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伴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则侵犯了少数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权利,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与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理当予以禁止。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干涉、破坏的形式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运用行政措施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强迫少数民族公民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干涉或破坏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正当行动。例如,强制回族群众食用猪肉,禁止少数民族过自己的节日等等。这里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客观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如果以宣传的方法,促使少数民族自愿放弃、改革自己的落后风俗习惯,则不构成本罪。第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必须具有非法性,即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干涉是没有合法根据的。第三,所侵犯的必须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汉族以外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必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群众基础的风俗习惯,因此,侵犯汉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及干涉少数民族的个别人并非基于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活动,就不构成本罪。
根据本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政治影响坏等等。如因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起了民族纠纷、发生械斗的,应视为情节严重,以犯罪论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水平不高、或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缺乏了解,导致对具体问题处理失当,引起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不满的,一般不能以本罪论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进行批评。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作为国家方针政策执行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上述行为,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触犯刑法的,应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与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少数民族保持与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认定
区分本罪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的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的对象只限于少数民族公民的风俗习惯不包括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对象则既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公民也可能是汉族公民。
3、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行为的客观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进行非法剥夺,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另外,一般说来,两罪的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也常常不同。其中,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多发生在教堂、寺庙,或其他有关宗教活动场所,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则较少发生在这些场所。
4、两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二者虽然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是不同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行为人系明知少数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但仍故意加以侵犯;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之行为人则是明知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而故意予以非法剥夺。
篇2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是在各类国际商务贸易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应用于国际商务中,这便导致商务英语的语言表现形式以及内容有别于一般英语,用语和格式具有正式性以及规范性。在商务活动中,翻译的准确性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效益。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需要掌握其特点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一、商务英语翻译特点
在国际商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各类国际商务贸易活动场合,这便给商务英语赋予了一种新的内容,在用语和格式上具有明显的正式性和规范性。例如在句式上商务英语更为复杂,行文往往采用更为标准和规范的格式,在商务合同中依照本合同相关规定,句式有相应的译文,比较固定:as provided herein。商务英语的翻译按照文本也有着固定的格式,通过固定的用语才能够保障商务交流的正式。当回复询盘时往往以“We are pleased to receive your inquiry about our”作为开头以便体现礼貌,而结尾则常用“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W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order.”
二、文化差异的表现
1.宗教文化差异。作为西方社会生活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宗教贯穿于西方人的习惯风俗以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作为西方人精神世界的主宰,宗教对于英语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英语中的典故都出自宗教故事中,很多格言、习语以及派生词都源于《圣经》。例如典故替罪羊(scape goat),习语良心的声音(the still mall voice)等。与此对应,在中国佛教文化也非常广泛,汉语中也有很多与宗教相关的内容。基于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商务英语的翻译需要首先深入了解双方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避免望文生义,保证商务活动的预期效果。
2.社会文化差异。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风俗习惯的不同上,民族属性、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都护影响到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风俗习惯并赋予风俗习惯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商务英语中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在同一事物的表达上不同语言文化会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但在西方文化中没有任何内涵和外延。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小鸟是快乐和自由的象征,“快乐的像只小鸟”,而在英语中表达为“as happy as a cow”(快乐的像母牛)。深入了解不同民族背后的风俗习惯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3.文化表达差异。在表达时,国人往往比较含蓄,撰写文章时善用敬辞以表谦恭。然而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自信自尊,表达方式比较直接。类似的差别在商务英语的交流中比较明显,例如在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国人往往为体现公平,会在合同中加入“经友好协商”、“本着互利原则”等语句,然而在西方人的概念中,合同即是双方都一致同意的法律文件,不需要加入客套性的礼仪用语。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数字6比较吉利,“六六大顺”,而在英文中666代表魔鬼,不可以作为商标出口。
三、商务英语翻译升级的途径
教育学的专家认为,培养合格的商务外贸人才,需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商务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计划中更多地使用各种互动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帮助学生学习,安排学生进入有关的外贸进出口公司进行实习学习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作为实践活动的发起和指导者,教师需要协助学生设计出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教材限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还是比较新兴的专业,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很多只具备普通英语的教学经验,但没有系统正规地接受过商务英语尤其是商务专业知识的培训,即使学习过有关商务专业的知识,具有教学经验和能力,但从未参加过商务实践。提高商务英语师资力量,需要加强与国外的联合办学培养师资,选送优秀教师出国进修,邀请国外权威学校来举办师资培训班,鼓励年轻教师继续在职深造,攻读更高学位,聘用高素质的外籍教师等。
由于商务文本往往涉及的领域较多,语言的跨度较大,因此不能以一套单一的标准来涵盖所有商务文体。商务文本的翻译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商务文体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同时注重翻译原则和技巧的灵活,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充分结合中西方文化特点,将音译、意译以及直译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双方的合作。在准确理解译文含义的基础上还要更加深入探寻隐藏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商务英语意义重大,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首先需要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够确保翻译的准确,完整地传达不同语言中包含的文化性信息,促进商务活动能够的顺利进行,本文着重从商务英语翻译以及特点入手,就文化差异对于商务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相关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在具体的商务英语工作中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翻译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英语翻译中的技巧,防止商务英语中的翻译失误。
参考文献:
[1]王兴孙.《商务英语教学探索》[J].上海交通出版社,2012:1一2.
[2]熊金才.外语市场价值与外语专业课程设置[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49一52.
[3]宋金芳,林勇.语言经济学的政策分析及其借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6):81一86.
篇3
“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第10课《有朋自远方来》第一部分的内容。第二单元在学习了如何与他人交往后,让学生放眼世界,思考作为“地球村”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处理好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交往。“差异在哪里”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只有懂得了每一种文化习俗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才能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说它是难点,是因为既要承认民俗文化的差异性,又要理解它们各自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学生课前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处理方法和态度不尽相同。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对不同文化习俗合理性、合法性的理解,小品的创作、表演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习俗的信息,自己也要掌握相关的地理、英语知识,并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二、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懂得什么是民俗,理解世界每一种民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学会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学会从报刊图书、电脑网络上收集、处理各种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表演、问题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学会合作学习,提高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养成平等、尊重地对待其他民族与文化的态度。
三、说教法
根据启发教学思想、认知心理学理论,确定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列举身边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填写表格,培养学生综合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境表演法:通过小品表演和问题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4.阅读讨论法:通过阅读讨论教材内外相关材料,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
四、说过程
导入新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国际化的影子。能不能举些例子?(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入手,感受到学会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人民相互交往的迫切性。)
讲授新课:
1.民俗风情知多少
(1)观看一组图片:西班牙斗牛、日本和服、西方圣诞老人等,说明反映的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风土人情。(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情,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等。)
(2)合作探究,加深对各国文化的认识。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自由合作填写表格(对中、美、法等国从食物、服饰、建筑、语言等多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上进行交流,教师对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学习,学会合作学习。)
(3)阅读教材第87页“信息点击”,了解民俗的形成和含义。
过渡:不同的民俗文化差异在哪里呢?接下来进入本课重点兼难点部分的学习。
2.差异在哪里
为活跃课堂气氛,以“文化差异小幽默”导入(外国朋友赞中国新娘漂亮,新郎谦虚道:“哪里哪里!”外国朋友答:眼睛、鼻子……),自然过渡到情景对话设计和小品表演。共四个主题:见面招呼、表示感谢、请客吃饭、拜访客人。各组通过抽签确定主题,组内分工创作,课堂进行表演,先用汉语表演中国人习惯的方式,再用英语表演西方人习惯的方式。如见面招呼,在中国说:“你去哪儿了?”“吃饭了吗?”在西方说:“Hello!”“Hi!”“How are you?”
表演完毕,全班就造成不同民族和国家人们处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差异的原因进行讨论。(设计意图:小品表演和问题讨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领会“差异在哪里”。)
过渡:不同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给我们的交往带来什么影响?请大家来看一则有趣的故事“点头和摇头”。听完故事,进行问题讨论:
(1)“摇头不算点头算”,这是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风俗习惯;“点头不算摇头算”,这是阿尔巴尼亚人的习惯。那么,在斯里兰卡点头和摇头又表示什么呢?
(2)如果你和阿尔巴尼亚人、斯里兰卡人交往,会产生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并在交往中引起重视,否则容易造成交往的障碍和困难。)
3.交往的障碍
首先请学生阅读《中国龙落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谈启示。幻灯片显示中国龙落选原因:龙的形象用得多,有庸俗化倾向。虽然龙的概念非常硬朗,但它有王权、皇族的特征,而且由于中西方意象差异大,西方人眼中的龙和我们所引以自豪的情感寄托是不相吻合的,容易产生误解。在西方人眼中“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不符合奥林匹克的精神。(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要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不仅要了解他们喜欢做什么,也要了解他们不喜欢做什么,而且不能把本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强加
于人。)
接下来进行情境研讨,让学生掌握克服交往障碍的方法。(情境:西班牙朋友邀你吃饭,饭后他却说要和你平分账单;你骑自行车摔伤了,和你同行的日本朋友非但没有过来扶你,反而叫你快些起来,不要挡住后面的人……)各组同学分别就其中一个情境进行研讨,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揣测各国朋友的心理。最后教师公布材料中各国朋友的想法,使学生发现交往的障碍所在。
篇4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1-003-02
一、 什么是习惯法
(一)何为习惯法
习惯法产生久远,习惯法是法律产生的基础,没有习惯法就没有法律,并且习惯法历来成为诸多法学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对于习惯法的含义究竟应该怎么样界定,法学界并没有给出定论,有关习惯法的概念应以众说纷纭,如萨维尼认为习惯法来自于习惯,而法又产生于习惯法,曾经有人说,国家本没有法律,法律来自生活,来自生活中大量的风俗习惯,这就说明法律的重要渊源之一就是习惯,而习惯是来自生活,法律只不过是将生活中习惯、风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一个特定社会从其初生时代和在其原始状态就已经采用的一些惯例,一般是一些在大体上最能适合于促进其物质和道德福利的惯例:如果它们能保持其完 整性,以至新的社会需要培养出新的惯行,则这个社会几乎可以肯定是向上发展的”美国有一位学者曾经将法律按照变化趋势分为:习惯法、官僚法与法律秩序,这位学者名叫昂格尔,在他看来,法律是可以反复适用,并且这种反复性还表现在它可以在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无差别地适用,可以说法律就是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并且在不同的个体之间,法律总是能够满足不同诉求,人们也总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对于他人,每个人都也期待别人也能够和自己坚持同样的调准与模式。
(二) 少数民族习惯法
习惯法的种类诸多,举不胜举,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则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主,也即少数民族习惯法占据了习惯法的半壁江山。少数民族的习惯法是某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立法机关,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本土文化出发,在坚持法制统一性的前提下,制定的适合本民族的条例,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有效地调整民族地区复杂的社会关系,具有和一般法律相同的效力,但是这并不影响民族习惯法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定法的性质。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一部独立的法律,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来自民族学的概念,主要是西方的民族学传入中国,而法律社会学学派的代表人埃利希随之提出了“活的法(Living Law )”的概念,他认为法应该是活生生的生活的反应,而不是写在纸上,刻在石头上的,法律不是神秘的,必须是公开的,需要社会群体知晓,同时,生活中的法不全都是可以被放在法律条文中的。这样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法的范围。法律是针对社会绝大多数群体反复适用的规则,这是国家法的特点,而民族习惯法是针对个体的多元化而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法律社会学由于法律多元主义的关系。
二、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的紧张关系
( 一)紧张关系的性质
我们日常所说的冲突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关系与矛盾。比如说,在很多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中,大量的习俗与我们目前的婚姻法存在诸多冲突,表面看来是法律与习惯的差异,实则是民族的宗教信仰等因素导致的差异性。换言之,不同民族有自己特有的法文化,各民族的文化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全国具有普适性的婚姻法并不能完完全全地适用我们那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说维吾尔族地区。
(二)发生紧张关系的原因
中华法律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分别创造和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法律文化。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而少数民族的法律文化更是中华法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维吾尔族的婚姻习惯中看到。因此,法律与习惯的冲突,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性所导致的。也就是说,法的不同源于生活的不同,也即,法律是生活的调节器。
(三)紧张关系的表现
1.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的一些约定成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俗被传承下来,直到根深蒂固与每个人心中,成为一种民族信仰与精神。一旦形成民族信仰,就会产生民族习惯,反应这个民族自身的利益,目的在于保护该民族的利益,维护本民族的秩序,保障民族内部井然有序。而国家法是能够适用全国的法律,在适用过程中不会存在差异性,绝对无条件适用,而民族习惯法只是针对某一民族的特定区域适用,并不能适用该民族以外的区域。这就是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殊性与国家法的普遍性之前的关系。
2.产生方面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所谓国家法,是指制定主体是国家,并且该制定活动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不同的统治阶级会存在不同的国家制定法,只有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才能长久地存在,也就是说,法律是国家统治的工具,既然是国家统治的工具,那制定者只能是统治者先制定好,之后再适用于社会群体,也即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活动。相比较而言,民俗乡规则不同,一个地区的民俗总是来自于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只有老百姓在实践中反复适用、不断深化,这个民俗乡规才会被上升为法,也即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产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活动。这是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又一重要的区别。
三、加强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互动
习惯法源于生活,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规范,它具有很浓的传统气息,也具有极强的观念性;这一点不同与国家制定法,法律的组成不仅包括习惯法,还包括国家的政策,法律总是随着日益增加的社会问题产生的,他不是人们观念中长期形成的,它是需要立法者将某些规则通过立法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样的差异性导致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在价值追求方面截然不同,尤其是当代法治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就必须把国家制定法放在一个最重要的地位,维护制定法的尊严与权威;所有的地方法规都不得与宪法、基本法律相冲突,否则为无效。
(一)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和谐互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习惯法从来不否认它是社会力量的产物,而立法却是所有法律渊源中率先声称自己可以独立变化 ,并足以推动社会与政治的变革。”其实,许多习惯法秩序中也包含了自觉能动的成份,例如成文化的习惯法就是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共同体自觉促动的产物。“一个从长期来看是基于历史演进自发而成的秩序,在形成当初的短期内实际上都打有人的印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理性设计而成在中国,真正管用的是国家制定法之外存在的“另一种法”,国家制定法之外的活生生的秩序似乎更能牢牢地扎根于民众,更能有效地作用着这个社会,这种传统基础是决定着所谓“习惯法”一而再、再而三引起学者关注的原因,也就是说挥不去的传统回归,使对习惯法的推崇有向传统回归和回复的因素。
(二)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良性互动的途径
1.加强国家制定法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指导。法律总是产生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国家在制定法律时总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决定将某种行为进行规制,从而确立一种行为规范。国家法最本质的特点是具有国家的强制执行力,以这种强制执行力来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自由三大价值。但是,国家在制定法律的时候,总是会不小心影响少数民族的一些习惯法,比如,某一个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如果符合国家法的要求与价值,那么这个习惯法就很可能会被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法律,从而在全国普遍适用。而这种无意间的影响就是国家在引导少数民族的人们如何行为及这样行为的后果有哪些,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成新的民俗乡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重视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制定法的补充。当代社会,法律虽然成为解决社会纠纷的主要手段,但是法律总是滞后与社会生活,并且法律资源的稀缺性,这导致了法律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法律难以解决的纠纷,还有法律不足难以面对的难题。这样的窘境摆在每个法律人面前,我们该如何?有人会说增加立法,可是笔者认为,盲目第增加国家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不可能用新法去解决每一个新产生的社会问题,那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地区的差异性与法律的多元化。而作为法律产生的重要渊源,习惯便成为一个好办法,尤其是少数民族中的习惯法更是弥补法律空白的有效途径,比如关于宗教信仰方面的纠纷,这类纠纷我们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化干戈为玉帛,但是如果我们遵从民族之间的信仰、习俗,恐怕就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国家法的制定是面向绝大多数的社会群体,不可能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特点,因此我国存在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在适用国家法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认同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普适性与个别性之间需找一个平衡器,而乡规、民间习俗便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2]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3]宋洋. 习惯何以成为法律渊源.人民检察.2006(15) .
篇5
[关键词] 汉英词语 词语意义 差异 文化内涵 词汇空缺 不等值
一、词语的文化内涵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词语的含义是在其所处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深刻地反映着该民族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心态,与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连接在一起,涉及到意识形态,,哲学观念,风俗习惯,价值标准乃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内容。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汉民族和英美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去甚远,因而汉语词汇系统中某些反映汉民族文化特有事物的词语,在英语里却没有表达该事物概念意义的对应词,出现概念空缺;汉民族和英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又造成汉、英语许多词语的意义不等值,甚至截然不同。
二、词语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概念空缺现象
词汇概念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谭载喜教授认为,词语之间的词汇空缺可概括为五大类:
(1)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2)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3)由于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4)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5)由于语言及非语言(指文化)原因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现分述如下:
1.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一些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汉语词语在英语中缺乏对应词,例如:桃符,气功饺子;英语中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在汉语中的词汇空缺现象也十分常见。例如:cheese cake(奶酪蛋糕)指女性健美照;beef 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健美照;Lazy Susan(懒惰的苏珊)指一种盛食品的自动转盘,供顾客选用。此外汉语中由颜色构成的词语如:“红眼病”、“红白喜事”“红杏出墙”、“又红又专”、“戴绿帽子”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涵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语义或涵义相对应的词语。而英语中的blue boy(蓝色的男子),指经过变性手术,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的人;Pink Lady(红妆女人),指一种鸡尾酒名,用杜松子酒和白兰地酒混合而成,等等,在汉语中属词汇空缺。
2.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因而反映这些方面的语言也必然会显现出迥异。例如: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寿)称为“红喜”,把老人逝世称为“白喜”。对于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的英美人来说,把娶熄妇说成“红喜”并不费解,英语就把喜庆日称为“red-letter day”。但要把上年纪人的逝世也当成一大“喜事”,这就令他们感到奇怪了。因此,与英美文化相比,把死人称作“白喜”是中国文化的个性,在英美文化中是存在空缺的。而在英美国家的婚礼中,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象征着新郎新娘的爱情“纯洁无暇”,以及新娘对新郎“忠贞不渝”,这是英语中对白色所赋予的蕴意。因而就有了“whiteday”(吉日),“daymarked with a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的说法,这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白色在中国多与丧事有关。英语和汉语在“白色”的喻意上的差异就构成双方在这方面的概念空缺。
3.由于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汉文化深受佛教的影响,因此,汉语中的“观音”、“玉兔”、“青鸟”和“土地庙”等均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同时,汉语中还有不少借用神庙、和尚、佛等做比喻的习语。如“僧多粥少”、“借花献佛”、“菩萨心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在英语中便出现词汇空缺。而英美人则深信基督教,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一直被认为是西方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其中的许多典故常被人们用来描述当代的人或事。如:The Tower of Babel巴别塔,《圣经》中诺亚的后代兴建中的一座通天塔。因此事触怒了上帝,所以上帝搞乱他们的语言,使其彼此无法交流沟通,通天塔的建造就半途而废。The Tower of Babel喻指无法实现的计划或混乱的局面,这在汉语中也属词汇空缺。
4.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价值,引起不同联想,具有不同内涵。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的“狗”常带有“令人讨厌、卑鄙”等贬义,像“走狗”、“狗奴才”、“狼心狗肺”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西方人对“dog”却情有独钟,把它作为宠物(pet)来养,认为dog是人的忠实朋友(man's best friend)表示忠实、友好、可爱等意,将它视为宠物,倍加爱护。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再比如“东风”(west wind)和“西风”(east wind)在英汉民族心理中所营造的意象也是完全相反的。“东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温和的,能使草木萌芽、万物生长,与春风相似。但英国的却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寒风,相当于中国的西北风。因此,不熟悉中国地理、气候特点的人是难以品位唐德宗诗句中“东风变梅柳,万江生春光”的含义的。反之,中国人要欣赏深受西方人赞誉的《西风颂》,就应该对吹自大西洋滋润暖和的西风有所了解。
5.由于语言及非语言(指文化)原因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试看对话“Why is the river rich?”“Because it has two banks.” 在此“bank”一词是个双关语:一指河岸,二指银行。从而产生了一种幽默的效果。如果把它译成汉语“为什么说河流是富裕的?”“因为它有两个银行。”给人一种答非所问的感觉。这正是因为在汉语中缺乏与bank相对应的词而造成的。除此之外英语中还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例如:as skeleton in a cupboard, a green eye ,Trojan Horse, a white lie等等。同时汉语中的“东郭先生”、“滥竽充数”、“青楼”、“青梅竹马”,以及“唱红脸”、“老油条”、“跑龙套”等也是特有事物。
三、词语意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利奇(G. Leech)在他的名著《语义学》中,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语义划分成七种不同的类型:即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利奇认为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具有非限定性、可变化性等特征,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同一词的含义也不同。这就是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现象。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除词汇空缺外,也存在着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现象。如在英语里cheap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个贬义词。例如:He is making himself cheap.他这么做正使他的名誉受损。Their feeling come too easily, too cheaply.他们的感情来得太容易,也太廉价。而汉语中“物美价廉”的“价廉”却是褒义的。所以在外贸翻译中要尽量避免cheap一词,改用比较中性的词如inexpensive。vinegar与汉语中的“醋”是同一种东西,可两者给人的联想意义却不同,前者表示“不高兴”、“坏脾气”,后者却表示男女之间的妒忌。同样the white elephant是在英语中指大而无用的累赘,而在汉语里“白象”却给人一种憨厚可爱的形象。内涵意义是和人的社会性紧密联系着的一种附加意义。 以peasants一词为例,它与汉语的“农民”看似相同,但其社会意义颇不一样:在英语中,peasants指不仅经济地位低下,而且社会地位也很低下的视野狭窄的小农;而汉语中的“农民”在不同的时期也有其不同的社会意义(如解放前的“农民”、中“当家作主”的“贫下中农”及改革开放后“富裕”的“农民”)。再如,politician 和statesman 这两个英语词。politician这个词在美国英语中,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引起别人的蔑视。它指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这个词还有“精明圆滑的人”(smooth--operator)之义。指一个人做事和说话时,信心十足,非常老练。汉语“政治家”这个词应译为statesman,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当中都很贴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知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atesman。类似的还有: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politics和“政治”,community和“社团”,propaganda和“宣传”,idealist和“唯心主义者”,liberalism和“自由主义者”等等,其内涵意义都不能划上等号。
总之,汉英词语意义的差异是中西民族文化互异的必然结果。词汇学习历来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理解词汇的概念意义,而且要熟悉其文化涵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打好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牛贵霞:从文化差异谈英汉词汇差异[J].河北建筑学院科技学报, 2001(4)
[2]谭载喜: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J].外国语,1980(1)
[3]张舍茹: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0)
[4]司继涛:英汉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浅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4(2)
[5]盛荣杰宋力:论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2)
[6]岑云强:词义类型与句义结构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
[7]大连理工外语学院.从词汇的联想意义看英语词汇国俗语义教学的重要性fld.dlut.省略/TeachAndReasch/TR_disp.asp?id=38#head
[8]林本椿:英汉互译教程.福建师大网络教育学院省略/fjnu/courseware/0540/course/_source/
[9]林宇:自然现象词语的象征含义与文化差异[J].福建外语,1998增刊
[10]卢伟:对外汉语教材中课文词语汉译英的原则和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2)
篇6
文化 背景 教育 差异
一、 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文化是内涵宽泛的概念,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至于,“文化”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迄今为止各数己见,莫衷一是。据有关研究,关于文化较为严格的概念就有161种,分类记述、历史类、规范类、心理了类、结构类、发生类以及综合类等多种类型。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中国的文化概念是: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英国的文化概念,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表述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美国的文化概念 ,C. 克鲁客洪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从上述各种文化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各种文化概念的界说都有其一定的理由,但对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则是肯定的。即教育是作为“复杂整合体”的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综上所述,教育与其他的人类社会活动相比,跟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受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方面,文化孕育着教育,不同的文化不仅创造了不同的教育思维方式,而且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发展出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论,进而展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教育脱离了相关的社会、文化脉络,就不能对教育问题产生较深切的同情式理解。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形成之后,教育便担负起了传承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和创新这一文化的重任,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在决定文化寿命长短的因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一部分学者如德国的包尔生(F.Paulsen)和斯普兰格(E.Spranger)甚至认为教育即文化,或教育即高度的文化。在人们日常的概念中也常把文化教育连接在一起。教育显然是作为“复杂整合体”的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要适应文化的要求。人承载着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文化也就会通过学校教育中的“人”一学生和教师投射到学校教育之中,因而学校教育不能不面对文化多样性问题;在施行和考察一定社会群体的教育时,不可无视群体的整体文化。第斯多惠曾指出:“在教育时,必须注意人在其中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一句话,应注意就其广泛和包罗万象的意义来说的全部现代文化。”乌申斯基进一步强调:“惟有民族性的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富有生命力的工具。”“如果问在哪里应当表现出民族性的话,那无疑是在国民学校里。”乌申斯基不仅看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也指出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另一面,即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传递、传播文化的同时,还具有发展文化的重要功能。而文化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从而决定了人们学习的方法和教育的模式也不同。文化背景差异性,不仅影响了教育的性质、水平、目的、内容及方法,而且影响个体正规教育条件下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受教育的程度。
三、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的差异性人类从其诞生起,就在其现有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并在受其文化背景的制约的、特有的教育模式下,逐渐成长为与其独特文化背景相适应,符合其社会文化范型的个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有些内容是带有普遍性的,几乎在各种社会文化中都可以看到,例如,绝大多数文化都有语言、音乐、舞蹈、求偶、婚姻、游戏、体育、智育、德育、宗教、艺术、民间传说等等。但是,不同的文化又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差异性的表现,大致可归纳为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道德意识的差异、儿童教养方式的差异、的差异等,它们对各自的教育又产生不同的影响。1、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突出地表现在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上,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决定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例如,在古代,古希腊的斯巴达文化的价值标准和雅典文化的价值标准就迥然不同。斯巴达人尚武,雅典人崇商,因此,反映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截然相反。在教育目的 ,虽然斯巴达和雅典都是要培养忠于祖国的公民,但二者对公民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教育目的的实质上也很不相同。斯巴达认为好的公民仅仅是能为祖国英勇作战的军人,而雅典则认为,一个好的公民不仅要能为祖国英勇作战,而且应该有健美的身体,高度的文化修养,多方面的兴趣,发达的智力,高度的审美情趣和从事艺术活动的能力,还要关心国家大事、节制、正直等美德,就是说,雅典的公民应该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斯巴达仅仅是为了战争而教育孩子;雅典则不仅为了战争,也为了和平而教育孩子。所以,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的主要课程是马术、射箭、行军、格斗、袭击等;雅典的课程是音乐、诗歌、修辞、经营术等。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人强调自我意识的锻炼,而雅典人强调内在素质的修养。2、儿童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每种文化都有一套特殊的养育幼儿的方法和习俗。在某种文化中,只要婴儿一哭就立刻哄他、逗他、抱他,尽量满足他们的欲望。在另一些文化中,婴儿只在特定的时间受到父母的照顾,而且也只是匆匆忙忙地喂些奶、哄几下、放在摇篮中,婴儿根本无法随意地活动。婴儿逐渐长大,也伴随着更多的限制。养育方法的差异对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不同,儿童的经历也不同,形成了中美两国人不同的人格特征。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而中国人则以集体为中心。在美国,儿童以个人为中心了解世界。尽管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爱好。由此延伸,美国人与其亲属的关系也依其所好决定。美国人在其儿童经历中,便可看到个人选择是一项强有力的因素,可以产生创造或消除个人间的关系。父母只管自己,不与孩子的爱好发生竞争。大多数美国父母鼓励其孩子自立――自己饮奶,自己办事――这便是美国儿童能培养自己的爱好。他们希望环境能适应他。中国的孩子们学会利用一套关系看世界。他不仅服从其父母,而且他们没有多少权力来选择社会关系。中国的父母们相信,长辈们总比年轻人了解得多而好,这便导致了中国的孩子们认识到区别环境的重要性。为了明哲保身,孩子们的标准是‘不要闯祸’,‘如果事情不妙就跑回家’。中国儿童被迫适应环境。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文化背景,它们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的性质、水平和速度,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与形成,造成儿童在自主性和对成人依恋性方面的差异,美国儿童则更多表现为自主性,而中国儿童更多表现出对成人的依恋性。3、宗教上的差异罗马尼亚学者亚.泰纳谢指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又“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由此,人才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虚妄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力量,填补着自己的柔软和自己的历史局限性”。由此可见,不同的宗教,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来说,个体的差异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宗教的历史是久远的,佛教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道教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道教主张“无死”,以自身为真实,注重修炼养生,所以其信徒超脱尘世,相信并追求长生不老。佛教主张“无生”,以有生为空幻,注重涅磐清寂,所以其信徒遁入空门,希求精神解脱。这说明宗教是导致人们心理行为差异的途径或方式之一。不同的有不同的社会化,道观寺庙不仅是进行宗教寺庙的场所,还在历史上具有某种慈善事业、文化教育意义,对人的社会化也有相当的影响。再如,藏族佛教的寺院教育它以宗教教育为主,要求信教群众在以信仰经典为前提的基础上接受教育。这种宗教教育对青少年儿童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所有这些都以宗教意识形态的形式,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不仅使下一代形成某种信仰和崇拜,而且,还因其代表了某种文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而,也使下一代逐渐形成某种生活观念。4、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左传・成公四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古籍中较早提出了不同民族有其不同心理行为特点的思想。由于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促进了人们色风俗、习惯、爱好、文学、艺术、等的交流,因而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气质,即共同的风俗和习惯。例如,我国云南省的纳西族,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制度的形式。子女从母居,财产由女性继承,婚姻关系不固定。因此,纳西族人从小有男女平等的观念,练习生活、生产技能,遵循母系社会的习俗。又如,朝鲜族喜欢白色也是这个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父母很早就对孩子进行勤劳和洁净的教育,小孩的穿戴几乎全是白颜色的衣物,朝鲜族人的勤劳和洁净的心理品质与行为,就是在这个民族崇尚白色的风俗里形成的。中国人吃饭有使用筷子的习惯,而西方人吃饭却使用刀叉的习惯等等,如此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的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潜移默化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社会心理深层,代代相传,形成一股巨大的陶冶力量,起到一种积其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5、社会道德意识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因其道德标准不同,中国的汉族历来把女子婚前的看得十分重要,特别注意女子婚前的贞洁教育,而云南的纳西族至今保留着母系社会的某些习俗,实行走婚。男女只要遵守同一母系血统的后裔禁婚的原则,就可任意寻找配偶。纳西族词汇里,没有“父亲”一词。舅舅是家中的男性长辈。在传统的伊斯兰教国家,要求妇女从头到脚都遮盖起来;而美国妇女没有穿着上的限制,想怎么穿就怎么穿。这些体现在道德意识上的文化背景差异,在各自的道德教育上也有不同的反映。另外,在婚姻观上,按中国的道德意识,中国人结婚是为了白头偕老;而美国的文化强调个性,结婚意味着在法律上一起生活,一旦个性不合在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反映在婚姻教育上,中国文化强调伴侣之间的相互忠诚、责任、义务;而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综以上述,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它不仅影响教育的性质、水平、目的、内容和方法,而且还影响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和受教育的程度,从而影响受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
[2]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4]杨金鑫.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技术 中国古代个体社会化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朴素哲学,是中国人看世界的基本认知方法,至今仍然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体系中有所表现,是我们了解自己文化根髓的起源点。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里,母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无时不伴随我们左右。
1.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观形成于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其本质即是一种生命哲学)的重要特征。其发端于孟子、老子与庄子。在魏晋时期,儒道与不同缘起的“天人合一”观,因玄学达到高度融合,至宋明道学而达高峰。宋明时期的张载直接使用“天人合一”的说法。后经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天人合一”说被发挥得深刻而又圆满。本着“天人合一”的精神看世界,万物有灵,万物通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无生命的、无灵性的东西,一切色彩光线形态的组合均是流转不拘的生命形态,与人的本性相通。如此,人就能体验到如“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豪濮间想也,觉鸟鱼禽兽自来亲人”之类的物我无违的妙趣。古人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以及“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等无不是通过“身与物化”、“神与物游”而达到对宇宙、人生瞬间感悟的“至乐之境”。同时,中国古人深知个体的人是渺小的,世界是博大的,宇宙是无限的。人的生命与自然相比,正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如白驹过隙”、“方死方生,方生方死”、“人生恍如一梦”。这种从主客、天人相分的角度看待人在宇宙间的地位与其价值所得出的悲观结论,显然与崇尚“大团圆”的喜庆结局的民族心理相悖。中国文化必须从理论上确定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与价值。与其说我们塑造文化价值观,不如说文化价值观塑造我们(Hauerwas,1983)。我们彼此都是各自文化价值观的产物。文化相对论告诉我们,任何文化价值观对自己的文化社群来说都是最合理的。跨文化交际就是要突破本文化的界限、局限,深层地进入、了解异文化,从而拓展自己内在的文化心理空间,把自己放在更深远繁复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人类彼此间的交际与交流。由于人类认识上的一些缺陷,如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刻板印象等,在跨文化的交往中,人们往往觉得障碍重重,误解冲突纷呈而至。跨文化交往需要一种宇宙道德观,而她就根植于人类的精神之中。大卫·科尔认为,让所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和平共处,有三种层次,即低度和平、中度和平与高度和平。低度和平指没有公开冲突的表面和平,如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维持下的表面和平。中度和平指冲突的双方愿意坐下协商和解。高度和平则指双方尽管在某些问题上有意见不合之处,但彼此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对方。
2.母语文化的启示
2.1母语文化中的价值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各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观是在本民族文化习俗的熏陶和影响下,随着母语文化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是决定个体行为定势的心理基础,支配和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少数民族外语学习的理念和行为,一般带有本民族文化模式的烙印。有的民族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自信、独立和有野心,价值观与西方社会价值观相似,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有的民族受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思维方式的影响,强调“仁”的内在自觉性和“礼”的外在约束性,尊重长辈,安分守己,强调社会的规范化,并且考虑问题周全,做事崇尚“三思而后行”。上述母语文化中的价值观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模式和习惯,对外语学习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与西方社会价值观类似的少数民族学生,主动学习精神较强,有利于实现外语学习的交际目标,而与西方社会价值观有差别的少数民族学生,会引发文化和心理冲突,影响主动学习精神,不利于外语学习的跨文化交流。“鸡蛋一样大,兄弟一样大。一片谷子大家吃,一道山泉大家喝。与一人不合,可能是他人之错;与众人不合,肯定是自己之过”。[2]这些谚语用辩证的观点说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提示人们要团结,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只有这样个人才有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在外语学习中,容易受自己心目中的权威外语老师的控制、暗示与影响,学生不喜欢自主的学习理念和方式,而对小组方式构成的学习语境情有独钟,在课堂小组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如认可合作学习策略的外语学习方法成为黎族学生学习外语的一大优势。
2.2母语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由于个体的学习模式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每一种民族语言都隐含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与之相应的学习模式,从而影响外语知识的习得和运用。有学者认为,民族思维定势可以分为被动、中庸和主动三种类型[3]。具有被动思维模式的少数民族,从小形成听天由命、与世无争和逆来顺受的被动思维模式,他们心态平和,崇尚权威,尊敬长者,缺乏竞争意识,具有自我否定倾向的谦卑个性特征。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视教师为绝对的知识权威,对教师怀有敬畏之情和紧张心理,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问答形式,学生很少对教师的知识提出疑问和主动举手发言,只是被动接受外语知识的传授,甚至对教师的提问不敢开口,保持沉默,使得外语学习停留在单词、词组和单句的理解上,无法完成从符号到交流的过渡。具有中庸思维模式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求同化异的思维倾向,在外语课堂上,从众心理特别明显,不愿意承受与众不同的压力,对老师的提问,尽量与其他同学意见保持一致,很少陈述个人观点,往往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却妨碍了学习者对外语的灵活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形成符合自己学习基础和个性特征的个性化外语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思维模式的少数民族学生,善于探究和表现自己。在外语课堂上,特别是外语交际活动中,他们能很好地适应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强调的交际式外语教学法,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竞争意识特别强,敢于向权威挑战,喜欢通过主动提问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能在与教师平等讨论和争辩中获取实用的语言知识。但这种思维模式也会影响他们对单词、词组和语法知识系统扎实的掌握。
2.3母语文化中民族习俗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各民族在自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其所处地域、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习俗,内容丰富多样,包罗万象。如“姑娘追”是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青年最喜爱的相互表白爱情的马上体育游戏;朝鲜族喜欢吃泡菜,黎族不吃马肉;摩梭人的阿注婚,黎族的转房婚;蒙古族的那达慕节,傣族的泼水节;献哈达是藏民族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口耳相传的言语习俗如黎族的《阿诗玛》、壮族的《刘三姐》、藏族的《格萨尔王》;回族禁对食用动物说“肥”,而要说“壮”、朝鲜族忌别人称“鲜族人”,等等。可以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在吸收和沐浴各种各样的民族习俗,并受到民族习俗的规范、制约、感染、熏陶和教化。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对外语中介绍的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习惯运用比较法,找出目的语国家风俗习惯与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与相似之处,这种通过无意注意习得的知识往往容易被识记、保持、巩固和回忆提取,从而强化学习外语的效果。母语文化中与民族风俗习惯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对外语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维吾尔族能歌善舞,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和模仿能力极强,语音习得的准确性也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当然,母语文化中的文化习俗内容与目的语文化中的文化习俗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少数民族学生对目的语中专门词汇涵义的理解、表达和运用。英语国家的称谓在统称、职务称谓、职业称谓、姓名称谓、亲属称谓等方面都有着与汉语及少数民族不同的称谓体系和使用规范。如西方人强调个性、尊重个体的独立和自我评价,因此姓名的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后。在国际交往中,一般男士称“Mr”,已婚女士称“Mrs”,未婚称“Miss”,对在社会上较有地位的人如法官(Judge)、教授(Professor)、医生(Doctor)、政府高级官员如参议员(Senator)、军官如将军(General)、宗教人士如主教(Bishop)等,将姓名与职业一起称呼,如“Doctor Jack”,“ProfessorWhite”,或者直接称呼其职业名称。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校长和总经理等称呼别人;西方英语国家中年纪稍长的孩子可以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而在藏族人中,平时人与人之间简单称呼姓名是不礼貌的。因此要在名字的前后加上什么,借以表示尊敬和亲切,体现称呼的得体性和适宜性,这对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是很困难的,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英语阅读理解和交际中的障碍,从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外语学习和使用的效果。
3.英语世界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全球化环境下英语学习者所必备的能力包括英语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思维和观察方式包括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全球化所要涉及的各种文化身份的认同。因此英语教师不应该把英语看成是英美本国人所讲的本土语言,而应在更多的场合下作为了解世界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时所必须使用的一门语言。作为国际通用语,它属于全人类,因此不能单纯以某一地域英语的语言规范与文化价值观来界定作为国际交际语的英语的正确性和得体性。从语音系统来看,标准英语与标准英语发音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以英式英语为例,英国的标准发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简称RP)虽然与英式标准英语相联系,但是它不是唯一和标准英语相联系的发音,而说标准英语的人并不一定都说RP。港湾英语在英国等地的兴起就是一例。至少在理论上标准英语可以和任何地方口音相结合。除此之外,各地域英语也有其自己的发音特征。因此没有理由在语音上,只以某一个地域英语的发音为绝对标准来对国际交际语的英语进行价值判断。
从句法系统来看,作为国际交际语的英语也不应该把其语法只建立在诸如英美英语语法系统之上,而一概排斥其他地域英语。作为国际交际语,英语首先必须容易学,否则它的句法在本国人眼里再“发达”,再符合“逻辑”,也难被非英语国家的人学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对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进行规划,使之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与许多其他地域英语相比,英美英语至少在结构上还存在累赘成分。这些累赘成分只具有语法意义,在语义上并不具有区别性特征,如:She loves classicalmusic.这一例句中,She已经明确了第三人称单数的概念,再通过loves中的-s来呼应第三人称单数概念纯属于信息上的累赘。
从词汇系统来看,作为国际交际语的语言在词汇的拼写上应规则化,最大限度地降低非英语国家在词汇上的记忆负担。英语在其拼写系统上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例外的情况也随处可见,给记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减轻记忆负担不只是非英语国家的愿望,即使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减轻记忆负担,提高母语学习效率也同样有积极的意义。事实上,美式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已表现出一定的规则化倾向。最突出的现象是拼写和发音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在拼写上,删除了那些不发音的字,如:cigarette(BE),cigaret(AE)等。
一种语言与它赖以生存的语言社区文化密切相关。英语的世界化并不等同它所承载的文化是世界文化。在新加坡,英语是政府工作语,也是不同民族间的交际语,但是新加坡并没有以英式文化来界定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英美英语作为地域英语,与自己本国的文化息息相关。在交际中,它以自己民族文化的标准来界定其交际价值。作为国际通用语,它在使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性,不应该只以英美等地域的价值观衡量交际中的得体性。有了共同语言不等于有了共同的思想,不等于有了共同的交际价值判断标准。交际中信息传递与接受的等值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词虽然有其相对稳定的所指语义,但是交际中的各种蕴涵语义却有可能千变万化。它包含社会的、情感的、文化的、联想的等方面因素。这些语义都是语言系统成分,与人在特定的社会中的经历息息相关。这些语义具有开放性和不稳定性,因此交际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误解不足为奇。当蕴涵语义超过其所指语义时,信息接受者有时就难以对所接受的信息作出恰如其分的价值判断。Hayakawas S.I(1978)在他所著的“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一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著名的黑人社会学家外出旅行,受到了一对白人夫妇的热情款待,他们为他提供食宿等便利条件。可是这对白人夫妇总是称他为nigger,使得这位黑人在感激这对夫妇的同时,又因被称为nigger内心受到了伤害,因此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终于鼓足勇气要求这对白人夫妇不要用nigger这一带有侮辱含义的词。这种误解是因为这对夫妇并没有意识到“nigger”而一词有强烈的种族仇视的蕴意所致。由于世界各国人民自身特有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风土人情,使得圈外国家和扩展圈国家的人们在使用英语时赋予词以新的所指语义和不同的蕴涵语义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们不可能与英语国家有着共同的经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的成效,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各种克服文化障碍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从英语世界化入手,将现代教学理论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通过对国际变体英语中所蕴涵的地域文化现象作跨文化的对比研究,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弄清造成语言形态差异的深层原因,而且可以减少和避免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冲突和误会。
结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的讲话方式,因此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盲目地模仿和搬用。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应坚持一个原则:“地域英语不是国际通用英语,地域文化不是国际通用文化,跨文化交际才是国际通用语的核心所在。”在英语世界化环境下研究并解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问题,对促进外语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都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同文.英语世界化与跨文化交际教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梁艳君.母语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J].教育科学.2010,(3).
[3]刘义庆.世说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刘勰.文心雕龙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辛弃疾.辛弃疾词选之贺新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篇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也不断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激荡。其中,东方文化日益受到世界人民青睐。近几年,我国建筑逐渐朝着多元化阶段发展,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融汇日益密切,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体现中华民族风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元素给现代建筑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着现代建筑风格的多元化、特色化和艺术化,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我国现代建筑对传统元素的传承与运用就行探究。
2传统元素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元素流传千载,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其所具备的优雅形式和深刻内涵,最重要的是其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精神。德国玛雅再起《装饰艺术手册》中论述了对传统文化、历史主义的喜爱以及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认为传统文化可为艺术设计者提供灵感和丰富的经验资料,而艺术设计也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传承与创造。建筑大师贝聿铭也说过,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体现着国家和政府为了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共享,为了彰显区域文化特性的一种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和精神面貌的一种艺术形态[1]。关于传统元素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可从两方面进行描述:第一,建筑设计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中。建筑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的反映,必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展示,其所蕴含的理念、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也需要在文化环境中去展示,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往往建立在前人经验和实践基础上的,另一方面,一些设计师尝试创作出脱离于传统的新作品显然是不现实的,在具有创新性的设计,都需要吸收传统经验。第二,传统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源泉。任何事物都是在原有源头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设计亦是如此,对于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来说,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那么如何实现建筑设计的真正创新和建筑风格的巨大突破呢?这就需要尊重文化和历史,从中吸取优秀的传统经验、理念和方法,融合于现代建筑中,真正实现艺术的再生。例如,上海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就对“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进行了传承,在设计中体现了建筑对内严格封闭、对外自由天地,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2]。
3现代建筑对传统元素的传承与运用
3.1传统符号的传承
传统符号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显性文化符号和隐性文化符号,比如概念、人文思想、人、物等,这些符号的传承是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的重要体现,因而应注意对传统符号的吸取和认识。显性符号的传承实际上是从实体形式上对传统的继承,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符号被用新的方式加以演绎,在新的时代传达着新的内涵,可以说显性符号具有时代性、发展快、变化多样的特征。仿古的形式属于对显性文化符号的传承,仿古建筑通常来说指的就是复古建筑及其环境小品,此类建筑保持了原滋原味,古色古香,在一些园林、古遗迹修复中,仿古的形式经常被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传统的建筑形式、单纯典雅的古典主义风格保持下来。关于传统符号的传承和运用,可以是一个传统的图案因素,也可以将图案纹样、建筑构件、民俗色彩等单体形式打散重构,将其与其他单体结构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包容性的作品,打散重构的形式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较多[3]。此外,建筑设计师还可以利用抽象简约的形式对显性传统符号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其具备现代的简洁风格,用新的形式将环境的内在精神和传统神韵反映出来,这对于传统符号来说不失为一种重要的传承和创新传统的设计方法,比如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就采用抽象简约的形式对传统符号进行了提炼和概括,设计出了内外和谐统一、具有鲜明传统民居特征的建筑,很好地适应了时间与现代环境和现代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图1所示某餐厅大堂内红黑交相辉映,让人品味着赏心悦目的盛宴,室内装饰设计是对传统元素抽象简约和拼贴的运用,点到为止,不夸张,给人一种丰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空间中无一不反应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隐性传统符号比较稳定,现代建筑对隐性传统符号的传承实际上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智慧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的设计手法是运用类比、象征、明喻、隐喻等手段,通过建筑及室内造型、图案、色彩、文字等手法表达设计师创作思想、情感观和环境观的,在设计中,做到了尊重自然,注重环境整体性与协调性。对于“形”的创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主要运用现代观念、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对传统建筑造型要素进行再现,并结合现代建筑功能性、技术性、艺术性对传统造型再演绎,将传统元素的“形”表达出来。现代人对于意境也有所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礼教的规范、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理想这些隐性传统符号所传达的寓意都与现代人对纯形式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比较符合,因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人们普遍追求传统符号的“意”,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中不断去发现隐藏在显性传统符号背后的深层“意”指,设计出有“骨”有“肉”的作品[4]。
3.2传统材料的传承
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还表现在对传统材料的传承和运用上。与世界其他建筑体系主要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我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以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并非单单因为取材来源广,最重要的是因为木材代表着一种生命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价值观,而且木材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给人一种轻盈而不沉重、温馨而不冷酷、严肃而不刻板的感觉,能创造出更明亮、更舒适的空间[5]。比如张永和设计的“二分宅”一方面运用平面引入了不同景致和意境,另一方面采用了木构支撑,充分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之美传达了出来。现代建筑的装饰并非必须表现结构材料,因而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材料的传承往往不表现在结构上,而是表现在装饰上,传统材料的使用不会对建筑结构性能带来影响。
4结语
篇9
关键词:商务活动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跨国商务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国加入WTO,逐步与世界接轨,对外交流商贸往来日益频繁。无论是外交外贸,还是商务活动,跨文化交际这一问题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所谓跨文化交际实质上是不同民族之间不同语言的交际。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影响中国和英语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通过概念、推理和判断,从而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英美人的思维模式继承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顺序,这一思维模式的特点是呈线性顺序进行演绎推理,而中国人则偏重于直观、直觉,多用意象思维方式。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这种不同表现在:英语国家的人着眼于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中国人则着眼于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或表明的态度所作出的直接反应。比如,对某一产品或某一设计,不管满意与否,英美人倾向于先给予赞扬,而中国人往往更挑剔。对来自对方的赞扬,中国人和英美人的反应和回答也是不同的。英语国家的人对‘称赞语’作出的反应,往往是欣赏、高兴,认为对方的赞扬是对自己某件事的认同和认可,对待这种赞扬,英美人觉得应表达自己的谢意,所以通常用“Thank you.”,“I'm glad to hear that.”。而中国人觉得,谦逊是一种美德,得到他人赞赏时,常常表现出不好意思和受之有愧之感,往往会以“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还差得很远”等作为回答,则会使英语国家的人感到迷惑不解。
价值观念的差异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影响,是与非、好与坏有时有着不同的界定和评判,同一事件,同一事物上就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导致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对某些事物理解不同,造成在商务活动及语言交际中不能相互沟通。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崇尚民主和自由。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实现中,英美文化强调个人,推崇自我,individualism是英美人普遍接受的,他们将其理解为“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任其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等的钳制”,强调个体自主的价值观。而中国文化突出的是群体依存,恪守“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教诲,强调集体的和谐和相互依赖,倡导的是集体主义(co11ectism),因而把individualism理解为汉语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对时间的期求和处理双方也不同。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时间的单一性”(mono-chronic time or M-time)和“时间的多样性”(poly-chronic time or P-time)。单一性时间要求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安排的时间结束,不论完成与否必须停止,不能影响下一项安排或让下一个人等候。持多样性时间观念的人却没有安排日程的习惯,也不注意遵守时间,该干什么事的时候可能没有按时去干,该结束的时候可能又不结束,不允许时间限制、妨碍事情的完成。霍尔认为,多样性时间的缺陷是一切取决于头头的所作所为,要办好一件事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关系才行;单一性时间的缺陷是只关心时间表而不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情况以及与之打交道的人的需要。霍尔认为单一性时间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多样性时间是亚非拉地区国家的模式。
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国与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他们在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细节、爱好、忌讳等方面体现出的风土人情都不尽相同。中国有春节、中秋和国庆等传统节假日,有历史悠久的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而英美人过的却是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和圣瓦伦丁节等,并有西方民族特色的习俗和审美情趣。英美人的称谓较为简练,熟悉的人包括亲朋好友一般直呼其名,不熟悉的、受尊重的人一般在姓氏前加上Mr.Mrs.Ms.Miss.等,对不认识的人则用Sir或Madam。但中国人的称谓则显得含蓄、复杂,较熟悉的人可直呼其名,也可“老张、小李”地呼来唤去,但有一点,对有职位的人在姓氏后加上其职衔以示尊重,如“王部长”、“陈经理”之类。
在喜好和忌讳上双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如果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时,会感到不快,因为汉语中多借用狗(dog)一词来骂人,但在西方社会,人们对狗的爱甚至超出对家庭成员的爱,而“You are a lucky dog”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是个幸运儿”。中国人喜欢“666”、“888”,不喜欢数字“4”,而英语国家的人不喜欢数字“13”,若13日又是星期五,则更不喜欢举行或参加社交活动。中国人没有这一忌讳,但是在与英语国家的人交往中,就不能不注意避开这个数目了。
在接待宴请时,中国人更殷勤好客,非常注重面子,规格、档次、品味、数量,都要考虑周全;而英美人较注重礼貌、得体和实效,并给客人一定的自由空间。英语国家的人请客,饭菜一般比中国简单,习惯是每人一份,在饭馆请客也是主客各点自己的饭菜,饭后也可能各付各的账。这种分食法、AA制是西方个人独享主义在饮食文化中的典型反映,中国人却是一种共享方式。
对“女士优先”指的是男性在各种场合都给女性以优先权。女士优先在西方和国际交往场合仍是广泛遵循的原则。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无视这一原则是严重的失礼行为。在现代各种交际场合遵循的“女士优先”的礼仪很多:走路和进出门时让女士先行;下楼时男子要走在前面保护女子,上楼时却是男子走在后面给以保护;在大街的人行道上行走时,男子走在靠马路的一侧,以确保女子不受车辆伤害,等等。
语言现象的差异
美国文化学家萨姆瓦认为,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除了中国和英美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语言形式和内涵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语言内涵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对语言的理解,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并造成商务活动中的误会和冲突。语言现象的差异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某词句、某事物或某现象只存在于一种文化中,另一文化没有对应物,即存在全空缺词汇。例如,中国的道教文化中,“阴阳八卦”,在基督教文化的语言中,就没有准确的词汇与之对应。再如,汉语中的“包子、混饨、(合川)桃片、(宜宾)芽菜”等词在英语中也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翻译时,只得音译加解释。自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又增加了大约2700多条新词,其中如:“下海、大锅饭、两手抓、五讲四美、四个坚持、三个代表”等等,在英语中也都是空缺词汇,对这类词,只能用一组词汇或一句话来进行解释,反之亦是如此。
2、两种文化中都具有某词句、某事物或某现象,但两种文化分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或感彩,因而影响语言的准确表达,造成误会,即存在半空缺词汇。如汉语中的“知识分子”在英语中对应词为intellectual,但它们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义大不相同。在美国,intellectual只指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不包括普通大学生;而在中国,“知识分子”几乎指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中小学教师也包括在内,包含的范围广泛得多。又如businessman,我们常理解为“商人”,但实际上在英语国家,businessman不光指“商人”,还指“小业主”和“实业家”,其外延比“商人”要宽得多。
3、冲突词汇,指在两种语言中,那些字面意义相同,但引申意义不同甚至褒贬含义截然相反的词汇。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和各国意识形态的不同是形成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里所承载的内涵不同的原因,也是冲突性词汇形成的原因。如,“鹤(crane)”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字面意义都是指一种涉禽。中国人称“鹤”为“仙鹤”,是长寿的象征。而在英国,它却无此引申意思,相反,它被英国人看作是丑陋的鸟。“龙(dragon)”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西方人对“龙”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龙”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再如,颜色虽然相同,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含义也不尽相同。“红色”,中英文的字面意义都是指一种颜色,但其引申意义却褒贬不同。在中国,“红色”象征“顺利、喜庆、成功、革命和政治觉悟高”,而英美却更多地把红色看作:流血的、暴力的、亏损及危险。
综上所述,中国和英美文化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差异表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语言现象等方面,但最主要的差异则是突出群体依存还是强调个体自主这一价值观念的不同。以群体观念为特性的中国文化认为每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群体网络上的一分子,是大集体中的一员,重视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外在的“礼”是内在的“仁”(爱)的体现。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坚持不懈地排除文化优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偏见的干扰,正确对人,正确待已,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在涉外商务活动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书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2、汪榕培《实用英语词汇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3年
3、喻云根《英汉对比语言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年
4、《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5、王力《龙虫并雕斋琐语――劝菜》(《中国烹饪》1986年第6期)
篇10
风俗常常影响甚至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有些风俗已在人们生活中根深蒂固,而有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渐渐移风易俗。本文仅想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提出在现代设计中如何思考、处理“物品”与风俗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敏锐地去发现并把握移风易俗的现象,通过产品这一媒介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朝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风俗 移风易俗 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056-02
一 风俗、物品和移风易俗
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是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时,风俗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即移风易俗。古人所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即说明了风俗的独特和多样性,也说明移风易俗的多变和复杂性。依据秦永洲著的《中国社会风俗史》,风俗大致体现在服饰、饮食、居住、节日、婚姻、生老、丧葬和信仰方面。可见,风俗包罗万象,因此,移风易俗的现象也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物品”在生活中同样无处不在。其以有形的形式,通过使用过程,反映着人们融于生活中无形的风俗习惯。诸如餐具、茶具和酒具在类别、形制、容量、使用时的礼仪及手势等方面体现出入们具体的饮食风俗。如果风俗是本质,那么物品是现象。“物品”在多样的变化中,暗藏着移风易俗趋势。
“移风易俗”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苟子,乐论》中,讲述音乐对风俗、社会和对民心向善的教化作用,“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现代对产品的研究也同样上升到产品与人的道德、社会规范以及生活习惯等社会层面。
在现代生活中,移风易俗的现象非常普遍。和以往不同的是,原本各自独特的风俗朝着大同的方向移易,因而造成一方面代表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外文化的侵入导致原风俗的消失,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化,使得大同的产品也侵蚀着独特的传统物品。
二 设计中的移风易俗责任
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们,越来越少的人了解多植根于农业社会传统风俗的来历和意义,人们也不再有对自然曾有的畏惧敬奉,失去了从前对风俗的虔诚和信任。因此,人们越来越习惯有别于传统的现代都市生活,传统习俗渐渐不适应城市生活。传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也随之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风俗的基础,生活的改变,必然改变风俗的样式。
从传统物品体现的设计来看,人们一向乐于将美好心愿或是认为能提供美好感受的代表物融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将日常生活的审美需求放在很高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实用功能,这是中华民族对日常用品的一大鲜明的设计特色。现代产品设计大都受到“功能主义”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致力于使用功能便利性的研究上。随着人们生活日益丰富,只限于产品的实用性于产品设计的发展会愈走愈狭隘,过于偏向通用性的设计是对作为社会的人人性的不尊重,因而要在设计中针对人的社会习惯、社会交往等社会特征来进行设计。当然过于偏向风俗的设计则容易使设计的功能和形式本末倒置。在当代设计的发展中,仅仅满足消费者对使用功能的需求不再是设计唯一的追求,使用者总会感觉有许多民族的传统和习惯是功能所不能满足的,因此,各国的设计风格的形成必然要到本民族文化,本地特色中去寻找,而那些会成为设计灵感的源泉。
设计强调以“人”为本,通过产品这一物作载体,和人发生如影随形的联系。这种影响从物理性质上的“人’,一直贯穿到社会意义上的“人”。因而设计产品的过程,也是设计人社会生活的过程,通过产品的设计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社会风气和习俗,即设计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虽然这种设计的移风易俗作用对整个社会发生的移风易俗现象来说不是主题性和关键性的,但凭借生活中无孔不入的产品,其影响能积少成多,并且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进而达到人们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改变,甚至最终影响整个民族性格、整个社会风气的社会功能。风俗不可否认也存在陋习、恶习,设计不能改变这些面貌,而是通过它的应用来影响这些面貌,从而达到改良和创造新的风俗。好的设计能深深地感动人,助于良好风俗的形成和特色风俗的传承,反之,会助长恶习。就此而言,在设计的前期,设计师极易忽略其设计可能导致的移风易俗的结果。因此,设计师应该有建构新风俗和传承优秀风俗的责任心。
三 移风易俗状态下的产品设计
移风易俗,是一种变革性的行为,它倡导新风尚,革除陋习。作为社会现象的移风易俗却在一定的深度下指导和制约着设计。设计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在最初的设计时,不会自觉地思考此类关于传统文化、传统风俗的问题。但当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时,设计要深入发展,除了更国际化方向,就是根植本土化,让产品更贴近本土生活需求。传统风俗已变化,而适应新时代和新环境的新风俗正在形成,这时在设计中纳入移风易俗的思考会成为必然,这点尤其在日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产品首先是普遍生活性,提高产品对现代生活的适用性不仅是实用功能的问题,还包括对现代生活中存在的移风易俗的适应能力。
1.传统风俗的淡化,设计功能逐步多样化,甚至转化为传播与教育工具趋势
设计追求功能的最大化,设计师不断挖掘其潜能,为大众服务,但一般是局限于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两项。现代设计应该追本溯源,对本土化充分考虑。现在风俗的发展趋向淡化,设计有必要加强风俗的恢复。生活形态的快速变迁成为了传统风俗适应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弥补由于传统生活方式被快速全球化影响而带来的民族传统延续的严重问题,现代设计师要在日常用品功能设计中加入对使用者进行传统习俗、文化的教育功能。这样,即使传统赖以生存的相似生活形态没能正常演进,也能在主观上让传承的主角“火”重新理解、接受和喜爱传统文化,发扬良好的社会风尚,并负有对民族传统延续的责任感。如在当代众多国际设计风格涌入国内的情形下的设计复古风潮,一方面是国家对传统文化加大了宣传,而另一方面,则是许多人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生活物品设计进行抉择时,抱有一种对传统的怀念和肯定,对悠悠历史不断逝去的独特文化情怀。
2.顺应移风易俗现象,设计成为一种全球性跨界时尚
风俗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地域性的、群体的,而且是重复出现的。这种恒久性,从中说明其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因此,在众多的民俗研究中,关注最多往往是如何保存风俗。
可是,在现代生活中移风易俗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设计师是认同或否定、复归或背离,设计都应该往前看,更应该关注的是发展中的风俗。这不完全是件坏事,顺其自然也未必不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古代的时尚成为今天的传统风俗,那么今天的时尚也可能成为明天的传统风俗。这些设计上的变化,有些彻底地改变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是风俗的内容,也是作为生物上的人和社会上的人的生活之根本。设计作为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囊括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设计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角落。这种跨界,不仅是行业的跨界,也是地域的跨界。在越来越重视非物质遗产的今天,民俗受到强烈的追捧。一个区域的风俗,可以形成―种国家的时尚,甚至形成一种国际时尚。
3.家居生活的变化,设计趋于适应现代的自由角色转变
家庭小型化、家庭组成、家庭结构的变化,是现代家庭的发展趋势。过去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代或两代人居住的小家庭。传统家族观念不断分崩离析,趋于解体。
根植于传统的现代家具设计,体现了新的人文和礼仪变化。在家具的设计上,没有等级概念,出现细节构造的一致性和圆桌席位的等同性,尊长观念淡薄,传统的“礼”逐步消失。摆设上,风水观念已经不再强烈,“拜”无场地,“祭”移至室外。建筑的包豪斯箱子风格的盛行,居住风俗由传统居住的基本模式发生了本质变化,尽管整体是群居,但群体内部的个体行如陌路,不相往来,群体关系冷漠。
饮食在人们的生活活动的构成中占有和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最顽固的文化传统。除本身的饮食生存的意义以外,饮食还是重要的会客手段,是中国人常用来达到和他人交流、进行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方式。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都将饮食活动赋予了更深刻的社会作用。但在当代,在家中宴请宾客的待客方式,逐步转为以酒楼酒店作为宴请的场所。家居饮食的方式更趋于个人化。因而家庭饮食器具的设计在保持原有饮食方式的基础上,需要对家庭生活的个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
现代家庭关系相对更平等自由,每个成员都有适用与自己的饮食器具的渴望,以及适于营造不同生活环境气氛的饮食器具的期盼。这对饮食器具最直接的影响是需要改变以往的十件成套的计量方式,需要进行小套数量的设计。针对家庭组成人员的性格和角色,可以重新制订具体的个性化同时又是系统性的方案。
4.传统祥瑞观念的变迁,设计成为一种自觉的认知文化
民俗物象大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寓意。棺材称寿材,停尸房叫太平间,汤饼隐寓长寿,瓜皮帽隐寓六合统一等。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特别是对科学的普遍认识,有关传统的祥瑞观念淡化了许多。随着生活的日益丰富,这些观念却没有完全消失。这种类似图腾式的精神需求除了稳定性的群体传袭之外,在今天多少成为了部分年轻人好奇心理的需要。因此,祥瑞的图案在今天其审美的价值意义可能大于其精神意义。针对现代人对此的一知半解又好奇喜爱的心理特征,在设计中重新对祥瑞图案进行定位设计,探知其寓意、含义,使之带有认知意义。
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器物和习惯。传统风俗即是一些物质与精神的沉淀。物质得到改进和创新,使人类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述情感的工具。物质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使得人在神经系统养成的习惯也同时发生变化。传统祥瑞观念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人的心灵的祈祷。设计是一种文化,带有启迪的意义,达到普遍的理解认知是设计应该具备的自觉行为。
5.传统环境到现代环境的剧变,新设计可能成为一种新风俗
宋应星在《野议》中指出:“风俗,人心之所为也。人心一趋,可以造成风俗。然风俗改变,也可以移易人心。是人心风俗,交相环转也。”城市的扩大与规划,为了交通的方便成直线或规矩扩散,鸡呜犬吠、阡陌幽径成为了历史,田园生活亦成为一种梦想;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出游方式及习惯发生变化。人们习惯于使用海、陆、空等各个交通系统,习惯于旅游式婚礼,习惯于旅游式拜黄帝陵祭祖;新产品的出现,传统的劳作方式也得到改变,耕田种田不用镰刀锄头,传统手工变成机械化了…新的人文风俗在新的设计促进下不断更新,不断地涌现。
“―方水土一方人”,风俗是区域性的,设计行为却是普及性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移风易俗的改革活动,设计的结果是由小异逐步趋于大同。这种大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抑或成为一种习惯和人心。
四 结论为了可能的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