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经济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Political Economy
一、专业名称、代码:政治经济学,020101
二、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经济学科(门类)”所属“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类)中的基础性专业,也是经济学科各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还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有时特指的政治经济学。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是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硕士学位点之一。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既有在《资本论》与经济学方面传统的鲜明特色与突出优势,又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崭新特征与现实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专业一直是河南省连续多年的省级重点学科。该专业名师辈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有所成和富有成就的优秀硕士毕业生,成为高校、政府与经济职能部门的高级精英人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熟悉经济史、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和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对于国内外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有较清楚的了解;具有能够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计算手段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从事经济类专业适合的相关工作。
1.掌握扎实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应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四、修业年限
本专业硕士生学制一般为3年,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按一定标准、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五、研究方向
1. 经济体制转型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2.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研究
3. 现代企业制度与人力资本发展研究
4. 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型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补修课7 大类(其中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为学位课程)。
(二)课程体系
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时
学
分
开课学期
任职
教师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第一外国语
考试
54
54
2
4
1、2
公共基础课
1)中级微观经济学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2)中级宏观经济学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3) 中级计量经济学
Advanced Econometrics
考试
考试
考试
54
54
54
2
2
2
1
1
2
院定
专业基础课
1)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研究
Advanced Political Economy
2)《资本论》研究
Research On
考试
考试
36
36
2
2
2
2
导师组
专业必修课
1)经济理论
MarxismEconomics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Socialism Economics
3)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
考试
考试
考试
36
36
36
2
2
2
2
2
2
导师组
学术活动
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听取学术会议报告, 1 学分
1
1
实践环节
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1 学分
1
4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中外经济学名著选读
Selected Materials of Marxism Works on Economics
2)政治经济学前沿
3)经济思想史
考查
考查
考查
36
36
36
2
2
1
2
2
2
院定
院定
院定
补修课程
(跨专业研究生)
考试
54
≤4
1
公共选修课
1 )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 全校性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类的课程,不计学分。
考查
36
1
3
七、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两部分。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原则上32学分, 其中必修课22学分,选修课8学分,学术活动与实践环节2学分。论文研究18学分。
硕
士
学
位
课
程
学
分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学术活动
实践环节
32学分
论
文
研
究
开题报告 2学分
18 学分
中期考核 2 学分
预答辩 2 学分
学位论文 12 学分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既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又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互动教学方式。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1、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导师指导和本学科老师集体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2、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
3、研究生应博览群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认真学习基础理论和钻研原著,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4、培养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严谨治学和勇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和能力,使研究生具有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九、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和修满所要求的总学分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具有高起点、新视角和前沿性,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第3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由院系组织集中进行开题,由若干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教授或副教授参加,以学术报告方式集中进行。
研究生确定了论文选题后,在论文写作之前,必须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有关该论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写作提纲、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研究生作开题报告时,应有包括导师在内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3-5人参加,教师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等做出认真的评议。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调整;预警机制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独立学院来说,专业设置是影响其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招生、学生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就业前景。
独立学院的特色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了确保独立学院对人才的培养能够适时地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独立学院应对其自身专业设置进行评估并及时做出反应,通过预警的方式明确提出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使独立学院毕业生能符合市场的需求,提升就业率。使政府、用人单位、独立学院、毕业生四方之间能够在公开、透明、公平的环境下达到各自的目的。因此,对独立学院的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预警机制的意义
预警机制主要是指在事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就对其进行迅速探测发现、分析、判断问题并做出反应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将这一机制与独立学院的专业调整相结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对独立学院整体就业和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统计,对就业形势相对较差的专业发出反馈警示,从而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目前独立学院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1.专业结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独立学院都努力地进行办学探索和研究,均已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建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现有14个专业,其中有8个语言专业,分别为商务英语、英语、日语、朝鲜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俄语;共有6个非语言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行政管理、酒店管理和新闻学。这些专业中语言专业是学院的特色专业,学院为了突出特色专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这8个语言专业中。在这些语言专业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各个学校都开设的专业,如英语专业,对待这样的专业,本学院主要是利用不同的专业方向,将专业细化,分成了不同的方向,如英美文化、口译、笔译、同声传译、欧盟事务、旅游管理、国际新闻等方向。另外一类是学院自己的特色专业,即目前全国各高校开设的相对较少的专业,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我院这类专业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相对较高。
我院为了突出语言专业的优势,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自学生进入校门,从低年级、零基础阶段就给学生配备了外教。其次是学院与国外的学校建立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有“3+1”“2+2”“3+1+1”等,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国门。这些“走出去”的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国外的文化背景,而且迅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更好地将语言作为一门工具,再通过选择其他的专业如金融、会计等,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将来找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专业设置现状
独立学院不同于其他的公立学校,独立学院是教学型的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结构,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院根据教育部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相关要求,并结合社会需求,对专业的设置、专业计划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将专业计划分为了通识教育课程即公共必修课部分,包括大学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军事理论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即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先修课程,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程)即该专业的最主要的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专业细化的不同方向而开设的该方向的课程;实践与创新课程即包括了毕业论文和实践课程,其中对以往的实践部分进行了调整,即调整后各专业增加了课外实践部分的学分,将课外实践由原来的2学分调整到了14学分,目的是加强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3.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对于语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为国家事业单位、高校、外事、外贸、外企、旅游等部门,从事口笔译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出国深造或者考取国内的研究生。
对于非语言专业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为国际贸易进出口公司、企业内部进出口机构、国际商务公司、银行、物流公司、商检机关、海关、外经贸机关及下属单位、外资企业等涉外公司或部门工作;又例如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为银行、证券、基金、投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内外资企业、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金融管理部门等工作。以下是我院2013届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
三、进行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大学,以本科生教育为主,毕业生以面向就业为主,并且主要面向地方招生,以我院2013年招生为例,虽然面向全国28个省市进行招生,但是天津市生源约占整体生源的23%。而且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学校从实际出发一开始就明确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学生就业角度看,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普遍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从而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导致了毕业生对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了解、知识面窄、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差等方面。学生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10%可以用上,然而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从校园走出后进入工作岗位,能够将专业知识完全用于实际的工作中。
构建专业调整预警机制,使各专业能够坚持将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紧密结合,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专业进行调整,这样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把专业知识在工作岗位上转化为技术。
四、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原则
篇3
美国当代教育家舍恩通过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肯定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为教师专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是如何思考的》中指出,教师是典型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专业知识是在“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中产生的,当实践者如此反思时,就会成为实际情境中的研究者,并在这种过程中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默会的”、“直觉的”,“行动中的知识”。
(一)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为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就其外延而言,主要包括两大范畴:具体的学科知识,有关教育学活动的知识。美国教育家舒尔曼特别强调有关“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类: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他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学生及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和关于教学目的和价值的知识。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传统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基本定位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针对具体的学科教育背景,比较扎实地就具体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甚少。更何况,对于高中政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国外学者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关于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在一些论文中有所涉及,但也不够系统。但从几十年几乎不变的大学本科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可推断出大家比较公认的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我们认为,林崇德教授等学者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的分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既较全面地刻画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又清晰明了。因此,我就以此分类模型为依据解析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
1.高中政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一直以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都被放在首位。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就是指高中政治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和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1)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是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基础知识有完整、系统、精深的掌握,才能在教学中统观全局地处理教材内容。(2)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从相关政治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史集中体现了政治主要概念、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深刻政治理论和观念的变革,包含着探索者的思索、创造、艰辛与悲欢。
2.高中政治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对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条件性知识包括一般教学知识和政治课教学知识。
(1)一般教学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教育科学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与实验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政治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教学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政治课教学知识。由于高中政治课本身具有的理论性、时政性、教育性等特征,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征。新课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政治课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技能、教技巧,还要教政治思想方法,把政治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政治课的文化价值和政治课的教育价值;注重政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建构的;第二,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关于政治课教学实践的,多是具体的小叙事,比如:“这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第三,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指向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策略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自我知识等组成。
(1)策略性知识。高中政治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是指政治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政治教师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实践性知识。(2)情境性知识。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特定情境的教育现场中不断形成的,是政治教师从处理各种教育事件的历史经验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依赖于政治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性、对学生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感知、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的掌握和变通等。
4.高中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有学者在谈到“专”与“博”的关系时曾说过,使用某种“专业知识”时,常常需要更多的“一般知识”来做它的后盾,像冰山一样,浮出海平面的一部分,需要一个巨大的基座来支持它,而这个巨大的基座指的就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理论与观点,法律知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等。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路径
实际上,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其实就是传授“教师个人对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版”的知识。而对教材内容“理解”需要几个方面的知识支撑,理解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知识等)对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给出的个人诠释,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侧重取舍、如何讲解、如何呈现等。在这个理解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教师从高观点或宏大的境域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以致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相关文化知识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知识的通俗理解和讲授、类比比喻和表征等策略的良好运用;教育教学知识帮助教师选择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是经验、智慧,是教师教学抉择的基础。
那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提升这些知识呢?主要的路径有:
(一)多看书
对教材中某些知识理解不透的,必须找相关专业书进行系统学习,不能简单地上网搜索一下,要理解其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看一些时事评论等杂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多看书主要是解决学科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的问题。
(二)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
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等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研讨以及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不断增长我们的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来获得。
(三)特殊路径――研究高考试题和尝试编制试题
篇4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机电专业课;整合;必要性;途径
一、引言
本文对仪征技师学院(以下简称 “我院”)机电专业的数学教学调查发现,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数学在机电专I教学中的认识都比较模糊,教学的内容和体系不能适应机电专业的发展要求,直接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整合的必要性
1.学生现状
进入我院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成绩较差的学生,部分学生在初中可能就有厌学思想,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数学。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人都认为来到职业院校就是学技能的,只要学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或技能就足够了,学不学数学无所谓,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非常看重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数学课的学习。
2.教师现状
目前我院的数学老师都是数学专业出身的,知识结构较单一,对数学知识比较熟悉,但是对机电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普遍不了解机电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及内容。这就导致教师在讲授数学时只注重一些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定理的讲解,未能将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知识相结合;甚至有时为了降低知识难度,对教材中的一些数学内容随意增减,一些专业课中需要用到的数学内容学生可能从未学过,给专业课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整合的途径
1.根据专业课内容合理安排数学课教学内容
目前中职学生用的数学教材都是各专业通用的,着重于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专业的特点,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专业服务。因此数学老师在授课之前,需要系统地了解机电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根据机电专业课的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次序及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
2.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数学课教师的交流合作
从目前我院的教师现状来看,几乎所有数学课老师对机电专业内容都不太了解,而专业课老师也不太熟悉学生数学课的学习情况,甚至有数学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互相不认识的情况,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要想将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较好地整合在一起,加强数学课教师和机电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由数学课、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沟通课程内容,讨论教学方法,合作备课,互相听课,通过讨论建构教学教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数学老师要尽可能地结合专业课内容进行教学,而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也可适当穿插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3.数学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
目前我院数学教师都是数学专业出身,对专业课和技能课的基础知识不太了解,也不太关心学生的专业需求。因此,职业院校的数学老师要大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数学教师要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参考专业课教材备课,课题的导入及例题的选择尽量和专业课知识有关,加强数学在机电专业中的应用。
4.开发校本课程,编写相关教学案例
为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专业特色,体现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可尝试将数学课与专业课相互渗透,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制订教学大纲,安排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这需要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密切合作。具体可结合机电专业的特点及教学计划,对教材作相应的处理,适当降低教材的难度,调整教学次序,删减与专业无关的内容,将专业课的知识点渗透、融入数学课教学中。
总之,数学课是中职学校的基本学科,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要想数学更好地为机电专业服务,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专业技能,一定要做好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的融通与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技能突出、素质全面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单证技能竞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153-03
[作者简介]潘旭双(1980-),女,浙江乐清人,国际商务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我国加入WTO给中小企业也带来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推动我国外贸获得了长足发展。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2013年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3517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85%。外贸飞速发展对优秀的外贸人才产生巨大需求。
为了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各大中职学校纷纷设立了国际贸易专业,仅温州市区的3所市直属学校每年就有300多名外贸毕业生。但据调查发现,近年来外贸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大都无法找到对口岗位。由于外贸岗位较多,适合中职学生就业定位的主要是单证员。因此,以“单证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平台的培养,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岗位要求,做到岗位零适应期,这也是本文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外贸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各大中小企业外贸单证员紧缺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际商务单证员处于紧缺状态,广东省国际商务单证员的需求量达20余万人,浙江省缺口达15万人,上海市缺口超过15万人,江苏省单证员需求量达17万人。
以温州地区为例,近五年来,中职外贸毕业生数量达3000人之多,但很多企业仍然无法找到合适的单证员。究其原因,是外贸专业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如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弱,理论与实际操作有差距,而企业需要的是掌握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而目前大部分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二)中职外贸毕业生被迫转行
据近几年对学生就业去向的调查发现,外贸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除升入大专院校继续深造外,大量毕业生改行做内贸或者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如在亲属工厂里担任出纳,在当地超市担任营业员,在大型商场担任服装导购员等,有些毕业生甚至无法就业。大概只有不到5%的学生从事与外贸略微相关的工作。
虽然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复杂,有结构性矛盾,也有供求偏好矛盾,但排除毕业生个人的择业意向转移等主观因素外,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矛盾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英语基础薄弱,难以胜任单证员岗位。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中考落榜生,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单证课程采用的是英语教学,单证员制单的依据是由英语构成的信用证或中英文合同。
2专业知识不扎实,业务流程不熟悉。中职毕业生不熟悉具体交货流程,缺乏对各业务环节的连贯操作实践。
3不能准确缮制结汇单据,给企业收汇安全带来隐患。制单必须遵循“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原则,在外贸实务中,经常会遇到信用证软条款之类的陷阱,单证员处理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企业的收汇安全。据统计,中国涉外银行对出口企业结汇单据一次退单率为80%左右,这表明单证员处理单证水平亟待提高。
4在校期间缺乏实践技能操作环境。中职生对工作缺乏感性认识,在偏重理论培养的教学设计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难以融会贯通。
因此,单证员的供需矛盾归根结底在于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毫无疑问,这既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也浪费了教育资源。要有效地提高外贸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关键是提高其缮制单证的技能。
二、以“单证技能竞赛”为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
单证技能竞赛是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通过竞赛可以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和熟悉相关实务,有效地缩短中职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单证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一)竞赛机制的理论依据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学习者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即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在竞赛过程中,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这样的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机械的。以此理论为根据,实行以单证技能竞赛来提高学生核心技能是可行的。
(二)单证技能竞赛应遵循的原则
1以企业为载体的原则。单证员工作范围包括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等一系列业务活动,所以,比赛的过程必须有企业参与,比赛采用的信用证必须来自一线真实业务。竞赛要本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应着重选取本地区的企业。
2以专业知识系统性为原则。单证技能竞赛的内容,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进出口贸易实务与进出口单证实务两门课程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使之形成一个科学的教学系统。
3以实用性为原则。本着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宗旨,选取信用证和考核内容要考虑其实用性,选择涵盖适用面较广的典型的信用证,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尽快提高职业技能。
4以可操作性为原则。选取的信用证实例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能完成得较好,使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成就感。
(三)竞赛的具体方案
第一阶段:教师整合信息,准备前期工作
该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整合的内容包括进出口业务中常用的单据和证书。教师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还应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设计与指导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技能。
第二阶段:宣布技能竞赛信息,学生备战
技能竞赛不是为了追求结果,更应注重过程的分享。首先,在班级内部通过初赛、复赛和总决赛进行选拔。在班级内部小范围试点,再扩大到同专业、相近专业,再扩大到兄弟学校。具体的竞赛信息应包括竞赛对象、竞赛时间、竞赛方式、竞赛内容、竞赛的奖励措施等。
竞赛对象应该是双语国际贸易班级、国际贸易(3+2)班级、国际贸易(3+1)班级等。竞赛时间至少应该提前5个月公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准备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及收获技能的过程。最理想的比赛方式:笔试+上机。在比赛初期,可以采用手工制单,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采用软件制单,比如商业发票和装箱单就采用WORD、EXCEL等软件制单,而原产地证书采用九城单证等专业软件制单。参赛内容应包括国际贸易学科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也应涵盖当今外贸前沿最实用的实践技能。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理想的考试比例为理论与实践比例为3:7。预赛试题应该有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而实践的考核内容中信用证全部来自企业一线,并就信用证回答相关问题,审核信用证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否存在软条款等,最后根据信用证及相关资料,缮制全套结汇单据。
确定了比赛的各项信息和规则,学生进行积极的应战,在备战的过程中,分组讨论、协作,最终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实现实践技能的提升。
第三阶段:教师跟踪指导
在学生进行独立完成项目之前,由教师首先介绍一个跟学项目。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有关企业、收集整理信用证和单据等资料、分析任务目标、任务路径,并制定实施计划,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真实业务背景下的各个独立项目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讲评,并给出成绩。
第四阶段:学校软硬件设备支撑
学生在备战过程中,不但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校软硬件设备的支撑。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把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理解知识,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内安排单证实务操作实验室,向学生演示直观、立体的进出口业务的处理。以出口企业为例,一笔业务的结汇单据,涉及到海关、商检局、外汇管理局、贸促会、银行等相关部门,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系统、连贯地在电脑中仿真模拟。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参与技能竞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五阶段:引入企业参与竞赛活动
引入企业专业人员参与,按照岗位基本要求设置比赛项目。邀请企业外贸专业人员担任裁判,使得竞赛机制更为公开、公平、公正;引入企业软件制单,使得企业与学校教育零距离接触;参赛企业冠名,使得企业在此活动中获益;引入企业奖励机制,获胜者最高奖励是毕业后到该企业工作。
三、开展单证技能竞赛的意义
开展技能竞赛有助于形成教学激励机制,对实践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由于大赛要求真实的结果与数据,教师必须真干实做,并通过指导技能大赛找到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同时,竞争性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1是对开展单证技能竞赛前后,分别从学生、教师和企业三个主体之间培养模式、职业素养和就业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四、总结
总之,在外贸单证教学中实施单证技能比赛,推动了教学革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检验了教学成效,激励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同时,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M]徐梦秋,沈明译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2]周友秀职业技术教育问题新探索[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姚大伟,顾晓滨国际商务单证竞赛与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融合[J]时代经贸,2008(3)
篇6
关键词:财政农业支出 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效果
无论对哪一国家而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不仅可以稳定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很大程度上缩小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差距,而且财政农业支出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就我国目前经济结构的现状来看,财政农业支出和二元经济结构二者缺乏明显的因果关系,因此,必须要强化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作用,尽快实现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战略,优化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
一、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发挥作用的途径
从我国目前国家经济体制来看,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发挥作用的途径有很多,首先,通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以此来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其次,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使传统的农业技术逐步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此外,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发挥作用的途径还体现在通过农业救济支出,解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困难,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其生活平水的方面上。
(二)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经济结构建设中,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影响的程度也会受到一些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结构,以及财政投入与民间投入结构,基础设施投入、科研投入、直接生产性投入等的结构合理、优化程度。此外,消费性投入比重和生产性投入比重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到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效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如果想要将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一定要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解释和数据说明
如果想要做到从整体上考察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对我国以往的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关数据和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分析其中的优缺点,然后对相关的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本文主要选取我国1978-2007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各项支农支出占总财政支农资金比重的数据作为财政支农支出的替代变量,用相关的二元反差系数作为城乡二元差距的替代变量,通过对这些变量的分析来解释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效果。
在对其指标和数据进行解释的时候,为了确保财政支农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对相关数据进行选取的时候,直接采用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二元反差系数是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口比重的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二元反差系数越大,表明两个部门的差别越大,经济结构的二元性越强;反之,越弱。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
序列平稳性的检验主要是为了求得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所采取的检验方法为ADF方法,最终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城乡发展差距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效果的研究也必然会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不仅可以稳定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的供给,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差距,实现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关部门人员一定要在充分掌握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发挥作用的途径以及期间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峰.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效果研究[J].财贸研究,2009;3
篇7
>> 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基于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职业类社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提升山东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研究 中职园林专业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提升我校空乘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与职业技能提升关联度研究 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服务性学习的会计专业核心职业技能提升路径 科技竞赛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及对策 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技能竞赛为契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磨砺财会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基于协作与竞争模式的软件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大赛培训研究 职业技能竞赛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提升 培养竞赛意识为核心提升职业技能为目的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① 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 西部地州院校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廖 伟.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187-188.
[3]袁 青.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6-7.
[4]罗尧成.职业技能竞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对参赛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4(10):36-37.
[5]隆 平.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开展与校园竞技文化建设的对接[J].职教论坛,2012(11):11-12.
[6]李 文.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教论坛,2010(4):48-49.
[7]吴小娴.青年志愿者活动与高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之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2(5):136-137.
篇8
0 引言
2016年4月,德勤(Deloitte)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 (Council ofCompetitiveness)联合《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公布了对全球制造业分布格局、国家竞争力排名、区域制造业集群、制造业竞争力驱动力量、公共政策等方面在全球企业高管中的调研结果,并对未来制造业发展方向和竞争格局进行了预测。报告认为,目前中国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创新、人才、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Nelson 和 Winter 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指出, 动态演化的企业和自然选择的市场机制是影响经济变迁的两个关键因素。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一般包括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等, 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要素价格、资源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将不可持续, 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型升级,而宏观经济转型升级依托于微观企业变革, 企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是中国制造业未来竞争力的前提,经济发展中创新驱动的立足点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活中小企业的创新力量。正确理解现阶段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探索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路径,对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
1.1 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
从产业结构来看,近年来,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达45.5%, 首次超过工业, 2013年、2014年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强,分别为48.1%和42.7%, 从投资规模看, 2002―2010 年,中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47% 下降到42%,而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由49%增加到55%, 表明中国投资的重点已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经济服务化趋势开始凸显,“生产”、“服务化制造”、“二三产业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从制造业先进性程度看, 在2010、2013、2016年在德勤《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连续被列为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但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竞争力并不等同于制造业的先进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以初级生产要素为依托,以加工贸易等方式“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但出口的比较优势仍集中在中低技术产品领域,如纺织、木材、橡胶等,高技术行业,如通讯设备、光学设备等比较优势逐渐加强。随着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传统制造业强国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工业基础设施,近年来提出振兴制造业、向高价值先进工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中国制造业未来竞争力将面临严重威胁,这也是《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预测2020年美国将取代中国成为最具竞争力制造业国家的原因。
1.2 制造业创新决定经济长期发展水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一般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在欧美国家的产业发展进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印证。但是,GDP的产业构成并不能完全解释一国产业结构定行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程度。工业产品由于其制造技术、工艺等的复杂性,制造能力成为解释一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重要指标,制造业,尤其是复杂制造业所反映的知识能力决定了一国的长期发展水平(Hausmann R.,C.A.Hidalgo,et al,2011; 贺俊、吕铁,2013),制造业创新决定经济长期发展水平。由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吸纳就业多等特征,往往是国民经济中研发活动最活跃、承载创新资源最多的经济部门。制造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来源部门,同时也是知识积累、技术扩散、应用和增强的部门(黄群慧,贺俊,2015),是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载体。从技术创新来源看,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部门,无论是技术创新投入,还是研发成果产出,制造业都承担了一国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创新的应用看,制造业是将技术进步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载体。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一国的制造能力与其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密切的关系。Pisano(2012)等学者通过对多硅晶、锂电池、计算机、通讯等产业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行业制造业外包,导致这些领域的前沿科技和研发也在向外包所在地转移, 结果造成这些行业的技术 优势和产业竞争力逐渐丧失; 从技术创新扩散的角度看,制造业通过对原材料、生产设备的供给和需求、生产工艺、产品、知识、服务而成为向其它领域传播创新的源泉。
1.3 先进制造业技术范式及产业组织形式变化
先进制造业的基本特征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应用。以预测分析、智能互联(IOT)、高性能计算、增强现实(VR)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关键,人才、成本控制、生产能力是未来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制造技术、基于可重构生产系统的柔性制造技术, 正在推动全球制造技术范式从大规模制造、模块化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甚至全球化个性制造转变。从产品架构角度来看,模块化产品由于技术要素都包含在承担完整功能的零部件设计和制造环节中,其工艺和技术竞争力在于成本控制,通过采用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实现模块化、柔性化和规模化兼容,进行成本创新;一些基于前沿技术的模块化产品,如通信设备、工业基础件等,以及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式的基本特征是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区域工业生态系统的完善。
技术范式的变革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方式、甚至制度系统的变革,因此,现代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改变要素的投入方式、投入结构和组织方式,并对既有的制度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进企业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方式和宏观制度环境的变革。复杂的制造技术使得产业组织结构由传统的大企业主导型和供应链主导型向产业生态型转变。产业组织的生态化使得相关主体企业的活动从“上游选择下游跟随”转变为“生态系 统中的平行互动”,生态系统中的众多中小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信息实时数据化,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递,个体企业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即时创新产品;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则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资源信息汇集、资源和能力整合,在多样化的技术范 式、产品范式中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展开协作生产。因此,生态系统中的企业通过“合作竞争”、“背对背竞争”, 展开并行研发,协同生产,实现系统演化与企业个体演化的相互促进, 这种竞争与合作机制为单个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巨大激励。
2 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 其生产活动是知识吸收、积累、扩散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中国经济转型、制造业升级最关键的因素,是“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微观载体。中小企业一直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目前占中国制造业企业总数的90%以上。目前制造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创新人才储备少、流动性大、自身技术知识积累薄弱等问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由于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发展路径、竞争环境等原因,缺乏自主创新动力。技术学习难度增大、外部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企业自身演化进程等因素共 同决定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2.1 技术学习难度增加
随着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达国家间的制造技术差距逐渐缩小,技术引进难度不断加大。一方面,先进国家为保持其技术优势,往往对核心技术进行“锁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制度加以保护,严格控制向其他国家的转移; 其次,作为核心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化、复杂化程度高,体现为隐含在日常程序中的“隐性知识”, 往往是难以交易、不易模仿的。当企业的制造技术所依托的知识基础具有很高的默会性和一体化特性时,这类隐形知识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的隔绝机制” (Teece,2007),阻止模仿者进行知识学习和技术模仿。因此,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学习过程的特征,也决定了当个体知识积累和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面临外部学习难度增加的障碍,被动走向自主创新的路径。
2.2 外部创新协作机制不完善, 协作效率低下
由于知识本身的特征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创新活动往往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企业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直接导致其活动主体激励不足, 从而使得产品(服务)供给不充分。同时,由于创新、研发活动本身存在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以及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投入不足,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主体 (陈劲 等,2012,等)。当面临外部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压力时,企业往往寻求外部创新资源,作为内部创新不足的补充,因此,产学研用合作、产业 创新联盟等合作创新成为企业创新不足的替代(卢仁山,2010;等)。但无论产学研用还是产业创新联盟,普遍存在各方主体联系松散、治理机制不合理、创新成果评估困难、转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何郁冰,2012;曹素璋,2010;等),制约了企业从外部寻求创新来源的效率,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科研结构、企业、政府等主体的多方协调,涉及政策层面、产业链治理层面的问题。在外部创新资源不足、技术难以外取的情况下,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成为应对外部技术和市场变革、寻求战略转型的合理选择。
2.3 企业通过知识积累形成自演化
组织是特定知识的集合。企业通过培育对知识、资源的整合能, 形成应对外部变化的适当的“自然反应”,通过知识吸收、积累、整合形成自我演化能。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的一种特定的技术创新范式 , 即企业依靠能够调动的资源完成技术突破 ,并应用于特定市场、解决特定问题的活动。根据 Utterback &Abernathy的创新过程模型,组织的技术创新和演化会依次经历流动、转移、和专业化三个阶段。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专业制造,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形成改进型产品和工艺创新,逐步积累起基础研发和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赶超。近四十年来,中国作为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 中小企业采用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方式,通过技术转移、模仿创新等方式逐渐完成了制造技术的“原始积累”,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学习能力,根据组织演化的一般规律,必然走上从“模仿”到“集成”和“创新”的发展过程。
3 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3.1 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从学者们对企业创新的界定来看,“创新能力”的内涵主要指企业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能力”,以及对资源、市场的“组织能力”(陈劲 ,2012;吴晓波等,2009;等)。理解企业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厘清“知识创造”与 “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知识”是认知范畴的概念,而“技术”是实践范畴的概念,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技术创新是对前沿知识进行转化和利用的过程,是对知识要素的具体运用和价值实现 。“知识”具有基础性、前沿性、丰富性、产业共享性等特征,企业通过对新知识的复制、转移、重新组合形成某项新技术;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前沿知识综合运用、创造出特定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技术创新的目的不是发现前沿知识,也不在于将前沿知识转化为技术, 而是研发市场所接受的产品, 并取得收益的过程, 即技术创新是一个包含了知识技术化、技术产品化和产品市场化的知识产业化的过程。
企业的创新活动和能力系统包含比“技术创新”、“技术能力”更宽泛的概念。 Schumpeter(1934)在其“创造性破坏”理论中指出,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是决定和开发难以模仿的流程和路径,来支持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开发新的竞争力。该理论将“产品与服务(创新)”与“组织内部流程和路径”联系起来,指出组织内部流程在解决特定需求的技术创新中的作用。Teece(2007)的“动态能力”理论也强调组织内部流程、位势和路径在创新的环境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Nelson and Winter(1979) 开创性提出了知识与组织演化的关系,研究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Dosi等(2008)在技术范式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能力”拓展为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中,技术能力是指“组织共 同的科学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科学知识的惯例”,组织能力则被定义为“有关组织内部协调和组织间 互动的知识和惯例”, 既包含组织内部、组织间交流协调的机制,也包含决定努力程度的激励因素对“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区分,进一步阐明了企业创新活动的机制: 组织惯例和路径决定了企业在“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在“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既 企业的技术路线和技术能力, 因此组织惯例和路径是企业技术能力构建的基础。从微观主体层面看, 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必须通过技术能力以及互补性资源组织能力来实现竞争力提升。因此,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与技术范式、技术特点相匹配的组织能力,共同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2 制造业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特定内涵
根据演化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一个能力构筑的过程,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是基于知识积累的技术能力的形成,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实质是技术能力的提升,由此带来的产品、工艺上的创新(路风,2006), 以及与技术路线相适应的资源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管理创新(Figueiredo,2003,Teece,2007等)。因此,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产业技术能力培育、与技术路线相匹配的资源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管理创新、以及制度机制的支撑和保障。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企业转型升级主要包括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创新。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产业特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决定了现阶段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特定的内涵。 在技术能力培育方面,由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明显的要素成本优势、区域产业竞争驱动的大规模投资等因素,导致中国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量进入模块化产品制造领域, 基于模仿创新、知识积累、产业配套等因素, 在模块化制造技术方面逐渐培育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吴晓波 等, 2009;黄群慧、贺俊, 2015)。因此,未来制造业中小企业应当基于自身技术路线和制造能力,借助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创新平台等渠道,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 整合外部前沿知识和核心技术,加快知识-技术-产品转化速度,充分发挥在模块化产品领域的积累的技术和制造优势,加强模块化产品架构创新和模块标准制定权,加强高端产品低成本化的成本创新,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和竞争优势。
在组织能力方面,与模块化产品制造相适应的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是复杂制造技术的应用,复杂制造技术使得产业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大企业主导逐步过渡到供应链主导、产业生态系统平台主导, 企业竞争的重点不再是规模和供应链中的位势,而是在动态环境中不断获取、形成动态能力,形成“连续的瞬时竞争优势”。企业竞争战略由“产品战略”向“平台战略”转移,运营活动的核心是向所在的产业生态系统提供互补性的产品和服务,与系统中的支持性企业形成积极的互动反馈,因此,企业的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动态使用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对资源的动态使用包括两个方面:资源的灵活配置,以及为达到资源的灵活配置企业在协调活动上的灵活性(卢彬彬、罗仲伟,2011),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动态配置。
4 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
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等资源和抗风险能力的限制,在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路径选择方面有异于大型企业。基于产业集群、价值链、产学研用、或跟随大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在具体的协作模式上,往往采用战略联盟、技 术外包、专利交易、人员流动等方式, 达成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政府、高校、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促进新技术、新知识在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之间顺畅流动。企业通过对新知识的吸收、对互补性资源的整合,逐步提升在技术、工艺、制造方面的 能力,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将外部显性知识内化为隐形知识,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中小 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路径如下图所示:
自主创新能力本质上是对知识的发现、获取、转化、使用的能力,制造业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 在技术路线选择方面,基于模块化产品、大规模制造形成的知识积累和制造技术, 仍然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不断积累模块化产品领域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发挥大规模制造的成本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兴工艺对传统生产设备和制造系统进行改造和提升,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制造与服务、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会逐步加深,制造企业有发展“生产型服务”、“服务型制造”的动力和趋势,但同时也应当意识到,由于与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以及服务行业的进一步融合,制造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将会大大提升,在产业价值链上的收益分配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
第二,在组织能力培育方面,一方面应加强对组织内部资源的管理能力,通过加强组织结构、程序、文化等方面的动态适应能力,提高组织的柔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通过组织间关系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寻找在产业价值链、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适当位势,积极拓展与上下游合作厂商、顾客、竞争者之间的知识合作与交流,寻求互补性的资源,进行关键性互补资产投资,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联盟关系,为自主创新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
篇9
关键词:协作;竞争;软件技能大赛;人才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012-02
作者简介:孙仁鹏(1972-),男,硕士,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 Web技术、分布式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0引言
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影响力的扩大,关于技能大赛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有大赛的价值研究、大赛的影响力研究、大赛的制度建设研究、大赛的比较研究和问题研究等多方面。
江苏省教育厅专项课题“国家和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分析报告”,主要研究三项内容:对机电、电子、计算机等10个专业领域的相关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规范进行收集、解读、整理和汇编;对国家和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试题内容、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比较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建议;根据职业标准、岗位技能规范和技能大赛教学改革建议,分别形成各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指导要点,开发一批具有示范性、指导性的教学项目。
虽然技能大赛的研究较多,但是在高职院校参与软件技能大赛培训机制的研究却较少,根据参考文献,研究领域主要在狠抓集中培训和强化技能训练方面,缺少全面的可操作性的培训机制研究。现从分析制约大赛培训效果的各种因素,从协作与竞争两个层面开展对软件大赛培训效果影响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优化软件大赛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问题,使更多学生参与大赛,使指导教师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办活培训。其研究价值在于为职业技能大赛的培训进行有益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1软件技能大赛培训中协作关系研究
1.1选拔条件与对象的协作
软件技能大赛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语言和算法为主,属于个人赛;一类以软件项目为主,属于团队赛。两种类别都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和动员,采用人才海选的模式进行选拔,选拔团队赛选手还要考虑选手的长处、相互配合能力和不同学科的交融性,大赛的选拔要在学生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要兼顾选拔成绩和平时技能,不以一次性选拔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兼顾老生和新生的比例,以老生为主建立“以老带新”的培养体系;兼顾公费和和自费报名,调动敢于挑战的学生参赛积极性。总之,以期构建数量合适、结构合理的大赛种子梯队,为愿意参赛,能够全力以赴参赛的学生提供机会。
1.2攻关赛题协作
不同的教师擅长不同的知识领域,所以,全体指导老师都要参与研究大赛规则、历年样题,梳理并积累适合大赛训练的题目和项目,提炼综合技能,研讨技术方案、商业方案和商业可行性,共同攻关难题,以期缩小教师的水平与软件技能大赛标准的差距、教师参与大赛的投入时间和日常工作时间的矛盾缓解。实践体会是参赛培训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花费教师精力和时间的环节,是参赛培训的基石。题目、技能和方案的最终梳理情况会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所以要发挥各个教师的特长,通力合作。
1.3教与学活动协作
首先解决学生按时参赛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宣传参赛政策,参赛和获取相应成绩都可以获取学分,避免与其它选修课冲突,以及制定条约约束学生参加大赛。实践发现最好的条约就是事先收取预赛的报名费,无故不参加培训的学生将没收该报名费,并且教师有权取缔多次不参加培训的学生的决赛权。学生按时参加培训是取得好成绩的保障。
其次缓解教师全面指导能力的问题,采取分类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教师分工协作,扬长避短教学。另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数量和竞赛经费一般较少,也无法建立一对一的竞赛指导形式。所以,指导教师之间要进行教学协作。
再次采用“分段式+差异化+交互性”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和学生在大赛培训活动中真正协作起来。“分段式”指培训的技能要分阶段逐步递进,“段”既可以指预赛阶段和决赛阶段,也可以指基础训练阶段、综合训练阶段和创新训练阶段,这种能力递进的“分段式”培训会使更多的学生有希望进入决赛;“差异化”指对技能基础一般、中等和良好三类不同级别的选手采用不同的题量、难度、进度,特别是在决赛阶段培养更有竞争力的种子选手;“交互性”指培训过程有别日常新课程教学中以讲授为主,更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启发和研讨形式,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实时指导。这种教学协作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
1.4校企协作
请软件企业工程师参与到指导师资团队中来,以及教师参与大赛主办方的培训,以弥补教师行业职业技能的不足。师生共同参与软件企业项目,提高大赛技能,需要学校有一定的校企合作基础。
1.5技能大赛与课程体系的协作
通过软件技能大赛的规则和历届的题目及作品,教师可以了解软件行业需求,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可以将软件技能大赛的知识和技能恰当地融入日常课程体系、融入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中,使软件技能大赛和课程教学相互促进,以竞赛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以教学改革为竞赛提供支持。
2软件技能大赛培训中的竞争关系研究
2.1录取竞争
从满足进入决赛条件的选手中选取前若干名进入决赛,而不是所有满足条件的选手,有利于促进校内选手内部竞争,调动学习气氛。
2.2指导教师间竞争
相关领导不定期地巡视软件大赛培训情况,建立反馈机制,对指导老师和项目负责人采取优胜劣汰,对以大赛成果为主申报的教学成果采用按功劳和业绩进行排名,做到公正透明,从而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和潜力。
3实际效果
以“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为例,我校连续三届都获得了全国优胜学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一直排名前四。软件创业大赛本专科同台角逐,我校也获得了全国三等奖。我校的软件学院成立于2006年,基础相对薄弱,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基于协作与竞争的培训模式是分不开的。另外,通过参加软件技能大赛,许多同学拓展了视野、培养了软件情感、激发了专业热情、取得了好的就业平台和薪资,在工作中已是独挡一面的项目经理。
4结语
职业技能大赛培训,特别是赛前集中培训,往往是制约和影响一个学校的参赛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参与大赛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软件技能大赛的培训,项目负责人提出了“基于协作与竞争模式的软件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大赛培训研究”论题,意义在于立足学校实际,办好办活职业技能大赛培训,更好地提高大赛成绩和学生的竞争与协作的职业生涯素质,打破“大锅饭”式的培训活动,为职业技能大赛培训机制提供借鉴,促进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培养。通过大赛的成果及其后续的影响,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和教风氛围。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赵洁.浅谈高职机电类学生专用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2(5).
[2]白永国.“三层次,三方位”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0).
[3]陈利,李邵中. 高职院校学生加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和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4]李邵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J].职教通讯,2012(8).
[5]金天,刘建伟,尚涛.信息安全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2(9).
[6]高飞.谈基于技能竞赛背景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2(6).
[7]费志勇.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改创新,2012(8).
[8]张锦萍,毛志华.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选拔和培训方式探讨[J].内江科技,2012(6).
篇10
现将财政部(92)财工字第120号《关于提高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提取比例调整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基数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具体情况补充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我市国营企业(包括实行各种形式工效挂钩或工资总额包干办法的企业)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教育经费一律按财政部规定的企业实发工资总额扣除各种奖金(包括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提成工资等)口径计提。
二、我市原规定企业副食品价格补贴由企业留利开支的部分改按企业职工工资的列支渠道列支。
三、我市批准的部分提高职工教育经费试点企业列支比例相当于工资总额1.5%的职工教育经费部分,企业可以先提取使用,不足部分,可以在核定的全部教育经费提取比例内据实列支。
以前规定同此文件有抵触的一律按此办法执行。
- 上一篇: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
- 下一篇: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