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篇1

对于国示范校的建设任务,教育部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即示范校建设要围绕“7+1”(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规范管理+数字化校园建设)重点开展工作。这些任务落实到重点专业建设上就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大建设内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协作组根据建设内容的不同,形成了两种协作机制。一种是“交流启发式协作”,主要针对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这两类建设任务的共同特点是比较依赖于学校现有的校内外资源。比如校企合作,各个学校所在城市不同,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也不尽相同,企业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要跨校、跨区域合作,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像这类协作,更多的是通过成员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思维碰撞、借鉴启发的方式来优化、完善各个成员学校各自的建设方案,针对具体的任务以成员学校自建为主。第二种是“合作共建式协作”,主要面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这一建设任务,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和教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作为专业建设中的软件要素、内涵要素,是对具体专业建设内容的抽象概括,目前已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容易实现在相对统一的建设标准下各成员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建。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协作组目前开展的工作来看,更多的是在合作共建式协作机制下开展的面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任务中的协作。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省内机电类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一个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协作组也是成员学校最多的一个重点专业建设协作组,目前第一批国示范建设学校中有九所以数控技术应用或相近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

从表一、表二可以看出,各成员学校的办学类型和专业建设现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共建共享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大多数的成员学校能够参与到协作组的各项建设任务中,保证建设的成果能够被大多数成员学校所使用,经过广泛协商,我们制定了以共享带动共建、共享是目的、共建是手段的协作原则,保证了各成员学校能够积极地参与协作组内的各项建设任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协作组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开展了以下协作工作:

1.加强专业调研,完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体现”工学结合”特色。

对于中专、五年制高职和高技这三种不同的办学类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现状也不尽相同。对于五年制高职和高技而言,已经由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和省劳动部门牵头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性方案。对于中专,自教育部2010年3月重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来,尚未制订相应的指导方案。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以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重点,同时,根据“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要求,完善五年制高职和高技的人才培养方案。另外,针对专业调研这一专业建设中普遍的薄弱环节,以协作组为单位,制订统一的专业调研材料,共同开展调研,聚少成多,形成区域性的专业调研报告,为各成员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提供建设依据。

2.协作共建,构建以专业为切入点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突出实用。

在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上,从各成员学校的建设方案看,限于建设的人力和现有资源,多以个别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通过在协作组层面上整合各个成员学校不同的课程建设基础,可以实现专业一体化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开发。目前,协作组已确定机械制图、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数控技术、数控车削技术训练、数控铣削技术训练、数控机床电气安装、数控机床机械安装以及CAD/CAM技术等九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计划,基本涵盖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多个专门化方向。

在本协作组的运作过程中,我们感到还有如下几个方面亟待完善。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上,由于不同办学类型的教学目标不同,同一门课程其教学内容也完全不同。例如,对于数控车削技术训练,中专只需要达到中级工即可,而对于五年制高职和高技,则以高级工为教学目标。因而,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更应注重资源建设的拓展,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校按需选用,扩大教学资源的使用范围,更大程度上实现共建共享。此外,目前的资源开发还多停留在以个体课程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项目课程或者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上,现有的课程资源无法完全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既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从职业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改善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率,实现示范校建设中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学内容更新。在建设过程中,为避免以往精品课程建而不用的弊端,还应突出教学资源的实用性,使得建成的资源能够真正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挥资源建设的效益。

篇2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基于国内外现有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教学资源现状调研与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相关的四大类学员的自主学习需求调研,设计以实用、便捷、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的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与功能概念模型,指导教学资源库的内涵开发与建设,实现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开发、建设、使用、管理、评价、更新与升级等。

1.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功能系统模型的设计

邀请文化艺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的专家,根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布点情况分区域邀请相关院校组建资源库模型研发小组,通过文化市场经营企业相关岗位任职要求,制定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指南和考评标准,开发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库,分解制定课程专项实践项目选择、教学组织与考评标准,形成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基于人力与网络的两类考核平台。实现四类学习者可差异化自主学习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模型。

2.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建设

以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概念模型的整体设计为指导,联合不同地区开设本专业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典型企业共同组成资源库建设团队。通过与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雅昌艺术网等搭建集虚拟、实战于一体,具有研发、建设与考评功能的专业资源库平台;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指南要求,以教学活动设计为主线,通过《书画品鉴与装裱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带动《陶瓷品鉴与陶艺技术》、《文化市场营销与策划》等10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成集课程音频库、视频库、案例库、动画库、图片库为配套内容的网络化课程,服务教师教学及满足师生、企业员工、社会不同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与创新创业需求等功能的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效运行的管理与维护

聘请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及相关院校专家组建资源库运用管理小组。依托上述三个小组及学院网络平台,在资源库建设、使用过程中,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教学资源,促使资源库每年进行必要的更新,通过不断完善资源库网络协同平台的上传、审核、使用、激励等成套管理机制保障体系,逐步将资源库向全社会开放,形成一个共享共建与边建边用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实用型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4.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成效评价

聘请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相关院校专家组成资源库成效评价小组。通过评价小组依据系统、科学的对资源库建设目标、内容、使用、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提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改进的意见,以便资源库的优化工作。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项目体系,建设服务不同学习者自主学习、引领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资源库。

1.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职业岗位标准库

收集整理国家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职业标准、文化市场经营典型企业岗位标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标准等,形成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职业岗位标准库。供学习者认清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以便有的放矢的学习。

2.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库

以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引领,逐步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建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梯队。以课程的标准为依据,体现课程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要求,将课程的各种资源集成,并通过课程网站,精品课程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及特色等方面展示出课程建设成果,为同行提供教学帮助,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建设机制、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包括学校、省市、国家级各个层面的精品课程,这里不再赘述。

3.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素材库

(1) 媒体素材库。一般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 练习试题库。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练习试题的集合。练习试题库不仅涵盖必须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要有参考的解题思路或答案。

(3) 试卷素材库。针对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各课程具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 项目或案例库。校企合作开发、收集、整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或案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任务)或情境。

(5) 文献资料。文献资料主要包括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有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以及对文化市场中发生的重大经营项目、管理事件记录,重要文章和书籍等。

(6) 常见问题解答。主要建设文化市场经营或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文化市场中经营或管理最常出现的问题解答。

(7) 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库。包括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信息库。

(8) 校企合作的师资团队信息库。主要是指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基本信息和研究的方向和成果。

(9) 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的索引。以便学习者使用专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查找学习。

上述的案例库、视频库、动画库、图形库等资源与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可以灵活链接到专业课程库中,以便专业教学的开展。

4.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库

(1) 专业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建设部分,项目参与的学校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优势编制专业综合实践项目选择指南、教学指南、考评标准。每所学校搜集开发专业综合实践项目若干个(视具体情况而定。

(2) 课程专项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在课程专项综合实践项目建设部分,在参与建设院校主持的核心课程中设计完成。项目参与学校制定课程专项实践项目选择指南、教学指南、考评标准。

5.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门户网站

建设一个具有集成信息资源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有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网站的资源管理、行业信息、交流等功能,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搭建全国性的教学信息平台。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步骤

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包括:架构组织体系、调研论证、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与优化等。

1. 架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组织体系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辐射专业、省级特色建设专业,不仅有责任而且有财力开展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通过组建行业、企业、高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中心专家组成的项目建设指导小组,进行科学的项目宏观设计与指导;聘请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协会的顶级专家、高职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典型企业、相关院校组成项目开发团队;按资源库建设分工,组建由资源库模型研发小组、资源库建设小组、资源库运用管理小组、资源库维护更新小组、资源库功用评价小组等组成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运作组织体系。

2.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调研论证

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区域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特点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行业、艺术品经营企业样本进行人才培养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等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文化市场经营企业、管理部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项目调研采用纸面、网络问卷,个别访谈、人才岗位信息收集分析方式进行。通过上述的调研活动正确认识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为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资源库建设提供依据。

3.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设计

在充分进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托组建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研发小组、建设小组、功用评价小组,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概念模型、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建设步骤等研发制作资源库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并进行方案的科学论证。

4. 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实施与优化

依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整体设计及建设要点,进行资源库概念模型、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实践项目指南、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活动设计、建设与运作管理方案等研发,指导资源库具体内容建设。通过职业岗位标准库、综合实践项目库、课程库、素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门户网站平台等具体建设,使顶层设计理念与资源库建设相互融合并落到实处并试运营。在专业教学资源库试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资源库评价小组的教学资源库功能与成效评价,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动态优化,促使其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篇3

[关键词]项目驱动 立体化 教学资源 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王爽(1982- ),女,河南泌阳人,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技术。(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社科联基金项目“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策略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项目编号:SKL-2012-2260)和2011年许昌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B/S架构的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项目编号:1101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38-02

教学资源作为教学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在从传统教学观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创新教育的现代教学观的转变过程中,高校教学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①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学质量工程,很多高校都开始研究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其中,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更是近几年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议题。

刘立群等提出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其模型研究,该模型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3个子系统,是一个覆盖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评价的三维立体化教学系统”。②许艳惠提出了“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内涵及信号与系统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③张辉等提出“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并运用生态观来看待资源系统内部各元素的相互关系”。④本文在分析当前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项目驱动式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方案,对理工科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现状

1.教材编写套路陈旧,不适应当今教学的需要。教材是实施教学各环节的重要依据和保障,合适的教材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目前,Java程序设计的教材琳琅满目,但多数教材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先讲解知识点,然后举例说明;二是理论性强,案例较少;三是知识点过于零碎和独立,没有较好地体现相互联系;四是教材的适用对象不明确,内容显得杂乱。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了不便。最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学生由于不清楚学习这门课干什么,而过早地失去了学习兴趣。

2.教学资源匮乏,不成体系。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但目前,教学资源管理不规范在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教学资源或缺失,或凌乱。教学资源应根据教学的实施顺序和资源对学生的引导顺序进行组织和分类。如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实验大纲、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资源等。Java程序设计课程资源应包括教材、课件、实验指导书、题库、测试平台等。将教学资源不断地总结和归纳,组成一个合理的体系,不仅可以方便教师授课,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资源提供了方便。

3.教学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资源是为教学服务的,但很多学校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使用不方便。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外面的世界。将教学资源网络化,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4.教学资源内容陈旧。教学是一个积累更新的过程,教师要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但教学资源内容陈旧的现象在很多高校仍然存在,以至于学生的知识与企业的要求脱节,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针对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国内外研究提出的的方法、对策很多,但只解决了里面的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为了较好地解决上面的问题,在对我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和梳理的情况下,在对学生的心声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提出了下面的项目驱动式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方案。

二、项目驱动式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方案

1.调研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现状,确立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组成。“立体化教学资源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是数字化时代教学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优化教育资源诸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径。”⑤在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现状进行调研后,确立该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包括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项目驱动式教材、实验指导书、课件、题库等内容,包括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两大形式,包括直接提供和网络提供两大资源服务途径。

2.认真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制定符合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和规范,关系着教材内容的取舍,关系着教学效果的成败和学生知识体系的合理与否。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课程体系的设置又决定着课程之间的联系和每门课的知识结构。因此,设置Java程序设计课程大纲的基础是充分研究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许昌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能够从事网络工程设计与建设、网络管理与维护及网络系统开发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由此得出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网络系统开发人员。再纵观课程体系,Java程序设计课程处在1~2学期,其后续课程有数据结构(Java语言)、J2EE网络程序开发等密切相关的课程。由于Java程序设计课程面向的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对程序设计没有任何了解,而后续课程的教学又与该课程密切相关,所以大纲的设置既要适合新学生的特点,又要兼顾后续课程的需要。

3.围绕教学大纲,建设项目驱动式精品教材。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现在的教材往往是先介绍各种知识,然后举例说明知识怎么用,这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不相符的,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讲解,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这个课程学不好,又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知识学习如同幼童学说话、学走路,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感性到理性,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模仿,到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的过程。因此,在确定教学大纲后,工作的重点就是围绕教学大纲,建设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项目驱动式特色精品教材。

所谓项目驱动就是项目设计贯穿教材内容设计的全过程,整本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都以项目实物的形式来展示,让学生看了就知道学有所用,这样才能吸引他努力学习以达到将来学以致用。项目驱动式教材“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给学生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吸引学生去学习和探究新知识”。⑥让学生拿到教材时就非常清楚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使得学生翻开每个章节时,就清楚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自己又能做出什么样的小项目。真正打造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独具特色的精品教材。

4.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教材是知识的汇集,而课件是知识的浓缩,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桥梁。设计巧妙的高质量的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可以化繁为简,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精心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5.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建设多层次的实验指导书。Java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唯有多练习才能出成果,而教材作为知识的展示平台,不可能列举很多的例子,因此建设和教材配套的实验指导书非常必要。实验指导书的建设不能以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任务为原则,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知识仍然比较浅薄,编程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升,现有的实验指导书多数属于此类。因此,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建设实用性、灵活性强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的建设原则为让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编程的能力。内容围绕“案例模仿”“同步拓展”和“生产创新”三种类型的项目来展开,使得学生通过实验指导书的引导,能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6.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建设内容丰富的课程知识题库。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掌握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不能通过简单的识记来掌握,需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练习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因此,建设该课程的知识题库就非常必要。题库的建设不能仅以增加题目数量为目标,还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精挑细选,既要有量,更要有质,题型多样化,题目灵活化。

7.根据教学的需求,建设E-learning教学资源共享和学习交流平台。记课堂笔记是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学生通过记笔记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笔记也为学生巩固复习课堂知识提供了资料。但当代大学的课堂教学信息量大,记非常完整的课堂笔记几乎不可能。另外,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不但要记住知识点,还必须掌握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点。为此,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以满足教师和学生需求为目标,建设E-learning教学资源共享和学习交流平台。平台内容的建设以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知识拓展和学习自测为主线,内容应涵盖教学过程中的各类资料,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课件、习题等。最重要的是要建设集学生练习、学生自测和期末考试三个功能为一体的课程在线测试平台,使得教学评价电子化,这样不但节约了资源,还方便了师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中的创新点

1.建设方案创新。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在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时,一味地追求资源数量的增加,忽视了教学资源之间的联系、教学资源的质量等因素,以至于提供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实际需求不符,进而带来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所述方案从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入手,并将项目驱动式特色教材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然后以教材知识体系和教学所需为中心,展开对其他教学资源的建设。

2.教材创新。从事Java程序设计教学多年来,研读过大量的教材,其中有理论性强的教材,也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还有所谓的案例式教材,这些教材除了自身的优点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先理论后实践,且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不太紧密。此次编写的教材从形式上颠覆了现在教材的编写套路,从内容上更加符合我校教学和社会需要。所采用的项目驱动编写法即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教材的第1章就给出一个大项目的效果图,让学生知道学习完整个课程可以做什么。然后将此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作为章节目标呈现,让学生时时刻刻都知道我下一步可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了学有所用的感觉后,带着好奇实用的态度展开对问题的分析、探讨并最终形成解决方案。这不但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相互协作的能力。

3.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创新。E-learning教学资源平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线测试。在线测试系统包括章节练习测试、模拟考试和期末考试三个子系统,学生做完题提交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评判并给出分数。对于做错的题目,学生还可以查看正确答案。通过章节练习测试功能可以改变传统的手工批改作业形式,避免了批改错误,降低了教师的批改作业量,同时也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本。通过模拟考试功能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对课程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查缺补漏。通过期末考试功能,教师不但可以灵活命题,还可以节约学校的开支和老师改卷的时间。该系统可以“使学习效果的检查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⑦

四、结语

认真探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基本内容及其体系结构,构建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保证。本文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结合许昌学院的实际,提出了一套项目驱动式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方案。方案的建设思路清晰,建设内容翔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下一步将以Java EE课程群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从基础到中级,再到高级的教学资源库。

[注释]

①②刘立群,池洁.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其模型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28(4):571,571.

③许艳惠.“信号与系统 ”精品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8):12.

④张辉,李军,丁淑杰,等.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9(1):54.

⑤孙万东.立体化教学资源及其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教育探索,2007(5):21.

篇4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 信息化建设

中药鉴定技术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药及相关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中药调剂员”职业资格考核课程,又是执业药师(中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课程。在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课时少而需要识别鉴定的药材多”、“课堂教学中很难呈现职业真实工作场景”和“贵重、稀缺药材标本难获得”三大难题。为解决以上难题,教学团队拍摄、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中药材(饮片)图片,摄制了中药鉴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环境和操作程序,创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了解中药鉴定的职业环境,认识常用及贵重、稀缺药材。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上难题迎刃而解,不但降低了教学成本,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说明了课程信息化建设既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教学的迫切要求及发展趋势。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逐步进行的,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总结该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搭建“中药博物馆”网站专栏

中药的鉴定首先要建立在对药材(饮片)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谈课程之前并未接触过中药。由于该课程需要掌握的药材数量较多但课程相对学时较少,学生对学习过的中药无法产生相应的实物识别映像,学习中存在印象不深的困难,导致学生对药材的识别技术难以加强和巩固,对药材容易混淆,因此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药材的感性认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药材真实彩色图片分类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在授课中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药材的整体、细微特征和鉴别要点,避免了单一教材黑白插图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药材图片讲解鉴定要点,解决了贵重、稀缺药材标本因价格昂贵、资源有限而难以获得的困难。

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药用植物园”中的药材资源,结合昆嵛山野外采药实训的机会拍摄了大量药用植物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通过多年的积累,多途径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出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三千余幅,视频资料百余个。

基于此,在学院网站上开设了“中医药博物馆”栏目(网站地址见文末)。栏目共包括“中医药名家”、“药用植物图集”、“中药材图集”和“中药饮片图集”四个学习板块,除上述视频、图片资料外,还包括两万多字的相关文字材料。通过搭建此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不仅充实了课余生活,更弥补了课时相对不足的缺陷。

二、构建项目化课程学习网站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实践性和职业性,这既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课程组结合自身条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尝试,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完成了课程整体方案和单元方案的设计。为了在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体现职业性,校企双方加大了合作力度,教学团队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充分利用假期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录制了大量中药鉴定岗位工作相关的视频,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将课堂知识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使学生更清楚将来从事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结合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教学素材,构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网站共有“课程简介”、“教学方案”、“学习任务”、“教学资源”、“习题库”和“在线交流”六大学习板块,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项目设计方案、任务实施方案、参考教案、多媒体课件、中药图片集、习题集、在线答疑等内容。该学习网站是对课程改革的全面展示,同时也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一次全面整理。

在课程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完成了大量的文本编辑、PPT课件制作、图片编辑处理以及视频录制、编辑、剪辑工作,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三、集成省级精品课程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项目化设计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情况,充实课下教学资源,课程组摄制了教改后的课程录像,并上传至学习网站。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为中药的来源鉴定和性状鉴定提供了直观地学习资源,相比之下中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学习内容更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为了直观地展示中药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现象,课程组利用显微摄像技术拍摄了50余种中药的显微结构图片,以及典型药物的水试、火试现象视频及典型中药理化鉴别实际操作和鉴别结果的视频,一并上传至学习网站。另外,考虑到毕业生和社会上本行业从业人员进修或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在学习网站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拓展资源”和“职业资格”两个学习栏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学习网站,经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为了更全面地阐述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方案,说明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课程组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完成了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的建设。申报网站全面阐述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等内容。经过专家评审,该课程最终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行之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实际的教学难题,促使校企之间更深入地合作,提高了教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课程的全面建设。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源源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Flas、三维动画等技术,更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蔡中齐.中药鉴定技术实训项目化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

篇5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建;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2-0029-04\[基金项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12100)。

\[作者简介\]曾春(1971―),女,广西桂林人,本科,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确定在未来3年里,重点建设1000所办学规模大、办学质量好、企业满意度高、发展潜力大、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支持其在教育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和办学特色上出示范。国家政策的出台,掀开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新篇章。基于这个背景,我校作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实施了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二、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一)教学资源库的特点

教学资源库是指能够帮助教师有效教学和个人有效学习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组织和管理教学,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力资源以及学习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等物质资源。

传统教学资源库的特点是环境封闭性、学习被动性、教学资源库有限性、教学资料呈现知识线性特点以及信息传输有限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特点则包括处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方式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资源库系列化、资源建设可操作化。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本结构如图1。

图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本结构(二)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多数资源为简单的课件、教案和练习题,包括网上下载的一些图片和视频。它们缺乏技能训练的虚拟多媒体和实景展现、生产实际操作演示视频、企业的文化资源、职业情境资源、企业真实案例、学生从业岗位及其专业技能标准等资源。如此多的资源仅靠教师自己来做,无论是技术还是精力都很难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实用性将大打折扣。经中职学校专业教师进行调研后发现:专业资源库建设内容往往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专家的评价限于专业涉及的部分岗位,缺少相关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缺少来自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项目及案例,缺少介绍行业动态、技术动态和最新工艺的信息和相关专业网站的链接。这一问题的存在充分显示出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企共建,既符合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又是我校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必然选择。

三、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要求

(一)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总体要求

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必须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数字技术,根据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标准,结合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通过大量的实际工作任务调研,并在国内知名专家的指导下开发而成。同时,这也是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还是示范性中职学校展示和推广本校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平台。

为了满足不同教师个性化教学要求,学校还必须配置课程展示工具以及课程编辑工具,方便教师进行个性化课程组织以及自定义课程。网络结构比较合理,资源平台可本地使用,也可网络共享。共享模式下,数据互不影响,本地模式可将课程离线下载至教师本机,供教师离线备课或在多媒体教室离线使用。

(二)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技术要求

1.任务体系课程按照“六步法”教学模式,包含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过程,形成情境导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小结、教学测评等环节,相关资源栏目具备知识导入、技术资料、工具设备、相关连接等各种辅助资源链接功能。

2.每个步骤具备知识导入、学习手册查询、工作页记录、学习工具等资源的链接功能。

3.教学资源库可进行自由管理,根据教师授课要求自由建立特色课程。

4.课程学习模块包括课程目录、课程检索、课程列表、课程学习。课程目录通过树状目录,列出所有已建课程内容;课程检索可通过检索条件查询课程;课程列表将课程的关键信息以列表的形式展现,便于使用者预览使用;课程学习区可进行课程内容的展示与学习,其内容为数字化的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文档、图片、动画等。

5.课程内容素材可重复使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授课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编辑,文档型、课件型素材可下载至本地编辑使用。

6.为了方便查找资源,平台提供强大的搜索引擎,支持模糊查询和精确查询,模糊查询包含关键字、资源类型、功能类型等检索条件,精确查询要求采用树状目录显示,查询结果以缩略图显示,并能够预览。

(三)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平台要求

汽车营销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教师平台、学生平台和互动平台三大模块,见下表:表1汽车营销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三大平台

教师平台课程中心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特色、教学实施建议、课程内容五部分,其中课程内容中包括教师上某堂课需要用的所有资源及内容,如学习手册、电子课件、教学设计、任务工单、课程积件、原理动画、随堂练习等。电子课件市场营销专业所有的课件学习手册市场营销专业所有的学习手册课程积件市场营销专业所有的课程积件课堂管理包括新建课堂、查看课堂、作业管理三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课堂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管理考试管理包括考试管理、试题库两部分,其中考试管理模块为教师提供新建考试、查看/修改考试、启用/禁用考试、开始考试、结束考试、统计成绩、查看成绩等功能,试题库模块为教师提供新建试题、查看/修改试题、统计试题等功能教辅资源提供教学的辅助资料,如拓展资源、讲课视频、说课视频、标准示范视频等统计信息为教师提供对上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成绩等进行统计的功能续表

学生平台课堂学习提供对学生学习过程跟踪和记录的功能,并允许学生查看有关学习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习过的内容单元及其学习时间、进度、测验成绩等电子课件提供市场营销专业所有的学习手册学习资料教学的辅助资料,拓展资源、讲课视频、说课视频、标准示范视频等个人作业为学生提供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和查看教师给出的作业评语、成绩等信息的功能考试练习为学生提供参加考试、查看成绩的功能个人统计为学生提供查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进度、答题情况等功能互动平台公告信息新开课程信息、技能大赛信息、新添资源信息等课程竞赛竞赛方案、竞赛视频、竞赛照片等聊天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通信功能,方便其沟通交流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区为教师提供管理讨论主题和文章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参与主题讨论、发表文章、检索文章等功能调查投票为教师提供组织学生就某些话题进行调查投票的功能(四)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要求

表2的任务数量为最低要求,素材的开发可根据专业和课程的行业、教学和实训特点,相应地增加任务量。表2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要求

素材名称素材的要求课程课件库PPT1套,教学资料库教学大纲1套,学习手册10个,教学实训应用素材,如实训指导书及配套学习工作页50份,FLASH动画60个,标准示范视频50个,总时长20小时,讲课视频20个,教学案例30个,行业标准10个素材库媒体类型素材包括:汽车营销流程系列、汽车营销讲座系列、技能大赛历届学生竞赛、教师竞赛的评分标准和规则介绍,视频资料:行职委大赛视频、国赛视频、企业大赛视频,技能竞赛方案10个考核试题课程的试题500题,同时具备考试评分功能,内容丰富翔实(五)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课程开发技术方案

1.研究汽车营销学习领域的顶层设计;

2.围绕行动领域,设定教学情境;

3.矩阵式知识技能框架体系;

4.设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关联表格;

5.建立学生学材库[包括课程学习指导手册、知识点积件、案例库、工作流程、学习视频、流程操作软件、学习工具库(任务单、工作页)];

6.建立教师资源库(包括教学计划、课程目标、教学课件、案例分析库、教学视频、技能单元模拟演练实训指导书、教学课程指导书、教学方法示范视频);

7.建立学习评价体系(包括知识点考核题库、模拟演练考核题库、学生演练自我评价表、教师评价表、竞赛方案等)。

四、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流程

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流程中还应包括校企双方的分工、建设进程、资金预算等项。表3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流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备注立项1.立项书团队组建2.建设团队名单调研3.调研方案;4.调研报告确定建设方案5.建设方案专家论证6.专家论证意见采购招标7.采购招标材料;8.资源库共建合同培训9.培训方案(针对参与项目建设的教师);10.培训记录资源建设、材料收集11.资源库收集编写记录专家鉴定12.专家鉴定意见资源库上网13.资源库资源、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清单;14.资源库链接运行管理15.管理制度;16.资源库共享情况;17.资源库质量分析报告;18.整个建设过程的照片资料五、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效果评价

1.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效果评价具体包括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满足中职学校的教学发展需求、满足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具示范和辐射作用。

2.可从易用性、科学性、易维护、可编辑等方面进行评价。

3.进行专家论证。对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对完成的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进行专家鉴定,不断推进和完善建设的进度和成果。

六、结语

要实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就必须始终坚持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依据企业人才需求确定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不同地域多企业共同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借行业协会平台,以企业成熟技术与先进技术应用为重点,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确立与实施等方面,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通过项目的顶层设计需求调研,开发核心课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库,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建成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教学资源库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淋江,周红雷.特色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科教纵横,2013(12).

\[2\]麦晓冬.校企共建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福建电脑,2013(5).

\[3\]王水清.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发研究\[J\].价值工程,2013(14).第3卷 第12期

2014年4月教育观察

篇6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逐步进行的,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总结该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搭建“中药博物馆”网站专栏

中药的鉴定首先要建立在对药材(饮片)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谈课程之前并未接触过中药。由于该课程需要掌握的药材数量较多但课程相对学时较少,学生对学习过的中药无法产生相应的实物识别映像,学习中存在印象不深的困难,导致学生对药材的识别技术难以加强和巩固,对药材容易混淆,因此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药材的感性认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药材真实彩色图片分类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在授课中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药材的整体、细微特征和鉴别要点,避免了单一教材黑白插图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药材图片讲解鉴定要点,解决了贵重、稀缺药材标本因价格昂贵、资源有限而难以获得的困难。

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药用植物园”中的药材资源,结合昆嵛山野外采药实训的机会拍摄了大量药用植物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通过多年的积累,多途径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出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三千余幅,视频资料百余个。

基于此,在学院网站上开设了“中医药博物馆”栏目(网站地址见文末)。栏目共包括“中医药名家”、“药用植物图集”、“中药材图集”和“中药饮片图集”四个学习板块,除上述视频、图片资料外,还包括两万多字的相关文字材料。通过搭建此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不仅充实了课余生活,更弥补了课时相对不足的缺陷。

二、构建项目化课程学习网站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实践性和职业性,这既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课程组结合自身条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尝试,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完成了课程整体方案和单元方案的设计。为了在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体现职业性,校企双方加大了合作力度,教学团队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充分利用假期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录制了大量中药鉴定岗位工作相关的视频,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将课堂知识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使学生更清楚将来从事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结合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教学素材,构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网站共有“课程简介”、“教学方案”、“学习任务”、“教学资源”、“习题库”和“在线交流”六大学习板块,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项目设计方案、任务实施方案、参考教案、多媒体课件、中药图片集、习题集、在线答疑等内容。该学习网站是对课程改革的全面展示,同时也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一次全面整理。

在课程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完成了大量的文本编辑、ppt课件制作、图片编辑处理以及视频录制、编辑、剪辑工作,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三、集成省级精品课程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项目化设计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情况,充实课下教学资源,课程组摄制了教改后的课程录像,并上传至学习网站。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为中药的来源鉴定和性状鉴定提供了直观地学习资源,相比之下中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学习内容更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为了直观地展示中药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现象,课程组利用显微摄像技术拍摄了50余种中药的显微结构图片,以及典型药物的水试、火试现象视频及典型中药理化鉴别实际操作和鉴别结果的视频,一并上传至学习网站。另外,考虑到毕业生和社会上本行业从业人员进修或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在学习网站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拓展资源”和“职业资格”两个学习栏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学习网站,经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为了更全面地阐述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方案,说明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课程组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完成了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的建设。申报网站全面阐述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等内容。经过专家评审,该课程最终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行之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实际的教学难题,促使校企之间更深入地合作,提高了教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丰富了 教学资源,促进了课程的全面建设。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源源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Flash动画、三维动画等技术,更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蔡中齐.中药鉴定技术实训项目化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

篇7

(一)课程级资源1.课程标准编制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内容与考核、课程实施建议、参考文献四个部分。课程标准重点为课程整体设计,联合多校老师及企业专家集思广益,对公路检测相关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最终确定“试验检测数据处理及质量等级评定”、“路基路面工程检测”、“桥梁工程检测”和“隧道工程检测”等典型工作任务,将本课程划分为四个模块,共22个任务进行建设。2.课程学习指南编制课程学习指南,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课堂将采用教学方法、网络学习方法等。现场试验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厚度,平整,方法和结果,防滑,弯沉值,回弹模量,CBR值,渗透系数,基桩完整性检测和检测评价。3.课程考核方案制定课程考核方案。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特点,考核方案突出能力考核,除日常考核外,以专业基本技能要求中检测技能要求为重点对动手能力进行考核,且每次现场检测试验均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4.教学任务单编制22个教学任务单。本课程四个模块中的每个任务均有对应教学任务单,每个教学任务单都包含明确的目标(能力、知识、素质)、教学内容、训练项目、参考文献、重难点及解决方法等。5.教学设计编制22个教学任设计。课程标准中包含了本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教学设计为对本课程每个任务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每个任务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手段与方法,具体时间安排和学生活动等。6.教学课件编制22个电子教案和PPT课件。此内容为课程建设重点,本课程每个任务均有电子教案和PPT课件。课件制作在内容上与当前工程质量检测最新规范相符,包含各检测项目适用范围、检测材料与仪器、检测步骤、检测要求、数据处理与质量评定等。除此之外,现场检测图片、真实检测数据、质量评定也体现在课件中,引导学生掌握检测知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7.案例本课程与企业合作共编制10个检测案例,对重要检测项目重现真实检测过程及结果。案例的收集全部来源于真实项目,相关资源建设参与人员到公路施工现场,到公路交、竣验收工现场,到检测公司收集计划建设案例。每个案例均包含检测依据、检测方法、原始数据、数据分析与结论、相关附录等,学生能参考检测案例完成检测报告。8.习题试题库共编制300道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计算和案例等题型。完成每个任务学习后均有相应习题进行练习,通过习题练习使学生加强理论知识掌握。在资源库中可对所有习题进行重组形成考试试卷,对学生理论学习进行考核。

(二)素材级资源1.文本收集整理公路工程检测相关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共11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参考相关资源,能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计划编制、任务准备、检测操作、数据处理、质量评定等。2.图片与企业合作收集整理检测相关图片180张。通过图片反映企业检测工具、检测对象、现场检测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让学生对检测任务有初步印象。如摆式仪测磨擦系数,收集现场检测图片认识现场检测环境,收摆式仪、橡胶片、标准量尺等仪器图片让学生对仪器有初步认识,收集仪器调平、调零、校核滑动长度、浇洒待测路面、按下释放开关等图片熟悉检测过程。3.视频与企业合作,拍摄制作12个检测相关视频。包括公路工程常用检测任务现场检测视频,学生实训场景视频、检测课程课堂教学视频等,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视频内容严格把关,按现行相关规范要求操作,按资源库要求格式进行拍摄制作。如灌砂法测定土方路基压实度,按当前《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所要求仪器及方法进行操作。通过视频学习,学生能对检测现场情况及规范操作程序有更加深刻直观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及为实训作充分准备。4.动画与北京瑞森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制作18个检测动画。该公司与本课程团队合作非常好,参与本项目软件公司人员除了有较高动画制作水平外,还有路桥专业背景,对动画要求有更深入理解,为动画制作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本课程资源建设确定了18个常用检测项目,按规范要求,制作动画模拟现场检测任务,反映检测现场情况,检测原理、检测过程等。如贝克曼梁测路基路面回弹弯沉,动画首先指出适用范围,接着突出标准车、贝克曼梁、百分表、表架等实物图片,表列标准车详细参数,然后按规范模拟试验准备及测试步骤,最后明确数据处理要求。通过动画学习,让学生明确检测过程及要求,能模拟操作。

二、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评价,注重效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较大投资,应加强评估机制,观察其是否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在促进资源整合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规定培养目标,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是否对学生以后工作有利。

(二)能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有经费可以进行建设,当项目完成后如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建设,成为不断更新的动态资源库,是以后必须得面对的问题。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发展,教学资源应不断更新的内容和标准,以保证教学和实际工作和密切的检测任务,并体现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三)能充分利用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应搭建良好的教学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并保证速度快、界面友好,为教学资源库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应大力宣传推广,同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门培训,使师生均能熟练操作;应使教学资源库能充分共享,使师生均能使用,也可服务于社会专业技术人员。

三、结束语

篇8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11-0082-03

随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日益推进,艺术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各院校已经自建了部分数字资源,但是内容分散,没有统一的组织结构,而且各个部门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所以,很有必要规划建设具有艺术特色的、共享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本文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对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做初步的探索。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

立足区域社会创意设计产业发展,通过校校联动、校企对接,在准确把握和认真分析企业设计流程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遵循“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社会”的原则,以工业设计应用为重点,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涵盖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交流、虚拟实训、企业信息、就业资讯及作品展示等,为设计教学和实践提供鲜活的设计形象元素和珍贵的创意资源,建设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行业新技术推广应用需要的资源共享、相互交流的开放式平台,创造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工业设计专业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库。

在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目标如下:

(1)整合区域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2)创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开发网络教学软件,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和多元网络化教学的平台。

(3)确定先进的艺术设计类资源库建设的结构和呈现形式。

(4)形成并完善资源库的共享共建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思路

(1)资源库建设要实现企业与学校的联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不单纯是学校文本教材、教案、试题的简单电子化。

(2)资源库建设要体现专业的顶层设计、先进技术、网络运行、开放管理、社会服务等多功能、多层次、多元化的建设格局。

(3)资源库建设采用双向的建设路线,既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又要开辟自下而上的资源应用建设的途径。

(4)资源库建设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引进他们的标准,采取“企业需求在前,学校开发在后;课程开发在前,资源建设在后;课程标准在前,课程设计在后,网络平台同步跟进”的建设思路。

(5)资源库建设要根据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基于实际工作场景、实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6)资源库建设要按照顶层设计、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原则,利用信息科技手段,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资料的收集、整合、编辑和存储,并对资源库的知识结构、功能结构、内容质量、应用平台、服务模式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范标准,实施资源建设和网络平台同步跟进,形成一个系统化与规范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良性循环。

二、建设规划

从企业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要求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全面介入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标准制定。根据教学资源的内容、形式、标准、所需存储空间等特点,结合企业要求和区域经济特点,参考国内外职教经验,遵循通用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通过网络开发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一个集专业性、教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实效性和通用性的,符合区域性职业教育需求的适应教学、结构规范、接口开放、自我完善、集中管理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资源应用系统。

1.组建“校企一体化”合作的资源库开发团队

以上海汽车集团设计院等大型企业作为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核心企业,集聚行业、企业、高校的专门人才、专业教师、设计人员、电教专业人员,构成一个具有不同背景、不同专长的项目开发团队,确定院校和合作企业资源库建设的负责人,完成方案策划、素材搜集、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互动编程、测试和制度管理等各个环节。以企业技术指导、企业标准解读、典型案例提供、设计制作过程视频制作、联合编写教材等方式,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与能力训练相配套的、能够更多地展示职业场景、显示真实操作的“产、学、教”融合的专业标准教学资源库。

2.提出资源库建设总体设计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明确资源库建设目标――进行整体系统设计――制订资源库建设方案――构建资源库平台层次(模块或专项区)――划分资源类型――制定资源库建设标准――搭建每个平台的二级栏目――合理设置素材资源子库――推广应用――评价反馈――完善更新”的建设思路,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针对资源库建设涉及到的诸多问题,如资源库设置哪些功能和相应的程序?如何确定资源库各版块的结构和具体内容?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标准有哪些?以及项目预算的编制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途径,确保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3.明确资源库建设的定位与规格

专业资源库建设以学校为主题,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高职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设计思考能力、2D(2-dimensional space)沟通能力、3D(3-dimensional space)执行能力、模型塑造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以支撑专业教学、服务自主学习、提供在线学习为建设目标,进行高起点建设、开放式运行与管理,力求资源库架构合理、内容准确、素材丰富、格式规范、更新及时,引领区域水平,体现行业企业、专业建设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实现资源共享与资源应用的有机结合。

4.确定资源库建设框架和层次目标

教学资源库将按照教学资源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两个部分同时进行建设。教学资源系统包括四大平台及其划分的十个专项区,网络管理系统由资源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组成。通过教学资源的集成与建设、课程标准的开发、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等途径,形成互促互补、动态循环、持续改进、强大而完善的教学资源库系统。

(1)建设专业相关行业、企业及教学单位的教学专业标准库(如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课程大纲);

(2)建设10门核心课程资源库(如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项目/案例库、试题库、课程考核办法);

(3)建设以真实任务为基础的3D虚拟实训平台;

(4)建设专业图片、动画、影音资料等专业素材库;

(5)建设以能力测试和从业测试为子集的综合试题库;

(6)建设以完整项目和案例为单位的教学项目包和企业案例库;

(7)建设行业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8)搭建与院校、行业企业就业信息连接的就业与培训网络平台。

5.资源库构架

数字资源库框架图

资源层: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各类资源库;

专业教学文件库:(教学指导性文件)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能力要素,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

专业公共信息库: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规范、行业现状、行业发展以及校企合作等相关信息。

网络课程库:以专业为单位的课程群,学院核心课程;

精品课程库:学院荣获国家级以及市级的精品课程;

多媒体课件库:能够实现课件的上传、下载、查询、管理(主要为视频课件,以实训为主的各类视频教材,体现艺术类,高职教育的特点)。

专业图片库:以专业为单位,包括各专业介绍,实验实训设备与场所,校外实训基地的图片,各类教学、实验、实习、培训等教学过程图片,与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行业信息发展的图片――素材库。

教学案例库:各工作室的项目包,以及教师的教学案例。实现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综合应用。

虚拟实验室:确认首饰设计专业以及数码系是否有虚拟实验室;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资源库:主要包括学院专业涉及到的各项职业技能鉴定的等级、考试要求、考试大纲、培训信息以及考试习题库。

应用层: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专业教学文件库――专业介绍;专业公共信息库――行业信息;精品课程库――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库――核心课程;多媒体课件库――课件资源;教学案例库――大师工作室;虚拟实验室资源库――虚拟实验室;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资源库――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专业图片库――图片素材库。

用户层:学校主页――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

资源库内容建设是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部分,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实行整合已有资源与持续建设相结合的方法。建设具有艺术类专业特色的、共享的、开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验收报告[Z].2010.

[2]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2008年度总结报告[Z].2008.

篇9

如何在这样的现状下尽可能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但是现阶段要该方案的实施,还面临着二个现状。

现状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的匮乏。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开设有别于普通高中,其不仅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程、还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地区办学特色开始各类专业,各专业有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始各类专业课程。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因学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学校开设有计算机、电子电工、机电、汽修、服装、旅游、财会、烹饪等八个大的专业,根据就业方向不同各专业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班级,不同专业班级开设课程不尽相同,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设数字媒体班、平面设计班、软件开发班等多个专业班级。如此要开发所有专业、所有课程的现代教学资源,一个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按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以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引领,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能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于2012年2月立项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立项课题——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作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时的推出,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育信息化是全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题之一。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网已经建成,各高校校园网具备一定规模,现在又新启动了第二代教育科研网工程、教育科研网格计算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等,国家级高校本科精品课程已近1700门。2012年在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下共计开发了86个专业的近1000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承担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能训练》《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整机装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telDXP》等8门课程的资源建设,资源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网络课程”“教学用PPT”“考试考核试题库”“技能竞赛方案”“教学案例”“行业标准”“实训方案”“仿真软件”“名师名课”等10大类。虽然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库已经开始建设,并有一定的成果,但是要想覆盖所有专业、所有课程,还有很长的建设道路。

现状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的匮乏。尽管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是国家对于职业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不足。很多职业学校硬件建设还不到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覆盖面不广,使得多媒体教学难以大面积实施。以笔者学校为例:虽然学校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学校多媒体教学实施配置有效,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数量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要实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创建数字校园、创造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服务于教学。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数字化校园是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办学质量服务。

随着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进程的推进,国家专项资金的下拨到位,笔者所在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相信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丰富;随着中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进程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将进一步运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田小建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篇10

关键词: 软件技术专业; 教学资源库; 共享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0-55-02

引言

目前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带来了对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通过建设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可以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增加软件人才培养数量,优化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该资源库的建成不仅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丰富的多样化资源和个性化服务,还可以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整体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1]。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40所在建示范高职院校之一, 其核心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于2012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拥有省级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及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通过软件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实践,能够不断优化、整合、开发各种校内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引进吸收国内外相关专业、行业、企业的资源。在资源库的建设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不断完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的学习者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服务等,从而全面提升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内涵及人才培养质量。

1 软件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1.1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

软件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依据“调研需求,科学设计;统筹规划,校企共建;开放运营,动态完善;推广应用,持续更新”的建设思路,坚持可扩展性、共享性、便捷性和高可靠性的原则,满足学生、教师、企业和社会四类学习者的使用需求,形成覆盖长三角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使它成为集自主学习、教学、就业、培训、咨询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从而全面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1.2 教学资源库内容的构建

教学资源库是各类教学资源的汇集,包括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管理[2]。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群的特点,在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体系,在现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将自主开发、联合院校、企业、行业、网络的各类资源集成在一个综合性的多媒体网络互动平台上。资源库的功能主要定位为教育教学的平台,自主学习的平台,职业发展的平台,社会服务的平台等。资源的构建以软件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即学徒-新手-熟手,着力于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训类资源的建设。项目整体设计如图1所示。

⑴ 专业资源

专业资源是指以职业岗位群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而确定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包括实训条件、教师信息,毕业条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建设成效等信息。其中人才培养方案是该项资源的核心内容,其他资源的建设都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

⑵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以目前该专业建成的C语言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等八门省级、院级精品课程为基础,拓展、完善其功能,为在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构建一个交互式、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每门课程都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材、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考核方案、试题库、学习指南、实训指导书、实训任务单、案例库、代码库等信息。

⑶ 实训资源

实训资源是指为提高学习者实践技能所提供的综合性、仿真性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按照规范的软件产品开发流程,最终完成实训项目的不同功能模块。实训中包含项目的需求调研、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及管理过程等环节,有助于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具体包括软件行业典型案例库、实训项目库、课程设计库、毕业设计库、各类开源资料等,并配有相应的实训考核方案。

⑷ 培训资源

培训资源主要为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的软件技术专业培训与考证服务,具体包括培训信息、培训方案、考证信息、考试标准、技能测试库、人保部和工信部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资料、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试题库等。我院已经建成江苏省级服务外包培训基地,使用该资源可为省内兄弟院校及企业人员提供最新的软件专业考证辅导及认证服务。

⑸ 职业资源

职业资源联合软件行业的知名企业,收集整理各类行业标准及对从业人员要求、动态的人才需求信息、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职业信息资源,以使学生增加对将要从事职业的了解,并为学生提供职业的规划及就业、择业的信息。

⑹ 行业资源

通过自行采集及企业、行业提供的方式获得行业资源。包括新标准,合作企业的基本信息,软件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模板,典型业务流程,软件技术专业论坛及最新技术发展等。

2 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经过我院一段时间的资源库建设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⑴ 牢固树立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理念

在资源建设中,应该让教师转变观念,使他们认识到教学资源不仅仅是素材的积累,更是一种承载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教、学工具[3]。要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整合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平台,提供多种活动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支持,使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实践,真正实现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⑵ 院校联盟、校企合作开发资源库

紧密结合软件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以行业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以行业标准引领课程设置标准;以行业技术对接实验实训要求,使资源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对于课程内容的开发,也应强调校校合作、校企联合、政学合作,将全国高职院校本专业领域的优秀教师、企业的技术骨干以及教育专家纳入到建设团队中来,保障建设内容能很好地满足教师、学生、合作企业等多方面的需求[4],并建立一整套资源的分享机制,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

⑶ 建章立制,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确保高效有序地利用资源库,更大地发挥资源库的作用,学院层面要成立教学资源建设专家组,负责对教学资源项目的申报、验收、评比,并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要建立资源库定期更新保障制度,确保资源库中的资源每年更新度不低于15%。采取激励措施,鼓励院校、企业及培训机构将软件技术领域的新方向、新技术不断应用于资源库建设。探索资源库开放运营机制,通过科学管理赋予资源库“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资源库平台平稳有效、持续健康地长期运营。

3 结束语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领导者、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资金的投入及保障,更需要全体专业教师的忘我投入。软件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助于高职院校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教学和服务地方为中心,构建数字化教学和知识共享平台,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瑞丽,邱俊如.金融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5-9

[2] 朱亚莉,李霞,刘亚彬.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