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

篇1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优。本文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为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参考依据。

对于健康的概念,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定义时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又有了新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处于完满状态,才可说有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文化程度高,自我期望值高,倍受社会瞩目和期待,但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比一般的社会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状态。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3)心理障碍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4)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采取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心理障碍就是由不良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异常现象,主要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现象,属于轻度的理异常。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一)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已不满足于狭小圈子内的人际交往,他们把交往的触角伸展到不同系科、不同院校、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别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友好往来,由于交往对象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给不少大学生带来烦恼,感到知心朋友少了,交往动机由重情轻利向注重实利的方面转化;同时,现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学生缺乏生活锻炼和生活自理能力,常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交往能力的屠弱,对复杂局面难以应付或缺乏心理准备,不知怎样交往或交往失败。因而感受到强烈的“人际危机”,故封闭自己的心理,导致性格孤僻和心理焦虑。

(二)应对挫折能力差

挫折是在个体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或干扰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状态。挫折对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客观因素,即挫折时间的长短、程度的轻重以及受挫目标的重要性;二是主观因素,即个人主观上对挫折的感受、态度与反应。大学生在追求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遇到某些心理挫折,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心理冲突,失落、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同时,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加之就业选择中的种种压力,使得相对缺乏实际生活磨难的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不足,容易导致种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严重者甚至发生一些不应有的恶性事件。

(三)情感焦虑,情绪体验强烈

一方面,从生理发育来讲,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由于高中阶段高考的压力,会忽略同异性的交往。进人大学,由于身处思想活跃的骄子之间,生理的成熟,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常会为感情纠葛而产生焦虑情绪,造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要么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拔,甚至产生毁容、他杀或自杀等心理危机;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情感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许多方面的自我体验都比较敏感,尤其当涉及到的是与他们相互联系的事物时,很快就会引起情绪、情感反应。他们尤为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时,他人无意中的一句话,会在他们心头掀起轩然大波,有时,他们还会由此及彼,引发一连串的联想,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由于人际交往的障碍,闭锁心理的形成,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

(四)不完全社会化

大学生经过各种心理体验之后,随着生理的成熟,在理上基本已处于安定状态,达到了心理的成熟。但是,心理上的成熟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成熟。社会性的成熟,是在青年步人社会,经过诸种社会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最终实现的,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在事业、家庭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成熟。在社会生活达到成熟以后,青年才能够作为社会一员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由此,也必须承担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责任和义务,标志着社会化进程的完成。大学时期,由于处于“边缘人”的地位,即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由于这种不完全社会化,使得大学生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因素

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以其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从家庭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来说,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讲民主、讲礼貌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自信、向上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反之,专制、溺爱充满矛盾和纠纷的家庭,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自私、孤僻、清高、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一方面父母的溺爱,过于保护,造就了任性、依赖、适应能力差、交往能力弱、骄横等不良心理;另一方面,父母对考试、升学、成才过高的期望值,又使得他们背负沉重的压力,产生焦虑、恐慌、内疚等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二)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使我们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济体制转型引发的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和文化的多元性,使得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产生了危机,缺乏了主体的社会信仰标准,自我观念不确立,自我同一性难以形成。加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大学生面对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而感到仿徨,对未来的命运,人生价值的体现产生不安和焦虑,充满了矛盾和迷茫。另外,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突,大学生们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同时,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传统的道德思想观念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当今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而产生道德困惑、认知失调。

(三)学校环境因素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而现在的大学生由于中学时期面对高考的压力,大多数是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埋头苦读,在生活上依赖于父母,在学习上依赖于老师,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弱。进人大学,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觉性和自学能力,老师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生如果不能迅速地改变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就不能适应学习的要求。另外,还有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不满意,精神上空虚,无以寄托,由此会感到挫折,产生焦虑。 (四)个人因素

1.情感闭锁性与交往心理的矛盾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当走进高等学府的时候,不仅需要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还面临着重新融人新的群体,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问题。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展,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往愿望越来越强烈;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想,使他们交往的内容变得丰富;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为人处事不墨守陈规,无论在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与交往对象的选择上,虽不能避免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却十分重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喜欢用自己逐步形成的观念和尺度去评价社会事物,交往观念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同时,更渴望理解、尊重。但在现实中,又会采取一种封闭自我的做法,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情感,担心被同学瞧不起,有的甚至觉得自己的真诚得不到同学的理解,换来的是别人的虚伪或误解。闭锁的心理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形成极大的反差,因而易产生心理的郁闷和情感的焦虑。

2.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自尊感和自卑感是自我体验中一种两极的反应形式,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情感。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自尊感特别强烈。首先,他们把自尊感放在其他情感之上,当自尊感与其他情感发生抵触、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维护自尊放在首位。其次,自尊的情感体验、反应特别强烈,尤其当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自尊感受到伤害时,常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恼羞,容易引发激情。第三,大学生对自尊感特别敏感。由于自尊感强,而对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什么事才涉及到自尊又难以把握,以致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也会被他们联系到维护自尊的“重大问题”上去。

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具有自卑感。有的还十分严重,甚至自暴自弃,以致达到自毁的地步。其产生原因,除与他们的身体生理、知识能力、家庭经济、以往的挫折经历等客观因素有关,更主要的是由于自己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评价,不能接受自我。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一)教育大学生努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自我完善是个体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它实际上是一个合理确立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的过程。树立正确的理想自我最为重要的是要熟悉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理想自我的确立寻找合适的社会坐标;积极探索人生,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理想自我的确立寻找合适的人生坐标。提高现实自我是大学生不断修正现实自我的行为和相应的心理活动,使之朝着正确理想自我的目标发展。努力发展自己,又绝不固守自我,而是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勇担历史重任;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不仅仅追求个人价值,而是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教会学生移情,主动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全的人格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会较好地与人沟通和相处,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人与人在情感上的联系。这种情感联系越密切,双方所共有的心理世界的范围也就越宽,人际关系也就越亲密。而移情恰恰是沟通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种积极地参与他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可以把自己和他人拉的很近,并能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很多人之所以缺乏成功的交往,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期待友谊从天而降。然而我们知道,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别人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如果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主动交往。在与人相处时,学会倾听,学会忍耐,学会接纳,学会拒绝,学会表达,学会豁达,学会共享,学会幽默。

(三)建立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篇2

论文摘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身体自尊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探寻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有效结合点,本文基于测试和调查的数据,深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50个体育教学班级,共171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测评法

选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1.2.2身体自尊量表

选用《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OPSPP),测量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程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ma

1.2.3锻炼态度量表

选用《锻炼态度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认知与行为情况,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信度。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1.0软件对三项测试的评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分析

SCL-90总分是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f=1参照李虹报道[3[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Ir90总分)180为心理障碍,其中180}SCL-90总分<225为轻度心理障碍,225}SCL-90总分<<270为中度心理障碍,SCL-90总分〕270为重度心理障碍。9个因子中任一项3分为心理卫生问题的阳性检出。对SCI-90问卷的初步统计结果表明:有226人存在轻度心理障碍,占总人数的13.2%;具有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157人,占总人数的9.2%;具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32人,占总人数的1.93%;有173名大学生至少在一项因子上得分〕3分,本次调查的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0.1%。通过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问卷中的9项因子分项统计,笔者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症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其次为抑郁、焦虑和敌对;这些症状均可引起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自在、自卑、交际范围狭窄、与大多数同学合不来、对同学的优点嫉妒等现象,致使其处于忧郁、苦闷的情感之中,从而导致其在体育教学中不愿参加集体性和竞争性活动项目,对游戏性活动项目缺少兴趣,反应迟钝。

2.2大学生身体认知结构时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健康的良好感觉紧密相连,且健康主观感受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其身心实际健康状况的感觉。rs}为分析身体认知结构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情况,笔者从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5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该量表的评分规定,除运动能力分量表的评分越低表示对自我运动能力认知越高外,其余4个分量表则是评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由表1可知,随着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运动能力认知方面的评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的评分则逐渐下降。另外,体质不及格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中的标准差和其他3个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心理重度障碍组5方面评分中的标准差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2.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镶炼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3.1不同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6J:第一,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第二,体育锻炼可减轻心理压力;第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很显然,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但不同体育锻炼状况下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会存在不同呢?为便于研究的需要,将大学生群体划分为经常锻炼和不经常锻炼两类。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问,将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时间30min以上的学生确定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反之则视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从表2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为1017人,占总人数的59.3%;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698名,占总人数的0.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有821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经常锻炼人数的80.73%,有196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19.3%;不经常参加锻炼的698名大学生中有479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不经常锻炼人数的68.62%,有219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不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31.4%。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而重要的调节作用。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具体反映在不同的心理因子上。通过对经常锻炼与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常锻炼者9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低于不经常锻炼者,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不经常锻炼者;将两种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与国内正常同龄人常模进行两两比较阴,发现不经常锻炼者各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经常锻炼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其他7项心理因子与不经常参加锻炼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0

2.3.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喜爱体育锻炼的程度、每周锻炼的(下转第48页)(上接第45页)次数、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间、锻炼的选择强度、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和锻炼的坚持程度6个维度和心理健康相关系数依次是:0.483,0.410,0.310.0.314,0.159,0.321和0.473a}’,由此可知,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起主要影响作用。

从表4可以看出,(1)从表格的行间数据看,四个心理健康水平的组内均存在着:目标态度、锻炼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而体育锻炼态度又影响着学生的锻炼意向。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性;(z)从表格的列间数据看,除主观标准外,其余7个因素中的数据都是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各因素的评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一行为和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3)从各组数据的标准差来看,心理重度障碍组除在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两因素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因素的标准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心理严重障碍组的学生在这6因素方面的离散程度较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州犬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5个方面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别,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L}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1,3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3.2建议

3.2.1以身体认知教育为切人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

篇3

社会环境和评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来的多元价值观冲击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调查显示:经常感到社会复杂多变的有690人,有时感到的有502人,很少感到的有164人;受到多元价值观冲击的有1228人,没有受到的有128人。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问题,使得一些企业经营者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进行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不良行为,以及社会上不断涌现的“假文凭”“假证件”等现象,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利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受到与普通大学生不同的待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调查显示:经常感受到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有不同待遇的有952人,有时感到的有98人,很少感到的有306人;总是感到与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不同的有76人,经常感到的有490人,有时感到的有694人,很少感到的有96人。

近些年来,现实社会重文凭、重学历、重学校牌子的客观事实,使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看待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戴着有色眼镜,不能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平等对待。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高职院校大学生是高考中的“后进生”,是被挡在重点高中门外的一群人,是普遍不被重视的“三等公民”。这种认识偏差,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程度地自卑、焦虑、忧郁、偏执等不良性格的不时显现。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专业设置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调查显示,72名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占调查人数的5%,606名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为一般,占调查人数的45%。该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论一致。专业满意度是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专业兴趣有紧密的关系,随着对所学专业满意程度的逐步降低,新生在各项因子上得分越高,发生相应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

考证压力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1028名大学生经常或总是听不懂课,占调查人数的76%;716人感到学习困难,占调查人数的53%;只有174人学习负担不重,占调查人数的13%;232名学生曾经补考或重修过,占调查人数的17%。由于这些无形的压力,大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包括厌学、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考试焦虑、学习竞争带来的压力、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定位迷惑、学感的体验、自卑、书呆子现象、失眠症、学习强迫症等。

就业压力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调查显示:为找工作而担忧或苦恼的学生有958人,占调查人数的71%。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过度焦虑和急躁、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盲目自信心理、患得患失、攀比与嫉妒、不满心理与行为、生理反应失常等方面。在各种不满与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和反应,如故意旷课、酗酒、闹事、打架、不良交往、过渡消费等,严重时还导致违法与违纪行为。

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从调查看出,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学生有104名,占学生总人数的7.67%;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为194人,占总人数的14.31%。

高职院校是否举行心理辅导、心理讲座,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学校经常开展心理讲座的人数是220,其中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2.7%;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数为0人;学校经常有时开展心理讲座的人数是664,其中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人数为74人,占总人数的11.14%;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数为72人,占总人数的10.84%;学校经常很少开展心理讲座的人数是236,其中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人数为16人,占总人数的4.26%;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数为94人,占总人数的47%;学校没有开展心理讲座的人数是96,其中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8.33%;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数为28人,占总人数的29.17%。

由此看出,学校是否开展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情况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大城市、城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家庭经济,本次调查表明,家庭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学生有182名,占调查人数的13.42%,年收入在1万~2万元的学生有338人,占调查人数的24.93%。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他们表现出更多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行为。

独生子女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的1002名高职院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这一结论打破了以往认为独生子女由于受到父母的溺爱,变得自私、适应性差、社会交往能力弱、依赖性强等传统观念。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长环境关系密切,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良好的教养方式、和睦的家庭关系以及宽松的家庭经济状况更容易使孩子具备活泼开朗、乐观大方、通情达理的性格。

家庭结构、关系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学者研究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比较严重,家庭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科学,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宽裕等方面。

本次调查显示:家庭关系冷淡的有16人,占调查人数的1.18%,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与家庭关系和睦的大学生。虽然单亲家庭子女一般只占学生总数的l%~3%,但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占到了60%以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人冷淡,性情孤僻,不愿交际;二是悲观自卑,缺乏进取精神;三是性格怪僻,易标新立异,逆反心理强。

由此可见,有特殊家庭结构的大学生90.91%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咨询和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远比正常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有特殊家庭结构背景的学生,易形成孤僻、自卑、多疑、偏激等灰暗心理,是大学生中具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学生个体差异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年龄、性别、应历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次调查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年龄跨度为17~24岁之间,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这可能与毕业、就业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调查可知,高职院校大学生中,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男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恐怖(p

本次调查显示:1182名应届生大学生各项因子分均低于174名历届生大学生,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历届大学生。

大学生活事件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活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量是大学适应状况,是否融洽相处,平均月消费,丢面子、名誉受损,惊吓,体育锻炼。

篇4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最佳的“软环境”

宣传教育工作历来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和必要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熟悉和认识到某一事物的面目及其重要性,从而为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启动和完成提供初始的和持久的动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一开始便注重宣传教育,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等媒介和不同形式的团体或小组活动向人们传输心理健康知识,启迪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尤其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使宣传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时至今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宣传教育方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系统的模式,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讲座、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等众多接近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形式,为该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不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实现整体推进和深化发展的新目标,宣传教育工作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新目标的实现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高层次推进,新目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该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密切相关,因此,新任务的完成将会更加艰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是实现这一新目标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和整合原有宣传教育模式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必要之举。已有模式是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的结晶,其功效已被实践所证明,毋庸置疑。因此,充分利用并强化和整合现有模式,使其发挥更大功效,不仅是顺应该工作发展的要求,也是该模式自身功能的进一步显现。

在强化现有模式方面,一是强化其科学性,使其在内容上更体现出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在形式上更有效反映内容。二是加大现有模式的利用频度,增大工作量,充分利用资源并使其最大化。比如,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媒介或载体,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或形式的使用达到最大化;最大限度的更新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量达到最大化。在现有模式的整合上,一是在内容上进行整合,使内容在各种形式的展示上体现出统一性、计划性、协调性、互补性;二是在形式上进行整合,合理部署和利用各种形式,使其发挥最大功效。比如,我们可以使不同形式之间相互借鉴,相互穿插,提高单一形式的原有功能,也可以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围绕一个主题统一调配各种形式,使其发挥最佳的整体功效。通过增强原有模式的功能,提高原有模式的影响力,使原有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核心。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一方面阻碍该工作进展的问题或障碍越来越明朗,另一方面应对策略或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探索和利用新的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时机业已成熟。纵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个发展过程,影响或制约该工作的明显障碍,一是体制机制的模式难以确定,二是思想认识水平徘徊不前,三是现有理论和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证明,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体制机制和思想认识问题,而二者都是宣传教育力所能及的目标,尤其是思想认识问题正是宣传教育的“靶目标”,该问题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障碍中又居于首位。因此,寻找应对主要障碍的宣传教育新内容和新形式成为新阶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核心。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现状,从宣传教育内容来看,针对体制机制障碍较为成熟的体制机制模式已经出现。如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等为代表的具有专业学科支撑的体制机制模式和以几年前的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代表的无专业学科支撑的体制机制模式,已运行多年并已成熟。针对思想认识障碍,教育部和各省市以及众多的社会团体在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中也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方案或内容。因此,采用新内容的条件已经具备。迎合新内容的要求,新的宣传教育形式自然呈现,那就是“树典型”和“针对性培训”。所谓“树典型”,就是将现有成熟又具代表性的工作体制机制模式作为标准进行宣传,要求各单位予以学习和模仿;所谓“针对性培训”,就是将以往宣传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工整合,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然后对应不同的人群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层次化差异性地应对思想认识问题。比如,专门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专门针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等。除此而外,其他宣传教育形式也可以予以尝试,如推出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视作品,建立或强化社会或民间团体,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等,这些都是强化宣传教育功能的有力工具。

优化工作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立体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优越的“硬环境”

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体制机制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高校对于该工作的开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苦于难以解决体制机制带来的问题而动力不足。事实上,教育部以及各省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上都已在下发的文件中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上遇到很多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使得该工作的开展有时不得不半途而废。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从上到下的由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现有绝大多数高校将该工作归口学生工作部(处)管理也理所当然。然而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有极强的专业性,无论是教学、学术研究、咨询辅导都要求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与党政系统纯属管理部门的职责极不协调,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工作的发展。即使相关文件对有关内容已作出明确规定,如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学性质,咨询辅导要有适当补助等,但真正实施起来又并非易事。作为国家、省市一级党政机构的相关部门行使对该工作的管理权不存在问题,但作为基层单位的学校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就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针对该工作目前在体制机制上面临的困境,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有性质,强化其独立性,建立或完善相对独立的工作体制机制,为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供条件。就目前情况而言,首要的问题是确立该工作的独立地位,赋予其应有的自。这体现在机构设置上就是设立独立的工作部门,或者即使隶属于某个部门,但工作具有独立性,职责明确,不受干扰。这一做法在基层显得尤为必要。二是有独立的工作业绩评估体系和工作人员晋升制度,解决该工作长期以来难以明晰的职责权益问题。前者可使该工作形成一个独立的从上到下的纵向工作系统,即从国家到各省市最后到高校的不同级别的机构体系,从而为强化其业务联系和从属关系,突出其特殊性提供了渠道;后者可形成良性的工作运行机制,有效发挥其功能。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从某种角度来看,该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所致。任何一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仅仅依赖宣传教育,期望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来达到目的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将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结合起来,从思想意识和行为约束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最终达到目的。基于以上所述的体制机制模式,我们可以建立起从上到下的监督保障体系,依靠切实可行的监督保障制度,促使该工作正常开展。从监督内容来看,可以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硬件水平、活动开展、经费使用等方面;从监督形式上看,可以包括检查、调查、评估、奖惩等手段。争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督保障体系,全方位促进该工作的开展。#p#分页标题#e#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功能。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团体在促进该工作的不断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一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间接将社会团体的运行机制、工作制度等传播到大学校园,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快速发展;二是社会团体与学校工作机构或组织相互交流,工作人员相互兼职,使得该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得以更新。鉴于目前该工作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源对该工作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应成为一种明智选择。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继续借鉴社会团体的经验,依赖以上所述自己的机构体系,与社会团体或组织建立起紧密联系,为深化发展和高水平运作提供交流平台。目前已有全国性的此类团体或组织,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和个别省级团体或组织,但影响微弱,尚未真正起到统帅和引领的作用。以学校为单位自发成立的此类团体或组织也尚未出现。其次,吸引社会人才充实队伍,扩大与社会团体的交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该工作服务,激发其最大功能。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及时指导和持久动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另一重大原因,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薄弱。虽然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断取得成果,一直以来未曾中断,但无论在量的积累上还是在质的高度上都远不能达到该工作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和重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未能问世,使得该工作的发展难以得到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持而长期徘徊不前。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结合现状科学部署,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争取较快推出一批能解决当前难题的高水平的成果势在必行。针对该工作发展现状,研究应侧重在以下两方面加大力度:一是探索适合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模式,确立科学可行的业绩评估体系和有效监督体系;二是整合、完善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使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最佳效能。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现有素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和模式,尤其是借鉴具有共同文化背景并优先于我们开展工作的港台地区的成果和模式,认真研究,不懈努力,相信经过不太长的时间便会取得可喜的成果。

篇5

李威 黑龙江工程学院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导致大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如果不及时解决,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大

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承担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开展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大学生心

理障碍的类型以及产生原因入手,来探究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

展,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因而会产生许多问题。加之

受到当前文化多元性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

忧。我们必须及时的了解掌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寻求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对于国

家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脊梁,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类型,对于及时

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类型有

如下几种:

(一)情感障碍

大学生的情感障碍主要体现在缺乏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上。

大学校园对于大学生情感恋爱问题的放纵,导致大学生出现情感

障碍。通常表现为失恋之后,精神萎靡,做事消极,甚至做出更

加极端的事情。大学生情感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

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缺乏对学生恋爱的有

效引导而导致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成熟期,心理成熟度还

足以处理复杂的情感问题,因此,一旦受到情感打击就会产生一

定的心理障碍,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情感

障碍。

(二)环境适应性障碍

环境适应性障碍在新生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我们的大学

新生在走入大学校门之前,很少有过集体生活的,通常都是家里

的掌上明珠,父母的心肝宝贝,加之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

女,自我意识很强,因此在进入到大学校园之后出现对新环境不

适应的情况。有的甚至出现环境适应障碍,无法融入到大学集体

生活,表现为不能很好的和同宿舍、同班级的同学相处,严重的

导致退学。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导致环境适应性障碍

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致使其无法适应新环境的生

活。

(三)大学生自我认知障碍

大学生自我认知障碍是指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

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在高中都是尖子生,因此优越感特别强。

到大学校园之后,所有高中的尖子生汇集到一起,个体优越感下

降,自尊心受挫,导致大学生出现自我认知障碍。如果不加以引

导,任其发展会导致大学生悲观失落,做事消极,甚至会产生极

强的嫉妒心理。

(四)抗挫折能力不强引起的心理障碍

当前大学生群体大都是 90 后,从小在家庭的百般呵护下成

长起来的,从未受到过大的挫折,导致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差。在

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由于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强,许多学生在经历

过挫折之后,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而是一味的逃避,

造成情绪低落,自尊心受挫,情绪悲观低落。严重的可能走极端,

为社会和他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五)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障碍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的心理障碍。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

强,不会和人相处,进而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形成。具体

表现为,有些学生不愿意敞开心扉和其他人主动进行交流,遇到

问题也不会进行沟通,随着环境的变化,会使其之间的矛盾越来

越深,造成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的产生会不利于大学生

将来在社会中发展,如果不及时的解决这一问题,会影响大学生

自身的发展前途。

(六)盲目选择专业引发的心理障碍

当前,大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

随意性。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有些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根本

不考虑这个专业自身是否感兴趣,而是盲目的选择当今社会较为

热门的专业进行学习。有些学生是受了父母的左右,选择了父母

喜欢的专业,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身对这个专业并不喜欢,理

想和现实出现了偏差,造成心理障碍的产生。所以说,学生一定

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

专业来发展。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有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凸显的

越发明显,一定要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积极的实施引导,避

免心理障碍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防治对策

(一)以预防为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目标之

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

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

不断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倡导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

意识,并实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唤起广大师生

对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意识,并教育学生进

行自我心理调试,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试、自我激励、自我

发展和自我认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并树立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

境,以激发自己的活力和潜力,从自己的失意中,冷静地找出原

因,设法克服排除障碍,直至成功。

(三)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都有正常的交往活动。“群居”和“归属”是

人类基本需要之一。宽容大度是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

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就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别人,

并能与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友好相处,在与同学交往中可能被误

解、受委屈、吃点亏等,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要学会宽容,不

能斤斤计较,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活动,参加体育锻炼,陶冶

情操,遇到事情经常与同学、好朋友多沟通,这样心理压力得到

适当的释放、缓解。

(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一个人患了感冒,会立即意识到自己生病了,要去看医生。

但是,如果一个人出现了“心理”疾病却不愿正视,不敢看心理

医生。大学生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勇敢地面对心理疾病。开

展心理咨询是使患心理疾病的学生早日得到有效地疏通及治疗

的最好方法。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改进咨询的

方式方法,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

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春喜.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对策[J].理论月刊,2008

篇6

论文摘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身体自尊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探寻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有效结合点,本文基于测试和调查的数据,深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50个体育教学班级,共171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测评法

选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测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1.2.2身体自尊量表

选用《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O PSPP),测量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程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ma

1.2.3锻炼态度量表

选用《锻炼态度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认知与行为情况,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信度。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1.0软件对三项测试的评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分析

SCL-90总分是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f=1参照李虹报道[3[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Ir90总分)180为心理障碍,其中180 } SCL-90总分

2.2大学生身体认知结构时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健康的良好感觉紧密相连,且健康主观感受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其身心实际健康状况的感觉。rs}为分析身体认知结构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情况,笔者从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5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该量表的评分规定,除运动能力分量表的评分越低表示对自我运动能力认知越高外,其余4个分量表则是评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由表1可知,随着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运动能力认知方面的评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的评分则逐渐下降。另外,体质不及格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中的标准差和其他3个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心理重度障碍组5方面评分中的标准差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2.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镶炼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3.1不同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6J:第一,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第二,体育锻炼可减轻心理压力;第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很显然,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但不同体育锻炼状况下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会存在不同呢?为便于研究的需要,将大学生群体划分为经常锻炼和不经常锻炼两类。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问,将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时间30min以上的学生确定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反之则视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从表2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为1017人,占总人数的59.3%;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698名,占总人数的0.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有821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经常锻炼人数的80.73%,有196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19.3%;不经常参加锻炼的698名大学生中有479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不经常锻炼人数的68.62%,有219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不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31.4%。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而重要的调节作用。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具体反映在不同的心理因子上。通过对经常锻炼与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常锻炼者9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低于不经常锻炼者,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不经常锻炼者;将两种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与国内正常同龄人常模进行两两比较阴,发现不经常锻炼者各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经常锻炼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

2.3.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喜爱体育锻炼的程度、每周锻炼的(下转第48页) (上接第45页)次数、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间、锻炼的选择强度、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和锻炼的坚持程度6个维度和心理健康相关系数依次是:0.483,0.410,0.310.0.314,0.159,0.321和0.473a }’,由此可知,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起主要影响作用。

从表4可以看出,(1)从表格的行间数据看,四个心理健康水平的组内均存在着:目标态度、锻炼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而体育锻炼态度又影响着学生的锻炼意向。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性;(z)从表格的列间数据看,除主观标准外,其余7个因素中的数据都是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各因素的评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一行为和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3)从各组数据的标准差来看,心理重度障碍组除在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两因素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因素的标准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心理严重障碍组的学生在这6因素方面的离散程度较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州犬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5个方面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别,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L}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1,3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3.2建议

3.2.1以身体认知教育为切人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

篇7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

1 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加

由于近几年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削弱,加之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后遗症”,许多大学生出现不良生活习惯,产生不健康心态,出现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有明显增长。据《人民日报》1989年以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因出现心理疾病而不能坚持正常学习与生活,导致休学、退学的人数平均每年约占休、退学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近几年竟高达二分之一。尤其是大学生入学后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导致失眠症和抑郁症发生的现象更严重。

2 大学生心理疾病表现复杂

根据各种测试与调查,发现将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心理疾病。其中神经衰弱、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疾病。患神经衰弱的大学生低年级多于高年级,女生多于男生,理工科多于文科。到了毕业分配时,大学生的焦虑症、抑郁症发生率更是明显增高。

3 大学生心理疾病缺乏正确的引导

目前高校中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数量极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甚至许多重点高校都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机构,关于大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的宣传播不够,导致许多学生在出现心理障碍以后没有正常的渠道得以疏导,心理医生本身的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变化激烈、动荡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社会认识敏锐但肤浅,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时常发生,情感与情绪、学业与就业等问题深刻地困扰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伴随着社会上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难度加大,工作流动性和岗位选择性加强,不同职业与岗位之间的利益差距显著拉大,社会不公平增多等现象,使得大学生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与挑战。由此也就导致了大学生心理不适、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频繁发生。准确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征,并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这是确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出发点和依据。

1 生物学因素

主要指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生理缺陷或发育不良,继而诱发心理疾病。如因身材矮小而产生自卑,或因身体过于肥胖而产生烦恼、痛苦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及时的疏导都会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

2 心理学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大多产生于外在原因,即文化及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但外因是条件,心理疾病同样要取决于自身因素。尤其是大学生本人能否克服各种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程度、健康正常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离不开个体性格、意志情感、认知、动机等心理机能的协调运作,任何一方面出现紊乱,都会影响个体心理的正常运转。如有些大学生性格孤僻或胆小拘谨、或多疑、冷漠、情绪多变等,有些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抵抗挫折能力,容易发生脱离现实的虚幻想法,将生活过于完美化,因恋爱失败、人际关系恶化、家境困难等情况都会导致他们意志消沉,还有情绪过度紧张、动机冲突、认同冲突等,积压到一定程度,便会诱发心理疾病。

3 文化因素

文化认同失调、文化不适感、多种文化在个体内心的冲突等都有可能使大学生产生不适感,在人格上出现障碍。而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变迁及社会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影响都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失落、彷徨和不适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冲击。引起大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文化因素有人生观的冲突和价值观的冲突。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大学生抵御不了不良文化的侵袭,受庸俗的价值观影响,产生拜金主义思想,崇尚及时行乐,追求感官刺激,或缺乏精神支柱,产生消极厌世的心理,都会导致身心疾病。

4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变化,个性发展的外在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异常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从学校因素看,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专业不理想、人际关系紧张复杂,导致大学生彼此产生冷漠、敌意、孤独的心态。或课余生活单调、学习过于紧张、缺乏必要的倾诉对象等。在大学生出现心理苦恼、恐惧或焦虑、自卑等心理障碍时,如果缺乏正常的渠道进行疏导,必然导致病情恶化。从家庭因素看,大学生的一些心理疾病往往与家庭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父母的性格、生活习惯、家庭关系、家庭气氛、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态等依然在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校门。由于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被应试任务所“垄断”,迫使本已进入青年阶段的他们在大学期间才面对如何融洽地与别人相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矫正各种不良性格产生的偏差行为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从社会环境看,宏观的社会环境及社区氛围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学生的世界观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往往易将许多社会阴暗面及个人的不幸夸大化,造成消极的心理反应。特别是随着职业人事制度的改革,社会上大部分单位都打破了过去“统包统配”的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人才招聘,而在社会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未形成之前,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社会能否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而担忧,容易产生失落感。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一方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与个体心理素质的优化;另一方面,又要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干预并施之以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1 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几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而应是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课程。教职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应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学过程,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发挥其心理潜能,减轻其心理压力,淡化学生的自卑情绪。

2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主动干预

在校大学生正值人格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期,生活学习中的种种挫折和压力很容易导致内心冲突而出现心理适应不良。一些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缺乏认识,或存在后顾之忧而不主动求助。因此,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尽早发现有困扰的学生,及时主动提供帮助,可以防患于未然。

3 开设心理教育系列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

开设心理教育课,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方法,增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自觉意识,使心理教育课发挥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主渠道的作用。

4 开展心理咨询

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缺乏主动跨入心理咨询室的勇气,对自己的心理困扰不知道寻求,DN帮助,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不断矫正对心理咨询的偏见。

5 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这是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的必要补充。一是聘请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应大学生关心的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如大学生人际心理、就业心理开展讲座,提出对策。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出宣传版报。观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片,营造一种人人重视自我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6 组建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篇8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所处的环境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一般青年。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社会对其要求以及学生的自我期望值都很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突发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这些心理疾患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调查显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都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其心理健康状况将对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下面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常见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

1.1 心理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 Sweeter于1943年提出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己。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体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应为:积极调节心理状态,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预防消极心理心态的产生,防止心理疾病和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纵观各种研究,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概念的倾向性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活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概念的具体化,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一般认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四个方面: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统计学标准、自身行为标准、众多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评判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10条标准。国内学者如张大均、邓丽芳等者也提出了判定标准,邓云龙等更结合中国文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标准:知己知彼,反应适当,真实和谐,悦纳进取。

综合各方意见得出适合评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为:(1)具有独立生活能力;(2)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3)能从心理上接纳自己;(4)勇于面对现实且对生活和自己充满信心;(5)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6)人际关系良好;(7)学习方法得当;(8)能应付一切挫折。

2.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大学生中存有心理问题者约有10%-30%,其中神经症患病可能达到3% -4%。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1)因角色转换带来的学习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导致其孤单抑郁、焦虑不安、性格孤僻、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2)情感困扰和危机处理不当,使其陷入自卑、焦虑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状态中,有的人甚至因此走向极端,酿成悲剧;(3)对网络产生的依赖性,沉湎于虚拟世界,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严重者产生心理错位、人格分裂等;(4)就业压力调整不当导致情绪低落自卑,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对前途失去信心,使之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状态。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异往困惑。

3.影响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自身的气质性格特点、应激能力(心理调节及应对能力)文化背景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内部因素影响如何面对外部因素,做出反应并进行面对,外部因素又影响或者作用于内在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所以,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目前倾向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各种因素加以分析。

3.1 内在因素

气质性格因素:气质和性格作为个体心理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气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特点,带有明显的生物遗传特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个性因素、人格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应激能力:在遇到升学、环境改变、就业、恋爱等诸多问题时,很多大学生心理准备不足,自我认知存在偏差,无法及时调整心态去面对遇到的困难,最终产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会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极应对则可能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文化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也是导致心理问题频发的诱因。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对策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情感、就业压力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他们的这些行为不仅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在高校和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因此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已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对他们心灵引起的激荡也是最明显、最强烈的。过高的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各种心理压力与排遣能力的相对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与转移空间的不足,使大学生成为心理病变的的重灾群体。

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为3%。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则凸显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各项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与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整体上自信程度不高,自我定位出现迷惑。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并不太自信。在对大学生“你是否觉得自信”的调查中,有47%的人选择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选择了有时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女生的不自信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性的心理普遍脆弱、敏感,致使不自信的因素相对于男性更多一些,若不加以疏导和防范,出现意外的几率会更高。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逐渐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二)特殊的生存状况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心理问题。

1.从群体角度看包含贫困生、学习困难生、网络依赖生、有就业压力学生等。

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境况艰难,他们对家庭经济情况的无助感和家人的高期望都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使他们的内心产生冲突、矛盾乃至自责。他们所特有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较深的焦虑。

学习困难学生包括一些复读大学生。他们因为高考落榜,或未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而自卑感重。他们带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复读,对学校和自己的期望值也会更高一些,到校后的适应问题、内心中付出与得到的冲突也会更加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压力和焦虑也会比应届生高,另外,学习困难,多科不及格,也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效,陷入自暴自弃,这也是学习困难群体中值得关注的。

网络依赖生一方面是他们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过度的迷恋网络使他们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近几年来,大学生找工作或求得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感,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呈现出来,形成心理疾患,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2.从个体角度看包含那些学业困难、心理困扰、家庭困难、行为偏常的不特定的个人。

学业困难是指首次出现重要科目不及格、多门科目不及格或者某门科目连续不及格,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位课程考试、毕业论文遇到重大问题、不能如期毕业等;心理困扰是指个体人格以抑郁、内向、自省为特征,思维方式特别,情绪、情感不稳定,行为冲动、反常,或者身体有重大疾病,或者有绵延不断的疾病,正在或者曾经服用过精神或心理药物,失恋等情感困惑,人际关系不佳,长期失眠,情绪反差大等;家庭困难是指经济紧张,父母离异,父母失业,家人有重大健康问题或其它问题等;行为偏常是指由于违规受到学校行政处分,或者经常旷课,沉迷网络等行为明显偏离正常轨道的情形。

二、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长期的应试教育,对人的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忽视,甚至放弃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消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通过不断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驱散他们心头的阴影。

(二)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各高校应尽快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借鉴建立比较完整的学校,比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

1.建设三个阵地:咨询(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大型咨询),课堂(课程与讲座),心理科学研究。

2.依靠三支队伍:心理咨询师、德育教师和学校医师,学生心理协会会员。

3.建立三级保健网络: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党团学生组织、校级心理中心。

4.发挥三级功能:预防―调节―发展的功能。

(三)加大心理咨询的力度,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来心理咨询的人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就针对咨询人提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克服其情绪障碍,恢复对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咨询者针对求询者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帮助求询者找出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并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同时,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使他们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心理咨询的方式很多,如通过以生活指导为中心的咨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交往、择业等问题,改善他们的适应能力;通过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咨询,可以指导学生改善情绪和性格,使他们面对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通过心理障碍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业、成才、交友、择业、恋爱、求职等方面的问题。

(四)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应有的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面对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参考文献:

[1]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李金山.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5.

篇10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职责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队伍急速膨胀,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习、感情、就业等各种压力不断加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开展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本文试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发,梳理出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

何谓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表明了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主要体现在自身活动和与他人相交往的活动中,社会、家庭、学校、个人人际关系等构成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以此为据,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大致划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学校新环境的适应问题

“90”后大学生过惯了养尊处优、过分依赖家人的生活,要在新环境下学会独立生活、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尚有一定困难,他们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可避免地感到迷茫、无助。

(二)学习压力的困扰

面对大学课程科目多、学业重、任课教师指导力度不够的现状,他们会产生无助与沮丧,这就有可能造成学习困难,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或其他娱乐事项,从而荒废学业。

(三)人际交往的困惑

由于身边同学不同的性格与生活习惯对彼此的沟通造成了一定障碍,在面临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显得力不从心,他们可能因选择自我保护而不愿与人交往,最终造成孤僻的性格,甚至形成自闭症。

(四)感情问题

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趋于成熟时期,恋爱和性问题自然而然地会走进他们的生活,但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对性的问题认识不足,同时对异性充满了神秘、渴望与恐惧,有可能因此引发极端事件。

(五)就业压力的影响

大学扩招之后,很多大学生面临工作难找的窘境,这就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出现“就业恐惧症”。轻者失眠、焦虑不安,重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极其危险。

(六)不可忽视的家庭因素

家庭对于每位学生成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家庭不睦或不完整的家庭很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这类学生很有可能产生忧郁、伤感、孤僻、自卑的心理障碍。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

面对众多学生纷繁复杂的心理问题,各大高校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作为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队伍则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我认为辅导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自身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储备

辅导员一定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从而增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能力。此外,辅导员还需掌握一定的心理访谈技术,如专注与倾听技术、情感反应技术、同心理技术、具体化技术、探问技术等。这些都为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自助助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与专业保障。

(二)拓宽宣传渠道,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除了定期开展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辅导员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宽宣传渠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力度,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预期目的。利用宣传栏张贴“心理健康小提示”;建立班级QQ信息群、博客,随时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学生观看以励志、感恩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影片。

(三)全面掌握学生信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大多数辅导员年龄与大学生相仿、知识背景相似、兴趣爱好相近,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辅导员应尽自己所能,全力帮助,维系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及时有效干预学生学习、生活当中随机出现的心理障碍。

(四)培养学生骨干,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辅导员日常工作过于繁琐,部分辅导员便无暇及时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培养学生骨干以协助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就成为必然之需。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名优秀的学生骨干担任班级心理委员,这样就更容易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确定重点教育对象与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确立重点帮扶对象

在新生入学之初对新生进行了科学的心理测试,并建立了心理档案,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随时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及时、有效地处理所发现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各年级侧重点不同,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分析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历程,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这不仅仅是某位辅导员、某个学校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所应关注的问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生管理者,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故此高校辅导员要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通过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与工作技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