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

篇1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文创产品

一、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

南京是“六朝古都”,城市历史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非常深,而且高校林立,有着很好的科教人才资源,由此看来南京发展文创产业的基础非常好,既有文化元素又有人才。2014年4月在南京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旅委等部门指导下,在秦淮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建立了全市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创意设计中心。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事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创意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发展规划》和《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在文化金融、文化消费、文化队伍建设、文化引导资金等领域出台了专门文件和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构建“1+1+1”文化产业融合政策体系,连续6年在江苏省文化发展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入选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十三五”期间,南京明确以“一核两带一极一圈多芯”为布局,加快推进秦淮老城南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环南艺创意文化产业、建邺河西影音游戏广告、仙林数字文化和创意产业、长江路文化休闲体验、数字出版传媒产业、文化科技和网络互联、滨江演艺会展体育融合、文化艺术品交易功能区、紫金山——玄武湖文化休闲、佛教文化体验、文化主题公园等12个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引导全市文化产业资源集约、集中、集聚。2016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2754.8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630亿元,占GDP比重首次突破6%,继续排名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总体规模迈上新台阶。

二、文化创意让传统文化散发新的活力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

(一)什么是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中国既珍视成百上千年的故宫、长城,又乐于接受工业化时代的金融商贸中心,同时也痴迷于属于社会底层的市井生活”。也就是我们说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指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城市肌理和空间格局、文化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群等。非物质文化指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如城市风俗和生活习惯等。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特有的标志,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重要的特征,没有文化的城市是可怕的,没有创新意识的城市更可怕。一个城市总要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文化,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活力。作为古都南京,文化家底殷实,当创意融入,古都南京更具时尚魅力。(二)文创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的大街小巷、山山水水,城市的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文化,都可以成为文创的载体。把文化通过一个礼品或用品,让消费者带回家,使他们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体验或享用南京文化。近几年来南京元素大量出现在文创产品上,大大提升了南京的文化知名度和号召力。如印有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书法名作《兰亭序》的鼠标垫广受市民喜爱。还有许多生活中非常实用的小物件——六朝魔方、印有六朝瓦当图案的冰箱贴等,都凸显了六朝的时代风采。另外,南京的传统工艺也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走出国门,远销国外。这些文创产品向世界讲述南京文化,让世界知道南京,也提升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三)文化创意旅游激活了城市无形资源,传播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文化创意旅游能够通过开发利用城市现有的人文、历史、品牌、标志、技艺,甚至符号等无形资源,让人们感受整个城市的魅力所在,引起人们对城市文化特色的共鸣,实现城市文化的形象化传播。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加强旅游纪念品在体现民俗、历史等文化内涵方面的创意设计。”这份文件体现了我国对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的重视。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区众多,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中山陵东郊风景区等,这些地方都有大量的游人,如何通过创意设计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南京呢?针对此近年来设计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文创产品。从前的十里秦淮风光,能让游客带走的,只有一张纪念照。如今以秦淮风光为设计灵感,一款音箱吸引了众多来宁的旅客。“十里秦淮”的雕刻字镶嵌其上,将实景的美意象化微缩在树脂、竹木、金属交融的造型中,是“浆声灯影”的真实写照。在夫子庙景区内还云集了各种南京主题创意文化产品,如Q版状元郎玩偶、盐水鸭造型的回形针、南京“大萝卜”冰箱贴、荷花灯造型的手机指环支架等,让人们见识了南京元素的魅力,传播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四)博物馆文创:“把博物馆文物带回家”。博物馆文创产品其实是对文物的一种延伸,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博物馆文创在我国还是个新鲜事物,从产生到现在仅仅只有几年时间。不过,正是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我国博物馆文创呈井喷式发展。2015年2月,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为博物馆文创解决了制度上的障碍,释放了博物馆文创的动力。《条例》指出“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南京博物院文创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首创了“博物馆商店联盟”的运营模式。2013年底,扩建后重新开馆的南京博物院形成了“一院六馆”的格局。根据馆内展览区域分散的特点,南京博物院文创商店开设了包括特展馆的“博雅汇大卖场”、艺术馆的“博雅汇精品店”、民国馆的“博雅汇书店”和“民国邮政局”、文渊广场的“江苏省博物馆商店联盟南京博物总店”等5个直营商店,其中,位于特展馆入口处的“博雅汇大卖场”,面积达300平方米,店内商品齐全,是馆内最大也是最全面的一个文创商店,方便游客把纪念品带回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是令人脑洞大开,“卖萌”,是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最显著的特点,通过忍俊不禁的卡通形象,让原来一本正经的藏品“接地气”,满足观众的多种需求。南京科举博物馆推出的“盐水鸭别针”,它的设计一改常见的“体育跑道”形状,把整个轮廓改成一只煮熟的盐水鸭。鸭掌、翅尖、翅中这些可以卖出好价钱的“部件”已经去掉,长脖子往看不见的“钩子”上一穿,鸭头耷拉在另一边,尖尖的鸭屁股也表现出来,整个造型就像鸭子刚从卤菜店拎出来的一样。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的博物馆商店内,平时深藏库房、存于展柜的国宝文物,也化身为一件件呆萌可爱的创意产品。“镇院之宝”西汉金兽变身小小橡皮擦;清宫御制金牌设计成了“微服私访”行李牌……除了“卖萌”外,博物馆也结合自身馆藏文物的特点,开发出一些充满内涵的文创产品。南京博物院的文创开发一直以江苏历代文明为基础,结合展览进行开发。2013年南京博物院举办《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壁展》,宋徽宗的《鸲鹆图》作品最火。在这幅作品中,两只八哥遥遥相望,正上方,还有乾隆皇帝的题词,南京博物院文创部将这幅罕见画作开发成卡状开瓶器,除节选部分画作外,宋徽宗独创的“开”字提名也被保留下来,看上去像是“开”字,其实是“天下一人”的意思。

三、“非遗”在文创中传承

近年来不少文创产品纷纷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此举即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文创产品赋予更多的文化内容,对传承传统技艺有好处。如何让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活”起来?在“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制作的文创产品,就能让更多人走近它,了解它,最后爱上它。将千年传承的“非遗”项目以及其他传统精粹,带入当代日常生活。南京云锦:南京云锦是享誉中外的著名丝织工艺品,堪称世界丝绸史上的东方魂宝。“云锦”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工艺特色,是南京的三宝之一。南京云锦文创产品近年来开发出金陵十二钗云锦手包、云锦时装、领带,云锦背包、手机套、云锦蓝牙等,通过创新用现代手法表达出来,让云锦这个“非遗”项目流传更久远。秦淮灯会:秦淮灯彩甲天下。早在南朝时期,南京就有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早的灯会。秦淮灯会无论是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都非常大,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艺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坚持不懈以形写神,以情动人,以美冶人,从单一的传统手工艺发展为集形、色、声、光、电、动工艺为一体的现代艺术。灯彩突出现代与传统交融,既有秦淮“非遗”传承人制作的传统经典灯组,也有融合了现代灯光艺术、人工智能技术、时尚创意元素的全新设计灯组。同时为配合灯会,秦淮礼物旗舰店内6000多款文创产品供人们选购,包括各式状元郎主题产品、秦淮灯彩、秦淮风光、民俗文化等主题。南京绒花:南京绒花的历史十分悠久,谐音“荣华”,相传唐代武则天时便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末清初流入民间,主要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喜事时佩戴绒花。设计师们别具创意,将绒花这一“非遗”因素巧妙植入到各类首饰中,既保留了传统题材,又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胸饰头饰的设计不乏时尚,很多汉服爱好者也喜欢以绒花作为配饰,既突出了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精髓,又是现代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创新与“非遗”传承不一样,传承通常有传承人,将“非遗”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不涉及技术,创新可请“非遗”传承人来开班培训,只讲普通技艺不涉及秘密。后人传播“非遗”技艺,重要的是要加上新的设计创意,赋予产品更多文化内容,如用红木、乌木取代原先的竹制扇骨;用云锦布囊替代原先的木盒包装;将原先的珠玉扇坠换成南京绒花……这就是“非遗”创新的功效。2016年初,南京市政府与公益组织“稀捍行动”联合发起“手艺创承、非遗复兴”活动,邀请国际设计大师和新锐创变者与南京“非遗”传承人沟通,切磋技艺。今后,“云锦”“金箔”“榫卯”“绒花”等“非遗”核心设计元素将进一步创新,融入时尚。源自千百年生产生活传统的“非遗”,最终还是要走进当下生活,用最质朴的方式复原传统工艺,用创新的发展观来传承中国文化最本源的民族文化元素,让民族文化能够长久流传。

四、文创产品开发存在的不足之处

篇2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

2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

4对策和建议

4.1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篇3

学校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1一、活动主题

欢度壮族三月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地点:学校、家庭及其他三月三活动场所

三、活动时间:xxx年4月5日至11日

四、活动参与人员:学校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学习壮族习俗。

1、宣传三月三:利用每周例会、校园广播、班团队会等形式,宣讲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等民族文化。地点:校内。

2、①学生跳起壮族竹竿舞:竹竿对打千年响,和谐步伐万年光,大家团结手拉手,同学情谊百年长。②板鞋比赛。

时间:4月5日、6日每天下午17:00 地点:樟木三中校园运动场上

3.学习观摩壮族山歌:当年三姐把歌传,唱歌出名成歌仙;山歌好比春江水,至今流了千万年。 建议学校的师生参加樟木乡第四届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学习观摩壮族山歌。

时间:4月9日上午10:30 地点:樟木乡民族文化体育广场

4. 糯香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有家家户户蒸制五色糯米饭的习俗。建议学校的师生回家向家里的老人学习户蒸制五色糯米饭的方法。 时间:三月三假期当中 地点:在学生各自的家庭中。

(二)记忆三月三。通过专家研讨对话三月三和文字、图片、实物及绣球、壮锦、香包、五色糯米饭等传承人展现三月三的历史传统、风情习俗。

(三)参与三月三的活动:建议学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壮族三月三有关的民俗活动,例如文艺汇演、舞群狮表演、农家体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等。在活动当中做活动的组织者或者志愿者。

六、活动的要求

1.每一个参加各项活动的师生都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遵守社会秩序,遵纪守法。

2.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员一定要注意收集材料,特别是参加活动现场的照片(照片要求看见参与的人员、场面全景、主题特写等内容)。

学校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2为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营造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xxx年xx学校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x政办电〔xxx〕x号)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校园稳定和谐发展。现将xxx年开展壮族三月三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

二、活动时间

xxx年4月1日4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各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引导在校师生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主题演讲等形式,积极拓展宣传内容,同时运用宣传栏、校园广播、板报墙等载体,宣传壮族三月三,展示民族八桂风采。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1.组织开展一项民俗活动。在节日期间,传唱刘三姐歌谣、学习民间艺术、学唱本地戏曲、创编山歌诗词等各种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感受节日喜庆,学习了解本地过节传统和风俗习惯。

2.学讲一个传统民俗故事。开展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篇章,学讲一个反映民族精神的传统故事,感受蕴含在传统故事中的民族人物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参观本地一个历史名胜。在保障安全、远离封建迷信的前提下,在父母的带领下或结伴寻访、参观一处能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文化公园、博物馆等,了解家乡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4.做一次壮族三月三小小宣传员。鼓励学生在节日期间主动向身边的亲朋好友解说家乡的民俗文化风情,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丰富校园民族文化生活。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注重结合。各学校要把组织开展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活动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件大事来抓,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出具体方案,积极引导在校师生参与其中。

(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学校要加强对民族文化节日活动的宣传,组织引导师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过上欢乐祥和的民族节日。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文化现状 传承与保护

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传承民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相关政策及文件精神,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来,笔者利用假期深入湖北省宜昌市的长阳县、五峰县,通过寻访传承人、亲身体验、采访文保部门、开办成果展会等多种形式,对土家族的物态文化、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文物古迹以及当地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法、类型和效应进行了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土家族文化保护的现状,提炼了经验,为长阳、五峰乃至土家地区下一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出了建议,同时也为同类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史地沿革

五峰与长阳都是清江流域中下游的土家族自治县,均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属全省十个少数民族县级自治区域之一。五峰少数民族人口比率为87.7%,居全省第一;长阳少数民族人口比率约为51%。追溯历史沿革,1735年改土归流前,五峰有石梁司、长茂司、水尽司等四处直属容土司美疆域。两县均处于土家族汇聚地从长江边缘向鄂西山地收缩的边际区域,与汉族聚居地保持着许多绵延相接、勾连交汇的接触,保存至今的竹桥和漂水岩两块汉土疆界碑都在今五峰境内,它证明自古以来两县同属土汉杂居地,土民与汉民自由通婚,礼尚往来。就自然地理而言,两县山势相连,水脉续接,可谓牵衣联袂,一衣带水。五峰西部的采花、傅家堰两个乡镇的绝大部分村落本属长阳,是后来在行政区划变更中直接从长阳地理版图上划归五峰管辖的。就两县文化特质的共有性而言,都属于典型的巴土文化类群,巴巫文化大系的胎痕与印迹素来较为浓厚,山歌、撒叶儿嗬、南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两县都有一定的活态存续量。

文化现状

土家族民族服饰制作工艺、银饰制作工艺、纺织工艺、印染工艺、木雕工艺基本失传。熟知并会表演巴山舞、哭嫁歌等民族歌舞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土家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赶毛九、娘娘会、女儿会、向王节等传统节日只有一些年长老人在过,年轻人基本不过这些节日。土家族的一些民间戏剧和一些比较复杂的仪式,由于对传承人素质要求高、时间长,效益低,后学者很少。对待土家族的巴山舞、哭嫁歌、竹枝词等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大家都充分肯定。但传统的摆手舞、跳丧舞被改造成广场舞,产生了变异。土家族婚嫁中以歌择友、姑娘用哭嫁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对姐妹同床之情的怀念,对丈夫缠绵爱情的向往和寄托的形式,随着现代文化的浸染,加之人口外流,导致这种文化无人继承,几近中断。民众普遍认为政府在土家族文化保护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传承人的补贴奖励政策少,宣传方式少及力度小,资金投入不足。民间组织如文化协会、文化研究所和民间博物馆等,在土家族文化保护中的作用仍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文化事业投资主体单一,土家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还急需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

感悟体会

一是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作为先导和后盾,先解决好温饱再享受文化大餐,这是从物质决定意识中派生出来的道理。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只有把财政脱贫做得更好,民族文化事业才会获取更多的力量之源。二是无论什么时候,只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这个地方的文化才会跟着沾上幸运之光,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文化人才能得到应有的激励和足够的尊重,才会更加奋发有为。三是民族自治地区的文化发展,除了需要有国家文化政策层面的扶持之外,还必然要依靠地方自治政策、办法和配套法规予以保障和推动,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持之以恒地倾注较大力度的投入,才可能收到蓬勃发展的显效。四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工作者务必明确自己肩负的守土之责。文化发展得好不好,文化人无论如何都应有着一份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假若老祖宗箱底里压着许多拿得出手的好东西,但是火炬传到自己手里,自己却荒逸怠惰,坚守不住,捧不出来,传不下去,让星星之火悄然熄灭,那就羞见先人,愧对来者。

反思建议

针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而言,建议抢救和保护工作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国家保护。确立方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民间参与,逐步推广,合理利用”的方针。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事业投资主体单一,基本上只依赖政府,已经严重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影响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水准和效果。公众资助文化的热情因缺少鼓励性政策、相关法规条文不足而不高,文化的发展急需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

建立组织。中央政府成立了“国家口头与非遗保护中心”。比照国务院的做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亦可先后成立相关机构,以负责对土家族等当地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领导。

把握关键。在对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针对“人在艺在,人走艺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和消亡的基本规律,要着重把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这才是把传承保护工作真正做到了刀刃上。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高民间艺人的待遇,如提高传承人的政治待遇,每年授予一些传承人如“优秀传承人”、“杰出艺人”等政治称号,在政治地位上提高其待遇,激发其传艺的积极性。还要加大对传承人的经济补助,对传承活动给予必要的津贴福利补助,缓解其经济来源方面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潜心投入到民族文艺的表演与传承中去。同时为传承人提供多种对外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拥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每一次交流和展示中增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领悟能力和传承能力。

区域保护。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应该是该民族文化自觉后的具体行动。任何来自外部的“越俎代庖”式的保护,都难以真正起作用。使文化多样性成为人类文化的基本范式并使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最终还要依靠各民族自己的觉悟和行动①。土家族地区可参照云南某些地方,设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在建设“保护区”时,必须对其价值、功能和建设目标重新定位,既不能将它“封闭”起来,变成一个脱离时代的“文化隔离带”,也不能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它的生态平衡。应该将保护区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一方面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②,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保护区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将保护区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新农村的新型模式③。

法律保护。用法律的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内外普遍采取的做法。我国已经着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一些地方也制定了保护民间文化的地方性法规。土家地区也可以建立健全法律保护条规制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学术保护。运用多种手段,开展学术研究。目前研究的方法太过单一,难以体现土家族文化的生活气息和根本特征。专业人员应该拓展思路,丰富手段和方法,研究成果除了文字,还可以是图片、音像等多媒体的载体,以便加深、扩大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力。此外有关院校、学术、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可凝聚力量,或是承担项目,或是建言献策,或是建立民间文艺之乡、民间文化保护基地、研究中心等等,提供支持。

教育保护。学校教育中,加大土家族民族文字推广工作的力度,保证土家文化的传承有载体。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解决土家文化进校园、师资队伍缺乏的问题,学校教育应编制教材,开设民族文化相关课程,保证传承工作落到实处。社会教育中,恢复土家民间文化空间,复生庙会、展览会等民间文化活动。家庭教育中,口传心授,利用收藏文物等传承文化。

产业保护。利用会展、传媒、影视、出版、游戏等传统的或现代的产业进行,依托“土家族文化周” 和民间艺术比赛等活动,大力宣传土家族文化,扩大当地的知名度,起到寓土家文化保护于生产、流通、消费的作用,使其不宥于学术的,社会的效益而凸显其经济的效益,也使非遗保护工作获得来自自身的经济力量。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注释

篇5

大庆市有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3个少数民族乡,7个蒙古族聚居乡(镇),45个民族村,常住少数民族人口13.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的少数民族贫困村11个,少数民族贫困人口3041户,7638人。下面结合大庆市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谈几点我省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问题的建议:

一是扶持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民族地区大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文特色。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对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应有清醒认识,宜工则工、宜牧则牧、宜游则游,重点论证建设一批能够带动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为财政创收的优势产业项目。相关部门在资金安排、金融贷款规模上应给予大力支持。

二是扶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由于重视不够,教W、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会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人越来越少,对本民族的历史、民俗、技艺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已经出现了断层,在贫困村和贫困户中体现尤为明显。应认真打好特色文化牌,在传承文化中实现脱贫致富发展:开设民族技艺特色传承班,为贫困户提供新的脱贫就业技能渠道;打造各色民族文化产品,融入民族元素,在文化传播中不断受益增收;申请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旅游娱乐餐饮业发展,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创业机会;加大对民族学校的支持,增加民族语言教师的编制;增加文化传承专项经费,将教育扶贫、技能培训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起来;鼓励开展民族传统赛事、特殊纪念活动并与旅游、商贸、文艺演出等结合起来,推动具有潜力的文化资源进入市场,走出一条既可传承民族文化又能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更能让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实现提出的“生活欣欣向荣,后代健康成长,文化代代相传”的要求。

三是支持民族地区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贯彻好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别化扶持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村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社会事业、民生建设项目上多支持民族地区。加快推进民族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少数民族县、乡、村改善幼儿园、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少数民族乡镇养老院办院条件和服务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支持少数民族乡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

四是支持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没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脱贫的基础就不稳固。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多数相对落后,存在着村屯内外绿化少、室内院内不够整洁美化、垃圾污水无法处理等问题。应多借用鲜活的事例进行启发式教育,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心理,引领他们自己动手美化家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有关部门应向民族地区贫困村合理倾斜,给予一定林木、苗木支持,逐步形成人改造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增长。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族民居;旅馆设计;遗产保护;季刀

民族民居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现代旅游业中,民族民居的开发增收与遗产保护矛盾突显。在开发中伴随着破坏,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开发与破坏的矛盾,笔者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以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季刀苗寨为例,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一、季刀苗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的强烈冲击。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在民族地区的普及宣传,使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作为人们疲惫心灵栖息地的季刀,也难保一片净土。

1、从遗产保护层面上来看

(1)村民的保护意识尚未整体形成

近年来,季刀苗寨的民族遗产保护从朦胧的保护到有意识地保护遗产,但要整体村民都形成保护意识,还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保护机构设立且充分发挥作用尚不够

季刀苗寨的保护机构从无到有,建立刺绣学习传承小组等。但对整个苗寨的民族遗产来说,尚无有力的保护机构和保护措施。保护还处于村民自发状态和依靠村规民约来维持。

(3)保护方法尚需进化

民族遗产大多采用经验性保护,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等。在当代,保护在更大的范围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发生了联系,学科范围大大拓宽。如:应加强影像记录等。但这些在季刀尚需加强和完善。

(4)保护的内容尚需拓展

季刀早期的保护建立在保存原有物品的基础之上,而现在更多地与传承结合在一起。保护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维护、修缮和传承,内容极大地丰富了。

2、从苗寨的现状来看

(1)民族技艺传承断代

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苗族青年为了过上幸福的日子,走出了村寨,外出打工。大量年轻人员外出,使得民族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比如民居建造、银饰工艺、刺绣工艺、古歌演唱等,现在最优秀的传承者都是老年人。不加以保护,势必将出现人亡技消的局面。

(2)外来元素的冲击

外出务工人群的回归,给村寨带来了很多改变,而这些改变,有些对民族文化遗产来说是致命打击。对民族民居的影响如:部分外出务工挣钱回来后,将木板墙改造成为砖墙,将木质窗户改为铝合金窗户,甚至贴上瓷砖。这些元素的引进,对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伤害不小。

(3)生活生产方式的进步

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转变。这种转变,是历史的进步,我们对民族遗产的保护不能逆历史的潮流。比如:电灯电话电器等进入千家万户,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运用,农业机械的普及等。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对部分民族文化遗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4)游客要求导致改变

游客的到来,在给乡村带来旅游收入的同时,也对服务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乡村旅游中,很多游客要求享受到城市的诸项服务。要求窗明,导致村民换铝合金窗;要求独立洗手间,导致木板房贴满了现代的瓷砖;要求安全,导致安装了防盗门窗等等。这些要求,导致我们在民族遗产保护与村民增收之间产生了严重矛盾。

二、遗产保护视野下季刀苗寨民族民居旅馆设计

季刀苗寨以其交通优势,巴拉河的优美风景和淳朴的民族风情,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光临。游客吃在苗家,住在苗家,这就对将民族民居改造成旅馆提出了要求。结合季刀现有的民居旅馆,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在遗产保护视野下,笔者对季刀民族民居旅馆设计提如下建议:

1、民族民居在旅馆设计中应做到

(1)房屋分配尽量展示传统功能

民族民居旅馆设计过程中,在功能分配上,尽量不要改变原有的功能布置。如:楼下原喂养牲口的地方,应保留一个铺满干净稻草的原始风貌的牲口圈供游客游览。楼上的厨房在采用清洁能源(如液化气、沼气等)做饭的同时,可以保留原始风貌供参观。

(2)设计用材应注意视角感受

民族民居旅馆的改造设计用材特别讲究。首先,外部改造,不得用有损外观形状的用材。比如:不得使用铝合金窗户、防盗窗,不得使用砖墙代替木板墙,不得贴外墙瓷砖等。其次,内部改造,不得用与民居风格出入太大的材料。比如:不得使用地板砖或复合地板代替原有的木质地板。

(3)洗手间的设计应注重功能与视角的协调统一

民族民居旅馆洗手间的设计改造是最为困难的一项。原民居一般洗手间与主屋不在一起,但这势必给客人造成很大的不方便。在遗产保护视野下,我们给洗手间的改造制订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一般设置在一楼,所有客人均使用此处洗手间,这种设计改造相对简单,但客人不太方便。另一种是客房内,这种方式客人很方便,也是我们建设酒店的一个重要标准,但由于木结构房屋的特点,要做好防水处理。在遗产保护视野下,房间内洗手间,应采用木质防水隔断,洗手间做好防水处理后,地面铺设防腐木,保持木结构风格的一致性。

(4)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几种安全因素考虑

防火安全是民居改造中的重中之重,因为火灾导致整村烧毁在黔东南苗寨地区时有发生,所以防火安全要摆在突出位置。因此,在电路设计改造中,注意电线的选材和负荷量计算,杜绝因线路问题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在走线过程中,选用不影响民居木屋整体美观的阻燃管材和木纹压线条的走线方式。在民居周边环境改造中,应注意与其他房屋建筑保存足够的防火通道,并依托百年步道,建立防火沟渠,在做到防火消防的同时美化了环境。

游客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是民居旅馆改造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的。改造中,要在不用防盗门窗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先进的电子防盗设备保证旅客安全。同时,在乡村,蛇虫鼠蚁较多,在改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缝隙的密封处理,避免影响游客的人身安全,让游客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2、保护视野下的季刀苗寨文化遗产展示

(1)设计中注意民族文化遗产的展示

民族民居旅馆在软装饰上,尽量收集苗族刺绣、银饰、服饰实物,以及百年粮仓、古歌表演、欢度节气、日常耕种生活图片等加以展示,让游客充分了解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遗产。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展示设计是遗产保护视野下民族民居旅馆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2)服务中尽量展示民族饮食、服饰文化遗产

民族饮食、民族服饰作为季刀苗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游客到来后,必然要在此地吃饭,我们要充分展现苗家饮食,同时,旅馆工作人员作苗族服饰服务,向游客充分展示苗家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

(3)视频展示民族文化遗产

在民族民居旅馆,我们尽量建设一些旨在展示民族文化遗产的视频播放设备。收集播放村寨百年古歌视频、斗牛视频、苗族山歌,以及各种节气的欢庆场面等等。让视频成为记录、展现季刀苗寨文化遗产的有效平台。

(4)将百年古树、百年步道、百年粮仓区域打造成为休闲区域

为了向到季刀苗寨休闲度假的游客充分展示村寨的百年古树、百年步道、百年粮仓文化遗产,建议依托苗寨的民居旅馆,将这几个区域打造成为古树下、步道旁、粮仓上等不同的休闲区域。这样不仅拓宽了来村游玩的游客的休闲范围,同时也展现了村寨的文化遗产。

随着旅游业不断兴旺发展,各地不断涌现民族民居改造成的旅馆,笔者希望通过我们努力,给民族民居旅馆设计改造找到一条科学之道,在给民族村寨带来增收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作者单位:1.贵州师范大学国旅学院;2.贵州师范大学学院)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民居旅馆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sd012

篇7

一、现状分析

花垣县地处武陵山片区核心,位于湘渝黔交界处,总面积1109.35平方千米,人口31.09万,苗族占总人口的87.3%,是中国苗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拥有苗族赶秋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接龙舞等省级“非遗”项目9个,州级项目29个,县级项目51个,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苗绣织锦艺术之乡”“全国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该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共175所,在校生51566人,民族学校仅4所。调研选取了该县高级中学(含职高)、完全高中、初级中学、九年制学校、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34所,加上县民族幼儿园,共35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研对象合计41042人。

1.广泛开展

为全面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县教体局针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校园美丽,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利用学校主阵地做了大量工作。关注边远村寨,筹措资金,帮助部分中高海拔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目标(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利用现代新技术新手段,有效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广泛开展。

2.成果初现

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文件有关要求,湘西州教科院设立36所学校为“湘西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研究基地学校”,吉卫民族小学、董马库九年制学校、麻栗场小学、花垣县第三中学、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共6所学校获得该荣誉称号,数量居全州之首。在“首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 33所获奖学校中,湘西州有9所,而花垣县有3所,占全省1/11,占全州1/3,分别是国土希望小学(珠算)、边城高级中学(苗族武术)和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苗族服饰)。其中,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2015年成为 “中国微电影大典组委会(湘西花垣)创作基地”“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学校”,2016年成功举办“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进校园成果展演暨经验交流会”,被授予县“精准扶贫培训基地”,并成为“中国(花垣)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边城高级中学作为该县唯一的省普通高级中学,蚩尤拳大课间操常态化,成立了苗鼓和舞龙舞狮协会,体育节和艺术节常规化,成为“湖南师范大学舞龙舞狮培训基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体育与艺术教育成果斐然;花垣民族中学实施太极文化、《边城》文化、以孝文化为中心的国学和苗族文化进校园“四进”工程,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渐入快车道;花垣县民族幼儿园“苗味苗园”特色突出,注重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大环境,设计整理了多个苗族本土教学案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录制视频专题片,加强综合建设;花垣县道二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独树一帜,保护、传承、发展“三不误”,发展态势较好。

总体上看,各校朝着“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方向发展,涌现出20所代表性学校,成果初现。

3.方兴未艾

从抓好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的宣传、贯彻,切实帮助民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其特色建设入手,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借助本土苗族文化元素优势,分别开展了苗歌、苗绣、苗鼓、苗拳、舞龙、舞狮、剪纸(踏虎凿花)、苗画、苗族服饰、苗族乐器、接龙舞、打糍粑、竹竿舞、花灯、腰鼓、秧歌、民族绝技、竹编、双鱼教学、珠心算、太极拳、苗族礼仪、苗族童谣、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养成教育三字经》、苗味苗园、书香校园、少年宫、诗画社、组歌、爱国主义、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及其他苗族音体美传统项目等活动。立足于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花垣、花垣变花园这一背景,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载体,深入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促进师生综合成长。部分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苗族文化资源禀赋较好的有利条件下,受限于某些综合因子制约,民族文化进校园方兴未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误区导致重视程度不够,民族意识不强

调研发现,部分领导过于重视应试教育,个别人认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活动而非常态化工作。这种观念误区,必然会忽视民族地区学校贯彻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责任和义务,忽略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互作用,民族意识不强,导致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差异大,政府、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存在观念差异,重视程度不一,部分校负责人不重视,导致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学校这一主要渠道和主要载体上未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综合作用和倍增效应;二是发展不均衡,总体上看,城乡差异大,民族校与非民族校差异大,中小学幼儿园公办与民办之间差异大。

2.支持体系不健全,未纳入常规考核

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不够,在构建和完善民族文化教育支持体系上短板较多,缺乏统一的工作机制,未能在资金、政策、资源、人才、组织、制度、考核标准等方面有效整合,受领导个人偏好的影响较为突出,具有任务性、临时性、应急性等特征,未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在目标、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加之领导者与师资的异动缺失、经费困难、升学压力、职业倦怠,影响到该工作的可持续性。

3.人才短板突出,师资培训不足

目前,该县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之间、中小学之间义务教育资源总量偏低,教育质量差距较大。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边远地区个别学科师资紧缺。专业幼教人员严重缺编,影响学前教育发展;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短缺,引进难,限制职教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城镇化加快的影响,撤乡并镇的震荡,教育布局的诸多制约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办学规模和素质教育质量,影响着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稳步推进。各校普遍缺乏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和民族体育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师资严重短缺。在聘请民间艺人、演出团体、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等方面,涉及待遇、安全隐患、制度保障诸方面,各校各行其是,在指导培训上缺乏统一规范的执行标准,缺乏专业的创意人才导引,专项培训路径较窄,资金匮乏,大多数学校手段单一,同质化现象较突出并停留在较低层次。

4.涌现部分成果,停留在“墙内开花”阶段

民族文化进校园包括物质文化的“固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活态文化”。该县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校园标志性建筑不多,在“活态传承”上未表现出强大的“软实力”。部分校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校本开发和课题研究,有的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推广应用上乏善可陈,实验推广局限在校内进行。如吉卫民小的“双语双文”教学实验,开办了四个苗文班,2008年被指定为“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实验校”,项目实施至今,尚未在全县乃至州内外由点到面实现推广应用,还在“墙内开花”阶段。该校省教育学会课题《苗族民间艺术在学校传承的有效途径》2015年已经结题,尚未体现其应用推广前景,在如何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方面还未有作为。

5.管理与研究职能错位

民族文化进校园,涵盖政府统领下的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须由行政管理部门强力推进、督查落实,各乡镇政府应参与到对辖区内学校相关工作的管理、指导、督查、落实,县委、县政府应建立对上述部门的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县教科所的职能局限于研究、管理、指导、服务,业务上属教体局管理,相当于教体局智库。目前,教体局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由教科所这一研究机构行使教体局的行政管理职能,既无法给予各校以政策支持,也不能提供经费保障,更无法实施奖惩措施,即使在教科研方面,考核评分权值也很小,无法直接与教体局之外的其他职能部门进行高效对接。单就教科所相关的人员配置看,仅限于一位专职地理教研员,同时承担全县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其效力可想而知,不容乐观。

三、对策与建议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种情怀,更需要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经费保障、措施得力、督查落实、奖惩到位,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刻不容缓。

1.党政共抓齐管,行政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县委、县政府要把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五进”(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的重中之重,建议纳入省财政专项预算发展基金,至少纳入县级以上,做好全民共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战略决策、规划设计和部署实施,旨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达成精准扶贫的智力支持目标。行政推动是“尚方宝剑”和“定海神针”,也是排除“沉疴”、斩断“懒政”的“披甲锐器”,要明确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领导机制,设计切实可行的文化支持体系,建设综合评估考核办法,将各乡镇党委、政府纳入到目标管理之中,加强政府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共生共赢。

2.确保资金投入,启动“六个一”工程建设

确保资金投入,既是党委政府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该项工作常态化可持续推进的发展瓶颈,更是达成民生事业精准扶贫目标的“刚性需求”,民族地区的扶持资金,要予以适当倾斜,确保投入到位。具体抓好“六个一”工程:一是民族学校有一处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二是每个学生有一套民族特色服装;三是代表性(示范性)学校有一套民族常识教材;四是每个学校有一台民族民间传统文艺节目;五是有一组竞技水平较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六是每个师生有一个民族技能特长。

3.突出重点抓落实,着力抓好10项工作

一是全社会充分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二是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巩固和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各校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四是各乡镇要落实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主体责任,将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五是实行项目补助资金投入差别化;六是将以集体表演内容传承转为提高个人技能内容为主的传承思路;七是学校走出课程即校园误区,加大校本教材(课程)开发力度,做好应用推广;八是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比赛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九是县民宗旅文广新局要按月给受聘到学校上课的传承人发放补助,并与每个传承人签订传承协议书,确保宣传指导;十是各乡镇政府和项目学校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的相关工作。

4.理顺管理研究职能,实施多元一体化战略

教体局设立校园文化建设职能部门,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引领,坚持教育性、自觉性、融合性、多元性、整体性“五原则”,抓好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文化建设。教科所担纲教体局智库,配套2至3人,成立民族文化进校园发展研究室,专司全县该项工作的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全县一盘棋,鼓励差异化,认真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尽可能立足于本土苗族文化元素,把蚩尤文化作为当地的政治经济资源适度开发,融入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注重提升民族精神,校际联合,资源共享,多元一体化,打造文化校园、特色校园、魅力校园品牌,全面实现学校素质教育个性化内涵式发展。

5.项目引领多跟踪,打造民族文化智力硅谷

立足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体系建设,以项目引领为主要抓手,积极构建民族文化元素库,围绕示范校和基地校建设,加强文化场馆的布局设计和项目落地,发挥政府的保障力,院校教育教学的助推力,行业协会的技术支持力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力,形成四力合一的培养局面,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民族人才培养模式。正视花垣蚩尤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找准坐标,“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走出去”,“请进来”,学校、社会、家庭多方联动,各部门密切合作,做好跟踪管理服务,社会给力教育,教育反哺社会,努力挖掘包装一批学校,谋划民族文化盆地,构建民族文化智力硅谷,撑起助推当地生态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的一片天。

篇8

关键词: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教育;学习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于以位于世界前列,教育事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和地位,民族文化传承教学研究在我国这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56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探索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改变和创新,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探索包括传承文化积淀、注重少数民族教育、培养少数民族技艺人才多个方面,这些方面成为了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根本目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课程资源库建设我国的大多数中职学校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现状分析

我国的民族艺术类高校在2005年开设名族文化专业,因此名族文化课程的出现和发展,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初,教育部门和学校就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彻底提高我国的名族文化底蕴作为名族文化教育的根本。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课程设置方案和教育机制的种种原因,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建设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一系列教育发展问题,具体可从两方面来说:

(一)教师资历不足,缺乏资源库建设经验

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的出现也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因此,作为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者必然存在着自身的问题。据研究调查,中职院校的民族特色讲师百分六十五在三十五岁以下,而且有一半多为女性。在这些女性中有百分之六十为教学经验不到三年的新晋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都在讲师的级别。因此这些讲师队伍整体资历尚浅,经验文化水平相对也较为低下。就民族特色文化专业来说,该专业特色文化、民族历史、民族技艺、基础理论课等专业课程,在课程资源库建设中需要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因此,对于这些青年教师来说是比较吃力的,这就成为资源库建设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课程资源库建设缺乏一定标准和管理

现阶段由于我国教育部门的制度和政策尚不完善,对于新兴地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的资源库建设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和完善的管理,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在培养目标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开设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次,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学以致用,对于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将来能够应用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人才。然而根据调查,学生对于所学的民族文化课程感觉没有太大意义,更谈不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管理,教育部门和学校相关部门并没有专门设置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这就导致了资源库建设的参差不齐,进一步造成课程质量的下降。

二、提升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资源库的建设策略

关于如何提升中职学校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充分地提高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建设者与被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完善资源库的建设管理机制,才能真正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一)完善民族文化的课程资源库建设标准设置与管理系统

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处于信息化时代,应此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标准的设置与管理必须与信息产业结合。由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的课程设置与管理还保留着传统的模式和套路,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工作特点,将课程标准设置与新的信息时代相结合,充分地提高课程传授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将设置与管理系统直接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体系相结合,建立学生反馈型资源库建设机制,课程设置者和管理者可直接收到来自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建议,这样课程标准将会更加满足学生的需求,便会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对于提高课程标准大有裨益。

(二)提高课程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建设人员的素质

由由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课程资源库建设需要复合型的教育人才,因此,这对于青年教师具有一定的工作挑战。民族文化课程的教育者不仅要具有过硬专业理论水平,而且还有具有高超的计算机水平。而且,教师又是课程资源库建设管理的负责人,学生是课程资源建设效果的直接检验者,因此,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人才和提高学生生源整体素质是提高民族文化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1]。对于老师的课程资源库建设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加强课堂教育水平监督。因此,只有做好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好的课程资源库建设效果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把握专业特点,适应个性需求

由于课程资源库设计的难度大,名族文化品牌课程建设的专业方向也比较多,所以对于此课程,很难把握学习者的接受程度。因此在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的把握每个专业方向课程的特点,将不同种类的学生学习水平程度进行不同的课程资源库设计。中职院校民族文化的课程资源库应该建设成满足一般性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的平台,以适应共性的需求。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出现,中职民族文化的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创新迫在眉睫,提高建设与管理的水平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完善全面的n程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系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促进我国中职民族文化品牌课程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篇9

一、以民族文化为基点

中国民族众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灿烂绚丽,各民族都拥有独特的歌唱、舞蹈、乐器、说唱或戏曲等艺术形式。通过歌声和舞姿我们能够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地理学的知识来分析,我们甚至能够得出音乐本体中的音高、节奏、旋律走向与地理地貌、语调发音之间的联系。通常,我们在聆听蒙古长调时,很容易在脑海中浮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阔草原景象,自然也就会想到马背民族的游牧文化。这说明,蒙古族音乐不但用旋律吸引了我们,还蕴含着文化属性,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声音代言。此类例子还有很多,毋庸赘述。但从中可以看出,音乐之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基点,充分研究民族文化的特点,民族风情、语言文字、地理地貌、宗教信仰。课程内容中要有简要的民族文化概况,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使其更容易理解“唱歌、起舞、作乐”的意图。

二、以音乐本体为主要内容

提及音乐本体无外乎歌唱、舞蹈、乐器、说唱、戏曲,进言之无外乎节奏、音高、强弱、音色。研究民族音乐学校课程开发,不要脱离音乐本体,不能成为民族知识常识课程,要以音乐本体为中心,跳进跳出,局内局外。笔者提供了几个原则共大家参考:

(一)地域原则中的民族音乐

依民族校所处地域的民族音乐为主体进行开发。例如:蒙古族地区的蒙古音乐,宁夏地区的回族音乐,新疆地区的维族音乐。河北省内的承德地区的满族音乐、蒙古族音乐,孟村地区的回族音乐等。其他散居地的民族学校可依据学生民族构成,选择适合的音乐内容进行开发。

(二) 综合原则中的传统音乐

民族学校的音乐校本课程不应局限于少数民族音乐。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主,其他传统音乐加以补充达到内容上的全面和综合。这种原则更适合于散居地的民族学校,在依据民族学校特色的前提下,综合所在地的传统音乐。例如石家庄地区的民族学校可以加入一些井陉拉花、山歌、丝弦的教学内容。保定地区还可以加入吹歌、音乐会、地方戏曲音乐内容。

(三)器乐原则

音乐校本课程中应有器乐部分。让学生掌握一件少数民族乐器的演奏能力。学习演奏乐器的过程是理解音乐、分析乐谱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律制、记谱方法、乐器构造、制作方法也会有一定的了解,加了民族音乐的理解。

音乐本体的课程开发,要求民族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者不但要有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储备,近年来学术界有关民族音乐文化理论研究著述颇丰,有桑德诺瓦(和云峰)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还有杜亚雄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伍国栋的《白族音乐志》等,除此之外,还要利用民族音乐学中的田野调查法,深入民族地区去调研采风,得到最新的录音录像资料,分析整理,选取有用的素材加入到校本课程当中去。

三、以符合学生特点为步骤

《学记》有云:“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意思是要求教育者在实施中要循序渐进,不能超越学习次第顺序。音乐教育同样适用这一原则。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音乐校本课程更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前期要调查研究学生的接受能力、音乐基础、审美倾向,整合之后,得出各学段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设置合理的校本学习目标。前期注重兴趣的培养,中期以音乐内容简单为主,后期重视经典作品的学习。例如:在乐器演奏部分,分成以演奏姿势、乐器构造、技巧、乐谱、律制、独奏曲、合奏、即兴创编等顺序依次进行。歌唱部分,旋律简单、适中、复杂以及合适的音域范围顺序进行。舞蹈动作亦是如此。这就要求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者具有创编能力,注重前中后期的分配,适时创编一些练习曲、民族风格小唱、民族风舞蹈动作等。不同学校学情不同,不同学段学情不同,不能以一贯的眼光来对待,要适时改变开发策略,调整开发方式和方法。

在课程实施阶段,开发者要做好记录和反馈,及时反思课堂实践和得失,注意收集整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微调整。将课程开发视为是动态工作,抛弃一劳永逸的观念。

四、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归宿

篇10

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科学规划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突出本土文化,展示民族风情,形成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符号的历史文化之城,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关于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论述

中国城镇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当前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有关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施維达《民族文化学》著作中论及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征[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著作中论述民族文化遗产的概念范畴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侧重于数字化保护研究[2]。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认为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无疑是异常尖锐和复杂的,有责任在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开展沟通,架设桥梁,使这两个方面能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和学科融合。城市规划的方向与文化遗产保护方向融合相互促进,这是中国在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新的特点。他提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举措,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健全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三是努力创造条件,确保城市大遗址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3]。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认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城市建设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从保护理念、原则、策略、手段、保障措施等层面构建保护体系和防御网络[4]。卢守亭《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机遇、困境与出路》认为只有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大胆扬弃、积极创新、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与繁荣[5]。高永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则通过法律体系的构建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6]。邹德慈的观点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整旧如旧”,不要“返老还童”。以上研究观点较少关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缺乏对西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研究。笔者拟从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契合的关系来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西北城镇化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认识及其保护措施与建议。

2国内外关于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措施要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鉴定的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公约中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7]。欧盟1999年通过《欧洲空间发展展望》文件,其中之一就是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慎重管理与保护[8]。2003年美国开展“保护美国”活动,旨在支持相关部门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传播美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美国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观点对“灾难投资”所阐述的,开发或保护性的投资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地破坏我们所想要保护的社区与环境。所以,开发必须顺应当地居民基本的所想与所知,意即要共同开发、受益与承担责任。意大利历史中心区法律规定必须保持古城的原有格局和风貌,不准以任何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破坏。法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倡导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加强沟通。日、韩都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为保护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9]。然而,各国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相契合的研究探讨不多,有些经验不太适合我国国情,借鉴参考的价值意义有限。文化遗产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遗产是生活于一定地域的民族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内容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0]。城镇化是各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建设关乎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任务的实施。2013年12月15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要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城镇化建设模式上要多听群众意见,尊重专家学者意见,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3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存在差别,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落后,地理环境复杂,城镇化起步晚于东部地区,然而,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有其独特资源优势,西北地区三省二区(陕、甘、宁、青、新)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厚,民俗风情特色显著,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随着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保护当地各个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日益突出,实际上,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了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化,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规划性破坏使民族文化遗产生成与保持的环境受到破坏,造成民族文化形态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文化冲突形成民族文化意识的扭曲丧失,不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独特性。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与接触,从而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与重构,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城镇化建设为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及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增强了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与能力,深化了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是该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力,西北地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质是完美地实现城镇化的现代化进程。总之,未来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应该促进各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融共和,和谐发展的关系,只有积极拓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繁荣发展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

4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西北城镇化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积极有益的推进作用,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文化变迁促进了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11]。但是,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严峻,在城镇化建设实际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土地开发,强拆乱建,对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无法再生的破坏,民族文化遗产消失的例证俯拾皆是,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保护意识淡漠,政府保护行为滞后,亟需全民参与和政府支持保护以及宣传教育。所以,本文一个新的着力点是建设与保护相契合问题的研究,立足于“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观点,笔者认为要把西北城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综合规划利用,建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要正确处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尊重民族文化感情和民族,维护民族文化利益与民族团结,创建体现民族文化风情的和谐文明西北美丽城镇,探寻西北城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措施与手段,通过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挖掘蕴藏其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营造积极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实现经济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故而,倡导西北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措施建议:区域分类分层保护;个性多元化保护;动态原生保护;科技数字化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保护与管理规划机制保护;学习借鉴典范型城镇成功经验和国内外先进的文保技术手段;探索适合西北地区民族风情,宗俗习惯的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体系;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西北城镇化发展模式。

5结语

西北地区历史人文资源与民族文化遗产丰厚,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西北少数民族集居地的城镇化建设与开发,应当依托本地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走本土开发和特色发展之路。西北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科学建设,有机更新的发展宗旨,梳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既保持民族文化遗产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赋予其新时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特征。构建新型的具有西北民族文化风情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冯硕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施維达.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

[2]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3]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民网,2006.7.26.

[4]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1.4.

[5]卢守亭.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机遇、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3.

[6]高永久,张小蕾.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J].甘肃社会科学,2007.6.

[7]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5.

[8]张杰,吕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经济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6.1.

[9]威廉.穆尔塔夫著,谢靖译.时光永驻:美国遗产保护的历史和原理[M].外文书名:KeepingTime:theHistoryandTheoryofPreservationinAmerica,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