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常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安全常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安全常识培训

篇1

电气火灾 现状 问题 对策

近年来我国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率显著增长,建筑电气火灾一旦发生,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建筑电气火灾不仅容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还会给国家的经济、文物保护等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建筑电气火灾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探索相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分析

建筑电气火灾多发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引起的,如对电加热器具使用不规范等都会引发电气火灾;还有一类是由于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引起的,如线路出现接触不良、短路、负荷过重、配电盘出现问题、漏电等都会引发电气火灾。

1、电气防火工作中监督管理职责不够明确,是电器火灾发生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

在建筑电气防火监管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对各部门承担的责任与具备的权利没有明确,协调配合存在较大的难度,难以取得成效。

2、违章设计、施工和假冒伪劣电气产品是引发电器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

由于监管不力,电气系统在设计、施工、产品选型方面缺乏规范。很多电气产品质量不过关,假冒伪劣电气产品充斥着市场,因此电器火灾频繁发生。

3、违规操作与安全用电常识缺乏是引发电器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

很多电器应用者与电器生产单位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在具体工作中经常发生忘记关电源、操作错误、滥用大功率电热器具等都是诱发电器火灾频发的原因。

4、有关电气火灾技术防控措施不能有效跟进

从现阶段我国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技术的研发推广来看,发展十分缓慢,能力水平低下。我国的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建筑电气火灾防控对策

1、不断健全电气防火法规体系

要从立法层面加强电气防火安全法规建设,将相关内容明确纳入到我国、《电力法》、《消防法》、《建筑法》当中,从法律的层面加强电气防火监督管理,明确各方职责;要对国外这一方面的经验积极借鉴,使我国的电气防火安全规范具有统一性,形成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能够切实有效地为我国建筑电气安装、设计、管理、使用的防火安全能力提供可靠的指导。

2、严格电气防火管理监督

在建筑设计、验收、施工、使用等各个环节,以及电气产品生产、流通阶段,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自身职责,严格电气防火管理监督。有关电气防火工作,作为电力管理不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将其与本行政区域内电力供应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放置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监督管理。作为电力供应者、电力使用者要以《供用电合同》为指导,行使好自身职责,将电气防火相关措施落实到实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把电气工程的施工、设计、监理纳入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从根源上对建筑电气火灾隐患做好防控。公安消防部门要在行政许可环节加强建筑消防设计验收、审核、开业前检查等,对检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3、对电气产品及市场加强监督管理

相关的工商部门与质量检查部门要严格以国务院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落实工作:“对存在火灾隐患的电气、燃气等设备,质检部门要出台明确的标准,要在防火性能方面有明确的要求,生产单位对生产的电气设备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做好明示,同时要对防火注意事项有详细的说明”,对电气产品的防火性能检查管理要贯穿在电气产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从法律的层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电器产品给予严厉的打击。

4、对电气防火新产品、新技术大力推广

将电气防火基础理念与有关的实用技术在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进行推广研究,从技术层面提升电气火灾预防与控制的效率,尤其应该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安装漏电火灾报警器,对电气线路的故障与显现的异常情况做到及时精准的掌控,能够在第一时间报警,提升预防电气火灾的效率性。

5、加强电气防火检测服务组织建设

电气防火检测对技术性要求较高,从事电气防火检测的服务组织其技术能力一定要过关,要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建筑电气火灾预防性检测要求和方法》,为电气防火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6、大力举办电气防火宣传教育培训

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对安全用电常识、电气火灾防控技术进行普及宣传。选取典型建筑电气火灾案例进行深刻的剖析,提高社会群体的安全用电意识。

三、结束语

对电气火灾进行预防与控制,一定要具有系统性,对电气火灾一定要科学认识,重视防治工作,能够对存在的火灾隐患提前做好防范于应对,同时要做好电气火灾安全教育工作,从整体上促进建筑电气系统防火安全性,将电气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海,避免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

参考文献

[1]杨在塘.建筑电气消防安全培训读本(M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3-55.

篇2

一、汽车修理厂消防安全现状

(一)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内设置修理车间,喷漆车间和蓄电池充电室等,有的车间甚至毗邻居民房(老城区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大部分修理厂都民营化,为降低成本,经营业主往往租赁一些三级耐火等级和危房内设置各类车间,有的修理厂各类车间设置同一建筑物内,没有独立设置防火分隔措施,假设某一部位发生火灾,就有火烧连营的危险,不仅能烧毁车间还能殃及四周毗邻居房屋。

(二)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电器线路敷设不规范。如喷漆等车间安装不防爆的开关,熔断器,插座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电气线路未加耐酸的套管保护,蓄电池充电室没有按照甲类场所设置电气设备和敷设电气线路,通过交通运管部门安全治理整顿发现绝大部分修理厂经营业主都没有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敷设电器线路和配置不防爆设置,甚至有的修理厂配电盘设置在存放汽油、香胶水仓库内,库房内连接压缩机、电焊机的电线都是临时拉接,几乎80%的厂家配电盘没有设置电器保护装置,设置普通电闸刀,图方便省事都没盖上闸刀盖。

(三)有部分修理车车间内设置有职工宿舍和厨房,是典型“三合一”场所。这些修理厂耐火等级低、无防火间距、电气线路陈旧老化和乱拉、乱接现象突出等,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人员难以逃生,物质疏散困难,可见其火灾危险性之大。

(四)、没有配置灭火器材或已配置但已失效,从业人员未经消防知识培训。从武进区20__年上半年统计数字看二级汽车修理厂基本上配置灭火器,其他小型修理厂都没有配置灭火器,但这类场所经营业主都没有落实好消防器材保养,维修制度,大部分配置灭火器失效或达到灭火器报废年限。

(五)业主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业主的文化层次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对于一些基本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基本常识知之甚少,不知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不知道最基本建筑、电气防火常识。

二、汽车修理厂主要防火对策

(一)认真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要按照《消防法》第14条的规定,督促落实汽车维修企业,认真履行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强自身消防监督管理,抓紧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细化和规范具体责任,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单位的经营管理之中,提高自身预防火灾能力。

(二)各类车间设置宜设置应不低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严格按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厂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进行防火设计、施工到竣工消防验收,保留必要的防火间距,根据需要设置门、防火墙、窗通风孔、机械排风系统和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等,严格消防审核、消防验收,把好源头关。

(三)按行业标准配置防爆电气设备,规范敷设室内电线,特别是甲、乙类物品运输车修理车间以及修理厂内的喷漆间、电瓶间、乙炔间等室内的电气设备均应按国家标准《爆炸和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根据场所配置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落实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具体应参照修车库灭火器配备数量标准配置,修理厂从业人员应建立培训制度,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否则用人单位不得采用。

篇3

本书共分为十章,依次为储油罐、输油管道、油库用泵、油库用阀、油品的装卸设施及作业、油库工艺与油库调度常识、散装油品人工计量、流量计计量、油品损耗及其管理、油库安全技术知识等,基本涵盖了油品储运工应知理论的全部内容。

《车用燃气与加气站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燃气汽车在我国问世时间不长,正处于技术发展、完善阶段。本书所介绍的内容,除了综合一些国外燃气汽车资料外,国内的资料主要是作者近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

本书共分为七章,依次为总论、车用天然气、车用液化石油气、燃气汽车加气站系统、燃气汽车技术及其配套装置、燃气汽车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液化石油气摩托车等,本书的各位作者都是各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和教授,他们所编写的内容相信对读者们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油品储运技术》

本书从石油库油品储运工技师的工作要求出发,着重介绍了石油库油罐的合理使用、石油库管道工艺、气阻和气蚀的控制、泵的泄露与密封、阀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石油库生产安全管理、石油库电气安全等内容,可作为油品储运工技师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石油库储运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既兼顾了石油库油品储运技师和高级工的实际工作需要,具备可读性,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石化销售企业安全管理》

篇4

关键词:电气调试;电气工程;事故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电气调试概述

电气调试指的是对电气设备的调整和试验。在生产性企业建设过程中,应在电气设备安装完成之后,经调试和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从总体上说,电气调试的质量对电气设备投入生产后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有决定作用,对电气自动化的实施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对企业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保证电气调试的质量,提高工程技术的水平,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电气安装的相关规定,在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电气调整试验。电气工程调试定额包括电气设备主体的调试试验及分系统调试试验两个方面。电气设备整体调试应按照工程性质进行计算,分系统调试中所包括的本体试验不得重复计算。常规电气设备调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高压设备试验;高压配电系统调试;高压传动系统调试;低压传动系统调试;低压配电系统调试;计算机系统调试;单体调试;系统调试,在完成以上八个环节的调试工作之后,并确认达到工程技术的指标,才能进行生产。

二、电气调试事故的成因

电气调试事故与电气工程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从电气工程的特点来看,电气工程的专业理论强、安装技术的难度高,由于现场施工环境的影响,导致现场条件的局限性较大。电气调试事故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逐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我国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为电气调试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和方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生产设备也层出不穷,人们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依赖心理越来越严重。由于新技术、新设备并不成熟,导致设备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加之设备操作人员掉以轻心,并没有根据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来执行,从而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安全隐患。以某企业的35kv的刀闸操作为例,由于没有严格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来实施,仅以过去工作的经验来操作,在35kv的刀闸操作过程中,以声音来断定断刀闸的开关跳闸情况,导致错误拉合了32-2刀闸,由此产生了带负荷和环流拉刀闸的严重事故,酿成惨剧。

(二)环境复杂,意外事故经常发生

电气设备在不同环境下使用,对设备要求也会不同。电气工程环境的复杂性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导致电气调试的环境也比较复杂,如果对环境因素分析不当,则可能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金属行业、建材行业、冶炼行业、机加工行业等,这些行业中由于存在着腐蚀性工业气体和粉尘污染,增加了电气调试事故发生的频率。电气设备尤其是室外安装的电气设备,不仅要承受雨雪天气造成的设备断路问题,还要承受工业气体的污染。比较而言,大雨天气能够稀释或冲刷掉导电粉尘或化学气体,对电气设备的伤害相对较小。但如果是小雪、大雾或小雨等天气,则可能会造成电气调试事故的发生。以某企业的电气调试为例,该企业110kv站的室外支瓶发生闪络,导致整个电网停电。雾霾、小雨等潮湿天气,也容易导致闪络,容易导致电气设备的破坏。

(三)设备老化,年久失修

对于早期电气设备而言,尤其电气设备总量有限,因此用电量符合也较小,老化的速度也较慢,电气设备的调整和维护也相对简单。但有着现代生产的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电气设备的电量负荷也不断提高,导致设备老化逐渐加速,传统的设备维护方案不能适用现代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电气设备在全寿命周期内,根据设备故障发生的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偶发故障期、少发故障期和设备耗损期。一般而言,电气设备属于高科技设备,资金需求较大,特别是企业生产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使用期较长,在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如果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且更换不及时,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电气知识

不少电气调试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电气调试中不遵循相应的电气调试安全准则,缺乏责任心,在工作中存侥幸心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由于电气工程的专业性很强,需要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如果电气调试人员的额电气防护知识不够或者不了解电气调试的安全过程,容易发生违章作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五)生物因素的破坏

生物因素是难以预防和避免的事故成因,生物因素对电气设备的损害,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如鸟类停落在带电设备上,可能会发生短路现象。某些企业对设备管理不加以重视,加之平时监管不当,一些小动物如虫蛇鼠猫等进入到了设备区域,在带电设备的区域停留时,容易导致设备损坏和短路现象,从而引发停电事故。

三、电气调试事故的对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不断增大,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电气调试事故的成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电气调试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一)遵循电气调试的工作规则

在电气调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电气调试的安全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电气调试准备工作。为了保证电气调试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在调试工作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和知识准备两个方面。尤其是在系统复杂的电气调试工程中,全面的准备工作对工期和工程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准备工作包括审查图纸资料、组织技术学习、制定调试具体流程和方案,准备调试工作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第二,电气调试的安全问题。在电气调试过程中,应首先切断所有的电源,拉开刀闸,使其有明显段开出。在断开电源之后,应断开高压、低压两端的电压互感器和变压器,以万用表验电。验电工作应由两人以上进行,穿绝缘靴子、佩戴绝缘手套,在做好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实施操作;在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以使用绝缘棒,根据绝缘棒的噼啪声音和电火花情况判断是否有电压存在。如果有电压存在则应禁止在带电设备上工作,且在现场和四周挂上警示牌。在确保电源切断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带好静电报警安全帽,按照电气调试的规定进行操作,并与带电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三,调试人员的安全问题。一是加强调试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消除调试人员的侥幸心理。二是严格执行电气调试的相关规定,保证电气调试工作按规定进行。三是加强对调试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和考核。四是应对现场环境进行了解,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以减少调试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五是应注意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的调整,保证最佳工作状态。

(二)强化和开发电气调试技术

目前,电气调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带金属外壳装置应接地,缩短试验高压引线,进行绝缘加固处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电气设备不会放电。二是装置的电源开关应采用双击隔离开关,保证明显断开。在试验回路时,电源开关的抵押回路应设置电源断路器,且安装自动跳闸装置。三是在电气调试前,应将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在拆除电气设备时,应做好标识工作,在实验完成后恢复原样。四是在变更试验中或者试验后,应切断试验电源,对实验设备进行放电处理。

(三)加强调试人员的培训

电气调试人员素质的高低对电气调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重要影响。在电气调试工作中,首先应加强安全教育,开展阶段性的安全培训,让调试人员紧记安全规范和守则,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在安全教育中,应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和目标。加强调试人员的培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应加强对调试人员的责任心和纪律性教育,定期检查调试人员的工作,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二是强化和普及调试人员的安全规则和安全常识,加强其专业知识培训,增强调试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其操作流程和方法。三是提高调试人员的紧急事故处理能力。在电气调试事故发生时,调试人员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仅能大大减少调试事故的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能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

以电厂电气调试为例,不同电压等级对安全距离有很大影响,具体如表所示:

表1 临近或者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

表2 带电线路杆塔工作时的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

(四)对设备调试进行严格监管

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非常重要,不仅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电气日常维护工作中,应对电气设备的老化现象、电阻过大、反映迟钝、效率低下等情况进行分析,对电气设备的耗损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在案,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对于特殊的行业的电气设备,如冶炼厂、化工厂、焦化厂等,应建立一套严格检测制度,对二氧化硫浓度、地表辐射程度、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日常清扫工作,保证电气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事业的发展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空间,电力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电气调试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电气调试工作是电气安装工程的最后工序,调试工作的质量对电气设备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由于电气调试工作的环境比较复杂,管理制度不健全,设备老化严重,且调试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导致电气调试事故经常发生,影响了电气调试工作的质量,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电气调试工作中,应遵循电气调试的安全规程,做好电气调试的准备工作,强化调试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加强设备调试的监管和人员培训,合理安排调试施工的步骤和顺序,保证电气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徐公银,张德华.浅析电气调试事故成因及其防范[J].价值工程,2012,31(20):61-63.

[2]夏小燕.电气调试事故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2,19(2):36,38.

[3]王万勇.浅谈电气调试事故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风,2010,(21):257.

[4]沙德敏.分析事故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资讯,2011,(11):135-135.

[5]耿国.浅析电气调试事故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15).

[6]刘建中.浅谈火电厂建设中电气安装与调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50.

篇5

[关键词]电梯限速器张紧装置电气安全开关安全钳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144-01

当今社会,电梯已逐渐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辅助工具。无论是在高楼大厦里的载客电梯,还是在工厂里的载货电梯,都是人类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帮手。虽然电梯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电梯事故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是使用者不遵守使用规程而造成的,同时也有很多事故的发生都与日常维修保养的疏忽不到位有关。因此提升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质量是减少电梯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想要做好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就必须对电梯的各个组成部分做好全面的了解,以便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无遗漏。在电梯的各个部件中,安全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安全部件,是保证电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电梯安全钳装置是在限速器的操控下,当电梯出现坠落、断绳等异常情况导致速度失控后,将轿厢紧急制停并夹持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限速器是安全钳的触发装置,当限速器检测到电梯速度超标时就通过其张紧力所产生的摩擦力触发安全钳,故只有当限速器所产生的摩擦力大于安全钳动作所需的提升力时,安全钳才能顺利动作将电梯轿厢制停保证安全。由此可见,要确保安全钳能在意外发生的时候保障使用者的安全,电梯就必须时刻保证限速器有足够的张紧力去产生所需的摩擦力。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第9.9.4项规定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绳的张力不得小于300N同时也不小于安全钳起作用所需力的两倍。而限速器的张紧力是靠与其配套使用位于底坑的张紧装置所产生的,并设计有电气安全装置保证其张紧力,当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也就是其张紧力得不到保证时电气开关便会动作使电梯停止运行保证安全。所以正常情况下,限速器的张紧力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7001-2009中第3.15项对限速器张紧装置的要求是限速器绳应用张紧轮张紧,张紧轮(或是其配重)应有导向装置并且当限速器绳断裂或过分伸长时,应当通过一个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电梯停止运转。有一部分电梯由于在安装、日常维修保养时做的不到位,会出现限速器张紧轮电气安全装置有效,但在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电气安全装置无法有效动作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张紧装置与电气安全开关产生错位所导致的。分析错位问题,存在以下四种情况:一、张紧装置与电气安全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安装位置错误。正常情况下电气安全装置应该装在其触发装置的下方,在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张紧装置在重锤重力作用下带动电气安全装置的触发装置向下方移动,动作电气安全装置起到安全保护作用。而有的电梯却将电气安全装置装到其触发装置的上方,这样就导致在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电气安全装置无法动作的问题。二、限速器张紧装置重锤与地面距离过小。在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张紧装置在重锤重力作用下带动电气安全装置的触发装置向下方移动动作其电气安全装置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而有的电梯限速器张紧装置重锤安装位置与地面距离过小,从而导致重锤的下降距离有限。当重锤接触地面后,张紧轮电气安全装置仍未动作。三、张紧装置与电气安全装置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偏差。电梯长时间使用后就有可能会导致其限速器张紧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不可靠,使张紧装置在水平方向产生偏移。在电梯日常的维修保养中,如不能及时发现这类问题,会造成在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张紧轮电气安全装置与其触发装置不在同一垂直平面内,进而导致电气安全装置无法动作的问题。四、张紧轮电气安全装置与其触发装置间距离过大。部分限速器的张紧装置动作时,其向下方移动的轨迹是一个弧线,也就是说其运动有一个最低点。当张紧轮电气安全装置的位置低过最低点时就会产生电气安全装置无法动作的问题。

电梯限速器张紧装置关系到安全钳是否能在危机时刻有效动作,从而直接关系到乘梯人的生命安全,固作为验证张紧装置的电气安全开关是否能有效动作动这一点在日常保养检验中更是不应忽视,可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着一些电气安全开关单独动作有效却与张紧装置联动失效的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维保人员在日常维修保养中只注意去验证其电气安全开关能否切断安全回路使电梯停止运行,而忽视了当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导致张紧力不足时电气安全装置能否有效联动的问题。电梯日常维修检查中,由于我们较难模拟断绳或者钢丝绳过分伸长的情况,所以很多维修保养人员只是沿袭一套简单的检测流程:单纯试试电气开关。对于设置这样一个电气开关的原因及意外时发生保护动作的原理并没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因此,电气开关的设置位置的要求容易被忽略。实际上这种情况不仅仅只体现在限速器张紧装置电气开关一个问题上,在其他问题上也存在一些类似的隐患,这样就给电梯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当然电梯的使用安全不是只简单依靠维保人员就能实现,而是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努力来共同实现。首先,要加强民众安规意识,普及电梯安全操控知识和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使用者要在使用过程中遵守电梯使用规程,做到按规使用电梯;需要做好安全操作指南的普及,可以在电梯内张贴安全使用电梯的注意事项;在电梯内可视电视循环播放安全使用电梯的方法以及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的应急和自保方法;在公共场所,选择性播放电梯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避险常识。只有提升了全民的安规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电梯的使用舒适度及安全系数。其次,要提高电梯公司安装维修保养质量,加强对维修保养人员的培训。要严格把控质检关,促进电梯公司切实提高安装保养质量。重视对维修保养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对电梯的认识和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要从根本上了解电梯,知道其各部分的原理与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电梯的维修保养质量,为电梯的安全使用真正做到保驾护航。最后,社会各界应该帮助电梯公司加强对电梯的监管。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尽量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为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1 关于人口聚集区域的火情危害性

(1) 区域的方位实际不合理。现在很多的宾馆以及图书室等机构,为了一些利益,将一些空闲的地方外租或者是设置一些娱乐区域,此时它们和别的建筑区域之间未设置合理的分割方法,如果发生了火情的话,其会以非常快的速率发展,而两个区域的人流混乱,干扰到疏散活动的开展,进而就容易引发很多的不利现象。很多此类区域还设置在地下。很显然它们的火情危害性更加的严重,如果出现了问题的话,火情无法有效的掌控,救助活动不能够合理的开展,此时就会导致一些伤亡现象发生。并且,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的教育的普及,上网吧的人群有了较大的变化,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原来上网只集中在少部分人上,现在,在城市大部分六七岁的儿童也会打游戏,网民有老人、青少年和儿童,一旦发生火灾,老人行动缓慢,儿童对消防逃生知识缺乏,不懂得如何逃生,这是火灾人员死亡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2) 设置的安全出口的总数太少,或是把第二出口闭合。之所以设置该出口目的就是为了在灾情出现的时候能够便于人们逃离,不过一些场所只是设置了单个的区域,虽说有的设置了超过两个出口,不过在运作的时候都是闭合的,只是用其中的一个。而通过很多的实际问题我们得知,许多的伤亡现象的出现均是因为出口的总数太少,或是闭合而导致的。

(3) 装修用的易燃物品非常多。这类区域为了美观以及档次性等规定,很多都是使用那些容易燃烧的物质,如三夹板木龙骨、木材、胶合板、塑料板、棉丙交织布、化纤地毯等等,此时使得负载增加,当火情出现之后其以非常快的速率发展,而且容易出现很多的毒气,此时毒气会沿着窗户以及缝隙等扩散,一直延伸至整个范围之中。从很多的火情事实中我们得知,火灾中死亡的人员约70%的人都是因吸有毒烟气窒息而死。

(4) 消防装置不足,破损以及停用等问题很是显著。这些设施对于应对火情来讲意义很是显著。相关的执法工作者在平时的监管工作之中,常会遇到很多此类区域的消防设备总数较少,或者是型号不合乎规定的问题,有的严重的超过了使用时间。一些区域的疏散标志模糊。还有个别的地方虽说设置了很多的设备等,不过因为工作者的不合理维护等,导致其不能够有序的运行,也就是相当于一种摆设了。

(5) 电气设备使用管理不当,违章用火用电现象较多。有些人员密集场所在建筑装修装潢过程中,只注重环境优雅,品位高档,往往忽视对电气设备和电器线路的规范安装使用,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用电量大,容易发热漏电打火。有的场所因使用伪劣电气线路设备,电气故障时有发生。有的场所电器设备设计安装不符合规定。大部分灯具直接安装在吊顶上,灯具的高温表面或镇流器发热引起可燃吊顶造成火灾。为日后火灾的发生埋下隐患。这样很可能因超负荷引发火灾事故。

(6) 经营者管理混乱,部分人消防意识淡薄,逃生能力差。有些人员密集场所为了赢利目的,存在严重超员现象不加以控制,工作人员未经过专门的消防安全培训,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和防火灭火常识,以至发生火灾时束手无策,酿成重特大事故。

2 预防对策

(1) 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消防监督人员要熟练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建筑、电气防火的消防知识技能,及时了解掌握新型工艺、材料和设备的各种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极参与人员密集场所灭火预案的制定,定期组织灭火、逃生自救等方面演练,不断提高日常监督水平和火灾隐患判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2) 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明确并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开展对员工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训练,使场所全体人员都应该熟知必要的消防知识,提高“四个能力建设”,即提高检查消除火患能力、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同时,时刻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3) 严格把好审批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机构要严格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和审验分离制度,确保审核、验收的严格性和权威性。对人员密集场所的设计、审核、验收,要严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关,不留隐患。

(4) 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针对各时期、各阶段火灾形势和消防安全形势,结合各类专项治理工作,突出重点,加大现场监督检查频率,特别对安全出口数量、疏散通道的宽度不符合消防规定的坚决不能营业;其次,必须强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灯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第三,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铁栅栏、堆放物品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严禁在营业、生产、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在实施处罚的同时,对于同一场所因发生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被查处两次以上时,应在报刊等新闻媒体上曝光,实行处罚和舆论纠正并重的根治机制。

(5) 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公民的消防意识,提高社会的消防素质,是预防和整治火灾的基本措施。一是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制,通过媒体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加强对公民的消防知识教育,强化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二是人员密集场所要加强员工的消防学习培训,增强员工的消防法制意识,增长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强化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

结语

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应当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管理,确实彻底的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另一方面,公共娱乐场所的防火负责人及其员工应当重视防火安全;不断增加消防意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

篇7

【关键词】电气调试;事故成因;防范;措施

在我国的电力企业建设施工中,从安全的角度来说,电气调试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因为,电气调试工作者的工作环境造成他们一方面面临物体塌方、高空坠落等一些机械性的危险和伤害;另一方面操作对象自身具有易触电,易发生操作不当等增加事故频发机会的危险。尤其是当进行电气企业的扩建以及维护等工作时,调试的失误将危机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轻者损毁设备、影响用户用电,严重的将造成电力系统崩溃,导致大面积停电,给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一、电气调试的事故成因

以下我们综合的分析以下几点电气调试事故的成因:

(一)设备老化严重,年久失修

早期电气设备的使用,由于设备不多,对用电量的负荷还十分的小,相对而言,老化的速度也比较慢一些,维护和调试起来也就相对的会比较容易一些。但是,现代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企业的大力发展,电气设备逐渐充斥了生产生活的角角落落,电气设备的使用率逐也越来越高,电量的负荷率也越来越重,导致设备的老化速度越来越快速,传统的那些设备维护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气设备引起的这些剧烈的变化。

(二)环境复杂多变,时常发生意外

并不是有所的企业只需要更新老化的设备就能解决安全隐患和调试事故频发的现象,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业,比如冶炼行业、建材行业、金属行业、机加工行业等。这些行业存在粉尘污染和具有腐蚀性的工业气体(比如二氧化硫、硫的三氧化物、溴气或氯气),所以电气设备特别是35kv的或者在室外安装的那些电气设备,不仅要承受化学气体的污染还要承受雨雪风物等天气引起的设备短路等诸多问题。

(三)外力的破坏,员工缺乏经验

所谓外力破坏主要是指由于外力的作用,输电设备遭到破坏。通常的外力破坏的情况主要有:

1.人故意的破坏输电设备,例如,目前屡禁不止的偷盗光电缆等犯罪行为。

2.交通事故的发生破坏输电设备。比如,运货车辆超过标准高度,挂断空中的输电设备,导致其遭到破坏等。

3.建筑建设和开发造成输电设备被破坏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比如,某些开发公司在进行施工建设的时候,施工前准备不足,误将地下电缆线路破坏挖断了等。

4.其他情况对输电设备造成的破坏,例如,风筝或者飘飞的塑料袋挂在了高压电线上面,导致高压电线出现短路的现象。

5.电气调试维护人员经验不足,对于新设备不了解,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如果对事故处理的方式不当,那么更会进一步引发较大的事故。例如,对于新电力系统的电路了解不够深入,盲目的处理和应对,就容易导致较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对于生产生活人民财产安全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四)难以预防的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难以避免和预防的事故发生成因,由于生物活动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多发生在春秋交替的时候,最常见的是鸟类落在空中高压输电线路上面,同时接触到两根高压输电线,造成短路现象。

(五)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有漏洞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新技术、新设备的日新月异,这使得我国电气设备的调试和维护也越来越简单快捷,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产生了依赖和掉以轻心的心态,制度上便出现一些漏洞,买下了隐患。

二、电气调试事故防范的具体措施

1.电气调试技术目前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1)带金属外壳的装置必须接地,尽量缩短试验高压的引线,可进行相应的绝缘加固,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确保不会放电。

(2)装置中的电源开关需要使用双击隔离开关,确保明显的断开,在试验回路时,其抵押回路中需要设置电源的断路器,并且需要安装自动跳闸的装置。

(3)实验前的所有设备的电气连接的端头都应该切断,并在拆除之时做好标识工作,以便实验完毕之时可以完整的恢复原样。

(4)在变更试验中的接线或者试验结束之时,都应该事先断开试验中的电源,然后对被实验设备实施放电,把高压试验的设备上的高压短路进行接地。

2.严格设备调试监督和管理

平时的未雨绸缪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尽量避免当设备出现问题之时才进行调试和维护。一旦电气设备出现了反应较慢,电阻过大、老化现象、效率降低等缺陷的时候,应该针对电气设备的严重程度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并及时记录在案,从而保证电气设备能够安全的持续运行。对于比较特殊的电气设备使用企业(比如焦化厂、化工厂、冶炼厂),应该建立起严格的系统检测制度,定期检查地表的辐射程度、二氧化硫的浓度、空气中的颗粒物的浓度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保证检修清扫工作的进行,维持监测的相关设备在运行时周围环境状态俱佳等等。

3.强化调试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

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1)加强调试技术工作人员责任心以及纪律性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定期的检查他们对于安全教育相关目标和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有利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2)普及和强化调试技术人员的安全常识和相关规则,提高调试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单靠组织措施进行事故安全的防范是不足够也不可靠的,强有力的组织防范措施还需要更加娴熟正确的调试技术支持;(3)加强培训调试技术人员在发生事故时的应对措施。比如,在电气调试的事故中,相关的应对措施主要是针对触点事故的,因此,对于心肺复苏发一些比较常用的救生法方面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4)除此之外,变电站的所有从业人员也应该相应的提高自身的责任心,相应的改造一些陈旧老化了的电气设备。

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气事业的蓬勃开展,电力事业的飞速上升,需要相关调试技术人员关注和思考的相关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暴露出来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在设计和实施防范措施方面,要求调试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电力事业持续稳步的发展壮大,保证我国大众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利益,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沙德敏.分析事故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资讯,2011(11)

[2]王万勇.浅谈电气调试事故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风,2010(21)

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用电;用电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抓好安全用电管理,提高用户安全用电意识,减少电气事故发生的几率,防止及避免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既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有利于用户的安全生产和生活。本文就供电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电用户安全用电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加强新用户进网前源头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安全用电,杜绝新建电气设备不合格、安装不规范所带来的事故隐患,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

1.供电企业在接到新用户用电申请后,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考虑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定供电方案。重要用户应尽量考虑双电源供电,并事先考虑在可能发生电气事故而造成供电中断时,如何向重要负荷提供保安电力。在必要时,应向用户提出自行安装备用电源的要求。

2.用户自建的受电端变电所、低压线路等电气设计图纸应由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经供电企业审核合格。

3.用户电气装置应委托有相应的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供电企业应与用户、施工单位应共同进行中间检查。中间检查的重点是检查电气安装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结束后,共同对施工质量进行竣工检查,将发现的质量问题及事故隐患由施工单位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以免给日后的运行带来后患。

二 签订供用电合同,明确运行管理责任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同用户之间订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应在“公平合理、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各用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根据用户受电电压、用电性质等特点,可将供用电合同划分为高压供用电合同、低压供用电合同、居民供用电合同三大类别。按照受电装置的形式,高压供用电合同可细分为双电源高压客户供用电合同、专线高压用户供用电合同、环网柜高压用户供用电合同、高压柜用户供用电合同、台架高压用户供用电合同;低压供用电合同可细分为低压专线用户供用电合同、低压客户供用电合同。对自备发电机的农电用户,还需签订自备电源使用协议,落实防止向电网倒供电的措施。

三 加强日常用电检查工作

1.建立健全、稳定的用电检查人员队伍。对用电检查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必须严格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实行持用电检查证上岗制度。

2.明确用电检查人员工作责任。可组织各用电检查人员签订《客户安全用电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责任人的工作目标、任务、范围、内。

3.根据事故规律和季节性的特点组织安全用电大检查,及时组织缺陷整改和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定和落实各项预防事故措施。

4.用电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1)配电室:①各种仪表、信号装置指示正常。②各种设备、各部接点无过热、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导体(线)无断股、裂纹、损失;熔断器接触良好;空气开关运行正常。③各种设备的瓷件清洁,无裂纹、损坏、放电痕迹等异常现象。④开关指示器位置正常。⑤室内温度无过高,无异音、异味现象;通风口无堵塞。⑥照明设备和防火设施完好;绝缘工具完好,试验合格。⑦建筑物、门、窗等无损坏;无渗、漏水现象;防小动物设施完好、有效。⑧各种标志齐全、清晰。⑨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无锈蚀、损坏等现象。

(2)变压器和变压器台:①套管清洁,无裂纹、损伤、放电痕迹。②油温、油色、油面正常,无异声、异味。③呼吸器正常、无堵塞现象。④各电气连接点无锈蚀,过热和烧损现象。⑤焊口无裂纹、渗油;接地良好。⑥各部密封无老化、开裂,缝隙无渗漏现象。⑦变压器台架高度符合规定,无锈蚀、倾斜、下沉;木构件无腐朽;砖、石结构台架无裂缝和倒塌的可能;地面安装的变压器,围栏完好。

(3)低压部分:①居民生活和商业用电:户内应安装总配电箱,配电箱内应装设有明显断点的开关、过流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开关;在TN-C系统内的单相用户必须三线进户,三相用电的应五线进户(相线、工作零线、保护零线),保护零线在户外与低压电力网的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和熔断器,家用电器和其他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TT系统内的用户必须各自装设合格的接地装置,家用电器和其他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接地极可靠连接。②工业用电:配电箱(屏)内应装设有明显断点的开关、过流保护装置;TN-C系统内的工业用户应五线进户(三相火线、工作零线、保护零线),保护零线在户外与低压电力网的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和熔断器,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必须重复接地;TT系统内的工业用户必须装设漏电总保护和合格的接地装置,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接地极可靠连接;所有移动式用电设备应装设末级漏电保护,单相设备用三芯电缆连接,三相设备用四芯电缆连接;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安装维修必须由持证电工负责;设备线路符合规范,无乱拉乱接现象;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有自备发电机者应安装防倒供装置。③农田和鱼塘用电:农田和鱼塘用电严禁挂钩接线,必须在田头开关箱接线用电;打禾机、流动水泵及增氧机应有末级漏电保护,并采用四芯电缆连接,其中第四条芯在TN-C系统内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在TT系统内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农用电动机和电缆在使用前要进行绝缘试测,不合格者不得使用。④建筑工地用电:建筑工地用电要实行三级漏电保护和三相五线制供电,使用加锁的标准配电箱;对于农村小型私人住宅建筑用电应实行漏电总保护和末级漏电保护,在TN-C系统内用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要重复接地;在TT系统内用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用电线路必须使用绝缘导线,临时线路必须按标准架设;禁止在排栅、拉头、钢筋、提升架上挂线,禁止使用爬地线;禁止随意使用铜线、铝线作保险丝;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安装维修由持证电工负责。

篇9

某厂从建设到生产,先后发生了大小不等、程度不同的电气人身事故10余起。究其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受害人安全意识淡薄,其典型表现为违章作业;外因是现场存在不安全隐患。

1.1受害人安全意识淡薄

案例1:1994年8月2日早上,原103车间钳工班班长李某带张某、王某等到窑头用手砂轮打磨煤称绞刀叶片。当李某私自去接电源时,张某提醒让电工来接,李某不以为然,且直接用明线头接在没有盖的插座上,其中一根拧死在上边,一根挂在上边,本人也不清楚哪根是火线,哪根是零线。李某启动砂轮后,出现故障,随让王某去车间再取一个,李某则只将挂在插座上的一根线拔掉,(后来知道是零线),就坐在铁梯子上断开电源线中间插头准备换接砂轮,结果当李某撕下胶布,摸到明线头时,被击倒,由于两手横跨梯子两侧,电流通过心脏,后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为无证操作,本人是钳工,而不是电工;违章带电操作,接线时,未断开插座电源;违章接线,用明线头直接接于插座;受害人不听他人劝阻,侥幸行事。可见,这是一起由于受害人安全意识极为淡薄而导致的一起十分典型的严重违章事故。案例2:1996年1月23日上午,水泥东线电缆头发生爆炸。为尽快恢复生产,许某和李某等前往牛庄变协助供电公司有关人员检修。23日中午,已到吃饭时间,但此时只剩下回装避雷器项目,大家一致同意干完再走。午后1点20分,避雷器做过耐压试验后,李某主动提出上杆安装。此时,项目负责人许某给李某指示了安全上杆方位,但李某未采纳。当李某上到3m高的位置,探身去摘下边踩板时,踩板突然下滑,慌乱中身体失去平衡掉下,由于杆根多开挖的电缆沟,结果造成右脚被崴脱臼。经前后两次现场勘察、咨询,确认李某在使用踩板时,违反了安全规定,未按规范动作站立踩板,容易失去重心;同时将踩板搭在横担上造成踩板受力下滑脱钩。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在工作时间过长,尤其是在超过吃饭时间之后,极易产生急躁情绪而草率行事。归根结底还是安全意识问题。案例3:1997年3月5日上午,原104车间总降值班电工师某、张某接通知一起到窑尾变低压间负责送电,当师某试送电时,听到有电火花响声,即关闭空气开关检查,未发现异常,就二次送电,当发现计量表指示有异常时,两人打开柜门检查。发现通向计量表的A、C两相保险管被烧断破裂,这时,师某让张某在此等候,自己去取新保险管,张某想利用间歇时间把断裂的保险管取下来,但未考虑把电源断开。结果当张某用钳子去夹时,因张口大造成相见短路,产生强烈电弧光,右手背被灼伤,两眼也同时受到轻微伤害。违章操作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凡电工巡检作业,尤其是倒闸操作,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除特殊情况,严禁带电操作,带电(低压)操作应有专人监护。本次事故是一起十分典型的违章作业事故。说典型,是指违章事故的原因一目了然,即违反了电气工作人员应该懂得的基本常识,违反了应该认真执行的《操作规程》,说到底还是安全意识淡薄。综观以上事故的原因,内因都是事故的当事人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和防范技能差,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则是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的典型表现。

1.2现场存在不安全隐患

案例:1993年5月8日,原103车间仪表电工王某在巡检窑尾热工仪表时,不慎从3m多高的铁平台上(有一方孔)摔下来造成腰脊椎损伤,如果对方孔四周加防护栏杆或对方孔加盖板加固,则不会发生上述事故。上面事故的原因,都与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隐患分不开。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外因。

2全面电气安全管理

疏于安全防范,处处、事事、时时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对安全的管理,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必须落实到每一处、每一件事、每一分每一秒。因此,必须实施全面安全管理。全面安全管理,全面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必须落实到每一处、每一件事、每一分每一秒,而专职安全员不可能处处、事事、时时陪伴你左右,因此,全面安全管理要求“自己首先是自己的安全员”,“人人都是安全员”,自己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安全工作。

(1)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

众多事故发生的关键就在于思想麻痹,疏于防范。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一是与以往事故的当事人进行假设“换位”,从以往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痹思想;二是认真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和安全防范技能,把规程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安全、文明、科学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智慧的结晶,也是经验与教训的结晶,是安全工作的“护身符”。基于以上认识,该厂组织人员编写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手册,利用生产调度会、安全签零、安全讲评、安全演讲、悬挂横幅、书写安全标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生产法,宣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宣传各级领导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讲清安全事故的危害,不仅给国家、集体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给职工个人、家庭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与痛苦,帮助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组织职工进行安全事故案例讨论、安全技术培训、安全考试、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抽查等,帮助职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2)把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10

关键词:沿街商铺;消防;安全隐患;整治

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化以及乡镇商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沿街商铺逐渐增多,沿街商铺发生火灾的事故也逐渐增加[1]。近年来,沿街商铺火灾死亡人数逐渐增加,造成社会、个人的重大损失,同时也暴露出沿街商铺的消防安全隐患。沿街商铺火灾的发生,引起了政府、消防部门的高度重视,找出沿街商铺中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了解火灾的特点,并实施整治措施,预防火灾发生。

一、沿街商铺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以铺代库,造成火灾荷载密度较大

很多沿街商铺的年代比较长,有的新建商铺面积也比较小,商品中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经营人员为了提高竞争力,会充分、超负荷地使用商铺空间,比如将易燃易爆的物品密集堆放在室内,甚至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等位置[2]。为了降低成本,这样放置会造成商铺的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密度大,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二)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电器老化

近年来,针对沿街商铺火灾发生后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很多火灾的起火原因是生活用火不谨慎、电气故障等造成的。沿街商品中电器老化,有些没有穿管保护,线路铺设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没有计算线路的负荷能力,普遍存在乱拉乱接,室内存在纵横接错的电线,随便连接电气设备如取暖器、空调等,造成线路负荷较大。电气设备长时间工作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另外,很多商铺的经营人员在商铺中用火不规范,有些使用液化气做饭,没有隔离易燃易爆的商品。有些商铺中缺乏基础的灭火器,更加缺乏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洒系统以及泡沫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三)自救能力较弱,消防意识淡薄

沿街商铺中经营人员对消防知识了解较少,没有经过专业的消防安全培训,对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认为不可能发生火灾。面对突然发生的火灾,没有及时处理的方法。很多商贩、个体商户的法律意识、消防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普遍存在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的情况。很多沿街商铺的经营人员消防观念比较淡薄,缺乏重视以及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没有及时采取基础的消防安全措施。经营人员不愿意投入资金购买消防设备[3]。另外,有些沿街商铺存在普遍混居的情况,有些经营人员带着家人在商铺中居住,在发生火灾时,很容易发生全家丧生的悲剧。沿街商铺的业主往往来自全国各地,具有比较复杂的成分,消防管理部门的精力有限,造成沿街商铺缺乏足够的监督,有些物业制定消防管理制度,但是也很难落实。

(四)消防监督查处困难

很多沿街商铺处于资本积累的阶段,往往只看重经济利益,对自身安全不够重视,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对消防部门的整治措施会出现敷衍、消极抵抗的情况,甚至与执法部门“打游击”,在整治措施严的时候休息,避避风头,在整治措施过去后,仍然按照原先的做法经营,造成监督困难。

二、沿街商铺发生火灾的特点

(一)燃烧迅猛

在沿街商铺中由于存在较多的可燃商品,并且堆放较乱,存在较大火灾荷载密度[4]。因此,在发生火灾后,商铺里的温度会快速升高,火焰会快速蔓延,并且开始形成大面积的燃烧向多个方向蔓延。

(二)烟雾浓密

沿街商铺发生火灾时,由于商铺面积较小,排烟面积不足,会发生氧气含量快速降低。由于火灾发生时,易燃物品无法充分燃烧,会出现有毒烟雾,有毒烟雾中主要含有氧化物、一氧化碳等,会刺激人的眼睛,还会损伤中枢神经,对人体的正常呼吸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麻痹、窒息等现象。如果吸入有毒烟雾较多,会出现失去意识、丧失行动能力等情况。

(三)缺乏消防设施,逃生困难

很多沿街商铺的面积较少,经营人员对消防安全问题重视度较低,认为不会发生火灾,商铺面积小,不会有事,没有及时配置消防设备。商铺中缺乏消防栓、灭火器以及安全出口等消防设施,在发生火灾时,困在现场的人员无法通过自救逃生,也无法扑灭火灾,最终造成悲剧。

(四)火灾在深夜中发生率较高

如果在白天发生火灾苗头,可以快速发现并扑灭,但是在深夜睡眠状态下,人们的感觉比较迟缓,很难发觉初期的火灾,报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火势进入快速燃烧的阶段,火灾发展速度较快,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很难快速组织救火或有序逃生。

三、沿街商铺火灾防范措施

(一)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强化顶层设计

由于沿街商铺中的消防管理工作比较多,如果单单依靠消防部门,会出现人力资源不足,很难完成消防管理工作。因此,需要政府牵头,多个部门联合行动,促进社会各个行业单位、群众参与,加强群众预防治理火灾隐患的管理体系。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针对自查自改仅仅走个过场、虚假承诺的、具有突出安全隐患的部门进行集中整顿,加大曝光力度,落实沿街商铺消防安全责任。

(二)加强沿街商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除整治

由于沿街商铺中火灾事故发生率较高,需要吸取教训,加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建立专项沿街商铺的跟踪检查、防火巡查,使责任到人,建立督导制度。第一,查房东。确定房东是否与租客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第二,查电气。检查沿街商铺的供电线路是否根据国家电气标准安装,是否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具有金属管、封闭式金属线槽或者绝缘阻燃电工套管进行保护。第三,查住人。检查沿街商铺中是否存在违规住人的情况。第四,查出口。检查沿街商铺的安全出口、商铺楼梯间、疏散通道等逃生通道是否存在堵塞的情况,是否安装逃生设备、逃生窗等。第五,检查消防设施。检查沿街商铺中是否安装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电气火灾监控、简易喷淋设施等。第六,检查培训。检查沿街商铺的经营人员是否参加过专业的消防培训,对消防常识是否熟悉,是否具有基本的火灾逃生自救的能力。

(三)加强沿街商铺的消防安全工作

由于沿街商铺中火灾发生率较高,引起了政府消防部门的高度重视。消防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合适的消防安全方案,积极排查沿街商铺,对重点以及人流量较大区域进行登记造册,查明情况,加强整治。对数量巨大但是收入不高的沿街商铺不宜使用机械式的关停、罚款、查封等措施,这样会增加群众抵抗情绪,从而造成回潮,需要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解释,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观念,指导经营人员转变态度,主动配合消防部门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四、结语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沿街商铺逐渐增多,由于以铺代库、造成火灾荷载密度较大,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电器老化,自救能力较弱、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监督查处困难,造成火灾发生率较高。分析研究沿街商铺消防安全隐患,火灾的特点,制定整治措施,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工作,预防火灾发生。

参考文献:

[1]钟坚.提升安全指数解难题破困局——海口市骑楼老街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侧记[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8):15.

[2]孔庆红.天杭社区开展沿街商铺消防安全巡查整治[J].杭州(周刊),2019(13):61.

[3]梁芝松.家庭式商铺火灾危险性及其消防管理对策探析[J].安徽建筑,2017,24(06):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