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特征

篇1

网络新闻综合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录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报道形式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由于结合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的优势,网络新闻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有机结合。将事件新闻以多维度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眼前。网络媒体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让受众享受到了充分调动各种感观的媒体空间。

2.超文本性。

超文本性又称多元性,多元化主体以及多元性的传播方式是网络新闻传播中呈现的状态和与众不同的特点。网络媒体不但可以以点对面、点对点、多对点的方式传播,而且可以实现网上聊天、论坛等多对多的传播方式,这是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的信息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这样的多元的主题与传播方式,让网络新闻比传统媒体在信息的传播时间上更具有优势。

3.易存储性。

一般的新闻媒介例如报纸,杂志等,会因时间久远,其纸张性能会因各种因素遭到损坏,而电视是同步播放,不易存储。而在网上阅读新闻时,当读者遇到感兴趣的新闻或话题,还可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而网络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当某家新闻网站全过程进行跟踪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开设相应的专栏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新闻信息,而此时网络刚好可以有效的进行存储。如果没时间阅读,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和浏览以前的新闻。网络新闻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使人们研究以前的新闻变得容易。只要在数据库里写下相关内容的关键词,就会得到与之相关全部的新闻,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4.交互性。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反馈是一个重要过程。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实现互动。与网络新闻实现了真正的互动相比,传统传媒反馈的及时性就比较差。读者和网站之间,通过E-mail、BBS和微博等方式,反馈更快捷,进行实时沟通和通畅的交流。许多新闻网站设有评论区,可以将读者的观点及时反馈,从而根据读者的需要,跟进新闻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

篇2

[关键词] 新酷儿电影;亚文化;后现代;身份认同;消费文化

酷儿是指“在文化中所有非常态(nonstraight) 的表达方式,这一范畴既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的立场,也包括所有其他潜在的、不可归类的非常态立场”[1]。其目的是打破男人白种人父权制下面的已婚异性恋作为惟一正统的立场,要认识到“性方面的多元流动状态”[2],并以此来进一步解构纯粹的异性恋/ 同性恋的二元分法。

根据《酷儿图景: 美国电影中的同性恋历史》(Queer Image:A History of Gay and Lesbian Film in America)一书,酷儿一词在电影中使用时,主要有以下特征的电影可以被认为是“酷儿电影”:非异性恋的人物形象在电影文本中出现,或蕴涵同性恋意味的电影,或电影制作者的酷儿身份渗透进电影当中;其次指观众的心理过程,由观众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影像解读而来,是影片中的亚文本(subtext)或隐秘文本(hidden text)。

新酷儿电影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独立电影界,是酷儿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其发展到90年代所呈现出的新面貌。电影学者B-卢比•里奇于1992年9月在英国《视与听》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新酷儿电影》,首次界定了“新酷儿电影”(New Queer Cinema)这一概念。“它们都进行着挪用和拼贴,用社会建构主义观念重写历史。坚决打破旧的人道主义观点和以前电影、录像带里的身份政治体系,这些作品态度不恭,却充满能量,既是另类的极简化的,也是过度的。总而言之,他们充满了意志力。”[3]

在新酷儿电影的发展历程中,自20世纪90年代呼唤新的人道主义和身份确认的反抗姿态逐渐被消解,演化为90年代中后期酷儿亚文化传播中体现的模糊立场与妥协策略。赫伯迪格将亚文化的风格称之为“符号的游击战(semiotic guerilla warfare)”[4],对主流社会和主导文化来说,亚文化的风格和认同意味着一种反抗。然而这种反抗也只是风格上的,主要体现在符号和象征层面上,是一种想象式的问题的解决方式。伯明翰学派鲜明的新“左派”倾向,尖锐地提出了亚文化被资本主义霸权和社会经济结构收编的宿命。

在后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大众并不是一个单质的整体,而是由各种社会集团和亚文化构成的。酷儿们已经被美国主流文化更多地塑造为一个市场目标,而不是一场政治运动。一方面,大众以不同的消费方式维持各种亚文化身份,颠覆主流文化的同质化;另一方面,文化工业也对其大加利用。这使得新酷儿电影从新世纪初开始告别边缘,在呼唤传统主流价值回归的同时,也成为媒介分众市场下的目标,在类型、形象、媒介中日益呈现多元化、碎片化。

一、特 征

新酷儿电影充分利用后现代观点和美学风格,它质疑性别身份的中心主义论者,在表现形式以及关注性别和欲望身份的主题上可以迁移流动。在后现代语境下,原本固有的群体认同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获得了更多新的文本阐释意义。

(一) 建构与模仿:从缺席的人到可见的人再到缺席的人

酷儿群体作为媒介再现的少数群体之一,因其性取向是群体中的成员自我定位的,所以他人无法自动识别其成员。人们对于同性恋的印象以及同性恋自身的识别主要依靠媒体的再现力量实现。再现是一种符号选择与组合从而产生文本意义的过程,并且进行再现建构的符号往往裹挟着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印痕,带有符号生产者的主观意图和观念,因而媒体再现是部分的真实或不真实。“这种意义的制造实践是一个基本的认知过程”[5]36,它不仅仅是符号选择过程的结果,权力结构以及社会主导和从属关系的体现,还是意识形态的凸显。

在新酷儿电影尚未发迹之前,媒体对于酷儿亚文化的建构着重于勾画“刻板印象”(stereotype)并涵化大众认知,对酷儿群体进行形象或概念上的标准化,建构简化、泛化的符号,以区别社会主流群体。用来构建刻板形象的原始符号一般代表了相关群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和背景,而且被选择的符号对涉及的群体进行了普遍的预设。[5]37大众传播中对于刻板印象的重复再现,对于受众的认同形塑产生极大影响,经由认知发展到刻板形象便会轻易过渡到偏见层面。大多数偏见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它是社会习得的结果。[6]20世纪80年代的酷儿形象,一边继续着以往单面的人物形象,一边做着塑造正面人物的尝试,但都只是浅尝辄止,而将性取向、性别、社会阶级等作为目标的社会偏见,往往用以提升彰显存有偏见之人的优越社会地位、社会权力等。电影中的酷儿形象处于缺席状态。

新酷儿电影的出现及发展,一方面反映出媒介文本解读的策略倾向,另一方面,揭示了酷儿亚文化群体基于媒介再现的认同方式。主流文本中大多数关于酷儿形象的建构是为了满足主流观众的需要和好奇心理,男女同性恋行为被当作是对事物“正常秩序”和所谓主流社会正常规则的威胁。基于此,对于酷儿亚文化群体内部成员的自我认同,表现为一种对抗性解读的倾向。当该群体成员对于媒体所再现的事物有所了解或亲历之后,这些内容与自己的经历不断斗争,产生有意识的抵抗,逐渐意识到媒体在表现他们形象时是主观选择和建构的过程。这一解读最典型的表现则是90年代初新酷儿电影勃兴,塑造“可见的人”,将酷儿在电影中的缺席变为“在场”以及其后虽然声势减弱、但仍旧努力尝试的酷儿独立电影。与此伴生的则是现实生活中政治层面上的身份认同。

同时,人的认同性有赖于他人的再认以及对这种再认的自我确定,即需借助于“他者”的概念形成。在这种他者认同中,由于受所属阶级意识形态及受众消费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媒介倾向于生产同一水平线上的大众性内容,这种方便倾向于某种特定解读的传播使得主流观众对酷儿群体的媒介文本解读通常采用闭合的方式,即一种依照媒体安排的叙述框架与叙述策略来理解和接受的主流性阅读。世纪之交以来的新酷儿电影彰显了酷儿对于美国社会传统价值观的认同,电影媒介中呈现的酷儿形象与他们的生活趋同于传统异性恋价值矩阵,相应的,酷儿作为自我定位的少数群体,由于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对于自身形象的认识与塑造没有太多的选择,酷儿群体认同出现了主流型解读,即对于媒体宣扬的本源性的传统的文化规范与价值观念,许多酷儿大致上会受媒体观点的支配,而酷儿形象所包含的意识形态意义缺席。对于酷儿群体来说,他们的身份在很多情况下并非自身定义的,而是被给定和设计的,在一定意义上,他们的身份是一种由社会、文化以及权力建构的产物。

(二) 暧昧与妥协:亚文化资本

酷儿亚文化的传播与市场有着暧昧的关系,一方面,酷儿亚文化经由大众传媒生产的商品来传达信息,使其风格的传播在成熟的市场体制中得以进行,另一方面,新兴风格的创造与传播无可避免地与生产、宣传和包装的过程联系在一起,致使附着在商品上的意义被有目的地扭曲或抹除。这一关系也昭示了在体制内进行传播的亚文化的宿命色彩:拒绝收编,亚文化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安身立命的基础;接受收编,就意味着商业化,要在一定程度上顺从另外一套规则,面临着作和被解构的威胁。[7]

新酷儿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兴盛,体现了酷儿亚文化群体利用大众传媒宣传自己的积极角色。酷儿亚文化群体在市场与生产中的兴趣和主动性,彰显了酷儿亚文化的风格和反抗精神。在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亚文化风格的传播依赖于一个新的商业和传播体制的网络或基础建设,它在成熟的市场体制之下才能得以传播。在大众文化商业机制中,酷儿亚文化的传播被建立了一套新的惯例,亚文化产业成为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兴产业,基于商业化的组织和时尚化的掠夺,使得原本特立独行的亚文化风格成为大众文化和商业现象,被推广为一种普及化的符号,反叛风格成为市场风格和消费风格。在主流文化收编的过程中,作为商品的亚文化,使得亚文化的生产者――亚文化群和商品之间形成了疏离,而亚文化群体还在不断生成新的资本,无论是独立电影中的新符号,还是酷儿电影节、电影院、录像带租售等相关产业,都揭示了酷儿亚文化参与商业活动的多样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呈现出酷儿亚文化在传播中对于大众文化的暧昧态度,一方面积极利用大众文化中的优势传播途径宣传自己,另一方面在传播内容上,大众文化的传播主体根据自身意识形态的认识,使得酷儿亚文化意识形态的意义发生了实质改变;酷儿亚文化群体本身逐渐向主流文化妥协,较之于庞大的大众文化商业消费体系,酷儿亚文化参与市场的多样性与主动性被打了折扣。

“亚文化资本”(Subculture Capital)这一概念带有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的色彩。“亚文化资本”就是赋予亚文化群一定地位的文化资本,揭示了权力和亚文化之间复杂纠缠的关系。亚文化对于商业化的暧昧态度与妥协策略,在持文化乐观论的学者中,赋予了其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些特点,其探究的焦点不再是收编过程,转而指向“大众的活力与创造力”[8]。约翰•费斯克认为,亚文化在消费大众文化的商品时,被收编后变成大众文化,亚文化能够对文化商品进行反抗式解码,利用商品进行“反收编”,在符号的游击战中对付、挑战强势者所宰制的社会秩序,在对拼贴和再创造中“生产”和意义。[9]明显带有民粹主义和消费至上主义的观点招致了许多批判,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中,传播活动的分众化、互动化增强,在日益重视受众个性化需求的今天,以约┖•费斯克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电影传播中的受众本位意识与消费主义观念具有借鉴意义。

(三) 异质与:受众本位与消费文化

电影媒介本身具有传播性与商品性的双重属性,这决定了电影观众既是大众传播中的受众,也是电影商业本质之中的消费者。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影传播这一传统的大众传播形式呈现出新的特征:电影从大众传播时代进入个人媒体时代,电影受众从大众转变为个人,主要的传播方式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这使得以受众为中心的受众本位观愈发得到重视。

美国新酷儿电影的发展与电影产业的受众本位诉求有着密切联系。受众的分众化、个人化对电影传播提出新的要求。新酷儿电影产生之初,拼贴颠覆、反传统等消解既定结构的影像风格反映了酷儿亚文化受众在生产式中对于异质的建构,酷儿独立电影的发展、酷儿电影节的兴起以及针对酷儿亚文化人群设立的电视频道、录像带租售产业,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了这一亚文化群体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酷儿电影在类型上得到了广泛拓展。类型片的叙事主要“依托一个能够引起最大范围观众兴趣的故事情节,一般描绘的是人的普通情感,使普通的观众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10]。电影类型的根基存在于大众的文化趣味和偏好中,同时,明星作为符号,被当做电影叙事的方式之一,使得新酷儿电影最大程度地迎合了当时美国观众的精神需要。类型、明星制等满足主流观众需求、消解酷儿亚文化异质性的同时,精英电影与独立电影也在进行着多元的文化建构,使得意义的生产和与同质力量的抗衡打破了主流文化相对权威的元叙事,呈现出无中心与碎片化。而对于受众本位的夸大导致了迎合受众的媚俗趋向和盲目追求经济利润的偏向,同时也悄然影响着主流消费者和亚文化群体消费者自身的消费方式与心理。

马克思认为,生产决定了消费的内容,而消费需求则决定了生产的对象,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表现在新酷儿电影中,则是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消费仪式取向,并在消费电影中呈现后现代消费方式的多元化。随着电影与广播电视、互联网、多媒体等界限的日益模糊,全新的传播手段打破了电影院对于电影传播的垄断。电影消费方式从以往单一的电影院消费延展为多种渠道。网络社群对于电影所传递信息的再创造,体现了信息的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有赖于信息自身的传播力,而不再完全依赖于媒体;对于电影附属文化(电影杂志、电影评奖宣传活动等)和电影周边产品(电影原声唱片、电影人物形象玩具、同步网络游戏等)的消费,迎合了后现代社会个体自我主张、自我表达的强烈欲望。消费时代的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基础上,普遍寻求精神文化消费这一较高层次的满足。在这一层面上,电影更多地指向个人意义上的文化心理需求,大众通过消费在符号中建构自我。新酷儿电影在后现代社会不可避免地作为被消费的对象之一,一方面,主流观众得到了娱乐休闲或社会交往中的身份区别与认同;另一方面,对于酷儿群体观众,电影还承载了精神与情感的寄托和自我实现的意义。无论是处于何种文化中的群体,通过对文化的消费,受众在寻求精神文化上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过程中,达到了对于个人的社会身份的定位。

二、反 思

在后现代媒介融合的潮流中,美国新酷儿电影亚文化传播所隐含的媒介转型期在电影文化传播上相应的转型以及传播中的仪式模式,所表现的当下意义值得深思。此外,以美国新酷儿电影中的亚文化传播为借鉴,对于处理好各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传媒在大众传播中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值得探讨。

(一)自反性:电影文化的泛媒介化

在计算机和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电影文化作为大众流行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泛媒介化的影响。媒介融合最本质的特征是数字化[11],它使得电影文化超越了以往以胶片、荧幕、电影院为主的有限的媒介形态。

在此基础上,数字摄像机的高性价比与易操作性赋予了电影更充分的参与性,电影观众由传统影院观影机制中的被动看客转变为了主动参与电影的实践者。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和娱乐消费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电影文化日益广泛而立体,由电影网站、数字视频、电脑游戏、多媒体、主题公园等组成。在产业层面上,电影与新媒体的融合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联系其他媒介渠道来延伸电影或其他娱乐产品的商业范围的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同一商标下的内容跨越多种媒介被广泛播映”[12]。

在媒介转型时期,自反性(Reflexivity)更多地表现在对于新的媒介形式本身的自我指涉,即对新媒介的介入所引发的激荡而进行思考与检视,并内化为一种敏感的自我意识。而从媒介传播内容的审美接受层面来看,自反性类似于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观众与作品存在着一定的审美距离,需要观众自己对陌生化的作品进行解析以完成审美目的。由此可见,自反性一方面呈现出新媒介为提升其独特价值而在编码过程中体现的强烈张扬的表达渴望,另一方面也契合了受众在解码过程中颇具能动性的意义生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酷儿电影在数字化电影制作中,对于自反性的解读准确地称为自觉性,或一种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既来自于电影影像制作本身和产业经济的宏观背景中,也来自于电影观众尤其是酷儿亚文化群体的受众。多媒体的兴盛为酷儿亚文化的传播打开了广泛的传播途径,其中不乏酷儿亚文化群体成员本身自我意识的觉醒,借助数字影像,反观酷儿群体自身,积极寻求认同与建构。然而,随着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逐渐融合,在经济层面,无论传播内容抑或传播形式,酷儿亚文化的传播都成为娱乐工业和商业资本追逐的领域,银幕上的主动呈现与敞开自身吸引了受众眼球并引起广泛探讨,但其本质并未走向真正意义的“反照自我”或“反省自身”,达到布莱希特的戏剧或戈达尔的电影中的“间离效果”的状态。主流电影中的认同机制所蕴涵的自我意识,更倾向于构造吸引眼球的电影,它把观众带入了自我陶醉的、浸泡式的观影状态。因此,泛媒介化之下的电影自反性,确切地说是一种由“他者”言说或诉求的自反性。

(二) 传播的仪式观:参与者对于价值的确认

传播的传递观注重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侧重传播效果的分析,较少注意传播的文化影响。传播的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则具有更宏观的视野,它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强调文化的共享。传播的仪式观是对于传递观的递进,是在传递观基础上对经验主义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同时对于流行文化、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更合适的研究角度。现代社会具有的高异质性,使得大众传媒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在价值观迥异的场域中维系社会情感。这契合了仪式传播的理论特点。首先,仪式观中的传播主体是平等的参入者,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建构的模式有利于排除经验主义研究中出现的传者中心论和受者中心论的研究偏向。其次,通过符号解读,有利于分析文化的传播意义。此外,对于传播的分析从零碎的认知、情感、行为层面上升为文化层面,所涉及的深度与广度都有所扩展。[13]

20世纪90年代之前,酷儿群体只是作为大众传媒中普通的信息接收者,而当90年代初酷儿群体开始利用大众传媒,酷儿电影人开始创作反映酷儿群体的新酷儿电影,原本的信息接收者与作为传播发起者的媒介组织开始融为一体,他们的主体性超越了一般意义上传播发起者对信息接收者反馈的重视,而是直接成为信息内容的生产者。由于内容生产者是广大信息接收者的直接转换,因而易于亚文化群体的接收者有效解码,这也是接收者主体性的情感表现。仪式传播凸显了接收者的主体性。但是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对接收者主体性的强调(无论是对亚文化群体还是主流文化群体),表明仪式传播将传授双方调整至相对平衡,亚文化被淹没于主流文化中,以保持和现实的一致。而对于信息接收者即社会大众的过分强调,容易导致接收者与传播者融为一体,接收者与传播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因对立的消失而不复存在,因而也无所谓接收者的主体性。这使得当今大众传媒日益媚俗、大众陷于电影媒介所营造的消费仪式中,而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区别于传播者的主体,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和认知。

当新酷儿电影的传播从起初酷儿群体带有自觉意识、突出受者主体性的仪式传播,走向大众传媒向主流社会的仪式传播,将接收者带入新的传播仪式氛围,传者开始根据受者的反馈调整传播策略,表面上是传者与受者共同参与从而建构的传播仪式,其实质只是呈现出一种拟态真实,其中无不渗透着传播发起者的价值观念,使受者丧失主体性,达到对受者的精神控制,从而建构传者希望的秩序状态。

(三) 文化移情与第三文化: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身份内涵

文化可以按照群体的大小被分为宏观文化(macro culture)和微观文化(micro culture),前者的群体可以是一个国家、民族,后者则可以依性别、职业、地域等来划分。一种文化由其所属群体成员创造、继承并发展,文化群体的成员在文化认同中便会具有一种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以体现文化群体成员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感,“文化身份的特征由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感表现出来。”[14]

主流文化与酷儿亚文化分属不同的文化群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时,其各自的文化身份会对传播内容和方式带来影响。文化身份的内涵使得接受信息的主体在感知另一文化传递的信息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身文化背景决定解码方式。而文化移情与第三文化概念的提出,则试图完善跨文化传播的局限。

文化移情(cultural empathy)即跨文化传播主体有意识地超越所属文化的框架模式,摆脱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约束,在主动对话与平等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移情包含了一种认识成分(思考),一种情感成分(感情上的认同)以及一种交流成分(活动)。”[15]大众传媒在构建大众文化移情能力时,应把握文化移情的核心是对于文化差异性的认同与感知,因而要注重培养受众的文化敏感度和文化适应力,使受众客观地接触、了解酷儿亚文化,克服自我中心、刻板印象、防御行为等文化身份内涵引起的移情障碍。同时,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通过传播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文化结构,即第三文化,它含有传播双方的文化身份特点,是双方互相适应、各自调整的产物,使得双方文化身份特点相符。这种带有妥协色彩的多元文化策略则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主流文化与酷儿亚文化未必因权力、阶级等而相对立的分离状态。第三文化的调和带来跨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融。

三、结 语

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分离、差距以及界定都是有时间限定的。今日是亚文化的事物,明天可能会和主流文化沟通、融汇、转化。同时,亚文化在时间上是相对的,有时候它也能够被吸收到主导文化中。[7]任何容不下亚文化的社会、不能吸收亚文化的社会是“脆弱、僵硬和迟钝的”[14]。酷儿亚文化的传播在不同阶段反映出亚文化研究理论根据时代语境的变迁,从早期伯明翰学派对于风格、认同和权力关系的考查,到后亚文化研究中费斯克等人对于受众建构自身时碎片化、个人主义的方式和受众在消费中的文化价值。而在传播模式上,一方面在传递观基础上,仪式观构建着参入者的主体性,而另一方面,强调受众本位的注意力模式消解着传者与受者间对立而统一的关系,主体性被打破,多种传播模式的交叉归根结底还是见诸于发展中的大众传播与电影产业、社会历史文化的互文关系中。因此,对于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理论的运用应结合时代语境,在辩证地运用中进行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1] 李银河.酷儿理论面面观[J].国外社会科学,2002(03).

[2] 李二仕.酷儿理论与电影[J].当代电影,2009(06).

[3] Maria Pramaggiore.Fishing for Girls: Romancing Lesbians in New Queer Cinema[J].College Literature,West Chester,1997,24(01).

[4] Dick Hebdige.Subculture:The Meaning of Style[M].London:Methuen,1979:175.

[5] [英]利萨•泰勒,[英]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刘燕.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D].浙江大学,2007.

[7]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8]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钮,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7.

[9] 秦璐.消费主义语境下电影受众本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10] 徐红.论媒介融合潮流下的电影文化转型[J].电影艺术,2008(03).

[11] [美]斯蒂芬•基恩.电影,融合与新媒体[M].纽约:Palgrave Macmillan,2007:6.

[12] 陈力丹,主持.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关于传播“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讨论[J].国际新闻界,2008(08).

[13] 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J].外语学刊,2000(01).

[14] [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ィM].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88.

篇3

网络传播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的信息化,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来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的实现能够使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最便捷的方式进行传递,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这也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无论是从形态上还是特性上,网络传播明显克服了传统媒体存在的某种不足,它不仅兼备了新闻传媒的具体特点,也突出了自身的传播优势,这种优势也是网络传播的时代特征。其一,网络不但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还是存储信息的基本载体,网络传播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种需求,传统的新闻媒体强调的是“内容为王”,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用户完全可以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这一意义上讲,网络传播真正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其二,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征,它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单一性的传受关系,在网络传播中,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只要他愿意,随时随地又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的主体地位得以显现;其三,网络传播的信息主要是以数字形式存在,它具备了报纸文本传播的优势,广播声音传播的优势,电视图像传播的优势,使用起来更为高效、便捷,其竞争力也不言而喻。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一)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正面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它成功地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足,其对当前新闻采编产生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新闻采编的多媒体化和立体化,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它不仅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结合起来,还可以将传统模式下的多种传播形式同时使用,更有助于受众对所传播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掌控;其二,网络传播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传统的新闻采编非常注重新闻的时效性,但是因时常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新闻的跟进性难度很大,鉴于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些新闻报道很难在第一时间完成,而网络传播完全可以摆脱这些因素的限制,且能够充分实现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的统一;其三,网络传播能够突破原有信息传播载体的容量限制,大幅度提升新闻传播的信息量,例如,报纸就容易受到版面的限制,编辑的信息很难将新闻的全貌呈现给受众,相对而言,网络则可以实现无线连接,确保新闻报道内容的全面性。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负面影响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但因其自身的随意性、复杂性以及难控性等特点,也给新闻采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使新闻采编的严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与新闻的时效性一样,严谨性也是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但是,网络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容量也要比传统新闻媒体大得多,这就加大了对信息的甄别难度,使新闻报道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与传统的新闻采编相比,无论是文字措辞,还是对信息准确度的掌握,都缺少一定的严谨性,加之网络信息的难控性,虚假信息屡见不鲜,都给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二,网络传播在新闻评论方面过于肤浅,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新闻评论深度不够,尤其与纸媒相比,传统纸媒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新闻评价体系,且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人员和评论人员,新闻评论深度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网络传播由于缺乏深刻性,受众对其信任度也就有所下降。

三、结论

篇4

这里,“角色”这个概念的运用,实际上是在强调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人的因素。人有喜怒哀乐,有情感倾向,就会有主观立场。这一点广播播音与平面媒体有着一定差别。报刊网络上的文字图表跟情绪和主张也有关联,但这种关联是通过阅读行为由接受者去主观感受文字图表里的情绪和主张,而且,这种感受会因为接受者文化和阅历之间的差异而存在强度上的不同。文字图表本身仅仅是工具而已。不存在情绪问题,更谈不上主动透露出自己的立场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图表的传播更接近新闻传播对客观性的要求。而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员则不一样,他们播报的是客观性很强的新闻,但是,在播报的过程中,作为人的情绪、倾向、主张、立场是无法完全被屏蔽掉的。这里。就提出了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新闻播音需不需要立场呈现?新闻播音的立场呈现和新闻的客观传播之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新闻的客观传播怎样在新闻播音中得到落实?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新闻播音不可避免地会呈现主观立场

严格地说,新闻播音不能简单地和新闻播报划等号,它包含的领域是随着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断拓展的。比如,新闻评论、新闻访谈、新闻直播、新闻连线等,都是新闻播音的具体领域,表面上看,新闻播音员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工种,但是。只要我们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这个工种会打上作为人的播音员在社会生活中的情绪、立场、观念的烙印。也就是说,广播电视新闻是最具感性色彩的传播。哪怕是标榜绝对客观的西方广播电视机构,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也难逃感性的影子,即使他们的播音员没有任何抑扬顿挫地冰冷播报,也可以看做是播音员某种情绪的呈现。正是这个特性,作为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接受往往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还会附加上对播音员的感受:齐越的庄重大气、夏青的端庄持重、方明的开合自如、罗京的不苟言笑、李瑞英的落落大方、海霞的亲切面孔……都是新闻播音员在完成新闻传播后留给受众的印象。而这些分明就是他们个人情绪和观念的流露。

正是由于播音员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才充满了感性色彩。必须指出的是,上述播音员的个性特征中,虽然都带有他们各自的主观成分,但是,还不能完全把这些个性特征等同于他们在新闻播音过程中的立场呈现。这里,立场呈现显然是要比播音员的个性特征更能体现播音员的整体素养。如2008年。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赵普含泪主持抗震救灾节目等等,都可以看成是这其中的代表。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新闻播音的立场呈现不仅包含着播音员的个性特征,而且还关系到播音员的政治素养、文化修养、人文涵养。从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来看,那些在立场呈现时表现出色的播音员,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对新闻的传播,帮助乃至深化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和认识。

二、新闻播音必须体现客观传播

真实、客观是新闻有别于文学艺术的根本届性之一。也是新闻的一条基本规律。1900年,美联社提出了“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它要求记者“不党不私,平衡公正。”这可以说是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被确立的开端。在我国新闻史上,梁启超在1903年提出了“报之以客观”的主张:民国初年的名记者黄远生则进一步提出“力变其主观的态度,而易为客观。”

回到新闻播音的课题上,新闻播音员作为新闻传播中的一环,绝不是新闻的制造者,他只能是新闻事实的传播者,不管新闻播音员有着怎样的主观立场,都不能改变新闻事实本来的面貌,也就是说,新闻播音必须体现出新闻的客观性。其传播行为应当是客观的。在这个选项下,播音员这一角色可以理解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声音形象工具。它是被用来传播广播电视新闻的,而不是用于别的方面。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中,必须要求播音员按照所在媒体要求将新闻稿件准确播出,哪怕播音员出于个人主观上的认识而不同意某一条新闻播出。换个角度看,新闻事实在新闻稿件上呈现得客观与否,新闻播音员是不承担责任的。新闻播音员倘若按照自己的主张更改新闻事实,哪怕这种更改可能最终被证明确实是客观的,但是职责程序上说不允许的,违反了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是错误的。

当然。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就是说,我们的报道必须绝对地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为了某种需要而给客观事物附加一些东西,或者歪曲事实,改造事实。

更进一步地来认识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其一,新闻播音员的工作对象――新闻稿件、新闻事件是客观存在;其二,新闻播音员必须准确地在自己的工作行为中体现上述内容:其三,播音员的主观立场同样是一种客观存在,播音员从各自的主观立场出发,理解新闻稿件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也是职业特性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新闻播音只有始终处在客观传播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职业价值,并产生符合传播规律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如何处理新闻播音立场呈现和客观传播的关系

毫无疑问,新闻播音的立场呈现和客观传播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得益彰,和谐共振才是彼此关系的最佳状态。

如何处理新闻播音立场呈现和客观传播这一对关系?以笔者之见,首先不能将两者对立,必须强调新闻播音的立场呈现和客观传播是一对相互关联的整体。不可分割。对于新闻播音员而言,再独到的立场,也只能是在新闻的客观传播中得以体现,而新闻的客观传播,因为是经由播音员这个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刻上这个人的痕迹,他的情绪、思想、倾向、立场必然会通过他的播音艺术作用于新闻的客观传播,并影响到这种传播的实际效果。

篇5

一、当代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分析

(一)性质观的变化

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之后,新闻事业的性质观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阶级舆论工具”转化为“企事业管理工具”。在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就是以报道新闻为主的阶级舆论工具,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和舆论,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展目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由某个特定的機构来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深入下,新闻媒体开始成为市场主体,新闻事业也具备了双重属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人们将这一阶段的新闻事业性质总结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学界开始重新分析新闻事业的归属权,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诞生伊始,新闻事业就有着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可以为人们提供信息、娱乐与知识,有着“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特征。

(二)文化事业属性

随着社会的变革,政治生活开始成为了社会生活的组成,新闻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工具,现代社会强调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新闻媒介开始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凸显了新闻的产业属性。近年来,在新闻产业的变革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的建设,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从广义上而言,文化就是人们精神与物质创造的综合,从狭义上来看,文化就是人们的精神产物,其本质属于核心价值观。

新闻活动是人们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新闻事业有着信息产业与意识形态工具的双重属性,也兼具文化属性,作为新闻工作者,在社会文化中需要肩负重任,意识带新闻传播的价值观以及新闻媒介的特质,从而进一步推动新闻工作的发展。可以看出,在新闻事业的属性方面,应该具备精神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工具的双重属性,在市场的发展下,新闻事业开始成为市场主体,具备了产业的属性与文化事业的属性,在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文化建设中也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对新闻事业文化属性的理解

社会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两个内容,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出文化的作用,需要注重横向以及纵向社会传播。目前,我们所说的社会文化都是狭义方面的精神文化,就是人们创造的技能、知识、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其中,新闻工作人员属于社会文化的主体,他们在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念的创造上,作用重大。在大众传播时代,新闻事业也具备了更加显著的文化传播功能,人们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电影、杂志来开展传媒活动,对于社会成员,可以起到娱乐教化、教育引导以及传播知识作用。通过这一渠道,促进了社会成员技能、知识、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传播。

三、如何发挥出新闻事业的文化功能

从新闻事业的发展来看,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强调,在发挥新闻意识工具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出新闻事业的经济功能:

首先,要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新闻媒体的文化性属于其重要的身份特征,有怎样的组织文化,就会造就出怎样的新闻事业,形成相应的媒体精神,关于这一问题,学界也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纵观目前的新闻机构来看,相当一部分新闻机构还缺乏组织文化自觉精神,阻碍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其次,注重发挥新闻事业的文化功能;所谓新闻事业文化功能的发挥,相对于社会而言,即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相对于特定读者而言,即要有文化服务意识,要有满足其文化需求的意识——满足其文化追求的需要,满足其文化栖息(生存)的需要(文化是人的精神生命)。我们常说“叶落归根”,为什么要叶落归根?其实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文化家园。面对特定人群的新闻媒体,应成为特定受众的文化家园。使他们的精神在这里得到栖息,在“自己的媒介”上找到自己的精神生命的归宿。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微博 文体 微博新闻

微博是传统博客的一种变体,用户可以通过手机、E-mail、Web等方式短消息,实现即时分享。当前,微博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使新闻传播出现新的形态和传播方式,而且逐步催生出一种新的新闻文体,本文试图探究这种新型新闻文体突出的特点。

基于微博技术特点而催生的文体特征

从技术上讲,微博用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自己喜爱的形式构成文本,上传到网络,方式简单而又随意。

文字简短,事件核心突出。微博对内容字数设限,如新浪微博为140字,多一个字都发不出去。由于技术上对字数的限制,导致微博新闻文字简短,有的甚至只是只言片语。一般来说,该类文本的主要内容突出,写作虽不讲究文法,但迫于字数的限制,自发地形成类似于倒金字塔写法中的导语部分的独特形式,能够直接交代出事件核心,使得followers的注意力指向非常明确。例如,一则关于香港人质事件的后续微博新闻文本:

“一个民调显示,香港媒体的公信力创下1998年以来最高,学者相信和最近媒体关于菲律宾人质事件报道的表现有关,负责任的报道,让香港产生上下同心的感觉。至于i认为媒体存在自我审查的比例,也创1997年以来新高,认为媒体对批评特区政府有顾忌的人数也上升。”(闾丘露薇2010年9月15日9:25)

短短的百余字,要素较全面且令人一下子捕捉到了重点。

不过,多数的文本作者不是传统的新闻人,他们的写作更为简单,如两则关于“曹操墓事件”的文本:

“曹操墓发掘方回应‘造假说’”(覃伯玉社会2010年9月21日00:46)

“闫沛东称真曹操墓在河北磁县 证据将全部公布”(szshkq12010年9月14日10:44)

上述两则文本,虽非五要素俱全,但也已经明确了事件的核心。

施拉姆曾经在其著作《传播学概论》中提出了一个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来解释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几率: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报偿的保证是指传播内容和信息使受传者感到满意的程度,费力的程度是指使用某种传播方式或传播媒介的难易程度和所耗费的精力及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带给受众的信息价值越高、受众获取信息越容易,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几率就越大。在微博新闻文本中体现出来的文字简短甚至可以说言简意赅的特点,使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就可以判断该信息是否有价值、是不是为自己所需要,在当前阅读以快速浏览为特征的时代,微博新闻的这一特点显然符合大众口味。

形式与表达的随意性。微博在获得用户资格及使用这两个关键环节中都体现出“零”门槛。获得用户资格时注册的过程非常简单,网民只需填写电子邮件地址、设置登录密码即可;而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会用手机发短信或者会上网,就可以将自己的所做、所见、所思发送到个人微博上,而且,微博在写作要求上呈现出“零编辑、零语法、零文采、零形式”的特点,这反映在文本形式上,就形成了微博文体与传统新闻文体最明显的不同:微博主在内容和措辞上不受约束,以自己的所好、所能信息,在表现形式上也可任意选择。

“学校餐厅门口,让我又看到舟曲的照片了……那个‘泥石流’啊。”(miyo晶2010年9月12日)

“舟曲赈灾之沙川新区发放篇 看领的物资,这是一个三口之家。沙川安置点除了住着泥石流的幸存者,还有房屋被毁坏或者因为洪水浸泡成危房,无家可归者。”(北京的nadie2010年9月12日00:26)

这两则文本很具代表性,从文字上看,它们不受任何文字规则约束,不讲求语法,不约而同地口语化;从形式上看,它们没有段落、没有标题,不讲求层次。除了文字运用的随意性外,微博主还可以自由选择通过图片、音频、视频来信息,上述第二则文本中就配发了图片,这些手段,使微博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立体化的传播,既使各类信息相互补充,又更具感染力。

文本碎片化。这是微博新闻文本与其他新闻文本最为显著的不同。所谓碎片化,是指完整的内容被切割成许多零碎的小块。微博新闻文本的碎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微博操作简易便利的终端服务器,使其具备4A特性,即Anytime(传播的即时性)、Anything(内容的多样性)、Anywhere(信息的多渠道性)、Anyone(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传播权)。传者文化水平良莠不齐,加上微博快速传播的本性,使得不少微博新闻文本在写作中缺乏推敲,逻辑性不强,内容松散,不能有效传达准确信息,甚至鲜有价值。

其次,微博对于字数的限制使得新闻文本不能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一条信息往往需要经过传者多次才可完成,这其中,既包括一位传者多次的,也包括多位传者的。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一位微博主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将事件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时就会出现多位微博主从各自的角度去传达信息,方有可能组合成事件的全景图。

笔者以2010年6月26日杭州《青年时报》的微博对一起交通事故的连续直播来说明微博的碎片化特征:

【10:11】今天早上,一辆保时捷在留下镇政府边上,把一位骑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人撞了,被撞的是杭城某报的投递员,因抢救无效死亡。这些忙碌在马路上的“蜜蜂”,每天承受的风险不是一般的大,谢谢他们的努力,默哀。

【13:42】保时捷驾驶人涉嫌在撞人后涉嫌逃逸,目前,杭州交警部门正在抓捕肇事者。

【18:12】肇事保时捷车牌号为浙A-8444K,沿西溪路由东向西行驶至留下镇中国农业银行门口时,与骑电动的沈志财相撞。下午3点多,肇事司机温州籍驾驶人章方理在某宾馆被警方缉获。

同一天发出的这三则报道,单个来看信息均不完整,它们都只是传达出新闻事件的一个或两个要点:发生车祸,死者是某报投递员;警方在抓捕肇事者;肇事者身份及其被捕等。而且这些文本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相比,结构随意,内容上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这是典型的碎片化的特征。

文本的碎片化使得微博新闻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一方面是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跟进难度很大。不可否认,微博在即时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单篇微博文本信息量小,难以提供完整的信息,而且由于逻辑性不强,在细节或关键环节上往往出现断层,倘若再经用户多次转发,就很难找到初始信源,这使得人们想要核实信息、寻找关键点,以便对事件进行跟进采访或深入报道时难度非常大。另一方面则是重大新闻事件完整性的缺失。一则微博难以传达新闻事件的全貌,即便多个微博作者通过多次传播完成了一个新闻事件的完整传达,但是,微博本身无法自发完成有效信息的整合从而诞生完整真实的新闻来;同时,由于微博信息发送的零门槛和低成本,使信息上传过度,造成了信息的极度“超载”,如果想要在其中提取到有价值的文本,进而快速整合出事件的整体面貌,无疑如大海捞针。

基于微博主内心诉求而催生的文体特征

微博主使用微博的动因较复杂,其中根本心理需求和社会补偿需求这两大类动因,促使微博新闻文体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新闻文体的特点。

情绪化的个人表达。微博使用者首要的心理动因是其自身根本的心理需要,包括自我表达、自我形象塑造、个人信息传播等。对于微博主来说,微博的零门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自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能够让人们认识自己、认同自己。这是一种自我形象塑造的机会,可以极大地满足微博主内心的需求。

目前,微博的内容主要包括:记录现场、评议时事和心情,后两者都不可避免地传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感。而由缔元信(万瑞数据)与多家媒体合作完成的一项调查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该调查报告称,在微博上最主要的行为目的是“写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发泄情绪”者占微博用户的74%,主要内容是“个人情绪感受”者占76%。①由此可见,微博主写作微博最主要的内在动机是自我表达和自我情感宣泄,于是,我们就看到在众多的微博文本中,毫不掩饰地抒发着或温和或激烈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嬉笑怒骂皆成微博的态势。

这种情绪化的个人表达,有利亦有弊。一方面,微博随心所欲地记录自己“正在想什么”,这些过去更多出现在朋友之间的心灵沟通,极有感染力,能够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不同背景下的人们相互了解和理解,实现媒体沟通、协调不同群体的功能。而另一方面,一些过度情绪化的文字经过转发,在广泛传播的同时被内容再造,加入了更为丰富的解读,这样,原有情绪就可能被扩大化;同时,情绪化的表达也使followers的注意力过多地指向个人情绪符号,而相当程度上忽略了纯粹的事实信息以及对于其真实性的判断。

诉求指向明确。微博主使用微博的另一需要是渴望社会性补偿,即希望通过事件信息及个人思想的传播,获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当一则博文被广泛关注、转发时,信息的交流会迅速扩散,不仅会使微博主人气迅速上升,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它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引发人们议论的热点甚至舆论的焦点,所以,微博主写作微博时,对于自己“正遇见什么”和“正需要什么”往往表达得非常直接和明确,他期待这些文本的传播能促进他所关注和希求解决的问题获得更多解决的机会并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事实也证明,不少情形下,网络和现实社会也的确因此产生了强烈反响。像著名的微博“我要上大学”,在简要说明李盟盟不能顺利录取的前因后果之后,明确地请求网友以转发该微博的方式声援李盟盟,助她圆大学梦。而江西宜黄“9・10”拆迁事件中钟如九的一系列微博,渴望帮助的诉求也非常直接和明确。

由上述分析可见,微博新闻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体特征,这是区别于传统新闻的特征,催生这些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微博本身的技术特点,笔者认为,“微”新闻体已经诞生。

随着微博新闻的出现,新闻写作进入了动态的、立体的、有声的多媒体网络表达空间,其文本的表现形式更加自由多元,取材的视角更为个性多样。而这种新闻文体面临的发展困境也越来越浮出水面,最突出的一点是,微博人人皆可“登堂入室”的特点,使人人都具备传播而且是即时传播的权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前还没有建立硬性的信息管理机制,制约的力量只是道德自律,这就造成了微博新闻不容乐观的现状:有效信息被挤压、信息无法核实或者失实、过于情绪化的对驳,等等。微博新闻如何长久健康地发展,有待人们进一步思考。

注 释:

①《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第8页,缔元信网络数据,http://省略/report/2010-08-16/1281949804d419086.shtml.2010-08-1617:02。

参考文献:

1.彭兰:《传播者、受众、渠道:博客传播的深层机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陈红玉:《由突发事件看微博的传播机制》,《传媒观察》,2010(8)。

3.吕辛福:《微博客的新闻传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今传媒》,2010(8)。

4.耿伟、张晋:《微博:140字新闻短语时代到了?》,《新闻传播》,2010(4)。

5.应吉庆:《微博客:发现新闻与新闻的新途径》,《新闻实践》,2010(4)。

6.杨晓茹:《传播学领域内的微博研究》,《当代传播》,2010(2)。

7.《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缔元信网络数据,http://省略/report/2010-08-16/1281949804d419086.shtml.2010-08-16,17:02。

篇7

所谓的新闻编辑说的就是新闻进行新闻报道、新闻稿子的选取、进一步改动的专业认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紧着和编辑,同时,新闻编辑也可以说是对于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新闻报道、新闻稿子的选取、再次改动的所有流程。但是不管是进行编辑的人士还是进行编辑工作,编辑的对象仅仅是新闻稿件,这样看来,新闻编辑说的就是在所有的通过新闻媒介传递消息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采用特有的编辑方法和符号,对于一些文字稿件进行选取、整合、进一步加工和再次组合,让它组成特有的符号方式或者是文字方式,适合运用在一些指定的新闻媒体的具有创造性质的工作,而且,新闻编辑也特指在新闻媒体工作的人。

新闻从范围比较大的意义上来讲,新闻编辑不仅仅包含报刊、广播和电视这样在以往生活中存在的最大的三个传播媒介,而且也包含了互联网、手机等现在最新的电子传播媒介的编辑。新闻编辑的对象可以是社会上的一些消息,这些消息可以是最开始的社会消息,也可以是其他人进行编辑之后的第二次消息,还可以是子啊编辑部规划完毕后任由另外的专业人士进行搜集的消息。新闻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运用选取、加工、整合、传播新闻消息的方式,在满足大众产出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的同一时间,对大众的所有社会活动进行教导、规范和指引。新闻消息的特征决定了新闻编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着本身特有的特征。

首先,及时的性质。众所周知,新闻的定义是最新最近发生的符合事实的报道,新闻消息的时刻更新的性质就决定了新闻编辑的活动有着及时性的特征。所以说,新闻时效性的体现同样的可以应用在新闻编辑的工作中。只有对最近的事情进行报道,那么这样的新闻编辑的价值才会更加有意义。新闻编辑要想达到对消息进行编辑的目标,就一定立刻对于在社会上的消息进行选择、分门别类、再次优化,在最少的时间中完成对新闻稿子的整合和编辑排版,用最迅速的方法选取合适的新闻媒体把新闻传播到大众那里,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得到大众的相信和支持,才可以获取最好的社会和经济收益。

第二,选择的性质。在这个世界上从早上开始就有数量很多的事情在发生,新闻编辑不需要也不可能有消息就记录下来,而且这些事情大多数都是和公众没有关系的生活琐事,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是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相抵触而且是不能够进行传播的内容。这样看来,新闻编辑一定要进行选择,要选择符合新闻特征的消息,而且还是国家允许报道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第三点,指引的性质。伴随着传播媒体的进步,传播媒体的新闻报道关系到大众生活的所有方面,传播媒体渐渐的变成人们在每一天进行交流、了解社会的一个必须的方式,对指引人们的产出和日常生活,规范这些人的想法和行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所来,新闻编辑理应借助新闻消息的编辑和播报,为受众提供数量比较大的而且有指引性的消息,用这样的方式来减少受众在生活中的无目的性,协助受众的沟通,这样才能维持优良的社会秩序。

第四,具有文化的性质。新闻编辑遵社会进步的需求,把原始的文化消息进行优中选优、整合,转变成为规范的广泛的符号的方式,借助具象的传播媒介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和储存起来。新闻编辑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文本、图像、视频等,这些原本也是文化的主要构成方式。新闻编辑对于对象的选取和编辑在推动原来文化的基础上,借助对于消息的加工,让受众在消息进行接纳的同时,让所学的知识也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样才能让人类文化持续的发展。

二、新闻编辑和社会精神文化之间的联系

篇8

1媒介融合的改变特点

1.1无限的新闻信源

当代媒体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闻信源呈现出无限增长模式,这也是快节奏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媒介融合使多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趋势,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系统的发展方式,还解放了新闻传播的单一渠道模式,一种范围广阔的一体化市场正在逐渐成熟,其中以门户网站为主的新媒体,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传统媒体逐渐被新媒体、自媒体、私媒体取代。全媒体具有多种综合表现模式,其独特的信息传输特点,为新闻媒体发展带来个更多可能性,也使新闻信源呈现出无限化发展的趋势。

1.2合作型新闻采编

媒介融合为新闻采编工作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合作型新闻采编模式也是新时代媒体生存环境经过媒介融合后发生的具体改变。新的新闻采集模式与传统模式有很大不同,媒介融合的传播背景下,对传统的分工式采集方式进行了优化,不仅在新闻采集中兼顾了分工形式,而且也使团队合作式新闻采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实。媒介融合使新闻信息得以共享,通过不同媒体的通力合作,使合作型新闻采集团队应运而生,这就是合作型的新闻采编变化。根据电视新闻进行分析,电视主要通过视频传播信息,在新闻融合中有很大优势,而媒介融合在此基础上扩大了传播范围,将音频、文字、图像完美结合,加强了信息的共享性,也是手段最多样化的媒体平台。

1.3新闻表达多元化

媒介融合使新闻表达更加多元化,这也是新闻传播改变的具体特征之一。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中,无限的新闻信源,合作型新闻采编,这些改变使得新闻表现更加多元化。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中发生了许多改变,在设置媒体议程的时,传统一家独大的媒体议程方式将发生改变,在相同新闻的报道中,不同媒体会得出独特的新闻报道内容,表达特征十分多元化。不同媒体会在同一事件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可以得到不同的侧重点、视角、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新闻特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新闻表达的特点直接影响媒体核心竞争力。例如在报道地质灾害新闻时,媒介融合的传播方式会根据门户网站需求进行报道,可以提供搜索、目录等服务,并且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实时调整传播方式。

2电视新闻创新措施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电视新闻必须挖掘出自身优势,主动出击,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性。媒介融合虽然使新闻传播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其实质并没有脱离新闻的本质,电视媒体应当提高信息,加强职业记者与职业编辑的工作效果,通过专业的媒体传播让观众得以接受。

2.1直播常态化

数字信息时代,新闻时效性是媒体竞争的关键要素,只有第一时间提供正确的新闻,才能使观众更加愿意接受。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现场直播,以现场作为电视新闻的基础,充分发挥出现场的真实感。将传统的电视新闻前线封闭性报道转变为直播状态,通过实时的新闻事件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观众切实的感受到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并且对事件的发展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提高观众的互动与参与,使现场直播的魅力完全得以体现。现场直播中,新闻记者是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件的人员,也是决定新闻材料切入方向的关键人物。记者独特的视角,不仅可以体现出媒体特征,也能展示记者与媒体的实力。虽然现在许多新闻媒体都在广泛收集群众素材,但是往往这种第一手资料较为粗糙,视角十分主观,缺少新闻敏感性,这点恰恰是专业新闻从业者的绝对优势。以数字网络技术的支持,直播成本逐渐减少,操作也更加简单,这些条件为实现直播常态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提高整合能力

媒介融合使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这就为媒体提出了问题,如何处理大量信息,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媒体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信息整合是媒体处理信息的关键能力,媒体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新闻的加工、筛选、组合,形成独特的观点框架,通过编辑部完成知识管理职能。

2.3强化互动

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相比,最大的弱势在于参与性与互动性上面。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必须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观念,改变媒体作为主体的方式,而是将群众作为主体,根据群众不同的需求,认真研究收视心理与规律。数字时代实现了观众与媒体的实时交流,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使电视新闻获得了更多的反馈,呈现出几何增长。特别是现在电视新闻与合作网站的联合播报方式,使得电视可以与互联网进行联动,通过新闻采编人员与观众的联动,为节目营造出活泼、亲密的氛围。

3结论

媒介融合为电视新闻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解决媒介融合变化带来的问题,使电视新闻获得新的突破。积极促进媒介融合,使电视新闻栏目更加人性与自由,采纳各种优秀的融合方案。通过媒介融合使电视新闻实现高效的整合与传输,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新闻操作效果,实现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弋.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直播的商业盈利模式[J].电视研究,2010(6):26-27.

篇9

日本则是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有其独树一帜之处。

网络新闻传播是传播院校的必修课

网络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获取渠道,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奖者哥伦比亚大学,这一传统媒体学术大本营敞开胸怀拥抱网络媒体,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反映了目前正在不断增长的网络新闻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美新闻传播教育界的肯定。 此外,美国网络新闻奖(Online Journalism Awards)始于2000年,每年一次,迄今为止已经举行了六届。由美国网络新闻协会(Online News Association)联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旨在表彰在网络新闻报道做出突出贡献的网站。 在此环境下,美国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所有新闻传播高校的必修课程。

尽管,在美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名称并不统一,但是其教学内容却比较一致。主要包括:网络新闻传播的定义、特征,从互联网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的方式与特点,网络新闻写作,阐述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中的摄影新闻学,相关伦理问题,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图像与动画的应用;网络新闻报道中声频与视频信息的应用与处理;新闻网站的设计、布局原则,网络新闻受众的分析;网络新闻法规、案例分析等。

课程名称的多样性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新闻传播学高校中开设的Online Journalism。当时的授课内容是新闻类与学术类数据库的检索,及计算机辅助报道。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等内容。

但是,Online一词的本义是联机、在线。根据美国《桌面型计算机百科全书》(Computer desktop encyclopedia,2003版)的解释,虽然人们现在可以将与互联网相连接称为Online,但是Online也可以指一个设备(如打印机)与计算机相连;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计算机先驱们还将Online作为(batch)批处理的反义词,指终端设备与主机相连接。Online还经常指上个世纪60年代诞生、70与80年代成熟与盛行的远程计算机联机信息检索系统。但是人们所称的“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网络”一词无疑是指互联网。可见,将“Online Journalism”与“网络新闻传播”或“网络新闻学”等同起来并不准确。

因此,出现了Web Journalism、Digital Journalism等新名称,但是并没有引起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鸣。因为,Digital(本意是“数字的”,此处也可以指“数字媒体”)一词的内涵与外延太广。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界与学界没有人使用“InternetJournalism”或“Internetcommunication”一词作为课程名称或学科名称。“网络传播”也不能翻译为“Internet Communication”,在美国,Communication是个多义词,除了有传播的意思外,还有通讯、交通等含义;此外,Internet也已经是一个被人用滥的词。不过,使用“Interactive Journalism”或“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作为课程名称的院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的确,从技术上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互动性(Interactive,也翻译为交互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些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专业,而不是推进名为“网络新闻传播”、“新媒体”等专业。例如:从2005年开始,密苏里新闻学院增设了“媒体融合”的本科专业。在当今时代,由于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新闻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正被不断突破,各种媒体有冲突、竞争走向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格局变动的大趋势。因此,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采写编、录制制作新闻的时候,应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新旧媒体的需要。在研究生教育中,也对“媒体融合”给予高度的重视,开设了相应的方向和课程。

与业界联系密切,重视参与实践

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的师资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他们教授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等课程;另一类是专业实践教师,他们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或有突出业绩的新闻工作者。

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的兼职教师非常多,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等知名高校,兼职教授数量超过了全职教师。大量的兼职教师来自业界,使得新闻传播学院与实务界关系十分密切。

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不教新闻理论,也不招收新闻理论方向的研究生,这与中国的新闻教育差别很大。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内容上,也体现了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即重网页设计制作技术、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轻网络传播理论。

美国大多数新闻传播学院办有小型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一般由教授担任主编,并做指导,学生负责采访写作、网页设计等具体业务。此类由学院办的媒体,主要由学院投入资金和人力;但是亦一小部分广告收入,可以弥补部分开销。例如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网站就完全由学生制作各类新闻作品;但是由学院出资聘用网站管理人员作为技术支持。

但是美国的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明显的不足在于普遍没有对网络媒体的赢利模式、经营管理进行教学研究。这在一个媒介经济、网络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令人难以理解。这或许与美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不少出身于记者编辑,对网络新闻实务有特殊的偏爱有关。

日本新媒体注重在职培训

篇10

关键词:电视;新闻;导语;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38-01

一、电视新闻导语的作用及形式

电视新闻导语主要有三个重要作用:一是介绍新闻事实的核心,二是揭示新闻的主题,三是引起观众的兴趣。

一般而言,电视新闻导语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1.播音员、主持人的演播室电视新闻导语。它是综合性电视新闻栏目制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段,由播音员在演播室播报,概括新闻的要点、看点,展示新闻的主题、有价值的内容,或者是起串联过渡等结构性作用的话语。

2.解说与画面紧密配合的电视新闻导语。它是指播音员和主持人不出镜,伴着新闻标题出现,由播音员播送新闻稿内容,配以新闻画面的电视导语。

3.现场同期声电视新闻导语。一般分为记者现场出镜导语、新闻人物或采访对象的同期声导语、现场声画为主等三种类型。

二、新闻导语应以凝练的形式,表述电视新闻的核心和精华

电视新闻记者写导语时经常犯的毛病是内容庞杂,中心不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新闻主题缺乏提炼,没有抓住电视新闻的主要特征,所以在写作电视新闻导语时,要善于提炼,切忌冗长。

下面是某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的导语:

我市的全国农村资金比较雄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全市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圈套进展,农民收入得到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较突出的是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老一套的管理方式不满。从去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体察民情,积极推行以“理财民主化、管理规范化、监督制度化”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会计制。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项制度有效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大大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群众说,这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

撇开其它不说,这条导语光字数就达230个,如果以播音员的下常语速播音,念完提示也需近45秒钟,试想一条不到三分钟的新闻片,让播音员念45秒钟的提示,观众会有何反应?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一条成功的电视新闻导语只要紧紧抓住所要报道事件的本质,把新闻事件中最引人的部分,也就是新闻主题、新闻价值提炼在新闻中即可,这样才能写出短小精悍的电视新闻导语来。

三、电视新闻导语要从“视”觉方面强调个性特征

电视新闻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但并不是所有信息都是每个观众所需要的。传播学研究成果表明“阅读文字可以记住10%,听可以记住20%,看画可以记住30%,边听边看可以记住50%”,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特征就是充分利用电视传播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人的注意,主导人的选择,让人记住更多的有效信息。

一般导语中会把新闻中的5“W”交待清楚,新闻导语或写得生动活泼,或写得简明扼要,也会体现导语的个性特色,但在目前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合理运用特技手段可以强化新闻导语中的电视个性特征。

新闻播报时利用特技强化画面,使之成为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特征之一,这在中央媒体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也有用大屏幕电视、电脑显示屏代替特技抠像的,免去了繁琐的说明,观众能通过画面直接看懂新闻要点,起到补充说明导语内容的作用。

尽管以非线性编辑平台为基础,通过特技手段等辅助手法可以强化导语个性特征,但在不少电视新闻中还是采取传统的演播室播音模式,特别是在省级和地市级的电视台,这种情况尤为普遍,背景要不是空白,要么是以播出机房,既浪费了电视可视性的优势,同时也减弱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四、从版面串联方面突出导语的特点

电视新闻节目每档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因节目整体串联的需要,几十分钟的新闻节目如果像影片,一条接一条的播下来,节奏平淡沉闷,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减弱。导语则可以形成节目的节奏起伏,克服观众收视时在这方面的障碍。因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出图像播报导语能进一步区分新闻段落及层次,活跃版面,增强与观众的交流,所以新闻主持人主持方式日益为电视台采用、为广大观众接受。从版面串联方面出发,电视新闻导语应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表现自己的特点。

第一,以对播的形式活跃导语。“对播”,即男女主持人在屏前一问一答,还不时对视,再转向观众,这样不但主持人与观众之间,连两个主持人之间也多了反馈交流,使整个气氛轻松自然。目前,不少新闻节目都是由主持人出图像播报的,一般采用“单人播报”和“双人播报”,这些播报方式有其特点,都是主持人与观众的反馈交流。这是最为常见的导语播报形式,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方便、易把握。

第二,以总分式的结构扩充导语。新闻性节目是各种形式、各种节目形态的组合。作为电视新闻的编辑,在进行新闻的编辑处理、节目的编排播出等工作时,应树立现代节目观念。即:“新闻节目并不是单条的简单堆砌,而是按一定节目方针,竟力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

第三,以时空同步的操作凸现导语。“导语”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当今“卫星+电视”的时代,媒介竞争的格局变了“新闻”这个要领的涵义也要重新界定:每当重大新闻,“实况转播,卫星传送”,就把受众带到了新闻发生的现场,让新闻事实正在发生时便能令世人耳闻目睹此时的新闻。

时代在前进,传播在发展。电视新闻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及其特色。认识和适应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和优势,构筑电视新闻导语的鲜明个性和特色,电视新闻就能唤起观众的注意,让观众听得清楚、看得明白,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