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能力范文
时间:2023-04-03 20:3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064-02
1 企业创新能力
1.1 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
经济学家熊彼特将“创新”概念首次引入经济学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个新组合包含五个方面:①采用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掠取或者控制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⑤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形式。
虽然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时间,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原因在于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很大,而且又十分复杂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就会赋予技术创新不同的定义。
企业技术创新是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供给来源或者建立企业新的组织。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质是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结合,它的动力来源于市场,其成败要靠市场来检验。
1.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企业技术创新的线性过程来探讨,从线性过程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思想的概念化阶段、开发阶段、作业阶段和产出阶段。从这一过程来看,第一阶段其实就是根据企业的创新战略作决策的过程(创新决策),第二、第三阶段就是研究开发过程(创新实施),第四阶段是生产和市场化过程(创新实现)。另外,整个技术创新过程需要通过组织管理来实现,这就需要组织能力(创新管理)。所以本文从这样一种思路出发,把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分解为创新决策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并以此作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1.3 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搞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成为当前科技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近年来,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为自主品牌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为营造企业创新文化和环境做了大量工作,因此我国技术创新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突破和成功经验,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和意义如下:①企业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根本途径。②技术创新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③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2.1 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目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总的来说,由于技术创新能力涉及的因素众多,其评价理论和方法尚处在探索之中,加上综合评价需要涉及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所以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常用的研究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外学者使用比较多的主要是多元统计学法,包括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2.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为了研究全国的各大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情况的优势和不足,本文在全国各地区中分别选取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重庆、四川、贵州、青海、宁夏、新疆进行聚类分析,综合来看全国各地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状况,并提出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本文选取了2011年当年R&D参与人员数量、R&D经费、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拥有发明专利数作为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指标。
利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我们可以把这16个地区分为3类,其中北京、天津为一类,上海、江苏、浙江各为一类,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重庆、四川、贵州、青海、宁夏、新疆为一类。其中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重庆、四川、贵州、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落后,由于这些城市处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沿海城市来讲处于落后水平;而北京、天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于一般水平,虽然北京、天津的经济能力在全国处于较前列,但是北京、天津的企业创新能力却不如上海、江苏、浙江这三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强;结合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江苏作为近些年的经济强省,其企业创新能力也居于全国首位;浙江、上海等作为东部城市,其经济能力较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处在全国前列。
3 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目前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企业发展中,如果说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让企业获得了再生,那么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力手段,是进行持续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力保障。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是获得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是解决“产品疲软”、使企业致富的根本途径;是消除市场成熟化、替代化和发展新产业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实现资源配置方式平稳过渡的有效途径。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技术创新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意义重大,但在我国,这却是一个薄弱环节。我国每年开发近6万项新产品,但达到国内领先、国际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仅3000~4000项。这一数字表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薄弱,距离技术创新的主体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对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率,已成为紧迫的课题。
3.2 政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措施
政府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政府在推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从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来看,政府还应继续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制定国家产业创新战略,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政府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制定国家产业创新战略,鼓励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核心项目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商业化过程。
(2)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指导,制定专门的法律和计划。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在宏观上的引导、政策上的推动对企业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政策推动是指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完善技术创新的公平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的合法利益。
(3)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4)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企业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巨大影响作用。我国原有企业制度的主要弊端就是产权虚置。改变这种情况,就是构建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家、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
(5)切实保障知识产权。为了推动模仿创新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必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和监督机制。要通过宣传和实例示范引导企业走合法模仿创新之路,保护率先创新者和模仿创新者的共同利益,使得我国模仿创新能够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
(6)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除基础性研究仍由国家来组织、供给外,其他领域应把企业作为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成立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煤机企业 创新能力 提升策略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源泉。煤机企业只有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不断自我超越,才能超越竞争对手,求得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
企业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熊彼得提出的,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甚至认为企业创新就是技术创新,没有抓住创新本质,忽略了意识创新和创新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
本文认为,创新就是企业以商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变革。是一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的可持续性的企业变革活动,且源于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二、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大多数学者把其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本文也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把发明创造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是一个将发明和科技成果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研究和开发能力、技术保护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等方面。世界500强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占全球70%,并因此垄断了全球技术创新70%以上的成果。这些企业具备自己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知识、核心技术,并具有非常强的技术保护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不易被模仿和超越,能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是一个综合系统概念,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行为中。良好管理能给企业带来高效益,管理就是生产力。一些世界著名的经济管理专家认为:企业创新获得的财富,均来自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有效发挥的保障,技术创新作用的80%是靠管理来实现的。管理创新是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能力,是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进行优化,使企业资源充分发挥潜力的能力。
(三)市场创新能力。企业市场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一系列认识市场,开拓市场,综合运用营销组合策略,尽快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扩大市场容量的综合能力。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是指企业整合所有可用资源,正确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并组建一支出色的营销队伍,来实施各项营销任务,完成营销战略目标的综合市场开拓能力。
(四)制度创新能力。制度创新是煤机企业实现整体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煤机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原来的生产模式建立成公司制企业制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内部不同层次、不同机制的变革和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就煤机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属于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演变是主要制度创新途径。
三、煤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加大研投入。煤机企业要加强同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拥有庞大的科技资源,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同时,提高研发人员比例,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确保研发投入率不低于5%,增强煤机企业的技术实力,增加技术积累,提高煤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煤机企业要加强技术合作交流,要不断的引进国际先进的煤机技术,并对其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还要不断加强煤机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二)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根本保证。以组织创新来促进管理创新,使管理创新有效促进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能力提升。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与煤机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能力,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和结构和提升组织协调能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找符合煤机企业的管理方法,有效的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和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使其达到完美统一,形成合力。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模式和标准,通过管理创新建立与煤机企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
(三)建立完善创新风险化解机制。创新有成功就有失败,应建立促进企业创新、减少企业创新失败的风险化解机制。风险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不可避免的因素,重要的是在体制和机制上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以有效措施形成完善机制,将风险转化为利润。首先,可以争取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或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 来降低风险,并调整投资结构,侧重支持战略性、关键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重点技术产品的产业化上。其次,可以争取金融扶持政策。以有市场发展前景、技术含量高、能替代进口的高新技术来争取国家的科研经费或吸引风险基金,来降低风险。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性的人才形成机制和激励机制。人才战略直接关系企业命运。企业进步需要多方面人才,不仅包括管理人员、研发人员,还有大量的一线熟练技术工人。目前,煤机企业对人才的看法仍然存在偏差, 尚未形成完善的多层次人才形成机制和有效激励机制。应加快人力资源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多方面促进人才成长和有效激励, 增强煤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尤其是要把吸引具有国际一流技术的专家作为一项事关企业大计的战略性工作来实施。
参考文献:
[1]熊道华.提高煤机企业核心竞争力[J].煤矿机械,2009(9)
篇3
关键词 创新 创新能力 企业竞争力 培养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则指出:“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事实上,创新创造出新资源,凡是能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新潜力的行为,就是创新。”因此,企业创新力就是企业在市场中将企业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内在变革,从而提高其内在素质、驱动企业获得更多的与其他竞争企业的差异性的能力,这种差异性最终表现为企业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竞争优势。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标志。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其竞争力也强,反之亦然。
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企业创新的培养,这里包括了技术创新(新产品、新工艺、新的能源投入等)和制度创新(如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管理方法等)。“创新之父”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实质过程为:
如果只凭经验去做事情,只是一成不变的成果,可以进步,很难优秀。而基于目标去行动,以往可用的经验是不足够的,必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部分创造力就是创新。怎样才能培养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积极培养质量意识
美国总统工业竞争力委员会主席约翰?扬说过:“在今日的竞争环境中,忽视质量问题的企业无异于自杀。”质量无疑是企业的生命。员工质量意识问题是我们一切质量问题的根本,也是我们质量提高的瓶颈。把质量的观念提高到安全的程度上——无安全则死,有质量才活。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应该贯穿企业生命的始终,最终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才能保证创新有一定的基础和平台。如果质量意识薄弱,不要说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就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都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质量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过程,即:质量意识的认知;质量意识的态度,质量行为。
1.质量意识的认知
质量意识对于基层来说是比较模糊的概念,他们并不接触客户,并不能直接的感受到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意义,往往把精力致力于数量的提高。这种认知必须依靠往复不断的培训进行强化灌输,像父亲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一样,质量意识的培养必须在认知的基础上。
2.质量意识的态度
通过对职工质量意识的灌输,让职工心中产生对质量的态度,这是很关键的,意识只有靠自发才可以形成,而并不是靠事故的多少来界定的。让员工有一个正向思维的质量意识态度主要靠领导的引导方向。08年以前,钢铁市场出奇的好,丰厚的利润令钢铁企业近乎疯狂,许多国内钢铁企业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产量扩充当中。然而,放眼世界的钢铁行业,日本是最重视质量的,他们利用钢铁的鼎盛时期,完成了由他们自主开发的转炉双联工艺的全行业改造。08年底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没齿难忘的,很多中国企业的战略在这个“冰河期”显得那么的沧桑,不得不承认对质量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应该让基层的员工接触一些质量制胜或失败的案例录像,摆客观事实和讲主观思想结合,使企业职工形成深刻的概念,从而植入职工的头脑。
3.质量行为
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正向的态度,就可以自然转化为质量行为,成为职工每个动作的规范和目的。满足员工精神需求,实现人力资源自主管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资本论》中提到的传统经济学三大生产核心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已变成了人力资本,也就是说能够带来更多剩余价值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我们应该使员工具有主人感,亦满足了员工归宿、尊重、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
当质量意识的以上三个过程建立后,职工创新就有了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基础,创新的目的也越发明确。
二、积极培养管理层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
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层面来看,技术创新适用于管理层和执行层;制度创新适用于决策层和管理层。可以看出,在这里中间管理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一个链上来看,管理层的作用不只要实现自身的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同样要承接决策层的制度创新执行以及启发执行层技术创新意识并拓展技术创新成果,因此,必须积极培养管理层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使之为创新开辟道路。
三、积极培养新创新和循环创新思路
《经济学基础》中对经济做出了如下概念阐述,“经济就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定义中无形的反映了循环的概念,这引发了从另一个角度对创新的思考:创新分为新的创新和循环创新,新的创新是对资源的潜能开发,那么循环创新就是在原有创新的基础上再次升级创新,回顾工作时单纯的考虑新创新,总觉得这么多年的行业,没有什么可以再拓展思路了。但是站在循环的角度观察,发现很多以往的创新做法还有很多延伸的方向,从此处着手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
四、积极培养创新灵感
纵观从古到今对创新的总结和经验,不难发现创新往往就是一瞬间的灵感,它来自于日常的点点滴滴,要有善于观察的习惯,也就是对于眼前看到的要勤于思考,要把思维尽量的发散。一个企业的最大团体是执行层,要想发挥最大的创新潜力,需要把这种经验和思维教会职工。现在的问题是普通员工认为创新是技术人员的事,与他们无关,使创新缺乏了最基本的源泉,人都有懒惰习性,改变的成本是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然后形成习惯,痛苦自然降低。培养全员愿意主动思考的能力,开始要进行引导并强制创新任务,配合考核的手段。比如你想到的事,尽量不能直接告诉职工,而是启发他的思维,领导的风格是最具感染力的因素,积极培养创新灵感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创新评价机制尤为重要。
篇4
当前,培育中国技术创新的土壤仍以工业为主。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承担着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产业和国家竞争力的历史重任。《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实现工业强基,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突破。现实需要为理论的发展提供动力,如何客观、科学、有效、定量地评价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其在同行业竞争中科学的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采取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研究。宁连举和李萌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利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资料数据,评价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后续研究中,又基于全面创新理论,从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属性和特点出发,构建了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朱霞,朱永跃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定量评价模型。朱承亮,岳宏志,李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认为我国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蒋玉洁,菅利荣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锡尔指数对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差异测度,研究表明区域之间差异突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樊小霞,牛冲槐,王秀义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得出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三个方面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6]。以上学者的研究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但针对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文献较少,多数是从区域性角度进行的。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共存,各企业在规模和资金实力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分别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企业进行评价和排序,对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有一定意义。
1研究思路与方法
1.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统计指标,考虑到工业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代表性强、涵盖信息量大的指标,形成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2研究方法目前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等。其中一些方法(如AHP)具有如下弊端:各指标层的权重依赖于专家们的主观判断,人为给定的权数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真实情况。为最大程度地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是将复杂的多个变量综合为少量的相互独立的因子,依据不同的因子对原始变量分类,以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从多个观测变量中找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来解释原始数据,有助于客观、有效地确定综合指标的权重;权重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出的,能体现指标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客观性;由于各指标间的信息交叉少,因此各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通过因子分析法找出综合因子来解释原始数据,并得出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企业决策者通过指标内在关系,客观认识到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技术创新决策,提高企业竞争力。
2过程分析
本文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2年国内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相关数据,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2.1描述性统计首先对数据标准化处理,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查看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3,大部分超过了0.7,可见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能够提取公共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
2.2方差分析和碎石图其次,计算特征值和累积方差贡献率(见表3)。方差贡献率反映的是公共因子所包含的原指标信息量的程度;累积方差贡献率反映的是几个公共因子累积包含的原指标信息量的程度。一般选取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0.85的特征值个数为因子个数,它们能较好的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从表3可知,前两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429%,超过了85%,只损失了8.571%的指标信息,已取得不错的效果,因此可选取前两个因子进行分析。图1的碎石图反映的是2012年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征值,横坐标表示成分数也即因子数,纵坐标表示特征值大小。由图可看出,从第二个因子开始特征值渐趋减缓并接近于零。这表明选取前两个因子是合适的。
2.3因子载荷通过因子旋转的方式可以使一个变量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利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时采用最大方差法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表中数据表明公共因子与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一个公共因子F1与技术改造经费支出X4、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X5、科技机构活动经费支出X10、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X7、企业R&D活动经费X1、政府资金X11、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X6、R&D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X12、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X2、科技机构活动人员X9、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X13、企业办科技机构数X8这十二个指标的相关性较强,即在这些指标上的载荷较高。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与环境支撑均划到这个公共因子内,因此可将公共因子F1命名为技术创新投入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包括新产品产值X14、新产品销售收入X15、专利申请数X16、R&D项目数X3、有效发明专利X17五个指标,F2与这五个指标的相关性较强,在其上的载荷较高。其中R&D项目数X3在第一个因子上的载荷也较高,只是相对第二个因子较低,而初始设计时,R&D项目数X3是属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标的,因此本文将此项指标修整至产出能力指标。以上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能力,因此将公共因子F2命名为技术创新产出因子。
2.4因子得分根据spss软件可直接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进而可列出因子得分公式。因子得分公式是原有变量线性组合的结果,因子得分是各变量值的加权综合,权数表示变量对因子的重要程度。根据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可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得分公式。
2.5综合评价通过上述因子得分公式可计算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得分及排名和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6)。从表6可以看到,在各类型的工业企业中,技术创新能力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
3结果分析
篇5
摘要: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的内涵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论证了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关键词:技术创新;吸收能力;网络能力;开放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059-05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city under the New Model of Open Innovation
NI Ziyin1, 2, LIU Qiang1
(1.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is basis, it focuses on researching the element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nd the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re critical capacity factors of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Eventually it proposed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the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bsorptive capacity; network capacity; open innovation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知识扩散、技术外溢程度高以及风险投资兴起等外因和企业为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以及国际化战略需求等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学术界和企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创新模式。
2003年,Henry 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开创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核心理念就是“不再把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局限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同样可以,也应该被纳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所用”[1]。即企业应该综合利用内外部的创新资源,以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
近年来,开放式创新概念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并成为管理和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在大多数研究成果中,其共同点是以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理念为基础,把外部创新能力纳入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但是,他们的研究或过于偏重外部创新能力要素,或过于偏重内部创新能力要素,没有能够很好地平衡企业内外部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要素进行了重新界定。首先,一般情况下,企业是通过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外部关系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由此可见,网络能力应该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然而,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外部关系网络还不够,它本身还需具备很强的吸收能力,这是因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能否有效地识别、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拟将外部创新关键能力界定为网络能力,内部创新关键能力中再增加一个吸收能力作为关键能力要素。
1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纵观以往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众多国内外学者基于各自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
D L Barton认为:管理系统、技术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人和企业价值观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Burgelman和M A Maidigue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系列特征之和,包括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可利用资源及分配、结构和文化条件、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以及战略管理能力等[3];Lary E Westphal认为: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获取信息与技术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4]。
国内,许庆瑞、魏江、傅家骥等人是对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魏江和许庆瑞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为实现技术创新,以工艺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系统整合功能[5];傅家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创新倾向、制造能力、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和营销能力构成的[6]。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各位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构成要素的分类也有所不同。D L Barton基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资源要素决定的,指出了知识管理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强调人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但该定义的整合性还有待完善;Burgelman和M A Maidigue基于企业战略的视角,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该定义较狭义,未能全面考虑到制度、环境和竞争等的影响;Lary E Westphal基于能力本体论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系列与技术创新相关能力的综合,但该定义过于抽象笼统;许庆瑞和魏江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被分成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有很多,若只是简单地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产品和工艺两项创新能力,其准确性和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划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若干能力要素构成的复合型能力系统。本文对以往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界定研究进行总结,得出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构成的。
1.2开放式技术创新理论
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enry Chesbrough首次提出开放创新模式,它是一种与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完全相反的理念。Chesbrough对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且给出了开放式技术创新的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开放式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是企业的创意不只产生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同样可以给企业带来同等重要的创意[7]。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信息可以透过企业边界在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进行自由交换,即外部的创意可以透过企业的边界流入到企业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等把自己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外部。Chesbrough指出:开放创新模式的本质就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有效地利用外部的互补性资源,并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进行技术创新。
由图1可知:开放创新模式是一种与封闭创新模式相反的模式,它的本质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强调的是企业对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适当地打开自己的组织边界,积极主动地与外部组织多交流合作,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的互补性创新资源以实现技术创新。
2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吸收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Cohen和Levinthal在1989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吸收能力包含了知识搜索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8]。2002年,Zahra和George 在Cohen和Levinthal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了其他学者的观点,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出发,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包含了知识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能力的动态能力[9],并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在该模型中,吸收能力又可以被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前者强调知识的获取和消化能力,后者强调知识的转化和利用能力。二者对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相互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吸收能力是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呢?一些学者指出:吸收能力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有着调节作用。Escribano、Fosfuri和Tribo(2005)认为吸收能力可以影响企业发现、辨别外部知识溢出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10]。首先,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能发现组织外部知识溢出的存在,一个吸收能力强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反向工程等手段推出竞争对手新产品中的知识;其次,吸收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外部知识溢出中辨别和确定有用信息的能力,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发现和辨别知识溢出中的互补性知识,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最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因此,在同等存量的知识溢出中,吸收能力水平越高的组织,越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效应被称作“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Griliches(1998)也曾指出企业的外部知识不像自然的矿藏,一直停留在原地待人开发,它是一种复杂交织的信息流,对企业来说,在某一时间点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对企业是有用的。不仅如此,外部知识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因此,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获得、消化、转化和利用有效的外部知识。由上可知,企业的动机和知识溢出源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企业也很难有效地利用外部的溢出知识。所以,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溢出性知识的关键能力要素,这充分反映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远不止体现在间接作用上,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直接作用上。如图2所示。在Zahra和George提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中,企业利用自身的潜在吸收能力在内部(比如组织危机)和外部(制度转变)驱动因素的推动下,主动获取和吸收外部知识源,例如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研发、知识共享等主动地获取外部互补性资源,而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外部的溢出性知识。然后,企业利用具体吸收能力对组织内外部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流程,有效地转化和利用整合后的知识,以产生新知识并最终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该模型还指出企业先验知识的存量决定了自身吸收能力的强弱,即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增加能提高吸收能力。此外,模型在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结果之间,引入了收益独占机制作为调节变量,并指出在强的收益独占机制下,关系网络外的其他竞争者必须花费更高的模仿成本,因此,吸收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
吴隆增(2008)指出: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能够掌握环境和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同时也就能更有效地辨别和吸收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对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11];Cokeburn和Henderson(1998)证明了企业自身吸收能力会影响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例如在制药企业的研发生产中,吸收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研发的效率。很多其他学者也都通过不同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着正向促进作用。
由上可知,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利用自身的吸收能力获得外部互补性知识,增加了企业内部的知识存量,从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最终提高了技术创新绩效。反过来,技术创新绩效会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反馈,反馈回来的信息又将成为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一部分,而知识存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吸收能力,故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这就是说,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着一种螺旋上升的关系。即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的吸收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随之不断被提高,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Hakansson在1987年最早提出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不同的企业在处理自身外部网络关系的效果和技巧上有所差异,即有些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处理得非常糟糕,但有些企业却处理得十分内行,并由此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网络能力是由企业处理单个关系的能力和改善自身网络位置的能力这两方面构成的[12]。类似的,Gulati(1999)认为:企业为了应对当前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外部环境,不得不积极寻求与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中介组织等合作,这些合作关系的强弱将影响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13]。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发展与管理这些合作关系,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具备构建和管理自身与外部组织之间这种合作关系的能力,即网络能力。任胜钢、孙丽萍(2010)认为:网络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发现和辨别外部网络机会与价值,构建和管理各种不同的网络关系,去获得资源和信息的动态能力,进一步可以被划分为网络构建能力、网络愿景能力、关系组合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14]。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处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要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对关系网络中互补资源的整合和转化,进而提升技术创新的绩效,这依赖于自身是否具备有效的关系网络。也就是说,企业依赖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构建对自己有利的关系网络,以促进技术创新。本文从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选择网络位置和网络联系强度以衡量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而提出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如图3所示。
企业网络联系强度是指企业与外部关系网络中的其他主体(例如顾客、供应商、政府机构、竞争对手以及大学科研机构等)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频繁程度、诚实互信程度。一般情况下,网络联系强度越高,企业与关系网络中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系就越密切,彼此之间就会更了解,合作会更紧密,知识共享程度也就越高,企业因此更容易获得外部的互补性知识资源,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Uzzi(1997)对纽约服装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身外部网络联系强度高的企业更容易取得关系网络中其他组织的信任,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对加快信息处理有着直接影响,新知识与组织内部知识进一步融合,可以放大组织现有的技术创新资源效应[15]。此外,强联系还有助于企业之间建立信任,从而有效地控制机会主义行为,使得网络中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更容易进行交换,这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强联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企业网络位置是指企业在网络中占据战略位置的重要程度,一般用网络中心度来表示,具体用网络中心位置和结构洞位置来衡量。网络中心位置反映的是企业离网络中央位置的远近程度,网络中心位置靠近网络中央的企业就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处在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有以下优势:①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可以利用位置优势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源;②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因位置优势更容易接近其他企业的关键资源,参与整个网络战略决策的程度更高。相比网络中心位置强调企业自身的直接联系特性,结构洞位置则更强调企业的间接联系特性。根据Burt的结构洞理论,网络中很多节点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共同的节点,从而建立联系,就称这个中间节点占据了一个结构洞[16]。结构洞位置是指企业拥有结构洞的数量,企业拥有的结构洞数量越多,企业在网络中就占据着越有利的位置。因为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借助焦点企业所占据的结构洞建立联系,这样焦点企业就通过协调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易行为,控制着信息与知识资源流动,从中获得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综上,网络位置的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由上文可知: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影响着技术创新绩效,在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网络能力的差异往往会带来企业外部网络结构特征的不同,那么,企业网络能力是如何决定关系网络的以上两个结构特征呢?
在网络愿景能力较强时,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可能的战略机会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就比较强,这有利于促成企业与现有合作伙伴之间在新领域中继续合作,增加了合作的时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情感,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当网络构建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较强时,企业更擅于协调和控制自己所处的关系网络,特别是优化和协调各种二元关系,不容易被抱怨或投诉,继续被合作伙伴认可,从而提高了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网络联系强度;当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优化和协调多元关系的能力很强,这有利于企业解决网络中其他伙伴间的冲突问题,从而避免了网络中多元合作关系的对立,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
在网络愿景能力和网络构建能力较强时,企业能够较早发现有利的网络机会,并从整个网络的角度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关系网络,就成为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处于中心位置。当关系管理能力和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可以对自身所处的关系网络中的二元关系和多元关系进行有效地改善和发展,这有利于企业得到合作伙伴的认可,建立和维持与供应商、顾客、科研机构等组织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网络影响力,从而提高自己在网络中的地位。因此,企业网络能力对自身的网络位置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企业的网络能力越强,自身的网络位置中心度就越高。
4结论
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从理论上分析论述了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网络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另外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螺旋上升的关系,即吸收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而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利用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影响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等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3)进一步研究建议。其一,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没有进一步做相关的实证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相关的数据,对上述结论再进行验证;其二,本文对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是分别研究的,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参考文献:
[1]Henry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2]D L Barton. Core Capability & Core Rigidities[J].Journa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1992(13):56-61.
[3]Robert A. Burgelman.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 Irwin Press, 1996.
[4]Fransman M, King K.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M].Macmillan,1984.163-279.
[5]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Henry Chesbrough.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W M Cohen, D A 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9]S Zahra G. George.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10]Escribano, Fosfuri, Tribo. Managing External Knowledge Flow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2009,38(1):96-105.
[11]吴隆增.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135-138.
[12]Hakansson H. No Business is an Island: The Network Concept of Business Strateg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9(5):187-200.
[13]Gulati R. 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104(5):1439-1493.
[14]任胜钢,孙丽萍.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度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1):69-80.
篇6
关键词:战略创新;能力特征;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2-0033-03
一、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内涵
当企业宏观或微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意识到已有的战略需要进行调整或重新制定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企业有意识进行战略创新甚至开展了一系列战略创新活动,并不等于企业就赢得了市场。企业战略创新若想克服各种战略创新障碍,使战略创新变得更有效,并取得最终的战略创新成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战略创新过程中具备一系列的能力,这些能力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战略创新能力。
通过企业战略创新能力逻辑关系框架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战略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企业战略创新的目的是通过价值创造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Barnry(1986)认为当企业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战略不被现有或者潜在竞争者实施,同时其他企业也不能复制这种战略利益时,企业就拥有了持续竞争优势①。因此,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甚至于动态核心能力,企业若想创造更多的价值,就需要企业能够成功地实施战略创新,战略创新能力是企业战略创新的保障机制,只有努力发掘、培养并提升自身的战略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战略创新顺利施行。动态核心能力构成了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基础,其中动态核心能力又是由核心能力提升以及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的协同作用而形成的。
战略创新能力的实质是当企业发现公司战略错误或者不能够再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时,有能力通过战略创新机制发现、获取、利用并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改变目前的企业战略,修正商业规则,重塑市场边界。由于发现、获取、利用、创造并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不仅需要企业内部长期的知识积累,以及外部知识的吸收处理,同时组织学习的适应性、延展性和连续性也决定了战略创新能力的强弱程度。因此,可以认为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基
* 本文系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机理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BJY092)的研究成果。
于知识积累的以组织学习为纽带的复杂的能力系统,即以连续创造企业和顾客价值为目标,在顺利完成企业创新战略认知、创新战略制定、创新战略实施和创新战略控制过程中通过发现、获取、利用并整合企业内外部现有资源来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或者创造新资源以保证企业获得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所需的各种战略创新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复杂能力系统。
二、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特征
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系统,不仅是对企业内外部战略创新资源的整合以及利用,而且是对所使用或开发的各种战略创新资源进行耦合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项能力要素均不能完全代表战略创新能力的强弱,而是各项要素的组合。此外,其战略创新能力强弱的体现也不是各项要素之间简单的叠加组合(即1+1=2),而是在一定耦合机制下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即1+1>n,其中n>2)。依据系统理论、复杂理论和协同理论,企业战略创新能力具有战略聚合性、簇群生态性以及系统演生性的特征。
一是战略聚合性。企业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能力体系,是以支撑战略创新为目的,通过对各种能力要素的分析、挑选、分类而最终进行有机聚集,以此来帮助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战略创新能力的聚合不是要求企业识别和培育最有优势的战略要素的简单行为,也不是各项要素线性叠加的行为,而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发挥协同作用,体现其非线性叠加行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协调配合的程度不同,系统整体运作的效率不同,企业需要以合适的战略创新能力要素制定和执行合适企业创新战略来适应合适的市场环境。企业战略创新能力是综合性的系统,能力要素的识别和培育是其系统的核心,人、组织、活动、环境是其战略创新成功实施的基本保障,从而能够使企业形成最大的合力,发挥整体战略创新功能。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战略聚合性如图2所示。
二是簇群生态性。企业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开放式的簇群生态系统。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是封闭的系统,缺乏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沟通交流,企业的有序组织结构将被破坏瓦解,并逐渐步入孤立和混沌状态,最终走向崩溃和毁灭。因此,企业战略创新能力体系的开放性体现了企业与外部环境不断的进行创新资源的交流沟通,改造并利用企业内部能力和资源,制定企业创新战略,抓住机会实施企业战略创新。企业若想成功完成战略创新,单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生产者、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相关社会群体等)相互合作形成簇群,这样可以使成员更容易感知战略创新。同时,在簇群内更容易得到所需资本、技术、人力,实现创新资源共享、能力价值互补和战略要素流动,加强系统网络聚集力,在弥补自身企业不足的同时,创造并不断完善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最终使其系统具有网络竞争优势。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簇群生态性如上图3所示。
三是系统演生性。企业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时间系统,由于企业战略创新能力具有战略聚合性和簇群生态性,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立即获取战略创新能力,其战略创新能力系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产生、培育、提升到保持的动态过程,当创新环境以及市场竞争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时,原有的战略创新能力体系将呈现不适应性。因此,战略创新能力需依赖过去体系的输入或输出,并结合现有体系对其战略创新能力进行再一次的产生、培育、提升到保持的演化过程。系统演生性的逻辑思维可以表现为:企业内外部环境监测产生战略创新能力提升战略创新能力创造竞争优势企业内外部环境监测重新产生战略创新能力重新提升战略创新能力再创造竞争优势。
三、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差异
1990年,Prahalad和Hamel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强调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各种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不同技术流②。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企业常常表现出各种惯例以及过分追求目标,必然导致核心能力最终刚性化,形成核心刚性(Core Rigidities),因此,Teece和Pisano在1994年便提出了“动态核心能力”的概念,强调了企业能力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才能克服核心刚性的出现,使企业真正形成持续竞争优势③。目前,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并谋求长远发展,仅在红海中通过自身的动态核心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企业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战略创新甚至开展一系列战略创新活动,最终赢得一片蓝海。
一是竞争环境。当企业处在相对稳定、可预测的、线性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技能和知识的整合力将是企业所特有的,竞争者难以模仿,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被替代。简言之,核心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动态核心能力强调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是难以预测的、非线性的动态竞争环境,尽管动态核心能力与核心能力相比仍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的特征,但正是因为动态环境的影响,能力是可以被替代的,因此,动态核心能力是在动态适应和演变中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战略创新能力在动态核心能力的竞争环境基础上,更强调竞争的强度,能力则更具有网络性。当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中,结合企业内外部优势资源构造出能力网络结构,才能使整个网络系统跳出超竞争环境,寻找到新的市场环境,从而最终形成持续的网络竞争优势。
二是研究对象。核心能力研究的是企业某一组或者是种资源或能力应该如何协调配置的问题,强调的是对现有多种资源共享或能力的协作,使其核心能力发生线性变化,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整体。动态核心能力则更多地强调异质资源整合的同时,要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动态核心能力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可以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进行不断演化,引起能力的连续质变并形成动态系统。战略创新能力同样是在强调系统的动态平衡结构,与动态核心能力相比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换句话说,战略创新能力是动态核心能力的提炼和升华。在战略创新能力系统中,企业战略资源和创新能力是通过“簇(Cluster)”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的。
三是竞争优势来源。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在市场上企业可以通过一体化战略(并购、联合等形式)使企业拥有竞争者没有的独特稀缺资源,从而以差异性竞争优势获取利润,因此,企业竞争优势更多地来自于企业在资源、能力或知识方面的差异性所体现出来的核心能力。动态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动态系统的形成是企业对资源、能力、知识创造性的整合和重构,在市场上通过竞合战略(外包、战略联盟等形式)以此形成新的系统,因此,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对资源、能力、知识整合而成的有机动态系统。而战略创新能力理论则认为,企业不仅仅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是充分利用其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外部收益(资源、能力、知识等),形成一定的相对垄断市场的地位,因此,企业是通过资源、知识、能力、环境的战略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来获取系统竞争优势的。
注释:
① J. Barney, Types of Competition and the Theory Strategy: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3), pp.791-800.
② C.K. Prahalad, & C.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3), pp.79-91.
篇7
内容摘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三个要素,而集群环境会对这三个要素产生影响。本文在分析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集群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集群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自身条件,利用内外部的技术创新相关资源,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产业集群是指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理位置聚集而形成的紧密联系的集合体。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提供了创新所需的资源、降低了创新的成本、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胡大立、张伟,2007)。但是,产业集群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技术创新带来了阻碍作用,如拥挤效应、“搭便车”现象、“柠檬市场”、技术锁定、转移成本过高等(龚荒、仓基武,2003)。因此,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受到集群环境的深刻影响,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该与非集群企业有所不同。本文尝试在分析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三个组成要素。
技术创新资源包括资金、人才、设备设施和技术信息,占有技术创新资源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因此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是企业发现和评价创新机会,进行创新决策,组织管理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它是企业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创新意识、创新激励机制、组织沟通水平等;技术创新实现能力是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获得技术创新成果,并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的能力。它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
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包括资金、人才、创新设备设施和技术信息,集群内企业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优势。集群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地理位置邻近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集群内企业的高生产率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使企业易于获得所需资金,以及与行业有关的设备、投入品等在集群内广泛存在,群内企业很容易获得。集群内有为企业提供人才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产业聚集也吸引了大批专业化技术人才,同时集群中人才的频繁流动为人才提供了学习机会,提升了专业人才的素质,因此,在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大量的专业化技术人才,企业很容易获得创新所需人才。产业集群内还聚集着一批技术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它们通常承担了技术信息交流的平台,集群企业很容易从中获得所需信息。同时,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广泛流传于集群之中,集群企业能够比群外企业更容易获得这些技术信息。另外,由于产业集群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其中包括大量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惠和支持的政策,例如专项资金投入、提供技术创新融资和担保、人才引进优惠等。总之,与非集群企业相比,集群企业获得技术创新资源能力有很大提高。
(二)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管理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意识来实现。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彼此邻近加剧了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此外,集群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迫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适应自己的客户或供应商的创新。同时,集群内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也给企业以很大的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使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因此,集群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
(三)对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的实现就是进行研究开发,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和服务中,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收益。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新产品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集群环境可以提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在研究开发能力方面,产业集群中企业在地理上的邻近使企业易于与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商甚至竞争对手在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研制新产品,提升了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大学和研究机构与集群企业经常交流,快速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同时为企业解决创新中的难题;集群中的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撑、人员培训等服务,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扩散,增强了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产业集群中存在着“学习曲线”,企业可以吸收其他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使自身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因而提升了研究开发能力;企业的地理邻近和员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非正式交流以及劳动力在集群内企业间的流动使区内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新思想(特别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快速扩散,增强了集群内所有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市场营销能力方面,集群企业可以组织起来进行区域营销,增强了企业的市场能力。作为买方,集群内的主导产业一般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实现大批量购买,特别在原材料的购买方面有强的议价能力;作为卖方,由于集群内产品具有区位品牌,差异化程度高,作为卖方的地位增强;同时集群内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占买方购买量的比重大,因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议价能力。
构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文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23个指标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首先设计专家调查问卷,对每一组底层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重要性两两比较,比较时采用1-9评分标度,然后根据专家的评分结果求出每一组底层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单个指标的评价采用等级评分法,请多位专家对每一个底层指标确定5级评判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的判断标准,并对评价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分别赋予分值100、80、60、40、20,即可得出某一具体企业的各底层指标分值,将所有指标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出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胡大立,张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困境及突破[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篇8
关键词:乳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模糊综合评判;德尔菲法;拟合运算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7-3887-04
Assessment on Dairy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LIN Lia,ZHANG Run-qingb,ZHANG Yan-fengb,LI Yan-ningb
(a.College of Commerce;b.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Frade,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 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The basic concep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ype of dai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and new features of innovation in dairy processing were analyzed. Based on i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was established,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was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in the model,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and the statistical evaluation system to get the data, and carried on the fitting operation to the data, and finally arrived 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fter the analysi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facing, combined with the effects factor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airy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were made.
Key words: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elphi method; fitting operations
1 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相关概念
1.1 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的概念
从企业来说,乳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打造企业品牌的内核,是品牌成功的重要基础。乳品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就在于生产和研发具有特色的乳制品的核心科技上。从整个行业来说,乳品加工科技创新是指有关乳制品的生产加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配方、新工艺的产生、扩散及应用,使得乳制品生产加工的产出效率提高,质量得到保障的过程[1]。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的主体包括政府及其资助的公共研究部门、大学、推广机构,也包括协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乳品加工企业。
1.2 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类型
第一,产品品种创新。根据消费者对乳品不同风味、功能的需求,实现产品种类的创新;第二,包装的创新。包括包装材料和外观设计创新;第三,采购和销售渠道的创新。包括奶屋入社区和非店面营销;第四,技术创新。在乳品加工业中应用生物工程行业的膜分离技术、微生物技术、酶工程技术,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第五,设备创新,引用一些国外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或自主研发和应用新设备[2]。
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 市场竞争 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空间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世纪伊始,国外的企业经营模式冲击着我国的企业管理格局,企业只有致力于技术创新,才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得以长久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的依靠服务、质量、价格优势和政府调控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资源匮乏、成本提高、资金运转压力过大等情况,要想改变现状,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依靠创新能力。目前,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组织文化、经营理念、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等等。通过企业文化提升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策略,它不仅能够体现企业的价值观,也是增强凝聚力和生命力的砝码。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对于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全面深刻的利用企业文化提高创新能力,目前还在不断探索中。
二、企业文化提升创新能力的机制
下面,我们就以下几方面对企业文化提升创新能力机制进行分析。
(一)协调机制
企业文化中的协调机制指的是整个企业的文化环境建设需要全体员工的战略协作,从技术、管理、组织和营销等方面提升创新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白色家电领导品牌格力集团就是凭借企业文化的协调机制实现创新发展的,在其20多年的发展史中,格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机制,以“质量兴企”、“顾客中心”等价值观不断激励自己进行技术创新,研发环保冷媒R32空调,将低碳主义理念传遍千家万户,在董明珠董事长的带领下,使格力真正赢得了市场的青睐。由此可见,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激发集体的智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二)激励机制
作为企业全体员工共享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企业文化发挥着塑造职员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起到双重激励作用。同时,企业也要针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特色,设计合理的创新方案和机制,强化员工创新意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工作方向与企业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在组织、制度和技术等多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三)保障机制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发展的动力,往往都是隐性的,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深入员工工作环境,才能亲身感知并挖掘企业文化,这要求经营者对企业的实际运作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情况,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和创新保障机制,使文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到战略上、组织上和制度上的协调发展。
三、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策略
下面,我们就以下几方面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一)构建科学系统的创新文化体系
首先,要以创新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战略目标和创新手段,可以将其分为管理创新建设、技术创新建设和组织创新建设,以创新文化为导向,重新梳理经营管理制度。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理念。企业的文化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重要的是要将其体现在对消费者的服务上。毕竟,企业的兴衰与起伏是由产品质量和服务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消费者决定的。企业只有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才能使创新能力得到真正的价值,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的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大部分的企业都有过产品开发失败的经历,很多企业投资的产品其实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盲目性,因此,产品在进行技术创新前要对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趋势进行深入的调查,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建立E化服务创新理念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已逐步走上互联网E时代,电子商务更是被广泛普及,利用网络的便利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的E化服务创新体制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私人定制服务,赢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创新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要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骨髓,成为其坚定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在工作的实践中,要注重将创新意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创新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同时,企业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创新意识,它不仅是一个不断更新、动态的价值体系,也是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因此,企业要塑造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就必须以壮大企业文化为起点,提高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的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杨苗苗.浅析科研单位机要秘书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青年时代,2015.
[2]董林珏.坚持保密原则牢固保密思想――浅谈科研单位机要秘书工作[J].科技经济市场,2013.
[3]赵丽.增强路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
篇10
从知识资源的视角对服务创新能力的分析,抓住了服务创新能力的本质内涵,但是基于该视角所提出的评价体系,却在实际中容易碰到知识资源难以度量、实践操作难以找到抓手的问题。本文认为,可尝试从服务创新过程的角度探索服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现有研究提出的服务创新过程模型多为三阶段模型,该三阶段是指概念阶段、发展阶段和引入阶段[14]。1)概念阶段(从新服务概念产生到概念检验)。概念阶段回答了服务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客户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服务这些问题。概念阶段的活动水映了企业的服务开发能力,表征了企业在提供全新服务或增减既有服务的功能、改进特征的能力。2)发展阶段(从商业分析到人员培训)。发展阶段的活动水映的是企业的服务生产能力。服务生产能力的提升对于服务概念的工程化实现和传递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服务业来说,服务生产能力的提升不仅包括服务生产过程中程序或技巧的改进,而且包括所使用的设备和软件的改进,如物流服务中使用GPS跟踪设备、超市使用物联网技术、旅行社使用新预定系统等。3)引入阶段(从小规模测试到跟踪改进)。引入阶段的活动水映的是企业的服务营销能力。服务营销能力是企业有效获取服务产品创新价值的重要保证,能使企业更好地处理和满足客户需求、打开新的市场或对企业的既有服务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为了保证服务创新活动的协调进展,企业应当具有较强的组织支持能力———这也是企业成功实现服务创新的必要条件。从Daft[15]提出的创新管理“双核心理论”来看,技术型创新与管理型创新密不可分,企业应有效地集成技术与管理,并在产品、过程和组织上实现持续进步[16]。魏江、陶颜和翁羽飞在2009年对中国知识型服务业创新障碍的调查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是制约中国服务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17]。一项服务创新能否有效开展,与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组织整合等组织支持能力有很大关系。早期Mills、Hall和Lei-decker等曾提出了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弹性模型,指出低水平的形式化、高度的专业化、低水平的集权化有利于“顾客合作的创新组织”的创新绩效的提升[18]。服务企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企业作为特定知识和诀窍的提供者,培育专业人力资源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良好业务培训的人才在推进“企业-客户”互动创新过程中能起到重要的界面(Interface)作用[19]。跨职能整合(cross-functionalintegration)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提升作用已受到高度重视[20]。对于服务企业而言,跨职能整合有利于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显性化和编码化,对服务创新活动的有效、持续开展具有重要意义[21]。基于上述讨论,本文从创新过程的视角出发,提出企业层面的服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1底层指标基于上述基本框架,笔者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量表,与服务创新研究领域的学者(包括1位教授、1位副教授和2位讲师)进行反复讨论,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调研机会,对10家服务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并请这些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当面试填,从而确定了问卷的底层指标(见表1),进而编制了5分Likert量表。
2.2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问卷的填写者为服务企业的高管以及与服务创新有关的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他们通常在各自所在的公司服务了2年以上,对公司的整体状况有较深了解。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调查小组依托于知识型服务业自然基金研究项目,借助相关政府机构的帮助,并使用所在大学部分EMBA、MBA学员以及所在研究团队的人际网络。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440份,问卷回收率为44%。由于回收问卷中的26份(5.9%)问卷缺少企业所属行业等关键息,因此有效问卷为缩减为414份。
2.3因子分析首先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变量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Bartletttest)。计算结果显示:样本的KMO值为0.857,Bartlett球体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01),因此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因子载荷矩阵表(见表2),4个因子对所有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达到58.92%,其综合反映底层指标的效果较好。除了因子4———“服务营销能力”的Cronbach'sα系数值为0.672外,其他3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值均在0.7以上,据此可认为因子分析通过了内部一致信度检验。在上述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4个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到,各因子之间基本不相关,各因子基本无重复信息,无需做二次因子分析。对因子分析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各因子与底层指标的数量关系式。
3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度量模型构建
3.1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由于各因子之间互不相关,因此不能用因子分析法确定4个因子对服务创新能力的解释权重。本文将层次分析(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法与因子分析法相结合,利用AHP法最终确定服务创新能力度量模型。依据AHP法的使用要求,本文设计了专家打分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专家个人的基本信息;二是问卷主体部分。拟基于专家对因子的两两比较来确定AHP的判定矩阵。在测量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时采用九分位的相对重要比例标度(见表4)。经验表明,采用1~9的标度是合理的,能充分反映因子间重要性程度的比较关系。由此构成一个综合判断矩阵B,矩阵B中各元素bij表示横行因子对各列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值。专家问卷主体的设问语例如下:“对于一个服务企业的创新活动来说,当仅考虑服务开发能力和服务营销能力时,您认为服务开发能力和服务营销能力相比,服务开发能力……”。在数据收取方面,为保证问卷质量,笔者充分利用参加相关创新管理国际会议之机发放专家调查问卷。在第五届全球化制造与中国国际会议(GMC)①、第六届技术管理国际会议(ISMOT)②上,共收集20份有效专家问卷。参与问卷填写的专家,均为国内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的专业学者,这保证了问卷填写的质量和来源的广泛性。
3.2判断矩阵构造基于问卷回收数据,对20位专家的打分进行几何平均,得到4个因子FO、FP、FD和FM对服务创新能力(SIC)的综合判定矩阵,具体计算公式为:
4服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应用
本研究依托于两个关于浙江省知识型服务业创新与发展的项目(浙江省科技规划、浙江省社科规划)开展问卷调查,以浙江省知识型服务企业为样本,对已得到的服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应用分析。知识型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业、信息与通讯服务业(ICT)、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4类[25]。课题组采用电子和纸制两种形式的问卷进行调查,发放给知识型服务企业的部门经理级别以上的领导。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45.7%。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来自于金融业、ICT、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4个KIBS行业。回收问卷中,来自金融业的企业有111个(占样本总量的34.7%),来自ICT的企业有74个(占比为23.1%),来自科技服务业的企业有44个(占比为13.7%),来自商务服务业的企业有87个(占比为27.2%)。另外,1.3%的被调查者没有回答自己企业所属的行业。依据本文提出的度量模型,对浙江省4类知识型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本文虽然只对浙江省知识型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次评价,没有与国内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但是仍能看出浙江省知识型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现状。可以发现:浙江省4大知识型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综合评定值均在2.2~2.5之间。相对而言,ICT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要高于其他3个行业。ICT服务业是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类新兴服务业,属于高创新性行业,其所赖以生存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使得企业不得不提高创新频率,以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可以看到,商务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最低。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是:浙江省的产业特征导致商务服务企业的创新需求不足。商务服务业主要包括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服务等行业,其发展往往受到制造业服务需求显著影响。浙江省以民营经济主导、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中,不少行业和企业仍处于出口代工的发展阶段,对高端的法律服务需求和精准的咨询和调查需求极为有限。这种需求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商务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
5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