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教学反思

篇1

教学总结部分如下:

一、渗透考试大纲,掌握学习方向与重点

考试大纲是老师教学生的一个总要的参考,也是学生进行复习的标准。在《电工电子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记的知识点很多,重点难点的标记也很明显。所以学生要吃透大纲的内容,有重点的选择记忆。半期中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如下。

1.基本知识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基本组成部分、三种工作状态;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交流电的三要素及表示方法;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视在功率的概念;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RLC串联电路的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及功率三角形。

2.基本技能

运用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元件的伏安特性,进行交、直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

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南定理分析、计算复杂的直流电路。

3.综合应用

常见电压表、电流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能完成照明电路的安装;能根据实际要求正确选用电阻、电感、电容。

二、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巧妙的创设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亦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去设置课程需要的解决的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智力。提出课堂上的可以实行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的学习,自觉的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要加以总结并进行适当的加以点拨。

采用一课一练的方式,当堂课程进行检验。中等职业学生的学习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基础相对于比较薄弱,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于来说比较差,所以不能片面的追求深入的学习,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件好事,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一般是以能过了考试为主,在他们能很好的掌握基础的知识之后,然后进行适当的拔高。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能把基础知识学好。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化静为动,借助现代辅助教学手段,穿射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电工电子学科中的概念和有关规律能够以生动的画面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这样抽象难懂文字就容易理解很多,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完善的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反思部分:

1. 课程重点把握不足,不充分,比如说变压器的三个参数,额定容量、额定初级电压、额定次级电压概念没有理清楚;前后内容联系不畅;

2. 课堂上课互动不足,特别是比较理论化的课程,RLC串联电路就没有互动好,造成部分同学有不清楚;

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有助于教师从多角度了解到自身教学的不足,还可以使教师从学生学习心理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保证历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高效。

1重视学生感受,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虽然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已经提高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但是笔者通过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感受的情况,由于历史知识本身与学生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要想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到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就要重视学生感受,为学生创设出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后期运用的顺利程度[1]。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普及的当前,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综合使用多媒体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呈现出与该历史有关的图片、影视资料、电视情节,使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历史情境的感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搜集更多与有关的图片,使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营造出真实的历史情景,提高学生学习该内容知识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在日后回想起时,可以借助教师所提供的图片,更全面的回想起内容。

2抓住教学重难点,理清历史教学脉络

虽然对于学生来讲不同的高中历史内容都十分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重难点内容,重点内容为学生必须要深刻掌握、理解、记忆的历史知识,难点内容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高难度的历史知识,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反思,发现只有做好重难点知识教学工作,学生才能够构建出整体高中历史框架,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明显[2]。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厘清历史教学脉络,明确整体教学框架;随后,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整体框架中明确标出教学重难点内容,并在开展该阶段教学内容时,提高对其的注意,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强化教学下,更扎实的掌握重难点历史教学内容,保证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3强化学生记忆,做好复习回顾工作

与数学物理知识相比,高中历史知识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更高,因此,学生需要反复学习、记忆该方面知识,从而加深对相关历史内容的印象,保证学生后期使用的准确性。但是,笔者通过对当前历史教学现状的反思,了解到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更重视新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旧知识的复习回顾,这样的教学结构呈现出不尽合理的现象,学生学习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当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出现疑问时,高中学生还会反思自身的学习能力,影响学生后期学习的积极性[3]。结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象,历史教师需要在开展新课程教学内容前,仔细搜寻与该教学内容有关的旧知识,并通过复习回顾旧知识引入新的历史教学内容,在强化学生对旧知识记忆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新历史知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文学的繁荣》一课时,教师可以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引导,让学生在回顾该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快速的走入《文学的繁荣》一课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知识的记忆。

4加强教学中历史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融合

历史本身与思想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学生民族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因此,加强教学中历史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融合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讲授中国历史发展情况,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详细的了解到我国发展史,激发出学生自身爱国主义情怀;其次,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积极弘扬我国优良传统,使学生在相关历史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后,高中历史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正确的解答,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思想,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思想教育意义[4]。

总而言之,历史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只有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才可以使学生掌握到更多与我国文明、文化有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基于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反思,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后教学中需要更重视学生感受、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做好历史知识复习与回顾工作、强化历史教学中文化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融合,为学生历史历史水平的提高做出努力。

作者:陈旭 单位: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

参考文献

[1]马维林,黄敏.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及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5):54-56.

[2]杨波.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181-182.

篇3

关键词:教学反思 反思途径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不吸取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看了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到:我们教师不注重反思,虽然不至于像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只教不研,我们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如果只研不教,我们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家。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更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这些中外学者的观点都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学反思是成功实现课改的关键。

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而不擅于反思则窒息教师的创造,阻碍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需要反思,课改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科研结合型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通过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使自己的专业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电工基础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想谈一谈对此的粗浅认识。

1.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反思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教师做出新计划的依据。

2.反思对专业发展的帮助

2.1有助于教师加快成长速度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地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不断地反思并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自己的认知缺陷,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

2.2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

不管是听取有经验的教师上课还是自己上课,我们都可以在课后反思每节课的成功或不足之处,针对某个知识点用什么方法讲授学生最容易接受,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是难点?……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教学经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2.3有助于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通过对各种教学现象和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通过与教学目标的对比,通过学生和同行的反映,努力找到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可使教师从冲动的或随意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慎重的态度和行动,不断解决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4有助于形成优良师德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进步。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上的困惑,随着时间的推延、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师本人教学经验的丰富,我们在反思后不可避免地要否定自己原有的看法、教学方法甚至是对知识的认知,这时,教师本着对事业、对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原则,要马上更新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坦然检讨自己的不足。这有助于教师形成爱岗敬业、虚心好学、自我否定、追求完美的优良品质。

3.电工基础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

3.1学会反思技术,养成反思习惯

学会反思是指教师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要学会反思应做到:一学,学习教育理论文章,以及别人的先进经验;二读,坚持读有关电工基础方面的文章,读与校本课题有关书籍,掌握最新的,特别是课改方面的信息;三写,写读书笔记、写评课记录、写读书体会等。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在培训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教师既是培训对象,又是培训者。

我们要以主动的态度、反思的精神去努力学习,不断学习反思,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通过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让自己学会反思技术,进行反思性教学,并养成反思的习惯,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3.2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会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如有一次课上,我在讲到磁场和电磁感应部分的综合题时,发现原来上课一直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个别学生精神状态大不如以前,表现出茫然不知所云的神态。上完课后我向学生了解上课不想听的原因,原来由于我在课前准备得不够充分,上课时没有把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的适用场合讲清楚,使得学生很混淆,只看见我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地换来换去比划着,他们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过学生的提醒和本人的反复思考总结,在下一节课时,我通过适当的例题,讲清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并要求学生从物理本质上区分左、右手的选用,即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问题,使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应用右手定则;属于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问题,使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应用左手定则。

我还跟学生介绍了一种很形象的记忆方法:“电”字的竖弯钩朝右,判断感应电流用右手;“力”的横折钩朝左,判断电磁力用左手。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听课也津津有味起来。我尝着反思的良方,心里感到无比快乐。

3.3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电工基础的概念及规律有的是在大量的电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有的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所以,电工基础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从而使学生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

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教学重点、难点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因此,电工基础教师重点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

它应包含每节课的新授内容如何引入、教学内容怎样处理、教学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怎样利用、课堂结构怎样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学法指导如何加强、怎样让学生形成电学概念、怎样让学生掌握电学规律、学生根据实验应得出什么结论、如何构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课堂教学氛围怎样、学生的常见错误在哪里、哪个知识点讲得含糊不清、教师课上能否因“班”施教、课后能否因人施教、教师有没有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教师如何弥补已有的教学缺陷等。

3.4通过听课及评课反思教学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作为一名电工基础教师,经常听听其他老师、特别是同行中优秀电工基础教师的课,有利于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态度、教学作风、教学手段和教学经验。评课是以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对象,对其成败得失及形成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与评价。

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听课和评课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评课的过程是深入思考的过程,是认真总结的过程,是由现象升华到理论的过程。如果只重视听课而不重视评课,甚至听而不评,那就失去了听课的真正意义。所以说,评课比听课“更为重要”。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课后听课教师一起评课,并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它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与专业发展的气氛。

由于同行对课堂教学活动、教材与教师的要求比较熟悉, 他们能对教师改进他们的教学工作提出具体的与实用的建议。通过听、评,营造出宽松自由的教学研究氛围,让教师在“聊一聊”“议一议”中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课改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针对问题,大家谈感悟、讲困惑、议策略、找办法,从而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这样“聊”起来感觉到“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气氛浓,更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结语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教学反思是成功实现课改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光明日报.2002年11月22日.

[2]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篇4

关键词 兴趣和动力 演示 情趣 探究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的高低则主要来自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所谓的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知识所产生的发自内心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自主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强大动力。学生高高兴兴的学和愁眉苦脸的学习相比较,效果迥然不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本来他们的学习习惯就不是很主动,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强迫、压制式的“死记硬背”或“照本宣科”,只能造成师生关系冷淡、僵化,甚至对立,这样对于职业教育是“百害而无一益”。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对《电工内线工艺》这门课感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且便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 重视“首次”课教学

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在《电工内线工艺》的前几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能够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他们对于“电工工艺”的“认知的兴趣”。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自觉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内线工艺》的兴趣和动力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于是,在首次课上设计了一些问题:照明电路为什么有时候忽明忽暗?电力系统中和自然界的雷击现象是怎么一回事?而短路跳闸时电力系统中又会产生哪些异常现象?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都是学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二、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实验

《电工内线工艺》是一门以动手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根据《电工内线工艺》的教学大纲,我在教学进度中安排了“课堂实训”环节,即“多说不如多做”,因为单纯学习基本的“电工工艺知识”是枯燥乏味的,不如让他们自己动手、自己思考,以便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刚开始安排几个有趣的实训,如:电工常用工具和仪表的使用,简单的常用照明线路的设计和计量等项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反复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并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尽量采用直观教具、演示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电工内线工艺》主要是学习(高低压电气的人员所必需具备的)电工工艺和安全知识,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实践实训课程。在《电工内线工艺》教学中要加强直观和实训教学,采用电器实物、电气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配合作用。例如,在学习“电线和电缆”等绝缘线时,通过教师对常用规格的线缆进行详细的描述后,然后在多媒体演示屏上展现出某供电系统电线和电缆的放大镜头,依次让学生按照各型线缆的特点,寻找出该供电网络所采用的电线和电缆,并对号入座,然后分析这些线缆的使用环境和敷设方式。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电线和电缆的基本外观、型号,了解电线和电缆的区别,以及各型电缆的使用场所和应用情况,这样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愉快。再如,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在学生自述已知的变压器工作原理和用途的基础上,通过模拟的实物模型和零部件分解图例,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内部结构、推导“变压”的机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掌握和理解,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2、注重演示教学。演示教学是展示电工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谈为神奇,为理解和掌握好新知识创造条件进行演示教学。这样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演示实验中,就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由学生自己动手,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和使用仪表、设计常用导线连接方法,在自我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这样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自主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乐趣。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实践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事实来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强调正确的操作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信心。

比如:在讲授交(直流)流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时,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常用交直流电流表的测量方法是:必须将仪表串接到被测电路中。在此基础上,强调钳形电流表是检测运行中“电路电流”的最常用且最直接的仪表,优点是测量电流时不需要断开被测电路,进行串接,就可以直接获取运行中线路或设备的电流,为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然后讲解:交流钳形电流表主要由一只电磁式电流表和穿心式电流互感器组成,利用互感器原理完成测量要求。叙述测量过程:测量电流时,打开钳口,将被测载流导线置于穿心式电流互感器的中间,当被测导线中有交变电流通过时,交流电流的磁通在互感器副边绕组中感应出电流,该电流通过电磁式电流表的线圈,使指针发生偏转指示电流值。然后要求学生利用钳形电流表,设计准确测量“5A以下小电流”的实验如下:

将钳形电流表由大到小逐渐更换量程来做实验,重复读数,并逐一记录,反复比较,从中找出精确测量的方法。很多学生经过亲自动手测试,利用互感器工作原理展开讨论和分析,大家各抒己见,师生共同商讨,最后同学们兴奋地得出:可以简单地用增加匝数的方法来精确测得单根导线电流。老师此时要给予肯定。

三、利用多媒体,制作形象的课件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电工内线工艺》主要是研究电气应用技术的基础实践课程,如果不配合适当的课程实训是极其抽象枯燥的。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工艺操作的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学习,就比较困难了。

利用多媒体制作逼真的模拟电工工艺操作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工艺过程的认识障碍。例如:高压电缆敷设方式、线缆接头的制作工艺过程等。用课件简单模拟制作过程,将整个电缆接头(中间接头和终接头)复杂的操作过程通过模拟分解操作予以完成,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直观化了,学生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电工工艺”学习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营造富有情趣、探究性的课堂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情趣和探究性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上如果有情趣、针对性的提问,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增加对学习《电工内线工艺》的兴趣和注意力,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1、采取悬念激趣法。在“电工工艺”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时,我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大家介绍 “磁悬浮列车”的构造,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向学生作了简单的介绍。 当学生听完介绍后对磁悬浮列车很感兴趣,他们还不断向我提出问题。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把教学内容由抽象的书本知识向社会延伸,并把教学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了。

2、鼓励学生“善于质疑、敢于想象”。“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即使是无疑也要寻疑,将自身置于特定实际情境之中,给自己提出问题。宋朝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处读书,定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激发学习电工工艺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在任何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为此,要帮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养成:善于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所获取的知识。在每节课结束后,都要问一问:刚才学习到了哪些知识?最理想的结果应该包括: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有效的认知方法,探究学习规律,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就教师的教学而言,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思索本节课的“探究教学”是否对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有帮助。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总结经验比检讨过失更加重要,所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应首先指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得意之处、成功之处、感动自我之处,然后才是我怎样做得更好。最后把“探究教学”反思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性”的课堂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总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积极尝试应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方法,把握好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统一,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内外线电工工艺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篇5

关键词:电工基础专业基础课;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电工基础这门课涉及的概念定理非常多,知识点较零散。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填鸭式”“一张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那么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走神、开小差”,教学效果极差,学生也只能是处于机械式的记忆状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对教学方法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巧妙引入,创设问题情境

每节课的引入非常关键,此时教师的身份就像一个导游,给学生指引一个即将要去的方向。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比如说可以用一个实验引入电阻的串联这节课。一个灯泡“10 V,2 W”,已知电源电压为15 V,首先问小灯泡能和电源直接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吗?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这时有的学生立刻就意识到电源电压大了,不能直接相连,否则灯泡就不安全了。那么要使灯泡正常发光,要怎么做呢?学生积极讨论起来,从而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二、精讲多问,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精讲,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自行分析、总结、解决问题。教师仅起到引领作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到一些抽象的理论时,应尽量贴近生活实际,给学生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学习该门课确实有用。比如说讲到电能该节内容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家中每月用多少度电是怎么计算的呢?所交电费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怎么计算呢?学生反映非常激烈,在几个同学的相互补充下,基本上完成了该节内容的学习,而且学生感到非常愉悦轻松。

三、采用实验教学,吃透原理

在现代这种教育理论下,纯理论教学是不能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必须辅助于实验教学。电工基础这门学科实践性较强,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实验,可以加强对课堂内容理解,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真正去吃透原理,加强印象,增强动手能力。将课本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使实验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叠加定理有的同学不能理解“叠加”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那么通过实验就可以很直观地理解了。在一步步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就牢记了这些定理,比教师一张嘴皮重复一遍又一遍的效果要好多了。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

采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当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对于电工基础这门课,其理论性较强且较抽象,采用形象而又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生动和深刻,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由于班中的学生基础差异较大,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给他们一个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水平获取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点,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兼顾到。这不仅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大大的增加,教学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五、自我反思,促进提升

一节课上完以后,并不意味着教学任务完成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节课我们对知识点的学习采用什么样的思考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哪种会更有效呢?我们最终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经过一系列的反思,把学生的思维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同时也养成一种良好的思考习惯。对于教师而言,我们更要进行反思,这节课有没有完成预先给出的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如何?真正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吗?还能进一步完善吗?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无定法。电工基础这门课教学方法可以有很多种,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现有的实验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能够真正做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们要彻底消除“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职教论坛.

[3]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6

一、 《电工基础》课项目化教学的新要求

传统的电工基础课注重理论,而项目化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从体例结构到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要求。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电工基础的项目化教学突出了以技能为目标的价值取向。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社会需求,认为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有八条:会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与电工工具;能进行安全用电操作与急救;能进行钳工技能操作;能进行登高作业操作;能进行各种导线连接;能测量电气设备工作状态组;能安装家居用电线路;能安装工业电度表。很明显,培养目标注重以学生的技能为价值取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内容安排上。电工基础项目化教材整合了各学科内容,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往电工基础的教材版本较多,从内容安排上来看,都是按照直流电路电容磁场和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的线索,按照知识逻辑体系编排,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内容的增减,另有配套的《电工基础实训》。现在采用的项目化教材,是按照安全用电常用直流电表的使用与制作常用电磁装置的测试与使用单相交流电路的制作与测试三相交流电路的制作与测试的线索,按照技能培养的逻辑体系编排,整合了电工基础、电工仪表与测量等多学科内容。淡化了理论的推导、概念的记忆和原理的分析及习题的运算,而是重视学生阅读和分析电路原理图,会使用设备等,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先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则不过分强调。

第三、在体制结构上。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改变了以往过分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电工基础的项目化教学教材按照任务目标、读一读、做一做、任务评价、任务拓展的体制编写,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四、在评价方法上。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法――一张试卷定成绩,强调了评价的甄别、选拔、鉴定能力,忽视了教育、改进、反馈与激励的功能。电工基础的项目化教学,要注重过程和反思。学生通过项目来完成学习过程,注重了技能,消弱了理论知识,有些内容试卷考不了,如果没有恰当的评价也是不行的,因为没有必要的检测手段就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职业学校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评价可分为5个环节: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对照反思、集体交流、修改任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 《电工基础》课项目化教学的开展

按照“以岗位技能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培养学生对电路的制作、安装和测试能力为目标,突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为此,开展本课程的项目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材内容组织上。一是教材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突出以学生为本,做到项目内容文字简练,图文并茂;二是加强项目实践的内容,突出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动手能力;三是要实现教材空间的拓展,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将本专业新知识及时补充进教材,以贴近本专业的发展,服务学生成才的需要。

第二、在教学模式的把握上。一是教学应以项目为魂,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养与考核,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养成,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创设工作情景,采用多种教学辅助设备,如采用多媒体等,介绍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产现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进行产学合作。要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开放的实验实训基地,使职业技能鉴定、实验实训、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篇7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变革;必要性;能力培养

一、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变革

(一)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变革的必要性

第一 当前电子电工实验教学教学理念较为落后,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据了解,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在各个学校中处于教辅地位,是为了配合电工电子理论教学而开展的一门学科,其所占比例较小,课时不足,大约只占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总学时的10学时左右,且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考核内容在电工电子课程考核中所占比例较小。

第二 实验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课时等的限制,无法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且实验设备不够完善,部分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机会。

第三 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传统的教学手段以粉笔和黑板为主,未能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对教师所讲的仪器设备等无法有效掌握而丧失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变革措施

第一 教学理念的变革。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师应当注意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加强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重视,将电工电子实验课单位设课、单独考核,增加电工电子实验课的课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使其认识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第二,教学内容的变革。在教学内容方面,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大多依据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确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不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依据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教学大纲与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分阶段开展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当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即依据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总结,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实践项目的需求自主选择教学模块,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对实验技能的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四,教学手段的变革。在教学手段方面,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应当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各种仪器设备,且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提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巩固基础知识,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第一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拥有的良好的基A知识,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专业知识的讲解,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元器件、电子测量仪器等相关知识,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的焊接技能等基础技能。

第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于教学领域,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丰富的网络资源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第一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当前许多教师在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无法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导致实验教学依赖于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与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多进行鼓励。

(三)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一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加强引导,充分发挥自身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离开实验场所,采用一定的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在不违反实验室安全条例以及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接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使学生在错误中进行反思,自己克服和解决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的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二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而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在安装安全保护装置与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结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满足新课程背景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目标与要求,相关学校应当注意变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此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巩固基础知识,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变革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4年18期

[2]朱丽.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的变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20期

[3]张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变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23期

篇8

[关键词]追寻式课堂教学 导入法 顺理成章 追寻 自学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职中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层次发生了很大改变。每个班级大部分的学生基础很差,学习主动性很低,再加上《电工学》、《电工基础》等电类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不好理解等特点,很多学生没上几节电类专业基础课就因为原理枯燥难懂而厌学。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教好教会学生,使学生乐学,笔者采用追寻式课堂教学收到很好改善效果。追寻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追寻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追寻、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养成自主追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追寻式教学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顺理成章地进入自主追寻空间

教学中,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追寻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追寻问题的情境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最佳的课堂教学中去。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1.巧设悬念导入法

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以问题作为出发点,巧妙设疑,悬念寓于其中引起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追寻思考,潜移默化的接受新知识。例如:讲授“基尔霍夫定律”时,先画出两个电路,再提出问题:“为了求解流过负载电阻R支路的电流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用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方法求解可以吗?”待学生思考后,告诉学生这个复杂电路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求解,必须用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基尔霍夫定律去求解,这就引出了要讲的内容。又如:在讲电磁感应教学内容时可以设疑:“我们知道电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产生电?”“如果能,磁生电需要什么条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又与哪些因素有关?”短短的几个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本节课就可沿着这几个问题逐渐展开追寻。

2.演示实验导入法

演示实验是展示电工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谈为神奇。例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用电磁感应实验演示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以及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的两种现象,通过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教师适时引入课题:为什么电路中会有电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怎么确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就不由自主地主动地融入到你所创设的课堂追寻氛围中。

3.生活常识导入法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电工问题,如果教学过程中,引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则更加形象生动有趣。例如,在讲授“电功与电功率”这节时,可以先提问学生:“你家里的电器多吗?每月要交多少电费吗?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有办法估算交多少钱吗?”这就顺理成章引导出电功与电功率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追寻欲望。

4.复习导入法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未知到已知,由低级到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在教学中,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这是常用的方法。例如讲戴维南定理时,先复习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各支路电流。然后教师提出要求:假如只求某一支路电流,有什么快速有效的方法吗?此时学生都肯定在都试图寻找快速解题方法,这时教师及时引入应用讲戴维南定理可快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又例如在学习RL串联电路时,首先分别复习纯电阻电路和纯电感电路的电流、电压间数量关系、相位关系以及电路的功率,进而分析两者串联后会的情况呢?这就自然的引导出RL串联电路的教学。还有讲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可先复习变压器的知识:由铁心和线圈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并将其一一列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引入:今天我们所要追寻的内容与上述变压器极为相似。又如在学习右手定则时,可先复习左手定则的内容,然后教师引入: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与左手定则大同小异。这样的引入顺理成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展合作学习、追寻式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基础的,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交流讨论如无源之水。追寻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追寻呢?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追寻、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自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学生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通过实验作进一步的追寻。第四,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追寻的问题,把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以积极主动态度参与追寻。例如在学习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时,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发生变化,电流表的指针会有时左偏,有时右偏,说明感应电流是有方向的,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首先,同学间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①对楞次定律中“阻碍”一词的理解,②如何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其次,教师明确合作与追寻的具体步骤:先判断原磁通方向,后判断磁铁运动过程中磁通的变化情况,再由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再次,组内成员间互相切磋、共同追寻、进行信息交换,进而归纳总结规律,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最后,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鼓励,作出统一的科学结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去领悟和尝试前人的思维过程,从中学会追寻式学习的思维技巧,使学习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

三、善于质疑、敢于追寻

古人云:“学则须疑” 有疑才有问,质疑是发现、设想、思考的动力,创新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所以启发学生发现疑点 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提出难题更为可贵。电工类基础课一般通过举证电类自然现象、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追寻的兴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思维活跃,自觉地投入到创新的追寻之中。例如,在教授有关磁场性质的课时,可用实物演示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设计实验过程:〈1〉磁铁靠近大头针和小木杆;〈2〉通电与不通电导体周围放杂乱无章铁屑;〈3〉直线电流、环形电流产生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场力作用;〈4〉切割磁力线时产生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5〉发电机产生电;〈6〉旋转磁场带动鼠笼型转子旋转等等。学生直观看到种种现象时,自然而然会在头脑中生出疑问:“磁体为何吸引大头针不吸引小木杆?电、导体、磁场,有什么关系?导体为什么会自动移动?学生急着要搞清楚怎么回事,渴求解决问题,思维闸门被打开,学生将要进行的学习、创新活动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四、适时点拨,相机诱导追寻

在追寻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追寻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追寻,发现新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追”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追寻,也不能过多牵引。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点拨。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点拨要选择时机,诱导、激励学生去发现,去追寻。例如,在“串联谐振电路”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追寻,总结阻抗最小时,根据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不但知道利用电感感抗等于电容容抗来判断电路是否谐振,而且还知道也可以用电感、电容上的电压和总电压的关系来确定电路状态。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有可能做出新的发现。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启发学生追寻,使学生积极主动追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后,犹如在刚恢复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石子,再激起波澜,引起学生深一层的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通过反思,提高自主追寻能力

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活动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一些失败教训进行思考,对教育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归纳与提升。学生在自主追寻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追寻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正确的,为此,在课堂追寻结束后,教师必须反思自己在本节课的追寻方法是否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帮助,学生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所获取的知识。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都要问一问: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最成功的追寻方法是什么?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的追寻方法、规律,提高自主追寻能力。

追寻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教师作为追寻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追寻的情境、氛围,促进追寻的开展,把握追寻的深度。学生作为追寻式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追寻的目标,掌握追寻的方法,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能包办所有事情,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的能力,养成自主追寻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电工基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8第2版

[2]《电工基础》.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第4版

篇9

【关键词】电工实训 项目导学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应用

所谓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精心设计的教学项目,以此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项目的一种教学活动。属于一种重视学生独立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就本质而言,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性创造了广阔舞台,在活动中,学生所具有的独立性能够帮助他们对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有效应用,对自己想法进行创造性表达,最终解决电工实训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内涵

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实施一个较具完整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以项目的形式将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需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实际工作程序,对计划予以共同制定,协作完成学习任务①。通过小组成员分析与研究,共同创造性的完成项目任务与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任务与实施项目中,学生主动、自觉构建了相关知识,参与了相关学习,从而掌握了技术、学会了新知识以及锻炼了技能

二、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

(一)项目导学教学活动开始

电工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认真介绍电工实训的要求、内容以及总体安排,再以自愿原则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出一个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将任务平均分配给小组成员,以此制定具体的电工实训工作计划。

(二)项目导学教学模式的开展

根据所分配到的任务,由小组成员去研究问题、查找资料,同时认真记录每日的学习情况与具体研究结果,以便于可以根据计划具体实施,并及时和指导老师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具有辅作用,及时回答学生问题,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比如,以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对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在这个环节中,指导教师必须详细制定实训计划,从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实训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跨职业能力与基本职业能力,如图一所示。具体项目导学教学内容为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对其实训的最终目的就是:a.掌握电气设备安装接线规程和施工方法;b.掌握电气设备调整、试车的方法与步骤;c.正确设计电气控制线路,合理选取控制方案,准确选用电器元件。

(三)项目验收与学生成绩评估

由电工实训指导老师针对小组成员所完成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总体性评价,依照小组总体评价、实际工作量完成情况以及组员分工情况等来评价小组成员的实训成绩,此评价具有综合性,同时也是对项目导学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

(四)项目总结

在项目导学教学中,项目总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的方式具体实施,完成项目后,组织学生深入分析项目设计、进度、组织以及验收等各环节,对各项目标实现与否进行全面核对。

三、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中,以趣味性与实用性教学作为突破口,对学生电工实训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与激发,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同时不断引进目标激励和教育机制,在实训项目中,保证学生即存在合作关系,又具有就业理念与竞争意识,同时充分提高电工实训教学效率。有机融合职业资格考证和技能训练,为学生持证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电工实训,从根本上将传统电工课程体系打破,实现了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一体化,进一步融“做、教、学”为一体,对培养学生能力予以不断强化②。运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对学生维护、安装设备操作能力与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交际能力、互助协作能力等进行培养,在具体电工实训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意识。

四、电工实训中应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电工实训教师要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与跨学科、跨专业教学能力

通常情况下,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会涉及到各种学科的教学内容,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专业技能与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具备较强实践教学能力与跨专业、跨学科技能。比如,车床中电动机的位置控制中,教师必须了解车床工作台的实际运动。所以,教师必须重视相关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进而不断适应电工实训教学的需要。

(二)教师团队合作能力

一般一个项目会有多方面内容涉及,而个人精力又非常有限,所以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团队合作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电工实训教师一定要有与同事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同时适时关注电工实训发展情况。并于具体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协作与分工,为共同目标而努力,通常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有潜移默化功能③。所以,在电工实训中构建项目导学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深入的充实与探讨。

(三)项目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为项目导学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知识是属于跨专业或者是跨学科,通常学习起来极为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指导学生对知识与学科有一定的了解。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差异性的是,项目导学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解决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能。在项目完成期间,也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项目导学教学模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精心设计的教学项目,以此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项目。而项目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重视项目的趣味性与综合性,在电工实训中应用项目导学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电工实训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精神。

【注释】

① 徐明川. 项目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大众科技,2008 (11):189-190.

② 朱铁汉、缪兴锋. 浅议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例[J]. 中国市场,2008 (l0):154-155.

篇10

论文摘 要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基础电学理论课程。学生学习时普遍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教师感到难教,教学效果差。《电子技能与训练》则是电子类专业实训操作较多,学生较为喜欢的课程。本文旨在对专业教学中,相关联课程的有机结合教学提供参考。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是按照科学门类划分各分支学科内容的,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强的学科性和系统性, 造成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在内容上的重复。在这方面,很多专业教师都有发现,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这样的矛盾呢?

一、《电工基础》课难上的反思

学生因素:①知识基础因素。就目前全国职业中专生源来看,就读生的知识基础普遍不够扎实,偏科现象较为突出。初中物理电学知识不过关的学生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女生更为突出。②学习习惯养成因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意志力差。③学习兴趣因素。部分学生由于初中成绩差,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

教师因素:①业务能力因素。教师对教材把握能力有差别,尤其是青年教师,对《电工基础》教学大纲没有进行认真彻底的学习、研究,对《电工基础》各章节在教学中的处理不能很好地把握一个度,造成知识讲授得过深过难。这样必然会造成教学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②教学方法因素。“以教师讲授为重心”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于现实教学中,这种单一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加上学生知识基础差,使原本直观、具体的问题变得抽象,难于理解。③其他因素。目前,职业学校的学制多数为三加一或二加一,甚至是一加一(前者是学生在校学习年数,后者为见习、实习年数),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大大缩短,这也使各专业课程要压缩授课时间,《电工基础》自然也不例外。

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电工基础》的学习兴趣,并结合《电子技能与训练》把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技能的训练中

1.努力钻研本专业关联课程知识,开拓视野

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师更要注重相关联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教师对所教课程理解得越透彻、越深刻、越全面,拥有相关、相近的专业知识越多,知识的讲解就越简洁、越精彩、越轻松。

2.吃透教学大纲,协调制订教学计划

要认真学纲。《电工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要侧重基础性、实用性、实践性。相关课程任教老师要互相了解对方的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两者有机结合。

3.创新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职校生最大的特点是文化基础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定性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电工基础》纯理论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和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基础理论教学中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以及抑扬顿挫等多种方式的讲解,努力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产生到实践中去尝试应用的强烈愿望。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讲解定性的内容,多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元器件、电路的基本性质和使用特点,少做定量的分析计算。

4.尊重个性差异,努力实践“因材施教”

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尽可能做到使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索。

5.重视理论与实训操作相结合,做到评价方法多元化

更新传统评价标准。专业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而在进行考评时则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取精神、课堂协作、实训实操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等列入评价标准之中,做到评价方法多元化。

专业相关联课程若能做到有机结合,特别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效结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将提高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值得我们去做更多更加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周南星.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