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虚拟经济的优势

篇1

关键词:虚拟现实; 虚拟场景; 虚拟环境;建模;优化

1引言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及硬件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1]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直观的实时感知交互手段,让使用者获得与环境交互体验,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虚拟现实环境中模型是整个虚拟现实系统建立的基础。模型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虚拟系统的成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软件硬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了极大提升,但是三维图形图像的绘制还是不能满足虚拟现实环境对图形实时显示和实时交互所提出的要求。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模型的精细度影响着仿真系统的真实感和沉浸性,为了尽可能给用户带来真实环境的感知体验,模型和场景需要绘制得尽可能逼真并且建模时需要构造得非常精细,但如果模型过于精细,场景复杂度达到一定规模后产生的数据量将过于庞大,计算机硬件无法承受而不能满足虚拟现实环境实时绘制图形的要求,又会影响场景的运行速度。因此,如何解决大虚拟现实场景中模型绘制的质量与实时性的矛盾也就成为虚拟现实场景实时渲染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虚拟现实环境的建模技术

虚拟现实环境中,逼真的三维场景是产生沉浸感和真实感的先决条件。要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需要选择适合的建模方法。目前虚拟场景的建模技术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基于几何的三维对象建模技术、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以及几何与图像相混合的建模技术。

2.1基于几何的三维对象建模技术

基于几何的三维对象建模技术是以计算机图形学基本绘制原理为基础来构建虚拟场景的方法。这种建模技术采用点、线、面来构建建筑、树木、地形等建筑物和自然景观的几何轮廓,并对模型设定纹理和材质信息,最终生成真实感图形。这种建模方法一般具备良好的交互性,让用户更好的沉浸于计算机所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中。但是一个基于几何建模技术的高逼真的虚拟现实场景通常包含大量的多边形,图形的复杂性会带来图形绘制的计算消耗,影响虚拟现实系统的实时性。

2.2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

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又称为IBR(Image Base Rendering), 通过利用图像来确定场景的外观、场景的几何结构、光照模型等。和基于几何的三维建模方法相比,基于图像的虚拟环境建模技术建模时间短,效果逼真,并且图形绘制的计算量不取决于环境的复杂性,只和场景所需的数字图像分辨率有关,所消耗的计算资源并不高,有助于提高虚拟系统的运行效率。但是基于图像建模技术的虚拟现实场景中,用户很难与虚拟物体对象进行交互,不能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2.3几何与图像相混合的建模技术

几何与图像相混合的建模技术是在比较几何建模和图像建模的优缺点之后,将基于几何绘制的建模技术与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结合起来,并且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两种技术的优点。

混合的建模技术的基本思想是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场景中的不同部分,对于系统交互少或者没有交互的部分,如场景的远景、天空采用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处理;对于系统交互较多的部分或者对细节程度要求较高的部分采用基于几何的三维对象建模技术,建立具有真实感的三维模型,提高虚拟仿真系统的沉浸感。目前图像与几何相结合的建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纹理映射技术,将高仿真的图像映射与简单的三维模型,作为模型的纹理,在几乎不牺牲模型真实度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模型的网格数量。

3 虚拟现实环境中优化技术与实现

在进行大规模虚拟现实环境的程序设计时,场景越大,需要进行建立的模型也就越多,场景模型越多越复杂,所包含的多边形数量就越庞大,虽然现在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但是仍然不能满足虚拟现实系统对实时绘制图形的要求,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要求计算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场景的绘制。由于目前图形软件、硬件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机资源,对于复杂的模型,在对其进行绘制时,由于性能的制约也往往很难达到实时效果。

3.1 三维模型的优化

为了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提高图形的实时绘制速度,保证虚拟现实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建模,在保证必需的模型质量情况下做到数据量尽量小。

3.1.1 简化模型几何构造

虚拟现实场景需要计算机硬件进行实时计算,如果面数太多,资源消耗大,会导致运行速度急剧下降,甚至无法运行;还会导致文件容量增大,在网络上还会导致下载时间增加。虚拟场景中模型在不影响模型精度前提下,尽量使用较少的几何分段数,模型建立表现出主要线条,配合纹理映射,完成整体和细节表现。

3.1.2删除模型连接面和隐藏面

在建模过程中,产生的几何体会有一些面位于可视范围外,比如物体之间的连接处,物体内部的不可见的隐藏面,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等。这些面虽然不可见,但在实时绘制图形时,仍然会被加入计算,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删除这些不可见面,可以减少模型产生的面数,优化UV贴图的像素分配,减少渲染消耗。

3.1.3模型制作时避免使用布尔运算

布尔运算容易出错,增加面数,在后期烘培时也可能产生黑面。

篇2

关键词:虚拟场景漫游;三维建模;virtools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9-5323-02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Roaming System of a Virtual Scene Based on Virtools

HE Wu1, XU Jie1, LI Bin-yong2

(1.Visual Computing and Virtual Reality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2.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Digital Media, Chengdu 610068, China)

Abstract: Technology of Virtual Random scene Wal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it uses 3D modeling software technology and sketch picture processing etc technology to reappear a realistic scene. Pass the voice, light, sound, beautiful etc. methods makes a show of a virtual space of many dimentions in the virtools software, customer can all-directions stereoscopic to feel and understand realistic scene.

Key words: virtual random scene Walk; 3D modeling; virtools

在过去很多年里在建筑和场景漫游等行业,在展示建筑物的时候用到的方法都是二维加三维,但是这种方法在能够展示建筑物的时候存在着一个弊端,就在它只能片面的局部的展示,提供单一尺度的建筑信息。随着不断挑剔的市场需求,虚拟漫游被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virtools正是这样一款软件,它强大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展示场景,相信一定能够满足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

1 系统架构

1.1 模型的构架

Virtools对于模型的要求相对简单,只要变换成它支持的格式都可以,这就降低了它对于模型的要求,也为有大量资源提供了便利。

3ds Max是一款基于Windows平台的专业3D制作软件,它被广泛地应用在虚拟现实领域中,它有强大的建模功能可以创建出各式各样的场景模型,也有强大的材质和贴图功能制作出逼真的场景效果。在一个具体的虚拟现实漫游场景制作实例中,在CAD图纸的基础上需要先对具体场景进行全方位各角度的照片采样,然后在3ds Max中按比例建立模型,调整材质和贴图,接着通过Virtools Max Exporter将模型转换.nmo格式就可以导入Virtools软件中了。

1.2 模型的碰撞

模型的碰撞是Virtools里面基本实现的效果,碰撞也是为了增加漫游的真实性,在3D Maxs导入到Virtools里面时,模型只是单纯的实体模型不具有系统所识别的物理属性,所以在Virtools里就需要我们对那些模型增加属性,并且要区别模型是需要移动的物体还是固定的物体,因为需要添加碰撞属性的物体多,所以我们需要群体组合碰撞,并为它们增加固体障碍物的属性,实现人物与物体的碰撞效果。在设置碰撞的时候需要注意半径的设置,为了能够有最真实的碰撞效果,我们需要对半径多次调节。

2 虚拟漫游功能设计

在这款漫游系统里面我们会实现一系列功能以满足过去单纯二维三维不能满足的效果,过去单纯的静止立体效果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促使我们更好的利用软件完成更好的效果。

2.1 自动路径的实现

为了能够从不同角度自由的观察场景,我们特意设置了几条自动路径在开启之后视野就会沿着设置好的路径变化,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不通过手动来观察场景的建筑,还可以从整体上欣赏。

关于自动漫游的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在于小地图上面的实现。首先就是小地图的实现,在一个大的场景里面迷路是很大的失误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实现小地图的功能,就是说有一个同比例的小地图供我们参考,我们控制的虚拟角色同时显示在小地图的相应位置上。在我们知道目的地后又不想一直控制着角色的时候该怎么办? 这时候就是自动路径实现的时候了,在小地图上轻轻一点就完了,角色就会根据定的点直接移动过去了。

2.2 自由漫游

自动漫游然实现后,然后是自由漫游功能的实现,这里面就很简单了。为了能够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漫游场景,我们设置了自由漫游功能,就是通过控制虚拟场景里面的人物在虚拟场景中运动,通过虚拟人物的视角观察场景,里面就包括了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

2.3 特效的实现

一个好的漫游系统不仅是应该把漫游场景做得很漂亮,实现得很完美,同时能够在不同效果下(比如晴天、下雨等天气)观察漂亮的场景会让用户更加的体验到真实的感觉。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就想要做到很多种特效。

2.4 交互设计

一个好的交互系统会让整个漫游更加的增光添彩,也会让单调的虚拟漫游变得有趣得多。单调的在虚拟场景中行走显然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就要求在虚拟场景中有更多灵活的新颖的交互设计,让顾客在虚拟的场景中不会感到枯燥无聊。

2.5 音乐

一个好的音乐系统会为整个的漫游增加不一样的情趣。但是以往的背景音乐显然也不能满足现在的客户需求,这就要求在音乐方面也要有更多的进步。在不同风格的虚拟场景下面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相信会让用户更加愉快、轻松的完成整个漫游。

2.6 帮助

系统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或许你因为接触过很多类似的东西所以能够很简单的掌握到规律,但是对于那些不常接触这类软件的人来说,那就绝对是一个难题。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创建了帮助系统,虽然是很简单的操作介绍,但是肯定会帮助用户更好的操控这个系统。

3 虚拟漫游详细设计

3.1 主功能界面

使用几个二维帧作为按钮,添加材质,然后给材质添加附有相应功能文字的图片,接着用BB实现点击触发的命令(如图1)。

这就是点击时的效果(如图2)。

3.2 自动漫游

自动漫游有两种表现方式:1) 通过摄像机镜头沿着固定的路线在场景中移动,不同的路线可以实现不同视角的动态观看。2) 通过点击小地图让角色人物自动移动到目的地,角色会自动避开障碍物走到指定的目的地。

3.3 小地图的实现

场景地面的长和宽的值按照比例缩放来显示小地图二维帧的长和宽,小红点二维帧代表人物。通过计算人物在场景中的位置,运算出小红点在小地图中的位置(如图3)。

鼠标点击小地图任何位置出现黄色二维帧,人物角色就会自动移动到黄色的二维帧所代表的场景区域图4、图5、图6就是实现的BB。

3.4 特殊的场景特效实现

在虚拟漫游系统中,除了最基本的虚拟漫游的实现,我们还需要增加漫游系统的趣味性以及真实性,让用户沉浸其中,这里我们就为场景增加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景区的整体景色,除了最基本的晴天,雨雪天气以外,我们还增加了雾效。

从模拟仿真的角度出发,在对最基本的晴天实现上,我们采用了镜头光斑特效的制作的方法,对整个Level创建脚本加入BB―Lens Flare,通过调节参数以及各个角度位置的调节加入需要的纹理,直至调节到最佳效果。对雨雪天气的制作我们运用的是粒子系统来实现其效果,在Virtools里面根据发射状态不同为我们提供了9种粒子系统,这里我们运用的平面粒子系统,通过调节粒子旋转角度、粒子速度、粒子角速度、粒子生命周期、粒子发射数、粒子大小等参数,并且我们还需要对其加入不同的属性,以达到自然环境中雨雪天的效果。对雾效的制作我们使用了Virtools里面专门制作雾效的BB―Set Fog,通过调节其参数达到效果。

3.5 交互实现

在虚拟漫游系统中,交互实现了用户对景点的了解,在虚拟漫游里交互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了使用户对场景里的景点进行了解,会让单调的虚拟漫游变得有趣得多。我们实现交互功能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人与人的交互,在漫游系统中,人物角色不止一个,还会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我们为每个人设定了不同的运动轨迹,我们控制的角色可以与他们进行交谈。另一个是人与物即景点的交互,这个在景点漫游的极为重要,比如一块碑,当我们角色靠近点击时就会弹出一个界面或者是一段语音视频等介绍这块碑的历史由来,意义等信息。人与物交互的实现,如图7。

4 结束语

通过对于虚拟游戏场景漫游系统的制作,在实践中深化了理论知识,在漫游系统制作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对于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创作以及对不足的地方修改,使得用户对于漫游系统场景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致谢 在此,我们向对本文的工作给予支持和建议的同行,尤其是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参考文献:

[1] 付志勇,高鸣.三维游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明昆.三维游戏设计师宝典:Virtools开发工具篇[M].成都:四川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篇3

 

一、虚拟经济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虚拟经济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国内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却相当多样化。其中,毕芳(2005)总结出17种定义,而张小瑛将诸多定义汇总成13种观点,成为目前较全面的总结。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从政策层面明确了虚拟经济的地位和意义。从语义上讲,虚拟经济与virtual economy是严格对应的,没有歧义。但是,中国学界所称的虚拟经济并非西方学界的virtual economy,Ill而是Fictitious Economy。

 

西方学界有三个不同概念在汉语中都译为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Virtual Economy、。其中,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Virtual 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也有称之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Vi8ual 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2】从理论研究角度考虑,三个不同的英文概念应该对应三个不同的中文概念。然而这种“三合一”的状态却延续至今。

 

目前国内学者提到虚拟经济时,基本上都是指第一种概念,即Fictitious Economy。而事实上。在语义上与虚拟经济最为匹配的是Virtual Economy。之所以出现这种错位的部分原因是由于Virtual SPA)If—和Visual Economy的研究在当时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学者研究较少,涉及经济学领域的更不多见,因此出现了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况。随着后两个“虚拟经济”研究的发展.特别是Virtual Economy成为西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后.中外学界在基本概念上的矛盾也更加明显。

 

将所有国内虚拟经济的定义进行综合比较后。

 

我们可以梳理出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虚拟经济与西方学界的金融概念基本一致.主张在国内外一致的研究平台上进行工作。另一种认为虚拟经济是中国具有原创性的概念。是以观念为基础的定价方式。[3】

 

前者侧重于从实践划分的产业范围入手,在外延上定义虚拟经济.后者则侧重于从内涵上定义虚拟经济。而一般来说,只有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出发才能够较准确地定义概念。从这一立场出发,我们发现目前对虚拟经济的诸多定义具有基本相同的内核,只是角度不同。这也是中国虚拟经济研究在概念不明确的基础上能够继续进行的原因之一。

 

西方学界定义的虚拟经济概念是以金融为主体的。至于房地产业的虚拟化,某种程度上就是属于大金融概念的一部分,或者可以看作是其延伸。

 

其他各个方面与金融的本质并不矛盾。现实在发展。金融的外延也在发生变化。金融经济概念的扩展基本可以等价于虚拟经济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刘骏民所作的广义概念可以作为共同的研究基础。即: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主要包括金融、资产化房地产等研究领域。

 

二、虚拟世界经济的含义虚拟世界经济是指与虚拟世界相关联的经济现象和活动的总称。狭义的虚拟世界指社交网络和网络游戏等所构成的虚拟空间.广义的虚拟世界则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社会生活空间。前者主要从消费和娱乐的角度进行定义.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还包括企业的虚拟化运营等生产性概念。现阶段虚拟世界经济的主要支撑是消费性产业。即网络游戏和社交类网站.因此通常所说的虚拟世界是指其狭义的概念。

 

虚拟世界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它主要包括虚拟现实世界和虚拟主题世界。前者包括Second life(简称SL)之类的网络游戏【4】

 

及Facebook之类的社交网站。人们没有统一的目的和任务。更类似于简化版的现实社会,沟通和交流是其本质内容;后者包括World of Warcraft(简称之类的网络游戏。其通常有明确的主题,是娱乐的方式。与虚拟世界相关联的经济问题包括其内部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也包括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层面发生的联系。虚拟世界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特别是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这些内部的经济系统通过两条重要纽带——真实身份与货币关联,与现实世界发生经济联系。

 

真实身份是历史的产物。在Facebook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络出现之前.虚拟的身份是虚拟世界的特点之一。人们通过自由选择的角色存在于虚拟世界中,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是非常薄弱的。但是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所构筑的社交网络。这种真实性使虚拟世界的经济体系更加稳定,也使虚拟世界的经济现象与现实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货币关联使虚拟世界中积累的财富更易转化为现实财富。在SL之类的虚拟现实世界中,人们获得的虚拟世界货币可以按照固定的“汇率”兑换成现实的货币。在WOW之类的虚拟主题世界中,人们通过第三方的交易平台出售虚拟世界的货币换回现实货币.兑换的标准则是随供需变动的浮动“汇率”。

 

真实身份和货币关联也使虚拟世界具有相对独立性。虚拟世界并非一个全新的事物,而是从现有世界中拓展出的一个新区域。是一个简化的现实世界.研究虚拟世界经济需要研究两个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经济关系具有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并且其中的人们都具有双重国籍。从这一角度考虑,二者的关系似乎可以运用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对虚拟世界经济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现实经济的发展。在SL中,用户可以通过3D建模制造虚拟物品进行销售.德籍华人Anshe Chung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了25万美元的资产。经过权衡,她最后将制造虚拟物品的工作室迁至中国,利用中国成本较低的运营环境开拓市场。这种方式既是外包,又是虚拟世界中的生产。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定义这种行为刘骏民(2003)认为“在传统的成本定价与资本化定价方式之间尚有大量未被认真研究的领域。对精神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描述的定价模型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虚拟物品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这种方式大量复制之后对现实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这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虚拟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的关系广义的虚拟世界经济对应着西方学界所称的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与中国的虚拟经济概念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属于不同的领域。需要对二者进行辨析的原因之一是虚拟经济概念的混乱。虚拟经济对应实体经济,虚拟世界经济对应现实世界经济。如果说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那么虚拟世界经济则是人们消费和娱乐引致的一个必然趋势.它虽然在某些领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本质上是人们交流和互动的方式。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本体与衍生体的关系.而现实世界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的关系则更复杂。虽然虚拟世界也是在现实世界基础上构建的.但是除了物质基础之外它并不完全依赖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有内生需求。例如。在SL中购买的房屋并非为了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某种目的。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虚拟世界中的需求。与此不同,虚拟经济最终要回归到实体经济。本质上来讲,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虚拟世界在产生后则具有相对独立性。

 

我们并非要严格分割虚拟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一事实上这并不可能,而是要划分基本的研究 领域,避免出现理论与工具的错位应用。二者是存在交集的,例如电子货币的研究属于虚拟经济。本质上还是实体经济的一种支付手段。但是当电子货币的需求由虚拟世界产生时.就同时属于虚拟世界经济的研究范畴。虚拟经济和虚拟世界经济混淆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很多研究者将WOW中的金币视为网络公司发行的虚拟货币。事实上它仅仅是游戏内部流通的虚拟世界货币。并没有像Q币一样有明确的价格。然而,即使在运营商明确规定禁止现金交易的情况下.它在现实世界中仍然具有很大的交易量。在缺乏任何担保的情况下,这种现象非常不可思议。因为Q币之类的虚拟货币至少有运营商提供担保。只要运营商不破产,那么这种虚拟货币就可以兑换成现实货币。然而在WOW中。金币没有任何担保。人们为何愿意用现实的货币来交易它?这是我们研究虚拟世界经济的目的之一。SL之类的虚拟世界货币则具有虚拟货币的特点。虽然仅仅由公司提供担保,但是它们能够与现实货币直接兑换。

 

四、发展前景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并没有太深入。而这时的西方世界已经在金融背景下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虚拟经济(在前期主要指金融)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现阶段,虚拟世界经济在西方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国内仍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我们对虚拟世界的关注,还植根于对虚拟经济的理解,侧重于对虚拟货币的研究。

 

事实上,虚拟经济中的虚拟货币仍然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它仅仅是一种电子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只有当这个虚拟货币的需求由相对独立的虚拟世界产生,并且由虚拟世界提供,它才对现实经济产生影响。而这正是我们忽视的领域。

 

、GooSe、Amazon和Facebook在中国市场的困境,Is]证明我们的人口数量使我们在虚拟世界的发展中具有短期优势。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这种正的网络外部性。它最终将变成我们的长期劣势。

篇4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信息态 投资

一、“虚拟经济”研究综述

马克思最早提出了“虚拟资本”这一概念。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据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这是它和实际资本的不同之处,但是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这是它与实际资本的共同之处。

国内学者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虚拟经济”这一概念。目前,比较权威的概念是成思危(1999)与刘骏民(2003)对“虚拟经济”所作的界定。成思危教授认为:“所谓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并指出,虚拟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周期性”特征。刘骏民教授认为虚拟经济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虚拟经济是指“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的虚拟经济是指“虚拟经济是观念支撑的价格体系,而不是成本和技术支撑的价格体系”。此外,高德步(2002)深入研究了马克思的虚拟资本,并论述了虚拟经济的起源;刘晓欣(2005)试图说明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势态。本文将在上述概念的基础上,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物质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满足了生理物质需求后,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旧的需求被满足,新的需求便会产生。正是人类这种“永不知足”为经济提供了运行、发展、进化的动力。工业革命与技术创新使人类掌握了更多的自然力,使物质生产力提高,物质产出速度与日俱增,解放了更多的劳动者,使人有时间去追求更高级的精神追求。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依赖实体经济而存在,某种程度上虚拟经济具有寄生性(成思危,2001)。在经济全球化的平坦的世界中,国际分工、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生国际化转移的趋势。正确认识这一点,是保证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虚拟经济的理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国际新经济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

(一)货币的虚拟性与支配性

货币是衡量价值的外在尺度,是一种虚拟资产。在信用体系下,广义货币的虚拟性进一步提升。而货币的统一度量衡作用,代表着一种支配的力量。支配经济行为的信息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基础的,如果将货币抽象化、物质化,货币是经济运行的能量;如果将经济系统比作人体,货币就是血液。虚拟经济中产生的债券、股票将分散的部门通过债权债务关系与产权投资关系联系起来,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而虚拟经济以其信息优势支配系统资源的配置,提高了系统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以其自身的发展,依靠货币统一度量衡的条件参与蛋糕的分配。

(二)虚拟经济的双刃剑影响

消费信贷是以永久收入假说为前提由金融部门提供的虚拟金融产品。某家庭以贷款方式购买房产,房价为p,支付首付款p*r,向银行贷款p*(1-r),如果没有虚拟金融产品,此项交易不能成立,家庭部门的物质需求便不能得到满足,投资的乘数效应与实体经济的就业便不能产生。因此,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与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如若房产此后升值,房价由p上涨为ph,则家庭财富增长ph-p,这将对消费增长产生刺激作用,家庭消费增长(ph-p)*k1,其中k1为消费倾向比率。对贷款银行而言,贷款会随着标的抵押房产的升值而变成更优质的资产,推动银行继续开发衍生金融产品。若市场反转,房产价格下降,由p下降为pl,家庭财富减少p-pl,由于债务的契约性质,损失p-pl由家庭承担。此时,将对家庭消费产生负面影响,家庭消费因此而减少(p-pl)*k2。根据前景理论,人们在面对收益与损失的时候是非对称的,因此k2>k1,即资产价格下降时人们减少消费的程度将大于价格上涨时人们增加消费的程度。抵押品价值的下降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遭受损失,银行部门金融资产质量降低。资产升值带来的繁荣可以无限膨胀,资产减值却存在临界值,超出临界值,会导致家庭、甚至银行破产,即家庭房产价值低于家庭负债,导致违约产生。若经济虚拟度过高,金融衍生品开发过度,由信贷支撑的经济系统甚至发生挤兑与金融恐慌,爆发金融危机。因此,虚拟经济投资和消费具有双刃剑作用。

(三)虚拟经济的防火墙功能

纸币与信用货币自身就是虚拟经济的产物。彼德・德鲁克就提出了符号经济的概念,用以描述虚拟经济。为了刺激经济,中央政府大量发行纸币,利用金融系统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创造信用货币,可是近40年来,并未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这要归功于虚拟经济系统。虚拟经济促进了交易的便利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防火墙的保障。当中央政府向经济系统注入大量货币时,货币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全部流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被虚拟经济系统吸纳,从而避免了灾难性的通货膨胀。然后虚拟经济系统将流动性按照高效的配置路径进行资源配置。虚拟经济的防火墙功能并不仅限于此,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本国实体经济容易暴露在国际金融风险下。例如国际热钱的投机性冲击,国际炒家的货币攻击。此时虚拟经济系统的外汇市场、股票市场会首当其冲,率先实施防御系统,以避免实体经济遭受重创。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央政府实施恰当的调控政策以时间余地。

四、结论

虚拟经济不是毒瘤,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都无法持久。虚拟经济具有双刃剑影响,全盘否定虚拟经济或任凭其自由化发展都是片面的。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虚拟经济监管。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2):34-37.

[2]刘俊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2003,(2):34-40.

[3]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4,(8):95-106.

篇5

关键词:比较优势;金融危机;启示

一、引言

2008年9月以来,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据IMF预测,发达国家2009年的平均增长率将接近零,进入经济衰退期。为什么发达国家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突然出现危机?美国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产业等虚拟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否说明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失败?

二、比较优势与美国经济成就

(一)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1990-1998年,美国GDP增长了26.7%,机械工业增加了107%,电子电力装备产业产值增加了224%,商业服务、通讯、流通和交通产业产值的增幅也均在42-68%。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胀压力得以消除;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大大缓和了美国长期财政赤字的压力。

(二)比较优势与美国经济成就

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低,竞争能力就强。得以保持低通胀高速度的增长,正是其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等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网络化、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成功实现资源禀赋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从而创造了牢固的物质基础的结果。

三、比较优势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美国实行金融等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失败,比较优势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的联系。

首先,泡沫经济的产生是任何经济快速增长时都可能发生的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一种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小,其价格提高得越快。特别是房地产、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的情况下,人们会预期供给弹性较小的土地、股票价格会不断上涨,从而会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这些行业,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泡沫的自我实现,预期的自我加强。

其次,比较优势战略并不必然带来泡沫的破灭,相反,如果一个经济始终如一地坚持发挥其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经济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加强,从而可以延缓泡沫经济破灭的时间。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众多因素造成的必然结果,不是实施比较优势的结果。

再次,从泡沫经济转化为金融危机的传到机制来看,如果能加强金融体系监管,控制大量资产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使得资产价格严重虚高,那么即使泡沫经济也不会引起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金融监管体制上的不完善导致的。

最后,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也具有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如果产业的竞争能力强获利能力高,即使向银行借款来发展,也不至于形成大量的呆账、坏账。在坚持比较优势的条件下,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与资源禀赋结构是相适应的,必要的资金大多来自国内储蓄,即可降低对外的依赖程度,因此也就不会出现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

四、启示

认清本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打牢一国的经济基础。在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的条件下,产品具有了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取回投资在该产业的资金,促进了利润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可以防范经济泡沫的磨灭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另一方面,要素相对稀缺性发生变化,要素禀赋结构得到升级,继而引起新的比较优势的生成,实现了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发展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结合。虚拟经济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增加资本盈利能力,活跃交易市场,实现资源在全世界范围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但虚拟经济的发展始终与投机活动共存,相对实体经济其具有高流动、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很容易吸引大批资金进行投机活动,引发金融危机。大力发展生产业,既可实现产业升级,又可有效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变质为泡沫经济。

建立一个灵活、有效、完善的金融市场。灵活有效的资本市场的存在,可以保证资本被配置到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产业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比较优势,降低了资金链的中断风险,可以减小经济泡沫的破灭和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房地产、股票等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迫在眉睫,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靠性,为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五、结论

比较优势是一国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有效战略。美国此次金融风暴是美国经济长期积累的各种因素共同酿成的,是美国没有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缺乏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美国举债式的消费模式,是美国错误的宏观调控政策、是美国金融家们的无限贪婪等共同制造的这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金融风暴。因此,把金融危机的产生归咎于比较优势的实施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虚拟企业 经济 特征 相互关系

一、相关概念

(一)虚拟企业的含义

虚拟企业是一些相互独立的企业(如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通过信息技术连接的暂时联盟,这些企业在诸如设计、制造、分销等领域分别为该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其目的在于建立起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世界一流竞争能力,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它既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结构图,可能也无层级、无垂直一体化组织。

(二)速度经济

速度经济(Speed Economy)是指企业因为快速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从而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

(三)规模经济

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此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

(四)集成经济

每个在组织中的企业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共识下,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出来,并非处心积累地使自己做的大而全,企业间相互利用对方的互补性资源以弥补自身资源、能力的不足,这使得其中所进行的每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达到最优,并通过整合使原来的工作因为良好的配合而更加完善,从而合作的价值能够得以体现,最终使企业在合作中实现自我超越。

二、虚拟企业的经济性特征的相互关系

(一)虚拟企业的规模经济与速度经济互相促进

市场规模的扩大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至少要以年计算。一般来说,一项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会经过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在新产品介绍期企业往往以高收入和性格较为开放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市场,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企业在此阶段可采用高价策略以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竞争者也日益增多,产品的价格也就会不断下降,利润空间也不断受到“蒸发”。虽然企业的生产规模因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被“压扁”。这样“规模经济”所实现的规模效益就受到时间的稀释。

可以说,规模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模式很难再走下去。

但是由于虚拟企业的出现,对企业的规模的界定变得不稳定了,虚拟企业成员由于能够利用其他企业成员的资源优势,因此在各方面都显示出整个联盟大小的企业才能办到的能力,就像小企业原来的规模边界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整个联盟大小的边界. 虚拟企业合作运营,确保了企业在不扩大自身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的条件下,拓展了企业组织能够利用的资源范围。形成了全新意义的规模经济。

网络经济中高技术虚拟企业以其快速的联系手段和灵活的组织方式,极大地节约企业运营各环节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特别是高技术虚拟企业通过相关企业的核心优势的贡献和整合,形成了相关企业共同抓住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能力,达成单一企业难以具有的速度优势,同时,由于现在通信技术的极大发达,虚拟企业能够做到以前没办法做到的实时沟通,把以前必须要以串联的形式联系起来的流程,变成了不需要等待直接就同时开展,并在需要的时刻能够把各企业的成果组合在一起的并联式企业流程。因此,虚拟企业企业的反应速度相比传统实体企业来说明显更加迅速,而且这种提升是原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顾客在产生需求,到需求被知道,再到需求被新设计生产的产品满足这一个阶段变得短暂了很多,从而形成独特的速度经济。

由于虚拟企业特有的企业之间互相组合的形式,虚拟企业作为一个动态联盟体,可以随意的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新的分拆整合,达到更好满足市场要求的目的。因此,速度经济和规模经济不再是矛盾的,要被取代的关系,而是在虚拟企业这种整合企业的形式下达到了统一,互相促进的状态。

(二)集成经济促使规模经济的壮大

传统的规模经济是要靠企业不断的通过自身更大规模采购原料,聘请更多的员工,对沉没成本和公共成本作更大程度的分摊而获得的规模效益。但是对于虚拟企业而言,由于虚拟企业是通过与其他企业有机联合的集成方式进行合作的,因此企业往往能够超越单个企业自身的规模重视,就像企业的规模变得比实际上要大,企业规模的界定条件不能再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而是要从虚拟企业联盟的整体角度来看。可以说,虚拟企业的集成的组合形式,使的原本单个小型企业的规模经济能够轻松,迅速的达到传统企业需要多年发展才能达到的程度,获得该程度的规模效益。

篇7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金融危机

【作者简介】黄锡富,广西师范学院学院教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122—04

一向自认为经济制度优越无比的美国于2008年爆发次贷危机,并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传导机制向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蔓延发展,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市场的激烈震荡及世界性经济衰退,至今仍未见到尽头。美国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开始认真探究其爆发原因,也促使人们认真思考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如何等,思考如何更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问题。

一、实体经济及其在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以及直接为此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业、通信、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发展的基础。

1、实体经济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所需物质产品。而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都是实体经济生产出来。若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人们的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没有了基础和可能。若没有实体经济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人们也就无法提高生活水平。若没有实体经济提供人们精神生活所需的各种产品,增强人们综合素质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实体经济发展繁荣了,人们才可能日益缩小其为生存而奔波的时间,才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更好地发展。

2、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各种物质财富。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要实现此目的就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实的物质基础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繁荣,才能为人们提供就业,其才能得以发挥。只有实体经济繁荣发展,才能使民众收入不断提高,才能为稳定物价、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物质条件。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人类社会也就难以发展。

3、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体经济是支撑一国发展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及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具备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体经济强盛,则国家强大;实体经济衰退,则国家没落。改革开放前,我国由于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实体经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种物质产品匮乏,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到了崩溃的边沿。科技、教育及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不到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发展生产力,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充分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及其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的粮食、棉花、肉、蛋、鱼等大量农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工业经济实力也显著增强,水泥、钢铁、造船、煤炭、电解铝、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汽车、电脑、服装、制鞋等220多种工业品的产量世界第一。占我国国民经济40%份额的工业,已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前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也得到了快速繁荣发展。

4、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前提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看,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英国曾因“食利”、忽略实体经济而丧失强国地位;拉美因过度城镇化、实业衰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大衰退,就与当时日本产业空心化、房地产泡沫化、日元大幅度升值、实体经济青黄不接,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同一时期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相关国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分脱节、实体经济虚弱所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充分揭示了过度金融创新、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所造成的“物极必反”的结果。而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中仍然“一枝独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德国一直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其工业制造业成为经济“脊梁”。正因德国长期以来没有离开过制造业和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也没有离开过革新创造,因而确保了经济增长始终具有活力,经济能长期保持一种健康稳定发展态势。由于我国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在电工电器、高精密机床、工程机械、重型矿山等行业的出口产品中,成套设备、高附加值的产品占较大比重,也使得我国能较好的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发展一再证明,只有发展实体经济,壮大实体经济,社会的基础才会扎实,经济发展的动力才会强劲。

二、虚拟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是指金融证券及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实现增值的经济形态,是基于信用、未来收益索取权等符号经济。其表现形式就是以钱炒钱,以钱生钱。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是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发展。

1、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越是发展繁荣,资本所起的作用就越突出。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可以高效地集中社会大量闲置和零散资金投资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从而成就某一产业的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19世纪后半叶,美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并迅速超过欧洲各国钢铁产量的总和,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就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又如1913年,阿根廷人均GDP约4000美元,美国5000美元左右。但经过20世纪的发展,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阿根廷已元法同美国相提并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持,而阿根廷没有重视虚拟经济发展,缺乏高效的金融市场,社会大量闲散资金无法有效地为经济提供支持。从而丧失一次次工业化机会。虚拟经济通过资本价格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引导资本向生产效率更高、且经济效益更好的实体经济的相关行业与领域流动。使相关行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并借助产业链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而提升社会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主要是为解决实体经济运行中的资本流动、资金筹措,减少交易成本,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与促进调整产业结构。

2、虚拟经济有利于提高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实体经济要健康运行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虚拟经济的发展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如企业可以凭借股权置换、控股收购等方式,为企业实现低成本规模扩张。虚拟经济的发展带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技术、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流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有限的经济资源优先流向更有发展前景的实体经济部门,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其后劲。

3、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充当实体经济的缓冲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适度发展可以分散市场风险,缓冲实体经济的过分波动。当市场货币供应超出实体经济实际生产能力时。必然出现过剩储蓄资本,进而导致社会物价上涨。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引导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进行投资或投机,从而降低资本集中投资到实体经济中的风险,缓冲实体经济运行波动。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两面,尽管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若其脱离实体经济盲目扩张,过度炒作,对实体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破坏作用。首先,虚拟经济的过度炒作会引发经济泡沫。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离开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虚拟经济过度炒作,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无法获得资金支持或资金成本过高,必然会催生经济泡沫,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破坏。其次,虚拟经济过度炒作会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资本过度炒作的结果都是各种物品价格的大起大落。资本炒作结果的受益者往往是大量资本持有者即炒作的最先发起者,而后跟进者往往是受害者,造成财富集中在少数群体的集中,加大社会贫富差距。再次,虚拟经济易于扭曲人们致富观。任何社会财富的创造都是实体经济创造,都是靠人们辛勤劳动。资本的过度炒作,社会极少数人的暴富,扭曲了人们的致富观,诱发了社会上捷径致富、追求暴富的致富观,使许多曾经靠艰苦创业、勤劳和实业致富的生产经营者不愿意从事实业。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要扭转需要很长时间,从而加大了社会发展的风险,阻碍社会发展。

三、重视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近年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发展有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实体经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就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和成本高的严重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垄断使得民间资本投资实业发展受阻,迫使大量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由于行业利润分配缺乏合理规制,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两极分化”:做实体经济面临高成本和高税费两头挤压,利润“比刀片还薄”,大量亏本运营;而金融行业利润赚得“不好意思说”,虚火好旺。因此,为了在竞争激烈且变化莫测的现实世界中掌握主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更须重视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加大财税对实体经济的扶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生产成本上升、税负重、利润薄、资金困难、压力大等。因此,要制定财税扶持政策,进行结构性减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贴息贷款、低利率贷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的小型、微小型企业发展。二是加大政府资源的支持。为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府应把更多的政府资源投入到实体经济发展之中,并发挥“种子资源”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发展,以形成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预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放宽市场准入。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让实体企业有利可图,有空间可以发展,让所有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受肯定、得支持,增强民间资本专注于实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引导资金流回实体经济。四是要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政府要加大遏制投机炒作,改变个别领域一段时期以来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促进更多资本从虚拟经济转回归实体产业。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改变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浮躁及快速暴富心理,让人们脚踏实地从事实体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是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面对金融危机冲击,世界主要国家都重新审视本国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美国提出要吸引在国外的美国制造业企业迁回本国发展,壮大美国实体经济。随着金融危机发展,发达国家消费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表现就是进口明显减少,消费方式上也提出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的需求。国内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消费水平提高,形成新的消费需求,致使一些传统产业出现萎缩。为适应这一变化,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新兴产业支撑创新型经济、引领危机后经济增长以致成为新的产业增长极。尤其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性强的战略性产业,如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信息产业等,形成我国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贸易服务业也迅速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也才能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和空间。三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如钢铁、纺织、建材、石化、船舶、汽车、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工食品、医药等,仍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力量。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其转型升级,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强市场的持续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创新与塑造品牌,提升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提高企业利润率,提高投资回报率,增强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篇8

【关键词】虚拟经济 研究综述 实体经济

一、概念的提出

国内外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源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他在《资本论》中详细论述了“虚拟资本”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是它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马克思称为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实体经济则指与实际资本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运行模式,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与其相关的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以成思危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虚拟资本理论出发,提出了虚拟经济的研究课题,希望能更好地把握当代经济运行规律。近年来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印证了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国外的研究

国外对虚拟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符号经济、金融与经济运行等方面,同时对于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研究有三类范畴,中文都译作虚拟经济。第一类范畴是Fictitious Economy,这是指虚拟资本以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的各种活动;第二类范畴是VirtualEconomy,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众所周知的电子商务,有人建议将它译作拟实经济。第三类范畴是Visual Economy,就是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的经济活动,把经济活动做成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这三类范畴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国内所指的虚拟经济主要是第一类范畴(Fictitious Economy)。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德鲁克最早正式提出了符号经济的概念。他认为整个经济仅由符号经济和实体经济组成,符号经济是指货币和信用,实体经济是指货物、工作和劳务。Bernanke,Gertler提出了金融加速器理论。由于信贷市场摩擦的存在,企业资产负债状况的改变会引起投资的变化,投资的变化进一步引起下一期产量的变化,从而造成宏观经济波动。

三、国内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虚拟经济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将虚拟经济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虚拟经济泛指与传统的物质生产相对应的一切虚拟活动,包括体育、文艺、银行、保险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房地产(除去建筑业创造的价值)、教育、广告业等;狭义的虚拟经济专指所有的金融活动和房地产业。二是将虚拟经济定义为与人为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或虚拟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独立运动的经济,大体上有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virtual economics);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visual economics)。三是将相对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另外,还有的学者将虚拟经济定义为“权益经济”,即以有价证券方式持有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

刘骏民(2004)从传统理论经济学视角对虚拟经济的定义,他把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作为出发点、借用资产定价模型等相关理论构建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他将虚拟经济定义为: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的,由心理和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它的运行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成思危(2003)从系统工程和复杂科学视角对虚拟经济的定义,他认为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是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循环运动的经济活动,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吴立波(2006)从金融视角对虚拟经济的定义,他认为虚拟经济主要指金融领域中以牟取价差为目的的金融投机活动(但不包括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和风险分担等服务的金融服务),还包括以金融业为基础的房地产及文物珍品等的投机活动。

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虚拟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虚拟经济风险的产生与防范。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罗良清,龚颖安认为市场流动性与实体经济发展匹配的虚拟经济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优化,而缺乏控制所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或是缺乏流动性则会将实体经济推入大量失业和长期衰退的深渊。在理论方面,王爱俭认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双重作用。积极作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转移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更好地揭示和传递实体经济的信息,提高实体经济运作的效率;提高社会运行效率。消极作用: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投机风险;大量投机行为使资金停留在活期账户上,减少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降低资金有效利用率;虚拟经济的过度扩张会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严重时就会导致金融危机。实证方面,刘金全在VAR模型中分析货币供给行为和实际产出行为,得出结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无论是货币供给规模还是价格水平的波动,都存在着对实体经济规模和增长的正向作用和影响;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也具有显著的反馈影响,反馈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灵敏性。

虚拟经济风险的产生与防范。在理论方面,贺京同、李大勇分析了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方式,提出了适合现代资产定价的理论模型,并指出要降低虚拟经济的波动性,就要正确认识虚拟经济的实质,减小虚拟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整体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刘晓欣、马笛指出,金融杠杆的推广导致风险传染链条深入到整个经济的各个方面,金融机构之间的资产负债表将金融业的脆弱性带给了整个经济。应创新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方法,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投机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重视对经济过程的观测,动态地监测资金流动,监测系统性风险的形成、传导、蔓延及爆发过程,及时判断引发危机的节点及关联点。实证方面,王国忠将价格、重复交易量与真实的货币流量结合分析,建立交易资金流量模型,把经济系统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个子系统,在借鉴资金流量核算表与资金的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依SNA的标准对经济按部门进行分类得到一个基于交易的资金流量分析表。它可以明确地显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之间的资金流量情况,可应用于经济危机的预警分析与宏观决策,为研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短期动态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刘裙,丁授,马岩以股票指数波动率作为宏观经济量化指标反映经济波动新的变化,从经济结构化的角度指出股票指数高波动对新经济悖离的原因,实体经济是价值创造,而虚拟经济侧重于增值,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生产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应该有一个阂限值,阂限机制应向金融体系延伸,即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绝不能脱离实际需求,避免高杠杆倍数导致衍生品交易失控所积累的系统性风险。

五、虚拟经济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研究

孙宝文等(2005)提出从宏观经济调控角度来看,应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防止虚冷实慢、虚热实伤、虚过实祸。“实为核心、虚实并重、双向治理”应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缪匡华(2006)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经济越是虚拟化,就越需要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政府的适度干预。不仅需要有长期性的制度性建设,也应该注意短期对经济的调控。王健(2007)认为我国虚拟经济对宏现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宏观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证券化率高与间接融资率高并存、虚拟经济发展吸引国际流动性进入、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股市与楼市出现“跷跷板”关系、流动性过剩与资金流出并存等特点。针对这些新特点,为了实现宏现经济稳健发展,我们要采用平衡的财政政策和有弹性的货币政策。徐京平(2008)认为我国虚拟经济存在“虚拟不足”的现象,即虚拟经济不能完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总量和规模上达到平衡,实现虚拟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六、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对策研究

优化虚拟经济内部结构。发展和完善多层次多结构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例;重视外汇市场建设,逐步扩大外汇市场业务;逐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保持虚拟经济适度、协调发展。虚拟经济如何发展才算得上适度发展?李薇辉(2009)认为适度的虚拟经济必须符合本国市场环境,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要与产业结构提升相协调。虚拟经济适度发展时要注意以信用制度为前提,以实体经济作支撑,不断规范金融市场,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在产业选择上,虚拟经济要以高新产业、高增长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对象,重视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并为之提供虚拟化支持;在区域产业调整上,虚拟经济发展要有助于部分资本从传统产业和高成本地区撤出,转入新兴产业和低成本地区(王斌等,2008),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虚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成熟,在监管方面仍然需要重视。马桂婵(2006)针对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现状,提出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找准市场监管的重点,不断加强监管的手段。卢仁远(2010)还认为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托科研院所进行监管理论体系创新与建设,统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其相关的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对虚拟经济系统进行监管。

完善金融创新。我国金融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金融创新缓慢。伴随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家应支持并鼓励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企业提供多种金融避险工具。同时,作好金融衍生工具的规模控制,完善相关金融创新的法律法规(缪匡华,2006)。

七、总结

虚拟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但虚拟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规范和发展虚拟经济变得十分迫切。因此必须将虚拟经济纳入我国宏观调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综合以上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但也存在不足:

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发达。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存在问题,更好地结合国情找到发展对策。

有学者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低水平原则,农民工的实际收入一般低于城镇职工,因此,应当根据农民工的自身收入特点,制定专门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二是分类原则,根据流动性大小,将农民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已经城市化的农民工,他们已在城市生活多年,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和相对稳定的收入。第二类农民工是以务工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务农收入为辅的农民工。第三类是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常年流动于不同的岗位于不同城市。第四类是以务农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务工收入为辅的农民工,他们将来仍以土地为生活基础,生活在农村。三是广覆盖原则,我国农民工数量多,收入差距大,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覆盖所有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四是灵活性原则,农民工的流动性,决定了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养老保险模式,使得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在调换工作后,能够较方便的转移其养老保险账户全部存储额。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关系着我国几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落实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缩小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在养老保险上的待遇差距,在政策上给予农民工群体关怀和适当倾斜,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量化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有效落实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并能引导我国经济朝长远健康有序和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冀光恒,张建军.当代虚拟资本的新发展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8,(21).

[3]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篇9

一是速度文化。知识经济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可共享程度。讲究速度和效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速度就是一切”。“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和速度的竞争。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战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迫切要求。培育企业速度文化的目的在于争取最先掌握信息,发现最终消费者,并通过技术研发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培育企业速度文化的关键,不仅要运用数字化工具改造、创新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流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快速变动的商业环境中提供企业员工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潜力,主动把握不断流动的信息所透露出的商机。

二是创新文化。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主导性经济活动,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因此,要大力提倡和树立积极的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活动,培育和形成重视创新、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是虚拟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日益虚拟化。所谓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企业仅保留其中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以在竞争中最大效益地利用有限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势资源,既增加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活力,又避免工业经济时代常规运行中的硬设施投入,从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而不必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耗费在低价值产出和常规的工业生产中,后者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分工体系以订货或合营方式来完成。企业实行虚拟经营必须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如培育和控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设计,善于通过战略联盟、共同作业与虚拟生产、虚拟营销等方式。实施虚拟经营要注意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来的冲突。因此,适应虚拟经营,企业要努力培育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合作共享、相容共进、互惠双赢或多赢等文化素质。

篇10

发展虚拟经济的效应分析

(一)发展虚拟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形成虚假繁荣,于是经济就像泡沫一样膨胀,最终结果是泡沫破裂,发生传递性强、破坏力大的金融危机。虚拟经济的过度增长,会导致财政风险,这是因为旧产业的衰退和新产业的不能及时形成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方面经济增长放慢或中断,会使财政收入锐减;另一方面是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陡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赤字,迫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四是酿成政治动荡。虚拟经济过度增长客观上要求重新分配国民收入,而众多投机商的加盟,势必会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并酿成政治动荡。

(二)发展虚拟经济对推动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虚拟经济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可增加投资者的吸引力。近几年,中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扩张政府投资之后,民间投资并未跟进,投资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同时在降息等扩大内需的政策出台之后,不仅社会储蓄倾向并未减弱,贷款需求不足反而有增强的趋势,银行存贷差急剧增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将间接投资转化为直接投资,培育民间资本。主要是扩张股票市场,开始规模性地尝试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等。

中国经济曾出现过通货萎缩,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物价下跌,信用紧缩。其货币方面的原因在于货币化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日益增大,货币供给量却由于信用的紧缩而偏小,结果人们货币支付能力不足,供给相对过剩,导致经济衰退。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发展虚拟经济,考虑活跃资本市场和短期融资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大货币供给量,将货币供给量的控制目标主要放在流动性最强的货币上,同时发展股市和债市,使之与增大货币供给量同步。

在发达的金融市场条件下,虚拟资本是趋利流动的,其虚拟资本的载体有价证券,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能够借助现代信息、通讯金融等条件,非常灵敏地由效率低的领域向效益高的领域运动,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现这种“虚拟性”产权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转移,按效率最大化原则不断重新分配和组合,进一步实现了存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再优化配置,从总体上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市场化、开放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发展虚拟经济,提高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有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国内资本要素,支持现代化基础建设和高科技领域发展,有利于融资者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成本最低的资本,选择利润最丰厚的项目,实现全球范围内各种资源的最佳投资组合。

对在中国适度发展虚拟经济的几点建议

1.要有正确的金融发展战略。金融适度发展是虚拟经济适度发展的先决条件,否则最终会产生泡沫经济,我们一方面要制定循序渐进、依托实物经济发展的金融发展战略,同时,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科学的调控措施,避免出台激进的金融改革政策;另一方面必须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减少经济增长中水分的“虚幻”性增长,减少引发金融风险的隐患。为此,一是实施制度创新,适度推动金融工具的发展和应用;二是进一步解决金融部门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个人控制问题,建立利益与风险、权利与责任相对称的现融资体制;三是在全社会进行信用观念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遵法守信环境;四是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基本匹配,防止泡沫经济的形成。

2.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发展虚拟经济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一是在产业选择上以高新技术产业,高增长产业、有发展优势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为对象,为其提供虚拟化支持;二是加快区域产业调整,为产业转换与区域性专业化分工提供转换空间和依托;三是产业调整、制度安排与产业政策制定必须符合国情,警惕和防范虚拟经济可能带来的危害与冲击。国家可以综合考虑利用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通过金融租赁公司,更有效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一是加强企业贷款风险监测,加强贷款风险预警的责任,要建立健全贷款企业改制过程中经营管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制度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二是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采取不同措施及时处理预警的风险,一般预警的贷款风险来自企业改制中贷款债权未落实带来的风险和企业生产经营中潜在风险带来的风险。对企业改制可能危及贷款安全的,应坚持债随资产走的原则;对因生产经营问题而预警的风险,应对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产品销售情况、企业发展前景进行及时分析和预测,对产品销路窄、经营状况愈下的企业,应及时采取催收的办法,若催收无效的,应盯紧企业的有效资产,然后通过法律的手段清收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