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相关介绍,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供考生参考选择,赶快来看一下吧!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一、专业概述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测绘与地理信息专门人才,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坚持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工学交替,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测绘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空间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具备熟练应用地理信息软件、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从事测绘、地质、矿山、水利水电、建筑、铁路和公路建设、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相关企事业的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应用与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二、培养目标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学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中基础数据的生产、整理、更新和应用等方面研究,以及GIS软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三、培养要求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掌握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测绘、GIS软件应用、地理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管理的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先进测量仪器使用等技能。文章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ccutu.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四、主要课程
地图学与地图制图、测量学、AUTOCAD、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控制测量学、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遥感导论、工程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地籍与房产测量、GIS软件操作与GIS数据库建设、GIS工程设计与开发、遥感图像处理与专题信息提取、GIS空间分析与应用。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五、就业方向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在地理信息系统企业从事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制图与建库工作;在国土资源、房地产部门从事地籍测量与地籍数据库建设、管理及房地产信息管理工作;在测绘部门从事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阶段的各项常规测绘工作;在城乡规划、城市建设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农田水利部门从事工程测量和环境监测、土地资源调查与利用等工作;在政府机关从事与空间位置信息有关的信息交流、环境信息管理等工作。
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国土资源管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了充实的数据基础,但也存在着二维地学特征无法表述的信息,这是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无法逾越的瓶颈,例如:在进行土地、矿产规划以及在研究和计算地下矿产资源储量的过程中,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显得力不从心。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应用,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对重点区域目标进行采样,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手段。这里就对这两种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谈一下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并得到指正。
2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于6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地图,它们都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贮、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地理信息数据、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组成。
现在,很难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单一独立的系统提出,现在的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如下的特征: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三者结合应用日益紧密;空间数据的表达更加趋向复杂,更加趋向于三维化;要求更为智能化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功能的开发应用以及组件式开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更加趋向于网络化,更加强调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功能。
现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了时下最为热门的边缘交叉学科,应用前景很广阔。
3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V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它集多媒体、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是当今前景最好的计算机技术之一。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用户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其主要特征是:操作者能够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环境中,与之产生互动,进行交流。通过参与者与仿真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人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启发参与者的思维,全方位地获取虚拟环境所蕴涵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
“人工现实”、“遥在”、“虚拟环境”、“赛伯空间”等都是虚拟现实的不同表述形式。
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境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现实世界的充分交互,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组成灵活,易于普及推广,是一套经济实用的系统。
4 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结合应用技术
(1) 虚拟地理环境(VGE)
虚拟环境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沉浸感(Immersion)”是虚拟现实系统区别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典型特征。
(2)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
3D-GIS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在数字虚拟城市等方面得到应用。GIS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其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基于GIS技术的虚拟现实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得到重视,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初步的应用。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国土相关领域开展应用,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3) 3D-GIS系统开发简介
目前基于GIS的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开发工具包括三大方面:
传统的GIS系统开发工具:包括ArcGIS、MapInfo、SuperMap等;
专门的3DGIS软件,如国内灵图公司的VRMap,美国Alberta大学开发的 MR等;
专业的3D游戏开发工具,如OpenGL、Direct等。
5 应用简介
(1) 在国土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国土规划是对虚拟现实技术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政府规划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实时互动真实地看到规划效果,获得前所未有的直观感受,这是传统的表现手段沙盘、效果图、平面图等所不能达到的。而且打破了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之间沟通的障碍,使得各部门能通过统一的仿真环境进行交流,能更快地找到问题、达成共识和解决一些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三维地面模型(DTM)、正射影像(DOM)和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及建立成功的三维立体模型融合在一起,再现城市建筑及城市模型,用户在计算机屏幕前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生动逼真的城市街道景观,可以进行查询、量测、漫游、飞行浏览等一系列图形及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操作,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由二维GIS向三维虚拟现实的可视化发展需要,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在国土规划中系统应用效果图如图所示。
该系统的设计采用了目前流行的GIS软件,采用Direct技术构建三维虚拟环境,采用专门的软件对真实物体进行切片等仿真处理,达到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演示应用效果。
(2) 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领域中另外一个迫切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要求。
以往在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物探及化探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地质相关图纸,专家们根据这些资料和一些科学公式及多年经验,对一矿区进行储量的核算。这种测算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管理部门的要求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并表示矿体特征,根据国际公认的储量计算模型计算矿产资源储量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这些技术进行了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款三维分析性能良好的软件,下图是软件应用的具体显现。
6 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已经广泛应用的交叉学科,其发展成熟,可对应用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虚拟现实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国内对这项技术尚属于研究阶段,但现在已经有可喜的进展了,一些公司已经开发出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系统,甚至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传感器、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心理学等。有朝一日,虚拟现实系统成为一种对多维信息处理的强大系统,成为人们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和对人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应用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更加真实表现的虚拟现实技术,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应用收益。
参考文献
[1]王炜,包卫东,张茂军,等.《虚拟仿真系统导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3
[摘要] 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各种信息技术不断整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无论从各方面讲都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将GIS技术引入到电子商务的开发应用平台、物流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中,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物流 客户关系管理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发展信息产业、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培养信息建设人才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人们不仅需要利用互联网快速检索和交互使用各种社会经济、商务信息, 同时越来越迫切需求将这些信息与地理信息有机地匹配和结合起来, 以获得这些经济信息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与人类生存、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密切关联, 在我国已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二、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按照地理特征的关联,将多方面的数据以不同层次联系起来,构成现实世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型分析方法,提供多种动态的地理信息,为辅助决策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GIS的特点
GIS具有其他信息管理系统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具体来讲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共同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这是GIS最显著的特点之一。GIS不仅具有管理属性数据的功能,还能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并且将属性数据集成到空间数据之上,不仅直观而且可实现两者互相查询。
(2)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由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以及地理空间模型方法的应用,使GIS具备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等功能,能够满足地理研究和辅助决策。
(3)具有丰富的信息:GIS数据库中不仅包含丰富的地理信息,还包含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其它信息,如人口分布、环境污染、区域经济情况、交通情况等。
2.我国GIS的发展
我国GIS的起步较晚,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提出开展GIS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在理论探索、规范探讨、实验技术、软件开发、系统建立、人才培养和区域性试验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和进展。1994年4月,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国GIS协会”,此后又成立了“中国GIS技术应用协会”,加强了国内各种GIS学术交流,研制推出了Geostar、Citystar、MapGIS等具有自主版权的GIS软件。
三、GIS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 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互联网固有的特性既赋予了电子商务有别于传统商务无法比拟的优点,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研究的深入,已经证明电子商务是必须以传统商务为基础,是不能脱离传统商务独立存在。
GIS虽然是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但它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是多学科集成。这种集成使GIS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融合和应用,为各种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管理决策依据。特别是目前WebGIS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网络化需求。
1.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离不开传统物流,GIS使传统流通企业在运作方式、技术、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物流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将GIS引入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中,符合GIS和电子商务的特点,也符合物流业的发展。
(1) 交通路线的选择。在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中,涉及到物质实体的空间转移,运输和仓储站中成本的70%以上,因此交通运输方式及路线的选择问题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多少。这都属于空间信息的管理,这正是GIS 数据管理的强项。
(2)机构设施地理位置的选择。对于供应商、配送中心、分销商和用户而言,需求和供给这两方面都存在着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此外供应商和分销商其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因此物流设施的布局是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其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利润获取的多少。
(3)车辆运输动态管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是20世纪产生的一项高科技系统。在物流领域,GPS能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环节,如用于汽车的定位、跟踪、调度,这样能极大地避免物流的延迟和错误运输的现象,货主可以随时对货物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位管理。此外还能掌握空中交通以及铁路运输中有关货物的动态信息,增强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和客户服务的水平。GIS能接收GPS数据,并将它们显示在电子地图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企业动态地进行物流管理。
2.数字城市――电子商务和运营平台
数字城市的核心是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地理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基础和基本的技术核心是“3S”技术及其集成。
数字城市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以网络为支撑的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数字城市建设的任务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空间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服务的信息平台、信息应用系统等。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它为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信息公共平台,进而实现城市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位置的整合和共享。
3.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GIS作为一种空间信息输入、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和输出的技术,其应用的核心在于空间现象、过程和规律的可视化分析,表面上GIS与客户关系管理(CRM)不相关,但实际上,GIS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历史的、现在的、空间的、属性的。通过这些可以获得客户资料以及与企业相关的综合数据,如用户的历史购买力、购买行为、年龄构成、地理分布;所在区域的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程度、消费水平等。从而帮助企业做出企业和客户的空间分布、物流、营销等方面的决策。组件式GIS软件,使GIS应用可视直接嵌入到CRM系统中,实现无缝集成;采用关系数据库,将GIS数据于CRM数据统一存储和管理。随着Internet GIS 技术的发展,GIS在CRM中的应用更加广阔。
四、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历史上是独立并分开发展的不同系统,但是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无论从技术特征上、体系结构上、操作的可行性上来讲,它们的结合都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将GIS技术引入到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不仅开拓了GIS 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促进电子商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
篇4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用户化 需求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2
系统用户化是实现用户与GIS软件之间交换信息的过程,软件使用者通过用户化所提供的便捷有效的途径来调用GIS资源、高效实现GIS功能。
同样,GIS软件也是通过实现用户化来实现用户的功能请求。因此,GIS用户化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IS的理念和技术都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GIS软件开发人员由开发原本功能单一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软件发展到通用的、可扩展定制GIS软件,再到如今面向特定领域用户的系统。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GIS用户化的理念也由最初的用户界面定制发展到如今的面向特定领域用户的IS设计(包括用户界面、工具软件、数据管理和数据库)。
1 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现状分析
GIS用户化在体系上包括测绘生产、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公众的应用。公众应用包括城市电子地图、房地产信息等应用;行业应用主要是在各行业基础地理信息框架基础上,研制开发出面向本行业用户的各种应用系统:企业应用包括企业物流配送、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政府部门的应用包括电子政务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如应急事故指挥调度、人口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与动态监测、城市综合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旅游资源管理系统等。
图1 用户化现状分析
1.1 资源管理
资源的清查、管理和分析是GIS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也是目前趋于成熟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森林和矿产资源的管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土地资源潜力的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来源的数据和信息有机的汇集在一起,GIS软件能在一个连续无缝方式下管理大型的地理数据库,这种功能强大的数据环境允许集成各种应用,最终用户通过GIS的客户端软件可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显示、统计、制图,以及提供区域多种组合条件的资源分析,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决策提供依据。如可以通过地球图形显示某鸟类在全球范围内的迁徙路径,通过GIS分析森林火灾的受灾面积、损失程度等。
1.2 城市规划与管理
空间规划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绿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证学校、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服务设施等能够有最大的服务面(城市资源配置问题)等。通过GIS我们可以实现规划方案设计辅助决策、规划土地管理及划拨、市政道路规划与管理、市政管线规划及管理、城市设计辅助方
案等。
1.3 人口普查与统计
把GIS引入人口普查,极大地推进了人口普查技术的发展,在宏观调控、数据汇总统计、查询分析、专题图制作、分析结果输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用GIS,不但可以提高人口普查的工作效率,更给人口普查工作融入了先进的管理方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数据采集、自动地址编码、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数据汇总统计、查询分析、制作各种专题图、查询分析的结果图,并可通过Internet在网上人口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普查数据的利用率。
1.4 城市应急指挥
解决了在发生洪水、战争、核事故等重大自然或人为灾害时,如何安排最佳的人员撤离路线、并配备相应的运输和保障设施的问题。
1.5 土地和地籍管理
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地籍权属关系变化等许多内容,借助GIS技术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工作。例如GIS能以三维方式显示城市的建设现状,并提供城市相关的信息分析功能。
1.6 交通与通讯
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带来交通运输的空间繁忙和各种车辆的迅速增加,由此带来的交通问题也日益严重。空间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在道路交通领域实施智能交通系统不仅能大大改善交通问题,而且能改善全球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7 生态与环境
GIS在进行区域生态规划、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削减分配的决策支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环保设施的管理、环境规划等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需求分析
如该文中所论述的,用户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土测绘及教育科技等方面,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很强烈。而市场上的成熟软件由于价格过高或功能无法满足用户化需求等原因,致使无法满足部分用户需求,因此GIS用户化开发是必不可少的。GIS用户化常常涉及以下这些方面的需求。
2.1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需求
我国的城市规划成就辉煌,但城市规划的现状却并不总是令人满意;在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事故时有发生;城市建设的市场不规范,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城市交通、土地、水资源、能源、灾害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急需改善和提高。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广大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决策者迫切希望能够更完整、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动态空间特征。
2.2 GIS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发展和完善,电力、水利、房产、规划、环保、交通、市政、金融、物流、商业等领域的面向应用的GIS用户化的增长大大推动了我国GIS产业的发展。
2.3 培植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需要
在GIS产业发展的同时,随着GIS用户化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会不可避免地利用其技术与产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的产业部门,例如测绘、地质普查、石油勘探、地籍测量、林业普查、土壤调查、环境调查、水利水文测量等等,都是一些野外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的艰苦行业。利用先进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全行业的全面改造,已经客观地摆在了这些行业决策者
面前。
2.4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目标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面对世界经济、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中央及时作出了把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十一五”计划期间乃至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
2.5 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
人类正进入信息时代,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一种新的、虚拟的政府形式即“网络政府”或“电子政府”正在出现,政府常规的行政管理方式正发生根本的改变。“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和“政府网格化管理”战略的提出,使得“电子政务”工程成为社会信息化最活跃、最受瞩目的领域。
3 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利弊分析
用户化给GIS用户和开发者同时带来有利与不利两方面的影响。其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1)从用户需求出发,建立基于面向特定领域的GIS应用系统可以为用户进行直观的地图显示、方便的数据查询,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空间数据分析和演算,为各领域用户提供规划、管理、研究、决策等方面的解决方案。(2)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建立高度集成的计算机辅助系统。(3)实现了信息共享与互动发展。(4)随着GIS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发展,面向领域的GIS用户化的将会不断深入,GIS用户化将趋于大众化,产业化效益日趋明显。(5)对用户来说,主要的好处是他们可以得到符合其应用领域标准并能严格满足他们特定需求的专业GIS系统平台。对开发者来说,将通用系统和用户化相结合,开发面向中小市场的应用程序在成本上是合算的。
4 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理论和技术支撑分析
GIS用户化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理空间认知理论、空间决策理沦、人机交互理论、软件工程理论等等。
地理空间认知是研究了解地球表面各种事物与现象的相互位置、空间分布、依存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是知觉、注意、表象、记忆、学习、思维、语言、概念形成、问题求解、情绪、个性差异等有机联系的信息处理过程。空间决策理论涵盖了对空间决策过程、空间行为决策、空间模型、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GIS用户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以GIS为代表的3s技术、基于3S技术的海量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技术、空间分析、宽带网络技术、分布对象技术、互操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空间数据挖掘、空IN辅助决策和可视化技术、软件重用和组件技术、ICASE方法等等。现在国内GIS用户化的技术支持水平一般,需要不断的对各技术在GIS用户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快的推动GIS的发展。
5 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特点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的目的是让用户和GIS之间更有效地交流信息,以便GIS尽可能完整地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并让用户参与完成GIS的开发。结合RS,GPS等相关技术,提供给用户一个友好、高效的GIS应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化具有以下
特点。
(1)GIS用户化:就是基于一个通用GIS系统开发出一个面向特定需求、面向特定应用的GIS系统的过程。目前,主流的开发方式是集成二次开发,如基于ArcObject,MapObject,MapX,Supermap Object等组件包的开发实现;基于ArcIMS,MapXtreme,Supermap IMS等地图服务器的WebGIS等等,这些都是基于一个通用的原型GIS系统针对用户需求而开发出的面向特定应用的GIS系统。(2)GIS用户化涉及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地理信息共享技术以及新型GIS如WebGIS、组件GIS、三维GIS和嵌入式移动GIS等技术。(3)GIS技术有着良好的空间分析、辅助决策、可视化功能,可以让用户更好地理解GIS,有助于用户更好地展开自己的应用。(4)用户不再是一个旁观者,用户可以与开发人员进行交互,并且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所处行业应用背景对GIS应用系统提出用户化需求信息,可以极大地吸引、激发用户的兴趣,从而提高GIS应用系统优势。(5)GIS用户化重点考虑的对象是群体用户、定制用户和特殊用户。(6)GIS用户化是GIS适应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表征。适应GIS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5
[关 键 词] 航空摄影测量 ;GIS ;数据采集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P2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简单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地理空间对象,收集地理空间数据,然后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它通过复杂的数据采集和测量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的客观世界数据,把各种各样的来源和类型的地理空间数据数字化,并输入到计算机中,按按一定顺序组织和管理,建立一个世界的客观现实的抽象的数字模型。这种数字模型,是当前目标现实世界的抽象,由于地理环境的客观世界的现实是复杂的,因此,更多GIS 采集数据的方法也越来越先进,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也因为它的精确高效,变的越来越普遍。因此,本文进行简单的介绍讨论。
1 航空摄影测量和 GIS 的简介
航空摄影测量简介
航空摄影测量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摄影 ,确定该物体的性质、形状及空间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航空摄影、控制与测绘、加密与测图三大工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摄影测量已经完全是基于数字化的影像和数字化影像进行的数据处理,也就是说进入了数字化摄影测量的阶段。
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航摄像机、导航定位技术、内外一体化等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原来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不但对机场和天气等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大,成本很高,而且航空拍摄的周期也较长,它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应用的需求,所以技术就需要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现在地理测绘生产的发展水平和技术要求,必须要发展新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正因为航空摄影测量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摄影,来确定物体的形状、空间以及性质的一门学科。并且航空摄影、控制和测绘、加密和测图是航空摄影测量的三大工序。所以航空摄影测量就是通过利用飞机,并装上特别配置的航空摄影相机,根据要求在空中对地面进行拍摄,来收集地理测图需要的各种地理状况以及参数。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可以高效快速、智能化、自动化。
1.2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简介
GIS 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现在 GIS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GIS是由测量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图学等学科相结合所发展的一门学科。GIS 是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它可以编辑、处理、显示、分类和存储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都有相关的地理参照,由经度和纬度组成最通用的坐标系,数据通过坐标系显示出地球表面该位置的所在。而且坐标系统不是唯一的,每一个 GIS 都能将其它地理参照系统运用到不同的系统之中。GIS 可以将很多零乱的信息在地理空间中整理,建立起关联。GIS 可以用地图或是特殊的符号格式来表示存储在系统中的数据。
2.GIS 数据库和数据库系统
GIS 数据库就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关键的一部分,它用来存储地理数据使各类数据结构化,便于系统的使用。
文件是所有数据库软件的基石 ,针对 GIS 的应用目的 ,若文件被看作是一个可以用于存储的、单一的数据集 ,数据库则可以被看作是文件的集合 ,数据库包含一个或更多文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组织文件 ,对它们的访问必须通过它来执行。所以数据库管理被定义为一个从数据库中存储、操作和提取数据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通过相关的输入和输出设备保存在磁盘上,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实现了文件结构在物理上的集合。所以数据库系统的目的都是简化检索和表格数据之间的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能够处理几种类型的对象和各种对象之间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一个请求编译器,用来对请求进行检查,如果请求是正确的话再将它们发送到数据库处理机。从数据库提取数据必须建立请求中的“对象”与对象在磁盘中的物理位置之间的关联。这是由数据管理器来完成的 ,它通过实施系统获取对数据的物理访问。
3航空摄影测量法采集 GIS 空间数据
航空摄影测量采集GIS空间数据是指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原理回收摄影光束的解析测图仪,可以创建一个完全类似的领域采集地形的三维模型,各种类型的点,线,面的数据符号通过线型记录记录其性质,空间位置的通过三维坐标标注,存储在文件中的数据,最后进行图形编辑输入GIS数据处理。
3.1 质量控制
GIS 能否成功很大部分取决空间数据的质量 ,故数字化测图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质量控制。在数字化测图过程中就要尽量使得地理空间数据准确可靠。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保证质量会采用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两种方法,同时相应的就由数字化测图编辑最后形成的图件称为数字化图件 ,它不同于一般的地形图或其他一些专题图 ,所以质量控制与一般的地形图也不完全一样。
计算机上有检查和回放图件两种检查方法。计算机上检查有以下方面 :完整正确的文件名、输入参数、控制点信息 ,符合限差规定以内的定位误差 ,各要素采集的没有错漏 ,正确的分层 ,符合要求的接边数据的修正值和颜色 ,正确的限差规定基础线及其代码 ,线型解释有装饰性的符号 ,正确的有向地物表示 ,健全的属性数据 ,正确完整的高程注记、汉字和其它注记。
回放图件主要检查回放图的尺寸、格网点、对角线的精度。常用的方法步骤是将回放图蒙在工作底图上 ,然后检查数字化的完整性、线划质量和偏差、房檐改正及采集点的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
3.2 标准化的地理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的应用 ,需要高质量、标准化的地理数据,很多软件在采集数据时,往往会追求速度,而忘记了数据的标准化,其成图并没有按照 GIS 的要求制作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因此只满足了制图要求的数字化地形图方法 ,而不能满足 GIS 对数字化地形图的要求。所谓的标准化数据也就是共享数据 ,只是它能在不同应用领域和广泛拥护需要的数据。GIS 数据采集时要着重注意数据的标准化 ,这样可以防止一些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不严格的 ,数据维护、数据更新、数据再生和数据服务没有保证的劣质数据影响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不能只发展规模化 GIS/RS 数据生产 ,而应同时重视发展数据生产的规模化、质量化和标准化 ,这样才能提高 RS 和 GIS 数据生产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为了使地形图测绘和数字化的成果即能满足畅通地形图及各种专题图的需求 ,又能满足各种 GIS 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数据采集问题。数据采集方法进步发展发展与我国 GIS 事业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为了使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形图测绘和数字化处理结果更加精确,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航空摄影测量是 GIS 数据采集的重要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数据采集也会越来越精确,这样地理信息系统就能更好进行数据维护、数据更新、数据再生,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
[参考文献]
[1]傅镇国,等.用航测法采集城市GIS空间数据[J].铁路航测,2002(5):1-5
[2]王浩,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6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
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是旅游产业兴衰与否的关键因素,而有效运用GIS技术将有助于大大提高旅游评价与规划的科学性。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根据空间地理数据库为处理基点,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实体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整理、编辑、转化、校正、模拟,运用多维空间系统模型处理分析多种空间目标的动态数字信息,进而为地学研究和规划决策提供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系统支持[1,2]。
GIS的构成主要由搭载处理程序的平台如计算器、输入输出存储装置和网络设备等实体物理硬件系统;融合了空间数据采集处理的模型或管理分析方法的各种程序如操作可视化系统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工具等软件系统;描述地学实体数据的属性特性和空间特性的多维空间数据系统;操作GIS的技术管理人员;可以对地理学领域的具象和演变过程进行规律性研究的数字应用分析方法与模型,共五大部分构成。
GIS具有四项主要功能即数据输入和编辑、数据存储和管理、空间查询和分析、制图和可视化表达。数据输入及编辑表现为数据采集、摄影测量、遥感影像判读、图形变换编辑等;数据存储和管理即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定义、建立以及维护;空间查询和分析即空间数据定位查询、属性数据检索、时空关系查询、拓扑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模型;制图和可视化表达包括各类地图、影像图、专题地图等其他形式数字图件。
二.旅游资源的GIS评价和规划应用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GIS应用
关于旅游资源的评价,即包括对一定旅游要素和分类体系的特性评价,同时包含对相关资源规划开发的外在环境要素的评价[3]。GIS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获取,并对目标数字、图件及影像等数字信息,形象精确的编辑、处理和表达。将GIS技术应用于旅游区域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中,配合现场实体验证,可以快速提高旅游资源的调查精度和收集效率[4],获得更准确的资源要素价值。目前,应用GIS的旅游资源评估方式主要体现为:
依照旅游区域环境目标的特征需求,建立资源数据库评价体系,也就是说把旅游区域地理空间和特征数据即地理特征、道路、土地使用状况等和校正过的遥感影像图互相重合对照,同时匹配地域环境要素、生态状况等因子,分层次开展资源信息的系统处理和评级。其次,依据GIS及遥感影像图件具有的独特光波谱特性,建立对应的具体解译分析指标,通过目测解译的基本分析方式判读影像图显示的相关旅游资源。
(二)旅游规划的GIS应用
旅游资源规划与决策开发的准确程度,凭借GIS的定量数据分析模型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譬如Williams等(1996)依据GIS全面调查评估了加拿大第三大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卑诗省)的旅游资源性状[5]。辜寄蓉、范晓(2001)通过GIS软件开发了关于四川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地质灾害预警、岩溶水道空间解析和水文资源预测模型,通过运用这些模型对景区旅游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推演,对九寨沟区域旅游规划开发和生态要素保护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6]。
1.旅游资源调查中的GIS应用
常规旅游资源要素调查包括了自然环境空间要素信息,例如旅游景区地形、地质、生物、气候、水体等属性和人文环境要素数据,如区域历史沿革、交通、经济因子状况、社会文化环境及客源等基本信息。依托GIS技术进行旅游资源调查的本质,正是将采集的繁杂旅游数据进行编辑和分析,获取有效直观的优选信息,多元化形式演示旅游数据(航拍、专题旅游地图、多维影象、音频等),实现旅游编码信息在内容与空间上的优化完整性,创建完整统一的时空和专题特性的地理学空间资源数据库。
2. 旅游决策分析中的GIS应用
伴随地理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GIS已经可以为旅游开发和规划提供充实的基础数据库支持,通过使用GIS的网络拓扑叠置分析功能,将旅游区域资源要素的基本属性数据即环境表层空间因子(地貌、生物、大气、水体、道路等)和区域旅游评估数据图层叠置进行筛选判定最优可行性开发区域,并规划出景区观览路线和基础公共设施的最优分配格局,旅游景区的环境有效承载力范围和旅游保护区域可以借助GIS空间缓冲区模拟分析技术加以确定。最终建立数字高程分析模型(DEM)简化和形象演示旅游区域空间资源实体和旅游行为关系的可视化程度,有利于模拟验证并直观展示景区内各要素和区域整体的旅游规划最优视觉体验观感度[7]。旅游区域规划内在信息认知及与相关行政决策部门之间的信息良性互动程度,也得益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辅助,准确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主要的运用途径表现为:
(1)旅游区开发适宜度分析
旅游地域最优性规划即筛选对景区自然属性、人文特征及经济因素等重要因子有影响力的要素,建立GIS层次分析模型,叠置旅游区空间专题数据矢量图层,进行图形数据处理。同时建立旅游区域突况因子、损失评价因子和旅游灾害应急框架结构体系,并匹配旅游区域灾情发生前后时空变异信息数值,集成分析灾害的破坏阈值和损耗,有助于提高旅游区域灾情类别识别和防护准确度。
(2)客源地属性分析
建立GIS空间模拟分析模型可以精确获取旅游目的地客源受众结构、客源分布格局和最大效益客源影响因子在地理时空大尺度下的机理特性和数据参数,结合旅游客源出行影响要素的外部内在特征,有利于获取范围更精确地客源地分布区,并匹配旅游者特征数据,分析得出客源地市场的属性和基本状况。
(3)旅游地域的时空特征分析
旅游地域的时空特征分析体现在对旅游最优承载力景观格局的布置,首先需要对水域环境进行层次处理,在以景区开发不干扰区域生态现状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建模功能扩大水体规划区域。其次依据空间分析技术规划出最佳范围的植被布设范围,并量化地形要素属性建模,绘制区域地形特征、地表坡度数字图形,优选规划区域地表和旅游要素的空间影响关系。最后通过叠置水体、植被和地形空间专题矢量图层,获取最需保护的的旅游承载力景观区域[8,9],完成最优承载力景观格局,更直观展示并预见规划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3-31.
[2]彭望录.遥感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楚义芳.旅游地开发评价研究[J].地理学报,1991,(4):396-403.
[4]谷上礼.遥感在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3(3):6-10.
[5]HARRISONH LC, HUSBANDS W. Practicing responsible tourism: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in tourism planning, policy & development[C]. New York: J. Wiley & Sons, 1996:404-421.
[6]辜寄蓉,范晓.九寨沟旅游景观资源保护和规划中GIS的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2,4(2):100-103.
[7]付晶“.3S”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广东省南昆山七仙湖生态旅游区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6.
篇7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物流 客户关系管理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发展信息产业、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培养信息建设人才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人们不仅需要利用互联网快速检索和交互使用各种社会经济、商务信息, 同时越来越迫切需求将这些信息与地理信息有机地匹配和结合起来, 以获得这些经济信息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与人类生存、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密切关联, 在我国已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二、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按照地理特征的关联,将多方面的数据以不同层次联系起来,构成现实世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型分析方法,提供多种动态的地理信息,为辅助决策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GIS的特点
GIS具有其他信息管理系统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具体来讲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共同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这是GIS最显著的特点之一。GIS不仅具有管理属性数据的功能,还能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并且将属性数据集成到空间数据之上,不仅直观而且可实现两者互相查询。
(2)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由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以及地理空间模型方法的应用,使GIS具备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等功能,能够满足地理研究和辅助决策。
(3)具有丰富的信息:GIS数据库中不仅包含丰富的地理信息,还包含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其它信息,如人口分布、环境污染、区域经济情况、交通情况等。
2.GIS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GIS朝着实用方向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为GIS普及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GIS软件的研制和开发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出一些有代表性的GIS软件,如Arc/Info、MGE、System9等。GIS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又使得其理论研究不断完善,使GIS理论、方法和技术趋于成熟,开始有效地解决全球性的难题,例如全球沙漠化、全球可居住区的评价、厄尔尼诺现象、酸雨等问题。
我国GIS的起步较晚,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提出开展GIS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在理论探索、规范探讨、实验技术、软件开发、系统建立、人才培养和区域性试验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和进展。1994年4月,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国GIS协会”,此后又成立了“中国GIS技术应用协会”,加强了国内各种GIS学术交流,研制推出了Geostar、Citystar、MapGIS等具有自主版权的GIS软件。
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Internet成为GIS新的系统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在Web上空间数据,供用户浏览和使用,是GIS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GIS技术相比,WebGIS具有访问范围广、平立、系统维护升级方便等特点。
多媒体技术和三维技术也正在进入GIS中,以改善GIS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成果表达与输出的效能,发挥声、像等多媒体的应用。目前,图形图像的立体显示己成功地融入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中,DPS与GIS的集成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把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变成一个虚拟实体,我们可以通过GIS的输出系统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来感知它。“数字地球”的概念必将成为现实。
随着GIS的深入发展,GIS系统与其它学科结合更加紧密,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或5S(前面3S加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专家系统ES)的集成,使得测绘、遥感、制图、地理、管理和决策科学相互融合,成为快速而实时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使GIS广泛用于交通、城市规划、公安侦破、车船驾驶、农作物规划和科学耕种等。GIS己经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GIS必将发展成为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全球性、综合性软科学。
三、GIS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 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互联网固有的特性既赋予了电子商务有别于传统商务无法比拟的优点,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研究的深入,已经证明电子商务是必须以传统商务为基础,是不能脱离传统商务独立存在。
GIS虽然是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但它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是多学科集成。这种集成使GIS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融合和应用,为各种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管理决策依据。特别是目前WebGIS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网络化需求。
1.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离不开传统物流,GIS使传统流通企业在运作方式、技术、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物流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将GIS引入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中,符合GIS和电子商务的特点,也符合物流业的发展。
GIS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所存储的信息不仅包括以往的属性和特征,还具有了统一的地理定位信息。因此能将各种信息进行复合和分解,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支持各种分析和决策。这是其他信息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之一。
(1)交通路线的选择。在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中,涉及到物质实体的空间转移,运输和仓储站中成本的70%以上,因此交通运输方式及路线的选择问题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多少。这都属于空间信息的管理,这正是GIS 数据管理的强项。在基于GIS 的物流分析中,对于网络中最优路径的选择首先要确定影响最优路径选择的因素,如经验时间、几何距离、道路质量、拥挤程度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条道路的权值。物流分析中的路径可以分为这样三种情况:
①两个特定的地点之间的最佳路径;②一个地点到任意点之间,从一个地点到多个地点之间,车辆数量以及行驶路线选择;③网络中从多个地点运往多个地点的最优路径选择配对。
对于前两种情况都可以采用经典的Dijkstra算法实现。对于第三种情况,可以采用管理运筹学的运输模型结合Dijkstra算法实现,可以选用Floyd算法或是根据著名的旅行商问题(亦称货郎担问题) 的解法求解。在求得最优路径的基础上,再根据现有车辆运行情况可确定车辆调配计划。
(2)机构设施地理位置的选择。对于供应商、配送中心、分销商和用户而言,需求和供给这两方面都存在着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此外供应商和分销商其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因此物流设施的布局是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其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利润获取的多少。
机构设施地理位置的选择包括位置的评价和优化。评价是对于现有设施的空间位置分布模式的评价,而优化是对于最佳位置的搜寻。地理位置的合理布局实质上就是在距离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现有的针对市场功能区域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的模型很多,如Batty 的裂点方程、Peily的零售重力模型、Tobler的价格场和作用风以及空间线性优化模型。
(3)车辆运输动态管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是20世纪产生的一项高科技系统。在物流领域,GPS能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环节,如用于汽车的定位、跟踪、调度,这样能极大地避免物流的延迟和错误运输的现象,货主可以随时对货物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位管理。此外还能掌握空中交通以及铁路运输中有关货物的动态信息,增强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和客户服务的水平。GIS能接收GPS数据,并将它们显示在电子地图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企业动态地进行物流管理。
2.数字城市――电子商务和运营平台
数字城市的核心是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地理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基础和基本的技术核心是“3S”技术及其集成。
数字城市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以网络为支撑的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数字城市建设的任务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空间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服务的信息平台、信息应用系统等。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它为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信息公共平台,进而实现城市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位置的整合和共享。
一个实用、可行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不但可以满足规划管理部门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辅助决策的要求,而且能够提供出行、购物、旅游、交通、教育、文化、娱乐、房产交易、证券交易等综合信息服务,是数字城市与大众的联系纽带。
地图信息服务是城市综合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建立企业机构的各个地理位置数据库,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客户灵活方便掌握企业机构的地理分布情况和相关资料,并在此平台的基础上提供企业门户网站向客户宣传介绍企业相关信息和业务,也可作为第三方企业单位的宣传和广告啊分布平台,起到提升企业形象的作用,为企业获取相关收益。
3.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GIS作为一种空间信息输入、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和输出的技术,其应用的核心在于空间现象、过程和规律的可视化分析,表面上GIS与客户关系管理(CRM)不相关,但实际上,GIS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历史的、现在的、空间的、属性的。通过这些可以获得客户资料以及与企业相关的综合数据,如用户的历史购买力、购买行为、年龄构成、地理分布;所在区域的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程度、消费水平等。从而帮助企业做出企业和客户的空间分布、物流、营销等方面的决策。与此相联系的是一系列通用数据库文件,它具有常用的状态信息,包括各种事件记录、资源调查、交通状况以及生产流通、存储与销售状况等内容。这些图形由许多彩色图形标志,如线段、圆圈组成,这些图形可与背景地图叠加,显示客户关系管理中有关区域的变量之间的分布特征,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子系统,显示客户关系管理产品配送路线,区域商业环境等。GIS系统为整个系统提供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分析和管理工具。在此基础上,进行如消费趋势分析、销售力量分析、目标市场分析以及潜在客户分析等,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组件式GIS软件,使GIS应用可视直接嵌入到CRM系统中,实现无缝集成;采用关系数据库,将GIS数据于CRM数据统一存储和管理。随着Internet GIS 技术的发展,GIS在CRM中的应用更加广阔。
四、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历史上是独立并分开发展的不同系统,但是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无论从技术特征上、体系结构上、操作的可行性上来讲,它们的结合都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将GIS技术引入到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不仅开拓了GIS 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促进电子商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
[2]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1
[3]陈倬李根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初步研究[A].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
篇8
论文摘要:林业GIS教育是现代林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理工类GIS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行业GIS教育,有着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在简要回顾我国GIS教育和林业GIS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特点,即GIS技术的应用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林业UIS教育的发展,层次化、规模化的林业UIS教育逐步形成;指出目前林业GIS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GIS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GIS相关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条件较差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等。针对林业GIS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保证林业UIS教育的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业界叶林业GIS教育的重视程度;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GIS相关课程;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指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我国GIS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阶段、80年代的准备阶段、90年代的发展与产业化阶段。目前,GIS已经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农作物调查与估产、交通、能源、通讯、地图测绘、林业、房地产开发、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金融、保险、石油与天然气、军事、犯罪分析、运输与导航,110报警系统、公共汽车调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一大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被开发成功,如GeoSTAR. CityStar. MapGIS. Supermap等。
伴随着GIS技术的发展,GIS教育也蓬勃开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在GIS教育中,林业GIS教育是发展比较慢的领域;而且由于地域经济条件、师资力量等原因,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快,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发展快。
一、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历史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我国的GIS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第1个专门培养GIS人才的本科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89年,大陆第1本GIS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教授编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1个GIS硕士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94年,中国“GIS协会”成立,同时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1997年,我国正式在地理学和测绘学2个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立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并开始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申报和招生;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把原来的504个专业调整为249个,但仍在原地理类专业中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能够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的完整的GIS高等教育体系。
林业行业是应用GIS比较早且比较广泛的领域。林业科技工作者从事林业GIS工作,既要掌握GIS知识,又要掌握林业专业知识;否则,将不能有效地把GIS技术与林业科研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也不可能使GIS技术在林业生产、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林业GIS教育承担起培养林业GIS开发、应用和技术推广专门人才的任务。林业GIS教育是随着理工类GIS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虽然全国几所高等农林院校开展林业GIS教育的方式不同,但是GIS相关课程的地位已经在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显现出来。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于2004年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叫;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也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而且“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遥感与GIS”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在林学专业开设了“GIS与 GPS导论”课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这都充分证明了林业GIS教育在现代林业教育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GIS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GIS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GIS在林业森林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造林规划设计、城市林业等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林业行业对GIS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林业教育部门必须紧跟GIS的发展趋势,培养大量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林业”等观点的提出,也势必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迅速发展起来的理工类院校GIS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GIS专门人才;其中一些GIS专门人才通过对林业专业的接触和学习,又逐渐成为林业GIS教育的骨干力量,有些甚至成为林业行业培养林业GIS技术人才的教育专家。同时,高等林业院校或相关研究所也派出具有相关GIS基础知识(计算机、地理学、测绘学等知识)和林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到理工科院校的GIS专业学习和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从事林业GIS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加快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步伐。
(三)层次化、规模化的林业GIS教育逐步形成
目前,我国的高等林业GIS教育已形成了层次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高等林业GIS专门人才的培养单位涉及农业大学、林业大学和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相关的林业研究所;依托的专业有林学、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同时也依托于相关的林业科研项目。高等林业GIS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主要是林学学科与理工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各级GIS技术人才培训。
三、我国林业GIS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GIS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类林业GIS人才培养单位的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不同,所以林业GIS人才培养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单位培养的林业GIS人才不尽如人意、名不符实。从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角度看,林业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对林业GIS方向毕业生的需求增加而毕业生的相应能力偏低的矛盾现象。这给人才培养单位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高等林业GIS教育方面,虽然我国大多数高等林业院校都开设了GIS专业或GIS相关课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GIS技术应用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林业GIS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1994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专门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我国的GIS教育(包括林业GIS教育)、培训、科普工作以及与国际GIS业界的交流。但是,目前高等林业院校对GIS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林业GIS教育的快速发展,甚至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三)GIS相关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
1.课程的先后顺序不合理
GIS所处理和表达的数据对象是地理空间数据,而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几何图形和属性特征。其中,图形数据一般采用专用格式进行表达和存储,而属性数据大多采用商品化RDMS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GIS课程之前,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多种空间数据的采集手段(如普通测量学、GPS、林业遥感等)、制图方法(如地图学、计算机制图等)、软件知识(如软件设计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数据库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合理安排GIS相关课程的先后顺序,否则很难保证GIS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2.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合理
有的高等林业院校将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时数设置为30学时,而且理论学时多、实验学时少,这种情况远远不能满足林业生产单位对林业GIS人才的要求。GIS课程作为“数字林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支撑课程,其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时数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保证有足够的教学时数。
(四)教学条件较差,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目前,有些高等农林院校还没有专门的林业GIS课程实验室,经常将其与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混为一谈。这就造成GIS相关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竞争教学资源,从而导致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减少、教学管理不方便、教学成果难以持久保存。这进而使林业GIS教育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此外,林业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非常强。但是,由于林业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大多数课程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开设足够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改进和加强林业GIS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保证林业GIS教育的质量
为了提高林业GIS教育教学水平,一是应该加强高等院校中GIS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切实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对非GIS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其对GIS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规范GIS教育市场,对有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和部门颁发资格证,对无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应取消其办学资格。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重视程度
充分利用林业行业的宣传媒体,如报纸、杂志、网络等,宣传林业GIS教育在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认识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等GIS应用分会的作用,在每年召开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年会之际,加大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多展示GIS应用于林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从而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三)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GIS相关课程
高等林业院校是开展林业GIS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林业GIS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教学计划,确定GIS相关课程的开设目录和相应的教学时数以及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GIS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使学生以充分掌握GIS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特别是没有GIS专业的教学单位,如果要开设GIS相关课程,尤要慎重,应充分考虑开设GIS相关课程所需要的师资条件和教学硬件条件,不能盲目开设。
(四)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实验条件、教学手段等。林业GIS课程教学对实验条件的要求不仅是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还要求有专门的实验室,即GIS实验室;同时,还要求配备性能比较高的计算机、空间数据输人输出设备(如扫描仪、绘图仪等)和优质的GIS操作平台。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发展林业GIS教育,在具有合格的师资队伍的前提下,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专门的、开放的林业GIS教学实验室。
(五)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篇9
【摘要】在城市管网信息系统建设中,如何根据已有的数据自动生成管网的断面图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管网可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对某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断面分析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断面分析技术实现框架,并针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管网;信息系统;断面分析
一、引言
当前,数字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城市综合管网作为数字城市的核心部分,它的合理规划、高效管理在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城市综合管网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城市安全、经济发展的可靠保证。随着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综合管网变得日益庞大、种类变得日益繁多、结构日益复杂。因此,建设符合当前城市发展需求的性能良好的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城市管网信息系统建设中,如何根据已有的数据自动生成管网的断面图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管网可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重点针对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中断面分析这一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
二、断面分析功能总体分析
1.需求分析
通过文献调研并基于团队前期研究认识,管网断面图的生成和查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管网的断面图的数据应该符合当前管网设计和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要具有可扩充性。
(2)断面生成的模块要相对独立,增加模块的可移植性。
(3)生成断面图应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方便。
(4)管网的属性(埋深,距离,用途,管径等)要在图中清晰展现。
2.技术实现框架
对于空间数据的请求由Esri的ArcGIS的REST API来实现,服务器端对构件的参数封装相应的方法,客户端通过相应方法获取数据。
客户端实现截面图的绘制,主要技术通过Flex本身的绘制函数,进行点,线,面的绘制。
在截面图浏览中,管网空间数据从服务端获取,获取数据之后,进行数据转换后,进行绘制。主要关键技术为:坐标系生成,管网截面图生成,水平线生成,管网属性的查询展现等技术。
三、断面分析关键技术
1.坐标系生成技术
坐标系分X,Y轴,Y轴用来描述点的高程信息,X轴用来描述点在截面水平方向所处的位置。
坐标系为底图,只有在绘制完成坐标系后才会根据坐标信息进行其他信息的绘制。绘制坐标系需要的信息包括截面起点的高程,坐标信息,截面终点的坐标信息及截面的深度。其中:坐标系的原点高程=高程截面起点的高程-截面的深度;坐标系的Y轴最大坐标=高程截面起点的高程;坐标系的X轴最大坐标=截面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详见图1。在此基础上便可以进行坐标系的绘制。
图1 坐标系信息图
2.管网截面图生成技术
管网截面图主要用于对管网截面的表达与呈现。管网截面图从图形来源可以分为两类:客户端绘制的图形及通过服务端请求得到的图形;从绘制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椭圆及长方形。
管网截面图的绘制主要依据:管网的宽,高,管径厚度,管网的形状,管网图像来源。根据这些信息便可以进行截面图的绘制。
3.水平线生成技术
水平线主要用于描述地表高程的变化情况。平线绘制的主要依据:截面与管线交点的坐标,高程信息。
通过分析可知:
交点所在截面的X轴坐标为交点与截面起点的直线距离;
交点所在截面的Y轴坐标=交点高程-坐标系原点起始Y坐标。
通过连接这些属性点即可绘制成水平线。
4.管网属性的查询展现技术
管网属性的查询展现功能主要用于展现用户所关心的管线的一些属性,通过请求服务的方式获取数据并进行展现。
管网属性查询功能具体是通过服务请求当前所有管线的属性,通过Grid展现,用户点选管线截面时通过定位到用户所选择的管线数据。图2为管网属性查询展现功能的示例。
图2 属性展现功能示例
四、结束语
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断面分析是城市综合管网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内容。本文进行了某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断面分析功能的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断面分析技术实现框架,并针对其中诸如坐标系生成,管网截面图生成,水平线生成,管网属性的查询展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参考文献
[1]程耀东,孙建国.基于GIS组件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开发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28 (1):5-8.
[2]陈树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科学出版社,1999
[3]邬伦,刘瑜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4.
[4]Maguire D J,An overview and definition of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London,Longman Inc,1991:9-19.
篇10
[关键词]GIS技术 数字 城市规划 应用
中图分类号:TH867+.4 文献标识码:TH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1102
1、GIS技术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现状
GIS技术属于当前新型的高科技产物,它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国数字城市的规划质量,促进我国数字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发展。
自1980年起,我国不断加大力度针对相应的新技术、新科技、新方法进行研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通过构建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扩展相应的数据信息,为我国的数字城市的推进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并逐步研制出以遥感为主的城市规划管理新技术。
随着1990年的到来,我国逐渐开始应用GIS技术,此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开发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而且促使相应数据库的资料更新速度更快、更新方法更为便捷。GIS逐渐应用于我国城市规划的相关领域,并逐步实现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规划与决策。当时,在开展南京市的城市规划过程中,通过应用GIS技术,结合各位工作人员在各项审批与管理工作的职责权限对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用户使用权限设置,从而构建了审批管理的基础模式,使得城市规划过程更为高效、快捷。此外,广州市也于1995年开始应用GIS技术进行城市规划,通过使用该技术,广州开展了相应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分区规划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公共设施规划支持系统等。
2、GIS技术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2.1 GIS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
GIS技术主要通过结合空间数据库,通过将数据库中庞大的数据信息量与各类图形构成相应的拓扑结构,即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将各类数据中的属性与相应图形中的相互关联性质表现出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快捷的开展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存储、修改与查阅。由此可见,通过应用GIS技术,可以有效的开展我国数字城市中的交通规划工作,便于规划工作人员高效、快捷的获取、存取、修改、分析各类交通数据及对空间情况进行分析、规划与研究。
此外,GIS技术还具备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特性,从而可以快速的针对各项空间数据展开分析工作。例如,将GIS技术应用于数字城市的交通规划之中,可以在查询城市中某条公交线路及其站点之后,通过结合相应的公交线路图层与站点图层进行叠合,使用GIS技术特有的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特性便可以快速的获取相应的空间数据结果,从而及时分析出各项与该公交线路站点所在的公交线路及服务范围等有关公交线路的属性数据,实现了城市交通规划的高效性、快捷性与便捷性。
2.2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及建设中的应用
2.2.1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的管理与监督,结合相应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建设,根据当前城市中的各项办公自动化设备,基于GIS技术的应用,逐步建立起市、区联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而可以有效的优化各类城市规划的管理流程与推进进程,便于各类城市规划信息的流通与传达。
针对相应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它对于改善城市规划的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将各项基础地理信息由数字线划地形图发展到地面、地上、地下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其中包括航摄影像图、数字三维图、地下管线、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其次,可以有效的进行各类辅助系统的规划建设,即审批GIS建设,包括规划建筑方案指标计算机辅助审核系统、三维实景辅助审批系统、业务例会辅助查询系统等。最后,通过应用先进的网络科技手段,结合当前的地形信息、规划审批信息、红线放验信息、竣工测量信息,航飞定期更新与竣工测量,进行各类城市用地规划审批信息的公示、法定图则的、规划方案的公众参与,实现全面、高效的城市规划管理与监控。
2.2.2 GIS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传统上系列比例尺地形图一直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基础,GIS的发展和应用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建设项目的空间分布和进度阶段:待建―在建―竣工)、基础设施管理(道路、桥梁及路面附属设施)、地下管线管理(管线走向、埋设位置、埋设深度)、建设计划管理(“五年”规划、年度计划、重点工程项目空间分布)、建设施工管理(项目地址、责任单位、总投资、施工面积、征地面积、拆迁面积、拆迁户数、计划开工及竣工时间、项目实施进度,资金拨付及使用等)、环境创新管理(城市景观区、历史保护建筑、灯光环境、广告招牌)等。
2.3 GIS技术在城市消防及抗震救灾规划的应用
2.3.1 GIS技术在城市消防规划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GIS技术具备高强度的空间分析能力与数据分析、叠合特性,而在数字城市的消防规划与建设中,其对于具体的空间管理与数据分析能力要求是极高的。基于GIS技术,通过应用现今已有的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及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可以将其应用于预测、评价城市消防的作用、功能、现状及对策,即以GIS高强度的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数字城市中各类数据与空间属性的分析,针对当前的城市消防规划与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其不足之处,从而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进,结合数据的处理结果与相应图形的制作情况获取相应的消防规划建设信息。
因此,通过使用GIS技术,可以促使城市消防规划的设计与管理更具实效性,将GIS技术应用于数字城市中的消防规划将是必然的趋势。
2.3.2 GIS技术在城市抗震救灾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抗震救灾规划应用中主要通过及时、准确的展示相应制图与图形,并对其展开分析以及辅助抗震防灾决策等方面工作。GIS能够同时对图形特征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使得图形的数据能够得到更加灵活的应用,适应于盛加、分割以及统计分析。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GIS技术不仅具备高效的制图功能,而且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相同区域各类主题的叠合制作,并实现分层输出,以便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空间与属性的数据实现同步处理。GIS在地图上表现数据的能力很强大,并且具有很好的图形展示界面,这对于城市的震害要素的分析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抗震救灾规划工作的质量水平。
2.4 GIS技术在城市用地评价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逐步增加,城市用地也越来越紧张,如何更好的、合理的、科学化的规划城市用地亦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重点任务。其中,城市规划设施中的基础公共设施用地情况及地址设置在整个城市规划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GIS技术可以提供相应有效、准确的空间分析数据,以便设计人员结合实际空间分析数据进行城市交通容量的评价工作及城市旅游区及垃圾站等公共设施区域的规划。通过运用GIS技术,可以对城市规划中相关用地选择进行必要的坡度及坡向分析,根据相应的城市经济情况数据、交通容量数据、交通规划图等进行规划、研究,以便确定相应的城市旅游区域及缓冲区,充分利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来确定最佳的旅游景点及景区位置,改善城市用地评价工作的质量水平及工作效率。
3、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展望
3.1将GIS技术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可以有效的实现从城市建设向区域资源环境、从二维信息向三维信息、从地面信息向地下信息的转变,建设一个完整描述自然地理、社会形态、运行功能及其属性信息的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数据体系。
一方面,在城市,要适应城市建设迅速扩大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建立区域协调的测绘基准体系,扩大地理信息覆盖范围,缩短城乡结合部信息更新周期。另一方面,在城市内部,适应城市更新加快和空间综合开发要求,建立包括地面基础信息、地上空间景观、地下市政管线和工程地质在内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和动态监测系统。
3.2将GIS技术应用于规划管理
首先,整合工作流程,建立批前、批后、建后三个阶段的定位、定量和可视化监控体系,为规划管理提供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其次,通过集成化的政府门户网站,基础地理信息,融合自然资源、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经济信息,建立虚拟的城乡环境,图文并茂地反映各类设施、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基本市情。最后,针对城市建设热点地区定期组织航空摄影测,利用3S技术优势和详实的历史、现势数据,建立高效的综合监控体系,快速、全面地监测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
4、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GIS技术在我国数字城市规划进程中的具体应用,针对GIS技术的应用优势,并根据GIS高效的空间分析能力,可以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中的各项管理中,最大化程度的将GIS技术合理的应用于城市规划中,从而有效的推进我国数字城市规划进程的发展与建设,同时实现规划与管理的高效性,便于早日实现我国的数字城市规划蓝图。
参考文献
[1]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候至群.“数字城管”系统中城管部件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城市勘测,2006,21(01):3-5
[3]曹蕾.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02):31-33
[4]李琦,刘纯波,承继成.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01):32-36
[5]张雅琼.浅析GIS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25):55-56
- 上一篇:证券市场构成
- 下一篇: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