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的四要素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活动的四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活动的四要素

篇1

一、艾布拉姆斯的文艺学方法论及其地位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和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批评四要素理论,这四大要素几乎可以囊括西方文论史上各理论流派的批评特征。在艾布拉姆斯看来:“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1}在这代表西方传统文学理论四要素的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中,其中最重要的是作品,艾布拉姆斯用一个三角形表示作品与其他三个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把阐释的对象作品摆在中间。另外,在《镜与灯》中艾布拉姆斯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以及四大要素在上述四大学说中的地位。

在阐述“模仿说”时,艾布拉姆斯认为,模仿倾向很可能是最原始的美学理论。“模仿”作为一个关联语词,表示两项事物――作为主体的诗人所创作的作品这一模仿物和作为客体的宇宙万物这一模仿对象――和它们之间的某种对应。从柏拉图《国家篇》里苏格拉底表述的“绘画、诗歌、音乐、舞蹈、雕塑,都是模仿”{2},到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把诗界定为模仿,再到18世纪莱辛在《拉奥孔》里“模仿是诗人的标志,是诗人艺术的精髓”的重申,模仿一直都是西方艺术界重要的批评术语之一。模仿说将艺术解释为基本上是对世间万物的模仿,或者是某个与“模仿”相类似的语词,诸如反映、表现、摹写、复制、复写或映现等。显然,其关注的对象是从作品到世界。

但是,在写于16世纪80年代的《诗辩》中,西德尼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界说中却读出了另一个意思:模仿物的作用。他认为模仿物就像是有声画,目的是给人以教导和愉悦,于是艾布拉姆斯就把“诸如西德尼这种以欣赏者为中心的批评称之为‘实用说’”。因为这种理论通常认为诗歌的模仿只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艺术品的价值要看其是否达到了愉悦观众并使观众受到教育的目的,其关注的对象从作品转到了欣赏者。艾布拉姆斯认为,从贺拉斯的《诗艺》到塞缪尔・约翰逊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甚至到整个18世纪,绝大多数批评理论所具有的特征是把艺术家和作品人物的目标指向欣赏者的的本质、需求和欲望。

在艾布拉姆斯的“表现说”中,他指出,崇高的风格主要导源于演说者的思想情感,早在朗吉努斯那里就表露过这类思想,培根在分析诗歌时也曾认为诗歌与想象有关。著名诗人华兹华斯提出了“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艺术观点,艾布拉姆斯将其看作“表现说”取代“模仿说”和“实用说”的标志。艾布拉姆斯概述了“表现说”的基本定义:“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流露、倾吐或表现;诗歌是修改、合成诗人意向、思想、情感的想象过程;艺术家是创造艺术品并制定其判断标准的主要因素。”③这样,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让艺术创作的关注对象从作品转到了艺术家本身。

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成书于20世纪50年代初,他认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开始出现的探讨诗歌的又一种方法,即某种形式的“客观说”,在此时已成为压倒其他学说的文学批评的主导模式。持客观化倾向的批评家们在原则上对除艺术品之外的所有外界参照物都视而不见,而只看重作品本身,只根据艺术品自身构成方式的内在标准来分析它、评判它。于是,在艺术批评倾向的第四个进程,即“客观说”中,其关注对象又回到了作品本身。

王宁对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作过很中肯的评价:模仿说,这不仅是现实主义文论所要追求的崇高审美理想,同时也是浪漫主义文论孜孜追求的目标;实用说,往往强调艺术的直接教益性功用,这在西方的实用主义批评那里被推到了极致,后来又在注重读者作用的批评流派那里得到进一步弘扬;表现说,则是本书着重讨论的浪漫主义文论的基本特征,也是传统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注重的方面;客观说,强调的是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20世纪的各种形式主义批评学派的实践中。可以说,艾布拉姆斯的这种宏观的总结是相当全面的。④事实上,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文学批评理论都被包含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理论中,从《镜与灯》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文艺学的大体面貌。在这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这几种传统理论学说都明显地倾向于四要素中的一个要素,然而无论是四要素中的作品、艺术家、世界还是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文根基,他们都属于人文世界。

二、艾布拉姆斯文艺学方法论的人文底蕴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无论是哪一个要素都与人密切相关:作品由作家完成,艺术家作为独立的人创作作品,世界由人构成,读者接受艺术家的作品。而且在艾布拉姆斯的分析图式里,模仿说强调的是世界,这个世界当然是人类社会所关注的世界,世界中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实用说倾向的是欣赏者,这里把使欣赏者获得愉悦作为主要目的,所以中心就是人;表现说突出的是艺术家,它的最主要特性是抒情性,也即主体性和主观性;客观说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其显著特性是作品的内在性和本体性,这里无论是创作作品的作者还是作品中表现的世界都离不开人。

在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上,文心与人心是相通的。艾布拉姆斯的四种批评理论学说就是在研究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人心”,也就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以及他们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来的,因而是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的。

三、作为人文学科的文艺学

《大英百科全书》在界定人文学科时,强调了人文学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领域,其研究的是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表现,并把它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内涵。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首先,人文世界表现为人的主观心灵世界,它由人的需要、理想、信念、希望、意愿、情感、体验、想象等意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是整个人文世界的基础与核心;其次,人文世界还表现为客观的文化世界,它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对象化,是人的心灵世界、内在世界的外在形式。人文世界是主观心灵世界和客观文化世界的统一,是一个精神世界、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因此,可以把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人文世界。

人文世界的根源就是“人性”。德国古典主义者认为:“道德的特定形态以及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特定规范来源于‘人性’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人性的最成熟和最崇高的果实。”⑤事实上,‘人性’,概念并不完全限于道德规范,它涉及一切创造行为。可以说,人类文化的一切形态都打上了人的烙印,都留下了人所思考和想象的痕迹,都是人性得以彰显和表现的结果。人文世界是人性的内源性与外在表现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曾精辟指出:“人类没有淹没在他的外部表现的波涛中,通过赋予这种表现以有规则的形式,学会征服表现的海洋。但是,归根结底,这些形式来源于人类本身,来源于他本身的思想、情感和意志。”⑥因此,人文世界作为一个深遂而丰富的意义世界,其根源和发展动力并不在外部世界,而在于“人性”。

文学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文艺学又是研究文学的学问,它以文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我们知道,构成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社会是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结果,是许许多多个人构成的共同体;作家和读者是作为独立的个人,而分别成为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的主体;作品又是写的人的思想感情,并以人的话语表达方式而成为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以研究文学活动为为对象的文艺学,不会也不可能不与人发生关系。文艺理论工作者对人学理解和掌握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他的文学研究的成败和价值大小。

文艺学作为研究不同时代文学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心灵世界,这是一个以个人的独创性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载体所组成的意义世界,是一个个性与传统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精神世界,一个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个人内在世界与外在文化世界相统一的价值世界,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注释:

①③M. H. 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第25页。

②苏格拉底著,乔伊特英译:《国家篇》(卷十),第596―597页。

④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篇2

下面笔者试图就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作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狠抓“四个优化”工作,带动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

(一)优化德育工作。

前不久,李岚清副总理就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作了题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报告。其中“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则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制力、鉴别力、抵抗力,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培养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进一步搞好德育工作,我校开展了如下活动:1、实行校级、班级两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3、开展普及法律教育活动,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4、围绕“五会”教育加强德育工作一月一专题教育活动。5、采用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用表及“家长、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参加评估的方法,进行量化考核。6、实施生动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必须优化育人环境,开拓生动活泼的教育新天地。在实施生动教育过程中,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英雄为榜样,始终坚持了“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思想教育活动,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教育的切入点。为实施生动教育,我校每年举办“读书节”、“雪地杯足球赛”、“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爱我中华读书演讲会”等活动。丰富多采的活动,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优化教师队伍。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而艰巨的改革。要实现转变,就必须在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等根本问题上彻底转变传统的意识,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极大的优化教师队伍。

为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从“四个结合”入手,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

第1、指令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第2、指导与自修相结合;

第3、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第4、教学急需与阶段性培训相结合。

为此,我们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1、请进来,走出去。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聘请有关专家顾问来校指导教研活动,同时委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市、区各类骨干教师培训。

2、结对子,老带新。我校每年举行一次拜师,新老教师签订师徒合同。老教师耐心传、帮、带,新教师虚心求教。组织定期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做汇报课,评选教学“新秀”。高级教师讲授示范课,中级教师每学期出一节教研观摩课。

3、定期开展基本功竞赛活动。学校先后举办书法、绘画、教案和教材分析等项竞赛活动。

4、树典型,培养学科带头人。几年来,我校鼓励青年教师出去拜师,学习教学经验,摸索教学方法,积极为青年教师成长“压担子”。“搭台子”。

5、双向反馈,服务学校。凡是参加国家、省、市、区继续教育的教师无一例外都要完两个任务:

(1)带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参加培训和进修。

(2)将培训进修的学习成果主动自觉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目前,我校初步形成了一支相对德高、业精、风正、纪严的教师队伍,有利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优化科研管理。

科研为先,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不注重科研管理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抓不好科研工作的校长不是聪明的校长,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确定了“端正认识、科研兴校;领导重视、广泛发动;健全组织、加强培训”的教科研工作方针。

我们宣传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成人成才的学生,鼓励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做出成绩。

我们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由于它的本质特性、过程的长期性、效益的滞后性等等,如果不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一切改革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所以我们在教工中大力提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正确的舆论。学习之钟长鸣,校风建设之本已成共识;“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大家的行动口号。我们提倡教师人人走学习、实践、科研三结合的道路,鞭策教师破除科研神秘感,树立自信心,提高理论思维,增强科研意识。

教研、科研管理人员深入到教师中去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用心发现、培养、总结、推广那些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方向。充分展开对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带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广泛地开展。

近年来,我校全面工作在教育科研导向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校先后有2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一位骨干教师参加了首届“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十六位青年教师出类拔萃,成为市、区骨干教师。先后有两个教研组被评为市、区先进教研组。连续三年接受市、区综合办学水平检查,名列榜首,并对我校工作给与高度评价。1999年,被省授予“先进家长学校”称号,“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先进试验校”称号,并荣获省级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科研成果二等奖。于2000年4月我校课题:《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方案》,荣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总之,一种学风浓厚、教风严谨、校风向上、人人“知耻而后勇”、“发愤而成才”的朝气蓬勃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优化管理机制

我校本着狠抓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为切入点,依照向管理要质量的原则,先后推出了一系列落实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学校全员岗位职责》、《学生管理考评细则》和《学校教职工奖惩办法》等,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科学轨道。同时,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努力变消极为积极,变矛盾为团结,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有效的保证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产生了飞跃,连续三年位居全区先进校行列。

二.加强教研教改,探索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新模式。

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一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无疑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提出挑战。

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些教师不愿意花力气探索新路,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择功能,忽视学生的综合评价等。为此,有必要采用硬性管理手段,加大对原有教学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行变革的力度,纠正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做法,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通过规范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初级中学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呢?结合我校的探索实践,我们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第1、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什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体,而不是在时间安排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次”。

第2、教育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这是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按照这样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衡量一节好课,评价一节好课也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尺度。教学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更新观念,用新教学观来与分析今天的教学。不可否认,大多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但不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因此是低水平的,如何将这种不自觉的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正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现在,教育界有一种说法:“课外抓能力,课内抓知识,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这句话引人深思,课内课外为什么两张皮?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不是故意为之,广大校长、教师对改革课堂教学有着强烈的愿望,但深感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围绕创新精神的培养制定了一套符合校情的教育教学方案,即《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方案》。

要素一: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课程体系。

要素二: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课堂体系。

要素三: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素四: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管理体系。

据此,我们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的空间。建立和不断完善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在课程改革、师生评估、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应用等方面统筹规划,以科学、规范、有序、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创新教育的开展。我校多年来坚持课程改革,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为三大板块,把选修课开课门类增加到20余种;并增加了一些新型课程,如学法指导课,心理健康课等。创造条件实施周末活动方案,即在学生中进行5个学科的竞赛训练,开办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四室,开展科技、社会实践、小型体育比赛等三类活动,举办音乐、美术等2种欣赏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完善教师评估体系,特别是调整班主任工作评估指导思想,把教师从沉重升学率的竞争转移到注重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上,促使全体教师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力军,让他们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各种文体艺社团队、学科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组织指导下,体验创新教育的成功。

三、办特色学校,发挥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优势。

根据我校实际,创办计算机教学和英语教学为特色学科。三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单科突破,整体优化”的可喜成果,为素质教育的落实又摸索出了新的经验。这是学校领导班子以“三个面向”为指针,适应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适应学校办特色教育的需要着眼做出的大胆决策。

篇3

[论文关键词]批评维度;辨证互动;文本

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将批评理论涉及的所有问题分为世界、作品、作者、读者四个方面,并认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史就是处理这四者关系的历史。这在20世纪前半期的批评理论中表现的异常明显,各种批评流派纷纷将这四种要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关系划分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自身理论的侧重和偏爱。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批评理论异彩纷呈,但却造成批评理论的封闭与孤立。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出现了新的趋势,批评理论由封闭和孤立走向了开放与融合,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文学四要素的关系。为了方便起见,本文提出“批评维度”一、文学批评针对各要素或各要素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理论向度这一概念,力图考察20世纪后半期,在理论融合的背景下,文学批评维度出现的辨证互动。

一、反映世界和建构世界

自从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宣称诗人提供了现实的虚假图画因而驱逐诗人以来,文本和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中心问题。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模仿说成熟起来,他将文本和世界的关系从简单的“艺术模仿自然”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扩大模仿的广度和深度,提出:文学不仅要模仿自然,还要模仿“行动中的人”,文学不仅要模仿世界的表像,还要模仿表像掩盖下的本质。亚里士多德之后,在文本和世界的关系上,后世一直都没能突破,虽然到了中世纪艺术模仿现实受到了敌视并被艺术模仿“上帝的心灵”所取代,但这只是模仿的对象性质不同而已,归根到底还是模仿说的变种。到了19世纪,文学反映现实仍然是处理文本与世界关系的唯一准则,以至别林斯基喊出了十分坚定的口号:“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诗”,而且在《文学的幻想》中说:“什么是艺术的使命和目标?……用言辞、声响、线条和色彩把大自然一般的生活理念描写出来、再现出来,这便是艺术唯一而永恒的主题”。

显然,无论是文学反映论还是模仿说在讨论文本和世界的关系的时候,都“预设了以文本为一方和以世界为一方的差异”,当然这个差异是我们在思考文学时都会遇到的,按照文学反映论的观点,文学无疑是一种模仿,就像以前人们用过的隐喻~一文学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或者按照哈姆雷特的说法:“文学是反观自然的镜子”,所有这些思考文学的方式都起源于文本和世界的假定分离,他们都暗示着:文本根本就不是世界的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难道文本和世界的关系就仅仅是简单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单向关系吗?其实,情况远远复杂的多。诚然,没有世界就没有文本,但现代语言学和哲学理论认为,我们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本构成或呈现出来的。按照福柯的话就是:“假如语言表达什么的话,它并不模仿或复制事物,而只是演示……那些对语言自身的讨论”。尤其发展到代,现实论已经崩溃的今天,现实不过是图象、错觉和模仿,模本比它想要表现的现实更加真实。新历史主义认为:文本不仅具有历史性,历史也具有文本性,过去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历史(现实)我们无法去触摸,它们不是纯粹客观的东西,我们接触历史只能通过文本,文本不但反映着历史、记录着历史、也在建构着历史。显然,这里所说的历史和文本的概念是广泛的,文本当然也包括着文学文本,历史也指涉着当代的现实。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则从“他者”世界构建来深刻反思文本和世界的关系:文本再也不仅仅是对已经存在的世界的描述,它还可以是对想象中的世界进行描述;文本再也不仅仅是对世界的一种准确的复制,它还可以是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世界进行歪曲的描述。构建一个独特的文本世界,这个文本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便成了第二现实。

在这里,“他者”成为被歪曲和被想象的对象。如果说,传统的“模仿说”、“反映论”、“再现论”旨在厘清文学文本产生的根基,那么,当代以语言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批评理论则赋予了世界和文本更广泛概念,从而使二分对立的截然关系变的模糊和暖昧起来,文本反映世界的单向关系变成了文本和世界的双向互动:文本不但反映着世界而且建构着世界;世界中有文本,文本中有世界。

二、作者独白与复调对话

作者的概念在早期的诗学批评著作中很少有人提起,一直到17世纪,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作者的概念才脱颖而出。作者就是他或她思想的所有者,而这种思想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学作品。浪漫主义时期更是大声疾呼张扬个性,强调作者个性与其作品的一致。这时,作者成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领域关注的核心。“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成了浪漫主义者的宣言,同时,判断一首诗好坏的标准也相应的变为:“诗是否真诚?是否纯真?是否符合诗人的创作意图、情感和真实的心境?”在文本和作者的关系上,显然将作者放到中心,作者成了文本唯一的所有者和解释者,文本只是一个被动的关于作者思想和感情的物质载体、独自场所。就像克罗齐的著名公式:“直觉即表现”一样:构思的完成,就意味着艺术作品的完成,至于把心理完成的作品再现出来,给别人看或给自己看,这只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艺术活动,其所产生的也不是艺术品,只是艺术品的备忘录、一个物理事实。

诚然,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曹雪芹和《红楼梦》分开,也无法将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分开。然而,就象曹雪芹不能同时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一样,莎士比亚也不能同时成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那作者究竟是怎样赋予作品主人公形象和心理呢?仅仅是作者强制的规定吗?难道作品对于作者来说只是被雕塑前的那块儿僵死的石头吗?

以巴赫金为代表的对话主义理论认为,文学创作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典范,在审美活动中,作者与他笔下的主人公都完全寓于对方自身,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着一场伟大的对话。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将传统小说形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完全控制他笔下主人公的活动和意识;一种是作者完全受控于他笔下的主人公。而这两种类型,巴赫金将它们冠以相同称谓:“独自型小说”。接着巴赫金提出了“复调小说”的概念,并称陀斯妥耶夫斯基是第一位把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关系看成是平等对话关系的作家,而这种平等和对话反映话语形式上,就形成了作者话语和主人公活语的矛盾对立。在传统小说中,作者的话语是笼罩一切的,他不仅承担着叙述者的话语功能,也承担着主人公的话语功能,换句话说,独白小说的主人公话语不过是作者想说又不便说,而通过一个“第j者”之口说出来的话语,最后的发言权属于作者。而在复调小说中,作者话语和主人公话语产生了明显的对立。主人公成了具有充分价值的话语载体,而不是作者话语的无声对象。主人公和作者在作品中相遇,小说中的每个主人公都有他对真理和生活的立场,作者和主人公之间,主人公和主人公之间展开了紧张的和原则性的对话,对话关系到一些根本性质的问题和重大生活的抉择。

由此可见,巴赫金的对话主义诗学通过作者和作品中主人公关系的重新厘定,消解了以往“作者中心论”妣于作者的霸权。作者创造文本,而文本获得生命之后,又迫他作者不得不放下优势地位去文本里“体察民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也“创造”了作者。这样,作者和文本的关系就由原来的独白场所和物质载体的单向度关系变成一种双向互动的辨证关系。

三、读者诠释与文本制约

随着读者反应批评与解构理论的当展,读者成了文学活动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文本在阅读和接受中的规定性被取消了。例如斯坦利·费什认为:文本的意义存在于“读者的头脑中”,文学仅仅是“一次野餐会,由作者带去语词,由读者带去意义”。又如,詹姆斯·伊瑟尔在《阅读文本》中这样描述文学文本在当代批评中的状况:“当代文学批评已经根本上改变了文本这一观念.这点是确信无疑的。文本已经不再是那种通过正确方法论方式把它视为实质上单纯的、可以由标题、页边、开始、结尾、作者这些标识来确定的东西。相应的,批评和阅读的任务也不再被视为一种意义的辨认,至少不是一种通过其标识对附在文本上文本意义的辨认。那种让人们抓住文本的真实意义的原理探索已经被放弃了——文本像语言镜子的厅堂,每一个文本郜是文本问性的,文本向意义的多元性开放,在文本阅读和批评中,所有的意向和目的都被生产出来。”这确实道了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中作品的处境,文本不再具有形式结构论所坚持的形式和结构的稳定性、确定性和客观性,而且文本的概念在当代激进阅读沦那里已经变成一种无足轻重的东西,或者被当成不重要的东西给抛弃了。

然而,这种读者中心的强调就一定以牺牲作品为代价吗?退一步说,文本即便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必须通过读者阅读和理解才完成的自律性的半成品,那么,这个半成品究竟在阅读中起多大作用?可不可以放弃半成品文本的规定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解释是:人们绝对不会把与文学文本无关的理解和解释叫做文学的理解和解释,文学理解和文学解释总是与文学文本相关的。

意大利符号学家和小说家艾柯既坚持文本的开放性和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但他同时也对“过度诠释”和“无限衍义”作出了批判。在《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中,他指出文本在开放性阅读和冷释中作川的问题,他认为他所提倡的开放性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的目的是对文本进行诠释,因此必然受到文本的限制。针对读者权利的过分强调,他申明了读者权利和文本权利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充分肯定读者在阅读过程巾的创造性和意义解读的开放性,但阅读的开放性和意义的无限性只是文本语境中的无限性。接下来艾柯对当代文!学批评尤其是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任何解释都是不确定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并指出这种过度诠释与古代神秘主义论调的相似性。通过诠释学历史的简单回顾以及一些富有启发性例子的诠释,最后得出结论:诠释,无论是多么不确定的诠释,最后都不能置文本于不顾,人们的诠释无论多么离奇,最后都依赖于文本这种具有确定性的东西,而从根本根本上说,诠释就是对这种具有确定性东西的文本解释。

因此,文学批评理论从“文本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抛开文本本身的存在.在强涮读者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文本的制约性。

由此看来,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不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把文学文本视为独立存在的客体来研究确实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揭示文学文本的文学性和内在结构也是理解文学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

总之,文本的不完全和开放性结构为读者诠释提供可能,而读者的诠释又使文学文本的意义得到丰富,最终完成文本的构建;同时文本的制约使读者的诠释只能面向文本,不能脱离文本制约作“过度诠释”和“无限衍义”。这样,在以文本和读者为中心的批评维度上就达成一种和解,形成一种双向的辨证互动。

篇4

 

一、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的过程中,提出了艺术生产理论。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1]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深刻揭示出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艺术生产理论中的“艺术创作”环节指的就是一度创作。对于歌曲来说,一度创作是曲作者通过丰富的生活生产体验产生乐思,形成歌曲创作的灵感,最终谱写成歌曲。与艺术生产理论中的“艺术作品”环节相对应的是二度创作。在原作的基础上,演唱主体通过分析和理解,真实再现曲作者的创作思想,再加以创造性地延伸,最终通过演唱表达出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二度创作是演唱主体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的过程。艺术生产理论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艺术鉴赏”,则是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对于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这一过程又被称为三度创作。艺术教育的意义正是于此。

 

音乐活动中一度创作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二度创作是对一度创作的补充和丰富,三度创作则是将一度创作的结果还原到生活,推动新的一度创作完成。艺术课堂的说、唱、演、奏、舞、画等活动都是在创作中进行。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三者相互作用、互为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二、做好二度创作的“四要”与“四不要”

 

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是关键一环,通过演唱主体对艺术作品的再次呈现,将词曲作者与表演者、欣赏者在不同时空不同维度紧密连接起来。因而,二度创作需要演唱主体从歌曲的本质内容开始,认真研读,反复揣摩,掌握歌曲的精髓,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声,既有对原唱的形似神似、形神兼备,更贴有自我独特个性的标签。即使是由原词曲作者或原唱者多次演唱同一首歌曲,每次也会有不同的心灵体验。很多歌手都表示,对于同一首作品,每次演唱效果都会不同。因此,做好二度创作对于演唱一首歌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了。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二度创作。

 

做足唱前功课——熟读歌谱的音符、节奏、歌词、表情术语等,为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打好基础。识谱、读谱、背谱是演唱主体必备的基本音乐素养。通过听歌来模仿和学习歌曲是非常有限的。演唱前,需要认真研究歌谱,掌握歌曲的全貌,分析谱中的调性、音符、节奏、段落等基本要素,这样就能在练习前做到胸中有数。接下来,还需要大声朗诵歌词,掌握咬字与吐字的韵律。有的歌谱还会标记音乐表情术语,了解各种常用音乐表情术语,对于准确地唱好歌曲是有很大帮助的。

 

理解歌曲内涵——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分析歌词情感变化,产生“心灵共鸣”,更加准确、深入地了解歌曲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歌曲的艺术内涵。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例如,1999年,贵州某景区发生了缆车坠毁事故。一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的父母在缆车坠落时双手将孩子托起。孩子得救了,而他的父母双双失去了生命。歌手韩红知道这个故事后,非常感动。她领养了这个孩子,并创作演唱了歌曲《天亮了》。这样的歌曲创作故事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演唱主体在熟读歌谱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走进歌曲作者的内心,以独创性的行腔形成声情并茂的演唱,触发自身与歌曲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同时也为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做好情感铺垫。

 

适时调整改进——根据不同演出需求,对歌曲的演绎形式进行适当调整。参加不同的演出,对歌曲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有的节目将独唱改为对唱或重唱,应与合作者设计好分句、声部和表演动作。或者把独唱歌曲与其他歌曲整合为联唱节目,应挑选歌曲的部分进行重点练习,熟悉前后歌曲,做好与其他联唱节目的连接。

 

三、实现二度创作的主要手法

 

英国著名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对事物就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也会各有不同的见解。声乐演唱的理解与表达也是因人而异的。尽管实现二度创作的路径不同,最终判断的标准都是唤醒歌曲新的生命,表演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达到启迪心智的作用。

 

经过归纳总结,进行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主要有深度情感表达、改变演唱方法、创编歌词陈词、设计曲风节奏这四个手法。各手法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二度创作。

 

(一)深度情感表达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内在生命和灵魂,没有审美情感就没有艺术。每首歌曲被赋予的情感是不同的,有表达爱国之情的,有歌颂美好生活的,有描写亲情友情爱情的,也有宣泄内心情绪的,等等。演唱的最高境界是感动观众,但首先要感动演唱者自己。当演唱者完全融入歌曲的意境时,其情绪和声音随着歌曲的变化而跌宕起伏,令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起伏,收获了美的体验。因此,演唱种类各异的歌曲,需要演唱主体具备一定的情感阅历,能够与歌曲产生情感上的联觉,真正理解和领会歌曲深含的意蕴[3]。对于相关情感上未曾经历或经历不深的演唱者,需要多阅读文学作品,观看不同门类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运用假想或移情的方法,揣摩歌曲韵味,逐渐走进歌曲的内心。深度情感表达是最为常用的,也是见效明显的二度创作手法。

 

(二)变化演唱方法

 

歌曲的演唱方法不再囿于原有的传统唱法。随着现代流行唱法发展,流行唱法又细分为布鲁斯(blues)、摇滚(Rock)、爵士(Jazz)、R&B、Hip-Pop、民谣等多种表现形式。因此,在改变演唱方法方面,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比如平安、黄石磊、黑鸭子组合等,用通俗唱法重新演绎美声、民族唱法的经典歌曲,激发出歌曲新的活力。国内各卫视举办的歌唱选秀类节目中,很多歌手也将传统的流行歌曲改编为布鲁斯、摇滚、爵士等,为歌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创编歌词衬词

 

一首歌曲往往是因其朗朗上口的旋律而深入人心。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借助歌曲原有的曲调,根据演出的需要重新改编歌词或衬词,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法。创编歌词衬词,既保留原曲的整体风格,又能“接地气儿”,与观众产生近距离的互动。被称为“急智歌王”的台湾流行歌手张帝,常在现场用现有的歌曲即兴填词,创作出符合现场气氛的歌曲。一般来说,选择旋律较为简单的歌曲,适合做歌词衬词的改编。

 

(四)改变曲风节奏

 

这一点在本质上是与“改变演唱方法”相通的。为追求炫酷的表现效果,在歌曲中融入更多的音乐元素,或将几种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整合,在不同歌曲中切换演唱,增强表演的新颖度和演出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视歌曲内容、演出场合、受众群体等因素谨慎使用这种方法。

 

四、结语

 

目前,声乐演唱二度创作的实现路径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演唱者作为声乐表演的主体,艺术感知、情感的转化和生成等素质成为制约其艺术表现的重要因素。因而,演唱者在加强声乐表演基本功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丰富二度创作技法,为观众诠释出更具艺术内涵的作品。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误区;有效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并没有达到我们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需要我们认清现有的问题,分析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作用,并找到有效的策略,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提高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因此,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虽然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但是,在教师开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一则案例来分析刘老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案例:《古希腊文化》

刘老师在设计《古希腊文化》教学时,准备使用网络来拓展学生的教学资源来源。之前,她进行了简单调查,看看网络上的相关资源是不是丰富。结果发现网络资源太丰富了,简直是应有尽有。

上课那天,刘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并在拓展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使用网络查找教学资源,并关照学生在浏览网站时多作分析梳理和学习记录。输入关键词以后,同学们发现了大量相关资源,十分兴奋。网络中有太多关于《古希腊文化》的网站和资料信息了,学生如获至宝,一一浏览过去。

一会儿,时间就过去了。刘老师发现同学们检索资源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同学发现的教学资源难度太高,不易理解;有些同学找到的资源很离散,都是价值不高的资源片段;有些同学找到的各种资源有着不同的来源,有些观点和说法还有冲突的地方,不知道如何判断;还有些同学,看看这里看看那里,觉得资料都不错,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取舍了,忙乎了半天还在杂乱的资源上弄来弄去。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检索的引导问题,使得学生失去了查找资料的正确方向,碌碌不知所终,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在实践中远远不止这样一类问题,比如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使得技术应用失去可靠性;由于课件设计不当,不能有效传递和呈现关键信息,造成失败;由于信息技术的过多使用,学生把过多的时间花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上,从而使教学进度缓慢,进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认真分析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作用,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策略,以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作用

课程是由一系列的结构要素组成的,例如:目标、学习活动、教学方法、时间、环境等。对于课程结构的要素,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说法。著名的泰勒原理提出课程结构有四要素,即: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下面,本人就以泰勒的四要素为例,并通过一则案例来说说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影响。

案例:《圆明园的毁灭》

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过程,理解重点词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对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之匠心。

3.教学过程。①板书引入,提出探究问题:“读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归纳总结两个问题:①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②它是怎样被毁灭的?)②初读课文,整理概括。读文思考两个问题。议答:文中怎样赞颂圆明园?(板书: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③借助课件深入感知,并把思考记录在电子档案袋中。学生自由浏览课件上的“名园风光”“课文赏析”两个栏目,感知圆明园的辉煌,进行自主学习;说明圆明园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评价?感情朗读2—4段,体会它的美(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这么一座万园之园是怎么被毁灭的?(出示幻灯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痛恨、仇恨之情。课后练习)我们应该牢记这一耻辱的历史(播放背景音乐,出示课件句子:有把火曾把耻辱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说说此刻心中的感想;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讨论: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篇6

关键词:音乐鉴赏旋律主题

1 引言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语言”。它用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在音乐的熏陶下,人们会不自觉的调整或改变原来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情趣,从而按个人的需要对音乐的形式和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2 音乐鉴赏的意义

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一致强调音乐在管理国家,组织社会生活,形成社会需要的道德、精神及人们的心里情感中具有很强的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音乐同样肩负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一方面,通过鉴赏音乐,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意识,锻炼人的记忆力、洞察力和理解力,启发和培养人的形象思维,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音乐对人的行为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沟通的情感,改善和调节周围的人际关系,并且音乐还会起到陶冶情操和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从而给人生带来极大的快乐。此外,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音乐还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心情和松弛情绪的最好方式之一。据医学家的研究,优美健康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激素,这些激素能起到调节血流量和使人精神细胞兴奋的作用,从而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与此同时,音乐还具有胎教和对特殊疾病(抑郁症、精神病等)有一定的治疗功能等,总而言之,人类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

3 鉴赏音乐的基本技巧

音乐鉴赏是指在一定审美意识的支配下,对音乐美的品味与体验。它与一般的音乐欣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在于对音乐审美体验的过程是一样的,即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都在感受与理解中获得;区别在于鉴赏音乐的审美体验必须超越一般的欣赏,达到更高层次对音乐美的品味与体验,提高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鉴赏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也是一项听者和音乐作品间的双边审美活动,它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即听者要根据自己的状况,要求音乐作品要有适当的形式、优雅的情趣和可以理解的“语言”等。作品同样要求听者要有相应的音乐修养、文化修养、社会生活经历等。听者在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会不断提高审美意识;反之,随着听者审美意识的提高,也促使音乐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下面本文从音乐的角度,提出几个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供大家共同探讨提高。

3.1正确选择音乐作品

鉴赏音乐必定要选择那些具备题材的严肃性、内涵的丰富性、感情的强烈性以及结构的合理性的音乐作品,就是那些艺术性、思想性较高的,容易引起美感的音乐作品。反之,那些手法怪诞、结构庞大、内容宽泛的音乐作品,即使投入了较多的情感也不会引起听者的美感和共鸣,这样的作品不宜多听,即便多听,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审美提高也都是毫无益处的。

3.2要了解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

音乐语言是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也是很多的,但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的方面,即音乐的四要素:旋律(音的高低组成)、节奏(音的长短组成)、强弱(音乐的力度)、音色(发音体的材质与形状所形成的固有发音特色)。在鉴赏的时候,要注意这四方面所表达的作品感情和作品主题,用心仔细体味。

3.2.1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的各种进行方式,都代表着不同的表情意义,如平行进行,多表现平稳、舒缓的情绪;上行进行,多表现紧张、高涨的情绪;下行进行,多表现松弛、缓和、低落、悲伤的情绪等。

3.2.2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用自身的强弱与长短关系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如强弱分明的二拍子,宜于表现刚劲有力或欢快的情绪;动荡摇曳的三拍子,常表达不平静的心情等。

3.2.3强弱

强弱是强化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强力度的音乐常表现壮观的场面,也是力量的象征,如炮声、雷声、汹涌的波涛声等。潺潺的小溪、温柔的月光、甜美的爱情和轻柔的摇篮曲等则要用弱音来表现。

3.2.4音色

音色是激起听者联想的重要因素,如弦乐音色柔美温馨;铜管音色刚劲激昂,它的号角似音色会使人联想到战场和狩猎灯。各种乐器就像色彩斑斓的彩绘世界,对乐曲的表现起着“着色”的作用。音乐表现功能是在各种要素的相互配合下,体现出千变万化的表现力。

3.2.5其它表现形式

除上述四要素之外,还要了解和声、复调、等方面的表现手法。其中和声是指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形态,在音乐中利用自身的明亮或暗淡、尖锐或柔和,从而造成人们心理上紧张或松弛的情绪,进而起到渲染和烘托主旋律的作用。复调则是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它同样也可以丰富音乐形象。曲式是乐曲的基本结构形式,它包括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变奏曲式、混合曲式、套曲形式等。不同的音乐规模都会采用不同的曲式来表现。

音乐主题,是指乐器的主要乐思,其结构相对独立,意义较为完整,个性鲜明。主题是全曲或乐章发展的基本材料。动机是表达音乐内容的最小结构单位(包括一个主要重音),是主题的核心。主导动机,是大型音乐作品中,用以象征特定人物、事物、境界等所使用的动机或主题。

音乐作品中的调,是指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而调式,是指以一个音为中心,按照一定关系排列起来的音列,这些音相互联系并保持着一定得倾向性。调式的转换所形成的对比,在音乐作品中起着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调节作用。

3.3要了解中国民族乐队的编制

我国民族乐器有几百种,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分类法分为吹、拉、弹、打四类。根据各自的性能可分别组成清锣鼓、弦索乐、鼓吹乐、丝竹乐和打击乐等乐队。但最能综合体现我国民族乐器全貌的当属民族管弦乐队。它的编制由吹管乐组成(包括梆笛、曲笛、笙、唢呐等)、拉弦乐组(包括高胡、二胡、中胡、革胡、低音革胡等)、弹拨乐组(包括柳琴、琵琶、月琴、秦琴、筝、古琴、扬琴等)、打击乐组(包括各种鼓、锣钹等)。这种编制的特点是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具有民族的传统特色。这些乐器除了合奏之外,多数的乐器都可以用作独奏。所以鉴赏时要注意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质音色,从品味其意境和主题。

4 结语

音乐鉴赏中一定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记忆、注意、联想、联觉等心理机智,在选择好作品的基础上,从音乐的旋律、节奏等方面来积累听觉经验,提高掌握音乐形象的能力,从而达到具有音乐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一、全面学习与把握学科建设“四要素”,以质量求生存

任何事情要办好,都有它的规律,有它的基本要素。笔者以为,从创建第一个专业起,就应站在学科发展制高点来把握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基地平台、项目成果四要素。笔者所在院校从1987年开设第一个专业——“工业设计”起,看准了它是“一种创造性行为”,要狠抓创新意识教育,不断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干精神,这关系到学科与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市场对人才培养的挑战,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突出表现为人才特质上的“三重”和“三性”,即“重素质、重能力、重实践”和“适应性、可塑性、创造性”。设计艺术院校需要着重培养出一大批“创新意识强、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的“三强”人才,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这是设计艺术教育的趋势。具体而言,教学应该根据社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在主干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实验条件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考虑设计行业所需的素质教育,使培养的学生有振兴各设计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设计艺术学院的发展加强与行业的共建合作、产学研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坚持把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输送行业所需要的高级设计专门人才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

“三强”型人才把创新意识强摆在首位。在竞争中,特别是面对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创新意识与原创意识更具优势,充满艺术与个性气息的产品必将成为消费新追求。具有感性形象创造性的设计师和善于推理与分析进行技术结构创新的设计师,都是所需要的。设计教育努力培养具有两种综合素质的人才,这需要以搭建扎实的知识结构交叉平台为基础,奠定学生将来进行“越界”设计、“越界”沟通的能力。只有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善于“越界”设计的能力,才是成为合格设计人才的基础。

“三强”型人才把适应性摆在关键的基础位置,这与设计工作本身的性质紧密相关,设计工作具有灵活、协调和市场的偶然性,设计开发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市场——调整适应市场——改进适应市场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借用设计原理中的“适应性系统”概念,设计艺术适应性系统是处于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交界面处、具有一定目标与功能的系统。这个适应性系统需要从内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去考察,系统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其所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表现,同时也受内在因素少量限定性质的制约。它的理论根据是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与第一自然协调形成天人合一的系统,这个系统针对环境规定具体的目的或意图,具有适应环境的根本特征。适应性系统的行为具有复杂多变性,但这种复杂多变的行为主要是其所处外在环境复杂性的反映。它运用规范性、限定性的描述方法,即:从目的、手段适应环境的角度去讨论“应当是何种方式”的问题。产品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目标也是适应性系统的三大组成要素。该系统的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对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定方式的理解程度。因此,设计专业学生必须从入学就逐步建立“适应性系统”意识,无论是适应社会的强化协作意识,还是具体的设计开发和改良工作的开展本身,都要重视“适应力”。

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设计艺术人才是能吃苦、肯实干的人,设计工作与市场紧密相连,从市场调研开始就有大量繁重且要求细致严格的工作要做,而且在专业和社交技能上对设计人员提出了很实际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与他人合作、能不断地发现市场中的空缺点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运用设计程序与方法;利用理性的设计思维分析和引导产品设计、熟练运用现代表现技能进行产品设计的设计人才,这些能力也都建立在实干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为企业认可。

二、“三强”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多培养出“三强”人才,设计艺术教育和管理可采用以下措施。

1.以学术梯队建设为关键,造就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坚持“人才强校”的原则,设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运行“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支持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派出教学科研人员出国留学、学术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学者短期来校访问、讲学及合作研究,发起和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推动师资培养国际化。实现教师队伍“四个转变”,即以科研项目和教学为纽带的松散组合转变为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并具有内生凝聚力的科研和教学团队为主体;以本科学历为主体转变为以博士学历为主体;以中老年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偏单一血缘教师为主体转变为血缘结构合理的教师为主体。梯队的建设要做到:一方面,授课老师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实践的经验及能力,并能明晰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的殿堂;另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克服传统中国教育的学生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智慧、创造能力,挖掘潜力,运用科学的方法活跃教学思想,启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释放教与学的创造性能量。

2.以条件建设为基础,实施人才培养的高起点教学质量工程

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加大本科教学条件建设力度,在预算编制上“重点向教学倾斜”,2004至2006年用于教学4项经费总计达1.7亿元,2006年4项经费占学费的比例达到31.31%,校园基本建设累计投资达到24亿元以上。网络学堂、网络教学平台为重点的数字化校园等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等教学质量标准和规范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实施高起点的教学质量工程,使良好的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推行教学名师制度,启动多级本科品牌专业建设,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实施多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支持精品教材建设。因此,笔者所在院校设计艺术学科的平台建设有了明显进展,拥有该学科本、硕、博和博士后层次,工业设计、动画等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设计概论”等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3.建设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创新

首先是按社会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培养着重点,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两代会”,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办学中的核心地位。优化学科结构与专业布局,整体推动学科、专业建设,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

其次是培养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教改试点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了“2+2”“3+1”等多种培养模式;同时营造创新氛围,积极引导教师参与教育创新,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引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类设计大赛中居先进水平,并率先在全国设立500万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积极共建合作,建立校外“三强”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在设计艺术教学中,实践是产品设计的最好教学方法,设计艺术教学应以实践环节教学来带动理论教学,只有实践才能带动创新,走学院与企业相结合的教学路线,可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脱离实际的问题。设计院校应开拓社会办学资源,优化“三强”人才培育环境,重视搭建科研合作、教学交流、学生互换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坚持科研促进教学的原则,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利用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006年笔者所在院校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数中,科研课题或来源于生产实际的课题占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总数的90%以上。科研时间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语

篇8

[关键词]绘画日记;语言能力;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2-0081-03

[作者简介]俞春云(1978―),浙江诸暨人,本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幼儿园教师,中学高级。

作为毕业班的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进入更独立、更需要主动交往的一个学习环境中。这些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否主动与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清楚地表达自我的想法,成了他们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另外,幼儿的语言学习又具有个别化的特点,依赖于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流等来发展。我园在开展“绘画日记”的活动中发现,幼儿先画后说过程中那张“画”,就像是说话的“草稿”,可以帮助幼儿整理思维、丰富说话内容,促使大班幼儿能说得多、说得好,提高他们口语表达的自信和能力。

我们把先画后说叫做“绘画日记”。这是将绘画与日记相结合的一种活动,是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做、所闻、所感,然后由幼儿结合图画对作品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讲解,或在成人的帮助下为图画配上简单的文字的一种“画”与“说”紧密结合的活动。根据绘画日记内容的不同,我们把它分为:新闻日记、生活日记、情感日记、认知日记、观察日记和创作日记。围绕孩子的绘画日记,设计各种有主题的“说画”活动,能进一步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创造性与艺术性。

一、新闻会,让幼儿学说四要素

每天,利用晨间谈话、餐前活动、离园活动等环节,鼓励孩子们选择自己周围的所见、所闻,有意义或感兴趣的人和事,以新闻日记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再运用简单的文字进行叙述。说新闻时,要求幼儿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同时,还可以说自己对这个事件的评论等。“主播”说完新闻后,“听众”可以提问,要求进一步解说。活动结束后,再把幼儿的作品张贴在新闻栏内,供大家“阅读”。

二、作品赏析会,让幼儿学会阅读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的幼儿,应“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绘画日记的作品赏析会,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幼儿学会寻找同伴绘画日记中的信息,并能读懂别人的画。教师会根据与日记有关的故事名称、角色、情节做启发式地提问。开始,幼儿边观察图画内容,边思考讨论故事情节;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看清、看懂画面内容,猜一猜、说一说;最后,让幼儿讲述喜欢这幅画的理由。

三、日记展示会,让幼儿学习语言规范

每周一次的日记展示会,我们会引导幼儿从一周来的绘画日记中,选一幅他自己满意的作品,进行画面和语言的展示。幼儿可以谈谈创作经历、画面内容、故事情节等,让幼儿在同伴面前充分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形式和内容不限,可以是自由说,可以结对子说,也可以在小组面前讲述。讲述完成以后,评出一周最佳日记。最佳日记除了画面内容丰富外,在语言表述上要求更规范,并有新词、新句值得大家学习。

故事讲述(幼儿):“昨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到萧山宾馆喝喜酒了,因为来参加婚礼的人很多,所以非常热闹。新娘很漂亮,新郎很帅气!在会场上我还碰到了我的朋友文文,我非常意外。酒桌上的菜肴很丰盛,有龙虾、有螃蟹、还有虾肉小笼包、蛋挞等。我还上台表演翻跟头和念三字经呢,得到台下很多热烈的掌声,最后我拿到了司仪叔叔奖励给我的2个小礼物。”

生活日记:《喝喜酒》

画面点评(师生共同):

新娘的婚纱画得很漂亮;

新郎、新娘是站得很高的,图画里也画出来了。

还画了一桌桌的人,很热闹。

故事点评(师生共同):

这个故事讲得很完整;

用了“因为……所以……”、“有……有……还有……”;

用了好听的词:漂亮、帅气、丰盛、意外

四、语言阅读区,让幼儿学习生活创作

我们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制作成册展示在活动区内,一本本装订成册的绘画日记如同一本故事书吸引着孩子们去阅读。因为内容来自于他们的生活,图画出自他们的双手,孩子们更能读懂绘画日记里的内容。当孩子们再次看到自己或同伴的作品首先是一种回顾,同时又为他们的语言表达提供了素材。幼儿在语言角把自己的画用一句句话串连成一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幼儿对画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日记小剧院,让幼儿学习故事表演

绘画日记记下了幼儿内心有所感的事物。都说“言为心声”,对幼儿来说还有一个特殊的工具“画亦为心声”,所以绘画日记能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我们以绘画日记为素材,挑选孩子们的画来每周开展编故事、编诗歌、演儿童剧等活动,这种方式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能够依照老师的要求,把平时从其他活动中学到的语言积极地用到了这些展示中,他们的语言也不再只是一个个短句、一个个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病句、一个个连不起来的零散句,他们渐渐地敢于大胆地说并在表演的过程中结合运用身体语言来进行表达(如图1)。

《我的妈妈》亲情版绘画故事表演节目单

温柔妈妈表演者:诺诺。我妈妈有时候很温柔,温柔的时候就像白云一样;我妈妈有时候也要生气,她只有在对我忍无可忍的时候才发火,那时候的她就像小草一样尖尖的。

凶妈妈表演者:安然。我的妈妈很凶,她经常要拿着棍子打我;我希望我有一根魔法棒把她变得像小猫一样温柔。

臭美妈妈表演者:轩轩。我的妈妈很臭美,经常大包小包买回来衣服啦,鞋子啦,我的妈妈还是一个大厨师,能够做出很多美味的菜肴。

六、自制小图书,让幼儿学习书面语言

在学习完一些文学作品之后,孩子试着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可以是故事的复述性表达,也可以是诗歌的理解性表现。绘画的过程可以让我们了解幼儿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画后语录”往往需要幼儿用相对规范的语言进行画面讲述,并由家长帮助记录。这种讲述因为在亲子之间开展,幼儿在表述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家长一定的支持与帮助,为幼儿学习规范语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七、绘制书信,学习前书写技能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在孩子的作品中也经常会出现“前书写”的现象,因此,教师可引导幼儿用日记画的形式来写书信或制作邀请函,鼓励幼儿通过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图文结合、口头表达,来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的兴趣。

实践证明,“绘画日记”创作自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画和说于一体,与幼儿园的看图讲述相似,又与小学的口头作文相衔接,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良好载体和应用工具。“绘画日记”活动,让幼儿学会了通过绘画和讲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与想法,来记录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故事,并乐意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流,这也为他们升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和谐 数学 课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完美而和谐呢?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功能,把准辅助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呢?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贯彻内化原则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和谐教育的内化原则是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情感的心理体验中获取知识、接受教育,促成内因的变化。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是促使其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的内因。它能激发学生由已知探索未知,是进行深入思维活动的重要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集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丰富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情感投入的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而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和谐的事物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就是顺其自然。一切教学过程只有按照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伴随着图像的闪动、变化,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过程。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一环。《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中,让学生“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享有足够的亲身实践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无限生机,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是学生得到求知的愉悦,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利用网络教室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一个极大优势,就在于能围绕四要素服务,改变静态、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交往合作的环境,实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网上交流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挥网络教学作为激发学生交流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贵在“精”

“精”包括两点:第一、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懂得什么课用多媒体课件会起到极大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什么课用传统教学工具也能达到良好效果,这就是“用”在量方面的“精”。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大致概括起来说,有关空间位置、方向与几何图形初步知识、低年级数的认识等课型,一般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有关公式推导、数量关系分析等课型,一般用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有关计算的练习、初等数论的概念教学(如整除、质数、合数等),这些课型用多媒体课件当然会更方便,但是如果只用传统的教学工具,我想也不会影响教学效果。第二、在一节课中,教师一定要懂得什么部分的教学用多媒体课件能起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什么部分的教学用传统教学工具来补充能起到师生互动、及时反馈的作用。这就是“用”在质方面的“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整合。

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仍要发挥传统教学工具的优点

篇10

关键词: 多媒体 愉快教育 教育方式

一、爱的鼓励式评价渗透教学

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爱是通过师生情感语言及肢体的交流达到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如:在教《会变的线条》一课时,课件制作上画了一条蛇和一只蜗牛,大部分同学都模仿范画来画。画着,画着,突然有一位男同学告状:“老师,轩轩不好好画画,画了一个带翅膀,有轮子的蛇。”同学们都笑起来了,这里,我没有批评指责那个同学,而是让轩轩把想法说出来,他说:“我想蛇只能在地上爬,我画的蛇带翅膀,能上天,像大飞机一样,带轮子在地上像小汽车,我的蛇无所不能,能上天能入地能下水”……我还发现李莉婷同学,画了一个有轮子的蜗牛在犁地,我又让她把想法说出来,她说:“我们老师教我们《锄禾》那首诗,农民伯伯好辛苦,我想,蜗牛的力气大,让它帮助农民伯伯犁地,可是它走起路来太慢了,所以给它画了个轮,就能跑快,犁地就快了。”他们的想法太好了。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们,并让全班同学都观赏他们别出心裁的好“作品”。同学们都夸他们,他们从自己的创造中感到愉快,对创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创造欲望,在他们的带动下,全班同学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参与创造性作画,画出了各种各样的蛇和蜗牛,真是“异想天开”别具新意。这件事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教学中适时地抓住好的典型事例,进行一番爱的鼓励式评价,对开拓孩子的绘画思维,会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师爱的鼓励式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

当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恰当地展示多媒体课件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二、创设意境,领略“美”的境界

爱美、追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美育是愉快教学四要素之一,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像教材将诸多美的因素渗透到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使学生在和谐的、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

如:在教《美丽的天空》一课,教师提前收集不同的天空素材,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眼前出现了不同时间,天空中各种美丽的景色,神奇的宇宙,美丽的星球,闪烁的星星,笑眯眯的太阳公公,摇着小船的月亮姐姐。老师随时移动画面,让学生看到不同景色时播放一段相应的具有神奇色彩的音乐或一段优美的钢琴曲,让孩子们在视觉、听觉交织的空间里感受天空的美。

孩子们沐浴在美的环境中,精神世界十分愉快。小学美术教材是装满美的宝库,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宝库感受美、创造美,多媒体课件有优越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把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教师语言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多媒体课件教学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不仅可以使学生辨别出客观事物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而且可以使他们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同时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三、趣味化教学氛围

兴趣是儿童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愉快教育把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是否贯彻愉快教学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愉快教学就是兴趣教学。多媒体教学根据自身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兴奋的情绪。

在画《手形的联想》课时,有一个叫黄雯萱的女孩子,用手形画了几只鸟以后,又用手形添画了孔雀、大树、山、蝴蝶等,画面很丰富,富有想象力。为了及时地、进一步地打开孩子们的想象之窗,有力地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兴趣,我运用了故事讲述的方式对黄雯萱的画作了点评。这个故事是根据黄雯萱同学的创作思维而编的:“一天,有个小女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手忽然变成了许多小动物,有孔雀呀、蝴蝶呀,还有小飞鸟呀,好多好多的动物,他们再由手变成的山上呀,树林里呀,还有草地上快乐的玩耍,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黄雯萱小朋友画出了她心中的美好世界。我想,你们会比她更会想象……”

学生处于情绪愉快的状态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我们说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手段。

四、拓宽视野,开发创造潜力

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孩子要能在将来有创新发展,那么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

多媒体介入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美感、兴趣与创造力。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确实是实施愉快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