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微信对高职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交往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现实生活到虚拟网络,从熟悉亲朋到陌生路人,从原来的一对一交流到现在的一对多交往,微信平台则完美地集合了多种交流渠道和方式,这也是微信用户激增的重要原因。有调查报告显示,高职学生除了使用微信发送语音、发送文本和多媒体等核心功能外,用于和查看朋友圈信息占94.20%,用于接收QQ离线消息占61.51%,用于查看附近的人和使用漂流瓶找朋友分别占49.65%和44.10%,上述功能都属于社会交往层面。微信提供的动态人际网络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为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提供了新渠道。但是,微信导致高职学生群体内出现了明显的“马太效应”,朋友圈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自主性,一旦用户进入了熟人名单就可以进一步增进了解,反之,落选的人际链条将会日渐松散,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二)微信对高职学生学习的影响
有调查显示,从使用手机场合来分析,三分之二的学生有上课使用手机的经历,根据2013年国际移动互联网产业高峰论坛公布的数据,我国每人每天平均手机上网时间为158分钟,而在校学生群体的校园生活节奏较为宽松,因此在校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应该在3小时以上,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在45分钟以上,由此可见,微信对学生群体的巨大吸引力。其中有21.98%的学生以为微信对学习有负面影响,而认为微信有利于学习的比例为13.66%,虽然微信的主要功能不是学习,给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较强的负面影响,但是实际情况确实丰富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惠东方式中蕴藏着很多学习功能,因此可以认为,微信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利弊参半,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放大微信对学习的正面作用,值得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深思。
(三)微信对高职学生思想的影响
微信作为为用户推送信息的重要渠道,各类功能层出不穷。一项针对某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院和社团都没有微信公众平台的占15.54%,学院和社团都有微信公众平台的占32.18%,由此可见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引领已经逐渐形成。但是调查中也发现该院校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缺位,大多数学生不会通过微信与辅导员沟通交流,只有极少数学生经常联系。高职院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与社会第三方机构推出的公共平台存在激烈竞争,尤其是在主导思想层面上,微信作为专门的娱乐商业软件,极易受社会负面风气影响而沦为不良思想渗透的工具,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信息质量,为学生推送符合心理情趣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内容,胜利争取高职院校思想主导权。
二、微信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舆情传播速度加快且不可控
舆情是个人和社会群体在一定时间段内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展现的意愿、态度、情绪等交至的总和。舆情的研判是根据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并通过信息的传播对决策行为产生影响。高职思想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数百名学生时,妥善处理和控制紧急情况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高职学生通过微信信息同时也在使用微信接收信息,这种多层次的信息传播机制和获取方式,与传统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相比,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更直观、更形象。而且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接受来自微信好友推送的信息,他们认为来自非官方的信息源立场更鲜明、更可靠,尤其对学校和社会上重大事件,微信的病毒式传播极易利用舆论的导向影响事态的发展。因此,在微信背景下,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正确判断和控制舆情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舆情收集渠道逐渐弱化
微信平台之所以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广泛,是因为该交流平台为个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渠道,这对高职院校全面收集学生思想动态工作带来了困难。高职学生使用微信大多数热衷于关注学校热点问题、评论社会事件,而且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鲜明地在微信群组中和朋友圈中,与熟悉的人展开讨论。可以说微信平台属于矩阵信息获取平台,不仅可以用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传递信息,同时也可以联系其他平台,如:QQ离线消息、邮箱助手、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等。微信平台“一对多”的显著特点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立体式交流体验,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多数学生在新媒体工具的选择上首先会选择微信。微信中朋友圈是一个既可以表达自己又可以关注热点的窗口,而这一功能又具有一定的信息隐秘性,确保了用户交流信息的安全,这也是微信的一个显著的优点。基于上述情况和微信的火热使传统渠道的访问量逐渐降低,削弱了信息的获取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微信用户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朋友圈,以此全面收集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三)学生与思想教育管理者的信息鸿沟进一步扩大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群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宅”,而且很多学生宁可在网络世界中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谈天说地也不愿意和老师面对面交流或者给朋友、亲人打个电话,从另一层面说明当代学生物质生活越丰富精神世界越匮乏。网络上对微信时代总结为《微信定律》:再关心孩子的父母也无法了解自己孩子微信的聊天内容。这就导致原先通过班干部可以了解的信息的枢纽已经逐渐断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更加困难,信息鸿沟进一步扩大了。
三、微信在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使用微信的教育
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较为关注和感兴趣,也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但是社会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容易产生片面思维甚至是错误观点,在心理和情绪上容易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学生这一特征,其次是了解微信平台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的有利性和局限性,趋利避害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信。
(二)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引领
第一、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形式,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针对当前的新形势,高职院校教务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大纲,在抓好《基本原理》和《西乡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基础上,结合微信对学生的思想带来冲击,挖掘思想教育题材、深化思想理论年日韩,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同时可以配合思想教育理论开展讲座和专题报告分析微信带来的机遇,全面消除微信给学生价值观念产生的不良思想影响。第二、使用微信开展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活动。同样的工具到不同人的手中可以变为精美的艺术品或者杀人武器,因此事物的好坏在于设计师的理念,微信可以被不法分子利用传播不良信息,同样也可以被思想教育工作者使用进行主流家住观传播,我们应该积极主动使用微信开展价值观构建,努力争取新的思想教育阵地。微信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异常深刻,高职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时展实时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例如:开通微信公共账号、推送信息等,在微信平台上向学生不断推送正面、健康的主流价值,用这种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工作,而且还可以进行无间隙的交流和讨论,对同一件事情各抒己见,不仅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微信环境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支撑体系
第一、构建微信组织平台支撑体系。在使用微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班级组织构架,以学校团委为中心向下辐射,这种层级式逐渐乡下延伸的微信使用组织构建能够确保信息从上而下直达和由下而上反馈,形成信息双向交流通道,不仅可以提升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能确保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老师和学院领导可以通过向下的线条为学生推送优质的学习信息,包含正能量的图文资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通过向上的反馈线条能构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动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当前的活跃程度,根据反馈的数据构建学生思想变化的“动态表”。第二、构建微信功能平台支撑体系。当前微信公众账号存在功能混乱现象,因此在使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应该加强学院平台的整合,以学生的实际应用为基础,目前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三个不同平台:学习平台、主流价值观引领平台和互动交流平台。学校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一方面可以使广大学生养成使用微信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零碎化学习的习惯,减少学生使用微信进行不良交友的时间,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堂的有力补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班级团组织可以通过微信群通知学生日常工作安排,围绕每天的学习热点和生活热点开设微信专题,确保微信推送信息的生活化和规律化。
四、结束语
篇2
论文关键词:就业信息;信息不对称;就业观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一方,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一是信息占优方面利用信息优势常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处于劣势方面要承担风险,从而使自己在面临交易中做出“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总结了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指出,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并强调指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然而,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了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与学校提供的大量毕业生之间存在匹配差异。因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下大气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行分析,提供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其结果是:当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大学毕业生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当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人才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大学毕业生,但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对大学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出现企业招工难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大学生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
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表现
1.宏观层面上的表现
(1)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培养人才的目标已由精英教育转变到大众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美国高等教育专家马丁·特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大众化教育理论,认为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英才(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在9.8%左右,2006年增至22%,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因此,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2)从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方向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社会精英、“天之骄子”,而是社会普通劳动者。从1999年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998年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达到160万。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9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629万人,几乎达到1998年招生人数的6倍。大学扩招,全国从最初5%的毛入学率一跃到目前的27%,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10年中,“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事实上,在2002年中国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目标,实现了精英到社会普通劳动者身份的转变。
(3)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溃乏,大学生一向被视为“天之骄子”,光彩夺目,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稳定,收入不菲,素有“铁饭碗”之美谈。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进一步扩招,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由以前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所有的毕业生均需进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毕业人数增长了,就业机会在同比增长的同时,却相对减少;就业期望提高了,就业岗位质量却相对下降了,因此,双向转变(就业政策转变、就业环境转变)促使大学生务实地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回炉”现象雄辩地证明了就业理念与行为日趋理性。
(4)社会的需求状况发生了变化,企业用人不再是唯学历、唯文凭,而是创造社会效益、个人能力转变。用人单位用人观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学历论”转为“能力论”。用人单位开始抛弃过去那种“学历论”的人才观,如海尔集团在对待人才方面不是通过“相马”的形式,而是通过“赛马”的方式选聘合适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方式只看学历,以学历论能力,对大专以下的专门人才不屑一顾,事实证明,以“学历论”作为选聘人才的方式有不合理之处,因为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构成的,文化知识仅是其中一项而已。专业壁垒限制逐步淡化,招聘职位需求,不再专门为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在招聘职位时明确表示,专业不限、有从业资格证、工作经历即可。反映了用人单位在用人观方面发生了改变,从实际岗位出发选聘适合岗位的人才。
2.中观层面上的表现
(1)培养人才的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是培养与输送合格人才的阵地,是联结用人单位与学生的纽带。事实上,学校不能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设宽方通道,一方面,学校不了解当地经济状况,用人单位的用人情况,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同样,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乎他们的要求,不甚了解,没有很好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学校无力应付信息时代每日“爆炸性”信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如个别用人单位习惯于政府举办的供需见面会,还是人才市场的招聘会、如何让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分布情况和专业水平有充分认识等等。
(2)教学计划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不明确,不能适用社会需要。一般而论,高等院校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责任,目标过于宽泛、不明确,没有合理的市场定位,以致学生学习理论时间过长、理论过多,知识面太宽泛,而专业技能相对不足,到手实际操作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学校没有一个具体、详尽的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不会被市场接受,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必然的现象。
课程设置内容陈旧,实践性差。“应试教育、偏重理论”大学课程大部分是原理性教育,而不是案例性学习,更不是实操训练。学完一门课程绝大部分的学生只掌握到“理解”的层次,缺乏将理论转化成自身——大量的项目实践,学生求职时别人问“你会做什么”,他只能答“我学过什么”。学校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仍然强调理论教学,结果是学生的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损失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践性课程开设较少,且少数实践性课程也变成讲技术的课程,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3)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专业理论教学方面来看,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材中的各种例题、习题,没有和具体项目需求相结合,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对于学生其他素质、能力方面知之甚少,对个人特长与潜质没有完整、清晰的了解。
3.微观层面上的表现
(1)主体意识增强。一方面表现为自身身份认同,大学生自我认识到与一般劳动者之间的差异,即使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也不会放弃自我身份认同。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意识、主体价值观及价值取向认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而大学生自身也是素以富有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而著称。在今天就业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也以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积极地应对这一社会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从自身出发,广泛联系用人单位,通过自荐、他荐的形式,甚至有的大学生通过“零工资”就业的形式,挖掘社会需求,解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难的局面。
(2)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生活于“人缘、地缘、血缘”关系的熟人社会,社会关系简单;另一方面,经济还不能独立,加之有的家长管的太多了,使一些大学生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到毕业时还摆脱不了家庭的影响;此外,农村或边远贫困地区的毕业生,家长不愿让孩子毕业后再回到家乡。城市父母的工作不好的,就不愿让子女继承父母之业;相反,父母工作好的,就千方百计让子女回到身边来。
(3)从大学生本人来讲,职业目标模糊、职业意识淡薄。高考目标是进入大学求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入学后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缺乏对社会需求、专业培养目标的了解及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报考学校的专业、报考学校的培养人才模式存在着不了解的状况,加之缺乏对自身的理解,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所报考专业不感兴趣,个人特长与潜质不能正常挖掘与发挥。
三、就业信息对大学生就业观产生影响的机制
1.从大学一年级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始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对就业信息的重要性正确认识
(1)从认识层面来看:社会整体就业的状况,学历已不是大学生就业的通用敲门砖,技术型应用人才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现在,用人单位对技术型的人才需求量大,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受到青睐。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5%左右,与发达国家占20%~40%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在人才市场随处可见中专生打败大专生,大专生打败大学生的事例。因此,就业政策与就业环境的变化,技术型应用人才受到普遍欢迎的现状。
(2)从情感层面来看: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学生自主成才目标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要什么,给予什么,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随着中国人事制度改革后,大学毕业生直接进人才市场,为大学生自主择业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状况的加剧,也给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才的培养的主攻方向不再以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精英的模式,而是应当转变到以培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方向上来。因此,从市场需求出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节约培养人才的社会成本,也节约了培养人才的时间成本。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既不以“精英化”培养方式,也不以普通劳动者的培养模式,而是切实地通过实际训练在短期内能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3)从意志层面来看:创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实用的理念指导各项教学工作。大学生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誉。“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和毕业生就业的生命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应当从市场需求出发,改革专业培养方式,革新陈旧的课程和内容,鼓励教师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代以之实操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培育集知识、能力、人际交往、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2.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面对现实,适应社会的择业能力
加强技能培训,课程与项目相结合,培养实际操作能手。以课程为先导,一个课程就是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课程与实际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以用人单位具体岗位目标为指南,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通过三至四年的训练,学生的各项技能均会有所增长。据调查,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65.9%),人际交往能力(56.8%),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47.7%)和外语能力(25%)。这就为加强技能培训与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通力合作,联合培训应用型人才。学校多到用人单位中走访调查,打破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封闭教育风格,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沟通与交流,把用人单位状况、用人标准等向学生宣传、讲解。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案,在用人单位技术、设备、作息时间等条件允许下,将教学活动直接迁移至办公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的愉悦。
篇3
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能够助于理解和总结教与学双方的心理活动及互动规律,推动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和受教育者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儿童期是指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是人接受教育塑造自身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变化发展,教育心理学不仅应该关注在儿童的课堂教学、学校教学的应用,也应关注其在儿童“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1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下的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重点在于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之中,包括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教育心理学中应用较广的几大主要理论包括: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了信息从外部输入大脑,经过加工阶段,到产生外显反应时所经历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人是通过认知表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的。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只能有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学习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有两种途径:一种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的过程即间接经验的学习,强调观察学习)、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未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2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状况
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这就在理论上使得它的大部分应用与课堂和学校有关,而事实上也是如此。目前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更多地只是服务于学校和课堂,并且应用者多为教育工作者,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广泛性。
教育是全社会的和终身化的,是全人类的,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随着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服务对象应扩大至全社会以及各个年龄阶段。与儿童相关的教育心理学更是应该渗透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全面地发掘儿童发展潜力,促进儿童心理、品德、智力和思维能力、身体素质等全方面的发展。
导致教育心理学与实际生活难以很好地结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我国教育心理学产生较晚,较多参考西方架构,相关研究比较注重理论,在实践方面的注意力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总体不高,对于教育心理学的日常应用意识不高,普通民众对于教育心理学了解程度低,对儿童的教育更依赖于学校与经验,这也导致儿童自身对于应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不高。
3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平时的意义
3.1对教育工作者而言
儿童的智力发展较快,求知欲旺盛,性格可塑性大。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以外的地方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课下生活有更多的关注,这有利于:促进教师更好地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将课堂与课下良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效果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和舒缓压力。
3.2对学生而言
儿童的记忆力从无意记忆转向有意记忆,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时期的学习多以培养思维能力、语言语感和掌握基本常识为主,懂得一些简单的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如学习策略能够将学习过程清晰化、更易于评价,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利于其更好地把握课余活动与学校活动之间的关系。
3.3对于其他相关人员和社会而言
儿童的情绪直接而外露,性格可塑性很大,抚养者和社会掌握部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减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迷茫与失误,正确发挥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作用,同时能够配合好学校教育,减少矛盾与冲突。
4如何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平时
(1)提高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意识,普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要建立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范式,使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自己的独特和稳定的内容,并且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学校学习活动,同时提出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法。
抚养者和其他社会人员文化素质等水平不一,要选择合适易懂具体的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对非教育工作者进行宣传,使之掌握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
篇4
我国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阻碍了教育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常见的问题包括不具备高水平的学科地位,难以建立完善的体系和内容以及没有获得必要的重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办法,多管齐下切实解决问题。本文从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出发,系统的阐述了职业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对策
近些年来,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日益深化,这些都使我国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正因如此,我们应当对职业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的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伴随着我国心理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教育学的发展,我国在教育心理学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时至今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一、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取得的成绩
(一)研究体系日臻完善、研究课题不断深化
现阶段,在总结概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前沿的基础上,我国相关研究学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编写了大批量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成熟。不仅如此,我国教育心理学领域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形成了一些理论观点,积极调动了研究者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兴趣。
(二)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者在充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同我国教育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了一系列即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研究领域。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我们展现了全新的知识观与教学观,探讨了若干学科中潜在的规律性问题,实现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三)积极引进西方成果,缩小中西方差距
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积极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对国外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向给予了密切关注,与此同时,还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的消化吸收先进成果,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随着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不断消化吸收,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原来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例如概念不清、理论混乱等,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能够同国外保持一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现状
(一)重视力度不够,职业教育心理学地位不高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职业教育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相关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育以及开展程度的重视力度还不是特别的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确立一个全新的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心理学学术研究机构。二是缺乏必要的发表期刊。现阶段,职业教育心理学还不具备专门的期刊发表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研究者的研究积极性。三是缺乏相关教材。职业心理学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是其教材却没有跟上职业心理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教材难以支撑职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难以为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发展不成熟,内容体系不完善
虽然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如果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学科内容和体系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发展程度也日趋成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填充和完善。纵观市场上的职业心理学教育书籍,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大概只有十几本,不仅如此,这些书籍大多都是没有核心主题的书籍,对于重点研究对象的介绍也是模棱两可,不仅如此,不论是哪本书籍,都有其自身的侧重点以及方向性,并自成一体,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
(三)研究方法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就是所有的教学工具。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难以得到提高,学习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提升,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文献法这种研究方法进行讲解,缺乏必要的实证分析,难以说服学生,缺乏必要地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往往以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授课,教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消耗殆尽。
(四)研究成果质量不高,难以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地位之所以低于其他学科,主要原因在于其研究成果的质量不高,难以在一些权威性的期刊上发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类学科缺乏必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新意识,很多学术成果大同小异。其次,功利性的动机导致部分学者在和学术报告的过程中忽视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研究者在撰写学术文章的时候往往大量的抄袭已有文章,将他人文章稍作改动后就再次发表,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局面难以实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三是教师难以实现深入地、全面地把握整体的知识架构,虽然部分教师的实践经验较强,但是其不具备理论研究能力,还有部分教师虽然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其却缺乏实战经验。在上述多个原因的作用下,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都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三、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路径
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上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多管齐下,解决问题,扫清障碍,实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统一规范的理论模式
建设职业教育心理学体系,应当做到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在,还要将现在同将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到着眼于将来,统领全局,兼顾局部,实现综合化、完整化、系统化。职业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它是纷繁复杂地,不仅如此,心理学的发展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流派纷呈的,职业教育和心理学的发展共同决定了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范式的多元性,也就是说其中既包含有职业教育科学的范式,也包含有职业技术科学的范式。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特性直接决定了职业心理学的社会性,它必须要向社会开放,做到整合社会职业教育资源,实现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鼓励学科专家实现共同协作,多角度的全面地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课题。在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过程中,应做到多元交叉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特定核心基础的、大范围地统一理论模式,从而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并使其成为一门具有坚实基础、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学科。
(二)搭建特色鲜明的结构体系
在建设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发展眼光,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及职业教育领域和心理学学术的发展最前端,并将学科建设以及为社会实践服务之间潜在的关系处理好,打造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结构体系。职业教育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依照教育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划分为三个类别,一是社会;二是家庭;三是职业学校。以纵向层次来划分职业教育心理学,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部分,即初等教育心理学、中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心理学;以横向服务范围为依据,可以将职业教育心理学划分为岗前职业教育心理学、转岗职业教育心理学和在岗职业教育心理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怎样划分,职业教育心理学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搭建特色鲜明的结构体系应当做到以服务教育发展、培养特色人才为核心,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针对性,着重提高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还要注意的是,应当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依照理论、应用与专项几个层次逐步进行拓展,实现纵向有机衔接、横向融会贯通。
(三)综合提高学科的整体实力
提升职业教育心理学水平,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课程建设;二是拓展研究课题;三是打造人才队伍,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是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的。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做到遵循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全面地把握职业教育心理学特殊规律,推进课程建设的顺利实现;将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同院系的办学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课程教学水平。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关键是课题研究。各院校应当以进一步提高实践课程的应用性以及实践性为主要目标,开阔实践课程的研究视野,帮助学生树立研究思维,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职业教育中学生素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职业教育同心理科学之间潜在地关系,全面把握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心理发展规律。
(四)打造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促进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最有效的职称。因此,各院校应当着重注意学术研究机构和专业组织建设,为师生营造一种良好的交流氛围,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专业人才,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地位以及该学科的教学水平,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是需要所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者们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笔者认为,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断提高一线教师归纳教学经验的能力,帮助其积累学术理论知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帮助教师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三是为相关的研究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学术的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学术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职业研究队伍。
(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发展理念
要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心理学向和谐的方向发展,树立“建设为本、创新为纲”的发展理念。相关研究者应当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应当以全面服务职业教育为宗旨,落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方针,坚持理论同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创新,主动探索符合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符合的心理学发展规律,谋求实践研究和应用为主,深化相关的理论研究。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做到创新科学发展对策,不断地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实现职业教育心理学整体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完善学科教学体系,获得更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当然,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国涛.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崔景贵.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68-71.
[3]李葳.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现状研究与对策[D].山西财经大学,2012.
[4]李丽萍.荆州市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5]刘昀.荆州市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3.
[6]姚萌萌,姜飞月.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3,20:65-66.
[7]陈晶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2:168-170.
篇5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应体现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篇6
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其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和教育环境下心理、思想等精神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通过教育心理学,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将更透彻,能够更敏感的察觉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变化,这就有助于教师从与学生交流和对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获得更加隐晦的信息,并以此作为调节学生思想动态的有力依据。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其通常认为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不亲近,甚至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学生在面对教师时往往伴随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细节上的交流,教师也很难真正让学生对自己吐露心声。这就导致学生细微的思想动态变化很难被教师了解和掌握,特别是针对于部分拥有自卑情绪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而言,其更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针对于部分思想动态受到负面言,其更不愿意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变化。同时,当代的学生接触信息的面更广。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网络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大量不可控的信息,这就导致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过快,甚至能够在短时间内出现多种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存在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又较为复杂,这就导致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被教师掌控。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观察和判断。在课期间或者课余时候,教师可以依靠利用教育心理学,通过学生细微的动作和表情变化来推测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观察方法,学生思想动态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这就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和把握相关的信息。
二、教育心理学能帮助调节学生的思想动态
从根本上说,教育心理学是通过研究学生在学习和教育环境中心理、思想等精神方面的特征和变化,其目的是通过这些研究来调节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的心理保持健康、保持积极正面的思想,最终保障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育心理学能够有效地帮助调节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帮助教师洞察学生心理变化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转变思想和意识,让学生的思想动态保持健康。思想动态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其对于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在于难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次难以使用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疏导和调节。传统的调节学生思想动态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和负面情绪开展教育,或者召开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一方面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使得这些教育没有针对性,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心中对这些教育存在轻视或者抵触的情绪,使得学生不愿意配合教育活动,从而导致效果不理想。而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单纯的教育学,而是充分结合了心理学的一种新兴学科。如上文述及,其功能并不单纯的局限于依靠心理学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关键的地方是以此为基础,使用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理论进行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教育工作。以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前提,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教育学的方法来调节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够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愿意将自己的困惑和负面情绪向教师倾述,并最终接受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调节。例如,当社会出现激进的反日思想时,学生这一类缺乏判断能力并且情绪容易激动的群体往往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就使得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得激动和浮躁,容易受到有心人的利用。此时,学校和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教育,要让学生冷静的分析做出理智的行为。但这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受到挑拨,始终处于激愤的状态。教师的劝解和开导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效果,甚至学生还会抱着为爱国主义的思想冲撞教师。此时,教师可以使用教育心理学,利用心理学手段让学生先冷静下来。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诉说的方式,让学生发泄心中的愤懑,最后使用合理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平复情绪。
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学生思想动态的升华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思想动态的升华。同样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基础利用心理学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思想动态。一方面,现代学生需要承受来自于社会、家庭、工作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使得学生的思想动态过于极端。另一方面,社会中不良的社会意识也容易侵蚀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产生负面的思想动态。利用教育心理学,教师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调节思想动态,还能够更近一步帮助学生完成思想动态的升华。例如,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枯燥无味,失去人生目标。教师就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让学生认清当今的社会和市场,认清自身的情况,最终确立科学、积极的人生目标,帮助学生从低迷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四、结束语
篇7
[论文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本文首先界定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为培养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必然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而明确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摸索,笔者尝试探索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想,强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的学习组织者、情境创设者、过程引导者、资源提供者、意义建构帮助者等角色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真实情境的创建,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若干具体问题,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终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具备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以任务为主线。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内容需要蕴涵于具体的任务中,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线索即主线。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者角色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任务,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的目标。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主动地收集与分析有关的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能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能够有效地获取他人帮助,展开协助与会话。
二、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为将来从事教育实践所必需的学生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初步形成用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目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
(一)思想观念落后
教育心理学既然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都会开设,且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考试科目之一。然而,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像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应地,任课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这样的课程将来有什么用途没有直观的认识,往往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并不如意。
(二)教学方法陈旧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一般都是重视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单纯的理论课堂讲授,利用黑板、投影等工具进行板书和演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育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涉及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心理学课程,专业名词多且知识点分散,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相对薄弱,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纸上谈兵的理论,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心理学对自身学习和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影响,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学习,更不用说如何利用应用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单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掌握,更要重视应用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的教学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纸笔考试,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较少。这样的目标导向,反过来推动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仍然要采用的还是理论学习。
三、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法的改革原则
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改革,努力发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一)主体性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思想观念里,教师无疑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严重违背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应用性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其责任就是要培养出达到专业化标准的、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中小学教师。专业的所有课程,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在各种环境中把学校的课程教学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重在培养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创新性
富有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存在着差异。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培养模式可以遵循。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为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应改革教学方法,把教育理论的学习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症结主要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笔者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灵活地应用于所任教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希望借助于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设计是关键
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替代性经验,通过对一个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的教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深化学生对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认识,不断地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因此任务设计是关键。
任务设计的目标要明确、完整,难度要适宜,要与当前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任务形式要多样化,具有一定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情境创设是基础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在教学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能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
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的真实、直观和形象,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要以当前学习内容为指向,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体验到理论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意识,促进学生教育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过程帮助是保障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及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对学生加以适时、正确地引导和激励,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把握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醒悟的时间,并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当然,学生也要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依靠自主探索进行学习,并适当借助他人帮助。这样的过程帮助,才能够保证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评价反馈是促进
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分”,而是促进“发展”,为学生找到自己能力的增长点,从而更好地改进学习。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结果重点检测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避免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就去应付考试。强调学习过程的主要目的重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和反馈的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总结
教学方法的改革,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好评。当然,这对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我相信,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会有更进一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少英,刘华山,郭永玉,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尝试[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篇8
与传统的常规课相比较,微课的特点较为鲜明,具体表现为“短小精悍、情景真实、主题突出、资源多样、形式灵活、交互性强、动态生成、便于传播、应用简单”等。因其围绕某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习题、一个现象、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案例而展开教学,因此,微课天然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用和学生的个性化碎片化学习创造了便捷条件[11]。1.课程开发理念针对性强微课是以某个知识点、某个例题习题、现象或教学环节等为资源组织单位,课程设计的着眼点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意在为学生“解惑”。传统常规课是以整节课(或章节)为资源组织单位,课程设计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意在向学生“传道、授业”[11-12]。2.学习单元时间短根据黎加厚等人的观点,微课的时长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根据可汗学院的相关研究,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微课因此可以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传统常规课程的时间为40-45分钟,即使意志力较强的学生也无法避免注意力的转移和分散,“教”与“学”的有效性值得商榷。3.支持学习的泛在性和灵活性微课学习者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打开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在遇到困惑时,学习者还可以随时暂停微课教学或反复播放某一片段内容,以便加深理解。而在传统常规课中,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坐在课室中进行学习。在遇到困惑时,也只能通过课堂提问或课后咨询得以解惑,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较低。
二、《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
(一)学时有限
随着职前教育课程、通识课程等公共课程学时的增加,《教育心理学》这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学时被压缩至较为有限的范围。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时为4学时,以16周授课计算,共64节课,相对于大量的教学内容而言,64节课远远不能覆盖所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有限的学时内,一些教学重点只能被“舍弃”、一些教学难点常常被教师“避重就轻”地绕过———教师在课堂上提醒某部分内容是学习重点或难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至于学生是否进行了自主学习以及学习的效果如何就缺乏有效地监控了。
(二)相关研究结果日益丰盛
在学时有限的同时,教育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却随着研究深入和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日益丰盛。以教育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为例,在2000年度,国内以自我效能感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献仅有137篇,而在2014年1年内,以自我效能感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献就有6387篇(详见图1)。从图1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推知,随着时间的推进,在教育理论、技术的支持下,教育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盛。对于类似教育心理学这样发展速度快、研究结果丰盛的学科而言,现有的学时尚不足以完成课程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任务,再通过常规课堂教学为学生拓展大量研究前沿内容的可能性就会更低,这种教学现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扩招导致班额过大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扩招所导致的班额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常规教学的效果。以40-50人的班级为例,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5人,约10组)完成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演练任务(演练教学内容自选),每组演练时间为10分钟,演练完毕后提问与讨论时间为10分钟,因此10个小组共需200分钟,即约需4.5节课。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虽然是教学重点之一,但其也只是布纳鲁学习理论中的一个知识点,仅在发现式教学法这个知识点就用掉4.5节课,显然会挤压其他知识点的正常学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能从10个小组中选择2-3个小组进行演练或增大小组成员数量以减少小组个数,这类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监控、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教育心理学》课程微课教学平台的构建
(一)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
1.重新梳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形成3个微课系列。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梳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形成了以基本理论为主的微课系列、以学习心理为主的微课系列和以制约教与学的因素和条件为主的微课系列。其中,以基本理论为主的微课系列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和展望、学习的概念与分类、桑代克迷笼实验及学习规律、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华生经典条件反射研究及学习规律、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及强化原理、班杜拉社会学习研究及模仿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顿悟学习研究及原理、托尔曼学习研究及原理、布鲁纳认知学习研究及发现式教学法、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教学思想等内容;以学习心理为主的微课系列包括学习动机的界定和分类、动机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进展、学习策略的界定与分类、学习中的主要认知策略、学习中的主要监控策略、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学习策略研究的新进展、知识的分类及获得机制、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机制、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机制、迁移的界定与分类、传统迁移理论、迁移研究新进展、皮亚杰道德认知阶段论、科尔伯格道德三水平六阶段论、行为主义道德理论、品德及规范学习研究新进展等内容;以制约教与学的因素和条件为主的微课系列包括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威信、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比较、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心理研究新进展、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教育、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研究新进展等内容。2.制作微课视频针对上述3个微课系列的具体内容,逐个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等[13]要素分析,并根据具体需要重新制作相应的PPT。采用PowerPoint,CamtasiaStudio、Snagit等录屏软件,会声会影、MovieMaker等视频处理软件制作、编辑微课视频,并确保每个微课视频的时间不长于5分钟。
(二)微课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的建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成到学校已经运行的在线相关教育平台中,另一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进行开发建设[14]。鉴于现实情况,《教育心理学》课程微课平台选择独立平台开发建设的方式,这一平台包括微课视频模块、交流模块、学习效果评价模块以及后台管理模块(如图2)。1.视频模块微课视频模块包括以基本理论为主的微课系列、以学习心理为主的微课系列及以制约教与学的因素和条件为主的微课系列3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下面添加相应的微课视频。2.交流模块交流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本平台主要是凭借博客和QQ群的形式展开交流。交流模块按照微课内容划分,支持学生针对每个微视频开展微批注、评价、建议、上传作业及自制的微视频等,促进师生之间P2P的交流。3.评价模块建立《教育心理学》课程题库,支持学生进行在线测试,帮助学生及时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测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总评。
四、将微课引入《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有限的学时内,在传统常规课堂上,教师为了覆盖大部分的教学重点,往往采用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对所学内容也只是简单地进行了大脑的过滤,长此以往很难获得专业感并形成专业自信,学习容易陷入消极应付的恶性循环。微课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学习的困惑和感触也可以通过交流模块及时地和教师、同学实现P2P的沟通,学习变得更为自主和灵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生通过微课完成了大部分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在常规课堂上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针对学习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讨论和思想的碰撞,促进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邃性发展,学生容易获得专业感并培养专业兴趣。
(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引入微课,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形成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讨论、演练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落实,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和深入。在微课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我发现,独立思考,遇到困惑的地方能够主动搜索学习资源以求解惑,主动、独立探索的素养得到了训练。
(三)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微课一旦制作成功,教师就不需要针对知识点进行反复讲授,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过程组织和设计,与学生和同事进行交流和互动,不但减轻了教学负担,还极大地促动了自身对教研项目的投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相长。
五、小结
篇9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心理学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47-02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为培养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必然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而明确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摸索,笔者尝试探索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想,强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的学习组织者、情境创设者、过程引导者、资源提供者、意义建构帮助者等角色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真实情境的创建,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若干具体问题,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终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具备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以任务为主线。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内容需要蕴涵于具体的任务中,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线索即主线。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者角色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任务,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的目标。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主动地收集与分析有关的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能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能够有效地获取他人帮助,展开协助与会话。
二、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为将来从事教育实践所必需的学生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初步形成用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目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
(一)思想观念落后
教育心理学既然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都会开设,且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考试科目之一。然而,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像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应地,任课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这样的课程将来有什么用途没有直观的认识,往往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并不如意。
(二)教学方法陈旧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一般都是重视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单纯的理论课堂讲授,利用黑板、投影等工具进行板书和演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育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涉及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心理学课程,专业名词多且知识点分散,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相对薄弱,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纸上谈兵的理论,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心理学对自身学习和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影响,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学习,更不用说如何利用应用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单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掌握,更要重视应用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的教学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纸笔考试,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较少。这样的目标导向,反过来推动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仍然要采用的还是理论学习。
篇10
【关键词】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 探究
一、学科的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特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专业性学科,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综合性高校和师范类院校则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进行建设,其他高校则将之作为公共课的一部分,属于必修课。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提高道德品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以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有效舞台。正是有了这样的舞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认知、认同和遵守,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优秀品德才能在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中坚分子中得以宣扬和接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政治思想才能在优秀青年中得以普及和拥护。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作为一个学科或一门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接收其他学科和课程的精华。思想政治教育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的思想和思维的规律性问题,是人的思维意识方面的规律性问题,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心理和思想方面的问题,人的思想活动过程就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心理支配,这与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的心理学有交集的地方,这种交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成为必然,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心理学的理论解决自身发展方面,同时也增加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一味地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还不如从学生的心理上去分析他们乱扔垃圾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引导他们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心理上主动接受,从而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在的发展需要,心理学相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使学科建设朝着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二、学科的现状
正如心理学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起步也比较晚,但它们都发展很快,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对思想政治心理学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相当重视,并予以大力支持。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国家科研部门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验室,开展了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实验,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也就是说在教育内容上采用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等技术手段,许多高校在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有效地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向,对不良思想行为进行动态跟踪,并加以引导。应该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的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科学化、正规化水平不高,有待为之而努力。咎其原因,一是学科起步晚,方法和内容上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二是学科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融合,系统化、科学化程度有待提升;三是社会上对学科发展的认识有偏差,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四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暗潮涌动,部分人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抵触情绪;五是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实验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许多高校没有开展该项目研究。
三、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身的发展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现阶段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高校专职从业人员问题。一方面是高校专职从业人员缺少,学校在这方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没有足够重视,人员配置和学生数不匹配;另一方面是工作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从业人员都不是该专业毕业的,很多是别的专业改行过来的,在知识积累和理论水平上与该专业毕业生相比存在差距,而学校在这方面的培训投入不足;再就是心理教育服务程度不高效率较低,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很少求助心理教育工作人员。
(二)专业化技术方面的问题。目前,高校在心理教育方面使用的技术和工具有所欠缺,特别是在心理测量方面,未能象发达国家那样普遍使用科学量化表及高级测量工具以及科学手段,在心理咨询方面条件简陋,缺少必要的技术设施。
(三)学术交流渠道不畅问题。学术需要交流,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自我封闭、单打独斗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现状,各高校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成功经验和学术成果得不到普及和应用,对国外心理教育方面的成果和信息关注度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内涵建设。
(四)学科应用实效性不高问题。学科实效性能真实反映应用现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面临效率偏低,实用范围虽然广泛但效果不佳,该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看似繁荣,但实践应用存在大量难题,发展质量难以提高,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四、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需要人、财、物方面的投入,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和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一方面是教育行政部门负起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各方面力量予以帮扶;另一方面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主动承担起建设任务,加强对专职从业人员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服务活动,解决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
(一)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1.成立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服务平台。目前,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服务窗口建设比较重视,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心理学研究开展得比较晚,应用心理学发展不成熟,服务意识和服务范围上有局限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服务机构, 学校应建立该学科的服务平台,一是要有专门场所和专有项金;二是要有必要的技术设备;三是要有一支专职从业人员队伍;四是要有工作制度的考核机制;五是要积极开展该项业务。
2.加快对专职从业人员的培养。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缺乏专职从业人员,一方面是人员的数量配备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师生比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是人员的总体素质和水平不高,该学科毕业的专业人员缺乏。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对该专业的人才引进工作,在量上确保达到国家标准。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3.加强学科教学创新。我国该学科主要是通过课程建设来促进发展,是否要课程化的本身存在争议,因为课程化只能发挥知识和理论传授功能,课堂上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有必要通过其他教学形式加以补充,需要对学科教学进行创新,课堂教学引入情境化教学模式或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活动来加以丰富。
(二)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扶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的资源可以为学校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我国该学科的发展现状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设备上的大力支持,因为光靠高校本身的经济力量无法完成建设对资金和设备方面的需求。同时,在政府的主导和倡导下,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通过全社会之力来扶助学科的创新发展。
(三)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激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是解决人的思想、心理及思维的问题,其教学目标是实现大学生完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具有创造和解放动能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化人格的一门智慧性强的学科。所以,在学科改革和创新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完全参与,如果学生能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本质上来看待该学科,就会从思想上心理上主动接受,消除了被动的消极对待的行为,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我完善、主动上进的动机和热情,帮助他们树立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创新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必须采取多元化方式,改变灌输、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自我完善能力,由传授转变为自主学习,在教学环节中运用更多的教育工具和实验方法。
五、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对思想政治心理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政府的主导与各社会的支持下,通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胡凯,荣复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 上一篇: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 下一篇:劳动经济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