着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发展的,环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活动室当中,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现在各个班级的教育目的以及不同班级幼儿的认知水平的不同来创设主题墙面,其中可以有着丰富的内容,可以有庆祝各种节日的主题,也可以有着关于家乡的美丽或者是热爱国家的主题,可以有着对一年四季的美丽进行充分反映的主题,也可以有着现在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的绿色环保的主题。这些丰富主题的存在往往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然后,以这些主题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进行主题墙的布置过程当中,我们完全可以让幼儿参与进来,通过参与,幼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布置的内容进行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在这种亲自动手的环境当中,孩子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能够被更好地激发出来。

(二)情感的感染

环境的美化对于幼儿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的美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对于美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激发孩子表现美的能力以及兴趣,所以说,我们在进行环境创设的过程当中是需要根据幼儿的审美进行创设的,需要尊重幼儿的审美。在进行每一个教育主题的创设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仅需要注意主题当中丰富的内容,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尽可能地保证其中的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的结合,能够营造出一个富有着童趣的、美的环境来帮助幼儿进行美的感受。我们完全可以在班级当中由老师以及幼儿一起来进行剪贴画的制作,然后将这些剪贴画进行精心布置,成为教室墙面的特色,使得教室中的每一面墙都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成为孩子感受美以及创造美的途径,同时,在创造美的过程当中,还能够帮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以及完成美的创造时的喜悦之情。

(三)行为的激励

我们在班级当中应该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来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在幼儿的绘画作品当中往往都能够很好地体现他们的童真及童趣,教师能够从孩子的绘画作品当中体会到他们的思想。在班级当中,我们完全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进行创作,可以通过绘画、手工以及剪纸等方式来进行创作,表达出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利用自己的作品来对教室进行美化,在通过幼儿自己的作品来对环境进行美化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能够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在看到自己亲手创作的作品被展出之后,会增加创作的信心及兴趣。在孩子们的心中,自己作品被展示出来是对他们最高的尊重,是对他们最好的表扬,虽然说现在每一个幼儿在发展水平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在鼓励孩子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应该让孩子能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进步,这就是孩子的成功,能够使得孩子更多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语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95-02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乡镇幼儿园的环境不同于城市幼儿园的环境,为乡镇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环境,对于促进乡镇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从合浦县的乡镇幼儿园的情况来看,全县共有5所公立幼儿园,100余所私立幼儿园。在环境设置方面,乡镇幼儿园和小学学校硬件建设基本相似,乡镇幼儿园往往重视教室的黑板、桌子、板凳的布置,教具玩具不足,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园舍环境根本体现不了幼儿园环境的特点,活动场所过于单调。而且大部分幼儿园重视的是教写字、做算术题等,教学的小学化倾向非常明显。

二、创设乡镇幼儿园良好环境的策略

要想针对乡镇幼儿园目前存在的问题创设适宜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环境,本人认为应当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幼儿园内环境的布置,也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拓展幼儿园教育环境。

(一)科学合理地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

为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我园创设了一个健康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使幼儿园户外大环境和班级内的小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设置安全、优美的园内活动场所。我园的两块大操场都铺有塑胶地板,给幼儿提供了优美、安全的活动场所。此外,园中的户外场地有20多处活动区域,有可以锻炼身体的跑道、攀沿壁、蹦蹦床、滑梯等,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开设新的活动区域,如幼儿非常喜欢玩沙子、玩泥土,我们就新建立了一个大沙池。教师在教学时,为幼儿配备各种各样的玩沙工具,帮助幼儿玩沙子游戏,同时通过解说,帮助幼儿在玩沙子的过程中掌握沙子的特征。我们还在大操场上投放许多体育器械(车轮、小车、投球篮、平衡木和很多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械),每个班每天安排两次户外活动的时间,保证每个幼儿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在走廊楼梯创设了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性的环境:有认知性的环境,如认识各国国旗,认识我们的祖国、家乡、安全标志等;有观赏艺术性的走廊挂饰:脸谱、窗花等;有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图片;幼儿平时的美术作业经过教师包装后也用来装饰校园,让幼儿既可以欣赏到自己的作品,增强审美情趣,又能激发积极参与、展现自我的乐观态度和信心。

2.教室环境的创设以教室环境和区域活动材料为主、以师生合作布置为原则。各班教室的后面是一幅相对固定的装饰性的背景图。该背景图的制作技巧有三个:一是创设的墙饰要蕴含有教育的意义;二是区域的材料由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其中教师负责框架,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制作;三是设计时一定要给幼儿留有空白的地方,让幼儿在设计时留有想象空间。每个班基本都能按评比标准合理地设置相应的区域,设有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装扮区、美劳区等。如区域材料在选择上要求:①材料丰富、新颖;②考虑活动的用途;③体现幼儿的兴趣特点;④可供操作性。每天安排有40分钟以上的区域活动时间。一段时间过后,幼儿敢于把自己的经验和内心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室环境中幼儿的作品也越来越多。

3.开辟种植园地。我们把园内的旧沙池改造成了植物园,给各个班级设立植物园地,由教师与幼儿共同种植植物。一般选择色彩鲜艳的花卉,如牵牛花、向日葵、等,以及种植四季常绿的万年青、芦荟、仙人球等。各班轮流值日,给花浇水。另外,我们分别给每个班安排了一块菜地,让幼儿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瓜果,如冬瓜、丝瓜、南瓜、玉米、红薯、萝卜、白菜、大蒜、葱等。教师带领幼儿轮流给蔬菜浇水,并对蔬菜生长的过程做好记录,让幼儿讲述其变化,了解蔬菜生长的特征。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也使幼儿养成了主动参与的良好习惯。

4.建立家园饲养区。我们在幼儿园内开设了一个家园饲养区,养有鸡、鸭、鹅、小白鼠等小动物。幼儿和教师一起喂养、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并自由畅谈自己看到的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由于互相谈的是幼儿熟悉的事物,幼儿的学习兴趣浓厚,时间长了,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了提高,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充分挖掘幼儿园周围环境的教育资源

1.利用幼儿园周边的大自然环境。对于乡镇幼儿园来说,大自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俗话说,大自然是孕育智慧的源泉,作为乡镇幼儿园,在教具玩具等资源与大城市幼儿园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应当运用好大自然这一资源优势。如我园的旁边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广场,教师可以就地组织幼儿到广场去玩,开展放风筝、欣赏花卉等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到郊外踏春、秋游等,使幼儿在自然的观察中丰富各种知识。在金秋十月,可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让幼儿在教师预设的“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等主题活动中采集各种树叶、花瓣,然后,教师再组织幼儿描画、粘贴秋天的美景,或让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寻找到的告诉教师。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充实了乡土教材,又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

2.设置幼儿家长自助服务区域。我园的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职业背景都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我园专门设置有家长自助服务区域,成立了家长自愿服务小组。该区域设计由家长把其工作中最有代表性的物品带来幼儿园,作为教具,介绍给幼儿。这些物品有农产品、农作物、工具、标志性的图画等,使幼儿逐渐掌握很多方面的知识。此外,我们还建议在幼儿园附近上班的家长向单位提出申请,把本单位的工作场所建设作为幼儿服务区域,让教师带幼儿去参观其工作场所,观看劳动过程,听其讲解,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发现、捕捉新信息,为幼儿创造自由地看、说、想的机会。

篇10

关键词: 职业高中 班级文化建设 途径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并成为班级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陈晓红,2008)。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级凝聚力和良好班风、学风的必备条件(刘思汉,2006)。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感染学生。在职业高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两年的实践教学中,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教室文化环境的设置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室的环境布置有着独特的作用。所以要对教室从内到外进行恰当的布置,使教室充满着文化的气息,让学生走进教室就有一种精神洗礼的感觉,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能说话,都在微笑,都在育人,都在催人进步,使整个教室空间充满育人的氛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室四面墙的布置

师生共同布置教室,共同创建一个整洁舒适、优美、和谐的环境,使同学们一进教室,就能感到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以我班的布置为例,两侧的墙壁贴一些风景画、名人名言等;后面的黑板报每月更换,结合学校的教育活动和班情,由学生自己精选内容,排版和策划,老师提供参考意见。板报的两侧是学习园地、班级论坛和心愿角;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挂着整个班级的座右铭。教室的后面设有展示栏和留言板,在留言板上同学间、师生间可以交流思想情感,反映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展示栏上可布置如“书画作品展”、“优秀作业栏”、“比一比谁最棒”等栏目,让学生在展示中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形成一种竞争和挑战的意识,从而使心理素质不断得到锻炼,同时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不断地受到自我激励和对比激励。

2.教室的四角的布置

班级四角的布置也是有讲究的,以下几个方面是应当考虑的:教室的四角,可以把它安排成科技角,建立班级图书角,合理安排公共财物,摆放花卉盆景。第一,每人都把最喜爱的书籍和报纸献出来,与他人交流,从而建立班级图书角――黄金书角(取书中自有黄金屋之意)。图书角是“知识源”。对学生拓宽知识面,意义非凡。第二,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对教室内的公共财物进行合理安排,比如各种电教设备、扫帚、饮水机摆放得当就能让人有一种美的感觉,而这些极细小的方面就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第三,很多班级都愿意在教室内摆设一些花卉盆景,既能美化教室环境、净化教室空气、陶冶学生情操,又能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3.室内的课桌

让教室的每一个桌凳都具有教育性(蒋忠,2003)。课桌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物品,是学生最亲密的伙伴,为了避免部分学生整天用小刀对它进行“整容”,把它“修理”得伤痕累累,我与学生共同决定在课桌上铺上一块精美的桌套,且在桌面上贴上用美丽的卡片制成的座右铭,让它不断地鼓励学生,这样能起到教育的目的。

二、激发主体意识,健全班级制度

班级是全班学生共同的“家”,建立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良好班风形成的有力保证(张林,200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班级除了依靠学生自觉学习,还需要制定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克服学生的随意性,达到惩处歪风、激励后进、奖励先进的作用。但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必须讲究实际,尊重学生意见,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作用。每学期之初,让全班学生充分讨论,针对班级各方面情况,每个人拟出心中的班规、班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班级量化积分规定,制定符合本班的班级公约。奖惩结合,试行一段时间,学生没有意见就正式施行。由于不是班主任自上而下直接强加给学生的,而是由他们讨论产生的,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不制定不行,因而也会自觉维护、执行。叶圣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推而广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自管。另外,我还提出“守纪、惜时、勤奋、务实”的班训,督促学生对照实行,还结合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十荣十耻”。

三、以榜样感召人,树立榜样形象

推动良好班风过程发展与前进除班主任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外,还要靠榜样的力量。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总需要有人开风气之先河,做优良班风建设的火车头。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找好切入口的同时还要密切注意动向,及时发现好风气的带头者,并大力给予培养、教育、引导,不断提高其认识,增强其行为稳定性,使其成为班集体的骨干与榜样。树立榜样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进行,既可借助社会榜样的力量,又可效法校内外先进班级的经验,结对子,手拉手,合作竞争,促进本班优良班风的形成。还应充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的榜样力量。班风是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干部品德、理念、行为、作风的扩大和发展,其中班主任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和学生干部是本班班风的倡导者与先行者,要全班成员做到的自己应先示范、先做到,坚持持久修炼,营造一种有特色的风气。

四、开展集体活动,打造班级精神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教育环境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物质环境阶段,更重要的应该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环境(周勇,2005)。

1.定期举办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在统一学生思想、端正学生态度,进而规范学生行为、形成集体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校每周有一次专题的主题班会,每月有一次全校的主题班会观摩课。如为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规范学生行为,我们开展了“集体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为尊师重教、尊敬父母,开展了“感恩”的主题班会;为激发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开展了“现实与理想”的主题班会;为引导学生体会相处之道,培养温暖、和谐的集体氛围,开展了“身边,我讨厌的现象”主题班会;为了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和谐家庭,开展了“成长勿忘父母恩”主题班会,等等。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方面,这些主题班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只有成功的主题班会才会深入学生心灵,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举办各种竞赛活动

如设计“班级文明宣传标语”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文明用语的兴趣,自觉提高了文明素质;四人小组合作的“手抄报设计比赛”,人人动手参与资料,你负责标题,我负责内容,你书写,我美工,各显风采,各展所长;五彩缤纷的“科技作品展评”,有绣花、剪纸、编织、塑料制品、手工壁挂和小发明作品等,想象丰富,创新不断,显现了学生的心灵手巧。针对各类比赛项目,我还组成学生评委小组,纵向横向来比一比、赛一赛、评一评,互相竞争,共同努力,以此来推动整个班级文化建设。总之,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以及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集体教育,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兴趣小组

创设兴趣小组活动角,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但是长期以来,学生主要学习学科知识、技能、技巧,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技巧及拓展知识面的能力,所以,创设各种兴趣活动角,可以让学生自由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健全人格,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我坚持一个宗旨:学生自己的栏目自己办。真正给学生一个自我创新、展现自我的空间,教师甘心并认真充当好“勤杂工”、“顾问”、“欣赏者”等角色。学生有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习作、书法、绘画、手抄报、小制作……都可以拿去展览,隔几天等大家都看过了再把它收回来,留出地方给别人展出。

五、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其主体和结构决定着人际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倪建英,2005)。班主任指导班级学生交往,一是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的交往需要、能力的差异性,指导学生正确知觉周围的人,懂得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正确确立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二是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根据班级活动的目的、任务和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交往风格的差异性,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经纬的交往网络。三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充满信任的关系。这要求班主任易于接近,善于轻松而灵活地和具有多种多样心理特点的学生交往。这也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努力向上班集体必须做的工作。比如抓班级的带头人,经过接触,我培养了一批自信心强、有活力的班干部,使班级各项工作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小结

以上观点是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点滴体会和浅薄研究,希望能对教师工作有一定的帮助。班级文化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它所涉及的更多的问题有待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凭一个两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它是集体的结晶,它需要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进去。它的存在方式是动态、系统的,是在不断变化中得到发展的。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们要使其作用最大化,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综上所述,班级文化的建立对班风建设、学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现代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晓红.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J].全球教育展望,2008,(01).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思汉.和谐高校校园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6,(10).

[4]蒋忠.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班主任,2003,(02).

[5]张林.多方位创建班级文化[J].班主任之友,2003,(11).

[6]叶谋志.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班主任之友,2003,(12).

[7]徐飞.班级文化与学生人格[J].班主任之友,2005,(08).

[8]肖学冰.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云南教育,2001,(16).

[9]倪建英.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班级文化建设[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10]杨军.浅谈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八对关系[J].班主任,2006,(10).

[11]曾俊华.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体会[J].基础教育研究,2009,(17).

[12]周勇.班级文化建设操作纪实[J].教学与管理,2005,(28).

[13]郭守春.谈班级文化建设及其作用[J].才智,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