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俗习惯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风俗习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探讨 苦学机制 社会奉献 素质培养 社会奉献
引言
我国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如培养他们素质与社会奉献感,在社会心理学与现代教育学领域,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经过大量的实践与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有关素质培养、社会奉献的探讨已有多年,但这些探讨不是只涉及苦学机制,就是只涉及社会奉献,而针对两者关系的探讨极为少见。本探讨将大学生素质培养和社会奉献作为探讨变量,重点分析大学生苦学机制和社会奉献之间的相关性。
一、探讨对象与方法
本探讨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天津理工大学抽取2011级在校本科大学生作为探讨对象,总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87.2%。样本组成情况为:男性89名,女性67名;物流班学生224名,安工班学生41名,工商班学生59名。本探讨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法。探讨对象包括两个:苦学机制问卷和社会奉献问卷。探讨的自变量分别是性别(男与女)、班级、偏爱学科等,因变量是被试在两个问卷上的得分值。通过分析数据,以此来探讨大学生的苦学机制与社会奉献的关系。苦学机制问卷共有24小题,包括浅表型苦学机制、深层型苦学机制和成就型苦学机制三个维度,采用五点记分。其项目的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57~0.8。社会奉献问卷包括物质、文化和群体三个维度,共36题,各分问卷和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均在0.7以上(群体分卷除外);效度测验中,各分问卷及因素与分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255~0.87之间,绝大多数的相关均在0.6以上。统计工具为SPSS17.0ForWindows7。
二、探讨结果显示数据
被试在苦学机制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为:浅表型苦学机制2.78,深层型苦学机制2.47,成就型苦学机制2.01,总体平均值2.41。其中,浅表型苦学机制的得分最高,成就型苦学机制的得分最低。经F检验发现,被试在苦学机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经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浅表型苦学机制的得分显著高于深层型苦学机制的得分与成就型苦学机制的得分,深层型苦学机制的得分显著高于成就型苦学机制的得分,即三种苦学机制得分之间的相互差异均极其显著。被试在社会奉献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为:物质责任感3.56,文化责任感3.15,群体责任感3.67,总体平均3.49。其中,群体责任感的得分最高,文化责任感的得分最低。经F检验可知,被试在社会奉献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为了考察大学生的苦学机制与社会奉献的关系,我们对苦学机制与社会奉献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情况上苦学机制与社会奉献呈明显正相关。经过进一步对苦学机制与社会奉献各维度的分析,我们发现:浅表型苦学机制与物质责任感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文化责任感和群体责任感两个维度相关不明显;深层型苦学机制与物质责任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文化责任感和群体责任感两个维度相关不显著;成就型苦学机制与文化责任感呈显著负相关,与物质责任感和群体责任感两个维度相关不显著。
结果表明,苦学机制与社会奉献在某些维度上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因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逻辑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求发现两者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苦学机制对社会奉献的预测指数为0.01,社会奉献对苦学机制的预测指数也为0.01,均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性水平。这说明,通过大学生的苦学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社会奉献,同样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奉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苦学机制;通过苦学机制的教育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奉献,通过社会奉献的教育培养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苦学机制。
三、根据探讨结果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苦学机制现状的分析。
探讨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苦学机制水平较低,在5级计分制中,总体平均值只有2.41,即48.2%,且以浅表型苦学机制为主(2.78),接着是深层型苦学机制,成就型苦学机制最低(2.01)。这说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勤奋努力程度不够;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因,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和考试及格;对所学内容和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为了掌握知识、探究真理而学习是辅助动机。成就动机最低,说明当代大学生追求的目标抱负不够远大,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大学生社会奉献的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奉献总均得分为3.49,即69.8%;各维度得分在3.15至3.67之间,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奉献总体上较好,虽不是十分理想,但也不像有的探讨结果那样悲观。大学生社会奉献发展水平不够均衡,其中,群体责任感最强,物质责任感其次,文化责任感相对较差,三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大学生在群体责任感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对自己所要履行的角色职责和义务方面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于维护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作用。大学生的文化责任感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因为由于开放扩大,互联网及各种信息渠道发达,大学生们能随时接触到更多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多元文化,而这些风格各异的文化带给大学生们的新鲜感远远超过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注意,尤其是带着表面光环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受到不少学生的追捧。因此,大学生们逐渐淡化了对自己本土文化的热情。
(二)社会奉献对苦学机制的影响
有探讨者指出,在影响学生苦学机制的因素方面,其中就包括社会奉献对苦学机制的作用。有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尚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而努力学习。在他们的苦学机制中,“社会奉献”仍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动机。当代大学生的苦学机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意义,大学生能自觉地把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联系起来,能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越高的学生,苦学机制中的这种特点越突出。社会奉献与培养学生的动机有密切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正确、有效、完整的社会理念,会使学生缺乏社会需要的长期性动机。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苦学机制可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即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理想,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大事业联系起来,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同时也鼓励将自己的学习与崇高的社会目标结合起来,与祖国民族的事业、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激发苦学机制。
结论
大学生苦学机制大体上在下降,且各维度的强弱差异显著,由强到弱依次是:浅表型动机、深层型动机、成就型动机。这表明当代学生学习动力整体不足,努力程度不高;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应付检查考试,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是辅助动力,学习的目标抱负不够远大。大学生社会奉献总体较强,各维度的强弱差异显著,由强到弱依次是:群体责任感、物质责任感、文化责任感。大学生的苦学机制与社会奉献整体上呈显著正相关,且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我们既可以通过大学生的苦学机制来了解他们的社会奉献,也可以通过社会奉献来了解他们的苦学机制。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上,既可以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苦学机制来提升他们的社会奉献,也可以通过培养社会奉献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注:本文系天津市社科项目(省部级)“海事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研究”编号:TJWY11-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Susan M Gass: 《第二语言研究中的数据收集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2]冉汇真、刘宗发: 《区域性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社会奉献调查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 年第 5期。
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英语的学习成了全民的学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被普遍认知、接受。而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来自不同文化(社会)的人们要进行交际,其最大障碍不是语言,而是文化。不同的民族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并随着该民族的文化发展而发展,因此,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学懂这个民族的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一切交流,都必须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之上。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显性的物质文明和财富,如生产资料和交通、通讯设施、服饰、日用生活器具等。制度文化是指种种法律、制度和它的理论体系,如国家法律、法规,经济制度、家庭制度等。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是指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这些虽然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对人们其他相关事物的看法和行为方式。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相互关系、情感、历史典故等。本文旨在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化内容,而文化同时又影响制约着语言,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们可以从语言了解文化,也可以从文化理解语言,文化的创新离不开语言的反映,语言往往也随着文化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而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尤其要侧重于文化差异的学习、了解。文化差异现象在英语交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现从生活、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社会关系观、情感观念、历史典故等几方面探讨文化差异对英语交际的影响。
一、生活、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生活包罗万象,文化千差万异,这些差异虽然不是需要理解的高深理论,但需广泛接触、了解,否则会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和不快,更谈不上理想的成功交际。如:最简单的日常打招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通常问“吃了吗”,而如果问外国人“Have you had your meal?”外国人多数会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汉语中常用“上哪儿去啊?”(Where are you going?)和“去哪儿啦?”(Where have you been?)这两句话打招呼,而大部分外国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会认为你喜欢打探别人隐私,他们可能会认为 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什么事)。在平时生活中祝贺和赞扬别人时,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完全不同,美国人热情、开放、直率,一般表现为很高兴,欣然接受,并连声说:Thank you!而中国人一般会赶忙回答“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来表示谦虚和受之有愧,如果按照中文的方式来回答,外国人便会感到你认为他刚才说了假话,是虚伪的奉承。这些差异最明显地表现在饭桌礼仪上,中国人总喜欢向客人敬酒敬菜,生怕客人没有吃饱喝足。而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请客吃饭完全不一样,男主人或女主人通常只敬一次酒,也只问一次“Do you want some?”你不能假客气,不要指望主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问你,否则你就会饿肚子。这些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在中国,如果被邀请去他人家里做客,被邀请者通常都会早到,表示对邀请者的尊重,也避免邀请方等待、着急。而在西方,被邀请者通常晚到,他们认为如果提前到会浪费别人时间,因为邀请者势必要抽出时间来陪着客人。因此,对于从事英语语言工作的教师来说,需要了解、熟悉、习惯交流方的生活、习惯差异,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才能充分、成功的沟通交流。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教育,从小就接受不能太自私,不能只考虑个人,要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在发生矛盾时,要牺牲个人利益等教育。而美国人似乎更注重个人,甚至以法律形式规定: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力,任何人、任何机构或政府都不能干涉别人行使个人权力。他们崇尚个人奋斗和成功。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指使下,中国人会认为英美国家的人太自私自利,而他们又会认为中国人太傻、太迂腐可笑,不会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因此,无法合拍相处,但如果能事先相互了解各国的主流价值观,给予相互的理解包容,就能够更成功地相处、交流。
三、社会关系观的差异
在社会关系方面,中国人喜欢设法和不同圈子里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网,以防关键时,利用这些关系办事。而美国人认为,个人努力、奋斗是成功的最佳途径。他们尊重靠个人刻苦、奋斗而成功的人,同时对祖产继承也从不引以自豪或沾沾自喜。观念支配着自己的行为,在不同观念的支配下,会出现不同的行为表现,即行为上的格格不入,因此,只有相互理解、尊重,才能和谐、融洽的相处,也才会出现真正意义的沟通、交流。
四、感情观念的差异
在感情表达上,中国人相对保守、含蓄。一般不太直接也不轻易向别人表露感情。而美国人则相当激情、直率、开放。“I Love you”这个句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而在我国,即使恋人之间在公共场合也不常说。在家庭情感方面,西方人更倾向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立性,孩子成年一般都要离开家独自居住、工作,不像中国家庭结了婚、生了孩子,还与父母住在一起,父母也乐于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因此,在相互充分了解感情观差异的情况下,双方会更容易相互理解,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此差异而出现的误解。
五、典故、谚语、俗语的深入、广泛了解
篇3
1、学生是一种称呼。学生不是一种职业,学生是在求学的过程中对于一类孩子的称呼,职业是在一个行业的职能,比如会计,演员,工程师等。
2、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3、各国、各民族语言不同,风俗习惯各异,社会制度不一,因而在称呼与姓名上差别很大,如果称呼错了,姓名不对,不但会使对方不高兴,引起反感,甚至还会闹出笑话,出现误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英语 交际 误区
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本文所谈的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而是指说话方式的不妥,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本文试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一、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疑惑,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0fyour busi 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 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Itowdoyou do?(您好!)”、“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你最近好吗?)。”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二、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为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 Smith、Miss Alice等。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
三、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喧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或“It’s,raining hard.isn,t it?…‘Your·dress is so nice!”等等。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另外,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的语义结构来套用英语。如:打电话时,中国学生习惯说:“Hello who are you please?回答i['his is MIke.而不是I am Mike。”而英美人的习惯是接到电话先报自己的号码或单位、公司的名称。如:A:Hello,8403229 B:I-tello,this is Tom.CotIld I speak to Jim,please?打电话的套话,必须这样用。
四、赞扬与祝贺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l~o,no,Mv English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so beautiful todav(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 so。”
五、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 here,Go slowlyr,Walk slowly mome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国人的习惯,其实,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 you later(回头见)Take 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六、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the blue_eye boyr(红人)、to be 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 hand(没有经验的人)、inthe black(不欠债)、grey mare(母老虎)、white hatvesl(晚秋时节的收获)等。
七、其他社会礼节
篇5
关键词:风俗 文化功能 民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风俗的影响。
此外,风俗的自产生以来就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众多共同的特性和内容。所谓“民俗者,风俗也”。我们可以将已有的民俗研究成果应用到风俗的研究上来。本文便是运用此方法来对风俗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一、 风俗的定义
风俗是我国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文化概念,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历史。
“风俗”“民风”等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外,《诗经》《管子》等文献也有许多记载有关风俗的记载。至汉代,“风俗”一词则已普遍使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风俗的文史资料,如《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风俗通义》等。这些资料不但记录了当时的风俗,而且对风俗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使得风俗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我国有关风俗的著作更是不断出现,如《岁时广计》、《东京梦梁录》、《清嘉录》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风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联系的,风俗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进行文化规范的作用。综合中国古代的风俗观,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学者对风俗有两个典型的概念:一是如《周礼》所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一是如《风俗通义》所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风俗的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他们 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俗的特点。前者主要从文治教化的角度出发,是就风俗形成的社会动力而言;而后者则主要是从自然和 社会两个方面对风俗的产生作出解释,认为风俗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近代社会,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风俗的内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近代学人对风俗的研究也更为关注。1910年张采亮写成中国第一部风俗史――《中国风俗史》,它以风俗为线索,将政治文化,典章制度,文人风气,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以历时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体现出中国固有风俗概念在接受西学的影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1922年胡朴安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他通过对中华各地风俗的详细记载,既突出了我国风俗的整体性,体现出风俗中的国家意识,又显示出了我国各地风俗鲜明的个性特征。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也在旨趣中写到:“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
而现在,我国对风俗的定义则主要集中在各类学术著作以及各类辞典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辞海》为代表,说:“风俗:历代相传积久成习的风尚、习俗”;另一种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说:“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简而言之,风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共体中,人们普遍公认的,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风俗的特征
风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征主要表现在:
(一)风俗具有社会性
风俗的产生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果,是得到特定群体认可、接受和传承的文化事象。任何单个人社会行为是不能称为风俗的,只有当这种行为得到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它才能成为一种风俗。风俗的社会性也可理解为群众性。
(二)风俗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
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风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必然深受地域的影响。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便是对风俗地域性的形象说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风俗。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民族的居住习俗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风俗,甚至同一地区,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风俗的地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风俗的多样性。
(三)风俗具有传承性和可变性
风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体。同时,风俗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然而,由于风俗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相联系的,所以风俗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异。“时异俗易”“移风易俗”等词就体现出风俗的这种可变性。总之,风俗是在传承与变异的统一体中不断发展的。
三、 风俗的文化功能
关于文化的功能,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风俗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并把握它的文化功能,才能有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活力,从而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具体来说,风俗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
(一)风俗具有塑造共同的民族心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功能
风俗具有社会性,任何一种风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习俗。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与社会习俗相结合,社会才会给予承认,才能融入到社会的风俗之中。由此可见风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文化,它是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个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另外,由于风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得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不断强化每一个国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精忠报国”,教育子孙后代要热爱祖国,珍惜家人。顾元明先生也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
另外,风俗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群体相联系的。因受同一种风俗观的影响,这些社会群体便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民族观。因此,像春节、端午节等对全国都有影响的风俗则更容易使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风俗具有教育规范功能
风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统,它有着教育大众,规范人们行为的双重功能。它的这种功能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一个人出生以后便要接受“诞生仪礼”,成年后则要经历“成人仪礼”,紧接着又要经历“婚姻仪礼”,人死后则又有“丧葬仪礼”。此外,在人的一生中,他还会受服饰风俗,岁时风俗,村落风俗等的规范和影响,从而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因此,我们认为风俗既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人格,同时又规范我们的行为。风俗的教化规范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对人的成长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风俗具有历史功能
风俗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是活的社会“化石”,它记载着人类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功能。其次,风俗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各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例如,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关记载风俗的著作在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各个朝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另外,对于那些依靠口头传承的社会风俗,其历史功能更是体现的突出。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纪》以及各类神话叙事诗不仅反映出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观,而且还记叙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四)风俗具有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
通对风俗事象的考察研究,我们对特定时代和特定领域里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及其文化心理将会有更深的理解。风俗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事象,其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我们通过传唱各种民谣则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再如,我们通过写春联,画年画则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风俗是我们认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五)风俗具有娱乐功能
风俗既是人民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放松消遣,愉悦身心的目的。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又以节日风俗和竞技风俗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等。另外,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也使得其生命力更强,影响更大。至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正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才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为大家所熟知。
总之,风俗的内容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同样,风俗的文化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风俗文化功能的深入探讨,我们进一步发现了风俗的巨大作用与价值,也发现了风俗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待风俗,我们应采用辩证的观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面对传统风俗不断消失的现状,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使风俗的文化功能得以继续正常发挥,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能在良好的风俗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使我国的文化更加和谐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陶立.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5]胡坤生.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萧放.“风俗”论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论文集》2003
[7]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学术交流》.2009
[10]王晓葵.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文化遗产》.2010
篇6
关键词:文化;语言;交际
作者简介:华(1965-),女,江苏扬州人,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江苏?扬州?225000)
中图分类号:H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156-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英语的学习成了全民的学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被普遍认知、接受。而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来自不同文化(社会)的人们要进行交际,其最大障碍不是语言,而是文化。不同的民族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并随着该民族的文化发展而发展,因此,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学懂这个民族的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一切交流,都必须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之上。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显性的物质文明和财富,如生产资料和交通、通讯设施、服饰、日用生活器具等。制度文化是指种种法律、制度和它的理论体系,如国家法律、法规,经济制度、家庭制度等。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是指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这些虽然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对人们其他相关事物的看法和行为方式。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相互关系、情感、历史典故等。本文旨在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化内容,而文化同时又影响制约着语言,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们可以从语言了解文化,也可以从文化理解语言,文化的创新离不开语言的反映,语言往往也随着文化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而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尤其要侧重于文化差异的学习、了解。文化差异现象在英语交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现从生活、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社会关系观、情感观念、历史典故等几方面探讨文化差异对英语交际的影响。
一、生活、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生活包罗万象,文化千差万异,这些差异虽然不是需要理解的高深理论,但需广泛接触、了解,否则会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和不快,更谈不上理想的成功交际。如:最简单的日常打招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通常问“吃了吗”,而如果问外国人“Have you had your meal·”外国人多数会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汉语中常用“上哪儿去啊·”(Where are you going·)和“去哪儿啦·”(Where have you been·)这两句话打招呼,而大部分外国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会认为你喜欢打探别人隐私,他们可能会认为 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什么事)。在平时生活中祝贺和赞扬别人时,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完全不同,美国人热情、开放、直率,一般表现为很高兴,欣然接受,并连声说:Thank you!而中国人一般会赶忙回答“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来表示谦虚和受之有愧,如果按照中文的方式来回答,外国人便会感到你认为他刚才说了假话,是虚伪的奉承。这些差异最明显地表现在饭桌礼仪上,中国人总喜欢向客人敬酒敬菜,生怕客人没有吃饱喝足。而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请客吃饭完全不一样,男主人或女主人通常只敬一次酒,也只问一次“Do you want some·”你不能假客气,不要指望主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问你,否则你就会饿肚子。这些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在中国,如果被邀请去他人家里做客,被邀请者通常都会早到,表示对邀请者的尊重,也避免邀请方等待、着急。而在西方,被邀请者通常晚到,他们认为如果提前到会浪费别人时间,因为邀请者势必要抽出时间来陪着客人。因此,对于从事英语语言工作的教师来说,需要了解、熟悉、习惯交流方的生活、习惯差异,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才能充分、成功的沟通交流。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教育,从小就接受不能太自私,不能只考虑个人,要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在发生矛盾时,要牺牲个人利益等教育。而美国人似乎更注重个人,甚至以法律形式规定: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力,任何人、任何机构或政府都不能干涉别人行使个人权力。他们崇尚个人奋斗和成功。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指使下,中国人会认为英美国家的人太自私自利,而他们又会认为中国人太傻、太迂腐可笑,不会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因此,无法合拍相处,但如果能事先相互了解各国的主流价值观,给予相互的理解包容,就能够更成功地相处、交流。
三、社会关系观的差异
在社会关系方面,中国人喜欢设法和不同圈子里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网,以防关键时,利用这些关系办事。而美国人认为,个人努力、奋斗是成功的最佳途径。他们尊重靠个人刻苦、奋斗而成功的人,同时对祖产继承也从不引以自豪或沾沾自喜。观念支配着自己的行为,在不同观念的支配下,会出现不同的行为表现,即行为上的格格不入,因此,只有相互理解、尊重,才能和谐、融洽的相处,也才会出现真正意义的沟通、交流。
四、感情观念的差异
在感情表达上,中国人相对保守、含蓄。一般不太直接也不轻易向别人表露感情。而美国人则相当激情、直率、开放。“I Love you”这个句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而在我国,即使恋人之间在公共场合也不常说。在家庭情感方面,西方人更倾向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立性,孩子成年一般都要离开家独自居住、工作,不像中国家庭结了婚、生了孩子,还与父母住在一起,父母也乐于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因此,在相互充分了解感情观差异的情况下,双方会更容易相互理解,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此差异而出现的误解。
五、典故、谚语、俗语的深入、广泛了解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历史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也泛指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中文的“孔融让梨”,英语中的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一般都是通过口头流传下来的,而且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如“造烛求明,读书求理”,英语中的“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念)。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普通民众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英语中“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典故、谚语、俗语都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由于它们的语句结构并不遵循通常的语言结构形式,有其特定的含义,而且牵涉到太多的历史、文化、民俗事件,如不多接触、了解,会直接、完全地阻断人们之间的会话交际,会成为交际中直接的、严重的障碍。因此,要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者,必须了解所交际语言的相应的文化背景。
六、结束语
文化差异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工作、价值观、信仰、习惯、法规、制度的各个方面,虽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但都同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不同文化者双方之间的语言交际。要消除这些差异,除了通过书、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媒介的熟悉和了解外,还需要多交际、多接触,正如学中文一样,在交际中了解、感受、体验、提高,只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英汉成语;文化差异;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56-0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不尽相同,相应地在语言上就会反映出这些文化差异。而成语是语言的精髓,是文化的瑰宝,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们短小精悍,文字凝练,寓意深刻。因此成语能更集中、更鲜明地反映出各民族之间的不同。
首先是风俗习惯的差异。中英两民族的风俗截然不同,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因此,养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把狗视为家庭的一员。英语中带“狗”的词语多数含有褒义,例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然而在汉语里,用狗来形容人通常含贬义,诸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另外,中华民族视龙为图腾,中华子孙为龙的传人。由此可见,龙是吉祥的象征,在汉语里是绝对的褒义,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而龙在西方被视为替魔鬼看守财宝的怪物,《圣经》里记载龙是邪恶的象征,the old Dragon指魔鬼,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此外,狮子和老虎在中西方人眼中也是不同的。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对其充满敬畏,如成语“虎虎生威”,“龙腾虎跃”,“虎胆英雄”,“虎视眈眈”等都表现出老虎在中国人眼中是勇猛的兽中之王。然而,在英语中狮子却取代了汉语中老虎的地位。西方人崇拜和畏惧狮子,认为狮子才是兽中的王者。因此有了“as bold as a lion”,“like a mon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这样的俗语。形容一个人勇敢可以用“lion-hearted”,表示前进途中巨大的障碍可以说:”a lion in the way”。
各个民族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也造就了语言文化的不同。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与土地及农作物相关的成语特别多,如“挥金似土”,“土生土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拔苗助长”,“土崩瓦解”等。而英国是岛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航海业和渔业是其重要产业。于是就产生了许多如“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sail before the wind”(顺风而行),“there are a lot of fish in the sea”(天涯何处无芳草),“to trim the sail to the wind”(见风使舵), “A little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千丈之堤,溃于蚁穴)等成语。此外,中国很多地区都盛产竹子,从古至今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竹子密切相关,如吃竹笋、铺竹席等。因此很多成语都与竹子有关,诸如“势如破竹”,“胸有成竹”,“罄竹难书”等。而英国常年多雨,比较潮湿,适合蘑菇等生长,所以英语可以用“like mushroom”(雨后春笋)形容事物发展得快。另外,英国盛产山楂thorn,于是就有了“a thorn in sb’s side”(眼中钉,肉中刺)以及“tread a thorny path”(披荆斩棘)等成语。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几乎与人类文化同步产生和发展。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不一样的也造成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中华民族主要信奉佛教和道教。因此,汉语中和“佛”相关的成语就有二百多条,例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大慈大悲”,“回头是岸”等。形容男女爱情的“心心相印”实际上也来自佛教宗禅。第一个心表示“佛心”,第二个心则代表“人心”。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广泛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精华思想内容。道教对汉语言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回光返照”,“灵丹妙药”皆源于道教。英美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许多谚语源自《圣经》故事,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出自《新约·马太福音》,“finger on the wall”(不祥之兆)等。受基督教的影响,英语中许多谚语包含God, devil,heaven, church等,诸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helps on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篇8
一、文化熏陶的现状
1.称呼语
在牛津英语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别扭,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人与人之间,即使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牛津英语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you,MrsRead?”“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于是对自己实际年龄缄口不言,妇女更是如此。
5.介绍
牛津英语中“What’s your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name,please?”或“MayIknowyourname?”如果使用“What’syournaln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二、文化熏陶的策略
文化熏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或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新的文化。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篇9
一、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它比不理解更为可怕(吴国华,1990)。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在语言教学上,我们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但是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文化背景知识的类别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
既然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文化导入应侧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在具体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
三、文化导入的方法
我们文化导入的阵地可简单分为课内、课外。在课堂上,我们紧扣教材,融合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1.预习铺垫法
牛津教材每单元均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在接触每单元前,我们先介绍该单元的文化背景,扫清学习新单元的文化障碍。我们常利用教育网站,鼓励学生预先搜索新单元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育网站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之学生对于网络兴趣浓厚,因而接受得很快。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并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以便随时提供给学生。或者将有关的网址收藏在个人收藏夹里,上课时直接将网页展示在学生面前。
2.情景交际法
牛津教材第一课时为Welcometotheunit,是渗透交际文化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将每单元话题中所隐含的“交际文化”显性化。在真实的情景中,使学生切实地感受英语语言和文化。并针对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一些汉式英语、汉式表达习惯进行纠正,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日常生活交际方面,英汉文化的差异很多。只有增加对“交际文化”的了解,才能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扫清文化障碍,因而更具有实用性。
3.融合注解,比较差异法
牛津教材每单元所选课文,均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们注意融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提供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对本文有更全面系统的认识。当在课文中遇到一些特殊的描写以及特定含义时,教师及时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
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因而我们经常让学生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国家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及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
4.利用校园广播,营造英语文化氛围
我校广播台初期仅有中文版。后来,我们决定尝试发挥校园广播的优势,利用第二课堂时间,精选内容,以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帮助学生增加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了解。主持,播音,编辑等全部由学生担任。
5.建立英语角;编辑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小报
篇10
一、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 “吃过了吗 ”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人可能会疑惑,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 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比 如:问对方 :“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 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 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 (您好!)”、“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 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二、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 。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 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 加Mr、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 Smith、Miss Alice等。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 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 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 与姓(名 )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Mike,Brigitte,Lily,就行了。
三、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 ”或“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另外,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的语义结构来套用英语。如:打电话时,中国学生习惯说:“Hello who are you please? 回答This is MIke.而不是 I am Mike。”而英美人的习惯 是接到电话先报自己的号码或单位、公司的名称。如:A:Hello ,8403229 B:Hello, this is Tom. Could I speak to Jim,please? 打电话的套话,必须这样用。
四、赞扬与祝贺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 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so beautiful today(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幸亏这位美国人懂 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 (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 so。”
五、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 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 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 here,Go slowly,Walk slowly. Come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国人的习惯,其实,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 you later(回头见)Take 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六、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the blue-eye boy(红人)、to be 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 hand (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grey mare(母老虎)、white harvest(晚秋时节的收获)等。
七、 其他社会礼节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 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上下辈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 ”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 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如果回答“Thank you”,中国人往往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 成“It's my duty”,就不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我很乐意), Don't mention it(没什么)或You're welcome(不用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