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04 02:3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群营销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用户运营专员需要充满创意,优秀的策划包装和价值阐述能力,具有优秀的文案功底;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11、通过数据分析,寻找与分层出公寓的核心用户;
通过制定精细化运营策略使用app或者微信群作为载体运营核心用户。
2、异业合作的洽谈,用户福利模块初步构建。
3、以app下载量和用户促活为目标,负责app在用户互动板块的运营,定期进行内容输出、协助策划用户相关的线上活动。
4、与IT产品部门对接,协调资源、执行推进CRM客户营销系统以及APP的迭代工作。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21:负责社群搭建以及维护,管理,为转化负责
2:负责策划社群活动策划、互动、执行以及效果追踪
3:根据项目目标进程,不断跟进完善优化运营方案,制定用户留存和活跃的策略
4:基础数据分析
5:配合部门工作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31、定期进行用户调研,了解用户需求,收集并整理用户反馈,针对需求及反馈提出建设性建议;
2、促进用户活跃和留存,对结果直接负责;
3、负责用户生命周期的管理,建立用户预警防范体系;
4、建立并不断完善用户画像,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
5、搭建用户成长体系,活跃体系制定各种激励政策;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41、负责用户社群的日常运营,能准确识别并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并清晰表达;
2、通过微信、电话等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用户需求,记录用户反馈;
3、建立和维护用户社群,持续扩大产品的用户规模、粘性,对用户的拉新,活跃和留存负责;
4、挖掘公司存量用户价值,实现公号、社群、个人号和用户的相互导流;
5、以用户裂变增长为核心目标,制定和执行阶段性的运营策略,并通过数据优化调整。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51、负责鲁班到家平台用户拉新、转化、活跃、复购、留存率等运营指标;
2、负责策划用户运营、会员运营的活动,利用各种拉新、转化、促活玩法,跟踪活动数据,达成关键运营指标;
3、运行用数据驱动增长策略,完善用户画像、用户分层及用户生命周期等,搭建用户运营体系;
4、通过运营数据分析,针对不同阶段的用户,制定运营规划,提供解决方案并落地执行;
5、围绕运营指标,策划用户运营方案和产品运营策略,并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评估和优化;
6、负责进行用户调研、反馈收集整理,挖掘用户需求,关注用户体验,持续提升用户价值。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61.对公司产品的用户运营块面负责,包括用户的拉新、留存、转化、活跃等;
2.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制定运营计划,并有效拆解、实施和控制;
3.以促进用户行为和提升产品指标为目标,负责线上营销活动方案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并对结果负责,进行效果分析,实现活动运营目标;
4.用户需求收集管理和归类分析,结合业务发展情况,产出对公司产品需求,制定计划并落地执行;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71.充分运用活动运营、营销工具等运营手段进拉新转化,包含但不限于现有渠道资源
2.社群体系化运营:社群资源BD,社群创建和日常运营管理,善于洞察社群用户心态,定期与用户互动,更新朋友圈,策划分享裂变活动,促进用户转化
3.主流平台账号的运营,日常内容编辑管理,提升曝光量
4.平台核心用户协助运营:精细化运营,分析运营数据调整策略,建立有效运营手段提升活跃度,完成转化目标
5.负责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分析数据,识别、理解用户需求,提高产品活跃和提高产品的体验和满意度;
6.对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有目的的组织和管理,增加用户粘性、用户贡献和用户忠诚度;
7.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推广,增加用户积极性和参与度,并配合产品需要进行推广方案策划;
8.对竞品相关功能进行分析,分析产品间的差异,并持续关注竞品动态;
9.对产品和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推进产品改进;
篇2
现象:社群的变迁
1.社群的起源
这里的社群指的是互联网意义的社群,它是基于互联网的发展的。从最早的BBS、QQ群到贴吧、豆瓣、SNS,以及现在的微信群、QQ兴趣部落和打破了六度分割理论的微博等等,一直在演变进化中,并在商业领域步步递进。比如:QQ时代,借助QQ群营销广告,拉动流量,实现商业目的;博客时代内容与流量成为焦点,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流量、营销与广告。
2.社群的发展
社群经济配上移动互联网的新模式冲击着传统行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群经济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菜,社群模式也成为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新宠。社群的概念在移动互联网经济社会的爆发并非偶然,它是种商业行为的结果,商业的本质是通过推广和促销等方式来圈存大量的用户群,得到更好的营销成绩,而粉丝和社群的力量往往能够为商人汲取资本,降低原始成本和时间成本。这样的经济价值很快会成为商业社会争抢的新宠,再加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全球普及,社群时代的到来似乎早已预料。
本质:场景需求下社群的连接变革
场景囊括了时间、位置、环境、人物模型等等要素,不同的场景映射着不同的社群连接方式,从连接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直接化等多个角度剖析移动应用的社互场景。
1.连接的多元化
根据不同的场景,社群的组织形态也是大相径庭。经过总结,将社群类产品支分成了三种组织形态,分别是层级型、模块型和传递型,根据场景的复杂性,相互嵌套搭建社互的框架。
形态一:层级型
层级型也可以称之为金字塔型,与公司的管理结构类似,是一种至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它的特征是拥有绝对的中心节点,且存在多重甄选机制。但层与级的概念往往会让人产生阶级感,在大多数的社群类移动应用产品中,层级关系会被无意识化,很难被发现,但当社群达到定的规模后,后台人员会开始编写管理机制,它往往是隐藏在底层机制中的一个排序模式。(如图1)
场景模式:
经过调研总结,层级型的场景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兴趣风向型”和“创新进阶型”。
“兴趣风向型”顾名思义以兴趣聚集的社群,愈向兴趣中心靠拢的个体在社群内所处的级别愈高,这一类型的社群属于原始社群,早期的论坛和贴吧都是以这种模式运作。
随着社群的不断进化,中心节点开始慢慢弱化,开启了社群的内容创新时代,也就是第二种场景模式――“创新进阶型”。由于社群风靡于90后的一代青年,趣味成为第一宗旨,于是内容社群类移动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占领了一片高地,例如Lofter、same等等。这类移动应用看似打破了层级性,但却是无法离开层级秩序,这类场景下的层级性体现在组织内部的排列,例如通过热度、销量这样指标将社群重新分层,无形中给社群设置了一定高度的门槛,同时也会激发社群的创新能力跨越门槛,这样种场景模式下的社群已经成为主流。
形态二:模块型
模块型是社群分裂的结果,当社群达到一定的规模或者话题失去新鲜度,人们的兴致便会产生疲软,开始寻找新鲜的目标和中心点。这一现象犹如细胞的分裂,社群逐渐形成模块化,但模块与模块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这是模块型社群的最大特征,社群成员可以毫无门槛的跨越模块的虚拟门。所以不是用模块的概念划分社群,而是用社群的张力去探索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社群的新鲜血液。
场景模式:
模块型社群的场景模式随处可见,它是中心演绎的结果,一个中心裂变成多个中心,从绝对中心化转为相对中心化,内容更加丰富饱满,趣味性逐步增长,社群普及面也相对较广。模块型的场景模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从最早的主题分类到具有个性化的标签式分类,再到主题明确的订阅号,场景模式开始多样化。其中“same”这款手机应用就是将模块化演绎到极致的经典案例,采用“频道”这样一个创新的场景模式开启了90后无限的想象力,它不仅仅是官方的生产力,而是这个社群的集体智慧,它具有及时性、话题性强,门槛低等特征。
形态三:传递型
顾名思义,传递型即是点传点的接力传播,相对于中心化,它属于节点传递,根据每个节点的分支状况可以知道信息的传播形态。传递是活跃社群的基础方法,挖掘不同的传递方式为运营社群提供了良好的推助作用。大社群与小社群、小社群与个人、个人与个人,每一种传递方式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场景。
场景模式:
以下是三种传递场景,第一种是点对群传递,即通过分享转发等方式进行信息传播,这种方式传播力度相对较广,例如朋友圈;第二种是点对点传递,即通过短信的形式,这种传递方式较为私密;第三种是群对点,一般以通知或消息的形式向个人用户传递,是产品推广的常用手段。各类产品根据自己的场景需求针对用户行为进行产品设计创新才能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连接的去中心化
随着小米社群营销的成功,去中心化的思维开始蔓延,当然也存在很多争议。所谓去中心化即是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去中心化具有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和结构。但在我看来,去中心化并非毫无规律、重心和联系的连接,而是在确定重心的情况下打散中心节点,根据场景模式连接中心节点,架构出新颖并具有创意的互联网产品。
趋势:移动社群的未来
未来3至10年,社群经济会深入影响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阿里、淘宝、京东、携程类的大流量平台成为绝唱,具有场景性、真实性、价值性的社群将成为商业主体。
1.场景需求下的社群服务产品
社群商业向场景创新转型,流量被场景替代,例如手机淘宝的改版和小红书的崛起,020的迅速走热,证明人们的购物逻辑在发生改变,用户越来越愿意为特定的场景解决方案买单,而通过价格竞争的商场式购物已经在逐渐退出舞台。创造符合场景的创新产品成为很多小公司的新契机,这也是移动端应用产品迅速发展的原因。仔细研究调查发现,社群的引人为解决场景的需求反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每个人的需求公开化,显得更加真实。
2.小而美的特色社群的发展
篇3
企业的营销人员也习惯于指导并控制营销工作,认为营销工作应该从营销部门向市场辐射。他们召集焦点小组、实施市场调研、测试产品概念和产品样本,安排各种促销活动、沟通渠道商家关系,他们安排并期望得到有序的反馈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计划并把握公众的动向。总之,一切营销活动的开展是始于企业、受控于企业并终于企业的。
Web2.0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方式,通过网络应用(Web Applications)促进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合作,其模式更加以用户为中心,其核心是强调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分享与关系。Web2.0的发展,在两个方面对市场营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一是促成了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其二是创造性顾客的兴起(Berthon et al., 2012)。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实质上是创造性顾客的用户生成内容(UGC)利用Web2.0平台进行内容创造、内容传播和内容分享,从而形成了用户自主媒体(User Generated Media,UGM)或顾客自主媒体(Customer Generated Media,CGM)。
因此在社会化媒体上,关于企业以及企业营销相关的市场信息主要产生于创造性的顾客,并通过顾客间的互动分享迅速地传播,并由消费者在分享传播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而企业在这一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被边缘化,甚至作为旁观者无法引导更不可能修改顾客的言论。这进一步促成了在市场营销领域中价值创造活动及市场主导权力由企业向消费者的转移,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长期以来企业主导的营销观念。
社会化媒体对营销的冲击
基于Web2.0的互联网应用产生了众多的社会化媒体,国内典型的案例如QQ、新浪微博、天涯论坛以及人人网、开心网等,而移动设备与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强化了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简单、随时随地、传播迅速等特点。数据表明,截止2012年5月,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0亿规模,其中智能手机普及率也超过了35%。
而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一个典型趋势就是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与智能手机的结合促进了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新浪微博用户在2012年5月已经达到1.5亿。而顺应这一趋势,已有超过3万个企业品牌在新浪上开设了官方微博。用户众多、信息传播量巨大,社会化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在于其用户生成媒体(UGM)和用户生成内容(UGC),即社会化媒体是由于参与其中的用户自发主动的内容创造并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分享传播而存在的。用户参与、用户创造、用户分享是社会化媒体的内容特征,同时又具有用户作为消费者身份的平等的关系特征。
这种内容加关系的双重特征,彻底改变了企业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地位:从内容看,用户对信息内容的创造与分享使企业不再具有内容上的主导性;从关系看,用户作为消费者的共同身份所体现的平等关系是企业天然所不具备的。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如果企业还固守传统的营销观念,以主导者的形象在社会化媒体上传播信息,必然会因与其他用户作为消费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被用户所回避,使企业的营销传播彻底失效。
社会化媒体的另一个特征是透明化。在企业的传统媒体营销活动中,广告一方面通过突出企业产品服务的差异化优势来争取消费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尽可能掩饰自身产品服务所存在的劣势或缺陷。
而在社会化媒体上,消费者基于自己的消费体验自由地发表关于产品服务的方方面面的评价信息,消费者针对企业产品服务的任何疑问也可以迅速地通过分享获得可信服的回答,而企业的任何夸大其词或虚假的广告宣传都会迅速被揭穿造成品牌危机。
创造性顾客的兴起
在《第三次浪潮》中,托夫勒曾经指出:“消费者将对消费品的生产过程施加更多的影响,从而演变成生产消费者”。
Web2.0的发展,让这一预言成为现实中的众包策略:借助于大众网络,公司可以把过去由内部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中的网民,其核心就包含着与用户共创价值的理念。
有学者认为:由于知识工作和通信技术的兴起,劳动分工的速度加快,社会正在进入一个“超级专业化”的工作时代。
而众包可以提供“开放性创新市场”,实现快速、低廉和可控的工作目标。众包作为一种分布式的问题解决和生产模式打破了传统企业的组织边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边界被模糊,消费者主动参与到企业产品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
从人人网、开心网和豆瓣到新浪微博,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视频分享、消费点评和社会化电子商务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给了普通人极大的参与空间。
创造性顾客的出现,给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创造性顾客可以参与到企业产品服务的创意制造过程,通过评论表达自己的喜好,并且创造内容主动或参与到企业营销全过程的传播活动。这种创造性顾客不仅以威客面目出现在猪八戒网、时间财富网等网络平台上,为企业有偿提供从平面设计、文案策划到劳务提供、产品设计等,也同样以网民的面目出现在各社会化媒体上,免费创造与企业有关的话题信息或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并免费传播企业的营销信息。
以星巴克为例:星巴克的my starbucks idea社区调动起大多数消费者的兴趣来为其产品提供创意和思路,因为没有人比消费者自己更早了解自己的需求。星巴克不仅仅获得了他所需要的用户反馈,更把最了解他的用户变成了他的产品设计师。而用户不仅仅可以提交点子、认识有同样兴趣的人,还可以看着自己的想法实现。这种新的消费互动既让企业了解了市场,了解了消费者,又解决了产品销路的问题。
而大众汽车公司开展的“大众自造”活动,在“用你的创意成就明日大众之车”主题之下,充分调动了普通消费者的创造力,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天马行空般的突破性创意设计,还通过投票环节了解了大众心目中最佳的车型设计方案,并且参与其中的大众还积极地通过微博等方式进行内容传播极大地扩大了大众品牌的市场传播效果。日化跨国企业宝洁公司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案例:其通过社会化媒体网站,在企业外围形成了高达150万人的外部研发队伍(其成员甚至是非专业的),不仅克服了研发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还使公司外部的创新比例从原来的15%提高到了50%。
拥抱企业社会化营销
从企业内部运作和营销管理的角度考察,由于信息不对称、专业化知识缺失、利益诉求的差异化以及利益驱动下的信息选择性偏差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缺乏企业积极的透明化的社会化媒体的主动传播、反馈或反应,那么在社会化媒体中的传播就可能出现一边倒式的信息舆论。
因此对于社会化媒体的运用,企业的态度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积极地探索、如何利用并发挥其最大化价值的问题。而且,一项调查表明,相比较西方网民,中国的网民更乐于创造和分享内容,这无疑为企业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营销工作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基础。
社会化营销与企业主导的营销的最大不同在于营销内容创造与传播的主导权由企业转移到用户,因此平等、透明、强调互动参与和充分挖掘用户自身的创造性力量应成为企业开展社会化营销的基本原则。
社会化营销的一大优势,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互动沟通,在围绕双方共同关注的话题而非仅仅是买卖的议题下达成彼此的认同,使企业能够与消费者建立一种超越传统商业关系的新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一旦建立,将使企业与它的用户、潜在用户以及兴趣爱好者形成一个社群。
社群的建立不仅可以使企业品牌口碑从现实世界转移到电子网络世界,增长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而且社群中创造性顾客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营销生产力:通过社群进行市场调查更好地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借助于社群进行高效且低成本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利用社群活动、话题及社群网络口碑吸引新的用户,通过社群用户的创造性进行产品研发和广告创意,以及透明的、反馈迅速地信息策略维护品牌的正面形象。
观念的变革只是第一步,企业还必须为参与新规则下的市场游戏进行必要的行为准备和组织准备。伴随观念的行为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裹足不前或仓促上马都难以真正发挥并让企业体验到社会化营销的作用。
虽然社会化营销刚刚起步,但已有的理论研究、市场研究以及创新企业的实践仍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好的借鉴。制定一个开展社会化营销的行为指南,明确在社会化营销基本原则下的行为框架,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应作为企业开展社会化营销的基本思路。
篇4
创意营销
进入Web2.0时代,网络营销的效果和用户体验越来越被重视,网络营销不再一味地以条幅、弹出广告这类影响用户浏览的方式吸引用户注意,而是以创造性地开发营销模式为基础。猫扑网的创意营销就是在高度重视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把合适的营销信息以一种适当的形式送到潜在的消费者面前。
在创意营销模式中,用户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通过个性化的创意,表达用户自己对品牌概念的理解和诠释。通过用户自身的创意,乃至用户与用户之间互动,将品牌或产品所要传达的讯息通过网络与互动环节传播。用户则在创意和互动(鉴赏、投票、评论、涂鸦、个性创作)过程中,加深对品牌和产品内涵的理解。
正是这些以互联网创新技术为依托的创意营销给了用户耳目一新的震撼,使得他们由传统媒体时代的被动接受变身为网络时代的营销主宰,由Web1.0时代的“沉默的大多数”变成了品牌在互联网上最忠实的推广者。
我们以全球知名快餐品牌麦当劳为例。麦当劳推出全新至尊无霸汉堡的宣传口号是:“你够牛吗?”与此同时,麦当劳在猫扑网上赞助举办原创视频比赛,评选上传者本人拍摄或者出演的视频,消费者通过对“牛”这个字眼的创意和诠释,表达自己对此款产品品牌核心概念的理解。在用户的参与创作中,此款商品在用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麦当劳这样的成熟品牌而言,新品推出要实现的营销目标是突出新品的“新”字,猫扑的“牛人争霸视频大赛”很好地契合了新款汉堡的主打特点,在消费者心目中强化了“牛”这一新品特色。
病毒营销
病毒营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使用户变成“活”的广告,利用互联网广域、多向的技术优势,把低成本、高效的人际传播网络打造成营销新通路。
SNS(Social Networks System)人际网络给用户构建了几乎随心所欲的传播通道,六度传播理论更告诉了人们,地球上任何一个人互相联系都是可能的。借助网络社区这样的用户口碑传播系统,企业信息可以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以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利用猫扑先进的Web2.0技术,广告产品信息在猫扑网平台上传播途径更具有互动性和纵深传播效应。
在猫扑的新媒体平台上,无论在论坛、社区,还是新闻中心、娱乐中心,病毒感染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按部就班和惯常的速度,瞬间即可将希望传达的信息最大化,以“人”为信息节点的Web2.0新媒体模式的商业价值也随之凸现了。
新年期间,百事公司联合猫扑网推出了“百事新年传情贺卡活动”。猫扑网以用户活跃度最高、且用户彼此之间联系最紧密的猫扑“朋友圈”作为主阵地,而且以猫扑网独有的嵌入产品内部的贺卡技术,使得“百事贺卡”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响应和参与度。伴随着新年气氛的临近,猫扑又把贺卡在首页、留言、贺卡专题页面多个入口进行大力推广,使用户在猫扑站内随处都可以向亲友传递祝福,使百事可乐新年期间“欢乐共享”的口号得到极大传播。
社群营销
互联网不仅使用户之间的沟通极其便捷,而且使品牌在用户中进行深度营销成为了可能,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建造出企业的品牌家园就是这一应用的具体体现。
社群营销是基于圈子、人脉、六度空间概念而产生的营销模式。通过给企业组织的网络社群活动,营销注入了更多用户参与的乐趣,是传播企业信息的绝佳载体。
社群营销的经典产品即是猫扑的品牌CLUB。猫扑品牌CLUB是猫扑结合Web2.0技术,为企业量身打造的SNS互动社区平台。通过包装“我的空间”友好界面,利用小圈子、TAG和RSS订阅等Web2.0特有的方式,将具有共同兴趣的用户集中起来,实现用户与品牌的多维互动,把一个用户的兴趣群落发展成用户的消费群落,在促销活动、客户调查、公关活动等企业长效品牌营销方面,贡献巨大传播价值。
FMCG产品往往因为产品本身的同质化,在争夺市场份额上的竞争更加激烈。由此,获得对品牌的偏好度和忠诚度,与消费者建立价值认同、情感纽带是FMCG产品营销成功的关键。猫扑的品牌CLUB为众多快消品建立了运转高效的客户关系系统。而且包括上海大众、喜之郎果冻以及英特尔酷睿,社群营销针对消费者中最为时尚、活跃的族群,成为大大提高品牌影响力的利器。
百事集团旗下的七喜是一个典型的大众品牌,碳酸饮料更是一种受众最广泛的快速消费品,七喜在营造品牌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在推出FIDO这个虚拟形象后,把很大精力投入到FIDO社区的建设,借此不断加深FIDO在消费者心中的亲和力,巩固品牌忠诚度。
FIDO CLUB集猫扑站内各种先进技术和人性化设计于一身, 真正实现了Web2.0技术在社区平台内的应用, 实现了娱乐互动社区概念。FIDO是七喜独有的虚拟形象,也是传播七喜品牌文化的使者。在七喜品牌CLUB中,FIDO的形象和个性得到最大化的延伸,作为时尚青年的榜样进行文化传播和创造品牌认同。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使那些技术相对复杂的产品有机会利用互联网展示自己的品牌内涵及产品性能,成为营销升级的新动力。
正如千橡互动集团陈一舟所言:“像房地产、汽车,以及科技数码产品,单价较高,技术标准较多,用户选择的时候相对困难,不可能靠传统的广告一下全面描述。而体验营销正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让用户去对厂家的产品进行全方位接触和传播。”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这些需要用户在使用中发现价值的产品,仅仅以信息告知的形式传播给顾客,他们会忘记;给顾客演示,他们可能会记住;让顾客去体验,他们会理解。因此,体验营销的基本思想是“重视顾客”和“顾客角度”。
比较而言,传统广告只在吸引消费者眼球上下功夫,体验营销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更多感官感受来介入其行为过程,让消费者切身感受、体会到品牌或产品的优势。猫扑网利用其Web2.0用户体验为先的互动平台,给体验营销的实施创造了非常扎实的用户基础。
猫扑网在体验营销模式的探索相当超前,曾成功运用猫爪涂写功能为MOTO A732功能与品牌进行全方位推广,让用户通过发帖回帖的手写板深刻体验MOTO A732的手写功能,并成为手写涂鸦技术的追随者和传播者,使品牌概念深入人心。此经典案例也在业内享有很好的口碑。
富媒体宽频互动营销
YouTube风生水起,16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为互联网视频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尽管互联网视频服务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但据分析家预测,这个市场将来会达到10亿美元的规模。敏锐的厂商已经开始在这一领域进行视频营销的试水了。
猫扑网的宽频解决方案是国内互联网业界的翘楚,其宽频互动营销解决方案更为广告主带来更多形式丰富的选择,包括互动Loading、定向插播、品牌标识、视频购物、视频访谈、视频PK大赛和富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
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宽频广告 ≠ TVC广告,区别在于,宽频广告中添加有互动环节,用户不再只是观赏一个视频广告片段,而是参与到广告其中。企业通过视频、Flash等富媒体表现形式,将广告形式与广告媒介进行随意组合,获得更加立体的宣传展示空间,还可与用户深度互动交流。
美特斯邦威是一个正处于蒸蒸日上态势的运动品牌,因此动感成为其推广的主诉求之一。美特斯邦威在猫扑播放的视频中,周杰伦身着美特斯邦威新款秋装一跃而出,一阵绚丽的光影过后,JAY又换了一身衣服,还是那么阳光帅气。用户可以在此视频中选择不同款式的服装,为JAY打造各具个性的造型。让用户了解美特斯邦威秋季最新款式,并亲身参与美特斯邦威品牌文化的再创造,无疑,给周杰伦设计形象是粉丝们梦寐以求的乐事。
内容营销
用户看一段广告和他看一段新闻内容时的心情与接受程度完全不同,广告的商业味道会使用户天然地抗拒,甚至抵触。但是当内容与广告水融、广告使内容更精彩的时候,再严格区分盘中美味究竟是广告还是内容,就不那么重要了。
调查显示,传统的Banner广告、弹出广告由于其明显的销售指向,使得用户越来越疲于点击,因此,即使一个品牌占据了网站首页或者焦点图的位置,也不能保证它的传播效果。而一些强制性的推式广告更令用户产生被骚扰的不良感觉,从而对网络广告媒体和推广品牌产生双重抵触。
猫扑网的内容营销很好地消灭了用户眼中的“牛皮癣”,不再生硬地推销,而是将广告做成内容,让商讯变成资讯,在潜移默化中让消费者恋上你的品牌和商品,并口口相传。
猫扑网和MOTO进行的MOTOKRZR手机联合推广就是内容推广的一个范例。活动中MOTOKRZR的蓝色特性被放大,并集合具有同样蓝色气质的跑车、相机、手表,将蓝色打造成男人追求的一种另类时尚指向标,给予网友超炫的视觉冲击,网友对蓝色的MOTOKRZR手机也由此印象深刻。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省略
篇5
说起微商,恐怕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形成的是这样一个形象——“每天打开朋友圈不停刷屏,利用微信的私密特性,在朋友圈自吹自擂,制造所卖商品火爆的假象,吸引其他人成为自己的,然后告诉其囤货才能赚钱,最终将产品都砸在了商手中。”
清晨逐梦,夜晚叹息,恐怕是很多进行微商生意的人的共同心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微商是微信发展的必然产物,然后在人与人的网络社交里,突然加进了赚钱和分享的概念。它一方面看起来好像是有前景且有钱景,另一方面扰乱我们朋友圈。现实中,微商吸引了上千万人探索创业,这本身就是个大话题。
A大家都想:朋友熟人总不会骗人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模式日益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当代社会的购物平台不再局限于实体店购买,还出现了电视购物以及网购,人们逐渐开始接受这种“足不出户坐等收快递”的购物方式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的福音,人们可以在网上货比三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搜索商品。然而,随着网购的弊端日益突出,不少消费者对网购失去信心。与此同时,“微商”的兴起成功转移了网购达人们的注意力。微商的兴起来源于腾讯集团旗下的通讯工具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的流行,是新时代的社会化电商模式,开启了社交平台购物的新时代。
从百度指数来看,微商真正的爆发在2014年10月、2015年1月和3月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段时间主要由于一些大型的化妆品品牌开始入驻微商,以及传统品牌巨型企业开始试水微商。各种营销事件、媒体报道、微商大会等将微商推向了顶峰。
通过百度指数以及其他数据库的反映,微商起初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江浙地带,因为这些地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创业氛围浓厚,并且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后来逐渐火遍了大江南北,具体的微商规模和数量已经无法统计。
在微商运作的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涉及的就是人们的社交网络,人的社交网络来源于自身的社会关系,包括家人群体、朋友群体、同事同学及网络群体等,涉及感情程度深、彼此亲密程度高且互惠程度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比重更大。我们习惯了去接触熟人社会,受熟人关系的影响,微商最初涉入这个行业时往往是从身边的熟人朋友下手的,可以做“顺水人情”送他们一些自己销售的产品,而大家也往往愿意接受这个人情,用完之后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吸引一些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大众消费者或许都有这样一个心理:朋友熟人总不会骗人吧。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微商从自己的社交网络下手,将自己的潜在客源逐渐扩散开来成裂变形式,有了固定和潜在的客源不愁赚不到钱。
B你接触的微商,是哪一种
你熟悉的微商,或者每天让你不厌其烦的那些微商,不外乎是这四种类型。
第一种:品牌微商
微商最开始是以品牌代购的形式在朋友圈流传。微商的概念也经历了一个从微信电商——微电商——微商的发展过程。首当其冲的是美妆品牌,采用朋友圈作为销售渠道,结合传统制进行销售管控,后被称为微商模式。由于监管的具体执行难度和个商自控能力的缺失,导致这种微商遭受颇多的质疑,央视曾经对一些“违规违法”的面膜作坊作了一些调查,发现不少品牌存在制假造假的成分。
第二种:个人微商
这种微商主要是以代购,朋友圈卖货为主,代表产品为奶粉、面膜、奢侈品等。部分微商复制品牌微商的模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暴利刷屏,搅乱市场。网上曾经流传个段子,“有个做微商卖面膜的朋友,最近听说一个月赚了10万,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啊!”个人微商也不是完全没有发展的可能,如果你是个时尚达人,或在社交营销上有丰厚经验,相信可以做好微商。
第三种:社群微商
社群微商即由某个群体内的组织者发起,以兴趣点或某种情感共鸣形成的在线社群,通过有主题的运营,转换粉丝为消费者而实现变现。社群有两种,一种是明星式的社群,这类组织者往往能言善辩,激昂文字。还有一种是一个小组织,服务型社群,寻找外部资源来对接内部资源,以分享、互助为目的。
当社交媒体侵入后,很多早期在论坛,博客,微博等混迹多年的培训师、创业者开始利用社交网络撰文讲座,培训解惑来吸纳粉丝,逐步变成某个领域的号召人。总结这些社群特点,玩法基本上可以用三个词语总结:传递价值、对接资源、学习帮助。社群微商多以培训切入,以专业辅导为主,培训新人,同时吸引和扶持成员成长为明星案例,最终扩大会员,提供高端服务收费。
第四种:平台微商
平台微商表现在微信小店、微盟V店、口袋购物等平台微商开始崛起。它完全是一个去中心化和去流量化的交易平台。它有着一整套完善的交易机制,从上游的上架选品到中游的代销分销再到下游的购买返佣等,形成了一个链条。
平台微商的兴起,避免了朋友圈刷屏、假货横行的现象。品牌微商,个人微商以及社群微商逐渐向平台微商转移,表明微商尝试运用平台的信任机制、系统、数据等进行管理和销售。
总而言之,微商是始于品牌,乱于个人,兴于社群,重构于平台。
C种种乱象,引来多方关注
微商火了,必然与之相伴的是一些乱象。去年开始,先是媒体爆料90后“网红转战微商”卖毒面膜致人毁容,接着央视又以新闻播报的方式连发两篇微商报道,央视表示某微商品牌质量存疑,涉嫌造假,微商大会酷似传销。微商这一行业以及群体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微商的势头越来越猛,隔三差五动辄千人大会,万人大会已成常态,明星大腕,美女帅哥,大佬大伽齐聚一堂,为微商站台背书,相比于传统电商营销,微商显然要高调得多。就是这样一个甚嚣尘上、如日中天的行业让很多网友觉得它就是未来的造梦空间和致富工厂。如此高调的营销势态,自然引起社会的反响和媒体关注。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狂热的致富梦,导致部分人的价值观扭曲;二是新型的商业模式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
通过微商实现“致富”的途径,居然只需要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解决,整个过程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类似传说多了,说的人当真,听的人当真。如果说晒晒图片,刷刷朋友圈就可以赚钱,那花上百万租个写字楼然后通宵达旦埋头苦干还有什么意义。在目前微商立法还处于空白,市场秩序混乱的状态下,一波一波的后继者对微商应该有一个清醒认识。
经济学者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一些微商的产品和形式,存在很大问题:一是重营销,轻产品。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和营销人员去推销,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重营销,轻产品的微商最终都不会长久。在体验至上、品质为真的时代,好产品才能迎来好口碑;二是靠,走低价。很多微商卖家的普遍感受都是产品最终消耗在层级手里,并未到达终端用户,只有金字塔顶端的赚到了钱,底层只有通过低价贱卖才能获得微薄利润,或无利可赚。这种情况,难怪不让人想到一些被打击取缔的东西。
对于微商出现的种种问题,微信管理方曾整顿非法分销模式行为的公告,一旦发现,将会永久封号;后来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对朋友圈,微商,内容分享等作了详细规范。2015年1月初,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微盟《微商公约》,以微信第三方服务商的角度,从倡议行业自律并结合技术手段来规范微商交易行为。
前些天,有人总结出微商应该遵守规范:戒违规、戒伪劣、戒传销、不乱市、不囤货、不暴利、不刷屏、不杀熟。
D未来的发展的几种形式
2015年为微商元年,各种品牌、商家、平台拔地而起,人人都想在这股风潮袭来之际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未来微商的发展将会是什么样子?有人预测出三种可能的模式。
一、微商+平台
平台的崛起,一方面使得暴力刷屏、加粉及售假等微商行为被大范围清洗。拥有优质产品及良好的粉丝圈的社群微商将长期并存,同时会结合微商平台尝试更多的变现办法。另一方面,微商平台凭借自身的规模实力,在货源,信用体系以及消费者保障方面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与品牌商、个人商家形成高粘性,在短时间内积累用户规模。
二、微商+C2B
微商+C2B,将会成为未来去中心化的商业潮流。商家可以先设计产品或把正在生产或即将生产的产品放到平台上,寻求用户的意见和想法,为品牌注入个性化,定制化和多元化特性。以消费为导向的微商社交渠道,更能快速聚集适合社交渠道的“小而美”的产品。
篇6
寻找种子会员:建立起社群平台。
O2O的本质就是用户,但用户是谁?用户在哪里?真正的用户在哪里?用户的增量在哪里?品牌商主要的职能是制造产品,用户在渠道里,因此寻找种子用户,通过数据分析用户从哪里来?方太社群的种子会员分三种,一种是有消费能力,对品牌认可,有购买经验的用户。一种是对产品高度认知,有使用经验的用户。一种是有家装知识背景,相关行业的人。他们可以是老用户,也可以是新用户,以及相关联产业的从业人员。
因此,发掘潜在会员,充实起会员群的数量,并围绕会员关注点进行互动和反馈,提供会员向社会推广的契机和平台,通过社交属性和有价值的内容,吸引更多人关注。如方太前期通过朋友圈等各种方式把种子会员发展起来,且种子会员具备可复制性,通过口碑效应不断的增加。直接将人作为一个渠道去运营,不同于微商,主要是利用用户的口碑效应去介绍更多的用户。在社群情境下,与原来相对孤立的单个消费者相比,消费者群体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例如,单个消费者可以借助社群来构建和表达自我,通过此种方式向社群成员发出声音,社群成员之间借助平台来展现个性和进行交流,从而加深对品牌及产品的认识。
因为家电产品不是快销品,快销品可以直接消费,家电产品需要这些用户介绍其更多的朋友来购买,相当于把服务植入进去,让用户更满意。在购买过程中,只有用户打心底里觉得值,才是能赢得他们好评的产品,才是他们愿意主动去向外界推荐的产品。2016年6月至今,卡萨帝发起创艺中国行 “锋味厨房”活动,以巡展车为载体,嵌入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端产品构建了集购物、社交、体验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平台,陆续走进全国72城,通过这种精准锁定高端人群需求的形式,开启了社群营销时代的新玩法。
让种子发芽: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使会员产生裂变。
寻找到种子用户后,最重要的就是种子用户的裂变,裂变就是把一个用户变成两个用户,把两个用户变成四个用户,把四个用户变成八个用户,以此类推。传统的用户交互方式是一对多的服务模式,一个用户先是营销推荐,然后购买产品找销售,安装找客服,发货找物流等等,由多个环节与用户联系,一个用户要与品牌商发生联系,必须四处寻找,如果让一个用户与品牌的联系更简单,那么这个用户就可以带来大量的价值,所以,要摒弃传统的用户交互方式。
方太的私人管家式服务是直接与用户发生关联,由幸福使者与用户发生关联。由私人管家去管理所有的用户,完成用户所有的需求,当完成用户这些需求时,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这时种子就可称为发芽了。发芽之后就会一层层的裂变,这个过程也不慢,基本上也就18个月的时间。因为是一对一,通过不断的行为循环,强化会员身上的标签,让其成为品牌的传播者,当他成为品牌传播者时,就会带来无穷的价值。
但会员也有生命周期,一些会员可能过两年就沉默了,大部分会员都可以达到3~5年。在平时,要不断的服务这些会员,让会员处于激活的状态,让会员想到与家电相关的产品,就首先会想到你。这与交朋友一样,只要朋友之间走动较多,那么遇到事情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你。
做好会员的引流,提高会员转化率。
做社群营销,前期就是做好用户关,需要花费时间精力,慢慢沉淀和积累。小米手机的米粉从1到100个用户,用了一年,前期用户的积累并不容易,也比较慢,但当有一定的影响力后,后边的速度就会较快。当把用户找到,有了足够庞大的线上基数r,就会对企业推广特别有利。一个人带来100个潜在的客户,当有1000万种子会员时,会带来100万的价值。当收集到用户后,具备了流量分配的能力,就可以用于专卖店的引流,分配给哪个专卖店都可以。
引流完成后,就要做好用户的经营。传统的引流是引到店面,新的模式下,不管用户到不到店面来,贵在看如何接触到用户。因此核心要考虑的不是门店的概念,而是引流新用户,提高老用户的活跃度,并保持用户的持续活跃度,从而引导用户成交。当把用户经营好以后,让其在专卖店成交,就很容易提升专卖店的销售。但只有打造出更好的门店体验,实现更高的转化率,才能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当用户价值最大化后,O2O就来了,如方太在北京单日线下销售100万元。其实就是一个业务实现的,没有投入更多的人,但因为更高的体验和规划,就带来了可观的市场增量。
因此,最为核心的就是是否具备引流的能力,如果不具备引流的能力,其它的事情都是空谈。目前,开专卖店的经销商也很现实,要么是流量导给他,他跟着公司干,因为公司为其引流来了顾客。要不然,就是给经销商钱,因为有钱,所以也可以跟着品牌或者厂家走,除此之外,能打动经销商的并无其它。
掌握用户才能掌握话语权。
目前的时代,谁掌握用户,谁的话语权就更大。今年京东推会员体系,也是因为京东掌握了用户,其实只要掌握了用户,会员体系就好推。把会员推到专卖店,给专卖店引流,需要专卖店承担一些成本。作为企业,只要自己建立会员体系,同时建立起了分配机制,就可以将会员分派给配合的专卖店共同做。刚开始做需要过程,当规模大的时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专卖店更多的承载的是展示、服务和讲解的功能,交易平台甚至是可以是线上的平台。前端是发展会员的能力,后端是IT的能力在支撑。门店只是一个终端展示的地方,当消费者去门店购买后,信息也可以通过线下报上来。会员更多的是靠积分卡,在专卖店出示积分卡,当具备了引流能力时,积分卡用完后,可以从专卖店把钱扣走,因为具备引流能力,所以有话语权。
在互联网+下,市场上没有现成的方案,要以创意公司的想法去做事情,并在做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并不轻言放弃。这是一个全新的利益分配,相当于公司慢慢积累起用户经营和引流的能力,当这个能力具备之后,再把交易能力打通,然后把销售的利润给到专卖店。
建立完善的会员服务体系。
其实对一个公司而言,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但体系是无法复制的,一个模式在一个体系里能否生存,就要看这个体系的包容性。引流是可复制的,就是通过IT手段将会员引流过去。但店铺的配合度是不可复制的,主要靠专卖店老板的思维,门店是体验终端,想让门店配合,就必须有管理体制。专卖店本来具备销售、经营、运营等功能,但当O2O实行后,专卖店的核心功能就会转向服务。因此还是需要掌握用户资源,只有掌握了用户资源,才能将O2O做活,使O2O落地更重要。
篇7
关键词 文化创意商品 台湾师范大学 校园纪念品
分类号 G124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1.011
Abstract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campus souvenirs is ver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campus souvenirs are usually stereotypical and lack of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a campu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experience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has been designated as the main unit to design, produce and market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or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leverag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o design products, and how to market and promote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ampus.
Key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souvenirs.
“文化创意”近年来作为艺术与设计间的转换,跳脱固有思维诠释出全新的意义,并蕴含了更多设计者与使用者自主意识的当代生活价值。而文化创意商品则具体体现上述特质,再以消费模式完成了价值实践。
夏学理指出[1],近年来,从西方欧美各国,乃至东方的日本、中国大陆、泰国、南韩、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在相关政策的引领之下,于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该产业俨然成为在知识经济为本的社会里不可或缺的一环,蔓延至生活的每个角落,可谓处处是文创、处处有商机。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学校升级的需要,发行校园纪念品、文创商品已成为现今全球各大学发展的重点指标与校园文化建设之一,不仅有助于打造校园知名度,更能开拓新财源与创造新价值。校园纪念品透过物质的形式重现大学的历史、价值观、精神[2],对学校而言,校园纪念品有助于回顾校园历史与传统;对学生而言,校园纪念品是校园记忆的载体;对游客或是参访贵宾而言,校园纪念品则为一次造访经验的累积与回忆。
台湾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台师大)的校园文创商品,源于台湾日常亲切的送礼文化,有鉴于校内师长出境交流携带的台师大伴手礼,仅停留将现有商品印上“台师大”字样或校徽的传统形式。因此校方指示图书馆出版中心与文创中心合作,期望制作出专属于台师大的纪念商品。台师大文创品牌为“吹台风精采文创”,“吹台风”来自于前副校长林盘耸的构想,希望这股台风能够吹向全世界,成功打造台师大品牌,让更多人看见台师大所蕴含的创新能量与无限可能。本文将从台师大自行设计文创商品进而营销到校外,延伸出独立品牌的过程,探讨其中作为台湾大专校院自行设计、生产与营销的特殊性与独立性。
1 在图书馆阅读之外――台师大文创商品开发缘起
台师大在艺术(如美术、设计、音乐创作)、华语文教学、教育等领域,拥有许多丰富的基础与资源。为有效整合校内各单位已具发展基础的相关资源,特在图书馆辖下成立出版中心,针对校内宝贵资源与内容商品化,进而发展各类型的新产品与服务,并透过各种通路营销至市场,逐步打造台师大品牌。
台师大出版中心成立于2008年,主要分为出版与礼品两部分。出版部主要业务为出版学术及一般性图书,而礼品部则负责开发与经营校内文创商品。校方希望能有专门的单位来统整规划校园礼品,从设计、生产到营销,皆由该单位一手完成,企图以品牌经营的策略模式,制作出独具台师大特色的伴手礼与纪念品,出版中心礼品部应运而生。
礼品部的运作概念与方式主要分为设计、营销、管理。每年策划年度商品时,在设计上会以消费者需求、师大文化、节庆的方向或现下流行思维为主,创造话题与刺激消费动机;而出版中心为加强设计概念的传达,将商品分为以下系列:阿勃勒、学生时代、悠游师大、师大风华、师大大师、台湾DNA、我的台湾等,并非以一般的商品分类模式(如:笔记本、包款等)对商品进行区分。从设计初始到销售企划整体连贯一致,在营销时亦结合适当时节与市场调查推出优惠方案。
礼品部所发行的文创商品,思考的是符合消费群的期望与想象,将台师大丰富的文化底蕴及特有的校园意象,转化为生活中的真实对象。创造师大人新的生活印象,是出版中心礼品部一直抱持的营运方向与经营指标,亦是师大人在结合思考力与实务力上的最佳体现。
2 将形象化为实体――以校园文化、生活为设计起点
校园,做为社会中的次级社会,有其独特的文化体系与存在方式,无论是在物质、精神与活动方式上,校园内部皆具有一定特质的文化特殊性,是为一种特殊的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3],亦形成一校的有形与无形文化资产。
台师大创校七十年,从二战后到今日,累积了不同世代间的文化形式与生活样貌,也沿袭了过去前辈们所留下的特殊节日与校园景物。这些特有景物与节日,无论对或新或旧的师大人而言,都与学校有强烈的连结性。因此透过设计师的观察及构思,将这些校园文化资产,以文创商品再现或崭新的形式,重新置入师大人的生活中,扩充师生与文创商品的使用层面,进一步更紧密了校园与师生的关系。
2.1 台师大的艺术与人文氛围
台师大成立于1946年,创立之始与普遍的师范初教系统有所不同,乃以中学师资培养为宗旨。尔后改制为大学,含括教育、文理、科技、体育、艺术、音乐等不同的专业领域,至今已是一间拥有九个学院的综合型大学。也因为有许多领域的集结,使得台师大人文荟萃,校史时间轴上人才济济,有来自许多领域的优秀代表,如:画家林玉山、哲学家牟宗三、文学家梁实秋、音乐家许常惠、教育家田培林、物理化学家陈可忠等。
于五月时走在校园内,可以看见满满的台师大校花阿勃勒,阿勃勒因为在花季中从树上垂挂而下的黄澄澄花朵,故而昵称为“黄金雨”。阿勃勒朴实的黄色花朵与条状的果实,也与台师大的价值及校园氛围有呼应之意,透过校园植物也再度阐述了台师大的核心价值。台师大最受学生关注的“西瓜节”则于每年的六月五日,也是台师大的生日。男生会在这天送西瓜给女生,借用西瓜英文watermelon之谐音作为“我的美人”以表达情意。因此西瓜节当然也成为师大生活中最热闹也最具回忆代表的纪念日。
上述所举例的人文与生活样貌,是出版中心设计、开发校园文创商品的灵感来源。出版中心藉由文创商品的形式,撷取并重新阐述这些沿袭的传统文化与新兴的新生活型态,同时希望这些商品能够在师生之间相互流传,亦成为赠送外宾时最具台师大代表性的礼品。
2.2 商品设计概念:意象、图像到商品开发
台师大开发创意商品的目的,除了让校内师生可以买到具台师大特色商品外,其最大目标是希望透过这些商品让更多人认识与了解台师大。从整理台师大特色点,到建立主体视觉文化,将校园的人、事、景、物,透过设计转化成台师大特有的图案纹饰,塑造出视觉性的识别系统,再运用这些台师大风格的图案纹饰,开发成商业应用价值的创意商品。
台师大出版中心所创立的品牌――“吹台风文创商品”,其设计概念有两大主轴,一为台师大特色,二为具台湾意象的商品。以此二主轴生产的台师大文创商品系列有“师大大师”“师大风华”“校花阿勃勒”“学生时代”“悠游师大”“馆藏”“台湾DNA”“我的台湾”等,分述如下。
2.2.1 “师大大师”系列
“师大大师”系列企图体现台师大创校七十年,在人文荟萃的环境中,昔日的台师大培育教师,今日的台师大培育大师。台师大至今遴选出十六位师大大师与百余位的杰出校友,故在生产商品时从教育出发的传承价值,以这些杰出师大人为模板设计商品,期许台师大的学生能够以为大师为偶像做为学习努力的标竿,如图1、图2为画坛巨擘廖修平与郑善禧二位老师授权台师大制作的作品。
2.2.2 “阿勃勒”系列
以校花为主的“阿勃勒”系列带领学生回到了台师大校园中所种植的阿勃勒情境。诗人余光中曾经这样形容阿勃勒:“一盏盏,一串串,多少灿烂的金吊灯,初夏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挂在行人的头顶,害得所有的眼睛,惊喜中所有仰望的眼睛,像飞进童话的蜜蜂一样,都恍惚迷路了。”因此,阿勃勒的美也让台师大师生推选为校花。有人说阿勃勒树上那长长的豆荚像教师手中的教鞭,但阿勃勒之所以为台师大校树真正意涵,其实与它生长的特性有关:阿勃勒今年开的花会与去年的果实并存,象征着传承,如师者传道,新旧交替间不断交织出创意的火花。
“阿勃勒”系列的开发乃从研究阿勃勒花的主体结构,再画出草图汇入计算机进行向量绘图,完成阿勃勒花的主体视觉后,接着针对图案个性进行商品规划(图3)。阿勃勒花给人的感觉是浪漫与阳光的,因此设计出商品阿勃勒伞,希望在下雨天时,撑着阿勃勒雨伞,像是漫步在黄金雨中般的美好。除了伞,还有L型夹、票卡夹、T-shirt与纸袋等不同类型生活用具,而不同品项上的阿勃勒意象运用略有不同。这系列的商品,必须因应不同的材质与特有的制造方式,因此图案也需要随之调整,但视觉上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是阿勃勒系列商品,去塑造此商品的识别系统。阿勃勒系列除了受校内师生喜爱外,也是一般消费者瞩目的商品,主因是阿勃勒树普及全台,一般人对其花季印象深刻,所以阿勃勒系列的商业应用非常广,让出版中心也持续发展此系列的新商品。
2.2.3 “学生时代”系列
“学生时代”系列的主题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热销商品如师大笔记本、师大纪念铅笔、礼堂微型积木、怀旧课桌椅等。另外,该系列亦开发NTNU的纪念衣物,如棒球帽、T-Shirt、帽T、外套、运动袜等,广受学生与校友喜爱。此外,“学生时代”系列亦针对台师大“西瓜节”推出与西瓜相关的文创商品,如:便条纸、积木、相机背带等。这是从学生生活元素转换成生活对象的具体做法,让师大人透过台师大独具的象征与商品,形成多重的互动意义。
2.2.4 “台湾DNA”系列
“台湾DNA”系列商品以台湾特有动植物为创作灵感,进行一系列的商品设计与开发。本系列商品在设计时,皆会以中英文简单介绍该物种,故时常作为外宾赠礼,亦为本校在其他校外通路最受欢迎的商品。“台湾DNA”系列商品包含:钢珠笔、钢珠对笔、笔记本、卡片、明信片、各式环保袋等。
2.2.5 “我的台湾”系列
“我的台湾”系列为林盘耸老师以台湾岛屿为图像为主的作品。林盘耸老师将周遭的生活景物与点点滴滴的生活累积,以毛笔精密描绘的技法,将心灵深处的台湾刻划出来。本系列有两个主题:植物、哲学,植物以百合、黄金葛、蝴蝶兰、海芋等台湾常见植物为主;哲学则以台湾的山水、大自然意象为主刻划台湾的形象,非常适合送给海外朋友,或是遥寄给住在海外的华人朋友。该系列商品包含笔记本、明信片等,如图4。
2.3 结合校园及台湾文创能量
除了出版中心自己设计的文创商品外,校内单位也将其典藏图像资产转化加值为文创商品,如由艺术学院开发,将师大艺术银行所典藏之师大名家画作,衍生为文化创意商品系列,期藉由名家创作之风情来点亮艺术的火苗,相关产品包含“艺夜风情LED小夜灯”“典藏唯美岁月名片碟新品”“台师大艺术典藏精选行动电源”,以及两个系列之“师大风华典藏书袋”等。
此外,出版中心会定期举办校内竞赛活动,招揽师大学生作品,开发商业价值,也提供学生挥洒创作热力的舞台,例如:
(1)“袋自慢”征选。利用传统米袋材质制成的环保袋,将具台湾特色的图纹意象“袋”到全世界。此次征选活动号召师大创意人发挥创意,累积设计能量,从商品量产的实际面出发,结合对台湾文化特色的了解,将其图像化应用于环保米袋上,推广台湾文化特色,展现师大创造力。
(2)“台师大T-Shirt创意设计竞赛”。征选展现师大人的创造力,鼓励学生观察校园、分享对于学校生活之记忆,展现师大的创造力。
出版中心集结台师大精神发展成让人拥有记忆之商品,也向往连结传统产业培育台湾新力量。如2013年因与传统米袋产业品牌联名及竞赛举办的发想下,筹办了“袋袋相传”设计师培训课程。此外,2016年出版中心致力于与逐渐式微的传统产业与手工产业合作开发新商品,不仅让学生能够了解传统产业的价值,亦能感受到在机器生产之外,老师傅们手工的温度。如此一来,出版中心的角色将不仅仅是开发校园纪念礼品,而能有更一层的教育意义,并赋予校园文创更多的可能。
3 从校内到校外――营销推广
出版中心主要的营销概念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产品本身,主要强调设计灵感与产品的故事性;第二部分则为消费者,根据消费族群与贩卖地点制定不同的销售方针,主要目的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注意到商品,并激发其购买意愿;第三部分则在于营销的基本观念“交换”(exchange)后所体现的产品价值,及其所衍生的消费者与台师大间的键结,打造出版中心的消费网络,进而挖掘潜在顾客。出版中心的营销策略与推广活动,因应贩卖地点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块:校内、校外、与社群经营,分述如下。
3.1 校内营销
就校内而论,台师大文创商品的主要客源为在校师生、校友、受训学员与外宾访客。为此,出版中心在校园内设置五处实体贩卖地点,宣传品牌形象、推广营销活动,同时增加品牌在校园内的触及范围。校内销售据点如图书馆一楼礼品区、文荟厅、进修推广学院等,皆充满了台师大学生求学时期的点滴片段,故在设计构思上有意将其凝聚,作为个人或是共同对于校园生活的记忆。此外,直至2015年9月,出版中心参与研发处育成中心所管理之师大市集,通过每周固定的市集摆摊,将学校商品扩大至师大人的生活圈,使客群从师生拓展到小区邻里与观光人潮,连结校内与校外,并针对市集消费族群属性推出适合之营销方案。
3.1.1 选择特殊时节开展营销
除了校内实体贩卖据点与师大育成市集摆摊外,出版中心会因应台师大有意义的特殊时节(如阿勃勒花季、西瓜节、开学季、毕业季、考试周等),推出相对应的营销活动,将师大人校园生活的记忆,搭配具体视觉的享受,刺激买气与消费欲望。相关营销活动举例如下。
(1)2014年6月推出“西瓜节X毕业季”:以台师大西瓜节为主轴,搭配毕业季,主打西瓜便条纸、西瓜相机背带、西瓜防尘塞、西瓜微型积木、台师大礼堂微型积木、NTNU帽T。
(2)2016年2月推出“开学了!超优质商品组合优惠”:开学月推出文具组合优惠方案,主打商品为日常生活常用到的文具,如笔记本、笔、活页夹、书袋等,同时推出购买两本笔记本便可获得限量便利贴的优惠。
3.1.2 选择节庆举办促销活动
每逢特殊节庆,出版中心亦融合节庆特色推出适合的促销商品,以鼓励师大人透过各大节庆,如农历新年、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中秋节、圣诞节等,表达心中对于身边共同生活人们的感念与祝福。相关营销活动举例如下:(1)“迎春缎布红包袋与你除旧‘布’新迎好春”:于2015年1月推出,因应农历新年,主打特色商品迎春缎布红包袋。(2)“温暖在心里,穿搭我最型”:于2015年12月推出,主打NTNU植绒帽T预购优惠。因应圣诞节,推出同时“让我来当你的圣诞老公公”服务,让预购活动不仅限预购给自己,更能预购给亲朋好友。
3.1.3 建立运作寄售机制 开展营销
议题导向的时代思潮成为设计者与消费群众对话的方式之一。商品的成形在互利的商业模式主轴之下,凸显与扩散出台师大文创品牌本身的经营指标。在校内营销策略的另一方面,出版中心同时致力于丰富商品的多元性,因此校内销售据点尚提供寄售机制,积极集结优质台湾原创商品,如李明道老师的“美丽宝岛台湾”。为了有制度的运作寄售机制,出版中心亦制定商品代售办法,透过评选机制选出与校内销售据点调性吻合、具备美与质的商品。令人惊喜的是,有许多台师大校友投件,例如:
(1)校友艺森,将其参与2013年“好玩汉字节”作品,以春夏秋冬与台湾原生动物的元素,巧妙融合台湾特有种花鸟与繁体字,发展成设计系列明信片、马克杯、纸胶带等;
(2)校友插画家所创作之TAIPEI IMAGE系列明信片,将铁窗、铁皮屋、台北深呼吸、尖峰时刻、美食夜充斥着台北意象的符号,共鸣着生活于台北的师生们;
(3)校友书法艺术家刘邦秋校长的书法作品,书法瓷刻家不仅能拿笔写书法,也能拿雕刻刀在素坏上“刻”书法,刘校长与台师大合作将其艺术作品委托学校展售,希望透过这些艺品,让更多人欣赏书法、瓷刻、陶艺之美。
在寄售商品上,出版中心亦希望将台师大的资源及空间,作为支持社会中需要协助单位的力量:如“馨工房”的琉璃系列。“馨工房”是励馨基金会帮助弱势妇女经济独立的希望工程,在创作中获得自信并学习一技之长,找回重新出发的力量。台师大藉由提供场域使力量串联,以商品的创作与展示贩卖,让真诚与关怀带入消费者与社会互动。
总体而言,出版中心在校内的营销与宣传活动以感性营销[4]为主,感性营销意指藉由触动大众内心情感进而引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周期。故在感性消费的趋势中,如何贩卖“感觉”亦成为刺激消费行为的重要环节与关键因素,正如Holbrook & Hirschman (1982)所提出消费行为其实涵盖了一切想象、情感或愉悦等情绪因子[5]。
出版中心在校内的营销主打台师大师生与商品间的连结,将有关台师大的故事或人情趣味投射到产品上,让商品变成一项学校与师生相互间价值传递与故事传承的媒介,而商品的款式、颜色、风格等每一个细节,都是出版中心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的重点。
3.2 校外营销
校外营销的重点考虑主要针对消费族群对于台师大品牌形象的联想,因大部分校外消费者并无师大情感,因此以推广台师大自有文创品牌为目的延伸,挑选与台湾相关的商品,让消费族群能够由商品本身连结“吹台风”。
出版中心以台湾DNA、我的台湾―看见心灵的故乡等二系列产品为主要校外销售商品,期盼透过师大人的创作让精神流于校园外,满溢于台湾各处,甚或台湾以外。“吹台风”以师大的人文、历史、建筑,作为创作的来源与能量,以及对台湾特有种生物的关注,转化成为与人对话的产品,期盼台湾的创作能量像一股风,吹至世界各地。因此在校外也拓展许多能见度极高并富含艺文氛围的贩卖据点(如表1),企图将商品结合贩卖空间本身的形象,去带动商品故事的想象。
据点拓展也需考虑区域性质,故针对不同性质的据点,推出适当的品项。如在师大永康商圈的据点“一针一线”主要顾客群有80%为观光客,且配合商家主推商品,因此极适合“台湾DNA系列”“我的台湾系列”。另外像是据点“梁实秋故居”,则考虑梁实秋先生与师大的渊源,除单纯的商品寄售,也以共同设计商品的方式合作。
校外寄售需抽成,因而在获利与品牌宣传之间需要找到更精准的需求的平衡,以及商品数量控管,以达校外贩卖的永续经营。故网络销售据点(如表2)更利于宣传与获利的方向,结合现代人传递接收讯息生活模式,是为一条稳定的引导线。网络销售平台外,亦增修官网的形象与品牌说明,让商品故事传递得更完整。
另外,因应近几年文创市集的兴盛,出版中心亦踊跃参加各类市集摆摊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台师大的文创品牌。如2016年3月参与中坜中平路故事馆所举办的“拾木泥”市集,有效推广“吹台风”品牌,同时也发掘了对台湾元素有兴趣的潜在顾客。
总体而言,出版中心在校外的销售主打富含台湾元素的商品,藉由找寻适合的寄售点,建立网络通路、积极参与各类市集摆摊,拓展台师大品牌的能见度与知名度,进而能扩大客群、发掘潜在顾客与商机,让台师大文创不再仅限于校内师生,而能建立起在校园以外的客群。
3.3 社群经营
随着各式各样社群媒体的兴起,运用社群经营品牌的趋势已具体成型。因此,出版中心开设了“吹台风精采文创”的Facebook粉丝专页,近期更推出LINE@服务。出版中心经营社群媒体之目的是信息的散播与传递、建立品牌口碑、维护顾客关系。透过多元、多样的内容,与社群成员们传达讯息与沟通,出版中心希望能藉此营造出“我们”,甚至是“团体”的概念,而非限于商家之于顾客的单向关系。
出版中心在社群媒体所投放的内容大多为商品与活动宣传、分享生活信息,并链接网络商城的顾客评价,让社群成员能够看见使用者的真实故事,并进一步发展口碑营销与刺激导购。出版中心固定每个月在社群媒体上推荐一项商品,运用故事手法介绍商品,并利用活泼语气、多元互动、时下流行的话题增添内容的趣味性,让商品能够有效曝光。此外,出版中心亦不定期举办粉丝专页与LINE@好友的专属小活动,让社群维持在活络的状态。
4 结语
走在台师大校园中,可体会学校将本身所富含浓厚的教育传承价值,体现于校园生活与教学概念中,进一步再以这样的价值,生产出更具体的商品对象。而出了校园,串联师大周边的住宅与商业圈,亦可不时发觉到师大人的气质发展出的生活型态,更有着直接以商品去带动对台湾与校园连结的那种师大滋味。
这是台师大从在地生活出发,以自主的视角去叙述对这个时空的记忆与思维,迸发出超越潜在印象的鲜明对象,并以共感经验去书写、产出更为自主的观点与价值。而传统礼品透过设计者的角度,藉文创转型之策略,串联台湾在地传统工艺,例如铝工艺、帆布、手工扇、玻璃、花窗与竹编等,进行赋予新意义的制造。将台师大底蕴所涵盖传承的意念,扩大至台湾传统工艺的传承,更藉文化创意拓展思考为台师大与社会甚至台湾文化之连结。
此外,商品产出后也藉由不同的营销策略与获利计算,开拓了不同于过去固有的校园商品贩卖模式,让商品与空间记忆更能相得益彰。校外则转换出不同的商品价值与寓意,以台湾本土的意涵创造出品牌的价值,进而营销台师大的品牌形象,同时也达到宣传台师大的目的。而伴随着云端时代的消费习性,更拓展出网络的贩卖通路,让从未到过或不了解台师大的人,透过商品本身的价值来认识台师大的另一种风貌。这些都是台师大从自我出发,再藉由文化创意为策略模式,开拓独有的生活与经济价值的果实。
参考文献:
[ 1 ] 夏学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2版.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
[ 2 ] 李瑞梅,孙迎欣.校园纪念品设计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32):22-23.
[ 3 ] 蔡克勇.大学校园文化与创造性培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1-14.
[ 4 ] ROBINETTE S, BRAND C, LENZ V. Emotion mark-eting:the hallmark way of winning customers for life[M].McGraw-Hill Education,2001.
篇8
酒店的淡季营销工作开展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几点:
产品定位和目标客户
也就是说,我们当初设计装修客房的时候,是准备将这种风格的客房卖给谁?商务宾馆那就是准备卖给出差的商务客人;网络宾馆那就是准备卖给爱玩的年轻人;主题宾馆就是要卖给情侣客人。
你本是一间情侣主题宾馆,却死乞白赖的瞄准出差的商务客人去做营销,那岂不是缘木求鱼事倍功半么?因为不同客户群体的特点和喜好都是不一样的,营销的本质其实就是简单的四个字——“投其所好”,那我们做营销首先得搞清楚“其”是谁,“好”是什么。
明白淡季营销的特性
旺季和淡季的区别就在于,住店客人总数的多寡。一个地区酒店的数量是固定的,而有住店需求客人的数量是变化的。淡旺季这样的状况其实就是一个供求关系的实际反应。
当有住宿需求客人的数量大于该地区酒店所能容纳的总数的时候,大家都满房,比如国庆长假;反之,则如当下,管理好营销到位的店还好,功力浅薄的店就凄惨了。
所以,淡季营销的核心其实就是抢夺那些有住宿选择的客人,也就是抢夺你竞争对手的客人。
淡季营销究竟怎么做
要先做SWOT分析,搞清楚自己和竞争对手相比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存在的威胁在哪里,潜藏的机会有那些。只有搞清现状之后,才能扬长避短对症下药。
淡季营销方案的制定
经过比对,找到自己的长处,然后凸显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就好。比如你的竞争对手不含早,而你有早餐,那你就可以在早餐上大做文章。
营销内容的传播渠道
弄明白自己的优劣势之后,酒店的活动内容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目标客户知晓呢?有哪些传播渠道呢?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活动内容没有人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具体做法:
通过培训前厅服务员向客人口述
通过酒店的LED屏和展架来宣传
向店内的历史客人发送营销短信
向自己店内的会员推送营销短信
让参加活动的客人转发活动链接
向加你为微信好友的客人发活动信息
加入目标客户聚集的社群发活动信息
有共同目标客户的商家成立异业联盟
当然还有发传单等等好多中方式
篇9
另外也要祝贺今天所有获奖的记者朋友还有企业代表,向你们的专业,还有你们当中少数优秀作品展现的专业精神致敬。
在今天这样一个场合作一个学术演讲很讨厌,但是贾可博士给了我这样一个命题的作文,讲一下新媒体,特别是企业自媒体发展的路径。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就是:对话、关系、多元生态还有日常生活。
我们看到,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差不多是全世界又一轮新的信息传播革命战略阶段,且在漩涡当中,任何的预言都是徒劳,旧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沉淀就已经烟消云散了,新的东西没法作出任何断言。
走向对话的逻辑
在过去一百年,尤其在最近二三十年转换逻辑当中,我觉得第一个逻辑很清楚,不管怎样定义媒体的角色,它首先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管道、平台。现在我们在信息传播中看到的变化,就是从宣传到说服到对话这样一个转换。
宣传好理解,但是很多我们的从业者还没有分清楚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宣传,基本上都是以甲方的意志,或者是以甲方为中心画一个圆心,画成一个半径想象我们的市场,想象我们的行业,想象未来生活的途径。这种宣传的方案是单向、以自我为中心的。
最关键的环节在于,我们此前实际上是按照宣传和说服的思维,不是按照对话的观点,来重构我们自媒体的运营体系,重构自媒体运营发展的规格和秩序。
事实上,由于几次评奖的原因,我看到中国汽车行业整个企业品牌传播的近况,大体是内部的甲方、乙方这种相对封闭的自嗨状,行业媒体也加入到这小圈子的狂欢,看到宣传价值观、宣传理性,宣传效率的追求压倒了对对话本身的这种追问。
什么是对话?你拿出来的信息是值得人P注的,是具备对话潜质的,这个才有必要通过新媒体的平台推送过来。
我在学院里,最近几年本科教学遇到很多挑战,这跟企业遇到的挑战有相同之处。什么挑战?不管是大教授还是年轻的老师们,在课堂上不管你讲什么,同学们都在玩手机。我们的学风还是很好,但是同学们玩手机这个情况谁错,不能说学生错了,也不能说老师错了,也不能抱怨这个时代。怎么办?
最近几年整个教学改革,如果说用一个关键词来提炼的话,就是“对话”,什么是对话?老师表达一个观点,也允许同学表达一个主张。我们提出自己的判断,也允许同学们加入这个判断的形成过程当中来。我们之间只有保持对话对流的状态,学生才会把精力放在老师身上。
把这个道理放大,在今天,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商业节奏,如果想让我们的客户、利益相关者重新成为我们倾听者,必须首先赋予他权利,让他成为表达者,我们之间只有对话状态的时候,这种品牌传播才不是单口相声。
我们要从第一层的宣传的逻辑、说服的逻辑走向对话的逻辑。很多自媒体到目前为止仍然在这个层面卡着。
走向关系的逻辑
第二层逻辑关系管理。自媒体,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当我们强调媒体的时候,还是强调信息传播功能,或者说信息传播属性。今天所宣称的互联网时代,或者说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互联网平台比信息传播更重要的特质,是关系的建立,关系的维护,还有关系管理。
事实上,我们传统的企业品牌部门都会设置一个公共关系部,公共这两个字强调的是传播功能,把信息传播开来。事实上,公共关系这个关键词当中另一部分是关系。
我们消费者究竟是谁?市场调研公司给我们提供一些数据,做一些用户画像,比如35岁到45岁上升阶段,受过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等等。但这些人在哪儿?仍然是幻影一般的存在,仍然是无性格的大众。
今天在新媒体互联网平台就不一样,互联网发现了个体,互动的个体,也就是说互联网不但发现了个体,还发现真实社会关系当中的人。新媒体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超越了信息传播,直接进入到关系这个层面,这会发生两个情况。
第一个情况是没关系没传播。多元分散的个体彼此间互动,介于互联网平台产生互动,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如果你不在这个圈子里,你的信息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到达这个平台。
大家使用朋友圈或者是加入一个群就有这样的体验。经常会看到一个企业特别深情地告诉我说,我们有一个项目做得特别好。有多好?特别特别好。但不管有多特别好,我想问各位,今年央视广告标王是谁?法兰琳卡,赞助费用最高的企业,他们是做什么的?不知道。
如果我们信息不能进入关系网络,不能进入关系管道,就等于不存在。事实上,这个信息就像流水,关系是管道,没有管道的水,其实是流不过去的。
很多传统媒体尝试向新媒体转型,在我们学术界把这个词称为媒介整合,原因在哪?
传统媒体包括贾可博士这本杂志,在转型过程当中,顶多是做到第一个逻辑,就是把它原来信息传播报道的逻辑由宣传转向对话,而很难做到关系网络、关系平台的建设,也就是读者和受众之间仍然没有形成互动关系。
大家目前为止仍然沿着第一个逻辑在展开,而第一个逻辑主要停留还在宣传这样一个阶段,第二个逻辑做得比较少。
事实上,企业内部的结构要调整,我们公共关系部门应该和客户服务部门和企业CRM这样的平台重新整合在一起,微信公众号和服务号整合在一起,才能和用户建立真实的社会关系。
没关系事实上就没传播,即便传统媒体转型了,不能做到用户的服务和管理仍然是不会成功的。
日常生活
第三层逻辑想提到的是新媒体互联网比较重要的逻辑,即日常生活的逻辑。
传统媒体所呈现、所构建的社会,我们把它称为奇观社会:大人物、大事件、大好事、大坏事,才有可能上报纸、上广播、上电视。刚上大学的时候,家里人听说我进了新闻系,就说将来就能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事实上,这是个朴素的想法,到现在为止很多企业仍然是这样一种观念,我们要上报纸,要上电视,在《汽车商业评论》、《汽车消费报告》当中露那么一个脸,呈现出来自己的大业绩、大途径、大故事和大主题,是发展当中大的关键节点。
这些反映在我们汽车的营销传播领域,就是我们的广告永远都是宏大主题,比如宁静思远达天下,反映的都是富裕、成功、阶层的上升,体现在画面上就是一个个成功的展示。
我们看到,大家所构造的仍然是奇怪的社会表达。互联网不但发现了主体,还发现了日常生活。互联网基本逻辑就是发现了日常基本运作,我们的表达路线图应该和公众日常生活路线图拼接在一起。
我看到最近两届的汽车类新闻报道的稿件,也包括今年首评汽车企业自媒体传播的稿件,发现两者之间其实有一个断裂,这个断裂仍然漂浮在日常生活路线图之外,仍然试图按照产品主义,商业这套路线在向前挺进,我们注意到大部分仍然以成功为主题,在诉求自己的广告、公关和营销。
可是有没有注意到,当我们从宏大的政治叙事过渡到日常生活的时候会发现,成功已经不是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年轻一代中产阶层最在意的事情,人们关注的是美、德行、安宁、喜悦、信条,此岸到彼岸的可能性,不是以前极端社会在意的线性进步观,而是搞一个大的、最牛的、最棒的、最帅的就行了。
走向多元生态逻辑
第四个逻辑是,新媒体和互联网一个重要的价值在于社群的形成和构造,不只是信息传播的问题,也不是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的问题,而是建立一个好的社群。
我们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说刚才看到捷豹路虎获奖,捷豹路虎在品牌传播方面一直做得不错,有时候我在想,捷豹路虎这样一款车,把报纸、广播、电视还有互联网上很多营销传播的投放全砍掉行不行。砍掉干吗?也不说一点不要了,维持一点。
然后,在北京通过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平台,建立两万人,三万人一个社群,在上海、在深圳、在广州、在西安、在成都,在所有重点销售区域,在每个城市建立一万、两万、五万人的社群。
在全国维系三五十万的社群,一年有一亿元的传播费用全花在这个上面,和真实的人沟通、和真实的个体、群体建立多维的社群。这里面我们不谈车了,我们谈健身、谈健康、谈学习,谈的是人到中年之后的卑微和萎缩。我们谈如何在今天这样一个既剧烈、又宏大、又不堪的时代,做到不但是富足的,而且是安详的。
建立这样一个社群,和真实的客体和群体去沟通,建设人的概念,这才是正_之道。我们现在辜负了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技术,我们仍然是把它当做信息传播媒介,以宣传为导向的信息传播媒介,于是,对话导向的信息传播层面还没有出来,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还没有出来,渗入日常生活路线图这点做得不够好,真正意义上社群的建立和维护,还没有全面展开。
这个时代分散着不同的社群,一个又一个的部落,一个一个的圈层,各家企业推自己的产品,推自己的技术主张,都讲自己的欲望,都在讲自己的社会责任,自己玩的时候太多了,我们应该进入一个生态,或者是创造一个生态。
篇10
关键词:C2C微商;市场营销;营销管理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微信,1年的时间,微信用户数就破了1亿大关,成为火热的网络社交工具。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互联网+”逐渐普及各个领域,“互联网+金融”更是首当其冲,余额宝、众筹、P2P网络信贷等迅速发展。2013年,微商以C2C的形式开始发展并迅速壮大,是“互联网+金融”典型的实例,然而由于C2C微商是新崛起的一种营销形式,其营销管理面临很多的严峻的问题,没有完善的营销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分析C2C微商内部营销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对C2C微商营销管理过程进行优化,有助于C2C微商内部营销管理,促进个体商家和小型企业未来的发展。
一、“微商”及其发展
微商是新媒体背景下一种新型的电商组织形式,新媒体的核心是性格和数据,没有数据难以规模化,没有性格做不出粘性。微商玩的不是流量,而是社群,也就是商家利用自身的特点,找到合适社群,进行营销。2013年微商兴起,入门门槛比淘宝还低,为小型企业、个体商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更多的商业契机,因此成为大众创业的首要选择。最初一批的微商大部分都是做化妆品行业的,以面膜微商居多,典型代表有俏十岁、韩束等,很快就发展壮大了一批小型企业。
从2013年发展到现在,微商已经由最初的C2C零售微商发展为产品供销链较为完善的B2C(Business-to-Customer)微商和C2C(Customer-to-Customer)微商两种形式。B2C微商是商家通过公众号,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并销售;C2C微商是商家通过个人微信账号在朋友圈分享,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推广、销售。微信本身为一种社交工具,具有大量的客户群体,结合大数据以及“互联网+”,形成了庞大的数据网络,使其成为可以经营销售的有效渠道。微商营销的发展原理就是先找到种子用户,让种子用户产生口碑,再让用户口碑相传,从而获得更多客户群体。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推动下,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微商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根据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提升了2.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上升至90.1%。在开展过互联网营销的企业中,35.5%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了营销推广,移动营销企业中,微信营销推广的使用率高达75.3%,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移动营销推广方式。但是如今的微商却已经受到了传销病毒的感染,微商的本质不是传销,然而个体商户居多的C2C微商,却很容易被传销钻空子。C2C微商靠个人微信账户进行营销,微信传销利用这样单独销售的互联网营销形式打掩护,以强迫提货数量为变相的方式收取入会费,不断发展下线,招收分级,进而收取人头费,形成金字塔式的利润分配制度。2015年3月,国内首例微商传销案涉案人陈志华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为了防止微商变传销,我们应该加强C2C微商的内部管理,提高个体商家和企业的信誉度,使其能够良性发展。
二、C2C微商市场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营销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或组织目标,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护理的交换关系,而对设计项目的分析、规划、实施与控制。由于C2C微商是个体商家与小型企业,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因而在营销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一)获取市场信息方式单一,市场信息滞后。C2C微商是依靠朋友圈分享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只需要一个微信账户就架起了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实现了有效的营销。但是C2C微商多为个体户或小型企业,没有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大部分是互联网和客户,商家只能通过朋友圈分享进行宣传推广,只有互相关注的人才能够看到分享的信息,信息获取方式单一,无法及时的获得市场信息,故所得到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
(二)产品的营销范围小。腾讯公司将每个微信账户的好友人数上限设为5000人,而C2C微商是个人账户,故企业无法拥有更多的粉丝人群。企业通过朋友圈进行宣传和销售,只有账户中的好友能够看到产品分享信息,故销售的范围较小,且大部分为熟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微商中现象普遍,产品价格逐级攀升,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商家信誉度有待考验。由于C2C微商是新型的营销形式,没有正规的法律和监管部门进行管制,导致产品买卖可能遇到退货困难、售后迟缓等问题。对于C2C微商而言,熟人消费占大多数,若商家信誉难以保证,则商家的人际关系也将受到影响。
(四)传销渗透微商。C2C微商属于个体销售,容易陷入传销的困境,盲目的发展产品下线,产品销量虚假,欺骗下级商,以提货量变相收取人头费,产品层层挤压,价格昂贵,降低了微商的信誉。
三、C2C微商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优化
针对C2C微商营销管理存在的获取市场信息方式单一,市场信息滞后、营销范围小、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传销渗透微商等问题,企业应对营销管理过程进行优化,在分析市场机会与产品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设定相应的目标人群,拟定并优化市场营销组合,开展新颖的营销活动,完善售后服务,对产品进行使用后的信息回馈分析。C2C微商需要制定合理的营销管理模式,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制定发展计划并得到良性发展。
(一)分析市场机会与产品需求。C2C微商主要通过个人微信朋友圈进行宣传推广,形式较为单一,营销人员不仅要通过互联网、报刊、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收集市场信息,寻找市场机会,还需要充分利用用户对产品所提供信息对市场进行有效地分析并对市场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营销人员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的各类产品链接的点击率,客户咨询的信息类别等找到产品需求的方向,并对市场机会进行有效的评估,以便于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设定目标人群并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以面膜微商为例,企业根据自身所推广的面膜类型,通过朋友圈分享链接的点击数量及客户咨询信息的方向分析清洁保湿类面膜、深层补水类面膜、美白滋养类面膜的需求等并对每一种产品的市场进行评估。
(二)选择目标市场、设定目标人群。C2C微商需要根据企业产品的特点,选择目标市场,进而设定目标人群。企业需要将每个产品的市场进行细化分类,根据市场中每个产品的需求现状做出相应的计划与措施。同时将目标人群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细化。商家可以通过顾客及朋友圈链接点击量来设置客户数据库,将用户群体进行组群分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朋友圈分享产品宣传时,针对不同的产品要设定不同的目标人群,对不同需求的客户推销不同类型的产品。将产品市场集中化,分享产品信息时仅部分好友可见,避免客户或用户产生刷屏的视觉疲劳。企业要对客户进行持续化服务,将客户发展为社群,使产品或服务增值,进而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以面膜微商为例,营销人员可将自己微信中的好友根据产品需求进行分类,在朋友圈内分享主打保湿补水类面膜的宣传时,主要针对保湿补水类的组群客户及大众客户,避免美白滋养类的客户对刷屏产生反感。
(三)拟定并优化市场营销组合。市场是灵活的,产品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企业需要从产品、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整。营销人员要根据市场所反映的产品需求情况及时优化产品组合,灵活搭配产品组合,或者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引进新的辅助产品。营销主要有类型,即扭转型营销;刺激性营销;开发性营销;平衡性营销;恢复性营销;维护性营销;限制性营销;抑制性营销。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对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更加有效地宣传产品并提高产品的销量。以面膜微商为例,若清洁保湿类面膜的市场低迷,需求量低,可考虑重新设计产品,转向深层补水类面膜或美白滋养类面膜的销售、或降低清洁保湿类面膜产品的价格,或者优化产品组合等措施,来刺激市场,提升市场的需求。
(四)组织开展营销活动。营销管理中,营销活动是关键性的、极其重要的步骤。介于C2C微商的营销范围小,客户数量有限,其营销活动就显得更加重要。当确定了目标人群,锁定目标市场后,营销人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进行营销活动宣传,目前转发分享原文集赞享受优惠,设置微信会员卡是最为火热的营销活动。微信商家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在特殊的时间,如妇女节、双十一、双十二购物狂欢节等时期推出相应的优惠活动,从而增加产品的销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大型营销活动开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平时产品的宣传推广,营销人员可以定期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一些与自身产品相关的健康知识,避免产品广告刷屏造成视觉疲劳的同时,吸引广大的客户及潜在消费者。以面膜微商为例,营销人员可以每日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关于脸部滋养健康的相关文章,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力,引发大家的共鸣,后期再逐步推销自己的产品。
(五)完善售后服务,做好信息回馈分析。售后服务是营销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售后服务是维持新老客户长期合作的重要因素。C2C微商主要是依靠信任度极高的熟人进行宣传推广,要更加注重客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回馈,营销人员要设置良好的售后服务,在销售时就提前设定退换货相对应的条件,以便于售后处理,形成良好的商业信誉。根据客户对产品使用过后的信息反馈,对产品营销方式进行优化调整,配合市场做出更有效的营销方案。
(六)制定合理的营销管理模式。C2C微商多为个体商家与小型企业,人数少,规模小,应采取集中化的营销管理模式,对营销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人对人、点对点的方式直接插手营销团队的日常业务管理,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加强营销团队的执行力。企业壮大的过程要合理的发展产品商,扩大团队规模,防止传销的出现。
四、结语
C2C微商是个体营销,企业应该最大限度地借助现有资源,而不是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新媒体背景下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是迅速的,企业不必过分追求完美,产品更替,市场变化远比完美更加重要。企业需要做的是让自己的产品快速上线,快速推出新功能,不断给客户制造新鲜感,让客户参与到迭代的过程中。C2C微商需要抓住产品特性,提升产品质量,使产品品牌化,专业化,不断地优化营销管理过程,扩大客户数量与产品的营销范围,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使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彤.微信营销未来发展展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1:78-80.
[2]代博文,李艳菲.微商与传销的关系研究――诚信经济[J].东方企业文化,2015,12:116+118.
[3]时妍婧,张丽.大数据时代微信营销的创新方式探析[J].电子商务,2015,08:31-32.
[4]范雪巍.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商务,2015,09:35-36.
[5]殷言言,苗蕴慧,段丽妮.微商的管理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