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条例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条例

篇1

关键词:课堂;创新;音乐;情境

“建构主义提出,语言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context)相联系的。利用现实情境所提供的场景,学习者将自身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和知识与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相连接,将新知识吸收并结合纳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原有经验和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就会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如此循环往复,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构建。”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重要时期的青少年对在教室里所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观反应之有效性正体现在相应创设的“情境”中,在相应的情境中学生积极认识世界,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重新发现其使用价值,这就是一种创新。

一、背景音乐对学生课堂心理的影响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通常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或紧张等形式”(朱慧)冷漠无情的教学或重压下的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机械性的学习,把学习当成苦差事。音乐可以渲染出美好的艺术氛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氛围中,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正常发挥。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感情,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感情的,比语言更为直接。”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而且能帮助他们发展形象思维。音乐还能诱发出人们心中潜在的巨大力量,使头脑中众多彼此分散、孤立的信息组合起来,推动创造性思维。音乐能振奋学生的精神,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轻松的状态下学生只有接受了知识,教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音乐可以消除课堂教学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达到很好的衔接。在学生获得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后,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体现出来,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就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可以流露出自己独有的想法和意见,这样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得到满足。在思想上其创造性变得更流畅,对新的知识能保持一种更易接受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的,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希望自己成为探险者、发明者、创造者,这是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这份源动力的激发就有待于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背景音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一英语必修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的中心话题是加拿大,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初步了解加拿大的一些基本情况,在阅读部分记述了李黛予和刘倩去加拿大看望表兄的旅途见闻。课文内容涉及点较多,课文内容的信息点不易集中。

在Lead-in部分运用欢乐版的加拿大民谣红河谷把学生带入一种准备去旅行的欢快状态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后,学生开始对这趟异国之行有了无限的憧憬,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心智上顽皮的一面,点燃了他们的激情,创新之旅正式启动。

在Warmingup部分,通过一些信息让学生对加拿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果只是单调地展示一些图片,学生无法在思想上形成流畅的思维,也体会不到老师在设计这些图片的内容和顺序上有什么内涵,配上加拿大国歌为背景后,学生就能在庄重肃穆的国歌声中真正用心去感受这些图片,在看完之后,让学生谈自已对加拿大的初体验时,学生能立刻感受到加拿大的异域风光,繁花似锦,幅员辽阔,和谐的人与自然,沸腾的赛马会等,音乐似乎能为这些图片进行解说,对于构想的细节体现出一种特别的精致,在音乐的烘托下,让学生的审美特质充分展示出来。

Reading部分主要是完成一些具体的信息搜索任务,学生要深入到课文中仔细阅读,这是一个相对枯燥的任务,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教室里会出现一段沉寂,这种沉寂会让部分学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播放一段钢琴曲,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进行,不至于让这一部分任务显得太无趣,在音乐的掩盖下,学生小声音地讨论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学生感觉在放松的心境下,对课本上的信息吸收更快。

在最后一步,再次播放加拿大民谣红河谷,但这一次是选用悠扬舒缓的版本,是学生可以跟唱的速度,同时展示加拿大更多的美景图片。当教师完成了话题的主要任务后,经常需要有一个设计巧妙的方式或活动来结束整堂课,这一部分经常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所学内容进行回味,又能进行延伸,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可以增加趣味元素。

三、学生课堂心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媒介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是课堂心理调控的核心所在,教师的教学引导对于学生应是一种有效刺激,教师的教学只有能被学生注意且持续较长时间,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课堂上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变化,才有创新的可能。

成功的教学除了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学习,还应当考虑在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情境作为知识的载体,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学习兴趣、动机和思维能力都是情境教学的任务。创设教学情景,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对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积极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把握教学常规的同时应注意扩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来提高警惕学生的兴趣来源。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增强课堂美感,使学生思维能力张弛有度。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调动自己的一切因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激活学生的参与心理,又自然过渡到教学主题。以音乐为媒介进行的教学,对疏导大脑整体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注意力与记忆力。利用现代音乐灵活多样的可选择性与具体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会有显著的效果,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悟理解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做好“中介”工作,灵活引导和巧妙地点拨学生,学生的思路一开阔,思维就会跟着活跃起来。尽可能地建立起一种情境创设,把学生自然引入课堂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创设贴近学生的情境,既使学生兴趣盎然,又使教学活动得以充分发挥,使课堂真正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就是新课程的新理念。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证,因此创设和学生生活贴近的活动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教是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成为学生课堂心理和创新思维之间的优质媒介,促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讲都是一个挑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尽可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教学活动充满真的启迪、善的诱导、美的韵律,必然能抓住人心。”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37.

[2]李宁,李红玉.背景音乐对中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12).

[3]朱慧,黄志刚.让背景音乐营造良好课堂心理环境.高教论坛,2006(10).

[4]陈钱林.尊重教育理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2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有着正常教学无法起到的独特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提高教学水平过程中具备积极推动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中受团队合作、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团队创新影响,相应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创新意识、导师队伍的建设和搭建创新平台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

关键词 :“挑战杯”科技竞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07

收稿日期:2015-02-27

0 引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参加全国各类“挑战杯”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武汉体育学院多年来非常重视“挑战杯”竞赛,曾获得全国2项铜奖,省级奖项20多项。多年来,笔者指导了多批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2010年指导的学生在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铜奖,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银奖,在取得令人可喜的比赛成绩的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学生,从中也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发展历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法对“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参赛选手与未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创新能力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科技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关系,从分析结果中做可能的原因探讨,并提出有价值的策略。

1.2 研究对象

拟以武汉体育学院参与“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选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参赛选手与未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创新能力的表现,借助现有的研究资料,并调查和采访,探究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竞赛与创新能力形成的相关关系,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议,对体育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创新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1.3 研究工具

采用SPSS14.0中文版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对问卷中涉及的7个因子进行因子分析,首先通过 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确定7个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因子载荷和共同性数据分析得出三个因素大致对以上7个因子解释,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2 数据分析与结果

2.1 确立指标体系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以下7个变量进行分析,指标如下:X1:团队成员有效沟通;X2:团队之间的分工合作;X3:老师交流指导;X4:选题新颖恰当;X5:选题具备现实针对性;X6:收集整理资料;X7:运用所学知识

2.2 数据因子分析

将调研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并且将有效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2.1 检查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一般KMO的值越大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KMO在0.6以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本次问卷调查数据的KMO数值为0.673>0.6,变量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见表1)。此外,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达到了0.05显著水平,变量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见表2)。

2.2.2 因子载荷和共同性

在上述整体解释变异量的报表中,有三个成分特征值大于1,表示进行因素分析时所抽出的共同因素的个数为三个,该三个共同因素可以解释91.982%的变异量(见表3)。提取了前三个公因子后可以计算共同度(见表4)。

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来,所有的共同度都在79.2%以上,可以知道被提取的公因子对个变量的解释能力比较强。

2.2.3 因子旋转

采用最大变异法对成分矩阵进行直交转轴,转轴后的成分矩阵如表5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分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从转轴后的成分矩阵显示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共同的因素一包含了x1、x2、x3三个因子,根据本文之前做的假设,三个因子可以共同用“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因此因素一的概念名为“团队合作精神”。由输出的数据表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x1、x2、x3三个变量上都有较大的载荷,该因子反映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沟通和共同努力,因此被命名为“团队合作精神”。第二个因子在x6、x7两个变量上载荷比较大,主要体现参赛者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挑战杯中遇到的相关专业方面的问题,因此该因子命名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第三个因子在x4、x5两个变量上的载荷比较大,主要是选题结合现实需求,善于从实际出发,选题新颖有意义,体现了团队创新的意识,因此命名为“团队创新精神”。这些因子体现的是选所因子的信度系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2.4 结果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 31.58%为队长,68.42%为队员。使用SPSS19.0,以特征根大于1、因子负荷大于0.4作为标准,通过反复计算,最终抽取出3个公因子,总解释方差为91.982%,表明原变量91.982%变异可由所提取的三个公因子来解释。从上述载荷矩阵可知,变量X1、X2、X3在因子1上的载荷比较大,因子1能代表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老师交流意见这三个变量;变量X6、X7在因子2上的载荷比较大,因子2能代表收集整理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这两个变量;变量X4、X5在因子3上的载荷比较大,因子3能代选题新颖恰当、选题具备现实针对性这两个变量。

进一步分析,根据各因子所代表变量特征,可以把第一个因子解释为团队合作精神,第二个因子解释为团队创新精神,第三个因子解释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各因子包含的指标及含义如表6。

3 结论及改进建议

根据各种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共可发现三个因子的重要性, 程度依次是团队协作、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以及团队创新能力。据此, 高校和高校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应注意四点。

3.1 重筹备,抓团队建设

各高校的科技竞赛组织者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前期筹备工作。筹备工作包括队员的严格筛选、实战演习与训练、心理素质的培训等,同时团队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只有将团结合作的精神高度重视起来,调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才能铸就一支分工细致而明确、积极进取的精英团队。

此外,组建参赛团队时,选择一位沟通协调能力强,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作为队长带领整个团队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此,才能引领整支团队一起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地走向辉煌。

3.2 环境塑人,改变意识

创新教育就是以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主要是着重研究并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的重点并不仅仅是在操作层面上搞些小发明、小创造,或者在教学课程中培养一下思维发散能力就可以了。当然,这些基础的创新教育仍旧是必不可少的,但事实上除了这些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培育创新人才的“土壤”是否适宜,即良好的氛围环境的形成。

环境塑造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环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高校在正常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更应该从教育的体制、方法、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强化,有计划地展开创新教育,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思想的创新提升至首位。高校应从课堂入手,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发展过渡,采取这样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扛起引导大学生创新发展的旗帜和重担。

3.3 注引导,重教学创新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引导是不可放弃的一份职责。不管是日常的教学工作,还是在学生参与创新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有专业的学术研究能力,需要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明创造力,需要有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而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具备此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最大潜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引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从某种角度而言,教师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专业能力卓越的角色,更应该是一个引导、挖掘学生走向成功的伯乐。因此,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优秀的教师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

3.4 搭建平台,实践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的实践,将理论付诸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实践能力和意识层面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就在于是否有环境、是否有精神支撑学生不断地进行创新性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从这一角度来看,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并不仅仅指前文所说的在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环境上的重视和改善,更特指学校需要花费一些人力、物力、财务,举办一些相关的学术讲座、专题演讲与报告等活动,创建诸如此类的一些在精神上可激励大学生创新,在行动上可支持大学生继续探索的平台,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从整个教学环境、教学氛围上的营造,到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从学生团队的建设与打造,到展示自我的平台搭建……可以看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不是单纯通过学校、教师或学生自身的努力,就可得以改变的。学生创造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未来整个社会创造力。只有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从根本上提升、 改善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育出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 才能提升整个社会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谭荣波,梅晓仁.SPSS统计分析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唐立华,张仲风.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

3 杨胜刚,乔海曙.“挑战杯”竞赛: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现形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4 余珊燕,杨棉华﹒以“挑战杯”为龙头 深化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3)

5 刘龙,宋书中,陈岩.以“挑战杯”为契机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3)

6 张灵,胡桂英. 从“挑战杯”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高师创新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7(11)

篇3

关键词 新竹科学园区 立法 借鉴

一、立法先导未雨绸缪

(一)新竹科学园区的兴起与基本立法概况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中东战争爆发后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产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度依赖岛外经济和国际市场、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为主体的台湾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二十多年来一直高速、持续增长的岛内经济充分暴露出了内在性缺陷。为改善工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科技工业,台湾当局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效仿美国“硅谷”建立了特殊工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以期推动产业升级、引领台岛经济走出低谷并在更高基础上实现经济振兴。

1979年7月27日,台湾当局公布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以立法为先导规划科学园区的建立和运作。以该《条例》作为基本法,此后又相继出台其实施细则以及一系列配套、附属的法令规章。这些立法相互配合、补充,形成了一整套服务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特别是为科学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营建了良性的法律环境。不可否认,这一立法先导和持续的经济政策立法化并适时修改补充的动态法律调整有力保障了产业升级、促进了科技创新,对80年代之后新竹科学园区乃至台湾实现经济腾飞并长期雄踞“亚洲四小龙”之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竹园区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潜力集中于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比如,新竹已占有全世界80%以上的芯片生产与加工份额,而且,台湾高科技产值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是新竹科技园区的三百多家公司创造的。

以《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为核心的科学园区法律、法规、规章的许多规定,以促进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和事业发展为宗旨,立足调动园区内外各种有利经济发展的因素,成功地构建了适宜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良性法律环境,对于大陆高新科技园区立法值得合理借鉴。

(二)新竹科学园区的细密立法之于大陆园区的借鉴

台湾地区作为二战以后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三十年间历经十几次修改的“奖励投资条例”以及诸多配套法令规章的推行。这种以大法为先并形成配套立法推行当局经济政策的远见做法也运用到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筹建和成长之中。1979年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公布施行,次年成立园区管理局并依法开展园区的各项运作与管理。

以《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为核心,行政当局以及各级主管、管理机关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规章来落实该条例。这些配套立法又以台湾“行政院”1981年的《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施行细则》为龙头展开,面面俱到,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法律体系。该体系大体上的分类达十五种之多,循序依次为:基本法规、引进投资、土地建管、管理贸易、储运保税、电讯管理、研究发展、安全卫生、医疗保健、实中入学、门禁管制、服务管理、消防民防、场地租借和工业团体法规。就基本法规而言,又有《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组织条例》、《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办事细则》、《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协调联系各服务单位作业程序须知》、《“行政院”国科会科学工业园区指导委员会设置管理要点》和《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作业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办法》等具体立法。

就其他十四类园区配套法令规章而言,《科学工业园区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奖助实施要点》、《科学工业园区工业研究发展人才培训及建教合作奖励暨辅导办法》、《科学工业园区保税业务管理规则》、《科学工业园区土地租赁及建筑物租售管理办法》、《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章程》和《大陆地区科技人员来台从事研究许可办法》等等立法也都相随和引领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成长壮大。

以上十五类新竹科学园区的立法,大体可以归类到工商法规之中,属于园区工商法规的备编内容。除此之外,新竹科学园区的相关立法,从大的类别上看,大致还可分为工商业务作业手册类、高科技管制类和办理侨外投资案件相关法令类三大类。就工商业务作业手册类立法规定而言,具体又可以分为公司筹设与登记事项、开工检查与园区事业统一发证事项、进出口签证及贸易事项、储运及保税事项、会计及财税优惠奖励事项、聘雇外国籍人员及入出境事项等事项的立法调整。就高科技管制类立法规定而言,主要又包括电子(第三类)、电脑(第四类)、电信(第五类)、感测器与雷射(第六类)和高科技货品输出入管制制度有关问题解答等事项。就办理侨外投资案件相关法令类备编的立法规定而言,主要也有《审核侨外投资案件之注意事项》、《外国人投资条例》、《华侨回国投资条例》、《华侨及外国人投资事业办理公司登记及认许补充办法》、《侨外人士身份证明文件简化措施》以及其他解释函令等等。

新竹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在实施中都经历过几番修改,其配套法令、规章的修订更不胜枚举,这些积极营建园区适宜法律环境的动态调整一以继之、成效斐然。新竹园区以基本法统率配套法令、规章统一规范园区事业运作的有益经验,可以作为某种借鉴。

作为大陆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代表性立法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基本法《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世纪之交醒目问世。《条例》对中关村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面设框定架,将园区发展纳入法制快车道,推进了园区向着世界一流高新科技园区加速迈进。《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及其配套立法在制度创新上大大超越了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政府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

中关村以基本条例领衔配套法的这一成功借鉴可以推广到其余国家高新区的立法努力之中。此外,大陆高新区立法尚需进一步良性借鉴新竹科学园区立法位阶凸显、层次分明、配套衔接、疏而不漏的立法例(需要说明的是,台湾当局关于新竹的主干立法,至少在形式上是以所谓“总统令”和“行政院”立法问世的,此一位阶之下的诸多配套立法,由此作为分支而展开)。

二、科技为基人才优先

台湾当局设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目的,是为了大力引进科学技术人才,以推动园区乃至

台湾的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以优化岛内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从而在更高基础上发展经济。围绕这一宗旨而展开的立法莫不在诸多条文中充分展现该要求,科技为基、人才优先也就自然成为值得借鉴的立法张显。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这一基本法在开篇第一条点题:为引进高级技术工业及科学技术人才,以激励岛内工业技术之研究创新,并促进高级技术工业之发展“行政院”依本条例之规定,得选定适当地点,设置科学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该条例把选址这一前置要件通过立法责成最高行政当局办理,力度鲜明且责任明确。事实证明,在距科技文化中心台北仅15里,交通便利且毗邻许多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新竹市郊选址是一成功之举,此后,源于斯用于斯的专门配套立法与优越的园区条件相得益彰,值得借鉴。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七条要求,园区管理局掌理关于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与发展之推动事项;该条同时作出法条授权:前项各款所定事项与各机关有关者,其处理办法,由“国科会”会商有关机关定之。《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还具体对减免有特殊贡献科技的五年土地租金、在外国获准之专利认可、发展创新研究及鼓励建教合作予以肯定。该《条例》的施行细则也在第十一条对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与发展的事项范围作了要求,用立法加以引导。这些激励性立法的效果以在外国获准之专利认可为例。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U.S.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调查资料,1998年外国和地区在美国所获专利数,日本以32119件排名第一,德国9581件排名第二,法国3991件排名第三,台湾以3805件排名第四,台湾之后为英国。再以创新研究及鼓励建教合作为例。“1996年台湾共有研究人员7.17万余人,其中56.6%在产业界,22.1%在研究机构,21.3%在大学与学院。”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的配套立法也从不同方面对科技和人才事项作出积极规定。择其要者略论如下。1992年修订的《科学工业园区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奖助实施要点》第一条指出:为激励科学工业园区之科学工业从事创新技术之研究发展,促进与学术研究机构之交流,以带动台湾科技发展与工业升级,特订定本奖助实施要点。同年修正的《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研究发展人才培训及建教合作奖励暨辅导办法》亦在第一条指明:“为促进科学工业园区高级科学技术工业成长,培育科学技术人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及工业升级,依《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二项,及第二十四条第二项规定订定本办法。”基本条例的原则要求得以细化。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台湾当局禁止、阻挠两岸交往和人员交流,但对大陆科技人才则网开一面,着力引进。1993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订立的《大陆地区科技人员来台从事研究许可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科技人员赴台,期望借此弥补台岛科技力量之现缺,提升岛内科技创新力;为强调成效,当局聘请海内外学者专家组成审查委员会认定大陆科技人员之资格并把这一制度提升入法。

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有几十万之众,通过立法举措将这些人才资源引向高新科技园区的创业活动实属必要。新竹科学园区疏而不漏的相关立法值得充分重视。在大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的立法回应是先行的。值得一提的是,该《条例》“鼓励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各类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规定开国内先河,正是吸取《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八条的激励要素所作之尝试。

三、奖励投资优惠先行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着力吸引对岛内所需高新科技产业的投资,推行特殊奖励办法、推出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巩固高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以《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为龙头的激励立法推陈出新、鼓励为主、优惠居多、颇具特色、成效显著。

一般情况下,新竹科学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在园区内是效力居先的,诚如《条例》第二条所强调的:“园区之设置与管理,依本条例之规定。本条例未规定者,用其他有关法律之规定”。但对涉及激励举措的立法作出选择之时,则是奖励为主优惠居先的特别规定至上。《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二条补充强调:“但其他税法之规定,对科学工业较本条例更有利者,适用最有利之规定”。《条例》还对“科学工业”和“园区事业”作了范围划分,用以强调原本可容纳在“园区事业”范围内的“科学工业”,突出对“科学工业”予以如下优惠和奖励之倾斜。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科学工业得自其产品开始销售或劳务开始提供之日起二年内,自行选定四年内之任何一会计度之首日开始,连续免征营利事业所得税五年。”该条对“科学工业增资扩展供生产或提供劳务设备者”,还突出奖励其“得就下列奖励择一享用”。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责成“行政院”“于园区内,划定保税范围,赋予保税便利”。《条例》第十九条要求园区管理局对科学工业“认定其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有特殊贡献者,得减免其承租土地五年以内之租金”。《条例》第二十二条授权专利主管机关对园区事业之投资人或技术人已在岛外获准之专利,向台湾主管当局申请专利时,得不受专利法第二条第一款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之限制。鼓励以园区所需专利权投资发展高科技之用意跃然纸上。

至于对园区事业的优惠,《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着重作出了税捐优惠减免,包括自用机器设备之免征进口税捐、货物税及营业税,园区事业之输出入物资免办许可证,以货物或劳务外销之免征货物税及营业税等等。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的配套立法则致力于拾遗补缺,对园区基干激励立法加以细化,诸多细微之处,展示出其独到的一面。典型的是园区指导委员会实施的《公司筹设与登记事项》中就技术入股所规定的“投资人以技术作股,以不超过其总投资额百分之二十五为限”的肯定。

再看其他相关立法。1990年制定的《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取代了适用三十年之久的《奖励投资条例》,更加注重在税收等多种事项上奖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1998年12月,该《条例》适用期又再次延长十年。此前,对投资高科技作出奖励规定的立法,较典型的是分别于1954年和由1955年由台湾“立法院”通过、同时于1997年作出修正的《外国人投资条例》和《华侨回国投资条例》。两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具体内容基本一致,在立法上强化了鼓励

投资的宗旨。

以下以《外国人投资条例》为例举一反三。除了现金、实物,《外国人投资条例》允许岛外自然人和法人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财产权、专门技术或其他智慧财产权”投资。为提升岛外投资人之积极性,《条例》第十二条允许“投资人得以其投资每年所得之利息或受分配之盈余,申请结汇。投资人经核准转让股份或撤资或减资,得以其经审定之投资额,全额一次申请结汇;其因投资所得之资本利用,亦同。”除了此类优惠奖励,两部条例均在第十七条明确承诺投资人所投资之事业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享受国民待遇。显而易见,这些立法规定有助于巩固和加大对高新科技的投资热情和力度,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档次。

四、高效管理服务为先

在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推进中,服务行政的积极推进是不可或缺的。台湾当局慎重制定经济决策,政府直接调控经济运作,经济行政管理部门具体管理并适时制定相应措施。虽在许多环节留下行政干预的痕迹,但总体上以高效行政服务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则是显见的。其中,又以新竹园区着眼高效组织和管理来服务园区高科技产业的行政助推独树一帜、成效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当归功于一系列行政管理和组织运作方面的立法保障。主管当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园区立法基调和原则有力营造了吸引投资、创新的自由宽松之法律环境。

新竹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设置园区指导委员会,负监督、指导及决定政策之责。由有关部会副首长及专家组成之,“国科会”主任委员为召集人。关于园区企划管理之决策及重大业务事项,应由园区指导委员会层报“行政院”核定之。该条赋予园区指导委员会全面监督、综合指导园区事项之超然地位并且由专门的《科学工业园区指导委员会设置办法》作为运作依据。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为执行园区管理业务,办理园区营运工作,并提供园区事业各项服务,由‘国科会’设置园区管理局;其组织另以法律定之。”该条授权园区管理局具体管理园区各项工作,这些事项都详尽列出,共计28项,均属管理局的管理服务内容,事权集中。此后,根据《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专门制定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局组织条例》,明确管理局之下分支机构之权责、编制、职位。再根据《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局组织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制定《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局办事细则》,把管理局五个小组掌理的130项事项及秘书、人事、会计室掌理的77项事项一一列明,分清责任。这些分支职能部门都必须遵循《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协调联系各服务单位作业程序须知》,其目的“在促进管理局与各服务单位间协调联系,强化整体观念与团队精神,以顺利推展相关业务,提高园区服务品质”;其方针“以发展园区为目标。以服务厂商为宗旨。”

上述服务居先的配套立法层级分明、效力明确、体系清晰,将园区的管理运作统一纳入规范之中。此外,在涉及园区高科技发展的土地建管、管理贸易、储运保税、电讯管理和服务管理等事项方面配套立法亦是层级展开、周全细致,致力于服务。

另外,政府还把行政管理的服务功能延伸给相关工业团体、行业组织,增强办理各项事项的服务效率。依据《工业团体法》及其施行细则的相关规定于1983年出台的《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章程》经过1984年、1986年、1989年不断修订,持续服务于新竹园区。该《章程》赋予科学工业同业公会参与“关于政府经济政策与工业法令之协助、推行及研究、建议事项”、“关于接受机关、团体或会员之委托服务事项”、“关于同业纠纷之调处及劳资纠纷之协助调处事项”和“关于会员生产、运销之调查、统计及发展事项”等角色,使行政服务延伸发展。与之配套的则有《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专业委员会组织简则》、《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专业秘书学会组织章程简则》、《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会员厂商职工福利会联合委员会组织章程》、《科学工业园区社区有线视讯网路传输系统管理委员会组织章程》等立法,致力于层层落实和延伸管理服务。

传统的管理管制型的政府角色在大陆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运作中急待实现超越,突出服务功能,这是相较新竹园区所得出的结论。从大方向上说,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今后的建设当以企业为中心实施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以人为本、坚持服务。这也是大陆高新科技园区今后立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篇4

现行农业科技法律制度建设的考察

科技立法对农业科技进行一定程度的规范

在我国的科技立法从零散到逐步体系化的过程中,专门性的科技立法就对农业科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在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主要规定的8个方面的内容中,就包括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制度”(第14―16条)。2007年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直接涉及农业科技的法律规范包括: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第六十条规定,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属于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应当投入的主要事项之一。考察农业科技法律制度在《科技进步法》中的变迁可以发现,2007年修订以后的《科技进步法》中有关农业科技的规范没有实质性变化,基本可以认为是原1993年相关条款的集中、整合为新法的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属于对农业科技的纲领性、原则性规范,具有宏观指导性特征,属于宣示性条款,是国家农业科技指导方针的抽象性法律化表述。

1996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法》除了一些普适性的科技成果转化规范外,该法在第十三条宣示性地规定国家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农业试验示范单位独立或者与其他单位合作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更具体地规定农业科研机构为推进其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依法经营其独立研究开发或者与其他单位合作研究开发并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这种立法模式表现了农业科技转化法制在整个科技成果转化法制中的特殊地位。

以法律形式确立农业科技的地位

农业法是调整国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农业科技进步基础之上,基于此,农业科技就成为农业类法律关注的对象。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以下简称《农业法》,1993年颁布,并经2002年修订,2009年、2012年进行了两次修正)把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在同一章进行规范的模式(第七章: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内容大致包括两部分:其一为农业科技制度,包括政府对农业科技和教育的规划、经费保障及对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和教育的鼓励、国家保护农业科技进步的措施、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其二是农业和农村教育。与科技法领域的相关规范相比可见,《农业法》第七章对农业科技之关注较《科技进步法》更直接、明确、全面,而且这种把农业科技法律制度和农业教育法律制度一并规定的模式也符合农业科技和教育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现实。当然,从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普及的宏观层面考察,《农业法》有关“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的规范仍与《科技进步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存在一致性。

就农业科技推广来说,《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年颁布,2012年修正)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是指导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基本法律。《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规范尤为具体、详细,指导性更强。《农业科技推广法》反映了《科技进步法》第二十三条所规定的“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的内容。《农业技术推广法》针对农业技术推广环节而立法,是《科技进步法》相关农业科技条款的贯彻、补充、完善。同时,该法也属于《农业法》中扶持农业科技推广等规范的贯彻、补充、完善。可以说,《农业技术推广法》受《科技进步法》、《农业法》的双重指导,而这种双重指导实际上复杂化了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的设计。

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很好的法律环境,尤其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其提供激励、支撑和保障。近年来,随着《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一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和实施,我国以植物新品种权为核心的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事业方兴未艾。由于农业科技进步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农作物品种创新,我国特别重视植物新品种保护和规章制度建设。1997年《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并于1999年实施,同年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200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部随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6月,2007年9月修订)、《农业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审理规定》(2001年2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2008年2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2012年4月)等,最高人民法院也相应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2007年1月)等相关司法解释,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并成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2年11月,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突破l万件,提前3年完成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目标。

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能否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赖于科技法律体系的理性运作,但就目前状态而言,我国农业科技法律制度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

立法缺失和多头执法造成农业科技创新机制运行不畅

就农业科技法律体系而言,我国建立了《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农业法》等综合性科技法律,配备了《专利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专门法律,加之《条例》、《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构成了我国农业科技法律体系。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科技管理领域还存在诸多立法空白,大量与科技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没有相应的法律予以调整,如对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管理、农业科技基金管理、农业科技反垄断、农业高新技术管理等方面立法缺失较为严重。农业科技体系是由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三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目前我国高中等农业院校主抓农业教育,各级农业科研院所负责农业科技的研究,而大量农业推广工作则主要依靠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来完成,三者相互分割,尤其在省一级部门,三者都分别属于平行的三个不同管理部门管理,影响了相互间的配合与协作。

我国涉及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行政机构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各部门各自为政,形成多足鼎立的保护格局,突出表现为职能交叉和重复管理,无法形成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这种多元、多层级的行政保护体制影响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协作,一些执法机关因在职能和管辖权限上存在交叉、竞合与重叠,经常出现有利争办、无利推诿的现象,致使在执法过程中极易因执法依据、执法主体等问题发生扯皮与冲突。以地理标志保护为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商标法》将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保护,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地理标志产品实行注册管理,两个部门行政审批原产地标志,所依据的法规不同,造成注册商标保护和原产地名称保护部分发生冲突。在处理地理标志的侵权纠纷过程中,若地方管理部门发现其中还含有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时,也只能就地理标志的管理问题进行处理,而同是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商标侵权纠纷,却只能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处理,使得政府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效率低下,增加了权利人的维权成本。

农业科技立法过于原则化,现行法律规范不够明确

由于历史原因,发展农业主要是由政府强调“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使得农业科技任务主要是在政策的推动下去完成,而不是依法进行。正因为有这样一种政治氛围,现有涉及农业科技的相关制度大多属于宣示性条文,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这种过于原则化的法律势必造成执行的困难,使农业主体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找不到可以具体实施和执行的操作性机制和责任保障条款,这样就可能导致法律颁布以后无法有效实施,使相关立法失去其应有的现实意义。例如,《农业法》第五十条和第五十六条分别规定:“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使先进的农业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然而,这些规定基本上都是倡导性的,对于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如何有效地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国家如何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具体问题,这部法律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尽管农业部的相关部门规章对这些问题有了指导性意见,但由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层级较低,相关规定难以得到地方政府及农业科技部门应有的重视。

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传统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受到挑战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些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如依照《专利法》确立了农业发明创造专利权利的保护等,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使得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难以鉴定和辨别,加之农业科技成果往往被赋予公共属性,以致农业科技工作者对保护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与其他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近年来,在其他行业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技术申请专利保护,而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申请专利保护的数量并不多,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也不强,由于知识产权知识缺失而导致的侵权行为屡见不鲜。

同时,有关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立法尚显不足。虽然近年来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但相对于越来越复杂和隐蔽的侵权行为,法律的保护仍显薄弱,而且现行农业科技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滞后于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当前,在农业科技研发中所涉及的有关生物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和产品、微生物技术、生物遗传工程等各种高新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这引发了一系列现行农业科技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所无法解决的新问题,给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农业特征非常显著的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条例》在规范属性上是行政法规,植物新品种权作为一项新型的知识产权,以行政法规进行规范,对于协同、处理植物新品种权和其他传统知识产权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带来实质上的不便,即在法律适用上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优先于《条例》所规范的植物新品种。此外,我国已经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以行政法规方式履行条约义务也属不当。

几点建议

构建协调的农业科技法律体系

尊重《科技进步法》、《农业法》等各自的科技、农业领域之综合性基本法的地位,在避免规范重叠的前提下推动农业科技法制在农业法、科技法两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全面考察现有农业科技法律规范,围绕农业科技研发、转化、推广、普及等环节或方面以单行法形式构建协调的国家层面农业科技法律体系。大力推动地方农业科技法制建设,使之成为执行国家农业科技法律而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做出的具体规定的平台,或者是国家尚未制定的农业科技法律的试验田。最终目标是形成国家层面的农业、科技综合性基本法,国家层面农业科技单行法与地方性农业科技法规相协调的农业法律体系,从而在法律制度层面理顺农业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宣传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等农业科技法律,制定相关实施办法或细则

利用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宣传农业科技法律的重要意义和规定要求,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心、理解和支持农业科技事业,营造贯彻实施农业科技法律的社会氛围。各级部门要按照法律规定要求,抓紧启动农业科技相关法律的实施办法或细则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并纳入各级立法计划。要立足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抓紧研究相应政策措施,在农业科技法律的基本框架下,对农业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经费保障等方面规定进行细化实化,并使其借重法律的明确及相对稳定的优点,使科技兴农建立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之上。

完善立法,建立适合我国农业现状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篇5

自己作为政策法规科的一员,在全面学习的同时,特别注意对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学习,新《条例》)的正式施行,对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提升质监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新《条例》—— 赋予新内涵 指明新方向 因此新《条例》的修改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确立了特种设备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新工作目标。这次条例的修改明确规定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制度。它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目标,从单纯的安全性改变为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高度统一,赋予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新的科学内涵。

二是完善了特种设备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场(厂)内机动车辆没有纳入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调整范围。特种设备材料管理、锅炉水处理管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管理、无损检测管理、土锅炉查处规定以及特种设备许可工作证后监管等内容也未在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明确。这些问题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新《条例》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法定职能,对上述问题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完善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调整范围和工作环节。 新《条例》还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鼓励科技创新、应急救援和强化法律责任等方面都赋予了新的内涵。

职责定位——明晰各方责任 突出企业主体

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工作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需要企业、检验技术机构、安全监察部门和地方政府明确职责定位,履行各自责任。

篇6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措施,提出要抓好创新系统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跨区域的创新合作、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发展水平起着重要而深远的作用,山东省正在把创新作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走创新强省的建设之路。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决定山东省社会经济的前景与未来的核心问题。

一、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现状

1.创新投人方面。研发资金投人总量,“十五”以来,山东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3%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195.14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0.61%提高至2005年的1.05%。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人增长的主要力量。

科技人力资源投人总量,2005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4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17.7万人,R&D活动折合全时人员达9.1万人年;2005年两院院士达到33人,比2000年增加了10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

2.创新能力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十五”期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持承担了8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及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05年,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为129.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92%0 2005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01年一200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全省国内专利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8 208件和32 817件,数量居全国前列,年均增长16.4%和8.7%0 2005年,全省拥有中国名牌119个,山东名牌941个,中国弛名商标149个。

3.创新环境方面。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十五”期间,山东省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山东省技术市场条例》、《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等法规和政策文件。

4.创新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方面,200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278.1亿元,年均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1.9% ,连续3年保持年递增2个百分点以上。

科技进步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 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达到410.20亿元。

二、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的不足之处

1.全社会科技投人特别是政府科技投人不足,多渠道科技投人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人体系还没有建成。山东省科技投人与先进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很大差距。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反映了知识创新投人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该指标目前中等收人国家为1.5%,高收人国家为2.2%,2004年全国平均为1.31 %,北京达6.3% ,陕西3.0%,上海、天津、广东达1.6%, 1.5%和1.1 %,而山东省只有0.95%。 2005年,全省R&D经费占GDP比重为1.05%,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相协调。

2.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全省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28人,列全国第9位,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17.5人,居全国第28位。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带头人不足15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6 %。

3.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步伐相对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全省每年取得众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重大突破的不多,山东省的专利授权量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2%。

三、加强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1.区域创新资金投人方面。(1)保证政府科技投人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科技投人的法规和政策,保证政府科技投人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在这一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总体超收而科技支出总额增幅未能超出经常性财政收人实际增长水平时,于下一年度适当安排追加科技支出,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人占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人。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人,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人的所得税抵扣力度,鼓励企业按照规定加速技术开发设备的折旧。激励企业增加投人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尤其要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大对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投人。(3)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的投人。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引导商业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

2.区域创新人才资源方面。(1)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重点资助和培养在国内外同行中有广泛影响、梯队构成合理、有望成为两院院士的学科带头人。实施“泰山学者”系列工程和“新世纪人才工程”,实行人才和项目并重,培养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2)坚持政府宏观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行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分配和激励机制,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3)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为区域创新培养后备人才。要针对制约教育消费的突出瓶颈,转换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支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建设1所一2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几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省级重点大学,加快推进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等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建设。

3.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域创新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1)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专项,包括山东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突出特色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科学规划和培育特色产业,积极承接国际经济转移,吸纳国内外大企业、科研机构进区创业,逐步建成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主导产业规模大、竞争优势强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3)建立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机制,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促进区内企业与周边企业的合资合作、兼并重组,以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把加工车间、原材料基地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区外转移,加快促进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向周边地区延伸,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升级。

篇7

2010年是实现

“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决战之年,也是做好我县科技工作的关键一年。年初,我们明确了2010年的重点任务,制定了科技工作“137”行动计划,即搭建产学研合作一大平台;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企业自主创新、农业和民生领域三大科技创新;重点实施“七大工程”,切实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落实。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工作创新发展,尽快实现目标任务,我们将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我县产业科技创新步伐。紧紧围绕我县轻纺、木材加工和照明电器三大传统产业,按照“传统产业品牌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着力引进培育和壮大高技术新兴产业,高度重视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巩固和扩大传统产业的市场优势,培育出一批龙头高科技企业和支柱产品。围绕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造纸包装和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特色产品的开发,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的大力支持,加大对一批骨干企业和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工艺,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加快企业的技改扩建和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做好引、帮、扶工作,在扶优扶强的同时,注重扶持规模小但有前景的企业,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逐步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含量。

二、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和产学研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加快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建设;通过整合全县科研机构资源,共建产学研平台、孵化基地、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提高对接度;以推动软件园、科技园等创新核心区建设为重点,积极建立以创新为驱动的现代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创新要素,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发展水平,形成产业创新集群,使高新园区成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篇8

1 科技服务体系模式的要素

1.1 科技部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科技服务体系的阐述大多是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或针对科技中介研究出发,较少研究科技服务体系。柳亚林(2003)、张卫东(2011)、张放陶等(2003)分别研究了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科技中介运营管理等;杨酥等(2004)、李金平等(2006)、左振等(2011)探讨了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解决方案及措施;王夏阳等则从行业协会方面提出建议。目前学术界或产业界尚未形成关于“科技服务体系”的权威、确切定义,其概念界定大都是在科技中介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技服务体系也因此被简单地认为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2011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印发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实行并组织开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科技服务体系是运用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的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及其人员构成的新型服务体系”。本文根据这一界定,从科技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内容等方面出发,设计如下要素:技术创造者、技术扩散者、技术转化者、政府及相关部门、科技人员要素、资本要素、物力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技术要素、消费者。

1.2 要素分类和释义

基于上述要素设计,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筛选,通过客观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经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根据要素特点、内容及主要功能,将其归为3类:组织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

组织要素作为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科技服务体系最基本的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要素决定了整个体系的结构、功能、属性及特点。因此,区分和研究组织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对组织成员、组织内的类群及其相互关系的调节和预测。组织要素主要包括技术创造者、技术扩散者、技术转化者、政府及相关部门。这4个子要素作为整个科技服务体系的主体,应利用所掌握的各种科技创新资源,通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将新的科学和技术资源有效地、创造性地转变为科研成果,进而实现成果的有效转化。

资源要素是指在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R&D成果应用以及科技服务活动中,各相关要素的组合。从内容构成上看,资源要素可分为科技人员要素、资本要素、物力要素。

环境要素从宏观上讲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技术环境等,软环境包括有利于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等。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组织要素,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

2 科技服务体系的构成

在对科技服务体系构成要素分析及归类的基础上,根据三大要素形成相应的三大要素体系,即组织要素服务体系、资源要素服务体系、环境要素服务体系,共同构成科技服务总体系。

2.1 组织要素服务体系

组织要素体系由组织要素构成,按照科技转化的路径可依次分为技术创造者、技术扩散者、技术转化者及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四要素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职责的不同,可将组织要素体系分为4个子体系:科技成果研发服务体系、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企业间协同服务体系、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

高校及科研院所作为技术创造者,是区域产学研合作的推动者,其主要职责是结合四川省经济发展需要及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科研活动,二者共同构成了科技成果研发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技术扩散者,能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技术创新实现商业价值,同时对企业供需双方的互动合作生产新技术有重要的桥梁作用,其主要职责是推进技术支持与推广、技术贸易及评估咨询工作的开展,该要素主要形成了科技推广转移服务体系。

企业作为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商品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各企业间既是利益共同体,又是利益竞争者,为更好地让企业发展,企业间应形成企业间协同服务体系,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实现双赢。

政府及相关部门,如科技厅(局)、专利局等机构也是组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科技服务体系中的特殊服务者,其主要职责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资源整合,有效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形成了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这部分组织为科技服务体系中其他性质的组织机构提供扶持政策、法律法规等基础,同时引导其他组织机构行为,协调各子体系之间的关系。

2.2 资源要素服务体系

科技资源是指在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R&D成果应用以及科技服务活动中,各种要素的组合。从内容构成上看,通常认为科技资源由5大部分组成,即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组织资源及科技信息资源。本文认为,科技组织资源应被划归到组织要素体系、科技信息资源应划归到环境要素中。因此,结合科技服务体系资源要素主要构成,将其形成体系细分为3类:科技人才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投入服务体系、科技研发设备服务体系。

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对应资源要素中的科技人员要素,旨在为人才的引进、培养提供便利和支持,为科技进步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使优秀的人才能够找到适合的岗位与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

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主要对应资源要素资本要素。高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应积极开拓科技创新投入渠道,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导向,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努力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资金来源,为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科技研发设备服务体系主要对应资源要素中的物力要素,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实验仪器、设备的购买、管理、升级维护、配件供应、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等与科研设施有关的一系列服务,它是由若干相关设备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设备使用者共同构成的集合体。

2.3 环境要素服务体系

组织所处的环境一般包括内外两个方面。科技服务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与内外部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等各种交换关系。该系统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外部环境,即市场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等;微观环境,是指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环境,如地方政府、体系以外的其他企业、竞争者等。由于本文将其微观环境的各要素归结为组织要素,将基础设施要素纳入资源要素,故此处不再讨论。科技服务体系的环境要素服务体系主要包括4个方面:政策法规服务体系、市场发展服务体系、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文化服务体系。

政策法规体系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是明确科技服务体系相关机构的法律地位,对其合同关系及法律责任等进行分析;二是制定与完善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信货、风险投资等相关政策制度及地方法规条例;三是对科技服务机构管理条例、信誉评估等地方性法规条例进行完善与管理,共同规范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包括市场组成、市场需求、信用程度、竞争激烈程度。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包括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创业环境等。技术信息服务体系旨在为信息共享搭建平台。

综上,组织要素服务体系、资源要素服务体系、环境要素服务体系这三大要素体系共同构成科技服务体系的系统层次模型。

3 科技服务体系的能力

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的目的是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其服务对象是创新活动,尤其是企业创新活动。其服务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协同合作能力、成果转化推广能力、专业化服务能力和资源要素整合能力等方面。

3.1 创新能力

科技服务体系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科技创新服务,其系统本身也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失去创新能力,科技服务体系必然瘫痪。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范围的商品交换、资金流动、信息传播、人员往来的加速,促使科技服务机构在具有全球视角的同时,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创新,推出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服务,才能生存和发展。

3.2 协同服务合作能力

现代科技服务体系由若干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的要素和子系统构成,体系构建过程中,联合与协同是创新主体间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有机互补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将各类主体有机整合起来,打破行政限制,最大限度发挥协同的作用,推动产学研联盟建设;同时利用网络等信息手段,对创新资源进行整合,促进生产要素有序合理流动,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例如通过建立高校、企业与地方协同创新机制,引导高校主动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或参与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研究。

3.3 成果转化及推广能力

当前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普遍存在,信息链条出现断层,导致高校及科研院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大量闲置,转化率极低,进而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现代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构建中,必须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培育,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建设,积极鼓励发展技术中介、资产评估和科技咨询等服务组织,壮大技术中介服务队伍,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中科学、高效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运行机制。建设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基层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龙头企业等为基础的现代科技推广体系。

3.4 专业化服务能力

科技服务体系是运用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融资渠道等专业化服务的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平台、网络与全球市场、政府构成的新型服务体系。从概念角度出发,只有构成该体系的各主体提高各自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才能减少企业经营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的竞争实力。

3.5 资源要素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科技服务体系内部彼此相关却又彼此分离的各组成要素以及各自的职能整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提高科技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该过程中,可充分借助大数据这一技术支撑工具,全面打造新型服务体系大平台,通过对包含在知识链上的从创造者到使用转化者在内的所有参与者提供相关服务,共同营造一个相互促进、协同创新、实现多赢的局面,推动科技服务产业的升级发展。

4 小结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测评 导向作用

大学生综合测评也称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等教育学校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制定出符合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测评指标,收集在校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文明行为、学习状况、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等方面的表现,并对其作出量值或价值的评定及判断过程。一般情形下,综合测评由一个年级在一学年内对学生评价一次,综合测评的结果成为学校各项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的评定依据,并在毕业前全部汇总,成为大学生在校时学业与能力的综合评价,直接影响到毕业时免试研究生的遴选和就业推荐等方面。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测评的初衷不仅仅是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关注学习之余,能够注重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通过开展综合素质测评活动,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够对上一年度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测评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但随着综合测评的实施,许多大学生在综合测评结果的影响下变得浮躁了、功利了。他们现实地面对综合测评,将其作为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行动指南,凡是有利于综合测评结果的事情就干,凡是无益于综合测评结果的事情就不干。因此,综合测评的设计和操作过程就显得举足轻重。我从对华南农业大学新旧综合测评的比较,以及实施新的综合测评条例后学生的变化入手,分析综合素质测评对培养大学生的导向作用。

一、新旧综合测评条例的比较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高校已数次修改并逐渐完善综合测评的方法,测评的目的也从适应应试教育转为促进素质教育。华南农业大学也不例外,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2008年起实施了新的综合测评条例。总体上,学生综合测评不外乎德智体等方面的内容,但具体方法有了明显的变化,旧版综合测评条例基本以定性为主,新版综合测评条例基本以定量为主,记实与评议相结合。

1.旧版综合测评的内容和特点。

旧版综合测评采用标准分计算方法,德智体以100分计算。综合测评的总分(X)由学业成绩分、日常操行分(基本分和加、扣分)构成,其中学业成绩分占60分(A),日常操行分占40分(B)。学生按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在班中排列名次,每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之和加权的平均数为学生在校期间综合测评总分,毕业生按综合测评总分在本班排列名次。

学业成绩60分(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考试考查成绩)以学生在本学年的学分平均绩点乘以12得到,即A=学年学分平均绩点×12,毕业总学业成绩=(总学分绩点/总学分)×12。

日常操行分40分由政治态度6分、思想修养6分、学习态度6分、法纪观念6分、集体主义观念6分、社会实践5分、体育锻炼5分构成。对学生进行日常操行评定的时候,采用全班同学互评和班评议小组测评的两级测评方法,分别占40%和60%。具体的操作过程是每个同学对全班逐个测评,汇总后加权平均得到一级测评X1;班评议小组对全班同学逐个评议和评分,汇总后加权平均得到二级测评X2,两者按照比例相加得到总分,即日常操行B=X1×40%+X2×60%。为了对某些重要事项进行奖罚,日常操行这七个方面均设置了基础分和加(扣)分。如学习态度方面,只要能够做到热爱所学专业,上课能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按时参加教学活动,就给基本分3分。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好外语,规定只要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者就加分;为了避免学生不按时参加教学活动,规定违反考勤制度,旷课一学时、迟到或早退三次以上(含三次)者扣分。

旧综合测评的主要特点是定性,以班内竞争为主(排名均在班内排名,不以其它班级比较),除了学业成绩的分数是没法变动外,日常操行的弹性比较大,学生按照有关条例凭主观意愿给同学们打分,而这些加分和扣分都没有明确每一项的具体分值,这样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学生们往往不想得罪同学,打分的时候尽量往高打,从而每个同学的日常操行分都很高。因此,旧版综合测评在操作的过程中最终变成学业成绩的较量,而学业成绩往往带有很强的原则性,它是各门功课的考试成绩,也就是说旧版综合测评遵循“分数至上”的测评局面。

2.新版综合测评的内容和特点。

新版综合测评采取量化方式,对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进行全面评价。综合表现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在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权重分配中,按照30%、60%和10%的比例进行设置,也就是德育测评30分、智育测评60分、体育测评10分。

德育测评30分由德育基础分10分、班内互评分10分、德育奖励分10分和德育扣分构成,德育扣分不超过前三者得分之和。为了使学生形成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学校设立了具体的加分项目。比如获得国家级的荣誉称号可以加4分,担任学校正式团体的主要学生干部可以加2.5分,参加义务献血可以加0.5分/次,等等,所有项目的累计加分不超过10分。同时也明确了具体的扣分项目,如“无故缺席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扣0.5分/次”。智育测评和体育测评均由基础分和奖励分两部分构成,没有扣分项目,两者的基础分分别为50分、5分,奖励分分别为10分、5分。

新版综合测评主要特点是以定量为主,无论是德育加分还是智育、体育加分都明确了具体的加分项目和分值,学生申报加分项目的时候必须出具相关的证明,年级测评小组审核后才给予加分,不再凭主观意愿打分了,操作上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另外综合测评的总分是年级排名,这就涉及到不同专业学生上课科目不一样,难易程度不一样,老师给分的标准不一样等问题,所以智育基础分的算法要跟旧版有所区别,不能够简单按照学业成绩乘以一个系数得出。新版综合测评在这方面的设计也有所考虑,既要考虑学业成绩,又要考虑公平性,最终将智育基础分的算法确定如下:

二、综合素质测评对培养大学生的导向作用

因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是各个高等学校对在校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也是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录用大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学生往往比较看重综合测评的结果,将测评体系中的各项要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实践证明,有怎么样的综合素质测评条例就有怎么样的学生行为,它对学生的在校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1.可以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和法纪观念教育。

旧版综合测评条例只是要求学生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大概念清楚,具体标准模糊,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新版综合测评条例则明确要求对大学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党团组织生活、班会等活动的过程进行记载,按照学生参加的次数给予加分;对撰写理论文章、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主办的征文、演讲比赛及做好事等进行加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和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促进了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良好风尚的形成。

2.可以促进学生养成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团队合作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化比较强,喜欢独来独往,导致他们很难有集体意识。新版综合测评条例增加了“集体得分”的项目,规定只要这个集体获奖了,这个集体的所有成员都可以享受由此带来的加分;如果集体受罚了,集体的所有成员同样也要进行扣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一荣俱荣,一损皆损”。实施新的综合测评条例以来,明显可以看到学生对集体的意识增强了,参加集体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能够积极为集体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再是无动于衷。

3.可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新版综合测评实施以来,出现了获奖过于集中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智育基础分的计算方法引起的。新版智育基础分由该学生本年度的平均绩点除以本年级本专业学生的最高平均绩点再乘以一个系数获得,也就是说各个专业平均绩点最高,学生的智育基础分就是满分,其他学生都跟这个学生比较,两者差距越大,经过系数放大后的差值就越明显。比如专业第一的平均绩点是4.0,专业第二的平均绩点才有3.0时,那么专业第一的智育基础分是50分,而第二名的智育基础分只有37.5分,两者相差12.5分,仅一项就拉开了距离。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搞不清楚其他同学的学习效果,避免和同学拉开距离,只能是自己努力学习,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4.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在学业成绩相差不远,也就是智育基础得分相差不远的时候,要想在总分排名上取得优势,往往是靠各项加分来实现。也就是说单靠学业成绩而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测评结果。因此,在加分条例的激励下,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竞选各种团体的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科技比赛;参加征文、演讲、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很多学生就是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在文艺、科技、体育等领域中光芒四射,勇摘桂冠。新版综合测评的加分条例激励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有益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走向社会、迎接挑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可以激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旧版综合测评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核心,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好就一好百好,知识学了一大筐却因实践动手能力差而无法运用的现象,出现大量只会本专业知识和高分低能、高才低德的庸才。而新版综合测评明确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比赛活动,而且把加分的分值定得比较高。比如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一次可以加8分,就连校一级比赛获奖都可以加2分,从而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的积极性。

三、结语

无可否认,部分学生是抱着比较功利的心态来对待综合测评的,比如参与学生干部竞争的目的在于测评加分;参与学术讲座、党团活动等第二课堂的目的在于加分;参与科技创新比赛的目的在于加分。虽然这些行为违背了综合测评的根本目的,但我认为,无论学生抱着怎么样的心态来参与,只要他能够付诸行动、体验过程,就会受到那种氛围的熏陶,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或多或少地提高学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建波.学生综合测评的几点思考[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58-59.

[2]吴双,李斌雄.大学生综合测评评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8):54-57.

篇10

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自主创新和税制改革的新要求,目前示范区面向自主创新税制改进在总体上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税制改进法律依据的系统化、规范化不足

我国现行面向自主创新税制改进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暂行条例、通知、补充说明等,缺乏全面、科学、规范、统一的法律形式,通常是各项税收优惠措施的简单罗列,部分税收法规因临时性需要而仓促出台,缺乏总体上的规划。各类税收激励措施多而杂,大多散见于税收单行法规和文件中,文件的级别不高,不够系统和透明,指导性差,而且很多优惠措施也缺乏长期的稳定预期。

(二)在鼓励自主研发和技术更新改造方面激励不足

自主创新企业的成长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其研究开发的投入更大,更需要政策扶持。目前税收优惠主要集中于已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等层面,侧重于已成功研发企业的终端环节。而对正在进行科技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研究与开发、设备更新等重点环节的税收支持力度不够。

(三)在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手段单一

目前的税制主要对企业发明、设计、试制等过程给予优惠,而对技术的产业化、产品化、商品化过程的激励考虑不足。在鼓励创办自主创新型企业方面的激励措施少,力度弱。

(四)在鼓励创新平台发展方面基本是空白

长期、全面、体系化的研发和创新需要高端验室、孵化器等大型创新平台的支持,需要发挥大型创新平台的凝聚作用,以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局面。此方面的税制激励措施基本上是空白。

(五)在鼓励创新创业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税收激励亟需强化

创新人才是自主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现行税制重视对企业创新结果的税收优惠,而忽视了对形成创新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而且,相对于人口总规模,我国目前从事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人才相对较少,现行税收政策中,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并没有给予真正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创新人才的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的个人所得税也没有切实的税收优惠措施。

(六)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的税收激励欠缺

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问题,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也不例外。英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希克斯(1969)在《经济史理论》一书中提出,工业革命不是技术创新的直接结果,而是金融革命的结果。因为已经存在的技术发明如果缺乏大规模资金和长期资本的支持,就不能从作坊阶段走向大规模产业阶段,“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科技与金融结合,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才能比翼齐飞。而现行税制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与高技术产业的结合,特别是对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等的激励措施欠缺。

(七)在面向自主创新的税收征管及服务方面还不能适应现实需求

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服务技术的现代化有待提高。当前税收服务及辅导还没有完全制度化、规范化,企业税收缴纳的便利化程度还较低,需要充分依托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面向自主创新税制改进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面向自主创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

1.提升立法和政策制定的规范性。为强化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导向,应当提升面向自主创新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可将现行的暂行条例、单行法规、相关部委规章完善以后,通过立法程序提升为更高级别的国家法律,建议对税收优惠措施的制定,统一由专门法律法规来规范,使其权威性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巩固。

2.坚持立法和政策制定的系统化。税收立法和政策制定方面,要基于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统筹考虑自主创新各领域、各环节的税收优惠措施,对鼓励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进行整体评估,对我国面向自主创新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进行全面系统设计,形成周密、兼容的自主创新税收制度体系。

3.增强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科学性。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规则,提高效率,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清理一些导致不合理竞争的税收优惠措施。

(二)发挥税收激励对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

和产业化以及各类创新要素价格和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税收激励机制

1.在鼓励自主研发方面,健全税制对技术创新的导向机制,建立研究开发准备金制度。深化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借鉴先进国家的税收优惠制度,建立研究开发准备金制度,可按照销售收入总额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提取技术研发基金。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完善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和标准。对用于研究开发的专用设备准许加速折旧,以提升研究开发专用设备的技术水准。

2.在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移提供进一步的税收激励。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所得,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主要研发人员因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对技术成果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比照稿酬所得,减征税收或免税。

3.在鼓励创业方面,对经认定的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及其股东减免所得税。不论是否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对经认定的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对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员工所持有本企业的股权获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对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的自然人股东,在将未分配利润转作公司资本金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4.在鼓励创新平台发展方面,对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科技园、国家重大科技平台等增强税收激励。对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园免费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器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和提供孵化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5.鼓励对创新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科技创新企业员工的教育支出和在职培训支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列为税前扣除项目。对科技人员获得的科技进步奖金和企业发明创造奖金免税。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为民营企业创新人员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6.从税制改进角度全面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切实助力自主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逐步缓解。制定特殊优惠措施以鼓励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例如,对金融企业向科技创新企业放贷的贷款利息收入、财务顾问等业务收入设置营业税免税期,或者单独实行低税率;对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构、信托计划投资于科技创新企业所取得的收益,向投资者个人分回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自然人股东从科技创新企业获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担保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取的各项风险和减值准备金,可以按一定比例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扣除;对风险投资企业给予类似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当风险投资企业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并占到较大比例时,可视同于高新技术企业,对其分得的税后利润再投资于原企业或创办新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可实施投资退税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