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业的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业的发展史

篇1

【关键词】现代传媒 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述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具体民族自身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以及延伸到各个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文化现象。

中国是有着数千年体育文化发展史的体育大国,虽然历经战争洗礼和朝代风云变化,但依然资源丰富,项目繁多,且大多流传至今。尤其是自秦汉以来形成的体育项目与形式,被后代沿袭下来并得以发扬,为现代体育竞技奠定了深厚基础,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传的瑰宝。仅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编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志》中就记载了中国56个民族约978项传统体育项目。

与单纯的体力竞争不同的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人文思想,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十分重视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社会价值和精神情感的价值,把“以人为本”、体育竞技、文化、娱乐四者融会贯通,且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各民族体育得以相互交流,对外来体育文化也具有兼容性,这也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的真正原因。

各级政府应牢牢把握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让更多的人共享社会进步和体育发展的成果。仅凭几个奥动健将在体育场上运动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需要鼓励并推动大家“闻鸡起舞”,举办多种形式,不拘一格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会,让人们在趣味中“随处有动,随时在动”,“大家运动,才是真正的运动。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是竞技表演类。这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指与西方体现代育模式相似的竞技表演类体育文化项目,如武术、散打、舞狮、赛马等。他们都具备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除了具有竞技性,还融艺术性于一体,并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赛马和马术的项目,藏族和蒙古族的比赛规则、时间、装备、参赛人员等都有很大不同。

二是健身娱乐类。指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健身、健心、娱乐、益群等功能突出的项目。如跳绳、放风筝、斗鸡、扭秧歌、荡秋千、踢毽子等等;有些是在特定的民族之内开展的,如瑶族的“跳八音”,蒙古族的打布鲁,苗族的爬竿,黎族、苗族和京族的跳竹竿,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推杆等,在推进全民健身与民族融合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是益智养生类。益智养生类传统体育文化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文轻武、修身养性、身心一元、主静尚柔、中庸和谐的整体文化特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量上追求适中,其竞技性弱,益智性与养生性强,动作舒缓,以意驭气,强调“身心合一”和“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主要有围棋、象棋、五禽戏、八段锦、鹤翔庄气功、易筋经、武当龟息功、站桩功等项目。

四是已经消亡和濒危类。指在现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已经丧失活力、处在濒危状态,对现代民众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但却具有历史保护与学术研究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如马球、十五柱球、跳鞠、木射、击壤、投壶等项目。濒危类在内容和形式上无明显改变,一般依附在一些少数民族中的宗教舞蹈与祭祀性活动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等现代传媒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开放,众多传统体育项目不但为更多国人熟悉和了解,中华武术、气功和龙舟竞赛都已经走向世界,为外国人士所了解和喜爱。但是,除了部分优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获得较大发展外,大多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的都逐步萎缩,更不要说实现其现代化了。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如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等很多西方体育项目日益为国人所青睐和追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阵地越来越小,除武术、气功等极少数项目外,大多都让位于西方体育。

现代传媒技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和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面对跆拳道等国际体育项目对国内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冲击,如果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在国内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面向社会的推广、普及和国际化发展就会成为空谈。传统体育文化要让世界接受,就必须符合文化“认同规律”―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要积极通过现代化传媒正确引导、广泛宣传传统体育文化,充分激发起群众参与的热情,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此基础上,将一些传统优势体育项目推向世界,最终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因此,大众传媒的宣传不仅是人们正确认识传统体育的过程,也是实现传统体育运动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宣传途径。我国应通过创建自己的网络体育文化基地,向世界宣传我们的体育文化。一些与体育有关的传媒也应该全面涉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的内容,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构建体育网络媒体工程来传播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媒体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全球化进程。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电子技术的推广应用,人们从以前的报纸和电视的单方面接受体育赛事和报道拓展到能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同步欣赏NBA等世界体育顶级赛事,快速查阅、浏览各种体育信息,在虚拟体育社区里与远方的朋友共享体育的快乐。这种及时性、互动性、快捷性与广阔的覆盖率使得武术、龙舟、气功等民族体育活动作为文化的标识推向世界,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现代体育的关系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全球化进程。

现代媒体增强了大众参与传统体育的意识。当体育被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宣传的时候,人们也就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关注体育竞技,而是投身于竞技体育运动中,去享受其中的快乐。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各种体育项目的规则为人们所熟知,这也为大家参与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与此同时体育消费也成为一种时尚,体育的娱乐性得到了释放,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收获着健康与快乐,从而缓解了工作、生活上的疲劳,消除了紧张的情绪。

现代传媒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一定误导。现代传媒技术在使传统体育文化通俗化、大众化和商业化的同时,难免也会使之平面化和肤浅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与其自身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底蕴深厚的特点相关,但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消费文化转型后,将会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市场的需要和受众的喜欢,以及以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成了它惟一的准则,在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改造或是拼装时,很容易偏离历史原貌,有可能对人们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一定的误导。

运用现代大众传媒推动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

充分利用新媒体,推动我国民族体育事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具有的广阔覆盖率和传播速度快的特性,来积极宣传和表现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使大众树立起正确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

注重视觉效果的设计和转化。在消费时代,文化传播必须考虑其展现的文化活动和特质的设计视觉效果必须要吸引眼球,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从而产生认同感。随着现代传媒发展,体育活动的很多主体有现场真实过渡到实虚相结合,空间和时间变化更加不拘一格和丰富多彩。体育活动主体中心地位的淡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时空性将被削弱,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功能更趋于碎片化,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想在未来纷繁的体育文化产品中凸现出来,围绕其文化理念进行合理的视觉设计和转化将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相关文化产品形象表征的重点。

在功能上突出娱乐性。现代媒介使得体育活动成为大众的需要,尤其是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大量应用,使得画片、图像、声音等三维甚至四维的立体效果展现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虚拟空间表现将使人们获得身临其境的强烈刺激和真实感受,并带来十分强烈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因为,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将成为传统体育文化新的使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有赖于开发其娱乐功能,以实现未来的社会功能。使得群众在轻松娱乐中更好的体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力量美、竞技美和内在深厚的文化底蕴,达到更好的传播和普及效果。从而进一步推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篇2

化解过剩产能,一方面是“去”,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疏”,实现产能转移。以全球视野来看,充分利用区域发展和煤炭需求的不均衡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历史机遇,鼓励有竞争力的煤炭企业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走出去”,不失为煤炭去产能提供另一思路。

煤炭产能过剩的绝对和相对

煤炭产能过剩不仅仅是国内棘手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国内方面,按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核算,煤炭产能过剩达17亿吨以上,形势异常严峻。国际方面,虽然产能过剩的具体数据难以统计,但曾经世界最大的煤炭公司皮博迪破产,世界最大的煤炭中间商嘉能可旗下多处煤矿关闭、裁员,由行业霸主转为负债累累……从这些事件管中窥豹,可知全球煤炭过剩、行业举步维艰的程度。可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煤炭产能过剩是绝对的。

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作为世界主要能源组成,煤炭需求在世界范围内也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根据《BP世界能源展望》(2016)预测,世界能源消费在2014年到2035年间增长34%,几乎所有的新增能源都被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消费;而超过一半的全球能源消费增量被用于发电,超过三分之一的发电增长发生在缺乏足够电力供应的地区:印度、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除中国以外)和非洲。在这些发电能源组合中,煤炭目前占比43%,虽然逐步降低,但到2035年,煤炭仍占比约三分之一。

因此,就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煤炭产能过剩又是相对的。煤炭在我国产能过剩严重,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间的需求不均衡性,把握煤炭产能过剩的相对性,积极有为地通过主导国际煤炭贸易和国际煤炭产能合作的方式达到一定程度上去产能目的,当为煤炭去产能脱困的重要解决之道。

“一带一路”的机遇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化解国内煤炭产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首先,“一带一路”国家煤炭需求旺盛。“一带一路”国家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与BP所预测的未来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上升时期,基建、电力缺口巨大,煤炭需求旺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任务,就是以资本输出方式帮助新兴经济体建设道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未来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突破点,而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制造将进一步拉动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继而拉动对煤炭的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市场需求巨大,除俄罗斯人均装机超过全球人均水平外,其他国家均低于、甚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的装机总量和人均水平与中国有较大差距,远不足满足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国家的电力市场开发将会拉动煤炭需求,推动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

譬如印度,本身是世界第三大煤炭生产国,2014年煤炭产量超过6亿吨,但仍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全年煤炭进口超过2亿吨。研究机构预计,2015-16财年印度煤炭进口量将达2.2亿~2.4亿吨。国际能源署等机构预测,到202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进口量超3亿吨,到2035年进口量可达6.3亿吨。

又譬如越南,前些年还是我国煤炭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但近年来国内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煤炭进口增加,出口减少。2014年越南煤炭产量4020万吨,出口煤炭728万吨,同比下降43.1%;进口煤炭310万吨,同比增长36.3%。据越南工业贸易部预计,2015年越南煤炭销售量大约为3800万吨,其中国内消费3500万吨,出口煤炭300万吨,预计2015年将会成为煤炭进口国。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都是煤炭净进口国。在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下,“一带一路”国家旺盛的煤炭需求,将有利于扩大我国煤炭贸易,实现国际煤炭产能深度合作,从而达到互利共赢。

其次,“一带一路”国家希望借助中国投资实现发展。由于“一带一路”国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家,需要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但西方资本投资受制于政治原则,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对于投资设置了许多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附加条件。已经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拥有巨大外汇储备、同为发展中国家且不设置政治化投资条件的中国受到沿线国家的支持和欢迎。沿线国家和地区纷纷表态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最后,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中之重。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将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中之重,给予优先的政策支持。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资金平台,又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为我国煤炭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双重保障的先天优势。

中国煤炭企业的比较优势

我国煤炭企业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在采煤工艺技术、煤矿设备制造、煤炭综合利用、工程服务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当下国内煤炭产能过剩、煤炭企业生存困难的形势下,应积极“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大局,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化解产能。

一是以需求侧为切入,提供精准供给。尽管新兴经济体、尤其“一带一路”国家为化解煤炭产能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但“一带一路”国家也充满挑战,绝不能天真地以为仅仅是将国内库存煤炭拿去贸易,将国内落后的技术、设备拿去上煤电联营项目那么简单。国际产能合作需要企业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全面搜集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情报,充分做好风险管控,以东道国的不同需求为切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稳步推进,从而实现精准供给,达到互惠共赢。

二是依靠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煤炭企业“走出去”不仅要面对东道国同行的竞争,而且还有其他国家跨国公司竞争的巨大压力。“一带一路”国家虽然多发展中国家,但很多国家的煤炭行业标准较高,采用欧美国家技术标准,因此,煤炭企业要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利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一些煤炭企业,如神华集团,在煤炭清洁开采,煤炭清洁发电和煤炭清洁转化等方面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占据较大的比较优势。以技术为核心,通过精品项目实现产能合作,煤炭企业才能提高国际化能力,同时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三是拓展工程承包,带动装备和技术“走出去”。我国煤炭企业在煤矿矿井建设、煤炭生产、工程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煤炭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煤矿建设承包工程,既缓解了国内煤炭的产能方面的相关压力,也带动了装备设备和技术标准的“走出去”。

篇3

关键词:新媒体;动漫产业;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206 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58-02

一、我国动漫的基本情况

我国动漫产业以动画为主的市场是在1993年以后才起步的。首先是由于当时国家没有限制动画片的产量,同时也取消了政府收购,国内动画行业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个是国外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不再受限制,而中国原创动画片的产量又偏少,国内市场受到国外动画片的冲击;另一方面国内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动画片的交易基本被各电视台垄断。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发展潜力,导致相当部分的人才流向了动漫产品的加工制作领域。

总的看来,当前国内的动漫产业不仅真正有影响的作品很少,而且动漫业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的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新型动漫产业的研究上来,使之更加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

二、新媒体动漫发展现状

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我们通常把以前没有出现的、因技术革新而发生变化的媒体形态称之为“新媒体”,如移动手机、互联网、网络电视、P2P、IPTV等。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应用,快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方式。这也给动漫内容制作企业提供了市场的新契机,也不断地影响和颠覆着国内动漫业等行业的营销传播渠道和运营管理模式。新媒体为动漫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网络动漫蓄势待发

进入优酷、土豆、百度等各大视频网站,我们会发现国产动画片的数量越来越多,点击排名也逐渐提升。根据百度奇艺网的最新数字,该网站播放的动画片《秦时明月》在10个月里点击率达1.5亿次,《喜羊羊与灰太狼》达3亿次,最受网民欢迎的25部动画片中,国产片占据了23席。以网络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国产动画继传统电视媒体之后新的播放渠道,为其开辟了一个空间广阔的输出平台。“新窗户不是一夜之间打开的,是视频网站独特的媒体属性决定的。”电视是一种线性播出,观众如果错过了时间就很难再看到,并且网络电视还没有普及到每家每户,大家不能都使用到电视数字回放功能。而视频网站就不同,观众想看什么、什么时候看,都有自主选择权。不用局限于电视的线性播出的规则,这让观众拥有更多的自由性。

2.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游戏应运而生。吸引着一大批人加入到网络游戏的大军中去。动漫化的人物,故事线索,任务命令都是网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游的出现曾经是一大热议的话题,很多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主要就是网络游戏这种新型的玩法让很多玩家爱不释手,它的实时性,团队合作性等,都是它成功的关键。网络游戏中唯美的动漫人物,场景设计,都给玩家带来新颖的视觉体验。但中国的网游还处在抄袭国外网游的故事情节和模式的状态下,要改革才会有发展,不仅在数量上,在质量有提高才行。

3.手机动漫异军突起

为全面深刻阐述中国手机动漫现状,有必要先界定一下手机动漫的定义,本文界定的手机动漫定义是:通过手机媒体为播放、运营载体的动漫类产品,统称为手机动漫,其包括漫画、动画、游戏三大类。手机动漫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携性,随时随地可观看。

移动、电信等各运营商的转型,为动漫形象和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互动和开放的平台,由此衍生出一条新型的动漫产业链模式,与传统动漫产业链的基本模式不同的是,“新模式”从动漫作品的策划、制作、发行、播映、授权、产品开发与销售等各环节都兼容了新媒体的特点与市场规律,使之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那就是动漫作品更贴近观众的需要、播出渠道更为广阔;动漫产品更显人性化设计、销售渠道更为趋多元化、减少了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成本。

三、动漫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改变

对于网络视频的强势挑战,传统媒体有点坐不住了。新媒体市场开拓速度之快,如同其本身技术飞跃一样出乎人们的意料。现在许多孩子喜欢在网上观看动画片,新媒体已经开始赶超电视了。简单来说,节目时间缩短了,画面更适应视频播放器的小屏幕,内容上走成熟路线,加入搞笑、戏说的成分。

动画片的观众群非常庞大,有小孩也包括大人。传统电视媒体因频道和时间原因,播出动画片的数量会受到限制,而新媒体突破了这一长期以来的瓶颈因素,为动画片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如何利用新媒体强大的空间优势和影响力,抓住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迁移的年轻消费群体,将是未来动画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最出名的例子,《喜羊羊与灰太狼》是近年来卓有成效的一部动画片,自开播以来已红遍大江南北,剧中的动漫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几乎无人不晓。当它在动漫市场产生了如此强大的声誉,能带动一部分观众与之产生共鸣,它便被很多广告商看中将它融合到广告之中,比如“读书郎早教机”的广告,广告商将动画形象融入到广告之中并将这些广告广泛地投放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上。这样增加了动漫形象与受众的接触率,又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获得市场和社会公众对其价值意义的认可,这样双赢的效果在新媒体时代下很容易被实现。

四、新媒体数字技术在动漫作品上的运用

新媒体加快了数字技术在动漫领域的应用,为动漫作品的创意与执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新媒体数字技术将人类带进后现代影像时代,各有所长的媒介用多媒体语言将现实色彩斑斓地呈现于大众面前,虚拟图像反映并超越了现实,使受众被不同的媒介景观紧紧包围,处于媒介所构建的虚拟现实中,满足了当代人类对视觉的追求。

在新媒体这样的时代,技术成为动漫作品创作的必要因素。将三维和后期特效等融入动漫作品的制作里,就能获得一般的传统动画达不到的画面清晰感和宏大场面的展现。但在追求艺术美的同时,更要讲求制作的效率。在用传统手法制作动漫作品时,存在大量重复操作,制作时间长,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采用新媒体软件,通过软件自带的固定制作模板和库文件,可大大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效率,缩短周期,促使动漫向“小制作”的趋势发展。

篇4

关键词:美国出版业 发展特征 历史启示

一、美国出版业的发展特征

当前美国出版业仍然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商业模式的发展瓶颈、受众阅读习惯的不断革新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当前美国出版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征:

1.与信息技术充分嫁接

20世纪60―80年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科技被引入各个领域,出版业与信息技术的嫁接优势尤为明显,具体包括出版的数字化、发行的网络化和资源的深层次化等。出版数字化使美国电子出版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影响着传统纸质媒介的发展。发行网络化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图书发行和销售,这是提高整个出版业工作效率和增加可能性利润的首要选择。资源的深层次化开发是对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和突破,形成了互动发展的新局面:近些年,对同一传播客体的多媒介开发已经成为美国出版业的一种营销战略。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入和渗透,导致出版方式和文化生活的变革,也促进了传播体系和版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2.出版业并购的潮涨潮落

并购是出版寡头兼并中小出版企业的现象。并购意味着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的实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美国出版业寡头不断进行兼并、收购活动,兼并规模之大让人瞠目结舌。原美国出版协会主席马丁文说:“以前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鲸鱼吃鲸鱼。”出版业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其表现在于美国出版业初级并购已经完成,各类出版业并购进入到了资本大重组阶段。如魁北克公司以27亿美元收买了原来的竞争对手世界彩色印刷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印刷公司;论坛公司出资80亿美元购买时代镜报,成为美国第二号大报纸出版商。并购发展到后来,网络媒体成为其并购热点。如2007年11月,时代华纳花费3.4亿美元收购互联网广告技术公司Quigo,进一步提升在网络广告出版市场的竞争力;Omniture公司花费3.94亿美元收购视觉科学,以提高视频广告为中心的网络客户服务功能。

并购浪潮在2008年出现了急剧的衰减趋势。一方面与2008年的金融风暴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出版业媒介生态的整体优化和重组,即各个市场层次竞争相对稳定,利润平均化,使各大集团处于均势地位。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向纵深发展的小规模的深专业化并购趋势,形成了新的集团化。这种趋势一方面是被高利润的市场需求驱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专业化媒体出版领域具有精细加工的可能。科学出版业和图片出版业的专业集团化特征最明显。例如Reed Elsevier对ChoicePoint的收购,达到41亿美元。

美国出版业通过集团化向海外扩张,使自身规模迅速膨胀。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17.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ENT网络出版商。这是因为后者在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有相对健全的业务分部和出版公司。而且中国在近年来是亚太地区经济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通过此收购行为可以轻松进入中国市场。

3.电子版权受到保护

美国出版商协会是美国出版业最重要的组织,其职责在于保护版权免遭一切形式的盗版,保持对教育材料的公共资助等。美国出版商协会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来防止其会员的知识产权在国内、全球市场和网络空间遭到盗窃。当美国出版业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发展到电子出版以后,出现电子版权保护的新要求。2002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自由撰稿人拥有他们作品的电子版权,出版社出版他们作品的网络版必须经过他们同意。同年,联邦法院也规定传统的图书出版合同不包括数字出版物权。虽然电子版权获得了法律保护,但是由此问题引发的纠纷并没有停止,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要数谷歌公司的图书搜索计划。

谷歌在2006年推出了涉及出版业的图书搜索计划,想通过这一搜索计划把众多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的书籍内容收集在一起,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数字化后使这些书能够供全球网民查阅。在操作过程中,这个伟大的构想与现实的法律发生了冲突,五家出版商和超过8000名作者指控谷歌侵犯其电子版权,他们之间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诉讼,最后终于在美国出版商协会的协调下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和解协议。协议扩大了在线访问范围,在美国受版权保护的数百万图书可以在谷歌搜索出来,同时协议力求维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建立了新的非营利性独立的图书版权注册机构。这一协议还让将近百万册的没有商业价值的图书获得了新的生命,使得美国各地的人都能接触到该国的一些最优秀的馆藏图书。

4.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美国出版业市场之所以发展成熟和其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密不可分。《哈利・波特》的疯狂热销,美国出版业发现了极具潜力的青少年市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首印1200万册,正式出版前一个月就已经登上了亚马逊销售榜首,发行24小时内在全球售出1100万册。目前,“哈利・波特”系列的前六部全球销量已经超过3.5亿册。《哈利・波特》的光环激发了许多对经典儿童读物感兴趣的人的需求。因此除了图书出版市场,杂志市场也瞄准了青少年市场。例如《Teen People》《Cosmo girlds》《Teen Vogue》等杂志就是针对10岁前的青少年出版的。它们都有良好的市场和极具人气的口碑。

除了青少年出版市场以外,根据具体的经济环境和人们的心理变化,出版商努力寻找读者的需求以开拓其他市场。如关于奥巴马题材的书籍应运而生。奥巴马的自传、画册都畅销一时。有一次奥巴马在CBS的访问中提及历史类书籍《Teamof Rivals》,出版商随即获得了该书加印几十万本的销售业绩。

二、美国出版业的历史启示

尽管中美两国在社会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新闻出版的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也有根本区别,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当前美国出版业的发展特征、市场特点等因素,对于正在实施的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和出版业集团化建设,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和重组,有重要的参考和学习价值。

1.网络信息化技术领先。美国出版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尤其在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方面成绩骄人。利用网络出版电子书,开辟了出版业新天地。高度现代化的物流配套设施促进了发行渠道的畅通。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按需印刷可以按照读者需要在两分钟内印刷新书,既减少了出版社的投资风险,也降低了图书库存的可能,更给中小出版商和无名提供了发展机会。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也给传统的版权贸易带来了新契机。国际版权在线是一个集外联网络技术和新的出版理念为一体的网上版权信息和贸易平台。它为出版商、版权、文学经纪人、书探等需要参与版权交流和贸易的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贸易环境和方式,其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业界人士的欢迎。美国的Google、Yahoo、Reed Elsevier、Thomson等公司都在不断地加大其媒体功能,“积极实行媒介并购,走融合之路,实行优势互补,并积极地扩大其业务范围,科技研发不断出新。由于背靠优势,未来几年将会是信息产业增长最快的时期,其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会不断提高,乐观估计,其增长率将从目前的10%增加到2009年的15%。随着信息产业所占比重的提高,整个出版业市场的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相比之下,中国对于出版业的网络信息化投入仍十分有限,科技含量和研发能力亟须提高。

2.营销管理取胜。美国出版业有标准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美国全国信息标准化组织、美国书业研究会、美国出版商协会都是对出版业的标准化起组织和协调作用的机构。美国的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与中国大不相同。美国出版企业的产权多是股份制,总裁有很大的决策权,员工权责清晰,员工的创新、奉献与绩效挂钩,企业经营好坏与每个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中国大多数出版社虽已完成转企改制工作,但是仍有部分企业有员工权责不明晰,企业归属感不强,管理层职责在执行层面上往往交叉,执行能力低下,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在销售方式上,美国出版业有专门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营销人员比例大,职责重。而中国的营销和销售的职能是合二为一。营销策略及方法也需要因时因地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3.从业人员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完善的激励机制。美国出版业的从业人员,编辑人员所占比例少,大部分是从事包括出版、市场、营销和行政管理类的职能。所有员工都要求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销售经验。他们必须拥有善于思考的头脑和敢于创新的魄力。在工作间隙,从业人员还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项目以拓展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因为美国很多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培训若干时间以后才能获得继续从业的资格。

美国出版业在鼓励从业人员深造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完善的激励机制。他们设立各种图书奖和出版奖,奖励给图书及其著译者、设计者、出版者、发行者和印刷者等个人和单位。据统计,美国出版业关于图书出版工作的奖学金和研究补助金有93种。此外,调查显示,美国出版从业人员的薪资情况,通常是公司的规模越大,每一个职位的工资也就越高。在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里,平均工资收入为112418美元,而营业额在1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的公司里,平均工资收入为92861美元。在小出版社里,职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是75000美元。这些激励政策与薪资待遇表明了他们对出版从业人员个人发展的关注和重视。

篇5

美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及其特点

美国政府认为创业教育是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十分重视创业教育的开展工作,其特点如下:

1.创业教育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美国创业教育课程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全部正规教育,基础教育进行创业教育主要是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面对创业者日趋年轻化的特点,自1998年1月开始实行“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面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

2.创业课程已成为大学以上学历教育的必修、辅修或培训重点科目。美国有369所大学至少开出一门创业学课程,包括哈佛、宾州大学等。一项研究表明,在被调查的大学中,有37.6%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学课程,有23.7%的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企业学课程,有38.7%的大学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中开设至少一门创业课程。

3.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美国教育部自20世纪80年起创业教育以来,立刻被职业界所接受,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就业观。由于美国就业市场的动摇不定,传统职业就业机会减少 ,被雇佣、解雇、失业现象在美国司空见惯。美国创业教育是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

4.美国创业教育注重创业内容的切身体验。对创业内容的切身体验,使学生获取创业感性认识,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有研究表明,美国2/3的企业家来自拥有企业的家庭。他们通过参与家庭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实践,获取实践经验和创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美国的创业教育中,重视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创业教育内容的体验,同时要求教师率先垂范,美国教师的这种体验主要是通过模拟创业活动进行的。在创业教育国际协会有关领导的指导下,职业技术教师用一周的时间体验创业活动,如教师组成小组,以经营商店为例,从寻找店铺地点、取名、店面设计、销售目标定位、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环节,通过有序的体验,使教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5.美国创业教育组织有序,财力支持有社会保障。美国创业教育组织创业活动开展活跃、积极。这些组织包括教师组织和学生组织,层次众多,有国家级、州级、地方级等。在创业教育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的开发、教学信息的交流等工作上进行相互支持。这些组织吸引大批教师和学生投身其中,促进了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另外,创业教育还获得了社会部分资金的支持。这些社会机构提供经费赞助创业竞赛,激励接受创业教育的优秀学生,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等。

启示

1. “三方”就业观念要到位。“三方”指教师、家长和学生。长期以来,我们被“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所束缚,端着“天之骄子”的架子不肯放下,毕业生都在力图寻找一个固定和安逸的工作。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三方必须要认清形势,改变传统的择业就业观,把自主创业看成是选择就业和出国之外的第三大出路。

2.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到位。首先,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变。由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变成“引导”作用,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运用启发式、实践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开发学生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加强实践锻炼。学校应提供时间和实习场所来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教师可通过深入生产一线实习锻炼或利用到企业兼职的方式接触市场,积累创业经验。再次,教师可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对外开展工作。工作室是教师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又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工作室的对外服务,积累创业资金,获取创业经验。最后,学校可聘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或创业成功人士当兼职教师,指导师生的创业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把有创业激情和创业才能的师生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制定创业计划,挑选有实力的创业教师进行模拟或实战训练,增强师资队伍的创业实战性。

3. 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建立要到位。目前我国部分院校已开设了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启蒙、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市场营销、企业计划书撰写、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司理财等。创业课程以选修课或以讲座、报告形式居多,没有被纳入必修课范围。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与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内容缺少连接,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也尚未建立。因此,建立完善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是实施创业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

4.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要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注意知识内在的传承关系,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体的特点。创业教育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个体差异,并把个体优势发挥到极致。教学中要保护学生自尊,也就是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业自信心。

5. 夯实实践教学,为学生搭建创业实习平台的工作要到位。学生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因此要根据专业特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利用校内实习基地或学校提供的创业实习场地,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部也做出决定,允许大学生、研究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可每年定期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的参赛者,在完成计划书的过程中,可通过竞赛提供的系统培训以及学习交流,全面接受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职能体系;通过比赛,结识未来创业伙伴,结识风险投资家、商界和法律界人士,并可与媒体建立良好的联系;可以培养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增强创业的勇气、信心,了解创业途径,寻求创业信息,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篇6

关键字:城市群 生活圈 媒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关中城市群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点开发区域,2008年8月,陕西省政府通过了《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提出要把西安都市圈建设成为关中率先发展的核心板块。根据国家的《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到2015年,西安将形成“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的"2581"铁路网。其中,关中城际高速铁路贯通后,会形成一个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汉中、渭南、铜川、蓝田、临潼、周至、高陵、阎良、富平等地,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一小时生活圈。

一、西安一小时生活圈对传媒业的影响

从城市群理论来看,西安一小时生活圈是以西安为核心,以一小时高速铁路、公路车程为半径向四周辐射的城市群。随着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西安的城市规模将会急剧扩展,城市人口将迅速增加,生活圈内人们的生活半径也会大大增加。西安一小时生活圈的一体化进程会深刻改变传媒业的运营环境。

学术界一般认为,一小时距离之内是生活圈,三小时距离之内是经济圈。目前,国内正在建设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一小时生活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广深一小时生活圈、厦门一小时生活圈、长株潭一小时生活圈、重庆一小时生活圈等。这些生活圈都成为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西安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将会缩短西安与周边城镇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使生活圈内部形成广泛的心理认同和社会归属感。西安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会使生活圈内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消费模式等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传媒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首先,生活圈极大地扩展了传媒的有效市场范围。西安一小时生活圈以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由中心城市西安和临接城镇组成。西安是核心城市,其他地区则是卫星城,西安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将使得西安的城市规模大大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急剧提高,受众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广告市场、发行市场的增加,这对传媒业的发展而言是巨大的利好消息。同时,伴随着生活半径的扩大、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人们不仅会增加对信息的需求和消费。人们接触媒体的时间、场所、方式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传媒都是利好消息。

其次,生活圈的形成使西安一小时生活圈内的交流日趋密切而频繁,“同城生活”促使生活圈文化、经济、社会更加一体化,最终实现生活圈一体化。西安一小时生活圈有一个特点,即生活圈内的文化、语言、传统、民俗、价值观、生活习惯等较为一致,这是由于生活圈普遍接受和认可传统的关中文化。这种一致性使得“同城效应”作用更为明显,生活圈中的人们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但他们却认可和接受共同的文化资源,这使得他们易于认可和接受相同的传媒产品。对媒体来说,新闻资源、广告资源、发行市场等都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媒体的有效市场规模大大增加了。

可以说,西安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会从根本上改变传媒业的生态环境,西安一小时生活圈一旦形成,会使西安传媒市场规模成倍扩大。从媒体经营角度看,新增加的人口是一块非常大的市场蛋糕,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而媒体要想获得这部分市场蛋糕,就必须在组织结构、机构设置、战略规划、经营理念、营销渠道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才能分享新兴的市场蛋糕。

西安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会重新调整传媒业市场结构,传媒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加剧市场竞争,改变市场竞争格局。在目前的西安传媒市场上,《华商报》和陕西电视台分别占据纸媒和电视的头把交椅,而且都在既有体制下不断寻求对外扩张的可能。如《华商报》已经在长春、沈阳、重庆、天津等地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扩张,拥有了长春《新文化报》、沈阳《华商晨报》、天津《大众生活报》、重庆《重庆时报》等报纸,20lO年5月,又在咸阳创办《今日咸阳》报。从2007年开始,西安传媒开始利用融合新闻进行市场竞争,当年,《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开始出版数字报纸,陕西电视台也承办了西部网。当市场规模扩大以后,媒介融合的形式将会向全媒体时代升级,从融合新闻到融合媒介,从媒体组织内部的融合到媒体之间跨地域、跨媒体的整合。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必然会导致实力较强的媒体产生跨地域、跨媒体整合的动力,而整合的对象可能就是生活圈中其他地区实力较弱的媒体。

西安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也会推动传媒规制政策的创新。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促进了西安都市圈的一体化,改变了传媒市场规模和结构,这使得目前的媒介规制政策必须做出相应调整。目前我国的传媒规制政策条块分割、壁垒森严,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不同类别的媒体分数不同管理部门。如报纸、杂志等由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广播、电视等由广电总局领导,互联网由工业与信息化部领导,媒体的新闻宣传由各级宣传部领导,而广告由各级工商部门领导。多头管理使得媒体规制效率极低,部门利益高于公共利益,小集团利益先于社会利益,权力寻租现象屡见不鲜。规制政策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媒体发展的步伐。西安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使媒体市场大大扩展,各地区、各管理部门之间需要更频繁、密切的协调和组织才能有效管理媒体,这对目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一定的挑战。在城市一体化之后,媒介融合的程度会越来越深,对飞速发展变化的网络、手机、电子报刊等媒体的监管、把关难度会越来越大。在这些新环境下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等问题也会更加复杂。在这些新变化下,政府必须重新调整传媒业规制政策。

二、传媒业的发展战略

生活圈建设为媒体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从发展传播学角度看,媒体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会推动和优化西安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如勒纳认为,大众传媒可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思想和信息的“倍增器”和“校平器”。施拉姆也认为媒体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化的传媒可以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发展提供动力、强化社会规范、改变思想观念等作用。在生活圈建设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机构,可以增进生活圈中民众对城市圈的认同感和融人感,加强生活圈的向心力和内聚力,为生活圈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动力。同时,优秀的传媒也是推广城市的名片和大使,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如《华商报》近些年像一张推广陕西的名片。而且,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传媒产业的发展是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重要表现,也是提高西安市文化软实力的有力工具。

西安一小时生活圈建设为媒体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传媒业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育传媒增长极,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减少极化效应。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该理论

认为,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从地理空间和产业经济角度看,经济增长在不同地区、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现实中经济增长往往是从某个增长中心向其他地区、行业扩散的过程。“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西安一小时生活圈中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均衡的,传媒业的发展程度也存在不均衡。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发展较快的地区、发展较快的媒体分别是地理空间和产业经济意义上的增长极,它们不仅自身发展速度快,具有活力和创新意识,还能推动周边地区和产业的发展。增长极能够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发展使得周边地区和产业的生产要素及各种资源向增长极流动,造成地区或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从而扩大了地区或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由于增长极的快速发展,使得增长极周边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原材料等资源大量向增长极流动,从而造成周边地区与增长极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主要表现为三种效应:第一。区位经济。当数家媒体集中在某一区位或传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处于同一区位时,就产生区位经济作用。比如,数家传媒集中于某一区位,可以更好的吸引外来人才,促进区域内人才流动。而且能够增进媒体间的各种交流,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方面也能互相合作,增强竞争实力。如报社、印刷广、广告、发行公司等产业价值链上下游的企业位于同一区位时,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区位经济的实质是地理位置的接近所带来的收益,在这方面,广州地区的报业做得较为成功,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三家报团通过发挥区位经济优势,有效提高了广州地区媒体整体发展水平。第二,规模效益。规模效益是随着生产的产品增加,分摊在每一单位产品上的成本逐渐降低。传媒业生产信息产品,信息产品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报社生产第一份报纸需要耗费巨大的劳动,而生产第二份、第三份报纸时,仅仅通过简单的复制就可以完成,因而,规模经济效应也能够带来效益的提高。第三,外部经济。也可以将之理解为溢出效应,即极化效应的作用使得某些媒体可以轻易利用其他媒体所创造的资源和产出,用较低成本得到某一服务或资源,实现搭便车。如人力资源的丰富降低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一体化的媒体市场减少了单个媒体在发行、印刷、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成本。极化效应可以通过这三种机制进一步推动增长极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却加大了增长极与周边媒体之间的差距。因此,要使西安一小时生活圈中的媒体获得较为均衡的发展,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极化效应。

扩散效应,也指涓滴效应、淋下效应,指增长极的迅速发展会带动周边地区、行业的发展,缩小增长极与周边地区、产业的差距,从而带动整个地区或产业的共同发展。扩散效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指经济体系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经济总量的连锁反应变化,如一笔初始的经济投资通过一系列反映,会引发经济总量的成倍增加。比如媒体市场的繁荣可以增强信息的自由流动,信息的自由流动又会给商业投资提供机会,商业投资会促进一地的社会发展。二是示范效应,传媒增长极的发展会引起其他媒体的模仿和跟随,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传媒业共同发展。传媒增长极的确立和发展会引发对劳动力、资金、技术、广告、原材料、物流及相关服务业的需求,这会刺激增长极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当增长极迅速发展后,会提高所在地的生活和交易成本,出于降低成本和保持规模经济的需要,媒体增长极会将部分产品、服务向周边地区转移,从而带动周边地区传媒业发展。

篇7

目前,我国大型煤炭企业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神华集团、山西焦煤、潞安矿业、阳泉煤业、中煤能源、同煤集团、冀中能源、龙煤集团以及陕煤集团等、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2013年时,全国煤矿数量高达1.2万处,且大型煤炭企业的原煤年生产总量也已经超过了75亿吨,是原煤年生产总量的52.7%;而在2015年,虽然我国大型煤炭企业的数量,较2013年相对来说减少了8.72%,但是,由于其它大型煤炭企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神华集团与中煤集团,其规模扩增的速度更是快,导致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原煤的年生产总量不减反增,与2013年的年生产总量相比,提高了17.9%,占据我国煤炭行业年生产总量的68.6%。由此可见,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在我国整个煤炭行业当中,占据的分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当在面对能够阻碍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实现健康发展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之时,我们就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合理的解决,以确保我国大型煤炭企业能够实现健康、安全的生产。

二、探析大型煤炭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分布零散问题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较为零散,即使是在一些资源储量较高的地区,其分布的情况也是不集中的,这就给煤炭企业对这些资源进行采掘的工作造成了困难,且采掘方案的提出以及设备的大批量利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从2009年开始,截止至今日,我国煤炭企业将开采区逐渐转向了山西、甘肃、内蒙、云南、新疆以及贵州等地,由于煤炭资源分布较为零散,所以大部分煤炭企业的开采区也是较为零散的,比如:1)陕煤集团,其资源开采区高达9处,分别坐落在不同的地区(比如:鄂尔多斯、以及甘肃等)以及不同的煤炭开发区当中;2)准格尔地区,它所囊括的煤炭企业高达15家。除此之外,煤炭资源的零散分布也会造成:开采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各煤炭企业之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例如:供电设备安装方面以及现场通道的建设方面等),产生经济纠纷,从而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自身的生产及其后期的发展。

2.市场中涌出的“投资热”,提高了煤炭企业的投资风险

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在“十二五”期间,就已经提出了“让我国煤炭行业的年生产总产量实现同倍增长”的要求。但是,由于该要求所针对的都是一些煤炭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的开产区。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在对煤炭企业进行考核的同时,还是将“产值”作为了考核的主要指标,且该指标也是导致我国煤炭行业出现投资过热现象的罪魁祸首。假使,这种现象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抑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炭产能过剩”的风险。虽然,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开始逐渐向“煤化工”行业转型,但是,由于当前社会经济市场对煤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所以这部分煤炭企业的转型,也势必会增大其自身的投资风险。

3.部分地区煤炭资源严重缺乏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所选择的开采区,都是一些具有较高储量的煤矿开采区。由于这些开采区长期被大规模的进行开采挖掘,导致煤炭资源几乎趋向于枯竭的地步,使得某些煤炭企业出现了煤炭资源获取紧张的问题,比如:阳泉煤业,其目前仅剩的煤炭资源储量仅有10.7亿吨,能够保障其进行正常开采的时间约为8年;而京煤集团煤炭资源的剩余量却只有9.72亿吨,可保障其未来七年对煤炭资源的开采。由此可见,煤炭资源的严重缺乏,不仅会降低我国煤炭企业的年生产总量,还会拉低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探究促进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1.推行“煤炭企业兼并”方针

通过有机结合的方式,将我国某些大型煤炭企业融合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去对境外的一些还未经过开采的煤炭资源储区进行合理的开发。其实现的原理是:严格依照社会经济市场目前的状况,并依循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要求及标准,把“资源及资产”当做是主要目的,采取“协议转让”、“市场并购”以及“联合”的途径,制定出合理的“兼并方案”,然后再依照该方案的内容,将各大煤炭企业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其次,针对一些中小型的煤炭企业,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当将其统一的纳入到“兼并”的范围之内,比如:让它们与电力企业实现“兼并融合”。如此一来,也就能够让我国煤炭行业与社会经济市场之间,建立起一道“供需相符”的桥梁。另外,国家政府还应当大力倡导“让煤炭企业实现境外投资办厂”的政策,并让其能够成为推动我国煤炭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之上,提高我国煤炭行业在国际上的整体水平。

2.增强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力度

我国部分煤炭企业由于没有较高的技术团队,且其已有的技术人员也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其生产力方面上,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技术短缺问题。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煤炭企业就应当采取针对性比较高的措施,来提高其自身对煤炭产品进行生产的力度,比如:(1)定期对现有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技术的培训,尽可能的提高他们从业能力及个人素质;(2)以三个月为单位,对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制考核,确保每一个技术人员都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掌握能力,针对那些未能通过该次考核的技术人员,需将其暂时调离现有岗位,并让其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且再次考核合格之后,才能让其继续担任本职位;(3)组建拥有较高专业资质的技术团队,且技术人员的聘请要求,应符合“高综合素质”、“高从业能力”以及“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这三个要求。总而言之,要想从本质上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我们就必须要从技术人员抓起。

3.大力倡导“矿权整合”政策

对一些分布较为零散的煤炭开采区进行科学的整合,同时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利用地质勘测资金,对这些整合之后的煤炭开采区进行合理的收购,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大型煤炭企业的分布情况,制定出一份完善的“煤炭资源重配”方案,并依照“资源获取紧张优先分配”的原则,以及“核心大型煤炭企业优先分配”的原则,将整合后的煤炭开采区合理的分配给我国各个大型煤炭企业。另外,针对一些新近才发现的煤炭开采区,需在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对其的实际勘察之后,才能够依照现行的“促进煤炭行业发展的若干建议”文件,制定出相应的“开采区分配计划”,然后才能够将这些新发现的煤炭开采区,分配给我国的各个大型煤炭企业。

四、结束语

篇8

1.实行新闻传媒与新信息、新技术的融合战略。电子信息技术对文化艺术及传媒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通讯卫星、数字媒体、电子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影响媒体的变革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应该说,信息技术与新闻传媒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可就重庆而言,在传媒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与传媒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产业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近年来,重庆市信息产业增加值每年以高于GDP三倍的速度增长,通信服务业对全市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3],经过几年的推动和扶持,重庆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重庆传统的资讯传媒产业与东部有差距,但是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技术与产业上,重庆与东部、中部几乎处在同一个发展水平上,可以说新媒体技术为重庆传媒资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性的机遇,因此利用并且发展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技术,打造新媒体资讯产业非常关键。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传统的传媒资讯产业,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登上新的台阶,并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传统的报业如何实现真正盈利性的报网互动等;一个是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传媒资讯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新兴传媒资讯产业一开始就要建立在充分的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体制,抓住重庆列入“三网融合”的第二批试点单位的契机,发展三位一体的新传媒技术。2010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长江上游新闻出版中心,第二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正式落户北部新区。基地以“园中园”方式在北部新区高新园设立,将在署、市合作框架下,实行管理主体、运营(服务)主体、发展主体、行业监管主体四位一体运作机制。基地将重点打造十大产业:数字图书、数字报刊、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按需出版和数字印刷、网络游戏动漫、数字音乐、数字教育、跨媒体复合出版。

2.实行新闻传媒与新区域、新领域的融合战略。以新闻传媒为先行抢占文化产业的高地,在拓展发展区域方面,湖南传媒集团除向国内的区域发展外,还加强了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比如,湖南广电成功开拓了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市场;湖南出版向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地输出了多种外向型图书;湖南动漫产品走进了亚、欧、美三大洲的36个国家和地区。在抢占新领域方面,湖南新闻出版业已实现纸、磁、光、电、网多媒体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成为“报网融合”发展的盈利者,将旗下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网站等整合构建一个覆盖报纸、网络、杂志、手机、网络电视、户外广告等多形态互动营销的全媒体信息服务型平台。对重庆而言,要拓展新闻传媒发展新区域,一是要结合重庆地域实际,向区县拓展,向规模要发展。由于行政体制上的关系,重庆有40个区县,绝大部分区县都拥有报纸和电视台,但由于无正式刊号、频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化发展程度极低。因此,重庆四大国有文化集团要通过市场、资本、业务多种形式与区县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开拓。在发展新领域方面,要按照优势优先的原则,壮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我市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向立体式、集约型方向发展。在发展新产业方面,重庆要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当前特别要抓好数字电视的推广和新介质媒体的发展。此外,要积极承接印刷复制业等产业转移。

3.实行新闻传媒与新渠道、新业态的融合战略。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渠道之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运作,网络新渠道催生了网络报纸、网络杂志等新业态的网络媒体,手机新渠道催生了手机报新业态的手机媒体。除了这些渠道之外,我们要善于利用早已出现的两种最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数字标牌和微博客。数字化时代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在当今时代,数字标牌(DigitalSignage)能即时传达信息,也能即时更换信息,因此已经被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公共部门机构,并正在此领域迅速增长。当世界进入web2.0应用时代,微博客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网络生活更为丰富多彩。微博客不只是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它还开辟了信息传播和企业营销的新的网络阵地,而且它对突发事件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速度优势,一些传统媒体已在寻求与之融合的发展之道[4]。在新业态方面,要抢占信息传播的话语权,新闻传媒要开辟的全市党报发行网、有线电视网、图书连锁网和电视零售网、手机传播网、互联网及网吧连锁网等六大网络,借助新的网络渠道,实现优化的配置和整合。

4.实行新闻传媒与新支柱、新资本的融合战略。传媒资讯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其产业竞争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即产品竞争阶段、品牌竞争阶段和资本竞争阶段[5]。目前重庆的传媒资讯业尚处在产品竞争阶段,其传媒资讯产品并没有形成品牌竞争优势,如重庆报业市场只是几大都市报的产品竞争,而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品牌优势的原因。然而即使某一传媒资讯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而没有资本力量的介入,不进入资本市场,其仍然难以形成跨越式的发展。上市是媒体资本运作一个重要途径。在湖南,随着电广传媒在全国的率先上市,到2010年,湖南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达到4家,居全国第二位,特别是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成为我国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重庆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将“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这对包括新闻传媒业在内的文化企业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重庆新闻传媒业应深入思考,如何利用好民营资本与新闻传媒业的经营性部分进行充分的融合发展。过去,由于重庆文化事业低层次均衡发展,县县点火,乡乡冒烟,形成“小而全”的格局,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企业规模小,将很难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抗衡。所以,对于重庆来说,当前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形成以城市大型产业集团为骨干,区县、乡镇中小型文化企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要加快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步伐,通过整合城乡优势文化资源,“做大做强”企业,增强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新闻出版、图书发行、文博展览业、文化娱乐业,应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利益共同体吸引众多单位包括区县乡镇甚至文化大户加盟,采用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各种形式,形成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并积极推动和深化文化传媒企业上市融资。惟有做大做强了,才会反哺内容生产,反哺信息传播,为打造文化强市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文作者:张振中工作单位:合川区新闻信息中心

篇9

湄潭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湄潭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誉。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址”、“中国工农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国家4A级景区“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茶海生态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核桃坝――龙凤风情茶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十里桃花江”,贵州省十大魅力景区、全省100个重点旅游综合体之一的“中国茶海”,核桃坝茶海生态园4A级景区、国际温泉度假城、省级风景名胜区“湄江山水画廊”、省级森林公园“龙泉山森林公园”,国内最多的天生桥群“百面水喀斯特博览园”景区等。

近年来,湄潭县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避暑旅游、茶旅一体化、扶贫旅游、红色之旅正蓬勃发展,“六线九园” (其中“六线”指:(1)象山公园―鹅公坝―田家沟―核桃坝―金花―天下第一壶。(2)桃花江湿地公园―金泽地精品水果基地―仙谷山小镇―水湄花谷。(3)兴隆―天城―德隆―永兴。(4)接官坪小茶海―黄龙山―铜鼓井。(5)杭瑞高速公路沿线。(6)道安高速公路沿线。 “九园”指:(1)印象湄江河滨公园。(2)田家沟花田湿地公园。(3)水湄花谷玫瑰公园。(4)仙谷山景观公园。(5)中国茶海公园。(6)象山茶博公园。(7)天壶公园。(8)永兴古镇生态园。(9)鱼泉镇偏岩塘美丽乡村示范园。)打造已渐成熟,“中国茶海?休闲湄潭”旅游品牌日益彰显魅力。在三星级的湄潭大酒店和具备挂星标准的温泉度假酒店、天壶国际大酒店、仙谷山寻梦山居酒店等大型酒店引领湄潭酒店发展。目前,湄潭共有宾馆酒店正在进行装修准备,如按期完成,2016年4?18“贵州茶博会”前可新增床位1000余张。

打造了桃花江美食流域、天壶美食一条街、县城美食一条街和县城夜市小吃以及餐饮服务已渐成熟,逐步向规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现有旅行社服务网点10家,旅游车队1家。

2015年旅游人数、收入增长成绩显著。截至8月,全县旅游人次达138.8万,同比增长43%,旅游综合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50.1%。

湄潭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湄潭县旅游发展经过了几年艰难奋斗历程,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差距,特别是景区高规格的集中打造、游客留湄住宿率、旅游产品整合资源、整体包装、旅游营销宣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监督管理缺失,制约着旅游业向深度发展。一是湄潭县的旅游项目多头管理,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如酒店建设项目,选址是规划部门,建设是住建部门,验收是消防和环保部门,旅游部门无法有效强制性措施,尤其是有的酒店建设擅改规划、配套不到位,旅游部门只能协调或建议,制药了按旅游要素配套建设;二是旅游产业存在重发展轻管理,有的部门在履行职能、严格执法、强化监管上态度不够鲜明,行业监管缺失。

(二)服务意识亟待增强。湄潭县旅游市场好,乡村旅馆在旅游高峰期游客爆满,一床难求,属于业主市场。有的乡村旅馆接待条件较差,对游客的一些合理诉求和建议难以满足,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及时整改,对转型升级更没有安排,始终处于一种低端水平。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忽视有效保持“乡村性质”和“乡村意象”,出现了建筑城市化、活动简单化等趋向。不少农家乐就是一个“乡村麻将会所”。

(三)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滞后。湄潭县很少组团到省内外城市进行营销宣传,更没有系统的将湄潭的景区、生态资源特色等向外进行展示,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人流密集地难以看到旅游广告牌。

湄潭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一)高标准、高起点修编完善湄潭县旅游规划。随着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湄潭县在调查摸清完成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要尽快组织专业旅游设计机构,认真调研县旅游资源,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起点修编完善湄潭县的旅游规划,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湄潭县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实施意见》,确保湄潭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达到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篇10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安全; 生态治理; 社会责任

一、金融危机下的山西煤炭企业

2008年,尤其是下半年后,煤炭企业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迎头阻击,出现了库存积压严重、营运资金趋紧、盈利水平下降等问题,煤炭企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这场金融风暴对山西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山西省经济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变化和第三季度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成本提高和价格下降的情况下,我省一大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订单减少,资金趋紧,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对全省11个市、92个县区的975个样本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关停并转企业占到了全部样本企业的47.7%,其中太原、临汾、运城和大同四市占关停企业的六成以上,以私营企业居多。另一方面,山西省2008年失业人数达500多万人,从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当年年底超过20万人,比2007年年底增加3万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突破4%。这些仅是城镇就业状况,如果再加上30万农村转移劳动力,形势更严峻。此外,作为山西的支柱行业――煤焦业也由于市场需求的减少,虽仍能保持经济的增长,但还会出现严重下滑,尤其是黑色金属冶炼工业损失严重。

除了焦煤业和钢铁行业,其它企业景气指数下滑,就太原市而言,2008年各季度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48.98、154.43、139.97和102.75,四季度同比下降38.5点。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41.22、153.07、140.05和103.14,四季度同比下降42.1点。其中,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8.46、153.61、142.78和79.42,四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比全市企业景气指数低23.7点,比去年同季下降63.6点,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明显下降。从企业家信心指数来看,除国有企业还保持着较高信心(我矿的实例),一些股份制企业和集体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下降到了77.21和75.76,其它企业家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就居民消费而言,居民价格消费从2008年8月的106.9降到了2009年1月的100.5,同比下降了6.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更是下降了27.5个百分点,到该年12月,达到全年最低108.6点。居民消费减少,失业人数增加,工业景气指数下降,部分企业关厂停厂,在金融危机面前,山西经济面临着“寒冬”的考验。

(二)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煤炭行业遭受重创,经济增长放缓,煤炭需求紧缩。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倒闭,用煤量直线下滑。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同步放缓,国内外市场需求缩减,主要耗煤产业如冶金、建材、化肥等增长缓慢,导致国内外煤炭市场需求迅速萎缩。

例如,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贺西煤矿,2008年12月港口发运精煤17 886吨,成本 13 353 373元,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2月港口停运。

二、金融危机环境下煤炭企业的发展――以贺西煤矿为例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贺西矿,井田东西走向长约1.7-4.2KM,平均4.0KM;南北倾斜2.4-4.6KM,平均4.2KM;井田面积约15.83Km2。矿井先期开采山西组3、4号煤层,设计能力1.5Mt/a,核定生产能力1.8Mt/a。地质储量总计约106.1521Mt,其中3号煤31.8456Mt,4号煤74.3065Mt;可采储量总计71.8974Mt。

2008年11月,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集团公司下达了调整2008年12月生产经营计划的通知,要求所属各单位:第一,确保安全第一;第二,坚决完成任务;第三,加大煤炭影响销售力度;第四,紧缩开支,强化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运行。贺西煤矿以此通知为指导,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一)确保安全第一

贺西煤矿于2008年经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鉴定为+560M以上区域为非突出煤层,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由于与之毗邻的沙曲矿(主采山西组2、3、4号煤层)已经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并被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4号煤层为突出煤层,为此,贺西矿在生产过程中按突出矿井管理,装备了国内先进的大采高综采设备,安装了国内一流的瓦斯抽放、监测监控系统,制定了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和持续稳定发展。

同时,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及贺西矿安全生产需求,2008年8月1日投资110万元委托河南理工大学,对“贺西矿瓦斯地质动态预警系统研究”项目进行研究,建立了瓦斯地质属性数据管理模块,实现了对瓦斯地质数据的录入、编辑、存储、管理、查询、计算与输出等功能。基于SuperMap Objects,建立了矿井水文地质图形管理子系统,实现了矿井水文地质数据的可视化录入、导入、编辑、存储、管理、导出与输出功能。研究了相关数学模型及算法,实现了各类等直线、等值面的自动绘制,达到了瓦斯地质信息及规律形象化的目标。基于瓦斯地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建立了基于CIS空间分析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瓦斯地质灾害预警子系统,实现了区域预测、采区预测、工作面预测;应用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建立了瓦斯灾害防治知识库,并把获得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知识分析、整理、总结及提升,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推理知识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CLIPS建立了瓦斯地质灾害防治子系统,并组建贺西矿自己的瓦斯地质研究队伍及编制图技术力量。

(二)坚决完成任务,继续做大做强

为贯彻“规模做大,内涵做强、质量做优”实现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双三千万吨”奋斗目标,贺西煤矿“三百万吨”矿井技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3 183.04万元,其中:井巷工程1 130万元、土建工程2 015.29万元、安装工程2 213.69万元、设备4 943.37万元、其他2 880.69万元,全部列入资金计划。

(三)紧缩开支,强化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汾贺办字[2008]42号关于贺西矿用电成本的请示,为确保贺西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新建独胡峁35KV变电所于2007年10月投入使用。贺西矿目前供电现状为,贺西35KV变电所主变装机容量为10 000KVA变压器一台, 20 000KVA变压器一台,独胡峁35KV变电所装机容量为2×12 500KVA变压器两台。受金融危机影响,贺西矿现有负荷平均为7 000-8 000KW,用一台10 000KVA变压器即可满足需要。集团公司供电公司每月基本电费计算按 31 250KVA收取,每KVA基本电费为22元,共计687 500元,按10 000KVA主变计算收取基本电费为220 000元,前后相比现在每月少取基本电费467 500元,用电吨煤成本减少3元。

三、金融危机后煤炭企业的发展

(一)煤炭运输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2012年,山西的铁路营运里程将由3 000公里增加到5 300公里。到“十二五”末,山西铁路总里程将力争达到 7 000公里。山西铁路、公路建设的加快,使“西煤东运”的一些交通瓶颈得到极大缓解。如公路方面,从陕西和内蒙古到山西的高速公路入口各增加到了两个,来自陕西和内蒙古的煤炭公路运输交通拥堵状况将得到缓解。铁路方面,太中银铁路的通车使来自宁夏、陕西的煤炭打破了只有公路运输到达山西的局面,煤炭运输效率大大提高。三年内,山西中南部出海通道如果建成,来自宁夏、陕西的煤炭将可能直接通过铁路到达山东出海口。随着交通建设的加快,西部煤炭资源开发的速度将会加大,煤炭供应的产能和运输制约“瓶颈”大大缓解。

(二)煤炭行业将展开新一轮大规模安全设施投入

随着煤炭行业大集团、大企业的形成,“社会成本”、“转型成本”大幅提高将成为必然趋势,安全投入成本、生态治理成本以及社会责任的成本支出必将通过价格传导到下游行业。2010年,国家要求煤炭行业推行“六大系统”建设,即安装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装备建设,要在三年内,也就是2013年8月之前完成。国家安监总局规定,“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责任主体是各煤矿企业,这意味着资金投入主体为企业自身。“六大系统”中,除紧急避险系统外的五大系统或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完成,但我国煤矿首次开展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将是煤矿的一项巨额投入。

(三)煤矿生态治理成本将加大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煤矿开采的“完全成本”核算也正在加快。2007年,国务院在山西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山西充分利用吨煤提取的可持续发展基金投入生态恢复治理的资金两年内达110多亿元。煤矿单独投入地方的生态治理资金还有一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