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做任何事都是有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取地理信息也不例外。只有掌握了途径和方法,解题时才能做到轻车熟路、水到渠成,节省时间,提高解题速度。
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中,还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中、各种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中、各种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因此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②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③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④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⑤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⑥从试题的答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对于图表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解读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即解读文字材料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的词语,特别是对解题起提示性作用的词语最好能做上记号。解读图表信息时要遵循各种地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表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边――分析图中的步骤。
4、重视主干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具备了牢固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审题时才能明确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可以用于哪些方面?和哪些知识有联系等。因此在平时复习时一定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储备丰富的地理基础知识。全面、准确、牢固地把握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中突出主干知识,培养和形成地理基本能力,为形成综合性信息解读作好知识准备。
5、重组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考查的是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平时储备的知识要能及时、有效地迁移到新的情景中,进行知识与情景的转移。因此平时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拓展思维,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有“热点”意识,强化知识的具体应用,加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
【关键词】获取;信息;文字;图像;表格
在地理高考测试的四项能力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其他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对考生最基本能力的要求,能否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如何有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笔者试图从下面几方面探讨。
一、地理信息的类型
按载体呈现方式分为:
(1)文字信息。这是任何信息最基本的呈现方式,除了纯粹的文字材料还有地图附带的说明和题目的限定材料等等。这些文字材料是解题基础,有时还蕴含了考查意图、内容和方法。
(2)图像信息。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它的信息承载量最多最丰富。
(3)表格信息。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地理数据及资料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地理信息按性质可以分为:
⑴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直观表示的是显性信息,需要调动原有知识储备才能得出的属隐性信息。
(2)有效信息和干扰信息。通过试题的分析,最大限度地发现信息,结合题干和题枝判断信息的有效和重要程度,合理排除干扰项,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息。
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有效途径与方法
1.获取和解读文字信息
文综能力测试题一般以中心问题为背景,每组试题所提供的情景文字材料一般有相对完整的有效信息。因此仔细阅读情景材料,迅速提取出信息点。
例1:近日点时,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
A.顺风逆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顺水 D.逆风顺水
读题提取到信息是:显性信息①季节②航向;隐性信息①风向②密度流。
2.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
以地图为背景切入,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又是文综卷的亮点。地图有区域图、关联图、地理事物分布图、光照图等等。由于地理图像承载着地理信息丰富,因此在判读时充分利用图示信息,分清主次。
例2:某考察队在内蒙发现巴丹吉林海港湖泊与沙山共存的奇观,回答(1)~(3)题。
资料一:见图23.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分布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不结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
(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
从资料一可获取的信息是:该地位于西北干旱区,地表水补给少,图例有地下水流向、温泉、断层。
从资料二可获取的信息是:该地降水量少于蒸发量,主要补给源不会是降水。
从资料三可获取的信息是:在沙山中发现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
从资料四可获取的信息是: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3.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
表格信息是指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信息,各地理信息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制约的。将地图和表格组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情景提供信息,是高考地理命题的主要形式。
(1)四地中属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地纬度从高到低排序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丙丁甲乙
从表格里可提取的信息是:①冬至日。②四地中的白昼时间大于12小时的是丁地,丁属南半球。③甲乙丙三地白昼时间小于12小时,同属北半球。观察具体昼长,纬度越低白昼越长,。
篇3
关键词:高考;地理综合题;信息获取;策略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察越来越突出,通过设置新情景来体现“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并同时考察考生的四大基本能力,这在综合题中尤为突出。而综合题分值高,学生失分较多,因此综合题成为决定高考地理成败的关键。怎样做好综合题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综合题必选题的特点。第一,主要围绕某一个主题与区域展开。选取的区域为“一中一外”,在此区域的基础上,围绕某个问题展开。先考察区域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后考察与此有关的人类活动以及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再落脚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考生的“区域认知”“人地观念”等地理核心素养考察越来越突出。第二,基于现实“生活、生产、生态”选材,立足(小尺度)区域,图文结合探究问题。题目由易到难,重点考查考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面对新情景新材料,准确并快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是做好综合题的前提。下面以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为例,谈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策略。
一、通观全局,了解综合题的设问,弄清综合题的类型
综合题分为两种类型:串联式和并联式。串联式是指选择较小的切口,基于具有内在联系的地理事象,以“事物特征―问题原因―问题影响―发展对策”为逻辑链引导思维向纵深推进,推断和成因分析中隐含着对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考查。并联式是指切口大、重广度,基本遵循“解读信息―调用原理―套用模板―列点作答”的思维路径,考查从自然地理要素到人文地理要素,注重地理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
二、解读设问句
1.解读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体现考察的能力层次,很多考生不看行为动词就答题,往往做些无用功,导致文综试题做不完。行为动词不同,含义就不同,因此审清了行为动词,就找到了答题的方向。常见的行为动词见下表 。
2.审设问中的限定词及主题词
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6题(1)中限定词为“相比”,所以在M织答案时必须使用能够体现比较或变化的词汇,类似词有“差异”“转变”“扩大”“缩小”等。此设问中主题词为“有利”“气候”。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通过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等影响农业生产。主题词体现了出题人的意图,审准主题词就明确了答题的方向。
三、解读文字信息,抓关键词
高考地理试题的文字材料一般精炼明了,因此快速、准确、全面地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是答题的关键。例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 36题(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与此有关的文字信息为“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水藻为食”“美国大盐湖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关键词为“高盐水域”“水藻”“内陆盐湖”。因此,抓住了关键词就抓住了答题的要点。
四、解读图表信息
地理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表达形式多样化。如运用图像、表格、文字、古诗文等呈现地理信息,表达地理原理。如何来解读各种地理图表呢?一般来说可按照以下步骤:解读图表名称―解读图例、方向、比例尺―分析图中信息。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36题(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解读步骤分为三步。
一是读图名: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图。
篇4
一、隐性计算
根据高考地理试题中计算题的信息呈现程度可大致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计算,是指根据题目设问直接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另一类是隐性计算,主要是根据试题提供的新信息如新概念,进行分析计算,即将地理计算信息隐含在所给的文字、图像或表格材料中。因此,对隐性信息进行有效挖掘和正确解读,并调动和运用有关地理知识进行计算是解答第二类试题的关键。此类计算题,表面上看是考查阅读分析图表的能力,实际上是对地理数据处理能力、计算能力和图表阅读分析能力的综合考查。关于地理计算,近年来高考文综卷中呈现显性计算题减少、隐性计算题增多的趋势。
【例1】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页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53%B.62%C.70%D.78%
解析:很多学生看到此题后,茫然不知所措。这是因为此题隐含了3月份图们江流域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这个信息。如果考生对此题的这一隐性信息不能准确捕捉、挖掘,不能调动和运用有关知识,那么解答此题时会感到无从入手。根据材料中的日照百分率概念,首先读图获取信息:图中纵坐标中的数值是实际日照时数,3月份的日照时数是230小时。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3月份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各地昼夜长短大致相等,每天理论上日照时数约为12小时,整个3月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约为372小时。所以该流域3月份日照百分率=230÷372×100%,约为62%,故B正确。
二、隐性绘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考生要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熟练使用和判读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因为对一些试题信息的解读必须要在绘制出相关图形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例2】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下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解析:本组试题用一幅坐标图考查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重点考查流水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正确提取图中信息,联系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原理,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本组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难度较大,试题所给信息较为抽象,如果借助绘制图形(见下页图)解题,即以图释图,则可变得直观易解。第(1)题,图中监测起始点与水深2米位置的距离在1975年至1978年间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缩小。故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先淤积、后侵蚀。D正确。第(2)题,在1992―1997年间监测起始点与水深2米位置的距离持续缩小,说明海域沉积作用持续减弱,应是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减小所致。若该时间段内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增大,河口地区泥沙淤积强烈,A错;此时期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会导致泥沙量减少,B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径流量和泥沙量都会增加,C错;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和泥沙量增加,D错。
【例3】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据此完成下题。
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
老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ABCD
篇5
无论是从学生的终生发展来看,还是从眼前的高考来看,读图能力的培养都是我们日常教学的重点,但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基本的地图知识和读图方法本是初中应该完成的,因为它们是高中必修课程学习的工具和基础,但我们发现每年绝大多数的高一新生根本不具备高中地理学习所必需的地图常识和读图能力,所以所有的地图知识和读图方法的教学任务全部落在了高中。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实践,有几个教学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新闻激发学生用图的兴趣
从高一开始,我就开始推行“新闻播报”节目。具体是这样操作的:让学生在笔记本的背面每周抄一条新闻标题,每个新闻标题得有年、月、日,标题下面要针对该新闻涉及的地方提出至少一个地理方面的问题(地形、气候、河湖、生物;农业、工业、资源、旅游等),每节课前让一个学生来播报他所摘录的新闻,并引领同学们在地图册上找到这个地方,然后就这个地方,提出他的问题,让同学们现场读图回答,他做判断(就像个老师)。
之所以让他“引领同学们在地图册上找”,目的是让同学们学会用手头现有的学习资源,培养用图习惯,让大家离开电脑、离开老师、离开课件照样可以学习。
二、将知识点尽量图解(文图转换)
很多知识点用图来理解更为清晰明白。例如,学习季风时,用一系列的图片把季风形成的过程示意了,再让学生看图讲解,并且每次用到季风时(例如讲季风气候)都引导学生再去看课本上的示意图,一目了然。教学中尽量使用课本或地图册上的图,利于学生独立复习。
可以图解的知识点在必修一中尤其多,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水循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地壳运动、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课本中都有相应的图解,引导学生用图来理解、或者用图来记笔记,养成图解知识点的习惯。
三、看图表说话(图文转换)
考纲中“考查学生独立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有时会直接是考查“看图说话”的能力。例如,2011年新课标卷中的44题是选修“环境保护”试题: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阅读材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这道题的第一问就是典型的“看图表说话”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学习新内容前,我让学生预习,上课来“看图说话”,先让同桌互相说,相互纠错,然后选一对同桌来讲,其他同学来纠错,所有的同学就都可以得到锻炼。
四、图图转换
图与图之间的转换可以加深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例如,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较形象直观地反映了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三人为一组进行“看图说话”练习,也就是进行“图文转换”;通过学生的表达了解到他们基本清楚了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了,再要求学生把这个示意图转换成结构图来说明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关系。
另外对于自己不熟悉或不容易判断分析的地理图表,尽量转换成简单的或容易判断和阅读的图表,进而判断分析,这个方法在地球运动的学习中尤其适用。把一些抽象的图转换成学生熟悉的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五、相似图形归类
地图有很多,概括起来有等值线图、统计图、坐标图、结构图、关联图、模式图、景观图以及表格。每一类图都有它的判读步骤和技巧、例如等值线图,主要是判读其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及疏密程度、弯曲方向;在判读时,有些规律通用于所有等值线图的,如“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还可以通过其延伸方向判断其影响因素;还要与生活生产实践相联系。
六、所用地图册文字要尽量少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用到区域图很多,详解地图会让学生失去读图的机会。因为图中所需读图分析的内容已经有了详实的文字注解,学生不用动脑筋去读图分析就可看到结论;鉴于以前用详解地图的教训,我给2012届的学生订了一本文字注释最少,图最多的地图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图文详解中对中亚的文字注释有800多字,但我们订的地图册里只有42个字,但比图文详解多了4幅,可以用于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特征,没有文字注释,我们只能通过读图分析得到该区域的地理特征,读图分析能力得以提高。所以选择地图册时一定要精选,尤其是给学生用的地图册,我的选图原则是“图要全,字要少”,老师可以多备几本地图册作教学参考。
篇6
首先,将审题放在第一位,讲究“慢审题,快答题”。审题包括审材料、审问题、审图。高考考纲要求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审题其实就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013年四川高考文综地理题: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
(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首先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即冬春季节;地点为东北部分地区;地理事物为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继续审图:看图名、看图例、看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此图属于等值线图,看清递变规律是解题关键。两幅图共同点是都绘有东北轮廓、经纬线(暗含纬度高、冬春气温低)、等高线(可看出哪高哪低),不同点是一幅为气温距平图,另一幅为降水距平百分率图,递变规律不同。问题1关键词为“描述”、“或”、“差异”。看清“或”, 只答一种情况,既符合题意,又节约时间。问题2关键词为“指出地区”、“说明理由”。问题3关键词为“分析不利影响”。
审题已做到比较清晰,第二步是如何应答。应答时既要用到刚才提取的地理信息,又要调动大脑的知识储备,完成知识的顺利迁移应用,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符合考纲所说的“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
例题中第一问要求描述气温或降水差异情况。所谓描述,就是用简洁的文字阐释地理特征、原理、规律。描述地理事物分布情况,教师总结出答题模板,指导学生如何应答。地理事物的描述角度要从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极值去描述。针对本题要说清位置、延伸趋势、极值。第二问涉及涝灾成因,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分析出一是降水多,二是地势低,排水不畅,结合刚才的读图信息,就有了答题思路。要想回答得有条理,答案沾边,平时要注重知识积累,必要的答题模板要清楚。
最后一步,组织语言,连贯成句。在高考中,生活语言是不规范的,评卷老师可以不给分或者少给分。因此,在日常考试练习中教师要求学生答案要点化、规范化,用地理术语答题,做到准确到位。书面表达要求尽量做到“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同时要体现专业性、逻辑性、层次性。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最好先在草稿纸上罗列答案要点,认真推敲,再整齐地抄在答案纸上。
综合题解题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通过教师不断地讲,学生不断地练,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有所提高。
【答案】
(1)(6分)图1:图示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
篇7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中学;地理
一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特征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的基础的地理知识,才能了解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协助,让学生逐渐的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步的分析人地关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规律和演化特点,从而,逐步的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具备地理学习的基本素养和方法,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逐渐的掌握地理的基本技能[5]。中学地理的教学活动,不止是学会教材上的知识点,还要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从目前考试题目的考察来看,对地理学的考察不仅是对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査的是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书本知识后能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进行迁移转化,从而能够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服务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地理教学活动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地图、图表和数据,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具备一种阅读地图、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技能,从而将此技能应用到其它的学习和生活方面。
(二)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运用不同的学习手段对相关的地理信息进行搜集,然后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相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地理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在掌握地理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需要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就要注重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重视人地关系的培养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之后,要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人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6]。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来引导学生的地理热情,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教学中的意义
(一)对地理课程改革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同时,在中学的教材中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也逐渐增多,涉及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软件,通过对软件的熟悉,对图件的制作,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7]。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图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动态的表现出来,因此,采用辅助制图技术对中学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地理综合素养的意义
地理学是一门比较独特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除了掌握文字的知识点外,还有大量的地图信息是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引入使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对学生也更加具有吸引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准确的解读地图信息以及巧妙的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图技术,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地理知识,掌握里面重要的知识点,并且能够感受到地理魅力所在,在不自觉中提高了对地理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己的地理综合素养。
(三)对地理教学内容的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传统的制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要,由于传统制图方式在精确度和制图效率方面的落后,导致了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中学教师需要借助于某些专题地图来阐明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直观的展现教师需要的内容。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地理要素分布图的绘制,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地理要素的特征和分布。同时,教师可以用这些专题地图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
(四)对学生认知的意义
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是地理教学活动的辅助,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目前教学方式多为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实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哪?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要改变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自主设计教学活动环节,寻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在活动和探究中完成地理的教学内容,在讨论和学习中完成地理知识点的学习[8]。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地理问题和地理背景材料的,因此具有问题性和实践性。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探究学生对新学习知识学习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和学生互动,多与学生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新的地理知识。地理信息系统制图主要是以某些区域为主要载体进行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图技术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判读和认识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名称的同时,认识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说出自己家乡的主要河流和主要的大河,从而掌握祖国的主要水系。
(五)对学生人地关系培养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人地关系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教学主线,人地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教学的环节当中。地理信息系统制图技术可以直观形象的表现各种人地关系。例如在讲授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之间的关系。城市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城市上的交通干线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地理环境施加的影响的结果。
篇8
一、试卷结构和内容的比较分析
1.试卷整体结构比较
四套试卷均采用政治、历史、地理三门课程合卷考试的方式,地理的分值均为100分,题型均采用选择题+综合题的形式。为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要求,选修模块均有所体现。选择题以题组形式为主,注重图表的设问;综合题均为学科内综合,没有政治、历史、地理互相渗透的综合题。具体比较如表1。
从试题的数量来看,浙江、安徽、辽宁均为11道选择题,分值为44分,福建卷为12道选择题,分值为48分。学科内综合,浙江、安徽卷均为2道题,分值为56分,福建为2题52分,辽宁卷为3题56分。从试题的顺序来看,浙江、安徽、辽宁卷的地理试题沿袭文科综合考试的习惯,分布在历史、政治之前,均为文科综合的第一部分,而安徽卷为文科综合卷最后一部分。从选做题的角度来看,只有福建卷、辽宁卷设置了选做题目,从3道题目中任选一道,考查选修内容。浙江卷和安徽卷把选修内容融入到必考试题中。福建卷选做题每题为15分,辽宁卷选做题每题10分。
2.图表使用情况比较
地理图表是地理考查的重要载体,图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试题考查的方向。四份试卷均注重图表的考查,图表以原创为主,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时代感。试卷均强调通过对图表的解读,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比较如表2。
3.试题考查内容比较(见表3、表4、表5)
二、试卷主要特点
1.立足主干知识,强调能力立意
四套试卷地理试题均以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为考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比例大体相当。主干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自然带、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考查的每一个知识点均从题目创设的情境出发,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能力的体现。如福建卷选择题考查气候生产潜力、河流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等,综合题则以长三角区域为载体,通过给出图表,从地形、河流、土地利用、环境问题、发展第三产业等多层次多角度考查主干知识。安徽卷重点考查地球运动、气候、地球上的水体、地貌与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粮食问题、工业区位因素、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其中自然地理占52分,人文地理占48分。辽宁卷试题自然地理重点考查地形、气候、水文等主干知识;人文地理重点考查工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浙江卷重点考查气候的成因分析、水资源的特点、农业开发的条件、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产业转移等知识。考查主干知识的方向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遵循了命题的基本原则,引领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方向。总体看,试题的设置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重点考查三方面能力:一是面对新问题时的知识调动和运用能力;二是图文资料有效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能力;三是在新情境下知识的迁移及应用能力。
2.依托图表信息,彰显地理特色
2012年大部分试题学生都可从所给图文中获取有用信息,然后调动和运用已有知识储备,判断得出结论或描述论证问题,而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再现。综合题以区域空间为背景,从自然和人文的不同角度加以设问,重点考查地理现象的背景分析与原理应用,突出空间性和综合性,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如福建卷试题通过呈现区域地图、统计图表、专题地图等10幅图像和一张表格,考查考生是否能穷尽图中所有的信息。安徽卷试题涉及图表共9幅,主要考查了坐标图、扇形图、平面示意图、经纬网图、等值线图、区域分布图及构成表,试题的情景问题设置紧紧围绕图表展开,切入点明确。试题要求学生能根据图表叙述地理事象和特征,并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甚至不少问题的解答无需太复杂的地理知识,可直接从图中找到答案,如选择题第26题,学生只需在图中比较出“距地面6米以内,风经过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便可正确回答。浙江卷综合题图表信息量大,纬度、间歇河、自流井盆地、铁矿出口航线等都成为学生答题最重要的信息点。
3.关注社会热点,追求人地和谐
地理学科除运用地图突出考查学生应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品质及能力外,还十分强调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及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学以致用。
特别关注对“核心地理观点——人地关系”的考查。考查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如安徽卷选择题第28题,考查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地对人的影响),综合题第34题第(1)小题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对地的影响),第(2)小题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何实现人与地的协调),35题第(2)小题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人对地的影响)。试题更多地是包含着对“如何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考查,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具备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地理试题多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热点为背景,有利于中学教学正确把握学科导向,如福建卷第37题,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进行综合考查;选修海洋地理中的滨海旅游及沿海地区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环境保护中的城市垃圾及危害,旨在引导考生关心时事,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地理选材的多样性,能从更多角度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
三、各卷突出亮点
篇9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巴赞创造出的一种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就是图文并重地把关联要素间的关系用图表现出来,形成一个发散结构图,这个结构图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利于发散思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工具。那么,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呢?笔者认为绘制思维导图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关键词。思维导图能展现一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与相关要素的关系,关键词就是要研究或了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例如要了解气候,那么气候就是此思维导图的关键词。
第二,确定与地理事物或现象相关的要素。这是绘制思维导图的关键,需要绘图者找出与关键词相关的知识点。如绘制气候的思维导图,需要了解气候的含义、形成原因、气候主要类型、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影响等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展示气候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如气候与植被、土壤、河流径流量、自然带的关系。
第三,绘制思维导图。绘图时一般将关键词放在中心,将与关键词相关的要素呈放射状逐条列出,根据内容的多少层层拓展。
在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基本内容之后,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希望能和广大地理教师交流切磋。
一、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区域地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相信很多教师都和笔者一样遇到过相同的情况,那就是由于地理不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认真学习地理,到了高中阶段,选择了文科的学生就会面临地理基础薄弱的情况。高中地理一般以区域划分来编写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运用思维导图将每段期间学习的区域地理用画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既能了解每个细枝末节,又能面对繁杂而不慌乱,一步步打好基础。
在以往的区域地理教学中,由于上课时间有限,知识内容繁杂,学生基础薄弱,教师一般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点全部抛给学生,学生的记忆效果不好,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利用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系统地归纳知识,有条理地掌握知识。例如要了解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应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概况、土壤和自然带等,每个要素又应分别详细叙述,如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区位置、交通位置、板块位置等,社会经济状况一般包括人口概况、政区和国家、资源分布、交通、工业、农业、环境等。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将众多知识点逐条列出,由于没有弄懂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对知识缺乏条理的认识,在掌握知识时容易丢三落四,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在引入思维导图后,笔者如此展开教学:第一,教师先告诉学生一个区域所包含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主要内容;第二,课前将本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组内学生分工明确,每人根据导学案的要求画出负责部分的思维导图;第三,每组选出一位讲解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第四,小组之间互相补充,教师归纳、释疑;第五,学生在课后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完成课后练习。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就成为学生的笔记,一个个清晰的思维导图既包含学生自己的思考,又有老师和同学的补充,将各区域的知识点汇总成有条理的知识体系,一根主线带出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不仅能掌握各区域的基本特征,而且也能用基本原理分析不同的区域,从而改变以往教师卖力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调动学生自主预习、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积极发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世界地理到中国地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能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基础知识也记得很牢固,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首轮复习
在接触思维导图一年后,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逐渐加深,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我们将它运用在高三首轮复习中。传统的首轮复习一般是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课本、高考大纲和考试要求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进行。由于内容多、知识量大,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变成了“知识容器”,以为通过复习就可以填补知识漏洞。由于不得要领,很多重难点因理解不到位而成了“夹生饭”,复习效果很不理想。如今,思维导图的应用取代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每个阶段的知识点复习完毕后教师就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他们轻松、全面地掌握知识。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但能掌握基本知识,而且也能真正理解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这样一来,他们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头脑中也有了完整的知识网络,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相比,此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锻炼他们手脑并用的能力,取得更理想的复习效果。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专题复习
在首轮复习结束后,按照高考地理复习的惯例,接下来应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专题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本学科的“双频考点”。“双频考点”是指在高考中考查频率高的知识点和容易答错的知识点,此二者涉及的内容往往一致。专题复习就是将这类知识模块一一列出,归纳出与这些知识点有关的内容,理清这些知识点与“双频考点”的因果关系。在使用思维导图时,可将“双频考点”作为关键词,然后列出与之相关的内容,使知识更加清晰、明确,确保在考试中不再出错。
四、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解题思路
思维导图不仅能应用于新课和复习课,还可尝试用来梳理解题思路。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大纲中对地理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具备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是解答问题的前提,地理信息是指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笔者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主要就是不会做材料题,面对众多的信息学生常常脑子一片混乱,无从下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不足:第一,忽略部分题目中的有用信息;第二,缺乏对各知识点内在联系的整体把握,导致对有效信息的理解不到位,答题没有清晰的思路;第三,缺乏正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导致失分较多。有了思维导图,就能以关键词为中心将各知识点组成一个网络,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形成一条清晰的思维主线,再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成清晰的解题思路,通过逐步训练,学生可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对提高高考成绩很有帮助。
篇10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三地理 复习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高考,从立意、内容到形式均与之前有了较大调整改变。面对高考的变革,怎样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成为摆在广大高三教师面前的难题。我根据自身经验及地理学科的自身特征,提出以下几条复习策略,以期能对高三广大师生的复习备考有所裨益。
一、研读《考试大纲》,明确高考方向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它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三个水平层次的考查要求,规定了考试范围及考试形式。因此,高考复习要以《考试大纲》为指导依据。
《考试说明》依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更深入对考试范围、内容界定,删除繁、难、偏、旧的内容。《考试说明》结合历年高考试题对四大能力要求进行了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因此,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有助于把握复习的广度,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益。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实验的标尺,是编制教材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考试大纲》编写的依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指导方向,就是地理高考的指导思想和命题方向。因此,认真研读《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是实现高效复习的前提。
《考试大纲》《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三者对照学习,有助于及时掌握高考方向,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把握拓展延伸的尺度,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
二、活用教材,合理重组知识
高考突出了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而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都是通过教材呈现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在复习时应该改变唯“教材”至上,教“教材”的陋习,要学会取舍,删除繁、难、偏、旧的内容,突出重点主干知识,以“教材”为载体实现“课标”规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目标。最后,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突破“教材”结构的限制,大胆地进行教材、知识的重新组合,使之适应高考考查要求,提高复习效率。
三、夯实基础知识,关注基本技能
高质量的高考试题就是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要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首先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其次,地理学科内容多、范围广且知识点分散,所以在复习中应该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问题,准确理解其内涵,深入挖掘。最后,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能力考核是第一位。《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提出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个方面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因此,我们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地理计算能力、空间定位能力、术语表达能力及区域探究能力等,以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能力要求。
四、着眼现实问题,注重创新能力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考命题的情境设置更加贴近生活、生产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联系迁移能力、知识重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等。
传统的背诵课本、多做练习的复习备考方法很难适应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命题变革。所以,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需要广泛联系生产、生活中的细节,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变通性、广泛性和运用知识的独创性、新颖性。
五、关注教材“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项目标都有对应的“活动建议”,包括:野外考察、收集资料、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等。“活动建议”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深化,体现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地理学习能力要求。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积极适应高考高考命题思路的变革,着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六、精选针对习题,告别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复习重点不明晰,教与练脱节;求量不求质,不重视能力和技巧的培养;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且容易误导学生一味追求难题偏题,不注重基础的巩固。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地理复习必须摒弃题海战术,精选习题,优化训练,注重对主干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核,提升习题的针对性、同步性和时效性。通过练习发现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精选具有针对性、高质量的习题,及时矫正纠错。通过“复习―精练―发现问题―纠错练习”的过程,实现高效复习。
七、了解前沿知识,关注社会热点
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均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对以上四项能力的考查很多是以地理科学的前沿知识、领域和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运用现有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使学生适当地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领域、关注社会的热点。但是,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社会热点并不是高考的全部,所以不能因为过度关注热点而影响正常的复习备考。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高考,更多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和应变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践行先进高效的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实现有效复习,高效备考,争取在高考中取得有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周祖卫.激发创新思维 提高实践能力[J].地理教育,2009,(5):34.
[2]吴照.地理高考命题改革对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导向作用[J].地理教学,2009,(5):33.
[3]曹文.由高考试题特点谈中学地理备考[J].地理教育,2009,(6):34-35.
[4]王勇.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J].地理教育,2010,(7-8):60-61.
- 上一篇: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 下一篇: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