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保健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婴幼儿保健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14-02
儿童保健门诊(Infant and child health clinics)是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健康儿童保健[1],咨询所开设的,针对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常见疾病给予咨询指导和防治的机构。对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360例婴幼儿家长分别予以常规指导和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婴幼儿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咨询和治疗的婴幼儿共为1757例,随机选择360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本组的3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婴幼儿均180例。据统计,本组的360例婴幼儿当中,共有男215例、女145例;年龄3个月至8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4.2±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本组的360例患者,均行常规指导,针对观察组的180例患者和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2.1 广泛宣传 首先,保健人员需要将婴幼儿保健知识通过健康专栏向患者家属进行传播,并且定期对健康专栏中的婴幼儿的保健知识进行更换和创新,让婴幼儿家属切实认识到科学地掌握和运用婴幼儿保健知识对保证婴幼儿健康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婴幼儿家长的保健意识。
1.2.2 电话咨询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家属无法及时地获取婴幼儿保健方面的知识,为此,我院婴幼儿保健门诊特设置了咨询电话,为婴幼儿家属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从而有效地拉近婴幼儿家属与婴幼儿保健门诊之间的距离,取得婴幼儿家属的信任,建立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同时为我院儿童保健门诊的发展和优化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保健人员还可以向婴幼儿家属发放婴儿操光盘[2]、健康处方等包含育儿、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的光盘或宣传小册。
1.2.3 早期优育指导 新生儿期向婴幼儿家属选择新生儿的保暖方法,脐部及皮肤护理的方法,以及母乳喂养的正确方式,开展疾病预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3]。耐心、详细地向婴幼儿家长讲解和介绍婴幼儿常见疾病防治知识,指导家长按时进行计划免疫,从而培养婴幼儿家长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同时,在婴幼儿发育和成长阶段,婴幼儿家长应该注意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障婴幼儿膳食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1.3 效果判定标准 婴幼儿家长在接受健康教育后,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婴幼儿家属对婴幼儿营养、心理、喂养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明确掌握并熟练运用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 果
据统计,两组婴幼儿家长在接受婴幼儿保健门诊服务和指导后,对婴幼儿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其中,观察组婴幼儿家长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幼儿家长,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 结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保健门诊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地提高了婴幼儿家长的保健意识,深化了婴幼儿家长对保健知识的认识,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新生儿和婴幼儿疾病的发生,保障了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儿童保健门诊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值得更大范围地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琴,万娟,周静.小儿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在专科门诊行健康教育的初步实践[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09:372-373.
篇2
【关键词】儿童保健;早期发育;体格健康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整个生命周期之中最为重要的全面发展阶段,婴幼儿时期发育状况的好于坏将会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孩子早期教育的进行,甚至能够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1]。目前,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所以世界对各界幼儿的健康问题均会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何使得每位孩子赢在起点,是所有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有问题时采取看书自行解决的人数高达半数以上,还有其他途径。但是,总体而言,很多家长并未接受过正规的培训与学习。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80名婴幼儿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男44名,女36名;本组所有婴幼儿定期进行保健,接受膳食、疾病防治以及早期教育等方面的指导。于出生10个月时,对缺血性贫血等相关指标采取常规检查,并对婴幼儿添加辅食的时间加以记录。将本组婴幼儿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婴幼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制定早期教育方案按照不同年龄儿童智能发育的不同领域,制定出由易至难,采用渐进发展的训练方式。研究对象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式的训练,并由家长陪护。课程内容同时演示给家长看,并布置若干家庭作业,以促进其在家中进行复习与巩固。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大运动、精细化运动、感知觉、感觉统合以及音乐律动等。在训练时,应该配备相应的训练工具与教具等。
1.2.2家长讲座以及调查情况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育儿知识讲座,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具体规律、体操、指导三浴锻炼、喂养以及辅食添加等,目的为激发家长进行早期教育的积极性,且使得婴幼儿保持健康的体魄,尽可能少患病,利于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1.2.3效果评价对照组与观察组婴幼儿于训练之前进行一次性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工具为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量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化运动、语言能力以及社交能力五个方面[2]。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体格对比分析见表1。由下表可知,两组儿童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身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儿童的早期智能发育受着遗传因素与后天条件的制约,而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条件,或者说“真正的要求”就是非常丰富的而适宜的教育环境刺激,这种刺激,将从根本上改变大脑的微结构和整个大脑的性能。这就为我们进行儿童早期教育、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几年,在我院保健科的幼儿无论从疾病控制、儿童健康成长、孩子的早期教育开发都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对于足月孩子,首先其健康问题是可以肯定的[3],但本月对近几年的儿童保健进行了抽查式的对比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儿童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身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训练后发育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李萍.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380-4381.
篇3
一、目的意义
高危婴幼儿(以下简称高危儿)分级分类管理是儿童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降低残疾儿的发生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健全儿童保健管理体系,提高儿童保健管理质量,使高危婴幼儿能得到更加及时、系统的干预与治疗,以进一步提高全区儿童健康素质。
二、管理范围
区妇幼保健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要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在体检过程中按照高危婴幼儿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婴幼儿及时列入高危儿专案管理,建立高危儿管理档案,并把相关体检内容记录到《儿童保健手册》上。
三、管理职责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加强高危婴幼儿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家长对高危儿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告知家长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程序。按要求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在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中及时筛查出高危婴幼儿,并根据情况及时指导、治疗及转诊。
(二)区妇幼保健所
1、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高危儿,并做好高危儿登记工作。
2、开展高危儿的筛查工作,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指导。
3、对于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的高危儿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诊治。
4、定期召开例会,通报高危儿转诊情况,同时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高危儿系统管理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危儿的诊治水平。
四、管理措施
(一)专案管理
对筛查出的高危婴幼儿列入专案管理。区妇幼保健所统一刻制高危儿管理专用印章,发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高危婴幼儿的《儿童健康手册》上盖章标记,并根据情况进行干预指导及转诊。
(二)分级管理
根据高危儿分级分类标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1、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Ⅰ类高危婴幼儿进行专案管理。区妇幼保健所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高危儿,同时对Ⅱ类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Ⅲ类高危儿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诊治。
2、经专案管理病情明显好转或治愈的高危儿,应及时结案转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系统保健管理。
3、对于社区门诊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的高危儿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干预与治疗。
(三)转诊管理
区妇幼保健所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对于其不能治疗的高危儿,应及时填写高危儿转诊登记本和“高危儿转诊通知单”,一联“通知单”交给家长,嘱其及时携带儿童凭“通知单”前往区妇幼保健所或上级医疗机构儿保门诊进一步确诊与管理;另一联为存根应保留并做好登记。
(四)随访管理
1、门诊随访:区妇幼保健所对转送来的高危儿要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认真做好登记,根据高危婴幼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管理。在收案管理期间,督促高危婴幼儿按系统管理要求,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经过治疗明显好转达到社区收治水平的高危儿,及时转回社区,并做好衔接和指导,对于门诊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的高危儿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2、电话随访:对于转至上级医疗机构治疗的儿童,区妇幼保健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于转诊两周内进行电话随访,并做好登记。
(五)信息管理
篇4
【关键词】婴幼儿;贫血;血红蛋白;患病率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519-02
贫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也是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6~36月龄婴幼儿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1】,也是贫血干预的重点人群。为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婴幼儿的贫血情况,为婴幼儿贫血防治提供资料,现特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的11014例6~36月龄婴幼儿进行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1 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的、排除患有重大疾病和血液病的所有6~36月龄健康婴幼儿共11014例,其中,男童6260例,女童4754例。
1.2 检查方法 由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按照采血操作规程规范采血,采用美国SYSMEX CORPORATION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Sysmex xs-1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
1.3 贫血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6月~6岁以下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b)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数据库软件处理数据,用SPSS16.0进行x2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分析,以P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6~36月龄婴幼儿共11014例(男6260例,女4754例),贫血2913例,贫血患病率为26.45%,其中,男1804例(28.82%),女1109例(23.33%),轻度贫血2698例(24.50%),中度贫血214例(1.94%%),重度贫血1例(0.01%)。
2.2 不同月龄组贫血情况 6~36月龄婴幼儿总的贫血患病率为26.45%,随着月龄增长,贫血患病率逐渐降低,6~11月龄组贫血患病率最高(35.29%),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80,P
2.3 不同性别、不同月龄组贫血患病率比较 6~36月龄男童贫血患病率为28.82%,女童为23.33%,不同性别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7,P
2.4 不同性别、不同月龄组血红蛋白水平 6~36月龄婴幼儿总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15.95±12.53 g/L,其中,男童为115.43±13.15 g/L,女童为116.64±11.64 g/L,不同性别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P
3 讨论
3.1 广州市白云区6~36月龄婴幼儿贫血现况 此次调查显示广州市白云区6~36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26.45%,以轻度贫血为主;男童贫血患病率高于女童,不同性别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7,P
3.2 婴幼儿贫血的防治方法 一般认为,婴幼儿贫血的主要原因有:①胎儿期铁储备不足:母孕期缺铁或贫血、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等;②铁摄入不足:乳母未及时补铁、喂养不当、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铁强化食物摄入不足等;③铁丢失过多:失血、感染等。大量研究证实,贫血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智能发育【4-7】等,因此,预防婴幼儿贫血刻不容缓。婴幼儿贫血的防治【8】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妊娠期贫血、哺乳期贫血及婴幼儿贫血危害性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加强妊娠期、哺乳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宣传和督促等;
②加强高危儿管理:低出生体重儿生后2周即应给予铁剂补充;
③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提倡纯母乳喂养4-6个月,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采用强化铁的配方乳喂养;4-6个月的婴儿引入的第一个半固体食物(或泥状、茸状食物)应是强化铁的谷类;引入其他食物不可减少婴儿的基本摄乳量(>800mL/d);婴儿7个月后逐渐引入富含铁的动物性食物。
④及时处理血红蛋白正常低值(110 g/L)和轻度贫血:家长对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后果不了解,认为血红蛋白正常低值(甚至轻度贫血)可“食物补充”,未引起重视,即使治疗也不能坚持完成疗程;不少儿科医生也不重视血红蛋白正常低值和轻度贫血,未给予相应防治建议和治疗等。血红蛋白在110 g/L的正常低限婴儿及轻度贫血患儿亦应给予铁剂至少3个月。
⑤加强婴幼儿贫血的筛查工作:建议婴儿每3个月筛查血红蛋白1次,早期发现有不适当铁贮存的婴儿;1岁后儿童每年筛查血红蛋白1―2次,早期治疗轻度贫血。
⑥补充多种维生素:如VitA、B12、B2、叶酸等。
综上所述,广州市白云区婴幼儿贫血状况已构成中度公共卫生问题,需加强婴幼儿贫血危害及防治措施的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儿童保健中婴幼儿贫血防治工作的开展,加强婴幼儿贫血筛查,同时,儿科医生应加强认识并及时处理血红蛋白正常低值和轻度贫血。
参考文献:
[1] 崔颖,杨丽,檀丁,等.中国西部10省市农村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2):1159-1161.
[2] WHO/UNICEF/UNU.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WHO/NHD/01.3).
[3]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状况与健康调查报告-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41.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0-562.
[5] Hartfield DS, Tan J, Yager JY,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ron deficiency and febrile seizures in childhood [J]. Clinical Pediatrics,2009,48(4):420-426.
[6] 李国华.儿童缺铁性贫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5):391-392.
篇5
一、新型职业角色“婴幼儿专家”的兴起
“婴幼儿专家”的兴起和近二十年美国婴幼儿最新研究成果、婴幼儿生存状况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密切相关。这一新型职业起源于1995年“美国儿童健康保育”项目(Healthy Child Care America,HCCA)。该项目由美国健康与人力服务部下设的儿童保育局和妇幼保健局共同资助设立。HCCA以健康保健顾问方式提高全国儿童保育项目中的健康与安全,其目标是在全国的每个州创建一个儿童保健顾问网络,促使保健专业人员、儿童保育机构与家庭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以支持儿童保育环节的健康与安全。保健顾问可以提供培训、咨询、评估或制定健康政策等多种服务,最终达到提高儿童保育质量的目的。由于HCCA的工作通常聚焦0~3岁婴幼儿,所以一些州的儿童保健顾问就构成了婴幼儿专家这一新型职业的基础,并最终促成了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创建。
二、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创建
(一)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创建的动因
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创建是在脑科学研究最新成果推动下,美国各级政府重视并力图改善0~3岁婴幼儿保教质量的结果。随着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并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婴幼儿发展研究新成果认为,0~3岁是婴幼儿身体、情感、社会、动作和认知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已经是一名有能力的学习者了。尽管父母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但3岁以下婴幼儿在家庭之外接受的集体保育质量对于儿童的发展同样具有根本性影响。
美国儿童早期发展综合科学委员会研究成果《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中指出表明,0~3岁婴幼儿与看护人之间积极、丰富以及可预知的关系能够帮助婴儿形成安全依恋。如果儿童和家庭以及看护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动、丰富和持续不断的,儿童就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为之后的学业成功打下良好基础。高质量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入学准备,推动数学和语言能力发展,提高认知和社会性方面的能力。这意味着,看护人的照料对婴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关键性影响。
然而,1995年由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经济和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苏珊・赫本(Suzanne Helburn)教授主持,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各领域专家学者联合进行的研究表明,美国的婴幼儿保育和教育质量总体状况令人担忧,包括科罗拉多、加利福尼亚、北卡罗来纳和康涅狄格四个州的婴幼儿保育中心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看护者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质量偏下,婴幼儿的活动不足,健康和安全存在问题,保育质量极低。
婴幼儿研究的新成果和婴幼儿保育质量低下,促使美国各级政府开始重视0~3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投入,着力提升婴幼儿保育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和州在推动和支持0~3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质量方面推行了两项重大举措。首先,1994年克林顿政府设立了“早期开端”(EarlyHead Start,EHS)项目,为处境不利的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早期教育综合服务。其次,1998年国会授权“儿童保育与发展基金”(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Fund,CCDF)拿出部分资金资助低收入家庭0~3岁婴幼儿的早期保育。2010年,受CCDF资助的0~3岁婴幼儿约占全国接受该项目援助儿童的30%,哥伦比亚特区更是将48%的CCDF拨款投入到了3岁以下婴幼儿的保育资助之中。
(二)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创建的基本步骤
各州创建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步骤基本相同。首先,进行评估需求和前期准备。这一过程包括:思考本州对于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需求,以及现有儿童早期保育和教育体系能够对专家体系所能提供的支持;收集人口统计、儿童保育与发展基金信息系统、开端计划社区需求评估、家访项目需求评估、专业发展体系和QRIS等方面的资料。此外,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述评时要考虑一些关键问题:本州有多少0~3岁婴幼儿?多少处于贫困状态?这些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有工作的比例是多少?是否有充足的、并且获得资格许可的保育机构为需要得到保育的婴幼儿服务?这些地方的环境质量以及保育工作者的知识技能怎样等。
其次,设立要实现的目标,确定工作范围和重点。在进行这一步骤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有:建立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目标是提高婴幼儿看护者的数量,还是提高当前婴幼儿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是仅仅与那些有资助资金的项目打交道,还是与所有的婴幼儿项目打交道;是否要帮助看护者达到质量评级与改进系统(The QuMity Ratingand ImprovementSystem,QRIS)的标准;是否提供个别化指导和咨询服务等等。
第三,编制可行性预算。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有多个资金资助渠道,当前已经创建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27个州均接受CCDF的婴幼儿专项资金进行运作。此外,有一些州还有自己的资金运作方式,如,北达科他州、俄克拉荷马州使用本州的追加资金,加利福尼亚州同时接受私人资金的资助。
第四,设计评估方案。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创建与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助者会要求通过项目评估知道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是否值得。因此,对于协同工作体系的评估应该是构建该体系的关键问题。创建者需要设计评估以测评该项目的作用,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必要的调整方案。
三、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管理
目前大多数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由州政府管理,少数由高等教育机构或其他组织管理。各州将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工作地点设置在某个机构或组织中时,通常会考虑全州有没有为婴幼儿从业者提供专业服务的组织,该组织是否能与所有的保育机构、婴幼儿从业者和早期保育教育社区协同工作,是否具备婴幼儿保育专业能力,是否有足够的灵活性、有发展和改变的空间,等等。
此外,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管理组织还应具备以下经验:具有监管项目并成功实施的经历;有一个核心化结构以监管项目实施记录;已经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范围的合作伙伴;具有稳定的财政体系与完善的问责管理体系;曾经为早期教育项目提供过专业服务且效果良好;拥有一支有资质的、知识渊博的工作队伍以实现既定目标;具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力,能够对项目活动的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与测评。
(二)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服务范围
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有广泛的服务范围,能够为多个机构的0~3岁婴幼儿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包括公立保育中心,私立保育之家和政府的EHS项目等。当前27个州的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均为公立的儿童保育中心提供服务,26个州拥有为私立的保育之家提供服务的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21个州的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为EHS项目提供服务。
现在,婴幼儿专家越来越多地与本州的QRIS密切合作,共同改进婴幼儿保育环境以获得更高的质量等级认证。婴幼儿专家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也可以与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团队协同工作。他们的工作通常从质量评估开始,比如,采用《0~3岁婴幼儿环境等级量表》对政府资助的保育中心进行评估,采用《家庭保育环境等级量表》对私立的家庭保育中心进行评估。这两个评估量表虽面向不同的机构,但评估的内容基本相同,都包括38个项目7个分量表,分别对保育机构的空间与家具、个别照料日程、听与说、活动、互动、项目结构和父母与保育人员的状况和质量进行评估。
(三)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需要获得的支持
为了达到有效运作的目标,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需要得到管理者和早期保教领域中各种组织的支持。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经理作为日常工作的管理者,需要对婴幼儿专家的工作提出要求。如,针对新人职的婴幼儿专家制定职前培训日程安排,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考评,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支持其发展所必需的、适宜的专业发展机会。
篇6
【关键词】 婴幼儿;喂养指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7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57-0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新生儿在出生后4-6个月应给予纯母乳喂养。自我国开展促进母乳喂养的新模式,提倡爱婴活动以来相继实施了母婴同室、早开奶、早吸允以及按需哺乳等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但至今我国各地区出现的普遍现象: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仍低于60%,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率低于30%,导致婴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无法控制在最低范围内[1],关于促进母乳喂养的报道文献很多,系统地分析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文化程度、是否接受健康教育等对持续继续母乳喂养的影响,对于婴幼儿喂养指导至今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再次探讨婴幼儿喂养状况的促进问题,我们采取临床对照的方法,对婴幼儿喂养指导的方法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8例婴幼儿及母亲进行讨论分析,其中足月儿67例,早产儿21例,年龄在1天-8个月,其中男性48例,女性40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婴幼儿及母亲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婴幼儿及母亲实施有效的婴幼儿喂养指导及方法为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体情况、喂养情况以及母亲的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有效的喂养指导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新生儿时期的喂养指导 选用对应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新生儿的喂养不耐受症状,如母乳喂养不足,可以选用早产儿配方奶进行喂养。对于体重极低的早产儿最好在生后4h开奶喂养,如发生喂养不适症状停止喂养。根据新生儿及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可以给予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NNS)[2]。采取胃管进行鼻饲喂养,在胃管分次喂养的同时给予NNS,这样可以促进新生儿的胰岛素和消化酶的分泌,加快胃肠道的成熟发育,提高喂养的耐受性,根据新生儿的耐受情况适时增加能量摄取量,促进吸收和消化的营养调节,并有助于从胃管喂养过渡到由口进食。此时期的新生儿喂养指导注意告知产妇在喂养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不耐受喂养情况,进行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新生儿的营养缺乏症和胃肠道功能的严重并发症。指导产妇在喂养时的正确方式方法,采取半卧姿势,良好的喂食时间是小于5-20min,以免婴儿发生疲劳。每次喂养后使婴儿立起轻拍背部,减少返流发生,防止误吸的危险。
122 母亲的营养情况 产后拥有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保证,产后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产后的乳量不足[3]。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是促进母乳喂养的主要措施,健康指导中饮食指导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保证产妇的摄入量充足,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前提条件。产妇在产褥期的合理营养对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足够的食物需要,有助于产妇保持健壮,并能有足够的精力及体力坚持进行母乳喂养。产妇在哺乳期每日膳食的标准为:主粮450g,牛奶250-500mI;动物脂类产品400g,豆制品50-l00g,蛋类l50g,水果l00g,蔬菜450g,使用的植物油20-30g。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多次强化的饮食方面的指导,使产妇在哺乳期能够合理地营养进食,产后的乳汁分泌充足明显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123 合理更添辅食 婴幼儿喂养时不论选择何种喂养的方式,在4-6月后要开始适量、适时、科学、安全以及卫生地添加喂养的辅食,避免婴幼儿出现钙、铁、维生素、锌等微量元素的营养缺乏。
13 效果评定 两组婴幼儿的4个月前的纯母乳喂养情况为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平均每天的体重增长情况。
14 数据处理 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 果
两组婴幼儿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婴幼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 论
综上所述,对于婴幼儿采取有效的喂养指导能够明显地促进婴幼儿的喂养状况,只要针对婴幼儿出现的喂养问题积极采取纠正的措施,能够使婴幼儿喂养存在的问题及时早期地进行解决,从而达到婴幼儿早期科学的喂养方式,使婴幼儿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得到有利的保障,对婴幼儿的成年后的各种饮食行为方式、慢性病的发生以及发展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4]。
参考文献
[1] 顾月琴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合并感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
[2] 田加珍,田小苏李琳183名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8(7)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选择重庆的万州、梁平、巫山、巫溪、城口、云阳、奉节、铜梁、永川等农村地区为调查点。选择0~3岁儿童家长400例为调查对象。
1.2 内容:包括婴幼儿一般情况、婴幼儿父母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婴儿哺乳、辅食添加、奶粉的选择及调配等。
1.3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0~36个月婴儿喂养状况回顾性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我校医学生对自己所在地的0~36个月农村婴幼儿父母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以现场直接询问家长方式填写喂养状况调查表,保证调查内容真实可靠。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出生后4个月内只喂母乳未加其他的乳制品)、混合喂养(加了部分乳制品)、人工喂养(完全用乳制品喂养)。辅食添加情况分为辅食添加合理组(婴儿从出生到不满4个月可添加少量菜汁、鲜果汁、鱼肝油滴剂、钙水,生后4~6个月已开始常规添加谷物、动物性食品及豆类、水果蔬菜类食品中每大类里面的1种或1种以上者)和辅食添加不合理组(上述3大类食品只要有1大类未添加者或者4个月前加了谷类等食品)。营养状况测中上臂围,与1995年九市城区0~36个月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平均参考值均值(x)或中位数(M)比较,分营养不良(85%)。
2 结果
2.1 营养状况:400例婴幼儿中营养不良108例占27%,营养中等292例。
2.2 喂养情况:纯母乳喂养298例、混合喂养55例、人工喂养57例,母乳喂养率77.1%。未能保证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是母乳不够,占79%,平均断奶时间为8个月,其中4个月以内断奶51例,占14.2%,8个月以上断奶177例,占50%。
2.3 家庭经济状况与辅食添加情况:辅食添加合理82例,占20.5%;辅食添加不合理318例,占79.5%。其中包括
2.4 在被调查400例婴幼儿中,母亲是小学文化占40%,初中文化占55%,高中或中专文化占5%,说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家长获得育儿知识主要来源于别人的经验,占60%。家长接受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的儿童保健宣传活动次数平均是0.3人次/年,相对偏少。家长基本掌握了科学喂养知识有75例,占18.8%。
3 讨论
3.1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婴幼儿的母亲采取母乳喂养的情况较好,基本接近于国家的提倡值85%,断奶时间合适,但营养不良率较高。据卫生部与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出生后4个月内,农村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与199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而4个月后农村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开始落后于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其原因在于4个月内主要是母乳喂养,而4个月后未进行合理的喂养和辅食添加。
3.2 在农村婴儿辅食添加极不合理,各类辅食基本上未能按照辅食添加的规律适时进行添加。(1)4个月前过早添加了谷类等辅食,主要是因为我国群众有给2~3个月婴儿吃米糊和面糊的习俗,这对纯母乳喂养以及小儿的消化功能都是不利的。(2)从4个月后添加辅食情况看, 虽然绝大部分婴幼儿都添加了辅食,但每天添加的只是谷类食物,只有少部分的婴幼儿每天能吃到蛋类或肉类、鱼类、水果等。这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很少每日购买新鲜肉食有关。食物品种的单一性以及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将使婴儿对某些营养摄入不足。专家认为任何营养素的缺乏或不足均可导致日后生长发育的障碍和营养缺乏,并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1岁前发育不良所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另在调查中发现农村自产食物多样,只是家长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自产食物喂养自己的子女。说明经济条件和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限制了农村儿童辅食的合理添加,同时也与父母缺乏营养知识有关。
篇8
[关键词]儿保门诊;幼儿;体格生长偏离;喂养困难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a)-012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growth deviation and feeding difficulties for outpatient children in department of children healthcare.Methods The related data of 4017 cases of infa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4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elf-drafted questionnaire on infant feeding difficulty scale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determination of infant physical development.Results Altogether 860 cases had feeding difficulties,the incidence rate was 21.41%;539 cases(62.67%) with mild feeding difficulties;224 cases (26.05%) with moderate feeding difficulties;97 cases (11.28%) with severe feeding difficulties;187 cases (4.66%) with growth retardation;263 cases (6.55%) with low birth weight,225 cases (5.60%) with weight loss.Among 673 cases (78.26%) without growth retardation,492 cases (12.8%) with mild feeding difficulties,157 cases(4.1%) with moderate feeding difficulties,24 cases (0.6%) with severe feeding difficulties,was less than those infants with growth retardation [mild: 47 cases (25.1%);moderate: 67 cases(35.8%);severe: 73 cases (39%)] (P
[Key words]Children healthcare outpatient;Children;Physical growth deviation;Feeding difficulties
婴幼儿期体格生长偏离对患儿影响相对较大,不仅会影响其体格的发育,还早对患儿后续的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婴幼儿期体格生长偏离受多种因素影响,概括起来,主要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后者包括营养、家庭和环境疾病等。在儿童3岁,特别是2岁前,遗传因素尚未起效,营养婴幼儿期体格生长起决定性作用,而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病率较高,常导致婴幼儿营养缺乏或不均衡。目前,医学界对于婴幼儿体格生长偏离和喂养困难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2]。为了探讨儿保门诊幼儿体格生长偏离和喂养困难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4017例婴幼儿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4017例婴幼儿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其中男2000例,女2017例,年龄0~12个月,平均(6.5±0.8)个月;婴幼儿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喂养困难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标准化的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MCH-FS),评分≤50分为无喂养困难,评分>50分为喂养困难。喂养困难婴幼儿中,评分51~60分为轻度喂养困难;61~70分为中度喂养困难;>70分为重度喂养困难[3]。
1.3生长发育标准
根据《儿童保健学》[4]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具体方法如下,低体重:患儿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2s;发育迟缓:患儿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2s;消瘦:患儿身高别体重低于同龄婴幼儿人群正常的-2s。
1.4方法
根据定点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儿保门诊幼儿体格生长偏离和喂养困难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我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婴幼儿喂养困难进行评分量表及其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婴儿的年龄、性别、喂养情况、体重、发育状况等,调查过程中问卷由婴幼儿母亲或主要抚养人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充,保证问卷调查的准确性。待相关负责人检查无误后再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统计[5]。本研究发放问卷401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等级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2结果
2.1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中,860例喂养困难,发生率为21.41%,其中男性患儿发生率为21.05%(421/2000),女性患儿发生率为21.76%(439/2017)(P>0.05);539例轻度喂养困难(62.67%),224例中度喂养困难(26.05%),97例重度喂养困难(11.28%)。
2.2婴幼儿体格生长偏离的检出情况
本次研究中,187例生长迟缓(4.66%),263例低体重(6.55%),225例消瘦(5.60%)。
2.3婴幼儿体格生长偏离与喂养困难程度的关系
生长迟缓婴幼儿喂养困难者明显高于无生长迟缓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喂养困难的发病情况
喂养困难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儿科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不仅会对儿童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母子关系。研究结果显示[6]:喂养困难是一个多因素疾病,涉及婴幼儿家属、社会等,且1/4的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喂B困难,造成患儿发育迟缓发生率超过80%。本次研究中,860例喂养困难,发生率为21.41%;539例轻度喂养困难(62.67%);224例重度喂养困难(26.05%);97例重度喂养困难(11.28%),该个结果和相关研究[7]结果类似。
3.2体格生长偏离与喂养困难的关系
婴幼儿喂养困难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智力低下、语言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行为障碍、进食障碍等[8]。由于婴幼儿挑食等喂养困难造成其营养不良,从而不能保证婴幼儿在生长时期所需物质,从而造成婴幼儿体格生长发生偏离。研究结果显示:婴儿食物多样性能够改善其微量营养素和营养状况,能够有效地促进婴儿健康成长[9]。本次研究中,189例生长迟缓(占4.71%),271例低体重(占6.75%),225例消瘦(占5.60%),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10]结果类似。
3.3体格生长偏离的影响因素
婴幼儿中体格生长因素较多,有研究显示,体格生长偏离婴幼儿中患儿反复上喂养道感染、喂养者是否是母亲、喂养人是否固定、孩子进食时间>30 min等均是患儿喂养困难的影响因素[11],其具体如下:①喂养行为。喂养行为对于患儿能力以及营养的吸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改变婴儿的喂养行为能够选择更加有营养的食物,降低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如果患儿喂养不当容易引起营养失衡,造成营养不良或过剩[12]。②疾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疾病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的生长影响较大,当患儿感染后容易影响食欲,导致机体对于营养的需求量较大,增加营了营养的利用和消耗,引起婴幼儿生长发育受限。③喂养人。研究显示:婴儿在喂养过程中是否为母亲也会影响婴儿体格生长发生偏离,可能由于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更加熟悉、细心,能够了解孩子的饥饱信号,更加关注孩子的营养摄入情况,且母亲和别人相比更多地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喂养,从而降低了婴幼儿体格生长偏离发生率[13-14]。④饮食结构。婴幼儿营养状况和患儿体格生长偏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婴幼儿在饮食过程中保持均衡的营养能够保证其健康发育。给婴幼儿补充充足的食物不仅能够保证充足的能量,同时还能够保证充足的营养。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婴幼儿生长过程中每天吃鱼肉虾、蛋类等是体格生长偏离的危险因素,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婴幼儿是否食用肉、鸡蛋等无关,而与其饮用的数量和频率有关[15]。
综上所述,儿保门诊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婴幼儿喂养困难能够有效地降低婴幼儿生长迟缓、低体重以及消瘦的发生率,要加强婴幼儿饮食干预及其喂养人合理喂养的相关知识,降低体格生长偏离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程进,魏锁,王君,等.2~5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60-2162.
[2]戴琼,徐海青,汪鸿,等.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MCH-FS)中文版介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3):258-259.
[3]徐海青,戴琼,汪鸿,等.6~36月龄婴幼儿喂养困难现状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5):379-381.
[4]胡燕琪,盛晓阳,周丽莉,等.膳食多样化与婴儿微量营养素摄入及其体格生长的相关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 26(17):1363-1366.
[5]王硕,黄小娜,王惠珊,等.全国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2):109-111.
[6]徐琼,徐秀,刘静,等.上海低区2~36个月婴幼儿进食行为调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9):844-847.
[7]李廷玉.儿童体格生长的评价及生长曲线图的使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1):894-896.
[8]田雯雯,夏迎秋.某托幼机构2009~2012年幼儿体格发育状况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1):2933-2935.
[9]姚天红,张敏,李希翎,等.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分析[J].现代医学,2010,38(6):129-133.
[10]徐轶群,冯冰,张新华,等.中国6城市母乳喂养婴儿0-12月龄生长速率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3):260-264.
[11]Wiener RC,Wiener MA.Breastfeeding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USA and Appalachia by rural and urban setting[J].Rural Remote Health,2011,11(2):1713.
[12]Radwan H.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breastfeeding and complementary feeding practices of Emirati mother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J].BMC Public Health,2013,13(3):171.
[13]Xie RH,Lei J,Wang S,et al.Cesarean section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a cohort of Chinese women with a high cesarean delivery rate[J].J Womens Health (Larchmt), 2011,20(12):1881-1886.
[14]Wondafrash M,Amsalu T,Woldie M.Feeding styles of caregivers of children 6-23 months of age in Derashe special district,Southern Ethiopia[J].BMC Public Health,2012, 12(1):235.
篇9
【关键词】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生长发育;智能发育;气质
The investigation of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temperament behavior and related factors about iron deficiency anemia of young children
LI Yu-e,WANG Guang-xia,FANG Lu-y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01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emperament behavior about iron deficiency anemia on infant. Methods Chosen 600 children aged 1 ~ 2 year-old from child health clinic checkupwith Japan Xs-800i hematology analyzer routine blood test; detectingthe iron with Beijing Bo Hui BH-5100 5-channe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detecting developmental quotient with the Gesell Infant Development Diagnostic Scale ,with the Carey Temperament Scale for children in the Toddler Temperament Assessment Form (TTS) evaluation child temperament; self-mad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Results ①The incidence of anemia was 18.34%.② iron deficiency detection rate was 31.34%.③the DQin anemia group was lower 5 to 7 point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ll energy region with Gesell Diagnostic Inventor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Infants; Iron deficiency anemia; Growing development; Mental development; Temperament
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儿童的生活水平,家长的保健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是缺铁性贫血(IDA)的发病率在婴幼儿期下降并
作者单位:250014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不显著[1]。此期正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关键期。其中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得以逆转。但贫血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的改变却难以完全纠正[4]。本研究以1~2岁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幼儿智能发育、气质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论述如下。
[6] 陈鲁,谢卫国,谢幸,等. 子宫颈鳞癌Ⅰb~a期患者预后预测系统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4):239-242.
[7] Shi LL, Robert S, Yang M. Cervical cancer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adenocarcinoma andadenosquamous carcinoma in younger women.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or its licensors,2001,164(8):1151-1152.
[8] WhitneyY, Louis A, DaintyG, Scott Rose, et al. Gynecologic M alignancies in Women Aged Less Than 25 Years.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2005,105(6):1405-1409.
[9] Psyc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General (FACT-G)scale in a rural sample.Cancer,2000,79:244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0] Rutledge TL, Kamelle SA, Tillmanns TD, et al. A comparison of stages IB1 and IB2 cervical cancers treated with radical hysterectomy.Is size the real difference. Gynecol Oncol,2004,95(1):70-76.
[11] 熊樱,梁立治,等. 影响FIGOⅠb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因素.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7):1008-100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1~2岁幼儿600名,其中男336例,女264例。均为足月正常产;单胎,出生体重在2500~4000 g。无围产期窒息史;母亲孕期无贫血、感染及妊高症病史。排除先天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全部给予体格发育、血常规及血微量元素检测,查出缺铁性贫血110例,铁缺乏188例,选择其中月龄,营养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等基本相同的健康幼儿100例设立对照组。
1.2 方法
1.2.1 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检测 采用日本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对600例幼儿全部进行末梢血血常规的检测及分类血细胞计数分析。
1.2.2 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 采用北京博晖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生产的BH-5100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锌、铁、钙、铜、镁五种元素,铁元素的正常范围:7.52~11.82 mmol/L。铁元素
1.2.3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根据第七版儿科学标准[2]。①Hb
1.2.4 智能检测方法 用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检测发育商(DQ)。
1.2.5 婴幼儿气质问卷 气质评定选用上海新华医院修订的Carey儿童气质量表中的幼儿气质评估表(TTS),根据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评分,根据前六个维度得分划分为五种气质类型,即易养型(E型)、难养型(D型)、启动缓慢型(S型)、中间近易养型(IE型)及中间近难养型(ID)。量表填写在儿保医师指导下,由幼儿的主要抚养人填写,评分应用气质电脑软件完成。
1.2.6 建立小幼儿健康档案 测量体格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指标评价:与“2005年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数据标准进行比较做出评估。
1.2.7 问卷调查 采用自制的幼儿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分娩方式,出生体重;②喂养史,母乳,混合,人工;③添加辅食的时间及种类;④家庭饮食习惯,幼儿是否有偏食、厌食;⑤是否患有慢性腹泻;⑥家庭基本情况,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掌握营养知识的多少;经济收人等。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幼儿的性别、月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收入等内容进行χ2检验,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幼儿一般情况比较(x±s)
组别n性别
男女年龄月龄
分娩方式家庭经济收入(月人均)
顺产剖腹产≤1200元>1200元
出生体重母亲职业
干部工人无
贫血组110654518±3.79327857 533.2±0.38253946
对照组100564417±4.06237751493.1±0.40203545
χ2=0.21t=0.57χ2=2.55χ2=0.01t=0.46χ2=0.31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2 不同性别幼儿铁营养状况及贫血情况 600例幼儿全部进行了血常规和血微量元素检测,血微量元素铁低于正常188例,铁缺乏检出率为31.34%,其中男孩111例,铁缺乏检出率为33.04%;女孩77例,铁缺乏检出率为29.17%。缺铁性贫血110例,均为小细胞低色素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贫血的发病率18.34%。其中轻度贫血98例(89.09%),中度贫血12例(10.91%)。男孩贫血发病率20.24%,女孩贫血发病率15.91%。铁缺乏及贫血的检出率男孩高于女孩,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比较(例,%)
性别n铁
男336111(33.04)68(20.24)
女26477(29.17)42(15.91)
χ21.031.85
P值>0.05>0.05
2.3 贫血对幼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 体重,身长测量值与“2005年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的标准进行对比,贫血组体重在均值以上者53例(占48.18%),身长在均值以上为56(占50.91%)例,低于对照组体重在均值以上者66(占66.00%)例,身高在均值以上者34例(占3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2.4 智能发育情况 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检测结果:贫血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一社会各能区发育商(DQ)低于对照组5~7分,尤其在适应性和社会交往能区差异较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表3
贫血对幼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例,%)
组别n体重在均值以上身长在均值以上
贫血组11053(48.18)56(50.91)
对照组10066(66.00)34(34.00)
χ26.776.33
P值
表4
Gesell检测各能区发育商比较(x±s)
组别例数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平均DQ
贫血组11090.80±5.7492.48±6.0393.62±5.4790.50±5.3489.70±5.5591.42±5.34
对照组10097.40±4.2197.56±4.5498.00±4.3496.52±4.7397.26±5.4197.06±5.46
χ236.3637.5335.5035.4831.5434.09
P
2.5 贫血患儿Hb水平与DQ相关性分析 贫血患儿的Hb水平与DQ(r=0.6126)值呈正相关,提示贫血越严重,对DQ影响越大。
2.6 贫血对小幼儿气质的影响 贫血组小幼儿的气质类型分布特点:易养型占22.73%;中间偏易养型占23.64%;启动缓慢型占15.45%;难养型占18.18%。中间偏难养型20.00%。根据气质类型特点的相似性,把气质偏积极的易养型与中间偏易养型合并为一组,即(E型+IE型)为气质偏积极组占46.37%;把气质偏消极的中间偏难养型、启动缓慢型与难养型合并为一组。即(ID型+S型+D型)为气质偏消极组占53.63%。对照组小幼儿的气质类型分布特点:易养型占38.00%;中间偏易养型占40.00%;启动缓慢型占5.00%;难养型占6.00%。中间偏难养型11.00%,气质偏积极组占78.00%,气质偏消极组占22.00%。两组幼儿5种气质类型的比较,各类型气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表5
两组幼儿气质类型分类(例,%)
组别n平易型(E)启动缓慢型(S)难养型(D)中间易型(IE)中间近难养型(ID)
贫血组11025(22.73)17(15.45)20(18.18)26(23.64)22(20.00)
对照组10038(38)5(5)6(6)40(40)11(11)
χ2值8.065.046.085.777.50
P值
2.7 影响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以幼儿Hb检测结果为变量,以问卷调查影响Hb合成的因素为自变量,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条件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贫血与母亲掌握营养知识的较少、家庭饮食善于吃素食、幼儿偏食、厌食有关。
3 讨论
3.1 贫血严重影响着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 当今儿童的生活水平,家长的保健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铁缺乏症仍是目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贫血仍是个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居高不下[3]。尤其在2岁以内发病率较高,此期正是婴幼儿脑发育的关键期,严重影响着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4]。本研究结果显示1~2岁幼儿贫血的发病率为18.34%,铁缺乏检出率为31.34%。贫血对幼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体重和身高两个指标上。贫血组幼儿体重、身长在均值以上的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仍然较高的原因与母亲掌握营养知识较少,家庭成员饮食善于吃素食,影响幼儿不吃含铁较高的各种肉类和动物的肝类,造成孩子偏食等有关。另外家长普遍溺爱孩子,不能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是造成孩子厌食的原因。
3.2 贫血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及气质行为 本研究显示贫血组各能区DQ低于对照组5~7分;尤其在适应性和社会交往能区差异较大,手指及手腕的精细运动协调性较差、大运动活力不足。Hb水平与DQ相关性分析提示贫血越严重,对DQ影响越大。
气质具有遗传性和相当的稳定性。但也受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本研究显示贫血组幼儿气质偏积极型较对照组低;气质偏消极型较对照组高。贫血幼儿多存在有对新的事物和陌生人退缩;害怕尝试新鲜事物、过分依赖家长、注意力持久性差、经常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情绪反应强烈;表现好哭、好发脾气、任性、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贫血影响幼儿智能及气质行为发育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认为:①铁元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脑的不同部位都发现有铁元素,尤其在苍白球、红核、尾状核、壳核和黑质铁浓度最高;动物实验表明在脑发育的早期缺铁可能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及功能,影响脑内儿茶酚胺、5一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代谢[5]。这些改变是智能及行为异常的基础,但在人类目前尚无法证实;②贫血直接导致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组织)缺氧,许多参与细胞氧化还原的酶活性降低,从而可引起精神、行为方面的改变。
本研究结果结合文献,我们认为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机体许多酶的代谢,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特别是脑发育的关键期,对铁的需求量较大。而另一方面,奶类及婴幼儿食品中含铁量不足,如不注意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很容易造成缺铁影响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导致婴幼儿智能发育落后和气质行为的改变。 早期发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给予有效的治疗,是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发育,智能发育,减少儿童不良行为的形成和发生,培养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平衡膳食,特别是注意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色的肉类、动物内脏,蛋类、豆类、及新鲜的绿色蔬菜和新鲜的水果。尽量用铁锅炒菜、做饭,对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预防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9-355.
[3] 刘鸿丽,张学群.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35例调查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06):738-740.
[4] 梁颖,赵亚茹.轻度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智能及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2):734-740.
篇10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口腔保健;龋病
龋病是发生于牙体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婴幼儿3岁之前就可以罹患龋病,有报道1岁婴幼儿的乳牙就发生了早期龋。乳牙龋不但会影响美观,一旦乳牙早失对儿童面部的发育还会造成长远的影响[1]。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开始关注乳牙龋病的研究和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9~10月密云县牙病防治所由临床抽出医务工作者,经一致性对比试验后,确定一致性对比试验结果在95%以上的两名临床医生参加此项工作调查和变形链球菌取样工作。变形链球菌样本由舌背提取8 h内,在38 ℃环境中进行细菌培养72 h,由专人读取培养结果。读取标准,0级:<10 000 cfu/ml;1级:<100 000 cfu/ml;2级:100 000~1 000 000 cfu/ml;3级:>1 000 000 cfu/ml。
1.2 调查对象 为2003年5月~2005年4月分娩的足月新生儿,随机抽取并愿意参加配合此次调查的母亲,共21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9人,占31.9%;高中和中专学历81人,占37.5%;初中以下学历66人,占30.6%。
1.3 调查时间 2006年9~10月采用入户和门诊两个途径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口腔保健知识问答方面调查 回答这些问题共21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9人,高中和中专学历81人,初中以下学历66人。问答题的内容为,第一题:使用含氟牙膏能够预防龋齿。第二题:牙齿的好坏是天生的,和自我保护关系不大。第三题:乳牙迟早是要换掉的,和自我保护关系不大。第四题: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的牙齿。第五题:保护孩子的六龄齿很重要。第六题:3岁以下的儿童需要父母帮助刷牙。第七题:每年应至少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结果见表1~4。表1 回答的结果表2 回答正确的结果表4 受检儿童口腔卫生状况与口腔变形链菌培养结果注:患龋年龄最小的为16个月,共萌出16颗牙齿
2.2 母亲变形链菌培养结果 0级82例,占38.0%;1级41例,占19.0%;2级48例,占22.2%;3级45例,占20.8%。培养结果越高,口腔内的变链菌数量越高。
3 讨论
随着人类对龋病认识的提高,现在人们公认的龋病病因为四因素学说,细菌因素:主要致龋菌为变形链球菌;宿主因素:宿主是龋病发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主要直接因素是宿主自身的牙、唾液、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饮食因素;时间因素:龋病是慢性硬组织破坏性疾病,它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有一定的时间因素[2]。婴幼儿龋病是由母婴传播变形链球菌而获得的感染性疾病。具有以下特征:(1)只有在牙萌出之后,口腔内才有永久变形链球菌的定植;(2)如果口腔内已经有成熟的菌群存在,变形链球菌很难再植入;(3)蔗糖为变形链球菌在牙面的黏附提供了便利;(4)婴儿口腔内的变形链球菌主要来源于家庭,尤其是母亲;(5)母亲口腔内很低水平的变形链球菌就足以传播到婴幼儿口腔内。母婴之间变形链球菌的传播主要发生于婴儿乳牙萌出阶段。因此预防儿童龋齿的关键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母婴致龋菌传播机会,所以,母亲有必要从妊娠6个月开始到婴儿乳牙萌出后其口腔内建立起成熟的、稳定的、非致龋的菌群的过程中始终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1]。人们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首先需要她们获得正确的口腔卫生知识,并不断加深她们的认知,从而自觉地转化为自身行为。从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母亲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比较高,从孕期开始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婴幼儿龋病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保健知识获得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需要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加强对准妈妈和妈妈的口腔保健知识宣传,使她们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并转化成为她们自觉的口腔保健行为;同时,指导她们的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口腔保健问题。
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在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和育儿过程中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方面明显高于受过初等教育的母亲,所以,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女性的教育,提高未来母亲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从源头做好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
口腔变形链球菌培养结果与受检儿童口腔卫生状况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患龋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高于未患龋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所以应该充分重视儿童的口腔护理,如擦拭牙齿、餐后漱口等,从小培养其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网络信息安全市场前景
- 下一篇:环境设计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