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29 17:5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化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机械化技术

篇1

一、农机维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对农机维修知识不了解

农用机械在我国农村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在机械使用操作过程中,经常由于操作不当而产生一定的问题,使得机械自身损耗有所增加,无法发挥正常使用功能。也由于对农业机械维修专业知识有欠缺或掌握不到位,安全操作意识不强等原因,使得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无法达到理想水平。在降低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使得农业机械在生产使用中无法得到生产效率最大化。

(二)维修储备金额低

伴随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更新升级,农机生产管理费用等相关要求逐渐减少,也使得农机维修资金的逐渐减少。农业机械维修经费的不足,使得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无法正常进行。虽然有关部门在不断投入维修经费,但是也无法使机械维修和保养达到正常水平和要求。与此同时,一些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方法,也使得农业机械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现遭遇各种困境。

(三)农机维修点分布不均衡

当前阶段的农机维修水平普遍较低,以及存在农机维修点儿的建设不合理等问题,不仅如此农村占有量也相对较低,分部也不够均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农机维修点相关技术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农机维修护理操作不到位,无法真正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

二、应对农机维修问题策略

(一)政府重视,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是农业技术推广,农机维修落实的坚强后盾。要保障农机维修的正常运行,以及健康发展,政府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重视农机维修工作,在政策上对农机维修等相关问题予以资金倾斜和政策扶持。如加大机械维修资金补贴,减少相关税收等举措,采取合作经营等方式。政府在政策倾斜引导中,要重视对农机市场的考察工作,派专业人员进行农机维修市场的调查研究工作,检验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素质是否符合专业标准,避免由于技术低下等问题导致整体维修市场水准降低,进而影响农户对农机产品使用的信心以及农机在生产中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机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保障农机维修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严格禁止农机维修中的违规操作行为以及降价竞争等行为。

(二)重视维修队伍专业素质提高

农业技术人员是农机维修整体环节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伴随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不断更新,对农机维修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农业技术维修等相关部门要重视农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区域性农机维修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机维修人员提升自身维修技术水平,保障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发挥正常工作水平。不仅仅要重视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还要重视农民对农业机械使用操作的规范程度。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定点定时普及农业机械操作知识,维修基本技能以及农机保养知识。以此减少农机出现故障的频率和次数,保障农机使用的效率,减少农机损耗。

(三)重视维修部门的硬件设施

在重视农业机械维修点的合理分布以及合理规划等方面,还要重视农业机械维修设备的不断更新完善。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农业机械维修部门进行整改和提升,重视对农机维修部门的资金投入,为后续农机维修操作提供资金保障。不仅如此,对于一些偏远地区也要进行农机维修点儿的普及,推进的农机维修点建设规模和革新技术。政府不光要对农机点予以政策扶持,还要帮助完善硬件设施,提高维修点的维修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帮助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促进农机维修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政策

推广农业技术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首先,政府要确立正确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意识,并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做明确表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业生产产量,还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所以,各地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充分认识足够重视,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和倾斜。为技术推广创立宽松和谐环境,使农机销售、农机使用和农机维修能够顺利有序运行和开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对农机市场环境的维护,加强农机市场监督,避免劣质农机产品和价格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农民使用信心,从而阻碍农机技术推广。与此同时,政府要重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补贴落实工作,将技术资金真切落实到农业机械广的实处。

(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制度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人才需要技术,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必然要求也是实际所需。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对提升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吸纳。由于社会上对于农业机械工作存在偏见,使得人才吸纳工作遇到一定困难,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农机推广和农机维修工作中去,使农机人才培养也遭遇一定困境。政府要加大农机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完善农机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机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以此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制度;技术推广

农业机械既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频频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在农业农机购买补贴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受到农机维修服务不高,技术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推广进程相对缓慢。

1如何解决当前农业机械维修存在的问题

1.1政策扶持

做好农业机械维修工作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对推广农业机械化进程意义重大。对此,应该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呼吁,争取政府对农业机械维修各方面的扶持,如给予营业税收减免、给予维修设备采购补贴、采用合作社的营业方式上等[1]。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市场把控,进行维修能力考核,避免不具备维修能力或维修能力低下的人员参与农业机械维修,导致市场维修水准低下,打击农户对农业机械维修的信心。另外,有关单位还应努力完善农机维修市场的服务管理体系,做好日常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监督,杜绝出现乱收费和维修质量差等现象,对于不合格的农机维修站要坚决整改或取缔。

1.2提高维修人员专业素质,确保维修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当前的农业机械呈现出多功能、高性能的特点,这也对农机维修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所以,农机管理部门应重视对维修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另外,农业机械使用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对农业机械也缺乏相应的了解,在使用过程中不懂也不重视对农业机械的保养,因此,应设专职人员定期深入农村,为农民讲解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减少农机维修次数,保证农业机械得到良好的使用和维护[2]。

1.3加大投入,改善修理厂条件

农机修理厂投入相对较大,前期投入较大,很多农机维修人员因为受到资金条件限制,未选择开设农机维修厂,而现有的很多农机维修厂也由于受到资金困扰,未能扩大规模。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机维修厂的扶持;同时,农机维修厂经营者应当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努力改善修理厂的硬件条件,做到“维修设备人无我有,维修服务人有我优”,增强自身竞争力,真正发挥出市场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农机维修行业的良性发展。

2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2.1建立健全推广的政策环境

首先,政府应认识到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性,农机的推广与构建新农村、增大农业产量和提高农民收入息息相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要为农机的销售和技术服务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此外,在进行技术推广时,一定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坚持每年进行“科技下乡秀”和“农机技术操作表演”等活动,使农业机械化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有效提高了农户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程度。其次,加强市场监督,防止在农机推广的过程中大量的劣质机械涌入农村,导致农民对农机的印象不好,这样会严重阻碍农机机械化的推广,对于农机销售站点,应不定期进行抽检,对已销售的农机,并对购买农机的农民应进行回访,保证农机的产品质量,及时解决农民对农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加强农机作业服务队和农机销售、租赁公司的合作,将竞争关系转换为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改变经营理念,做到优势资源整合,加强技术协作,更快更好地提升农民对农机需求的服务。

2.2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农机人才培养体系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职业教育尚未完全得到社会的认可,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涉农方面的职业教育;二是基层农机站工作环境恶劣,待遇和福利差等原因导致基层农机站找收不到优秀人才。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加大对这方面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基层农机站体系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等。例如,招收农民进行半农半读的形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产学合作,将大型的农业产业公司与农业教育相合作,做到学有所用。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培训较大,农民大多文化知识低、年龄较大,所以对他们的培训不能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多注重技能和安全操作,将实践与技能相结合,激发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另外,在开展农机培训时,要结合实际,关注农民是否需要、农民是否满意、农民是否接受等因素。

2.3创新农业机械维修制度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范围不断扩大,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也日益提升,通过创新农业机械维修制度才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维修效率。对农业机械维修制度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以农技站为单位,每个县至少设置一个总的农机维修点,并由点带面,设置下属的一级和二级机构,深入农村,方便农民及时维修农业机械。其次,积极发展新型农机合作经营,推广新的组织方式,包括“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院”等,通过新型的合作社方式,带动农民一起参与农技站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机械维修水平提升。此外,创新对现有的农机维修企业的管理,对于农业相对发达、农机维修企业众多的地区,可以建立区域性的易损件配件中心,通过快速物流和便捷的交通,帮助农机维修企业尽快获得易损件,提升农机维修的效率。

3结论

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更是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生产力和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段。而健全农业机械维修制度、推动农机站现代化建设进程,有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因此,农机站和农业机械维修企业应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强农机维修的保障性措施,并积极做好农机技术培训,以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

作者:赖祖胜 单位:广西北流市六靖镇农机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篇3

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大型农业机械的不断推广,对农业机械化推广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但大部分乡镇地区基层单位的农机推广人员是20世纪80~90年代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他们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更新专业知识的,缺乏脱产学习与培训的机会,知识结构的更新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开展。而且近年来,部分地区农机推广技术力量也在呈逐年萎缩趋势,一方面新生力量没有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专业技术骨干力量缺乏,找到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并具有极高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农机推广人才具有很大的难度。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已严重影响了推广工作职能的正常发挥,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知识结合合理、专业技术性强的队伍来适应不断更新的大型农机具的推广。

1.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农业机械化需要以大型的机械作为支撑,这就要求经费投入一定要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经费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所以一些大型机械(如大型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另外,对于技术人员也需要相应的培训费用。但是因为经费不足,所以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即很多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实操技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尽管一些推广机构的新进技术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富有创新性的观点,但基础知识可能相对薄弱,并且实践经验相对较少;而一些资历较深的推广人员虽有着深厚扎实的农业知识基础,但往往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度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做到全面高效的推广。相关科研单位的经费不足也会使科研工作受到阻碍,无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工作。由经费不足而引起的多重问题,均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限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必须有相应的机械装备作保证[2]。当前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不够完善、推广的手段也相对比较落后,在推广的过程中缺少一些常用的机械设备,例如检测设备,利用检测设备可以对机械进行检测,有效避免仅凭人的经验来评估机械可靠性所产生的误差,减少机械故障。

1.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存在偏差

由于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设备在推广不及时且推广力度不够强的情况下,并没有大量投入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作业中,也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所以在这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存在偏差的现象由此产生。但必须认识到农民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主体和真正受益者,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接受程度和认识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实际效果息息相关,所以推广的技术必须是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易于农民接受和并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同时还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土地状况和气候条件,推广可以在当地扩大使用率的技术。当然,还应该根据农户的不同特点及经济承受能力,向他们推广合适的农业机械。

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应对策略

2.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农机推广工作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为了使农业机械化在基层地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关键在于以技术培训为手段,促进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技术水平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此过程当中,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创造条件,安排机会让从事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脱岗学习,同时定期参与轮训以及进修,重视对这部分工作人员新型技术的培训工作,鼓励他们参与继续教育,以此种方式来拓展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面以及视野,使其具备农业机械化新形势下发展需求的技术、素质能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在现有农机推广人员知识培训与更新的基础之上,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性政策,鼓励具有高素质水平的大专、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参与工作,以此提高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2.2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经费支持

农机推广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4]。经费作为农业机械化大规模推广的前提与基础所在,必须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多元化资金支持的途径。增加农机推广系统资金投入在整个农业资金投入中的比重[5]。根据当前我国农机直补的政策要求,可以以此作为前提,按照农户农业土地经营面积,实施有限度的农业机械服务补贴措施。为防止补贴资金运用不合理的现象发生,政府在为农户提供补贴之前,需要对提交申请的农户进行相关资质和材料的审查,例如对土地经营面积进行严格审核、对农业机械购买证明进行查证等,以此来保障农机补贴费用使用的合理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同时,应该按一定比例设置专项培训经费,用来对购置农用机械的农户进行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扩大其知识储备,充实农业机械化推广队伍。如果以上具体措施能够落实到实处,那么农民对农机产品的兴趣将会得到一定提升、使用农机产品的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3建立农业机械化推广试点,以项目为依托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绿色技术;技术推广;技术使用

1绿色技术的内涵

绿色技术指的是能够有效控制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维护生态和谐,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体系[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的重要性,也致力于在农业发展中引入绿色化的发展观念,优化生态环境,平衡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发展冲突。绿色技术主要包含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其中辅助技术能够有效改造并创新农业的生产过程,优化其生产环境;而核心技术能够最大化提高农业质量,打造完善的农业产业发展框架。

2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推广使用的意义

2.1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农业机械化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机械化设备取代以往的人工操作,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代替以往的畜牧工作,有效控制传统手段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种技术体系[2]。将农业机械与绿色技术相互整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机的生产效率。并且,在操作绿色技术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可达到更优化的分配,提高了生产速度,增强了生产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农业机械化与绿色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控制劳动强度。

2.2降低生产污染,循环利用生态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营养,也会关注其是否存在农药残留。农药残留会威胁到大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环境。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率,农民会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以及肥料,这违背了我国所推行的绿色发展理念,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3大力开发智能化农业机械,最大限度节约资源

传统的农业机械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体系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在农业领域机械设备的类型并不单一。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消耗,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机械设备自身的机械功能并不能够被充分发挥。适当地引入科学绿色的现代化技术,可以有效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并通过计算各农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效调整机械设备的性能框架,以自动灌溉、自动控温的方式降低资源消耗,节约人力资源以及物理资源,对农产品形成有效保护,提高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3]。

3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推广对策

3.1彰显企业主体功能

在农业类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将绿色技术与农业机械化设备相互整合,可以辅助其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益。但客观来说,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并不多,多数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此,在农业机械工程推广期间,需要加强企业示范让各大企业能够正确看待绿色技术的应用价值,并能够主动地对这一技术加以应用,促进自身生产效益及社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强。同时,需要大力发展企业主体功能,借由农业企业这一渠道展现绿色技术的具体作用,如绿色产品生产,绿色机械等等,既提高了企业的管理精细化,也达到了绿色技术的有效发挥。例如,企业在开展旱田工程时,便可有效引入绿色技术,借由绿色技术提高整体的灌溉效率。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例,南方地区的地形相对较为特殊,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农业生产种植过程中很难形成大范围的种植区域[4]。对此,该地区的农业企业需要加快机械设备的研制,借由绿色技术促使农业机械化更好地适应地理环境以及地理需要。同时,需要加强整体的创新力度以及宣传力度,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主要价值,通过网络传递绿色技术及农业机械化,促使更多的农民能认识到绿色技术的作用。

3.2展现高校引领价值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主要地点,是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孵化基地,并且高校内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够快速接收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所以在推广绿色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高校这一层面。高校方面需要与当地的相关企业构成合作关系,共同展开绿色技术的研发以及创新,打造更高水准的人才团队。一方面,高校需要针对绿色技术构建相应的学术研究体系,用完备的理论支撑,为绿色技术的发展创新与推广构建有效基础;另一方面,高校需要主动与其他院校或相关农业企业做好交流,促进信息流通以及资源共享,为我国绿色技术的研发及推广提供充足助力。

3.3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首先,国家政策方面需要加大环保宣传,对于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绿色技术加大推广力度,对现有的生态环境加以有效调整;其次,政府方面需要对农业机械化产品及绿色产品的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以此为绿色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最后,政府方面需要加大农民的培训以及教育,促使农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绿色技术的重要性,以更高的素质水准共同参与到绿色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必要时政府方面需要构建完善的措施以及制度保障,以制度体系宏观调控农业机械绿色技术。各地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提出合适的惠农政策,设定合适的补贴体系解决农民的需求,实现绿色技术的充分推广[5]。3.4健全农业发展机制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在农机领域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而针对绿色技术的推广也还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并且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障碍以及困难,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推广体系以及推广机制,在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领域工作者需要打造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除此之外,在技术的推广阶段,还需要主动联系一些农机领域的专家或技术领域的专家,征求对方的建议,有针对性地优化生产流程以及生产框架,最大化发挥绿色技术的价值,控制农机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在机制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构建完备的人才准入体系,切实增强人才的综合技能,辅助绿色技术深度推广。

4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使用对策

4.1绿色制造工艺

绿色制造工艺是在原有机械制造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相较于传统机械制造来说其整体的综合性会更高,会涉及较多的领域,例如能源领域、环境领域、材料领域等等,优势相对较为明显[6]。在农业机械化中应用绿色制造工艺可以更好提高产量并控制能耗,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问题,真正满足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例如,在农业机械化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就是焊接技术,在以往的环境中会应用到较多的焊条,而焊条的成本相对偏高,并且在焊接中很容易出现一些焊渣,整体的操作方法较为复杂,也会造成较大程度的环境污染,但是融合了绿色制造工艺后,整项工作所需要的熔池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焊接过程中不会形成过大的受热面积,也无需再频繁地清理。相较于传统焊接技术具有较低的成本以及较大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效率。

4.2人机协同技术

在农机中,人机协同技术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7]。人机协同简单来说指的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更加有效连接人与机械,提高整体的操作效率以及生产效率[8]。在以往的农机发展过程中,很多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难度相对较高,已经阻碍到农业工作的开展,而借由人机协同技术,农机操作人员可以及时诊断农机存在的故障并找准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对其加以有效处理。更重要的是在人机协同技术的支撑下,还融合了很多其他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等。诸多技术体系的有效支撑,可辅助工作人员更加快速地借由人机交互平成信息的反馈以及信息的搜索,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果,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4.3绿色维修技术

绿色维修技术能够对能源消耗以及环境影响形成综合考虑,能够切实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目的[9]。在农业机械化工程中,应用绿色维修技术可以在很长时间内维持机械的整体状态,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在维修过程中能够避免一些有害物质的滋生以及扩散,对于废弃物能够做到很好的处理,避免污染的进一步扩大。绿色维修技术是在现代化方法和技术体系上发展而来的,能够在高科技设备的有效支撑下对农机中一些报废的零件,进行有效的形状恢复、尺寸恢复以及性能恢复[10]。例如部分机械中的零件可能需要通过滚齿操作以及车削操作,而在此过程中,如若采用以往的维修手段,可能会造成较大程度的环境污染,对此可以引入绿色维修技术,利用这一方式以低温干式切削的方法,提高修复的整体质量,满足经济性及环保性的相关要求。更重要的是在绿色维修技术使用中,不会涉及柴油煤油或者汽油,取而代之的是绿色洗涤剂,最大化控制环境污染,提高农业机械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应。

4.4模拟样机技术

在现代社会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可适当引入绿色技术中的模拟样机手段,以此有效控制传统手段形成的不良影响。工作人员可以借模拟样机技术模拟化的生成相关模型并进行碰撞实验,无需再如同以往一般生成质量不明的样机,并反复修改,有效降低了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材料的过度浪费。模拟样机技术能够从根本上展现出绿色技术的价值,控制时间,控制损耗,实现绿色化发展目标。但这一技术对于人才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相关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革新,最大化发挥技术的应用价值。

4.5机械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以现代智能技术为依托的全新技术体系。在农业机械发展过程中,引入自动化技术可以更高效率提高机械的使用价值,同样机械自动化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有效降低人员的过度消耗,实现自动化工作,自动化生产,是一种典型的绿色技术。现阶段我国针对农业机械自动化形成较高的关注度,其整体的成绩也相对较为稳定。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以及创新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5结论

篇5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新农机 新技术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224-01

1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发展过程中还存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整体水平不高,新机具和新技术应用之后的保障措施达不到当前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和发展水平,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农机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典型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存在比较大的技术障碍,新机具、新技术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关于农机设备和技术研发的高素质科技人员严重缺乏,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设备的需求。

1.2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南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而北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差。

1.3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引导不到位的现象,农机补贴政策实施范围较小,农民群众的购买能力不足,购买积极性无法被全面调动起来,导致了农机推广工作难度增大,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应用率较低。

1.4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缺少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严重影响的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2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前景分析

2.1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区域化

要紧密围绕地区的优势农业产业和地区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区位优势,按照标准化、产业化和优质化的发展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产业。对于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应该以现代化农业为主,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高效养殖产业等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对于中东部地区应该以发展粮食型农作物产业为主,继续巩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实现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全程机械化发展,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以及加快畜牧业健康发展而服务。对于西部地区,应该积极发展以牧草生产为主的新机具和新技术,提高棉花、甘蔗、甜菜以及蔬菜、水果的机械加工能力,为实现特色经济农作物机械化而服务。在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势,构建一个合理布局、机械化发展规模适宜以及重点突出的机械化发展新格局,最终促进不同地区的机械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

近几年,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主体。进入新世纪后,市场需求对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配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机销售、维护和田间作业三个主要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这就需要农机相关的服务产业继续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在纵向方面分析,应该积极建设以乡镇为中心、以村落为网点、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切实提升农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最后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广度方面分析,要积极推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跨区域作业,不断拓展农机产业服务的范围,从而延伸到农业生产的的各个领域和范围内,并要按照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产业化要求,对农业机械的作业项目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调整,突出做好农机设备的社会化服务工作,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一条龙服务,形成农民群众需求+农机专业服务+龙头企业带动的全新服务链条。

2.3 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一体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实施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全新的农业技术要想迅速、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必须与先进的农业机械高效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机、农艺技术高效结合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机和农业技术结合程度更加密切,节约成本的效果大大提高,这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体现。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广科学适宜的土地深松、精细化播种、节水灌溉等新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 总结语

总之,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农民群众生产力,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益。随着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机械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虽然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参考文献

[1]张如山,谢达.浅谈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J].财金贸易.2000(12)

篇6

[关键词] 农业 机械化技术 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68-01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州党委、州政府的农业农村等一系列会议精神,加快我州设施农业发展步伐,稳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州的“菜篮子”工作,在州党委、州政府正确领导和各有关业务部门大力协助下,围绕“保障菜篮子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按照“积极稳妥、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生产配套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使大棚蔬菜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保障设施,现将我州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州共有日光温室蔬菜大棚2607座,其中,种植果菜843座、叶菜391座、果树645座、花卉89座、食用菌29座。卷帘机1383台,暖风机180台,肥水一体化滴灌设备60套,种子磁化机10台,在大棚蔬菜中使用的微耕机63台,现在大棚换茬种植蔬菜基本都用微耕机进行耕作。

二、主要采取的技术措施情况

1、对设施点的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农机户、农户进行了技术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对国内现有的设施农业生产机械进行了调研,选出适合我州蔬菜种植作业的机具与机型。制定了相应的机具技术操作规程,编写了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卷帘机安装调试方法等宣传推广技术资料,对示范区主要进行宣传,技术培训,讲解蔬菜大棚种植配套机械化的优点及主要机具的结构特点,调整、维护等知识,使农户真正懂得了怎样用好设施农业机械。

2、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协调工作,取得了各级领导的支持,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工作任务。

3、积极开展培训,强化技术指导。截止目前,全州已开展设施农业生产培训10余场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并安排50名技术人员深入温室生产基地开展技术指导。

4、组织现场观摩,提升设施农业管理和生产水平。

5、肥水一体化滴灌技术:这种灌水施肥方法是通过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对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经测算每667平方米蔬菜增产400-1000公斤,增加菜农的收益,经济效益显著。

6、微耕机、卷帘机作业技术:微耕机技术是将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人工耕作改变为微型耕作机作业,机具体积小,转动灵活,使用方便,特别适宜大棚蔬菜种植的机械化作业,通过今年的试验得出微耕机每天作业6亩以上,而人工每天只作业1亩,那么微耕机作业比人工作业提高功效6倍以上。一年两个作业季节按30天计,一年可节省劳动力为(6-1)×30天=150个。

7、卷帘机作业是将蔬菜大棚上的保温材料和草帘利用机器卷起或铺盖的技术,可缩短卷帘的时间,增加蔬菜日光照射时间,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即减轻劳动强度,又可提高功效,卷帘机作业比人工作业提高功效4倍以上,每年可节省120个劳动力。

三、取得的成效

1、与地面灌溉相比,滴灌施肥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实现精确灌溉、精准施肥,具有节水、节肥、节药、节地和省工,改善土壤及微生态环境等优点。

2、经济效益经测算,应用滴灌施肥技术,每667平方米蔬菜增产400~1000千克,增加纯收益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3、生态效益滴灌施肥可使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减少了水向深层的渗漏及移动性强的营养元素如氮素的淋洗流失,减轻了对地下水的污染。

4、社会效益滴灌施肥可以减轻灌溉和施肥的劳动强度,并有利于蔬菜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品质和市场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

5、卷帘机、微耕机的推广使用,必将促进我州蔬菜建设,丰富市民反季节蔬菜起到有效推动作用。对增加菜农的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1、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小,零星分散,拳头产品少。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短,品牌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农户技术水平低。现有的农业知识相对落后。

2、微耕机既可用于大棚蔬菜地作业,又可用于枸杞地作业,见效快,菜农能积极购买,而卷帘机成本高,只能用于春秋季低温时作业,见效相对较慢,菜农就因资金短缺又不能及时见效,降低菜农购买的积极性。

3、暖风机的使用效果差,由于我州的大棚蔬菜种植只是提早蔬菜的上市,冬季气温太低不能种菜使暖风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今后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建议加大对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投资扶持力度。设立专用资金,扶持农户用于设施农业发展配套,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政府引导,根据区域实际建立特色型设施农业基地,实现产业规模化。解决农户资金薄弱的问题,由政府部门出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补贴。抓好设施农业监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从源头上控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和残留超标,确保农产品达到无公害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刘士辉. 关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9:357+360.

篇7

我县粮食的优势是玉米,提高玉米单产效益来讲至关重要,而在以品种为中心的玉米栽培技术中,关键是一次保全苗技术。据专家调查,我县玉米种植在好的年份、好的地区按品种要求的密度呆苗才只有80-85%,较差年份、较差地区只有70-78%。因此,要实现在全县玉米种植地区提高10%的保苗率,就可以在现有产量上增产10%。在秋季产量调查中还发现,细杆小惠植株也可以造成10%左右的减产。解决上问题的关键是更好地实现农机农艺的结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齐苗、壮苗。从各地多年的对比调查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一般机械播种比人畜力播种早出苗4-10d,出苗率高6-28%,而同样是机械播种并用苗带镇压器镇重镇压苗带的地块比用传统V型镇压器镇压的早出苗1-5d,出苗率高1-3%。而且,不同的播种与方式苗期长势和产量也有明显区别。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倡,在全县玉米种植地区推广机械精少量播种—种保全苗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一次保全苗是一项综合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机械精少量播种为中心,辅之以秋翻整地,种子处理、化肥深施、苗带镇压和药剂除草等相关配套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在我县以推广多年,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原因就是许多地方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它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规范技术要点,加大推广力度。

首先要提倡秋翻整地。根据我县的降水情况,只要耕作措施得当,前一年贮藏在土壤里的水分足够种子的萌发需要。但我县有些地区搞春整地、春打垄,这种方法是前一年贮存在土壤里的天然降水散发。这样,根据多年统计分析,中部地区约占30-40%,西部仅15-20%。因此干种湿出的做法太大,而且春天整地还容易形成土块,阻碍种子的萌发。只有在秋季整好种床,经过土壤的冻融作用,种床的质量才会更好。

在西部干旱地区提倡全方位深松,深松的深度为40-50cm,而且在耕层底部形成一个直径10cm的空洞(成为鼠洞)。全方位深松的好处很多,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深松过的土壤,在一小时内可接纳350-600mm的降水,而不形成地表径流,既能贮存天然降水,又能避免因地表径流而导致的水土流失。通过全方位深松,在地下形成巨大的土壤水库,它能为春旱条件下一次播种保全苗提供可靠的水分保证。据测定,深松比不深松的耕地0-100cm土层可多蓄35-52mm的水分,相当于每公顷土地多蓄水400t左右,做到了天旱地不旱;二是能够降低土壤盐碱浓度。全方位深松的土壤,可是耕地含盐量降低12%左右,这对于改造西部地区中低产田很有作用。全方位深松三、四年进行一次即可。这样,我县西部的耕种技术就能充分积蓄限的350-450mm降水,使伏雨春用,旱用,客服干旱威胁,确保春寒年利用好土壤自然蓄水,一次播种达到苗齐、苗全、苗壮。在没有实行全方位深松之前,还需推广机械化一条龙坐水种(节水保墒耕种技术)技术。

保全苗的技术的关键是播种环节。首先种子要有保证,发芽率和纯度要高,要经过药剂拌种和磁化等处理,要有良好秋翻整地质量与合适的土壤墒情。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科学的播种方法。一要播深均匀,深度偏差在±0.5cm。窄开沟。接墒下种,覆湿土。二要按品种要求保证株树,株距一致,使小苗吸收养分均衡。三是播种要进行苗带重镇压,使种子和湿土密接。播种同时提倡深松施化肥和药剂灭草。

采用科学的机械播种方法,配套相应的技术,能达苗全、苗齐、苗壮,实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机械精少量播种比传统人蓄力播种每公顷可省种子20kg(节省下来的种子钱足已支付机耕费),而且省工、效率高,抢农时。这些,已被各地多年的生产实践所证实。我县近几年机械精少量播种面积逐年扩大,但许多地方作业技术不规范,相关技术配套不好。比如,有的地方不搞秋翻搞春翻,既失墒又很难保证整地质量。全方位深松技术刚刚引进,干部群众对此的认识不够。苗带重镇压器已推广多年,但机具数量仍不足千台,等等。为此,我们认为,要想推广好机械精少量播种一次保全苗技术,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优化措施

0引言

所谓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将控制论、计算机技术、液气压技术等应用到农业机械的设计当中,使农业机械可以独立完成田间耕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为了响应政府高效农业的号召,我国农业正逐步朝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不仅能够使劳动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还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劳动舒适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很多科研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实用阶段。

1农业机械自动化对农村建设的意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的和谐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从整体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处于较为稳定和谐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收入过低。因此,我国要大力推行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供保障。

2农业机械的分类

通常来说,农业机械是由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组成的。这两者之间主要是以牵引悬挂或者是半悬挂的方式进行连接。也有的农业机械将这两者制造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这两者在耕作的过程中,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3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在推广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导致了他们不愿意在农业生产的机械方面进行投入,最终造成了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供大于求的尴尬。第二,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制造的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科技水平还不够成熟。第三,我国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动力。我国大型农业机械的制造企业,以及科院院所存在着资金不足、科研环境较差的问题。对农业机械进行设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作为依托。我国大部分科研院所和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并没有完成对实验室的配套建设,使得科研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困难重重,这一现状也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四,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很高的科技水平作为依托,但是我国科技基础薄弱的现实,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得困难。

4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措施

4.1实现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新时期重点研究和应用性广泛的新科技,很多西方国家先后展开了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产品质量的鉴定方面,以及在记录农产品生长的信息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首次尝试,利用该技术研制了专业性的采蘑菇机器人。采蘑菇机器人在采蘑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蘑菇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而且能够对所采的蘑菇进行合理化的分类。受到英国的影响和启发,我国国内也开始尝试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中,加入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要实现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努力。

4.2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小,而且我国水资源分配的不够合理,使得我国水资源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要促进农业的发展,充足的水资源是必要的条件。在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的同时,保证对水资源的节约,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所谓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是把传感器与电子计算机进行有机结合,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需求及对用水量的需求,通过软件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对农业施肥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是节约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避免浪费以及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4.3实现农业的精准化

农业精准化是指将我国的传统农业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科技化。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农业生产自动化,是一项以计算机网络和控制器等为基础的技术。我国对精准农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农业气象的自动化仪器,已经在我国郑州气象站开始投入使用。农业气象观测仪,可以对农业生产的小环境进行合理化监测,并且通过网络把监测到的信息及时反映给当地农业部门。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给各个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加强科技创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选择,同时也是长远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农业产业而言,为了使我国农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要提高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的投入,并将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努力钻研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并且要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农业的智能化时代,创造出我国农科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洋.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和推进模式探讨[J].化工中间体,2015(11):11-19.

[2]罗小锋,刘清民.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10(02):17-22.

篇9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应认识到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贡献。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装备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时期农业机械化装备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1.1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大量劳动力,提高农业收益率

传统农业需要人工进行种植的全过程,而农业机械化当前不断发展、更新,日益发达。很多原来必须由农民亲自完成的工作,可以交由机械来完成。生产效率十倍,百倍的提高了。而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未来,中国即将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带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时代已经悄然而去。未来,每一个劳动力都需要更高效的实现价值。而所有,可以由机械来完成的工作都将不再需要人的参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正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量农业人口将转移至城镇,由农业生产转业工业生产与工业服务。那么就需要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力,以解放大量农村劳动力。

同时,对于农民种田来说,大规模机械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的收益不断的提高。这也是当前,农业机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东北作为农业的主产区,农业耕种面积大,很适合大规模农业机械作业。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加大,对于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的广泛实施,很多农民都用上了农业机械,在生产中尝到了甜头。部分农民也因为实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有能力耕种更大范围的土地,从而进行土地承包,进行更大范围的机械耕种。

1.2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虽然已经很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过去10年当中,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还发展阶段。据官方数据统计,2002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2.3%,至2011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4.8%,10年间这一数据增长了22.5%。学者们称这是“10年跑赢30年”!

农机总动力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参数,在2011年我国的农机总动力达9.8亿千瓦,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装备稳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极大增强。

当前农业机械化已经不仅仅是为农民、机械操作人员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还为我国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保驾护航的作用。例如,过去县域内的小麦收割时间通常为20天左右,而在2011年底的数据显示县域内的小麦收割时间为10天左右。缩减一半的收割时间,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来说,是可以避免病虫害,尤其是自然灾害的重要方法,而这只能由农业机械化收割来实现。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包含技术水平的进步、应用的不断推广,同时也包括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7.1万个,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达到2.8万个,入社人数达58.2万人。以财政补贴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渐形成。订单合同作业、承包租赁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机作业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

3 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展望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到了飞速发展阶段。在未来,我国农业必将进入更高水平的机械化阶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农机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将深刻影响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

(2)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化、全面化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由解决关键环节机械化为主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快速推进转变,从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全程延伸。

(3)农机服务组织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将显著增强,服务质量、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将成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其他公益性职能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

(4)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各区域将进一步明确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和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地区间农机化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4 小结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应认识到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C],乔金亮.通讯员.邹 红, 经济日报, 2012-09-17.

[2]论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J],王丽[D],吉林农业[D],2013-10.

[3]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陈金虎,长江大学, 2012-04.

[4]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鞠金艳,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5]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研究[D],钱学龙,沈阳农业大学, 2011-06.

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优化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14

0 引言

所谓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将控制论、计算机技术、液气压技术等应用到农业机械的设计当中,使农业机械可以独立完成田间耕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为了响应政府高效农业的号召,我国农业正逐步朝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不仅能够使劳动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还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劳动舒适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很多科研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实用阶段。

1 农业机械自动化对农村建设的意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的和谐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从整体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处于较为稳定和谐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收入过低。因此,我国要大力推行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供保障。

2 农业机械的分类

通常来说,农业机械是由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组成的。这两者之间主要是以牵引悬挂或者是半悬挂的方式进行连接。也有的农业机械将这两者制造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这两者在耕作的过程中,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3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在推广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导致了他们不愿意在农业生产的机械方面进行投入,最终造成了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供大于求的尴尬。第二,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制造的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科技水平还不够成熟。第三,我国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动力。我国大型农业机械的制造企业,以及科院院所存在着资金不足、科研环境较差的问题。对农业机械进行设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作为依托。我国大部分科研院所和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并没有完成对实验室的配套建O,使得科研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困难重重,这一现状也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四,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很高的科技水平作为依托,但是我国科技基础薄弱的现实,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得困难。

4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措施

4.1 实现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新时期重点研究和应用性广泛的新科技,很多西方国家先后展开了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产品质量的鉴定方面,以及在记录农产品生长的信息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首次尝试,利用该技术研制了专业性的采蘑菇机器人。采蘑菇机器人在采蘑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蘑菇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而且能够对所采的蘑菇进行合理化的分类。受到英国的影响和启发,我国国内也开始尝试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中,加入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要实现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努力。

4.2 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小,而且我国水资源分配的不够合理,使得我国水资源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要促进农业的发展,充足的水资源是必要的条件。在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的同时,保证对水资源的节约,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所谓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是把传感器与电子计算机进行有机结合,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需求及对用水量的需求,通过软件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对农业施肥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是节约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避免浪费以及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4.3 实现农业的精准化

农业精准化是指将我国的传统农业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科技化。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农业生产自动化,是一项以计算机网络和控制器等为基础的技术。我国对精准农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农业气象的自动化仪器,已经在我国郑州气象站开始投入使用。农业气象观测仪,可以对农业生产的小环境进行合理化监测,并且通过网络把监测到的信息及时反映给当地农业部门。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给各个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加强科技创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选择,同时也是长远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农业产业而言,为了使我国农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要提高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的投入,并将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努力钻研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并且要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农业的智能化时代,创造出我国农科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洋.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和推进模式探讨[J].化工中间体,2015(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