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师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婴护理师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母婴护理师专业

篇1

关键词: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31-04

护理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四大紧缺人才之一,加快护理人才培养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优先发展战略。如何培养出能满足临床、社区护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护士一直是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焦点问题。许多院校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大量调研,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从确定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质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由于我校处于祖国边陲的新疆南疆地区,属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有明显的生源、服务对象、条件、地域等特殊性。因此,构建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我校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研究,但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属于一种传统的、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教学过程的组织还是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学用不一致十分明显,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缺乏本专业的特色,护理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内容上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护理理念,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学校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目标与定位。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

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专业培养目标应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根据对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调研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机构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和社区护理等五类岗位。每一类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与之对应,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部被调查者认为是一名合格护士必须必备的,具体如表1所示。排列在前6位非常需要的素质分别为双语(维吾尔语、汉语)能力(占95.1%);责任心与服务态度(占94.8%);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占94.2%);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占90.1%);病室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占85.1%);一般的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能力(占81.6%)。这表明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合格护士,双语能力、责任心与服务态度甚至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护士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护理技术的应用,对患者进行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培养能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临床一线工作,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能独立处理服务对象需求,并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的技术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专门人才,需要我们所培养的护士不但应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服务的人文基础和维语汉语沟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运行应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根据调研,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等五大岗位。根据医院和五大岗位的需要确定岗位课程培养目标,学校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分别进行了五大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在医院(社区)进行了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学生在五大岗位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兴趣和个人特长进行6周的拟就业岗位的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此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在岗位实训实习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同时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专业课程设置应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要保证人才培养适应护理行业的岗位需求,必须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聘请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在对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护师执业资格要求和高职生源特点,以护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考虑到各课程间知识、能力递进的逻辑关系,可设置“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技能课”。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课;岗位技能课根据五大岗位设置,同时辅以其他部分岗位课程。

课程设置应与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相适应 我校护理专业紧紧围绕学院总体目标“立足阿克苏,面向南疆三地州,服务新疆,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通过部分特色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根据办学目标和定位能服务于少数民族区域的特色护理高技能人才。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能服务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才,在公共技术平台课中需专门设置专业特色课,包括《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常用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多元护理礼仪》、《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心理》等。这5门课程主要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只有通过特色人才的培养,才能围绕学院总体目标和定位,有效地为新疆各民族提供医疗服务。

课程改革应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 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要积极与医院合作开发项目化专业课程,根据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定位相应的知识、技能,设计相应的活动,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临床案例为载体,根据临床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选取、序化课程内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应共同承担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做用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课程学习。同时要注重职业素质的教育,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教育,注重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材建设应与课程改革相匹配 项目化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材做支撑。课程改革后的项目化课程要与医院共同开发,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如《内科护理技术》应按照入院护理、支持知识、住院过程中护理、出院护理的程序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新编排。入院护理包括入院介绍、入院评估与记录、入院健康宣教、指导协助检查等内容;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包括按医嘱进行治疗、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随时观察评估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内容;出院护理包括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体现区域特色等内容。要建设能彰显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如在《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可根据区域特点设置文化与护理、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构成、汉族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比较和相互影响及护理特征、跨文化沟通与护理等五项内容,紧紧抓住“新疆一体”这个主题思想,注重学生正确民族观、价值观的培养;《常用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在了解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展示病例案例分析找出沟通的主要切入点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正确有效的沟通达到沟通目的”的护理工作沟通流程组织编写实施教学内容。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 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护理专业实践基地应根据学校“校内基地临床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理念,积极推行院校融通,进行校内仿真医院建设。我校从第三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进行学校、医院、社区的交替学习,在第六学期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拟就业岗位的就业实习,充分体现了办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学校和医院共建育人平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使人才培养达到高技能的要求,真正彰显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特色。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在每年的4月份有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岗位实习,可缓解医院每年4~7月无实习生的状况,同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真正实现了院校双赢。

教学团队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 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构建双向流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可通过邀请职教专家开设讲座、职教思想学习研讨、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的方式转变专业教师的职教观念。同时,将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教改任务与专业教师的职教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可聘请相应数量的兼职教师,满足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可将兼职教师编入课程组,参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增强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现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风车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调研结果,通过研究分析,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考虑专业知识、技能训练自身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三年学制等因素,结合护理行业的工作要求,我们在原有的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E”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在国内知名护理教育专家、护理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和彰显民族特色课程的指导下,根据各教学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工作性质和人才需求情况,创新和推进了“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专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基础,以护理职业岗位(群)实际要求的专业素质为核心,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对职业发展进行方向拓展。具体可用“风车型”加以形象表述,其模型及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护理工作任务和少数民族区域的特点,建立了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核心技能课的课程体系。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基本技能课四大子平台。岗位核心技能课包括与岗位对应的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和社区护理技术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 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是:第一、二学期在学校进行公共技术平台课的学习;第三、四、五学期的前9周,在学校进行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后9周在医院进行内、外、妇产、儿科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第六学期在学校进行6周的社区护理技术学习和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到社区进行4周实习,最后8周针对拟就业岗位进行就业实习。针对医院条件限制、班级较多的实际,可打破传统学期的时间安排,考虑将班级分组进行每个岗位的循环式学习安排。在学校岗位核心技能课的学习中,主要以病例为载体按岗位工作过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完全按医院环境设置建立模拟医院;在医院或社区前1~2周时间主要进行各种疾病的见习和实习,后面的3~7周主要进行岗位实习,同时根据真实的临床病例进行小范围授课。

人才培养的预期价值

实施全新的护理教学模式 通过上述改革,彻底打破了原来的2+1办学模式,改变了课中见习受限、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现状,将原来学生从第五学期才真正进入临床改为第三学期就彻底进入临床实习,真正实现了“大理论小实践、边理论边实践、小理论大实践”的全新护理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使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成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双高”,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强”,知识覆盖面和就业岗位面“双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的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 构建民族地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强调以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和支撑理论进行课程设置,突出了行动导向。第二,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变,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第三,围绕工作任务逐步开展学习有利于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第四,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理论知识,真正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分析民族地区护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应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需求的教改建议,根据建议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各项建设,才能真正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萍,陈丽莲,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09(4).

[2]涂明华,沈宁,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

[3]陈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J].中华护理教育,2009(7).

篇2

助产专业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自高职助产于2007年在我院设立以来,招生、就业形势良好,逐渐形成了既依托于护理专业,又区别于护理专业,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特殊专业。助产工作在产科质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助产工作者责任重大,肩负了保障母婴多个生命的使命,决定着多个家庭和多代人的幸福与快乐。这些都对助产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鉴于对助产专业知识性、技术性、操作性较高要求的特点,临床见习一直是该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是学生由学校学习向临床实践过度的桥梁,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时期【1】。但从目前情况看来,传统的见习模式已明显跟不上对助产技术要求日益严格的步伐,比如见习教学计划制定不完善、见习方式不合理、缺乏反馈和改进措施等,致使学生的见习积极性大受打击,改革探索亟待进行。为此,我们从2010级助产专业学生开始,进行了见习改革,施行了工学结合、分阶段进行的项目式见习,并对见习的时间、内容、考核、反馈、评价及带教形式等进行了严谨、科学、细致的分析和安排,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改革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1 进行改革研讨

见习改革前,课程组老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对实习医院实习学生和带教老师的问卷调查,掌握了实习中凸显出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学生对某些助产工作项目极为陌生,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等。带着这些问题,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助产专业课程组于2011年7月30日召开了“助产专业实践改革研讨会”,并特别邀请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一线医护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助产专业课程组教师和来自临床一线的助产专家共同探讨了助产专业见习改革问题,来自各医院的专家首先肯定了我院助产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我院助产专业见习生、实习生在医院的表现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大家一致认为,助产专业见习的确有改革的必要性,并对相关细节提出了宝贵意见,希望以后能进一步加强学院与各医院的合作,共同提高、加强助产专业的建设。

2 制定见习计划

根据实习中凸显出的具体问题和“助产专业实践改革研讨会”上专家与老师们共同提出的建议,我们重新制定了“助产专业见习实践教学计划”。新的见习计划遵循了“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的原则,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这一基本路径,在助产工作岗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岗位职责要求,进行助产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学生职业素养为主线,构建以能力为核心、工学结合的助产课程见习体系。打破原有理论教学的框架,改为分阶段的项目式见习,将章节内容整合、序化,制定出十二个助产实训见习项目,基本涵盖了助产临床工作中涉及到的重点任务,结合学校学习进度,每周一个见习项目,使学生在正式实习前得到最真实的工作环境感受,为实习和今后正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2】。

3 设计见习方案

根据助产课程专任教师和见习医院兼职教师业务专长,组建了5~6人的见习带教教师团队,每位带教老师分别负责相应见习项目2~3个,并由其设计带教方案。方案中包含了见习目标、见习时间、见习方式、见习准备、见习内容、操作规程、评价指标等内容,每个见习项目的见习方式及操作规程都有其特色,突出了见习项目的职业特点,能够使学生见习后最大效率地掌握项目重点和精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见习方案都由课程团队老师共同商讨,指出存在问问题并反复修改,最终定稿,基本保证了见习方案的完善和可行性。

4 实施见习教学

带教方案制定后,我们将2010级助产班共50名学生平均分成十组,每组5人,每半天一组,周一至周五循序进行,每周见习一个项目,十二周共十二个项目。每天见习时,要求学生必须首先认真学习该项目的见习方案,并安排见习带教老师专职带教,先让学生充分熟悉见习项目所在的环境,然后在遵守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观察临床助产人员的操作流程,再由带教老师详细讲解其要点和注意事项,条件允许的话可让学生参与一些风险性小的工作,增强其感官刺激。然后带教老师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设计问题,临场提问学生以评价学生的见习效果。

通过一级学生的见习,我们发现,每次都能看到新的进步。最初,有些学生对见习方案很不熟悉,操作流程观察不够细致,无法融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慢慢的,在提问中,学生们对见习方案开始谙熟于心,对操作流程观察的越发细致,某些简单的工作也能逐渐任・・・ ・・・这些可喜的进步,让我们看到了见习改革的成效。

5 反馈见习效果

见习结束后,学生返校,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和讨论,写出见习报告并上交,反馈其收获和疑问。教师可根据现场提问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意见随时调整见习内容和时间。通过对见习报告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由最初的彷徨、不知所措,到逐渐领悟到见习的价值,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到最后,能够针对助产临床工作提出许多非常有意义的见解和疑问,这些发现,都证明了学生们的进步和改革的成功。

此外,该届学生见习结束走上实习工作岗位后,我们又对实习学生和实习医院的带教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回访,有90%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反映,该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临床应变能力较于往届学生均有明显提高,80%的学生反映,见习时的工作项目与实习项目非常接近,而有某些工作自己甚至在见习时就动手操作过,实习起来得心应手,得到了所在科室老师的好评。

6 总结改革成效

在2010级助产学生临床见习结束之后,我们照例对本届学生进行了“临床实践项目考核”。考核设计了笔试和操作两个环节。笔试环节主要针对临床工作项目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病例分析等问题展开,而操作环节则是由每位学生临场在十二个助产实训见习项目中随机抽取两个进行,评委老师可根据见习项目的操作难度系数和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最后笔试和操作各占50%,评定最后成绩。结果本届学生的优秀(总分90分以上)率占到40%,良好(总分80分以上)率占到50%,与之前2007级学生的优秀率、良好率为20%、40%,2008级学生的优秀率、良好率为18%、30%,2009级学生的优秀率、良好率为16%、30%相比,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不仅如此,在笔试环节阅卷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改革后的临床见习不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很好的巩固了其理论知识,并令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他们即将参加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尤其是对今后的临床工作,都会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这种助产见习改革的成效与以往相比是极为显著的,这种工学结合、分阶段进行的项目式见习对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技术要求来讲也是比较合适的【3】,因此,此次见习改革探索应当说是相对成功的,应当继续下去。当然,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缺陷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摸索与改进。我们的目的始终只有一个,就是通过高效的教学,不断提高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助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许红,方海琴,廖文梅.分段式见习模式在高职助产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