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

篇1

关键词:图书馆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一、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1.图书馆与人文主义。图书馆是以人文为基础的。文献是人类进行人文进化需要的产物。而文献的产生及积累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图书馆正是为了满足人类对文献的有序化存储、管理和利用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图书馆现象的产生归根溯源也是为了满足人类人文进化需要的产物。因此,图书馆“天生”就具有人文属性,即人文主义精神。

但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图书馆领域开始重视技术应用以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人们一味地热衷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建设。

其实,学者们早已注意到技术的有害倾向,他们强调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认为:“图书馆作为一个‘专业’,和其他任何一个专业一样,有技术、科学和人文学这三个层面。以往的图书馆学过分强调了技术的层面,而忽视了科学和人文学的层面。今后应该强调科学和人文学层面”。图书馆事业“主要还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事业。图书馆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得更近,但我们要提醒自己记住,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我国的卢泰宏先生指出:“图书馆学人文传统源远流长”。蒋永福先生提出“图书馆学也是一种人学”。

2.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Humanism)指称,主要体现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之所以用“人文”一词,主要是为了同“科学主义”(Scientism)中的“科学”一词相对应。人文主义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与把人看作神的秩序的神学观点和把人看作自然秩序的科学观点不同,人文主义的焦点是在人的身上,是从人的经验开始的。第二,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或者说是有尊严的,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第三,它始终对思想十分重视。

在图书馆的发展史中,正是这种思想促使了近代公共图书馆的产生,图书馆成为人们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场所,并且“研究人文的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图书馆人文精神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在图书馆中的具体体现,是指“在图书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思想态度”

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意义

1.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进步。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的自我意识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社会进化观已经从致力于物的发展、以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社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以人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为首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的进步潮流对它的要求,符合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规律。

2.图书馆人文精神有利于认清和克服技术传统的局限性。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讲究科学精神和方法,以此保证图书馆活动的先进性和有效性,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我们决不能顾此失彼或走向极端――只重视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方法的使用。缺乏人文精神的图书馆精神,则是一种少了人情味的、冰冷的图书馆精神。

3.有利于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代信息环境对图书馆所提出的要求是:以用户为中心,即“以用户而不是技术为龙头,要以服务而不是资源为导向”,实施个性化服务。这与以往文献、图书馆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具有显著区别。现在迅速发展和推广的信息推送服务、检索帮助服务、智能服务、专题服务等,就是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表现。图书馆人文精神所主张的“图书馆是用户的图书馆”、“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图书馆是体现人类自由与平等理想的圣地”等思想,完全可以为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与个性化服务提供充分的指导,实现内在的统一和贯穿。

三、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设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现需要从理念到行为、从图书馆工作人员到用户、从图书馆业务到图书馆环境的全面的实施,需要在理念、行为、环境等全方位的散发出图书馆的人文气息。

1.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的行动都是人的思想的反映。因此,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体现首先要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中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图书馆公益性、平等性、服务性的理念。

自由平等是图书馆公益性的进一步延伸,它的公益性决定图书馆要向社会的所有人提供无差别的服务。美国图书馆协会1995年发表了《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条宣言》,其中强调:“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的人平等地提供资料……图书馆尊重个人价值,图书馆要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打开方便之门。”在《公共图书馆宣言》的1996年修订本中,对这一论点表示的更为简洁、明晰:“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这说明平等地获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民主社会中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树立了这个观念后,图书馆在具体行动中才能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我们是用户的服务人员;才能体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浓厚的人情味。

2.图书馆员工的人文精神。人力资源是各种生产资料和先进技术的使用者。图书馆的各项制度、政策和服务的实施都有赖于图书馆的员工。对图书馆员工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对他们进行培训、考核、提供晋升的机会,提高图书馆员工的自身业务素质。一方面,满足了图书馆员工对自我的价值实现,达到对自我的提高,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体现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为用户开展服务,从中更好地体现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文关怀更要从细微之处落实,实行弹性化工作制,使员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业务提高和个人事务的处理,注意解决员工的家庭问题,如住房、孩子上学等,从而稳定后方,为图书馆的高质量服务提供后盾。

3.服务用户的人文精神。随着图书馆的公共性与开放性不断增强,用户的范围不断扩大,用户的数量也迅速倍增,从而促使用户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至发展到今天,用户已占据了图书馆各组成要素中的核心地位。图书馆是用户的图书馆,强调用户及其需要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地位,是图书馆固有的人文属性的必然要求,是图书馆人文精神最集中和本质的表现。

这要求我们为用户提供图书馆的开放服务,从资源和时间等方面开放,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用用户的满意度衡量图书馆工作。资源开放要求图书馆反对“藏以致用”的观念,使图书馆的一切馆藏和设施都要向用户开放,最大限度地实施开架服务;各馆之间相互开通馆藏,实现资源共享。时间开放,即最大限度地延长开馆时间,做到节假日不闭馆。需求是多样的,开展服务也应是多种的形式,如咨询服务、借阅服务、主题服务、代译代查服务等。

4.图书馆环境的人文精神。图书馆建筑不仅以其强大存贮、传播文献信息的功能而成为充满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外部造型的功能设计、结构布局上极大地体现人文关怀的建筑思想,构成建筑、色彩、内部布局、家俱配置交相辉映的勃勃生机和温馨如家的阅读环境。

(1)便利的地理位置。列宁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应该在离家徒步10分钟之内可以找到一家图书馆的办馆思路。从地理上接近读者,是图书馆普及发展的方向。所以在建造图书馆时,应该考虑选址在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枢纽地带。

(2)人文意蕴浓厚的建筑造型。图书馆建筑作为瑰丽的文化风景在建筑造型以及外部形象上要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蕴和时代精神,以优雅、新颖、亲切的格调,成为平易近人的“人间图书馆”。

(3)人性化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阅读环境通常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营造的,人性化的环境可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作为图书馆发展的精神内核和动力,在图书馆中将发挥其重要作用。我们要珍视这种宝贵的传统,让它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以指导图书馆人的思想和工作,使我们的图书馆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蒋永福:《人文图书馆学论纲》,《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

2.卢泰宏:《图书馆的人文传统与情报科学的技术传统》,《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3。

3.黄纯元:《论芝加哥学派(中)》,《图书馆》,1998.1。

4.袁咏秋、李家齐:《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吴:《.21世纪图书馆情报学的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工作》,2001.1。

6.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图书馆》,2000.1。

孙英: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馆员。

篇2

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形态的内在灵魂和根据,作为一种个人意识,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导向,作为一种终极关怀,它为社会发展创设了和谐的理想境界。

(一)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

1.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关注自我人生真谛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理性理解,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西方思想史上的“人文”最初源于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后来新兴资产阶级在论述人文精神时将“人”与“文”合成统一,但更偏重“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高扬人的个性。

中国的人文精神从“文明以止”开始产生时就有别于西方,先秦儒家思想人文特质表现出“人”和“文”的两种不同价值:“人”是道德的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文”是文化守成,是通过礼乐教化培育人的德行。鉴于这种“人文”观,中国的人文思想是“人”和“文”互动,寓意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就是“人”的道德本性体现在文化中,“文”的精神体现在人的身上,强调人的内在主体性。

我们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隐形的文化现象,是人对自身、对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关怀。人文精神是民族的文化特征,属于历史发展范畴,具有民族性、历史性等特点,但人文精神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规则,而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

2. 传统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支撑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它本质上是人的道德精神,它是推动历史文化的动力和人生追求的根据。它蕴含了宗教、道德、艺术、教育、哲学等方方面面。这一精神在几千年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和。这一精神促使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并十分重视教育,沟通理想与现实,以人文化成社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不是面对征服自然的,而是亲和自然,面对社会和个体自身的。这种人文主义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而是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和谐共存的。这种人文主义植根于中国原始宗教对“天”、“道”的信仰,说人不离天,说道不离性,不排斥宗教,而具有某种宗教性。因此,能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我们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以仁爱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天人合一、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整体主义思想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对象,以真、善、美为最高价值理想,以追求人的价值、尊严、权力及其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

(二)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理念

《礼记.大学》中的开篇之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种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深刻阐述了大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指标中,价值、理想、信仰、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非专业性的人文素质要素,逐渐成为个人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并且直接影响大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形成。其次,历史上,大学都起着人文精神的发生和传承器的作用。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用。可见,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大学彰显和孕育了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超专业的,贯穿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也正是这种人文精神,最终成为一种崇高的人格陶冶。尤西林教授认为“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重实证或重思想、“兼容并包”的自由学术,等等)与社会个人观念(如“五四”以来北大突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使命感),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那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

大学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而且是个性化的生命体。”因此,大学在自身的演绎和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健全和理想的达成;谋求个性解放,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秉秀理性愿则和主体意识;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倡导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大学历史的沉淀和凝练,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培养是大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文化整合和创新的灵魂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大学,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但任何一种职能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具体说,大学所培养的知识分子应具有厚重的人文精神,因为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是器物,而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知性与德行统一发展的人;科学研究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如果缺乏人文关怀、漠视价值,则会给人类及其生存的世界造成莫大的伤害;大学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关照下,才能担当起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社会的良知,进而造福全人类。

(二)人文精神是塑造大学社会示范性品质的重要源泉

大学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代表着最先进的时代精神,有研究表明,大学可以开拓社会新风气,引领社会新思潮,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大学兼容并包的开放品格,使社会的新生事物能及时渗透到大学的每一个层面,并内化为它的一种精神和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在大学自身的过滤吸收作用下,通过文化传播、学术研究、精神风貌和道德责任,又能起到对整个社会产生向外辐射和深远影响的作用。同时,大学是培养和输出人才的基地,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定会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行为规范导引全社会人文精神的健康发展。

(三)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得以互相区别的标识

篇3

摘要: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公共图书馆价值观则是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精神的缺失,曾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危机重重。因此,笔者认为,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须处于引导者的地位,他引导着公共图书馆构筑人文关怀、提升个、追求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116-03

1关于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人为本”。1859年,历史学家乔治·伏伊格特在《古代经典的复活》一书中首次将“人文主义”作为一个思想范畴提出来。我国春秋时期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而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2公共图书馆文化体现着人文精神

2.1公共图书馆精神中的人文精神

2.1.1公共图书馆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迅速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人们研究公共图书馆精神时,一般以此作为对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文字表述。它强调为社会公众服务,强调服务的无界限性,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就是人文精神。

2.1.2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很悠久,而真正公共图书馆的基础都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无论是欧美国家给全民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条件,还是我国“开启民智,帮助教化”,都是为使每个人能分享人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公共图书馆则是人们通过自由阅读来充实、提高自己的地方,是所有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进入的免费“学校”。正是在公共精神的意义上人们都习惯于把公共图书馆称作“没有围墙的大学”。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其精髓非人文精神莫属。

2.1.3公共图书馆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公共图书馆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刘世文先生认为“图书馆作为大文化的一员,其全部活动无不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更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卢泰宏先生也认为,强调人文传统已成为图书馆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点和延续不断的学术传统。我们从学术研究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从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都要求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体现人文精神。

而且,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益组织,其所追求的公共精神,就是承认、尊重和实现每一个社会公众,也就是人的价值。其中所说的人,第一就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社会公众,公共图书馆称之为“我们的读者”,第二就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主体的人——图书馆员。从“读者第一”成为许多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到公共图书馆员投身公益事业彰显的“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无私奉献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2.2公共图书馆价值观中的人文精神

2.2.1公共图书馆价值观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称:“公共图书馆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终身教育过程中,民主信念的实证。”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制订并公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说:“图书馆向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职责,通过对全社会成员实行平等服务,维护公民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这二者,公共图书馆界普遍认同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权威表述。

2.2.2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以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己任,这种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特别是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始终把科学有效准确地组织整理人类知识记录视作职业的基本信条,把保存人类文明记录的完整性视作职业的神圣职责,尊重所有层次和形式的求知欲望,对促进阅读、支持学习的职业工作充满热情,坚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致力于扩大免费服务的范围,正是人文精神之所在。可以这样说,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

2.2.3公共图书馆价值观是人文精神的弘扬

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社会使命,就是保障社会公众自由、平等、免费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权利,从而维护社会的民主和公正。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免费服务、无差别服务、关心保障弱势群体文化权益等多种服务,都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指出,公共图书馆从知识和信息层面维护了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公共图书馆的存在,就是对弘扬人文精神的保障。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只要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观不变,其人文精神就不会消失。

3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缺失的反思

3.1市场经济对公共图书馆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很大的成效。与此同时,社会价值观也有了很大变化,更有一些像“拜金主义”的腐朽思想沉渣复起,对公共图书馆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了对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质疑,我国图书馆事业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危机现象。诸如图书馆学研究被斥为丑陋,图书馆学教育被称为疲软,图书馆职业的严谨性被消弱,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成了无奈守望。更有甚者,甚至出现了“图书馆消亡论”的声音。但是,也有很多证据表明,在当代社会,公共图书馆依然被公众所珍视,对公共图书馆依然满怀崇敬;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更加重视,投入更多,对公共图书馆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有更高的期待。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和上海华东师大信息系主任范并思教授发起了一场关于图书馆核心能力和精神的讨论。这场讨论阐述的观点认为,在信息化社会时代,不是意味着图书馆已经过时,而是说明图书馆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来维护图书馆精神,促进图书馆发展。这场讨论与其说是图书馆精神的回归,不如说是图书馆文化的重新构建。

3.2科学技术对公共图书馆的冲击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带领人们进入数字时代,也在图书馆领域引起了质的变化。许多公共图书馆为了避免成为“数字时代的恐龙”,急于求变,纷纷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但是,不少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忽视甚至牺牲了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中最珍贵的人文精神。各个图书馆的特色慢慢消失,谈论更多的是网络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真正对人实际需求的关心却在减少。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公共图书馆片面追求技术化、忽视文化建设,导致人文精神缺失的结果。对于科学技术和实用理性的过分热切,使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走向误区。

2011年1月18日,一则“乞丐进入图书馆”的故事登录微博,温暖了无数网友。其实事情已经发生了两年多的时间,但还是给杭州图书馆及馆长禇树青带来了如潮赞誉,后者还获“最感人馆长”等盛赞。这一事件,表现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求,表现了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热情期待,也让社会群体开始认识公共图书馆推行多年的价值观。

4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

按照当前先进的办馆理念,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实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是图书馆的管理思想精髓,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内核。因此,我们构建公共图书馆文化时,应该以人文精神来指引,让人文精神成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永恒旋律。

4.1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构筑人文关怀

在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人文关怀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上海图书馆王世伟先生提出的从“读者第一”到“馆员第一”,就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打造公共图书馆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要求公共图书馆要从激励馆员、满足馆员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关心馆员的学习和成长,闪耀着温暖的人文关怀的光辉。

同时,弘扬人文精神,构筑人文关怀,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也成为不同公共图书馆文化的特色之所在。河南省图书馆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中,从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到具体工作的安排上,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成为独特文化风景。以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为例,河南省图书馆不仅仅从生活上关心离退休老干部,还从更高的层次出发,考虑到很多老干部为图书馆事业付出了一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依然热爱图书馆事业,有能力继续为图书馆事业做贡献,就采取特邀、特聘、返聘等形式,让离退休老干部们参与到事业发展、理论研究,甚至日常工作之中。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不仅让老干部们感受到图书馆家庭般的温暖,更让年轻的图书馆员感受到了单位的关怀,与无声处就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

4.2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提升个性化服务

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公共图书馆更是以读者为本,以方便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中心,丰富服务的内容,延伸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人们更广泛、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河南省图书馆在全面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使读者充分享遭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2012年,河南省图书馆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整合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开通了家庭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服务项目,读者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一个能上网的地方,都可以尽情享受河南省图书馆提供的续借、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知识导航、语音资源、移动终端等特色服务。同时,河南省图书馆还积极地开展各种活动,主动地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用户提供特殊服务,确保公众能够得到平等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

4.3人文精神引导科学精神

毋容置疑,科学技术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我们不应忘记的是,再先进的技术,也是为了我们的使用;我们在追求先进技术的同时,绝不可背离我们公共图书馆的精神,也不可丢掉我们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观。德国社会学家马科斯·韦伯对技术和价值观的关系有过这样精辟的阐释,他说:“技术就像一幅地图,它可以告诉你到某一个地方怎么走,但是它并不能告诉你应该去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是价值观的任务。只有价值观给出这个目标和方向之后,技术才能指出如何或怎样到达这个目的地。”显而易见,他所说的价值观是人文精神的范畴,而技术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也就是说,价值理论和观念的引导决定着技术发展的方向。

现代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现代图书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信息技术代表着科学精神,管理理念则代表人文精神。过往出现的“重技术、轻人文”、“强调技术改进,忽视人文关怀”等现象,反映出的是长期受到技术约束的社会对技术进步的渴求,它只是技术快速发展的初期暂时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不意味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以抛弃人文精神为代价。因此,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图书馆时,必须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强调在使用先进技术过程中继承人文传统,提倡人文精神,以人文思想为指导,把人性化与数字化相结合,使人的价值观在技术中获得充分反映。我们更愿意相信,有了人文精神指引的科学技术,更能显示科学的力量,更能显示出技术的先进。

5结语

人文精神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指引者,我们应该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时珍惜这种精神,使人文精神在公共图书馆文化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让人文精神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范并思.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我们面临的挑战[J].图书馆建设,2007(6).

[2]肖希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王世伟.从“读者第一”到“图书馆员第一”[J].图书馆杂志,1999(2): 56, 38.

[4]南征.数字时代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8).

篇4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张学广.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演进与生存危机.社会科学,2007(1).

篇5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尺度;设计道德;人文精神

对于尺度的把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极为重要,这也是人体工程学之所以迅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重要原因。不过,人体工程学关注的只是自然尺度。除去自然尺度,设计中涉及的还有人文尺度。如果说自然尺度反映出的是设计中人们的物质诉求,那么人文尺度则反映着人们的精神诉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与完成过程始终与人们的道德、审美、文化等观念紧密相连。要把这些人文因素赋予设计作品,就要求设计师对设计中的人文尺度具有良好的把握能力。

一、何谓人文尺度

要探讨何谓人文尺度,就要知道人文精神的含义。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人的尊严、价值、精神追求等人类精神文化现象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予以肯定。人文尺度产生的过程正是以人文精神作为准绳,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人文尺度是以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作为参考的一种价值考量。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涉及的人文尺度内容

1.道德尺度

具有道德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由于国家、地区、个人经历和社会阶层、时代背景诸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道德判断也会有差异。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同一国家或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也会摒弃旧道德,形成新道德。因此,道德尺度是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人群社会观念的体现。

2.文化尺度

文化内涵丰富且广泛,它的意义指向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了特定的当代文化产品和历史文化遗存。文化尺度的把握要求我们以特定的文化特征为参考进行思考,尤其要避免文化冲突,同时要提防文化侵略。

3.审美尺度

美的概念最初来自人们对于生活物质资料的美好表达,“羊大为美”正是原始居民对于美的朴素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逐渐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趋向更高级的阶段,即审美意向从物质性转向精神性。另外,美感的产生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两方面。因此,审美尺度的把握要从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两方面进行考量。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把握人文尺度

1.设计过程和作品中遵守设计道德

设计道德从属于一般的道德观念,但是设计道德也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设计道德的把控取决于设计师本身的素质和修养以及对设计对象的认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主要从两方面体现其设计道德:一是设计过程中,二是作品完成后。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为资源、环境和客户着想,这是设计师设计道德的体现。设计过程中要避免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避免声、光、水、气的污染。除了避免浪费,设计师还要注重设计的合理和适用。在设计作品完成后,除了要保证功能完善之外,在造型上也要注意避免违背一般道德,避免在形式上产生负面影响。

2.尊重本国文化,避免文化冲突

设计作品本身也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必然与政治、民俗等上层建筑相互依存。环境艺术作品通过一定的文化元素体现某种设计意图,这些设计元素的应用应当避免涉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敏感话题、宗教和民俗禁忌。这就要求设计师了解政治、了解特定客户,从而避免这些方面的冲突。

3.注意设计的教育功能的正面性

设计作品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蕴含一定的价值观念。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其在完成之时就呈现给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人们。设计师应使自己的设计作品符合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体现出富含正能量的教育意义。当然,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尺度的把握,除了文章所述以外还有很多内容。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指导我们今后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邱景源,江滨.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篇6

论文摘要:基于生产的原创性、涵盖的广阔性以及思考的深邃性而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元典”,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自身发展上的道德个人主义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人文关怀精神。

自从学者冯天瑜在《中华元典精神》一书中首次提出“元典精神”以来,关于“元典精神”的争议就一直存在,按照冯先生的意思,所谓“元典”指的是具有深刻而广阔的原创性意蕴,又在某一文明民族的历史上发挥精神作用的书籍,“文化元典因其首创性、涵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成为该民族垂范永久的指针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例如《诗经》、《易经》、《尚书》、《春秋》等先秦典籍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长期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而在这些具体的典籍中,中华民族精神也自然蕴涵其中。但是,在复合性、模糊性仍然很强的文化“元典”这一概念之后,也隐藏着这样一个逻辑命题:既然中华文化有着本体意义上的“元典精神”存在,那么,在后世已经逐渐分化并各成独立系统的伦理道德、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精神元素也应该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起点。换句话说,在上述的元典中,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元典精神”子系统,它们既隶属于文化“元典精神”的大系统内,又为后来的自身体系独立发展奠定了本体意义上的逻辑起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道德元典精神”的现代阐释才具有“合法性”。

欲辨别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基本精神,必须首先把论题置于人性善恶的场域下进行才具有实体性的意义。这与西方社会道德渊源的追溯和阐释是不同的,在中国民族道德语境下,不存在道德不可知论的问题,这正是我们对中华“道德元典精神”知识状况思考的前提。

人首先是受动的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人的行为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属性的胎记,这种本能性的天然属性与后天教育获得的道德感形成鲜明的两个极端:一方面是本能欲望的强大内驱力让人依附于兽性;另一方面,人不等于纯粹的自然存在物,直接从自然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正因为人的这种文化历史特性的存在,才使得人“性相近”却又“习相远”,二者对立统一。从社会性的维度上讲,人不能无限制地满足于官能情感的生理体验,获得心灵的自由必须具有超越物质性的束缚与诱惑的崇高姿态,社会化进程中产生的道德羞耻感极力压抑本能的冲动,于是,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种对立冲突中凸现出来。那么,如何协调这种人性内在的道德冲突呢?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就是中国道德体系大厦的伟大设计师孔子开创的“道德个人主义”。孔子继承了前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又作了新的发挥和创造,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个人主义”。他追求人格独立的和谐从个人的心性之“和”开始,然后向外延伸,进而推及到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天之和,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曾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通过个体在道德实践上的严格自律与实践,就可以获得一种心灵创造上的自由,它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

显然,这种“道德个人主义”的强大魅力和独特性并不在于心灵上实现了道德自律的伟大,而在于这种道德诉求是由本心肇始,所谓“为仁由己”。因此,孔子的“道德个人主义”较之西方的道德自律来说更具彻底性、人文性、自觉性,即个体的心灵体悟与外界的实践相一致,从而达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的和谐境界。道德的存在往往无法达到与非道德之间的和谐,甚至是完全对立冲突的,西方道德思想体系中依靠社会契约性质的强行道德自律来完成道德的存在就是鲜明的例证。而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中,由孔子开创的这种道德个人主义基本精神却以和谐的形式表现出来,和谐的最终指向是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灵秩序,要求人的精神世界的秩序与和谐。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具备健全的心理和美丽的心灵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君子。“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中华民族“道德元典精神”的另一维度是浓厚的人文精神。所谓人文,最早应该追溯到《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依照王弼《周易正义》的注解,“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一思想由此构成了中国人文精神的一个基本内涵,一方面是这种“人之道”的人文与自然之道的天文不同,它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体人的主观精神的因素,又与没有后天环境的教化下的非道德性精神的野蛮相区别,是一种强调“有文明而各得其分”的人伦关系和道德秩序。但是,这种道德秩序的建立是依靠人的自我调节,而不是社会强制约束力或者神的某种谕旨,这是中国道德的独特性。这就是在《辞源》中解释的人文精神的第一层意思。而人文精神的另外一个层面则是指“人事”。这是对自然而言的。即相对于自然之天来说,与客观规律性发展的天之文相对应的是人之文,简称人文。在现代,林语堂把人文精神称为“人文主义”,其意义为,第一,对人生目的的确切认识;第二,为实现这一目的而行动;第三,实现的方式是心平气和,即中庸之道。对于其思想源头来说,中国人生理想的这种现实主义,这种对世俗生活恋恋不舍的感情,来源于儒家学说。在当代,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一方面延续了林语堂这种一元论思想,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回到发生学意义上的二元论阐释。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认为,人文学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美学,一个是伦理学,分别讲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善的。换句话说,作为人文学中的基本质子,所谓人文就应该包括美学与伦理学。对人文精神的具体阐释往往是在美学和伦理学的两个维度上展开的。

篇7

[论文摘要]在儒家学说上升为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后,基于生产上的原创性、涵盖面的广阔性以及思考的深邃性,《论语》和《礼记》成为中华民族元典的代表,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其对于主体与客体隔阂消解的要义基于元典道德中的核心命题——“道德个人主义”。对于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精髓的人文精神,在当下的继承、吸取过程中,应该追本溯源,进一步深化对“道德个人主义”价值的体认,加大对“个体人”的观照。

本文提出的“元典道德”不同于一般的传统道德,对其本质内涵原创性的辨别梳理,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道德研究的深化,而且对我国当代道德文明建设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要辨别梳理中华元道德的本质内涵,首先就必须廓清中华民族“元典”的类属及其特性。按照当代学者冯天瑜先生的见解,其所指在于具有深刻而广阔的原创性意蕴,又在某一文明民族的历史上发挥精神作用的书籍。若按照这一阐释,不仅儒家早期推崇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应属于中华元典之列,像《墨子》、《老子》、《庄子》、《荀子》以及儒家十三经中的《论语》、《孟子》等也都应归属中华元典范畴之内。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的,事实总归是事实,而对事实的观念有可能是错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界对于所谓的元典类属的概括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另外,按照英国史学家布朗的观念,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最初阶段都是一个综合的统一体,即所谓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都是渗透在一起的,而在这样一个几乎是庞杂无边的大系统内部,又孕育和萌发着后来完全分离的诸多文明因子。道德层面的发展历程就是如此:在众多的中华元典中,《论语》、《札记》较之其他典籍具有更为切近今天意义上的道德本体论的意义,由此成为道德元典的滥觞。这是本文把上述两部典籍作为道德元典对象的学理性依据。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于人文精神的生成问题,当然可以也应该从《论语》、《札记》开始。

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几乎从未离开过《周易》中心论,然而,一方面,虽然《周易》中首创了这种人文精神,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道德体系,而且与《论语》和《礼记》相比,《周易》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角度看社会,与今天意义上的道德观念之间的距离相当遥远,而《论语》和《礼记》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周易》中所说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而且更接近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本质的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基于“道德元典精神”的人文关怀问题应该追溯到《论语》和《札记》,而并非《周易》。另一方面,只有《论语》、《礼记》两部典籍中体现出了鲜明的“道德个人主义”这一最基本的“元典道德”,中华民族广泛接受的强烈的和合相生的人文关怀正是在这一基本精神的影响下生成的。

一、中华“元典道德”中的核心命题:道德个人主义

欲辨别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基本精神,必须首先把这一论题置于人性善、恶的场域下进行分析才具有实体性的意义。在复杂多元的中华道德体系内,善、恶之别是最具有本体意义的,中国先哲从文明之初就高度重视“人性善”、“人性恶”这一道德核心话语的辨析。“人性善”、“人性恶”这一道德核心话语的着眼点正是以道德个人为参照对象的,“道德个人主义”由此而衍生。

人首先是受动的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人的行为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属性的胎记,这种本能性的天然属性与后天教育获得的道德感形成两个鲜明的极端:一方面是本能欲望的强大内驱力让人依附于兽性,另一方面,人不等于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人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正因为人的这种文化历史特性的存在,才使得人“性相近”却又“习相远”,二者对立统一。但人不能无限制地满足于官能情感的生理体验,获得心灵的自由必须具有超越物质性的束缚与诱惑的崇高姿态,社会化进程中生产出的道德羞耻感极力压抑本能的冲动,于是,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种对立冲突中凸显出来。那么,如何协调这种人性内在的道德冲突呢?西方人坚信康德所说的绝对的不可知的“道德律在我心中”的理念,从而导致了外在的道德律与内心之间的绝对对立,换句话说,作为道德的人就必须承担起社会强加的道德义务和责任,道德与感性两者之间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的。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道德和义务两者对立的程度远远不如西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契约论那样坚实牢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通性与协调性。这就是中华道德体系大厦的伟大设计师——孔子开创的“道德个人主义”。其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作为该种精神物态化载体的《论语》、《礼记》之中。

进一步来看,“道德个人主义”是孔子在道德层面上创造的中华民族“道德元典精神”的重要维度。孔子继承了前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又作了新的发挥和创造,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个人主义”,即追求人格独立的和谐,首先必须从个人的心性之“和”开始,然后向外延伸,进而推及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天地之和,即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曾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通过个体在道德实践中的严格自律,就可以获得一种心灵创造上的自由,它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

孔子开创的这种“道德个人主义”,不仅保留了外在环境对道德生成的意义,而且更强调外在的客观因素与自身主体性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在《论语》中表现为两个层面。首先是一种在自然本能压抑下的乐观精神。“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一方面是把社会性的人从动物性的人中区别出来,另一方面是在“有为”的过程中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个体实践精神被极大地张扬而积淀为一种面对困难不低头的崇高道德魅力,其最高境界乃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的苦中作乐的和谐。其次是人兽之别的对立冲突中的独立精神。“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面对功名利禄仍保持人格的独立,这不仅是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超越,更是对整个世俗人生的超然态度。这种“道德个人主义”的强大魅力和独特性并不在于心灵上实现了道德自律的伟大,而在于这种道德诉求是由本心肇始的,即所谓的“为仁由己”。

卢梭曾指出,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与之相比,孔子的“道德个人主义”较之西方的道德自律来说更具彻底性、人文性、自觉性,个体的心灵体悟与外界的实践相一致,从而达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的和谐境界。道德的存在往往无法达到与非道德之间的和谐,甚至是完全对立冲突的,西方道德体系中依靠社会契约性质的强行道德自律来完成道德的存在就是鲜明的例证,而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中,由孔子开创的这种道德个人主义基本精神却以和谐的形式表现出来,和谐的最终指向是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灵秩序,要求人的精神世界的秩序与和谐。

二、基于“道德个人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

与西方道德精神不同,《论语》和《礼记》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元典道德”一方面表现出非对立性的和谐的道德个人主义,另一方面又充满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二者之间存在着“根”与“枝”的内在联系。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人文精神的一个基本内涵。“人文”一词的出现,有的学者认为最早应该追溯到《周易》。《周易》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王弼《周易正义》对此注解为:“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一方面是这种“人之道”的人文与自然之道的天文不同,它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体人的主观精神的因素,又与没有后天环境教化下的非道德性精神的野蛮相区别,同时还与西方的神本文化语境下的道德神圣化不同,是一种强调“有文明而各得其分”的人伦关系和道德秩序。

这种人伦关系和道德秩序的建立是依靠“道德个人”的自我调节,而不是依靠社会的强制约束力或者神的某种谕旨,这一点正是中国元典道德的独特性所在。中国人最基本的活动是为个人的现实生活而生活,不唱高调,或无条件地赞颂所谓高尚抽象的理想,生活目的是为“个人”的。现代哲人张申府认为:“人类所最需、也就是中国人所最需,就是相喻,相信,相谅,相与为善,就大同,弃小异,取彼此之长,而舍彼此之短。但是,在没有饭吃的时候,说这个有什么用处呢?但是,不这样子,又几时才大家都有饭吃。”

然而,在理论上行得通的,在实践中未必行得通。由于人文精神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经无数人的再三阐释不免变形,在新的历史区间中再生产出来的人文精神也往往是面目全非,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历史追溯视角的同时,结合现代视角进行阐释,然后相互比较,从而勾勒出中国人文精神的最本质特征。

在现代性视角下,对于人文精神阐释具有典范意义的观点是林语堂先生的人本主义。他把人文精神称为“人文主义”,其意义为:第一,对人生目的的确切认识;第二,为实现这一目的而行动;第三,实现的方式是心平气和的,即中庸之道。就其思想源头来说,林语堂先生则认为,中国人生理想的这种现实主义,这种对世俗生活恋恋不舍的感情,来源于儒家学说。儒家不同于基督教,它是脚踏实地的学说,是有关尘世生活的学说。耶稣是浪漫主义者,孔子是现实主义者;耶稣是神秘主义者,孔子是实证主义者;耶稣是博爱主义者,孔子是人本主义者。在当代性视角下,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一方面延续了林语堂先生的这种一元论思想,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回到发生学意义上的二元论阐释。当代学者万俊人先生曾经对元典人文最初的两种意义进行过颇有启发性的阐释。他说,就与自然天象相对的人类文明或文化而言,由于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之文明化的基本标志首在文化学识,且最初的文人学识主要集中于语言、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科目,故所谓“人文”者主要指包括上述科目在内的“人文科学”。而就与自然物事定数相对的人事人理而言,“人文”一词因之获得与“物理”、“天道”相对应的“人性”、“人道”意义。嘲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也认为,人文学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美学,一个是伦理学,分别讲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善的。换句话说,作为人文学中的基本质子,所谓的人文就应该包括美学与伦理学。对人文精神的具体阐释往往是在美学和伦理学两个维度上展开的。古代中国的人文传统十分发达,其核心就是“礼”和“乐”,即用“礼”来生产秩序,相当于今天的法律、伦理规范等等,而“乐”则用来调节情感,目的在于让人获得快乐与自由,相当于今天的审美活动或者艺术教育。

结合上述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思维方法及阐释意义,我们可以把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表述为一种关怀人的精神,可以认为它是对人的关切,有对普通人、平民、小人物的命运和心灵的关切,也有对人的发展和完善、人性的优美和丰富、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关切。但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元典文化以及关怀人的精神,其根基却在于“道德个人主义”。具体地讲,《论语》和《礼记》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周易》中所说到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而且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角度。

一是靠礼、乐等人文规范来调节个人情感而获得快乐与自由,这正是建立在道德个人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文明道德的实施过程应该注重适可而止,没有把道德责任感完全抽象为一种僵化的道德躯壳,而是始终保持鲜活的血肉可感性,这保证了中华道德不同于西方道德中的高度机械化,避免发生道德与自然人性碰撞下的俄狄浦斯式的彻底毁灭性结局。虽然后来的孟子高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的道德观,但是比起孔子开创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人文性来说,孟子式的道德观念属于中华道德的一般精神,是从人文精神中偏离出来的道德责任感的强化,既无法达到建立在“道德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中华“道德元典精神”中的柔和宽容的境界,也无法达到道德上的至善至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来的大儒们即使做到了道德上的杀身成仁,也往往遗憾并检点自己道德上的太多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道德元典精神”是一种极其真诚的情感表达,而不是纯粹的道德理性,所谓的诚实守信,完全依靠的是道德个体的内心真诚,而不是道德秩序的强行压制。

篇8

[论文摘要]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优秀传统、顺应国际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客观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从转变观念、确立核心价值、设计课程体系、加强师德建设、注重知行统一等方面构建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创新体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诸多论题中,如何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众多有识之士讨论的焦点问题。但是,绝大多数论者依然强调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差异与对立,没有看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区别,认为只要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文教育模式就可以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本文提出,应当把职业人文主义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在职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以人文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构建基于职业特性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体系。

一、职业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相对稳定的工作。职业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具体体现在:第一,职业具有社会性。职业本身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只有在社会之中提供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职业才能存在,才有它自身的意义。第二,职业具有历史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种职业都经历着一个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第三,职业具有道德性。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是社会生产实践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和纽带。因此,职业必然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服务于社会,从而获得合理报酬。第四,职业具有“生活”性。任何职业都必须由具体的人来承担,每一个人也都必须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从事一份职业。因此,职业不仅关乎社会,而且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来说,职业本身就是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之所在。总之,职业的内涵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

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人文主义为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要突破“专业学习训练+人文(通识)课程=融合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框架,以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属性为基点,全面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科学体系和创新模式。具体来说,职业人文主义教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职业社会使命。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网络上不可或缺的纽结。每一种职业都以其专业化的劳动和贡献服务于社会的良性运行,推动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每一种职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选择一个职业,就是选择一个直接服务社会的舞台,也是选择一种社会使命和责任。崇高的职业社会使命,体现着具体职业和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也为每一个劳动者提供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意义源泉。

2.理解职业历史文化。在职业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那些影响行业兴衰的典章制度文献、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职业技术革新事件、成就卓越的行业先驱人物等构成了每一种职业或行业发展变迁的轨迹,积淀为每一种职业或行业的独特历史文化。只有理解职业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当下职业选择的社会意义。

3.培养职业价值意识。特定职业既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包含着特殊的职业价值意识。职业价值意识具体体现在: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信仰、职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凝结为每一个从业者的职业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荣辱观。职业价值意识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从业者的内在价值理性和道德自觉,这是职业人文主义诉求的核心内容。

4.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活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亦是一种人生教育。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实现的过程。人生需要引导,职业生涯需要设计规划。设计职业生涯的目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确定人生的目标,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设计,真正体现着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

二、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依据

1.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实现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正是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职业人文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彰显职业的人文主义性质,真正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使社会需求、职业特性和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职业人”。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实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现实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为进一步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职业水平和职业形象提供人才支持。

从文化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第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个体。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渗透在职业教育之中。职业人文主义具有强大的整合作用。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自己所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社会意义,为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方向感与和谐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很好地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开拓和谐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样,高等职业教育就能够通过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

2.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优秀传统的要求。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倡导和关心职业教育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职业教育目标的人文主义取向。

著名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办人黄炎培对于职业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病有着清醒的认识,指出“办职业教育,最易犯两种病。其一,学生误解了‘自尊’的一个名词,于是不知不觉看轻一切作业。随你学什么工艺,都成为贵族的工艺。除掉规定工作课程以外,不愿动手。其二,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儿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绝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为了防止这两种弊病,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一律要写誓约书。誓约书的内容是:“一、尊重劳动(学生除半日工作外,凡校内一切洒扫、清洁、招待等事,均由全体学生轮值担任);二、遵守规律(校中有全校学生组织自制团,自订一切规律而自守之);三、服务社会(学生除校内服务外,兼于校外从事一切相当之服务)。”此外,黄炎培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宗旨是:“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在培养崇高的人格及深博的学术,而以职业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专科学校的使命在造就实用人才,同时亦须重视人格训练,以免由实用而流于功利化。”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时。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他还强调“生利主义”对师生之精神的指导作用:“生利主义侧重发舒内力以应群需,所呈现象正与衣食主义相反。生产一事一物之时,必自审曰:‘吾能生产乎?吾所生产之事物于群有利乎?’教师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自具一种利群之精神。”这种“利群之精神”就是一种超越一己私利、以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和族群共同福祉为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总之,黄炎培、陶行知等教育家都强调必须把正确价值意识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起来,实现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有机融合,才是真正健康的职业教育。

3.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出现了新职业主义思潮,主张把职业教育纳入主流教育,构建一个以培养高技能的、弹性的、富有合作精神的劳动者为目标的全新职业教育体系。其指导思想是:职业教育定位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职业训练,而是要从“培养工人从事单一的、刚性的和细琐任务的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中摆脱出来,以培养“核心技能”为目标。所谓核心技能,是指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通常包括“共同的知识与理解”“与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的价值观”“可迁移的学习内容”“共同的学习经验”等。显然,这里强调的“共同的价值观”就是职业素质中所包含的人文素质。英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潮对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职业教育都产生了影响。美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兴起过一项以提升青年的学术成就和就业能力为主旨的“学校向工作过渡”(简称STW)改革运动,进入21世纪之初,这项改革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持续。在其基础上,当前美国职业教育正在进行“学校向生涯过渡”(简称STC)改革。从STW到STC的转变,绝不是单纯的名称的改变,而是反映出美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倡导学生本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着眼于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终身发展。很显然,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努力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职业训练和人文教育,使职业教育服务于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大势所趋。

三、实践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策略

1.确立职业人文教育理念。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和社会阶层逐步分化,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多样化、世俗化和功利化。我国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呈现出式微之势,教育目标也越来越功利化和工具化。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重实用轻人文、重技能训练轻道德养成、重专业成长轻全面发展成为普遍现象。“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被误读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技能训练、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找个工作,而作为人的发展必需的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谐人格的塑造、全面素质的培养被置于次要的地位。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持续发展。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科相对比较单一、人才培养周期较短,不可能完全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大量开设人文通识类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从职业教育的特性出发,消除“职业/人文”二元对立的思想,充分挖掘“职业”本身的人文内涵,确立职业人文主义理念,探索基于职业特点、面向职业生活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这应当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价值诉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理念。

2.构建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不同的行业在劳动对象、工作任务、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其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办学所面对的主体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理念。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面向首都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业、以财经贸易类专业为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财经贸易类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人文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根据财经贸易类职业的特点,我们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确立为职业人文素养的核心价值目标。“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这五个要素组成的财贸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体系,是根据时展对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提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简明性和整体性,构成了一个从情感层面到认知层面再到行为规范层面,紧密衔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完整系统。

3.科学设计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体系。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注意其职业性和全面性,主要包括: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和职业生活实际,发挥对学生职业学习的理论指导作用。第二,职业历史文化课程,主要介绍职业发展的历史和独特文化。例如,根据行业和职业特点,我们筹建了中国商业文化教学中心,就中国古代商业、中国十大商帮、京商、中华老字号、中国商业街、中国货币史、中国广告文化史、立信会计文化等专题编写教材,开设通选课程,使学生理解财贸职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第三,职业道德和法规课程,使学生全面理解并牢牢掌握所选择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法律法规。第四,职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普通心理学常识的基础上,了解并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第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活与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的关系,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使学生把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紧密联系起来,积极主动地把个人职业选择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起来,按照“社会所需、个人兴趣所好和力之所能”的原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思考。

另外,我们也十分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在校园里设立以“丝绸之路”“运河通商”“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为主题的雕塑,举办中国货币史的展览,张贴古代著名商人、现代财贸行业先辈和模范人物的画像和格言,邀请知名商贸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精神、职业伦理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确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娴熟的职业技能”的意识。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我们精心设计了“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五个教育板块,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构成了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体系。

4.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想实现职业人文主义的教育目标,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必然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加强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作为学院师德建设的主题。我们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要真诚地爱学生,以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做诚信的表率、严谨的模范和创新工作的标兵。我们相信,只有师德优秀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

5.注重知行并重。职业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只有体现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才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利用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体验职业生活,逐步培养清晰、自觉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同职业价值、体验职业精神,切实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人文品格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千朴.职业素养基础[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5]余祖光.学会做事:全球化中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6]石伟平,等.新职业主义:英国职业教育新趋向[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7]刘春生,等.美国基于新职业主义的职教理念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7).

[8]付雪凌.从STW到STC: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0).

[9]丁继安.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10]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11]陈新文.从人文学科到人文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5(8).

[12]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6).

篇9

【关键词】人文性 体育教学 原则

1. 引言

“人文性”体育教学起源于“人本主义”教学。而“人本主义”教学登上历史舞台是由于“科学主义”教学的片面性引起的。“科学主义”教学以学生的“理性”和“工具性”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忽视学生的“非理性”和个性特征。由此,引发了“科学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战争、环境污染、暴力、犯罪、吸毒、人性堕落等等。“人本主义”正是想通过“人文性”的教学来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培养人的人性、人格、个性特征,通过完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拯救世界、解决由于人自身的被忽略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人文性”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性,教学过程遵循这些规律就会实现“人文性”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因此,研究“人文性”体育教学的规律,总结归纳其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成为当务之急。

2.“人文性”体育教学原则

“人文性”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学不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理智和行为,实现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培养学生的注意、意志品质,突出学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和个性特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针对“人文性”体育教学的目标和特点,作者总结和归纳出以下教学原则,供体育教师参考。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作为目标的教学原则。该原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的“以知识、技术和技能为本位”的思想而提出的。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学生的身份定位在“人”上,因为学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次才定位于学生。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正确地从人的本质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出发来设计人性化的教学内容、布置人性化的教学环境、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实施人性化的评价手段。

其次,学生的生长和发育有其自然规律,教师要认识和尊重这种规律。只有掌握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基本规律,才能科学、合理、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塑造。

再者,应该减少外部强制力量对学生的约束。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有自发发展的能力和倾向,他们有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按自己的愿望来塑造自己。从这一点来看,教师或者家长不应该将其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的身上,不应该将学生看作自己的附庸或者可以由自己任意修改的材料。

另外,每个学生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每个学生在很多方面具有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因材施教。

2.2“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原则

第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只有具备这两种精神,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丰富多彩,对世界的把握才更准确。

第二、体育教学具有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结合起来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培养的客观条件。体育教学不但向学生传授科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快速、准确地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的人文主义进行培养,使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是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学离不开科学主义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文主义的积极参与。只有在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体育教学的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果学生学习的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没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那么,体育教学将会变得一无是处。

2.2体育教学过程的“以人为中心”原则

“人文性”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既包括学生的理性因素也包括学生的非理性因素,使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完美的结合。使学生成为知识渊博、技术熟练、富有个性特征、具有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社会适应性强、道德品质优良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这个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时时处处运用既能培养学生理性因素又能培养学生的非理性因素的方法和手段,并且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包含“人文性”思想。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使教学内容充满“人文性”特点。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但是,“人文性”体育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即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直觉能力、灵感等等。因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将重点培养学生的某方面的非理性因素放到教学任务之中,与其他任务一样受到重视。

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既能传授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非理性能力。例如:运用信息采集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集中能力,而互助合作教学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等等。

教学环境的布置一定要具有“人文性”的气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教学活动的场地、器材、服装等设施的设计、安排与设置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如体育教学周围活动环境设置必须卫生、安全,体育场、馆的颜色、光线必须符合学生用眼卫生和视觉的要求,器材、服装和设施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等等。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通过双方的认知情感沟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指望从有关系的人那里感受到温暖、关爱、同情、尊敬、认可等。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因而,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对学生信任、理解、关心和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等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学生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情感化的师生关系实质上强调的是“爱的力量”,是“人文性”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的方面。

3. 结论

3.1“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性”体育教学的本质。

3.2“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相结合原则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提供了保证。

3.3体育教学过程的“以人为中心”原则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人文性”体育教学的实质。

参考文献:

[1]吴刚.人文精神与新人文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1,第9期:7~10

[2]严春友.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J].淄博学院学报,1999,第3期:9~15

[3]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学,2004,第24卷,第3期:67~69

[4]王长明.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J].湖北教育,1999,第11期

篇10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专题研究”(“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编号:12JZD041),主持人:张桂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0-0012-06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了一份最新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是继《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年)这两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之后的又一创举。《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为适应新世纪全球经济、技术、社会和政治发展,“在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的启迪下”完成的,“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的责任为基础”[1]。在这一报告中,UNESCO重申了人文主义教育,并期望通过人文主义教育方法,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实现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期望既对我国目前强调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基于社会效率的职业主义教育观、崇尚专业化的职业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又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了解人文主义教育的历史流变,理解UNESCO重申人文主义教育的旨意,不仅有利于看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因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灵魂的丢失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回应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呼唤,更有利于激发对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践行UNESCO“反思教育”的倡导,逐步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出现的内源性问题、本质性问题。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流变与重申

人文主义教育是指为培养理想“人”、理想“人性”而进行的教育。理想的人性观直接决定了人文主义教育,而人文主义教育直接服务于理想人性的构建[2]。尽管人文主义教育随着宗教、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较大的变迁,被注入了新的内容,但是关注人、“以人为中心”的核心并没有变。在新的发展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正是对人文主义强调用人的眼光来看人,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等核心内涵的再次申明和重视。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流变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旨在摆脱中世纪神学对人的控制。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发明创造的日益增多,19世纪近代西方国家教育制度开始确立,但科学教育却占据了统治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开始没落,这激发了近代新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二战后,受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影响,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的科学人文主义教育逐渐成为了主流。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要利用古典文化中反映人性的思想去对抗以神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从批判经院主义教育出发,反对用体罚和严酷的纪律去约束儿童,提倡使用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强调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它扫荡了中世纪经院主义教育的阴霾,在教育理论上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2.近代新人文主义教育。十八、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与工业革命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对自然科学和文化知识的普遍信仰。在欧洲一些国家,崇尚物质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派与功利主义派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心。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和“静听”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现象,以德国教育家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兴起,旨在强调教育应该促使整个人的发展,注重人性的自我表现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拒绝任何只讲求实利而降低人生标准的价值观,坚持文化的功能应超于机械和功利之上。

3.当代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二战后,各国都在进行经济的恢复建设,科技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人们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工业技术社会创立的制度所带来的压迫,不仅精神受到种种压制,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教育上,表现为主智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大行其道。首先对此进行反思的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存在主义教育,这一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强调个人意识,强调人文学科的教学及其作用。紧随其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注重情意教育,强调个性化教育,是对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一种回归,但却忽视了科学教育。因此,在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冲突,提出了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的科学人文主义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以科学精神为骨架和基础,以人文精神为灵魂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观,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整合。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谈到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时指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该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并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提出,“未来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3],应将以下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4]。

这样的人文主义教育观要求采用马丁?布伯和保罗?弗莱雷鼓励人们使用的“对话方式”进行学习,“摒弃异化个人和将个人作为商品的学习体系,弃绝分裂民众和使之丧失人性的社会做法”,“采取整体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克服认知、情感和伦理等方面的传统二元论”;要求培养“批判性思维,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和媒体素养”;要求重新解读和保护教育的四大支柱;要求重视“软”技能、“可转移技能”、“非认知技能”等;要求“反思课程编排,提倡在尊重多样性和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形主义课程”[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不是对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根据现时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学习和教育背景提出的。因此,为使我国适应全球化发展,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观为基本立场,反观我国当前教育,尤其是反思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且与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则实为必要、更为迫切。

二、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教育的丢失表现

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教育,主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实用性、技术性等特点,但却使其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导致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教育严重缺失。

(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6]。而在现实中,职业学校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却将其窄化为对行业甚至企业规则的“遵照”;传授职业知识,但却将其演化为对职业理论知识的过度推崇;培养职业技能,但却将其异化为对“技术人”的技能训练;进行职业指导,但却将其简化为“就业指导”。职业教育中丢失了人文主义教育,表现为有职业道德教育,但却缺少对职?I人应具有的“工匠精神”、职业信念的培养;有职业知识传授,但却缺乏对人文知识的必要补充;有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却缺乏对“多重职业能力”、“可转移能力”、“软”技能的培养;有职业指导,但却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职业教育以这种不健全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单向度的人,而不是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7]。“单向度的人”最先由马尔库塞提出,指代生活在当代工业社会,但却对这个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而成了“与人性不相容的‘病态社会’”缺乏分析与批判的人,这种“单向度的人”是对人的本性的摧残[8]。在科技化、工业化中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免刻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又因职业教育实用性、技术性的特点,使得学生不仅缺乏对技术原理的反思,更缺乏对相关技术技能等的批判,成了一个个发育不全的“技术人”、“工具人”,不可避免地沦落为一个“单向度的人”,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宗旨背道而驰。

(二)职业教育中职业培训的“影子”不断闪现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但职业学校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却突出强调后者,更有甚者,将职业教育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将职业能力的培养简化为对技能的训练。主要表现为对单一技能的反复训练,对顶岗实习的过度推崇。这样的教学和实习只能满足职业培训的需求。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本质的差别,首先,职业培训主要是获得某一产品、工种或岗位的相关知识,而职业教育则不仅重视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获得,还注重传授人文知识,重视人文涵育;其次,在职业培训中,受训者需要习得的主要是某一种技能,而职业教育则要培养学生获得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关键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职业教育中不仅要教“技”,更要教“道”,而职业培训则只求技不讲道,“由技悟道”的过程通过高效率的培训得以简化。而当前,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追求速度和效率,过于功利化,教育目标定位低端化,教育内容选择简单化,教学评价指标外显化,职业教育中本应有的“技术体悟”过程也随之消失,“由技悟道”的教授效果大打折扣,这些在职业教育中不断闪现的职业培训的“影子”,使得人文要求与教育实践成了两张皮,使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趋同之嫌。这种培养“人力”的职业培训使得职业教育越来越缺乏人文精神,远离人文文化,忘记了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的。

(三)职业教育中技术异化现象“遮蔽”了职业人中的“人”

在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技术理性的支配下,人们对技术的认识采取的是科学主义的态度,形成了对科学与技术的信奉,唯科学与技术马首是瞻。技术最初诞生于人文世界,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却慢慢远离了人,成为了人文世界的异化产物。其表现有二:一是随着福特主义生产线的流行,斯内登、普罗瑟的基于社会效率的职业主义教育观开始盛行。在职业学校中,技术性、经济性等功利化的特征越来越凸显,人文性被迫退居幕后。职业学校不再强调学生的通识知识、通用技能,甚至专业知识也只是为了技术技能服务,只教授具体的技术知识,忽视技术中的文化,认为学生只要“会操作”、“会制作”、“懂流程”即可。二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职业学校中的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为满足专业精细化的要求而降低了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学生只能掌握单方面的知识和具有局限性的技能。在某些专业中,职业学校用狭窄的专业所要求的统一的技能水平来考察学生,职业教育沦为外显的技能与技术的教育,“这意味着强调技能或技术方法会以牺牲所包含的意义为代价”[9]。在实习中,学生无需对技术知识领悟,无需经历“模仿、调整、会通、创造”四阶段的认知过程,只要按照要求对机器作出程式化的操作即可。正如杜威所说,“这种狭隘的职业教育也许能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但是它将会牺牲人的敏捷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使人呆板、僵化”。这一预测已被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所证实,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好奇心和求知欲遭到了扼杀,而且还被机器、技术所奴役;学生不仅成了一名机械的“技术人”,更成了科学主义和知识技能的奴隶[10]。职业教育中的诸多技术异化现象使学生无法感受到作为一名专业人员、一名职业人所具有的崇高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和职业自豪。在芒福德所指的由技术带来的“巨机器”下,人仅仅具有生物学意义,而职业人中的“人”被技术的异化完全“遮蔽”了。

职业教育首先是为“人”的教育,其次才是为职业的教育。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却离这一本质渐行渐远,丢失了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灵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重申之时,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显得更为严重,而对人文主义教育的呼唤则更为急切。

三、我国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急切呼唤

人文主义教育是为培养理想的“人性”而进行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缺少人文主义教育的职业教育会沦为职业培训、就业教育,会被技术控制、奴役、“遮蔽”,所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将是只有“单一技术”的“单向度的人”。我国处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已由数量转向质量,急切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提升自身质量,加强内涵发展。

(一)职业教育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达到“返魅”

马克思?韦伯用“世界的祛魅”概括工业时代的特征,大卫?格里芬提出了“世界的返魅”以对应新时代的特征。在这个新时代中,职业教育中的技术异化现象需要通过“技术的返魅”予以遏制。而“技术的返魅”是一种将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现象,即将技术纳入到人文世界的关怀或将人文因素融入到技术之中[11]。因此,职业教育需要通过人文主义教育达到职业教育的“返魅”。职业教育不只是技能的教育、技术的教育,也是人文的教育、文化的教育。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只教给人一种专门技术是不够的,专门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个和谐的人格。通过人文主义教育,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成为一名技工、制造商或商人之前首先是成为人,他们会寻求并有能力理解他人、理解文化,而不仅仅是将自己的记忆里塞满具体的操作细节,仅仅是会简单、机械地操作;通过人文主义教育,“使工人(多数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职业)从盲目的辛苦劳顿中解脱出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妙,丰富他们的心灵”[12];通过人文主义教育,努力将人文与技术达到融合,实现“做人”与“做事”的平衡,真正帮助职业教育达到“返魅”。

(二)职业教育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发展“生命技术”

从起源上来看,技术是与人性整个地联系在一起的。原始技术是生活指向的(life-centered),而不是狭隘的劳动指向,更不用说是技术指向了。因此,芒福德针对就业指向、技能倾向提出了一种生活指向的“生命技术”概念[13]。相反,缺乏生活意蕴、高度分化、指向生产与岗位的技术被称之为“单一技术”。“单一技术”在以下两个方面改变了“人”的概念:其一,压抑那些不适应有组织的工作的人性部分;其二,将人类活动的处所从有机环境和人群纳入巨机器,人也成为巨机器的奴隶。正如前文所述,将职业教育狭隘理解为职业培训、就业教育甚至技术培训,学生习得的就仅仅是岗位技能,仅会进行技术操作,而机械地“做”就意味着“生命体将会萎缩、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知粗俗”[14],使学生成为承载“单一技术”的“机器人”、“工具人”,无法获得具有终身性、永恒性特征的核心能力、行业能力、典型专业能力。当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有岗位被机器、工具所替代时,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将失去立身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后工业时代,急需借助人文主义教育发展“生命技术”。

(三)职业教育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创造“整全的自我”

维柯在其演讲中讲到“文育”(liberal education)的作用时指出,“它真正地对从事它的人和国家有用,而与那些寻求物质利益、囤积财富和占有的职业相对立”,“人性需要通过人文教育使其自然本质得到发展”[15]。学校不能只教给学生实际有用的知识、技能,只提供就业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文化观念和道德规范。如果学校一味地强调知识、智能和技能,只能造就出一批缺乏情感、缺乏意志、没有人生趣味的“现代机器人”[16]。专业知识加关键能力能够构成一个人完善的综合职业行动能力,能够摆脱“单向度的人”,但只有通过人文主义教育,加强人文涵育,才能将获得信息、认知、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能力圆融统一于学生自身,才能把?W生作为一个整体提升到人的文化层次,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整全的自我”。

我国职业教育缺乏人文涵育,急需通过人文主义教育使职业教育中的现代技术技能的传授凸显人性化、社会化,达到“返魅”状态,使职业教育中的“单一技术”逐渐走向“生命技术”,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成为一个“整全的自我”。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这种呼唤需要通过对人文主义教育重拾路径的探索得到回应。

四、我国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拾路径

(一)职业教育的定位要从“就业导向”转为“生涯导向”

适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我国职业教育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中“人”。职业教育虽然不同于普通教育,但教育的对象并没有变。以“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定位的职业教育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只顾学生毕业时能够就业。学生作为就业者的身份首先是以人的形式存在,而人的存在是终极一生的而非就业一时的。再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就业岗位的不稳定性急剧加大,工作变化更加频繁。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对此有预示,他指出,“不应培养青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有能力在各种职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就业导向”的定位将无法使职业教育获得长远发展。早早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时代、知识时代的美国已通过系列《帕金斯法案》将职业技术教育改为了“生涯与技术教育”,注重职业教育的生涯导向。这不仅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举措,更符合人文主义教育对人性的、人的发展的关注和宣扬。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应重新定位,变重视学生的静态的毕业就业为重视人的动态的持续发展,使职业教育为人的整个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关注学生未来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

(二)职业教育的目标要从技能培养转向“能”“人”并重

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定位决定了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但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其目标应该是首先“成人”,才能“成才”,才能“成技能型的人才”。只有“才”,没有“人”,就如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所说的“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而丢掉的正是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灵魂。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掌握普通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软技能,以及可转移能力、核心能力,即能把技能、知识和理解从一种背景转换到另一种背景的能力。最后再根据需求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要求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更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得以生存;更要使学生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生活;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整全的自我,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从“单向的线性模式”转为“双向的集合模式”

职业教育“能”“人”并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原有的职业教育是基于斯内登、普罗瑟的社会效率的职业主义教育观,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是按照福特主义生产线的模式进行的。在这种模式下,其一,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专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所需的岗位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和实习中,学生只能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单项指导,只有一味学习和埋头操作,缺乏师生、师徒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学生对于机器也只是机械地操作,而无任何创造性地发挥。这样的教学遮蔽了人的本质,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逐渐被“物役”,成为机器的奴隶。其二,为适应职业教育的就业为导向,教学的内容是按照生产线中精细化的分工培养学生的技能的,因此,教学是线性模式的。人文主义教育重申视野下的职业教育要求使用保罗?弗莱雷倡导的“对话式”教学,不仅强调师生、师徒之间的双向对话和交流,更注重生生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这也是为适应后工业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需求。目前,国际上很多跨国企业用“生产岛”逐渐取代了原有的“生产线”的生产组织模式,建立了弹性化的生产系统,“学习岛”也随之产生。这就要求原有的线性教学模式,转变为集合教学模式,即教师、师傅需要围绕专业的核心能力,传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集合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岛”实习、工作都会有一个团队,通过团队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和创新,完成工作任务,获得自我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必将走向适应国际生产需求、满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双向集合模式”。

(四)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从突出职业性转向注重多样化

职业教育看不到教育的核心是“人”,学生仅仅出于找到工作的目的选择课程,学校提供的课程也以职业类为主,职业性十分突出。这虽然反映出了职业教育的特征,但这样的课程设置和课程选择使得学生在提升生命质量以及意义方面,正面临异化终身学习的危险。因此,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人文主义教育的立场,职业教育的课程不应仅仅突出职业性,而应从课程的整体设置出发考虑,通过人文艺术的熏陶打开人的视角,从而滋养自信、对主流观点的反叛精神等。这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实现。在课程内容上,既要开设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等,还要开设各种人文教育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在课程类型上,既要有保证学生获得核心能力的必修课,也要有满足学生多样性需求的选修课;在课程的基本形式上,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开设学科课程、经验课程,同时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