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可行性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可行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网络环境是生活环境新兴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0年7月所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网络环境是一种真实的虚拟,同时也是一种虚拟的真实,真实和虚拟的交织、网上和网下的联动是常态。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环境也营造出人类生活的各种条件。大众开始足不出户的依靠网络进行购物,订餐等日常生活。近年来“宅男”“宅女”等新名词的出现,更加证实了大众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渐提高。网络环境不但跻身到生活环境中,还成了生活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的日趋重要也促使了国内学者积极研究这一新的领域。在现有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都是从社会人文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出发,利用设计来改善大众网络环境的方向并不主流。
二,设计改变大众日常的上网习惯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学科是一门跨社会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由于该学科跨度性大,应时性强,历史性短,人们把它归类为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在大部分人的认识中,设计学科本身具有价值中立的特征,与科学技术一样,无法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人们往往只关心设计活动的结果,而对设计活动的产生、设计活动的过程、设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却缺乏足够的认识。
人们今天所从事的设计活动已不单纯是一种个人行为或某一团体的行为,产品一经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走进千家万户,便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如此,在我国现阶段,某些设计领域常常与政府的宏观决策息息相关,譬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环境工程、新闻媒介等。设计活动已逐渐成为社会公共活动的重要部分,并日益渗透到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协助政府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提高文明程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计来给大众生活习惯带来潜移默化改变的例子随处可见。如于斑马线的设计,会改变大众乱过马路的习惯。大众现在会习惯性的在马路上寻找斑马线来通过马路。斑马线不再简单是一种标识,而大众成为一种过马路过程中安全感的来源。我国某市甚至出台城市交通斑马线往前移动一米的便民措施,无论是从人的行为学以及交通安全角度考虑,都有其可行性。由此可见,关键不在于设计技术本身,而在于是否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是否具有“以民为本”的意识。通过设计的力量来改变大众生活习惯从而创造合理生活环境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近年来,网络环境作为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设计悄然的改变了。微薄的兴起就是一个十分生动的案例。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在国内首次推出了“新浪微博”内测版。从那时起,微博就开始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国内新媒体领域学者陈永东对微博给出了精确的定义,他指出: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超过1.6亿,并且预计今年年内用户数突破2亿。
据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达4.85亿,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宽带网民数3.90亿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网民规模较2010年底增长2770万,2011年上半年网民增长率为6.1%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这么庞大的网民数量构建成的网络环境问题就显得日趋重要了。
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主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多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并改变了大多数信息社会中人群的生活方式。明星们利用微博即时即地的更新自己的现状,增加自己的人气;营销专家们利用微博大做免费广告,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更多的大众选择随时随地的记录自己的状态,和朋友交流等。在国内甚至出现,聚餐过程中,一道菜端上来不是先品尝而是先拿出手机拍照发微博的极端案例。2010年南方人物周刊也将“微博客”评为年度人物。这些现状正是微博这一设计改变我们生活的过程。我们不但看到微博增加了普通人提供了表达、分享以及沟通的平台。甚至连政府部门也参与其中。在2011年2月的利比亚动乱中,微博在中国政府从利比亚疏散中国公民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的中国公民利用手机发送微博并最终传送给了救援队,为疏散计划提供了宝贵信息和沟通的管道。2011年4月20日,中国外交部在新浪微博上开启了“外交小灵通”的帐号,部级政府单位启动微博无疑是开启了另一种新型的执政方式。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固有的很多生活习惯。而这些改变并不是我们能够完全预知的,也不是设计者预先设计好的。那么试想我们如果巧用设计,有目的性的引导大众改变上网习惯,从而改善网络环境,这种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三,设计创造合理网络环境的合理性
尼葛洛庞蒂教授认为,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既然,网络时代的力量如同大自然的力量般强大,我们也当效仿人类治理自然的智慧结晶,利用设计对网络环境进行合理的疏导和治理。
如今,我们国内网络环境现状相对比较复杂。首先,网络法制建设问题一直有待健全。关于网络侵权,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等问题依然存在。其次,网络道德宣传力度有待提高,网络环境给人创造了另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环境的虚拟空间环境,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各种道德观价值观良莠不齐。网络道德需要定位和普及。第三,我国现在的网络监管机制有待系统化。网络管理,有必要将所有隐藏着不良行为的非法信息都过滤在外,为网民创造一个相对合理的网络环境,从而保护网民的安全。此外,应对部分网络娱乐等实行分时段开放的方式,既要丰富网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也要约束网民,及时遏制沉迷网游的不良之风。
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的大众,不是大众改变了网络环境,就是网络环境改变了大众的行为研究大众的行为习惯,通过网络环境设计因势利导,是人与环境和谐的体现。在这种网络环境各方面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设计师利用设计来改变大众的上网习惯,从而影响网络环境的可行性还是很大的。这不但可以避免问题发生后,网络环境治理过程中多样性的发生,还可以缓和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因此,针对网络环境的细节设计也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设计引导大众行为的探讨,还需要更多人去观察和研究。(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69,187.
篇2
具体而言本文针对当下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有创新性的从当前的具体国情与政策层面出发,立足民族特性与传统文化等方面分析现状当中存在困境的原因。与此同时本文更试图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构想。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困境
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提出
我国第一次把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远期目标的提出是在2005年6月,国务院总理主持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当中我国首次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具体包括:近期具体工作安排、政策体制建设及协调保障机制等等。以此为起点,我国节约型性社会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呈现出初步的系统框架和发展路径。
从涵义来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其核心概念“节约”有两层内涵: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又是背道而驰的。
二、生态危机是当前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无法回避的时代背景
然而,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虽然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有力的科技武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对自然的敬畏,到农耕时代与自然的相互妥协,再到工业时代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做翻天覆地的改造,人类在这改造中仿佛看到了人力量的伟大,人定胜天的古老预言的实现。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带来了消费的无节制,并直接间接引发自然资源的枯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变的愈演愈烈: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酸雨,水污染、水资源紧张、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消退、固体垃圾污染、矿物燃料减少等等……
生存环境的恶化在提醒人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由此引发人们开始反思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重建生态,这些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国当前的自然环境危机也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要想真正实现节约型社会,当前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省、绿色能源的利用以及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贯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际组织,众多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当今比较流行,又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89年5月举行的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上得到广泛认可。
三、深度剖析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由上文论述推理可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出发点,引出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是我国当下整体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俗语中“对症下药”在一定角度其实也呈现了一条解决学术问题的清晰思路,通过对已有文献查询可见,多数是对国外已有可持续理论的简单介绍、或者是对某生态建筑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却往往忽视了造成当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困境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在可持续设计实践方面,对单纯对外国的先进经验的介绍而忽视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差异,这种“拿来主义”容易使设计师流于表面的模仿,将更无力抵抗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因此本文致力于填补本项空白。
1、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使节约型社会下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陷入困境
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的环境设计领域整体上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猛烈冲击,而这可谓是目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所谓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突破彼此分割的多中心状态,走向世界范围同步化和一体化过程。全球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工业文明与信息时代前所未有的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时间、空间概念的理解,汽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卫星、网络等数字化传媒使得麦克卢汉畅想中的“地球村”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环境。这种文化全球化既发生在物质文明领域也无法避免的渗透到了精神文明领域。
从人类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物质文明的全球化带来了高新技术及先进文明,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精神文明的全球化为我们打破东西地域界限,传播了新的材料与结构,为营造人类共有的审美趣味和流行取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美学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艺术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的设计师带来了可借鉴的创作灵感。
然而,反观文化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呈现。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化同时也催生了社会消费的城市,鼓励并刺激人们消费无意义的东西,导致大量资源消耗,造成环境危机;再进一步深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领域,全球化还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文化趋同”现象,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逐渐消失,文化多样性的缺失也导致文化的生态危机。
可以说,在中国目前的可持续设计领域中,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着“现代化,现代主义”为标杆的单一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千城一面”,使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消失,文脉的断裂以及地方文明的逐渐消亡等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
首先,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欲望的觉醒,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奢侈性空间,政绩式建造,开发型拆除,建筑寿命的缩短,都成了当今中国建设活动的缩影。而设计师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设计过程的分裂,设计周期缩短,设计单位要求利润最大化,业主的不合理要求等实际问题,设计师们也采取一种更为“便捷”方法,绕开了设计的本源问题,直接奔向漂亮的效果图,设计不再是设计本身,而是一种谋生手段。
其次,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等概念的混淆与滥用同样值得关注。在现实中这些概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切实的贯彻,而仅仅成为一种口号,甚至成为用于牟利的,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宣传策略。
2、如何解决当下发展问题的探索性思考
面对当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圈内的不合理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使我们能在日后的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中更好的贯彻可持续设计理念,形成经济、社会、文化与不断发展的平衡,这可以看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作为解决问题的第二步就是因地因时制宜,提出如何解决困境,并探索适合我国当下国情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此方面笔者也初步做了一些思考。
(1)首先是要正本清源,通过文献梳理,廓清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做到正确的认识究竟何为“可持续设计”。这其中要做到更准确的理解可持续设计,以及区分可持续设计与绿色、生态、环保、低碳等概念,使其不致混淆。另外要以可持续的眼光来审视一些当今流行的概念,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最后要深入挖掘可持续设计的精髓。结合国际上关于可持续设计的先进理论,构建一个清晰明确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框架。
(2)其次,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现有的和经过整理与挖掘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现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出当下问题设计的共性误区。例如: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形式主义泛滥,欧陆风、民族风、现代派、古典派、哥特式、田园式,对装饰符号信手拈来的的滥用代替了对功能的推敲、对使用者的关怀、对材料的斟酌和对工艺的要求;已建成功能空间使用寿命的缩短,使用功能的频繁变更,材料、设备的快速老化,人们不断改变的审美要求和粗糙低劣的施工工艺,促使功能空间寿命缩短而造成极大浪费;对设计中附加元素的无节制欲求,追求高档、奢华、辉煌造成对空间、对材料、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对可持续、生态、绿色等概念的滥用;不顾人文、经济等因素盲目建设超大、超高,或与当地气候、地理因素相矛盾的功能空间等。
(3)最重要的,尝试结合当代哲学、美学的相关理论,从历史,社会与民族性格等层面来深入挖掘,阐释当下中国可持续设计发展的举步维艰的原因,这样才能在理论高度上另辟蹊径,发展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具体来说,如传统文化中对人个体的忽视,忽视个体的本源需求,转而更在乎他人的评价等特性,在今天易造成盲目攀比,奢侈性的空间建设与消费;社会评价体系的失衡,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富人与穷人都有认为可以为所欲为的权力;传统文化中对子孙后代的狭隘理解,认为子孙就是个体的、家族的子孙,缺乏全人类的集体意识,易造成顾小家而舍大家,为一己利益而损害全体利益。
(4)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具体案例的设计操作,从施工、材料、工程建设流程等实际操作层面寻求解决当前可持续设计困境的适当策略。
综上所述,全文简要概述了中国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背景下,环境艺术可持续设计这一领域的缘起、发展现状,着重剖析当前存在的发展困境,并尝试提出解决困境的几种有效策略。由于篇幅有限,文章有些部分难免存在论述的欠缺。但笔者相信,在当前大的社会发展轨迹中,可持续设计这一放眼未来的文化领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
2. 程亚军.《浅析当前中国可持续设计的四大误区》.《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1.11
篇3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习兴趣是认识世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源泉。在科学探究中,兴趣对人的活动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中一旦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这样可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对刚刚学习物理的学生而言,他们一开始对物理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是极其不稳定的,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地发现大多数物理知识都很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再有几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这些都会使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迅速下降,以至影响物理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如何将短暂的兴趣变为稳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能力。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阵地,好的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对本门学科产生较大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刚刚进入课堂时就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导入”时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常见有效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点。
1.1“故事”导入法
物理知识的很多内容都有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或趣闻笑话。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中选出精彩部分用于教学,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讲授《运动的相对性》时,笔者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 m高空飞行,忽然他看到身边有一样东西和飞机在一起飞翔,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随手抓来一看,原来不是昆虫,而是德军发射的一颗子弹,而飞行员却“安然无恙”。学生听完故事之后觉得很惊奇,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质疑,飞行员真的有那么大的本领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接着引入新课: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学习了《运动的相对性》知识后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1.2“实验”导入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师讲课之前演示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到既不可思议,又十分有趣,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笔者引导学生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让一位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首先提问: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会怎样?根据以往的经验积累,同学们毫不犹豫地说:掉下来啦。接着让这位同学给大家演示,这时同学们观察到,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并没有掉下来,视乎有一股魔力紧紧地托住了它。学生们很惊讶,都被这奇异的现象紧紧地吸引住了。这时笔者将话题转向新课,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从而引入新课《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3“视频”导入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创设与所讲物理知识相联系的物理情境,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媒体“视频”中的图片、动画、音效和活动影像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寻求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讲授《变阻器》之前,笔者首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视频:主持人报幕之后,舞台上的灯光逐渐暗去,过一会儿一位演员从后台走上了舞台,此时舞台上的灯光又逐渐明亮起来了。提问:你知道舞台灯光师是怎样调节灯光明亮程度的吗?视频和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讨论的热情。学习了《变阻器》之后,你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舞台灯光师。鼓励式引入新课,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的高涨了,主动探究的热情更高了。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课堂探究意识是学生学习物理新知识的主要形式,而兴趣是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内驱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引入升级奖励机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动力
学生为什么喜欢玩网络游戏?因为网络游戏中的升级奖励刺激着他们不断地“进步”。所以笔者在物理课堂中也采用了这种升级奖励机制。
例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每天都会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加星,每周星期五对每人的星数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评定出这一周的“积极参与之星”和“物理天才之星”,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这些“明星”将升级为本班的物理组长,一个月后加星最多的同学将升级为本班的物理课代表。这样的“加星升级激励”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热情,使物理课堂不仅是一个学习物理知识的场所,更变成了学生相互角逐比拼的赛场,让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类似网络游戏中的“升级奖励”,这样充分地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引入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学生们在探究物理新知时,运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模式能改变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弊端。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5~6人,这样与整个班级相比,在小组中学生虽然存在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但是这种差距也不会因为成员数量过大的原因而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主动交流意识和欲望。并且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将原本由教师一人承担的讲解、提问等内容转化为学生互相提问、合作探究解答的形式,从而提升了知识点的交流热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点,最大化地避免后进生对物理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
2.3引入可“争”的热点,激发学生争辩讨论的激情
争论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可以从现象、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引入可“争”的热点。
例如在讲授《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笔者让学生持有不同的凸透镜观察物体,并向小组汇报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这时同学们会发现有的同学看到是正立放大的像,有的同学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有的同学看到是倒立缩小的像。凸透镜究竟能成什么像呢?学生们陷入了争论中。这样的争论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他们会主动地通过多做实验来寻找其中的奥秘。这样学生就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精心设计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
篇4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所谓“环境友好型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环境友好型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环境友好型建筑是集舒适、健康、高效、与环境和谐几大特点于一体能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问,同时能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2l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友好型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环境友好型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环境友好型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环境友好型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环境友好型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
2 环境友好型建筑设计的内涵
环境友好型建筑应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环保工程,它兼备了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充分体现在其所有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点。因此环境友好型建筑首先应该具有节能、环保和可循环三个特征,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最低污染下,强调建筑的人性化、舒适化、健康化。
3 环境友好型建筑设计的要求
(1)环境友好型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环境友好型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环境友好型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环境友好型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4)环境友好型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5)环境友好型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蕴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4 环境友好型建筑设计的要点
建筑作为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活动,更被时代赋予了强烈的使命。把环境友好型生命的概念赋予建筑是为了让建筑有健康和再生的机理,使建筑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从而为人们提供舒适并可持续的生活工作环境。
(1)重视整体设计。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环境友好型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环境友好型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2) 因地制宜。环境友好型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环境友好型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人,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是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
(3)尊重基地环境。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5 环境友好型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表达出一种共识,即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需求”和对需要的“限制”。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筑是人类改变和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开发行为,建筑行为包含了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变和转化自然资源的过程,显然这些行为在各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也将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吸引着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始研究和评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建筑设计师们已经意识到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段是可以减轻这种负面影响的。
篇5
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标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求采用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包括景观图),这体现了课标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合理选择。第二,能力要求是“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去感悟和探究规律。第三,知识目标是学生对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掌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实质是对前面第二至四章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在空间上所表现的差异性和规律性的归纳和总结,进一步从圈层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地理环境的形成机理和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性特征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空间差异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教材称之为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本节从三个维度(纬度方向、经度方向和垂直方向)讲述了地域分异规律,教材把这三种规律分别描述为:“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其他两个规律放在下一课时。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推导。
教学难点:学生对调查、搜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表达,陆地自然景观差异性产生的原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推导。
【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首先,在课前一周,教师选取我国南北四省份(学生所在地湖南省蓝山县以及海南省、河北省、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将学生分成四组,布置各组学生通过网上查找、实地调研等方式分别获取四省份的自然环境图片、影像等资料并将资料制作成课件和海报。
其次,以蓝山县的自然环境景观图片和旅游剪辑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探究欲望,然后各组分别展示自己的课件和海报,通过合作讨论、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初步形成我国自然景观存在南北分异规律的观念。
最后,通过引入课本上的世界自然带分布图,选择亚洲作为案例,学生探究讨论亚洲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的差异性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最终得出全球范围内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整个设计过程体现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认识局部到认识整体的认知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教师展示蓝山县自然景观旅游海报并配乐展示多媒体素材──蓝山县旅游宣传报道剪辑。
过渡:通过以上的欣赏我们初步了解了蓝山县的自然景观,那么蓝山县还有哪些自然景观呢?这些自然景观又有哪些特点?下面有请蓝山组同学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
蓝山组:(展示课件)。
蓝山组中心发言人:讲解课件上展示的植被的特点及植被生长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地理环境条件。
教师:各组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蓝山县的自然环境景观还有哪些特点。
各组代表发言:(略)
教师点评:蓝山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1800 mm左右,地势以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种类丰富,树叶宽大,红壤分布广泛,土壤呈酸性。
教师:那么为什么蓝山县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叶子宽大?
蓝山组发言:(略)
各组补充:(略)
教师小结:主要受气候、土地等条件的影响。
承转:大家继续思考,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景观是不是都一样呢?
学生齐声:不一样。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自然地理环境景观的差异?首先,有请海南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海南省的景观。
海南组:(展示课件),其余组员在教室粘贴海南省自然环境景观海报,组内的中心发言人解释课件上展示的海南省地理环境景观的特点。
讨论:(根据海南组展示的课件和海报,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分小组讨论)海南省地理环境景观的特点及产生这种特点的成因。
教师点评:非常好,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植被为热带季雨林、树干粗壮高大、树冠硕宽、枝繁叶茂,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动植物种类繁多,一年多熟。
承转: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南方两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景观,那么我国北方的自然地理环境景观又具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有请河北组的同学。
河北组:(展示课件),粘贴海报。中心发言人做情况介绍。
(为节省时间,不要求学生单独讨论河北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成因)。
教师:接下来有请黑龙江省组同学展示成果。
黑龙江省:(展示课件)粘贴海报。中心发言人做情况介绍。
讨论:这次分两大组讨论,蓝山组和黑龙江组作为第一大组,讨论河北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景观特点及成因,海南组和河北组作为第二大组,讨论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景观特点及成因。
代表发言:首先,第一大组代表发言(略),河北组成员作补充,(略);然后,第二大组代表发言(略),黑龙江组成员作补充(略)。
教师点评:通过大家的讨论,这次大家基本上能完整地得出河北省和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成因。
教师小结:河北省和黑龙江省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河北省属暖温带,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气候的差异导致两省植被和土壤不同,河北省以黄土为主,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黑龙江省以黑土为主,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
纬度位置差异―热量、水分差异―气候差异―植被、土壤差异―陆地植被带差异―赤道向两极地带性的形成(纬度地带性的形成)。
教师点评:非常好(鼓掌),通过大家一系列的探究得出了我国自然景观呈现由南往北变化的规律,其实,我们通常把这种变化规律称之为纬度地带性。
承转:(多媒体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对照课本“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自然地理景观在纬度方向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那么这种纬度地带性是否会延续到赤道或两极?以亚洲为例,请同学们找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主要自然带,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讨论:(小组内讨论,中心发言人就讨论结果做记录)。
学生代表:根据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可以看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向两极主要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这说明自然景观的纬度变化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还延伸至赤道和两极,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热量的差异,规律表现为东西方向上呈带状分布,南北方向类型更替。
篇6
关键词:联合循环燃气轮机;社会经济效益;发展趋势
近几年,由于电力需求的改变,在电力市场,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在高效与灵活性上遥遥领先,正好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燃气轮机的发展态势,其灵活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果需求持续改变,未来的电力供应,很可能全部改为联合循环。无论如何,由于燃气轮机的灵活性,联合循环机组将在电力生产市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论文详细的叙述了新一代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将会给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其特点将会在技术经济参数中进一步解释,如低负荷运行(LLO),灵活运行模式和部分负荷时的高效率,以及对比汽轮机组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在已经可以随时提供达到60%效率以上或热耗小于5’714Btu/kWh的产品。
一、市场趋势和需求
为了满足这些目标和市场的挑战,已经开发出效率达到40%(热耗8’571Btu/Wh),功率230MW等级的新一代燃气轮机,以及可以在一拖一结构中获得700MW出力的联合循环机组。由于它超乎寻常的运行灵活性,部分负荷的高效率和快速启动性能在实践中得到认可。从燃气轮机发展至今,其多项技术己成为当代工业标准,如压气机导叶的三维技术和二次燃烧技术。毋庸置疑,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是运行灵活性的典范。
电力市场有2个基本原则: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建立新的发电厂必须满足未来经济增长需求,还应考虑更加严格的全球环境标准。低碳环保技术是必须要考虑的。严格的环境标准正在由EPA制定,较低的天然气价格(由于页岩气的抽出)和新的电力发展政策将会导致燃气投资的另一,成为继风力和太阳能技术之后又一重要补充。
另外为了降低成本,增加综合效率和降低燃料消耗成为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发展的主要市场驱动力之一,同时产生低污染排放(NOx,CO,CO2,etc)最终目标达到降本增效。
二、联合物循环气轮机与燃煤机组可行性对比分析
按照如今市场需求,联合循环大部分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在竞争的环境下,混合运行模式的技术经济评估就很重要了。用最佳方式模仿未来电厂最合适的运行,把加权因数应用于合适的运行模式。
通过对比传统燃煤汽轮机组与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机组,发电性能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数据,通过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呈现的是大不一样的前景,同时联合循环机组在节能、环保、减排、增效、利润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
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如今的市场跟以前相比,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及更高的性能。可以完成以上大部分要求的联合循环电厂技术能够提供最优质的运行灵活性。这样的解决办法可以更好的适应动态电力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由于电站投资的巨大,所以其结构形式不能轻易改变,至少几年时间不能改变。
三、联合循环发电与常规燃煤循环发电相比,其主要优点有:
1.电厂的整体循环效率高。常规燃煤电厂由于其循环及设备的限制,其热效率已很难有突破性的提高。目前超临界600MW火电机组,供电效率约40%左右。目前推出的H级燃机,纯发电联合循环的热效以上。率达到60%。
2.对环境污染极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采用油或天然气为燃料,燃烧效率高,SO2排放消除,Nox、CO排放量降低到几个至几十个ml/m3水平,燃气轮机噪声可作隔声处理,距机组1m处可降质80dB,100m处为60dB。
3。在同等条件下,单位投资较低。目前,大功率燃气轮机电站和联合循环电站投资费用分别为S200-300/KW和S500-600/KW,而600MW的燃煤超临界参数机组的单位造价为S1100/KW。
4.占地少。联合循环电厂由于无需煤场、输煤系统、除灰等系统,厂区占地面积比火电厂小得多。与同容量火电厂相比占地面积只有30%。
5.耗水量少。燃气轮机不需要大量冷却水,联合循环只需同容量火电厂的1/3,这对于缺水地区建电厂尤为重要。
6.建厂周期短,且可分段投产,投产快。
7.运行人员少,由于燃机电厂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先进的集散式控制系统,控制人员可大减少。一般情况占同容量燃煤电厂的人员20---25%,就足够了。
8.厂用电率低。燃机电厂一般厂用率不到2%,而燃煤电厂大机组用电率都在5---6%。
四、结论
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具有常规燃煤循环发电机组不可比拟的灵活性、高效性及社会经济效益。事实证明,现代燃气轮机具有很高的效率,进一步增强了电站经营者的竞争力。
篇7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教学体系
对于注重于实践教学和实践经验积累的专业性或者应用技术型院校,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尤其重视。比如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护理专业;飞行专业等等,又比如专业学院的艺术专业;设计专业等等。学生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的是直接从实践中获取,实践占据整个教学的70%内容,那么我们对于这样的教学课堂或者专业课程的教学就是要建立在基本的实践操作上。更为注重的是对整个实践过程的理解和动手亲力亲为。实践的内容很丰富,就想组装一台机器,雕刻一座模型,烧制一个瓷器,这些专业性强,技术型强的课程和专业都需要学生们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就艺术的特质,那么,如何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环境设计的内容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为了更进一步的在教学环境的设计实践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教学实践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拿捏教学实践的内容,进一步的完善教学实践环境设计的体系,用制度和文化氛围来巩固教学实践环境设计的地位,从而带动整个教学实践的发展。
一、环境设计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型院校指的是专业性设计较强,具有实践导向的职业学院或者艺术学院,随着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应用技术型院校更加能够不断的意识到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更加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而营造相应的发展环境和氛围。理解环境设计对教学实践的意义,尤其是应用技术型院校中的意义,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其一,应用型技术院校的专业属性对实践环节的要求很高。那么,实践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在这种逻辑下,环境设计的内涵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实践的效果,可以说,环境设计的内容对于教学实践非常的重要。正如同语言教学需要模拟出情景的设计,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在学习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技术,都需要有一定的研究背景,我们说这些都可以与实践的环境设计相提并论,因为他们是在该领域进行教学的必备元素。其二,应用技术型院校更加注重与市场和社会的对接,注重工作导向和实践导向,也就是务求达到学以致用,或者学以现用的地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在学用脱节上的问题严重,为了更进一步的达到相应的实践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彻底解决这样的问题,增强专业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直接为社会或者市场贡献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上了学,与工作无关。其三,应用技术型院校需要有实践文化的存在,因为实践决定了院校教育的质量,学了修车的不能把车修好,学了护理不能科学的护理病人,学了设计,却不具备设计出现实作品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增强院校教学的实践性,让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更为实用,让实践的环境更为高涨和完美才是提供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的基本手段。
二、当前环境设计教学体系的现状
当前很多应用技术型院校都谋划和构建了环境设计教学体系,尽管有些院校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也有的院校先行一步,做得比较扎实,但是总得来说,环境设计教学体系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正,当前环境设计教学体系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学体系中存在大量的设计漏洞,也就是说在制度建设或者组织文化建设层面还有所缺失,大家能够自觉的营造环境自身是好,但是不能够自觉的营造,反而破坏环境就有失水准了,环境设计中充满了实践的针对性和严肃性,如果不能够按照以教学为目的的原则去设计环境,反过来整个实践环境只能沦为空架子,失去了开发和研究的必要。二是教学体系中环境设计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够根据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完整的实验-研发-创新体系进行构建,而是大而全,多而不精,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独特的优势,不能够完全将市场打开,并融入整个专业市场,所以给我们的环境设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三是环境设计缺少配合,这种配合来自与学校与老师的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来自于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尽管建设的环境设计体系并不完美,但是也能够更加强烈的表达出实践的意愿来。根据当前环境设计存在现状,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体系研究与实践。
三、环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实践需要和专业属性的基本要求上来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教学设计,我们能够把握到一个基本的教学实践方法,在环境上把握住一定的原则来进行整体的教学体系设计和构建,然后不断的充实整个教学体系中环境设计的重要环节,让整个环境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更加突出的表现出环境设计的重要意义,所以整个环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完善和重构。第一,环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把握专业性原则。为专业学习着提供一个专业的环境才能够更好的付之于实践。比如在汽修专业当中,只有营造出一个修配厂的基本环境,模拟一切流程和制度状况,才能够促使学习者更为真切的感受到实践的环境,更加投入到整个实践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够在教学中更加全身心的投入。第二,环境设计逐渐用实景教学来代替,这是环境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将真正的环境搬到现实当中,比如建筑设计,那么就直接到建筑体的施工单位处去感受,去理解,去真正的用视觉和感觉来记录实践的全部过程,并将之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第三,构建环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更为重要的是把握好教学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比如经费问题、比如人才问题等等,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整合所有的相关内容,整合所涉及到的具体运作体系,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实践体系的品味。
参考文献:
[1]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杜尚荣.感悟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106-02[ZW(N]
[作者简介]刘爽(1971―),男,湖南长沙人,硕士,广西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与实战的前沿专业。旅游度假区一类的实体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不容有失,因此,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是艺术设计类课程的主要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绘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把思维性训练和实践性项目合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形式。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旅游度假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当今时代,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对休闲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度假成为中国人享受休闲生活的常态,与此同时,人们对度假区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度假区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二、课程教学内容简介
(一)旅游度假村的职能
旅游度假村是在拥有舒适环境和娱乐消费的基础上,人们观察、体会生活的独特空间。旅游度假村将成为社会活动的一个场所,环境氛围是决定游客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具有优秀设计理念的旅游度假村所具有的环境氛围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旅游度假村的特点
旅游度假村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旅游度假村设计应具有鲜明个性,在全球性竞争越演越烈的环境中,设计作为一种区别并界定度假村的方式变得更加重要。独特、高质量的设计是增加商业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美丽优雅的环境、具有人文性的艺术氛围,都是旅游度假村设计中创意构思的关键。
(三)旅游度假村的分类
旅游度假村的分类注重的是地理位置、经营理念、娱乐内容、建筑形态及规模、设计理念、目标客户群等。依据以上各项标准,旅游度假村可分为:旅游胜地型度假村、娱乐型度假村、小型豪华度假村、别墅式度假村、主题度假村、艺术度假村。
(四)旅游度假村设计的取向
度假村的设计取向从根本上讲是非主流的。主体建筑、庭院小品、景观环境等要素缺一不可,以主体建筑为核心,其他要素在周边辐射展开,各个要素相互依托、互补互衬、有机联系、结为一体。
(五)旅游度假村的设计特性和风格
旅游度假村的设计特性包括社会性、生态性、参与性、多样性、文化性、艺术性、愉悦性、安全性;旅游度假村的设计风格包括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童话般的超世主义、激情浪漫主义、未来理想主义、后现代艺术表现主义。
(六)旅游度假村的设计内容和设计程序
教师可以分析具体的有代表性的成功的度假区设计案例,向学生讲述度假区设计的核心和重点、设计内容和程序。度假区设计首先要完成文案及项目策划书,包括目录、项目背景、总体概念、重点项目策划、景观与生态规划、分期开发、区位分析、生态分析、市场分析、规划依据和设计原则、项目总体定位;其次要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游览建筑单体设计图及效果图、重点单体项目设计效果图。
三、课程考核方式
“旅游度假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要求较高、覆盖面较广,因此,对学生的考核应该也是有高度且全面的,既要考核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要考核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针对课程性质,考核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分组讨论、团队讲述的方式进行。学生自行组成若干小组,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开展若干次设计定位和方案研讨会,教师参与提出建议和意见;最终学生通过团队的力量完成所有方案,并现场讲述,教师和同学现场提问,相互讨论、优化方案。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社会工作中灵活自如地应用所学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篇9
[关键词] 锡类散;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放射性直肠炎;宫颈癌;保留灌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b)-005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retention enema with Xilei powder and mesalazine slow-release granules to the radiation proctitis patients of the uterine cervix cancer. Methods 8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43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rip protein-free calf blood extract injection and oral smectite powder,besides which the treatment group added retention enema with Xilei powder and mesalazine slow-release granule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100.0%,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74.4%,the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Xilei powder;Mesalazine slow-release granule;Radiation proctitis;Uterine cervix cancer;Retention enema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占全世界的1/3,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1],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和放疗为主,手术主要适用于早期(0~Ⅱa期),而放疗可用于各期浸润癌,尤其是晚期宫颈癌患者[2]。放射性直肠炎是指接受盆腔放疗后的患者出现的下腹痛、腹泻、下坠感,甚至有里急后重或脓血便,直肠镜检查见直肠黏膜充血、出血、糜烂、溃疡。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直肠炎两大类型,急性直肠炎多发生在放疗期间,尤以腔内放疗后多见。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疗后常见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80%[3-4]以上,严重影响宫颈癌放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有文献报道,混合液保留灌肠对宫颈癌放疗后所致的迟发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较好[5-6],本科采用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取得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本科住院确诊为宫颈癌Ⅱb~Ⅳa期的住院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平均年龄52.9岁,其中鳞癌27例,腺癌16例;对照组43例,平均年龄51.6岁,其中鳞癌24例,腺癌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及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订的临床分期,确诊后均行体外联合腔内放疗。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与蒙脱石散剂口服治疗。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锡类散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保留灌肠。方法:锡类散(江苏七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 g/瓶,批号:120105)1 g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法国进口,爱的发制药公司生产,规格500 mg/袋,批号:12845)1000 mg用50 ml生理盐水溶解联合保留灌肠。本科采用50 ml注射器抽吸灌肠液接一次性吸痰管缓慢注射的灌肠方法,2次/d,于放疗后和晚上睡前各1次,灌肠后保留时间2~4 h。
1.2.3 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注意美沙拉嗪颗粒质地略硬,需研磨成粉末以助于吸收。灌肠液的温度以39~41℃为宜,对患者无刺激,患者自觉舒适,效果较好。灌肠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可借助重力作用将药液顺利注入,导管插入深15~20 cm,一般保留灌肠插入10~15 cm,适当增加插管深度对延长药物保留时间有很大影响。当插管深度达到15~20 cm时,其插管位置在乙状结肠中远段,灌肠液进入容量较大的乙状结肠内,避免了药物直接进入直肠而产生排便反射,减少了对括约肌的刺激强度[7]。灌肠后嘱患者左侧卧位或膝胸位在自己能耐受的情况下,保留时间越长越好,一般为2~4 h。有报道采用一次性胃管[8],能有效避免药液灌入后立刻产生便意;本科采用50 ml注射器抽吸灌肠液接一次性吸痰管缓慢注射的灌肠方法,对黏膜刺激性小,无疼痛感,患者容易接受,且操作简单方便。
1.2.4 护理 治疗期间进食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糖、碳酸类饮料等,以免加重病情;严重腹泻者,应暂禁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因大便次数多造成刺激,皮肤易出现红肿、糜烂、溃疡、化脓等症状,每次大便后用无菌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洗,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如皮肤出现破溃,可吹干氧治疗。
1.3 疗效观察
1.3.1 病情观察 放射性直肠炎行保留灌肠治疗中,应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腹泻次数、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有无改善,对腹泻严重患者,必要时可行静脉补液治疗,以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3.2 观察指标 比较每次治疗后的改善情况,以便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用药及剂量,一般7 d为1个疗程。
1.3.3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腹泻、脓血便和腹痛)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基本正常,效果良好;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效果较好;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基本无效果。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有效)例数/总例数×100%[9]。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10],多发生于放射性治疗的中后期。放射性直肠炎病理主要改变是肠黏膜和血管结缔组织受到损伤,一般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病期。急性期一般发生在照射期或照射后2个月内。肠道机械屏障主要由肠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及上皮下基底组成。肠上皮组织更新很快,平均每3~5天更新一次,其中肠道干细胞更新时间大约需要110 h。当肠上皮接受放射线照射后,上皮分泌功能下降,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降低,对水分吸收减少[11]。同时,放射线可阻止肠上皮干细胞的分裂及促进上皮细胞凋亡,但不阻止上皮细胞向肠道脱落,当肠道上皮完整性被破坏时,水、电解质及蛋白质向肠腔内渗漏,并给肠道上皮提供了与肠道细菌及抗原接触的机会,加重了肠道炎症,进一步通过炎性因子引起上皮细胞的损伤。加之放射线对肠道免疫屏障的损伤,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临床表现为大便下坠感、腹泻、腹痛及恶心呕吐等。目前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无特效药物和方法,总体效果不理想。临床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使用镇静剂、肛管应用麻痹性膏剂及抗生素灌肠等[12],效果不甚理想;中医也有文献报道,口服中药和中药小剂量保留灌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取得满意效果。
锡类散是古方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珍珠、青黛、牛黄、象牙屑及冰片,具有解毒化腐、收敛生肌的作用,能促进溃疡愈合,缓解腹痛,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可反复应用,且价格低廉。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氨基水杨酸新型制剂,对一些炎症介质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活性和抑制结肠黏膜脂肪酸氧化来改善结肠黏膜炎症,局部灌肠临床疗效确切[13]。这种保留灌肠给药能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直肠部位,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局部浓度高,可提高药物利用度,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芸.宫颈癌体外放疗进展[J].中外医疗,2009,28(27):169.
[2] 谢永玲,吴英.宫颈癌分期治疗研究状态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162-164.
[3] 张大玲,李翠荣.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6):767-768.
[4] 张华,李亚琴.放射性肠炎的病机与治疗探讨[J].陕西中医,2006,27(1):82.
[5] 卢小丽.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后迟发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65.
[6] 李宁.放射性肠炎[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2):712-713.
[7] 唐四元.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6.
[8] 韩玉华.一次性胃管在清洁灌肠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1,7(5):322.
[9] 朱勇,谢会忠.锡类散与美沙拉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32):3700-3703
[10] 王宇,汪延明,袁光辉,等.盆腔肿瘤放疗致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16(4):56-57.
[11] Freeman SL,MacNaughton WK.Ionizing radiation induces iNOS-mediated epithelial dysfunction in the absence of an inflammatory respons[J].Am J Physiol Gastroinest Live Phlysiol,2000,278(2):243-250.
[12] 马双连,丁.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92.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规划;招投标;建筑设计;供水;供电;煤气;通信;道路;消防;交通;人防;环保;环卫;三通一平;许可证;施工;营销;备案;立项批复;选址意见书;交付房地产权。
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core of commodity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nd East China the complete set management,and expatiates on the various phases in the development,namely,1,phase of item propositions。2,phase of feasibility study and design.3,Phase of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4,Phase of construction presale.5,Phase of consignation after complettion,trying to reveal and sum up the content of the core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an all-around way.
Key words:Real Estate Development;Complete Set of Items,Item Proposition;
Feasibility Study;Layou;Bid;Construction Design;Water Supply
Electricity Supply;Gas Supply;Communication;Roads,Fire Control, Traffic;air-raid shelter;Enviroment Protection;Supply of Water,electricity,Telephone,and Roads;Permit;Construction;Sale,Putting on Records;Suggestions for Sites,Consignation of Property;Real Estate Right
§1.1配套工作的各个阶段
§1.1.1项目建议书阶段
( 1)地块开发意向
选定地块,通过协议、招标、竞拍获取土地开发权。中标人或最高应价人签定土地出让合同并支付定金后、凭出让合同向计划、建设、规划等管理部门领取有关批准文件。
土地费用(不包括土地出让金)包括土地补偿费、拆迁费、大市政配套费(可不包含)等,可通过协商分阶段支付。
(2)市场调查及营销策略
总体调查
宏观上:区域环境、人口状况、供求状况、市政规划、区域人文历史环境、市场优劣势分析
微观上:竞争市场、生活配套设施、客源分析、环境分析、交通状况相关上:建材市场、设计、施工、勘察、监理、中介咨询等相关行业
具体调查
同类楼盘的供应量、空置率、实际价格、销售状况的好坏及原因、购买者的兴趣及层次、对购买者有吸引力的价格、最好销的房型和面积等。
调查报告的内容
市场:经济、人文、人口、市政等综述;竞争市场;供水状况;客源分析;市场优劣势分析。
环境:市政规划;交通;生活设施配套;环境优劣势分析;规划定位分析;可行性分析;个案市场分析及预测。
(3)方案竞选
邀请三家以上的设计院提供方案,应重点满足规划技术要求、总体创意。
(4)提交项目建议书
30亩以上先报区计委,由区计委交市计委批复。提交资料包括项目建议书申请、项目建议书、设计方案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批文要求自批准之日起至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有效期为两年。若可行性研究报告未获批准又未申请延期的,项目建议书批文即行失效。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设内容(设计方案提供指标)
分期建设计划
建设总投资
同时应作出相应的估算分析
§1.1.2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
(1)勘察、设计招标
有资质可自行办理招标,否则需委托招标。
首先办理建改工程报建表及建设项目IC卡。
需提交资料:领表格填写、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立项批文、选址意见书等。
发放招标文件、提交方案、专家评审。
发放中标通知书、签约。
(2)初步设计方案调整、选定
内容包括:
规划总平图
经济技术指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住宅、地上、地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停车位(机动、非机动)、幢数(层数)、户数
建筑设计(平立剖面图、房型图)
结构设计说明
环境设计说明
交通设计说明
供水、排水、供电、煤气、消防设计说明等
(3)用地预审报告
向房地局提交用地预申请表(领表)、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法人代表证书或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复、原房屋土地权利人房地产权证、土地协议或批文、地块示意图及方案图。本报告有效期1年。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