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互文性 艺术类院校比较文学教学
比较文学兴起100多年以来,在学科理论观念建构、具体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很快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但同时对于比较文学学科的定位、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等问题进行的理论探索与争论也从未停止过。这种理论观念层面的困惑、质疑和争论势必会影响到不同层面的比较文学教学活动,而在很多非文科类院校开设的、针对本专业学生的比较文学课堂教学尤其会受到影响。本文拟就艺术类院校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教学谈几点想法。
一、艺术类院校比较文学教学重点关注领域的置换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中提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①中国学者杨周翰在为《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所写的序言中指出:“按照比较文学的一般定义,它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国别、不同民族或不同语言的文学的比较研究;它还包括文学和其他学科、其他艺术或其他表现领域之关系的研究”。②
学者们之后梳理出了跨学科研究中的几大板块:文学与艺术、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自然科学,等等。半个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在理论建树、个案研究还是在基础教学中都已成为不可忽略和小觑的重要领域。现如今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构成了比较文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途径已是比较文学界的共识。
但是,因为“理论建构的不足和知识结构的陌生,势必导致‘跨学科研究’在个案研究上的缺憾”③,这也导致了在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跨学科研究远不及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风头强劲。但在非文科类高等院校中,因为学生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的独特性,将使他们更加关注跨学科研究这一内容。而在艺术类院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简略厘清比较文学的内涵、外延后,以文学创作、作品为研究背景的主题学、文类学、译介学、比较诗学等内容,有必要置换为跨学科研究,尤其是其中的文学与艺术这一领域。
二、艺术类院校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教学的理论困惑与突破
对于比较文学界内的研究者,就学科观念的建构、跨学科研究等本体性问题进行前沿性的理论探讨和争论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艺术类院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比较文学教学而言,把握跨学科比较研究中“跨学科互文性”和“跨、超”两点更有价值、也更有实践意义。所以面对来自不同时期、国家比较文学研究者关于跨学科研究的不同声音,在艺术类院校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教学中,适当放弃和执著坚守并不相悖,而恰恰是可行、有效的教学理念。
这里“跨学科互文性”一词受启于“互文性”。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一词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意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互文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所谓互文性,就是放弃那种只关注作者与作品关系的传统批评方法,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这是一种强调多学科话语分析的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中,跨学科研究的对象指涉文学与不同学科的诸多“文本”,我们不妨将文学中的文本和不同学科(尤其是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类)贡献给人类的成果都称为“文本”,即广义上的“大文本”。这些“文本”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宝库,它们之间或直接、或间接地存在着某种联系,抑或以不同的学科视野昭示人类的某些共同特质。如此,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中,对文学与其他学科“文本”关系和异同质的探寻与梳理就是一种“跨学科互文性”的探究。基于此,艺术类院校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教学就寻到了理论支撑,且可以做出相应的放弃与坚守的调整。
一方面,放弃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理论争论的艰难梳理和界定。另一方面突出跨学科研究思维和关注意识的培养,力图坚守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跨学科互文性”和“跨、超”的特点。
雷马克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④陈惇先生说:“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既可以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也可以研究“它们之间的互相阐发、互相印证的关系,为的是更好地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蕴含和文学发展的规律⑤”。对比较文学研究而言,跨学科研究的最终所归和研究指向是文学本体,这是当然要强调和时时警醒的。但要实现研究之后有价值的文学本体回归,对于其他学科的观照就必须是“跨学科互文性”的平等视野。
要实现文学与其他学科真正“互文性”关系的研究,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给予各个学科以平等的视野,这正契合了比较文学是跨越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在全人类视野下进行的一种大对话和大沟通的共识。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是一个整体,人类的精神文明是一个异中有同、和而不同的整体;各民族、各种族是人类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员,各学科也是人类精神文明领域中平等的组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面对许多问题,人类需要以超越性的全局眼光和人类总体的观念来关注和寻求解答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必须首先营构超学科的总体观念和各学科的平等对话意识,这即是“跨学科互文性”的基底。这样比较文学研究者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才能以总体的、平等的观念审视不同学科间的关系及各自的特质,也才能在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梳理之后回归到更高层次的文学研究本体上,而其他专业背景的研究者也才能借助与文学的学科平等对话回归到他们的研究本体上。
正是基于此,在艺术类院校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教学中,强调的是文学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艺术形式间影响与渗透的交互性,即一种跨学科的互文性。在界定了比较文学领域内文学与艺术研究的文学文本回归后,并不强求这些有艺术专业知识结构和背景的学生都回归到文学发展规律和文学作品的蕴涵上,因为在这种平等的学科对话中,其研究的最终指向也赋予了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以相通的人类学旨归。
有了文学与其他学科跨学科互文性的意识铺垫,再去关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跨”,就会更加认同“跨”的两端或多端学科虽然有各个不同的学科特点、发展规律,但因为都是人类意识领域平等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才会在直接的影响和渗透关系之上有着互相阐发、印证的可能性。
三、艺术类院校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教学的放弃与坚守
由于艺术类院校学生知识结构的独特性,在对其进行的比较文学教学中,适当放弃某些学科理论的建构,而在比较文学的核心观念、研究思维和比较意识层面做出坚守是必要的。同时适当放弃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中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梳理,而对文学与不同艺术形式的关系研究进行坚守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关系的比较研究中,放弃唯文学中心的学科拘囿,以平等的人类学视野沟通、突破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因为媒介手段、发展历史而带来的学科边界,梳理、扩展出更为宏阔的研究景观,将为艺术类院校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教学提供新的研究契机和视野,也更加适合艺术类院校学生跳跃、发散性的思维特点。因此在艺术类院校针对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比较文学教学时做出适当的放弃和坚守应是较为明智的。
注释:
①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1 .
②杨周翰.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序[M].//乐黛云,王宁.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 .
③王福和.比较文学教学的跨学科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1.24(4):33.
④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M].//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1.
篇2
关键词:有意义的言语学习;言语形式;语文特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41-01
贺知章以诗句――“乡音无改鬓毛衰”道出了一个人母语语音的稳固性,无独有偶,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也用诗一般的话语道出:“为什么母语能够用一种突如其来的魅力愉悦回归家园者的耳朵,而当他身处远离家园的异邦时,会撩动他的恋乡之情?在这种场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是语言的精神方面或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恰恰是语言最不可解释、最具个性的方面,即语音。每当我们听到母语的声音时,就好像感觉到了我们自身的部分存在”。而这语音,正是言语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言语形式呢?
一、“有意义的言语学习”的启示
根据郭建国先生的《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语言输入的启示》一文,我们可以知道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David Paul Ausubal)于1963年提出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简称有意义学习理论)。他之所以把课堂学习称作有意义言语学习,是因为他认为学生主要是在课堂里接受前人累积的文化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是用符号,主要是用言语表达的。在他看来,许多学科的材料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经过加工和组织的知识体系。学生的任务是持久地掌握这些知识体系。因此,他把学生的课堂学习统称为“有意义的言语学习”。
分析奥苏伯尔的观点,各学科的知识体系都在编者们根据一定的原则加工、组织后形成的,这些知识主要是用言语表达的,所以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是关于言语的学习。因此,据陈涛、尹静先生的观点,“学校各门学科课程,只要是以书面的方式编排的教材,都可以被认作是言语作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语文教学研究者来说,我们仅仅将“言语”作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种差作为科研出发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区分出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又因为语文和其他学科很重要的区别点在于:其他学科更关注“说什么”,而语文更关注“怎么说”。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语文学科主要着眼于言语形式,关注字词句以及语音等。也因为言语形式的组合离不开言语内容的依托,所以又会发现,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历史、政治、物理、数学等各方面的言语内容。
奥苏伯尔虽然提出学生的任务是持久地掌握各种学科知识体系,但他并非只关注课堂学习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他不仅关注到了言语学习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学生、教师,而且还关注到了当时的社会、团体因素等。奥苏伯尔能够自己的运用知识观直接研究人在实际教育环境中有意义的言语学习活动,尤其关注影响学习过程的情感―社会因素的研究。这与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中有关学习动机培养以及人格变量影响学习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启示。这与当代语文教育界提倡的“培养具有独立言语特性的人”的目标不谋而合。但或许是对伟大教育家苛求了,所以笔者以为奥苏伯尔只关注到各科学习的共性――言语性,却忽略了各个学科的内在差异性。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种差,却是我们语文研究者不可忽略的重要点。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地探讨语文学科的重要特性。
二、言语及言语形式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性,笔者以为就是言语形式,而非言语。在谈言语形式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何谓言语。
言语,指的就是“对于语言的使用及其结果。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利用语言符号和规则来造句的行为和所造出来的句子。”通俗地说,我们可以将言语理解为说话和说的话。语言和言语截然不同,虽然这两个词仅仅是语序的颠倒。但就在这颠倒间,许多内涵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索绪尔将二者的区别做了详尽的解析,概括起来其实就是: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则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
当前的语文教学研究,很多也都还是停留在言语上,笔者以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所以,我们有必要将言语进行进一步的解剖,将它分为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部分来理解。
王尚文先生在《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一文中将言语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考察,提出言语形式表现为“有形的线型结构,直接诉诸人们的感觉、知觉,属于物质的范畴”;言语内容则是“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本身无形无色无臭无声,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之中”。换句话说,言语形式和内容分别是言语作品的外部与内部方面,二者统一于言语作品中。
三、语文学科的重要特性
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不仅提出“真正的素养本位的语文教育,应旗帜鲜明地回归到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上来”,而且还竭力阐明“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本体论:从表层看,是言语表现性和创造性;从深层看,是人的存在性的言语生命意识”。笔者以为这样的观点是对探讨语文学科特性的一大进步。因为潘先生的研究是深入式的,他不像奥苏伯尔那样停留在表层各种关系的研究上,而是关注到了人的表现性与创造性;也不再停留在探讨动机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而是关注到了人的言语生命意识。
言语性是各学科的共性,所以为了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区分出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强调“言语形式”,而这言语形式恰是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性。
“语文教学,一般特指作为母语的汉语教学”,因此,关注汉语如何言说、表达的语文学科,必须高度重视言语形式教学。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书中说道,“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是二而一的关系,人类语言结构之所以有种种差异,就是因为民族精神特性各不相同。”换句话说,不管两个民族的语言如何接近,因其民族精神特性不同,它们的语言结构也有诸多差异。从这个角度看来,语文学科无疑也必须以中华民族精神为脊梁,它不可推卸地承担着传承民族传统的重任。也正因为这一点,许多专家学者因此高举起语文学科人文大旗。但正因为这面旗帜太大了,所以往往又遮住了研究者找寻语文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差异性的眼睛。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时时刻刻记住语文学科的“言语形式”这一重要特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它的人文性或与其他学科的共性,而应该“”,如此方能建立起独立的语文学科,方能建立起与其他学科共同统一于教育之下语文学科,将母语身上自带的民族精神传递给学生。而如果能在关注如何言说的同时,更深入地关注到人作为人的言语生命欲求,则语文教学的发展将会更加地稳健!
参考文献: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1980.
篇3
一、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已接受的观点。联系生活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还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学生的社会“生活”包括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所开列的“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1.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科学化、多线索的倾向,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写作整合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往的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的训练点,肢解语文;强调听说读写的独立自足,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照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果头绪繁多,则多百害而无一益。
2.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指加强语文的实践性,而语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为语文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四、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引导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练笔和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绝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新型教材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则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篇4
(一)应用语言学的实质
应用语言学的实质是理论联合实际情况两者互相结合为一体。应用语言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文化发展的需要,它与其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的学科没有太大的区别。应用语言学不但重视把环境与语言运用结合为一体,而且与社会发生的实际情况相衔接。所以,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过程是多向动态的互动过程。语言学理论不但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成果和实践活动的真实反馈,还是为了丰富了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基础。
(二)理论基础的特点
传统上对语言学的认识将其分为应用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认为应用语言学是对理论语言学的各方面应用。然而实际上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程序、技术、实用为一体且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有利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应用语言学面对各种问题时进行原则、依据、假设、规律等方面的探究。然而,应用语言学不是照搬理论语言学,它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对其进行总结的理论依据,并且丰富理论语言学的领域。因此,应用语言学比理论语言学在社会发展中更注重实践。
(三)多元性的特点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不受理论语言学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面临的问题也向着复杂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而应用语言学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展示的程度来借鉴其它各种学科领域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当然,应用语言学只是涉及部分学科的部分领域,而不是部分学科的全部领域,由此说明应用语言学不受其他学科领域各种要求的限制。除此之外,应用语言学涉及到的理论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
(四)应用语言学的动态性和跨学科性
应用语言学具备应用性、实用性、综合性等性质,由此可知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这表明了应用语言学发展的动态性和跨学科性等特征。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展示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是动态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也是动态的,因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不仅是第二语言的学与教,还有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发挥的各项属性,这样才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然而,无论是广义的去理解应用语言学,还是狭义的去理解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都离不开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性,这表明了应用语言学具有跨学科的特征。
二、跨学科的概念与特点
(一)跨学科的概念
跨学科是跨学科领域的简称,又称交叉学科,多学科,综合学科或复杂性学科,虽然称谓不一致,但是它的内容是相同的。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创新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实际情况遭遇的问题整合性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部分具有跨学科性质。
(二)跨学科的含义
其一:是与交叉科学(interdiscipline)在同等意义上使用的,因此,许多人也称跨学科为交叉科学。具体而言,跨学科是指专门学科的综合科学含量,每一门科学,都有它的跨学科性(包含其他的科学范畴)和跨学科发展。其二:是指超越原学科界限,从事其他学科的学习,如跨学科考研,跨学科就业。这里的学科是指跨越《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设置。根据《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普通高校的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十一个学科门类,军事院校还设有军事学。
(三)跨学科研究的三大范畴
简而言之,跨学科研究是专门探索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所存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音乐、雕塑、建筑、影视等;文学与自然科学,如:模糊数学、数理逻辑、数理统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学、电脑技术、耗散结构理论等;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宗教、哲学、心理学、人类学、思想史、语言学等。如:中国东汉时期的张衡,不仅是文学家、历法家,而且还是天文学家;现代的丁西林,不但是现代剧作家,还是物理学家;中古波斯著名诗人海亚姆,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天文学家。
(四)跨学科研究的前景
因为跨学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对各项领域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跨学科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它在进一步扩大平行研究范围的同时,又对原有的两种方法从理论的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并专门探究文学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的关系。这种方式表现了应用语言学平行研究的广泛性,表明应用语言学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五)从应用语言学理论看跨学科性
应用语言学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由此表明应用语言学具有跨学科性的特征。曾有人对应用语言学的层次理论、动态理论、中介理论、人文性理论进行探讨。应用语言学语言层次理论是认识语言研究方法层次的基础,也是表现语言层次鲜明的特征;应用语言学动态理论表明了语言的动态和语言的发展规律离不开社会对它的推动作用;应用语言学中介理论表现其现象在某些方面和运动的发展存在共性;人文性理论表现了应用语言学中语言的人文性特征。虽然这些理论是从不一样的角度对语言进行不一样的研究,但是每种理论之间也有共通之处,这表明了应用语言学的多元化特点。除此之外,应用语言学的广泛性体现了它跨学科性的特征,这是因为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要借鉴于各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方法。从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今的计算及科学技术,完整的借鉴了应用语言学的方法进行软件程序编写,如:计算机各国语言翻译、计算机输入法、词库的建立,这些都离不开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六)从应用语言学性质看其跨学科性
应用语言学具备综合性、独立性、应用性和实用性等性质表明了应用语言学的多元性特征。应用语言学一定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重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衔接,这样才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寻找解决的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建立完整的应用语言学体系。由此可知应用语言学与其它学科既有共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七)从应用语言学发展看其跨学科性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互相推动的因素:其一,应用语言学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这是外部因素;其二,满足信息化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是内部因素。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应用语言的发展。从外部因素可知,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各种科学技术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延伸,新的时代对我国的应用语言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经济的发展为应用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条件。从内部因素可知,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对传统语言的研究,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由古到今,我国的语言学理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完善,并丰富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人类的交流离不开语言沟通,人类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创造和丰富语言的运用手法,这是应用语言学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应用语言学跨学科性的特征。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 学科综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9-02
一、阐述《音乐课程标准》精神
《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音乐学科的目的、任务而制订、颁布的指导性文件。《标准》将突出音乐特点,加强学科综合作为基本理念之一,发挥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作用,增进学生文化素质,这不仅体现了音乐审美的价值,而且也体现了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
在音乐教育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这里笔者将针对《标准》中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在音乐课中的综合展开相关论述。
二、关于对音乐课中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的理解
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与文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综合,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多个层面了解学习。这种综合运用的价值在于对音乐学科的文化视野的拓宽,而淡化了学科边缘,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赋予了音乐课新的内涵。
例如,著名作家叶文玲曾说过“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由此可见,音乐与诗的关系多么密切。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也是如此,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的音乐数不胜数。如《卡门》、《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虽然音乐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却能使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精神得到升华。在这些作品的欣赏课中,没有对它们的文学原著的掌握是很难更好的理解作品的。
三、音乐课中如何体现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一)调动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作品的情感
在音乐歌曲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很多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歌曲,下面我们以《黄河大合唱》为例,看在歌曲作品中是如何体现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的。
《黄河大合唱》是时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完成于1939年3月。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绘了一幅幅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这首作品的问世是与当时中国正处于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可分割的,这就是该歌曲作品中音乐与政治、历史的综合。
《黄河大合唱》全曲包括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其间,以朗诵和乐队将各乐章相连。其中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一首配乐诗朗诵,这又是该合唱歌曲作品中与文学中经常用到的朗诵这一手法的综合运用,也就是与文学的综合,在欣赏学习该乐章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亲自朗诵,以便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学习作品,实现音乐课的教学目标。
(二)调动学生深入理解器乐作品的内涵
在音乐欣赏课中,以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为例,它同名于唐朝诗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相信大家在诗歌鉴赏课中都有所接触,可以说这两者有相通之处。《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除音乐因素外,乐曲还渗透了以下几方面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综合的分析以便更好的学习该作品。
《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的,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美的特征。标题借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往往取酒还独倾”的诗句,具有古诗典雅的神韵。《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优美、清新,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同名唐诗中“粼粼碧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诗句,音乐与文学诗歌的意境相辅相成,增强了对音乐的审美感受。
(三)运用多媒体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多媒体是指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传达形式的综合。在音乐课中,加入了多媒体的运用,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曾在教育实习的时候上过的一堂学唱内蒙民歌的新歌课,其中也用到了多媒体。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和相关历史背景,然后制作了具有浓郁蒙古风情的幻灯片,再加上教学光盘的综合使用,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欣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
中学教育如果不重视语文实用性教学,势必造成学生基本素养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其高中学习及大学学习,甚至影响学生就业时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立足于目前我国中学的语文教学状况,不难看出中学生对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种轻视心理。
1、不严格要求自己,导致基础知识差。中学生自认为语文作为母语,其并没有多大的作用,真正走向社会靠的是一技之长。因此,对语文教学比较轻视,语文学习的观念也较为单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写错字用错词却不以为然,造成中学语文实用性教学不应有的困难。
2、不注重实践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差。很多学生在面对全班同学独自发言时,显得十分拘谨,语言不顺畅,表情不自然,动作扭扭捏捏。这势必影响将来学习、择业或就业后与他人的有效沟通。
3、不重视思想品德,导致自身素质差。中学生忽略了语文这门基础课的实用性价值,非常不利于其良好道德操守观念的培养,注重今日的道德操守,将有助于提升就业后的职业道德,否则,这也对日后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提高中学语文实用性教学的对策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时刻呼吁中学语文实用性教学的真正回归。加强中学语文实用性教学已经成为中学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中学语文实用性教学,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思想上重视语文实用性的重要性。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行业的极大丰富,也使行业的分工更加细化。诚然,企业单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精通,技能完善的人才备受青睐,这无疑是中学实用性教学的应有之义。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再好的本领也离不开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交流,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更需要用语言去沟通去争取。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其语文实用性教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语文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和进步中发挥着其他人文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2、教学不应脱离生活,扎实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功底。空有书面上的语文知识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实用性价值,只有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将现实的生活与语文教学内容相联系,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
篇7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侧重的重点有所不同。景观设计侧重于硬质景观设计,如铺装、园林建筑设计等硬质景观;风景园林更多的侧重于植物配置以及大型风景区。
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是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跨学科 交融 人文素养 新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传播学相对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一个“小兄弟”。但它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海纳百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聚散共生的趋势。近年来,传播学与文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的交融,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改变传播学学科范围的局限,打破学科壁垒的羁绊,需要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襟、多元的文化,而文学恰好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多元资源――方法、技法、审美、实用等,让我们在多位的视野、广阔的视域下探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寻求学科交融下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以下简称“董”)与学生程赛博(以下简称“程”)就“文学与传播学交融”这一话题的对话。
程:董教授,你如何看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呢?
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受益。文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文学可以为新闻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新闻写作离不开文学的典型选择、人物形象、情感因素、事件描述、细节刻画和语言个性。复旦大学黄旦在谈及自己由文学转向新闻学时曾说道:“我认为从中文转向新闻,评报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要先会读报纸,这就如同赏析文学作品,看起来简单,涉及面却很广。”同时,新闻有助于我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从传播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和传播学的渊源。传播学科建立的历程中,文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科的分立与分工才使得两者分道扬镳,传播学偏向整合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文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实用与语文识读层面,走向纯文学与美学的研究发展。
程:那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董:新闻传播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从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其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共同的话题,并做到由点到面,融为一体,实现“1+1>2”效果。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文、理、艺等”资源,以工科背景为技术支撑,以文学积淀为素养基础,以艺术熏陶为发展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学习研究中,既要讲个性,又要讲共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基础条件。
传播学研究在我国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其进行多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贯通,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使传播学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传播学的根系伸得越广,扎得越深,就会更加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和各学科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和平台,从研究实际和传播实际出发,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支撑和融合。要实现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合理布局与建构,一方面还需要专家学者拓宽学术视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采众学科之长和最新成果。用新的研究视野、用有原创性的教材来带动学科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依托各传媒业界、行业部门在实践中、资源上的支持,以期早日促成传播学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
程:在当今新的传播格局下,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呢?
董:首先,传媒专业学生要做一名社会认可、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养,即自身定位上,要有浓厚的人文素质,敢担当,敢立言;从业基础上,要有专业精神、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目标上,要有前瞻思维,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求学态度上,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第二,传媒专业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做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深邃的思想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传媒学子还要努力改变“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第三,传媒专业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传播力”、“实践力”。作为传媒专业学生,不应只将眼光停留在一些短期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自觉追求可持续发展。要自觉培养发展自己的“三力”:通过不断阅读、钻研知识、观察现实,培养自己的“思考力”;通过内外兼修、广采博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力”;通过各种演讲、辩论以及日常交际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传播力”。
程:传媒业永远都是新的,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关注哪些传媒前沿话题?
董:做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做到“三敏”,即敏感、敏锐、敏捷,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当下,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三网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关注这样一些话题:
一是关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当下,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研究已成为传媒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八件大事能触动老百姓神经:涉及政府官员违法乱纪问题的事件;涉及代表国家强制机器的公检法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垄断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群众利益的衣食住行、深层需要问题的事件;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分化问题的事件;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问题的事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火爆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总结,能开启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舆论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报道、应对。
二是从新闻价值、新闻视野出发关注当前新闻热点。其一、新闻价值。“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所言记者“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新闻本身、国家因素、国际博弈等。其二,新闻视野。作为记者,不仅要做一名会报道的记者,还要做一名具有新闻视野、能够深度洞悉新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理解新闻背后的真实,思考新闻背后的真实,做把握新闻能力的记者。
三是关注三网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电
信网及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法规、掌握技术、加强管理、开放竞争。
程: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硕士的培养,你能以新闻传播为例,谈谈未来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各具怎样的优势?
董:首先,来看国内外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种类多、规模大,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如美国不完全统计有74种专业学位,2006年,占硕士学位的63.7%。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2009年,我国首次下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并逐渐推出一系列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研究生的整体教育结构。
我国现有报纸近2000种,广播电台近1000家,电视台3000余家,期刊杂志近万种,形成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90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6.3%,远远超过2009年GDP8.7%的增长率。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亿,手机用户6.6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1.176亿,网络和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亟需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掌握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能力,目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大量适应产业升级环境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务为导向的学科,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的传媒行业需要能够把握市场动态、聚合社会资源、驾驭资本运营的高端人才,需要文化事业广阔、深诸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精锐人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涵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学术性工作。
而专业型硕士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专业硕士将更加适应新闻传播学学科特点的需要,为传媒教育培养真正具有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他们夯实专业、注重运用、善于交流,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科知识维度上,专业硕士熟知新闻传播专业核心知识,如新闻采写、广告策划、广电编导、资本运营等;能力结构维度上,专业硕士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文化理论、市场经济的知识应用到创意和策划中,将语言文学知识应用到新闻编辑和校稿中,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到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等;在工作经验维度上,专业硕士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培养、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工作技巧和能力。
篇9
〔关键词〕阅读需求;主分量;并集(合集);馆藏结构;模型
就我国目前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而论,虽然网络信息资源日渐丰富,但纸质图书仍然是在校大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素质、培养治学方法的主要基础信息资源之一。大学生的专业阅读兴趣,可以反映出专业特点、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和服务水平[1-4]、专业教育的情况。可为学校领导、有关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部门、图书馆领导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大学生的专业阅读兴趣也可作为评价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学生的治学素质的重要信息。
本文从学生的图书借阅数据(并假定他们都阅读过所借的图书)中挖掘出学生阅读需求的主分量,比较包括重点学科所在的电气学院及其他学院的本科生阅读需求的特点和差异,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1 数据来源
使用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装备的广州图创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输出2011年的流通清单,一共是11万多条借阅记录,取出本科生8万多条借阅记录作为本次文献资源利用效率分析比较研究的原始数据,如表2。
在Interlib记录中,共涉及我校8个二级学院,其中6个学院有本科生记录,见表1。电气学院为重点学科所在学院。2011年记录在校
2.2 借阅数据主分量
据表2所列,图书借阅数据排序的前五位分别为:(1)H类语言、文字(第8位)占借阅总数的26.4071%;(2)T类工业技术(第18位)占借阅总数的22.5683%;(3)I类文学(第9位)占借阅总数的14.7755%;(4)O类数理科学和化学(第13位)占借阅总数的12.0223%;(5)F类经济(第6位)占借阅总数的6.2857%。借阅主分量之和为82.0588%,共72 037册。全校学生借阅数据的主分量反映了学生的统计上的主要阅读兴趣。由于不同学院的专业不同,借阅主分量也可能不同。又由于各学院的学生数不同,学生数多的学院的借阅主分量的权重会更大一些。因此为避免这种弊端,我们将报告以生均值数据为基础的统计结果。
图2 馆藏数据主分量和借阅数据主分量的交集
2.3 馆藏数据与借阅数据的相关分析
3 不同二级学院学生生均阅读需求分析
由于专业的不同,各二级学院的学生的阅读需求是不同的,这与各二级学院的专业特色有关。由于各专业学院的招生规模不同,所以这里采用生均值分析法,体现不同专业学生间的平等,见表3。将只含阅读主分量(排序前5位)的图书类保留下来的结果如表4。
3.1 生均阅读需求的相关分析
以重点学科所在学院的电气学院为参照,与其余学院(包括全校总体计算和各学院的平均值)的生均借阅数和排序两参数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的R行(倒数第2行)。相关系数排序见表3的“序”行(倒数第1行)。其中生均借阅数的相关系数排序用阿拉伯数字,借阅数排序间的相关系数排序用罗马数字。电气学院的生均借阅数与其他学院(包括全校总体计算和各学院的平均值)生均借阅数的相关系数排序的次序为:(1)机械学院;(2)电子信息学院;(3)全校总体计算;(4)各学院的均值;(5)汽车学院;(6)商学院;(7)外国语学院。电气学院的生均借阅数排序与其他学院(包括全校总体计算和各学院的平均值)的生均借阅数排序的相关系数排序次序为:(Ⅰ)电子信息学院;(Ⅱ)机械学院;(Ⅲ)全校总体计算;(Ⅳ)各学院的均值;(Ⅴ)商学院;(Ⅵ)外国语学院;(Ⅶ)汽车学院。
表3 按学院的生均阅读需求分析
从考虑投入更倾斜于重点学科所在的电气学院而论,则以全校总体计算值分配投入(分配采购资金)为宜,因为不管是生均借阅数还是生均借阅数排序,全校总体计算数据都比各学院的平均数据有更高的相关性,见表3的R行。各学院的(生均借阅数的)均值数据则是更均等的数据(表3)。全校总体计算的数据和馆藏数据列于表2。由表2可知:
①各类图书的馆藏数据与借阅数据的百分比是不同的,差异(D)为21.5610%。
②各类图书的馆藏数据与借阅数据的百分比间的相关性是较差的,相关系数为0.4510。
③良好的馆藏分布,其各类馆藏图书的百分比应与借阅数据的百分比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很小的差异。按“由使用(借阅)确定投入”的原则,应按借阅数据的百分比(表2)确定投入分配。
④为加速馆藏数据适应于借阅数据,对于馆藏百分比大于借阅百分比很多的图书类,如T类工业技术,F类经济,D类政治法律等,应淘汰过时的和借阅量很少的“种”。
3.2 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分析
将各学院的生均借阅数进行排序,取排序的前5位为阅读需求主分量。将各学院的生均借阅数据的书分量对应的图书类收集在一起,获得表4,其中黑体为主分量。
表4 各学院生均阅读兴趣的主分量的合集
3.2.1 各二级学院学生阅读主分量
(1)电气学院学生阅读主分量
电气学院是重点学科虽在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称为阅读主分量。由表2可知:电气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是阅读主分量为:①T类工业技术;②H类语言、文字;③O类数理科学和化学;④I类文学;⑤B类哲学和宗教。见表3、表4(下同)。
(2)电子信息学院学生阅读主分量
电子信息学院学生阅读主分量与电气学院学生阅读主分量完全相同。
(3)机械学院学生阅读主分量
机械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称为阅读主分量。由表2可知:机械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为:①T类工业技术;②H类语言、文字;③O类数理科学和化学;④I类文学;⑤K类历史和地理。
(4)汽车学院学生阅读主分量
汽车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称为阅读主分量。由表2可知:汽车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为:①H类语言、文字;②T类工业技术;③I类文学;④O类数理科学和化学;⑤U类交通运输。
(5)商学院学生阅读主分量
商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称为阅读主分量。由表2可知:商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为:①H类语言、文字;②I类文学;③F类经济;④O类数理科学和化学;⑤K类历史和地理。
(6)外语学院学生阅读主分量
外语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称为阅读主分量。由表2可知:外语学院学生借阅数排序的前5位为:①H类语言、文字;②I类文学;③K类历史和地理;④B类哲学和宗教;⑤F类经济。
3.2.2 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的相关分析
以重点学科所在学院的电气学院的生均阅读需求(借阅数)主分量(表4)及其排序为参照,与其余学院的对应量的相关分析的数据列于表4的R行(倒数第2行)。可以看出,对生均借阅数来说,与电气学院最大相关的是机械学院(0.9868),最小相关的是商学院(0.1478)。对于主分量排序而言,与电气学院最大相关的是机械学院(0.9824),最小相关的是汽车学院(0.4228)。
3.2.3 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的距离分析
以重点学科所在学院的电气学院的生均阅读需求(借阅数)主分量(表4)及其排序为参照,与其余学院的对应量的距离分析的数据列于表4的D行(倒数第1行)。可以看出,对生均借阅数来说,与电气学院有最小距离的是机械学院(D=0.5682),最大距离的是外国语学院(D=7.6719)。对于主分量排序而言,与电气学院最小距离的是机械学院(D=1.7320),最大距离的是汽车学院(D=11.6619)。
3.3 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分析的结合论分析
3.3.1 所有学院的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的合集
4 结 论
4.1 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分析可以反映学校的专业特征 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分析可以反映学校的主要专业特征。如T类工业技术是6个二级学院中的4个学院的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见表4与图4),说明学校是以工为主的,兼顾其他学科的学校。
4.2 各学院的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分析可以反映各二级学院的专业特征 各学院的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分析可以反映各二级学院的专业特征,如外国语学院的主分量全部为文科类图书。商学院的学生的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含F类经济。汽车学院的学生的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含U类交通运输。
4.3 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分析可以提取投入分配的参考信息 生均阅读需求的主分量分析可以提取投入分配的参考信息。按“借阅确定投入”的原则,投入分配可选全校总体计算的生均借书数分布(见表3),或各学院平均的生均借书数分布(见表3)。后者能照顾学生人数少的专业,因为该数据是各二级学院的生均借阅量的均值。但因为电气学院是重点学科所在学院,考虑适当的重点学科倾斜,可以选择二者中与电气学院的数据有更高相关性的。由表3的数据可知,全校总体计算的数据与电气学院的数据有更高的相关性(全校总体生均借书数与电气学院生均借书数的相关系数为:0.9214,而各学院的生均借书数的均值与电气学院生均借书数的相关系数为0.8798;全校总体生均借书数的排序与电气学院生均借书数的排序的相关系数:0.9760,而各学院的生均借书数的均值的排序与电气学院生均借书数的排序的相关系数为0.9563),因而应采用全校总体生均借书数的分布。
借阅分布决定投入分配的具体计算很简单。说明如下。①计算全校总体生均借书数的和(见表3行);②归一化全校总体生均借书数分布,如表5倒数第2列。这个分布即为投入分布;③假定当年计划总投入为X,则每类图书的实际投入资金(分配)F(i)为:
参考文献
[1]蓉,张义军,刘泉凤,等.基于流通数据分析的大学生纸质图书利用探析[J].情报探索,2013,(1):108-111.
[2]陈麓,谢丹玫,金蕾,等.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与订购数据的相关性及订购预测[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9):41-46.
[3]翁淳光,谢丹玫,肖廷超.重点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26-1027,1041.
[4]陈麓,谢丹玫,金蕾,等.高校图书馆流通需求与馆藏资源配置的差异分析——以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8):1011-1013.
篇10
语文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范畴。语文课程改革是语文教育改革中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部分,它往往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首要突破口。那么现代语文课程的改革如何进行,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已接受的观点。联系生活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还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学生的社会“生活”包括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所开列的“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现代科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知识综合化的明显加强,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指的是语文课程要简化头绪,加强综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1.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科学化、多线索的倾向,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写作整合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往的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的训练点,肢解语文;强调听说读写的独立自足,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照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果头绪繁多,则多百害而无一益。
2.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是指加强语文的实践性,而语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为语文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四)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引导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练笔和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新型教材的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则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五)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性
指的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等,这些观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断得到强调。提出“跨学科”这一概念的背景在于,过去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与其他课程隔离,独自为战,为语文而语文,湮灭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工具性。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在于:语文本来就是反映并表现大千世界的,当然也反映其他课程的内容;“生活处处有语文”中的“生活”,其他课程当然也包含在内,只要有听说读写的地方,就会有语文。新教材编写中尽力体现跨学科这一思想。阅读部分的课文选编注意体现学科内容的多样化,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文学、艺术等尽在其中;练习设计注意跨学科照应;综合性学习尤其强调跨学科,专题设计常常是从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联系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请教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语文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反映,教学内容与课程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现代语文课程的变化发展,已不是传统课程所能企及,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方法也非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能相提并论。那么建立在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上,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巴班斯基曾说过:“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近三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只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有十种之多: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SQ3R学习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局部探求法、研究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2.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学科发展中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对语文课程设置提出了综合化的要求,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则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交织使用,这势必形成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呈现出的综合性的特点。当代语文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学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既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去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要实现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就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就要使用适应于该环节的教学方法。正如巴班斯基所说:“要有目的地选择每一课题的主要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就用讲述和谈话法;要检查学习情况就用提问或答卷;难的要讲,中等难度的可用探讨启示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交错使用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3.语文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中外教育史上已有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色彩,这不能不说与传统的语文课程设置有关。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具有片面性和落后性。而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则一改传统课程的特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之相应,当代语文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有所不同,其特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如导学式教学法、启发探究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语文教学方法的双法性
教学方法,按其本义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只讲教的方法,忽视学的方法。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这个问题,只要考察一下过去的语文课程设置,就不难找到答案。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远离现实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就足够了,无需考虑学生的学,也能适应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进展缓慢的时代要求。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不断更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进行改革,课程应该综合化、趋优化。要适应课程的这种发展趋势,教学方法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该研究学法。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已是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学习”也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教”这方面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即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以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便成了最优学习方式与最优课堂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了。
5.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性
- 上一篇: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下一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