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8-4391-0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经进入到了中小学课堂,从而对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1]。独立学院作为优质本科教育的补充,正逐渐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2]。独立学院的出路在于必须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格局和学院自身条件出发,审视和确定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发展路径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复合应用型人才[3-4]。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面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以及社会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更高要求,独立学院应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面改革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该文对目前三亚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对于问题的解决的相关建议。
1 大众化教学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之间的矛盾
从连续几年对进入三亚学院的一年级新生的计算机水平调查发现,他们的计算机基础有很大差异。有的学生连计算机的键盘都没摸过,有的学生已经拿到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造成如此大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各地区教育水平有差异。由于生源地的教育水平有一定差距,导致了他们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来自城市以及教育发展经济繁荣地区学生所在中小学己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这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其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从2010年对入校新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发现,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仍占很大比例。这是由于学院的本地生源占一定比例,而本地的教育相对落后,尤其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开设较晚于其他地区,造成了本学院更为明显的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两极分化。而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也基本停留在能够进行简单操作上,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掌握的都不系统。
二是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缺乏重视。学校一般只安排的较少的课时,课程考察标准也较不严格。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接受课堂系统教学的同时还自学了很多计算机知识;有的学生接触计算机之后则仅沉迷于网聊和游戏。
表1是学院现有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学院目前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还停留在计算机技术扫盲阶段,对所有大一新生实施的是一刀切教学方式,这样无法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教学需求,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齐步走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们的计算机基础差异,容易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在课上呼呼大睡或使用手机聊天,基础差的学生则跟不上干着急的现象。
针对此问题的解决,建议改革课程体系,从而为不同起点的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符合学院的使命――“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表2是建议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列表。在一年级上学期,可以同时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及《Office实用办公技巧》,计算机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而已经达到计算机一级水平的这些学生可以选择《Office实用办公技巧》。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学习《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还是《C语言程序设计》。
多门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来根据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2 教学内容系统化与课程的实用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由于独立学院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更加是为了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因此,要求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但目前许多独立学院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上都过多地强调理论性与系统性,从而脱离了实用性。学院目前的状况是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连论文的排版、制作班会PPT、个人简历都不会。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根据独立学院的自身特点制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应用为主导,结合其专业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者自编教材,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并用于所学专业领域,逐渐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表3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调整了课程对学生的应用目标。在保持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舍去因陈旧过时、粗浅简单等原因而不适宜的教学内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和前沿性的课程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体现计算机课程应有的实用性。
3 教学方法过时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
在学院现行的教学中一般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忽视,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老师的喋喋不休的讲述已经厌烦,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种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也失去了兴趣。
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建议教学方法的改革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选用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任务为线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样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开展计算机专题讲座或竞赛。应该经常就当前计算机发展的动态和新技术举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动向,既能引发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教材上所没有的知识。或是定期地举行学院计算机知识的竞赛,如汉字录入竞赛、课件设计竞赛、网页设计竞赛等,使学生在竞争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增加学习兴趣。
三是注重实践教学。教学中应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安排适当的实践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有的机房教学设备中已经出现部分老化、故障,学院需要不断改进实验条件。学院自主设计开发了机房管理软件,实现了机房开放管理,这给学生提供了便利的上机实践机会。
四是采用案例教学法。从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各种典型案例。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为此可以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形象化比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4 总结
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水平。学院应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面改革,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8):43-45.
[2] 杨鼎强,蒋加伏,傅明,毛云芳.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8(8):44-46.
[3] 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篇2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艺术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尚未有面向艺术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出版,各个高校艺术类的计算机教育也主要是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大纲上进行一定的修改。在对本校艺术类学生进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活动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尝试对艺术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进行改革。改革的宗旨是从应用出发,吸引学生对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1) 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差别巨大
我国城乡的教育水平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差距,而对艺术类学生,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艺术类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城市,这些学生在中学甚至小学就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而且早已有了自己的计算机。但艺术类学生中还存在少部分来于乡镇或农村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少或根本没有接受计算机的基础教育,对计算机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聊天工具等的使用上。
(2) 重视实用性
艺术类学生注重实用性,学习每一门课程的过程中都会问这门课程有什么实用价值。目前没有艺术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将艺术类的笼统的归纳到文科中,忽略二者之间的差别。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份:计算机的理论和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理论的内容对艺术类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而中Office之类的计算机应用,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觉得这些内容的实用性不大。
(3) 崇尚自由,喜欢创新
艺术类的学生通常生性活泼,相对其他专业,更喜欢自我表现,追求自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重在教授,缺少教与学的互动。理论课的教学和实验课的教学都采用固定的模式,固定的任务,学生在其中难以创新,也未能提供学生展现个性的平台。
(4) 对计算机学习兴趣不高
艺术类的学生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学生对艺术特别热爱所以选择艺术,而另一部分选择学习艺术仅仅是艺术类对文化理论要求比较低。前者由于毕业以后面临工作的巨大压力,需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用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后者学习兴趣不大,更觉得计算机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度不大,所以学习兴趣更低。
针对上述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用了开放性项目教学方法,让计算机教学作为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大纲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我们将这些模块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类教学、应用类教学和设计类教学。
(1) 基础类教学
基础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理论基础知识。这类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原理、网络原理、Office的应用。
(2) 应用类教学
艺术类学生大多有自己的计算机,对于如何维护自己的计算机和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学生有很大的兴趣,因此结合艺术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应用软件作为教学内容:
① 病毒的防治与查杀:瑞星、卡巴斯基;
② 网络工具的使用:浏览器、MSN、QQ;
③ 文档传输和压缩:Outlook Express、FlashGet、Thunder;
④ 媒体播放和格式转化:RealOne、Windows Media、ACDSEE。
(3) 设计类教学
为适应艺术类学生喜欢展现个性的特点,选择一些设计类的教学内容。以专业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是否需要使用计算机作为工作平台为标准,可以对艺术类的各专业进一步的细分。对于不需要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专业,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艺术设计软件的应用作为设计类的教学内容,比如DreamWeaver、3D Max、Flash。对于以后需要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专业,可以考虑在选择该专业以后会用到的应用软件作为设计类教学内容。
以上三类教学内容,基础类教学和应用类教学的内容所有学生必须学习,而设计类学生只用选择其中一种应用软件进行深入的学习。
3教学方式的改革
3.1按照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
(1) 基础类的教学方式
艺术类学生对基础类教学中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不感兴趣,因此必须对现有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改变。从电视、电影、报章和杂志中选取比较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事件,产品,将这些事件和产品背后所隐藏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以通俗的语言介绍给学生。
(2) 应用类和设计类的教学方式
对于应用类和设计类的教学,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实例“项目”的驱动下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完成项目得到清晰的知识思路和方法。整个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吸引学生,让学生不断的体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就感。
3.2按照教学形式选择教学方式
(1) 理论课
教师首先选择一个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项目,针对教学目标设计项目的若干问题,并将所要学习的概念、技能运含在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中。首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实例的作后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并演示阶段成果,以吸引学生,加强学生的参与。演示的过程中指明学生遇到困难时所要探索的方向。
(2) 实验课
实验同样建立在项目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只是指定本次实验中所需要使用的软件工具和技术,而对项目的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设计。学生自己建立实验小组,每个小组2~4人,选择1名同学作为小组负责人。小组成立后首先选定自己的项目内容,交由教师对难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项目。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决不了再由教师提供指导。项目完成后,从小组中选择一名同学面向全班同学进行演示,分析自己使用的技术,并突出自己作品的亮点。
4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考试主要分为笔试和机考,笔试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进行考察,机考主要选择Office作为考试内容,对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这种开始方式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但艺术类的学生没有参加等级考试的要求,并且学生本身的参加等级考试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我们采用了笔试+作品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其中笔试占50%,作品占50%。笔试着重对理论知识的一些掌握,而作品由学生自己组建的小组来完成,各个小组用两周的时间完成自己作品的设计,最后向全班同学展示。对作品进行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所选择软件的应用水品和作品的艺术效果。由于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一般来自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因此对作品的艺术性的评价并不比学生高,因此对作品的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其中教师评价软件的应用水品,学生评价作品的艺术效果。
5结束语
艺术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吸引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热情,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对教学过程中三个方面改革的实践,可以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这门课程打造成艺术类学生展现自我,激励创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战德臣.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C].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 课程 建构主义理论 教学
当今社会人类的很多活动如办公、教育、科研、学习等,均离不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同时也对计算机教育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难点以及困境,文章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又经常会出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诸多问题。分析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会发现导致教学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生角色的不对称 尽管现代教育观念一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和促进者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经常在不经意之间被弱化。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往往通过省略具体操作过程、取消讨论环节等加快教学节奏,而学生则对激增的课堂教学量应接不暇且被动接受。于是,教师重新成为教学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2、教具使用的单一 目前,计算机和投影仪已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并未被完全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影等功能完全被漠视,反而成为一块新型“黑板”――对课本内容的转印和放大。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由于涉及操作规程以及程序语句使用语法,这种单一使用教具的情况更容易出现。
3、教材选用的不当 教师和学生对于教材的不同态度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2种典型的教材观,造成教材使用不当。1)部分教师将教材等同于教学大纲,“讲教材”的做法不仅漠视教学大纲对不同学生类型的教学重点的实际要求,而且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2)另外一些教师则遵守教学大纲的要求,却完全漠视教材中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内容,甚至只讲简单的内容,而难度大、与考试无关的则一概省略。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深度缺乏,也很可能会助长学生的“就简避难”风气,不利于对学生克服困难的人格素质的培养。
4、教学方法的单调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对于实现教学目的有重要意义。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获得正确、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帮助他们形成学习迁移能力。
基于目前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其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以及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构成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教学以及学习环境、设定的具体的场景以及教学、学习内容。协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过程。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由书本内容、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生为主体、中心,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策划者,起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在大脑中重新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
三、建构理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现
虽然学生在学习时中是主动的、积极的,但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却是盲目的、没有头绪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情景,起到策划者以及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依据教学大纲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师首先应该梳理出分层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将每个不同层次的知识依据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以及子课题;第三,为各个情景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第四,协助并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课题作业;第五,接收并检查学生的课题作业;第六,依据前一个课题作业设定并修改下一个课题情景。
对于学生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收集;第二,课题作业的完成以及完善;第三,课程作业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内化以及引申;第四,对课程情景的把握以及对老师以及上课方式的意见反馈。
以上几点分别是从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角度讨论的建构主义教学以及学习方法,在实际创作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设置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有所侧重的情景模式,并按照学生所已经掌握的计算机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课题组以供学生选择学习。不同层次的课题对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以期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四、小结
建构主义理论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说明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法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实践证明,合理应用建构主义的各种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春莉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 《教育研究》2002 (23) 7 .
篇4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
计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渗透各个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显现出共性问题:高校计算机基础的第一门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学科知识的一个“压缩饼干”,样样多讲,但没有突出主题思想;在实践环节强调了工具的使用,导致了“狭义工具论”的说法,使很多人认为教计算机基础就是教些计算机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改变现状,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国良院士根据国外计算机教育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将计算思维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创议,这对于培养具有创新复合型人才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计算思维得到了国内计算机基础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教育部高教司为此设立了专项课题,开展了各有重点、特色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一、提出计算思维三个层次培养目标和修订相应课程体系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通过深入学习、研究、分析,我们提出了计算思维由意识、方法和能力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并确定了相对应的计算思维三个层次培养目标,最后修订了相应课程体系。
1.计算思维三层次培养目标
(1)计算思维意识。计算思维并不是一种新的发明,而是早已存在的思维活动,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技能。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计算思维的案例也是处处存在。问题是人们的计算思维活动是无意识的,关键是要将无意识的计算思维变成有意识的计算思维,主动地用计算思维去思考问题。
(2)计算思维方法。计算思维方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计算思维方法很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来自数学和工程的方法,另一类是计算机科学独有的方法。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各种常用算法以及各类问题的求解方法,如迭代法、递归法等,都是典型的计算思维方法。
(3)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即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从计算机应用的角度来说,解决问题就是计算机的应用问题。培养计算思维能力需要有一系列应用课程的支撑和拓展,如数据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思维解决各种专业的问题。
2.修订课程体系
根据计算思维的内涵,计算思维的培养不是靠1门课程能够解决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门课程应该统筹考虑、联动改革。将计算思维的三层次内容分别赋予原有的“2+X”课程体系,即计算思维意识由大学计算机课程培养,计算思维方法由程序设计课程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由“X”课程培养。为此,调整各层次课程的培养,如图1所示。
二、统筹规划、联动改革,确立新课程内容体系
如何有效地在第一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意识?讲述相关概念、算法思想,对于新生来说是比较困难;而在程序设计课程中2学时的教学也很难把计算思维中的经典算法讲清楚。为此我们率先提出了将两门课程联动改革的思路,并于2012年起实施。
1.“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体系
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原有内容进行梳理、优化、提升,在不弱化原基本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上,腾出6周时间,开展计算思维基础、程序设计和算法初步的教学,促进对基本计算思想方法的理解,如图2所示。
新编的《大学计算机(第6版)》教材构建了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的知识体系,包括信息的表示、存储与组织、计算处理和展示等各环节;增加了计算思维概念、算法和程序设计初步内容,在计算思维概念中突出计算、抽象、自动化等方面的概念与方法,通过引导性案例使之通俗易懂;程序设计初步以“基本知识”+“控制结构”为主体,同时加强算法流程设计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程序设计”课程内容体系
“程序设计”课程在程序设计初步内容前置到“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后,腾出了6周时间,根据不同类别的程序设计科目,以“专题”形式增加各具特色的扩展内容,如递归函数、问题求解方法、文件系统和链表、图形应用、数据库访问、简单Web应用程序等,如图3所示。
递归是计算思维经典方法的精髓,因此增加了“递归”专题。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理解了递归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问题分解成同质小问题即分而治之,关键是掌握如何将求解的问题抽象出递归模式,递归算法的实现就迎刃而解了,体现了计算思维的本质“抽象”和“自动化”。通过将传统用迭代解决的问题或经典问题用递归来实现的实验训练,使得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递归解决问题的魅力,进一步理解计算思维的内涵。
在“C/C++程序设计”中通过“问题求解方法”和“文件管理系统和链表”专题教学,不但将C语言的各重要知识点串起来综合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学会用计算思维的思想解决问题,使学生不局限于用某个知识点解决简单问题,而是具备对复杂问题自顶向下进行全局把握的能力。
在“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课程中增加了对与专业相结合的“图形编程”、数据处理核心的“数据库访问”和当前流行的“简单Web应用程序”等专题,很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了计算思维的潜能,拓展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这一联动改革方案从2012年开始试点,2013年全面实施,既有效解决了计算思维教学落地的问题,又使得程序设计基本功的训练更为扎实。
三、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MOOC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解决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学时压缩之间的矛盾,必须提高教学实效,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
1.将知识教学升华为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问题驱动的教学改革。精选教学案例,实施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多种解决方案-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的问题求解驱动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尽可能逼近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引导和训练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将程序设计的语言与问题求解的过程分开。先讲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的算法描述,学生理解了算法的基本思想后,再引入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这一算法,编写代码并调试执行。这一方法加强和促进了算法的构建,训练了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从而简化了对程序语言的复杂性的理解。
2.探索和实施MOOC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2013年开始执行新的教学计划,学时由原来的周学时“2(上课)+2(上机)”减少为“2+1”,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的深入?MOOC教学是很好解决的途径。
2012年起我们分别在“中国大学MOOC” “上海课程中心”等平台建设了“大学计算机”和“程序设计”MOOC和SPOC课程,已在多个学院的两届学生中进行试点。采取的措施为:
(1)采取“三不变”和“三变”。“三不变”为实验内容和要求不变、提交形式和时间要求不变;面向过程考核方式不变,包括期中、期末考核;平时答疑不变。“三变”是课堂教学从每周一次变成每两周一次;将MOOC平台成绩作为平时成绩一部分;增加了线上答疑和讨论。
(2)抓住MOOC教学的关键问题。实现翻转课堂和碎片化时间学习。翻转课堂的理想形式是线上学习、线下讨论,但是基础课班级较大,难以做到,目前的课堂教学是讲解重点、难点、常见错误、典型问题,引导学习。
实验是关键。特别是程序设计,在实验要求、强化实验管理更显重要,是确保MOOC教学质量很重要的环节。
需要监督、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这是MOOC不足的,现在正在改进。
(3)采取MOOC教学后学生的反馈。通过网络对参加MOOC教学模式的近600名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调查,统计如下:
①比传统课堂好,时间自由,效率增强,57%的学生选择;
②不如传统课堂直接监督,逐步推进,27%的学生选择;
③差不多,16%的学生选择。
说明大部分学生欢迎MOOC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多管齐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历来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过程管理再到考核方式的导向等多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如下:
(1)设计两门课程联动实验方案,精选实验案例;强调解决问题的思路,训练计算思维方法。
(2)强化实验管理,实现“三定”举措。实验课采用了限定实验项目、固定机位、限时提交的过程化管理方式,保证了出勤率和效果。
(3)强调面向过程的考核。以考促练、重在平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学生编写、调试程序能力的考核,如图4所示。
经过三年的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两门课联动改革,明确了计算思维培养的目标和途径,培养了学生计算思维意识、训练了计算思维方法,提升了计算思维能力,成效明显。
(1)我校学生参加上海市计算机程序设计科目(C、、C#)等级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2)2015年在教指委组织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成效评测”中,评测成绩居参试高校前列。
篇5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学生在学习知识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而每个学生都有其智能上的优势,传统的教学一味强调教学内容的统一、授课方式的统一,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别,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教师的作用应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激励学生来发掘自身的优势,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差异教学的内涵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和开展差异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实现学生各自的身心发展目标。
大学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的特点正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于学生作为教学的一个出发点,立足于有差异的群体,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差异化教学不仅立足于学生的差异,而是积极地探讨多元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在整个差异化教学的设计中,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激情,鼓励且不断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勇于创新。
1 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1 课程调研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授课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及对课程学习的期望,我们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调研,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这两门课,我们采用课上、课下,邮件、QQ等不同方式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所具备的基础能力情况和目标技能的差异。例如学生是否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否使用常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期望程度。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省份,我们也要了解学生中是否有部分人已经掌握了本课程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知识点,我们在安排差异化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内容的层次性,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给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使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面上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完成更高层次的综合练习。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差异教学目标
以前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大纲对全体学生统一设置,这种方式也常常会导致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跟不上。甚至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中,有同学反映像听天书,其结果是导致一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下降,到课率降低。而差异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化进行设计,教学目标是层次化的,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
我们把教学目标层次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拓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对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提高性目标是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拓展性目标是针对基础好,对所学课程有强烈兴趣的学生的要求。
我们采取的步骤主要有以下两点:(1)确定起点:对照教学课程大纲,通过对学生初始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差异化教学的起点。课堂教学参照绝大部分同学的基础能力进行教学,对基础特别弱的学生安排课前预习的准备知识,这些准备知识包括查阅文献、完成部分针对性的作业,事实证明,这种预习的方式对基础弱的学生很有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树立了自信,对问题的讨论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也不再抱有畏惧的心态。而对程度好的学生,我们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拓展的知识要求他们课后进一步思考。下次课堂会适当点评,学生们都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对计算机课程十分期待。(2)分层次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差异化教学大纲,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对起点较低的学生采用由浅入深、先慢后快、循序渐进的方式。同时把差异化教学目标再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形成目标链以达到最终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起点。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中Office应用,我们分别提出了基础点、提高点以及技巧点,有的学生会从基础的排版编辑开始,有的学生会直接进入到Office的高级应用。最终每个学生都从中受益,获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到了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课程的基本学习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创造性地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1.3 课程差异化教学内容设计
1.3.1 针对学生基本知识进行选择
根据我们多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调研,实际上一年级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水平是满足正态分布的。大部分同学对即将学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一定的预备知识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和较强都是小比例的。
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第二章是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主要内容是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具体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三部分内容,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但应用水平差异性很大,Word、PowerPoint掌握的程度远远高于Excel,因此我们在这一章教学中,采取了不讲或少讲Word和PowerPoint,增大Excel教学内容,对Word和PowerPoint安排详尽的实验内容,并鼓励学生完成高质量的word排版及PPT制作,取得很好效果。课下我们安排了Office应用大作业,大家自由选题,做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我们也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在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对学习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提供拓展性要求是进行综合的项目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们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仅灵活应用课堂讲授的知识,还根据问题的需要,通过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交流,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文件操作,在课堂教学中提及很少,但在做项目时涉及到大量的文件操作的技巧与方法,学生们一步一步攻克难关,当项目最后调试通过时,许多学生都感慨没想到一个学期的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从对C++一无所知,到能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他们都很感谢老师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1.3.2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
调整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授课对象分布全校非IT类所有专业,理工、人文、医科的学生由于专业不同,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及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对不同的大类尽量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专业进行联系,在使用和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学生已有的各方面知识,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心理、数学、环保、审美等方面的知识。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
1.3.3 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选择
90后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他们的学习风格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内向的学生几乎从不向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学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踏实、独立思考、善于与人沟通和协作是学生在大学阶段需培养的良好品质。因此我们采用性格互补,和谐发现的宗旨,安排了不同的作业。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作业PPT展示,我们要求学生上台演讲,平时从不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生,在100多人的大课堂进行演讲的经历,他们表示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1.4 差异化教学评价
教学的评估是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差异化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准备情况、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问题,从而进一步对差异教学过程予以修正。
1.4.1 差异教学评价标准
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这两门课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题库,在实施分阶段机考的试卷中,按照基础题+提高题+应用题层次出题,通过不同层次能很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平时成绩包括课程学习态度、课堂出勤率、实验作业与练习题。这些考核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由计算机自动评判。
1.4.2 差异性评价内容
根据学生的差异组织教学,评价方式就不能仅靠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我们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大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地从个人素质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能使学生更全面地展示与发展自己。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体系定位;程序设计;Web类设计课程;媒体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成为大学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尤其是非计算机类本科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国家教育部门对理工、文史经管和艺术类本科学生计算机教学性质、目标提出了参照性意见。在高教部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1]中提到,文科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文史哲法教、经济管理类和艺术类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与应用能力,去解决文科专业领域中的问题,达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重点、着眼信息素养的培养”的目标。
近几年,各大院校在理工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改中取得很多成功经验。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将计算机算法的学习融入到专业需求的应用开发中;加大Web类,数据库等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的设置力度;建设立体化系列教材体系和网络教学平台等,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范例[2-4]。在艺术院校或艺工结合的院校,培养具有艺工综合素养的本科生,为艺工融合服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北京服装学院自更名以来,经过20年来的学科调整和创新,学科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类学科已经成为学校办学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服装学院以文(艺术)学和工学为主,以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学、设计艺术学为重点,文(艺术)、工、经、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学校虽然规模较小,但学科分布广、跨度大、差异性强。根据近几年学生入学情况的统计,艺文和工经的学生规模已经平分秋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艺工兼备的院校。由于学科专业的多样性,因此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大,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对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也相差甚远。
1课程体系的定位与架构
从学校艺工融合的办学定位以及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出发,我们结合当前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和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确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定位的三个原则,共同性、差异性和关联性。
共同性是以提高艺文工经本科生计算机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原则,体现了对各类本科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能力的共同要求。与之相对应,建立课程体系中的艺工共享的基础层。在这个层面中,对艺工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是一致的,以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以Office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并重,相互促进。
差异性是以关注艺工经文各个学科专业特点,尊重艺工经文本科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原则,设置不同的课程和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提高各类本科生在各自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之相对应,建立课程体系中的应用层,它位于基础层之上,通过若干个教学模块来实现。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建立以程序设计为核心的模块,以提高本科生计算机编程和应用能力;建立以Web设计和多媒体为核心的模块,以提高艺类本科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尝试各种教法和手段,比如任务驱动、项目驱动等,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奠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联性是以促进学科交叉,艺工互动和融合的原则。与之相对应,建立位于应用层之上的融合层。在这个层面上,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体现艺工学生在知识领域彼此相互渗透和结合,增加艺工经文的关联关系。经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学生综合计算机素质和能力,以及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奠定学生跨学科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如图1所示。
2学科专业需求划分
为进一步理解学科专业需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将各学科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细分为四类:文(艺术)科类、一般工科类、定向计算机专业工科类和经管类[5]。
文(艺术)科类是学校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类别,学生总人数几乎占到总学生数的一半,主要包括服装设计与工程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造型艺术系和外语系的学生。文(艺术)科类以发展计算机艺术创意教学为导向,提高对计算机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在艺术创意中的应用能力。Web设计类和媒体设计类为本类本科生的主要课程。
一般工科类主要是指普通理工科专业,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对计算机科学课程有较高的要求,如材料学院各专业、信工学院的一些专业。一般工科类应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概念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为目标,兼顾计算机编程技术在后续专业中的应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更适合此类本科生。
定向计算机专业工科类主要指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设置了较多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开发能力,如信工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工程专业。在定向计算机专业工科类中,课程设置以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为导向,满足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兼顾对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对计算机科学专业能力的支撑。C语言程序设计对这类本科生是不可缺少的。
经管类应该介于一般工科类和艺文类之间,主要来自于商学院,除了信息管理与工程专业以外的学生,对应用需求有倾向于数据处理的,如会计专业等,也有倾向于市场推广的,如市场营销等。因此,此类的应用需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由此可以看出,在课程体系中,应设置多样化课程,并能形成多样化和个性化组合,同时,通过选修课制度给各类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方案,强化了对学生计算机素质的个性化培养。
3课程的设置与内容
在课程体系内容设置方面,除了要体现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符合课程体系结构要求和各学科专业需要之外,还要突出对各类课程核心内容的理解和传达,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在基础层中,由计算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构成。计算机理论教学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实践教学的内容目前以Windows XP、Word 2003、Excel 2003和PPT 2003为蓝本,附加一些较实用的软件,如数据恢复、格式化工场和视频编辑等。
在基础层中,建立以网络教学平台为重点的支持结构,把网络平台建成全天候、全程式、全方位、互动式的教学平台。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增加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强化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在本层面中,彻底学生解决计算机认知能力和基础不同的问题,为应用层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应用层中,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突出系列化和多样化,除了早期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最近两年,又增设了网页编程基础、数据库基础、网页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动画设计基础等课程,为艺工经文等各学科的学生提供了面向应用的教学平台。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网页编程基础和数据库基础共同承担了对工经本科生进行计算机语言和基本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网页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动画设计基础承担对艺文本科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广义上,C语言程序设计不仅是C语言本身,还包括C++,Visual C++语言,是程序设计的系列课程,其中C++是核心课程,C++中类的概念和方法是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最佳载体。C语言程序设计的设置应体现出C和C++的关联,符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的要求。
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既简单易学,又引入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机制和可视化程序设计环境,是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与可视化开发环境使用的有机组合。Visual 是基于.NET框架的Internet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平台,也具有了面向对象语言特征,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Web设计工具。网页编程基础、数据库设计是基于.NET框架,以Visual Basic为编程语言,以面向具体应用为目标,兼顾了培养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
类本科生设置的课程。这类课程以Macromedia Dreamweaver和Flash为载体,提高学生利用媒体类工具,进行艺术设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融合层上,目前主要通过学校公共选修课加以实现。在公选课中,开设动态网页制作,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以及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如: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环节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延伸或交叉的课程。这是今后一段时间中,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这个层面上的问题。
4结语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初步形成了面向艺工融合的一体化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架构。今后,根据学科专业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设立和优选一批模块化课程,尤其增加一组适合艺类学生学习的程序设计课程模块;向学生提供选课指导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目标、作用和方向;强化模块化教学和选修课模式的教学管理机制;贯彻抓牢基础、面向应用、贯穿实践和促进融合的教学改革理念,建立一个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符合大学计算机教育发展规律,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王移芝,林艳琴.“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8):35-37.
[3] 杜炫杰,叶惠文. 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9):12-16.
[4] 汤颖,余文芳.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J]. 计算机时代,2006(6):56-58.
[5] 修毅. 程序设计类课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定位与设置[J]. 高教研究,2010(3):32-34.
Ori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Basic Curriculum System for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Art
XIU Yi, ZHOU Yiling
(Computer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56-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一门基于工作过程分析,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实践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工作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规律与教学特点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不谋而合。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上,改变了传统理论与技能教学分离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能力训练、资源优化,实现理论与操作双重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包括教学管理与资源优化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空间一体化、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一体化等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实用性课程,非常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高职高专院校专注于学生技能培养,专业定向性高,因此,在展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必须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深入其中,走理实一体化教学之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并重。理实一体化教学关键在于知识理论与技能实践的统一,教学中应在精讲基本概念、操作原理后强化学生的操作练习,以刺激学生从大脑思考向动手转化,实现知识教学与技能教学的统一。其二,技能传授与能力提升并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必须在掌握某些技能的同时,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与自我素养,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适量、适度、有所提升地向学生传授技能,并以案例教学、合作教学等具体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适应高职学生阶段的能力发展要求。其三,课程设置与专业要求一致。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定向性,突出专业教学,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多、范围广、更新程度高,这就要求教学“有的放矢”,选择与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关联性最强的内容,以服务于专业教学,服务于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
2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与资源配置
当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及教学媒体配置职责分别归属于教研室、计算机中心及技术中心,而在此种教学管理――分配分离模式的影响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落实受限,如实训教学基地缺乏媒体教学资源、理论教学中缺乏实训支持等,进而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实现高职高专院校技能教学的办学目标。因此,要充分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将计算机教研室、计算机管理中心与教育技术中心隶属于统一管理部门,为组织教学、上机安排及计算机资源配置提供保障,进而强化教学管理,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最优化利用。与此同时,由于相关资源的支持,教师不但可利用媒体资源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且能积极参加项目实训,这对促进教师交流、合作具有积极作用,利于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3.1 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若是说教学管理与资源配置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大层面支持,则教学组织的具体化直接控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落实,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必须首先建立理实一体化展开的具体路径。
首先,合理规划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打造符合本校教学实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进行教材的编写时,要以详细的市场调研为基础,深入摸索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可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与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知识)、基本技能(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应用能力(局域网基础与应用、Internet基础、音频与视频的处理、flas处理、网页设计)三部分,以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及侧重点。其次,进行学时及成绩划分。学时课时划分直接影响着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所占的比重,考试成绩影响着学生对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投入度,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实践学时以加大技能成绩比重的方式,提升学生上机训练强度,如计算机基础教学总共分为76学时,设置理论知识教学30个学时,实践技能学习45学时。把考试的总成绩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理论方面的成绩,可以设置其占总成绩的2/5,另一个是实践操作方面的成绩,设置其占总成绩的3/5。最后,优化评估体系。教学评估是监督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是检测教学实效的必备手段,通过优化教学评估体系,一方面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关注学生能力的开发与提升,因此,评价不但要涉及到教学效果,且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以理论考试、上机考试、日常训练等方面的综合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以鼓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评价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训练程度。例如,将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考量,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评估的范围,并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使学生认识到平时成绩的重要性,以此激励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2 设置实训项目体系
由于受到学校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的影响,影响了学生们的“上机率”,导致高职高专学生上机操作的课时数没法得到保证。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操作成功的基础,实践操作更加深化了学生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训项目是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操作的基本途径,在上机操作中,可以适当嵌入实用性的综合实训项目,更好地将综合应用与基础实验相联系。也就是说,在实训体系中,所有的基础实验都可以作为整体综合应用训练的有机组成。比如说,以“个人网站的制作”为例,通过word文档处理的内容,可以作为网页的部分内容;通过学习、联系IE浏览器,可以有效搜索网站中的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相关资料;通过在Flash实验学习,可以为网页制作提供所需要的动画;在学习Excel、PowerPoint过程中制作出来的小案例,都可以在网站中进行共享。
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4.1 偏重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深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老师需要在此理念下,摒弃传统的、陈旧的理论教学观念,大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偏重练习、训练教学,而忽视理论知识教学。可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较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操作成功的基础,实践操作更加深化了学生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若理论教学不足,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后期练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偏重实践、忽视理论的教学观点,在关注实践教学的同时,重视起理论教学,精讲、细讲重难点理论后,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在训练学生过程中,以课上练习、课下作业、自我训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现实践对理论的验证作用。
4.2 偏重资源运用,忽视实训效果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需用到计算机、教材、多媒体等资源,而一些教师片面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关键在于资源的运用,于是教学中只顾自我演示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而忽视了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不到实训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技能掌握度,以多种实训方式展开教学。其一,设置实训项目,展开适度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编写计算机基础的实训教材,积极建设与综合应用与实验任务相吻合的实训项目。结合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以“够用”为原则,压缩原有的理论课教学时数,用作综合性项目的训练。其二,展开实训教学。在开展理实一体化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过程中,应该以“项目驱动、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的方式为主,从而更好地开展以综合技能、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
4.3 关注单项培训,忽视合作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展开,必须依靠教师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备坚实的科研水平、理论知识,且具备强有力的技能操作能力,能为学生展开实践提供可靠的指导。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计算机教师在日常培训中偏重本职培训,而忽视非专业培训,造成教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掌握不全面,如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电算化、ERP等一些新技术、新软件,严重影响了学生后期就业。因此,要求教师积极走出单项专业培训的轨道,积极深入市场,了解企业发展动向、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走向等,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向学生展示更全面、更先进的技术,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后期学习与就业。
5 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现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途径,其关注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统一,服务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该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入手,结合教学管理与资源配置要求,分析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路径,并从内容与理念构建、教学方式改革、教师素质培训等方面论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注意点,希望为相关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帮助和启迪。
参考文献
[1] 云正富,任友理,赵国庆.高职情境、项目、任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144-145.
[2]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8):63-65.
[3] 邹显春,张小莉,李盛瑜,等.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6):213-219.
[4] 张凤梅.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理实―体化教学[J].消费电子,2013(18):200.
[5] 于凌云.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9(5):24-25.
[6] 庄剑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3(35):153-154.
[7] 宋向红,白明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五法[J].中国成人教育,2013(6):184-185.
[8] 陈芳.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实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7):22-23.
篇8
通过对最近几年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认为我国普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学内容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比较少,教学内容亟需更新。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应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也未能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授课内容没有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来展开,可能会忽略计算机在各专业领域内的应用性。
1.2教学模式问题。
在我国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效率不高和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教学环境也亟需改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还采用课堂教学和相关实验结合的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这种模式不能给学生主动实践的机会,也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存在的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教学的开展,教学效果整体比较差。
1.3教学手段问题。
目前,高校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多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堂上课和实验教学,不但顾及不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1.4考核方式问题。
目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考试多采用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无论是笔试还是上机考试,考试成绩受到批改老师的主观影响较大。尤其是上机考试,每次考试都要复制上千张软盘,由于软盘质量问题,每次考试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软盘打不开的现象,影响学生的考试心情和考试进度。
2.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2.1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逐年上升,可以赋予学生选择相关课程的自由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可以根据知识深度分成3个层次:基础层,应用层和深化层。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和计算机深化课程的学习。
2.2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高校应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重视教与学两个部分。可以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多种媒体,将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能力,是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2.3完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制定“精讲多练、重在实验指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自主学习平台,促进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和考试方式的改革。高校还可以成立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研究中心,构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软件开发为一体的基础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
2.4改进考核方法。
增加平时上机实验中的考核环节,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程度,训练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若有创新,就可以得到高分。
3.结论
篇9
>>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统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浅谈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对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方式与改革建议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的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职业院校《MATLAB与电子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情境教学研究 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探索 论医高专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试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群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桂德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困境、本原与发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4):80.
Research on Public Basic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GAN Guosheng1,TIAN Yunke2
(1.Department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
2.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 Shiyan 442000, China)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弊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1 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以及提高信息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其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事关教学改革全局性的成败,更重要的是直接关乎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然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课程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受制于传统学习思维的束缚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师资结构配给不合理等等。本文旨在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建议。
2 问题成因的分析
2.1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受教育背景。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参差不齐,其计算机基础文化知识个体差距较大。基于这个原因,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差异巨大:水平较高的学生觉得教师教授的课程简单、乏味、缺乏挑战性,希望老师讲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而教师通盘全局设计的课业内容往往无法满足此类学生的求知需求,久而久之他们便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则觉得教师教授的课程比较深奥,希望老师放慢授课速度,将授课内容尽量细化。然而,基于相同的原因――教师通盘全局设计的课业内容,他们会因为无法接受的新知识越积越多久而久之也变得缺乏学好此门功课的信心和勇气。
2.2 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之惊人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然而,很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却还停留在WindowsXP和Office2003时代。高校学生是否适应现实社会需要,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社会,亲力亲为地感受该领域的最新技术需求,认真负责地搜集该领域最新动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融入到学生的教育实践当中。
2.3 课程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尽管当下许多高等院校都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教书育人,但是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很多高校教师还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机械死板地复述教材内容,其授课内容毫无创新可言,更加谈不上有针对性地讲授学生兴趣点集中的内容。这样就直接导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学得无聊、无意义,教师讲得没劲、没效果。
2.4 学生受制于传统学习思维的束缚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上述那样机械死板的课程模式当中,被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紧紧束缚,完全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其想象力被严重扼杀,其主动思维的动力被消耗殆尽。这样,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就会演变为单纯的“复述-记录-记忆-考试”过程,学生在传统思维的束缚之下,完全丧失举一反三的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尽失其中。
2.5 师资结构配给不合理
许多高校的年轻教师对职业规划赋予个性鲜明的期待,对职业内容给予较高的个人主观好恶,对职业方向更是充满功利性的经济化学术投入。然而这些年轻人大多会认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简单、枯燥、不具有挑战性,因此对课程重视不够,以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这样的公共必修课变成年轻教师获得教学资历的踏脚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近十年来鲜有变化,变化最大的无非是office版本的更新,但原理和方法基本一致。然而,计算机技术却以几何级的速度高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一般会分配给资历较深的教师。但是,资深教师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导致需要激情和冲劲的课程被人为地变为一潭死水,令学生们的学习毫无兴趣可言。
3 改革思路的探索
3.1 采取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教育教学方法
针对高校学生层次和基础不同,可以通过入学考试等方式将学生划分为程度不同的班级,然后按照班级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估模式等。
3.2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安排授课顺序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教材版本不断的推陈出新,合理安排授课顺序,尽量做到由简入繁、由浅到深的内容递进方式。在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方面,建议采取“教学内容要按照分层、分类的原则进行取舍;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内容选取要体现基础课教学的特征;教学内容选取要体现学科特点;教学内容选取不能增加学生课业负担。”[2]
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理论的目的在乎应用,只有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问题的解决当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才能算是真正完成。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属于应用型课程,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
3.4 改进教学方法,引进任务驱动法,增进学生的自觉性
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思想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强调以完成任务为中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任务情景中,通过让学习者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学习隐含在任务背后的科学知识。[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老旧,思维定式,内容陈旧,缺乏活力。只有将任务驱动法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才能营造出一定的真实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5 资格认证激励机制
为了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很多高校学生在课业任务之余都主动选择价格昂贵的辅导班,集中受训。在学生热衷于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大环境下,充分改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使之更加贴近考试内容,对学生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起到助力作用。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学生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而额外花费的时间和金钱。
3.6 开设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公选课
目前的很多高校都开有计算机方面的公选课,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呢?高校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公选课的内容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这些特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7 增强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增加学校硬件投入力度
适当增加课程选择的民主性,将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分配给所有教师。具体而言,要让学生有机会对任课教师进行资格选择,让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对其教授课程的进行选择。此外,高校还应当根据技术更新速度等因素及时将本校教学硬件实时更新,确保学生接触的是社会实践中正在被适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得到全面而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王贵军.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
[2]赵长伟,孙素环,王爱珍.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的探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 上一篇: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
-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