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科技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第二次转型;措施
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式的变化,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了我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加快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科技创新作为我国经济转变的重要环节,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究如何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第二次转型,以供参考。
一、坚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1.有效创业型经济的高成本问题。之前,大多企业结合低成本和对外开放优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进入21世纪以后,低成本的优势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各种费用上升,像地价、水、矿产资源、能源等,贷款利率的提高、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大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由低成本优势转向科技创新势在必行。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存在自主创新率较低的问题,做的往往是高端产品,干的却是比较基础的工作,像一些高科技产品,都是国外的技术,因此,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成本的问题,进而促进经济的转型。2.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是解决三大瓶颈制约的有效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我国的土地、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愈演愈烈,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若按照之前的发展模式走下去,资源、生态将不堪重负,面对这些问题,就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智力型服务业,以促进经济的飞跃。但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只有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纵观欧美发达国家,他们转型升级为创业型经济,激动的科技投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是率先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国家,于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现阶段,世界经济正处于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阶段,我国的创业经济类型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北京中关村、深圳都升级为创业型经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积极发展创新性经济,因此,我国大力发展以科技为核心经济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现途径
1.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在制造业发展中,尽管很多产业的生产规模也居世界前列,但竞争优势依然不明显,因此,要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建立独特的产业技术体系,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格局的地位,增强制造业的核心价值;目前,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因此,要立足国情,抓住科技革命、信息和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契机,推进农业技术革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东部地区的技术优势进行有效的结合,产业布局进行地区性的阶段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动态的平衡;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使人才和科技都能较好的适应产业结构和布局的需求,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的过程伴随着高消耗、高排放等特点,因此,要加大技术改造,充分利用信息和高新技术,进行科技创新,再生产服务环节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障碍,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的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就要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和一体化,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两个大市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资本,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对接;从单向开放转变成双向开放,进行资源整合,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在国家上的竞争力;发展经济时,由沿江发展向跨江联动发展,不断强化空间合作和分工协作;形成竞争新格局,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政府也要加强调控,避免各地区间的过度竞争,重复建设,要进行有效的协调。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了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市场调节。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凭借价格信号去调节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供给、资本等资源的配置;政府要创设有利于科技创新产品发展的环境,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要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方面去改革,积极推进能源、资源价格市场化的步伐,以促进经济向着科技创新方面转变。4.积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整合科技资源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经济转型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建立大型的科研部门,建立重点的研究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对科研资金、科研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进行转化;凭借科技优势,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5.积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狠抓教育,应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建立科学的用人竞争机制,着眼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创新领军人才队伍;立足于国家化发展的态势,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着眼于集约化经济的发展,招揽回国优秀人才;积极建立优秀团队,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将教育的重点放在高技术的应用及研究上,确保每个学生都具有科技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本文对科技创新在积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不同方面探析了如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发展我国经济,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
作者:张小琴 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辜胜阻.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新动力[J].人民论坛,2011(09).
[2]刘刚.经济增长的新来源与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植树造林;管理水平
一、科技创新的含义
科技创新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简称,其定义来源于其实对于科学技术领域研究和知识范畴的概括。在本篇文章中,对于知识创新的概念是指,一方面是包含了对于科学原理的发现与探索,另一方面又包含对于当前所现存的科学技术的革新与换代。在学科实践当中,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概念尝尝吧被混淆,虽然二者的范围重合程度颇高,但是从操作层面来讲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科技创新的源泉不仅仅包含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依靠自身实力对于科技和专利进行革新自然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部分,但是在此之外,科技创新的含义还包括其余的部分,比如高校等科研机构对于技术的革新和发展,高校与企业联合互动所进行的对于技术的革新。
从目前的国际发展形势来看,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便意味着更多的关键技术和更多的产业潜力,便可以在全球的产业链条上占据重要和主动的地位。能够激发自己国家的经济产业,运用自身的知识产权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总而言之,科技创新是社会活力水平的衡量指数,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二、科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升标准法,该方法的要义在于将自身的技术标准提升至行业顶端,以行业当前的最高标准作为前进和创新的方向,通过了解,分析,模仿,实践等一系列的方式,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实力,以图超越对手,实现商业发展的途径。
(二)技术路线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规划好自身的技术路线,按照产品的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技术路线法较多的使用在汽车航天等大型产业,作为一种工具,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高效率的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实现技术水平的突破。
(三)产品及周期优化法,对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一般有七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产品战略的建立,开发流程的制定,开发结构的建立,阶段性的审核的建立,各项开发工具的完备,各项事业的管理方式。这其中方面都完成了之后,一个高效的研究和开发体系就被建立起来了。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化的缩短研发的时间和高效的利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资金和资源。
(四)产品数据管理法,作为对于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顺应,产品数据管理法是制造业邓大规模产业经常使用的方法,其看中科研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的作用,通过数据来得出结论,该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其所得出的结论不仅可以有益于本次科研,更有助于未来的长效科研体系的形成。
三、植树造林的意义
植树造林是指通过规模的行为新建或者更新森林的一种人类活动,以规模的大小来区分,其可以分为植树与造林两个方面,规模较小的成为植树,规模较大的成为造林,不可忽视的是,植树造林行为对于环境要素的保护以及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方面,起了巨大的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在近年以来,植树造林活动深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人们也喜欢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生活里一个方面,而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经济建设意义,一方面,植树造林的行为并不仅仅单纯的只是树木数量的增加,更可以结合科学的规划,种植经济性作物,比如茶叶,药物果树,橡胶等等作物。如此,在起到保护环境之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兼顾环境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植树造林的事业不仅仅包括了对于树木的新建,还包括了对于树木的更新与替换活动,在植树中对于旧树木的砍伐和新书树木的更换都可以提高林区的收入,为部分产业提供原材料。
(二)生态建设的意义,作为环境恢复和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植树造林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对于生态建设的意义,其有助于放分固沙,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气候,使得干旱地区和风沙地区的环境状况进一步完善,绿色植物的增多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部分颗粒物与有害气体,还会分泌各种有益菌,达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的有益作用,不仅有助于环境,更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起到作用。
四、科技创新对于植树造林事业的必要性体现
(一)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对于幼苗抚育的科学管理,幼苗抚育作为植树造林的基础性活动,对于植树造林事业可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通过营造良好的抚育环境,对于各项指标的管理,使得幼苗成活指数大幅提高。其次,有助于保证幼苗的质量,通过科学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幼苗的存活达到一定比例之后,便要促进其优质部分的生长,使得成活率与优质率并进。
(二)科技创新有助于验收管理,幼苗在成活之后,在刚刚植树之后仍然会有一定折损,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得幼苗的生长活动得到检测和关注,可以保证期成活率,以及及时的对于死去的幼苗进行替换。这样科学高效的幼苗培育和管理机制,一方面提高了树木的额繁衍周期,一方面也减少了对于折损的经济投入。兼顾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三)科技创新有助于加强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树木的生长于存活,难免会出现有关的病虫害,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可以使得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提高,更可以使得对于疾病的治理高效有益。克服了病虫害对于植物的困扰,一方面延长了植物的存活周期,一方面也减少了新增植物的费用维持了事业的稳定性,可以说不仅从生态效益的角度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提高了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
(四)科技创新有助于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防治,森林火灾作为影响森林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严重的制约着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而科技创新的引入,一方面加强对于火灾的预防与控制,另外建立的应急反应机制,也可以提高灾害的治理,最大化的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林福贤.浅谈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J].科技风,2011,6.
篇3
关键词:茶企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重要性
作者:王鑫(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茶企要想不断发展,需要面对许多的考验,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茶企自身是否能够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的在发展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企业市场竞争力,使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市场,这就需要茶企通过对自身的有效管理来促进[1]。工商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部分,只有进行了良好的、有效的管理,企业自身才能够得到好的发展,才可以在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中得以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对茶企来说,加强工商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并且还需要将科技创新加入到工商管理中去使得茶企自身的整个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以此来促进茶企的工商管理质量,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茶企工商管理的现状
1.1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近些年来,尽管随着茶企的不断发展,其也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同时也通过不断的更新来对自身的工商管理进行改变,也使得了茶企的发展得到促进。然而,对整个茶企行业的发展来说,其进行工商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同时还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茶企发展得到要求了。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就是茶企在长期的发展中,一直无法摆脱传统工作方式的束缚,没有将目前企业发展的形式与工商管理进行联系,导致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1.2管理理念已经过时
茶企要想能够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工商管理,如果在进行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茶企自身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然而,当前茶企在进行工商管理的时候,其管理的观念已经过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得茶企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要求,以至于影响到了自身的发展。因此,茶企在进行工商管理的时候,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顺应时展的需求,以此来提升茶企本身的竞争优势,使自己能够发展得更好[2]。
2科技创新在茶企工商管理中的作用
2.1促进茶企竞争力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增强,茶企如果想在同行业的发展中位于较高的地位,就需要对茶企本身的工商管理质量有着足够的重视,并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联系,以此来对自身的工商管理制定能够符合市场发展的计划。并且,茶企在进行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因为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不断促进茶企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加具有科技含量以及更好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通过科技创新能够使得茶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产品技术得到提高,以便于使得自身的产品拥有更好的市场占有率,并且通过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可以很好地促进茶企内部管理模式以及质量的提升,显著加强茶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2.2茶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的重要标志就是有没有进行科技创新,茶企也是这样,其主要是经过服科技创新来促使自身陈旧的工商管理现状的改变,拥有科技创新的茶企,其在工商管理进行的时候,能够很好地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有许多茶企在将科技创新运用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获得了比较好的收益,同时也成为了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经验借鉴的对象,同时还为自身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工商管理中进行科技创新是茶企能够不断发展的基础,因此,茶企应当不断适应社会的进步,紧紧地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增大对科技的创新,为茶企的可持续发展积攒力量。
2.3促进茶企的经济效益
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增强对科技的创新就能够在帮助茶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茶企自身的长远发展。茶企进行科技创新就是促进自身走向现代化、科学化,从其他企业发展的失败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出,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及跟上时展的步伐,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被竞争日以剧烈的市场中所淘汰。而进行科技创新就能很好地避免这样的问题,同时其还可以不断地促进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发展,为茶企日后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4稳定茶企的发展
茶企管理人员的终极目标是使得自身能够不断的健康发展下去,然而对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来说,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无法满足茶企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茶企管理人员对现有的工商管理进行更新,可以加入科技创新这一元素[3]。使得茶企工商管理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进行更加紧密的联系,通过互相交流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得茶企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将科技创新加入到茶企的工商管理中,可以让茶企不断的积攒发展经验将科技创新的优点完美的融入在促进茶企的发展方面,使得茶企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科技以及技术的创新增加更好的推动力,以此打造一个完美的循环发展环境,使得茶企的最终目的能够得到实现。
3茶企工商管理中如何进行科技创新
3.1增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茶企在进行工商管理的时候运用到科技创新,将会对茶企的发展以及运作起到直接影响的作用,因此,茶企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在茶企发展中,除了管理人员要关注科技创新之外,他们还应将该理念通过自身对员工造成影响,使得公司的所有成员都能够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激励的手段来促进员工的关注度,在茶企中创造出较好的工作气氛。对管理人员来讲,需要从整体出发,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并以宏观干预的方法,确保科技创新能够顺利进行。
3.2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每个企业想要能够更好地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这一需求,只要公司的员工有着足够的能力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这个企业才可以发展得更好。茶企也不例外,茶企如果想在工商管理中实现到科技创新,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为茶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使得茶企的发展能够得到保障。因此,茶企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工商管理的时候,任用更加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以此来确保串茶企的日常运行;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力度,可以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工商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理解课程等,这样做可以提升员工的学习兴趣,使其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最终提升自身的能力,使得日后的管理也更加的轻松。还可以为茶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
3.3增大资金的投入
就现实来说,将科技创新加入在茶企的工商管理中,有着很大的难度,因为科技创新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需要有很多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企业为科技创新增加更多的投入资金,使得工商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要想进行科技创新,需要对创新的项目进行研究以及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员,这就对资金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项目的创新是非常耗费资金的,同时还要增加对工作人员的薪水,并且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员工的效率,如通过奖金方式等等,以此来保障科技创新的顺利实施,这一切都需要茶企投入更多的资金。
3.4增强对科技的检查
在进行科技创新结束以后,茶企需要对创新的成果进行检测,确保创新成果的有用性,从而对工商管理工作提供积极的帮助。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更新是十分快的,大部分茶企目前使用的科技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了。这样就会对茶企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茶企进行科技创新的时候,需要通过检查的方式来确保科技创新的有效性,确保创新的科技给茶企带来的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会对茶企自身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篇4
关键词 县级电视台;科技传播能力;现状;问题;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3-0015-02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字技术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入,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然而,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仍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据中国科协2016年9月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利用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为93.4%。县级电视台作为广电事业格局中的末端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数量众多和整体实力不强的特点。在当前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县级电视台的科技传播能力一方面受到来自中央、省市等各级电视媒体的挑战,同时还面临着新兴媒体的冲击。在此情况下,正确认识县级电视台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并认真思考县级电视台的科技传播创新途径显得十分必要。
1 县级电视台提高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性
县级电视台是我国科技传播的重要力量。县级电视台作为广电事业四级格局的重要组成,全国的2 800多个县,很多都有电视台,在全国2 500多个广播电视机构中大约占据了3/4。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据2016年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家庭的电视机的普及率为95%,而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3.1%。县级电视台由于覆盖面广、数量众多以及接受程度高等特点,在帮助公众特别是农村居民树立科学理念、宣传科学知识、提升科技能力、普及科技生产生活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科技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 县级电视台在科技传播中面临的问题
2.1 发展空g狭小,影响力不足
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处于广电事业的末端,国家级、省市级电视台以及卫星频道都对其生存空间进行了挤压。特别是近年来在网络媒体的强势冲击下,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使得县级电视台科技传播影响力更加弱化。
2.2 发展经费不足,市场运作较差
县级电视台的经费来源除了财政拨款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广告创收。据2014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中,县级占据9.87%的份额;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中,县级仅占3.88%的份额,央视的广告收入是全国2 000多个县级电视台的6.3倍。因广告创收困难,导致对虚假广告监管不严,科技传播能力较差,对提升公众科学素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2.3 体制机制僵化,人员素养不高
县级电视台一直以来垄断的经营性质和固有的体制机制导致了工作人员素养的普遍低下,一方面吸引不到高素质专业性强的人才,一方面内部也缺乏人才学习培养的机制和氛围,从而导致了节目质量不高,大大影响了县级电视台的科技传播能力。
2.4 内容形式单一,节目质量不高
当前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形式普遍单一,科技信息来源较为缺乏,自身编创能力不足,资源更新率较低。特别是在农村栏目的设置中,大部分传播现代农村技术的内容,使用范围与具体内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较为脱节,失去了通过科学普及指导农民生产生活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传播能力。
3 县级电视台提高科技传播能力的创新途径
3.1 导向正确提升科技传播的引导性
在当前社会各种社会思想的影响下,县级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思想的核心作用,准确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节目内容既要注重对科学咨讯、科学技术的宣传,更要加强科学思想、科学理念的引导和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积极健康的社会思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3.2 加强监管提升科技传播的公信力
县级电视台要提升科技传播影响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加强监管力度摒弃不具备科技传播效果甚至是起到反作用的内容,如未经核实验证的科技新闻、技术知识、生活常识、健康养生及违规广告等内容,都应是节目内容中必须摒弃的部分。应当制定并完善严格的审核制度,在选题制作、引进来源、广告经营、录制播出等各个环节加以严格监控,级级把关、层层负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应急预案,保证节目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提升科技传播的公信力。
3.3 通过引进或联播形式丰富节目内容
对于一些没有能力制作高质量高水平电视节目的县级电视台,应当结合自身扬长避短,通过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适合当地的科普科技节目资源,或者通过联播的形式来丰富节目播出内容。例如山西的“科普大篷车”栏目就在全省61个市县电视台播出,其中的科普、技术、健康等知识为提升科技传播能力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3.4 因地制宜聚焦公众科技信息需求
县级电视台的办台目标和覆盖区域,决定了其应当围绕当地的中心工作展开,努力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县级电视台应当因地制宜,立足本土,聚焦当地需求,遵循“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联系实际,创办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科技节目,提升科技传播的落地应用效果。
3.5 优化栏目设置提升节目制作水平
新形势下,县级电视台要提高科技传播影响力就要在优化栏目设置上做文章,变单一的科普新闻、科技咨询、技术宣讲等形式,通过创新栏目形式和内容,增加科技传播的吸引力。比如通过科普短剧、科普微电影等形式,将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通过浅显易懂、生动灵活的形式传播出去,不仅能够增加县级电视台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也能令受众印象深刻,起到提升科技传播影响力的作用。
3.6 运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也给县级电视台技术的提升提供了条件。县级电视台应首先运用电视荧屏的传播方式进行科技传播,对已有传播资源和渠道进行充分利用,并可以加强热线、短信、微博、微信的栏目互动,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和黏合力。在此基础上,县级电视台也可将现代新型互联网技术应用起来,通过网络电视和网络直播等形式,能对公众进行随时的、即时的交流与互动。
总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电视台是广电格局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科技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势下,要正确认识县级电视台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和存才问题,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舆论导向、加强监督管理、丰富节目内容、聚焦公众需求、提升技术水平、引进培养人才等方式,不断提高县级电视台的科技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运红.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J].西部广播电视,2016(7):163.
[2]杨筠.新媒体冲击下县级电视台的应对策略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7(3):155-156.
[3]李志刚,袁琳.立足本土,打造县级台特色[J].新闻窗,2017(1).
篇5
关键词:TAM模型;创新;科技产品;意愿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005-02
目前的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更快。在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同步提高的今天,TAM模型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可取的意愿分析方式。相对来说,TAM模型自身具有的功能和特点,并没有完全满足分析需求,还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方式方法。但是,把TAM模型作为基础,对创新科技产品的采用意愿进行分析,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制订出科学决策,使科技产品的创新获得理想的效果。
1 理论研究及假设模型
TAM是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的简称,是Davis 1989年运用理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是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
技术接受模型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想用的态度(attitude toward using)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想用的态度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的有用性由感知的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感知的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外部变量包括系统设计特征、用户特征(包括感知形式和其他个性特征)、任务特征、开发或执行过程的本质、政策影响、组织结构等等,为技术接受模型中存在的内部信念、态度、意向和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差异、环境约束、可控制的干扰因素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基于TAM模型的创新科技产品采用意愿,是目前对科技产品创新的重要参考,能够科技产品创新的成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为了了解用户的接受模式,提高科技产品创新的成功率,本文将TAM模型作为基础,对创新科技产品采用意愿进行分析。创新科技产品是时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TAM模型提出当“行为”指的是对“创新科技”的接受行为时,态度比主观规范有更强的影响力。采用意愿会受到行为人态度的影响,即个人对创新科技产品使用的态度越正向,对创新科技产品的接受度会越高,因而越有意向使用该产品。根据理论建设上的成就以及目前对市场用户的需求调查,提出研究假设H1。我们假设H1:态度对采用意向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认知有用性”指个人主观的认为使用特定系统对工作表现及未来的帮助,当个人认知的有用性程度越高,则其采用的态度越正向。H1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情况,由于目前的市场变化较大,同时用户类别和需求不同,我们多假设出了一些情况。比方说,H2:认知有用性对采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H3:认知有用性对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H4:认知易用性对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H5:兼容性对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H6:可观察性对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H7:可试用性对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H8:认知易用性对认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H9:消费者的创新性对其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H10:消费者的创新性对采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H11:信息来源对认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H12:信息来源对认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以上的阐述来看,意向分析既需要正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也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选择,适当的融入一些反对性的意见,因为任何一项科技产品的创新都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都认同,只有从综合的角度去分析意向,才能得到最贴合实际的结果。
2 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
2.1 抽样设计
基于TAM模型的创新科技产品采用意愿分析,不仅要将一些实际生产的科技产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地区进行分析,务必将资料收集的详细,尽最大努力将分析的各个步骤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是采用创新科技产品PC电脑密码锁为实证对象,量表衡量问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经过严密的前测与试测,最终问卷采取书面发放与网络填答相结合的抽样方式。针对消费群体多样化的特点,有些希望能够锁系统、有些希望锁软件、有些希望锁端口,有些希望锁文件,有些则希望能硬加密,抽样设计通过多种路径进行抽样,并且在大小不同规模的城市进行抽样,取得一个理想的成果。
2.2 数据质量分析
数据质量对分析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受调查的用户都能够配合调查,并且将自己的诉求阐述的较为清楚。从科学研究的观点来看,良好的衡量工具应有足有的效度和信度。数据质量分析在整个研究当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不仅会影响后续工作的成效,同时还会影响数据的二次收集和分析,以及产品的投放和生产。本文针对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的保护变得非常重要,电脑使用者都有保护重要相关信息的意愿,采用TAM模型分析电脑加密锁创新科技产品的采用意愿。并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效度分析的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转换。采用软件进行数据质量分析的好处在于,能够避免人工计算带来的误差,同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想要的信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后续工作产生便利影响,同时可以让采用意愿分析更加合理化。根据美国统计学家的判断标准,对各因子载荷小于0.5的题项进行处理,通过删除题项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27个测量题项的KMO系数值为0.859大于0.8,达到良好的适配度。由此可见,数据效度达到了意愿分析的预期效果,并且大部分的用户对创新科技产品电脑加密锁的采用意向是比较高的。在数据信度方面,采用的分析软件和数据效度是一样的,并且数据信度也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
2.3 结构模型设定与拟合分析
结构模型设定与拟合分析,是采用意愿分析的重要过程之一。这个过程既是对数据的有效处理,同时也是决定结果的重要步骤。结构模型的设定与拟合分析,首先要进行初始模型的拟合。由于态度在认知易用性与采用意愿的关系上没有中介作用,所以删除从认知易用性至态度的路径。初始模型拟合,主要是对数据的简单处理和判断。在初始模型拟合工作结束以后,要对模型进行修正。模型修正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当初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定路径的时候,如果卡方的变化数值或者变化状态较为明显,应该接受修改后的备用选择模型;如果卡方的变化数值或者变化状态不明显,则应该接受初始模型。卡方值的变化是搜集了众多数据分析后的结果,反应了当下的研究成效,所以完全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第二,当在初始模型的基础上减少路径的时候,卡方值变化值如果不明显,应该接受修改以后的模型;如果卡方变化值明显,就应该接受初始模型。综合来看,结构模型设定与拟合分析,是从多个角度出发,并且对卡方变化值进行有效的判定,避免出现一些不良问题和情况。
2.4 结构方程模型运行结果
经过大量的计算和模拟,结构方程模型的运行结果得以显示,潜变量在衡量题项上的因子荷载值大于0.5,且高度显著,表明测量量有效的提高。相对来说,这种创新科技产品是比较理想的,并且符合市场需求和用户认可。从结果上来看,当创新科技产品刚投放到市场的时候,部分产品会得到较大的追捧,部分产品呈现出慢热型的反应,部分产品表现平平。当创新科技产品在市场当中拥有一定的使用者以后,各项产品的反应就比较明显,并且呈现出两个极端化发展,一种是非常好,得到了用户的青睐和认可,另一种则是大失所望,在销量和使用数量上不断的下跌。综合来说,现阶段的人们对创新科技产品的认可程度正在不断的增加,首先,由于市场自身的机制作用,使得创新科技产品拥有了较大的投放空间;其次,社会的进步,让创新科技产品拥有了用武之地,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第三,创新科技产品的意愿决定于用户自身的主观想法和客观上的条件约束,掌握好这两个方面,对科技产品的创新,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3 基于TAM模型的创新科技产品采用意愿思考
3.1 对科技产品创新调查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产品的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创新科技产品要想在意愿分析中得到更多的正面信息,必须加强调查。调查对分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调查的过程中,首先要设立有效的调查目标,既要与本产品相关,同时又要将一些社会中的元素融入到调查当中,尽量保持全面性和调查的精简性。另一方面,用户群的差异性,对创新科技产品的诉求也不一样,有些人集中在经济效用方面,有些人集中在偏好方面。调查要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来进行,并且按照多层次、多领域的方向去调查。
3.2 采用意愿分析的针对性
TAM模型虽然对采用意愿分析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但是此项模型毕竟只是一个基础,并没有办法总领全局。本文认为,在进行采用意愿分析的时候,必须具有针对性,科技产品的创新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卖点。通过对创新进行意向分析,不仅可以节省一些分析工作,同时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创新科技产品的意愿分析是一个重要参考,而不是以点概面的分析,工作人员要认清这一点,才能将TAM模型应用的更具实际意义。
4 总 结
本文主要将TAM模型作为基础,对创新科技产品的采用意向性进行了分析。从结果上来看,创新科技产品的采用意向性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受到主观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影响,创新科技产品投放市场的价格接受和市场容量需要进一步研究,尽量符合当前的各项要求,同时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效用需求,制订科学决策,才能使创新科技产品的采用意愿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长江,汪媛媛,黄鹏.TAM模型视角下的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
[2] 王秀峰,柯青.基于用户使用角度电子商务研究(I)――TAM与TTF模型应用述评[J].现代情报,2011,(4).
[3] 刘盼,陈涛,刘鹏举,等.基于TAM模式的消费者对网络渠道接受行为研究[J].消费导刊,2009,(18).
[4] 张凤玲,崔振洪.基于TAM和创新扩散的电子商务课程信息采纳行为模型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5] 刘迎春.基于TAM模型的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研究[J].中国商贸,2010,(8).
[6] 杜治洲.电子政务接受度研究-基于TAM与TTF整合模型[J].情报杂志,2010,(5).
[7] 吴晓伟,李丹,吕继红.基于TAM和知觉风险的网络竞争情报用户使用行为研究[J].情报科学,2010,(6).
篇6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
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是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农业科技大力推动农业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农业全面发展又作用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技术更好的指导、服务与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只有在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的发展。
1 现阶段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与不足
1.1 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比于传统农业,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与科技素质,很难完全理解。推广农业技术,不仅需要文化素质作为支撑,还需要思想觉悟的引导。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有全面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与作用,才能让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积极探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普遍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科技的推广与使用。
1.2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科技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科学研究是最基础的,是技术推广的第一位,更重要的是将科技推广出去,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让广大农民群众获得利益,全面认识到应用科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现阶段,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存在断层现象,近10年来,几乎没有大学生愿意考试分配到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来参加工作,现在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真正能承担起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得很多新技术、新科技得不到快速大面积地推广,缺乏很完善的推广体系。另外,在新技术、新科技使用过程中,缺乏专门的指导人员,出现问题不知道向谁请教。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严重制约着农业技术的推广。
1.3 强制性指令推广
部分乡镇在进行科技推广时,选择强制性指令的方式进行推广。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是因为相关部门对于此技术未进行全面研究,就充分肯定其为农业经营带来的效益。但是,由于广大农户对新技术的不了解,这种单方面强制性的推广,很难让广大农民群众接受。即使技术得到了推广,也无法真正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是进行农业生产的主体,如果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就很难在技术推广中获得效益。
1.4 资金短缺
目前来说,资金短缺是制约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关键问题。一般来说,县级的科技推广经费比较充足,而且来源丰富,有来自于上级财政专门拨款以及同级财政拨款等多种形式。而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水平比较低,大部分推广人员只能通过经营方式求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2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推广乡镇农业技术
2.1 强化科技种田意义,全面提高人们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的认识
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的认识。从政府机构、乡镇部门到广大农民都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好处。只有提高了思想认识,达到认识水平的一致性,才能真正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对农业科技推广认识,必须落实到行动上,针对不同乡镇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推广活动。制定合理的推广方案与推广计划,并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真正在技术推广中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人们采用新科技的积极性。加强宣传与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认识水平,从而更全面的掌握新科技,最终在真正农业生产中获得经济效益。
2.2 明确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
明确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通常情况下,其负责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贯彻农业标准实施、预防重大植物病疫、信息服务、环境监测以及学习培训等给多个方面。除了公众性质的职责之外,还需要切实提高其服务职能。对于乡镇机构来说,必须加强农技、农机及其他相关站所的合作力度,并进一步确定管理职能以及工作责任。全面贯彻县级管理为重点,县级、当地政府的双重管理模式,为乡镇技术推广人员提供安定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中来,进一步提高农业推广的工作效率。
2.3 全面改进技术推广方式,提高工作效能
全面改进技术推广方式,提高工作效能,这是全面做好技术推广的重要措施。推广乡镇农业技术必须与当地农民群众需求相结合,与市场发展情况相结合,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到位率与覆盖率,强化服务创新新模式,进一步改善推广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果,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提高其满意度。与此同时,必须积极转变生产服务理念,彻底改变传统的强制性指令推广的方式,进一步向营利方式、科技示范方式转变。另外,明确推广服务目标,从追求推广数量的提升积极转向推广效益的转变以及推广质量的提高。加强服务形式的转变,改变过去单一的服务方式,逐渐向综合型服务方式发展,同时,不断扩展技术推广服务内容,不仅要重视生产前的服务推广,更要重视生产中以及生产后的技术服务,不仅要重视农业的科技推广,还应重视农林牧副渔等各行各业的技术转变。
2.4 强化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现阶段,强化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是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各级财政部门,需要将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以及服务机构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真正纳入到财政预算体系中来,按照福利体系、人头经费与当地公务员同水平的标准,保证资金的足额、按时到位。与此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资源的合理使用,增加来源渠道,通过支农资金、财政拨款等形式全面筹集技术推广资金。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现阶段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与不足开始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强化科技种田意义,全面提高人们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全面改进技术推广方式,强化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服务质量,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推广乡镇农业技术。
【参考文献】
[1]蒋和平,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2(09).
[2]吕剑红,等.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1(05).
[3]张文菁,等.农业科技与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14).
篇7
一、通读教材文章,挖掘科学内涵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为“高新科技”,包括《从小就要爱科学》、《在太空中理家》、《奇妙的克隆》、《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以及师生自荐关于纳米技术的文章。通读这些文章,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周围高新科技无处不在,整个生活犹如科技的万花筒,“航天”、“克隆”、“基因”、“纳米”等高新科技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因此,对未知领域的憧憬、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自信、对科学本能的热爱以及献身科学的激情与精神便成为本单元教学重要的目标。掌握这些科学内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前提。
二、选择研学方式,培养科学素养
我们的课堂,不应是教师板着面孔一讲到底的“一言堂”,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许多声音相遇的地方。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尤其要摒弃单纯“讲解”,选择多元对话的研学方式,通过“学生——文本”、“学生——学生”、“学生——教师”、“教师——文本”等对话,组织、引导全体学生围绕“航天”、“克隆”、“基因”、“纳米”等文本内容,运用生活积累的素材,平等交流自身对这些高新科技的理解、体验与评价。
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有效积累科学知识(知识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结晶。它由许多科学用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组成。它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来的宝贵遗产。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没有科学知识就根本不可能有科学能力),锻炼观察、实验、思维和创新等科学技能,更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好奇与特别的感觉。我们期待的科学素养也就在多元对话的研学活动中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适时鼓励评价,激发学生自信
鼓励性评价永远是激发学生自信的秘方。基于科学内容的评价尤其如此。
在组织学生深入单元教材,进行多元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特别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管住讲授,避免单一灌输;管住评价,避免指责批评。当然教师的鼓励性评价有其原则,即应该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鼓励性评价不仅发生在教师方面,创造机会,组织学生从肯定的角度实施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是评价的又一有效形式。在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内容:
1.在阅读本单元文章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2.能否在研读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3.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4.能否根据文章承载的知识信息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创见。
5.在单元学习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6.研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包括语文学科与科学素养两个方面)。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全面把握学生研习过程的成效,对学生的“成长性”表现有比较深入的评判, 在鼓励性的评价中,学生对科学的自信与兴趣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适当空间留白,诱发发展潜能
“留白”本是艺术创作的手法,即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供读者想像。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堂堂课满满实实、不留间隙。哲人云:“闲暇出智慧。”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学生随便谈谈,比如关于航天科技,让学生聊聊自己知道的航天科技以及自己想像中未来航天器可能的形状以及特性;关于纳米,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纳米的运用以及纳米可能具有的未知特性……
篇8
这是一个约等于声卡的名词,因为在很多用户心中,声霸卡就是声卡的代名词。而要追溯它在90年代末的辉煌,我们还需要将时钟拨回1989年。传奇的诞生总是不及传奇本身那样跌宕起伏,声霸卡的诞生,或许只是沈望傅(创新科技的创始人)在大学时代校手风琴演出队里演奏经历的灵光一现。起家于新加坡古丁娜购物中心的创新科技,原本只是一家为苹果电脑添加电脑存储板的小公司,之后它开始对电脑进行改造,使其能用中文发音,并在198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会讲中文的电脑。从此以后,创新科技开始了它与PC声音延续至今的羁绊。1989年,在英国AdlibAudio推出世界上第一块声卡――魔奇声卡后的第五年,创新推出了它的一款声卡产品――Sound Blaster。落后于首款产品这么久,也许连沈望傅都没有想到,只有8bit采样大小和单声道模拟输出能力的Sound Blaster,才是那个要成为传奇的产品。
相比魔奇声卡,Sound Blaster真正拥有了数字信号的处理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合成,这应该是Sound Blaster能后来居上的最大原因。但Sound Blaster只是为创新科技在声卡这个行业中打下了基础,真正将声霸卡名声传遍世界的,还是Sound Blaster 16。现在回头看1992年,创新科技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两件大事,一件是当年夏天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新加坡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另一件则是Sound B1aster16的。你还记得当年买声卡时,商家极力向你推荐,“这块声卡可是能达到CD的回放效果”,而SoundBlaster 16t是第一款将CD水准的回放效果带到电脑上的声卡。16位采样大小、44.1kHz采样频率,支持立体声模拟输出,现在看来这真的不算什么。但在当年,甚至在90年代中后期,它都是中高端声卡的指标。在采访一位90年代就在电脑城经营电脑配件的商家时,他回顾95、96年的DIY市场,还特别提到过那个时候来装机的消费者,特别是自己用的,一般都会要求装一块“真16位”的声卡。而除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之外,Sound Blaster 16所带来的另一个积极作用,就是极大地刺激了多媒体音箱行业的发展,国内著名的多媒体音箱厂商,几乎都是在这之后蓬勃发展起来的。
然而,声霸卡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当声卡从ISA接lI转向PCI接口的过程中,它就险些被竞争对手超越。这次变革还得追溯到Windows 95的出现。有着即插即用特性的Windows 95,使得声卡更加易用。这让用户对声忙的需求立刻变得大了起来,声卡的发展空间被迅速打开。在这样的局面下,声卡以往采用的ISA接口带宽过小,已无法胜任传输更大数据量的要求。因此,PCI声卡开始出现。在初期,由于技术不成熟,PCI声卡的兼容性问题很突出。但随着帝盟联合Aureal和ESS两家芯片厂商,一口气推出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高品质PCI声卡,帝盟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甚至有了超越创新的架势。
创新应该庆幸它在1993年收购了E-MU Systems公司,这家成立于1971年的公司专门从事数码音效设备的研发。正是它推出的EMUIOKl芯片,使得创新在与帝盟的PCI声卡卡位战中后来居上,实现了大逆转。而应用了这款当时最强大音效芯片的,就是创新Sound Blaster Live!系列声卡。1998年,Sound Blaster Live!系列声卡,它强大的处理能力以及出色的兼容性,让帝盟无力应对,帝盟也因此开始走向衰落,短暂的帝盟王朝宣告结束,声霸卡终于一统江湖。可以说,Sound Blaster Live!系列是划时代的产品,它已经完全超越了当时声卡本身的基本含义,更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音频工作平台。即使在许多年后,第一代Sound Blaster Live!的综合性能也只有SoundBlaster Audigy/Audigy2可以超越。如果你手中有幸有这款产品,建议你将它好好收藏,因为这是开创了声霸卡王者时代的见证。
光驱-多媒体电脑的象征
就像有人以为鼠标跟老鼠有关,电子邮件是需要贴上邮票才能寄出去一样,也有人认为光驱是茶杯托架。关于这个说法,流传着各种版本,这个是最经典的:
某日,某公司新买一台电脑。公司经理乃一位好事之人,虽已年近半百,仍对电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整日端坐于前,乐此不疲。
一周后,电脑公司收到该经理的电话:“你是XX电脑公司吗?我们上星期刚从你们那里买了一台电脑,可是今天电脑上的茶杯架就坏了,这是咋回事?”
“电脑上哪有什么茶杯架?”
“就是电脑上那个可以摁出来,又可以推进去,上面还标着24×……”
别以为这只是个玩笑,它可是来源于生活。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百度一下,不但能发现光驱可以放茶杯,还可以用来放咖啡杯、当烟灰缸、点蚊香……只能说,光驱是PC上功能“最多”的一个配件。
那么你关于光驱最早的记忆是什么?如果你是90年代末开始接触电脑的话,那么光驱在你眼中应该还有着另一个代名词--多媒体电脑。1990年11月27日,微软联合坦迪、NEC等十家厂商召开了多媒体大会,制定出多媒体电脑的标准,该标准确定了CPU、CD-ROM、声卡、鼠标和Windows系统等多媒体电脑必备的组件。“PC”从此多了一个分支――“MPC”多媒体电脑。而随着90年代末电脑在中国的逐渐普及,DIY一台多媒体电脑也成为许多家庭购买电脑的目的。要知道,那时候大家识别多媒体电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它有没有配置CD-ROM,因为有了光驱,有着无数的软件、游戏以及精彩视频的光盘才能通过它进入我们的电脑。光驱也从那个时候开始被国内用户所关注。
光驱刚出现在PC上时,大家被光盘高容量的特质所吸引,并不怎么看重光驱的速度。但随着光驱的逐渐普及,大体积的视频、软件和游戏渐渐多了起来。不论是在安装游戏,还是在播放视频和玩游戏时,只要从光盘中调用数据,倍速较低的光驱的不足就会显现。于是,光驱开始提速,16×、24×等更高倍速的光驱开始出现在市场中。一位在1995年就配置了电脑的读者在回顾当时的情况时提到,“如果我当时玩《仙剑奇侠传》这样的RPG游戏,由于经常需要在各关之间穿梭,玩一个小时要用不少时间来读盘。后来我的朋友换了一个Acer 16×的光驱,那时候感觉真的快多了。我喜欢到他那里去玩RPG游戏,因为场景间的切换很快,玩游戏时的心情会好不少。”
在速度提高之余,用户对于光驱的另一个能力也相当看重,这就是纠错。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用户所使用的视频光盘质量普遍不高,如果光驱的纠错能力不强的话,光盘根本就读不出来。你还记得那时候挑选光驱的做法吗?没错,因为光驱纠错能力的好坏很难有一个固定标准,所以当时买光驱的时候,大家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拿着一张有些划伤的“烂盘”,看光驱是否能够顺利地读出上面的视频。读取速度越快、越流畅,那么这个光驱的纠错能力就越好,会成为大家追捧的产品。
回顾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中后期,光驱随着多媒体电脑的逐渐进入家庭。从倍速,到后来的24×、32×,CD-ROM在21世纪前统治着我们的多媒体电脑。而后,DVD-ROM光驱、康宝、DVD刻录机、蓝光光驱轮番登场,但光驱对于PC的重要性却变得越来越弱。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在那段多媒体电脑盛行的年代,留在我们脑海中用光驱看VCD的日子,已经足够我们回味了。
TIPS:
关于光驱的第一
1979年,飞利浦公司展示了第一台CD-ROM光驱原型机。
1985年,第一台供PC使用的CD-ROM光驱由飞利浦和索尼联合推出。它具备单速,当时售价为700美元。
1992年,倍速光驱问世,其数据读取速度达到单速光驱的两倍。
是他们,成就了多媒体
1977年
Lempel-Ziv压缩技术的发明开创了数据压缩技术的先河。
1978年
麻省理工学院(MIT)制定“阿斯彭计划”。他们在科罗拉多州阿斯彭市拍摄影像片段,并经过电脑处理,模拟出了阿斯彭市的所有地形。尼古拉斯尼葛洛虎帝(Nicholas Negroponte]说:“由此诞生的,正是多媒体”。
1983年
苹果公司受仙童STAR计算机的启发,在其当年推出的Lisa电脑上第一次使用了鼠标作为GUI界面的操作工具。
1984年
英国Adlib Audio公司推出魔奇声卡,它的出现让PC拥有了真正的发声能力。PC迈出了多媒体化的重要一步。
1985年
MIT第十三任校长杰罗姆・魏斯纳(Jerome BWiesner)及尼葛洛鹿帝创立MIT媒体实验室,“多媒体电脑”的概念正是出自该实验室。
1985年
索尼和飞利浦联合发表只读光盘标准,从而导致了多媒体电脑的关键组件光驱的诞生。
1989年
创新科技SoundBlaster声卡,“声霸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1990年
微软联合坦迪、NEC等十家厂商,制定出多媒体电脑的标准。“PC”从此多了一个分支――“MPC”多媒体电脑。
1993年
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厂商联合制定VCD标准。
1995年
微软推出windows 95,它的多媒体功能得到了极大增强。
1996年
英特尔开发的一种SIMD多媒体指令集MMX,集成在英特尔奔腾MMX处理器上,以提高其对多媒体数据的处理能力。
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15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关系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发展农业要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其中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除了研究出各种创新型产品外,还要将其充分运用到生活生产的实际中,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1 新时期下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
农业科技推广的范围要有针对性,推广的方式方法要具有广泛性,要能够适用到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针对农民的特点,联系新时期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我国应采用方便且易推广、易学习的方法来促进农业科技普及。
建立优秀示范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的推广法。在一定农业区域中,以行政村为单位,良种良法直接落实到田地,技术措施要领直接落实到个人,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进行指导,设立科技示范户,示范户做好榜样,带领周围农民进行科技学习,争取做到周围辐射户对农业新科技都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达到能够了解基础知识并进行运用的目的。
印发资料、广告宣传手册推广普及法 。将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技术方法、操作要c、技术原理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印成简便易读的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农户们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户较易掌握,并可对照操作应用,而文化基相对较弱的农户在科技人员和周围其他人的帮助下也能掌握,达到一定的农业科技普及传播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活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非常受农户欢迎。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科技讲座推广法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培训讲座,通过培训使技术人员、培训人员明确重点,掌握所推技术的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对科技示范户、新型农民,要使其掌握主推技术的技术要点。通过面对面的传授,有利于将技术及时有效地传达,科技人员或者农户有问题也可以在现场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出台政策、实施技术和实物配套捆绑相结合的推广普及法 。实行技物结合,利用农资实物、配方新肥料等,推广应用农业新科技和农作物优良品种。实践证明,技物结合连锁服务推广普及法,可以让农户等看科技的效果,在第一时间开展新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减少群众的盲目种植,形成农业产业。
2 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方法配套应用
在了解推广方法之后,我们最终是要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够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广泛推广、充分运用,以达到发展农业的良好效果。
2.1 按照“专家团、技术员、学习户”的思路建设服务体系
政府或企业提供科技专家开展培训班或讲座,讲述理论知识,技术员亲自到田、地中指导农户学习理论知识并实践。公司为农技人员提供工作津贴与补贴,通过企业、农业技术人员双向选择的方法,提高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设立优秀学习户、先进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生活补助,提高农户学习的积极性。
2.2 转变培养模式,让学生学以致用
现代农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投身到农业、农村锻炼实践中,与农户进行交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也有利于农户对理论知识的了解。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也让农户学到更多新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进行社会化培养 ,带来的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农户文化基础的提高。
3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充分运用各种条件资源,提高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由科技大国转变为科技强国。第一产业农业的科技应用,有利于我国经济提高,经济方式的转变。在未来,我国不仅仅要进行科技发明,更要致力于将他们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忠云.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的实践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2(05).
篇10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为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人类社会步入近代以来,已经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一次是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它开启了工业文明时代;第二次是19世纪末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电子技术特别是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了电子时代。遗憾的是,在这三次足以使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技术革命中,由于历史条件、社会制度、体制机制、技术基础等多方面原因,中国没能抓住机遇,或者说是没有很好地抓住机遇,与新技术革命擦肩而过。这种“后遗症”一直延续到现在,使我们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滞后于发达国家。目前,世界科技进步正处在革命性变革的前沿,这是被理论与实践证明的一个趋势。为避免再次与新技术革命擦肩而过、错失良机,就需要我们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沿着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轨迹,有重点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做好产业准备,奠定产业基础。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摆脱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关于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很多经济学家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从不同的侧面作过论述,不乏真知灼见。这里,我只想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禀赋较差的国家所面对的“后发劣势”,以此阐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据有关资料,可以粗略地把我国目前所面对的“后发劣势”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制造业的强盛与国际市场容量的矛盾。当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国内制造业可以与发达国家竞争时,国际市场扩大的趋势在减弱。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欧日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婴儿潮”出生的大量人口已经走过45―50岁的消费黄金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消费者又突然改变以往的消费习惯,中国制造的主要市场面临着萎缩的威胁。
二是国内消费需求扩大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当我国国内消费需求逐步启动,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时,世界能源资源价格变得十分昂贵,同时,又由于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制约了消费规模扩大的空间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
三是对外贸易发展与保护主义强化的矛盾。当我国正坚决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时,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不断强化,不仅限制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也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这些挑战,都是当初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所不曾有过的。在资源价格低廉、国际市场空间广阔且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快工业化、现代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大国,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后发劣势”的种种制约,推动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国内外的实践告诉我们,一方面,主导产业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技术、工艺和需求等因素的制约,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又是不同的,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一个国家要保持长时期的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有新兴产业作为战略储备,并逐步培育成为引领发展的新增长点。这一点,对我们国家当前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汽车、房地产两大产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通过其产业链条的延伸,带动和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为我们迅速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恰逢我国经济处在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居民消费结构处在进一步升级的阶段,汽车、房地产两大产业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相信,在今后一个时期,这两大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兴衰历程,就需要发展带动未来经济较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新的增长点或未来更长一个时期的增长点,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在后危机时期占据世界经济科技制高点。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产业实力的比拼。目前,一些国家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都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先后制定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说,围绕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已经拉开帷幕,谁抢得先机,谁就能拥有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未来发展如此重要,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对了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战机。那么,我们应把哪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呢?从全国层面来看,要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如何正确地选择符合本地区、本行业特点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认为,至少要把握三个要点。
第一,要紧跟新科技革命轨迹。专家预测,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将会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那么我们选择需要着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要沿着即将到来的新科技革命的轨迹,选择那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能源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培育和拓展。
第二,要符合本地实际情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区间的差异非常大,各地要在把握未来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现有的经济基础、已有的产业结构特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那些在本地区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条件、能够率先突破的产业发展,防止出现一哄而起、浪费资源的现象。
- 上一篇:低压电工安全知识培训
- 下一篇:光电技术行业报告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