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足球训练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足球训练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生足球训练方法

篇1

一、我国当前中学生的体能状况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应当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引起较高的重视。当前我国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应有的锻炼,使得许多的中学生呈现出肥胖的特征,在体能上面呈现出持续性下滑。这种状况显然不符合全面发展青少年体质要求。为此在中学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竞技类型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机会进行体能上的训练。 

二、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足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认识不足 

当前在许多的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教师对于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不够重视,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育学生一些足球运动技巧上面,认为这才是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根本。其次,许多教师在体能训练中表现出训练理念落后的问题。他们在教学中使用的体能训练方式过于单一,训练的内容过于教条化,对于国外一些先进的训练理念盲目的进行引进,并没有根据我国当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使得这些体能训练理念很难真正的发挥出效果。 

(二)体能训练不够规范 

在针对当前中学生展开体能训练的时候不够规范,使得最终的训练效果受到影响。在足球运动教学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和缺陷,在体能训练上面没有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没有对学生的体能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如何在足球场上保存自身的体力?如何让自己的体能在比赛场上持续更长的时间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做出指导和教育,这也是足球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生足球整体水平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恢复机制 

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后,身体各部分器官都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恢复,才能够让其变得更加的强健。但是在当前的中学生足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恢复机制,中学生在经过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之后,会使得身体内部的各器官感觉到疲劳,如果不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补充和恢复,将会对各部分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这种情况如果持续的时间过长,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于建立完善的恢复机制是当前中学生足球运动体能训练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 

三、中學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方法研究 

足球运动对于体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训练的方法,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才能够有效的提升训练的效果。 

(一)对中学生进行力量的训练 

在足球运动项目中对运动员的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运动员在进行球的争抢和射门时都需要较强的力量,因此应当在中学生足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加强学生的力量训练。对学生力量的训练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快速力量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充分把握符合和动作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自身对肌肉力量和速度的控制能够更强。在训练中可以通过俯卧撑、卧推、杠铃剪蹲等方式来提高。其次,对力量耐力的训练,对于这方面的训练主要可以通过循环训练的方法来进行,旨在提高当前中学生的心肺功能,让学生所具备的力量能够更加的持久。 

(二)对中学生进行速度的训练 

速度也是足球运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足球运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对中学生进行速度的训练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强移动速度的训练。快速的移动速度能够让运动员做出快速移动和快速防守等动作,在足球运动中对进攻和防守都有较大的帮助。在具体的训练中可以通过反复的百米冲刺训练来加以锻炼,使中学生的移动速度得到提升。第二,加强反应速度的训练。反应速度在足球运动的起动和摆脱防守时得到很好的体现,在训练中可以采取光声反应训练的方式。第三,加强动作速度的训练。在足球运动中需要运动员控制好自身的动作速度,才能够更好的与队友形成配合,对此可以让中学生进行运球绕杆训练。 

(三)对中学生进行柔韧训练 

在足球运动中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柔韧度,这样才能够做出一些较大幅度的动作,如:大幅度摆腿射门、侧踢腿等动作都需要经过专门的体能训练才能够顺利的做出。因此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应当安排一些柔韧性练习,然后让学生开展其它的运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柔韧训练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以免对学生的肌肉造成拉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具体的训练中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对学生的整体体能素质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水祎舟,黄竹杭,耿建华.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6,01:67-78. 

[2]孙灿江,林晓辉,冯雨晴.浅析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各种方法——以郑州市中原区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198+256. 

[3]龚波.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运动;学生;足球

G633.96

调查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愿意将游戏融入到足球教学中,因为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教学重点侧重于体育实践活动。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到高中足球教学中,能够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符合学科性质,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游戏教学法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

一、游戏教学法在高中足球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1.游戏教学方法能够与足球项目的特点相结合

体育教师在教授高中足球课程时,首先要明确所带班级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和体育素养,对训练的规则的方式进行调整。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体育素质确定训练的内容和训练方法,以收到更高的足球训练效果。在完成基本训练后,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成效提高训练难度,如让学生进行“腿部负重运球”训练,即在学生的小腿上绑上一定重量的沙袋,然后让学生运球,以此提高运球速度和运球灵活性。

2.游戏教学方法与高中生特点相适应

传统的高中教育认为文化课是最重要的,体育课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没有认识到体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体育教师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将体育课让给其他学科的教师,同时体育教师也缺少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意识,导致传统高中体育教学与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不符。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较为成熟,具有较强的胜负观念。因此,用游戏教学法辅助高中足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实现高中足球的教学目标,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

二、高中足球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方法

1.游戏引导,训练基本技能

高中足球运动教学要从基础技能训练开始,为后续足球学习和训练奠定坚实基础。足球基础技能包括:运球、护球、抢球等,但是这些基础技能对高中学生而言相对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致使训练效果不明显。为此,可将游戏融入到足球训练中,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

例如,在运球训练时,教师可以运用音乐节拍训练法,即教师喊口号、打节拍,学生根据节拍灵活运球,具体实施方法为:设定每个节拍有四个“音符”,“音符”由左和右构成,左代表左脚运球,右代表右脚运球,在训练时,教师喊出:“右右左右、左左右右、右右右左、左左右右”等口号,学生根据教师的口号和节拍,交替左右脚运球,提高学生运球的效率和准确度,并牢固掌握足球运球技能。

2.返跑游戏,活跃训练气氛

在高中足球训练中,要不断创新训练的方式方法,创造出更多、更具特色和趣味的训练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对足球训练的热情,为足球训练提供内在动力支持,提高训练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学习先进的足球教学理论和方法,在遵循足球基本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足球训练方法,运用教学游戏促进足球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为有效提高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教师对学生进行折返跑训练。教师可以在操场直线跑道上选取20米,在直线距离的两个端点各放置一面锣,在20米距离之间选择不同距离放置6瓶水,做好准备工作后,让学生从一端跑到另一端,跑的过程中,将途中遇到的6个水瓶依次用手推倒,到达端点时敲击锣鼓,然后返回到起跑端,在回程中再将水瓶依次扶起,回到起跑端点时再敲击锣鼓,完成折返跑。折返跑训练中,伴随学生加速、减速、停顿、加速等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3.竞技游戏,增强训练兴趣

足球本身是一种竞技运动,且具有娱乐功能。因此,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竞技比赛,将足球的竞技性和娱乐功能相结合,让学生在足球竞赛中振奋精神、增加活力。通过激烈紧张的足球竞赛,让学生将足球竞赛看作是一场游戏,在游戏中施展自己的足球技能,展现自我风采,挖掘学生潜在的运动活力,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1]。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两节体育课组织两场足球竞赛,第一场为男生竞赛,第二场为女生竞赛,男生竞赛时女生为其加油,女生竞赛时男生休息并为女生鼓劲加油。我以男生竞赛为例,阐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首先,教师根据男生的足球素质将其分成两个小队,并为小队选定队长,由队长和队员自行决定上场球员和替补球员名单,以及确定球员在比赛中担当的角色,然后指导两个小队进行战术研究,做好准备工作后,两个小队开始比赛,教师充当裁判,并在中场休息是对两个小队进行指导,最终选出获胜小队,比赛结束后,教师要为两个小队进行总结和分析,帮助两个小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加以改进,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赛了解学生的薄弱技能,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训练。由于竞赛具有对抗性,教师要做好医药准备,保证学生安全[2]。

4.多种花样,做足准备活动

在室外足球运动教学中,运动的准备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度和灵活性,才能让有效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保护好学生的关节和相对脆弱的身体部位。由于,大部分高中学生不具备足球基本功,而足球训练的首要条件是掌握良好的基本技能,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准备活动内容相对单一,形式简单,缺少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体育教师就要在准备活动上下功夫,积极开创多样的训练形式和训练方法,保持学生对准备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如,让学生进行“猩猩式慢跑”、“企鹅式慢跑”等,“猩猩式慢跑”就是让学生在慢跑时模仿大猩猩跑步的姿态,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准备活动训练,实现准备活动训的目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3]。

三、结论

综上所述,使用游戏教学法对高中学生的足球训练进行教学是具有现实基础和现实意义的。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足球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帮助学生提升训练质量和足球水平,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广大高中体育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游戏与足球教学结合的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足球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米卫杰. 游戏教学法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4,36:218.

篇3

关键词:中学生 足球 针对性训练 建议

前言:

据我了解,在顺德区的各中学足球队都是业余足球队,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参加一定时间的足球训练和比赛。近年来,我区的各中学足球队的课余训练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多层次的趋势,特别是龙江镇、大良镇和北镇的小中学女子足球队。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足球人才问题仍相当突出。我区各足球训练水平与足球训练先进地区的差距仍相当明显,本文注重队员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着重抓好基础的技术训练。并探索解决的对策,提高队伍的训练水平和质量,而制定好比赛前的训练计划是十分重要。

由于高中的学校特点,学生到高三就不能踢区或镇的比赛,到新学年又重新在高一招收一批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训练。高二班学生往往会因学习、考试、等而减少训练时间,给训练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训练中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在内容、身体素质、技战术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方,以保证全队的系统训练。

1.我市现有的各学校足球队来看,大体可分成二类。一类是长期训练型的足球队;一类是短期训练型的足球队。

1.1长期训练型的球队

长期训练型的球队是足球运动开展较好的足球传统学校,受到各级领导重视,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场地等方面相对稳定,经费来源有一定的实力和保证。球队的宗旨是代表本校参加各种性质的比赛,为学校赢得荣誉扩大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推动本校体育运动的开展。这些队运动竞技水平较高,但与专业队伍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原因主要在学籍、训练、学习等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困难。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是:(1)、升中考术科考试成绩合格,有一定足球水平的特长学生。(2)、通过学校进行班际比赛进行选拔发掘。(3)、招收个别对足球感兴趣、身体素质好,喜爱足球运动的学生进行培养。对于那些长期训练型的球队,由于训练的时间保证,在训练计划的制定上,采用以比赛周期为依据,根据训练要求进行阶段划分,使训练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进行。个人认为长期训练型的球队训练重点要是根据比赛任务。比如参加全省或市等的中学生比赛,把重点放在技术、整体攻守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训练上,而参加一般邀请赛、对抗赛,为不打乱训练的整体性,系统性,可在继续提高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体能的训练。赛前集训围绕参赛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其它各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方法和手段,加强赛前队伍管理,使全队以最佳竞技状态参赛。

1.2短期训练型的球队

在我区大部分的中学足球队都属于短期训练型的球队。由于学校经费短缺,场地设施得不到保证,在比赛前一到两个月才集中训练。球队的宗旨是代表本校参加镇的中学生足球传统项目比赛,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为本校争光。而得到镇的第一和第二名就代表镇参加区的足球比赛。现在随着学校领导的重视,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这类型的球队会向长期训练型的球队队伍靠齐,提高我区中学生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但由于组队没有如大良职校和各镇职校等中学学校那样的优厚条件,运动员来源主要在本校学生范围进行选拔,进行短期培养。还有从本校其他运动队中"借用",如会田径队、篮球队的队员等,比赛后如期归还。短期训练型的足球队,由于队员的来源、训练时间不足等因素。因此,目前我区各级中学足球队要达到较高的训练水平,难度比较大。 这类型的球队,球员来源不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时间短、任务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队伍的训练水平和质量,本人认为制定好比赛前的训练计划十分重要。下面根据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和个人已前在省队训练和比赛经验, 针对学生基本功差的缺点制定了桂洲中学一学年为周期的足球队训练计划。内容大体分为身体综合素质训练(即体能、灵敏性和耐力训练),足球基础技能训练(颠球、带球、传球、射门等控球训练),足球实战攻防训练(整体配合、站位等训练)。这个训练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实施完成。

第一阶段: 9月、10月以体能训练为主,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熟悉球性,进行身体和技术的基本训练,为全队整体战术作好准备。(在以下三个阶段中仍坚持体能训练)

第二阶段:年11月、12月以足球基本技术为主,重点提高学生个人控球、运球、传球、射门能力。

第三阶段:3月、4月整体配合意识训练,提高学生的攻防技术和整体配合概念。

第四阶段:5月、6月以实战训练为主, 通过与不同水平的队伍进行针对性的模拟比赛,检查比赛前本队在进攻和放守上技战术存在的问题,边比赛、边训练、边提高,促进全队积极作好投入正式比赛的准备。

2.让队员对足球技术有个初步、全面的认识和掌握性。

初始训练阶段注重队员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着重抓好基础的技术训练。例如:(1)在比赛中传球方法多种多样,而选择传球目标、掌握传时机、控制传球的力量是衡量战术意识和传球技能的重要标志。(2)传球的目标:一般分为向脚下传和向空位传两种,但向前向空位传球是主要的,过多的横传、向脚下传球不符合快速的要求,单一的向前、向空位传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两者必须结合使用。比赛中,在前场对前锋来说是冒险区,所以,应大胆的向前传、向前插,而在后场,传球时则要保险。(3)传球的时机:比赛中的传球有两种情况:一是传球在先,跑位在后,传球指挥跑位;另一种是跑位在先,传球在后,让跑位促使传球。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要求传球及时,早一点或晚一点都可能造成失误,这就需要控球队员对本队和对方队员的位置有正确的判断,这些经验又必须通过比赛和近似于比赛的对抗性练习才能获得。(4)传球的力量:传球的力量应适度,有利于接球者处理球,并且要准确。在向被对手紧逼的同伴脚下传球时,传球力量要小些,并且将球传向远离防守队员的一侧脚,否则,易被对方队员抢断;向空位传球时,一般要球到人到,人到球到,但在向有较大纵深距离的空位传球时,若突破接应的队员速度快,补位的防守队员离得也较远,传球力量就要大些,以利于发挥突破队员的速度。(5)传球前尽可能隐蔽自己的意图,如:向左运球,向右传。(6)传球的动作要快速,简练,多变。(7)不同的比赛场合有不同的传球方法,不断地练习和积累经验,将使队员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传球技术等等。

这一阶段主要让队员对足球技术有个初步、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到综合训练阶段时,在抓好技术基础训练同时,注入简单战术配合的训练,并在此期间传授足球裁判规则,使队员们掌握一定的战术和规则并可加以运用。在坚持以战术配合训练为主的同时多次进行队内教学比赛,增加比赛经验,尽量在运动中、对抗中,全面、熟练、快速、准确地掌握各种技战术。不断提高个人控球和突破能力,多种传球技术和射门技能以及抢截能力。并在比赛中灌输良好的比赛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最后的调整阶段,在抓好技战术训练的同时,有选择地和一些足球传统学校球队比赛,增强比赛意识以及临场的应变能力,丰富比赛经验。

3.训练别注意学生的细节动作

篇4

关键词:小学足球;带球训练;基本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21-01

开展足球带球技巧训练,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制定教学策略。创设适宜学生训练的学习情境,有效激活学生训练热情;优化带球训练形式,提升学生训练品质;做好示范展示,规范学生带球技术意识;改革教学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要求。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快速提升学生带球技术和娴熟程度,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足球带球基本方法

(1)脚背正面运球。脚背正面运球是足球带球常见方法。跑动时,全身要自然放松,两臂自然摆动,上肢稍微前倾,带球前进步幅不宜过大,带球时,脚跟提起,用脚背正面前推带球行进。这个技术动作看似简单,如果掌握不好,也会出现技术偏差。带球时,脚部位置不对,很容易将球捅得很远,足球距离身体较远,自然失去了控制。如果支撑脚距离球较远,身体会出现后仰,即使能够踢到球,身体也难以跟进移动。

(2)脚背外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对技术动作的要求更高一些。在跑动时,要保持身体的自然放松,两臂摆动也要自然,上肢稍微前倾,跑动步幅也不宜过大。带球时,脚跟提起,脚尖要稍微内转一些,用脚背外侧触及足球,让球按照直线运行,也可以向脚背外侧方向推拨球,让足球呈曲线或者弧线前进。带球时,如果球距离身体较远,推力太大,球也会失去控制。脚背触球前,脚尖内转不够,足球运行方向会发生偏转。如果身体重心后移,也难以跟上足球运行。

(3)脚背内侧运球。脚背内侧运球要求身体自然放松,两臂自然摆动,上肢要和运球方向保持一致,跑动步幅不宜太大。带球时,脚跟提起,脚尖要稍微向外转。利用脚背内侧触及足球,让球向前或者曲线弧线运行。脚背内侧运球要确保正确,身体距离足球不能太远,脚背内侧触及足球前脚尖要外转,不然也会使足球发生方向偏移。

二、足球带球常见训练方法

部分学生足球基本功较薄弱,教师对其进行技术训练时,需要从最基础动作开始,确保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足球意识。足球带球专业训练方法众多,学生由于年龄、体质、足球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足球技能实际做出科学设计。其一,膝关节弯曲,确保足球从右脚脚背内侧到左脚脚背内侧都能够触到足球,用左脚横拨动足球,用右脚脚背外侧将足球向前推动,然后用右脚横拨足球到左脚前方,用左脚脚掌停住足球,然后用右脚脚背外侧向右方推球。其二,右脚前脚掌将足球向后拉引,足球向身后方向运行,立刻转身180度,再用右脚脚背外侧推动足球,让足球沿直线前行。其三,慢跑中,利用单脚或者双脚,带球前行,使用多种技术动作。其四,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站立成一个弧线型,队列前第一人按照同一方向运球,到起点时,交给第二人继续,以此类推。其五,学生按照教师手势做变向运球,或者让学生自由运球前行,做变速、变向运动。

三、足球带球训练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对足球的理解还非常肤浅,对带球技术更是知之甚少,教师要从设计教学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不妨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技术分解图示,先形成理论基础,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为提升学生训练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体、集体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学生都很看重自己的表现,参与热情自然很高。学生兴趣非常广泛,教师还可以将足球带球训练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学习技术动作,体现寓教于乐。足球要从孩子抓起,足球带球属于最基础动作技术,学生一旦养成不良动作习惯,会给后面的足球训练及学生的成长造成重要障碍。教师要认识带球技术传授的重要性,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最基本动作做起,养成规范足球意识。教师可以设计带球训练游戏“绕杆跑”,让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带球绕过六个标杆,用时最短者为优胜。将带球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学生参与性强,训练效果自然好。

(2)优化训练形式,提升学生训练品质。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热情难以长时间保持,教师要注意对训练形式进行筛选优化,利用训练形式的多样性,激活学生训练思维。足球带球训练方法众多,教师在具体选择时,需要考量学生的足球基础和兴趣取向。如果有必要,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训练形式,或者让学生推荐训练方法,这样可以极大提升学生训练热情。足球游戏、小组对抗、课堂演绎等,都是足球带球训练重要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训练实际作出科学选择。足球游戏种类繁多,教师不仅要借鉴现成的游戏资源,还要根据教学需要自创足球游戏,让学生在欢快气氛中学习到带球技术。小组对抗是教师常用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分组竞赛,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斗志,学生参与这样的比赛乐此不疲,也为课堂教学训练创造良好契机。课堂演绎是学生最喜爱的训练活动,学生在众人面前进行足球带球表演,不仅能够历练学生带球技术,对学生心理素质塑造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3)做好动作示范,提升学生规范意识。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低,但模仿力较强,教师技术讲解难以发挥出高效,多进行示范展示,可以为学生模仿创造条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视频进行技术分解展示,让学生边看边模仿。教师自身也要多进行动作示范,并跟进纠正学生动作偏差,给予学生更多个体辅导。学生训练随意性较强,这对提升学生规范意识非常不利。教师要从带球细节上多进行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反复锤炼技术动作,提高技术动作娴熟度。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设计。有些学生对足球专业术语缺少认知,教师要注意对教学语言进行优化选择,避免说专业术语,而是用学生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和引导。如果教师能够将带球技术动作编成顺口溜,学生接受效果会更好。如“跑得稳,看得准,前脚轻,后脚跟”。学生在具体训练过程中,也会根据口诀而动,训练针对性会大大提升。为提升学生规范意识,教师要多树立训练先进典型,让动作规范的学生作为带球训练辅导员,为同学作出示范表演。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学习热情也会高涨起来。

(4)改革教学顺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训练计划,由于传统教学意识的影响还在,很多教师都是先让学生踢球,然后训练运球,这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学生在运动中一旦养成不规范运球习惯,在带球训练中是难以纠正的。因此,在进行足球教学训练时,要首先进行带球训练,让学生熟悉掌握带球技术,提高娴熟程度,再进行踢球训练,这样才能规范训练行为,提升训练效果。足球带球动作幅度较小,环节也比较简单,非常适合初接触足球的学生学习,学生很容易掌握带球技术要领,为后面训练做好基础铺垫。为提升学生带球娴熟性,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展开个性训练。除了课堂集中训练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自由训练。教师可以布置一定量的训练任务,或者是开设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多参与互动交流,这对提升学生训练积极性大有好处。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介入足球教学训练,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刚刚接触足球,进行带球训练,掌握带球技术要领,符合足球学习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展开教学设计,从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形式、做好示范展示、改革教学顺序等角度出发,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通过多种训练形式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带球技术,并达成熟练程度,这对全面提升学生足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春盛,黎秋生.小学足球教材教法实践应用[J].体育教学,2015(05).

[2]赵婷.打造趣味课堂实现高效教学――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足球学习的兴趣[J].文理导航,2015(12).

[3]唐俊伟.浅谈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学生的多向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07).

篇5

【关键词】中学生;足球运动;损伤;预防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54 号)要求, 2009年青少年校园足球启动,确定44个重点城市2293座重点学校两年后,这项活动又进入了各省市布点的阶段。浙江有6个地级市为浙江省校园足球重点城市,235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为重点学校,足球运动已经逐渐走入校园走入课堂,在中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占的比例也将会逐年提高。足球运动的剧烈对抗性又决定了足球运动是运动损伤发生最高的项目之一,因此了解足球运动中经常出现的损伤种类,分析损伤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鹿城区某普通初中学校的男女足球队队员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40人为样本,平均年龄为14.3岁,平均身高为166cm。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检索大量有关足球运动损伤和预防的文献资料,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研究课题提供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

对研究对象就有关足球运动员损伤的部位和原因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足球运动中损伤的部位和原因分析

2.1 足球运动员的损伤部位

在校园足球运动中,跑跳踢铲等下肢动作占80-90%,故足球是以下肢运动损伤为主。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100%被调查者在不同部位曾受伤,其中受伤在二处以上的占90.6%,在三处以上的占56.3%。具体损伤部位及其百分率分布见表1,各部分损伤发生率依次为踝关节、膝关节、腰肌、大腿肌肉、髋关节、小腿、腰椎、肘、腕、手、肩、头、面部、颈部。从表中可见,足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高且分布广,主要集中在踝、膝和腰部。

表1 运动损伤部位分布

2.2 中学生足球运动中损伤发生的原因

根据调查结果造成损伤的原因归纳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运用不正确、身体素质差、场地器材设备不良、意外及其他原因。受伤率最高的踝关节主要原因为身体专项素质差和运动中动作不正确,膝关节受伤主要原因为局部负荷过大,腰肌受伤主要为技术动作不正确。

2.2.1 与足球专业技术相关的原因

足球运动的半蹲位运动,特别是急速转体、奔跑动作等是造成膝关节劳损和半月板损伤的主要原因。足球运动中争抢头球的腾空落地动作,这就加大了髋、膝、踝关节的承受力,使其损伤可能性增加。足球运动动作幅度大,身体变化多,对身体变化的规律和技巧掌握不够,是导致运动损伤特别是腰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2.2.2 与中学生足球训练负荷相关的原因

为提高运动成绩,学生在业余足球专项训练中必须承受比体育课要大的负荷的训练,使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加大。

重复训练法是足球训练的重要方法,重复的负重弹跳,跳跃动作的起跳、腾空、落地等定势练习,使髋、膝、踝负荷量增大而导致损伤。腰部的重复绕环、屈伸等练习引起局部负荷过大,而造成损伤。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骨骼,肌肉发育还未完善,大负荷的训练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2.2.3 与中学生参加足球运动比赛相关的原因

足球比赛中存在身体接触,动作粗野和犯规动作是比赛中导致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另外求胜心切,心态不稳,心情紧张导致动作变形受伤。

3 中学生在足球运动中损伤的预防

3.1 加强思想教育

在平时训练中应该加强安全教育,业余训练和比赛中,克服麻痹思想,胜不骄败不馁,树立正确的比赛道德风貌。

3.2 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要运用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基本技术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跑、跳、投等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综合活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尤其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量和伤后体育活动的安排,避免单一训练方法,防止引起局部负担量较大。对于活泼爱动的学生,即使身体出现疲劳时,仍表现出对体育活动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对此要适当加以调整或抑制,要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等教学训练原则,运动负荷要逐渐增加。

3.3 认真做好学生训练的准备活动

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伸展性练习。准备活动的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身体条件而定,学生属于兴奋性较高、锻炼基础或训练水平较高、运动持续时间较短或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稍大些;相反,对于年龄小、基础差的学生在运动持续时间长或天气炎热时,强度宜小些,时间短些。已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准备活动的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3.4 训练比赛中应需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在足球运动中,特别在复杂多变、空中动作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技术错误或失手跌下,,由于学生的肌肉力量弱,判断和控制能力差,特别是学习新动作时,都应有人保护和帮助。每个参加足球锻炼的学生都应该掌握自我保护办法。在平时训练中增加一些滚翻的练习,以增强自我保护技能的掌握。例如,身体失去平衡时,要立即向前或后跨出一步,以保持身体平衡;当快要跌倒时,应立即低头、屈肘团身、顺势滚翻,不可直臂撑地;从高出跳下,用前脚掌先着地后屈膝,以增强缓冲作用等。

4 总结和建议

4.1 总结

4.1.1 中学生参加足球运动时,损伤发生率高并且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但主要集中在踝、膝和腰部。

4.1.2 引起足球运动中的损伤的主要有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足球运动的专项特点以及学生的运动中不合理的技术动作运用有很大的关系。

4.2 建议

4.2.1 科学安排教学。在足球的教学和训练中,教练或教师应加强教学训练的计划性、科学性、合理性,做好统筹工作,避免运动量过大,过于集中。

4.2.2 充分重视准备活动,合理控制运动量。训练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是预防踝关节扭伤的一个关键环节。做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而且要有针对性。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应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而定。做完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后,随后做有针对性专项训练内容的准备活动。

4.2.3 应加强安全教育,大力宣传受伤的危害性,让学生和老师从思想角度上重视起来。然后,还要对学生的自我保护知识,强调在实战中防守的重要性,增加防守的同时,具备规范的防守动作及倒地的自我保护能力。

4.2.4 加强医务监督,防止过度训练。加强医务监督既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也是使训练和比赛顺利进行的医学保障。过度训练是造成足球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丁 健.学校体育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J ].福建体育科技,1999 (6):53

[2] 体育院系通用教材.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8)

[3] 吕志刚.足球运动中的损伤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2

[4] 查吉陆.论高等院校足球选项课中的运动损伤与预防. [M] 江汉大学学报,2003,(3),74-76

篇6

关键词:中长跑;兴趣;实验研究

中长跑运动是我国中小学的主修课程,同样也是中小学生升学的一项重要测试指标内容,可见它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本文通过在体育课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入社会上的新鲜元素于中长跑教学中,并对衢州中专高二男生进行实验对照比较。最终为引起他们的练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质,提出一些方法和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衢州中专数控学部高二年级12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将数控(1)班和数控(2)班60名男生确定为实验组,将高二(6)班和高二(7)班60名男生确定为对照组。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有关“体育学习兴趣”“中长跑教学”及“体育研究”等方面的著作,查阅了近几十年的有关“中长跑教学的发展兴趣现状”等方面的文章20余篇,从各个方面了解了本研究领域的现状,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为了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的对照比较,本文设计了一种问卷,分别在实验前和试验后进行发放和收回,由于发放问卷有限,问卷需全部收回。

(3)实验法

采用分组对比法,实验组采用有氧操、任务跑、记忆跑为主要的训练方法和内容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长跑训练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周按上课时间训练两次,每次35分钟,两组训练的时间和运动量基本保持一样。两组的训练计划均由笔者制订及具体实施,训练时间规定为十周,且对照组只进行学校规定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训练,不进行另外的训练。

(4)数理统计法

所得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加以统计分析,所有统计均用Excel 2003办公软件完成。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通过十周内的训练前后1000米、肺活量、50米、台阶实验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以传统的训练法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

但通过十周内的训练前后,实验组1000米平均成绩提高10秒,50米的平均成绩提高0.3秒,肺活量平均成绩提高315m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2.分析与讨论

(1)实验过程分析

在实验前对对照组同学进行1000米、50米、肺活量等的测试,记录测试成绩,发放问卷并回收,简单了解对照组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首先制订对照组训练的计划,训练时间为十周,第一周是测试成绩,第二、三周的训练计划是(100米+300米+500米)+(500米+300米+150米)。第四、五周的训练计划是变速跑(快跑200米+慢跑100米)×7。第六、七周的训练计划是300米×8。第八周的训练计划是1000米×3。第九周为调整,第十周是测试成绩。按照训练计划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逐渐增加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训练当中,前两周的训练有部分学生还能按照计划完成训练,尽管教师在训练时一再地强调训练的重要性和鼓励学生努力训练,从第五周以后基本上没有学生愿意训练,训练计划很难完成,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很难增加,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很低,每当训练结束后学生都感到是一种解脱。

在训练后期,对照组学生进行测试,发现有的学生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重新发放问卷后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中长跑产生了厌恶感。

(2)实验法对中学生体质的影响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然而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训练后与训练前并无明显差异。从个体成绩的分析来看,实验组的学生1000米成绩都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组学生几乎保持在原有水平甚至退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照组的学生对中长跑训练不感兴趣,训练表现得无精打采,偷懒耍滑,所以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1000米的成绩提高不大甚至退步,而实验组利用中学生的特点,提高其对中长跑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训练,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实验法通过提高中学生训练兴趣来提高中学生的体质。

(3)实验法对中学生对中长跑兴趣的影响

在十周的训练中对实验组采用实验法进行训练,实验法包括三种训练方法:有氧操、记忆跑和任务跑。有氧操是指将健美操和田径运动中一些动作和技术编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动作,首先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完成,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练习时的疲劳感觉,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其次学生在练习有氧操时能找到练习的节奏感,通过技能的迁移,学生很容易掌握中长跑运动的节奏感,有助于学生较快地融入中长跑训练中来。综上所述,有氧操不仅能够娱乐学生的身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训练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采用追逐跑可以提高中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

(4)问卷调查总结

另外在实验前分别向实验组和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发放问卷、收回问卷,我们发现不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99%的学生都对中长跑不感兴趣,他们宁愿在班内休息也不愿意上中长跑课,大多数是因为中长跑是枯燥劳累的项目,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都在球类,比如篮球、足球等。但十周的实验结束后同样发放相同的问卷,我们发现对照组的学生没有太大变化,然而实验组的学生的兴趣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一味选择球类,大部分都愿意参加中长跑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认为中长跑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质,是锻炼身体的最好选择。通过这点可以看出实验法得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中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

三、结论

1.经过十周的训练对照组学生的测试成绩都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有降低,而实验组学生的各项指标的测试成绩均有较高篇幅的提高。

2.根据实验后的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实验法避免了中长跑单调乏味的特点,加入了新颖的事物,使中学生认识到了中长跑锻炼的重要性,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心理,使他们积极地参加中长跑训练,提高了中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

四、建议

1.教师观念要转变,当今社会的发展、学生思想的进步迫使教师要进行思想的转变,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思想上,要进行思想上的革新,多加入新颖的事物,加入社会上的新生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2.教师要转变学生的观念,由于中长跑是枯燥劳累的项目,如今的学生生活在幸福之中,所以很难接受这种项目,教师要利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质,而且应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3.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中长跑项目的单调乏味特点使得学生很容易自动放弃训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拥有自信、积极主动地参加训练。

4.加强效果的评价,教师要适当地安排比赛使他们知道自己训练的结果,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进行训练,从而成为训练真正的主人,最后产生极大兴趣。

参考文献:

[1]魏发团.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耐力跑兴趣[J].田径,2005(12).

[2]甘福权.如何培养学生耐力跑训练的兴趣[J].体育师友,1999(02).

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参加2012―2013“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江西赛区的普通高校的男子足球队运动员和教练员作为调查对象,不含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和教练员,共18所学校(见表l)

表1 各代表队参赛人数统计表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高校足球等为关键词,共计检索出近10年内学术期刊论文125篇,学位论文20篇,为问卷设计及本研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设计“江西省普通高校男子足球代表队教练员问卷调查表”和“江西省普通高校男子足球代表队运动员问卷调查表”,并请专家就问卷调查表中几个多选项进行重要―次要的排序,此问卷经专家评定效度,得到一致认可后,对被调查者(各级教练员、参训运动员)进行全面调查。

1.2.3专家访谈法

就研究目的和研究的任务,走访了江西省大体协主管领导、高校足球队教练员和部分从事高校体育管理研究的专家。对于问卷的设计及研究的设计咨询了部分足球教学方面的专家、教授。

1.2.4实地考察法

研究通过对参加2012年度江西省大学生足球赛的18支队伍的运动员、教练员及实地进行了走访。

1.2.5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17.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结果与分析

本项调查发现江西省有体育系的高校足球代表队队员的选拔途径主要是以体育专业足球专项的学生为主,还有一部分是教练员通过观察校内各系院之间有的比赛,选拔出水平相对较高的队员。这些高校的组成足球代表队水平相对高一些,这些体育系学生以前高中阶段是通过体育加试的,有一定足球基础,而且他们身体素质要比普通大学生好。这些高校的球队队员传控球能力强,足球意识好,还有通过团队配合取得进球的精彩场面。这些高校的球队水平高出一筹,在比赛中往往能获得好的名次。

江西省各高校队员来自全国各地,没有和中学形成输送队员的链接。对大中学一条龙的课余训练机制没有很好地执行。这间接影响我省中学生足球运动的普及开展,更对我省高校足球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使得高校和中学的足球都受到影响。如此恶性循环极大地破坏了高校――中学健康训练体制的建立,最终将严重限制江西省高校足球水平的提高。

2.2教练员结果与分析

江西省各高校的足球代表队的教练员基本现状显现出高学历的博士只有一位,占多数的还是本科,学历结构极不合理,而且年龄相对较轻,教学训练的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省高校足球运动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江西省各高校足球代表队教练员学历调查中发现高学历的教练员较少,本科学历的占多数,在一些高校中出现本科生教本科生的现象。这主要因为高校扩招需要招更多的人员填补教师空缺,加之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人数较少。高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只有招聘一些本科生进行。学历还代表对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程度。高学历代表知识渊博,知识面广,对教练员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有很大帮助,也是评审高级职称的必备条件。本科学历的教练应通过自身学习提高学历,满足更高的教学和训练工作要求。

江西省高校足球代表队教练员的年龄小比较年轻,精力充沛,多数毕业于专门体育院校,掌握一定量的体育知识,具有足球运动技能。在教学与训练中可以亲身做示范或与队员竞技。虽然年轻教练员经验不丰富,但是亲身示范教学的能力更强,学生更容易接受,基本能适应当前我省高校足球发展的需要,已成我省高校教学和训练的主力军。但是要使我省高校足球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提高年轻教练员的教学训练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创造更好的再学习机会,让他们更快地由教学型向训练型转变。

2.3领导体制结果与分析

高校各运动代表队,要参加省里的比赛都得先报到学校的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同意才能组织代表队参加比赛。可以说主管领导掌握着个代表队的命门,足球代表队和其他项目代表队相比人数多,还需要一些场地措施,投入相比其他代表队要多,而且在球场上会出现打架现象,在短期内要取得好的名次很难,导致主管领导对足球支持投入不多,更甚至有些高校根本就不在足球方面投入,不关心足球队的发展。这样足球运动在各大高校的普及就会受到影响,阻碍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江西省各高校足球队要得到有序发展,第一学校的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校足球代表队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地位,校足球队的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评价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第二离不开领导部门对高校足球队的关心与支持。在高校足球队建设过程中场地紧缺、器材简单陈旧、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各方面工作开展不顺。希望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后,学校各部门都需要相互沟通和协助,从确保高校足球队健康有序地发展。

2.4竞赛制度结果与分析

从目前调查看,只有从江西省的足球运动发展和高校足球发展状况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新的竞赛方法,并在实际发展中不断补充和改进,如相对固定的比赛时间,固定的参赛条件,赛制的变化。既有赛会制较量,又有主客场,既实行分组循环,又有淘汰,这样足球运动的魅力才能得到完美展现。这样的赛制,一方面会吸引更多地大学生参与到足球比赛中来,从而稳定的群众基础又能完善赛制。另一方面,适当增加淘汰赛场次,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因此,要建全大学生竞赛制度,尤其是与中学及更高一层次的比赛衔接,适当增加比赛的场次,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实战水平及整体竞技能力。随着足球运动影响力的扩大,参加比赛高校足球比赛的队伍也在增多,高校足球代表队的建设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重要方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因此应不断更新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观念,提高江西省高校足球整体水平,以及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

2.5场地及基本设施结果与分析

在所调查的18所高校场地基本设施中,每所高校至少拥有标准足球场地一块。基本上能保证校足球队训练工作,每所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健身房为高校足球队队员做力量练习提供场地。有几所高校还拥有3块场地,为学生训练、教学、课外活动提供更宽广的体育运动场所,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打下基础。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的足球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各代表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需求,但是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显得拥挤些,没有大型体育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体育场地措施资金投入不足,场地基本措施条件差。有些高校场地使用频繁,加之平时很少维护场地,造成有场地但无法使用的现象。要让学生在安全舒适的场地条件下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必须加大体育场地措施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场地措施的管理,平时注意场地维护。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3.1.1足球运动员的主要来源是普通中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足球技能低。有些高校比较看比赛名次。

3.1.2知识更新不够,科研能力较低,执教水平有限,训练方法不科学,教练员都是教师兼任。

3.1.3领导主管部门对校足球代表队的关心、支持不够,不重视。学校办队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广告效果不明显的,还担心足球赛场出现不文明现象影响学校声誉。

3.1.4学校对校足球队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没有一套符合校足球代表队发展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

3.1.5大学生足球赛在江西省内每年只安排一次,每年都采用赛会制比赛。

3.2对策

3.2.1选拔足球运动员渠道多样化。

3.2.2增加比赛的次数,提供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丰富课余生活。

3.2.3提供教练员再学习机会,提高教练员的教学和训练能力。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体能是指人们身体适应生活、运动与环境等的综合性能力。发展学生体能,改善学生体质,不仅是初中体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点。面对着近年来我国学生普遍体质下降,尤其是体能素质下降这一问题,更应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有效的体能训练策略,以更好的引导学生科学训练、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那么本人在体育课中如何对中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体育课上采用科学多样化的训练方法。

在很多初中体育课中,教师本着在训练中吃的苦越多、训练越累的训练原则,而导致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积极性不高,为了避免这样不良现象的发生,体育教师以及学校应该实施科学化的训练教程,根据每个学生发育成长期的阶段特点,安排相应的训练过程。

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分为反应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 耐力训练、协调训练等几方面做为初中生体育训练的基础训练。例如可以通过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网球等球类运动来增加学生的肢体反应能力;通过实心球及百米跑等来进行速度训练, 经常实施,对腿部的训练效果显著;又比如杠铃、举重等,主要根据零负重和轻负重的训练原理进行力量训练,提升初中体育生的肌肉收缩能力;耐力训练,所谓 的耐力训练,就是在快跑、慢跑、长跑、短跑等训练中,能够通过对学生自身的极限训练,提高学生在呼吸节奏和速度上的调整;协调训练是在初中体育课中训练的重点,因为它综合了学生的 反应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等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学生通过种种的由简单到困难的体能训练,既可以锻炼学生 自身的体能,又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还更好地培养了学 生对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兴趣以及毅力,从而增强了学生面对困 难的信心,达到更有效的体能训练。

篇9

合作训练能够实现学生足球训练对抗的积极性和实战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合作训练中,学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参与,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和机械训练者,而是新知识、新战术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在训练中还能享受到足球运动带来的愉悦,有利于对足球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让学生自己主动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是足球教学的主要任务。团队合作中,让学生体会每个动作,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如何改进动作,敢于在同伴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善于暴露自己的弱点,对错误的动作敢于请教改进,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并能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训练目的,这样就保证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将一些枯燥的技术性训练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在默契配合中,与队友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和友谊,认识到足球这一集体项目只有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对手。为了能满足个别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难度敢于超越自我,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学生合作训练不但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提高团队集体素养。

2教学形式不拘一格,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训练效果

足球教学要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力求做到个性化、多样化、人性化,要做到形式不拘一格,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相长,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训练来解决问题,并在不断地实验中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学习中直观的发现问题,借助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足球知识及内涵的认知和能力。

2.1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更加逼真生动讲解法和示范法是传统足球课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引领下,学生往往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极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的接受和认知能力。多媒体教学具有声音、图像、动画结合等优势,做到了图文并茂,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还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复杂的技术要领通过慢镜头回放或定格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示在学生面前,做到了讲解更加细致,动作的要领讲解、分解更加轻松,适时演示动作的全过程加以强化。运用现代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现代足球训练的先进理念,有利于学生模仿动作,培养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活化了教材,改变了以往的枯燥乏味的教学。

2.2以人为本,优化授课中小学的足球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习一项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意识和科学的锻炼习惯。通过网络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足球知识,又能促进中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巩固。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特点,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情景式教学、协作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做到以人为本,开发出适合于自己学校的的足球校本课程,以此优化授课质量。中小学足球教学中采用“小群体式学习”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提高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共同发展,教师应对学生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适时开展游戏教学,强化基本技术训练

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为切入点,强化基本技术的训练方法,将足球训练巧妙融入游戏之中,可有效调整练习中学生产生的抑制心理。足球教学具有广泛的活动空间,足球教学的特点就有异于其他课堂教学,这也正为趣味游戏提供了场所。开展游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也会让学生对足球产生浓厚的兴趣。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特征,符合青少年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所以教师恰当地开展各类体育比赛(竞赛),对抗比赛或者个人竞技,进行有意识的比赛活动,确实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并提高练习兴趣,在比赛之中,学生学会了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并培养起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能力。积极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氛围,以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强烈爱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足球活动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积极认真地投入训练。在熟悉球性的训练中,通过各种颠球技巧结合颠球才艺展示、颠球比赛等游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球感”会明显增强。因为良好的球感是控球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练习者必须只经过大量的接触球和训练,才能获得良好的球感。在此技术之上,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正确的踢球方法,并能提高身体各部位对球的控制能力。因此,在训练初期要把发展球感作为第一要务,并且循序渐进地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在训练中,教师及时提示和讲解要领,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强化基本技术训练。

篇10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能训练;创新体系;体育教学

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顽强意志、塑造坚韧性格、培养优秀品质,在整个高中阶段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体育教育中的项目很多,体能训练是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其他体育技能、技术、技巧的基础。但由于体能训练形式单一、体能消耗大等原因,很多高中生对此并不敢兴趣,甚至学校领导层面也缺乏重视,导致高中体育教育中的体能训练创新滞后。

一、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宏观角度来说,我国体育教育在社会层面的功能严重缺失,只有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才能实现体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锻炼,换而言之,体育功能的社会欠缺必然加重学校体育教学的负担。学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体系,体育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有限空间、资源、时间等条件下,全面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存在很多困难,为了满足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中就必须平衡技能、技巧和体能训练的时间安排。

纵向对比,近年来我国高中体育教育事业还是有所发展的,最大的进步表现为对体育作用的重新认识。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经济改革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对人的身体素质是极大的考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场所,也意识到人才最基本的优势在于身体,缺乏身体健康这一“基础”,其他的知识、技能、精神、思想等也是“空谈”――健全强壮的体魄来源于体育教学的合理设计,这也是笔者强调体能训练的依据。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改革创新层面有很大的阻力也需要引起注意。一方面,“最简单也就最有效”的体育锻炼思想下,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克服学生肥胖、缺乏锻炼、肌肉力量不足、柔韧性差等问题,加大训练量是唯一的手段。另一方面,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繁重,能够提供的体育锻炼时间并不多,因此只能在体育教学中加以消耗。

但对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影响最大的并非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是错误思想认识。其一来源于学生自身,认为过度锻炼不仅没有乐趣,还会损伤身体。其二来源于学校,高中阶段是为进入高校学习做准备的,侧重数理化等学科的知识掌握,体能训练既没有技巧传授、同样要消耗大量时间,被视为教学工作中“无关”内容,应该放在课余时间自行张开。在这种认识偏差下,高中体育教学要展开体能训练探索创新阻力重重。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价值

体能即“人体基本运动能力”,它包括耐力、速度、力量、灵敏性、柔韧性等要素。体能是一切体育运动技巧的基础,以类比方式说明,体能是体育教育中的“硬件”,而技巧则是体育教育中的“软件”,个人体能的水平决定了他掌握技巧的能力。同时,体能水平也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体运动极限,结合人才培养而言,体能越好,在工作、学习、劳动中的效率越高,能力越强。

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占据相当大的部分,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通过训练提高体育成绩和技巧掌握程度,还在于对高中生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等行为产生促进作用。按照我国义务教育入学年龄计算,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正处于快速生长、接近成年人水平,骨骼、肌肉、血管、内脏等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通过适量体能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为其他身体力行的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在体能训练中通过激发、鼓励学生信心,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还能够发挥良好的德育教育功能――如果忽视体能训练,学生一抱怨就停止或减量,这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没有好处,也会造成其心理脆弱、承受力不强、缺乏毅力等弊端。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创新体系实现途径

(一)实现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与技巧训练的分离制度

从现状上分析,我国学校教育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尽管在素质教育理念出现以来,基于体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多改变,但总体上说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改革,其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职能定位不清晰是最大的问题。

参考国外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模式,体育教育的体能训练是以专业姿态出现的,例如美国高校在体能训练中,无论篮球、足球、网球或田径项目中,技巧与体能的训练呈现相对分离的状态,教师会根据不同层面展开体能的专业训练,为体育教学中的技巧、方法等奠定基础。而我国体育教学中基本不涉及体能训练的专业性说法,所谓的“体能训练”,都是有非专业体能教师按照自己经验展开的,这样一来即便不断提高强度,所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同时,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的弊端还与我国高中学校教育制度相关。我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单轨制”特点,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高中毕业的主要人才输出方向是高等学校,这样一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课程上――技巧、方法、技能等是被关注的要点,而体能作为任何人都可以实现的训练,则被认为的忽视了。

因此,实现体育教学中技巧训练和体能训练的分离,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充足的开展空间,以日本为例,高中阶段就存在大量的社团活动,而社团可以搭配专业体能教练、技能教练,确保了充足的训练时间。而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明显采取的是“一对多”的分配机制,一个体育教师要带多个班级、年级,这样不利于开展体能训练进度的安排。

(二)实现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能训练的科学性计划

体能训练要获得“质的飞跃”,需要经过长时间、高强度、反复性的训练,但体能训练并非单纯地“拼体力”,而是存在一定科学规律的,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中要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让学生按照预定计划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开展体能训练之前必须要做好思想教育,包括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体能训练的目标、价值和意义,从而端正态度;从科学性计划角度来说,体能训练也包括基础训练、专项训练两类,对于有能力、有耐力等学生而言可以选择专项训练,但无论哪一种均要保障强度和训练量,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提高竞争性,实现学生训练过程中的主动意识提高。

(三)实现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能训练对多样方法的引进

阻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发展的主因是形式、内容单调乏味,相应地,改变这一现状则可以从方法多样性角度入手。其中,在体能训练中加入趣味性、竞争性活动的方法较为常见,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并不持久,依次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体能训练方法,如借鉴部队体能训练方法、球队俱乐部体能训练方法等,这些训练方法都是经过严格科学考证的,同时对学生的承受能力做出必要的判断,适量地减轻或加码;此外,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体能训练和技巧训练要交叉展开,让学生在训练技巧的过程中不断体现出体能训练的优势,由此形成体能训练体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夏平华.高中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研究[J].才智,2014,31:202.

[2]刘光标.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分析[J].运动,2015,0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