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广场规划设计

篇1

关键词:酉水文化;风光带;景观规划;

0、引言

酉水文化长廊风光带利用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力求在设计中通过对当地文化的着力诠释,体现出追求中国古典园林“宛若画意、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髓。

1、项目现状概况

酉水河是保靖境内最大的河流,酉水古称酉溪,是武陵五溪之一。酉水为洞庭水系沅水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宣恩县境内椿木营的火烧堡,流经湖南保靖县,后流入洞庭湖。酉水河,是土家人的母亲河。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可以触摸历史的痕迹,可以聆听远古的天籁之音。

2、规划设计目标

构筑具有酉水文化特色的沿河风光带。以滨河地域、地貌为基础,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特有资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沿河景观带。打造成为城市最重要的休闲景观带和绿化隔离带,为市民提供一处休闲活动和有养呼吸的场所。同时展现保靖县的人文风貌。

3、设计要素与功能

景观规划设计包含景观视觉形态、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大要素内容。景观视觉形态要求有鲜明的形象,在滨河景观带中主要体现在雕塑、园林小品、硬地铺装等造型和色彩上,以及植物配置所形成的层次和色彩对比上。

环境生态绿化要求有足够的绿地和树木,在滨江景观带中体现在绿化树木的布置和品种上,布置多采用自然种植的形式,品种主要选择耐寒、抗旱、耐盐碱的适生种。

大众行为心理要求考虑群体大众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在滨河景观带中体现在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对人流的趋向和导向及环境气氛的渲染营造上。

滨河景观带的功能: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娱乐、呼吸新鲜空气及节假日休闲的场所。

4、设计思考与风格追求

文化根源追索:酉水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一条文化河流。《禹贡》、《山海经》、《水经注》等史籍都有记载,史籍所说的古代九江位于洞庭,酉水即为古代九江之一。在距今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酉水就以酉溪之名著称于史,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屈指可数的一条文化河流。有关 “五溪”之名,郦道元《水经注》释:“武陵有五溪,谓雄溪、瞒溪、无溪、酉溪、辰溪是其一焉。”唐人梁裁言《十道志》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江,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武陵之酉溪在古代史中,尤其在民族史上的名气大,它是与巴人和“蛮”联系在一起的。而现今整个酉水流域仍是巴、“蛮”遗裔――土家族最集中的聚居区域。因此就给酉水留下了极深的古文化烙印。

人本主义思考:设计中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和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做到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自然生态思考:滨河景观带中尽可能栽种本土树种,植物配置充分考虑季相变化、色彩变化和层次的变化。选择姿态优美、生长势强、病虫害少、易于养护的树种。

色彩秩序思考:对滨河景观带的路面铺装、座椅、果壳箱等景观设施予以色彩控制,即分段控制色彩基调,使色彩秩序不致过花过乱而失去滨河景观带的档次品位。

5、环境设计要点

整体设计以文化作为贯穿全园的主线,挖掘保靖县及酉水河的主流文化即“保靖文化链”和“酉水文化链”。

5.1、保靖文化链

保靖建县较早,变迁较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战国始有建置,为迁陵候。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立迁陵县。新莽改迁陆县,东汉复迁陵,三国、西晋、东晋因之。南北朝时期,齐改零陵县,梁复迁陵县,至隋入大乡县,唐改三亭县、洛浦县,唐末复三亭县,五代为保静洲,保靖军民安抚司,明为军民宣慰司。清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七年(1729)建立保靖县,相沿至今。

5.2、酉水文化链

意象之源:酉水可以说是保靖县的母亲河,她孕育了这一方水土的儿女。

意象设计:在景观中运用思源广场、渡口、船曲、金鲤跳跃等景观来体现酉水的文化以及她给人们带来的人生感悟。

方案提出:运用码头、仿古休息亭、石景瀑布、鲤鱼雕塑等要素来进行思想表达。

5.3酉水文化区

5.3.1、酉水渡口―― 在陆路运输还不发达的时候,主要的交通方式为水上运输。

5.3.2、 酉水资源

酉水河是湘西最神秘、最具特色、最具旅游开发前景的母亲河,仅县城迁陵至里耶河段就有汉代四方城遗址、摩天石刻“天开文运”、江口红石林、陡滩民族风情、碗米坡生态平湖游、首八峒八部大王庙、魏家寨西汉古城、里耶秦简等60余处景点。吕洞山、小寨沟、苗家边墙等其它景点也千姿百态、各展。

5.3.3、 思源广场

农田灌溉用的是酉水。酉水是保靖人民赖以生存的水源头,本广场引用“饮水思源”的典故。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

5.3.4、金鲤跳跃

金鲤鱼是黄河特有的鱼种,丰收时间,鲤鱼跳跃,一团喜悦。

6、硬地铺装

硬地铺装分三个层次:静态休闲区域、开敞流动区域和道路交叉口。整个滨河景观带较长,对各个区域的铺装图案进行分段设计。铺装材质以青石板、环保砖为主,辅以花岗岩、广场砖等材料。另外对车档、井盖、树蓖子等小品做专门设计。各个景观带的硬地铺装色彩以暖色调为主,静态休闲区域和道路交叉口铺地图案较为细致,开敞流动区域铺地图案较为简洁朴素。

7、竖向设计

局部做小的地形处理,丰富景观形态。模拟自然形态人工堆置微地形,形成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效果,同时微地形还能营造高程变化丰富的景观,丰富了绿地的空间形态,其它部分竖向规划结合给排水与植物造景需要基本做成坡面绿化的形式。

8、 灯光夜景照明

滨河景观带中车行道采用了高杆型灯柱――用于主道路照明,布置于“金链”内两侧或中央一排。

落地型投光灯――用于雕塑、植物及部分小品照明,布置于树下和小品旁。

埋地式泛光灯――依景观需要布置于重点地段。

磨砂玻璃泛光带――布置于侧铺装地上,间距约10m。

霓虹灯――大型广告牌及路口节点的霓虹灯需配合景观环境专门设计。

重点地段,采用了背景音乐系统,隐蔽布置于花坛树下。

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在此感谢设计组所有成员的大力支持,以及甲方单位提供的大力协助。

附图:

整体鸟瞰图

篇2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存在问题;注意要点

中图分类号:S7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特别是城市中心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建设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1.1城市广场定义

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

1.2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2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内容

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

2.1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遵循原则

2.1.1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例如:保定市军校广场总占地面积317亩,总投资1.38亿元。该广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在中国文化崇尚自然的背景下,结合欧式园林开朗、明快的处理手法,配以现代气氛浓厚的大型音乐喷泉、主雕塑、文化墙浮雕、小品点缀,创造出符合人的心理的环境空间。按其总体规划,整个广场由主入口广场、市民广场、历史文化广场、休闲娱乐广场、西侧风景林带和军校纪念馆、检阅台七个部分组成。在市民广场下面建有地下商城。整个广场是一座集休闲、观览、集会、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现代化城市广场。

2.1.2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

例如:保定市京石高铁客运专线广场,是三条城市轴线交汇于站前广场,轴线焦点处以保定市花“玉兰花” 为主题,进行站前旅客集散广场景观设计。通过玉兰花形状无指向性的特点,沟通城市各条轴线,并成为城市景观轴线底景。旅客集散广场两侧交通设施依集散广场形式布置,强化集散广场“玉兰花”的视觉中心地位。再如:济南的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1.3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不管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

3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广场规划设计及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尺度过大

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特别是地县一级城市的广场,有许多在规划阶段就没有科学地界定广场的尺度,导致广场尺度过大。广场尺度过大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1)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2)势必会使广场产生空旷的感觉,不具备亲和力,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3.2空间围合感不强,建筑形式欠协调

广场的围合有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与单面围合四种形式,其中以前二者封闭感较好,有较强的领域感。围合广场常见的要素有建筑、树木、柱廊和有高差的特定地形等,其中以建筑围合较好。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有不少都是用道路围合,或只在广场的一侧到两侧布置建筑,容易使游人在行为及心理上产生不安定的感觉,至使游人在广场内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了广场的内聚力及吸引力。

3.3对地方传统文化体现不够

千人一面、一哄而上是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广场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使得广场的内容远看似有、近看却无,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

4关于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的几个要点

城市广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层次性、可达性、适应性和地方性。

4.1层次性

城市广场的层次性,首先是指城市广场应分级设置,将城市广场分为城市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社区广场。其次是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不同规划阶段,均要考虑广场的布置;再次是在广场的专项规划中,要考虑市级、区级、社区级等不同层次广场的合理布局。城市广场一般不宜过大,宜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

4.2可达性

可达性,一是指空间距离的远近;二是指交通时间的长短。目的是为了市民能方便使用城市广场。

4.3适宜性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是指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的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的,适宜的或者充分的能力。

4.4地方性

广场规划设计要涵盖地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

5 结束语

广场是城市的客厅,是城市特色形成及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形式多样,类型不一,主题丰富的广场建设项目真可谓是层出不穷。因此就要求设计师们以人的需求为准则,拓宽设计思路;重视人的行为、心理等多种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度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要切实实行规划城市专家咨询,实施规划群众参与,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34页.

[2]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58页.

篇3

关键词:广场;规划;布局;指标

l前言

从基本定义上讲,城市广场是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 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城市构成的一部分重要元素。在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活动。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让城市迈上更健康、更文明、更讲究生活质素和城市文化的台阶。基于此,规划和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的良好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2工程概况

某县拟建文体休闲广场位于滨江南岸新区中部, ,总用地面积2.5hm2(其中广场用地面积为16030m2)。整个建设用地范围东临洋洞河边,南临环城南路,西靠住宅小区,北靠市政路。其中用地范围内地形较为单一,基本为平地。地势南高北低,场地内高程均大于城市百年一遇的洪水位高程,无洪涝灾害影响。

3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营造舒适的文、体、休闲广场

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应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广场规划设计中,将规划用地按其性质划分成文、体、休闲三大活动区(用地北面部分作为休闲区,南面作为体育活动区、中间作为文化活动区):在营造舒适的文、体、休闲环境同时,又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4科学规划设计,合理用地布局

现在的广场一般都比较大,需要划分成不同的领域,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开展多种活动的需要。在划分过程中,要有一个集中的大空间,这个空间占据主导地位。小空间的划分要适当,不宜琐碎,并且与大空间之间要有联系。不管是大空间还是小空间,广场空间应以“块状空间”为主,“线状空间”不适应活动的开展。

4.1功能分区明确,用地布局合理

按照不同的使用性质和场地条件,将整个广场用地划分为文、体、休闲三大部分。体育活动区设置在用地的北面(其中设有一个露天篮球场、一个儿童活动中心、一个健身场和一个单双杠场地),在广场中轴线的东面地段设多功能文化科技馆一座(公共厕所就设在体育馆内的后边);广场的中心位置及东面为文化活动区(其面积为5200m2),其他为休闲区,整个广场分为文、体、休闲三大块设计,这样的布局做到了既分工明显又相互联系的合理的整合性广场。

4.2停车场地设计

广场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利用周边的道路和小高层居住建筑的地下室做停车场,既为整个地块也为周边地块解决停车问题。停车场地面做法见图1所示。

4.3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应协调与统一。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和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到文化广场的方便性和可达性。

根据现状地形条件和广场、居住分隔的需求,广场用地部分通过设置的1条(南北向)20m宽的路和1条(东西向)内部道路引入,广场内部道路设置为环路,并通过一条(东南向)15m宽的路联接滨河路,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非常方便人流进出。居住用地部分:西面居住用地利用原小区与办公楼的一条12m宽的路进出,人行可以由广场北部道路直接进入;西南角的居住用地环城东路直接进出,居民也可以由后门直接进入广场。这样的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可以保证城市各区域到文化广场的方便性和可达性。

4.4竖向处理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结合周边道路标高与坡度,同时考虑满足甲方建设用地及节约资金的要求,尽量做到实用,合理,经济地解决场地竖向高程问题。根据现状地形情况,针对不同高程地段分别处理竖向问题,充分考虑工程环境条件,适当改造地形地貌,按照“挖填平衡,就近处理”的原则,解决土石方工程问题。

4.5景观绿化组织

广场不论大小,都要充分考虑绿化问题,这体现了现代广场设计对于人和环境的关怀。广场绿化要和广场的其他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协调。广场作为集文化、体育、休闲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建筑造型力求个性鲜明、现代新颖、简洁大方,满足其功能需求。色彩以浅淡颜色为主,局部地段进行点缀,以形成繁荣的氛围。充分利用屋顶、阳台、雨篷等场地进行垂直绿化,建造空中花园形成立体绿化景观。

在广场的景观绿化设计中,在西面居住用地设计1栋12层的建筑大楼,建筑造型体现居住建筑的明快、恬静的特征,利用阳台、窗户和屋顶的变化与统一,创造舒适宜人、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在用地内由于人来车往较多,则在道路旁和建筑物之间种植高大乔木,形成道路绿化景观和树荫,增加绿化率。

4.6综合管线分布设计

在广场规划设计中,用地范围内的给水、排水、煤气、电力、电讯和有线电视等管线均从江南路和正东路接入或接出,与城市管网相连。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经污水管收集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入河内。

4.7照明系统设计

广场照明是城市照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城市照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广场照明工程是照明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也是照明技术与城市环境结合的艺术体现。利用灯光对城市广场加以美化,运用光线照射的强弱变换、色彩搭配可淋漓尽致地表现广场的特有风格。根据广场的规划布局和夜景视觉效果,可以将广场照明系统按如下设计:

(1)按照不同的使用功率将广场中不同的灯光线路单独设置,以便于日后的管理与维修。

(2)电源:采用380Ⅴ 三相五线制供电,电源从县城供电网中引入。电源引入处需重复接地,电源控制箱设于文化科技馆内。

(3)广场线路布置采用铜芯塑料绝缘线穿塑料管埋地覆设。线缆表面覆土厚度不少于0.6m。

(4)灯光线路线径和电源控制箱根据供电系统图的要求进行采购。

(5)射灯照明:除综合健身馆采用大功率射灯外,其它均采用小功率射灯。

(6) 周围道路的路灯不纳入本照明系统中。

(7)其它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8) 灯具规格详见表格1。

5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是从量的方面衡量和评价规划质量和综合效益的重要依据,要评价任何一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的好坏,要解决任何一个技术经济总是都离不开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经济指标。广场技术经济指标见表格2。

6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城市建设广场建筑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城市寸土寸金,留那么多广场岂不浪费?或云: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吗?其实,这些都不成问题。如广场主体建筑向空中发展,地盘自然也就宽了;再如只要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把众多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和广大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融合起来,把国土规划、设计、建筑力量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刮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旋风。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亮丽起来,多一点绿树红花,多一点蓝天白云。

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一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出于商业目的而冠名为“××广场”,则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

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漂亮、越大越气派,那是错误的。大广场不仅在经济上花费巨大,而且在使用上也不方便;同时,广场尺寸不宜人,也很难设计出好的艺术效果。城市广场尺寸太大会缺乏活力和亲和力。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一般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一些。至于交通广场,面积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集会游行广场,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最多人数;影剧院、体育馆、展览观前的集散广场,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面积和应满足相应的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观赏要求方面还应考虑人们在广场上,对广场上主体建筑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

中外著名城市广场面积比较

国别广场名称面积(公顷)

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39.6

大同红旗广场2.9

太原“五一”广场6.3

天津海河广场1.6

郑州“二七”广场4.0

外国庞贝城中心广场0.39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0.54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28

巴黎协和广场4.28

莫斯科红场广场5.0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0.60

意大利罗马市政广场0.40

美国纽约济克非勒中心广场0.60

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40米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但由于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一是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合理规划,一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组织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版权所有

要切实实行规划城市专家咨询,实施规划群众参与,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34页。

[2]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58页。

[3]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中国工程咨询网。

篇5

关键词:现代城市广场 类型 特点 规划设计原则 绿地

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艺术性、最能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开放空间。它是群体聚集和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点缀、创造城市优美景观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形象和文化内涵。

如今我们面对的现代城市广场应该定义为: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1. 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

按广场的功能性质不同可分为8类: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古迹广场、宗教广场、商业广场等。

2. 现代城市广场的特点

现代城市广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改善了城市环境,带来了多重效益,同时也折射出当代特有的城市广场文化现象,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面对现代人的需求,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性质上的公共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2.2 功能上的综合性

表现在多种人群的多种活动需求,它是广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2.3 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

现代城市广场功能上的综合性,必然要求其内部空间场所具有多样性特点,以达到不同功能实现的目的。

2.4 文化休闲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是反映现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窗口”,注重舒适、追求放松是人们对现代城市广场的普遍要求,从而表现出休闲性的特点。

3.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现代城市广场使城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它与小尺度的庭院空间、狭长线型的街道空间及联系自然地绿地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3.2 完整性原则 成功的城市广场设计,整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其完整性还包括功能的完整和环境的完整两个方面。

3.3 尺度适配原则 根据广场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要求,确定广场合适的规模和尺度。广场空间的尺度对人的感情、行为等都有很大影响,空间距离愈短亲切感愈加强。

3.4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包括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优化规律等,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过去的广场设计只注重硬质景观效果,大而空,植物仅仅作为点缀、装饰甚至没有绿化,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缺少与自然生态的紧密结合。因此,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一方面应运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微缩、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另一方面,城市广场设计应特别强调其小环境生态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3.5 多样性原则

由于广场是人们共享城市文明的舞台,它既反映作为群体的人的需要,也要综合兼顾特殊人群,如残疾人的使用要求。同时,服务于广场的设施和建筑功能亦应多样化,纪念性、艺术性、娱乐性和休闲性兼容并蓄,给人们提供能满足不同需要的多样化的空间环境。

3.6 步行化原则

步行化是现代城市广场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城市广场的共享性和良好环境形成的必要前提。在大型广场,还可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考虑步行分区问题。

3.7 文化性原则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历史风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的场所,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文脉相承,又要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就是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文化性原则。

3.8 特色性原则

广场的特色性不是设计师凭空创造,更不能套用现成特色广场的模式,而是对广场的地形、功能、环境、人文等方面做全面的分析,不断地提炼,才能创造出独具地方和时代特色的现代城市广场。

4.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4.1 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广场总体布局相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4.2 广场绿地的功能应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如休闲区规划则应以落叶乔木为主,冬季的阳光、夏季的遮阳都是人们户外活动所需要的。

4.3 广场绿地的规划应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和优美的广场空间体系。

4.4 还应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突出地方特色。

4.5 结合广场环境和竖向特点,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小气候为主要目的,协调好交通、人流等诸多因素。

4.6 对广场上原有的大树及古树名木应加以保护和保留,有利于广场景观的形成;还有利于体现对自然、历史的尊重。

5. 现代城市广场树种选择的原则

5.1 首先要多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乡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

5.2 选择耐瘠薄土壤的树种也尤为重要,因城市中的土壤大多为瘠薄土壤。

5.3 宜选择冠福大,枝叶密、深根性、无飞毛、耐修剪、绿期长和寿命长的树种。

5.4 还应选择抗病虫害、抗有害气体和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

6.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

6.1 排列式种植 属于整形式,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遮挡或作背景。

6.2 集团式种植 也属于整形式,是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

篇6

关键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文化;小品;时代性

Abstract: as the city's iconic carrier square landscape, is the modern city image displa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atural beauty and artistic beauty, and it also carry the grand bluepri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 city and the ideal. Square landscape bearing special art culture connotation, due to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a ideal bluepri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different, also have differ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in the specific design and art show.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square landscape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innovative ideas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city square; Landscape design; Culture; Sketch; time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广场景观概述

城市景观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因而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可以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广场设计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设计优秀的城市广场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多重作用。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特点

(一)广场景观具有开放性

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的一个开放空间,也是人们集会的主要场所,广场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决定了广场景观在内容和样式上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比如城市广场所承载的城市历史文化与典故、旅游业的发展、社区文化、城市宣传、市集会等都对广场景观起到了宣传开放的作用,城市景观最终成为大家所共有的精神乐园与一个城市的名片。

(二)景观设计与广场规划密不可分

景观设计应在符合广场规划布局大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广场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优化环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市政广场建设起到点睛的作用。此时景观作为一种融人广场规划的设计元素,本身依托于广场建筑而存在,当广场布局定型以后,需要考虑的主要是景观设计如何配合广场布局来达到最佳的整体视觉与设计效果,或是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更好地衬托出广场总体效果。

三、城市广场设计的风格定位及其文化性表达

(一)设计中需考虑的内容

城市广场具有人流密度高、聚集性较强、空间较开放等特点,需要考虑三部分内容:形象、功能与环境。

“形象”指城市修建广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城市景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功能”指城市广场的使用,包括交通广场、生活广场、纪念广场等。不同的广场会产生不同的使用要求,其核心问题离不开人,人是城市活动中的主体,离开人的行为及其精神谈城市广场,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环境”指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需要广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与绿化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风格定位

广场设计所营造的一个“场”,是一个空间领域,我们不仅要在其形态、功能、环境上下工夫,还要将其融入周围区域的文化中去。一个好的广场设计,应该能激发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引人入胜的交流氛围,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

(三)文化性表达

广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具有共性,具有客观的比例、尺度、重复、渐进、和谐、平衡、对比、交替、韵律、深度、层次等艺术原则。另一方面,城市广场更应突出其个性:一是作品的立意不同,突出的重点也不一样,在突出景观效果的基础上,更要突出历史文化特征;二是作品的主观审美不同,所突出的个性也就不一样。广场是设计者与观察使用者的艺术文化中介,所以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使用者的文化要求,并将其物化为设计语言,保证其个性的突出。同时,风格的创造,不能纯粹玩弄形式,而是需要分析当地的气候、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背景,只有在此基础之上的设计才利于城市广场风格的形成。

四、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创新思路

(一)软质景观设计

植物

植物景观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既要考虑其自然习性,又要熟悉它的季节变化性能。

首先,城市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应根据广场景观的总体规划设计,使植物景观与城市广场环境既有整体胜,又有一定的韵律与节奏的变化。

其次,植物要与主题雕塑、水体、环境小品、建筑物、铺装等其他景观设计要素相互依存。

第三,植物要与城市广场周边自然元素相结合,利用植物景观进行广场空间的规划与分区设计,从而形成四季色彩相宜、与其它景观元素间疏密有致的优秀广场景观设计作品。

水体

首先,在进行城市广场景观的设计中,水景观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景观设计要素,同时水与广场中其它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又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在具体设计中,水景观的表达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即可以是流动的水,也可以是静态水;可以是池中水,也可以是瀑布、喷泉等。

其次,广场周边的建筑物群体、假山、雕塑等在水中形成的倒影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水景观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上的沁人心扉的吸引力为大家所公认,因为流水的声音对缓解人们的疲劳与工作压力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在众多的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常为了创造活跃、热闹的氛围而经常采用使流水从高处跌落而形成垂直水带的跌级水体设计方法,这就自然而然的引领人们亲近自然景观水体,于是这个设计作品也就成为了个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由此可见,利用跌级水体设计方法所营造的动态空间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同时已成为这个城市向外界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硬质景观设计

雕塑作品

雕塑是城市公共艺术审美的中心景观,是城市广场景观艺术升华的重要依托,也是一个城市中最富艺术表现魅力的载体,同时也在人们心里架起了一个实现城市未来发展梦想的翅膀。

主体雕塑作品大气、直观、生动的艺术特点,有着对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的纪念功能,例如上海人民公园的五姗运动纪念碑的设计,主体雕塑是由不锈钢的“五卅”两个字组成的,呈放射状,寓意振奋、腾飞向上的精神。中间是由两个坚强不屈的工人形象组成的青铜雕塑,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五卅纪念碑时时提醒着前来参观的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景观设计中的雕塑小品则更有利于市民与广场空间环境的交流与沟通,雕塑小品通常成为一个广场空间景观的视觉新视点。对它们而言其本身的造型设计、大小、质感、色彩等都是需要设计师重点考虑的,当然还要考虑到外部各环境要素是否与人的行为整体和谐等。

各类环境小品

城市广场各类环境小品的造型要素是最能表现一个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艺术特色的。设计师在综合考虑各设计要素的同时,设计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环境小品,使市民能在体验广场景观环境时,重新感悟人生。

广场环境小品是丰富多彩的,在具体设计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例如电话亭、标志牌、照明、音响、垃圾箱等环境设施的设置,就要注意功能性,要符合人体工程学,更要注重艺术效果。同时设计时对人们的心理因素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般来说,人们在环境宜人,视野开阔的广场出行活动,安全性往往是人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设计要体现时代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符合时展的审美意识。城市广场景观通常是由具有标志性特点的城市壁画、自然环境景观、景观雕塑和人文景观等组成的城市景观艺术的复合体,在具体景观设计中我们既要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更要站在现代人的视点去研究设计景观作品,从而逐步树立现代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审美观念,从而使设计的广场景观作品既能体现现代都市风尚,又能为树立未来城市形象做出努力。

(四)空间的类型和结构层次协调统一

广场空间的类型和结构层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协调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放式的,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历史建筑,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很好地融入广场环境中。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可看作是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类型是对系统结构的完善,将有助于解决广场使用多样性的需求。丰富空间的结构层次,利用尺度、围合程度、地面质地等手法在广场整体中划分出主与从、公共与相对私密等不同的空间领域。

结语

综上,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的主角,体现着城市的多样性。广场的景观设计应注重环境,注重生态作用、绿化作用,创造富有生气的城市广场,提高广场的利用率。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实用价值,注重完整的活动场所的形成,应注意塑造民族特色和城市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参考文献

[1]胡伟.浅议城市广场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7.

篇7

-县规划局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不断致力完善城市功能,服务新农村建设,提高工作效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开创了规划工作新局面。

一、2008年度工作总结

(一)开展教育活动,改善机关工作作风

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使党员干部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大胆抓落实,大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单位集体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加强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筑牢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干净干事的思想防线。通过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政风行风新格局。

(二)科学统筹城乡规划,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1、落实县城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工作。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接的《广宁县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8-2025年)》修编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初步成果,进入到专家评审阶段,有望明年初开始实施。

2、做好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在县域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乡镇竞相创造条件开展镇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除三个中心镇外,今年完成了五和镇区总体规划(2008-2025年),一些乡镇也正在联系修编之中,较好地促进了各乡镇经济生活的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部分乡镇已着手规划的深化、细化工作,完成了石涧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成果)和江屯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成果),有效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向现代化、规范化迈进。

3、做好小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完成了城东广场规划、城市中心广场、体育中心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大坪岗片区详细规划、文化路改造规划、广玉路二期规划、穗祥路改造规划、大迳桥至东乡水泥厂路段排水规划、粮垌拆迁安置区道路规划等等。完成了官步广场规划、江合工业园规划、宾亨镇大坑洞工业用地规划、横山镇七星工业基地规划等等。此外,为百盈花园、御景园等大型楼盘做了大量规划前期工作,使其顺利进入动工兴建阶段。

4、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万干帮千村,创建卫生村”的整治规划要求,完成了北市、联和、石涧、古水、五和等镇部分生态文明村测绘及成图工作,测绘面积约67万平方米;完成了南街镇富溪村、聚和村等50多个卫生村、生态文明村以及新农村村庄整治的规划设计图。协助华南理工大学编制了北市镇大屋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除技术上支持新农村建设外,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领干部职工深入挂钩村南街镇本策村委会莨仔村进行现场调研和义务劳动,发动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募捐,将筹得的捐款和单位的扶持资金作为创建卫生村的建设资金。

(三)完善规划管理体制,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1、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广宁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于今年9月开始实施。实现了用数字量化来规范城市管理,推动了城市规划实施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促进城市建设有序发展。

2、严格把关“一书两证”发放工作。“一书两证”发放是规划管理的核心工作。我局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注重现场踏勘,兼顾工作效率,切实做好各类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发放工作。至目前止,完成县城规划区建筑用地及基底红线图测绘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72宗,用地面积62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82宗,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出具选址意见书5份。

(四)强化公众规划意识,加大规划监察力度

1、增强社会各界规划意识。结合今年1月1日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文化广场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法律法规咨询活动,为前来咨询的市民解答规划法规等相关的问题,派发规划法规宣传资料1000多份。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派出规划宣传车和电视媒体宣传等形式,社会各界规划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确立“阳光规划”品牌。在城乡规划领域推行“阳光规划”是城乡规划部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广大群众参与权和知情权的必然要求。我局积极发挥规划委员会职能,对小区开发及重点项目进行审议,如聚和新城开发、城市中心广场以及城东广场等都经规划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向市民公示后再实施建设,确保每次重大规划评审会都有市民参与,每次重大规划中间成果论证都有媒体参加,每次重大活动都有新闻报道。

3、提高预防和查处违章建筑水平。建立和完善规划监察分区负责制度,规划监察队员积极性和责任感明显增强,确保及时查处县城范围内重大违法建设项目。认真实施违法案件处理结果公示制度,确保规划执法的公平和公正。今年共查处未报先建、少报多建案件33宗,已处理完毕25宗;受理巷道、飘蓬板等争议纠纷46宗,已处理完毕32宗,未处理完毕主要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客观原因,多数案件正在协调解决当中。

(五)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引起重视,尽量加以解决:

一是规划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表现在 ①县城规划区的建筑精品不多、特色不突出,与现代化新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②部分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存在着主体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进度还不够快等问题。

二是部分群众规划法律意识淡薄,违法违章建设现象时有发生,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规划经费和办公经费严重不足。表现在①乡镇规划编制经费不到位,制约了乡镇各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发展。②本局自筹经费人员较多,目前连唯一的行政收费项目都改由县建设局收取,经济收入微薄,收支严重不平衡,加上历年拖欠的工程款接近1000万元,经济运作十分困难。

二、2009年工作思路

一、做好规划编制工作。①待《广宁县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8-2025年)》审批完成后,加快编制县城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②创造条件引导各乡镇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200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分3年完成各建制镇修编的要求,安排7个建制镇完成总体规划修编(此项工作我局以组织引导为主,对具备修编条件的将尽快组织修编),加快推进水、电、道路、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和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生产。③组织有关专家做好江屯、石涧两个中心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评审工作,认真把关重点地段详规编制和规划实施工作,发挥中心镇的示范带动作用。④加大技术力量对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进行编制。

二、做好“双转移”工作。①坚持规划先行,形成产业园区发展的合理布局。既要考虑产业转移园区功能布局、配套设施等相关内容,又要抓好产业转移园区的内部规划。②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园区内外基础设施的配套与衔接,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三、做好县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落实工作。①做好广贺高速公路(广宁段)三个出入口的绿化景观设计和周边工业园详细规划。②做好城南大道周边用地规划。③对聚和新城、玉器街、城西行政中心、御景园、荔垌工业园等重点工程进行跟踪服务,确保按规划实施。

四、加强规划实施管理。①完善批前、批中、批后项目公示制度,积极探索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网上公示办法,尝试实行重大规划方案审批公众听证制度,努力提高规划透明度,确保规划的公平与公正。②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模式研究,抓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衔接,优化城乡管理网络和方式,确保真正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五、加大规划监察力度。①重点查处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建设项目。同时,立足预防,进一步加强批后跟踪管理和日常巡查,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②通过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增强规划法规震慑作用,促进规划法制意识深入人心。

六、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渠道,提高规划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篇8

荆圪道村的发展只是长治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令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掀起了“工业新型化、城镇特色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新,并取得阶段性成绩。截至10月底,全县财政收入已突破10亿元,同比翻一番,提前4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大整合,快升级,工业新型化取得新进展

长治县地处市郊,煤炭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特别是通过近几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全县经济发展实现了长足进步。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全市的煤炭大县和经济强县,长治县委、县政府深感落实“三三”战略,实现率先崛起的责任重大。为此,该县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工业优势,果断提出了以煤炭产业的资源整合为基础,以传统工业产业的技术改造为突破,以新兴产业的集约发展为重点的工业新型化之路,使县域经济在短时间内迈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在煤炭产业的扩规上档和资源整合上,该县今年重点抓了8个项目:投资6.4亿元的司马煤矿200万吨矿井续建项目6月份竣工投产,投资1.5亿元的红山煤矿120万吨技改项目3月份全部完成,高河600万吨矿井已正式开工兴建;西火振兴煤矿90万吨技改、南宋红兴煤矿60万吨技改、经坊煤矿1亿块煤矸石砖厂建设、王庄煤矿200万吨洗煤厂和5000万块煤矸石砖厂建设、西山煤矿5000万块煤矸石砖厂建设等项目,正在抓紧实施。至此,该县年生产能力60万吨以上的煤矿已增加到8座,其中超百万吨的煤矿由过去的3座增加到6座,全县煤矿总数减少了32座。在传统工业企业改制重组和技术改造上,该县主要抓了5个项目:由江苏淮安盛化工集团投资3500万元的原县化肥厂年产6万吨合成氨改造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投入试运行;由太原客商投资2000万元的原县造纸厂3万吨高强瓦楞纸和箱板纸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年销售收入可达亿元以上;由本县企业家筹资1000万元的原县通用机械厂开发生产等离子环保设备已投入生产,年销售收入可达到3000万元;由太原客商投资控股的原县锅炉厂今年筹资500万元自主开发5种锅炉新产品已成功推向市场;原海棠洗衣机厂正在实施破产重组。

长治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的眼光不仅带来了煤炭企业和传统工业企业质量和效益的“双赢”,而且其优良的政策环境也对外地的投资商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国内各地的投资商纷纷踏上这片古老的热土投资办厂经商,使该县新兴产业集约发展和规模化进程提速。一是由民营企业振东集团投资1.2亿元的原料药、冻干粉针剂、西林平针剂、中药饮片等项目已实施过半,其中复方苦参冻干粉针剂专用线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设备调试完毕,准备接受GMP认证,明年初所有项目全部可建成投产,届时振东药业的年产值可达lS亿元、税收可达1.5亿元;二是由原飞华水泥厂、王庄煤矿和县两个行政村合股投资1.6亿元的华泰水泥75万吨水泥熟料生产项目,设备安装完成率达100%,已在9月份投入试生产,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S亿元、税收2000万元;三是由河北邯郸电厂与荫城镇两个煤矿矿主合股投资1.68亿元的山河巨能石墨电极和坑口发电项目,主要设备安装到位进入调试阶段,年底可实现首台机组发电和石墨电极生产线试运行,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税收5000万元;四是由本县民营企业家投资6600万元的宏达公司S万吨魏仕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年底可投产达效,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税收1500万元;五是苏店科工贸园区已有9家企业落户,其中康人生物制药10月份投产、长生园玻璃制品项目年底完工,防爆电器项目已到位资金3000万元。维特衡器完成投资3500万元、长雷刺绣、晋东南铁路煤炭运销公司等项目明年4月份可投入使用。

重特色,抓规划,城镇特色化跃上新水平

为扎实推进城镇特色化建设,今年以来,该县把县城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科学规划,确立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长陵、长晋两条纵贯县城南北的公路为主线,以荫城、苏店、八义、西火4个小城镇为依托的全县村镇建设的整体布局,在全县实施了10大网络建设,即城乡规划网、交通客运网、生态环境网、物流连锁网、卫生健康网、社会保障网、文化教育网、信息传输网、财政金融网和稳定平安网。今年县财政拔出200多万元,协调聘请上级有关规划设计部门专家为该县重点示范村和整治村进行科学规划。目前已初步拿出了40个示范村和整治村的“五图一书”,即整体规划图、村庄现状图、基础设施图、产业发展布局图、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图和建设说明书。

近3年来,该县已累计投资2.8亿元,实施了县城“三纵三横”主干道路的建设改造和绿化、亮化以及黎都公园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今年以来,该县继续加大了县城建设力度,主要实施了五条道路、两个中心、两个小区、一个广场以及黎都公园续建和绿化完善工程。五条道路包括长陵线县城段道路改造工程、新市街延伸线道路工程、农商街道路改造工程、古韩东街道路改造工程和体育中心道路建设工程;两个中心即体育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两个小区即城东住宅小区和长乐苑住宅小区;一个广场即和谐广场。全部工程总投资达到1.4亿元。在县财政加大县城建设投资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单位自筹、社会引资、集资、私人投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县城建设。近3年来,县城建设总投资共计约7亿元,超过了过去30年县城建设投资的总和。现在,一个道路宽阔平坦、设施齐全、景观新颖、绿草如茵、充满文化底蕴和现代化气息的新县城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目前,全县的村庄建设大致有6种模式,即:企业带动型、人文资源型、农村城市型、商贸集镇型、产业生态型、别墅山庄型。如以企业领办进行规划建设的琚家沟村,依托丰富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进行规划建设的南宋村,具有城市化农村之称的永丰村,靠商贸带动、经营城镇规划建设的荫城村,利用大型养殖企业实行生态化规划建设的荆圪道村,利用集体企业实力实施整体改造的东庄村,以引进企业带动村庄建设的西申家庄村等等。总之,村庄规划力求超前谋划定位,科学有序推进,反映地方特色,体现人文内涵,保护生态环境。今年以来,全县已新建农村住宅近3000多套,建设文化广场50多个,安装健身器材600多套,新增绿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全县80%的村铺开了硬

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壮龙头,建基地,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农业产业化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性举措,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形式。而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弱质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而且能够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使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长治县把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今年以来,该县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重点抓了农业产业化10大龙头企业及其项目:一是振东药业纯中药制剂技改项目,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达2万亩;二是五和食品1.25万吨小杂粮制品系列新产品开发全部完成,高营养、高蛋白、低脂肪功能保健型高硒粉、益智面、低糖面、珍珠米等绿色保健系列产品成功推向市场,销售量稳步增长;三是芸生粮业高筋玉米粉获得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后稷特别奖”后,又成功开发出了多味玉米早餐粥等10多个速溶系列产品,畅销市场;四是神泉保健食品新开发保健果酒及饮料系列产品;五是民丰脱水食品投资2000万元技改项目,年产量提高了13倍,利税达700万元,可带动周边1万多农户蔬菜种植;六是富晔奶制品公司技术改造通过国家Qs认证;七是生达饲料投资1500万元新建年产4万吨绿色环保饲料生产线,目前设备已安装到位;八是荫城镇大峪村投资1000万元新上大蒜保健饮料生产项目,投产达效后可生产3000吨大蒜饮料和1000吨纯净水,实现年销售收入2200多万元,税收300万元;九是荆圪道村洁思养殖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上的万头养猪场,占地80亩,年销售收入可达到1200万元,利税310万元,同时带动发展年产能力1万吨的饲料厂和年产能力4000吨的食品加工厂各一座,解决160余人就业,实现了农民不出村变工人;十是南天河村太行山现代农业博览园项目,总投资3660万元,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后,将集特优林果、蔬菜品种种植、食品加工、养殖及观赏休闲于一体,成为全市第一家多功能生态园。此外,贾掌爱民食品、鑫锐祥牧业、鑫禾豆制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年也先后投资技改扩建。龙头企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使其辐射带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些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已带动20万亩优质玉米、10万亩蔬菜、8万亩小杂粮、2万亩中药材种植,使s万多农户受益,户均增收2000元。

目前,伴随着全市“三化”建设的热潮,乘着思想解放的东风,县委、县政府又响亮地发出了“打造新黎都、实现新跨越”的进军号,古老的黎都大地正在奏响腾飞的乐章。

(长治县新闻中心 长治市新闻中心)

屯留:风景这边独好

屯留县地处上党盆地西侧,古称麟绛,历史悠久。后羿射日,卞和获璧的千年神话流传至今,著名的上党战役主战场就在这里。

跨入新的世纪,站在新的起点,屯留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实施“兴工强县、调产富民”战略,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十五”期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保持了21%、46%、105%的较高增长速度,被国家科技部连续4年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是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成为省政府“十一五”规划的全省10个、长治市唯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

今年以来,围绕长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实力长治、魅力长治、和谐长治”的总目标,屯留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在全县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三化”建设新热潮。

今年1月到10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已完成3.82亿元,同比增长7354%。以打造经济强县为目标,加快建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园区,成为领跑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近年来,屯留县委、县政府积极抢抓机遇,勇于争先,提出了“推进工业新型化,打造全市经济强县”的目标,以创优环境、园区开发、项目引进、自主创新、产业循环为重点,全力推进“兴工强县、调产富民”战略,初步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和特色经济为特点的新兴工业体系。该县先后投资8500万元率先建立的全市第一个县级工业园区一一康庄高新工业园区,现已成为全省示范园区,而且在全县规划的“康东余”金三角经济圈内,又陆续建起了潞安电化、王村煤气化、后河煤电化、古城新型能源、麟绛电力、长钢新型材料、王公庄肉食品加工等8个各具产业特色的工业园,吸引了大批企业和项目纷争入驻。截至目前,康庄高新工业园区已引进太行药业、清华机械等30个大中型企业项目,其中投产12户,在建18户,企业建设投资达到19亿元;潞安电化、长钢新型材料、王村煤气化工业同利用紧邻潞矿、长钢等国有大型企业的优势,引进了具有亚洲一流设备的长钢瑞昌水泥厂、兴旺煤化、20万吨聚氯乙烯、世纪焦化、金泽生物工程公司等项目;麟绛电力工业园引进的磊鑫硅镁公司成为山西电石产业的老大,并带动了潞安煤化等电石企业不断扩规上档,预计“十一五”期末,全县电石产量可达80万吨,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电石生产基地;余吾煤电化园区,总投资27亿元,年设计产量600万吨的屯留煤矿目前已完成投资16亿元,一期工程已投产运行;总投资147亿元2 X 135万千瓦的屯留热电厂已完成投资9亿元,一台机组年底可并网运行;总投资57亿元,年设计能力1200万吨的古城煤矿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6亿元,税金5亿元。目前,屯留已形成了“煤――焦――化、煤――电――化、煤――油――化、电――石――化丁――新型建材和铸造――机械加工――汽车装备”五大产业链,有力地带动了煤电、化工、医药、制造、建材五大产业基地的良性发展。

另外,该县还提出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实行“政府推动、市场牵动、丁农联动、银企互动”的农业调产机制,也促使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来到屯留,你会看到,田间变成工厂加工车间,农民正悄然地由传统的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工业、农业走上了优势互补、循环发展之路。近年来,该县按照“潜力产品――龙头企业――特色基地――园区经济――订单生产”的特色经济发展思路,坚持“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工农调动、银企互动”的调产机制,把发展农业项目、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作为农业调产的突破口,重点突出了“专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化生产基地、专业化销售市场”。舞动起优质粮

食、核桃干果、中药材生产、规模养硝、蔬菜花卉、小杂粮为主的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一体的三大产业龙头,带动全县订单农业已发展到40万亩。县委、县政府先后利用财政资金协调银行贷款lO多亿元,扶持了屯玉种业、鸣源奶业、仙都鹅业、麟圆鹿业、建民兔业、金泽生物等30多个涉农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形成了制种――繁育――玉米、玉米――淀粉――乙醇、中药材种植――中药材产品――中药材制剂、奶牛――牛奶――奶制品、种兔――商品兔――兔肉加工、种鹅――商品鹅――鹅产品加工、种鹿――商品鹿――鹿产品加工7条循环产业链和良种繁育、优质专用玉米、优质核桃、蚕桑、规模养殖、特色蔬菜、绿色杂粮、中药材8个规模特色产业基地以及集销售、加工、批发、运输为一体的农产品专业化销售体系。全县营销组织达50多个,农民营销经纪人3000多人,销售网络辐射周边省市,土豆、小杂粮等农产品远销广东、深圳、香港等地,全县粮食作物商品率达97%,蔬菜、干果等经济作物商品率达99S%。与此同时,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屯留县探索总结出了符合县情特点的“东部平川工业带动型、中部丘陵农业产业化型、西部山区特色农业型”三大类型和“村企合一、资源反哺、循环农业、物流带动、高效农业、特色经济、生态农业、压煤搬迁”8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S0个先行建设的示范村、重点村已基本完成了总体设计、科学规划,其余各村也都根据自身实际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此外,屯留县委、县政府以建设长治卫星城市为重点,提出“老城改造提档,新区开发扩规”的新思路,推进城镇特色化建设,加快城乡和谐发展。

进入屯留县城,扑面而来的是芳草如茵、鲜花簇簇,设计精美的羿神公园,公园中心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雕塑,那正张弓搭箭、弯腰曲背的就是传说中的后羿射日的故事,这尊雕塑也正是屯留人勇往直前,知难而进大无畏精神的写照。

近年来,该县确立了“打造上党名城、建设长治卫星城市”的总目标,提出“老城改造提档、新区开发扩规”的建设思路。行后投资3亿多元,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水、路、楼、暖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重点上马了麟绛大街改造工程、引水工程、二期供热工程、青少年活动中心、屯玉路改造、新区百米大街等10多项重点工程,同时,还重点打造了一批基础好、发展快的中心集镇。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奋战和紧张施工,1O多项重点工程多数已顺利竣工。如今,穿梭于屯留的大街小巷,绿地红花风景树,雕塑标牌吉祥物,宽阔街道平如镜,高楼大厦耸云霄,处处干净整洁,赏心悦目,一个点、线、面相辉映,高、中、低相匹配,道路、公园、绿化相结合的新型城市让你耳目一新。春夏秋冬的轮回铺平了屯留道路的坑坑洼洼,科学绘制的总体规划彰显出大气屯留的魅力,一个又一个城建工程最终赢来群众的笑脸。与此同时,屯留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县里以麟山绛水两大优势资源为依托,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旅游景区初见端倪。其中老爷山旅游景区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一个集红色、古色、绿色于一身的“一日游”格局已基本形成,屯绛水库旅游景区完成投资1500万元,11000平方米的会展中心、1500米环湖公路、沙滩浴场、垂钓场、码头等工程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绿化及引水工程等已全面展开。时下的屯留,又按照城镇特色化的新标准,大手笔、大举措进行着新一轮的城建规划,再过3到5年,一个精心打造、靓丽和谐的新屯留将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长治县新闻中心长治市新闻中心

刮目相看新沁源

金秋十月,长治市组织的“三化”建设观摩团首先抵达风景如画的沁源县。层林尽染,秋色醉人的太岳山以其独有的风姿巍然屹立,宽畅的城市道路、整洁的乡村面貌、现代化的企业项目,充分展示了沁源人民“三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十五”期间,在以县委书记王玉圣、县长张圣为首的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他们以创新的思维,超常的胆略,提出了“弘扬本色、提升黑色、发展绿色、创造特色”的兴县方略,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千方百计上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使该县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并连续4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提速最快百强县之列,去年又跃升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中部百强县。今年以来,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城镇特色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优化环境,整合资源,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国民经济持续高位运行。体现在经济效益上,全县财政收入在连续5年每年递增一个亿的基础上,今年头10个月已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69.3%。

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工业新型化步伐

沁源县是国家重点采煤县之一,也是山西省著名的优质煤焦生产基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理性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对待煤炭这一优势产业,积极进行资源整合,推进规模化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做文章。坚持“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品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达效一批、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抓好项目建设,全县铺开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8个,其中,年内达产达效的16个、开工建设的11个、储备立项的23个、竣工投产的8个。目前,沁新公司60万吨焦化及2×12MW余热发电、 7万吨棕刚玉、400万吨选煤厂。通洲公司120万吨综合煤化,明源公司60万吨焦化及4×60MW余热发电等10多个项目年内将投产达效。沁新公司300万吨焦煤基地、黄土坡60万吨洗煤、常源60万吨焦炭及2×12MW余热发电、神康氨基酸3万吨系列饮品开发等项目力争年底投产。太岳150万吨原煤生产、通洲10万吨甲醇、马军峪90万吨原煤扩建、天成生物制药等项目正在筹措资金,加快进度。霍州煤电500万吨原煤生产、华电集团煤电一体化等项目正抓紧审批、立项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项目建设,培植发展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环保项目,初步构筑起以绿色产业为基础、煤焦产业为主导、旅游产业为支柱、后续产业为接续的产业发展格局。现在该县已形成“煤――洗精煤――焦化――余热发电――棕钢玉冶炼”“煤――洗精煤――煤矸石发电――粉煤灰建材”“原煤――井下洗煤――污水处理――循环水”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炭的集约化程度,使一个经济穷县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强县。今年,在资源整合、市场欠佳的情况下,全县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调优种植业、调强畜牧业、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沁源县以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

坚持调优种植业、调强畜牧业、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快速致富。

一是调优种植业。今年以来,该县在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和优质绿色农产品,重点发展了5万亩脱毒马铃薯、8万亩优质玉米、2万亩优质小杂粮、800万袋食用菌、15万亩中药材、1万亩万寿菊生产基地,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同时加强旱作农业和优质蔬菜示范园区建设,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增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有效促进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二是调强畜牧业。充分利用牧坡辽阔、生态良好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养牛业,加快发展猪、鸡、羊、兔和特种养殖。扶持养殖大户605户,发展养殖基地1 O个。大力推进种草养畜一体化、牧草种子繁育、肉牛繁殖育肥等工程,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壮大龙头企业。强化“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着力培育壮大了裕源公司、万寿菊公司、食用菌公司、神康氨基酸公司、灵空山绿色食品公司、青龙山庄、脱毒马铃薯基地七大农业龙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积极发展生产,带动农民致富。培训了200名农村经纪人,建立完善了8个专业协会,积极培育农贸市场。扩大订单农业规模,使全县订单农业占到农业生产的50%以上。与此同时,他们根据农业特色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服务体系,集中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木耳、蘑菇、黄花菜、蕨菜、荞麦、红烧牛肉、氨基酸等14种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的土特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今年该县的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收入都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形成“六纵十横一环”新框架,打造一流山水园林文化城

今年国庆期间,沁源县“三路四街”工程顺利竣工,形成了“六纵十横一环”的新框架。这7项工程的告捷,打破了该县由南到北一条街数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格局,向打造三晋一流山水园林文化城迈出跨越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